林业资源型城市论文

2024-07-26

林业资源型城市论文(精选11篇)

林业资源型城市论文 第1篇

一、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现状困境分析

(一) 伊春市现有林业资源及发展现状

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 隔江与俄罗斯相望, 小兴安岭纵贯全境, 行政区划面积32759Km2, 林业施业区面积396万hmm2。森林蓄积和可采成过熟林蓄积, 已由开发初期4.28亿m3和3.2亿m3, 下降到1.94亿m3和363.5万m3。所属17个林业局已有13个无林可采, 其余4个也严重过伐。木材生产任务在逐年下减, 2005年已下减到132万m3 (1986年为735万m3) 。而在经济发展方面, 除了以森工总局为代表的公有制企业外, 伊春市非公有企业规模相对较小, 2007年非公有制总产出仅162.5亿元, 仅占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总产出的1.9%, 经济缺乏活力。与此同时, 随着经济增长的放缓, 伴随经济高增长隐藏多年的资源衰减、结构失衡、经济危困等问题也相继出现。

(二) 历史补偿机制的局限性

资源开发补偿机制是指在资源型城市的开采不同阶段, 通过采取建立资源开发补偿资金等系列补偿措施和扶持办法, 支持资源勘探与合理开发、保护和恢复被破坏的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以及经济转型。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是指通过财税扶持、资金和项目支持、减轻企业负担等方式, 对伴随着资源的减少而走向衰退的产业进行直接援助, 或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发展接续产业进行间接援助, 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

但是无论是资源开发补偿机制还是衰退产业援助机制都属于历史补偿机制的范畴, 即是针对资源产业处于衰退或衰亡期的一种救急机制, 机制的本质是对资源历史的过度开采予以补偿。它以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和政策支持为主, 通常的补偿机制包括税收返还、实行增值税改革和矿产资源补偿税费改革等。但是无论是政策性的倾斜还是政府转移支付, 都只局限于给当地带来更多的可支配资金, 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林竭城衰的困境, 而且资源型城市通常都伴随着巨额的财政缺口。因此, 资源型城市的复兴不能仅依靠历史补偿机制的维持。

(三) 培育替代产业面临巨大壁垒

培育资源型城市接续替代产业就是指在原有的以资源开采为主导的产业衰退之后, 重新建立新的主导产业以推进地区经济的增长, 避免城市随着资源的枯竭而衰亡使其由过去的单一化产业结构向多元化产业结构转化。

但是, 对于伊春市等传统森林资源型城市, 替代产业的选择和培养存在重重壁垒。首先由于这些城市地处边陲, 仅有市属普通院校且地区升学率普遍偏低, 本地培养人才能力较弱;同时本科及以上学历返乡者较少, 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人才更是微乎其微。有限的人才也局限于森林开采与维护等相关森工领域, 人才结构单一且引进人才难度较大。其次, 新兴行业的发展首先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 伊春市的财政收入有限, 2007年财政收入为52912万元, 而支出为303183万元, 支出是收入的5.73倍, 说明地方财政完全需要国家的转移支付, 发展新型行业的资金能力有限。此外, 由于林业资源型城市的兴起都是源于森林资源产业的发展, 因此大量基础设施也是围绕资源产业兴建, 即为林建市, 因此新兴行业所需的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总之, 替代行业的产生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但是其新兴行业的发展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更多人力、财力的投入。因此,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也应更好地利用已有的资源、人才和基础设施, 在现有的条件下尽快转型,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碳汇经济的可行性分析

(一) 碳汇经济的趋势

随着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UNFCCC) 的提出和1997年《京都议定书》的正式生效, 直至2009年丹麦召开的汇集全球192个国家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在《京都议定书》中, 就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技术改造等手段减少现有的碳排放源的排放并回收利用已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气体;二是通过造林和再造林等措施增加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汇, 以森林吸收二氧化碳量抵消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前者由于技术改造的难度及所耗资金巨大难以大面积推广, 而后者由于运作成本低廉, 具有很强的可推广型。其中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 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这是因为每年巨量的森林碳汇的存在, 才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存量增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虽然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 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 具有十分重要的独特作用。但由于森林的碳汇功能具有明显的公共品特性——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因此在很长时间以来, 针对森林碳汇功能的补偿及定价缺乏相应成熟机制。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提出的清洁发展机制 (CDM) 有效地解决了这个矛盾, 其具体内容是发达国家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实施具有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的项目, 把项目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减少的排放量作为履行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一部分义务。一方面, 对发达国家而言, 拥有一些相对灵活得履约机制可以使其以相对低廉的成本完成减排指标;另一方面,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 利用其自身减排成本低的优势, 通过接受发达国家转嫁而来的排污指标, 达到获得资金和技术的目的, 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对世界而言, 可以使全球在实现共同减排目标的前提下, 减少总的减排成本, 实现了帕累托优化。清洁发展机制的提出为发展中国家的森林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与转型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二) 伊春市发展碳汇经济的优势

1、发展碳汇经济的自然资源优势。

伊春林区是国家重点林区之一, 有林地面积310万公顷, 森林覆被率为82.2%, 活立木总蓄积量2.2亿m3, 拥有亚洲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红松原始林。其碳汇能力在我国乃至世界都首屈一指, 其浩瀚的林海成为一个巨大“碳库”。按照黑龙江省森林碳密度标准每公顷47吨碳计算, 全林区有林地面积贮碳总量为1.455亿吨。如果加上38.56万公顷的湿地 (每公顷碳密度按10吨计) , 伊春林区地面部分的贮碳总量为1.489亿吨。根据美国的研究结果, 森林地下所固定的碳与地表相当, 则伊春林区森林碳库总贮碳量约为3亿吨。欧洲市场2009年5月份的碳价格为12.73欧元/吨, 按2010年1月4日欧元对人民币汇率1∶9.79计算, 伊春市近3亿吨的碳汇储量可实现经济价值373.8亿元人民币。截至2007年, 中国拥有125个清洁发展机制项目, 涉及到碳减排量6亿多吨, 贸易金额35亿美元。因此, 伊春市发展CDM项目可带来的从自然资源中可获得经济效益是相当可观的。

2、发展碳汇经济的社会资源优势。

伊春市虽然在经济发展中表现出了基础设施落后等劣势条件, 但在林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上, 由于其几十年林产业发展的历程, 积累了大量的配套设施。因此具备发展森工配套产业的相关设备。此外, 现有森工企业富余职工比例达42%, 待转岗就业人员4.9万人、需安置的混岗顶岗集体职工11.6万人, 同时从现在起到2011年, 每年全市还将有近3万名新增加劳动力需要就业。这对于发展区域经济来说, 过剩的劳动力并不是明显的优势。但是对于试图大力发展碳汇经济的林业资源型城市来说, 大量的森工企业剩余劳动力成为极大的优势。因为, 实施清洁发展机制需要大量长期培植及维护森林植被, 通常项目期长达50-100年, 这就需要大量的合格从业者。由于劳动力过剩因此价格相对低廉, 且过剩的劳动力中相当一部分曾从事过森工以相关产业的工作, 这可以进一步降低我国固碳价格。而伊春市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者对大部分集中于森工领域, 这也有利于该地区碳汇经济的发展。

三、进一步发展碳汇经济的措施

(一) 提高对发展碳汇经济的认识

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来提高对发展碳汇经济重要性的认识, 过度碳排放造成的温室效应已经对全球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人们生存条件造成了严重威胁, 并对中国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提出严峻挑战。虽然我国已认识到能源消耗与碳排放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并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将能源强度降低, 但是发展低碳经济, 促进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后代生存的大事, 因而必须要用科学发展观来认识和指导碳汇经济,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 增强金融对碳汇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金融机构应前瞻性地关注碳汇经济的广阔发展前途, 拓宽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为碳汇经济发展搭建融资平台,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贷款品种及扩大抵押标的范围, 积极探索碳汇项目的贷款品种, 为碳汇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保障。二是推出金融衍生品种, 例如挂钩碳排放权的金融衍生理财产品, 吸引更多的普通投资者参与碳汇项目市场, 为其筹措更多资金的同时也使普通投资者分享碳汇经济发展成果, 扩大其影响力。此外, 在金融机构谨慎操作的原则下, 考虑发行企业债券和开展资产证券化等业务, 为碳汇企业筹集更多启动资金。除了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外, 考虑到碳汇产业的正外部性, 国家应设立专门的基金予以扶持。

