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绿化工作范文

2024-05-09

农村绿化工作范文(精选12篇)

农村绿化工作 第1篇

在农村绿化造林工作中, 存在着一些问题, 只有将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才能够进一步促进农村绿化造林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农村绿化造林工作中, 主要存在着群众认识不足, 并且绿化树种较为单一, 景观的效果较差, 农村绿化与农民增收结合不够紧密, 绿化后期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下面针对于农村绿化造林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的进行农村绿化造林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1 农村绿化造林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群众认识不足

在农村绿化造林工作中, 存在着群众认识不足的问题。很多群众没有真正的了解绿化造林工作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很多的群众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 认为植树就是为了获取木材, 没有将植树造林提升到改善当地自然环境, 调节当地气候, 促进当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以及保持当地的水土等方面,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 阻碍了农村绿化造林工作的顺利开展, 不利于农村的长远发展。

1.2 绿化树种较为单一, 景观的效果较差

在农村的绿化造林工作中, 还存在着绿化树种单一, 景观效果较差的问题。在农村绿化造林方面, 绿化造林的目的, 一方面是为了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促进当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另外一方面还能够起到美观的效果, 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但是, 在很多地区的农村绿化造林工作中, 树种相对比较单一, 无法实现改善生态系统的目的, 并且单一的树种也没有对景观起到美化效果, 在很大的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绿化造林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1.3 农村绿化与农民增收结合不够紧密

农村绿化的内容主要有农田林网、绿色通道、围村林建设, 村内四旁、庭院绿化等。由群众根据喜好自行选择树种、花卉进行绿化。群众主要还是沿袭传统习惯, 随便种植一些易栽易管的乡土树木, 没有充分利用土地空间进行合理开发, 未把绿化与增收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不利于充分的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另外一方面也严重的阻碍了农村绿化造林工作的长远发展, 不利于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

1.4 绿化后期管理不到位

在农村绿化造林工作中, 还存在着绿化后期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发生。在管理方面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 只注重绿化的面积。在农村很多的地区, 将绿化造林的工作变成了形象工程, 单纯的追求植树的数量, 以及植树的面积, 在植树之后, 却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 进而出现了只种树而不维护的局面, 导致在树木种植之后出现了病虫害, 无法真正的发挥绿化造林的效果, 也无法对当地生态系统进行合理的调节, 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2 进一步做好农村绿化造林工作的方法分析

2.1 更新群众观念

在农村绿化造林工作中, 首先需要更新群众观念, 提高群众的绿化造林意识, 充分的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有利于更好的促进农村绿化造林工作的长远发展。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宣传工作, 将绿化造林的理念深入的进行宣传, 进而让群众能够意识到绿化造林的重要性, 进而主动的进行绿化造林, 一方面能够改善自身的居住环境, 还能够更好的为子孙造福, 促进当时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 调整树种结构

在农村绿化造林工作中, 还应该进一步调整树种的结构, 维护当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有助于提高绿化造林的水平。在进行村庄绿化以及乡村公路的绿化中, 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选择适合在当地生长的树种, 提高当地树种的多样性, 注意调节树种之间的比例等等, 这样既能够改善当地的环境质量, 也能够更好的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 提高美观效果。

2.3 绿化应该兼顾经济效益

在进行农村绿化造林工作中, 还需要兼顾经济效益, 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绿化造林的最高成效应该是既要实现社会效益, 还应该实现相应的经济效益。因此, 在实际的绿化造林的工作中, 应该让农村既美化乡村环境的同时, 还应该注重绿化的经济效益, 使绿化造林成为农民致富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我们需要结合农村的自然条件以及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等等, 将绿化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采取多种经营的方式, 并且积极的建立经济林基地, 有助于实现当地农村的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2.4 健全机制, 加强管护

在农村绿化造林工作中, 还需要加强后期的管理, 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农村绿化造林工作的顺利开展。具体应该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一是需要加强对苗木的养护, 各个村应该成立相关护林领导班子, 并且将养护植物的工作明确到户, 做好苗木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二是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 充分的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并且应该做到奖罚分明, 促进农村绿化造林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 在进行绿化造林管理中, 需要持之以恒, 提高群众爱护树木、保护树木的意识, 是保障农村绿化成果的长效措施。

3 结论

本文针对于农村绿化造林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通过本文的探讨, 我们了解到, 在实际的农村绿化造林工作中, 需要结合农村绿化造林中存在着的问题, 寻找到解决的措施, 提高农村的绿化率, 进而有利于促进农村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促进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

摘要:在农村绿化造林工作中, 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 采取有效的绿化造林措施, 才能够进一步促进农村绿化造林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 本文针对于农村绿化造林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 能够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性的参考。

关键词:农村,绿化,造林

参考文献

[1]黄永洪, 陈永华, 黄小明.资兴市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湖南林业科技, 2011 (2) .

[2]冯述清, 赵体顺, 王理顺.论河南平原林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J].河南林业科技, 2009 (3) .

[3]赵波, 王东.论辽宁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科协论坛 (下半月) , 2011 (1) .

[4]郭永益.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J].吉林农业, 2010 (8) .

[5]王东, 杨森, 闫妍.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现代园艺, 2009 (12) .

共和县新农村造林绿化工作总结 第2篇

一、完成情况

共和县新农村绿化分别在恰卜恰镇和沙珠玉乡实施,绿色村为东香卡村、西香卡村、西台村和下卡力岗村,绿色小康户20户(西香卡村7户,东香卡村5户、西台7户)。

东香卡、西香卡、西台、下卡力岗等四村以道路两旁、农田林网、庭院、房前屋后的绿化美化为主。造林树种为:青杨、新疆杨、果树和花灌木等。造林规模、树种选择等坚持采取自下而上,群众自愿和适地适树的原则,并要充分考虑水源条件,共投资842671元,栽植各类苗木69431株(针叶树4117株,阔叶65314株),道路绿化11.05公里。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内涵丰富、领域广泛、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县委、县政府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有力地促进了我县的`新农村建设。

(二)广泛发动宣传,提高群众参与。

县林业环保局会同恰卜恰镇干部深入村社,利用发放明白纸,召开群众座谈会等形式,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意义、要求、措施等,深入广泛地宣传,营造良好的建设氛围。通过宣传,确保了新农村建设精神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提高了群众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统一了大家的思想,得到群众的参与和支持。群众的植树造林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为全面掀起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户户鸟语花香

为了确保绿化质量,将村社绿化工程列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统一制定了村社绿化施工设计实施方案,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实测,编报表格、绘制施工图,

总结

实施路、河渠全面绿化,组织人力物力,在两侧栽植了绿化树木,利用房前屋后空隙地、闲散地、荒坡地,见缝插绿,做到乔、灌、花、草结合,庭院、街道、景点绿化相融合。在树种选择品种配置上,做到随形就势,不拘一格,形式式样。形成村在林中,家在绿里,户在花内的新农村。

(四)分类施策,强化管理,家家果实累累

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绿化,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对路、河、渠林带及环村林带,规划出建设用地,制定施工作业设计,采取了由专业技术人员设计,村委会统一组织,村民出工营造;农民房前屋后空隙地,由林业部门免费提供苗木,群众自觉栽植,为栽植果木农民无偿提供技术服务。积极开展技术培训、科技成果推广普及等活动,确保苗木成活率达到100,大大地提高了绿化科技含量。

(五)完善措施,巩固成果,人人责无旁贷

为防范树林被人畜危害,四村村委会制定了管护责任制、村规民约、护林公约,对集体所有的环村绿化林带,实行管护承包;对道路两侧栽植的树木,实行门前管护责任制,与上级优惠政策兑现挂钩,奖优罚劣;对农民房前屋后空隙地栽植的树木,落实“谁造谁有谁受益”的政策,充分调动个人管护积极性。目前,在实施新农村项目已形成了专职人员与群众相结合的养护管理网络,保证了林木的正常生长。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县今年的新农村造林绿化建设中还存在的以下问题,一是少数干部群众认识不够,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群众对政府扶持的期望值过高,依赖思想较严重,没有充分发挥好主观能动作用。二是资金投入不足,建设资金缺口较大。由于新农村建设苗木要求标准高、需求量大,按每村15万元标准投资难以保证工程苗木质量,造成有24万元的资金缺口。

农村水泥路绿化探析 第3篇

关键词:黎城;水泥路;绿化;存在问题;树种选配

黎城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太行山中南端,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县总面积1101平方公里,辖5镇4乡250个村,人口16.3万,规划林业用地110万亩,有林地面积78万亩。2001年在山西省率先实施村村通水泥路工程。2011年,根据省新的“五个全覆盖”,黎城县又大力实施了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实现户户通水泥路。水泥路的绿化成为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1 水泥路绿化存在的问题

与高速路、国道、省道的绿化相比,乡村水泥路的绿化显得薄弱,缺乏与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大交通网络绿化统筹兼顾、相得益彰的整体意识。对绿化的认识和理念有待提高,绿化投资亟待加强。

