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误区范文

2024-06-18

走出误区范文(精选12篇)

走出误区 第1篇

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目前已居世界第一, 但是能源利用率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即使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也就是说, 在能源方面, 我们投入不小, 产出却不大;成本巨大, 效益却不佳。用具体数字说明:目前中国每生产1美元的产值需使用800克原油, 而美国为230克、日本为130克。所以, 我国的节能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必须把节能当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

1 节能应用性的误区

节能应该是科学的、理性的, 而不是片面的、僵化的, 换句话说, 节能必须节在点子上, 抓在要害上。当前见诸媒体连篇累牍的宣传是, 空调调高1摄氏度, 全国可节约多少电;开车遇堵时熄火能省多少油;甚至手机充完电就拔的节电量是如何的客观。果真这样去做, 就能实现节能的目标吗?笔者认为绝非如此。

且莫说这类号召不具有任何约束力, 就连任何有效地激励也没有。无论如何号召, 有人就愿意把空调调低一点, 开车遇堵不熄火, 或者手机一充就是一宿?再说, 我们也不能通过抑制消费来达到节能的目的。节能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提供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不是以少用电为准, 而是以舒适度为准, 以满足生活质量为主。有学者认为, “一个铜板掰两半花”的消费方式是一种在物质财富匮乏、生产水平低下的历史条件下不得不采取的生活态度, 或者说是生存方式。当前的家电、住宅、汽车等产品的消费, 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也更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当然, 无论经济多发达, 消费上的节约总是好习惯, 一定要克服和避免“商品拜物教”性质的奢侈性消费、炫耀性消费。

建立节约型经济和经济体制转型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实是一回事。没有经济转型就谈不上节约型经济。计划经济资源配置效率低, 在本质上是一种“有计划地浪费的经济”。今天相当一部分浪费仍来自于计划经济的遗风。所以, 必须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才能真正建成节约型经济, 节能工作才能取得成效。

节能的确切含义:第一, 在节能的范围内, 是全部生产过程的节能, 而不是特指某一环节, 更不是一味地强调消费过程中的节约。第二, 在节能的内容上, 是全部生产要素的节能。第三, 在节能的目标上, 是要形成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局面。第四, 在节能路径选择上, 是要构建循环经济系统。

节能不能避重就轻, 必须克服片面化的趋向。我国的节能工作迟迟迈不出步伐, 成为一个老大难, 就是忽视了源头上的节能, 即生产过程中的节能。

2 节能政策性的误区

节能固然是全社会的事, 但泛泛地对老百姓讲意义不大。在节能问题上, 作为普通的消费者不是主要的, 关键在政府, 重点在企业。政府是能源生产、消费、节能政策的制定者, 鼓励哪些?限制哪些?禁止哪些?决定着节能的方向、目标、步骤等。

当前, 我国的节能离开了国家法规、政策等制度的引导是难以有效的, 这种制度引导应该重在市场化、社会化, 有利于企业和普通消费者的节能行为。在能源消费上, 老百姓是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 效率是最高的。能源价格的变化, 会促使他们进行合理的选择, 如选购能耗低的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再比如, 当前实行阶梯电价以及取暖收费方式的变革, 消费者自然知道怎样节能。从这层意义上讲, 老百姓最懂得节能, 问题出在企业。

企业是能源消费的大户, 或者是决定设备能效高低的生产商, 能源的浪费主要是生产过程中的浪费, 毫无疑问企业是节能的主体。但是由于政策和市场的因素, 企业缺乏节能的压力、动力, 多数企业重开发、重生产、轻节能。这样企业居高不下的能耗成本, 最终会转嫁到普通消费者, 并减少社会整体福利。

我国的冶金、化工、建材、电力、煤炭、石油等行业都是能耗大户, 这些行业的能源消费占到全国能源消费的40%, 如果再加上它们的上游产业, 能耗就占到53%以上。这些行业的能源成本比重大, 节能的压力相对大一些, 同时这些行业的节能空间也相当大, 节能市场也比较容易形成。

显而易见, 政府和企业是节能工作的关键和重点所在。一个是制定政策, 一个是执行政策, 两者缺一不可。而我国节能工作裹足不前, 其症结恰恰于此。节能的制法工作落后、原则性的规定多而具体性的规定少, 最根本的一点是一般性的号召多而硬性的强制措施即经济制裁的手段少。简单地说, 政府方面表现出比较软弱的状态, 致使企业的节能工作可有可无, 缺乏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泰山压顶的危机感。

以建筑节能而言, 政府有关部门曾制定多个文件, 实施情况却出乎意料, 我国不仅既有的近400亿平方米建筑中99%为高耗能建筑, 新建建筑中85%以上仍属高耗能建筑, 其中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发达国家新建建筑的3倍以上。随着近年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 将大幅度增加采暖和空调设施, 估计10年后用电设备负荷将增加1亿千瓦, 建筑能耗占全社会终端能耗的比例还将持续上升, 并将最终达到35%左右。

建筑节能空间是十分巨大的。住宅类建筑, 如果按照节能标准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 能耗则可降低40%至70%;公共建筑, 如果按照节能标准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 总节能潜力为1.35亿吨标准煤。然而我国建筑节能远远没有达到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每年新增的建筑面积超过了所有发达国家年建成的建筑面积的总和, 但是真正达到节能建筑标准的却微乎其微, 这不正好暴露了政府有关部门在执行建筑节能政策中的软弱性吗?

节能需要政策的规范, 更需要在执行这些政策中铁的手腕。比如关停小火电, 假如在政府部门的统筹安排下, 小火电从关停之日起, 电网企业不再收购其电力电量, 燃料企业不再为其提供燃料, 银行及有关金融机构不再为其提供贷款, 土地转为其他用途, 交通运输部门不予安排运力, 水资源管理部门将水指标转为他用, 小火电还怎么能逃过这个走向终结的“大限”呢?在执行节能政策中, 正是由于软弱性的存在, 助长了高耗能企业迟迟不退出舞台。

3 节能经济性的误区

目前以政府有关部门为主导, 出台相关的法规政策, 自上而下地分解实施节能目标, 并采取强制性的执行措施, 无疑是推动节能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强大动力。但不容忽视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 就是节能产品的推广应用。

节能的现实意义是巨大的:某发电企业在2011年中, 对2台引风机和2台送风机实施了斩波内馈调速节能改造, 年节电量619万千瓦时, 年收益186万元, 等于不到2年即收回全部改造投资。另一家发电企业, 2012年对一台机组更新安装了全容量汽动给水泵, 投运后, 该机组厂用电率下降了近2个百分点, 每千瓦时供电煤耗下降约1克, 年实现经济效益400万元, 当年就收回全部节能设备投资。

前些年, 媒体对“亮化工程”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一种意见认为, 应该给“亮化工程”降温。可是, 上海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却以发光二极管代替旧光源, 给空调管道穿上保暖衣, “东方明珠”依然在夜幕中美丽动人。更换光源后, 1年就节约16万千瓦时电量。而对空调采取保暖措施后, 以前要开16台“空调热泵”, 现在只需开10台就能达到室内空调温度的需求, 仅此一项, 每年就能节约216万千瓦时电量。当“东方明珠”采取这些设备节能改造措施后, 最多不超过3年就能收回全部投资, 而这些设施的使用寿命至少在10年以上。

