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范文

2024-07-29

意志范文(精选12篇)

意志 第1篇

非意志动词是表示不受主观意志制约的动作。大部分自动词都是非意志动词。常常表示自然现象, 心理, 功能等现象。例如:“晴れる”“咲く”“生える”“困る”“驚く”“恥じる”等。

1. 意志动词和非意志动词的转换

意志动词和非意志动词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 有些动词既可以是意志动词, 也可以是非意志动词, 只能通过上下文的语境来区分。

1.1 他动词的自动词意义 (非意志性) 角度分析

首先, 我们来分析一下形式上是他动词但是在意义上却具有自动词的意义即“他动词的非意志性”的这类动词。这一点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要特别注意和学生的讲解, 让学生们既不要简单的和英语中的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相混淆, 还要特殊的来记忆掌握这种具有日语特色的用法。下面我们从他动词的自动词意义角度来分析一下。

例如:

[1]おなかを壊した。

[1]这个句子所表达的意思虽然表面上看是一个动宾关系, 「壊した」也是个他动词, 但是我们仔细一分析, 他并不表示意志。因为作为动作主体的人主观意识上并不希望肚子坏了, 而最后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动作主体也是被动的, 或者说是受害的一方, 所以这样的词应该引起注意, 他只是形式上属于他动词, 但是意义上并不完全一定是表示人的有意志的动作行为。

再比如:

[2]財布を落とした。

[2]谁都不希望丢钱包, 这个词组根本不能表明做这个动作的主体是主观意志上这么做的。他只能表现出一种结果, 一种可能由于动作主体的疏忽大意而造成了这样的后果。所以他也应该是非意志的他动词。

[3]かばんを無くす。

[3]也是同样的。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4]命を落とす。

没有人愿意丧命, 所以“落とす”只是表示出最后的结果, 并不表示人的主观意志行为。

[5]信用を落とす。

表示人丧失了信用, 但动作主体不会是有意识想这样的。

[6]宿題を忘れる。

[7]傘を忘れる。

[6][7]这两个也是一样的, 从动作主体的主观愿望分析的话, 忘记了某事也是人所不想的, 忘记也可以是一种生理现象,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客观的, 是非意志的。他只是形式上符合他动词, 但是是非意志的他动词。

总之, 以上这些例子都说明了我们论证的这个观点, 就是他动词自动词意义 (非意志性) 的这个角度, 具有这些动词特点的词都有一个共性, 就是动作主体并不是主观想做某事, 是由于某些不可抗拒的外力作用而导致了一些不好的后果。所以从结果上看, 感觉上是人的主观意志, 但是实质上动作主体都具有受害的性质, 都是非意志性的初衷, 意志性的结果。所以, 这些可以认为是日语的一个特色, 是他与其他语系不同的地方。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 所以自然而然的会在学习中去和英语作比较, 那么就容易造成和英语的混淆, 就会简单的认为日语的自动词就相当于英语中的不及物动词;日语的他动词就相当于英语中的及物动词。但是这是不严密的说法, 事实证明不是这样的。日语的自他动词是比较有日语特色的一种语言现象, 有他自己的独特性和唯一性, 所以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教学中都应该特别的注意。

1.2 自动词的他动词意义 (意志性) 角度分析

其次,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形式上是自动词但是在意义上却具有他动词的意义即“自动词的意志性”的这类动词。这一点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要引起注意。下面我们从自动词的他动词意义角度来分析一下。

例如:

[9]彼は3階から飛び降りて死んだ。

[9]这个句子所表达的意思虽然表面上看是一个主谓关系, 「死んだ」也是个自动词, 但是我们仔细一分析, 这是有意识的自杀行为, 才最后造成了死亡的后果。人的生老病死本来应该是个自然规律, 如果因为生病或者老去而导致的死亡, 应该是属于非意志动词。但是如果是人为的不因为生病或者老去, 而是自发的要去结束自己的生命的, 就是故意的行为, 是非常明显的带有意志性的自动词。所以, 从这点上证明, 自动词也可以是意志性的, 就是说形式上是自动词, 但是却具有着他动词的意义, 即“自动词的他动词意义”。

总之, 以上这些例子都说明了我们论证的这个观点, 就是自动词他动词意义 (意志性) 的这个角度, 具有这些动词特点的词都有一个共性, 就是动作的发出者都是有情物 (人或动物) , 所以都具有意志性, 这样的动词就属于意志动词。这一点上我们也应该引起注意, 要让学习者弄清楚自他动词的意志非意志性。

2. 结语

弄清楚自动词与他动词的意志非意志性对于正确掌握自动词与他动词至关重要, 我们在学习当中应该特别注意这个重点和难点的掌握, 一定要正确分析日语自动词和他动词的意志非意志性以及其中包含的语法意义。

参考文献

[1]岩田典之.「『自動詞·他動詞』及び『~てある』について」[M].『天理大学別科日本語課程紀要』天理大学.

[2]森田良行.「自動詞と他動詞」[M].『国文法講座6』明治書院1989.

[3]鳥飼浩二.「自他動詞の認定をめぐる序論」[J].『月刊言語』1993年5月号、大修館書店1993.

[4]夏润亭.自动词和他动词的对比与区分[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有关意志的优秀作文:磨练意志 第2篇

他们,能打胜仗、作风优良;他们,英姿飒爽、雷厉风行。我望着敬爱的李宁教官,看着正在表演军训会操的其他班级,心中不免有一些紧张:刚刚调整了队伍,我是排头,会不会失误呀?自己换了鞋,不会蹲不下去吧?马上就要到我班表演了,我越来越紧张不但呼吸不敢出声,还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忧心忡忡地走向表演场。“稍息,立正!稍息,立正!”我按照十天来军训排练的正确动作向评委展示五年七班的风采!应进行蹲的动作了,按照动作右脚向后方迈出半步,腿弯曲,顺势而蹲。可是我因为体重太重,不是蹲不下去,就是蹲下后摔了个“四脚朝天”。为了不影响班级的荣誉,只得慢慢地把身体下降,让右腿承担重力。我感到自己的腿在颤抖,身体在微晃脑袋在冒汗,重心有些控制不住。放松,放松!自己一定不能给班级拖后腿!一定要稳住!一定啊!腿开始隐隐作痛,即使再苦、再累、再难我也要坚持下去!风雨过后是彩虹,十天的辛苦没有白费,经过紧张的角逐我班获得了最佳表演奖!

会操表演结束,我们走进了佳木斯航天测控中心的主控制中心。这里正执行着以北斗二号卫星为首的多颗气象、地图卫星的定位监测。当我看见技术人员正在认真定位追踪时,不禁感受到中国力量的强大。“少年强则国强,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进!”军人,是一个多么令人敬佩的职业!而这,也正是中国力量的展现!

