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2024-06-23

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精选12篇)

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第1篇

关键词:荒岛,二元对立,他者,女性缺失,资源掠夺,环境污染,反抗

《蝇王》一出版就以其反乌托邦式的故事情节引起热议。派特里克·莱利 (Patrick Reilly) 将其和约瑟夫·康拉德 (Joseph Conrad) 的《黑暗的心》并置, 解读人性黑暗[1]。迪克森 (L.L.Dickson) 从作者“寓言式的内涵”进行解读[2]。但这些都避开了一个问题:书中的女性哪儿去了?女性的集体缺席反而彰显了她们的存在, 让人不禁想探究她们的去处。这一问题随着女性主义话题的兴起引起人们关注, 女性的缺失受到人们质疑。有学者将此归咎为威廉·戈尔丁的“厌女情节”[3]。但是这样的看法脱不了激进女权主义的嫌疑。那么到底是谁“谋杀”了她们?此外, 除被忽略的女性, 小说中另一角色荒岛也一直被忽略。它是男童们口中的“金银岛”在最后却成了人间炼狱。它到底是一个缄默的旁观者还是人类畏惧的未知的力量?它同书中女性的缺失是否有关联?回答这些问题需要一个更具有包容性的视角, 而生态女性主义为此提供了可能。

生态女性主义诞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 法国学者弗朗索瓦·德·奥博纳首次使用这一词, 她指出二元对立社会中, 女性和自然都属“他者”, 受到男性的压迫, 强调女性进行生态革命的重要性。薇尔·普鲁姆德做了进一步解释, 她认为生态女性主义解释了第三条道路:“妇女不再被迫接受那个陈旧的压迫性的“地球母亲”形象, 男人女人都是自然和文化的一部分;男女两性同样都能与自然共处, 他们也可以携手打破对文化的二元建构”[4]。但在一本被由男性作家撰写, 女性角色集体缺席的作品中, 女性角度从何说起?这也是文章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小说中男性和女性二元对立关系的体现。

1 女性的缺失与贬损

1.1 女性的缺失

“人是通过话语才被定义的” (米歇尔·福柯) , 在福柯看来, 话语权是一种权利象征, 维护统治者权利的手段之一就是剥夺被统治者话语权。人类历史对女性的描述寥寥数笔, 并非女性无作为, 而是在以男权社会为主的情况下, 女性话语权被男性剥夺。

猪崽子的“姨妈”是小说中少数出现过的女性。小说中, 猪崽子由姨妈带大, 这设定也反映了父权社会对女性角色脸谱化的设置―养育者, 在猪崽子的世界里姨妈也就成了成人世界的代表、权威的象征。男童互相吹嘘着自己父亲, 但对猪崽子姨妈却颇不以为然。“可我姨妈—”“去你的姨妈!” (威廉·戈尔丁:2006) 每次言及姨妈, 猪崽子就会被勒令闭嘴。在男童干预下, 姨妈作为书中为数不多的女性被噤声、淡出故事。

除被噤声的姨妈, 书中被剥夺话语权的女性还大有人在, 但这些“女性”在哪儿?

女性的概念并不单纯指生理上的女性, 文中的女性被以隐性的方式“显现”了出来, 小说中的男性通过剥夺这些“隐性”女性的话语权从而让其噤声、缺席。“女性是逐渐形成的”[5], 波伏娃认为小男孩儿和小女孩在幼时更加亲近母亲, 视自己同母亲是一体, 但随着父亲概念的介入他们意识到了生理上的差异, 形成了性别的观念。在猪崽子的世界里由于缺乏父亲这类男性角色的形象, 对于性别的认知他还处于视自己同母亲 (在书中则为他姨妈) 一体的阶段, 这让他成了书中女性代表, 猪崽子身上所具的性格特点也反映了父权制社会下对于女性刻板的认知:身体虚弱、情感脆弱、天性敏感。这也成了男性压迫女性的一个借口, 因为二元结构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了:男性―女性;理性―情感;生产—繁殖 (自然) , 认为前者要优越于后者, 女性作为“被动的、传宗接代的动物”[6]被动地接受着男性的奴役和剥削统治。猪崽子的“女性特点”成了同伴欺辱他的理由。

在大家伙们当中, 无形之中形成了一种看法, 即猪崽子是个局外人, 不止是因为他说话的口音, 那倒不要紧, 而是因为他的胖身体、气喘病、眼镜, 还有他对体力活的某种厌恶态度。” (威廉·戈尔丁, 2006:70)

猪崽子每每发表己见就被喝斥, 直到最后被杀害。

拉尔夫是被噤声的又一“女性”。“性别是在各种政治文化交会里产生并得到维系的”[7], 拉尔夫即将被送到学校接受父权社会规则的约束, 这也就意味着他仍处在女性 (母亲) 对其影响中。书中的拉尔夫常陷入对“家”的怀念中, 对“家”表现出极大的留恋, 他回想起家中院子, 房中的书架, 随意摆放的书籍, 书籍中有关女孩儿描述的故事等等。每思及此, 他觉得“一切都很好, 一切都是愉快而亲切的” (威廉·戈尔丁, 2006:127) 。二元论中家被刻画成女性的领地, 表明拉尔夫尚处于同母亲亲近的阶段, 这让他成为了作品中另一女性代表。同猪崽子一样, 拉尔夫发言权被杰克挑衅、剥夺, “你讲个没完没了” (90) , “拉尔夫就像猪崽子, 他说话都像猪崽子, 他不是个真正的头头……他自己就是个孬种” (145) 。杰克的身份颇值得玩味, 他猎手的身份象征了以狩猎文明为特征的父权社会, 而他同拉尔夫的关系犹如狩猎文明的父权社会和以采集为主的母系社会的关系, 一方推翻了另一方。

猪崽子和拉尔夫的社会性别让他们成为书中隐性的女性, 在父权制社会中他们的话语权被剥夺, 受到男性的压迫。

1.2 女性劳动价值的贬低

奴隶主永远不能让奴隶意识到自己的价值, 因此“将奴隶背景化”[8], 男性为了否认对自然、女性, 这些他者的依赖, 也必须将她们背景化, 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挑战他们 (奴隶主/男性) 的优越性, 方法就是贬低女性所创造的劳动价值。

猪崽子等操持“家务”—管理孩子, 清扫房屋, 照看“炉火”, 杰克等男性符号则做着“男人的活”——狩猎。杰克为首的男性猎手队伍对于猪崽子等人所从事的工作表现出不屑。杰克惦记着打猎, 而拉尔夫则忧心忡忡地叮嘱到“只要你的猎手记得住要生火”, 杰克不耐烦地回答道“你呀!你的火呀” (56) 。因为火在文中总和烹饪取暖照明这种生活意象联系在一起, 而这些被认为是女性的事, 男性对此不屑一顾 (君子远庖厨) 。杰克用“我给你们肉吃”标榜自己, 否定拉尔夫等人劳动价值。“他不是个真正的头头……他自己就是个孬种……拉尔夫不是个猎手。他从没给我们弄来过肉……” (145) 对此, 波伏娃剖析道“狩猎者要出生入死地同野兽搏斗。为了部落和氏族的利益, 猎手不顾生死, 借以证明生命并非男人的最高价值……这就是人类不认为分娩生命的性别具有优越性, 而毁灭生命的性别却被人为具有优越性的原因”[9], 这解释了猎手对拉尔夫等女性代表劳动的轻视。

对女性的贬低还体现在父权制社会对性别和工作需求之间刻板的联系。猪崽子要求同去探寻荒岛时被严厉拒绝, 被认为照看小孩才是他的活。“好了, 回去吧, 猪崽子, 去点名。那是你的活儿” (威廉·戈尔丁, 2006:23) 。这种刻板的印象反映了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和剥削, 因为它“至今仍然驱使着人们否定妇女所从事的活动的价值, 其实是否定关于繁衍—再生产的全部活动”[10]。一方面女性被禁锢在家无法参与社会生产活动, 另一方面其创造的价值又得不到承认。这就形成了一个滑稽的怪圈, 一方面男性用一种刻板的意象塑造女性, 给女性灌输“这才是你的本职, 你应该做的”的概念, 而另外一方面对于女性所从事的这些工作十分轻视。”这种逻辑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构造了妇女在公共及私密空间的主要角色。在对经济系统的阐释中, 妇女所从事的传统劳动被忽略不计。

小说中, 女性话语权被男性剥夺, 劳动价值被贬低, 受到男性的压迫, 构成男性―女性的二元对立关系, 这也是生态女性主义所要揭示批判的。除被压迫的女性, 生态环境是生态女性主义关注的另一重点。

2 男性与自然的对立

二元论的观点认为“对于任何X和Y而言, 只要X在精神层面上优于Y, 那么X完全有理由去统治Y;那么自然而然, 人类也就有权利去统治其他物种了”[11]人类认为自己能够主动改变环境, 比其他物种聪明, 因此也优越于其他物种, 便以统治者自居, 文中反映在体现在男性对自然资源的攫取和对环境的破坏。

2.1 对自然资源的攫取

二元论中, 人类待自然如同奴隶主待奴隶, “奴隶被‘理所当然’的认为有义务为奴隶主的利益服务而把自己的利益放置一边。奴隶仅是工具, 奴隶主从自己的需求来定义奴隶的需求”[12]。小说中, 男孩根据人类利益价值定义自然物。“贝壳有趣、好看、是个有价值的玩意儿”这是拉尔夫对海螺的定位, 他给海螺贴上价格标签, 将其商品化。猪崽子连连感叹“那东西可值钱哩” (威廉戈尔丁, 2006:) , 价格标签让贝壳从自然物变成社会产物。野猪也被贴上价格标签变成供人消费的食物, “割猪的喉咙放血, 要不就吃不成肉” (30) 。价格标签让自然产物变成了社会产物, 自然资源被巧取豪夺。

男童在面对自然以“主人”自居, 对自然索求无度。父权制社会认为“只要是为了人类进步和利益, 对自然的剥削也无可厚非”[13]。“前进, 咱们是探险家”杰克如是自称, 一如哥伦布受王室资助去寻找新的贸易市场, 攫取物质资料, 鲁兵逊落难荒岛时也是四处找寻资源建立自己的“殖民地”。他们之间都有着共性, 认为人对于自然有着绝对支配权。这种主人心态也反映了人类―自然的二元对立。

2.2 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人类社会发展常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 因为自然被看做“服务人类利益的工具”[14], “只要是为了人类进步和利益, 对自然的剥削破坏也无可厚非”[15]。火是人类文明象征, 书中男童生火自救, 驱赶野兽、黑暗, 但也正是杰克一众一把大火焚毁了山顶。可对此男孩儿却“对自己释放出的那种力量开始产生一种敬畏感“ (威廉·戈尔丁, 2006:46) 。这也是二元论中人类 (男性) 中心论的写照。在最后权力之争, 杰克纵火烧毁了荒岛, 自然在人类欲望之争中被摧毁殆尽。

虐杀其他物种则是人类破坏自然的另一表现。书中杰克的猎人队伍以杀戮为生并以杀戮为乐。“流了好多血”杰克在捕获野猪后“得意洋洋”地说, 他甚至在说的时候“边笑边抖” (75)

野猪最后在杰克一众的围追堵截下惨烈死去, 在虐杀中男孩有了掌握其他物种生杀大权的满足感, 人类和自然的对立关系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

3 女性的斗争

面对二元制, 女性提出了质疑而且做出了努力, 她们的努力分为两个层次。

3.1 自然环境保护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自然是一个有机体, 人类同其他物种一样只是其中构成。对于因为人类的贪婪和自高自大而被伤害的千疮百孔的自然, 女性同为被压迫者, 在情感上更觉有必要为其奔走呼喊。杰克放火烧岛时, 猪崽子, 书中的女性代表试图制止, 也只有猪崽子敢于批评男孩们的荒唐举动, “要是整个岛都烧个精光, 才真是可笑哩” (威廉·戈尔丁, 2006:47) 。另一女性代表拉尔夫在也竭力制止同伴污染环境的行为, 他斥责小孩儿随地便溺, 要求大家不要在山上随意取火。尽管受到男性打压, 女性仍为保护荒岛做了自己的努力。