走出备课的误区 第2篇

一、“备课不单是写教案”。

和老师谈起备课的事,都说是在抄教案,没意思,是徒劳,但备课真的就是他们说的抄教案那么简单吗?凡教育专业毕业的老师,都应该知道“备课”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备课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课程的知识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表达方式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的学习的一个准备过程。备课包括有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师,备教具和写教案等步骤,“写教案”只是“备课”的一个子内容,是被包含的关系。所以,老师要明确“备课”与“写教案”之间是个不等式关系,并非写了教案就是备了课。何况更多老师还不是在写教案,是在抄教案,就更不是在备课了。

二、“备课不是给领导看的”。

这个误区的直接诱因在学校的领导身上。本来备课是教师为课堂教学做的前奏,但由于备课属于教学“六认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各学校都把它归入了“重点检查”的对象,把它当成了考核教师工作态度的一项重要指标。而每次检查备课情况时,领导都只看了个备课本。只要教案字迹工整,内容多,样式新,就是在“认真备课”。为何领导都要这样来检查备课呢?理由是在备课活动中,其他工作几乎是无形的,就数教案最直观,既看得见,还能辨他个仔细;领导检查备课不要紧,但结果又导致了些怪现象,一是只要听说学校要检查备课,老师们就会熬上一个晚上把备课全部“突击”到位;二是只要有领导来听课,都会提前把教案抄好,上课时都夹着备课本是“有备”进教室。

为了给领导一个备课的好印象,很多老师都会到书店去认真挑选一本好教案,作为自己备课的“临摹本”。备课的概念这样转为狭义,而且又被蒙上了功利和应付的面纱,备课自然演变成了不少教师的精神包袱,再也不能能为教学服务了。为此,希望老师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看着领导的脸色去备课,要坚持我备自己的课,让领导去说吧!也希望领导们,在去了解教师上课的准备情况前,去认真温习一下“备课”的含义,免得把老师都“领”入“导”了“歧途”。

三、“老教师不能不备课”。

据调查,不少学校在备课上都出台了这样的政策:中青年教师备课必须写详案,老年教师备课可以不写教案。教育是“树人”工程,虽然几年内教材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但随着教育对象的变化,我们教师的教学观,以及使用的教学工具也要随之变化才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都要在课前认真检查自己是否做好了上课的准备。不能因自己年老了,就可以课也不准备了。教师既然选择了教书,就不能因自己的年龄去简化不该简化的过程,不说教案要写成详案,至少要写出对待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因材施教的计划,记录出学生的进步情况,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要么在备课本上作以记录,要么在教材上进行旁批,以免出现教学中的“老糊涂”现象。因此,建议各学校,在其他工作安排和待遇上适当偏向老者、照顾老者时,在备课上不能给老教师下什么特别的“恩惠式圣旨”,否则,利了老教师,有可能就害了老教师的“弟子”。

四、“备课不能只是教师单边活动”。

教学是双边活动,作为教学准备工作的备课,不能只老师动起来,也要积极动员、引导学生对课堂的准备。如今老师备课中的“备学生”,大多只是简单了解学生知识水平,有些还注重了一些学生的性格、爱好和特长。但这些几乎是老师以“旁者”的身份,单方面去分析学生在课堂上将会出现的“学法”,教师“一厢情愿”的预设课堂和现实中生成的课堂往往是两个样。原因就是在教师做教学的准备活动时,学生没参与进来,没有和老师互动备课。教师备课活动中,要先备教材,然后邀请学生加入,让他们去“备课”,预习课文,“备”出问题,老师再根据学生的疑难,按照不同层次学生准备“开锁的钥匙”。只要这样在上课前,师生都认真进行了准备,难道课堂还会不精彩吗?

五、“备课不能‘闭门造车’”。

现在的“备课”,或是老师一个人在办公室“开单车”,或是年级组内几个教师聚集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进行团队合作,美其名曰在集体备课,实则,这些备课,说白了,都是在“备教法”。特别是那诸葛亮式的大备课,看似热闹,汇集了大家的智慧,但这集中、统一形成的“优质教案”,根本无法去适应每个学生的口味,也不可能适应每个教师去操作。教无定法,对于不同学生,因需求的差异,教师的教法也应略有所别。对于不同能力的教师,教法上也要尽量贴近他本人,做到“我的课堂我做主”。要是一味拿名师的课去“依葫芦画瓢”,定然是课堂中没了“生命”。

这样闭门造出的“车”,对于学生、还是老师,都算得上是课堂前设置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备课时,不能一个或几个老师“远离教室”、“远离学生”、“远离教师个人能力”、“远离教育理论”,在那里“妄自菲薄”的搞什么“大教法”、“大智慧”的研究,又大张旗鼓地去拿学生做实验。

六、“备课并非课课都详案”。

学校要求中青年教师都这么做。但在一个由全国教师加入的QQ群里,经调查,85%的教师不同意这么做。理由一:教案本身只是一个上课计划,可行度到底有多少还难说,与其把时间耗费在写教案上,还不如多钻研教材和研究学生上;理由二:教案本身就分为详案和略案两种,加之一个单元内的课文也有主次之分,所以在写教案上也要有轻重,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课课都详案。在编写详案时,不宜一味去追求什么师说,生

一、生二说的“预设”课,也不宜频繁回归到传统教案的套路,把课堂教学的目的、重难点,组复新巩布等教学过程全部都呈现在书面上,更不能机械地把学生的情况、教材的情况都一一累赘到纸上。

七、“网上的不能搞‘拿来主义’”。

现在的网络是个无穷的资源库。我们教师想要的教案,从小学到高中,从语文到美术,应有尽有,只要利用一搜索引擎工具,键入课文的名字或关键词,轻轻一点击,就会“网”到想要的教案。对此,不少老师开始用查找网上的“共享资源”,来代替过去的备课,“美其名曰”在搞什么“网络备课”。其实他们多是直接下载了教案,不用“加法”也不用“减法”,就直接用到了自己课堂。这样的“拿来就用”的方法,一是不利教师自己的成长。在教师专业化成长路上,备课也是个“学习、研究的大课堂”,简单的“拿来主义”,不但不会让自己教学的本领增强,而且会增长自己的工作惰性;二是经常用别人的思想去教育自己的学生,很多时候做不到“对症下药”。久之,将会在学生中失去师者的“知识渊博”的好印象。

走出惩罚的误区 第3篇

本文首先分析对于惩罚的常见误解,然后讨论对于惩罚需要深思的几个问题,最后提出几点建议。

对于惩罚的常见误解

在中国历史上,以惩罚作为教育儿童的手段可以说是源远流长,不少历史故事都将父母惩罚子女当作美谈,很多民间谚语也给打骂儿童赋予了合理化的解释。以下几点是中国传统教育中比较突出的观念,用现代心理学的眼光来看,这些观念的局限性显而易见。