作者:彭梓轩

意志 第3篇

【关键词】青少年 意志薄弱 原因 意志品质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198-01

从心理学分析,意志可以描述为人所具有的自觉地确定目标,根据目标支配,调节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过程。确定目标是意志活动的起点,根据目标支配,调节自身的行动,不懈地努力排除困难,拒绝诱惑是意志活动的过程,实现预期的目标是意志活动的结果。在这一起点——过程——结果的行动中,自觉性、坚持性、果断性和自制力等意志品质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意志坚强的青少年,在明辨是非的情况下,能果断地采取行动和执行决定,在意志行动中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言行,从而实现预期的目标。而一个意志薄弱的青少年自觉性差,易受别人的暗示或独断专行,易动摇、草率行事,易冲动,其结果注定会失败,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可以说,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没有坚强的意志是不行的,但是,在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青少年中存在着许多意志薄弱者,其意志薄弱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青少年意志薄弱的主要原因

1.从教育的角度来考虑,学校对意志方面的教育不足。首先,教师对学生的意志锻炼重视不够,虽然教师对学生也会讲到一些关于意志方面的理论或例子,但当青少年在活动中真正遇到困难时,教师缺乏对他们必要的鼓励和指导,所以青少年的意志力得不到锻炼。其次,教师没有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现在的青少年获得信息的渠道很多,青少年的模仿性很强,来自于电视、网络、书刊等方面的许多不良形象,也有可能成为青少年模仿的对象,出现了一些相反的意志品质,教师对于这些青少年学生没能好好地引导。第三,教师的示范作用不够,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如果教师只要求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而自己在做事情时则优柔寡断,当行则不行,当止则不止,这就很难取得意志教育的效果。

2.来自家庭方面的原因,父母缺乏有意识地对孩子意志力的锻炼。目前,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家庭,一方面,一些父母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在生活中哪里会遇到困难,即使遇到了困难,父母马上插手来干涉,代之解决。可想而知,这些孩子没有经过与困难作斗争的过程,哪里会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另一方面,一些家长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给孩子制定一些过高的目标,孩子老是达不到父母的期望值,结果挫伤了意志,丧失了信心。可见,过高的目标也不利于学生意志力的培养。

3.从青少年本身来说,首先,他们不能正确地理解意志力,他们分不清执拗与顽强,鲁莽与勇敢,冲动与果断的区别,他们不考虑自己身体的忍耐力,不怕危险地锻炼自己的意志,有时反而受到挫折。其次,青少年还处于成长阶段,对抑制诱惑的能力还不强,在遇到一定的诱惑时,往往克制不住自己,控制不了与实现目标不一致的思想情绪。

意志是一个人重要的品质之一,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光靠空想是不行的,否则,空想家就会变成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要想取得成功,还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特别是想干出一番惊天动地大事业的人,没有超人的意志,是绝对不能成功的。有人说过“一个人的成就与一个人的意志成正比”,这话一点不假。可见,意志对一个人的重要性,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青少年从小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对他们成长及以后的道路显得尤其重要。

二、针对以上对青少年意志薄弱的一些原因的分析,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意志品质

1.从意志和认识,情绪的关系来考虑,首先,意志和认识有着密切的联系,意志的产生是以认识为前提的,离开了认识,意志便不可能产生。其次,意志和情绪也有着密切的关系,积极的情绪可以成为人活动的动力,而意志坚强者可以控制情绪,使情绪服从于理智。因此,可以通过提高认识,发展情绪、情感来培养意志力。例如,可以提高青少年在观察、注意、记忆等方面的能力时,来达到锻炼意志的目的。

2.在实践活动中培养青少年的坚强意志,困难来自实践,在实际活动中克服困难,能够在其过程中取得直接经验,因此,可以把意志品质的培养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要不为昨日而懊悔,不为明天而空想,立足此时此刻为自己制定一个明确的、有价值的、较为远大的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切记目标要切实可行,因为目标过高难以实现,影响努力的坚持;过低又缺乏刺激,引不起兴趣。

3.拒绝诱惑,培养良好的自制力,一些青少年不能实践自己的计划,主要是缺乏足够的自制力。其实,在实践中兑现计划的全部秘密就在于坚持和抵制——坚持做那些必须做的事情,抵制那些不应该做的事情。要有果断性,善于控制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抑制和阻止妨碍预定目标实现的愿望和行动,必要时毫不犹豫地放弃干扰目标的东西。

4.激发青少年加强自我锻炼,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已经形成,能够对自己的行为,个性品质作出自我评价。因此,青少年能够对意志进行自我锻炼。首先,在分析和了解自己的基础上,根据社会要求每个人应具备的优秀品质,对自己提出意志行动的具体要求。第二,要善于自我监督,自我激励,可以利用一些榜样、名言、格言、座右铭来对照自己、检查自己、督促自己,找出自己的差距。第三,要善于约束自己,优良的意志品质离不开自我约束和自我克制。

5.严格合理的规章制度是锻炼坚强意志品质的重要途径,严格合理的规章制度不仅约束大家的行动,而且更主要的是它给每一个青少年都规定了行动的方向。自觉地遵守这些规章制度,可以培养青少年的优良意志品质,尤其是对意志的自觉性品质和自制力品质的培养,具有明显作用。

6.从教育角度来看,教师要针对不同意志品质的类型,因材施教,青少年的意志品质类型具有差异性,这是客观存在的。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训练和培养不同意志品质类型的青少年,来达到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要求。

7.教师的以身作则,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特别是对青少年身边熟悉的榜样,教师若能以身作则,处处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做事干练,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不懈等一些优良品质在教师身上体现,就会有助于青少年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参考文献:

[1]章志光编.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意志 第4篇

体育课堂教学, 我们不能简单地去做仅让学生去掌握体育运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也不能只十分简单地让学生去锻炼, 当然更不能去随大流———放羊, 不管学生练习得怎样, 锻炼达到怎样的程度或者能够取得怎样的效果。这是教师的师德、职业道德和教育的良心都是不允许的, 因为在完全意义上讲, 不可能形成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所必须具备的意志品质。我们在一线工作的人心中都很清楚, 虽然体育课堂中我们不可能去进行专题性的意志品质的培养, 因为意志品质的德育教育本身就不是可以形成的一种知识体系, 而是要形成一种道德信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为此,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要把意志品质转移到学生在体育训练过程中的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自我教育等品德能力培养的轨道上来。这样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实现学生意志品质的教育, 对于我们小学生的体育课堂而言, 我们不可能对其施以强制, 而要通过一定意义上的渗透逐步向着意志品质培养的民主性方向转变, 这样的民主实则上就是充分利用体育课堂相对动态的活动而又活泼的环境, 通过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与合作, 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评价, 培养学生的自我道德判断能力、道德行为选择能力和抑制不良影响的“免疫能力”。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学生意志品质形成的德育教育, 可以是十分简洁和简单的一举一动。

