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艺术的完美运用

2024-05-20

视觉艺术的完美运用(精选11篇)

视觉艺术的完美运用 第1篇

一、MIDI技术运用于合唱排练的优势

1. MIDI技术的介入,有助于学生利用点滴时间练习

学生课业负担重,学习时间很紧张,合唱团用于训练的时间非常有限,目前我们常常只能利用中午、课后的宝贵时间。即便如此,还得和一些爱补课的主科教师“抢”时间、“抢”学生。要想让孩子更有效地进行合唱训练,就得动脑筋、想办法。

MIDI技术的引入就能很好地解决合唱训练中的这些问题。教师提前用电脑把合唱曲目的各个声部分轨录入。录制完成后,可生成各种音频格式,或者刻录成CD光盘,以满足不同排练场合的播放需求。比如音乐教室,如果有电脑多媒体系统,就直接存成MIDI格式,把文件分别保存为女高、男高、女低、男低、女高+女低、男高+男低……按照曲子声部或者教师排练风格随意组合。在合唱训练的时候,让学生按照合唱排练进程跟着MIDI音乐练习识谱。可以先分声部让学生跟着电脑音乐视唱练习,然后再跟着MIDI音乐合唱。在制作时,每个声部最好用不同音色的乐器演奏,这样有利于学生听辨自己的声部。我们在排练合唱曲目《编花篮》《花蛤蟆》时还让学生把文件拷回家,用自己的Mp3等音乐播放器随时练习,鼓励孩子利用空闲时间多聆听、多练习。既调节神经又熟悉谱子,强化训练学生的音准节奏。这样就把合唱训练拓展到了课外、校外,学生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也可以学习歌曲。在各声部的学生熟悉自己的旋律后,再播放2个声部的音乐进行干扰训练,然后拓展为3个、4个声部。如此,在下次集中排练的时候,就会发现学生对声部的熟悉程度让人吃惊并惊喜。

2. MIDI技术的介入,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视唱能力

学生的视唱能力一直是音乐教育的难点,学生对谱子的学习,从小学到中学都在进行。可是令人沮丧的是,在经历了十多年的音乐教育后,我们发现大多数孩子的视唱能力让人失望。据2009年北京市中小学学生音乐能力抽测显示,普通中小学学生中能独立并准确视唱乐谱的学生不足10%,而且主要集中在从小学习乐器的学生。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复杂,许多音乐教师都在研究。笔者下面的尝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参考。

在合唱训练的同时,可以在演示乐曲时顺便教学生如何使用MIDI软件,告诉他们如何用鼠标输入谱子,如何设置音轨,如何选择乐器音色,如何设置乐谱标记等。鼓励学生把软件拷回家,尝试“玩”音乐。中学生正处于好奇心较强的年龄段,他们肯于尝试,敢于动手,先让他们尝试把乐谱输入电脑,在输入谱子的时候他们就会发现,在节拍数设定的情况下,小节内的音乐节奏一定不能错。输错了的地方,通过聆听,可听辨出节奏的不同,这样多录入几首歌曲,他们基本能较熟练地掌握音符各种时值。学生在录入乐谱、修改音符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音响的实时效果,任何音符的变化都会引起音效的不同,这样他们会不知不觉地跟着谱子做视唱练习,或者在心里默念音符。潜移默化中,学生的音准感、音高听辨感就会逐渐灵敏起来,对音程的把握就会逐渐准确起来。只要引导学生逐渐坚持下去,就会发现他们的视唱能力在和MIDI交互的同时有了很大的提升。

3. MIDI技术的介入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音乐课程没有中高考压力,这便于我们做出其他考试压力大的学科所不敢轻易进行的尝试。

在MIDI介入学生合唱音乐活动后,我们发现学生对于基本乐理的学习有了明显的进步,抄录乐谱的速度越来越快,错误率越来越低,在抄录乐谱的过程中,学生逐渐揭开了乐谱的神秘面纱。他们发现谱子上的音乐变得简单起来,有时候他们会顽皮地故意把音符拉错位,用这种形式来“变奏”音乐,使音乐变得不同寻常。

在此基础上,一些学生不满足于“改编”和“变奏”,逐渐尝试用MIDI来创作自己的作品。一些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拿过来请教师帮助修改。我们发现学生作品普遍成人化,他们喜欢模仿自己熟悉的流行音乐来创作作品,填上自己创编的歌词。这些作品好不好听并不重要,保护学生的兴趣才是我们音乐教师的职责。音乐教师要及时肯定学生的创作,尊重学生的创作灵感,千万不要根据自己的意愿把学生作品改得面目全非。在指导学生修改作品中的常识性错误后,我们通常会把学生的作品推荐给其他学生,其中旋律比较流畅的作品,我们还会让合唱队的学生用来做发声练习曲目演唱。这让创作者受到极大的鼓舞,“自我实现”得到满足,同时对于其他学生也是个不小的“刺激”。这样,逐渐在合唱队的学生中形成一股MIDI音乐风潮。当作品积累到一定数量,可以邀请家长和教师一起给他们举办个创作音乐会,相信一定会让学生终身难忘。

不要忽视这样的创作活动,也许正是这样的创作活动,让创新的思想深入学生的心灵,让孩子终身受益。我们不敢肯定他们中会不会有人成为著名音乐制作人,但是当这股敢于创作、敢于创新的清风吹拂开去,我们相信将来一定会在学生的人生中结出意料不到的硕果。

二、MIDI技术运用于合唱排练的副作用

将现代MIDI技术服务于音乐艺术,我们收益颇丰。不过在整合MIDI和合唱排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潜在的“副作用”。

1. 易造成声部混乱

在初学歌曲阶段,学生跟着MIDI学唱,学习效率很高,但也容易造成学生对MIDI的依赖性。离开MIDI的帮助,在各声部合练时,学生失去声音的参考系,出现声部混乱现象。MIDI的使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音高、节奏的问题,但更要避免过度依赖它的情况,要培养学生独立识谱视唱的能力。

2. 缺乏情感

MIDI音乐的音高、节奏、速度的精准性不容置疑,但恰恰因为它是电脑演奏出的精准音乐,导致它存在最致命的弱点—缺乏情感。它不能感性地表达出喜、怒、哀、乐,不能唱出活泼的跳音或连贯抒情的乐句。学生在对音乐作品不熟悉、不理解的情况下,可以借助MIDI来学习和训练。一旦能熟练地演唱,就要舍弃MIDI,由钢琴教师的伴奏和指挥的手势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声音表达出歌曲的感情。

三、结束语

MIDI音乐在合唱训练中更适合于前期声部学习阶段的使用。当学生熟悉了自己的声部, 就应该果断地抛开MIDI音乐的支撑, 换成更为感性的钢琴伴奏来追求合唱艺术的更高境界。技术从来都不是万能的, MIDI技术也是一样,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最终不能靠科学的计算来完成音乐情感的表达。把MIDI技术应用于合唱排练, 一定要注意恰当使用, 巧妙整合。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运用我们的智慧让技术和艺术达到美妙的和谐。

参考文献

艺术人生(完美总结版) 第2篇

《艺术人生》栏目介绍

节目宗旨:

用艺术点亮生命,用情感温暖人心,周五之夜,探讨人生真谛,感悟艺术精神。

节目理念:

以“正直品质、极端制作”作为核心理念,以人文关怀的精神,关注中国文化艺术界的重大事件,以强大的制作班底制作完美节目。

一、节目受众定位与风格特征

《艺术人生》以访谈艺术家人生经历为主。中央电视台曾做了一份收视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观众是喜欢《艺术人生》里讲述的人生故事,他们从故事中寻找到感动和抒发生活感慨;也有一部分观众是喜欢朱军,觉得朱军在访谈中跟嘉宾之间的互动特别好;还有一部分观众是冲着访谈嘉宾而收看节目的„„其实,一档节目要形成自己固定的观众群,就必须要以内容取胜。尤其是访谈类节目,不管访谈嘉宾是谁,只要故事能够打动人,观众能从中感悟到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节目就肯定会获得成功。

《艺术人生》选择的嘉宾大都是知识分子型的明星,因为“用文化引导娱乐”是它的目标。为此,栏目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力求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个性。

首先,在选题上,《艺术人生》推崇知性的大众明星,而不是小 众的艺术。节目到现在已经邀请的明星主要来自影视界、音乐界、曲艺界等各种大众艺术。明星知名度越高就越吸引观众,听明星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更是吸引很多普通观众的制胜法宝。在《艺术人生》节目中,观众最感兴趣的访谈嘉宾往往是那些有着知识分子背景的明星,如罗大佑、陈凯歌等,在他们的身上,观众看到了传统和现代对接的烙印。

其次,在节目内容的取舍上,以内容对社会的向善影响作为标准。《艺术人生》弘扬的是明星们“真善美”一面,中心话题基本上围绕着个人如何面对命运的挑战,如何协调个人和家庭、个人和时代的关系。栏目在《温暖2002》和《温暖2003》的元旦特别节目中,盘点了一年之中演艺界最突出的人,不是以知名度排名,而是以彰显人性的光辉为序。例如,2003年的个人主题《英雄》、家庭主题《和你在一起》、时代主题《激情燃烧的岁月》三个段落,分别邀请谈理想主义的陈凯歌、谈不惧伤痛的张柏芝、谈丧亲之痛的赵季平;节目中还邀请张越作为嘉宾主持,在老年人《今生无悔》、中年人《顺流逆流》、年轻人《长大成人》三集中,黄宗英和观众谢幕告别、曾志伟追忆好友梅艳芳、谢霆锋真诚告白„„这些内容的设置,让观众深深体味到2003年的温暖和感动,体现了《艺术人生》用情感温暖人心的主题。

再次,创作人员始终保持着创作上的“真诚”。陈凯歌曾说《黄土地》是他的诚意电影,并说人的一生中只会有一到两个诚意作品。然而,《艺术人生》却始终坚持不懈地创作着他们的一部又一部诚意作品。虽然从事电视文艺节目的创作者更多的关注与节目的形式,但 是《艺术人生》的编导们想独辟蹊径,在节目中传达社会的良知、传播智慧的思想,不谄媚时尚,部谄媚大众。《艺术人生》要求策划和编导们除了精通人文地理,还要怀有一颗寻常百姓的悲悯之心,在演艺明星和他们的作品中寻找文化的光辉。《艺术人生》的成功不是追求新鲜的形式,而是以内容为主,所以它不是稍纵即逝的娱乐节目,而是社会的“公器”,始终如一地伴随着人们的生活。

艺术只反映创作者的内心和他们眼中的世界,而《艺术人生》却是将文化、思想、良知和智慧传递给观众。

附:

一.人文精神是电视谈话节目制作过程中的核心

成功的谈话节目, 不仅仅在于主持人能够熟练地驾驭整个谈话节目的运作规程, 更在于制作者在整个节目运作过程中抓住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核, 体现出人文精神。以《艺术人生》为例, 《艺术人生》的编导马宁说: 我们所理解的人文主义关怀, 就是把自己当成最普通的人, 把观众当成最普通的人, 在一种平和的状态下交流。

首先, 通过现场布置塑造人文化的谈话空间。

艺术人生,节目在演播厅的布置方面就紧紧地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 塑造人文化的谈话空间。在悠扬的.富有浓郁回忆意境的旋律中呈现出一个深蓝色的动感画面, 一滴水激荡出美丽的浪花, 淡然融入大海, 一个能激发人倾诉的话筒拉开 刘荣艺术人生, 谈话现场的幕布。演播厅的布置庄重简洁、典雅大气, 充满了艺术气息, 用深蓝色绒布布置成弧线形的背景墙, 暖色的几盏小灯映照在挂着艺术家或明星们的大幅生活照剧照上, 这些照片似乎在无声地讲述嘉宾不平凡的艺 3 术生涯,无声胜有声的画面能够勾起人们的回忆, 唤起更多的联想。其次,运用音乐营造人性化的谈话氛围。