1.1 重视道路建设,轻视道路绿化

重视道路的建设,忽视路两侧绿化与路域环境建设;比较缺乏对乡村路绿化工作的宣传、组织与引导,村民对乡村路绿化在生态、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作用认识不够;绿化投入低,缺乏维护与管理经费。乡村水泥路整体上缺乏应有的植被保护、缺少护路林营造的良好生态环境。

1.2 缺少规划,树种选择随意性大

由于绿化投资等因素限制,乡村路绿化往往得不到足够重视。缺少科学的规划设计,存在调来什么苗栽什么苗的现象,一些外地苗木因不适应本地土壤、气候等立地条件而死亡,造成财力、人力、物力的浪费。水泥路绿化的随意性,导致农村通道网络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有鲜明地方特色、能彰显人文历史的绿化格局。

1.3 照抄照搬,忽视人们的需要

有些村内水泥路照搬城市道路绿化风格,没有将绿化融入当地农村生活氛围,与大环境不协调,缺乏自然感;农村的健身和休憩设施常建在路边,但路边栽种的是花草、灌木,没有乔木遮阳挡风,烈日之下,群众无法健身休憩,应考虑村民生活需要;村外有些路边是茂密的经济林地,本不需再搞路边绿化,但还要在路两侧栽植杨树等大乔木,造成协地、遮光。

1.4 设计时未考虑工程和管护的投资

由于资金投入少,幼树的抚育措施如浇水、抹芽等跟不上,造成抽梢甚至全株枯死;有些富裕村庄在路边种植草皮、培植花木,注重了视觉美感,却没有考虑工程投资和养护管理的开销,加重了村财政负担。

1.5 两侧过熟的老树需要更新

农村水泥路大多是在原有土路上进行硬化,对两侧林龄过长已无培育价值的衰老树,特别是过熟的杨、柳等树种需改造更新。以前栽的多为有絮品种,污染环境,严重协地,还有树木断空路段,应进行科学的主伐更新。

2 水泥路绿化的树种选配、栽植

两侧的植被覆盖和绿化形式直接关系到水泥路的整体生态和景观效果。规划设计时,应考虑路两侧的土质、坡度、植被、建筑等条件,注重美化和遮蔽效果,选用抗逆性强的乡土树种作为绿化骨干树种,切实遵循“适地适树”原则。并尽可能保留原有大树,不破坏村庄原生态的魅力。

2.1 村内道路

包括街道、居民巷及入户道路。

村内街道一般较宽,村委会、便利店、学校、广场等公共场所位列两侧,住宅规划整齐,住户密集,是展示村庄形象的窗口。绿化宜采用乔、灌、花结合,行间混交的模式。以乔木为主,针叶树与阔叶树结合,落叶树与常绿树结合。灌木结合乔木作为下木栽植,如国槐和连翘混交,增加立面层次,构成复层混交和相对稳定的人工植被群落。宽度小于4m的街道绿化以干形直立、分枝角度小、生长快的大乔木为主,美观又便于通行。路两侧有架空电线的应选择花灌木或小乔木,保证树木的终生高度达不到电线。随着道路的转弯,要进行不同树种交替搭配,如垂直范围的乔灌花多层次结构,水平范围的多树种搭配,避免形成单一呆板的环境。

根据各村的自然环境、经济收入、人文风土,主选经实践证明适于本地通道绿化的乡土植物。大乔木可选国槐、刺槐、无絮杨柳、臭椿、白榆、杜仲、火炬、核桃、柿子、银杏、合欢、悬铃木、五角枫等落叶树和侧柏、桧柏、油松、雪松、白皮松等常绿树。灌木和小乔木可选连翘、大叶黄杨、山茱萸、黄刺玫、木槿、月季、牡丹、小檗、石榴、紫穗槐、黄栌、珍珠梅、铺地柏、玫瑰、丁香、榆叶梅、红瑞木等。草本花类可选芍药、菊花、向日葵、草茉莉、鸡冠花、一串红、凤仙花、牵牛花、美人蕉等。金银花等藤本也是良好的伴生植物。

村中巷子空间较窄,若不适宜栽植乔木,可选择小乔木、灌木。确实狭窄的,不要强求绿化。

入户道路的绿化是各家发扬个性风采所在,统一规划会导致千篇一律,不人性化。应以人为本,给农户提供技术支持,由农户结合庭院绿化,根据实际种花栽果,提高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2.2 村边道路

主要进行防护型绿化,实现护路和护村的双重功效。所选树种一般为阔叶乔木,应具有树体高大、干直枝密、发芽早、落叶迟的特点,建议在路两侧栽植垂柳、杨树、国槐、刺槐等,株距3m-5m,用胸径5cm以上大苗。并选用一定种类、数量的常绿乔木如侧柏、油松、雪松等合理搭配,丰富常绿景观,改变冷季漫长、环境萧瑟的状况。

配合道路绿化,根据村庄四周的地形地貌,规划和建设环村林带,栽种杨、柳、槐等高大乔木3 - 5行,恢复林草植被。在村周围荒坑、荒沟、废弃宅基地等处,可栽各种干鲜果树和特用经济树如白榆、楸树等。做到“有路就有树,有荒就栽树”,实现建设村庄绿色生态屏障、提高村民收入等多重目标。

2.3 村外道路

村与村、村与城镇相连接的道路,距离较长,两侧多为农田、山沟、林地、河流、灌渠等。绿化需依据地形,因地制宜。对于防护、生态和经济效益开始下降的过熟林带进行主伐更新,栽植优质大苗,使新林带尽快恢复防护功能。对于原来保存率低的林带进行补植,在较大空段上补植原树种大苗,小块空段上补植较耐荫树种如杜仲、侧柏等,抚育措施及时跟上。

田旁树种应具备农田防护林的性能,又是良好的用材树种,如青杨、毛白杨等杨类、垂柳、旱柳、国槐、刺槐、核桃、臭椿、香椿等优质的乡土树大苗,以两侧各栽一行或两侧交替栽植单行为宜,“一路一品,一路一式”,形成较完善的防护林框架和多景观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村庄大力发展核桃、苹果等经济树种,已形成以经济林为主体的宽带状林网,起到了防护林作用,这种路边不需要另栽大乔木。另外,如果路边是沟壑水渠,边沿较窄,绿化可能会破坏路基、造成隐患,保护好自然植被就行。

2.4 厂矿周边道路

厂矿周边的村庄道路绿化,应选择对污染抗性强、能吸收污染气体的树种。黎城县厂矿的污染物主要是燃煤、炼钢、生产水泥产生的含硫化合物和粉尘等,适宜栽植的强抗性树种详列于下表:

结 论

农村水泥路的绿化应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等实际出发,尊重群众,展示文化,优化成本,提倡创新。按照“适地适树”原则,以乡土树种为主,综合运用多种植物,科学配置,合理布局,实现道路的绿化、美化、香化,获取生态、经济、社会等多重效益。

参考文献

[1] 安旭光,吴志强,乡村道路绿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08.6B《中国林业》61页,北京.

[2] 刘静,胡少军,绿地设计: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一环 2008. 11A《中国林业》46页,北京.

[3] 方金,张谦,生态园林村镇建设构想 2006.8A《中国林业》41页,北京.

提高农村绿化造林工作效益的探讨 第4篇

1 农村绿化造林工作存在的问题

森林的生长周期较长, 不像一般农作物的周期比较短。首先, 人工培育森林的生产时间很长, 阻碍了林木贸易的发展。其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对于林业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并且森林的破坏率比较高, 这就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与重视, 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同时, 在农村绿化造林工作设计的过程中, 长期过度的浪费资源, 使我国的生态环境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的同时也造成各种生态资源的短缺。这样的情况的出现, 一方面是由于农村绿化造林工作设计人员节能环保的意识差, 对于环境的保护与利用不足;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在农村绿化造林工作的设计上面, 没有提前制定相关节能措施与方针政策。同时, 相关环境监督管理部门对于破坏森林的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严重影响了农村绿化造林工作的进展。因此, 在农村绿化造林工作设计的过程中, 设计人员常常不去考虑环境的保护因素, 导致环境的浪费与资源的破坏。

2 农村绿化造林工作的注意事项

2.1 建立健全选苗责任管理制度

首先, 在造林绿化工程中苗木移栽前期, 建立健全选苗责任管理制度。在农村绿化造林建设的过程中, 需要建立健全选苗责任管理工作的控制与管理制度, 对待出现的问题, 做到灵活运用, 通过建立起一个规范性、专业性和系统性的体系来管理和监督建设人员的行为。此外, 针对造林绿化过程中的特殊性, 情况不同, 出现的问题也不同的现象, 应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针对不同的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同时, 整合出现的情况与问题, 做到心中有数。对待一些造林绿化工程中较难的技术, 依据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控制与管理, 并且按照相关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方针, 构建标准化的管理体系。此外, 在明确了管理制度之后, 要加强对相关人员培训, 要求人员严格按照相关政策制度进行工作。通过宣传和教育, 实现技术人员技能的提升, 这对于打造高素质队伍有着积极作用。