二、营造比赛氛围, 有机渗透学生意志品质的教育

学生意志品质的优劣一般说来不完全建立在学生的口头表述上, 应当建立在具体的游戏竞争上。一个学生具有一定的意志品质, 从一定意义上讲他的运动技能就能得以提高;运动技巧一般而言也就完全可以说会掌握得比较好。我们也完全可以这样去说小学生在运动中会有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 但不可能是一下子就可以形成的, 而应当是在循序渐进的竞争比赛中逐步形成起来的。所以, 我们能够采取的方法比较多, 能够运用的形式也比较丰富。譬如我们在进行一些竞赛项目的练习前, 为了调节学生心理紧张情绪, 可以自编一些相关练习内容的儿歌, 让学生进行吟诵;一些学生在进行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比赛训练时可以让学生进行一定意义上的助威;以一定的形式让学生形成一定意志品质的时候, 允许学生去自我创造, 又譬如我们在让低年级学生进行练习前总要让学生去模仿动物行走, 以此作为运动前的准备。作为教师不可能将众多动物的行走方式都一一教给学生, 我们也无须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去模仿一种动物行走。因此, 在让学生模仿动物行走时教师只需要示范一两个动物的模仿动作, 之后, 就让学生自己模仿、自己想象其他动物的行走方式, 并进行各自的训练后再展示和评比;我们可以猜测得到, 学生模仿各种动物形象行走时肯定既是兴趣黯然, 又是感到乐此不疲的, 由此, 不断地磨练他们的意志, 我们可以悟出这样的道理, 只要是我们小学生所能乐而为之的练习, 那学生就极能通过这样的训练去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学生在一些高体能的练习中, 对于那些本身就缺乏这方面能力的学生, 我们也应当另当别论, 因人而异。完全一刀切反而不利于学生意志品质的形成, 对于这些学生我们必须具有一定的人文情怀。笔者以为依着这样的循序渐进, 我们的学生是很能形成一定意义上的意志品质的。

三、科学合理地组织体育教学, 有机渗透意志品质的教 育

我们完全可以这样去说, 小学生体质体能不强或者说是不高, 完全是学生参与运动时间不够所导致的, 而很多学生体育运动能力一直呈不可提高的态势说明, 小学生体育活动练习方法到了必须掌握的时候了, 也是从学会到会学的质的转变;所以, 小学体育课堂所呈现出来的诸多连锁反应不得不要求我们想方设法让一个个学生能够在科学锻练基础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体育活动的能力, 也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学生得以形成一定的意志品质。应当说小学生在投掷垒球时, 可以说人人都能够掷出一定的远度, 但往往方法不一样相互之间就产生一定的距离了。也就是一些方法不够得当的学生在投掷垒球时还是不太乐意或者就是立马去改变自己的, 那么, 作为老师需要去循循善诱, 笔者就遇到直臂在体侧掷球的学生, 他们甚至还认为这样的方法掷得最远, 不改动作。掷球时笔者就用比较形象的例子说明相关的发力原理和有关鞭打动作的科学性……, 给点时间让他们不断地反复练习肩上屈肘的鞭打动作;此后, 学生逐渐改了动作, 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应当说体育课堂上小学生也同样有创新和创造的可能, 教育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同样能够凭着自己的创造力去形成自己的意志品质。这就从一定意义上说明学生的创新创造有时也不完全就是我们教师所引诱出来的, 完全来自于学生自身创新创造的天赋, 也完全可能是我们小学生自身行为发展所致。对于我们教师必须做到的是:小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中凭着自己的行为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创新, 我们必须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予以保护甚至就应当是呵护。又如, 一次学生在跳绳和玩呼啦圈, 在学生进行老师所要求的跳绳和呼拉圈后, 有几个学生自己玩起了绳子和呼啦圈, 笔者目睹孩子们的自个儿玩法后, 感到十分新鲜而且也相当有创意。于是, 就取消了做其他游戏的安排, 并且让学生们大胆地展示, 对此学生们便更是兴致大增。

摘要:小学体育课堂一般意义上我们都理解为小学生的游戏课堂, 只要小学生玩得称心, 玩得开心, 似乎也就完成了体育课堂的教学任务。果真如此吗?本文作者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做出的如此思考值得同行们借鉴。

关键词:体育课堂,意志品质,策略思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马启伟.体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意志作文300字 第5篇

他们找了一片空地,周围只能隐隐约约的看见几座小房子,剩下的都是花草,老师只觉到了,就过来了,坐在一把长凳上,路边的人越来越多,都过来看热闹。

一个小男孩跑过来,穿上了一身红的衣服跑过来说:“我来当裁判吧!”又有一个大男孩,名叫贝萨,他勇敢地说:“我来当守门员。”守门员是很危险的,一不小心就会被击伤。

比赛的口号,一只白狗跑过来,爬在那里看,贝萨不注意,对方一个飞踢,球迎面扑来,气势汹汹,像老虎扑野兔似的,就冲着球门来,贝萨一挡,挡住了球,可是贝萨的右腿被球击中,右腿划伤,够被吓尿了,所人都看呆了,但是,贝萨只是捡起扔在一旁的书包。拿书一个白毛巾围住受伤的右腿,又重新站了起来,他垂了垂腿,就说:“来吧。”观众都对他竖起大拇指,老师说:“贝萨,好样的,相信你能行的.,加油。”比赛继续,贝萨仍然忍着悲痛在比赛,比赛赢了,所有人都在欢呼着,你真棒,贝萨。

意愿要变成意志 第6篇

人民群众为什么关注两会,因为两会能给他们一种“获得感”,使人民的意愿变成国家的意志。

“正风反腐高压会保持多久”、“什么时候才能跟雾霾说拜拜”、“工资待遇能不能提高”、“看病难、看病贵什么时候能真正解决”……这是两会前夕媒体调查中,群众比较关注的话题。无论是忧党忧国的“大期望”,还是让自己健康幸福快乐起来的“小愿望”,无论是言辞激烈的“吐槽”,还是发自内心的“点赞”,传递的都是人民群众的现实诉求,更是一个个闪耀着星星之火的“中国梦”。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的这份深情表白与承诺,何尝不是所有代表委员参加两会共商国事的履职标准和努力方向。建言献策,推动改革必然会触动利益,会动“奶酪”,但是为了释放改革红利,尤其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受惠,消除相对“剥夺感”,代表委员们要义无反顾,让两会的进程与人民群众的渴求产生最大的共鸣。

寻求最大公约数,增进最大共识度,代表委员责无旁贷、重任在肩。“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的提出,为今年全国“两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验着代表委员们的履职能力和担当精神,更让人民群众充满了希望和期待。