3.2 对民主社会的渴望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思想宣传 第2篇

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自然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确定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要求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这些深刻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辩证自然观的继承和发展。

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重要思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详细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向马克思学习什么、如何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重大问题,其中一个方面的内容是“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马克思从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的维度诠释人与自然关系,将自然界视为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生成着的自然界,将自然当作是一个复合系统,既包括人与社会在内的一切存在物即物质世界本身,又包括作为“人的无机身体”的生态环境。

马克思不仅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及其对于人类的优先地位,而且从实践出发去考察人与自然关系,既以实践的观点去理解人与自然的分化与对立,又从实践活动出发去探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从而科学地说明了人与自然关系,创立了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科学的自然观。

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对于人类而言具有客观实在性,与人类存在着双向互动性,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马克思高度重视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同时强调,这些生产和再生产,都要以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为前提条件。一方面,人本身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本身。“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站在牢固平稳的地球上吸入并呼出一切自然力的、现实的、有形体的人”。马克思形象地指出,人有两个身体,一个是他的有机身体即血肉之躯,还有一个是无机身体即外部自然界。人“作为自然的、有形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人和动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劳动,但是劳动从来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是和自然环境结合在一起的。“没有自然界,没有外部的感性世界,劳动者就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界、外部的感性世界是劳动者用来实现他的劳动,在其中展开他的劳动活动,用它并借助于它来进行生产的材料。”马克思谈到历史的前提时认为,它既包括了个人的肉体组织、生理特征,受肉体组织所制约的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也包括了各种自然条件,如地质条件、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等等。他指出,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多次强调自然条件对劳动生产率的制约作用,告诫人们不能离开自然条件抽象地谈论劳动和劳动的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等重要论述,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辩证自然观。

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政治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将生态问题上升到重大政治问题和重大社会问题的高度,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我们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观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科学地阐述了生态与政治的内在关系,认为在由“自然—人—社会”所构成的社会有机体中,生态问题已经超越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界限,而成为一个与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紧密地联系起来的重大政治问题和重大社会问题,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关系背后隐藏着的人与社会的政治关系,分析了人和自然关系紧张与人和社会关系紧张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背后蕴藏着的深刻的政治危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和文化危机,提出了要通过政治制度和政治意识形态的变革寻找解决生态危机的主要出路。

马克思要求人们在认识人类社会的各种政治现象时,必须将其与生态环境紧密地结合起来,要从“自然—人—社会”构成的整体系统的高度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基本趋势。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观将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视为休戚与共的共生体,那种幻想改变自然规律和随意征服自然的做法既是极端天真、幼稚和错误的,同时,会引发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马克思运用“每一种事物都有它的特殊的否定方式”以及人类过多地干预自然界必然会遭到自然界报复的道理,说明各种自然灾难的背后,都有人类对自然不友好的深层次的政治原因,与政治/动荡的发生、政治决策的失误和政治路线的错误等都存在着紧密联系。而只有将生态问题视为重大的政治问题,才能自觉地从政治的高度保护好生态,主动地协调好人与自然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实现民生福祉。

我们党讲政治,就是要讲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切身利益和长远利益,就是要为老百姓着想。从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观出发,生态环境必定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和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

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绿色发展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要全面推动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根本大计的战略高度,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绿色发展观。

马克思认为,要通过尊重自然环境和善待自然环境达到可持续发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地租理论时说:“从一个较高级的社会经济形态的角度来看,个别人对土地的私有权,和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私有权一样,是十分荒谬的。甚至整个社会、一个民族,以及一切同时存在的社会加在一起,都不是土地的所有者。他们只是土地的占有者,土地的利用者,并且他们必须像好家长那样,把土地改良后传给后代。”马克思认为我们留给子孙耕作的应该是改良了的好地,而不是一般的地,更不是被人类污染破坏了的孬地。马克思还认为,不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劳动是有害的劳动。“依我说来,劳动本身——不仅在它目前的条件下,而且一般地说只要它的目的仅仅在于增加财富——是有害的、造孽的。”马克思这一思想是十分深刻的。他反对了那种离开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谈论劳动和生产力的错误。马克思指出,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最终消灭劳动异化、人的异化、自然异化现象。因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马克思既描绘了绿色发展的美好图景,又指出了绿色发展的制度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重点是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调整区域流域产业布局,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这些深刻论述,强调了绿色发展的价值,指出了绿色发展的路径,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

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权益观

习近平总书记以深厚的人民情怀看待生态文明建设,指出要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要求,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保障饮用水安全,基本消灭城市黑臭水体,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要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有效防范风险,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要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表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以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生态权益的价值诉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权益观。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观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命题和根本价值诉求。马克思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看作是人的各种权益实现的过程。生态权益作为人权的重要内容,是直接影响人以及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带有基础性和根本性的权益,对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予以决定性影响。马克思主义认为,生态权益是人在与自然界发生关系的过程中对于自然环境的基本权利以及行使这些权利所带来的各种利益。如占有、利用以及享受自然环境资源的各项权利以及给人所带来的各种利益。生态权益贯穿于每一个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同样,也贯彻于人类社会从产生到消亡的全过程。争取人的生态权益,特别是争取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态权益,是无产阶级阶级解放和个人解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真谛。

《阿列霞》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第3篇

摘要: 生態女性主义是妇女解放运动和生态运动催生出的理论体系。它从性别角度切入生态问题,认为女性所遭受的压迫与自然生态所遭受的破坏存在某种关联。生态女性主义者赞美女性和自然,对父权制的社会结构等进行深入批判,他们主张伸张妇女权益、建立生态和谐。本文将从女性与自然的内在关系、女性意识的体现和和谐的生态女性观三个方面来分析亚历山大·库普林的作品《阿列霞》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关键词:生态女性  自然  和谐  父权制

上世纪70年代,法国女性主义学者弗朗西丝娃·德·奥波妮在其著作《女性主义·毁灭》中首次提出了“生态女性主义”一词。她将女性主义阐述为:“对妇女的压迫与对自然的压迫有着重要联系,要想改变女性的地位,就需要依赖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反对各种形式的统治与压迫”。生态女性主义是妇女解放运动和生态运动相结合催生出的理论体系,它从性别的角度切入生态问题,认为社会上种种问题的根源是男性对于女性和自然的欺压,认为男性对女人的压迫和自然退化、环境恶化间有着某种联系。罗斯玛丽·帕特南·童如是说,“如果说男人是自然的君主,如果说他被赋予了统治自然的权力,那么他所控制的就不仅仅是自然,而且还控制着与之相似的女人,男人对自然可能采取的所有行动,都有可能同时施于妇女”。由此可以看出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父权制世界观统治了妇女和自然,他们反对人类中心论和男性中心论,批判父权制的价值观,探讨女性角色、女性价值,赞美女性和自然。这个概念不仅重新审视了当时西方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结构、社会结构,更重视了自然和女性的关系。生态女性主义不仅仅是女性主义理论,并且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理论。

一  女性与自然的内在关系

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女性和自然有着极大的亲近性,在生理上如女性的月经、怀孕、妊娠以及生产过程都与自然生态的周期性循环有着极大的亲近性。在文明与自然的二元对立里,女性是“自然的”“情感的”“原始的”,是如大自然一般美好、值得赞扬的。库普林在他的作品中不仅表达了对女性与自然命运的双重关注,也体现了他对于生态女性主义的独特理解——女性与自然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库普林短篇小说《阿列霞》中的故事发生在波勒西边界一个偏僻的小村里,文章开头作者这样描述主人公伊万的生活环境:

“正月底的天气是那样糟,要打猎也不可能。白天总是刮大风……我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听着怒吼的狂风不由得感到非常无聊。”

遇到阿列霞之前伊万的生活是无趣的,天气也是糟糕、令人不愉快的。而当遇到阿列霞之后,大自然变为另一幅画面:

“成群的麻雀散落在路旁的柳树上,啾啾地叫得那么响亮,那么激越……到处都感到生命的欢腾和快乐。”

女性角色与自然形象相关联,阿列霞的出现使得伊万心境大变,由此大自然也彻底变为了另外一副模样。伊万已经悄悄喜欢上阿列霞,而此时的大自然是温暖、令人愉悦、纯净和不被玷污的,正如阿列霞在伊万心目中的形象一样。阿列霞从小就生活在森林中,她与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平等地看待一切生命,体现了互相尊重的生态伦理思想。当伊万带着猎枪来到森林时,阿列霞说道,“我不喜欢武器……您为什么要杀鸟杀兔呢?他们并不伤害谁,他们也和您我一样愿意活着”。作者将阿列霞的喜怒哀乐形象地体现在了对大自然的描写中,在描写她的形象时与自然万物相联系、比较。她就像是大自然的女儿一样,正直、无拘无束、生机勃勃得如同春天努力生长的小树。当伊万渐渐意识到自己要失去阿列霞的时候,大自然酝酿的风暴“爆发了”,闪电使“房间玻璃窗震得摇来晃去地乱响”,冰雹打光了树上的树叶,打碎了房间的窗玻璃,“碎玻璃随着响亮的断裂声散落在室内地板上”。自然环境突如其来的变化造成了村庄和房屋的一片狼藉。天气的突变奠定了阿列霞与伊万间爱情与命运的悲剧结局。

二  女性意识的体现

生态女性主义者倡导推翻父权制世界观,解构二元论的统治,创建新的以女性经验为中心的政治秩序、经济秩序、社会秩序,创造新型的女性文化以激励人们来解放女性和自然界,激励女性主义意识的崛起。

阿列霞是一个善良、纯净的大自然之子。阿列霞与姥姥因为被当地愚昧的村民认定是“女巫”而被迫隐居在森林深处的鸡脚小屋里,从此祖孙二人相依为命,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村民对祖孙二人有着极大的敌意,认为她们是“不祥”。所以阿列霞从小在森林中长大,对外界社会一无所知。而从彼得堡到这个偏僻小村庄出差的伊万的出现却扰乱了阿列霞与姥姥原本平静的隐居生活。

阿列霞的形象是独立、高尚的,她在这个以男权主义为中心的村落里没有卑躬屈膝、委曲求全地生活,而是选择了远离纷扰的世故,独居于大自然中。当主人公问道她害怕猎枪吗,她说“我为什么害怕呢?我是什么都不怕的”。阿列霞有着对自己力量的自信,她“稳重而自尊”,没有对男权惟命是从,她面对男人的质问,不但没有感到不自在和卑微,反而在她身上散发着强大而独立的女性气质。

同时作者也塑造了阿列霞的刚强、坚决的一面。当村里人殴打、辱骂阿列霞时,她没有屈服,没有软弱,而是“在愤恨、恐惧、绝望情绪的促使下,向着那些折磨她的人冲去”,并且她对威吓村民的话带着“那么强烈的愤恨,带着那么坚决的警告口气,以致整个人群一时都呆住了”。作者塑造的女性形象不同于人们印象中唯唯诺诺的传统女性形象,而是刚强的、已经诞生了反抗压迫和不公的意识的带有鲜明女性主义色彩的女性形象。她决绝、坚定、勇于反抗,甚至在暴力面前都努力争夺着本应属于自己的话语权和尊严。尽管她的悲剧抨击了当时的男权社会,但是阿列霞生活在这种男权社会下注定就要受压迫和控制,无法改变她的悲剧命运。然而阿列霞却开始了不屈的反击,从故事的一开始我们就能感受到她的反抗意识,随着故事的发展,这种反抗意识也在逐渐增强,她以自己独立自主的精神和坚强高尚的品格,来对抗男权社会的控制和压迫,表示自己渴望追求爱情和自由平等的意志。

作者最终安排了阿列霞与伊万的悲剧结局。阿列霞代表着自然,伊万代表着文明,他们爱情悲剧的根本原因是自然和文明之间横亘着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自然与文明相遇而无法相融。阿列霞曾试图让文明接受她,但文明排斥阿列霞;伊万则无法摆脱文明的制辖,在现实面前放弃了对自然的理想追求。在小说《阿列霞》中随处体现“二元论”之中的对立观点:人/自然,男性/女性,文明/自然,理智/情感……作者精心塑造的爱情悲剧,其实是对二元论变相的批判,以美的消亡呼唤善的回归,以悲剧的令人痛心而引发人们的深思。