2.2 重视苗木移栽的设计

在得到苗木移栽通知之后, 施工单位要及时做好苗木移栽工作的准备工作。结合项目的性质、规模和材料等因素, 对苗木移栽工作进行设计及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合理优化。同时, 在进行苗木移栽工作的过程中, 做好图纸的审核与控制十分重要。需要遵循整体性的原则, 首先做到设计的图纸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 在各个方面保证万无一失, 从数据到设计信息, 最大限度地减少信息的缺失与失误[1]。将设计效能发挥考量进去, 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减少资源的浪费与人力的利用, 真正做到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减少经济成本, 提高苗木移栽的质量与树木寿命, 提高苗木的成活数量。其次, 做好苗木移栽设计技术的统计, 保证与实际的生产需求相互吻合, 这是保证整个工程项目质量的关键所在[2]。

2.3 对苗木的修理

在造林绿化工程中苗木移栽前期, 要对苗木进行简单的修剪, 重新塑形, 例如:并枝、减叉、交叉等, 这样可以保证苗木具有美观的形状。对定苗进行根部修理, 将坏死的根、虫根、开裂的根和病根都剪掉, 这样才能确保苗木能够平衡生长。此外, 对造林绿化工程的场地进行彻底的清理, 尤其是建筑垃圾与人们日常生活垃圾。然后设置标高进行整地, 最低高度为40 cm左右, 应该选择50%浓度的多菌灵进行消毒, 之后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太阳辐射, 采能够疏松土地, 改良土地质量, 进行移栽[3]。

2.4 建立技术管理部门

首先, 对于农村绿化造林的管理, 一个关键之处就是建立专业的控制管理部门, 明确在农村绿化造林方面的职能范围。提高管理质量与效率, 真正将工作落实到实处。其次, 建立管理部门的准备过程中, 需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与引导, 对一些相关知识的培训, 提高相关人员的职业道德与服务水平, 实现其农村绿化造林技术管理素质的提升。尤其提高绿化设计师的设计技能与经验, 以做好造林绿化工程中的工作保障。在造林绿化工程的过程中, 由于农村绿化造林内容众多, 牵涉层次比较复杂, 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统性的管理体系与管理方法去完成这项任务, 将农村绿化造林内容进行统一有顺序的安排;同时, 在各个环节, 都能有所依靠的轨道进行运行, 以免出现管理失衡的情况。只有这样的控制和管理, 才能真正向着专业化与标准化的方向发展。一个农村绿化造林技术的顺利进行, 需要多方面的管理引导, 不管是相关技术人员的管理还是施工人员的培训教育、宣传, 都需要一套完整的系统化的科学化的管理体系作为引导, 一步步将农村绿化造林工程进行下去, 惠及广大百姓。及时的解决出现的问题, 避免出现不良的现象[4]。最后, 为了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与能动性, 制定严格的技术控制管理部门的考核机制。可以采取一些方式与手段。例如, 将技术控制管理工作效果纳入到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中去, 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再如设立奖励机制等手段方式, 激发工作人员的热情, 将工作落实到实处。

3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中国绿化事业得到蓬勃发展。农村绿化造林工作在社会建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社会创造一个人性化的场所。在农村绿化造林工作施工过程中, 将环保、低耗、高效等理念相结合, 加强管理与控制, 深入贯彻每一个环节。同时, 对农村绿化造林技术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最大限度的利用农村绿化造林技术, 充分利用资源, 减少工程成本, 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创造利润。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为人们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促进我国造林绿化工程的顺利进行, 共同建设我们美好舒适的社会。促进中国绿化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信息全球化的趋势不断的深入, 加强经济与区域的一体化成为了时代发展的趋势。在这样的一个趋势下, 提高农村绿化造林工作逐渐的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重视。就关于如何提高农村绿化造林工作效益进行分析与论述, 并提出几点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绿化造林,苗木移栽

参考文献

[1]陈绍权, 孙晓明, 田万明.农村绿化造林工作的探讨[J].科技传播, 2014 (4) :135, 132.

[2]本报记者高云龙.我市扎实推进春季农村造林绿化工作[N].宿迁日报, 2015-03-27 (A07) .

[3]王恒.绍兴县平原绿化现状问题及规划[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 2013.

农村小学绿化规划设计方案 第5篇

乘着“两会”的东风,借着铜山区委书记的三个教育梦想,把学校建成世界上最美的的地方的精神,有了铜山教育局为我校新建的教学楼和新铺设的塑胶跑道操场,我校一贯倡导绿色校园文明,长期坚持把学校的绿化美化工作当作学校的大事来抓,不断扩大绿化面积,美化校园环境,力争把我校建成一所鸟语花香的美丽学校,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与总体思路

指导思想:坚持以铜山区委毕书记的“三个教育梦想”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以加强学校校园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以学校一把手抓校园绿化为切入点,以强化校园绿化规范化管理,加强依法治校为手段,以增强校园文化内涵,特色学校为结合点,积极创造适宜、优美的校园育人环境,为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二、绿化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校园绿化指标使我校绿化率达45%,绿化品种以花、树、草坪、翠竹合理搭配,达到绿化、净化、美化的目的。

三、檀山小学创建绿色校园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王梅

成员:丁刚 袁振廷 廉丽丽 及各班班主任

四、具体规划及经费投入:

具体规划:

2012年,做好校门内外、校门内南侧、主干道两侧、南教学楼后花园、南教学楼前平地、校篮球场周围、学生厕所周边规划绿地工作。校门外水传达室花台内栽植女贞树。

校门内南侧圆形水池假山喷泉内种植荷花

校门内通篮球场北侧栽植香樟、广玉兰。

校门内南教学楼前平地南侧栽植女贞树、广玉兰、龙爪槐等。教学楼后花园栽植广玉兰、樱花中间插红叶石楠等。

篮球场东南角栽植榕树、银杏类。

学生厕所西侧栽植翠竹。

2013年,做好校门内北侧与操场周边的规划绿化工作。

校门内北侧第一序列栽植桂花,第二序列栽腊梅;东西两头栽植榕树。操场北侧与东侧均种植女贞树。

2014年,做好学校整体配套完善,提高整体绿化工作。

四、绿化措施和经费投入:

1、学校绿化美化力求规范化、科学化,每年绿化都要设计,使绿化布局合理,搭配得当。

2、每年确保争取一定数额的上级资金投入和自筹相结合的方式用于绿化美化校园,要将每年绿化校园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校长亲自抓。

五、实施办法:

1、我校在校园校舍的总体规划布局上,根据本校的地形地貌和本地区的实际,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自然优势,尽量做到少花钱,多办事,要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力求做到突出我校的特色。

2、充分挖掘我校土地资源,积极扩大绿地种植面积,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3、校园绿化、美化因地制宜,讲究风格和特色,坚持平面绿化美化和立体绿化美化相结合,校园的绿化美化与室内的绿化美化相结合。校园的绿化美化经过精心设计,精心养护。以达到绿化、美化、香化、净化校园的效果,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增强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4、校园内外有成型的花草树木,操场及教学楼周边要被绿色覆盖。

5、加强对绿化成果的管理,养护工作,落实工作责任制,依据植物的生物学特征,加强绿地养护管理。

六、实施步骤及措施:

1、学习其他学校绿化工作先进经验,对学校绿化工作自查摸底,健全机构加强组织领导。校长对本校的绿化工作负总责,并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

2、做好宣传,通过各种手段广泛宣传学校校园绿化的意义,动员全体师生积极参与校园绿化建设。

3、落实校园绿化规划。

4、建立校园绿化工作机制。按照领导抓绿,师生办绿的原则,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

全校领师生要认真做好校园绿化工作,管理好校园绿化成果,早日使我校成为绿化、美化、香化、净化的美丽校园。

乡镇园林绿化工作探讨 第6篇

【关键词】园林绿化;管理;策略

1.园林绿化重要性

做好园林绿化工作,可有效的将城市之中充斥的有害气体吸收,使日益严重的雾霾天气得到有效的缓解,实现净化空气、预防粉尘污染的目标。绿化栽种的植物对尘埃具有良好的吸收、停滞以及过滤作用,因而应全面加强园林绿化工作,达到保护生态,创建绿色环境的根本目标。另外,花草树木还可使水体得到良好的净化,例如凤眼莲可将污水之中含有的有毒物质有效的吸收,而芦苇则可净化吸收二十余种化合物质,并可降低大肠杆菌含量,达到水体净化的目标。伴随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再加上工业化生产、建筑项目的不断撞击,令震动以及噪声对居民的生理与心理健康形成了负面影响。而栽种乔灌木则可对声能形成良好的吸收反射作用,由于绿化植物枝叶密集,因此更利于反射与吸收声音,最终达到缓冲缩减的作用。将树木组建形成卫生防护带还可降低工业设备震动影响,提升工业产品总体质量水平。另外,做好园林绿化工作还会对预防震害、抵御洪灾发挥良好的功能作用。

2.园林绿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纵观当前园林绿化工作不难看出,其仍旧存在一些不足问题。在规划管理过程中欠缺长远性以及合理科学性。当前,较多城市虽制定了绿化管理规划,却欠缺有效的理论指导,令园林事业的建设以及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并不和谐,无法符合城市以及大众对园林绿地休闲放松与生态保护等层面的需要。尤其是同发达地区比较仍旧存在一定差距,为此应全面激发绿地综合效益,做出合理的规划决策,进行科学的布局。目前状况则正好相反,绿化绿地百分比较低,不具备良好的层次性,在物种配比以及整体布局上欠缺合理性,同时投入与产出并不成比例。这样一来势必影响了绿化管理水平,达不到既定的工作目标。