(三) 推进林业发展机制改革

林业发展碳汇经济已经成为国际潮流。长期以来, 人们对森林及其他相关产品只关注其直接产品, 如木材收益、能源收益、林副特产品收益, 而忽视了植被在成长过程中一直产生的碳汇功能。而现在的清洁发展机制 (CDM) 可以使森林的耕作者的获利方式从单一的直接产品衍化为直接产品与间接产品共同获利, 可以在不进行砍伐植被的同时进行经济上的获利。这样在保护植被的同时也使林农收益, 加强了他们植树造林的积极性。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以黑龙江省伊春市为代表的林业资源型城市面临的困境, 及相应政策的欠缺之处, 指出发展碳汇经济是林业资源型城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良好选择。并详细论述了伊春市发展碳汇经济的自然及社会优势和潜力, 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碳汇经济的可行性措施, 包括提高对碳汇经济的认识、增强金融支持和推进林业体制改革。

林业资源与林业造林方法论文 第2篇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迅速发展,林业资源的发展与管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做好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发展工作,运用科学方法管理林业资源,对林业造林的方法进行完善,目前已成为林业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笔者通过对林业资源现状及造林方法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林业资源;造林方法;科学管理

国家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林业资源,社会发展对林业资源的大量需求,给林业发展制造了巨大压力。本文针对林业资源现状及造林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1林业资源情况分析

首先,我国林业资源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基于我国国情分析林业资源发展现状,可以看出国人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正在不断提高,林业资源面积也在稳步增加,这为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不过,林业资源是社会发展及人类生存的必须能源,所以为了保证社会经济、人文发展与林业资源的和谐共赢,科学地开发、管理林业资源,完善对林业产品及资源质量控制就十分重要。其次,我国市场对林业资源需求量大。我国社会正处于经济上升发展阶段,这也带动了林业经济的发展[1]。近年来,人们已经将林业产品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如建筑业、室内装饰及家具等,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不仅为我国林业资源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还有效地促进了我国林类产品的发展。最后,国内林业现有资源库存少、质量不高。当前,我们需要知道,林业资源的实际存量比较少,且资源分布不均匀,在资源管理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受到多方因素影响,我国林业资源价格近几年直线飙升,这使我国林业发展受到不良影响,林产品创新成为空谈。

2林业资源的培育技术

首先,林业资源培育工作对造林工作的开展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只有科学地选择树种,做好造林种植密度的控制,才能进一步提高林业资源的经济效益。当前,比较常见的育苗技术是树苗更新法,该方法在社会上得到大范围推广,是林业栽培人员现在培养基地进行树苗培养,待可以移栽后,在取出放入林区种植。另外,还有封山育林法,这种方法就是将树苗种植后,采用封山的策略,对该地区的树苗进行严格的管理与保护,直到取得收益为止。此类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所以深受林业部门喜爱。其次,在育林工作中,做好树种的选择与土地的翻整也十分重要,因为土壤是树苗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整理土地可以有效改善土地的水分和肥沃能力[2]。这种方法对造林技术极为有利,但在整理时,技术一定要到位。

3针对林业造林方法的分析

首先,播种造林。此法又称直播造林,改方法主要通过将树木的种子直接的播种在林中,让其自然繁衍进行。该方法无需育苗,播种简单方便,可以进行大范围播种。所以为了提高造林的质量与数量,在使用该方法时,一定要确保种子数量充足、种子颗粒饱满、周围水源丰富等。另外,在树种发芽长成幼苗之后,林业单位一定要做好严密的保护工作,要避免树苗受到破坏。其次,分殖造林。分殖造林的关键是控制好林木营养器官与地下根茎材料的选择与控制,一般只要通过科学的处理,就可以直接进行造林。此类造林方法具有技术操作简便、耗时短、幼苗培育时间少、经费投入低等多种优点,且该方法的树苗成活率极高,在树苗的培育初期其生长速度也比较快,能够在短时间内继承树本母体的优良遗传特性,不过其缺点是受到母树数量的限制,可提取的种植材料是有限的。再次,植苗造林。该方法主要利用苗木移栽种植的方法进行造林,这种方法自古流传至今,是造林方法中最基本的一种。在植苗造林时,苗木自己就带着较为发达的.分析,在栽种后,只要树苗适宜在当地生长,树苗就可以很快扎根生长。与前几种种植方法相比,在相同条件下,该法幼林生长最快、可以节约种子、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成林,十分适合在杂草茂盛、土地贫瘠等地区的造林工作。不过该方法需要提前进行大量的苗木培育,对人力、财力、物力的消耗较大。最后,要重视“因地制宜”。造林方法的选择绝对不能够盲目,而是要根据种植区的气候状况、土壤环境和树木生长规律,选择科学的造林方法,这样才能提高造林质量。当前,我国主要以树种混交造林原则为基础。为提高造林效果,在造林时要提高阔叶林种植比例,利用阔叶林对种植区域土壤结构进行优化,增加有机质含量。这主要是因为阔叶林落叶可以充当肥料,让树木得到吸收更多养分,促进林木快速生长。基于不同地域种植树木存在差异的现状,种植阔叶林可以提高森林树种的多样性与观赏性,这不仅提高了森林资源的观赏价值,还提高了森林的抗病虫害与水土保持等能力。

4造林的重要举措分析

首先,科学选择造林时间。通常情况下,选择在春季造林最佳。但鉴于我国幅员辽阔的现状,南北方气候差异显著,在进行造林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地域、气候、树种和时间等因素,然后选择最佳的时间与树种,这样才能提高苗木成活率与造林效果。在冬末春初时,温度低、蒸发量少,苗木此时一般都处于休苗期,所以此时可以进行起苗与栽苗,从而避免水分流失,提高栽种的成活率。此时移栽,可以促进树苗先行快速扎根,待根系稳定后开始生长上部枝叶,此法可以提高树苗的抗旱能力,提高造林时树苗的成活概率[3]。选择在冬季造林,此时时间充足,有助于栽种工作的开展,可以确保造林的效果。对于冬季气温过低、干旱严重的地区则不适宜使用改法。在栽种苗木时,要在阴天或是雨天之后,避免在连续大雨、土壤感染以及霜冻严重时栽种苗木。其次,合理选择造林技术。林业造林一般都会采取穴植的技术手段,无论是缓坡全垦地带还是带状整地地带,都要将树坑的大小控制在35~55cm见方,深度要控制在25~45cm,要保证树坑底部平整。树苗要以端正的姿态进行下坠栽种,根系要顺水平方向缓慢展开。合理的种植技术、科学的种植方法,将大幅提高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提高成活率,促进林木的健康成长。

5结论

为了促进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好林业造林方法的选择就至关重要。只有坚持因地制宜原则,选择科学合理的造林方法,才能够提高苗木成活率,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目的,为提高林产品质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陶一硕.浅谈林业资源与林业造林方法[J].科技致富向导,(27):375.

[2]张思远.针对可持续发展下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J].中国科技投资,2015(A15):359-359.

概述林业资源与林业造林方法 第3篇

【关键词】林业资源;造林;发展现状

中国林业依然处于在较低层次的发展阶段,森林资源中在增长缓慢与社会对林业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成为现阶段林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矛盾。随着近年来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可持续性发展需求已成为社会对林业发展的主要希望和要求,森林的生态建设已成为林业建设的首要工作任务。

1.我国当前林业资源现状

近年来,我国林业产业总值已经超过了5860亿元,居于世界首位,而与此同时出口家具方面也超过了13亿件以上,居于世界首位。在这种社会发展趋势下,经济林产品已成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关键,同时基于目前这种社会现状,也为林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难题。在社会发展基础上,我国林业产业发展每年大约可以解决4500万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同时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更是占据着核心地位。就新世纪我国社会发展现状分析而言,农民收入大约有40%以上都是来自于林业产业。但是就我国目前的林业现状而言,其与国外林业产业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我国的林业产业也有着一定的优势与劣势,现阶段林业的发展是一种优势与劣势并存的发展模式。所以我们要想进一步发挥林业优势,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在工作中充分的重视营林建设工作,本文提出一些新的林业建设技术和方法,以确保林业生产建设的顺利进行。

2.我国林业产业存在的主要优势

2.1林木资源的发展空间大

在我国目前的林业产业发展中,主要的发展变化趋势是森林面积逐年增加,林业产品量也高速增长,差不多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在高速递增,而林木生长量也随之增加,逐步大于消耗量,使得林业资源在可持续发展与利用上走出了低谷,扭转了长期以来林业资源被动下降的局面,实现了林业资源与林业经济效益双向增长的局面。