误解1:打骂是惩罚的常见误解。

按照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观点,惩罚是呈现一个负性刺激或剥夺一个正性刺激以使某种反应减少的程序。惩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较为严厉的体罚、训斥,也可以是比较温和的批评,还可以采取故意忽略、态度冷漠、压制或剥夺爱好等形式。当然,在实际生活中,中国的家长和教师也会采用各种惩罚方式,不过,骂和打似乎是最常用的手段。之所以如此,可能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一些家长和教师要惩罚儿童时,往往是“在气头上”,非打骂不能解气;二是不少家长和教师都有比较强的权威主义倾向,缺乏与儿童平等交往的意识,而打骂是表现权威感的一种常见方式。很显然,在这样的心理背景下,以打骂为主要方式的惩罚更多的是为了满足家长和教师自己的需要,是为了出气或显示威风,帮助孩子纠正不良行为的功能反而可能被忽视了。

误解2:家长和教师有权利打骂自己的孩子。

在封建社会,孩子被当作父母的私有财产,而“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观念使教师也成为“准家长”。在不少人的头脑中,“自己的孩子自己打,天经地义”。一些家长甚至害怕教师不敢惩罚自己的孩子,主动提出“孩子就交给您了,要打要骂都由您”。显然,这种观念与强调保护儿童权益的现代伦理背道而驰。

误解3:家长和教师有责任以打骂的方式管教自己的孩子。

中国传统思想强调“子不教,父之过”,要求父母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这本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对于教育的方式,却主张以权威性的管教为主,将打骂合理化,认为儿童“不打不骂会变坏”。这样一来,打骂孩子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成为一种责任。打骂孩子的父母往往被认为是尽职尽责的好父母。在这种观念主导下,以积极的方式鼓励、呵护孩子的责任往往被忽视。

误解4:只要出于“爱”的动机,怎么打骂孩子都是可以的。

在强调家长权威的传统中国社会,“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由于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不容置疑的,所以,在动机良好的前提下,父母做什么都是为了子女好,于是,“打是疼,骂是爱”,打骂子女被解释为一种高尚的道德行为。显然,这种理解与强调儿童权益,将打骂儿童视为违法行为的现代观念是完全不同的。

误解5:打骂越狠,表明爱心越深。

不少家长和教师相信“爱之深,责之切,打之烈”,觉得打骂如果不痛不痒,就没有什么效果,就是一种对儿童不负责任、缺乏爱心的表现。打骂越狠,就代表爱心越深。一些家长最常用的口头禅是:打在子女的身上,痛在父母的心上。这种想法虽然用心良苦,却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子女不仅有身体,而且也有心灵,他们的身体挨打时,他们的心灵一样痛。

误解6:打骂越狠,教育效果越好。

很多家长和教师相信“自古英雄多磨难”,“重棒底下出孝子”,于是,他们认为教育效果跟打骂的程度成正比。其实,这是一种特别偏颇、特别有害的观念。事实上,无论是英雄,还是普通人,要健康成长,都需要很多正面的关怀、鼓励。如果一个人经历的只有磨难,他无法正常生存,更谈不上成为英雄。在承认磨难的正面作用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一个基本事实:有更多的人在磨难中退缩甚至崩溃,有更多的儿童在棍棒下成为“逆子”、 “恶子”, 甚至成为凶狠毒辣、危害社会的恶棍。

误解7:对好孩子也要打骂。

一些家长和教师抱有“鞭打快牛”的想法,认为对好孩子也不能放松,也要不时以打骂的方式给他们提醒,否则他们就会“翘尾巴”。这种类似“施虐狂”的做法,无疑会给青少年带来很大的困惑与心理伤害。

需要深思的几个问题

上述的各种误解根源于权威主义的家长制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根深蒂固的东西,成为人们不自觉的习惯思维。要消除这些误解,我们需要认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惩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显示权威?是发泄不满?是迁怒无辜?还是纠正不良行为,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第二,家长和教师真的有权利任意惩罚自己的孩子或学生吗?孩子的权益在哪里?

第三,打骂的效果到底如何?短期效果也许很明显,高压之下青少年可能被管住了,但是,长期效果呢?行为上可能变乖了,心理上呢?可能的心理伤害有多大?

第四,除了打骂,还有别的惩罚方法吗?如何避免有害的惩罚方式,采用更加有效的教育手段?

我们认为,每一位家长和教师,在准备处罚青少年之前,都应该好好想想这些问题。

几点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作为惩罚的几个原则,供家长和教师参考。

第一,目的正当。要明确惩罚的目的,避免为惩罚而惩罚,更要避免为了出气或显示权威而惩罚。作为教育者,对孩子或学生的惩罚只有以引导、教育本身为目的,才是正当的。

第二,考虑效果。要从青少年角度去考虑惩罚的多方面效果。目的正当、动机良好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去惩罚青少年。只有能够帮助青少年纠正不良行为、更加健康成长的惩罚才是可以接受的。

第三,强度合适,尽量温和。能够不用惩罚时,就尽可能不用惩罚。惩罚强度的决定要根据效果和青少年的承受能力,而绝对不能根据家长或教师的脾气大小或愤怒程度。

第四,注意方式。尽可能选择青少年容易接受、教育效果良好,不会造成心理伤害的方式。一般来说,打骂虽然对行为有明显的制约作用,但是它不文明、不具备真正的教育引导功能,所以应该尽量避免这种方式。

走出情感误区 第4篇

本人曾有幸观摩过王雷英、王崧舟、窦桂梅等特级教师对“情感型课文”的教学。即使和学生初次见面, 他们也能驾驭自如、左右逢源, 引领着学生紧贴文本学习语文、陶冶情操、升华人格。课堂中分明有一种感动在空气中汩汩流淌, 感动来自学生, 来自执教者, 还来自在场的几千名听课教师。

与特级教师的精品课相比, 我们年轻教师的“情感型课文”教学显得那样青涩。作为一名年轻教师, 笔者不断在思考:面对“情感型课文”, 该拿什么来感动学生?

一、此情绵绵非真心

“少年不识愁滋味, 为赋新辞强说愁”。用在年轻教师的“情感型课文”教学中比较确切。情感教学, 情字当先, 但要看这情是否发自内心。

一位教师执教《秋天的怀念》, 从课始的导语, 每个环节的过渡语到所提的每个问题, 看得出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执教者说这些时抑扬顿挫, 充满激情。但是, 由于课堂上学生的沉闷, 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回答不到位, 加上教师意识到完成所有的设计环节可能拖堂时, 焦躁和不安马上溢于言表。刚刚激情饱满地说完自己的过渡语后, 就在一边悄悄地吐舌头皱眉毛或脸露羞涩, 这一切都逃不过学生的眼睛。这会让学生对教师的“真情”产生疑问, 更会误导学生像教师一样“虚情假意”。

平时教学中, 年轻的教师也一样, 拿到一篇课文, 读几遍就走上讲台, 以为弄上几句情意绵绵的导语、过渡语, 以为发几句“啊!哦”的感叹就可以感动学生。结果可想而知, 学生对教师的“绵绵情意”并不领情。

曾记得古罗马有一位诗人写道:“只有一条路可以打动人的心, 就是向他们显示自己首先已被打动。”特级教师王崧舟在《长相思》的备课过程中, 阅读了有关《长相思》和纳兰性德其他诗词的资料文章一万多字, 并把短短36字的《长相思》读成1493字的自我感悟、自我发现、自我鉴赏。正是有了这样深入的研读, 才能和作者融为一体, 痛其所痛, 思其所思, 才能在课堂上用真情去引导学生, 使学生轻松自然地进入诗歌意境。年轻的教师们, 在走上讲台之前, 请扪心自问:“我被打动了吗?文中什么打动了我?”