节目中使用的一些小道具常常会让嘉宾们触景生情。音乐的使用是谈话节目中不可缺少的情感表现因素, 用音乐点缀.烘托谈话的情绪, 营造出人性化的谈话氛围。在《艺术人生》中, 背景音乐的使用将主持人.嘉宾和观众的心灵碰撞出美妙的合弦, 让谈话更精彩, 对节目的成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现场乐队的演奏者音乐感觉非常棒, 在嘉宾出场时乐队经常演奏出令人拍案叫绝的音乐。如嘉宾葛存壮老先生出场时, 乐队的几个嘎小子竟演奏起了鬼子进村, 由于葛老先生过去扮演过不少鬼子的形象, 而葛老先生一听这音乐也不含糊, 身上的喜剧细胞被调动起来, 迈着当年的鬼子步,猫腰端着枪就走到了前台, 并且乐呵呵地说: 艺术人生, 每个环节都是为我量身定做的, 刚才这段音乐, 很好, 我很熟悉。此时现场的观众早已笑作一团。

简短的音乐可以巧妙地转换话题, 也可以推动人们的情感, 在谈话的动情处, 流淌出一段煽情的旋律, 往往比千言万语更催人泪下。在乐队的伴奏下由大陆歌手满文军演唱蔡琴的成名曲《恰似你的温柔》在动人的歌声中引出蔡琴;吕丽萍谈到事业转折点时, 现场演奏起《编辑部的故事》主题曲;当歌唱家德德玛谈到重病后重返舞台, 在现场用并不完美的歌声认真演唱刘欢的《从头再来》时, 让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泪流满面。这种真实的情感, 真挚的泪水, 在音乐的烘托下更突显出《艺术人生》所带来的浓郁的人文情怀。

二、节目形式结构和视听语言

从节目形态上看,《艺术人生》具有后现代文化语境中艺术形态的复杂化的特点,集各种电视节目形态和艺术表现形态于一体。以现 行的电视节目学的规范来划分,《艺术人生》颇难“归类”,是栏目化的电视文艺专题片还是电视综艺节目,是“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式的电视栏目化纪录片还是访谈节目,还是历史文献片。本文将其定位为访谈类的人物专题节目,也许有些牵强,其实《艺术人生》本身就像一个大杂烩,它从其他艺术门类中吸取种种表现手段,比如,从戏剧或小说中吸取起承转合、高潮迭起的手法,在节目的展开中张弛有度、富有节奏,以主持人对演艺界人士表演天赋不动声色的调动,折射出关于艺术家成长经历的一出浓缩的戏剧;从相声中吸取你唱我和的手法,访谈中不断设置包袱,又巧妙的抖包袱;从电影中吸取时空切换的叙事手法,在访谈中采用大量的“闪回”手法„„

在2005年的春节晚会上,小品《艺术人生》冯巩专辑中,冯巩对朱军的主持有个搞笑性质的总结:“你主持的再好不就那四招嘛,套近乎,忆童年,拿照片,把琴弹,只要钢琴一响就让你哭的没个完……”虽然该评价针对的是朱军的主持风格,但实际上却笼统地概括了《艺术人生》特别是个人专辑的一般结构。在嘉宾亮相前主持人会对即将来做客的嘉宾做一些简单的介绍,这就是该栏目的引子。主题部分是主持人跟嘉宾的交流。主持人运用亲切的语言和行为使嘉宾融入轻松的氛围,从而和盘托出主持人和剧组幕后策划的系列问题。根据内容需要或时间许可,还设有现场提问和场外观众通过电话或网络向嘉宾提问的环节。《艺术人生》再回首系列在结构上更简单一些,基本上围绕嘉宾团体现在情况的介绍和对以前故事的回忆,对个体的提问并不很深刻,主要还是对当年整个剧组拍戏过程细节的重叙。因为要让嘉宾感受到气氛的温馨和谐,嘉宾也随着主持人的亲昵而逐渐放松,因此整个过程语言平和,音乐温馨。

三、主持人风格

随着我国电视节目的不断成熟,节目主持人已经走上了品牌化发展的道路,成为栏目品牌建设和收视率提高的关键。主持人在节目中所代表的并非个人,而是整个社会的文化理念和媒介判断。朱军、李咏、张政、周涛„„这一批央视当红的少壮派主持人整体素质都很强,主持个性与节目风格很匹配。当然,再出色的主持人都存在缺憾,朱军主持的语言和神态都带有明显的套近乎的成分,其实他的主持不足在《艺术人生》的早期节目中还很明显,即对重量级的老艺术家毕恭毕敬,甚至连“我是您的崇拜者”这样明显偏离主持人中立客观位置的话语也在节目中出现过。冯巩对朱军的主持的总结——套近乎,忆童年,拿照片,把琴弹。虽然有玩笑的成分,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艺术人生》的大体结构和朱军的主持风格有了概括性的总结。

在做香港艺人张学友的那一期节目遭到非议后,制片人王峥表示,朱军的年龄、经历使他能把节目做的很人性化。比如做赵薇那期节目,当时“军旗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朱军在访谈中却只字不提,而且在节目最后送了她一盏灯,希望赵薇能走好以后的人生之路,现场观众很受感动。如今的朱军在主持节目中,对于访谈嘉宾既不仰视也不俯视,心态平和,一视同仁。

《艺术人生》的主持风格是朱军的个人风格和整个摄制组集体意识的融合。朱军的主持特点有:

一、开场提问,轻松幽默,营造和谐氛围。

二、抓住细节,及时追问,呈现嘉宾魅力。

三、直面敏感话题,进行人文关怀,将主题深入。

《艺术人生》节目组一直本着“用艺术点亮生命,用情感温暖人心”的宗旨进行每期节目的录制。因此,是否提及往事,如何触碰嘉宾内心最敏感的神经而又不给嘉宾造成心灵上的伤害,也成了节目组非常关注的环节。朱军在节目中一直以宽容、理解、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嘉宾,他亲切自然的声音,娓娓道来的语速,语言直白,没有太多的修饰,没有太多的客套,就像和老朋友小叙家常。《艺术人生》是一档具有人文关怀的节目,是一个表现爱的舞台。节目的性质和宗旨需要主持人是一个善于交流、富有爱心、充满人格魅力的人。而朱军在节目中注入了真实的情感,用真实情感去倾听、去碰撞,才真正打动了嘉宾、打动了观众,让嘉宾说实话、吐真情,让观众随着节目的悲喜而感动,引发共鸣。

四、节目的包装策略

《艺术人生》作为访谈类的品牌节目,在视觉表现上有其独特的策略。

首先,有意无意的混淆艺术家作为个体的现实人生与作为明星的表象虚构之间的界限。《艺术人生》力图再现演艺明星的“真实”自我,让观众觉得明星在《艺术人生》中彻底褪下了神秘的光环,成为了一个完全真实的普通人。《艺术人生》通过对演艺明星真实人生的“似真性”幻觉的营造,建立起一种比真实还真实的“超级真实”。其次,“细节为王”的具象化策略。《艺术人生》对某些见证明星人生成长的细小道具进行了充分的开掘和利用,使得节目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最有利的具象无疑就是人自身了,这是一种鲜活而又富有生命力、具有二度创造性的“活道具”。因此,除了亲到现场的访谈嘉宾外,节目还邀请和访谈嘉宾相关的人物到场,即使不能到场的也会进行现场连接或播放事先录制的影像资料。总之,为了能够达到具象化效果,《艺术人生》栏目组竭尽全力地对嘉宾的亲人、朋友等进行资源开掘。

再次,情感策略。《艺术人生》让艺术家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和艺术历程,表述自己对艺术的感悟与人生的见解,并真诚的与观众产生交流对话。因此,《艺术人生》对艺术的怀旧,是现代人漂泊无依的心灵的一次自我慰藉和救赎。当然,《艺术人生》的情感策略并部仅仅局限于中老年观众,也常常瞄准当红演艺界偶像明星,从而更加切入当下文化现实,呼应青年追星一族的情绪动脉。这与对老明星的情感记忆的文化指向并不矛盾,因为青少年观众对这些青春偶像的崇拜也是一种追梦和青春自恋的行为,是他们青春记忆的追寻、指证与“白日梦”的实现。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艺术人生》栏目在谈话设置上的策略。它从明星的奋斗说起,从个人遭遇说起。自始至终,节目把明星的成长放在第一位,把情感和故事通过人的经历有力的表达了出来。《艺术人生》的背景设置、话题转向、情感引导也很考究,由于电视传媒的小屏幕性和亲近性,《艺术人生》几乎是电影版的艺术人生。《艺术 人生》的成功是把明星还原成了普通人,通过个体内在的“议程设置”,围绕中心情感展开话题,成为最平民的、最动人的精品谈话节目。

五、节目未来发展战略

1、尝试将视野拓展到国外,邀请国外的艺术家走进《艺术人生》“艺术和情感是没有国界的,语言和民族传统都无法阻止艺术和情感的交流。”

2、艺人二次走进《艺术人生》,如果要把艺人两次请进请进演播厅,那么在形式上一定要有所突破。

3、针对不同的采访嘉宾可以选择不同的主持人。

例文1:<艺术人生>成功的基本要素

明星嘉宾 感情化交流 主持人的独特风格 精良的制作。

一、明星嘉宾激发观众的收视兴趣在人物访谈中,嘉宾的选择至关重要。

《艺术人生》利用明星效应首先吸引住观众的眼球。该栏目所请嘉宾都是文艺界知名人士,他们是“80年代后期在演艺界给中国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明星。”他们伴随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情感世界,他们的作品让每一个人心潮澎湃,他们的踪影引人注目。这种明星效应首先容易激发观众对名人轶事、神秘内幕、鲜为人知事件进行解密的兴趣。观众希望看到名人,听他们怎么说,看他们怎么生活。通过《艺术人生》,观众可以看到舞台上光芒四射的明星成长过程中不为人知的酸甜苦辣。节目把许多原本属于私人领域的话题(如情感、家庭、心理困境等)公众化了,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窥视欲。

其次,这些明星嘉宾都是经历丰富、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他们丰厚的生活阅历、坎坷的人生经历、独特的人生感悟都会带给观众有价值的信息,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认知欲。所以,收看《艺术人生》观众可以从“历史性”名人那里了解到一定的历史知识,从嘉宾的生活经历中收到一定的启发。如在《刘欢:六十年代生人》专辑中,通过刘欢回忆关于六十年代的记忆碎片:“一分钱一块水果糖,两分钱一盒火柴,三分钱一支冰棒,五分钱坐五站公共汽车,一毛钱看一场老电影,”再现了当时的磋跄岁月。但是六十年代“铁锹玫瑰”、“革命十浪漫”的时代精神却鼓舞了许多观众。观众还可以从“新闻性”名人(指最近成名或目前处于焦点中心的新闻人物)那里获取第一手信息,时刻关注社会。如由六大影帝联手打造的《无间道班》剧组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映后,立即做客《艺术人生》,《艺术人生》迎来了盛宴。他们在第一时刻关注热点现象及热点人物,将镜头对准焦点中的焦点,把握住时代的脉搏。

此外,《艺术人生》每期嘉宾不同,谈话的主题、表达的方式也迥然不同。(有时即使同一嘉宾多次作客《艺术人生》,但每次谈话的 主题也截然不同。)所以每期《艺术人生》都会带给观众全新的感觉。这样每期节目的播放都会带给观众新的期待,避免了单调、重复,让观众日久生厌。