2.2林产品丰富

我国是一个森林大国,也是一个消费大国,在林产品消费在所有公众消费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我国的诸多林业资源中,林产品种类更是丰富,不但具备着多种的观赏型与实用型林业产品,且还有着诸多的林下资源与丰富的林业副产品。自从我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同时对于各种林业产品要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模式,在这种社会现状下,丰富的林产品资源充分的发挥出应有优势,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标准。

2.3森林资源存量小、质量较低

我国长期以来都是一个森林资源较为贫乏的国家,虽然自古以来都有着地大物博的说法,然而在森林资源中,却存在着严重的供应不足的现状,其主要的表现在于森林资源存量小、分布不均衡、森林质量下降严重,结构不合理以及森林资源经营与管理不善等方面。在这样的条件下,很难履行森林向人们提供生态环保和供应木材的重任。由于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等方面的不足,必将导致木材供不应求、优质木材短缺,价格上扬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对林产工业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到林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3.当前我区域培育资源的一些技术措施

3.1为能及时供应林业产品市场,发展林业经济,我区资源培育方法主要是:

3.1.1植苗培育更新法。

3.1.2人工促天然培育更新法。

3.1.3封山育林培育更新法,就当前形势,加快资源的培育,多采用植苗更新培育法(即采用实生苗造林)培育资源,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3.2整地、造林树种选择。

造林季节的选择的一些程序、方法造林地的整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一道主要工序。通过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在造林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增加直接投射到地面的透光度;还可以改变小地形,使透光度增加减少。整地清除了地表植被,增加透光度,因而在白天地表层的温度要比有植被覆盖时上升得快,整地后改变了土壤物理性,使土壤温度状况发生变化同时增加土壤肥力。因而,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使幼林的生长情况显著改善。整地还能保持水土、减免土壤侵蚀,同时也有利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

4.造林方法

4.1播种造林法

又称直播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这种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操作简单,易于掌握,便于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但是这种方法造林对造林立地条件要求较严格,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较高。播种造林的适用条件:适合于种粒大、发芽容易、种源充足的树种,如橡栎类、核桃、油茶、油桐和山杏等大粒种子。其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种灾害性因素较轻,对于边远且人烟稀少地区的造林更为适宜。播种造林的方法有:块状播种、穴播、缝插、条插和撒播等。

4.2分殖造林法

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干、枝、根等)及竹子的地下茎作为造林材料直接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能够节省育苗时间和费用,造林技术简单,操作容易,成活率较高,幼树初期生长较快,而且在遗传性能上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但要求有立地条件较高的造林地,同时分殖造林材料来源,受母树的数量与分布状况的限制,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适用营养繁殖的树种,如松树、杨树、柳树、泡桐和竹类等。

4.3因地制宜选择造林树种

根据现代生态学原理,营造林技术方法应讲究适地适树的实效要求,提倡因地制宜、因地而异、合理安排选择种植各种树种或块状套种混交的原则。适当提高种植阔叶林面积的比例,一方面,能加快改善土壤环境结构和提高林分质量。阔叶树落叶层能保持土壤湿润,落叶腐殖质又能增加土壤肥力,使林木容易吸收土层养分,达到速生丰产的效果。另一方面,又能改变林相林貌,增加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旅游的观赏性,丰富森林资源景观,还可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对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4.4选择造林最佳时间

造林时间,以往以春季为主,近年由于各地造林树种多样性,引种工作和技术推广工作做得比较好,造林季节普遍提早,全国多地在造林工作中多在12月至翌年2月造林,最迟不超过3月,效果很好,成活率普遍提高。冬末春初气温较低,蒸发量小,苗木地上部分处于休眠状态,起苗栽苗不致过多失水,栽后容易成活。同时树苗根系活动较早,造林之后,先扎根,后长叶,抗旱能力强,当年生长量比春季造林大20%以上。

4.5造林栽植方法

一般采用穴植,不论全垦带整地,都要挖不小于40cm~60cm见方,深度在30cm-50cm,穴底要平,杉、针株行距规格为1.7m×2m,密度达到180~200株/亩;松、阔株行距为2m×2m,密度达到160~170株/亩左右。

4.6营造混交林

随着杉、松造林面扩大,商品林追求经济效益,纯林的弱点是不利改善土壤地力,对不良环境适应性差,易发生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各地都有出现,因此,从生态和植物的多样性及稳定林型结构出发,更提倡发展以杉、松、阔为主的多树种的发展模式,多林种的混交林,将会在今后工作中多数运用于经营方面。

5.总结

林业资源与林业造林方法 第4篇

关键词:林业资源,造林,方法,探讨

文章首先讲述了我国林业资源的具体情况, 分析了我国的林业资源供不应求的现状, 突出了植树造林工作的重要性。然而现实中的造林工作并不简单, 造林工作者一定要掌握造林的核心技术, 才能出色完成自身工作。

1 国内林业资源的现状

通过实际调查得知:我国的林业总面积为30 378.19万hm2。森林的总面积占总数的63.6%, 在地球上位列第5名, 森林蓄积量在地球上位列第6名, 人工林面积依旧是世界第1。据不完全统计得知, 我国的林业产业每年都能够提供4500多万个工作岗位。在南部部分地区, 甚至有2/5的农民都靠林业生存。但是, 由于我国人口总量大, 即使林业资源占用量位列世界前几名, 人均占有量却非常低, 如果把我国的林业资源与国外相比较, 不仅有自己的优点, 也有缺点。所以, 我们仍然要认真落实好林业建设的每一项工作, 强化国内各地区之间的造林联系, 完成造林技术的共享, 切实做好林业造林的每一项工作。

我国森林资源面积逐年增加, 每年增量在200万hm2以上, 森林资源开始扭亏为盈, 森林资源的正增长, 说明林业资源开发还有更多上升空间。加强森林资源管理, 提高造林水平, 依然任重而道远。

我国林业产业发展迅速, 现已成为世界林产品生产贸易大国。2011年, 全国林业总产值已经超过3万亿元。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小, 但存量较小, 而且分布不均匀, 森林质量不高, 结构存在一些问题。在经营管理方面, 有许多需要提高和改进的地方。由于森林资源数量质量方面的不足, 造成了市场供需矛盾, 木材供不应求。特别是优质木材短缺, 导致价格上涨。这些问题的存在, 都在不同程度上提醒我们, 大力发展林业造林势在必行。

2 林业造林方法

我国森林资源紧缺是客观存在的, 要改变这一状况, 要在扩大总量上和提高质量上下功夫。因此, 只有大力发展植树造林, 加大经营管理力度, 才是解决资源紧缺的根本出路。

2.1 常见造林法

造林植树要选择适当的造林方法。由于地域差异很大, 而且树木品种也有自己的生长习性, 选择适当的造林方法, 是造林的前提条件。目前, 常用的造林方法有:播种造林法、植苗移栽造林法、分殖造林法和插条造林法。每一种造林法都有自己的特点, 选择时一定要注意遵守“适地适树”的造林原则, 这对提高造林质量有重要意义。播种造林是最常见的造林方法, 就是将种子播种在林地上, 一般适用于那些大颗粒种源充足的树种。这种造林法适合大面积造林绿化, 甚至可以采用飞播的方式。这种造林法的缺点是浪费种子。植苗移栽造林也是比较常见的造林方法, 就是将树木幼苗进行移栽造林。这种造林法有优点也有缺点, 优点是抗性较强, 生长较为稳定, 成活率也比较高, 对林地条件要求也不是很高。缺点是耗费人工, 管理成本较大。分殖造林和插条造林都是利用树木的一个部分, 在林地进行埋植或扦插繁殖。分殖造林主要是利用树木的地下茎进行埋植, 像杨树、柳树等。用分殖造林法可以提高成活率, 降低造林成本。插条造林也是采用树木的枝条进行繁殖, 这种造林法既可以在春天进行, 也可以在秋天操作, 由于节省了育苗移栽环节, 也节省了造林成本。

2.2 整地技术

造林的首要环节就是选择地块和整地, 只有对林地进行彻底整理备耕, 才能为林木生长打下坚实基础。首先要对林地进行清理, 可以采取深翻的方式, 把林地上的灌木、树根、杂草等清除干净。清理的方法也可以分为割除、火烧和用化学药剂清理等。清理可以用人工或者用机械, 如果几种清理方式结合使用, 清理效果会更好。火烧通常叫“炼山”, 如果条件允许, 炼山是十分有必要的, 不仅清理了杂灌, 还能有效杀死病虫, 对造林质量的提升有重要意义。由于立地条件不一样, 在整地时, 还需要选择正确的深翻方式。垦地方式, 可以分为全垦、带垦、穴垦、鳞垦等几种类型。如果地块比较平坦, 可以选择全垦的方式;如果是坡地, 要根据坡度大小选择其他几种垦地方式, 坡度较小的可以沿着等高线带垦, 坡度较大的用穴垦, 或者用鳞垦。