三  和谐的生態女性观

生态女性主义者研究发现,二元对立是西方文化和哲学理论的基础和根源。二元论中的对立理论不仅把男性与女性、理智和情感对立起来,并且把男性置于女性和自然之上,认为男人优于女人。那么在这种以父权制和男权意识为中心文化并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里,女性与自然都被称为“他者”,她们只能处于一种次要、附属的地位,她们必须为以男性为中心的发展观下的政治体系、社会体系服务。在这种父权制的社会中,女性和自然是一同被统治、被压迫的,女性和自然一样成为一种可划分、可侵占的资源。在生态女性主义者看来,正是由于西方父权制过度强调发展,才导致了原本和谐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本应相互依存的生命关系变得疏离,导致人与自然也变得互相对立起来。

库普林于1898年创作《阿列霞》,此时正值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阶段。文明与自然发生冲突,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贫富差距依然明显。席卷而来的工业革命解放了资本却没有解放思想,急剧的资本扩张却带来环境的恶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物质化,正值世纪之交的人们思想混沌、迂腐,有些人被利益冲昏头脑,社会人的普遍人格发生着剧烈又微妙的变化。文学家们作为文化思想革新的先锋部队,更早并且更强烈地意识到了思想解放的重要性。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得到扩散和继承,文学家们希望人们能够意识到生态问题和女性问题的重要性。作者借阿列霞之口说道,“我就是惦念着树林,真想把什么都扔下,跑开,连头也不回一下”,他将女性主义思想与生态伦理思想有机融合,不仅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态环境的关心,更表现了对广大女性命运的关注,对伦理秩序更迭的呼唤。

在库普林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用他那细腻的文笔来刻画女性形象与自然形象,他们都是那么的纯洁、美好、惹人喜爱。而故事情节发展急转而下,由最初的“温暖”、“可喜”、“令人销魂”发展为“苦闷”、“恐惧”、“ 怪诞可怖”。由于村民的无知、冷漠、麻木,阿列霞惨遭村民殴打并被逐出村落。作者通过阿列霞一前一后的形象的鲜明对比凸显了人性的冷漠,表达了作者对世纪之交的俄罗斯人精神状态、生存环境的深深的疑虑和对人性、人的情感和尊严的确认的追求。阿列霞的精神和肉体由于这种父权制文化而备受摧残,尽管自始至终她一直坚韧不屈地为自己的命运和爱情抗争,甚至最后几乎失去生命和尊严,但最终还是被遏制在父权制的社会统治之下。自然始终没能融入文明,而是被文明驱赶、压制。作者安排了阿列霞的悲剧命运深深地刺痛人心令人深思,更是发起了对父权制社会伦理制度的挑战,表达了对力图建立男性、女性与自然和谐社会的愿望。生态女性主义者反对二元论,反对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他们追求的不仅是女性与自然的解放,更是一切被欺压者的解放,他们主张消除一切歧视观念、等级观念,主张建立一个平等共生、和谐共处、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社会。

库普林的小说侧重于探讨人、自然、环境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在小说中,他把自然作为事件发生的背景,自然被人格化了,并和人联系在一起。他强调的是打破权利的压抑,男性应该与女性及自然和谐共生。本文将库普林的生态女性观和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结合起来,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分析阿列霞和自然的形象以及男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库普林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在小说中得以体现和深化,他关注弱势群体及在社会中被边缘化的“他者”的命运,主张消除一切不平等的剥削、压迫关系,主张人与自然、人与人、男人与女人和谐平等地共同存在。

注:本文系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万比洛夫戏剧研究》(Y121109W)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库普林,李林译:《阿列霞》,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2] 罗斯玛丽·帕特南·童,艾晓明译:《女性主义思潮导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 F·d·Eaudbonne.Le Feminisme ou La Mort[J] Pierre Horay.1974.

[4] 米兰达·弗里克等,肖巍等译:《女性主义哲学指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 郑湘萍:《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中的女性与自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6] 凌晨光:《当代文学批评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 西蒙娜·德·波伏娃,郑克鲁译:《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年版。

[8] 肖巍:《生态女性主义及其伦理文化》,《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第4期。

[9] 陈小红:《什么是文学的生态批评》,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海洋三部曲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第4篇

一、海洋三部曲的思想概述

1、在 《海洋三部曲》, “海的边缘”这部作品中, 作者用细节展示的方法重点描述了一种叫做“天使蛤”的生物。这种生物具有很特别的生活特性。他们在生态上虽然比较脆弱, 但是却是天然的“钻孔蛤”。其能够将坚硬的土石钻穿, 显示出其力量的强大。

2、在“海的边缘”中, 我们能够清楚的感受到作者对位置的把握十分到位, 卡森对海洋周边的事物进行了具体的描述, 在作者的笔下, 海洋的边缘栖息着各种各样的生物, 而且还会出现一些天敌或者是侵略者。这些生活中最本质的色彩, 往往正是人们所缺失的和遗忘的东西。最平常的往往也是最容易忽视的。

3、在 《海洋三部曲》 中, 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占据着主导地位。其在思考和定位大自然的角色的过程中, 可以帮助她们在思想上消除在性别、种族、阶级等制度上的压迫, 让其适应无节制的自然环境氛围。在“海的边缘”中, 卡森用很细致的语言描写了一个小鬼蟹的生活状况:它栖息于自己的浪头上, 刚挖的洞穴里, 仿佛在那里注视着海洋, 并等待着。夜的黑暗笼罩了海水, 天空和海岸, 这黑暗是属于古老世界的, 远在人类出现之前, 就已经存在......

二、“海洋三部曲”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解析

1、生态女性的伦理认为:人与自然生物处于一个平等的生活节点上。“海洋三部曲”通过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描述, 向人们传达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讯号。其在价值观上摒弃了以人来为中心的客观主义, 解释了人与自然应当是平等和谐的自道理。而且其还表现出一种自然的态度, 倡导人们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去接近自然, 体验自然并且融入自然。为了尽可能的突显出这一人文主义精神, 卡森在 《海洋三部曲》 中, 将生物赋予了人的特征。例如:在作品 《海风下》 中, 卡森为多种海洋生物取名, 其根据生物的不同的特征来进行命名, 有的是命名为“黑脚”, 有的则命名为“银条”。并且将每一种生物都赋予人类的思想, 这种深入动物内心的写法给了读者全新的感受, 从而极大程度的促进了读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以及关爱。同时为了体现出海洋动物主体性, 作者将人类的踪影进行了巧妙的影藏, 从而较好的反映了非人类自然的本质。如果把精确的辨认海岸以及淡水作为一种印记, 那么鱼类的感知能力丝毫不弱于人类。因此, 在卡森看来, 在叙述鱼的活动时, 鱼类才是叙事的主体。

2、生态女性的思想认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相互关联, 彼此依存。人类是海洋生物的代表者, 也是创造者。虽然卡森不曾明确地表明她使用了女性主义或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 但是她对带给自然界危害的科学的批判, 拉开了后来的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序幕。其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为海洋生物编制了一个生物网, 在这个网群里, 所有的生物都是平等的, 其拥有独立自主的权利, 与今天的人权主义有相似之处。在西方文化中, 一些主要的二元论概念有:人类/自然 (非人类) 、男性/女性、理性/情感、中心/边缘等, 其中与男性气质有关的概念被二元论等级制的意识建构成优越的、高等的, 与之相反, 和女性气质相关的概念被认为是低劣的、下等的, “两者被认为不具有任何类似的属性, 从而不可能出现任何重叠、相似性或者延续性。”

3、生态女性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对西方现代科学进行反思以及批判。其认为在人类的族群中, 人们对于微观世界的人类理性主义太过于侧重, 这就必然导致科学理性的过度认可。在 《我们周围的海洋》中, 作者多次提到人类对海洋生物的过度破坏, 这也是生态女性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批判。

三、结语:

“海洋三部曲”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具有很深远的意义, 其不仅有效地的揭示了现代生态不平衡的现状, 还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真理。同时作者从单一的海洋生物细节中看到了整个英美人文主义的现状。深刻启示了人们要热爱和平、热爱自然的哲理。

摘要:随着人文主义的快速发展, “海洋三部曲”的生态女性主义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思想冲击浪潮。《海风下》、《我们周围的海洋》、《海的边缘》是英美自然文学的经典。在三部曲中, 作者用其独特的视觉去审视女性主义思想。用优美的语言讲述了海洋生态的人文知识, 使得文章在朴素的北京下, 又不失天然的本色。本文主要针对“海洋三部曲”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并结合英美文学特色, 揭示了作者强烈的生态关怀和女性意识。

论生态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第5篇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生态危机

生态社会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西方生态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相结合的产物。生态社会主义运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学说,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提升到“资本主义生产与整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基本矛盾”,认为生态恶化是资本主义固有的逻辑,因而解决问题的惟一出路就在于粉碎这种逻辑本身。生态社会主义把生态问题的原因追溯到根本制度,这与传统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一致。

全球化挑战是总体性而非局部性的。全球社会主义国家或政党一方面面临着许多内部难题,针对资本主义全球化,全球社会主义运动的国际合作应对机制远未形成。这不仅需要各国社会主义在基本理论上做出创新性回应。而且还应就这种回应达成共识而不是分歧。

一、生态社会主义

西方的环境危机触发了绿色生态运动,生态运动产生了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集中体现于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中。经济增长、社会公正、环境保护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而生态社会主义正是其中的核心。

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是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属于政治生态学,认为生态问题实际上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只有废除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它致力于生态原则和社会主义的结合,力图超越资本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构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模式。第一,自然是客观自然与历史自然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自然界对人的优先存在地位,认为自然界制约和规定着人的生存和发展,随着实践水平的提高,人必将走向与自然的和谐。第二,人是自然存在属性与社会存在属性的统一。马克思认为,人的解放只能是在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人的社会存在属性与积极顺应自然才能实现。第三。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协调的重要基础,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果。在此思想基础上,生态社会主义形成如下观点:

第一,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因为它无限追求利润的生产方式内在地包含着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内在地决定它不可能真正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各项环境经济政策不可能实际操作到位。全球化加快生态危机的转移和扩散。发达国家由于自己的资源无法维系现有的经济规模与生活水准,就通过资本全球化进行剥削,让全世界发展中国家为他们的资源环境买单。发达国家制定的环保高标准,促使本国高能耗工业向不发达国家转移,甚至还把第三世界当作倾倒各种废物的垃圾场。环境问题一再让位于资本主义主导下一轮又一轮新的经济增长。所谓的可持续首脑会议只能在一些细微问题上达成象征性协议。在现有的资本主义国际秩序下,资金技术援助、贸易义务、教育、债务削减和可再生能源生产等关键议题,不可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第二,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社会公平问题。受环境灾害影响的群体,是一种更大范围的社会公平问题。资本主义的本质不可能会停止剥削而实现公平,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真正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从而在根本上解决环境公平问题。环境的问题要解决,就必须取得共识,必须公平;要公平,就必须改变现有不公平的、由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操纵的国际秩序;要改变现有国际秩序,就只能发展社会主义,因为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公平。

第三,必须用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生态社会主义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就是对经济理性的批判。经济理性只会使劳动者失去人性变成机器;只会使人与人的关系变成金钱关系;只会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成工具关系。而生态理性则力图适度动用劳动、资本、资源,多生产耐用高质量的产品,满足人们适可而止的需求。这是两种截然对立的动机,即利润动机和可持续发展动机。

第四,对未来社会的解释。未来社会应该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质的变革,应是一个经济效率、社会公正、生态和谐相统一的新型社会。这个社会必将是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采用生态经济的模式。表面看来。发达国家显然比发展中国家更有物质条件建立一个绿色社会,但在主要发达国家,绿色变革的要求与动力并不是社会政治的主流。而发展中国家正在拼命向发达国家学习,沿袭西方传统生产消费模式,这样整个世界几乎注定不可能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需要一场社会变革。