二、学生万变师不变

一位教师在区级和市级赛课中执教同一篇课文《生命桥》。两次教学, 教学设计没变, 教师没变, 变的是学生。然而教师没有因为学生的变化而变化, 没有因为课堂中的生成变化而变化。区级赛课中, 学生性格外向, 思维活跃, 口语表达能力强。《生命桥》在师生水乳交融的共同演绎下, 在一曲《天亮了》的感人音乐中达到高潮!那时, 音乐是幽幽的, 课堂是静静的, 但是, 在这静谧的背后, 学生和在座的听课教师分明被那生死一线的“爱”所深深震撼, 人世间那伟大的父爱和母爱在师生的心中澎湃。

精彩的课堂并没有顺利迁移到市级赛课现场。那天, 教师的第一个问题:“看到生命桥你想到什么?”从学生的回答可以明显看出, 这班学生和前一班学生的思维不在同一档次上, 他们的领悟性不如前一班学生深, 表达水平也没前一班学生强。然而, 面对不同的学生, 年轻的教师却一成不变地沿袭着精心设计的教案, 没有作半点改动。每个环节、每个问题, 浮光掠影, 如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虽然结尾时歌还是那样幽幽地唱着, 但孩子们的眼神却是空洞的。

其实这是所有年轻教师的通病, 虽然我们知道学生是各不相同的, 课堂是千变万化的, 但由于缺乏经验, 在课堂上我们紧紧拽住预设的绳索, 唯恐学生滑出去半步收不回来。殊不知, 我们这一拽, 拽住的是学生的思维、情感和精彩。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 年轻的教师们, 面对生成的课堂, 何不放手一搏?只有经历多次的失败和磨炼, 才会积累起丰厚的经验, 才能自如应对学生的千变万化。

三、生搬硬套失自我

赛课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为了做好某节课, 全校的精英们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共同打造出一节课, 可谓是精品中的精品。然而, 年轻的执教者对这节精品课只能领会其形而不能领会其神, 于是, 上课就成了演课。

一位教师执教《一面五星红旗》, 预设中有这样一个环节:作者哪些行为感动了面包店老板?找出相关的句子品读。想不到赛课时抽到的那个班级的学生思维特别活跃, 一个学生站起来就把所有的句子都找了出来, 而且每个词、每个句子品读得头头是道。如此精彩的表现让教师措手不及, 事先设计好的教案怎么办?唯有把学生灵动的思维打住, 把一群个性飞扬的孩子用“预设”这根绳索拴住, 让学生跟着教师走。如此生搬硬套的课堂, 让教师失去自我, 让学生发展成为一句空话, 让“感动”在约束中悄悄流失。

其实, 平时教学中也有这样的现象。看到特级教师们的课堂中闪烁着教学新理念, 个性飞扬, 精彩迭出, 令我们这群年轻教师佩服不已。于是, 雄心勃勃照样搬进自己的课堂。然而, 多次的实践证明, 这样的“模仿秀”在教育这块创造性的领域根本没有市场。

语文教学追求“百花齐放”, 每位语文教师都应该保持自己独立的教学个性, 要根据自己的性格、气质来创造自己的教学风格。因为“你永远只是你自己, 模仿别人就等于丧失自己”。

四、书到用时方恨少

作为年轻教师, 我们在备课中常常感到底气不足, 发出“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叹。作者的写作意图、文本的价值取向、语言文字的推敲、教学语言的组织, 对这些常常觉得模棱两可, 揣摩不透。于是仓促之中查资料临时抱佛脚。这样凑合起来的教案在课堂中实施起来往往就显得肤浅。

《一面五星红旗》中, 当饥寒交迫的作者向面包店老板讨面包时, 面包店老板说:“我讲究公平交易, 我给你面包, 你会给我什么?”在品味这一句话时, 赛课教师有意引导学生体会面包店老板的冷酷无情。学生似乎也体会得不错。但是课后, 一位老教师就指出了此处的不足, 作为一名外国商人, 在他的价值观中讲究的就是公平交易, 这不叫无情。

是啊, 课堂中的小小细节就能体现出一位教师的文化素养。正是因为教师文化素养的差异, 才造成了所教学生之间的差异。一名教师, 特别是一名语文教师, 他不但要研究自己的专业, 更要博览群书, 博古通今, 要有深厚的文化素养, 这样才不会因为自己的无知而滞留住孩子前进的脚步。

走出作文误区 第5篇

教师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对学生要求过高.首先是主题先行。要求作文有明确的中心固然不错,但主题应是蕴藏在学生的写作素材中的。现在的问题是,一方面在作文指导中不是积极引导学生根据材料去提炼挖掘,而是主题先行,习惯从观念出发让学生作文。另一方面则过于强调主题的所谓积极意义,甚至要求有“高大全”式的思想境界或是规范的行为准则或是模式化的价值标准等。其实,主题是对思想认识的要求,提高认识说到底并不是作文教学特有的任务,我们又何必在“主题”上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上去苛求学生呢?

其次是选材过严。跟主题要求过高相关,在指导选材上又常常要求写新颖的甚至典型的材料。倘若能这样当然好,但学生生活大多平平常常、普普通通,感受体验生活的水平又有限,哪有那么多新鲜别致的材料可写?这也难怪学生们胡编乱造了。

二、命题主观 缺乏指导

作文教学是一件投入多、费时长而收效却不一定十分显著的事。因此,很多语文教师感到作文难教,初上讲台的教师更不知从何下手。有些教师不了解学情,脱离学生实际命题,自认为学生有物可写,其实学生不很熟悉或很不熟悉,远离了其生活实际和情感体验。某语文教师要求七年级学生刚进校就写“走进新课程”这样的作文就属此类。其结果就是泯灭学生个性,禁锢学生创造力,写出来的作文只是一篇篇言之无物,离情离感的文字罢了。还有一些教师,由于缺少课程意识,对作文教学缺乏整体规划,计划性差,作文教学随意性强,有时为完成写作教学任务(每学期七次),干脆随手从什么参考书上找一个题目在黑板上一写了事,根本不进行指导,还美其名曰:“作文要靠学生自己去悟。不进行指导,是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广阔空间。让他们有利条件去写放胆文、开放文,使他们能充分展示自己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志趣、憧憬,从而体现出其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是有差异的主体,完全不进行指导,是有悖于面向全体学生这一教育宗旨的。这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没有好处的,也是不负责任的。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角度来说,也是毫无裨益的。

三、大讲技巧,忽视内容

如今的作文教学几乎全力投入了“怎么写”的“技术指导”,主要表现在教师热衷于技法的传授,不注意文章内容、观点、中心的提示指导。一些报刊也大肆兜售所谓的“作文技巧”、“作文秘笈”,诸如怎样拟题,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安排结构,怎样打造“亮点”,怎样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等等。于是乎,一些学生抛开对作文“本真”的追求,抛开对生活的体悟,抛开对名著时文的阅读,而去潜心研究作文的种种“招式”,挖空心思在作文形式上“翻新”,以致把作文搞成了“文字游戏”。由于原材料贫乏,没有丰厚的积淀,写出的文章也只能是一个“花架子”。