另外,园林绿化工作的工作体制存在一定的不完善性。由于我国始终无法摆脱计划经济的阴影,因此使政府肩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双重重任,显然无法符合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政府部门在安排设置上则没能遵循高效精简的标准原则,无法发挥公共管理工作职能,使得园林绿化欠缺协调一致的工作体制。当前,较多区域进行绿化管理规划以及建设,均或多或少的存在各自为政的问题。相关单位自成体系,欠缺系统、规范、全面的工作体制,使得职能机构的综合协调功能无法全面发挥出来,导致对园林绿地非法侵占的问题时常发生,伐木毁林的问题更是屡见不鲜。

法制建设上,园林绿化工作存在决策者法制意识不强,没能依法行事,为了一己私利作奸犯科的问题。应用管理方式上则存在以罚代管或是以罚代法的问题。探究成因则不难发现,由于对园林绿化工作重要作用无法清晰认识,导致管理力度有限。

普遍来讲,当前大众参与园林绿化建设的思维意识并不明显。基于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同时在经济条件的限制影响下,使我们面临了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以及园林绿化工作发展相对迟缓的不良局面。由当前现实状况来讲,较多政府单位对于园林绿化工作在创建文明城市中的功能作用,特别是在环保建设以及生态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与作用没能清醒的认识。

3.园林绿化工作科学策略

3.1有效应用园林绿化工作方式

采用德尔菲法可有效的预防专家会议方式存在的较多缺陷,其产生于专家会议之上,是一类背对背模式的专家咨询方法。例如,基于对权威的盲目崇拜而使得一些较为科学的建议或是合理的意见无法快速的发表以及全面的被采纳。另外,由于一些到会专家过于看重自尊心,因此无法科学的对待他人意见以及建议,只能固执的坚持自我的观点,呈现出了专制的错误倾向。近年来,我国部分大中型城市,更多的园林从业人员引进德尔菲管理理念引导园林绿化工作实践,并获取了不俗的成绩,达到了良好的效果。还有一类方式为多阶段决策,即动态规划管理方式。其源自美国数学家贝尔曼,该方式可有效应对多阶段决策管理问题。该问题的形成主要由于某一决策问题涵盖不同的阶段以及发展的子过程,因此决策人需要在不同时期进行选择,方能令整体决策环节达到最优的状态。园林绿化工作工作中该决策方法为重要的手段之一,可令实践工作中较多的复杂问题得到最为合理科学的解决。

3.2规范园林绿化工程规划

现代城市绿化体系的设计规划在发展进程中显现出了可用性、区域性、舒适性、可实现以及生态性的特点。为此,实践工作中应凸显地方特色,反映资源特点,使规划逐步扩充至时域或是区域范畴,创建城郊有效结合、城乡全面一体化的优质绿地系统。另外,规划管理过程中应凸显绿地生态效应,最大化的保护典型生态体系以及濒危物种繁衍区域,确保物种多样性,创建优质的人文、自然景观,进而映射出人同自然互相和谐发展的良好关系。通过与自然更为贴近的生态环境取缔以往过度栽培种植、欠缺生态价值、无法持续发展的绿色沙漠。再者,绿化工作规划应注重优化绿地空间,促进其功能的全面扩充,进而积极开创出舒适良好的人居环境,使郊野休闲功能、绿色森林资源的旅游功能以及湿地保护功能全面发挥出来,并利用扩充绿化影响以及增加服务半径,深化同周边的有效联系等模式,真正优化绿化可达的效果。

3.3做好强法执法建设

为提升园林绿化法制化管理水平,应做好强法、执法建设,进一步优化管理制度法规,并在实践工作中依法办事。负责监察工作的团队,应做到知法守法,善于管理,主动执法,敢于拼搏。而各个园林绿化工作机构则应有效的预防以权代法或是以人代法的错误倾向,进而真正由人治发展成为有效科学的法治管理。

4.结语

总之,为全面提升园林绿化工作水平,我们只有充分挖掘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应用园林绿化工作方式,做好强法执法建设,规范园林绿化工程规划,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创建优质精品的园林绿化工程,真正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乔海宏.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园艺,2011(13).

[2]周波.重庆市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初探[D].重庆:重庆大学,2008.

[3]]张铁柱.企业单位园林绿化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3(4).

农村水泥路绿化探析 第7篇

1 水泥路绿化存在的问题

与高速路、国道、省道的绿化相比, 乡村水泥路的绿化显得薄弱, 缺乏与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大交通网络绿化统筹兼顾、相得益彰的整体意识。对绿化的认识和理念有待提高, 绿化投资亟待加强。

1.1 重视道路建设, 轻视道路绿化

重视道路的建设, 忽视路两侧绿化与路域环境建设;比较缺乏对乡村路绿化工作的宣传、组织与引导, 村民对乡村路绿化在生态、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作用认识不够;绿化投入低, 缺乏维护与管理经费。乡村水泥路整体上缺乏应有的植被保护、缺少护路林营造的良好生态环境。

1.2 缺少规划, 树种选择随意性大

由于绿化投资等因素限制, 乡村路绿化往往得不到足够重视。缺少科学的规划设计, 存在调来什么苗栽什么苗的现象, 一些外地苗木因不适应本地土壤、气候等立地条件而死亡, 造成财力、人力、物力的浪费。水泥路绿化的随意性, 导致农村通道网络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有鲜明地方特色、能彰显人文历史的绿化格局。

1.3 照抄照搬, 忽视人们的需要

有些村内水泥路照搬城市道路绿化风格, 没有将绿化融入当地农村生活氛围, 与大环境不协调, 缺乏自然感;农村的健身和休憩设施常建在路边, 但路边栽种的是花草、灌木, 没有乔木遮阳挡风, 烈日之下, 群众无法健身休憩, 应考虑村民生活需要;村外有些路边是茂密的经济林地, 本不需再搞路边绿化, 但还要在路两侧栽植杨树等大乔木, 造成浪费。

1.4 设计时未考虑工程和管护的投资

由于资金投入少, 幼树的抚育措施如浇水、抹芽等跟不上, 造成抽梢甚至全株枯死;有些富裕村庄在路边种植草皮、培植花木, 注重了视觉美感, 却没有考虑工程投资和养护管理的开销, 加重了村财政负担。

1.5 两侧过熟的老树需要更新

农村水泥路大多是在原有土路上进行硬化, 对两侧树龄过长已无培育价值的衰老树, 特别是过熟的杨、柳等树种需改造更新。以前栽的多为有絮品种, 污染环境, 还有树木断空路段, 应进行科学的主伐更新。

2 水泥路绿化的树种选配、栽植

两侧的植被覆盖和绿化形式直接关系到水泥路的整体生态和景观效果。规划设计时, 应考虑路两侧的土质、坡度、植被、建筑等条件, 注重美化和遮蔽效果, 选用抗逆性强的乡土树种作为绿化骨干树种, 切实遵循“适地适树”原则。并尽可能保留原有大树, 不破坏村庄原生态的魅力。

2.1 村内道路包括街道、居民巷及入户道路

村内街道一般较宽, 村委会、便利店、学校、广场等公共场所位列两侧, 住宅规划整齐, 住户密集, 是展示村庄形象的窗口。绿化宜采用乔、灌、花结合, 行间混交的模式。以乔木为主, 针叶树与阔叶树结合, 落叶树与常绿树结合。灌木结合乔木作为下木栽植, 如国槐和连翘混交, 增加立面层次, 构成复层混交和相对稳定的人工植被群落。宽度小于4m的街道绿化以干形直立、分枝角度小、生长快的大乔木为主, 美观又便于通行。路两侧有架空电线的应选择花灌木或小乔木, 保证树木的终生高度达不到电线。随着道路的转弯, 要进行不同树种交替搭配, 如垂直范围的乔灌花多层次结构, 水平范围的多树种搭配, 避免形成单一呆板的环境。

根据各村的自然环境、经济收入、人文风土, 主选经实践证明适于本地通道绿化的乡土植物。大乔木可选国槐、刺槐、无絮杨柳、臭椿、白榆、杜仲、火炬、核桃、柿子、银杏、合欢、悬铃木、五角枫等落叶树和侧柏、桧柏、油松、雪松、白皮松等常绿树。灌木和小乔木可选连翘、大叶黄杨、山茱萸、黄刺玫、木槿、月季、牡丹、小檗、石榴、紫穗槐、黄栌、珍珠梅、铺地柏、玫瑰、丁香、榆叶梅、红瑞木等。草本花类可选芍药、菊花、向日葵、草茉莉、鸡冠花、一串红、凤仙花、牵牛花、美人蕉等。金银花等藤本也是良好的伴生植物。

村中巷子空间较窄, 若不适宜栽植乔木, 可选择小乔木、灌木。确实狭窄的, 不要强求绿化。

入户道路的绿化是各家发扬个性风采所在, 统一规划会导致千篇一律, 不人性化。应以人为本, 给农户提供技术支持, 由农户结合庭院绿化, 根据实际种花栽果, 提高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2.2 村边道路