2.3 树种选择

树种选择是造林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因为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气候特征, 而树种也有自己的生长习性, 在树种选择时除了要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以外, 还要注意树种的优良问题。

随着育苗技术的不断提高, 新品种不断涌现, 选择优良品种造林, 对提升造林质量, 确保林木高产稳产有重要作用。即使同一优良品种在同一地区栽植, 也会出现很大差异, 因此, 要注意对立地条件气候特征做细致分析, 提高树木品种与立地自然环境的契合度。树种选择还包括对苗木的筛选, 要注意从采收种子开始。种子要优良, 好种出好苗;育苗也要选择壮苗, 壮苗率高, 林分就会高。这对确保造林质量也是非常关键的。扦插繁殖用穗条也要精心筛选健壮枝条, 这对提高成活率和树木长势都有积极作用。

2.4 造林时间

一般情况下, 造林以春季为最多。近年来, 由于各地造林植树多元性的存在, 造林季节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南方各地可以在12月到翌年2月间进行造林, 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不仅成活率很高, 树木长势良好。冬末春初造林有自己的优势, 因为这时气温比较低, 苗木上部还处于休眠状态, 这时起苗不会导致苗木失水过多, 移植后容易成活。而树液萌动先从根系开始, 这时植树可以促使苗木根系扎根, 对增强苗木抗性, 提高长势都有好处。冬季造林有优势, 但也要考虑当地的立地条件, 如果是干旱和寒冷地区, 还是要等到春天造林为宜。移栽树木要注意选择阴雨天或者雨后晴天进行。这时造林成活率有保证, 如果是结冰或者霜冻时, 或者大风天, 都不适宜造林植树。

2.5 移栽定植

造林有很多种方式, 移栽定植是最常用的方法。移植一般采用穴植, 穴的规格也是因树而异, 因地而异。一般要挖不小于40~60cm见方的穴, 深度要在30~50cm, 行距株距注意考虑树种而定。一般松树、阔叶林行株距为2m×2m, 杉木行株距为1.7m×2m。移植时, 要先理顺苗木根系, 让其舒展在穴内, 整个苗木保持端正, 苗梢向山下, 要适当浅植, 一般苗茎入土1/3左右, 苗高超过40 cm的苗茎入土15~20 cm左右为宜。

3 造林注意事项与造林技术共享

3.1 注意事项

为提高造林质量, 苗木之间可以混搭栽植, 也就是营造混交林。这样可以形成优势互补, 提升经营效益。特别是杉、松、阔为主的混交林, 已经成为混交林发展的重要方向。“三分种七分管”, 造林植树中的抚育管理是决定造林效益的最重要因素。特别是幼苗的抚育管理至关重要, 除草、松土、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 都对林分形成制约。因此, 要加大管理力度, 要将管理措施切实落实到位, 确保林分生长健康。

3.2 技术共享

造林植树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公德事业, 无论什么人都是受益者。特别是生态环境的改善, 可以让每一个人获益。因此, 在造林技术开发这个问题上, 应该有全国一盘棋的思想。造林植树需要有科技支撑, 提高造林含金量就可以提升造林质量。实现造林技术共享, 这是林业人的起码觉悟。造林技术要更新快, 注意借鉴外地成功经验, 针对本地实际进行探索研究, 找到适合当地造林发展的新路。现代信息技术异常发达, 我们要有灵敏的视角, 及时运用新技术新工艺造林植树, 让科技快速转变为生产力。

4 结语

造林植树活动中, 要注意林地的选择和整修, 要科学选择树种、种植时间和抚育管理方法, 只有加强落实相关技术和管理措施, 才能确保造林效果,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丽芬.林业资源分析与林业造林方法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 2012 (36)

[2] 梁廷熙.林业资源分析与林业造林方法探讨[J].时代财富, 2013 (14)

对林业资源与林业造林方面的探讨 第5篇

摘要:林业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重要产业,林业每年的经济总产值可达千亿元。因此,林业资源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掌握先进的造林技术可以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树木质量。本文笔者就国林业资源现状提出了一系列的整地、造林方法,为我国林业发展提供有益意见。

关键词:造林技术;林木资源;培育

一、当前我国林业资源的状况

据不完全统计显示,目前我国每年林业产业的发展可解决的劳动力就业问题已达到4500万之多,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百分比大约为37.5%。然而相较于国外的林业,我国的林业虽然有着一些优势,同时也有很多劣势,属于劣势与优势并存。因此我们更应当重视营林建设,并提出一些造林季节的选择、造林树种选择,整地的方法同全国的合作更为广泛,联系更为紧密。

1.人造板工业相对落后

我国的木材加工行业,尤其是人造板制造行业普遍存在着产品质量差、生产效率低、技术力量不足、设备落后、规模小的问题。再加上原料的生产浪费严重、木材的价格偏高以及生产的管理水平跟不上等原因,导致我国的人造板行业同世界水平的差距非常明显。

2.森林资源的质量低、存量小

我国的森林资源一直以来都较为贫乏,有着林木生长量低下、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森林质量下降、分布不均、存量小的特点。这种条件,森林向人们供应木材与提供生态环保的重任很难履行。因为森林资源质量和数量等的不足,造成价格上扬、优质木材缺乏,木材供不应求等问题是必然的,使林产工业的发展程度受到阻碍,其市场竞争能力也直接受到影响。

3.林木资源的发展空间较大

如今我国总森林资源的变化趋势为:林木的消耗量开始小于生长量,面积逐年递增,从数量上来看森林资源的发展已经走出了“低谷”,使一直以来森林资源不断下降的局面得到了扭转,实现森林蓄积与森林面积的同步增长。决定林业发展与生存的基础是森林资源。虽然在我国加入WTO以后受到冲击的重点为林产工业,然而林业产品却是竞争的焦点所在,森林资源又为林产品的关键原料。

二、造林科學策略方式

造林阶段中可引入分殖方式,基于树木营养部位,例如根枝或主干以及地下茎等,将其作为造林材料进行快速直接的造林生产。该类方式特征在于可有效节约育苗生产时间,并降低投入成本,应用的造林技术手段也较为简便,实践操作相对容易,令造林生产具备较高的成活率。该类方式还可令幼树在初期快速的生长,并基于遗传性能确保木本属性良好。当然该方式需要具备立地条件优质的造林地资源,且分殖用料受到母树总量以及具体分布的影响,该类方式主体适用于栽培营养繁殖种类,例如柳树、松树与竹类种植。植树造林生产阶段中,常用方式包括插种、植苗等。

三、造林的具体方式

1、播种造林方法

又称为自播造林法,这种方法是把林木的种子在造林地自接进行播种。采用这种方式,可以不用进行育苗。而且很容易进行施工,这种方式适合面积大的地方使用。而且,要想使用这种播种造林方法,对造林立地的条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分殖造林法

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及竹子的地下茎作为造林材料自接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能够节省育苗时间和费用,造林技术简单,操作容易,成活率较高,幼树初期生长较快,而且在遗传性能上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

3、因地制宜选择造林树种

根据现代生态学原理,营造林技术方法应讲究适地适树的实效要求,提倡因地制宜、因地而异、合理安排选择种植各种树种或块状套种混交的原则。适当提高种植阔叶林面积的比例,一方面,能加快改善土壤环境结构和提高林分质量。阔叶树落叶层能保持土壤湿润,落叶腐殖质又能增加土壤肥力,使林木容易吸收土层养分,达到速生丰产的效果。另一方面,又能改变林相林貌,增加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旅游的观赏性,丰富森林资源景观,还可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对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4、造林最佳时间

造林时间,以往以春季为主,近年由于各地造林树种多样性,引种工作和技术推广工作做得比较好,造林季节普遍提早,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及湖南等地多在12月至翌年2月造林,最迟不超过3月,效果很好,成活率普遍提高。冬末春初气温较低,蒸发量小,苗木地上部分处于休眠状态,起苗栽苗不致过多失水,栽后容易成活。同时树苗根系活动较早,造林之后,先扎根,后长叶,抗旱能力强,当年生长量比春季造林大20%以上。冬季造林时间充裕,有利于劳力安排,保证造林质量,值得提倡。但在冬季干旱和严寒的地区,仍以春天造林为宜。栽树天气要选阴雨天和雨后晴天,土壤过旱,连续大雨或结冰、霜冻期间以及刮大风天,均不宜种树。