总之,明星效应抓住了观众的兴趣点,而且每期节目常变常新,不断设置新的悬念,不断给观众以新的刺激,吸引住观众的注意力,从客观上保证了栏目不易进入“审美疲劳期”。

二、感情化交流满足观众的精神需求

用明星嘉宾吸引观众的眼球是《艺术人生》的一大看点,用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诉说感情,满足观众情感交流的需要是该节目的又一特色。

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人的心灵充斥着弥散的焦虑。他们不满足于日渐狭小的话语空间,强烈渴望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他们希求通过交流,沟通彼此的思想感情,释放某种情怀,达到相互理解,以增强自己的生活信念和生命活力。

《艺术人生》准确地把握住当今观众的情感需求,采用平民化的视角,褪掉明星头上的层层光环,着眼于嘉宾和每一个普通人相通的人生处境,用他们的切身经历打动每一位观众,用朋友般的真诚相互触摸人的心灵。每期《艺术人生》都是情感交流的盛宴。在质朴、诚挚的氛围中,观众和嘉宾共同分享了人生经历中的美好与感动。这样既满足了观众平等对话、情感交流的需要,同时也使观众郁积的心理能量得到释放,恢复心理平衡,从而产生一种轻松舒畅的快感。当然。观众在看节目时情感之所以被激发离不开“客体的刺激”— 生动曲折的情感故事。《艺术人生》制作节目的口号是“人生转折点,情感好故事”。栏目制作者善于截取嘉宾一生中几个典型层面,抓住几个有意义的小细节和有趣的兴奋点,用对比手法构成戏剧冲突,诉说着一个又一个跌宕起伏、曲折变幻的动人故事。

如在《王姬专辑》中,节目一开始就从大家熟悉的《北京人在纽约》中“阿春”的角色个性分析切人,接着精选了“20多年前的战友”、"18年前的主持人”、“相濡以沫的爱人”、“未来最牵挂的孩子”四个典型层面,通过街访、猫步、《家庭百秒》的主持、初吻与糖水等有趣的小故事,串起了王姬一生中坎坷、快乐、遗憾和幸福的情感故事。在讲故事时,通过喜与悲的对比叙述,由浅人深的层层推进,把节目推向了高潮。如开篇就讲述王姬天性反叛的趣事,童年淘气的回忆把台上台下都逗得哈哈大笑(喜)。但主持人对王姬“孝顺”的评价随即把她带进了一段伤心的回忆(悲)。老师、战友的意外出现,与战友们一起翩翩起舞给现场再次带来了热潮(喜)。朱军与王姬丈夫的现场电话连线带给了王姬意想不到的惊奇,丈夫的真情告白更令她感慨万千(悲)。最后,当王姬听说要收到一份生日礼物时先是一喜,但是当听到女儿在录音中对她说:“以后一定会看着弟弟、好好照顾弟弟”时,王姬激动的泪水再也无法控制(悲)。节目至此,一个真实、动人、豪放而细腻的王姬早已打动了观众。

这种从平常人的命运历程、生存状态、七情六欲、所思所感上去探讨人生真谛,缩短了观众和嘉宾沟通的心理距离,让思维的触角深 人社会根部。而且用戏剧化的、悬念迭起的对比叙述,以情动人,就把观众很快吸引到谈话氛围中,观众就会从被动的参与转化为主动地融合,与谈话者形成水乳交融的默契。

三、独特的主持风格营造出民主开放的谈话平台

主持人是谈话节目的灵魂和核心。主持人控制着节目的整个节奏,谈话节目的风格与成败完全取决于主持人的水平与魅力。《艺术人生》的成功离不开朱军扎实的主持功底和儒雅、温和、机智而不失幽默的主持风格。

在主持《艺术人生》之前,朱军已经通过自己的天资和后天的勤奋,练就了一身主持人应有的硬功夫,成为央视的名主持。他11岁学习单簧管表演,16岁凭着出众的天赋考取了兰州军区战斗歌舞团,练就了一身多才多艺的本领,先后为军营和地方演出500多场次,多次受到上级机关的嘉奖,2次荣立三等功。从1991年起,他主持了甘肃所有的大型文艺活动。1993年经过严格的考核,朱军如愿进人中央电视台,他主持的《东西南北中》连续5年获优秀栏目奖。由他主持、编辑的音乐电视专辑《乡风乡韵》,1997年在保加利亚获国际金天线电视节目音乐类节目第一名。1999年在全国金话筒节目主持人评选中他获银奖第一名。

正因为经历了无数次的舞台磨练,加上主持人自己的勤奋和敬业,朱军掌握了主持人必备的基本功,成了一位谦虚、友好、风趣、幽默的名主持。也正因为主持人坎坷的人生经历使他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从而能与嘉宾自如地展开谈话内容,驾驭谈话现场,探讨人 生真谛。所以朱军在开始主持《艺术人生》时就能得心应手,这是《艺术人生》能一炮打响的关键因素。

在与嘉宾交谈时,朱军真诚、平实、善倾听,极具亲和力。这种独特的风格容易营造出民主平等的交流平台。生活让朱军懂得真诚是交流的秘诀,所以每一次的谈话他都是在用自己的心情、人生经验、特有的感悟来介入节目。嘉宾在这种真诚的氛围中,感觉到这个栏目不以发掘明星的隐私为乐趣,而是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和他们聊人生、聊感悟,意识到这是一个沐浴在人文关怀之中的心灵港湾,从而消除原来的紧张和拘谨,主动敞开自己的心扉。如在《李亚鹏专辑》中(当时“鹏迅恋”正热,但两人都没有在媒体上公开承认此事),当朱军直接问到李亚鹏与周迅的关系,节目组的人都吓了一跳,在他们的理念中直问爱情似乎还是有一些难于启齿,而李亚鹏想都没想就直接说出了答案,“我们在恋爱。这句话我从来没说过,(这)是给《艺术人生》的(秘密)。”节目到这里,朱军反而变得不好意思,他们并不想获得这样的娱乐头条,只是很感谢李亚鹏的信任。

在对嘉宾进行提问时,朱军没有做一下“发球机器”,他的提问随意自然而且恰到好处,他对嘉宾的谈话总是满怀兴趣地倾听,进行深人的思考,并能根据现场气氛灵活机动地把话题引向深人,控制谈话走向。比如做《秦怡专辑》那期节目,按照栏目组策划会的方案是节目最后给嘉宾过八十岁的生日,先把蜡烛点起来,然后把蛋糕分给大家,吃完就结束。当节目到这里时,朱军总觉得心中有一种情感没有表达出来,而且这种情感不表达出来就特别难受。于是他没有受预 定方案的束缚,而是根据现场气氛非常真情地对秦怡说:“秦妈妈,我能代表所有爱你的观众拥抱你吗?”得到秦妈妈的同意后,朱军和秦妈妈有了长达半分钟的感人的拥抱。这个拥抱既表达了晚辈对长辈的敬爱之情,抚慰了一个伤痕累累的老人的心;又把本期节目推向了最高潮,带给了观众更多的心灵回响;更能让我们领略到朱军游刃有余的主持艺术。

四、精良的制作呈现给观众“有意味”的形式

《艺术人生》在谈话内容上注重从平民化的角度讲述情感化的故事以追求人际传播的互动效应,在节目的表现形式上更是讲究,力求用“有意味的”形式吸引观众。

首先《艺术人生》的结构很有特色。每一期《艺术人生》都能根据不同嘉宾的个性特点、不同的话题,用不同的方式来组织谈话内容,逐幕构建故事,使故事的叙述总是处于上升和前进状态,最后在高潮中结束。

如在《周迅专辑》中,嘉宾虽然年轻,但她的演艺生涯却比较长,虽然还没有更多关于她艺术之旅的文字,但是一个个寓意深刻的标点符号却为她装订了一本别样的书。以顿号相连接的是与周迅合作过的多位名导演,破折号表示沸点、冰点两个极致,句号意味着少女时代的结束等,最后问号留下了一个空白:当青春不在的时候,美丽的周迅还能走多远?让周迅本人去填写。再如为了给观众展示一个更加丰满的“刘老根”的人生,制片人王峥想出了一招:人生如戏,索性就从赵本山的人生舞台的八个角色人手,展开谈话内容。在《无间道III 专辑》中,为了少去排序的尴尬和困难,栏目让女子优先,首先请出了陈慧琳,继而根据规定词语诸如最酷的男人、最体贴的男人等,由她点将出场嘉宾,引出我们的影帝和影星。这种结构因人、因话题而异,既便于谈话的展开,又使得整个节目紧凑而且精致。

其次,《艺术人生》擅长用特别的道具来引领谈话内容,用意外的“礼物”来制造悬念,营造谈话气氛。在《刘欢专辑》中,朱军开场就拿出“玉泉山”牌啤酒,与刘欢对饮。这瓶酒不仅松驰了气氛,而且由这个80年代的“玉泉山”品牌,迅速切人了刘欢的大学时代— 他音乐生涯的起点。当黄磊收到父亲以前常穿的、旧了发黄的白背心,听着父亲朗诵自己写的一首有关这件白背心的小诗时,无论如何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感慨与愧疚,把头侧向一边,好几分钟后才勉强使自己稍微平静下来;当张瑜听到母亲真切的采访录音时,泪水冲破了她的心理防线,感慨源源而来⋯⋯。这些小道具、意外“礼物”的巧妙运用,打通了时空障碍,打开了采访嘉宾的话匣。通过在现场制造意外的惊喜——如神秘礼物、神秘嘉宾的出现,给现场被采访嘉宾以意想不到的、不设防的情感冲击,从而流露出真性情的一面。

再次,《艺术人生》在节目编辑时巧妙运用了画面语言。谈话类节目的特点是主持人与嘉宾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一切尽在谈话中,这样势必淡化电视画面承载功能优势,影响节目的视觉效果和表现力。但《艺术人生》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主持人的背后就是一个大的屏幕,随着谈话内容的变化,视频画面的内容也随之而变。这样就充分发挥了画面语言客观记录、细节捕捉、表情达意的作用,扬画面优势 之长,强化视觉的冲击力,丰富节目的表现力,避免节目的单调性。

此外,该栏目在形式上还增加了一些新的包装内容。如设置现场乐队就可以根据谈话的节奏和进展予以不同性质的音乐伴奏,以渲染现场气氛;为了强化舞台背景,栏目组常常以被访者的生平剧照、童年影像、以及将被纳人谈话议题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照片或资料作为舞台背景修饰,所有的这些设置都会使节目本身增加更多的可视性。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用明星嘉宾来吸引观众的眼球,抓住了观众的兴趣点,使节目的受众面广,体现栏目定位“准”;在谈话内容上不走同质化路线,把话题聚焦于每个嘉宾成功背后的酸甜苦辣的情感故事,体现栏目角度“新”;通过主持人熟谙的主持艺术,用讲故事的形式进行感情化交流,寻找每个嘉宾成功后的必然,探讨人生的真谛,使得节目挖得“深”;节目从前期策划到后期制作都严谨投人、精细有序,包装时尚,说明节目制作“精”。《艺术人生》正是凭着“准、新、深、精”的节目理念,让观众在一个又一个既好看又真诚的情感故事的交流中,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审美快乐,使得该栏目直进成熟期,并且保持着成熟期。

只要《艺术人生》继续坚持“准、新、深、精”的节目理念,融娱乐性与人文性、商业性与艺术性于一起,节目定会永葆成熟的魅力。

例文2:评《艺术人生》栏目彰显的艺术魅力

《艺术人生》是中央电视台第三套节目访谈式栏目。该栏目其独特的形式、鲜活的内容,详实的资料、风趣的语言和感人的敌事,将我国一个个知名的艺术家、演艺界明星大腕的曲折艺术人生之路展现 在观众面前,在观众申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艺术人生》具有形式新颖、选材精准、巧设悬念与合理配置等艺术魅力。