主要进行防护型绿化, 实现护路和护村的双重功效。所选树种一般为阔叶乔木, 应具有树体高大、干直枝密、发芽早、落叶迟的特点, 建议在路两侧栽植垂柳、杨树、国槐、刺槐等, 株距3m~5m, 用胸径5cm以上大苗。并选用一定种类、数量的常绿乔木如侧柏、油松、雪松等合理搭配, 丰富常绿景观, 改变冷季漫长、环境萧瑟的状况。

配合道路绿化, 根据村庄四周的地形地貌, 规划和建设环村林带, 栽种杨、柳、槐等高大乔木3-5行, 恢复林草植被。在村周围荒坑、荒沟、废弃宅基地等处, 可栽各种干鲜果树和特用经济树如白榆、楸树等。做到“有路就有树, 有荒就栽树”, 实现建设村庄绿色生态屏障、提高村民收入等多重目标。

2.3 村外道路

村与村、村与城镇相连接的道路, 距离较长, 两侧多为农田、山沟、林地、河流、灌渠等。绿化需依据地形, 因地制宜。对于防护、生态和经济效益开始下降的过熟林带进行主伐更新, 栽植优质大苗, 使新林带尽快恢复防护功能。对于原来保存率低的林带进行补植, 在较大空段上补植原树种大苗, 小块空段上补植较耐荫树种如杜仲、侧柏等, 抚育措施及时跟上。

田旁树种应具备农田防护林的性能, 又是良好的用材树种, 如青杨、毛白杨等杨类、垂柳、旱柳、国槐、刺槐、核桃、臭椿、香椿等优质的乡土树大苗, 以两侧各栽一行或两侧交替栽植单行为宜, “一路一品, 一路一式”, 形成较完善的防护林框架和多景观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 有的村庄大力发展核桃、苹果等经济树种, 已形成以经济林为主体的宽带状林网, 起到了防护林作用, 这种路边不需要另栽大乔木。另外, 如果路边是沟壑水渠, 边沿较窄, 绿化可能会破坏路基、造成隐患, 保护好自然植被就行。

2.4 厂矿周边道路

厂矿周边的村庄道路绿化, 应选择对污染抗性强、能吸收污染气体的树种。黎城县厂矿的污染物主要是燃煤、炼钢、生产水泥产生的含硫化合物和粉尘等, 适宜栽植的强抗性树种详列于下表。

结束语

农村水泥路的绿化应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等实际出发, 尊重群众, 展示文化, 优化成本, 提倡创新。按照“适地适树”原则, 以乡土树种为主, 综合运用多种植物, 科学配置, 合理布局, 实现道路的绿化、美化、香化, 获取生态、经济、社会等多重效益。

参考文献

[1]安旭光, 吴志强.乡村道路绿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林业, 2008 (6B)

[2]刘静, 胡少军.绿地设计: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一环[J].中国林业, 2008 (11A)

[3]方金, 张谦.生态园林村镇建设构想[J].中国林业, 2006 (8A)

新农村环境绿化探讨 第8篇

随着中国的社会进步和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 为减小城乡差别, 发展建设新农村刻不容缓, 新农村的绿化工作就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由于新农村环境绿化与城市绿化有着本质区别, 大面积造林绿化, 必须考虑到因地制宜及农民的经济收入等诸多因素。现在国内绿化主要在城市, 农村绿化尚处于初步阶段, 笔者经过近年来在安岳等地从事新农村绿化工作, 对取得的一点成绩做个总结, 以供探讨。

2 新农村环境绿化的概念和分类

2.1 概念

新农村环境绿化是一项新的工作内容, 当前对此没有统一的定义, 表面上说新农村就是坐在农村小别墅中, 看到外面的青山绿水、水泥路纵横交错、阡陌交通, 呼吸着新鲜空气, 吃着时令水果, 晚上闻着花香、听着蛙叫蝉鸣悄然进入梦乡;广义上就是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区域内民居、农业生产建筑、农村服务与管理建筑、公共设施、道路系统、专门观光区、休闲区等周围的植树种草 (花) 、园林设施及相应配套工程等的绿化活动, 使农民有在花园、在果园、在园林中生活劳动的感觉。

2.2 分类

新农村环境绿化由于各区域发展水平和地域差别有不同类型, 各类型新农村对绿化有不同的要求, 笔者认为新农村环境绿化根据新农村民居建筑类型可分为集镇型、村寨型、分散民居型3类, 根据功能可分为生态型、经济产业型、观光旅游型、混合型4类。

3 新农村环境绿化的基本要求、布局与原则

3.1 基本要求

新农村环境绿化要兼顾农村当前现状与现代农村、农业、农民“三农”的发展要求。在实施新农村绿化之前, 应先进行准确定位, 抓好规划设计, 充分展现独特的乡村风貌, 同时符合当地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水平和种植习惯;体现一村一主要品种或一乡 (镇) 一主要品种, 保持原有习惯, 统一规划设计, 融入现代特点, 突出地方特色;优化当前农村的生产发展水平和当地农村的人文;对接现代“三农”发展要求, 发展新农村。

3.2 布局与原则

(1) 新农村环境绿化总体要求在一种自然环境中, 体现以人为本为核心, 表现农村居民的实际生活, 由于农村居民对这种视觉熟悉得漠然并且习惯, 因此绿化总体布局当以明快、简洁、整齐的线条创造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景观, 引入城市元素但不能城市化, 细节上注重符合农村居民习惯自然的行为, 使新农村环境绿化达到传统与现代化相结合, 形成独特的风格, 充分发挥新农村的生态、经济、社会等作用。

(2) 社会主义新农村绿化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 将本地的文化特色、物种特色、地形特色以及物产特色融入绿化规划建设中, 使绿化不仅美化环境而且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兼承因地制宜, 且为村民生产、生活提供便利。因此必须遵循以下原则:方便性、收获性、简单性。方便性指造林和管理要便利, 就近取材, 充分利用当地农村的人力物力就能开展绿化及管理工作;收获性指对绿化用地要给当地农民带来一定收益;简单性指对绿化成果的管理要简单易行, 花费劳力物力和技术含量要低, 各类树种分开种植或相间, 不仅美观也便于管理、收获, 同时要考虑到物种是否有病虫害的转主寄生和物种排异等原因。

4 新农村环境绿化树种

新农村环境绿化树种选择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 应当以本地乡土树种为主, 根据地域和新农村类型选择价值高、病虫害少的树种。

(1) 按类型的树种选择。对观光型新农村以突出当地鲜明的特色树种为主, 选择3种以内主要观赏树种, 如成都的幸福梅林, 经济产业型本着一树一品的原则选择主要树种, 配以适量美化树种, 但美化树种应选2种以内树种占总量20%~25%左右为宜, 其他主要有经济收入的树种占75%~80%, 如安岳县水观村绿化就是以柠檬为主要树种, 大埝乡平桥村以脆红李为主要树种, 棚安村以桃树为主要树种等等。庭院配以桂花、栀子、月季或其他草本植物、花卉灌木等;生态型, 则选择当地主要树木3~5种按常绿、落叶、彩叶进行混交, 并按速生、慢生兼营。

(2) 按地域进行树种选择和配置。民居庭院树种要按庭院的分区进行选择, 庭院前方和两前侧方以矮型的经济林树木或观赏类树木为主以增加民居采光和经济收益, 如蜡梅可作切花, 柠檬可采果, 栀子可采花和采果;后侧方和后方应当选择材质坚韧、抗风性强的树种, 常绿树种优先, 如柏树、楠树、银杏、红豆等树种, 满足农村建设和制作需要, 同时防止风倒危害;在近庭院地域要常绿树种优先, 以利保洁和遮阳。公共活动场所应选择抗性强、易成活、遮阳面积大或香花类的树种, 如榕树、桂花等。靠近耕地地域要选择遮阳面积小、冠形紧凑的树种, 如杄杖树、香椿类;道路要分类配置, 主要通车道路选择双行配置, 注意留有农机进入耕地的进出口, 机耕道和小路原则采用单行配置, 以利通行和耕作, 树木应靠道路低位边 (水流方向) 种植, 达到护路功能。

5 新农村绿化应加入园林设施构想

新农村绿化应引入园林设计, 才能体现农村社会的进步, 同时也能促进民风提高和意识的转变, 但新农村园林建设又不能盲目照搬城市园林作风, 必须注重以下几点。

(1) 新农村园林设施建设的艺术特点。园林设施是艺术在生活空间的实用体现, 艺术是依靠人类的创作活动, 将自己美的世界观有意识地表现出来的技术和方法, 因此新农村园林设施建设属于造型艺术中的形象艺术类, 必须运用各种造形要素对新农村客观存在的自然形象进行再现。新农村园林设施建设要根据农村的类型和自然、人文、社会和功能目的科学规划与施工, 把线、形、明暗、质感等的视觉要素组织化, 使之与当地自然村落和谐统一。