“把人民的期望变成我们的行动,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生活的现实,把人民的意愿变成国家的意志。”在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的2014年,党中央、国务院稳中求进,蹄疾步稳地推进了简政放权、公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央企负责人薪酬改革、生育政策改革等,啃下了不少硬骨头。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蛮拼”的各级领导、离不开实干的党员干部,也离不开“给力”的代表委员。但最重要的是将人们的意愿凝聚成了国家的意志,让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收获了希望与信心。

“意志薄弱”存在吗? 第7篇

一、三位哲学家各自对“意志薄弱”的看法

苏格拉底对“意志薄弱”问题的讨论是与他的“德性即知识”相关联的。他主张“德性即知识”的真正依据, 就在于认定人是由理性做主宰的存在物。情感对人的行为有作用, 但是情感本身没有评判对错的能力, 不能保证行为符合善。由于情感的这种缺陷, 只能靠理性来引导行为了。“意志薄弱”严重关涉到人是理性的动物。苏格拉底认为理性绝对不是欲望的奴隶, 它不可能被欲望拖来拖 (后来休谟是坚决不同意这个观点的) 。真正有理性的人是不会被欲望所征服的, 那么人为什么又去做明知道是错的事呢, 苏格拉底认为那是无知的结果, 不是意志薄弱, 无人有意作恶, 无知才是恶。

苏格拉底在柏拉图对话《普罗泰格拉篇》 (352b-357e) , 第一步、如果A选择去做Y不做X, 虽然他明明知道X比Y要好得多, 但他仍然去做Y, 只能说明A被Y所带来的快乐所征服。第二步、坏的事情能够带来短暂的快乐, 但是从长远看, 它是痛苦的;好的事情可能现在很痛苦, 可长远来说它会带来快乐。很多人承认他们追求快乐的时候, 是因为他们认为快乐是好的才去追求。第三步、快乐和好是同一个事情的两个名字。如果他们犯了一个错误, 不知道短暂的快乐会带来长远的痛苦, 短暂的痛苦会带来长远的快乐, 那么被快乐所克服就应该是被无知所克服。一般来讲, 不可能说一个东西我明明知道它是错的我还去追求, 因为正常理性的人都在追求幸福, 没有人想毁掉自己。问题在于大家对好处和快乐的认识不同, 这样认识的问题就可以归结为无知。苏格拉底的观点看起来有点牵强, 但他的论证是有一个前提的:人类欲求的都是好东西, 一切欲求都是为了善, 而不是为了其他。如果人们欲求A, 而A是好的, 那么它也必然是快乐的。依照这种逻辑, 依照这种逻辑, 苏格拉底指出, “意志薄弱”现象只不过是种假象。

柏拉图看到了苏格拉底的观点毕竟和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不一样, 当我们去做一件坏事的时候明显的是理性被欲望所克服了, 他在《理想国》里面把灵魂分成三个部分的品性、激情和欲望, 如果欲望不必然的与好的、善的对象相联系, 那么, 苏格拉底否认“意志薄弱”现象的大前提就不成立了。很显然欲望很多情况下不一定是为了善的概念, 而激情部分又不是为了整体的善, 一旦它们联手战胜理性, 意志薄弱现象就发生了。人类灵魂中的三个部分各有其自身的目标, 当各种目标不一致时, 就会产生难以解决的分歧。于是最后得出真正的“意志薄弱”不是个认识问题, 而是灵魂中的理性部分被欲望部分所阻止了, 理性虽然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但已经无能为力了。

亚里士多德在做自己的解释之前就已经有这两种解释摆在自己面前。亚里士多德也认为苏格拉底的观点被大家清清楚楚地看到是与常识相矛盾的可是他确认为苏格拉底是对的。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七卷, 三章亚里士多德认为苏格拉德的观点是对的, 只是太笼统, 并没有指出什么是真正的“有知识”。应该对知识进行分析, “有知识”有多种情况。a) “知”和“无知”都有很多的意义, 我们应该分析“意志薄弱”的“知”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知”。我们在两种方式上说什么是“知”, 有的人有知识但他没有使用这个知识;有的人有了知识在用它。亚里士多德用潜能和现实来分析有知识但不用这种情况, 因为那是在你思想深处有正确的认识但没有做出正确的行为, 尽管实际上知道正确行为时却不可能做出错误行为。b) 我们所知道的任何知识都是有一个普遍的大前提和一个特殊的小前提组成的, 可是有时候我们只用了普遍的前提而没有用特殊的前提, 亚里士多德自己举例子, 干燥的事物对健康有利, 可是我现在不知道这个东西是干燥的事物, 所以就没吃它。c) 有时候我们说一个人既有知识又没知识, 比如一个本来有知识的人他却喝醉了, 意志薄弱的人知道该怎么做但他没做, 那么他的知就如同醉鬼的知。d) 有的人的知就像台上的演员, 他把台词背下来了, 但他并不是真的懂他演的那个人物;一个初学者就是这样子他把各种原理收集到一块, 却一点也不懂。

亚里士多德通过分析各种“知”来捍卫了苏格拉底的观点, 他和苏格拉底有着共同的信念, 那就是人一旦有了真的知识, 那就不会被各种情感所克服。而且亚里士多德也认为每个人都在追求知识, 追求知识的人都认为他追求的幸福是好的, 只不过是各自对幸福的理解不同。让情感所牵制的知识并不是完全的知识, 而只是一种知觉的知识, 最终亚里士多德认为知识薄弱是个认识问题而不是个情感问题, 来捍卫人是理性的动物。

虽然亚里士多德对“有知识”的各种情况的分析从一定程度上论证了“意志薄弱”是一个认识的问题, 但在后面的《大伦理学》中他却否认了苏格拉底的“德性即知识”, 可是苏格拉底的“德性即知识”是与他对“意志薄弱”的否认是紧密关联的。苏格拉底有一个信念, 知道什么是好的, 便足以使一个主体选择它, 所以说“德性即知识”要依赖于对“意志薄弱”否定, 承认了人是按照理性行动的。这是因为二者有着不同的知行观。

苏格拉底显然主张“知行合一”, 他的“德性即知识”已经把伦理行为和知识整合到了一起, 把“真”和“善”统一起来。当人们对最“善”的事物做出判断后, 就会对之采取行动, 否则是讲不通的。如果是有人做出了不符合“善”的事情显然是由于他对“善”的无知造成的。而亚里士多德则把知识与道德实践分开来说, 我们知道一种知识跟我们是否将其做出来是两码事。在苏格拉底的视域下, 行动肯定是人的理性的结果, 他主张知识支配情感, 在做出错误的行为时, 是因为知识本身的缺陷而不是情感牵着理性走。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知识不包括非理性的因素, 应到灵魂的内部去寻找知识, 可是行动是理性与情感的综合作用。苏格拉底将德性只归结为理论性知识, 不研究德性在人的生活行为中是怎样产生和实现的, 抹杀了伦理学的经验性内容。亚里士多德认为伦理学不是一门纯理论知识的学问, 而是一门实践性的行为科学, 他认为德性不只是一种道德知识, 更重要的是一种道德行为。