中央电视台第三套节目访谈式栏目《艺术人生》自开播以来。以其独特的形式、鲜活的内容、详实的资料、风趣的语言和感人的故事,将我国一个个知名的艺术家、演艺界明星大腕的曲折艺术人生之路展现在观众面前。既轻松活泼,又发人深思;既情感充沛,又催人奋进。是一个吸引人、亲近人、感染人、启迪人、激励人的成功栏目。

《艺术人生》的艺术魅力。首先表现在新颖的形式上。电视访谈形式本来是电视新闻和新闻专题的专利。这种形式简便、快捷、灵活、生动、真实。《艺术人生》的编导们独具慧眼,大胆的借用了这种近距离直接采访当事人的新闻纪实形式,并注入了众多的艺术元素。进行了艺术再创造。使全新打造的《艺术人生》栏目,不但具有新闻的纪实性,还具有了艺术的可视性和多样性。观众面对面的看着这些自己崇拜和喜爱的,过去只能在节目里才能看到的艺术家、明星和大腕们感到无比的亲切。听这些走下舞台,银幕和屏幕并卸去艺术光环的艺术家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逸闻趣事。得到了一种极大的愉悦和精神上的满足。

《艺术人生》的艺术魅力,还体现在节目内容的选材和编排上。编导们另辟蹊径,在观众感兴趣和极具吸引力的爱情、家庭、婚姻等情感世界和日常生活琐事上以及一些鲜为人知的逸闻趣事上大作文章,进行深入的开掘。这一匠心独运的做法。一下子就拉近了艺术家、大腕、明星们和观众间的距离。昔日这些被鲜花、掌声所包围着的名 家名人立时变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凡人:他们在事业上也并非总是一帆风顺.也曾贫困潦倒过,但他们在追求艺术真谛的道路上,从不言弃。观众们在赞叹、惋惜、笑声和泪水中跟艺术家、明星们融为一体。心心相印,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这种身临其境、现场参与共同创作的氛围。让观众们在精神上、艺术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艺术人生》其实是人生的艺术。

悬念的设计和合理配备是《艺术人生》艺术魅力的又一个展现点。所谓悬念,主要是指编导利用观众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前景的关切与期待心理,设置的一个个看点。《艺术人生》的编导们充分把握住了这一艺术元素。成功的设置了一个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人物出场。或者人物专访录像带同放。而这些大多都是被访谈艺术家多年未见的亲人、战友、朋友、中小学老师和儿时亲密伙伴。这种亲人故友相聚的场面十分感人。看过之后,让人久久不能忘记。

书籍功能与装帧艺术的完美结合 第3篇

1 什么是“书籍装帧”

“书”一词来自拉丁文Liber。最早指位于树木的木质与外皮之间的薄层, 它和石头一起作为最初书写的载体。“书”作为一种载体是一个按照无限变化的模式复制并传播的工具。在没有文字以前, 人们主要依靠语言来表述和交流经验。在人类思想和社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 口头记事和表达情感开始受到了限制。而文字的产生, 起到了记载知识和传播思想的重要作用, 这便是书籍产生的最直接和最基本的条件。

“书籍”既是物质产品, 又是精神产品。作为精神产品, “书”是指用文字在一定形式的材料上记录人的经验、表达人的思想、传播人类知识的工具。而“装帧”一词, 从字面上解释, “装”字来源于中国卷轴书制作工艺的“装裱”, 有书籍装潢之义。“帧”字原为画幅的量词, 装帧两字联在一起, 就形成了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词语。装帧本身就是一个艺术门类, 既有艺术性的含义, 也有功能性的含义。

“书籍装帧”是具有明显特色的艺术门类, 它与其他商品的最大区别是富有书卷气, 虽然也属于商品, 但冠以文化传播功能的头衔。书籍外观的护封、材质、内页的字体、插图、板式都需要有一个整体的策划和创意设计。另外, 书籍独特的平面视觉媒体与其他艺术有不同的审美方式和独特的美学要求, 由于“书籍装帧”艺术是应用艺术而不是纯艺术, 它的美学观应该考虑审美性、艺术性与功能性、舒适性等综合因素。要使受众通过“书籍装帧”的封面、扉页、环衬、插图、编排产生愉悦的审美心理感受, 最终让受众从“认知”到“认同”进而到“认购”。针对以上的目标“书籍装帧”艺术的魅力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2 书籍装帧是艺术性与功能性完美结合的特殊商品

2.1 书籍装帧的艺术性

书籍装帧属于艺术的范畴, 此性质决定了书籍装帧封面设计代表文化性和艺术性。虽然书籍作为精神商品也卷入了市场经济的漩涡, 利用封面做广告招来征订, 的确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但绝不等同于一般商品的包装那样随着商品的使用价值的启动而完成和废弃其艺术性。市场经济中书籍装帧艺术已经从简单的封面设计过渡到现在的封面、环衬、扉页、序言、目录、正文等书籍整体设计, 以二元化的平面思维发展到一种三维立体的构造学的设计思路。我国先秦思想家荀子说:“君子知夫不全不萃之不足以为美也。” (《荀子·劝学篇》) 极为强调美的整体性。孔子“尽善尽美”的审美理想, “尽”字也表达了“全部”、“整体”的含义。书籍装帧在审美的角度中力求完美, 任何一本精美的书籍都有整体的艺术性。西方美学家说过“一个物体的视觉概念, 是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后的总印象。”整体美这一要素贯穿于各局部之间, 游离于表里之外, 显现于人们的主体视觉经验之中。

书籍装帧的艺术性, 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多因素、立体的、动态的系统工程。书籍装帧艺术的美感具有多元的、丰富的要素。体现在设计师将情感注入书籍的各个环节, 给人们以美的享受;体现在设计师对书籍内容的理解, 通过艺术语言的表达方式, 与读者的心灵产生碰撞, 引起读者对书籍及其内容产生美好的联想。当读者阅读一本书籍时, 在接受文字或图片所传递的信息的同时, 也在享受着书籍装帧所营造的艺术氛围。

2.2 书籍装帧的功能性

书籍装帧的功能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实用功能, 二是审美功能。实用功能是书籍的基本功能, 而审美功能涉及的则是书籍艺术性作用。书籍具有承载书稿内容的功能、利于阅读和引导的功能、对书籍的识别功能、促进购买的功能、对书籍的保护功能等。

书籍装帧设计是营造外在书籍造型的商业性包装和对内在信息传递的理性思考的综合学问。是设计师对书的内容准确地领悟和理解后, 经过周密的构思、精心的策划和印刷工艺等的运筹过程。书籍设计不仅仅是一种设计, 更应从中挖掘传播的含义, 运用理性化有序的设计规则, 表达出全书的内涵要素。书籍的形态、严谨的文字排列、准确的图像选择、有规则的版面构成、有动感的视觉旋律、完美的色彩搭配、纸材的应用和印刷工艺的准确性, 都需要寻求与书籍内相关的文化元素。从视觉表达上展现书籍的内容, 启示读者产生联想, 达到书籍设计的审美与信息阅读功能的完美结合。

随着人们现代物质文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书籍装帧设计的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种变化的表现形式体现在材料与印刷工艺上。目前, 我国印刷、装订工艺的不断提高, 使许多书籍装帧在精致和豪华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烫金压膜屡见不鲜, 撒金粉、UV封面、红木函套等花样百出, 各具风格的书籍装帧设计层出不穷。高科技含量的精美的装帧可以增加书籍的附加值, 并且书籍装帧艺术本身也可以成为图书市场的卖点。

2.3 书籍装帧的功能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

一个完整的书籍设计一定是遵循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内容和形式是事物的两个方面。例如书籍设计中的文字、图片等元素应该都是为书的内容服务的, 如果忽视内容, 一味将美的元素强行结合, 却完全不符合书得内容, 那么书籍就失去了其本质。在完成书籍装帧设计的同时只有掌握书中的精神实质, 并了解作者的风格以及读者对象的喜欢等, 然后通过寻找内容和形式的结合点, 将书籍的精神内涵用富有创意的形式表现出来, 使书籍的内容得到升华。

书籍是社会、物质、精神的产品, 是用文字记录人的经验、表达人的思想、传播某种知识的工具。书籍装帧是塑造书籍的整体艺术形式, 具有审美的艺术价值和阅读功能的意义, 它从视觉上展现书的内容, 启示读者产生联想和阅读。

一本书籍的装帧设计是否成功, 不仅要依赖有才华的设计师, 还要依赖有眼力的好编辑。装帧设计需要文编和美编的配合, 这样才能使书籍的艺术性与功能性完美结合。文字编辑作为选题的策划者、文稿的审读加工者, 也应是图书装帧形式的参与者和设计方案的支持者。如果没有沟通或沟通太少, 很容易造成设计观念上的脱节, 使设计创意夭折, 造成庸俗的设计作品在市场上出现。同时书籍装帧设计师在设计之前, 应该了解和研究该书的内容、阅读群体、印刷工艺和价格定位, 了解读者的所思、所想、所求。并且要研究市场, 研究图书装帧风格。总之,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只有把书籍装帧的艺术性和商业性对立的方面统一起来, 设计出来的书籍才可能有市场竞争力和广阔的价值空间。

参考文献

[1]邓中和.书籍装帧创意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4.

[2]邱承德, 邱世红.书籍装帧设计[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 2007.

视觉艺术的完美运用 第4篇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公寓文化艺术节辩论赛完美落幕本网讯(通讯员张欣欣)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进一步完善公寓文化建设,4月20日晚,由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举办的公寓文化艺术节辩论赛在张衡教学楼604拉开了序幕。此次辩论赛由主席孙萌主持,13级部分同学参加。

本场比赛的正方为13级一至五班代表队,持“文明宿舍的评选是靠管理”观点;反方为六至十班代表队,持“文明宿舍的评选靠个人修养”观点。孙萌主席宣布比赛开始,首先,正方一辩准确而具体地阐明了正方的观点,表示靠管理来评选文明宿舍有很多便利。接下来反方一辩就正方的观点进行了反驳,并举例阐述己方的立论。陈词结束,激烈的攻辩环节和自由辩论接踵而来。双方二、三辩激烈交锋,针对“文明宿舍的评选是靠管理还是个人修养”问题展开了辩论。在自由辩论阶段,双方就标准问题争论不休。比赛中精彩连连、掌声不断。双方四辩循序渐进,总结精辟,引人深思,将比赛气氛推向了高潮。最后,由正方赢得此次辩论的桂冠。

本场辩论,辩手们不仅在辩论中使自身的辩论技巧得到提高,而且对宿舍管理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提高了我院学生对宿舍管理的重视度。同时,为我院下阶段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团总支

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 第5篇

作为2016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参演剧目,新疆木卡姆艺术团和上海音乐学院通力合作、精心打造的这部音乐诗画《木卡姆印象》,将传统艺术与多媒体艺术完美结合并呈现给观众。这也是中华民族融合、东西地域艺术交流的结晶,更是“一带一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木卡姆印象》以维吾尔十二木卡姆音乐为载体。木卡姆音乐源远流长,是融音乐、舞蹈、诗歌、戏剧表演为一体的独特表演形式,被誉为“中华瑰宝”和“丝路明珠”,同时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保留木卡姆原生态艺术特色的基础上,《木卡姆印象》引入现代美学理念及创作手法,将古老的木卡姆与现代数字化舞台空间呈现形式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影视、动画、全息影像、三维全景式、网络虚拟环境观摩形式等多媒体手段,对传统艺术形式重新构架、表达和演绎,有效延伸了作品的表现形式和舞台空间,将木卡姆艺术的精华以崭新的面貌体现出来。

西域奇葩

那么,什么是木卡姆音乐?