5、混植造林

纯林的弱点是不利改善土壤地力,对不良环境适应性差,易发生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各地都有出现,因此,从生态和植物的多样性及稳定林型结构出发,更提倡发展以杉、松、阔为主的多树种的混植发展模式。多林种的混交林,将会在今后工作中多数运用于经营方面。立地条件较差山地红壤的造林地,宜采用一些适应性强的树种,如马尾松同杉木混交套种,以及积、荷等到本地树种套种。各地实践证明,杉松混交效果是好的,不论是两种同时造林或因杉木长不起来再混种马尾松,或在马尾松林下套种杉木,都能促使杉木成林成材,这是由松树耐干旱瘩薄,主根发达,穿透力强可绛入下层,不仅改变地面环境,为杉木造成庇荫条件,而且可以增加土壤空隙度,特别是马尾松间伐后,根系容易腐烂,形成空隙,有利杉木根系发育。为保持和改善土壤地力,防止病虫害和有效防止山火,可在山脚种植10m~20m宽的防火隔离带,树种可选择种植木荷、杨梅等含水率较高,有效防火抗火树种。改善土壤地力,还可选择固氮功能改造土壤的树种。

四、湿地与林业

湿地系指天然、或人工的、常年或季节性的、蓄有静止或流动淡水、咸水或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按照这个定义,湿地包括了所有的河流、湖泊、沼泽、池塘、滩涂、珊瑚礁,还包括人工湿地如水库、鱼塘、盐池、稻田等。湿地是陆地与水域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特殊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支持了陆地全部淡水生物群落和部分盐生生物群落,具有其他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特殊的生态功能。湿地为人类提供了淡水资源,养育了丰富的生物物种,具有调节气候,净化水质,拦蓄供水等功能,能够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工业原料资源,因此必须加以保护。湿地强大的生态功能支持着林业的发展,林业造林离不开湿地。

结束语

造林方法的应用可以促进我国的林业产业的发展,增强其市场竞争力,选择正确的造林方法和方式,进行树种的优质栽培。我国林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的国际民生,提高我国的生活水平,可以保证充足和优质的林业资源,增加森林覆盖面,实现森林资源的补充。

参考文献:

[1]黄长军.如何提高工程造林的成活率[J].科技与企业,2011,(07).

[2]狄桂英.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

[3]高爱芳.我国主要林产品的出口贸易变化[J].中国市场,2010(19).

林业资源与林业造林方法探究 第6篇

关键词:林业资源,状况,造林方法,研究

1 我国现有林业资源的基本状况

1.1 林业资源发展潜力大

我国森林资源总的发展趋势, 呈现出森林面积逐年扩大, 大约每年以200万hm2速度增加, 林木生长量逐步大于消耗量, 森林资源的发展总体上开始向好

1.2 南方林木资源极为丰富

我国竹林面积达700万hm2, 约占世界竹林的30%以上, 用材竹林总蓄积量在9700万t以上。竹材和竹制品均为世界首位。

1.3 森林资源量少质低并存

我国的森林资源与我国的国情和实际需要相比, 还存在着总存量小、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匀等问题。因此, 导致我国木材供应紧张、上等木材紧缺, 价格较高等问题, 直接制约着我国林产品的发展和竞争能力。

1.4 人造板工业多, 但比较落后

我国的人造板制造业虽然各地都有, 但规模比较小、设备简陋、技术不高、产品质量比较低。

2 发展我国林业资源的技术对策

2.1 培育林业资源的主要方法

为了发展林业产业, 拓展林业经济, 满足生产生活需要, 培育林业资源的主要方法有:人工种植培育法;保护天然资源法;封育结合培育法。从国内目前的实际情况看, 采用播种与移栽相结合的办法, 能够比较快地营造经济林和用材林, 是发展林业资源比较好的办法。

2.2 造林的基本程序

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选择造林的土地。通过对土地进行整理, 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 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 保持水土, 提高造林成活率, 促进幼林生长发育。

整理造林地:整理, 就是把准备造林的土地上的树木、杂草等清除干净。可以采取人工清理与机械清理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整地的方法:根据造林地的地形情况, 平地整理的方法有挖坑、整平、筑高台等;山地整地方法有:穴状、块状、鱼鳞坑等。

3 造林的常规措施

3.1 直播造林法

直播造林就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土地里进行造林, 适合于大面积造林。要求播种后, 要加强对树苗的水肥病虫等方面的管理。直播造林的方法有:块状播种、穴播、条播和撒播 (人工撒播和飞机播种) 等。

3.2 繁殖造林法

此法是利用树木的干、枝、根等部位具有生根发芽特性, 直接进行造林。它的特点是不需育苗, 技术简单, 容易操作, 成活率也高。这样造出的林木, 小树生长较快, 能够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如杨树、柳树, 都可以采用此法造林。

3.3 移栽造林法

该法是把用种子繁育的树苗进行移栽, 特点是栽后需要加强管护, 才能提高成活率。

3.4 树种的选择

造林必须因地制宜、因地而异, 讲究适地适树的要求, 科学选择种植树种, 不可人为地改变树木的自然生长环境。原则上要多栽种当地树种, 少引外来树种, 这样可以成活多, 成林快, 否则将会事倍功半, 得不偿失。

3.5 植树造林的时间

造林一般以春季为主,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我国黄河以南地区, 大部分可以进行常年栽植, 而且成功的例子也很多。一般树苗根系活动较早, 先长根, 后发芽, 有利于树苗吸收水分养分。冬季也是造林的好时候, 树木在休眠状态下移栽, 有利于成活, 值得提倡。在冬季干旱和严寒的地区, 以春天造林为宜。

3.6 栽植的一般方法

采用挖穴栽植的方法, 要根据不同树种、不同地区的特点, 确定挖穴的大小。一般来说, 乔木类树挖穴要大, 灌木类挖穴可小, 不可一概而论。栽植时苗木要保持正直, 根系向四周水平伸展, 培土踩实后, 及时灌水。栽后加强管理, 以提高成活率。

3.7 建设发展混交林

纯林不利改善土壤地力, 环境适应性差, 易发生病虫等自然灾害。因此, 发展以杉、松、阔为主的多树种的林木, 实行多林种的混交, 将会在今后的林业发展中广泛运用。

4 结语

总之, 林业生产经营活动, 从事林业工作者应该具有强烈的责任心, 不断学习林业新知识, 对造林整地, 树种选择, 造林时间的选择要掌握好, 同时对树木的抚育、病虫害防治以及森林防火等各方面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让我国的森林资源做到“青山常在, 永续利用”。

参考文献

[1]张国庆.试论复合生态系统与按需育林[J].安徽林业科技, 2001 (2)

林业资源与林业造林方法探究 第7篇

1.1 林业资源发展潜力大

我国森林资源总的发展趋势,呈现出森林面积逐年扩大,大约每年以200万hm[2]速度增加,林木生长量逐步大于消耗量,森林资源的发展总体上开始向好

1.2 南方林木资源极为丰富

我国竹林面积达700万hm[2],约占世界竹林的30%以上,用材竹林总蓄积量在9700万t以上。竹材和竹制品均为世界首位。

1.3 森林资源量少质低并存

我国的森林资源与我国的国情和实际需要相比,还存在着总存量小、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匀等问题。因此,导致我国木材供应紧张、上等木材紧缺,价格较高等问题,直接制约着我国林产品的发展和竞争能力。

1.4 人造板工业多,但比较落后

我国的人造板制造业虽然各地都有,但规模比较小、设备简陋、技术不高、产品质量比较低。

2 发展我国林业资源的技术对策

2.1 培育林业资源的主要方法

为了发展林业产业,拓展林业经济,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培育林业资源的主要方法有:人工种植培育法;保护天然资源法;封育结合培育法。从国内目前的实际情况看,采用播种与移栽相结合的办法,能够比较快地营造经济林和用材林,是发展林业资源比较好的办法。

2.2 造林的基本程序

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造林的土地。通过对土地进行整理,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保持水土,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生长发育。

整理造林地:整理,就是把准备造林的土地上的树木、杂草等清除干净。可以采取人工清理与机械清理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整地的方法:根据造林地的地形情况,平地整理的方法有挖坑、整平、筑高台等;山地整地方法有:穴状、块状、鱼鳞坑等。

3 造林的常规措施

3.1 直播造林法

直播造林就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土地里进行造林,适合于大面积造林。要求播种后,要加强对树苗的水肥病虫等方面的管理。直播造林的方法有:块状播种、穴播、条播和撒播(人工撒播和飞机播种)等。