第五,变革力量的选择。传统社会主义一直强调变革的力量是工人阶级。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酋先应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为主体的“中间阶层”,然后才是工人。工人阶级虽然缺乏足够的“生态意识”,但他们毕竟是遭受环境污染最直接的阶级,仍蕴藏着最终革命性,是未来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

生态社会主义运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学说,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提升到“资本主义生产与整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基本矛盾”,认为生态恶化是资本主义固有的逻辑,因而解决问题的惟一出路就在于粉碎这种逻辑本身。生态社会主义把生态问题的原因追溯到根本制度,这与传统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一致。

生态社会主义的核心有三个,第一是可持续发展,第二是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批判,第三是对社会主义本质新的阐述。从另一个视角大大印证了中国共产党几年前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意义。有不少人都把科学发展观等同于一种单纯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甚至把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也降低到一个技术层面。这是非常片面的。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变革,包括思想与制度。

在全球化背景下,北部国家和南部国家都出现了不同的生态运动。北部国家的主题是防止污染,南部国家的主题是防止资源衰竭。要解决全球环境资源困境。就要全球协商,全球共识,就必须在全球范围内有计划地放弃西方传统工业文明模式。

今天的生态社会主义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的极大补充。生态社会主义期待生态运动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共同开展对现行资本主义的斗争。因为西方产业资本大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致使发展中国家的剩余劳动力不能全球流动而导致绝对过剩,在生态与就业上,大多数工人选择后者。生态社会主义今天给我们的最大启示主要在思想文化方面,即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要求它必须领导全世界从工业文明向新型文明的伟大转型。我们正处于一个新型文明的开始,这就是生态文明。

二、生态文明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约在石器时代,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为时上百万年。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铁器的出现使人改变rl然的能力产生质的飞跃,为时一万年。第三阶段址工业文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人类现代化生活,为时三百年。从要素上分,文明的主体是人。体现为改造自然和反省自身,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空间上分,文明具有多元性,如非洲文明与印度文明。

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明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自然资料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有限性,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无疑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首先是伦理价值观的转变。西方传统哲学认为,只有人是主体,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的对象;因而只有人有价值,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因此只能对人讲道德,无需对其他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生态文明认为,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有主动性,自然也有主动性;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因而人类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人与其他生命共享一个地球。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还是西方的可持续发展。都说明生态文明是一个人性与生态性全面统一的社会形态。这种统一是以人为本的生态和谐原则即是每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

其次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从原料到产品到废弃物,是一个非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认为更多地消费资源就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生态文明却致力于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关键在于人的主动性。人的生活方式就应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三、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

文明的转型决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农业文明带动了封建主义的产生,工业文明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兴起,而生态文明将促进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超越,包含着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从而使生态文明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恩格斯说:“人们会重新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而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但是要实行这种调节,单是依靠认识是不够的。这还需要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

生态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首先强调以人为本原则,生态文明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另外,在可持续发展与公平公正方面,生态文明也与当代社会主义原则基本一致。

生态文明应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

针对全球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难题。例如生态问题,生态社会主义等新型社会主义流派的探索,不仅在学术上对社会主义进行了理论创新,也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全球问题具体结合起来,给未来人类社会指出了新的方向,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完善。因为当代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得社会主义不能只研究工业文明基础上的阶级关系,还必须研究人与自然的文化伦理。

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第6篇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老子;《道德经》

作者简介:卢葭(1991-),女,汉族,籍贯:江西,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方向。

[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2--02

1、引言

1974年,法国女权主义学者弗朗索瓦·德·奥波妮第一次在《女性主义·毁灭》中提出了“生态女性主义”这个术语。正因看到了自然和女性受压迫的联系,她号召女性发起生态改革来挽救地球,建立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之间的新秩序。同人类中心主义与男性中心主义斗争的同时,她批评那些可能会导致剥削与压迫的父权制价值观。生态女性主义致力于建立一个生态和谐,社会平等的乌托邦。而这个乌托邦却能在老子构建的世界里寻到些许影子和痕迹。

2、生态女性主义与道家世界的跨时空平行

在《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阐释和教学法》一书中,生态女性主义被定义为:“一场致力于社会变革的实践运动,源于女性维系自身、家庭及其群体的斗争。这些斗争反对由男权社会、跨国公司和全球资本主义带来的‘畸形发展’(maldevelopment)和环境退化,赞成恢复环境平衡和等级制的母权社会,继承本土文化,延续基于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价值和经济项目”(Gaard and Murphy 2-3)。

这一流派出现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九十年代得以兴起。卡洛琳·麦茜特作为生态女性主义的先驱看到了自然资源枯竭的危机。在《自然的死亡》一书中她深入探讨了女性和自然的内在联系,并号召人们发起女性解放与保护自然环境的运动创建一个新世界。

像其他运动和学派一样,生态女性主义也有自己的分支,比如自由生态女性主义,激进生态女性主义和社会生态女性主义。薇尔·普鲁姆德将自由生态女性主义视为第一拨女性主义浪潮,认为其“试图不加批评地将妇女按照男性的生活方式以及男性的人格模型打造成型,并将其看做是中性的”(Plumwood 27)。

激进生态女性主义是第二拨生态女性主义浪潮。普鲁姆德认为“如果说自由派女性主义是拒绝了为女性所设立的理想典范的话,激进女性主义(以及某些形式的社会女性主义)则是摒弃了男性典范(Plumwood 30)。但是激进女性主义容易受到二元论和等级制的影响,“通过强调女性与自然之间的本质性联系,这些生态女性主义者用最刻板的二元论方法将女性与自然同男权文化对立起来”(Armbruster 99-100)。

社会主义生态女性主义的重点在于社会自由和阶级斗争。同其他分支相比,社会主义生态主义批评较为温和。主要立场是妇女应该解放她们自己并消除私有制。总而言之,社会主义生态女性主义“侧重于权力关系,尤其是与资本主义的交集,种族主义和父权制,以及政治化个人生活的产物”(Madsen 184)。这一点也构成了生态女性主义者的基本认识,因为生态女性主义“不仅建立在对男权社会中剥削自然和压迫女性之间的联系的认识基础上,而且建立在对这两种统治形式与阶级剥削、种族主义、新殖民主义密不可分的认识基础上”(Gaard and Murphy 2-3)。

《道德经》是道家经典,老子智慧的结晶。当代西方生态女性主义和中国几千年前的某些观点不谋而合。其中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是对女性和弱者地位的关注,其二是打破二元对立追求阴阳的平衡与和谐。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写道: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老子 58)

老子说“知其雄,守其雌”是想表明知晓前者坚守后者,因为这是掌握全局的最佳状态。“守”有把握和坚持的意思。“雌”在此不仅仅指代女性,而是有更深的蕴意,可指代一些与女性气质有关的东西,包括静止、柔软和灵活等特质。由此可见老子对女性地位的关注与推崇。

而在第四十章又写道: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86)

“弱者道之用”表明老子认为道最为重要的作用就是它的弱性。创造世界和作用于万物需要将“弱”运用其中。此外“反者道之动”蕴含了万物循环往复的哲理。凡事都有两面并且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这一观点在第二章中也有所体现:“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 5)。

正如美与丑,善与恶,一切都是相对的和可变的。“相生”、“相成”意味着对立的二者相互依存和补充。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 91)

事物有着阴面和阳面,就像向日葵面朝太阳,它的背面就是阴处。一所房子有朝阳面必定就有阴面。这也是为什么老子会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看似矛盾的双方其实相互交融,正如代表“阳”的男人和“阴”的女人共生共存。“性别压迫是父权制社会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压迫形式”“(Madsen 158),既然阴阳融为一体,一方的存在必须依存另一方,那么双方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在这一点上生态女性主义者持有相同的观点:“女性主义不应仅仅提出性别关系上的不平等问题,而更应消除惯性思维并奉行平等主义。”(Madsen 124)

3、结语

当然,《道德经》也存在着不少瑕疵和缺陷。它的局限性在于老子始终未能打破二元的堡垒。老子对“阴”推崇至极,显示出他认为阴胜于阳,弱胜于强等观点。而阴阳和谐的理想状态,无论是生态女性主义者还是道家学者都难以企及。无论如何,《道德经》这本充满中国古代智慧的哲学著作都值得生态女性主义用以研究和参考。

参考文献:

[1]Armbruster, Karla. “Buffalo Gals, Won’t You Come Out Tonight”: A Call for Boundary-Crossing in Ecofeminist Literary”..Ecofeminisit Literary Criticism: Theory, Interpretation, Pedagogy.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onis Press, 1998.

[2]Davion, Victoria. “Is Ecofeminism Feminist?” In Warren, Karen J., Ed. Ecological Feminism. London: Routledge, 1994.

Freedman, Estelle B. The Essential Feminist Reader. New York: Modern Library, 2007.

[3]Gaard, Greta. Ecofeminism:Women,Animals,Nature. 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93.

[4]Girardot, N.J. And Miller, James, and Liu, XiaoGan. Daoism and Ecolog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5]Madsen, Deborah. Feminist Theory and Literary Practice.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6.

[6]Plumwood, Val. Feminism and the Mastery of Nature. London: Routledge, 1993.

[7]老子:《道德经》.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 第7篇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主要从自然观、实践观、社会形态观三个维度进行阐述, 总体上来说是以人类发展内部所需要的条件为主要线索, 扩展到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环境的概括。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生态思想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首先来源于其对自然的辩证理解, 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共同体, 两者同属一个发展范畴。自然离开人就不成其为自然, 不可能被人所认识;人离开自然就会失去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物质基础。自然相对于人来说, 具有先于人而存在的特性, 是人类社会产生、发展的前提和物质保障。人类通过对象性活动首先从自然中获取自身发展。“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因此, 第二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 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1]人“不但是有机体, 而且还是这种作为主体的无机自然。”[2]人的有机体通过劳动得到发展, 人在无机 (思想) 上同样受到自然的规定, 在不断认识自然中, 形成依附于自然的思维。“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3]。

人类作为后加入者, 不断从自然中获取类发展的物质, 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人在肉体上只有依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 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形式表现出来。”[5]自然比人类先于几亿年的存在, 后加入者必受前者的规定。人在获取自身发展所需的过程中, 目的性的活动把自然纳入了人的认识视野之中, 故自在世界逐步变成了人化世界。这其中的贪婪带了严重的生态危机。马克思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4]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的生态思想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 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 实践 (劳动) 是连接人和自然的中介。实践活动不能完全以人为中心, 而应该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基础。人通过对象性活动使自然人化, 实践得到实现, 离开自然空谈实践就是“空中楼阁。”反之, 只有在社会活动中, 自然才体现其客体的存在, 成为人现实生活的要素。“环境的改变和人的生活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6]。马克思主义不仅用实践解释自然界, 还吸收了黑格尔以劳动为中介的思想对自然进行思考, 把实践延伸至思维领域与历史领域。指出正是因为人通过劳动才从自然中分离出来, 尤其是与动物区别开来。正是因为这种分离和后天的物质交换, 引起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物质生产的一定形式产生:第一, 一定的社会结构;第二, 人对自然的一定关系。”[7]在自然的所有关系中, 只有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自在自为”的, 人的活动具有对象性或目的性, 正是这种性质使自然不断人化, 另外还新创造许多新物质的存在, 使客观的自然结构发生变化。在他们看来, 实践不仅使人与自然发生关系, 而且人与社会、自然与社会所发生的变化都是实践的深化。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 “物质变换”是其生态思想的一个重要诠释。“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 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控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7]物质变换镶嵌着人与自然及自然内部的关系, 通过劳动使属于自然的物质适应人发展的需要, “知识就是力量”是其思想的典型。马克思主义强调:在物质变换过程中, 人并不能以自己为中心, 对象无条件地服从, 而是应该根据人和自然都遵循的规律来“中介、调整和控制”变换过程。否则将破坏生态系统, 使人受到自然界无情的“报复”。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观中的生态思想