四、抑多扬少,评改陈旧

作文评改是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的重要途径,可我们的教师对此重视不够。不少教师在作文评改中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作文,对学生的作文批评指责多,表扬鼓励少,仿佛评改就是寻找差错,纠正差错,难得有赞扬,难得给高分,也难得有形式多样、切中肯綮、给学生热情鼓励和写作启迪的评语,使作文评改失去了指导的功能。如今不少作文讲评课,前半节是少数学生优秀作文的“赏析会”,后半节是对大多数人的“批判会”。“批”的是“文”,也兼“批”了“人”。这种否定性作文批改,否定了学生的艰辛努力,熄灭了学生初步燃起的兴趣火花,带给学生的是沮丧、灰心。

五、偏爱文采,冷落朴实

好的作文都应该是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语言作为表达文章内容的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必须遵循用语自然的原则。可我们的教师不是指导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而是过分推崇“文采”、“词藻”。通俗朴实的文章常遭冷落,词句华丽的文章备受赞赏,这就给学生一种错误的暗示:好作文只在形式的美。如此引导使学生热衷于课文、文选的寻章摘句,下笔学生腔十足。句式考究、矫情而内容空泛、粗线条的文章层出不穷,比比皆是。所写文章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六、鼓励套仿,默许抄搬

部分教师指导时不得法,只好一言以蔽之曰:“天下文章一大抄”,说什么“多抄多仿,不怕不强”。随着社会上刮起的“作文选”风,学生人手数册优秀作文选,抄袭蔚然成风。或原本照搬笑话百出,或寻章截段东拼西凑,或改头换面移花接木。以致每次作文中雷同的现象相当严重。许多中学生把“平时背范文,考试套范文”,视为提高作文分数的捷径。更有甚者,有的学生在开学初背一篇范文,不管老师布置的是什么体裁的文章,一个学期的作文都能套上,这种“灵活运用”的本领真是太强了。久而久之,学生发现离开作文选就不能作文了,如缺钙的幼儿不能独立行走,教师望文兴叹,欲刹此风甚难。

七、只管作文,不管集思

走出误区,正视化疗 第6篇

误区一:化疗只是辅助手段

化疗与手术、放疗一起,已成为肿瘤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有些全身性肿瘤病症,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睾丸肿瘤、肾母细胞瘤等恶性肿瘤可通过化疗得到治愈。另外,一些肿瘤在局部治疗后,也可通过化疗来提高生存率。近10年来,肿瘤的内分泌治疗、肿瘤生物治疗已成为肿瘤内科中的重要治疗手段。

误区二:化疗只适用于晚期癌症病人

越早期的肿瘤,治愈的机会越大,所以,在早期通过规范的抗肿瘤化疗是有可能治愈肿瘤的,并不只有晚期肿瘤病人才需要化疗。如果在早期没有抓住机会,或没有使用合理规范的化疗,极易造成耐药性的发生,给后续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影响到疾病的根治,甚至于危及病人的生命。

误区三:化疗会“敌我不分”

由于恶性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间缺少根本性的代谢差异,因此,抗癌化疗药不能完全避免对正常组织的损害。但各种抗癌药都有其特性,不良反应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如有的药对骨髓抑制强,有的药对消化道刺激大等。医生会仔细分析患者的情况,选择正确的药物、准确的剂量、适当的方法来联合组药,最大限度地减少其毒性,增强疗效。随着科学的发展,新的肿瘤化疗已逐渐走出“敌我不分”的年代了。

语区四:化疗药物用得越新、越贵、越多越好

现在,每年都会有很多新的化疗药研制上市,临床应用的癌症化疗药物也有数十种。临床对癌症患者实施化疗前,要根据患者的病种、病期、年龄、身体状况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而不要首选新药、高价药,否则,不但没有给病人带来更好的疗效,反之给病人增加不必要的经费负担。另一方面,在肿瘤内科治疗中常联合多种治疗手段,如化疗、内分泌治疗、生物治疗及支持对症治疗等,但这种联合应用绝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越多越好。

误区五:化化疗期间要“忌嘴”

恶性肿瘤患者很容易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如不加强营养,会发生营养不良,身体抵抗力降低。所以,在化疗期间,必须重视营养的补给,如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要提供充足,尽量少吃多餐,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在食品的种类上不要有太多的禁忌,且鲫鱼、鸡肉等很多“发物”都是极好的营养食品。

误区六:化疗病人要卧床休息

走出评价的误区 第7篇

“你真是一位情绪激昂的母亲”这一句是一位女学生朗读母亲看了巴迪写的诗说的话后, 老师给予的评价。这句话肯定了学生读得有感情, 读出了母亲高兴的语气, 更重要的是, 说她真是一位情绪激昂的母亲, 把学生引入到课文的情境中, 现在你就是文中的母亲了, 使其他学生也很快进入角色, 抢着读母亲说的话、父亲说的话、巴迪说的话。老师又一一给予赞赏, “好一位严厉的父亲”当一位朗读水平不太高的男生读了父亲说的话后, 老师说:“我们大家看着他的表情, 听他再读一遍, 相信他会读得更好。”不负众望, 他读得声情并茂, 同学们都自发给他鼓掌。

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评价语言, 我觉得应走出以下几个误区:

(1) 一锤定音, 高高在上。在课堂上, 教师就像是个法官, 学生的“命运”由“法官”来判。“说得还不错”“你的想法是对的”……教师高高在上地评定学生的发言。甚至问题的答案在教师的手里, 学生是动脑筋猜谜。“还有同学是怎么想的”这代表你没猜对, 学生继续猜谜。“你说得真好”学生听了这样的评价, 如释重负, 终于猜对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对话”这个概念, 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平等的对话”。

(2) 感情冷漠, 语言生硬。学生回答的不正确时, 或者回答不上来, 或者与教师的意图背道而驰时, 常常会激怒教师, 你说得一点都不对”“你怎么读得这么差”……这样的话不仅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而且恶化师生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犯错是偶然中的必然, 更多的学生是在一次次犯错中找到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我们要知道:批评不等于责骂, 宽容不等于放纵。

(3) 苍白无力, 没有内容。教师的评价性语言很单调, 甚至千篇一律。“读得不错”“好”“真棒”这样的话学生听多了, 已激不起他们心里的涟漪。

学生或是自信, 或是胆怯地站起来回答问题, 陈述观点, 他们都期待着教师的认可, 在乎着教师的评价, 我们更应慎重地给予评价。

1. 以生为本, 由衷赞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也往往是多元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理解和感受, 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 也不在教师的手里, 答案在学生那里。教师应静下心来, 倾听学生的发言, 对待学生到位的回答、精彩的朗读、独到的想法, 教师应该给予出自内心的赞赏, 这种赞赏是一种由衷的真情的表扬。如:“你积极开动脑筋, 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是很好的。”“你解释得非常精练, 比老师说得更有道理。”

2. 巧妙点拨, 春风化雨

教师的评价不仅要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判断评定, 还要对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思考起到启发作用。既要肯定他真努力、有进步的同时, 又给他指明继续努力的方向;既要在提醒、批评的同时, 又给他指出改进的方法, 使其受到教育和启迪。如:“你的感受谈得很好, 能不能读得更好一些, 带着你的感受去读。”“还有不同见解吗?”