二、“意志薄弱”并不是无知

当我们说到“意志薄弱”时, 这个问题应当在理性与情感不一致的情况下, 否则没有意义。比如, 一个打算戒烟的病人, 没有控制住烟瘾, 最后做出了吸烟这个行动。对于他的行动到底是不是属于理性呢?首先, 我们凭直觉可以得出, 他吸烟是因为烟瘾这个欲望的结果, 而作为理性的戒烟没有控制住这种欲望的冲动。其次, 有人会反驳说, 病人做出吸烟这个行为是就健康和痛苦的一种当下衡量, 然后理性做出了决策, 也许理性做错了但灵魂的主人是理性不是欲望。但是这种说法很牵强, 因为理性违背了自己的初衷, 已经成为欲望的傀儡甚至奴隶。再次, 情感是客观存在的, 理性思考问题也应将情感的冲动考虑进去, 否则理性本身就不是理性的。这样情感就成了理性的一个环节, 被纳入到理性之下。如果这样的话, 知和行就统一了, 故意做错事就成了理性对情感的无知。但是这个推理是有缺陷的, 假如上面的病人在看不到烟的情况下就不吸烟了, 于是就把家里的清理出去。这是理性的成功, 而这种成功却承认了一个前提, 我看到烟会吸烟, 即, 承认了情感会决定行动, 而且在事实中也可以看到理性不总是决定行动, 如酒后骂人、睡觉失眠。既然理性不总是凌驾于情感之上, 那么知和行显然也不是同一的了, 人的行动有时候是由情感决定的。我们不能因为“人是理性的动物”就认为人的行动完全是由理性决定, 这从逻辑上也是讲不通的, 人是理性的动物, 不错, 可是人并不只有理性, 我们可以把理性看做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但是并没有充分的理由把它看成是最重要的, 甚至是人的本质。

我们只有承认了人类理性在灵魂中的非主宰地位, 才能恰当的处理“意志薄弱”的现象。也许理性应该在灵魂中处于统治地位, 但它事实上并做不到。人总是现实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我们可以追求、希望超然的东西, 可是不管怎样也离不开人的世俗性的一面。只有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地磨炼自己的情感, 才能使我们的行动更加合乎理性。

摘要:意志薄弱自古就是人们谈论的一个话题, 在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从各自的观点给予论述。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都认为意志薄弱不存在, 是由于人的无知才发生的, 人是理性的动物;而柏拉图则从灵魂三分的角度认为意志薄弱是由于欲望战胜了理性, 我们应修炼自己的情感, 使它与理性站在一条战线。

关键词:意志薄弱,德性即知识,不自制,理性

参考文献

[1]《古希腊哲学探本》, 杨适著, 商务印书馆, 2003。

[2]《<理想国>讲演录》, 余纪元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金融海啸考验钢铁意志 第8篇

金融海啸袭来, 对社会各界的影响都很大, 而受冲击最大的还是企业界。由于现在经济的国际化特征, 不论企业的外向型是否明显, 其产品或服务是否直接与国际市场对接, 都会在许多方面受到这场危机很大的负面影响。然而, 在危机面前, 企业界所面临的最大挑战究竟是什么呢?一位钢铁贸易企业的老总的心声引人思考。

就在2008年上半年, 钢材的价格还是一路飙升, 在那段日子里, 谁的库存量大, 谁的盈利水平就高。尽管国家连续出台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 但由于房地产等行业的空前火爆, 社会对钢材的需求实在难以抑制。然而, 仅仅就是几个月的时间, 形势就完全出现了逆转, 由于国际市场的风云突变, 美国引发的金融海啸迅速席卷整个世界, 尽管中国的金融体制并未完全融入世界金融一体化之中, 却还是受到了非常巨大的冲击。2008年9月以后, 国内的钢材价格大幅度下挫, 短短的两个多月的时间, 一些建筑用钢材的价格, 就从高峰时每吨5000多元狂泻到每吨不足3000元, 几乎被腰斩。这种市场形式的急剧变化, 令一些库存量巨大的经销企业苦不堪言。然而, 这种市场突变的形势今后会如何变化呢?怎样认识未来的市场走向?这是令这个行业的企业非常惶恐不安的现实问题。

各种资料显示, 中国政府正在面对危急的局面, 采取了前所未有的救市举措。4万亿元大规模基础建设投入的决定, 应该被看做是我国政府应对危机的一剂猛药。从简单的常识角度出发, 这一大笔投资主要是用于国家的铁路、公路、环保、保障性住房等基础性建设, 这些建设项目的上马, 对拉动市场的建筑钢材需求, 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但由于这场空前猛烈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势头过于凶猛, 未来的发展趋向还有许多尚不确定的因素, 因此, 明明看到很现实的市场需求摆在那里, 许多企业老板由于在这场危机的冲击下, 惊魂未定, 不知道未来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仍然处于惶惶不安的疑虑之中。在目前这种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中, 这种心态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致命的。这种心态显然是不足取的, 企业经营者要对形势有自己的清醒判断, 在对中国政府有信心的前提下, 相信我们政府的救市举措一定会完全兑现、并可收到明显成效的, 是会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这场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基本面构成毁灭性冲击的。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应对这场危机有利条件最为充分的国家, 是人类社会战胜这场空前危机的最大希望, 只要这个世界没糟糕到极点, 最有希望转危为安的国家就是中国。如果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企业从这场前所未有的危机中成功地走了出来, 以后在面对各种复杂局面的时候, 我们的信心和实力就会变得更加强大。

普通百姓应对危机的选择

在这场经济危机面前, 各国政府纷纷行动起来, 通过举办各类峰会、出台各项政策、制定各种应急办法, 试图将危机的影响降到最低。企业界也在行动, 大家振奋精神, 纷纷做好过冬的准备, 通过种种努力, 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 将危机的负面影响逐一化解。那么, 普通百姓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度过这场浩劫呢?首先要解决的是平和心态的问题。中国的情况毕竟和美国不一样。同时也应该强调的是, 这场危机既然使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无一例外地遭受重创, 其对世界经济的危害程度显然是非常严重的。中国也早就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之中了, 因此, 中国尽管各种经济基本面远远好于风暴中心的美国等发达国家, 但由于中国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 国民经济已经完全融入世界经济的体系之中, 中国经济的外向型特征日益明显,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出现严重衰退, 势必会严重打击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比如就业矛盾将更加尖锐, 国际市场的需求萎缩会导致国内的产能严重过剩, 各类生产要素市场的全面萎缩会导致整个社会的经济不景气, 人们的收入状况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恶化, 购买力下降的结果又会对国内生产形成很大的负面冲击。诸如此类的情况已经或正在陆续展现在我们国人的面前, 这对于长期处于顺风顺水情况之下的国人同胞而言, 的确有些猝不及防, 有点缺乏心理准备。