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观认为, 只有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生产方式, 才能真正实现生态文明。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 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以其生产力的发展作为强有力的支撑, 只有生产力高度的发达, 人类社会才能够彻底解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特别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所带来的生产力是前所未有的,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 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还要大。

摘要:本文对马克思主义在自然观、实践观及社会形态观等方面所表述的生态思想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旨在介绍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科学的理论基础,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 (上) , [M].人民出版社, 1979年版, 第496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 (上) , [M].人民出版社, 1979年版, 第487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 [M].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第384页.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M].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 第56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M].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第383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第55页.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当代解读 第8篇

1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内容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经典著作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学思想,虽然他们没有专门系统地阐述过生态观,而且尽管他们所处的年代是面临自身生存与生活资料不足的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化初期,但他们并没有忽略对生态环境理论的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以“自然-人-社会”的关系为发展线索,形成了系统性的特征[2]。笔者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核心线索,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内容进行三个层面的梳理。

1.1 人与自然的应然关系:依赖自然、利用自然、尊重自然

梳理蕴含在马克思主义著作中的生态思想,可以将其概括为人对自然的依赖、人对自然的改造和人对自然的尊重等三层关系。

1.1.1 依赖自然:

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首先,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恩格斯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依赖于自然界。其次,自然界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生活资料源泉,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人类必须要依赖自然界而生活,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界。

1.1.2 改造自然:

人类对自然具有能动性,可以能动地利用自然界、改造自然界人虽然依赖于自然界而存在,但并不意味着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消极无为。人是自然界中具有意识的特殊一员,可以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恩格斯指出:“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因为人类具有意识而高于其他动物,通过劳动从自然那里获得物质生产生活资料,人能够认识自然,使自然界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劳动是人类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纽带。因为人类具有意识而使自身同动物直接区别开来,劳动使人从自然界中进一步分离出来,人类通过劳动实现物质变换,实现了有机的人类与天然的自然的统一,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能动性利用。

1.1.3 尊重自然:

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要尊重自然规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可以能动地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同时,人类对自然的行为受自然规律制约。人类从属于自然,生产生活活动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因此“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总之,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要建立在以自然为前提的实践基础上,重视人对自然的主体性,也要重视自然对人的制约性,强调人类要尊重自然规律。

1.2 人类与自然的实然关系:资本主义生产下人类与自然及自身的冲突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的生态学批判包括两个维度,资本主义生产不仅破坏了外部自然环境,也破坏了人的自身自然,损害了工人的健康[3],这两种破坏相应地产生了两种冲突,即“人与自然的冲突”和“人类与自身的冲突”。

一是人与自然界的冲突。马克思揭露了资本追求利润的贪婪本性,使其向自然界无限地剥夺索取,资本主义生产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冲突。资本家为了获取利润,他们往往只是考虑眼前利益,缺乏对整个社会的责任心,也缺乏对子孙后代的责任感。西班牙农场主为了获取种植咖啡的肥料,在古巴山坡上焚烧森林,以致后来热带的大雨冲毁了缺乏森林保护的沃土。由于资本家的短视行为,造成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极大破坏。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农业的进步,也是掠夺土地技巧的进步,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他揭露了“生产力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达到这样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产生出来的生产力和交往手段在现存关系下只能造成灾难,这种生产力已经不是生产的力量,而是破坏的力量。”这种破坏力量随着生产力水平的进步,加快了自然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步伐,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冲突。

二是人与自身的冲突。资本主义生产不仅对人类生存的外部自然环境进行了严重破坏,也极大地摧残了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生活。马克思和恩格斯极为关注工人阶级的生存和发展状况,1845年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报告中指出,环境的恶化使工人阶级陷入“非人的状况”,造成“人的精神和肉体在逐渐地无休止地受到摧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露:资本主义早期,资本家通过延长工作时间,绝对地增加剩余劳动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同时恶劣的生产环境可以为资本家节约不变资本。过长的工作时间和恶劣的工作环境对工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1.3 人类与自然的必然关系:人类同自然的和解需以人类自身的和解为前提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了人类的社会关系,生产始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马克思、恩格斯主张立足于社会关系去认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资本主义初期,生产力的发展超过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使得人类夸大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蔑视贬低自然界,从而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空前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日趋紧张。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冲突产生了诸多生态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人类与自然的冲突,首先必须解决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冲突,实现人类自身的和解[4]。

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制度下,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被扭曲。如何实现人类自身的和解?马克思主张变革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矛盾,实现人类自身的和解。资本主义制度的长期存在,势必会加重生态危机,造成环境恶化,制约了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因此必须消除私有制,建立起和谐的社会制度,实现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正因为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因此在人类自身矛盾和解的基础上,才能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生态环境问题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社会问题、世界问题,因此全社会、全世界都要全力合作,共同面对和解决,只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人类同自然界才能真正和解。

2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当代的启示

在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总结其思想精华,对于当代的生态问题和生态建设具有多方面的启示。

2.1 启示之一:人类与自然界共生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类对自然界的依赖关系阐释,其中蕴含的生态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人作为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因此要树立人类与自然界具有共生关系的生态理念。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最后到人类的出现,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而人和动物相比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自然界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休戚相关,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人类产生于自然,依赖于自然。因此对自然界应具有明确的生态伦理意识,人类自身的发展不要以戕害自己的无机身体作为代价,不能损毁人类自身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

2.2 启示之二:人类负有保护自然的责任

人可以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给予人们的启示是,人作为能动的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中唯一具有自觉意识的生命形式,只有人类能够体察到生态危机并能采取正确应对措施来改变这种不良状况。人与自然的关系区别于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就是因为动物消极被动的依附于自然,人虽然依赖于自然,但并不意味着人在自然面前是无为和被动的,人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从而为自己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人虽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人是自然界中的一个特殊成员,因为人是自然界中的智慧生物,它不满足像动植物那样被动地适应自然界,人类要通过劳动实践来作用于自然,使自然界按照人类的需要得以改造[5]。因此,在保护自然生态平衡方面,人类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2.3 启示之三:人类要尊重自然规律

人类虽然具有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但并不意味着人类可以为所欲为,人的主观能动性还是受制于自然。人类首先要承认自然的先在性、客观性和制约性,应当限制自己的行为,对自然的利用必须要尊重自然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先决条件,人的主观能动性必然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在资源利用、自然环境改造等重大工程决策上,要慎之又慎,因为人类因忽视自然规律、无节制的滥用资源、肆无忌惮的破坏自然,而最终受到自然界严厉惩罚的教训是惨痛的。事物是有平衡性的,即便自然界是博大的,但它的恩惠和宽容也是有限的,人类对自然不能只知索取,而不知反馈保护,要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使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2.4 启示之四:科学技术须理性应用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力的发展是空前的,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速度和程度也是空前的。是生产力发展引起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还是制度的原因呢?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自然环境和人身自然的破坏,因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是服务和服从于以资本为基础的特殊利益集团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需要,决定了其对科学技术非理性运用的必然性,它不可能遵循生态原则[6]。然而,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科技和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自然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破坏,这与科学技术是否合理应用密切相关。科学技术发展如同一把双刃剑,在促进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对自然环境严重破坏的代价。发展科学技术是无可厚非的,但不能走科学技术至上的道路,科学技术的运用要合理而有节制,要综合考虑科学技术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2.5 启示之五:解决生态问题要联系经济社会问题

人类同自然的和解必须以人类自身的和解为前提,这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生态思想,它启示人们不能孤立地认识和解决生态问题,要紧密联系社会关系。生态环境的危机是由在一定社会制度框架下的人的社会活动造成的,生态问题的解决要融入社会政治、经济等问题之中。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等各方面建设中,这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体而生动的结合。

3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指导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伴随着现代化进程而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相当严峻。能源高耗、自然资源短缺现已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短板,而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所构成的立体污染,从城市波及到农村,严重地威胁了人民的基本生活和健康。我国是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由环境污染引发的疾病卫生安全、农产品安全以及社会矛盾冲突,已成为破坏社会稳定的危险因素。因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明确提出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结合我国生态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指导下,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进行如下探索。

3.1 思想教育维度:强化生态道德教育,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只有具有了生态文明理念,才能自觉付诸于生态文明建设行动,因此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应是从强化生态文明道德教育入手,进行生态意识形态上的建设。我国尚未形成全民生态文明理念,这与缺乏全面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密切相关。我国生态道德教育要系统化,必须从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等进行系统化设计,并以法律手段来保障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施。强化全民生态文明教育,首先要开展生态危机教育,加强公民对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严峻形势的认识。生态文明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指南,将国外先进经验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相结合,运用课堂、网络、电视、书刊等传播手段进行宣传教育。生态文明教育要从生活小事入手,注意培养公民美化家庭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的习惯和素质,培养整洁、雅致的庭院文化、家居文化、办公文化,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

在社会中树立节俭风气,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反对虚荣主义和享乐主义,抵制消费的盲目攀比心理和消费异化的畸形发展。无止境的物质财富追求,将消耗大量不必要的自然资源与能源,产生更多的污染和废弃物,消费异化不仅没有增加人类的自由,反而人过于为物所累,成了物质的奴隶。因此,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可以从源头上扼制环境污染。总之,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培养我国公民先进的生态意识,将生态文明理念植根于民众心中,把保护生态、节约意识转变成全民生活中的自觉行为。

3.2 政策制度维度:制定环境政策,加强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通过制定环境政策,运用政策手段来调控生态环境管理,因此建立一套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生态政策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我国虽然已初步建立了排污登记申报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限期治理制度,然而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政策制度还有诸多不足。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只是针对微观项目,缺乏对重大宏观决策的评价制度,即使是项目评价也是重在实施前,忽略了项目实施后的评价和监管。税收财政政策、生态补偿政策也是比较重要的调控手段,税收财政政策是通过对生态环境保护或破坏的个人和单位,实施奖励性或惩罚性税收。针对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农田休耕等工程实施的生态补偿政策,也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需加以积极运用。

此外,要建设将绿色GDP纳入干部考核的政绩考核制度、生态问责制度以及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等。以往传统的干部考核偏重于以经济GDP为考核指标,容易导致领导干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略了地方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将绿色GDP纳入干部考核机制和问责机制,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有利于将经济与环境效益平衡发展。同时制订的制度要注意可操作性,从而制订实用而可操作的考核依据,增强生态环境管理的执行力。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尤其要注意农民等弱势群体对自身环境保护的法律诉求,从知识、经济以及诉讼渠道上给予制度上的支持。

3.3 经济生产维度:发展生态经济,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发展经济要尊重自然规律,然而过去由于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采取了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导致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要化解生态危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必须要积极探索生态化的经济发展模式[7],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可以使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因此,需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就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形态总称,降低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化的影响,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对维持全球生态平衡有重要意义。

发展循环经济已经被许多国家当做发展经济、保护环境的必要途径,它有利于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有利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与生态互利共赢。例如对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可以做到变废为宝,既解决了农业污染问题,又节约了能源。我国每年有大量的秸秆被农民在田间地头焚烧,严重污染了空气,其实秸秆含有丰富的钾、硅、氮等元素,现代的秸秆加工技术完全可以使其成为有机肥料的来源。利用禽畜粪便发展沼气的生态循环模式,不仅解决了当前畜牧业发展中最令人头痛的禽畜粪便污染问题,而且沼气的利用还解决了农村供热等能源问题。科技进步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必须合理地应用科技,重视发展以节能、利废和实现循环为特征的新兴科学技术,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

3.4 法律建设维度:完善生态法律体系,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完善的法律保障。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为了使生态教育得以贯彻实施,都以立法的形式,将生态教育从教育方式到教育内容和考核形式纳入法律法规,美国1970年制定的《环境教育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关环境教育的法律,开创了以法律手段保障环境教育实施的先河。

我国现有的环境法律法规,缺乏全面考虑自然环境的有机整体性,不能满足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应以现有法律为基础,重构我国生态保护法的基本框架,确立统一监管、整体保护的管理体制,完善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的规定。加强生态环境法律体系建设,强化法治管理制度,可以提高环境保护的执行力。此外,针对农民等弱势群体,要建立环境法律援助常态机制,以确保弱势群体的环境权利得以伸张。

党把生态文明建设置于“五位一体”的突出地位,将生态文明与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各方面建设紧密结合,这充分体现了党对于生态问题的清醒认识和高度重视,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后代、对世界负责的精神。要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指导下,通过生态文明建设,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4 结论

1)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内容包含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人与自然的应然关系,即人类要依赖自然、利用自然并尊重自然。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人类必须依赖自然;因人类具有能动性,可以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要尊重自然规律。第二层内容是人类与自然的实然关系,即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人类与自然及自身存在冲突,主要体现是资本主义生产对自然环境和工人健康的破坏。第三层内容是人类与自然的必然关系,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必须以人类自身的和解为前提。

2)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当代有一定的启示:首先要认识人类与自然界共生的关系,人类负有保护自然的责任,要理性应用科学技术,生态问题的解决要联结政治、经济等社会问题。

3)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指导下,从思想教育、政策制度、经济生产、法律建设等四个维度,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进行了探索。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12(22):3-25.