(2) 新农村园林设施建设的建设特点。新农村园林设施建设要以人为本, 明确服务对象的群众性和建设参与的广泛性。其不同于城市园林建设, 不依靠专业队实施, 要求群众参与, 多数为当地村民自建, 其服务对象是农村、农民, 是为了实现富民增收和建设文明乡风。各类设施的材料要就近取材, 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原则上不用外来材料。

(3) 新农村园林设施建设的规划与设计特点。要科学定位, 以新村民居类型和功能类型分类规划布局。集镇型的新村要开辟公共绿地和游园设施, 设置简单的健身场所和座椅。合理布局新村的公共服务场所, 如村小、医务室、办公室开辟公共园林设施。旅游观光型新农村要按特色主题配置园林设施, 新村入口要设置显著且有自身特有的地理标志, 各民居和道路沿线要设置供人休息的座、靠等休息园林设施。经济产业型的要为本产业设立主题园林, 同时将产业展示和园林结合起来。如安岳县陶海村就是在千亩柠檬园内并靠近民居道路设立公共茶园和供村民交流、休憩的坝子, 使之形成柠海村落的地域文化风貌。棚安村就在桃树林中布置石桌、石凳等供游客玩耍、休息, 形成具有“桃花源”的地域特色文化。还可以规划出部分土地供游客耕种或种植纪念树等绿化方式。

6 结语

新农村环境绿化由于农村差异性大和地域广, 又处于农村快速发展的基础上, 许多方面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文仅就部分有别于传统绿化的方面作点设想, 具体深度研究需细论, 加之水平所限, 需不断积累经验, 设计出人民群众所需的且实用、美观、经济的新农村。

参考文献

[1]陈植.植物学[M].5版.南京:南京林业大学出版社, 1993.

[2]孙时轩.造林学[M].4版.北京:林业出版社, 1992.

新农村绿化建设的意义 第9篇

1 新农村绿化建设基本情况

1.1 新农村绿化建设植物的内涵

新农村绿化植物配置就是应用各种乔木、灌木、藤本、竹类、地被和草本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和组织景观, 使在各种植物之间及其他要素的配置过程中, 充分发挥出各类植物的形体、线条、姿态、色彩等自然美的特点以及与新农村历史、地理、人文、环境要素融洽, 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讲, 新农村绿化植物配置就是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历史、文化等条件组织景观, 达到顺应自然、美化环境、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效果。

1.2 新农村绿化植物基本类型

在新农村绿化中, 作为园林绿化适生的植物品种不超过350种。以盐城市为例, 常用常绿乔木有葛桧、雪松、火炬松、柳杉、刺柏等20多种;常绿小乔木有女贞、蚊母、石楠枸骨、桂花等10多种;落叶乔木有落羽杉、银杏、池杉、水杉、意杨等70多种;落叶小乔木有紫薇、枸树、无花果、桃、梅等40多种;常绿灌木有千头柏、金叶桧、翠柏、夹竹桃、栀子花等30多种;落叶灌木有迎春、紫玉兰、木槿、蜡梅、紫叶小檗等80多种;藤本有爬山虎、紫藤、凌霄、云南黄馨、野蔷薇等10多种;竹类有孝顺竹、凤尾竹、阔叶箬竹、箬竹、金镶玉竹等10多种;地被及草本植物有白三叶草、麦冬、石蒜、葱兰、狗牙根、结缕草20多种。

1.3 新农村绿化植物配置的意义

新农村绿化植物配置有调节温度、湿度、气流以及保护、改善和美化新农村环境的作用, 每种植物在配置中所担当的角色各不相同。乔木是植物景观的骨干, 以遮荫、观赏为主。灌木用以丰富树冠层次, 同时树篱可起到景物间的联接、过渡、围合的作用, 是植物景观中的重要协调因素。花卉是植物景观中色彩与造型的活跃因素。草皮是底色, 是联系各种景色的铺垫因素。

2 新农村绿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1 新农村绿化建设缺乏专业技术指导和专业养护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 因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 无法进行科学、合理的植物搭配规划以及植被养护工作, 在不了解植被生长规律、生长环境以及待绿化地区自然环境的情况下, 选择在城市绿化过程中经常被用到的绿化植被, 造成农村环境城市化, 不仅不能体现新农村的绿化特色, 同时还会因树种选择不当, 造成种植树种成活率低而导致经济的损失。

2.2 农村绿化建设缺少规划设计

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 某些地区急功近利, 虽然常年进行绿化建设, 但都因没有对建设区进行专项的绿化景观规划设计而难见成效。一些待绿化的地区在不进行规划设计的情况下, 大量种植景观植物, 急于取得绿化建设的短期成效, 忽视了绿化是一个长期工程, 植物成活生长成形后过于拥挤、过密、生长不良, 这时又要间伐过密的树, 造成较大的浪费。缺乏规划设计的绿化行为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绿化建设的进程。

2.3 新农村绿化建设发展迅速, 绿化苗木供不应求

由于新农村建设进程地不断加快, 使得新农村绿化建设变得刻不容缓, 绿化苗木的需求量不断加大, 因而造成了绿化苗木供不应求的问题。不仅如此, 绿化苗木的价格也大幅提升, 部分绿化资金匮乏的待绿化地区要追赶绿化建设进程的步伐, 不得不采购价格低廉, 但树种质量较差的绿化苗木, 在待绿化地区往往难以成活, 不仅影响了待绿化地区的绿化建设进程, 还有可能加剧待绿化地区的经济困难。

3 新农村绿化建设的工作原则

3.l注重统一规划

农村村庄普遍由姓氏家族及分支繁衍而成, 往往带有聚落形态的特征, 其布局随意性强, 绿化规划滞后、建设水平不高、日常管理无序、综合效果不佳等问题比较突出, 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新农村绿化必须准确定位、科学规划、统一布局,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和城乡绿化一体化的思路。从农村环境整治、自然生态平衡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人手, 制订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新农村绿化规划, 并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范畴。

3.2 注重以人为本

任何绿化都是为人而建, 首先应满足人的行为感受和需求, 实现其为人服务的基本功能, 做到绿为人用。新农村绿化亦是如此, 除了满足人的审美要求外, 更重要的是能把服务和有益于人的健康和舒适作为绿化的根本。创造出适合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 充分发挥净化空气、改善生态、调节气候和防灾减灾等生态效应, 力求创造景色诱人、环境宜人、亲切近人的友好环境。

3.3 注重地方特色

新农村绿化绝不能千篇一律, 要能体现地方特色, 发掘传统文化, 彰显自然和谐, 提高农村品位。要善于利用各地特定的地理环境、不同的气候条件、自身的历史传统、深厚的文化底蕴、独有的名人效应, 针对不同情况采取新建、改造、保护等不同手段。以传统园林艺术与现代绿化技术结合, 通过对观赏植物、山石水景、村庄道路、景观小品等的塑造。建成独特的植物景观、山水景观、田园景观、人文景观, 形成一村一景、各具特色的新农村绿化格局。

3.4 注重因地制宜

一要坚持尊重自然原貌。要按照生态园林标准和乡村自然风貌特点, 依山就势, 傍水成形, 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绿化布局和灵活多样的绿化形式。将山、水、树、路、房融为一体, 形成给人以自由活泼、富有自然气息、风韵独特的乡村绿化风貌。二要科学选择绿化植物。要坚持适地适树, 倡导以乡土植物为主。适当选用经过多年引种驯化、观赏价值高的外来植物。在植物配置上要做到乔、灌、草、藤、花的科学搭配, 常绿和落叶有机结合。针叶和阔叶合理混交, 速生和慢生相互兼顾, 努力构建结构合理、层次丰富、功能完备的新农村绿化景观系统一。

3.5 注重社会参与

新农村绿化关系到每个村民, 渗透到千家万户, 仅靠政府投资很有限, 要广泛发动群众, 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实行全民动手、广筹资金扎实推进。政府部门要在政策上予以扶持、资金上给予支持, 并把新农村绿化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有机结合, 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 形成全民植绿、爱绿、护绿的新风尚。

3.6 注重长期管护

新农村绿化如果养护管理跟不上, 往往出现“年年种树, 年年不见绿”的悲剧。为此, 要着力解决新农村绿化中最突出的长期管护问题。一要加强绿化教育, 提高村民素质。唤起全民绿化意识, 创造爱绿护林的良好氛围;二要建立管护机制, 组建管护队伍, 配备管护人员, 落实管护责任, 保障绿化成果;三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 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四要加大执法力度, 坚决制止和查处各类侵占绿地、毁坏绿化、盗窃树木等违法行为, 保护好现有绿化成果。

丘陵山地农村公路绿化建设探讨 第10篇

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渐次推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经济形态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市场经济的影响和刺激下, 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明显加快带动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公路也因此成为加强城市和农村之间沟通的基础和桥梁。然而, 在农村公路特别是丘陵山地地区农村公路取得大发展的同时, 公路的绿化问题也因为意识、投入、技术及自然条件等主客观方面的原因面临一定的挑战。如何突破现有僵化的农村公路绿化模式, 探索全新的农村公路绿化管养思路, 成为摆在丘陵山地农村公路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1 农村公路和公路绿化