在中国这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 经济危机的概念还仅仅是在大学的政治经济学课堂上听老师讲过, 在有关西方经济发展史的教科书中看到过。没想到如今我们也能够身临其中, 亲身体验。比如, 工人失业、企业倒闭破产、楼市股市的崩盘、企业遭到接二连三的退货、面对欠债追索及产品积压的困扰、物价上涨与通货紧缩交替出现等。当然, 我们中国的情况也许不会像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情况那么极端, 即便有些负面的情况也许不会那么严重。但在思想认识上却必须做好这方面的足够准备, 比如在自身的职业技能上如何进一步强化, 在捕捉市场机会方面如何更加清醒理性, 在紧缩开销以备不时之需方面如何早做安排等等。如果我们在这些方面能够未雨绸缪, 那么, 这场危机对你的真实意义可能就是一次学习、一次预演, 一次接近于实战的生动体验, 真正的危机其实并不属于你。

论业主团体意志的表达 第9篇

一、业主通过业主团体共同表达意志

我国《物权法》将业主拥有的物业所有权分为专有部分和共有部分, 称之为建筑物区分所有, 业主对物业专有部分根据物权的基本原理享有完全的排他性管理权, 对于共有部分, 全体业主享有共同管理的权利。怎么进行管理, 是聘请物业企业还是自己直接实施管理, 还是聘请专业人员实施管理, 业主之间怎样进行自我约束, 完全取决于全体业主的共同意志。一个物业小区的全体业主《物权法》称之为业主大会, 学术上称之为业主团体, 业主通过这个团体表达自己的意思, 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形成整个业主群体的集体意志, 通过执行机构业主委员会来具体实施。

二、业主团体依据集体的意志实施自治管理

(一) 依照共同意志对共有部分实施自治管理。

1.依据法律法规共同制定自治规则、产生自治组织, 实施自治管理。

一是业主可以共同自行制定管理规约, 依据管理规约实施自治, 体现出全体业主的共同意志, 《物权法》第七十六条规定业主可以自行制定和修改“业主大会议事规则”、“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管理规约”。二是根据全体业主的意志产生自治组织, 实施自治, 《物权法》第七十五条“业主可以设立业主大会, 选举业主委员会”, 第七十六条“选举业主委员会或者更换业主委员会成员”。

2.根据全体业主的意志选聘和解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决定自行管理和维护。

一是由业主大会根据法律规定可以选择自行管理或者委托他人管理, 《物权法》第八十一条 “业主可以自行管理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 也可以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二是在委托管理中根据业主团体的意志选聘和解聘物业服务企业的权利, 《物权法》第八十一条第二款“对建设单位聘请的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 业主有权依法更换”, 第七十六条“下列事项由业主共同决定:… (四) 选聘和解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三是根据业主团体意志决定公共设施和共同权益的自我维护, 《物权法》第七十五条“ (五) 筹集和使用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 (六) 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

3.依据业主共同意志决定管理事宜。

一是物业小区管理方略是由全体业主共同的意思表示来决定的, 《物权法》第七十六条规定“下列事项由业主共同决定: (一) 制定和修改业主大会议事规则……”。二是决定事宜同意度须达到规定份额而表现出大多数满意, 体现出团体的意志, “决定前款第五项和第六项规定的事项, 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三是物业小区业主的共同意志全体业主应当遵守, 不论在表决上是否同意, 要体现出对团体意志的遵守, 《物权法》第七十八条“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的决定, 对业主具有约束力”。四是依据共同的意志管理维修基金, 《物权法》第七十九条“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 属于业主共有。经业主共同决定, 可以用于电梯、水箱等共有部分的维修。维修资金的筹集、使用情况应当公布”。

4.业主表达共同意志通过业主大会进行。

根据权力运行的基本原理, 业主大会是物业小区的“权力机构”, 自治管理的重要事项均须由业主大会通过, 也是业主意志共同表达的场所。表达方式较为灵活, 既可以召开业主大会会议, 各业主充分发表意见表达其观念, 最后以表决赞同票达到法定比例通过, 也可以由业主委员会书面征求业主的意见, 形成多数人的意见。《物业管理条例》第十二条“业主大会会议可以采用集体讨论的形式, 也可以采用书面征求意见的形式……”。

5.业主委员会实施业主共同意志。

如果说业主大会是物业小区的“权力机构”, 这个“权力机构”的共同意志不可能由每个业主亲自去实施, 而是通过其“常设机构” (或者称为执行机构) ——业主委员会来统一实施的。《物业管理条例》第十五条作出了这样的规定:“业主委员会执行业主大会的决定事项, 履行下列职责: (一) 召集业主大会会议, 报告物业管理的实施情况……”。

(二) 维护业主团体共同的合法权益。

物业小区业主对物业的共有部分形成了共同的利益, 从而产生了共同管理的权利, 维护共同的权益。一是侵害来自于小区内部, 主要是通过自律性约束, 由自治组织实施。《物权法》第八十三条之规定体现了业主的自律性管理, “业主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二是侵害来自本小区之外, 这显然不适应自律性约束, 集体的权益遭受的损坏, 按理就应该由自治组织代表全体业主出面维护共同的权益, 或通过现场阻止、或通过协商处理、或通过向政府部门投诉、或通过诉讼解决等方式, 除诉讼措施外自治组织实施均具有可行性, 但通过诉讼途径却遇到了法律上的瓶颈, 我国法律没有赋予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民事主体资格, 不是适格的诉讼主体, 因而通过诉讼维权缺乏法律支持。

三、业主集体意志表达也不忽略个体利益

业主团体意志体现的是大多数人的意志, 但全体业主均应遵守, 体现的就是一个团体性, 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而体现出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 但也不能忽略少数业主的合法权益。在保护团体合法权益的同时也不能侵犯个体的合法权益, 个体的权益同等受到保护是法治的基本精神。维护业主个体的利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业主个体享有的撤销权, 当小区业主集体的决定侵害了少数个别业主的权益时, 法律也赋予了业主权益的救济途径, 享有对该决定的撤销的权利, 《物权法》第七十八条规定作出了规定。二是业主享有的诉讼权利, 当业主的合法权利遭受侵害时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主张自己的权利;《物权法》第八十三条作出了规定。三是享有对物业服务企业和其他管理者的监督权也体现了尊重业主的权益, 《物权法》第八十二条规定作出了规定。