[2]张明.马克思恩格斯的“系统”生态观探析[J].生态经济,2010,26(9):180-184.

[3]陈凡,杜秀娟.论马克思《资本论》中的生态观[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2):95-98.

[4]余克弟.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求实,2014(3):13-16.

[5]余维祥,余小雅.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野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向度[J].生态经济,2013(4):181-183,188.

[6]郑忆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辩证视域论析[J].教学与研究,2010(3):55-61.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第9篇

1. 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

(1) 人与自然相互依赖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然界先于人类社会而存在, 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同时还明确地把人类社会看成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 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1]403自然界相对于人类始终处于优先的地位。没有自然界, 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 劳动者就什么也不能创造。”[2]

自然界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地位并不会因历史的发展和人类改造自然界能力的提升而改变, 它永远是自然界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在自然界中不断进化发展成为万物之灵, 但即使这样, 自然界作为人类生存的基础不会改变, 人的理性再深邃, 精神境界再高尚, 能动性再巨大, 都不能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被制约, 离开自然界, 人就丧失了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以及人与自然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变换的可能性, 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2) 人与自然相互制约

“人作为自然存在物, 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 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 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 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 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 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1]324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时须遵从客观规律;过度索取会导致自然界的报复。自然界是具有生命体的客观存在, 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性和自身运动的规律, 在我们改造自然的同时, 自然也在影响着我们。马克思还告诉我们, 不尊重自然的举动将给我们带来更大的灾难。[3]95“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胜利”, [3]167要看到“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3]97巴比伦文明、玛雅文明、楼兰文明的消失就是大自然对人类报复的见证。崇尚自然、敬畏自然、与自然和睦相处, 做到与自然的融洽相处, 才能从自然中获得真正的自由。

2. 人类要尊重自然, 按自然规律办事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应该像爱护自己的身体一样爱护自然, 同自然共存共荣。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把自然界称做感性的外部世界, 认为它给人提供自己生存的生活资料和进行劳动的生产资料。离开这种外部世界, 人的劳动便无法进行, 人的生命之延续也无法实现。

人类对自然规律是一个由无知到知之, 由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 由不会利用到科学利用的过程。人类只有认识自然规律, 按自然规律办事, 自然才会朝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否则, 人类就会遭到自然的报复。恩格斯指出:“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 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 决不像站在自然之外的人一样———相反地, 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 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 是在于我们比其他的一切动物强, 能够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4]“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 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 来支配自然界。”[1]517人之所以能支配自然, 是因为我们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规律, 支配即意味着人类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有意识的控制, 是以对自然的尊重、爱护为前提的利用, 人类支配自然的历史是不断正确运用自然规律的历史。马、恩的这些话, 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真理———人类的发展必须同自然规律相一致。

马克思、恩格斯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 并说明了如何利用自然来为人类服务。马克思主义认为, 社会实践是人与自然联系的中介, 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实现形式。在实践中, 人类只有认识自然规律, 遵循自然规律, 坚持把人类需要和自然规律相结合, 才能取得预期效果。这是人与自然统一、和解的内在途径。

3. 变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自然和社会紧密相连, 不可分割;人与自然的不协调, 同时也是人与人、人与社会问题的表现。在私有制社会中, 个人对物质财富的占有不是为了维持生计和满足消费需求的增长, 而且是取得社会权利的最基本方式, 这样就使个人对财富和资源的占有具有强烈的利己主义性质, 为争夺权利、征服他人首先就要争夺自然资源。这种情况,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更加突出, 自然界成了竞争和对抗的牺牲品。马克思强调:我们不反对对自然界的利用, 而是反对资本主义对自然资源的自私利用。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由于劳动的异化, 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立, 自然界成了资本家剥削工人、追逐利润的工具, 资本主义为了求利润而无限扩张, 最终严重破坏了自然的平衡。而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 又无法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 人和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也就失去了可能性, 因此要消除生态危机,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必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因为“共产主义, 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 等于人道主义, 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 等于自然主义, 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3]120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1.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生态环境问题不像今天这么严重, 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提出系统的、完整的生态环境理论, 但其生态环境思想及其观点极具预见性和前瞻性。胡锦涛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同时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建设布局,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形势, 我们应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意识, 践行环保行动, 这是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理念和态度, 是对人类自身文化价值的反思和对发展战略的重新选择, 同时也是对人类自身的生产行为进行的调整, 在这一思想和行动中,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无疑是其理论源泉, 为其指明了方向, 同时也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在当今社会的自觉运用和发展。

2.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为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了科学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实途径和科学方法, 那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因为我们要实现的生态文明, 并不是指原始社会中人与自然所处的状态, 而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科学技术非常先进条件下的生态文明, 如果因噎废食, 一讲恢复生态平衡, 就不敢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 是极端错误的。生产力不仅为实现生态文明创造物质基础, 而且也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必要手段。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 更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关键。人类正在把科技运用于生产、生活以及环境保护各个方面, 要实现生态文明, 一刻也离不开科学技术。当然, 我们要尽量减少科技的负面效应, 让它沿着有利于人类自身、人类社会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任何理论都来自于实践又最终指导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同样要落脚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这一伟大实践中。我们要以这一理论为指导, 树立生态文明的新理念, 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 节约、合理地使用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率, 才能解决在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中人口和经济持续增长同资源、生态环境的矛盾, 实现社会发展的最终和谐。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中内蕴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 要求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观, 尊重自然, 按客观规律办事, 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些充满智慧的生态哲学思想为人类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全新的哲学视角和思维方式, 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对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 实现自然、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第10篇

一.外表描写的对比

生态女性主义相信女性与自然有极大的亲近性, 妇女生来就与自然有着亲切感, 总是希望与自然和谐相处, 女性可以自然化, 自然也可以被女性化。因此自然被视为一个养育万物的母亲, 妇女则常常被比作孕育生命的大自然。

小说伊始, 映入读者眼帘的是行走在路上的莉娜·格罗夫:穿着没有式样的褪色的蓝布衫、戴着褪色的蓝遮阳帽, 赤着脚, 没有穿袜子, 手里拿着扇子和行李包, 扇子沿边整整齐齐地镶了一圈同帽子和衣裙一样的蓝布。虽然由于怀孕身子笨重, 但即使经过了四周的长途跋涉, 始终神态安详, “一张年轻快活的面孔, 诚挚友好而又机灵。” (福克纳, 2008:7) 莉娜的形象简单、朴实, 这个来自乡村的姑娘, 生活经历简单, 没有受过什么教育, 没有见识过现代社会的文明, 更没有被现代工业文明侵染。在寻找“丈夫”的路途上, 她总是乐观自信, 带着一种内心澄明的安详与平静, 就如她的外表, 使人觉得凝重踏实。她的形象仿佛是大自然的化身, 负荷的身孕象征着大自然潜在的篷勃生机;沉静的神态象征着大自然宽厚淳朴的胸怀和女性的坚韧品质;朴素的衣着象征着大自然提供给人类的原始资源, 虽然简朴却足以维持基本的生活需要。

树林的深处, 一座孤零零的老房子里, 住着乔安娜·伯顿---一个中年未婚女人。她与莉娜的相似之处在于, 两人都是未婚并怀有身孕。但在福克纳笔下, 乔安娜的外表与莉娜截然不同。乔安娜穿着“长衣裙, 遮阳帽, 那式样就连有些黑人妇女也不愿穿戴”, (福克纳, 2008:58) 与莉娜一样, 乔安娜衣着也很朴素, 但“看上去像是为男人缝的, 为一个不修边幅的男人”。 (福克纳, 2008:184) 她虽然只有四十多岁, 但即使在情人乔的眼里, 也已经显出老态, 灰白的头发“梳向后面, 胡乱地打成个结, 丑陋不堪, 像病树枝干上长的树瘤”。 (福克纳, 2008:184) 与人交谈时, 她的面孔平静严肃, “ 差不多像个男人”, (福克纳, 2008:173) 在乔安娜身上, 读者不能感受到一个即将成为母亲的女性的温柔气质, 只能看到一个具有男人般性格的妇女, 一生都生活在家庭悲剧导致的精神创伤中, 连外貌都男性化了。

福克纳对莉娜和乔安娜的外表描写, 体现了作家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的向往。莉娜的外表具有女性的特征, 无论是外貌或是衣着都与自然融为一体, 当她独自行走在路上, 就像受到大地母亲保护的孩子, 处处得到人们善意的帮助。而乔安娜则与环境格格不入, 由于受到白人至上思想的影响, 她始终认为自己是黑人的拯救者, 并具有强烈的控制欲和占有欲;在父权制的家庭里, 她的女性特征受到压抑, 使得她的外貌逐渐丧失女性的气质, 这种变化, 是父权制的产物, 违背了自然规律, 破坏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福克纳对乔安娜的外表描写为她的命运悲剧埋下了伏笔。

二.情感经历的对比

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 西方文化中在贬低自然和贬低女性之间存在着某种历史性的、象征性的和政治的关系, 即父权制世界观。它具有三个重要特征:二元思维方式、价值等级观念和统治逻辑。性别压迫和生态危机都源于此。女性与自然的关系源远流长, 生态女性主义的主要工作就是要让人们认清女性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从而更有效地根除统治妇女和自然的各种可能性, 将妇女解放与自然解放联系起来。 (王颖, 张玉颖, 2010:16)

莉娜从小生活在偏僻的小乡村, 父母双亡, 她寄居在哥哥家, 终日劳作, 操持家务, 她的生活环境与发展中的工业文明几乎没有交集。但她没有放弃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当遇上容貌清秀能说会道的卢卡斯·伯奇时, 单纯的莉娜付出了真情, 怀有身孕之后, 又不远千里来杰弗森寻找自己的未婚夫。她坚信“小孩出世的时候一家人应该守在一起, ” 希望上帝“会让我们团聚的。” (福克纳, 2008:14) 当伯奇再次抛弃莉娜逃离时, 莉娜没有埋怨, 而是坦然接受了残酷的现实, 只说了句“现在我又只好动身了。”福克纳为莉娜选取了一个相对发展中的美国社会而言较为原始的人类生存状态, 以此来观照现实社会, 在这种几乎被文明社会遗忘的人类原初生活环境里, 莉娜保存了人类初始的天性, 以其纯真的自然人性对照了文明社会中长大的乔安娜的复杂扭曲的性格。莉娜感染了杰弗森小镇里许多异化的心灵:阿姆斯特德夫妇、拜伦、牧师海托华, 等等, 在她自然人性光辉的照耀下, 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阂关系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人们的人性正在复苏, 人类的真善美正在回归。 (刘国枝、李佳莲, 2005:33)

福克纳对莉娜的讴歌颂扬, 彻底颠覆了男性至尊的神话, 是对女性文化精神的回归的呼唤。

如果说, 生态女性主义的核心内容是解构中心、解构主流价值观的解构意识, 那么, 福克纳的作品对于处于边缘位置的被父权制社会所压制的女性的特殊关注, 同样贯穿着这种强烈的颠覆、解构意识。 (张艳.p125) 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 内战之后的飞速发展的美国南部, “二元论”对立思想占主导地位, 自然同女性一样处于被统治的“他者”“边缘”“失语”地位, 承受了沉重的压力。