公元7世纪,在阿拉伯半岛诞生了伊斯兰文明。此后,伊斯兰文明跨越北非和伊比利亚半岛,向东中亚、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迅速传播。从中国的新疆到北非的突尼斯,在长达一万多公里的土地上出现了拥有大量穆斯林人口的地区。共同的文化有共同的音乐,伊斯兰文明所涵盖的几十个民族享有一种共同的音乐文化。这种音乐文化,调式结构特殊,节奏模式独特,音程迥异,使用大致相同的乐器,这就是木卡姆音乐。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木卡姆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彼此相通的,因此形成了一种世界范围的音乐现象:国际木卡姆现象。

公元16世纪,在新疆南部强大的叶尔羌汗国(首府在莎车),谙熟音乐、精通各种乐器的英俊国王阿不都热西提汗迎娶了热爱写诗和弹琴作曲,会演奏热瓦甫、弹布尔和萨塔尔琴的阿曼尼莎汗做王后。阿曼尼莎汗掌管了全国的音乐机构,召集民间乐师,把维吾尔的叙事歌、木卡姆和麦西热普等艺术遗产做了一次大规模的整理,使之系统化和规范化,并使其定型成套,这就是“十二木卡姆”。这是维吾尔音乐史上划时代的改革。遗憾的是,阿曼尼莎汗后来因难产去世,年仅34岁。国王承受不了沉重的打击,在她去世后不久也因过度悲伤而逝世。维吾尔人民世世代代怀着崇高的敬意,将阿曼尼莎汗对十二木卡姆做出的历史性的功绩铭记在心,她的名字在维吾尔文化里程碑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民族民间遗产的抢救、挖掘工作极为重视。1954年至1955年,吐尔地阿洪等木卡姆大师被请到乌鲁木齐,除了录音以外,还对他们所演唱的木卡姆唱词进行了详细的记录。来自北京的音乐家万桐书等在1958年根据录音,第一次记录出木卡姆曲谱,并于1960年以五线谱曲谱出版发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政府又投入人力财力,录制CD、DVD,出版发行。还将木卡姆的歌词翻译成汉语、英语,对木卡姆的演唱、传承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木卡姆”一词的解释有多种说法。有说“规则、规范”,也有说“乐音、音位、音阶、调式”,认为“木卡姆”指在琴板上所按的位置。还有说“音乐体裁、套曲”,特指一种音乐体裁。我们的解释是:“融歌、舞、乐、画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

维吾尔木卡姆中,“十二木卡姆”最具代表性意义,由《拉克木卡姆》《且比巴亚特木卡姆》《斯尕木卡姆》《恰哈尔尕木卡姆》《潘吉尕木卡姆》《乌孜哈勒木卡姆》《艾介姆木卡姆》《乌夏克木卡姆》《巴雅特木卡姆》《纳瓦木卡姆》《木夏吾莱克木卡姆》《依拉克木卡姆》等十二套大型套曲组成,其中每一套又包含“琼乃额曼”“达斯坦”“麦西热普”三部分组成。“琼乃额曼”意为“大曲”,由叙咏歌曲、器乐曲和歌舞组成;“达斯坦”意为“叙事长诗”,是一种说唱形式;“麦西热普”意为“聚会”,在日常生活中节日聚会都会以这种载歌载舞的形式出现。十二木卡姆中每一套的演唱时间大致为两小时,因此演完十二套共需约20多小时。十二木卡姆如一杯杯美酒让人如痴如醉,又像一幅幅画卷,你能在里面看到饱经沧桑的历史和绚丽多彩的生活画面。

每套木卡姆的演唱速度一般按照“散、慢、中、快”变化,并按照“深沉、优美、欢快、热烈”的情绪展开。开始的散曲委婉曲折、扣人心弦;中段的慢板抑扬顿挫、凝重典雅;中板节奏流畅抒情、沁人心脾;到快板欢快热情;到最激烈时则热情激烈,甚至狂热。木卡姆的旋律节奏变换异常丰富,却又变化得自然得体、不留痕迹,其调性丰富多彩、变化无穷。它与十二平均律有着根本性不同,有很多四分中立音和活音,使音乐风格绚丽多彩。木卡姆的乐手同时也是歌者和舞者,他们放下乐器,即能载歌载舞。

维吾尔木卡姆除了“十二木卡姆”外,还有刀郎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伊犁木卡姆。它们各不相同,却又相互影响。刀郎木卡姆苍劲有力,旋律高亢热烈,那是刀郎人对严酷生存环境的抗争。在刀郎艾捷克、热瓦普、卡龙奏出的复调衬托中,领头的歌者高声诉说心中的希冀,随后几十位鼓手一起敲响。那激越的鼓声震撼苍穹,震撼人心。

新疆维吾尔人,生也是歌,死也是歌。融音舞诗画于一体的新疆木卡姆,昭示着维吾尔人对生命的渴望,对大自然的赞叹,对美好生活憧憬和向往。

交融辉映

新疆木卡姆艺术团的音乐总监、此次活动的策划与总导演努斯莱提·瓦吉地畅言,此次演出是木卡姆这一古老艺术的全新表达。

十二木卡姆以及新疆其他地区的木卡姆原版本演唱时间较长。此番东西部艺术家携手创作并演出的《木卡姆印象》,选取的都是每套木卡姆中的经典片段,并对其进行重新创作,不仅保留了传统的民族乐器,还加入了钢琴、管弦乐及双排键等现代乐器,使乐队更加充实、音色更加饱满,更丰富地展示木卡姆的音乐特色。如哈密木卡姆片段,由于哈密木卡姆长期受汉民族音乐影响,其旋律委婉深沉,从3/8到6/8拍,再到5/8和7/8拍,迷人变幻的音乐伴随着优美律动的舞蹈,令人神往;又如刀郎木卡姆片段中,一群英俊潇洒的男舞者伴随着热烈奔放的音乐舞动,令人振奋;伊犁木卡姆节奏平和,多以2/4拍、4/4拍交替进行;吐鲁番木卡姆音乐和舞蹈激情奔放,剧中三个美艳的维吾尔姑娘合着热烈的鼓声,演绎了维吾尔人火一样的热情……

nlc202309081754

木卡姆的音乐和舞蹈兼宫廷雅乐和民间俗语双重属性,仔细聆听观看可以发现,在《木卡姆印象》中,每套的散板即“琼乃额曼”部分,节奏多用2/4、4/4拍,曲调优美抒情,舞蹈动作端庄、稳健、婀娜多姿,头、面、肩、手腕、小腿等部分配合巧妙;而‘‘麦西热普”部分,节奏多用5/8、7/8拍,适宜粗犷有力的“萨玛舞”,开始跳舞时,舞者深情庄重、肃穆,动作古朴沉稳,随着音乐逐渐高涨,舞者变得痴迷狂热,节奏越来越快,舞蹈也渐趋欢快热烈,最后进入跳跃和旋转的高潮。现场看到,观众几乎要跟着他们舞动起来。

《木卡姆印象》的每一位演唱者都气息饱满、音域宽广、音色明亮,且感情真挚感人,每一句乐句都让他们唱得或沧桑悲凉,或凄婉柔情,或奔放激荡,使听者身临其境,内心随着旋律跌宕起伏。这种来自生活的声乐艺术非常本真,从技巧层面上看很难定位他们的“唱法”究竟属于美声、民族还是原生态。演出团队中有些歌者经过系统的声乐训练,但他们并没有被技巧束缚,力求以真情实感把对生活的热爱,真诚而又热烈地表达出来,使现场的每一位观众都被打动。这就是艺术表现的最高境界,值得所有演唱者好好学习。

《木卡姆印象》的乐队是一个优秀的乐队。可以想象,演奏着萨塔尔、弹拨尔、热瓦甫、手鼓、都他尔等民族乐器的演奏家与演奏着钢琴、管弦乐及双排键等西方乐器的演奏家之间的配合,需要怎样的融合及默契。令人钦佩的是,在《木卡姆印象》的整场演出中,乐队的演奏几乎是无懈可击。演出刚开始,我们听到的是用键盘模拟出的啾啾鸟语,钢琴流淌出的自然风光,随着而来是钢琴伴奏下的沙塔尔、弹拨尔、热瓦甫等演奏出的轻快节奏,烘托出《美丽的传说》主题和缥缈梦幻般的诗情画意。从这么一个小小的片段,我们就完全领略到西方现代音乐和木卡姆传统音乐融合辉映的魔力,也领略到演奏家们的高度契合。乐队除了自身的演奏和配合,还要高度关注多媒体画面的变化。如在打小鹿的情景,我们看到的是当小鹿跳跃、转身时,和听到的音效配合得分秒不差,可谓天衣无缝。

毫无疑问,《木卡姆印象》的巨大成功,还在于把现代数字多媒体艺术融合到木卡姆的剧情和场景之中,使古老的木卡姆焕发出现代气息和青春活力。令人赞叹的是,数字多媒体在作品中完全排除哗众取宠、表现自我的诟病,真正融合到剧情里,并为我国东西地域文化的融合乃至新时代的民族融合贡献出自身的力量。当第三篇章《炽热的爱情》拉开帷幕时,我们看到多媒体营造出彩蝶纷飞的画面,更有艳红的飘带扑面而来——彩蝶在汉族文化中象征着刻骨铭心的爱情,红飘带则更是炽热喜庆的象征。第四篇章《幸福的家园》,多媒体在背景的中央展现出烈火熊熊的火焰山,它昭示着维吾尔族人民的家园就在火焰山,就在中国新疆的吐鲁番盆地。

精益求精

从2015年3月开始筹划,直到2016年5月亮相沪上,《木卡姆印象》整整经过了14个月的打造历练。《木卡姆印象》由“50后”老一辈艺术家统筹和指导,而主创团队大部分都是“70后”和“80后”,他们受当代文化的熏陶,大部分接受过西方音乐的教育。比如总指挥努斯莱提·瓦吉地老师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是新疆当地最早接受西方音乐教育的前辈;而担任该剧第一场作曲的尼加提·艾尼瓦尔是曾求学于上海音乐学院的作曲博士;副指挥努尔巴纳正在上音访学。第二、第四场一些音乐片段的作曲家伊里亚尔、木合塔尔等也都在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读书。老中青三代通力合作,表现出学者和艺术家们对木卡姆的敬意、保护和传承。

由上海音乐学院媒体设计博士、英国诺丁汉大学信息科技硕士、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学院(筹)负责人代晓蓉老师带领下的《木卡姆印象》视觉创作团队,基本由上海音乐学院的专家、老师构成。作为非新疆本土的艺术家团体,在此次的剧目视觉编排中经历了一番从学习、模仿到全部推翻、重新解构、组合再创作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遇到的最突出的难题,就是如何解决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之间的关系并调和的问题——要在已经非常成熟、有鲜明特色又坚守传统的艺术根基上进行创新。这是一项极高的挑战,要求《木卡姆印象》的制作既不能够完全照搬木卡姆原型,也不能够脱离他们的灵魂和精髓。2015年8月,团队最初创作出的作品已经非常接近维吾尔族的审美,但经过反复商讨和斟酌,大家认为如果做出来的东西与原版的木卡姆艺术近乎一致,也就失去了制作这部新剧的意义。最后,团队毅然决定放弃这些初创成果,赴新疆各地进行了大量实地采访和考察,还对新疆题材资深纪录片导演刘湘晨等专家做了采访,获得了很多创作启发和灵感。最后,全剧采取了“取极致”式的表达模式,即抓住精髓并将其解构、扩大、重组,最终形成在现代艺术概念下的维吾尔族艺术表现新样式。