3.2 繁殖造林法

此法是利用树木的干、枝、根等部位具有生根发芽特性,直接进行造林。它的特点是不需育苗,技术简单,容易操作,成活率也高。这样造出的林木,小树生长较快,能够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如杨树、柳树,都可以采用此法造林。

3.3 移栽造林法

该法是把用种子繁育的树苗进行移栽,特点是栽后需要加强管护,才能提高成活率。

3.4 树种的选择

造林必须因地制宜、因地而异,讲究适地适树的要求,科学选择种植树种,不可人为地改变树木的自然生长环境。原则上要多栽种当地树种,少引外来树种,这样可以成活多,成林快,否则将会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3.5 植树造林的时间

造林一般以春季为主,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黄河以南地区,大部分可以进行常年栽植,而且成功的例子也很多。一般树苗根系活动较早,先长根,后发芽,有利于树苗吸收水分养分。冬季也是造林的好时候,树木在休眠状态下移栽,有利于成活,值得提倡。在冬季干旱和严寒的地区,以春天造林为宜。

3.6 栽植的一般方法

采用挖穴栽植的方法,要根据不同树种、不同地区的特点,确定挖穴的大小。一般来说,乔木类树挖穴要大,灌木类挖穴可小,不可一概而论。栽植时苗木要保持正直,根系向四周水平伸展,培土踩实后,及时灌水。栽后加强管理,以提高成活率。

3.7 建设发展混交林

纯林不利改善土壤地力,环境适应性差,易发生病虫等自然灾害。因此,发展以杉、松、阔为主的多树种的林木,实行多林种的混交,将会在今后的林业发展中广泛运用。

4 结语

总之,林业生产经营活动,从事林业工作者应该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不断学习林业新知识,对造林整地,树种选择,造林时间的选择要掌握好,同时对树木的抚育、病虫害防治以及森林防火等各方面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让我国的森林资源做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

摘要:我国林业资源非常丰富,从南到北,从西到东,林木品种很多,既有用材的,也有经济的,发展林业产业,将对农民增收,满足社会对林产品的需求,出口创汇,都有很高的价值。如何发展好我国的林业产业,需要产学研各方深入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林业资源,状况,造林方法,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国庆.试论复合生态系统与按需育林[J].安徽林业科技,2001(2)

浅谈林业资源与林业造林方法 第8篇

1.1 其发展空间非常充足

我国森林资源总的变化趋势是:森林面积逐年增加, 每年以200万公顷速度递增, 林木生长量开始大于消耗量, 森林资源的发展在数量上开始走出“低谷”, 扭转长期以来森林资源下降的局面, 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的“双增长”。森林资源是决定林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WTO后冲击的重点虽然是林产工业, 但竞争的焦点却在于林业产品, 而林产品的关键原料在于森林资源。

1.2 有非常多的竹类

在整个国际范围中, 我国的竹类资源是最多的, 我们有着非常长的使用历史。其在我国的规模占据世界的三分之一左右。不论是产品亦或是资源, 不管是种类亦或是总体的利润, 我们国家占据的位置是最靠前的, 其中的竹笋等物质是非常关键的出口产品。

1.3 产量不高, 品质不高

我们国家的该项资源总数不多, 它的显著特征是其存量非常的少, 而且布局不合理, 品质降低, 构造无序, 管控能力不高, 生长品质较差等。正是因为此类模式, 无法有效地体现出森林为我们带来的实际意义以及供应物资的关键任务。因为资源的总数和品质等不是非常的有效, 因而会使得其供应活动无法有序开展, 品质高的木材总数非常少, 此时价位就不断的提升。进而对相关行业的发展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进而使得建设工作无法顺利的进行。

1.4 没有认真的开展人造板行业

在我们国家, 木材加工领域, 尤其是人造板相关的行业经常面对如下的一些要素, 即面积不大, 而且使用的装置不是很好, 科技实力不雄厚, 品质较低等等的一系列现象。除此之外, 由于生产管控活动无法有效的进行, 材料昂贵等等的许多要素, 使得我们的该项活动和国际上的先进水平之间有很大的距离。

2 现在培育资源的关键方法

2.1 通常为了确保行业发展顺畅, 带动经济前进, 我国的资源培育措施通常表现为如下的一些内容:

2.1.1 植苗培育更新法。

2.1.2 人工促天然培育更新法。

2.1.3 封山育林培育更新法, 就当前形

势, 加快资源的培育, 多采用植苗更新培育法培育资源, 可以获取非常优秀的功效。

2.2 合理的平整土地, 选择好树种

在造林的时候要选取好时节, 只有确保各项活动准备有序, 才可以确保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合理的平整土地能够改善林木的立地性特征, 能够将其中的杂物等清除。在营林之前和后续的阶段中, 使得照射到地表上的光线变多, 同时还能够使得一定区域内的地形等变化合理。通过平整土地, 将外在的植被清除, 提升了透光性特征, 所以在白昼的时候, 表层的气温要高于那些有遮挡的区域, 同时整理之后, 其土壤的性质也出现了改变, 使得其气温情况出现了改变, 而且肥效增加。所以, 能切实提升林木的成活性。

2.2.1 造林地的清理。

造林地的清理, 是造林整地翻垦土壤前的一道工序, 把造林地上的灌木、杂草、竹类以及采伐迹地上的枝丫、梢头、站秆、倒木、伐根等清除掉。清理方法:分为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和块状清理3种方式。清理的方法也可分为割除清理、火烧清理和用化学药剂清理。割除清理可以是人工, 也可以用机具, 如推土机、割灌机、切碎机等机具。清理后归堆和平铺, 并用火烧方法清除 (也叫炼山) 。也可以采用喷洒化学除草剂, 杀死灌木丛和草类等植物。

2.2.2 平整土地使用的措施。

其分成两类, 分别是全面的以及部分的。而部分的又可以分成两大类。全面的通常是将所在区域的所有的土壤进行处理, 通常用到较为平顺的区域中。而后一种很显然是对部分区域的土壤开展的整理工作。

3 常用的造林措施

3.1 播种造林法:

又称直播造林, 它是说把树种直接的种植在林地里的一种措施。此法的优势是非常的便捷, 适合用到规模较大的区域。不过其对立地性有非常严苛的规定, 而且对幼苗的管控活动也有很多的规定。它的使用条件如下:对于那些种子尺寸较大, 而且易于成芽, 种子非常多的一些树木。它规定水分要多, 而且严重的干扰要素要少, 比较的适合用到人口不多的区域。播种造林的方法有:块状播种、穴播、缝插、条插和撒播等。

3.2 分殖造林法:

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 (干、枝、根等) 及竹子的地下茎作为造林材料直接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能够节省育苗时间和费用, 造林技术简单, 操作容易, 成活率较高, 幼树初期生长较快, 而且在遗传性能上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但要求有立地条件较高的造林地, 同时分殖造林材料来源, 受母树的数量与分布状况的限制,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适用营养繁殖的树种。

3.3 植苗造林法:除了上述采用一些播

种造林法和分蘖造林法外, 则主要采用植苗造林法 (大多数采用一年生实生苗造林) 。

3.4 结合所在区域的具体特征选择种类。

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 造林工艺措施要重视具体规定, 最好是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结合所在区域的实际条件来进行, 要认真的选取种类。适当提高种植阔叶林面积的比例, 一方面, 能加快改善土壤环境结构和提高林分质量。阔叶树落叶层能保持土壤湿润, 落叶腐殖质又能增加土壤肥力, 使林木容易吸收土层养分, 达到速生丰产的效果。另一方面, 又能改变林相林貌, 增加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旅游的观赏性, 丰富森林资源景观, 还可提高抗病虫害能力, 对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3.5 合理的选取营林时间。

通常来讲, 营林时间在过去的阶段中, 是以春天最为合理的, 最近一段时间中, 因为树种不断的朝着多样性层次发展, 各项引入活动以及工艺推广活动开展的非常优秀, 营林季节开始提前。像是两广区域大多是在每年的年末到次年的二月间, 最晚也不会晚于三月份, 其功效非常的优秀, 而且大多数可以有效的生长。在冬天快要结束, 春天刚刚开始的时间中, 由于温度不高, 蒸发活动不大, 树木的地上区域还是静止模式, 此时种植的话, 不会导致严重的水分流失现象, 成活率非常高。而且, 树苗根系活动较早 (冬末即已开始) , 造林之后, 先扎根, 后长叶, 抗旱能力强, 当年生长量比春季造林大20%以上。在冬天的时候, 其营林时间非常多, 能够确保其品质合乎规定, 可以有序的发展。不过在那些冬天气温比较低, 而且降水不多的区域中, 还是选择春季最佳。种植的天气最好是在阴雨时候或者是初晴阶段。如果持续雨天或者是狂风天气等都不适合种植。