乔安娜的外表和性格来源于其家族几代人的经历。伯顿家族来自美国北部的新英格兰, 她的祖父和父亲都曾帮助过解放了的黑奴, 还娶了皮肤黝黑的女性为妻, 因此伯顿家被当地人视为北方佬、外地人和仇敌。内战之后的美国南部还有许多支持奴隶制的人, 乔安娜的祖父和哥哥被支持蓄奴隶制的沙多里斯上校枪杀了, 十四年后, 乔安娜才出生, 但这场悲剧带来的恶果延续了几十年, 影响了乔安娜的一生。乔安娜的祖父和父亲虽然支持废奴制, 但他们从心底里瞧不起黑人, 坚信黑人生来卑贱, 上帝要惩罚他们的罪恶, 因而让他们成为白人的奴隶。同时, 伯顿家族也是狂热的清教徒, 建立在父权制基础上的宗教信仰, 让他们相信白人是奉上帝之命来拯救黑人的, 祖父甚至将林肯帮助黑人比作摩西帮助以色列的子孙。因此不难理解这家人一方面帮助黑奴, 另一方面又称黑人是“低贱的黑鬼” (福克纳, 2008:165) 。祖父和父亲将这种矛盾纠结的思想灌输到乔安娜脑海里, 使得她在感情和观念上严重扭曲, 觉得黑人“不是人而是物, 是生活中的一个影子”。 (福克纳, 2008:169)

伯顿家族信奉的白人至上的观念, 与生态女性主义倡导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的生态关系是背道而驰的。清教徒的宗教信仰导致了乔安娜长期压抑自己的情感, 压制自己内心的激情与渴望, 不知道怎样与旁人正常交往。她歧视黑人, 以拯救者自居, 与乔·克里斯莫斯相识后表现出强烈的控制欲。白天, 她面容沉静, 与人交谈时神态严肃;夜里, 她却沉沦在祖先所在的地狱里, 生活在罪恶之中, 狂热追求那些象征性的替代语, 要求从乔和自己的嘴里讲出来, 而且百听不厌。社会生态的失衡导致乔安娜精神层面的异化, 使她的内在情感生活与精神生活都陷入矛盾之中, 由于始终无法和谐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她打算用极端的手段终结自己和乔的生命。

三.命运结局的对比

《八月之光》中充满原始性的琳娜并不意味着无知与无价值, 相反, 这是福克纳反观自己所处西方现代文明的参照系, 对琳娜原始生存状态的咏赞体现了南方文明所遭遇的困境, 反衬了作者对南方社会现实的不满, 小说中有意造成的种种对比则显示了作者对南方社会父权制的抨击与批判。

波奇再次逃走后, 莉娜只好继续上路, 只是这次她不再是孤单一人了, 陪伴她的有刚出生的婴孩, 还有对她一见钟情的拜伦。而且, “迄今为止, 她一路顺利, 沿途的人们都待她挺好。” (福克纳, 2008:340)

乔安娜打算“拯救”乔, 企图让乔接受自己的宗教思想, 承认自己是黑人, 却违背了乔本人的意愿。计划失败后, 她又打算杀死乔, 达到“拯救”他的目的, 结果却惨死在乔的刀下, 连象征着她的家族传统的老房子也在大火中被烧毁了。

莉娜与乔安娜的不同命运结局, 表明了作者反对宗教偏见和种族偏见, 主张改变人统治自然、人统治人的思想, 表达了作者批判男权的文化价值观, 赞美女性本质, 希望建立一个遵循生态主义与女性主义原则的社会的愿望。

参考文献

[1].李秀清.《呼啸山庄》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湖北第二社会学院学报, 2010 (10)

[2] .刘国枝, 李佳莲.自然人性的光辉[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7卷第3期

[3] .王颖, 张玉颖.女性·自然·和谐---解读《紫色》和《浮现》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J].科技信息, 2010 (5)

[4] .许静.19世纪上半叶美国惟一神教探析[J].历史教学问题.2010年第5期.85-89

[5] .张艳.福克纳小说的生态后现代主义解读[J].理论学刊.2012 (2) .p125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及启示 第11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生态哲学; 能动和受动

中图分类号:B024文献标志码:A

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对实践活动中由于自身不合理的生产行为和社会行为所引起的不利于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后果逐渐重视,生态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人类已经开始了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空前退化甚至全面恶化而导致的全球生态危机的全面反思,对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展开了重新审视。为了更深入地探讨生态问题,笔者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进行了认真的梳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问题的一些基本理论、观点和学说见解精辟,对于今天我们探寻当代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途径,建设生态文明,仍然具有突出的时代价值。

一、人是自然的存在物

人作为一种存在,与置身其中的自然界是什么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马克思指出:“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2]128恩格斯说:“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3]“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4]45因此,“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5]518人的存在和发展皆以自然界为基础。“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2]168这个外部自然界就是人的外部环境。马克思把自然界也称作“感性的外部世界”, [2]95认为它给人提供自己生存的生活资料和进行劳动的生产资料。离开这种“外部世界”、“感性自然界”,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人的劳动便无法进行,人的生命延续也无法实现。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离不开自然界。那么,人是如何与自然界的另一部分即“人的周围自然”实现联系的呢?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是人类活动的要素,是劳动把人类活动和自然联系起来了。

自然是人类活动的要素。作为人的外部环境的自然,首先也主要地表现为人类活动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自然是“劳动的主要客观条件”,包括土地这种“最初的劳动工具、实验场和原料贮藏所”,这些都是“劳动的自然客观条件”,“正像劳动的主体是自然的个人,是自然存在一样,他的劳动的第一个客观条件表现为自然、土地,表现为他的无机体”。[6]483马克思恩格斯不仅仅把自然看作是人类活动的外部条件,而且进一步认定,第一,自然是人类生产活动的要素。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认为,由劳动过程所实施的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已经使得自然作为人类生产劳动过程的一个要素出现了。这时候的自然是已进入人类活动、首先是物质生产活动之中的自然。这是在外部自然条件下把人自身的自然能力激发起来的自然,是人的自身自然支配外界自然物质的自然,是两种自然在人的活动、人的劳动的统一。第二,自然是科学活动的对象。作为人类生产活动要素的自然,同样存在于人类的科学活动之中。马克思很早就把科学看作是人类的一种活动,看作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是“科学劳动”,它也会“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2]121。科学活动的首要内容就是认识自然,从“精神上掌握自然”,然后在生产过程中“驱使自然力”为人类的需要服务。

劳动把人类活动和自然联系起来了。马克思说:“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7]201-202人通过劳动不断地改造、支配自然界,给自然界深深地打上了人类的烙印。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造了自己。人通过“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变化,促使他们自己的需要、能力、劳动资料和劳动方式趋于多样化”。[8]561

马克思还具体分析了影响劳动生产力的因素。一是劳动的自然条件,如土地的肥沃程度、矿山的丰富程度等等。二是劳动的社会力量的日益改进。正因为劳动生产率与自然条件如此“息息相关”,所以马克思认为,他对地租所作的详尽的考察,实际上也是“研究自然条件在怎样的程度上影响劳动生产率”。[9]

马克思恩格斯还把劳动过程和生产过程作了区分,认为劳动过程“是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占有自然物,是人和自然物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因此,它不以人类生活的任何形式为转移”,“它是人类生活的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的”。[7]208-209就人类占有自然物质来说,人与自然之间是存在差异和矛盾的。只要有人类存在,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就存在。与劳动过程不同,作为自然历史过程的生产过程,“都是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6]24它既是人类生活的“物质生存条件”的生产过程,又是特定的“生产关系”或“社会经济形式”的生产过程,是双重生产过程,它包括了“生产的承担者对自然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就启示我们,第一,人应该像爱护自己身体一样爱护自然,同自然共生共长。人作为有意识的自由的生命体必须与自然界实现和谐统一,人的精神生活的充实和物质生活的满足都要以自然为基础。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人们就什么也不能创造。第二,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采取辩证的方法,人类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作为一种智慧的存在,既要探索自然,又要改造自然,对自然环境采取既斗争又合作的态度。只有这样。人类的生存资源才能不断扩充,生存条件才能不断改善。第三,生产关系决定和影响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与生产关系相互制约。对此的进一步探讨,见本文的第三部分。

二、人是能动和受动的存在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和自然的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机器的研制与使用、新大陆的发现、填海造田等,成了人类征服自然的重大成果。人类通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改变自然界的自在存在,使之发生合乎人类目的的变化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类不断地积聚和施展着自己的主体能力,强化自己的主体功能,实现自己在人和自然关系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地取得征服自然的胜利。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哲学是以承认自然的先在性、客观性和制约性为前提的。“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8]541人类只有不断地认识自然规律,自觉地遵循自然规律,按客观的自然规律办事,才会使自然向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否则,人类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无情报复。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10]383这就表明,人不仅是能动的存在,而且也是受动的存在。人能动地利用和支配自然界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服务,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可以脱离自然界的制约而肆意妄为,要求自然界一味地服从人类。人的能动行为是受动中的能动行为,人的能动性的释放始终受制于自然界固有的规律和本性,尊重客观的自然规律是发挥主体能动性的先决条件。

恩格斯曾深刻地研究了人支配自然界和服从自然界的关系。在恩格斯看来,人高于或优于其他动物的地方就在于人能够通过认识和改变自然而支配自然,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人能够做到这一点,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15]519。也正因为如此,人是惟一能够改造和支配自然界的存在物,人的这种能动的主体地位不容否定。问题在于人类既要认识到自己相对于自然界的主体地位,又要认识到自然界对人的客观制约性和依存性,我们对自然界的支配决不能超越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所许可的限度,决不能割裂人类社会与自然系统之间的整体性和关联性。“事实上,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特别从本世纪自然科学大踏步前进以来,我们就愈来愈能够认识到,因而也学会支配至少是我们最普通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比较远的自然影响。但是这种事情发生得越多,人们愈会重新地不仅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5]519-520

从历史上看,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强调自然对人的决定作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忘记了“随着对自然规律的知识的迅速增加,人对自然界施加反作用的手段也增加了”;另一种强调人们对自然界的技术征服,夸大了人的力量,看不到自然的优先存在地位,忽视了自然可以成为异化的力量对人实行统治和报复。实际上,不管是人对自然的绝对统治,还是人对自然的绝对从属,都不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克服了以上理论的片面性,既强调了人类要合理的干预自然,使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同时又强调了人类应当限制自己的行为,尽可能地对自然生态加以保护,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持续的和谐之中。

当代的各种全球生态问题都有深刻的认识根源。英国经济学舒马赫曾说;“出现这么惊人、这么根深蒂固的错误,与过去三、四个世纪中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在哲学上……的变化有密切的联系。”[11]人类往往能够看到眼前的胜利和直接的结果,而忽视难以察觉到的长远利益和间接影响,特别是对那种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的后果往往不能充分预料,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迅速增长的今天,往往以征服者、支配者自居,想不到自然对掠夺式开发也会做出反应。实践证明,人类一旦撇开自然界的制约性去任意活动,自然就会毫不留情地报复人类甚至会毁灭整个人类。人类应当及早觉醒,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和行为,决不能为了眼前利益而肓目地“征服自然”。

三、天人关系与社会关系的相互制约

人与自然的矛看,有人类认识方面的原因,更有社会关系、社会制度方面的原因,人与自然的关系同社会关系是相互制约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紧密结合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来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放在以劳动为中介的社会生活中来考察。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在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人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在实践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同时发生的,这两种关系互为中介、互相制约。现实中社会关系的异化势必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而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同样反映了社会关系的恶化。因此,只有在把握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才能正确解释和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推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劳动和人的异化。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生产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异化的社会根源。一是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制度,资本统治一切,其生产和交换的目的就是极力追求剩余价值和利润,使少数人发财致富,以牺牲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换取直接经济效益。马克思、恩格斯曾深刻批判过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存在着单个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组织状态的现实,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无限制的逐利欲望和巨大的竞争压力,往往造成过度生产和掠夺式经营以及劳动者生活消费的不足,单纯而盲目的经济增长追求导致资本家阶级不计代价、不顾后果,因而对生态的破坏有其必然性。二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经济的盲目增长割裂了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联系,加剧了产业对生态的破坏。其一,在资本家的工厂中,对自然的破坏与对工人的剥削是交织在一起的。其二,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城市化带来了人口的高度集中,使生态破坏更加严重。其三,农业的发展也是以污染和破坏土地的持久肥力为特征的,这是农业资本主义化的后果。三是资本主义社会大生产必将产生异化劳动,这具体表现在劳动成果与劳动相异化、劳动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劳动者与他的类本质相异化。”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以及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他的精神的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2]95以上三种异化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异化,生态异化成为一个统一过程;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对抗状态,使得生态危机、经济危机和政冶危机成为必然。