我们相信,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将赋予木卡姆新的生命源泉和活力。

视觉艺术的完美运用 第6篇

一件艺术作品, 一方面作为感性形象, 可以见闻感知的;一方面作为理性内容, 要诉之于精神, 二者是统一的。我们能接触到、见到的是它直接显现给我们的样子, 然后再追究它的意蕴或内容。它之所以对我们有价值, 不是它直接显现的形态, 而是指引我们进入内在的意蕴。没有无形式的内容, 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

一个好的艺术家必须是创造者, 在创作的过程中应当运用适当的形式、深刻的感觉和真实的情感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只有做到内容和形式达到完美的结合, 才可以创作出有精神、有生气的作品, 一个艺术家运用这样的创作方式才可以算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黑格尔认为, 艺术美是远远高于自然美的。因为艺术美是由精神产生和再生的美, 蕴含着精神与理念的精神比自然现象高多少, 艺术美相对于自然美就优越多少。任何时期、任何类型的艺术, 只要是真正的追求美就应该是蕴育着理念的, 是表达心灵的, 只有这样的美, 也只有传达此类情感的艺术才是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的优劣, 艺术家地位的高低, 都是取决与他所表现的心灵和灵魂的深刻程度的。

艺术创作并不是对自然的模写或直接的临摹, 艺术应当是有“制作”的人造行为。艺术理想的本质在于使外在的形式必须符合内在的精神。

在黑格尔《美学》第一卷第三章对于上述观点的论述, 文中主要分成两大部分来进行阐述:

一、美的个性

总体看, 有两方面值得探讨:第一, 真实的东西只有通过外在存在, 才可以展现它的客观存在和真实性。第二, 真实的东西在反映为外在现实时, 所组成这真实的每一部分都是有灵魂的, 关系是并列的, 而且都包含在这个整体里。所以, 艺术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是有灵魂的, 只有这样才能让精神显现出来。由此, 主要通过三部分来叙述。

首先, 艺术作品整体要有生气。由此, 什么样的灵魂依照它的本性才可以通过艺术达到它的真正的表现呢?艺术的真实不应该只是所谓“摹仿自然”所不敢越过的那种空洞的正确性, 而是外在因素必须与一种内在因素协调一致, 而这种内在因素也和它本身协调一致, 因而可以把自己如实地显现于外在事物。

其次, 艺术的理想始终要求外在的形式或内容要符合内在的精神。那么, 艺术就需要对本身想要表达的事物进行选择。

再次, 艺术理想的本质是把外在事物的“制作”或“加工”成为有精神、有内在的事物。

二、理想对自然的关系

“艺术的理想表现对于自然的关系?”, 通过分析理想与自然的对立关系, 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种特征:

(一) 艺术作品具有完全形式的观念性

1.从外在来说, 艺术理想的表现内容可以是完全不重要的。

2.观念性的艺术是介乎单纯的有限客观存在和单纯的内在观念之间的。

3.艺术运用这种观念性的作用。由此得出, 艺术的这种形式的观念性特别引人入胜的不是它的内容, 而是精神所带来的快慰。这里就引入到了主题, 进一步说明理想对自然的关系:心灵才是艺术创作中的“王道”。

(二) 观念于自然存在的东西相比有着范围广的优点。由于观念本身就具有普遍性, 艺术作品不只是一般性的观念, 而是由某种形式的体现。

(三) 理想与自然性的对立含义

黑格尔认为艺术创作高于自然, 艺术家是创作者, 而在于创作的过程中心灵必须通过合适的方式与外在形式完美的结合在一起。黑格尔进行论证时提出的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个:

1.艺术作品通体要有生气灌注, 从而引出一个问题:既然形象上的每一点都应化成灵魂的眼睛, 这种灵魂应该是怎样的呢?

外在因素与内在内在因素协调一致了, 而且内在因素和它本身也协调一致, 这样才可以把自己如实地显现于外在事物, 由此灵魂才可以达到最完美的状态。

2.艺术应该是诗, 还应该是散文?在艺术里诗究竟是什么, 散文究竟是什么?

艺术里真正是诗的东西就是我们说的理想, 但是坚持用诗的因素参与到艺术里也会误入歧途, 给人产生乏味、枯燥的感觉。

3.在拿自然和诗对立时所指的自然究竟是哪一种呢?

此时的“自然”应该是每件事或每个场合中现在目前的东西。

4.理想与自然性的对立究竟含有怎样意义呢?

只有精神才能把自己体现于身体, 自然的东西在这里按照它的定性就只显现为精神的表现—因而也就是显现为经过观念化的东西。

5.要表现这种有心灵产生的内容, 从哪里可以找到形式呢?

每一种形式都要和所要体现的那种普遍的意蕴密切吻合。

艺术作品作为一种传递美的工具, 它表达的是理想, 表达理想的程度直接决定了其地位和影响力。一件艺术品, 在技巧方面已十分完美, 并不能说它就是完美的艺术。完美的艺术, 是理念和表现的完美结合, 不仅要有理念, 表现理念的形式也要符合这个艺术形式, 对象和心灵完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达到一种和解, 把内心世界完美地置入外在世界中, 包含这两者才是最高的艺术品。

探究科学与艺术完美统一的理想课堂 第7篇

一、导入———顺理成章的自然美

采用巧妙的教学手段,在学生大脑的兴奋点上下手,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有位学者曾提出“课伊始,趣即生”的教学要求,说明兴趣在推动人出色地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中的重要作用。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场白,是教师讲授每一节课时给予学生的第一感知,其重要的艺术特征是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出紧紧抓住学生心弦的情境,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此,每一课堂要注意调动学生兴趣特别要注意讲究课堂导入艺术。

每节新课的导入设计得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拓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到情感传导的作用,把学生引入无比瑰丽的知识世界,为上新课创造出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要使导入富于艺术性,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课型的需要入手。既要符合教学的目的性和必要性,又要符合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规律性。

二、讲授———凝聚“四性”的整体美

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以科学性为基调,以艺术性为旋律的美妙的交响乐章。理想的课堂教学,尤其应有科学性和艺术性,杜威先生对科学性的认识很明确: “科学性在教育上占有独一无二的、无法估价的地位。”

课堂教学活动主要突出它的表演性、创造性、审美性和情趣性上。所谓表演性就是指教师如同演员,通过知识内容、言语表述、姿态情感去获得讲授效果,并且在表演时具有很强的即时性; 所谓创造性就是指教师对讲授内容的处理、讲授方法的选择、讲授方案的设计、讲授过程的组织、讲授技巧的运用等,不能只拘泥于一种模式; 所谓审美性就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既要展示自己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又要调动学生的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注意,使教学双方真正陶醉于一种美的享受之中; 所谓情趣性就是指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表现出高尚热烈的情绪,要创造出有情感的学习环境。总之,在整个课堂教学中都应体现教师的匠心独运,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情趣盎然的积极状态。

三、巩固———变式练习的层次美

课堂教学应是严密的科学性与巧妙的艺术性高度结合的教学,它以科学性为基础、为前提; 以艺术性为先导、为手法,相辅相成,和谐一致。艺术性伴随着科学性,飞入学生稚嫩的心田。“使学生在知识的王国里吸取知识甘露,在美的领域中成为审美的人。”练习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强化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课堂练习的艺术在于层次性和多样性。

所谓层次性,是指课堂练习要有层次、有梯度、有变式,使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所谓多样性,是指课堂练习设计多样,题型要富于变化,具有针对性、典型性、启发性、目的性、渗透性、整体性、趣味性; 练习的性质应分为逆向练习、辐射练习、动态练习、操作练习等; 练习的结构要根据一定的目的设计适量的题组,使知识逐步系统化、网络化、集成化。

四、板书———直观规范的形态美

板书是一门“实用美学”,既要“中用”,又要“中看”。“中用”是板书设计的目的; “中看”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的审美感受。中看的板书,会寓教于乐,寓智于美,使学生如迎面春风,感到美在其中,乐在其中。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板书设计不可忽视其美学性。

形式优美直观形象的板书,不仅给人以视觉美感,而且有益于培养学习兴趣,丰富想象力,加深对课文知识的理解。美学家朱光潜说“美是客观方面的某些事物、性质的形状适合主观方面的意识形态,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完整形象的那种特质”。板书是师生共同“再创造”成果的记录,是教学内容的精华。课堂教学效果的动态生成性可与板书的灵活性相结合,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所以,设计巧妙的板书不仅可以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

五、语言———声情并茂的艺术美

课堂教学是教师通过语言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具有较高的艺术性。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声声入耳、句句感人、取喻贴切、出言有章。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具有较强的号召力、饱满的激情、严密的逻辑性,也应该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趣味、幽默而富有启发。

古人说: “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可见富有激情的语言才能感人,才能广泛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才能在课堂内产生一种强烈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使学生的思想高度集中到黑板上、教师身上、书本上。教师应该通过自己语言的抑、扬、顿、挫和面部表情的变化及恰当的手式等,体现出不同的感情色彩。同时,根据授课内容的发展,时而低声细语、时而大声疾呼、忽而声色俱厉、忽而婉转动听。这样,以表情、语调作为课堂语言的辅助工具,就使授课内容与讲课激情高度和谐统一,从而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没有良好的教师素养,就没有精彩的教学语言,也就不可能有理想的教学效果,更谈不上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视觉艺术的完美运用 第8篇

“哥特”一词最早源于中世纪居住在北欧条顿民族的一支叫哥特的部落。这个部落以野蛮彪悍、嗜杀成性著称, 经过几个世纪的迁徙流浪后, 最终在公元五世纪灭亡了西罗马帝国, 摧毁了古典文化, 也因此被希腊和罗马人称为“野蛮人”, 因此“哥特”一词具有恐怖、无知、愚昧等含义。

另一说源于建筑学概念, 艺术家们用它来指称12~16世纪风行于法国北部的一种建筑风格。这种风格主要用于教堂和城堡等建筑, 其显著特征是高高耸立的尖顶、笔直的立柱、狭长的窗户、垂足的雕像、多尖的拱门, 给人一种向上的视觉暗示, 营造出一种肃穆升腾、强烈向上、直指天国的感觉。虽然在今天看来, 这些建筑无疑都是中世纪文化的瑰宝, 但在文艺复兴时期这类建筑被称为“哥特式”。那些崇尚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思想家认为“哥特式”建筑风格代表着落后、野蛮和黑暗, 在他们的影响下, “哥特”一词又被赋予了恐怖的、神秘的、中世纪的、黑暗时代的等诸多含义。

“哥特”风格后来随着大众文化的兴起, 迅速延伸到文学领域。英国小说家贺拉斯·瓦尔普是最先将“哥特”注入文学领域的作家, 他的小说《奥特朗托城堡》被看做是开创了英国和西方“哥特小说”的先河。这部小说是“作者在哥特式城堡中创作的以中世纪为背景的充满罪恶、暴力、残忍凶杀的‘一个哥特故事’”。瓦尔普的《奥特朗托城堡》面世之后, 雨果、柯勒律治、勃朗特姐妹、雪莱等不少大师级作家都深受其影响。在欧美文坛上, 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特立独异的文学现象。

“哥特”自身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延展力, 适用于大众文化的众多领域。“哥特”经过了建筑领域的演绎, 文学领域的洗礼, 又渗透到了音乐、绘画领域。“哥特”文化首次应用到电影领域, 是1921年瑞典人克里斯滕森所拍的纪录片《历代的巫术》, 这部影片的主题第一次采用了异教、巫术、死亡等阴暗面元素, 于是哥特文化第一次与电影撞出了火花, 自此“哥特电影”面世。哥特电影集哥特建筑、哥特小说、哥特音乐、哥特绘画于一体, 运用各家之精华, 成就自家独特之风格。这其中以被电影界公认的好莱坞电影“鬼才”蒂姆·伯顿最为著名。