农村公路是国家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和前提, 是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通常情况下, 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3个层次。丘陵山地的农村公路是指建设在或者穿越丘陵山地地区的农村公路。由于丘陵山地地势高低起伏较大, 因此, 该地区农村公路通常呈现海拔落差相对较大的特点。

公路绿化是我国国土绿化的重要内容, 是我国绿色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公路建设、管理和养护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作为公路建设管养的重要内容, 公路绿化对于提高公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缓解公路建管给沿线带来的不良影响、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具有十分积极的重要意义。

丘陵山地农村公路的公路绿化是指对丘陵山地农村公路开展的一系列绿化工程。通常情况下, 丘陵山地农村公路的绿化包括公路的绿化建设和公路绿化的景观设计。近年来, 随着农村公路“村村通”建设的全面开展, 农村公路绿化建设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公路绿化在降低噪音、防止污染、美化路容和提高行车安全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公路绿化可以养护路基、保护路面、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特别是在丘陵山地地区, 公路绿化可以有效防止崩塌、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给公路带来的负面影响, 最大限度地提高公路的实用功能和使用效率。

2 丘陵山地农村公路绿化的现状

公路绿化作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内容, 已经成为促进农村交通运输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尤其在丘陵山地地区, 提高农村公路的绿化率已经成为农村交通“建、养、管、运”一体化的重要环节。目前, 很多农村公路的绿化率已经达到了80%, 个别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公路绿化率甚至达到了95%以上。

然而, 由于重视程度不够等主观方面原因, 农村公路的绿化在绿化建设、景观设计、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等方面的投入仍略显不足。客观方面, 丘陵山地农村公路大多依山而建, 自然条件相对恶劣, 地形地貌复杂多变, 工程建设因此受到资金和技术方面的限制, 这也给丘陵山地的农村公路的绿化带来挑战。公路绿化的滞后, 不仅将影响到农村公路的正常使用和行车安全, 还将影响到农村公路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大背景下, 加大农村公路绿化建设也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利益的必然要求。因此, 推进丘陵山地农村公路的绿化建设刻不容缓。

3 加强丘陵山地农村公路绿化建设的途径和措施

加强丘陵山地农村公路的绿化建设, 必须要在结合实际和因地制宜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并认真实施。只有这样, 公路绿化才能在农村路网不断拓展的同时, 达到公路、自然与人3者之间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

3.1 积极探索农村公路绿化建设的新模式

从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丘陵山地农村公路的绿化建设, 积极探索农村公路绿化建设的新模式。提高重视程度, 是加强绿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站在主管部门的角度, 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绿化对丘陵山地农村公路在路基养护、水土保持和降低污染、提高行车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加大公路绿化投入和管养力度的同时, 积极探索绿化管理的新模式, 如采用“县+乡 (镇) +村+农户”的四级管理模式, 形成“有人植树、有人管护、能见成效”的管理机制。同时, 加强与林业园林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 共同推进丘陵山地农村公路的绿化建设。站在公路使用者及周边居民的角度, 要减少对公路绿化的破坏, 切实承担起维护绿化安全的义务;主动承担义务种树的责任, 如通过种植经济树种, 在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 增加公路绿化的绿化率。

3.2 加大科技投入

加大对丘陵山地农村公路绿化的科技投入, 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和季节变化的特点, 改善农村公路的景观设计, 提高农村公路的绿化率。在农村公路绿化建设中, 科技的投入必不可少。由于丘陵山地普遍存在土壤结构复杂、风沙较大且干涸程度较高、立地条件较差等特点, 该地区公路绿化必须以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公路的绿化特点为前提, 国槐、白蜡、油松、桧柏和云杉等具有耐旱、耐寒、抗病虫、抗污染、深根和耐盐碱性等特点的树种将是丘陵山地公路绿化树种的首选。同时, 将人工种植与野生植物相结合, 充分发挥野生植物在低资金投入、避免给自然带来的创伤以及在公路边坡防护中的重要作用, 借此提高公路的绿化程度。另外, 另辟蹊径, 改善农村公路的景观设计, 增加景观设计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体现特定的乡土气息和人文气息, 也是在提高农村公路绿化质量的重要方法。

3.3 实施丘陵山地农村公路绿化的动态管理

实施丘陵山地农村公路绿化的动态管理, 维护农村公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丘陵山地农村公路的路面介质除沥青外, 还存在水泥路面和沙石路面。由于丘陵山地的农村公路普遍具有稳定性差、坡长而陡、路窄弯急和养护不及时等特点, 这一地区公路的磨损情况较为严重。因此, 丘陵山地农村公路的绿化必须以稳固路基为根本出发点, 防止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路基软化, 从而延长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如柳树和榕树可以及时吸收由于排水不畅滞留在路基内的水分, 防止由于滞留水分长时间浸泡而造成路基软化。又如, 松树和白桦等高大乔木可以调节公路路面温度的剧烈变化, 对路面的保护作用非常明显。

4 福建省连城县丘陵山地农村公路绿化的实践

连城县是福建省龙岩市下辖的一个县, 位于福建省西部, 总面积2571km2。近年来, 连城县制定了“打造中国旅游强县和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的奋斗目标。因此, 连城县的农村交通路网除承担农村公路的职能外, 还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旅游公路的职能。近年来, 连城县着力民生, 强力打造农村公路“毛细血管”网络工程。2013年, 连城县更是筹措资金2亿元投入到农村公路的项目建设当中。然而, 由于连城县地处丘陵山地地区, 平均海拔在440m以上, 农村公路大都处于高山深谷之中, 容易发生塌方塌陷等地质灾害的路段较多, 很多路段临河临崖且急弯陡坡。因此, 龙城的农村公路绿化工作一直面临着较大的压力。面的这种情况, 连城县组织交通、国土、林业等部门, 开展联合行动, 在结合丘陵山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 通过种植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等方式, 实施农村公路的立体绿化工程。同时, 连城县还通过承办公路绿化养护职业技能竞赛的方式, 提高管理人员公路绿化水肥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苗木防护等专业知识和灌木整形修剪、中耕除草以及草坪修剪等实践操作技能, 借此提高农村公路的绿化工作管理水平。通过一系列举措, 连城县农村公路的绿化建设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5 结语

随着农村路网的不断拓展, 丘陵山地农村公路的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农村公路的绿化也获得了较大程度的进步。然而, 由于主客观等方面的原因, 丘陵山地农村公路的绿化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对此, 可以从加大农村公路的绿化建设力度、探索农村公路绿化的新模式、增加农村公路绿化的科技投入、维护农村公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等方面着手, 加强农村公路的绿化建设, 切实提高农村公路的绿化率, 从而促进丘陵山地农村公路绿化建设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屈丹.北方丘陵地区高速公路绿化树木养护管理[J].林业勘查设计, 2009 (01) .

[2]王大钦.丘陵地区高速公路混凝土结构物养护工艺[J].科技与生活, 2010 (15) :56.

[3]宋世林.乡村公路建设与丘陵经济发展探析[J].建材发展导向 (下) , 2011, 9 (14) :87.

[4]方文, 刘杨, 马立辉, 等.丘陵地区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1 (04) :387-391.

[5]吴士英, 沈奇东, 李朝晖.浅谈宾州镇城市园林绿化树种选择与配置[J].现代农村科技, 2013 (07) :45.

开发区绿化养护管理工作 第11篇

关键词:园林;绿化;养护

1 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绿化队伍,适应新时代绿化要求

时至今日,园林绿化已不是过去简单的绿化概念,园林是一门学科。虽然我们在绿化事业上工作很多年,但是陈旧的思想与管理方法,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与园林发展形势不相适应的地方。我们的经验素质与园林事业的快速跨越式发展存在一定差距。所以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园林绿化队伍。从过去的仅仅对绿化管理中的一般性除草松土,除虫浇水施肥等管理工作到随着园林的发展,新技术新管理要求的应用的提高做根本性的转变。为此提出如下几点问题。

(1)职工对园林管理要求与标准的不认同

(2)职工对新虫害新防治虫害的药品知之甚少,还停留在过去旧虫害旧药品阶段。

(3)职工对苗木品种认知不全,习性不了解,导致养护工作做的不到位。

(4)聘请的栽种养护人员没有栽种经验,甚至之前就没有从事过这方面的工作,不能做到最好成活率。

(5)职工对外来入侵物根本不认识,更谈不上了解

除以上情况之外,单位工作任务繁重,人员紧张,职工缺乏系统的培训,所以说加强队伍建设是提高园林养护水平的基础。对此我们要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努力做到如下几点:

(1)多学习园林的新成果新技术;(2)组织人员去园林绿化先进的地区学习交流经验;(3)组织各种形式知识竞赛,技术比拼,激发学习热情,培养高素质团队。

2 加强养护,养护好坏直接影响园林事业的发展

2.1 城市基础设施需要长期不断维护

城吏绿化是城市设施重要组成部分,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被破坏和消耗,需要不断进行保养与维护,乃至更新。城市环境对于植物来说不太友好,因而需要我们根据植物生长情况采取各种措施。让园林绿化真正给人们带来益处。