结语

通过上面的叙述, 我们发现, 在林业运作阶段里, 所有的工作人员不但要了解营林以及树种选取等的相关措施, 还应该做好病虫害的治理以及防火等关键性质的活动, 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其能够顺利的发展, 进而确保生产活动有序进行。确保资源得以合理的使用。

参考文献

林业资源分析与林业造林方法探讨 第9篇

通过对我国林业资源的相关分析, 可以清楚了解森林资源短缺的重要现实。大力发展植树造林, 依然是林业发展的强烈诉求。造林方法多元性, 能让人们有更多选择。在造林活动中, 重点要注意把握技术要领, 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

1 我国林业资源情况

根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林地面积为30 378.19万公顷。其中森林面积为19 333万公顷, 列世界第五位;森林蓄积133.63亿立方米, 列世界第六位;人工林面积为6 168.84万公顷, 继续保持世界第一位。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5 860亿元, 经济林产品年产量超过7 000万吨, 林业产业每年可以提供4 500多万就业岗位。在南方集团林区, 农民40%以上收入来自于林业。虽然林业资源总量处在世界领先地位, 但人均占有量很低, 和国外林业相比, 我们有自己的发展优势, 也有很多方面存在短板。因此, 我们要重视林业造林方法的探讨, 做好植树整地、树种选择、移植定植等方面的工作, 要加强与全国其他林区的联系, 通过横向合作, 实现技术资源共享, 为提高林业造林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我国森林资源面积逐年增加, 每年增量在200万公顷以上, 森林资源开始扭亏为盈, 森林资源的正增长, 说明林业资源开发还有更多上升空间。加强森林资源管理, 提高造林水平, 依然任重而道远。

我国林业产业发展迅速, 现已成为世界林产品生产贸易大国。2011年, 全国林业总产值已经超过3万亿元。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小, 但存量较小, 而且分布不均匀, 森林质量不高, 结构存在一些问题。在经营管理方面, 有许多需要提高和改进的地方。由于森林资源数量质量方面的不足, 造成了市场供需矛盾, 木材供不应求。特别是优质木材短缺, 导致价格上涨。这些问题的存在, 都在不同程度上提醒我们, 大力发展林业造林势在必行。

2 林业造林方法

我国森林资源紧缺是客观存在的, 要改变这一状况, 要在扩大总量上和提高质量上下功夫。因此, 只有大力发展植树造林, 加大经营管理力度, 才是解决资源紧缺的根本出路。

2.1 常见造林法

造林植树要选择适当的造林方法。由于地域差异很大, 而且树木品种也有自己的生长习性, 选择适当的造林方法, 是造林的前提条件。目前, 常用的造林方法有:播种造林法、植苗移栽造林法、分殖造林法和插条造林法。每一种造林法都有自己的特点, 选择时一定要注意遵守“适地适树”的造林原则, 这对提高造林质量有重要意义。

播种造林是最常见的造林方法, 就是将种子播种在林地上, 一般适用于那些大颗粒种源充足的树种。这种造林法适合大面积造林绿化, 甚至可以采用飞播的方式。这种造林法的缺点是浪费种子。

植苗移栽造林也是比较常见的造林方法, 就是将树木幼苗进行移栽造林。这种造林法有优点也有缺点, 优点是抗性较强, 生长较为稳定, 成活率也比较高, 对林地条件要求也不是很高。缺点是耗费人工, 管理成本较大。

分殖造林和插条造林都是利用树木的一个部分, 在林地进行埋植或扦插繁殖。分殖造林主要是利用树木的地下茎进行埋植, 像杨树、柳树等。用分殖造林法可以提高成活率, 降低造林成本。插条造林也是采用树木的枝条进行繁殖, 这种造林法既可以在春天进行, 也可以在秋天操作, 由于节省了育苗移栽环节, 也节省了造林成本。

2.2 整地技术

造林的首要环节就是选择地块和整地, 只有对林地进行彻底整理备耕, 才能为林木生长打下坚实基础。首先要对林地进行清理, 可以采取深翻的方式, 把林地上的灌木、树根、杂草等清除干净。清理的方法也可以分为割除、火烧和用化学药剂清理等。清理可以用人工或者用机械, 如果几种清理方式结合使用, 清理效果会更好。火烧通常叫“炼山”, 如果条件允许, 炼山是十分有必要的, 不仅清理了杂灌, 还能有效杀死病虫, 对造林质量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由于立地条件不一样, 在整地时, 还需要选择正确的深翻方式。垦地方式, 可以分为全垦、带垦、穴垦、鳞垦等几种类型。如果地块比较平坦, 可以选择全垦的方式;如果是坡地, 要根据坡度大小选择其他几种垦地方式, 坡度较小的可以沿着等高线带垦, 坡度较大的用穴垦, 或者用鳞垦。

2.3 树种选择

树种选择是造林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因为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气候特征, 而树种也有自己的生长习性, 在树种选择时除了要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以外, 还要注意树种的优良问题。随着育苗技术的不断提高, 新品种不断涌现, 选择优良品种造林, 对提升造林质量, 确保林木高产稳产有重要作用。即使同一优良品种在同一地区栽植, 也会出现很大差异, 因此, 要注意对立地条件气候特征做细致分析, 提高树木品种与立地自然环境的契合度。

树种选择还包括对苗木的筛选, 要注意从采收种子开始。种子要优良, 好种出好苗;育苗也要选择壮苗, 壮苗率高, 林分就会高。这对确保造林质量也是非常关键的。扦插繁殖用穗条也要精心筛选健壮枝条, 这对提高成活率和树木长势都有积极作用。

2.4 造林时间

一般情况下, 造林以春季为最多。近年来, 由于各地造林植树多元性的存在, 造林季节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南方各地可以在12月到翌年2月间进行造林, 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不仅成活率很高, 树木长势良好。冬末春初造林有自己的优势, 因为这时气温比较低, 苗木上部还处于休眠状态, 这时起苗不会导致苗木失水过多, 移植后容易成活。而树液萌动先从根系开始, 这时植树可以促使苗木根系扎根, 对增强苗木抗性, 提高长势都有好处。冬季造林有优势, 但也要考虑当地的立地条件, 如果是干旱和寒冷地区, 还是要等到春天造林为宜。移栽树木要注意选择阴雨天或者雨后晴天进行。这时造林成活率有保证, 如果是结冰或者霜冻时, 或者大风天, 都不适宜造林植树。

2.5 移栽定植

造林有很多种方式, 移栽定植是最常用的方法。移植一般采用穴植, 穴的规格也是因树而异, 因地而异。一般要挖不<40~60 cm见方的穴, 深度要在3~50 cm, 行距株距注意考虑树种而定。一般松树、阔叶林行株距为2 m×2 m, 杉木行株距为1.7 m×2 m。移植时, 要先理顺苗木根系, 让其舒展在穴内, 整个苗木保持端正, 苗梢向山下, 要适当浅植, 一般苗茎入土1/3左右, 苗高超过40 cm的苗茎入土15~20 cm左右为宜。

3 造林注意事项与造林技术共享

3.1 注意事项

为提高造林质量, 苗木之间可以混搭栽植, 也就是营造混交林。这样可以形成优势互补, 提升经营效益。特别是杉、松、阔为主的混交林, 已经成为混交林发展的重要方向。

“三分种七分管”, 造林植树中的抚育管理是决定造林效益的最重要因素。特别是幼苗的抚育管理至关重要, 除草、松土、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 都对林分形成制约。因此, 要加大管理力度, 要将管理措施切实落实到位, 确保林分生长健康。

3.2 技术共享

造林植树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公德事业, 无论什么人都是受益者。特别是生态环境的改善, 可以让每一个人获益。因此, 在造林技术开发这个问题上, 应该有全国一盘棋的思想。造林植树需要有科技支撑, 提高造林含金量就可以提升造林质量。实现造林技术共享, 这是林业人的起码觉悟。造林技术要更新快, 注意借鉴外地成功经验, 针对本地实际进行探索研究, 找到适合当地造林发展的新路。现代信息技术异常发达, 我们要有灵敏的视角, 及时运用新技术新工艺造林植树, 让科技快速转变为生产力。

4 结语

造林植树活动中, 要注意林地的选择和整修, 要科学选择树种、种植时间和抚育管理方法, 只有加强落实相关技术和管理措施, 才能确保造林效果,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林业资源型城市论文 第10篇