四、给业主团体一个适格的身份

我国《物权法》和《物业管理条例》确立了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设立, 赋予了业主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规定了业主委员会的职责, 但其法律地位不明确, 不利于业主自治的正常开展。一是自治机构的法律地位不明确, 不利于业主权益的保护。二是虽然规定了业主委员会的职责但没有确定其权利和义务, 职责不清, 不利于业主委员会成员尽职尽责服务于业主。三是监督机构不健全, 没有成立监督机构, 不利于对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团体及业主委员会的监督。因此授予业主团体民事主体资格成为合法是诉讼主体才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全体业主的合法权益。

摘要:物业管理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服务产业,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物业管理才传入我国, 但起步30多年来, 物业管理逐渐规范、不断发展。本文就一个物业小区全体业主在物业管理中共同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实施自治管理, 即共同意志的表达与实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物业管理,业主团体,共同意志,业主自治

参考文献

[1].刘淑波.论业主自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07

[2].吴爱辉.物业管理中业主自治机构立法缺失及其完善[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 2009

[3].单向文.浅谈业主自治组织的完善[J].上海房地, 2007

测测你的意志力 第10篇

1.你喜爱体育运动,因为这些运动能够增强你的体质和毅力。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确定D.不太符合E.完全不符合

2.你总是很早起床、从不睡懒觉。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确定D.不太符合E.完全不符合

3.你信奉不干则已,干就要干好的格言。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确定D.不太符合E.完全不符合

4.你投入地做一件事,是因为其重要,应该做,而不是因为兴趣。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确定D.不太符合E.完全不符合

5.当学习和娱乐发生冲突的时候,你会放弃娱乐,虽然它很有吸引力。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确定D.不太符合E.完全不符合

6.你下了决心要坚持做下去的事,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你都能持之以恒。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确定D.不太符合E.完全不符合

7.你能长时间做一件非常重要但却无比枯燥的工作。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确定D.不太符合E.完全不符合

8.—旦决定行动,你一定说干就干,决不拖延。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确定D.不太符合E.完全不符合

9.你不喜欢盲从别人的意见和说法,而善于分析、鉴别。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确定D.不太符合E.完全不符合

10.凡事你都喜欢自己拿主意,别人的建议只作参考。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确定D.不太符合E.完全不符合

11.你不怕做没做过的事情,不怕独自负责,你认为那是锻炼机会。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确定D.不太符合E.完全不符合

12.你和同事、朋友、家人相处,从不无缘无故发脾气。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确定D.不太符合E.完全不符合

13.你一直希望做一个坚强的、有毅力的人。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确定D.不太符合E.完全不符合

14.你给自己订了计划,但常常因为主观原因不能完成计划。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确定D.不太符合E.完全不符合

15.你的作息时间没什么标准,完全靠一时的兴趣与情绪决定,且常常变化。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确定D.不太符合E.完全不符合

16.你认为凡事不能太累,做得成就做,做不成就算了。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确定D.不太符合E.完全不符合

17.有时你临睡前发誓第二天要干一件重要事情,但第二天却又没兴趣干了。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确定D.不太符合E.完全不符合

18.你常因为读一本妙趣横生的小说或看一个精彩的电视节目而忘记时间。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确定D.不太符合E.完全不符合

19.如果你工作中遇到了什么困难,首先想到请教别人有什么办法。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确定D.不太符合E.完全不符合

20.你的爱好广泛而善变,做事情常常因为心血来潮。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确定D.不太符合E.完全不符合

21.你喜欢先做容易的事情,困难的能拖就拖,不能拖时则马虎应付了事。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确定D.不太符合E.完全不符合

22.凡是你认为比你能干的人,你都不会太怀疑他们的看法。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确定D.不太符合E.完全不符合

23.遇到复杂莫测的情况,你常常拿不定主意。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确定D.不太符合E.完全不符合

24.你生性胆小怕事,没有百分之百把握的事情,你从来不敢做。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确定D.不太符合E.完全不符合

25.与人发生争执,有时明知自己不对,你却忍不住要攻击甚至辱骂对方。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确定D.不太符合E.完全不符合

26.你相信机会的作用大大超过个人的艰苦努力。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确定D.不太符合E.完全不符合

答案与计分:

1-13题中,A、B、C、D、E依次为5、4、3、2、1分。

14-26题中,A、B、C、D、E依次为1、2、3、4、5分。

26题得分加起来为总得分。

总分和意志力的关系:

110分以上,意志力十分坚强;

91~100分,意志力较坚强;

71-90分,意志力一般;

51-70分,意志力较薄弱;

51分以下,意志力十分薄弱。

意志的力量 第11篇

他与我同姓,在村里,我们属于一个大家族,论辈分我该叫他爷爷。又因我们是一个生产队的,他又是队长,我又叫他队长爷爷。

当时,他50多岁,是我们村8个生产队中最优秀的队长。起初,关于他的事情,我几乎一无所知。因为,当时的我还只是个十几岁的毛孩子,只是听当村支部书记的父亲偶尔在茶余饭后提起。父亲话不多,但每次他都会说同样一句话:“多几个这样的生产队长,大队里就搞好喽。”

记得当时的大部分农村几乎没有什么赚钱的项目,而我们生产队却有养殖场、豆腐坊、粉条坊、油坊等,这使我们队里的几十户人家不仅可以常年分到油、粉条、豆腐等物品,还可以在年终的时候,分到一些肉和钱。这些好处,其他生产队甚至其他村子都是没有的。这主要的功劳还是来自于我那队长爷爷,是他给大家带来的。

在我的印象中,他常常一个人扛着一把铁锹在我们队的几个作坊间转,说说这个指指那个,精气神十足,似乎总有用不完的劲儿。他常常到我们家来,和父亲商量一些队里的事。偶尔我也会在旁边听,内容大多是一些他的想法和请求大队解决的问题。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十分敬重他,总是叔长叔短地叫着,临走时,又总是把他送到大门外。

那一年,队长爷爷家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他唯一的儿子出车祸死了。他儿子才30多岁,在粉条坊负责外销方面的事,是在去外乡销售粉条的路上被汽车撞死的。

当时我随父亲去了队长爷爷家,只见队长爷爷铁青着脸蹲坐在石礅儿上。父亲和乡亲们都说了很多安慰的话。队长爷爷始终沉默着,最后站起来对我父亲说:“儿子没了,咱不能耽误儿媳妇,不管怎样我也要把两个孙女拉扯大!”当时,他的两个孙女一个8岁,一个才两岁。

回到家里,父亲和母亲依然在谈论着队长爷爷家的事。父亲告诉我,人一生中最不幸的事有3件,队长爷爷都赶上了。父亲说,队长爷爷3岁的时候父亲就死去了。他父亲去东北做苦工,一去3年,同去的人捎信说,瓦窑塌了人被砸死在里面了。他母亲没有改嫁,历尽艰辛把他抚养成人。后来,他娶上了媳妇,有了儿女。按说,生活应该好起来了。可是不料,在他40岁的时候,妻子因病死了,撇下了一双年幼的儿女、他和老母亲。