2.2 绿化是城市的门面

随着时间季节的变化,城市景观也发生变化。通过绿化实现不同季节地段,不同景观的组合,提高城市景观效应。

3 养护的主要措施

传统的园林绿化机械工作效率比较低下,养护成本也比较高,为不断完善绿化工作,我们工作还需要多方面改进。

3.1 制定详细养护标准,分级养护

绿化已经不限于公园道路,还扩大到街头,游园,学校,机关,小区等。不同区域,不同地点养护要求不一样。比如北京路绿化要求就要比较高,重庆路要求就相对低点。养护管理是一个有针对性的工作,只有有了科学的管理,才能把园林绿化中的养护工作納入科学管理的范畴,才可以在繁忙的工作中实现高效的管理。

3.2 对树木的养护

树木养护包括对树木的修剪,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修剪要做到剪后树木易恢复,不容易留下轮痕,剪出理想优美的树形。早春秋末是根生长旺盛时期,此时施磷肥有利于根生长,而夏季抽芽,叶生长旺盛,适量施氮肥有利于满足细胞分裂和组织需要。现年病虫害种类有增多趋势,而研制出的新药也比较多,这需要我们更多的实际中检验药品作用,挑选出适合我县防虫要求的药剂。

4 草坪养护

4.1 杂草清除

目前,许多养护单位追求经济效益,对草坪内长出的杂草没有及时拔除,而是用机器修剪,这样当时效果较好,而几天过后,杂草迅速长出,而草坪自身恢复很慢,久而久之,形成恶心循环,最终导致草坪报废。目前很多科研院校针对草坪研制出除杂草的药品,可以适当使用,采用化学用品与人工拔除相结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2 追肥灌溉

时下,在园林绿化养护过程中,对乔木追肥,对灌木追肥比比皆是,却很少对草坪追肥。同样,灌溉也是如此。特别是在春季干旱少雨季节,加强草坪的灌溉对草坪反清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5 加强管理,保护绿化成果

城市绿化是城市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城市的发展,导致城市道路的建设反复,工厂频繁搬迁。而绿化成效却往往需要几年才能看到成效,不断施工经常致使绿化破坏,增加管理难度。所以各部门之间协调非常重要,尽量做到道路规划设计和施工完成后绿化工作在跟上,避免浪费。为此可以组织加强与施工单位的交流,及时发现协调和督促施工单位文明施工,工完场清,减少对施工点绿化的破坏。同时与环卫,城管,市政供电等部门协调,互相配合达到共赢目的。

6 合理规划道路,人性化设计

城市的主体服务对象是人,任何设计都要以人为本,作为城市公共设施的重要部分,道路的设计必须要合理布局,它体现了城市规划的品质,与人类活动和经济活动息息相关。

日常养护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问题,绿化带规划不合理,设计时候没有考虑人行道和沿街门点问题,行人穿越绿化带,导致绿化带的屡补屡踩比如千仞岗宿舍区门口未设出口,行人为图方便翻越绿化带。道路设计宽度不合理,导致绿化带开口处经常性坏损毁,这在路路交汇处常看到。还有很多站台都设计在绿化带内,站点周围栽满植物,在上下班高峰,站点人群密集,苗木被踩踏成为必然。为此我们要作出如下措施补救:

(1)对已存在的绿化带进行排查,出现问题的地方进行人性化整改,如安装栏杆,绿化带踩踏处开设新路口,站点踩踏处,增设板凳等方法,变被动建设为主动疏导。

(2)在道路设计中严格把关,满足绿化要求的同时,注重人性化布局,为日后养护工作做准备。 .

(3)加强宣传教育,设立标语牌示等增强市民绿化意识。

7 节约用水,节约资源

园林绿化灌溉用水量较大,而我们泗阳绿化灌溉用水基本是自来水,无论是经济还是资源上都是极大的浪费。泗阳河道还是比较丰富的,可以直接用来灌溉,足以满足植物生长所需。除此绿化以为其他部门如环卫冲洗道路,清洗公共设施

等都可以采取河道水,如果全县这样执行,则可以极大减轻水资源短缺和经济方面的压力。

凤县城乡农村园林绿化建管措施 第12篇

1 地理气候

凤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部, 北依秦岭主脊, 南接紫柏山, 县境海拔在915~2739m之间, 嘉陵江为境内最大河流, 发源于境内代王山南侧, 自东北向西南斜贯, 小峪河、安河等为其主要支流。境内现有通天河国家森林公园、紫柏山风景区和嘉陵江源头风景区等生态旅游景点7处。

2 现状分析

(1) 绿化面积不断扩大。先后实施了环县城绿色屏障和双岭双路百里生态长廊建设, “百千万大树栽植”工程, 月亮湾休闲公园、凤凰山游乐公园、岭南公园、消灾寺景区广场等大型园林工程, 县城增加公园绿地10万m2以上, 公园绿地率达到70%以上, 栽植补植一批高档树种, 加大常绿树、彩叶树种的比例。加快村庄道路、巷道绿化, 栽植行道树, 建设绿化带, 村户门前屋后和闲散非耕地栽树植绿, 栽花种草, 养植盆花盆景, 增加城中村绿化面积3万m2。

(2) 美化树种丰富。在大型广场、街头、小区等公共绿地中, 栽植以大叶女贞、广玉兰为主的行道树;拆除公路两侧的违章建筑物后, 选用樱花、雪松、银杏等高档树种对其进行美化, 并配置棕榈、竹子、玉兰, 完成种植乔木树种3万株、花灌木700万株、地被植物100万m2, 努力实现季相、花期、高低等相互搭配。

(3) 绿地类型多样。自2006年以来, 通过旅游兴县战略的实施, 投入绿化资金3000多万元, 新建园林15处, 其中公园5处, 街头绿地8处, 广场绿地2处, 建小游园30万m2。

3 存在的问题

(1) 绿化树种单一。凤县在绿化过程中虽然选用的一定类别的树种, 但总体来看还存在绿化树种较少, 树木规格偏大, 绿化项目单调, 绿化部位集中, 对绿化的多样性、维护生态安全和生态平衡、改善人居环境的特性认识不足。

(2) 管护不到位。虽然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新建和改造了许多公共绿地, 但由于前期缺少人性化设计, 加之管养力度不到位, 导致人为破坏严重。

(3) 城乡绿化失衡。近期园林建设的重点都放在了以县城为中心的几个大型建制镇内, 城镇园林建设的重点对象在于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类住宅小区, 乡村绿化美化不到位。

(4) 跟风现象严重。我县园林植物配置设计水平较低, 有些项目存在跟风南方, 抄袭大城市的现象。园林建设大量使用了异地、高档苗木品种, 出现成形慢, 管护成本高, 病虫害多, 成活率低的现象。

4 可持续发展对策

(1) 加大资金投入, 转变建设思路。要加强植物配置设计审批, 合理界定植物数量, 丰富植物物种, 坚持适地适树, 多品种搭配。

(2) 加强建管力度, 稳定生态环境。丰富园林景观内容, 特别是苗木品种。现阶段园林苗木的使用在同一区域内较为单一, 所形成的植物群落稳定性差, 园林病虫害常见大量发生, 每年都有大量园林苗木受害, 或死亡, 不仅影响景观效果, 而且还为病虫害扩散蔓延提供了种源, 危及其它原生植物及农作物。

(3) 深化景观空间, 提升绿化水平。要以创建“园林式单位”、“园林小区”活动为抓手, 重点加强镇、村景观美化, 做到园林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一体化。增加县域总体绿量, 平衡县内绿地均衡分布, 深化挖掘景观空间。

(4) 明确园林标准, 力争自然协调。在创建各项园林城镇标准的基础之上, 结合我县园林建设实际情况, 制定各区域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等园林建设标准, 在建设过程中给予指标指导。突出环境园林化、园林自然化、自然生态化的特点。要编制和完善城镇绿化专项规划, 对建设项目绿化指标明确规定, 对城镇公园、街头游园、街道绿化定位定量。

(5) 选择适宜品种, 构建和谐群落。从景观效果角度讲, 应选择“耐瘠抗逆、防污耐损、虫少病轻、强健长寿、易于整形、疏于管理”的园林植物。从相季入手, 选择“春华秋色、冬姿夏荫、干挺枝秀、花艳果美、冠整形优、景观持久”的品种。此外, 城区行道树应以树冠广袤、夏荫如盖、形态优美的落叶阔叶乔木为主;城区外部则选择速生长、抗污染、耐瘠薄、易管理的树木;纪念场所及庙宇行道树种的选择多以常绿、针叶类为主。在选择针叶类时一定先分析周围环境及风向, 因为凤县是苹果主产区, 针叶类植物是苹果锈病的传播介质。城区可适当采用模纹花坛, 铺设混播草坪草;而在乡村及城乡结合区则应当选用丁香、紫荆、珍珠梅等, 其下可配以三叶草、酢浆草、多年生草花、自播型草花, 在阴湾处植麦冬、玉簪等。

摘要:阐述了凤县园林绿化建管现状及特点, 从资金投入、建管力度、绿化空间、绿化指标以及园林植物选择等方面论述了其在园林绿化中发现的问题, 提出相应措施, 为今后提高城乡园林绿化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上一篇:旅游企业品牌化下一篇:输水盾构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