3. 转换主体, 自评互评

“你觉得你读得好吗?你为什么这么读?”“你们想对他提建议吗?”教师把评价的权利让给学生, 学生自己评, 加深理解, 学生互评, 在评判中提高认识。美国教育家R·C·巴罗曾经说过:“我们在对我们的年轻人进行社会化教育时不让他们变得毫无批判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我们需要培养他们以一种批判、理性和自由的方式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 (《文化繁衍与教育》) 让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是培养他们这种能力的有效手段。

4. 感情真切, 语言翔实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师生的对话是平等的对话, 双方彼此敞开心扉, 相互接纳。有人说得好:“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 是‘平等中的首席’。”评价学生的出发点是对学生的真心关爱, 翔实的评价语言加上和蔼的态度、亲切的目光、真诚的信任和鼓励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动力。就如一位教师听完一个一年级小朋友朗读后, 脸上露出惊喜的神情, 竖起大拇指说:“真了不起, 你读出了高兴、激动又自责的语气, 老师都想读了。”

走出估算的误区 第8篇

一、估算教学存在的误区

学生通过估算既能明确运算结果的范围,达到减少错误的目的,又有利于加深理解和掌握数量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估算教学难”的问题却一直在困扰着广大的一线教师,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有很多教师往往不重视估算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即使教材中安排了估算的学习内容,教师也时常跳过这段内容。因为考试中不会有估算题出现,即使出现估算题目,也是少量的。

1.估算目的浅表化。

估算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也就是学生通过估算知识的学习,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根据需要准确合理地运用估算猜测解题思路,检验解题结果,并据此做出合理的判断。但是,在我们的过度教学和刻板的评价下,估算教学却偏离了它的初衷。由于教师精确计算的意识远远强于估算,教学时不能重视让学生感悟估算的意义、体验估算的价值,只是按教材程序让学生蜻蜓点水式讨论一下估算的方法和结果,很快就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指导学生如何精确计算上,使估算成了“鸡肋”,教之无味,弃之不能。悟性高的学生或许能掌握估算的方法并能正确估算,而一大部分学生也就意识到只要估计的结果与精确计算的结果较接近就是估算。显然,这与新课标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是背离的。

2.估算内容抽象化。

在教学中,很多教师人为地将解决问题和估算教学割裂开来,单纯地进行估算教学,老师这么教,学生也便认为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多大的必要,不会想办法去运用估算。学生在作业时也是根据题目的要求,为了估算而估算,所以估算教学在计算教学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对估算的需要是因为老师的指令性活动产生的,而不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实际需要产生的,在教师指令下的估算活动至多只能培养一种估算技能,而不具有估算意识。如果不具有估算意识,就不知何时应用、如何应用。

3.估算结果精确化。

在估算教学中常常会冒出“算着估”的现象,也就是学生经常算出正确的结果后再去找出这个结果的近似数,把它作为估算的结果。我们知道,估算是估计大概的结果,与近似数完全没有必然的联系。换句话说,你既然求出准确值了,那还要估算做什么呢?岂不多此一举?所以在估算中一般是不要去求准确值再取近似数的,估算教学真正要达到的目标是“估着算”,而不是“算着估”。

二、提高学生估算能力的策略

1.创设情境,重视培养估算意识。

从教学论的角度

去分析,估算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是一种学习的策略和学习能力。当然,低年级的估算教学应该有别于其他的学段,更重要的应该放在估算意识的培养上,当学生有了估算的意识,便会自觉地意识到,在计算要求不太高的情况下,可以灵活地运用该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计算教学中的估算教学,要注重让学生在感受估算价值中学会估算的策略和方法。这样既避免了计算错误,又培养了学生在计算前自觉进行估算的意识。

教师要改变估算“可有可无”的现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原来教材中没有要求估算的地方也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估算,使其渗透在教学的方方面面。教学过程中,当学生运用估算的时候,要鼓励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让其明白估算的方法。估算教学除教会学生估算的方法外,重点是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二次反思和调整,让学生学会反思、调整方法、积累估算的经验,教会学生二次反思的方法,是学生思维的升华,是学生活用估算的重要手段。

2.展开应用,充分体现估算价值。

估算教学不是独立的,应该紧密结合实际应用展开。例如:解决“教室、操场的周长大约有多少米”要用到估算、购物时要用到估算……估算天天有用,估算日日存在,估算是精算的基础,估算也是精算的补充。估算教学只有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显现估算的内在价值。教师应多提供一些估算的素材,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尝试进行不同的估算策略的应用。对于小学生而言,在现实生活中最常估算的是物体的长度、面积、体积,适当的估算策略的传授,能够培养学生养成估算习惯,强化他们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让他们估算得越来越准确,估算方法越来越高明。

3.弱化结果,强调估算过程的合理性。

很多时候,之所以会出现“算着估”的情况,完全是由于老师对估算结果准确性的强调导致的,学生对自己估算的结果不自信,总认为与老师的正确结果有差距,因此想着算出正确的结果才是最保险的。我认为估算没(下转49页)(上接50页)有统一的标准,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件事的看法是不同的,思考的角度也是不同的,所采用的策略也有所不同。只要学生能说出合理的解释,答案是在合适的范围内即可,本身估算的结果也就是一个接近正确结果的数据,而不需要也没有必要强求学生得出一个最接近准确值的结果。学生的估算方法不同,有的方法相对巧妙一些,有的则显得不那么适用,所以我认为教师在肯定学生的结果的同时,有必要告诉学生一些好的估算方法或比较多种估算方法让学生自己去体会,从而寻找到一种好的估算方法,只有这样学生的估算能力才能慢慢地提高,应用估算的意识才会加强,遇到问题也才能灵活地选择估算的方法。

走出夏季保健误区 第9篇

暑热天, 喝啤酒的确有一种凉爽的感觉。但是, 多喝会使人感到口干咽燥、全身发热。因为啤酒含有酒精, 如一次喝得过多, 进入人体的酒精含量就会过高。如果不断地喝啤酒, 由酒精造成的“热乎乎”的感觉就会持续不断, 口渴、出汗症状会加重。

2、晨练越早越好

许多人都认为夏季晨练越早越好。其实, 在天亮之前或天朦朦亮的时候, 空气并不清新, 不利于健身。据专家研究, 在夏季早晨6点前, 空气中的污染物最不易扩散, 是污染的高峰期。此外, 日出前, 由于没有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周围并没有多少新鲜氧气。太早晨练易患感冒, 引发关节疼痛、胃痛等病症。故夏季晨练的时间不宜早于6点。

3、空调应保持恒温状态

许多人在夏季使用空调时, 习惯将温度定在某一个值上。其实, 不断调节居室温度, 可以使人的生理体温调节机制经常处于“紧张状态”, 从而提高人的适应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不致于经常患感冒或其他居室病症。当然, 刚开始利用空调进行调节时, 温度变化幅度应控制在3~5℃之间;半个月后, 幅度可逐渐提高到6~10℃。温度变化也不要太突然, 每次调节以1~2℃为宜。