“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生产方式,都仅仅以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地效益为目的。那些只是在晚些时候才显现出来的、通过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产生效益的较远的结果,则完全被忽视了。在西欧现今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这一点表现得最为充分。支配着生产和交换的一个个资本家所能关心的,只是他们的行为的最直接的效益。”[10]385西班牙的种植场主曾在古巴焚烧山坡上的森林,以为木灰作为肥料足够最能盈利的咖啡树施用一个世代之久,而不管后来热带的倾盆大雨冲毁了毫无掩护的沃土,只留下赤裸棵的岩石。因此,要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发展同自然生态的关系,“仅仅有认识还是不够的。为此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现完全的变革。”[10]385只有通过社会变革,消灭剥削、压迫制度,消除惟利是图和高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清除资本对人和自然的统治,才能使人获得社会解放,使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认为,解决生态问题的社会机制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12]926-927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是人类发展的理想状态,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建立“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明白而合理的关系”,[12]96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4]603。“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13]77这样的理想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13]79。

马克思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相互制约的理论告诉我们,社会关系与生态危机密切相关。如果社会关系是建立在人们之间的利益分化、利益对抗的基础之上的,它在本质上就是妨碍人们正确地运用自然规律的。

近年来,学界往往把当代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各种全球问题的根源归结为所谓的以人类的利益为根本价值尺度的人类中心主义。事实上,在私有制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条件下,根本就不曾有过什么抽象的人类利益,有的只是各种不同的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因此,在人们现实的实践活动中起作用的不可能是把人类的利益奉为根本价值尺度的人类中心主义,而只能是以各种特殊的个人利益或群体利益为根本价值尺度的个人中心主义和群体中心主义。在私有制的条件下,各种特殊的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之间是相互对立、彼此冲突的,这就决定了个人中心主义和群体中心主义在处理个人与个人或群体与群体的关系时,个人中心主义或群体中心主义总有解不完的难题,任何利益主体的损人利己的行为都要受到别的利益主体同样行为的制衡,那么,一旦将它们应用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所导致的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侵害在达到某种总的累积性结果或最后的限度以前,几乎是无法遏制或很难遏制的。各种不同的利益主体为了最大限度地追逐自己特殊的、眼前直接的利益,丝毫不考虑也不可能去考虑尊重自然规律或要顾忌自己的行为对自然界的长远影响。从这个角度看,由历史上人类不合理的实践所导致的当代各种全球生态问题,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不合理的社会关系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对抗关系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表现。因此,要真正解决和克服当代的各种全球生态问题,还必须从根本上建立起人们正确运用自然规律的合理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版,1995:349.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版,1995.

[3] 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2.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版,1995.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版,1995.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版,1995:483.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版,1995.

[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版,1995.

[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M].北京:人民出版版,1995:324.

[1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版,1995.

[11] 舒马赫.小是美好的[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

[12]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3]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第12篇

西方生态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相互结合, 同时产生生态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以生态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基础, 该主义认为:生态问题归根到底就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 通过将生态原则与社会主义进行结合, 进一步超越资本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的模式,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构建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其基本主张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1.1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 生态社会主义吸收了生态中心主义理论中的合理部分, 即尊重和保护环境、自然。同时在面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 抛弃人的因素, 只对自然和环境进行考虑, 以保护自然和环境为中心, 从根本上忽视了人类的进步与发展。生态社会主义认为, 一方面需要保护自然和环境, 另一方面需要考虑人类的生存尺度, 同时主张从“人类尺度”的角度对人与自然的问题进行分析, 将人放在物之上, 并且将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进行统一, 在考虑保护自然的同时需要重视人类发展的利益, 不能只重视人类的发展而忽视自然。①

1.2绿色社会是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

对于未来的社会, 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应该是绿色的, 并且该社会有着健全的生态原则, 同时能够全面发展, 在这一社会中, 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 能够从根本上克服人类发展与自然保护之间的对立状态, 能够自由充分地实现物质与社会的统一, 社会得到全面的发展。②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 自然的规律和法则是人类组织开展一切活动的基础, 人类的任何活动都不能违背自然的规律, 触犯自然的底线。在建设未来社会主义的过程中, 需要遵守“生态原则”, 按照社会“生态重建”标准进行变革, 不能为了获得利润, 进而违背生态原则。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现代化的过程中, 只有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发展的统一, 才能真正实现绿色社会。

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与西方生态社会主义的比较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其中, 儒、道、佛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极, 并且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内容, 由天道到人道, 无不折射着“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思想。中华文明虽然是工业文明的迟到者, 但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思想观念与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有异曲同工之妙。按照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勾勒, 未来社会主义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社会。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佛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描述是一致的。

2.1中国儒家生态思想主张“天人合一”、“主客合一”, 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并视这种统—性为和谐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简单的说, 就是‘天人相通’”。张岱年先生认为, “天人合一”是指, 人是天地生成的, 人与天的关系是部分与全体的关系, 而不是敌对的关系, 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③儒家注重人道, 天人关系就是从人道挈入的, 将天道人化, 以仁义思想为核心, 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 把人类社会的道德属性赋予自然界, 提出“仁民爱物”的环境道德观, 希望积极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基于此, 儒家要求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时, 应该根据自然的本性, 根据自然提供的条件, “以时禁发”地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2.2老子指出:“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④“道”作为一种终极实在, 是产生万物的始源, 天地万物和谐完美的秩序都是道自然生成, 无为自化的结果。所以道家以自然之道为出发点, 从天道挈入天人关系, 以自然无为为宗旨, 要求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去除人为, 平等地对待万物, 以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⑤道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 强调人必须顺应自然, 反对一切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 要求人们应该让生物按其自然的本性而自由地生存和发展, 而不是妄加干预。“夫物芸芸, 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 静曰复命。复命曰常, 知常曰明。不知常, 妄作, 凶。⑥”达到“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彼至正者, 不失其性命之情。故合者不为骈, 而枝者不为岐;长者不为有余, 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 续之则忧;鹤胫虽长, 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 性短非所续, 无所去忧也。”⑦在庄子看来, 天地万物在其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平等的。物各具其性, 各得其所, 我们不能把此物视为主, 把彼物视为宾, 不要把万物都纳入自己的生活之中, 从而扼杀万物本性, 破坏了万物的真性。进一步强调了人类对待自然的最好方式就是让万事万物按其本性自由发展, 这样才能与天地万物保持和谐, 这正是人类生态思想的重要先声。

2.3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 佛家主张“万物一体”、“众生平等”, 也就是模糊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界限, 生命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彼此之间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一切现象都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因果联系。这种生态哲学与西方生态社会主义基本主张相通。佛家认为, “法”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此万法不仅包括有生命有情识的动物, 也包括没有生命的植物、无机物。人类必须遵循生命之法, 维护生态环境, 促进自然的和谐, 多做保护自然和拯救众生的善事, 才能消解自己的恶业。佛教关于生命之法的观点, 以曲折的方式表达了生态系统相互依存的复杂性。佛教还认为, 生命主体的存在是依靠自然界的健康存在来维持的, 人类只有和自然环境融合, 才能共存并获益, 除此之外不能找到别的生存办法。

佛教对生命的关怀, 最集中的体现是普渡众生。佛教对生命的慈悲态度和观点实际上是要求我们用自己的生命去体验和感受其它的生命, 如果把这种宗教体验进一步延伸至整个自然, 便会产生一种对大自然的爱, 这种体验, 这种爱, 正是协调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情感基础。罗尔斯顿指出:“禅学并不是人类中心论说, 并不倾向于利用自然, 相反, 佛教许诺要惩戒和遏制人类的愿望和欲望, 使人类与他们的资源和他们周围的世界相适应。我们知道, 禅宗懂得如何使万物广泛协调, 而不使每一物失去其自身在宇宙中的特殊意义。禅宗知道怎样使生命科学与生命的神圣不可侵犯性相结合。”⑧

普渡众生落实到实践上, 集中体现为素食、不杀生、放生等行为。对当今的生态问题而言, 这些行为具有积极的作用。如今, 野生动物资源日益受到破坏, 动物种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亡,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被人吃掉了。因此, 素食、不杀生、放生对于保护动物的多样性具有积极作用。佛教尊重生命的博爱意识, 不仅是不同个人、不同人群、不同人种的平等, 而且超越人的范围, 是宇宙间一切生命的平等。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是佛家的根本观念。所以, 佛家的基本主张与西方生态社会主义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绿色社会是具有共同点的。

3两者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 对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和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启迪意义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归结为道德关系, 根据这种关系, 要求人们主动地给予自然尊重和保护。自然界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其中任何一种生物的存在都有自身的合理性。在这一生态系统中, 各种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补偿和相互协调,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共同发展。这就需要人类确立与自然界共生共存的生命观, 为保证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 需要积极主动地努力。

第二, 正确认识自我, 对技术进行合理的利用。环境的恶化进一步向人们昭示: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一方面极大地改善和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 为人类创造巨大的社会财富;另一方面制约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但是, 我们是否就否定科学技术的作用呢?当科技实践活动具备的天、地、人相互和谐的生态伦理意义被人们忘记时, 这时, 自私、狭隘、短浅、孤立的功利就会扭曲科学技术的功能,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与自然失谐、人与人失调, 甚至人自身的肉体与灵魂相互分离。

第三, 在认识自然、探究自然的过程中, 需要从生态伦理的高度按照自然的规律办事。自然界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通常情况下, 有着自身的客观规律。在谋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 人类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反之, 如果忽视或失去自然规律, 那么将会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近年来, 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人们在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 面临着水土流失、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酸雨、水质下降、水源枯竭等一系列的威胁。对此, 我们必须认真反思严酷的现实, 同时对人类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需要重新认识, 尊重自然规律, 通过生态伦理进一步指导我们的行为,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四, 珍惜自然资源,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状态, 并且自然界所供给的资源与人类的生存状态密切相关。由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并且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日益凸显。在未来的世纪里, 人类要想与大自然和睦共处, 共生共荣, 在这种情况下, 必须珍惜资源、节约资源, 取予有度、消费有节, 并且对人类特有的伦理智慧进行充分的利用, 同时借助现代的科技手段,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不断开发可再生资源与非耗竭型资源, 采取措施积极发展环保产业, 进一步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才是维持确保人类社会持续发展之路, 进一步确保人与自然的互利共生、协调发展。凭借自身的民族性和发展性, 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引起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共鸣, 在唤醒良知、激发情感, 以及指导行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站在解放人类和解放自然相结合的高度, 让我们继续发扬优秀的生态保护传统, 做到立足今日, 着眼未来, 以求得子孙万代永续发展。

4两者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纳入到“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当中, 这是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新阐述, 要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由上文可以看出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基本一致。通过实现西方生态社会主义和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相互借鉴、相互融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段忠桥主编.当代国外社会思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3:191.

[2]段忠桥主编.当代国外社会思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3:198-201.

[3]曾文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重庆出版社, 2008年4月:229.

[4]王国轩, 张燕婴, 蓝旭.四书[M].万丽华, 译.北京:中华书局, 2007:140.

[5]蒋南华, 罗书勤, 杨寒清.荀子全译[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9:135.

[6]冯达甫译注.老子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7]佘正荣.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重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55.

[8]冯达甫.老子[M].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9]孙通海.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 2007:161.

上一篇:静电现象下一篇:防灾减灾工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