关键词:林业;发展;复合经济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6.002

经济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提升了人们对林产品与林业资源的需求,为满足需求人们大量砍伐林业资源,不但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还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因此对林业复合经济发展与林业养护进行研究十分必要。

1概述

1.1 发展概述

我国的林业建设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发展阶段不同其发展模式也不相同,第三个发展阶段是在上世纪90年代至今,这一阶段林业建设在国际林业经济发展影响下出现转轨,在建设中应用了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适应国际趋势。过去,轻生态环境建设而重经济发展的问题较为严重,导致林业资源的大量开采,同时缺少相应的管理与保护,消耗了大量的森林资源,以致形成恶性循环,人们的健康、生活以及社会经济均受到了较大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可持续发展原则被提出,林业资源养护工作日益受到重视。

1.2 复合式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林业建设在社会发展新时期有其新的要求,而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复合经济发展战略是我国林业建设的必然方向。

一方面,偏远落后地区是林业开发建设的主要区域,同时也存在林业破坏严重的问题,而导致这一问题原因较多。主要是这些地区经济普遍不发达,甚至非常落后,居民思想意识保守,在缺少经济来源的情况下采伐林木成为一项主要收入。居民以出售林木来保证收入,不合理开采严重破坏了当地林业资源,引起恶性循环,经济发展受到制约,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因此,科学发展对于林业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合理规划与统筹布局才能保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另一方面,林业建设发展工程巨大,不但资金需求量大,且存在较长的经济回报周期,若国家投入是唯一的林业发展资金来源,国家财政难以承担巨大的开销。如果将融资方式多元化,将社会各界的资金力量融合起来就能保证对林业建设的资金支持,确保林业建设发展的长远性,因此复合式发展道路势在必行。我国人口数量较大,基于这一点,尽管在世界经济总量排名中我国居于前列,但平均计算所得的数值并不可觀。

2 二者的关系分析

在新时期与新形势下,林业经济的发展有了良好的条件与环境,这主要得益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林业建设应抓住这一机遇,对良好的条件加以利用来推动发展。以往的经济发展模式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无限制的对林业资源加以利用,不合理的乱采滥伐,破坏的植被数量与面积都非常大,生态环境与生物链均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最终也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改变这一不足,应对过去的经营发展战略进行调整与改进,将战略的第一项任务列为林业生态建设。林业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是林业养护,对养护方法进行合理的制定才能保证林业资源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推动林业复合经济的发展,方可促使林业产业长远发展。在林业养护工作中,培养生物链也是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使之形成良性循环,进一步为复合经济发展提供便利。养护工作的实施有助于对林业发展规律的发现与总结,对其规律加以利用从而深加工林业产品,促使产业链的形成,保证林业经济发展的效率与质量。良好的林业资源是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而良好的林业资源离不开林业养护工作,因此,林业养护与经济发展二者紧密相联。

3 林业养护工作分析

为了建立良好的物质基础,使林业复合经济的发展有所保障,需重视林业养护工作。做好林业养护工作可从两方面入手,即重视林业生态效益和调整林业结构。现阶段,人们对林业经济综合效益的重视程度得到明显的提升,认识到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二者紧密相联。经济是林业生态效益的落脚点,经济发展的总量与速度是以经济效益作为保证,速度和总量与效益之间是成正相关关系。此外,林业发展需有相应的约束条件,即生态效益,林业经济属于劳动再生产,只有有效的约束才能维系其良性循环,其支柱产业为绿色产业,林农结合、以林养林是具体的方式。

调整林业结构,即对过去单一的林产品结构进行调整,使缺乏竞争力的状况得到改善,实现新产品的开拓。因此,应积极借鉴先进经验,并不断深入研究,对经济性树种实施重点性培育,加工利用自然生长树种,如选育、嫁接、驯化等,对树种新的功用进行探索。为避免盲目发展,需对市场信息有所掌握,若某一新品种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则可加大种植面积。采用多树种综合配置方法,对其互生关系进行改善,使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均有所保障。

4 结语

林业复合式经济发展模式符合我国国情,有助于林业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保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赢,因此,应积极探索林业养护办法,为林业发展综合效益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邢如强.论林业养护与林业复合经济的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3).

[2] 朱峰.林业造林方法在林业资源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2,(12).

[3] 季东发.林业造林方法在林业资源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3,(08).

试论林业资源与林业造林方法 第11篇

关键词:造林技术,林木资源,封山育林,培育

1 我国林业资源的现状

1.1 发展空间广阔

我国的森林总面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每年均增加200万hm2的森林, 已经逐渐迈出了林业负增长的“低谷”时期, 维持了森林生态资源的平衡, 实现了森林蓄积与森林面积的共同增长。林业的生存发展依赖于森林资源,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林产工业虽然受到了经济冲击, 但林业产品却是竞争焦点, 而森林资源作为重要的林业产品来源, 其生产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1.2 丰富的竹类资源

我国竹类资源的丰富程度居世界前列, 同时, 我国的竹类产品加工与栽培历史悠久。我国的竹林面积占世界竹林总面积的1/3, 约有700万hm2的竹林, 用材竹林有约9700万t的蓄积量。我国的竹材与竹制品产量处于世界首位, 竹类品种也非常丰富。竹笋与竹荪是天然的营养保健品, 是我国重要的外汇出口资源。

1.3 我国的森林资源存量较小、质量较低

我国的森林资源较为贫乏, 存在森林分布不均、资源存量小、森林质量逐渐下降、森林结构分布不合理、缺乏高水平的经营管理、林木的生长存活率不高等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 森林无法满足人们对木材以及生态平衡的强烈需求。森林资源的短缺, 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均不能满足人类需求, 引发了木材供不应求、优质木材稀缺、价格昂贵等众多问题, 从而阻碍了林业产业的发展, 降低了我国林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1.4 人造板工业水平落后

我国的木材加工工业, 尤其是人造板制造业均存在规模较小、技术设备落后、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外加落后的生产管理水平、木材价格较高、生产原材料浪费严重等问题, 严重拉开了我国与世界的人造板之间的距离。在竞争力低下的人造板工业, 将难以维持工业的稳定发展。

2 培育森林资源的几点技术措施

2.1 森林资源的几种培育方法

为了保证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 保证林业源源不断的市场供应, 增强林业产品的竞争力, 培育优良的森林资源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简单介绍几种林木培育方法:第一, 更新植苗培育法;第二, 人工促生天然更新培育法;第三, 封山育林更新培育法。从当今森林资源形势来看, 采用多种植苗培育更新法, 对促进林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2 树种、造林季节的选择、造林地的整理

造林前首先要进行一道环境改善工序, 就是整地, 选择优良的造林树种、选择造林的季节, 整理造林地, 整地可以改变树林的生长条件, 清除在林地的杂草、采伐剩余物以及灌木可以增加地面温度, 提高土壤肥力, 进行小范围的环境条件改善, 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提高林木质量。清理造林地是为了顺利进行土壤的翻垦整地。

3 造林方法

3.1 播种造林法和分殖造林法

播种造林法就是直接在造林地中播种林木种子, 该方法适用于大面积的林地播种, 施工较为容易, 并且节省了育苗程序, 方便了工程施工, 但是此处对于立地条件要求比较严格, 后期的幼苗管理要求也比较高。分殖造林法主要利用树木的枝干、根等作为造林的直接材料, 该方法节约了育苗的费用及时间, 苗木的成活率也较高, 它保持了枝干母体优良的性状。此方法适用杨树、松树与柳树等树种还有竹类。

3.2 植苗造林法

除以上几种造林方法外, 最常采用的是植苗造林法, 它主要是针对一年生的树种。

3.3 选择适当的造林树种

因地制宜、合理地进行树种选择与安排是现代林业生态学中所提倡的方法, 使其按照块状套种混交或是各种树种种植的原则。阔叶林的种植可以改善土壤的环境结构, 提高养分含量, 因此, 可以考虑适当种植阔叶林木。另外它的观赏性要高于杨树、柳树等树木, 是森林资源极为丰富的景观, 该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 并且可以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3.4 造林时间的选择

春季的气温较低, 水分蒸发少, 是最佳的的造林时间, 这时树木处于休眠期, 起苗栽苗不会造成水分过多流失, 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阴雨天与雨后天晴最适宜栽种树苗。同时, 冬季结束的春初是树苗根系的最早活动期, 进行树苗栽种, 利于树苗扎根、长叶, 增加树苗的抗旱能力。春季属于农闲时间, 有充足的剩余劳动力进行安排, 可以保证林业的生长质量, 是最值得提倡的造林时间。冬季温度过低, 不适宜树种栽种。

参考文献

上一篇:宋代豪放派词作下一篇:培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