记得父亲母亲一边说,一边流眼泪。母亲说,世间哪有不幸的事全被一个人摊上的,老天不公平,多好的一个人呢!虽然当时我还不是十分懂得人情世故,但经他们这么一说,队长爷爷的形象立刻在我的脑海中高大起来,越来越清晰。我想,这么多不幸都压不垮的人,是什么都不畏惧的。

没过几天,队长爷爷又开始了他一如既往的工作,早起打铃喊上工,看作坊,找父亲议事,只是他的背上多了个两岁的小女孩。

今天,队长爷爷依然健在,他的两个孙女都考上了大学,毕业后都留在城里工作了。

意志品质对篮球运动的作用 第12篇

1 意志品质的概念

意志品质是运动员在运动训练、竞赛和生活的意志行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特征, 是衡量运动员意志能力及水平的思考维度[1]。体育运动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项特殊活动。在体育运动中, 由于技战术水平日益接近, 心理素质逐渐成为高水平运动员之间较量夺取最后胜利的决定因素。

2 相关研究

2.1 国内研究

在意志品质的测试与差异比较方面, 孙学川等人《运动员毅力品质定量评定方法-拐点法》采用实验法, 用跑台、监控系统、心率仪等仪器, 并借助运动员达到生理极限时所产生的心理变化, 利用拐点法对运动员的毅力品质进行了量化的测定。胡桂英、许百华《浙江省少年运动员的意志品质研究》采用自编的“少年意志品质调查间卷”进行测试, 问卷将意志品质分为5个因素:自制性、果敢性、坚毅性、自觉性、独立性。宋中良《运动员在训练与竞赛中的意志困难及坚持策略》 (2002年) 采用现象学分析的方法, 研究不同运动项目优秀运动员的意志品质, 结果发现:闭锁性运动项目的运动员主要表现为克服内部困难;开放性运动项目的运动员主要表现为克服外部困难。

2.2 国外研究

[美]埃德文·基斯特萨利·V"基斯特, 在《怎样增强自己意志力》一文中说:人们每克服一个困难, 都需要一定的意志力。每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 都书要坚强的毅力。而在许多情况下, 我们有些人却不得不可怜地承认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实际上还是我们缺乏毅力、意志不够坚强的无能表现。罗德岛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詹姆士·普罗查斯卡把改变不良习惯、培养意志力分为四个阶段:抵制旧习;沉思冥想 (分析改变的前后情况) ;采取行动 (银炼意志, 努力改变) ;维持保养 (使用意志维持变化) 。

3 意志品质在现代篮球运动中的意义和作用

现代篮球运动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 就是对抗性日趋激烈。无论是快速奔跑中组织有效的进攻或严密的防守, 还是在对手围追堵截下完成各类复杂的个人技术动作, 都需要有勇猛顽强、沉着果敢的意志品质。如果说身体素质、技战术是基础和条件的话, 那么意志品质则是根本和灵魂, 失去了灵魂也就失去了篮球的生命力。意志品质不是抽象的概念和空洞的东西, 它有着实实在在的具体内容。它不仅能够通过运动员的技术和战术的运用表现出来, 反过来又会促进技战术的发挥。篮球比赛中每一个技术动作的完成和战术配合的成功, 都是意志品质、身体素质、技战术和战术意识的综合体现。

意志品质的作用, 还表现在比赛中暂时失利或被动情况下遇强而不俱, 失分而不馁。就是在实力压倒对方和暂时领先的时候, 也同样要经受意志品质的考验。如果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 满足于暂时领先, 就打得松松垮垮, 那就难免落个“骄兵必败”的结局。一支球队单凭技战术是不行的, 要战胜实力相当或更强的对手, 首先要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做保证。

在对抗凶猛的现代篮球运动中, 任何一类技战术的完成, 都必须赖以坚韧的斗志和刚毅的精神。拿个人突破来说, 因它是一种在对方层层设防的情况下主动进攻的技术手段, 所以除了具备婀熟的个人突破技术和灵活多变的战术意识外, 在意志品质方面, 必须敢字当头.在个人突破的关键时刻, 如果怕断、怕撞、怕摔、怕封盖, 没有果敢的精神和行动, 只能贻误战机。在攻守的关键时刻, 一些高难度技术动作, 如抢断、争强篮板、封盖球等最能体现一个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因为丝毫的犹疑和半点胆怯都会使战机错过.紧要关头冲不上去, 势必影响整个战局的发展.这在接近或进入对方禁区时, 以及在本方禁区拼抢之中更为重要。尤其全队经过艰苦奋斗而得来的得分机会, 如果缺乏坚韧的斗志, 怕这怕那, 就会前功尽弃。“人贵其志”, “军贵其勇”, 两强相遇勇者胜, 意志品质的核心就是一个“拼”字。篮球史上无数战例表明, 敢拼是制胜的法宝之一, 是一个球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 也是一个球队精神面貌和意志品质的集中反映。有了这拼字当头的精神力量, 顺利时可以扩大战果, 发挥整体高水平;失利时能克服危难扭转局面。没有拼搏精神则往往胜而不胜, 可不失而失。拼, 决不是粗野, 不是无的放矢的逞强斗狠, 而是胸有成竹地全力以赴, 使技战术得以更好发挥。

4 小结

伴随着世界经济, 科技的迅猛发展, 体育竞技也不断的进步, 意志问题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没有意志的心理学, 只能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翻版, 只能是狭隘的动物行为学, 普通心理学不应该重蹈覆辙, 运动心理学更不能陷入这一历史桎梏。本人通过对大量国内外文献的阅读进行研究, 对当前我国体育运动的意志品质的现状、发展以及相关国内外文献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意志品质在不同水平、不同性别进行了细致的陈述。通过以上综述, 证明了意志品质在体育运动中有着重要作用, 意志品质在现代篮球运动中的意义和作用也是重大的。同时反映了意志品质在训练及竞赛中是运动员的主要心理问题, 越是高级的运动员, 此项要求越是迫切, 也为下一步研究进行了铺垫。

参考文献

[1]胡桂英, 许百华.浙江省少年运动员的意志品质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 1999, 21 (6) :61-64.

[3]孙学川.运动员毅力品质定量评定方法-拐点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88, 14 (3) :35-37

[4]梁承谋, 付全, 于晶.BTL-YZ-1高级运动员意志量表的研制[C].北京心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2000.

[5]宋中良.运动员在训练与竞赛中的意志困难及坚持策略[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 200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意志】相关文章:

磨练意志还是磨练意志03-08

意志哲学06-01

物理意志06-09

意志教育06-15

学生意志07-07

意志阅读07-15

意志自由观05-22

情感意志教育05-26

坚定意志范文05-18

培养学生意志品质05-12

上一篇: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培养下一篇:持续完善教育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