4、太阳镜颜色越深越能保护眼睛

许多人都认为太阳镜颜色越深越能保护眼睛,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如果镜片颜色过深, 会严重影响能见度, 造成眼睛损伤。专家建议, 最好选用能穿过15%~30%可见光线的太阳镜镜片, 以灰色、绿色为佳。

走出精英教育的误区 第10篇

精英教育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什么是精英?周志成先生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事物之最、身居高位者;二是能力绝佳、拥有资源者;三是理想远大、追求完美者;四是德才兼备、品行俱佳者。用三个字概括, 一是强调精英的“质”, 事物之最, 德才兼备;二是强调精英的“量”, 高居塔尖, 数量极少;三是强调精英的“实”, 实有地位, 现有贡献。当前存在的问题是:过于注重精英的显赫地位, 过于注重精英的现实存在, 忽视潜在的精英素养或精英意识。

就精英教育而言, 在理论和实践中具有双重含义:一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教育阶段, 二是以培养社会精英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人说, 精英教育是培养具有高超专门知识技能与强烈责任感人才的教育;有人说, 精英教育是建立在高等教育总量基础之上的、由精英教育机构承担、具有质的规定性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综合各家观点, 精英教育是以培养精英为目的, 贯穿于教育全过程 (学前、小学、中学、大学) 、全方位 (家庭、学校、社会) 的人才培养模式。因为, 作为教育阶段的精英教育具有“量”的规定性, 标志着少数人在享受教育的权利, 但培养的并非都是真正意义上的精英;作为培养模式的精英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 着重培养社会需要的精英。

精英的产生离不开激烈竞争和艰苦历练。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 是否需要进行精英教育?答案是肯定的。精英教育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 即便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之后, 精英教育也是不能停歇的。但是, 对于如何开展精英教育, 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与误区。比如, 有许多大学将“学打高尔夫”作为精英教育内容。对此, 舆论一片哗然。这样的精英教育逻辑太过肤浅, 如果只从表面风度与生活方式上去理解“精英”, 精英教育也就成了对物质时尚与潮流的追捧。

精英的产生离不开激烈的竞争和艰苦的历练。如果我国的精英教育只局限于展示精英优越的生活, 这无疑是危险的。因为, 这种精英教育传递给学生错误的信息, 使学生被精英奢华的生活所迷惑, 而忽略精英产生背后的激烈竞争和艰苦历练。

精英教育培养的是“隐性精英”。如何开展精英教育呢?精英是德才兼备的顶尖人才, 精英教育是培养精英的教育模式。有论者从“时态”的角度提出精英与精英教育的区别:精英是现实社会的精英, 是现在时;而精英教育是一种培养精英的教育活动, 这种精英是理想, 是将来时, 而非现实。既然是将来时, 那么精英教育培养的是“隐性精英”, 他们可能发展成为“显性精英”, 也可能成为永远的“隐性精英”。这就是说精英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精英, 其途径是选拔具有精英潜质的人才, 通过对其“精英素养”的培养使其成为“隐性精英”。“隐性精英”能否成为“显性精英”, 还有其他许多社会因素制约。但是, 精英教育的着力点是培养“精英素养”, 这一点是肯定的。

走出手术麻醉误区 第11篇

麻醉方式要因人而异

【本刊记者】 现在手术麻醉方式主要有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两种。很多患者认为,大手术要全麻,小手术要局麻,这种理解正确吗?

【佟医生】 许多患者对麻醉方式的理解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误区。“大手术要全麻,小手术要局麻”就是其中之一,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对于麻醉方式的选择主要由三方面因素决定:手术因素、患者因素和麻醉因素。手术因素包括手术方式、大小、时间、部位等。患者因素包括患者病情、年龄、生理机能、心理状况等。麻醉因素有麻醉药品、设备、麻醉医生的操作习惯等。所以,不能简单地说哪一种麻醉方式更好,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双下肢手术、剖腹产手术、下腹部手术多选择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如头颅、心胸、上腹部手术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应选择全麻。对于小儿来说,即使是浅表小手术,因为手术环境陌生,小儿难以安静合作,最好还是选择全身麻醉。一般在手术之前,麻醉医生会与患者沟通,对患者各方面情况进行详细了解,综合各方面因素后,做出有利于患者的麻醉选择。

局麻不一定就比全麻安全

【本刊记者】 局麻是将机体某一区域进行麻醉,较全麻来说,是不是更安全?

【佟医生】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它们各自的麻醉原理。全身麻醉是用麻醉药品使患者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得到抑制,感觉不到疼痛,记忆暂时消失。现在全身麻醉通常是采取气管插管,能保证足够的肺通气量和肌肉松弛度。而局部麻醉是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机体某一区域的神经传导而产生麻醉作用。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相比,简便易行,患者在术中处于清醒状态。

大家似乎都觉得局麻看起来风险要比全麻小些。其实,不论是哪一种麻醉方式,都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在临床上,对于多数的危重病人或特殊手术病人,选择全身麻醉是一种更加安全的方式。另外,局麻很难消除病人在手术过程中的紧张和焦虑情绪,反而可能对病人更不利,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因此在手术时选择全麻的比例越来越高。

全麻不会影响智力

【本刊记者】 不少患者倾向选择静脉全麻的方法,认为打一针就能睡着,就可以动手术了,事实是这样吗?

【佟医生】 这其实是个误解。打一针静脉全麻药后,病人入睡了,这仅仅是全麻的起步。全身麻醉除了需要镇静催眠,还要加入镇痛药、肌松药,远非一针可以解决问题。病人处于一种睡眠状态,起作用的首先是注入静脉的镇静药。而要消除病人对疼痛的反应,还需要导入镇痛药。另外,手术需要病人的肌肉处于松弛状态,以利于手术操作,因此还需要应用肌肉松弛药,这些药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必须精确地维持下去,绝不是单纯的一针就能解决全部问题的。

【本刊记者】 很多人担心全麻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家长朋友们,害怕全麻会影响孩子的智力。

走出语文备课的误区 第12篇

一.备课的误区

(一) 仓促上课, 准备不足

当教师的都知道上课就要备课。面对教室的几十双眼睛, 你如何能两手空空, 脑袋空空?讲什么, 怎么讲事先没安排, 课堂没个中心, 没有条理。东拉西扯的结果是学生的不明所以。如果有特殊情况, 没有备课, 怎么办?切不可浪费时间在那里胡说八道。首先考虑让学生自己听读背写, 让他自己动起来, 自己学。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就要养成好习惯:提前准备一周的课, 甚至是一月一学期的课, 写好草案。

(二) 备课只是做ppt

有些教师备课真的简单, 从网上下载与自己备课内容相关的素材, 不加取舍地, 一拼凑就变成自己的课件。时而听录音, 时而看录像, 时而又是漫无目的的一张张幻灯片展示, 叫人眼花缭乱, 看上去热闹, 学生也蛮开心。只是一考试, 就都不开心了。不顾教材的解读, 不顾教学目标的实现, 不顾能力的培养, 你只是打发了一节课而已。