蒂姆·伯顿所拍摄的影片, 无论是商业类型片、恐怖悬疑片、泥偶动画片还是温情童话片, 哥特元素无不深深渗透其中, 无不洋溢着哥特风格的场景, 穿梭着哥特式的人物, 发生着哥特式的故事情节。在他的影片中, 哥特式的女孩随处可见, 这种女孩的特征是尖下巴、大眼睛、面容苍白, 眉宇间总有挥之不去的阴霾。如《剪刀手爱德华》中的女主角维诺拉·赖德、《理发师陶德》中的女主角海伦娜及《断头谷》中的克里斯蒂娜·里奇, 都是这种风格的女孩。蒂姆·伯顿所推崇的哥特式的青年人就是他心爱的男演员约翰尼·德普, 其特征就是苍白的面容、神经质的嘴角、卷曲的黑发, 还有他那独特的、飘忽不定的说话方式。

哥特式的恐怖怪诞、黑色幽默和直面死亡, 在蒂姆·伯顿的镜头下全面展现, 以《断头谷》和《理发师陶德》最为著名。

影片《断头谷》开头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便是惊恐神秘, 那蜡烛油看似血滴, 色彩阴森恐怖, 月黑风高的荒野中, 孤车赶路, 凄凉恐怖的惨叫, 人头落地的血腥场面, 令人毛骨悚然。整部影片除了克莱思的回忆部分之外, 基本色调几乎都是蓝黑色、青黑色、灰白色, 整部片子都笼罩在一片黑色的阴沉压抑之下, 使整个村庄仿佛置身于一个孤立的空间中, 阴冷的白色雾气笼罩着灰暗的村庄, 低矮的尖顶小屋若隐若现, 形成迷离、神秘而又恐怖压抑的效果, 影片的场景散发着浓郁的哥特式气氛。影片中的男主人公是一个胆小的、有心理阴影却很聪明的警察神探克莱恩, 影片是由克莱恩对村中多起杀人事件的调查展开, 是哥特式悬疑片和恐怖片的杂糅。案情疑点重重, 扑朔迷离, 无头骑士的存在与否, 行凶者究竟是人是鬼, 直到克莱恩亲眼目睹了无头骑士追杀治安官的过程, 无限惊恐之后, 他才最终弄清了事实:卡翠娜的继母才是始作俑者, 她为了夺取家产, 运用巫术驱使在坟墓中取来的头颅为自己杀人, 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断头谷》中, 蒂姆·伯顿运用了大量经典哥特意象营造和加强哥特氛围,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无头骑士。在影片中, 无头骑士在村中屡次进行残杀, 被杀者的头都被砍下带走, 这将村落带入一片血雨腥风中, 人心惶惶。无头骑士看似无目的性的杀戮, 实则是为了寻找自己的头颅。影片对无头骑士的屠杀行为进行了大幅展现, 多次直接展示无头骑士杀人的场景, 毫不回避残暴的血腥场面, 那暴虐残忍的杀人手段仿佛让人重新回到了黑暗残酷的中世纪, 成功营造了一个在暴力中让人惊悚恐怖的哥特世界。《断头谷》将哥特式风格的那种恐怖、惊悚、荒诞、阴郁、超现实, 、黑暗和诡异这些与死亡概念密切相关的气质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该有的哥特式元素一样不少, 然而影片的结尾却依然是温情的, 是哥特式电影中无可替代的经典, 成为蒂姆·伯顿哥特式电影风格的集大成之作。

蒂姆·伯顿还十分偏爱死亡题材。《理发师陶德》是蒂姆·伯顿哥特式死亡题材影片的经典代表作。蒂姆·伯顿在影片中穿插了大量的割喉镜头、血流满地的死亡场面, 完全展现出了哥特风格中的血腥恐怖的场景。在19世纪伦敦阴暗湿冷的街头, 单调的黑白灰三色的建筑物、仿佛能沁出水来的青石板道路、狭长街道上被拉长的人影、主人公哥特式僵硬苍白的面孔, 更增添了影片的黑暗与恐惧之感。锋利的剃刀划过咽喉、鲜红色的血溅高五尺, 这些直面死亡的血淋淋的场景, 使整个影片充满了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阴冷。影片再次让蒂姆·伯顿的哥特式情怀得到释放。

在影片中, 被复仇所左右的陶德, 看透了城市的黑暗, 他身边的每个人背后都隐藏着罪恶, 他无法改变, 只能毁灭。陶德在理发椅上安上机关, 人坐在陶德的理发椅子上,

WENJIAOZILIAO

仿佛变成了木偶, 没有表情和动作, 好似只是流水线上的产品, “只有当他们喉咙被陶德割开的一刹那间, 鲜血喷出, 才有一丝人的感觉”。从此, 理发室只有进没有出, 尸体顺着密道流到了楼下的烤炉旁。陶德用剃刀开始自己的复仇毁灭之路, 也走上了不归路。这部影片尽管没有传统意义上哥特式电影的吸血鬼、巫术、宗教背景等元素, 但影片以复仇为主线, 以死亡为终结, 为我们展现出了仇恨的延续性和死亡的残酷性, 谱写了一篇关于仇恨、痛苦和死亡的精彩的哥特式乐章, 但更深层的意义是通过这血淋淋的悲惨故事引发人们对善恶的思考。

总之, 蒂姆·伯顿既是哥特风格的忠诚发扬者, 又是哥特风格的完美演绎者。蒂姆·伯顿利用哥特式的视觉美感, 把哥特风格通过哥特式的显著符号展现得淋漓尽致, 通过银幕为观众呈现了一道道哥特式的华丽盛宴, 为大家构筑起另一个天马行空、绚丽诡异的视觉世界, 在恐怖和痛苦中为我们提供了审美愉悦, 这就是蒂姆·伯顿哥特式电影久盛不衰的原因。

摘要:蒂姆·伯顿既是哥特风格的忠诚发扬者, 又是哥特风格的完美演绎者。他的影片具备浓郁的哥特风格, 在完美演绎哥特风格的同时, 给哥特题材注入了新的元素, 文章就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蒂姆·伯顿,哥特电影,艺术风格,完美演绎

参考文献

[1]王琰.蒂姆.波顿黑色电影的丰富内蕴[J].电影文学, 2012, (18) .

[2]梁毅.论蒂姆.波顿电影中的哥特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3) .

[3]王晓倩、方刚.蒂姆.波顿电影《断头谷》中的哥特元素解析[J].电影评介2012 (11) .

[4]吴优.蒂姆.波顿在电影中对歌特元素的运用[J].科技创业家, 2012 (23) .

[5]万蕾.恐怖之窗里的黑色幽默浅析——电影《理发师陶德》的艺术特色[J].名作欣赏, 2012 (14) .

[6]智琛, 梁苗.试论蒂姆.伯顿的哥特式电影[J].电影文学, 2011 (3) .

[7]王欣慰, 马丽明.蒂姆.波顿与他的《圣诞夜惊魂》[J].魅力中国, 2010 (34) .

[8]王晓姝.哥特之魂[M].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0年版.

[9]高燕.哥特气质下的光与色——浅析蒂姆.波顿电影艺术风格[J].大众文艺, 2008 (11) .

视觉艺术的完美运用 第9篇

关键词:现代设计,艺术,科学技术

引言:

设计是人类把自己的意志施加在自然界之上, 用以创造人类文明的一种活动。设计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 同时又需要艺术来表达情感。所以, 设计的重要课题是一个将形式与功能结合的问题, 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现代艺术设计之中, 强调技术与艺术的高度融合。

1 设计的内涵及其与艺术、科学的关系。

文艺复兴使"美术"从"艺术"中分离出来, 形成所谓的"大美术"、"小美术", 工业革命使"设计"从剩下的"小美术"即"装饰艺术"中分离出来。美术辞典对设计的解释是这样的"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所形成的构思和意图, 运用符号形象地表现为可视的内容, 作为造型活动的重要阶段的造型计划可称为设计。"因为设计既要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又要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所以有人把设计定义为科学的艺术, 也有人定义为艺术的科学。我们暂且把设计看成是美的"物化"。当美的"物化"达到一定质量时, 才能形成一种较高形态的生产力。它受到时代性和创造性的制约。社会发展到多元化的今天, 我们没有必要下结论说设计到底是艺术还是科学, 它是艺术和科学的多角度的融合。

设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它的变化反映着时代的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水平, 也体现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的状况, 并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人类生产和创造活动中, 实用与美观相结合, 赋予物品物质与精神双重作用, 这是人类设计活动的一个基本特点。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分工, 设计与艺术开始分离走向互有区别的两个独立体系。按照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说法, 艺术和科学作为社会诸多学科的分支都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制约, 都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

设计作为一种社会活动, 一方面, 设计是创造性的, 类似于艺术的活动, 另一方面, 它又是理性的, 类似于条理性科学的活动。正因为这种特质, 使设计受市场和技术的制约, 经历了设计流派的更迭, 设计文化的变迁, 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2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现代设计的创新

从古到今,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 创造新技术, 利用新技术, 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

19世纪中叶, 工业革命最早的英国, 迅速地成为"全球车间" (WORKSHOP OF THE WORLD) , 于是, 为了扩大世界贸易, 就有了1851年举办国际博览会的需求。博览会的巨型展厅由园艺师约瑟夫·帕克斯顿 (JOSEPH PAX-TON) 设计的, 后来被人们称为"水晶宫"的建筑, 就成了当时艺术与科学融合的杰作。当时, 钢铁和水泥已经大量生产, 正好为建筑提供新材料并促进技术革新, 使建筑走向具有前所未有的面貌———工业化生产, 装配式施工。因此, 一座新设计、新工艺、新材料的水晶宫展现在人们面前。水晶宫对世界近现代建筑史, 乃至工业设计史, 影响极大, 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工业化产品, 表现了工业化生产的定型化。水晶宫成了现代设计的代表作, 以至于我们今天还常常以它为案例, 谈现代主义、功能主义、结构主义等等的发生与发展。然而, 水晶宫也的确是艺术与科学技术融合产生的不朽艺术设计作品。

1914年德国科隆博览会出现的"玻璃亭"。这是一座用五光十色的玻璃嵌板搭建而成的拱型建筑, 是由布鲁诺·陶特 (BRUNO TAUT) 设计的。陶特用了七彩颜色和怪异形状, 创造出了一座极其富于想象力的建筑。新材料和新技术满足了布鲁诺·陶特奇思异想, 他的设计也就被后来的人们常常谈起, 而且把这个设计作为西方表现主义的代表作。

到了1977年, 法国蓬皮杜文化中心建成, 这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结合的更高阶段。也许预示着现代艺术走向新生, 也许预示着科学技术在创造艺术。蓬皮杜文化中心是一座由钢管和玻璃管构成的庞然大物, 特别引人注目。蓬皮杜文化中心不仅内部设计、装修、设备、展品等新颖、独特、具有现代化水平, 它的外部结构也同样独到、别致、颇具现代化风韵。如果说卢浮宫代表着法兰西的古代文明, 蓬皮杜文化中心便是巴黎现代化的象征。