(三) 备课变成背课

某学校开展对外公开课, 三位教师上的都是同一节课, 听课人听到的是一样的导入, 一样的问题设计, 一样的教学过程。大家询问后才知, 这是之前集体备课的成果。他们将集体备课后的成果原封不动地搬进自己的课堂, 照本宣科。然而, 集体备课的目的绝不是要统一教师们在课堂上的言行。教师应该在自我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特长, 扬长避短, 自己编写教学设计, 在教学中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 创造出自己的特色来。

理想情况下, 一个课题一般要求教师以认真负责、深入钻研的态度进行四遍备课。

第一遍备课, 要求教师不参照现成的资料, 自主分析课标和教材, 完成教案草稿。

第二遍备课, 要求教师广泛参考名家教案及教材的相关材料。对自己的教案草稿进行反思和修改, 形成教案复稿, 准备参加集体备课研讨。

第三遍备课, 是在参与集体备课后根据集体研讨的结果, 在充分考虑班级和自身特点的基础上, 对个人备课进行进一步修正与完善, 形成教学样稿。

第四遍备课, 是在课堂教学实施后, 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反馈意见, 对教学设计或导学案再次修正和完善, 形成完善稿。

二.备课的基本内容

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都称为备课。它应包括:研究新课标, 熟悉教材, 查阅收集有关资料, 了解学情, 选择教法、学法, 设计习题, 编写教案, 制作课件等。

(一) 学习课标

熟悉本学科课程标准 (语文有《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教学实施指导意见》) , 掌握本学科教学的总体要求。课标是国家根据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性文件, 是编写教科书和进行教学的依据, 也是评估教学质量、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命题的依据。

要认真钻研学科考试说明 (湖北省2014年有《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湖北卷) 考试说明》) , 熟悉本学科高考的知识和能力考查要求。明确考纲要求的本学科学生应该具备的知识与能力。

年轻老师们学习、理解和熟悉这两份文件是备课的第一步。我们教学活动的一切行为都由它们约束和引导。

(二) 研读教材, 确立教学重点难点

特别是要认真钻研教科书, 理清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目标在教科书中的具体体现, 了解教材编写体例, 章节之间的联系, 确定每一单元的课时分配, 进度安排。

对于教材的每一个课题, 准确理解重点、难点, 是确定教学的关键。一般说来, 一节课中学生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 (包括知识、方法、经验、思想) 就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而学生理解存在困难的地方、教学难于实施的地方, 就是教学难点。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主要体现在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上。教师只有对教材内容烂熟于心, 将自己的认知与情感和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融化在一起, 才能在教学中左右逢源、舒展自如。

对于年轻教师而言, 你对教材本身就不熟, 囫囵吞枣, 一知半解, 备课不是深读教材而是去研究这个课件模板漂亮, 那个课件信息量大, 这样做绝对是本末倒置的做法。有一个大学生在我校试讲, 据说很是准备了一番。没想到讲的那天, 课件放不了, 完了, 课堂导入在电脑里不是在人脑里。十月初凉的天气讲得大汗淋漓, 说话语无伦次, 讲的是东一榔头西一锤子。最后我们只好对他说对不起。你没把教材读到心里去, 教学目标不明确, 重点不突出, 教学设计是杂乱的。

语文教育专家余映潮说:“研读教材有三种境界:读得细腻, 读得深刻, 读得奇美。”他这句话抒情意味很浓, 实际上是说研读教材不能肤浅, 应该要挖一条沟, 甚至是凿一口井的深入。教师本身对文本的理解有多深,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才会有多深。

(三) 学情分析

主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学习态度、思维方式;对所学知识与技能, 哪些学生已经掌握, 哪些学生不甚理解;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疑点、难点及对教学的意见、建议。了解学生可采取问卷调查、个别谈话等方式, 更多的是通过课堂提问、黑板演练、动手操作、测验考试、批改作业及分析试卷等多种渠道进行。应根据学生不同特点考虑如何进行教学。比如, 术科班的语文怎么上?学生基础差, 学习积极性不高。这种情况下用做题代替教学或者《百家讲坛》放了一节又一节, 易中天刘心武于丹讲的比你还多就不合适了。你重点要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四) 制定教学方法

人们常说,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一位实习教师执教《雨巷》。从“现代诗”的派别到作者的生活经历, 从“意象”到“主题”, 从一个个“是什么”到不厌其烦的“为什么”, 老师侃侃而谈, 学生昏昏欲睡。大量的无用信息, 高深的诗歌理论, 这位年轻的老师无疑是个有学问的, 只是他自导自演, 观众不买账!把学生讲得睡着了, 不是老师能力素质问题, 而是教学方法有问题。

我们现在反复提建立高效课堂, 意味着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什么, 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要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多样的合作探究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谋求课堂最佳效果。注重学法的指导。

(五) 教学过程的设计

1.导入。用实物图片、成语典故、制造悬念、激情朗读等等, 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引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2.问题设计。课堂上很多教师仍然习惯自问自答, 不启发。如何进行问题设计这是个大学问, 很能见老师功底。这里不赘述。

3.过渡。师生活动的转换不应是生硬的, 是一环套一环, 流畅从容具有节奏的。

4.评价。有的教师根本不评价, 有的教师一味赞美。老师平时对学生挖苦讽刺, 可到了公开课上, 学生说什么都是“好”, 答什么都是“对”。不加修剪的树木, 旁枝横斜, 如何塑造成形?

5.准备配套的教学资源。备课时设计好用什么教学资源, 什么时候用。运用不恰当, 反而会干扰了教学的有效进行。

课改后, 教学过程的设计主要是师生活动设计。教学过程不能是单纯的罗列知识点, 而是要设计丰富的师生活动, 教师怎样组织学生学习, 学生采取什么方式学习, 是自主学习, 还是合作探究, 是黑板板演, 还是小组交流, 都要详细设计。这是教学设计的重点。

总之, 一堂好课, 它应该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 应该把积累和训练相结合, 应该是学和教的无缝衔接。

(六) 练习设计和板书设计

教师要围绕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有针对性的练习才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板书设计应简单明了。

(七) 编写教案

语文学科既有新授课, 复习课, 还有练习课, 作文评讲课, 各种课型都应该有教案。教案包括课题、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重难点、教学步骤 (教学过程的设计) 、板书设计、练习设计、教后反思等内容。

刚上讲台的老师教学还不老练, 建议写详案。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太激动或太紧张, 准备了40分钟的任务20分处理完了, 不要着急, 让他读、背、写, 搞表演, 搞比赛。这也是高效课堂的路子。

(八) 制作多媒体课件

有时间做自己做, 没时间就拿来主义, 再合理修改

(九) 创设生动的课堂氛围

进教室前, 准备好情绪, 整理好心绪。没钱买房子的压力, 被女朋友欺负了的郁闷不能带进课堂。你要尊重你的学生, 不要让学生成为你的出气筒。你的微笑, 你的爱心, 你的耐心, 你的责任心就是你的职业道德。

一句话, 在备课过程中学生永远是你首要考虑的, 他们是课堂的主角。

上一篇:餐饮老字号品牌下一篇:危机管理与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