然而, 今天工业时代已经过去了, 但是, 艺术与科学的紧密结合并没有到此停止。信息技术革命及其成就使人们的工作、学习及生活的方式和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以计算机、网络为特征的信息化社会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也改变了设计师的工作方式, 设计的形式和内涵都在发生变化。如果说在工业时代设计师的才能受到了技术的束缚和限制, 信息时代的技术发展则可以为设计师的想象力如虎添翼。与此同时, 设计师的设计过程也是技术参与的过程, 十年前, 一支铅笔和一张绘图桌就是进行设计所需的全部工具, 今天, 苹果电脑、扫描仪、打印机取代了绘图桌, 复杂的绘图软件也代替了铅笔。电脑虚拟技术的发展和在设计领域中的应用, 使设计中艺术与技术的隔膜--即设计作品的物化过程的隔膜得以消失, 也使传统的设计程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即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并行设计", 使设计作品能综合艺术、结构、工艺、技术、材料、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 以谋求最佳、最完善的实现途径, 使最终的物化得到理论上的可行性和经济性的高度整合, 成为检讨设计的重要手段。

3 现代设计满足了人类求新、求变、求异的心理, 依靠的仍然是艺术与科学的融合

当人类从工业社会突然迈进信息社会门槛的时候, 艺术家与科学家都不约而同地发现, 艺术与科学竟然达到密不可分的程度。艺术需要借助科学技术创造更新、更奇、更异的艺术效果满足消费者对多样化产品的需求。科学也同样离不开艺术, 它需要调动一切艺术手段, 证明和推销自己的新技术, 借助艺术来增加新技术的高附加值。信息社会为艺术与科学的结合, 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 艺术与科学开始在这个广阔的新天地里, 上演更加引人入胜的一幕。平面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 一切现代艺术设计, 又争先恐后地在这场新的"艺术+科学"的运动中, 充当着开路先锋。

20世纪是一个发明与创造的黄金时代, 对人类社会带来最大影响的莫过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冲击了政治、经济、文化和人们的日常生活, 而且开始改变人们的意识形态、思维方式。新技术革命为人类文明史谱写了辉煌的篇章, 也正在为更富有创造性的艺术设计提供更大的可能。所不同的是, 科学技术仍然强烈地提醒人们, 要特别了解和掌握它的使用功能;艺术则一再暗示人们, 它仍然包含着人类的特定思想和情感。

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 "设计"的概念已经越来越多的为人们所认同和接受。纵观设计的发展历史, 我们不难看出, 设计与艺术经历了最初的一体化, 逐渐形成各自不同的专业领域, 直至发展为当今设计与科技和艺术之间建立的新融合, 设计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渗透着艺术的存在, 所以我们不能孤立地强调功能主义, 强调科技在设计中的作用, 而忽略艺术对产品本身的影响, 同时也不能过分为表现艺术而忽略其功能性, 艺术与科技必须完美地结合。

参考文献

[1]朱铭, 荆雷著.设计史[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设计家丛书.

[2]荆雷.设计概论[M].河北美术出版社.

[3]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新世纪出版社.

[4]王受之.世界工业设计史略[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5]吴静芳.世界现代设计史略[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6]孙美兰.艺术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7]李政道.科学与艺术.

陶陶:营造一个完美的艺术之家 第10篇

陶陶家里的老式家具都是经过精心挑选,从北京的旧货市场淘出来的。客厅里暖色系的沙发和窗帘透露出主人热爱生活的一面,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休息,欣赏着陶陶家中收藏的名画,有著名画家张思永和王斐的油画作品、还有台湾著名画家丁泉雄的情色作品,以及当代著名水墨画家雷子人的绘画作品。最显眼的是放在餐厅里的一幅吴贯中的作品,价格不菲,让这个家充满了艺术气息。

一旦进入这个家,一定会被其中完美的生活小细节所打动。各种装饰性的小饰品,比如京剧脸谱和陶瓷收藏,北京的冰糖葫芦造型的工艺品,以及儿童房里的各种卡通玩具和家中随处可见的绿色植物,这一切都显现出陶陶热爱生活、情趣细腻的一面。

在陶陶的家里,尽可以找到各种装饰风格,中式的浓艳,西式的疏朗,后现代的新潮,新古典的雅韵,当代艺术的氛围,甚至园林的点缀,都毫无痕迹地糅合进来,家居的设计装修风格可谓多元,是典型的中产阶级舒适典雅的生活品味。

由于陶陶具有良好的艺术素养,家中的颜色搭配得天然合一,红色的家具、橘色的窗帘、绿色的植物、古董瓷器、名画名作,所有元素都被陶陶精心地串联在一起。客厅的华丽灯饰、餐厅的古典餐桌、从玄关延伸进来的木地板、中式雅致的家具,一眼望去,陶陶的家中流露出一种极为舒服的流畅感。

陶陶的家,功能分区简洁分明,但是每一处都可以感受到情和调带来的舒适和唯美。素色的壁纸营造出浪漫的感觉,传统的中式家具透着古典文化的气息。色彩鲜艳的儿童房,轻松而又充满了意趣。书房一面墙的书柜,透过明亮的窗户,有一种书香混合着水仙花的芳香气息,弥漫了陶陶的家。

在陶陶极具风格、别致的家居环境背后,每一样物品都有一个小故事。摆放在私人浴室里的从女人街淘来的柜子,装着各式各样的首饰和化妆品。精巧而缤纷的小玩意将浴室装扮成一個女子的私人世界,美与柔情处处洋溢。

视觉艺术的完美运用 第11篇

荐当主持, 且在课余时间认真准备, 最后精彩地主持了“诚信———做人之本”的主题班会。在同学老师的掌声中, 他也充分享受到了胜利的欢乐和成功的喜悦。

二、迂回婉转, 曲径通幽

张小菊, 生性活泼好动, 聪明好学, 乐于助人, 是班上的开心果。可她受言情小说和爱情影视剧的影响, 开始迷上了谈情说爱, 并不思悔改, 大有打杀不怕的架式。为此家长多次来校, 可并未取得明显效果, 家长对其失去了信心, 想让其退学。为了说服教育她, 我绞尽脑汁, 费尽了心机。记得有一次, 下晚自习后一眨眼的工夫, 张小菊就不见了, 问问同宿舍的同学谁也不知她去了哪?我怀疑她和那个男生在一块, 可这么大个学校真不知从哪去找, 我只好在宿舍楼前等她。一直到快熄灯的时候, 她才从操场回来。说实话我真想痛斥她一顿, 以解心头之恨, 可细一思量, 批评指责她早已习惯, 我何不另辟蹊径, 给她个意想不到呢?我使劲朝下压了压火气, 心平气和地问她去了哪里?清不清楚老师替她担心?而对她是否和那个男生在一块我只字未题, 只让她快点回宿舍, 好好想想今晚上的事, 明天和老师有个交待。她用疑惑的眼光看看我, 确定老师的态度后, 轻轻地说了句“对不起”就跑回宿舍。第二天一大早, 她就主动找我谈昨晚上的事, 并向老师保证, 以后再不和那个男生单独交往, 请老师放心。自那以后, 她真的没再和那个男生单独交往。我暗自庆幸自己当时的明智, 更清楚了教育是一门深奥的学问, 它不但要求教育者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更要求教育者的方式方法必须得当,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了防止她不再故伎重演, 我想办法将她的课余时间填满, 鼓励她加入微机课外活动小组, 并和相关老师接洽给予适当关照。在我的精心教育下, 张小菊不但让父母打消了让其退学的念头, 而且把我视为知己, 无话不说。到毕业时, 原本聪明的她在学业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技能更是令人刮目相看。

三、以情为本, 潜移默化

毕鹏飞, 性格内向, 是个有心计的孩子, 可他对学习没兴趣, 课上常常发呆, 不然就在桌子下面修理各种小电器。对于他这种表现, 我没有单纯的指责, 而是在尊重其人格和情感的基础上, 让任课教师课上多关照他, 并引导他将课上的地下活动在课下公开, 替老师、同学服务。为了培养他的学习兴趣, 平时我总是多关照关心他。记得有一次, 我发现他课上总是睡意朦胧, 经了解他因压力大, 已连续几夜靠安眠药入睡。我提意他早起跑步加大活动量, 并称自己就得益于天天锻炼身体, 自那后在早操前我和他一起慢跑, 师生俩边跑边谈, 谈父母、谈学习、谈家电的修理、谈健身……我们的话题越来越多。一个星期过去, 毕鹏飞的失眠不治而愈, 我班学生都叫奇, 因为现在的毕鹏飞不但夜里睡得香, 上课听讲也认真了许多。

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在十几年与问题生的交往过程中, 我正是以爱为宗旨, 以此感动他们, 转化他们, 当然还有许多方面需要不断更新, 不断改革。但我坚信, 只要教师把他们当知心朋友, 多谈心, 多个别辅导帮助, 彼此建立起相互信任理解的朋友型师生关系, 寓教于情, 问题生的转化就不是件难事。

【心声】隰班主任艺术

●谢忠

初中班主任工作就应该是扎根于教育科学土壤的艺术之花, 也就是说初中班主任工作、教育工作既要科学合理, 又要如同艺术品般的出神入化。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 班主任应该研究班主任工作的理论与原则, 更要研究班主任工作的教育艺术与科学教育的方法。

一、工作艺术要与教育科学紧密联系、完美结合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 艺术规律的掌握必须经过一个心领神会的过程, 与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探索出符合自己班级需要的科学方法。教育是科学, 同时又是艺术。当今教育, 班主任面对的学生不再是一个等待灌水的空瓶子, 而是一扇扇等待敲启的大门。从这个意义上讲, 班主任工作艺术也是“开门的艺术”, 掌握科学的教育艺术成为班主任必修的基本功。班主任工作艺术是班主任教育思想、教育能力、教育素养、教育风格和教育机智等方面素质的综合反映、体现, 是班主任在教育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精湛、娴熟、巧妙、显效并带有鲜明个性化特点的教育教学技艺, 是一项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锻炼造就的一种能力, 是借鉴他人教育经验, 融会贯通领悟于心、升华外现于行的教育活动, 是班主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刻苦钻研教育教学规律并仔细琢磨了然于心的结晶。

二、班主任应该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渊博的相关学科修养

班主任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它表现在两个方面—————精通和知新, 精通就是对所教学科要掌握其基本理论, 了解学科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和社会作用, 掌握重点、难点。不仅要知其然, 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抓住要领,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运用自如, 要能在教育教学中, 不仅是传授这些知识, 而且要运用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知新就是要不断学习新知识, 讲课要有新意。班主任还应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功底, 教育学、心理学是班主任工作艺术的理论依据, 应熟知并能灵活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要注重知识的日积月累, 注重总结经验教训。总之, 班主任的工作艺术与教育科学来自不断的学习。

三、班主任应做到品格高尚、为人楷模

教师作为人类知识的传播者、塑造者, 必须将公正、善良、忠诚等人类的美好品格成为自己永不丢失的精神财富, 应该把修炼自己的品格作为自己终身的必修课。笔者认为, 有些班主任工作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可, 没有得到学生家长的认可, 在教育工作中应该是失败了。如果我们仔细考查一下历史上成功教育家的业绩, 我们不难发现, 每一位教育家无不都是一位品格高尚、为人楷模的人。

四、班主任要对学生有一颗爱心

作为班主任必须具有一颗爱心, 没有爱能够做好班主任工作是不可想象的。爱是现代教育的第一法则, 没有爱便没有现代教育;没有爱便没有真诚, 因此没有爱的工作艺术是空洞的。教师的爱应该像母亲般细腻。应该能把对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教师的爱并不是一般意义的爱, 它是一种天性和修养的结晶, 它是道德与人格的统一, 它要求教师具有献身于教育的远大理想, 必须具有伟大的热爱真理的精神。

摘要:教育是科学, 同时又是艺术。为了要把工作做好, 班主任应该研究其工作的理论与原则, 更要研究其教育艺术与科学教育的方法的紧密联系, 以求达到完美结合。

上一篇:采编实践下一篇:煤层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