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护理路径范文

2024-06-06

优化护理路径范文(精选10篇)

优化护理路径 第1篇

急性心肌梗死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 以致供血区域的心肌产生持久而严重的缺血性损害, 心肌组织代谢和血液营养成分及氧的供需不平衡, 形成不可逆坏死[1]。临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疼痛, 心电图特异性ST段抬高并有血清心肌酶增高。AMI起病急、病情凶险、急救时间窗短、病死率高, 是冠心病中极为危重的类型。为争取有效的救治时间, 提高抢救成功率, 我院自2015年1月以来, 运用优化急救护理路径对院前AMI病人进行抢救和护理, 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救护车共出车接诊救治符合AMI诊断标准[2]的病人118例, 其中男75例, 女43例, 年龄41岁~79岁 (53.00岁±8.56岁) 。将2014年1月—2014年12月接诊符合AMI诊断标准的56例作为对照组, 2015年1月—2015年12月接诊符合AMI诊断标准的62例病人作为观察组, 两组病人年龄、性别、病程时间、病情分级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路径进行急救护理, 即接120急救电话, 通知出诊医生和护士, 准备出诊用物, 5min内出诊, 到达出诊现场后测量生命体征, 遵医嘱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协助医生做心电图检查, 进行心电监护, 接病人回急诊科后给予相关处置 (挂号、交费、抽血查生化、血常规、心肌酶、肌钙蛋白、出凝血四项、完善术前准备等) 。观察组采用优化急救护理路径, 具体内容如下。

1.2.1. 1 药品、物品准备

出诊箱内备好急救药品及治疗心律失常的药品, 配备静脉输液用物和套管针、三通管、注射器、试管、电极片、静脉抽血用抗凝剂、血压计、听诊器等;救护车24h处于备用状态, 每天检查车内物品、液体及抢救仪器, 包括氧气、除颤仪、监护仪、心电图机、吸引器等, 接到120急救电话后3min中内出诊, 城区内10min到达, 乡村范围按规定时间到达。

1.2.1.2出诊期间急救

电话联系病人家属, 询问病人发病时间及自觉症状, 对已患有心脏病或AMI高危因素的病人指导采取急救措施: (1) 停止任何主动活动和运动; (2) 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 (0.5 mg) , 必要时每5 min重复使用, 对收缩压小于90 mmHg (1 mmHg=0.133kPa) 或心率小于50/min或大于100/min则不用。

1.2.1. 3 现场急救

到达现场后询问病史, 密切观察病情, 监测生命体征, 给予3L/min~5L/min的氧气吸入, 配合医生进行心电图检查, 观察心电图有无病理性Q波及S-T段改变, 如病史、心电图表现诊断为AMI, 立即进行抗缺血治疗, 无溶栓禁忌证的病人家属签字同意后予溶栓治疗。因介入治疗一般选择右股动脉或右桡动脉穿刺, 为不影响术者操作, 应迅速在左上肢用静脉套管针建立2条静脉通道, 一条为尿激酶150×104U加0.9%氯化钠100 mL在30 min内滴完, 另一条为硝酸甘油维持静脉输注。溶栓后每隔30min做1次心电图, 共6次。同时进行心电监护, 严密观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生, 给予相应处理。

1.2.1. 4 心理护理

AMI病人由于发病突然, 并伴有疼痛、胸闷不适, 常有濒死感, 导致其产生焦虑不安、恐惧等不良情绪。有研究显示, 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可影响病人的病情进展和生存质量[3], 因此, 护士应注意观察病人的心理状况和精神状态, 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相结合的方法缓解病人焦虑、恐惧心理。治疗操作时动作轻柔、敏捷, 尽量减轻病人的不适, 避免病人产生不良心理情绪。

1.2.1. 5 转运时机选择和转运途中护理

严密监测病人病情, 及时提供各种监测指标, 协助医生选择转运时机。争取在再灌注出现之前转运回急诊科, 避免转运途中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转运前再次评估病人心电图、生命体征、自觉症状、静脉通路等情况, 将转运风险详细告知病人或家属, 签署知情同意书[4]。转运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生命体征和心电监护示波情况, 并及时跟相关科室联系, 告知相关科室病人姓名、年龄、性别、主要病情, 已使用药物和需要准备的急救物品。启动绿色通道应急系统, 与急诊室、化验室、介入室联系, 出诊回到医院后直接送入相应科室, 做好交接班及相关护理记录。

1.2.2 观察指标

(1) 院前急救时间:从接出诊电话到回到院内时间; (2) 急救干预时间:发病到给予急救干预的时间; (3) 溶栓时间:接诊病人予溶栓治疗时间; (4) 满意度:住院期间病人或家属的满意度。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采用t检验、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min

例 (%)

3 讨论

近年来, 我国AMI发病率逐年上升, 每年新发病50万人次以上, 患病者达到200万以上[5]。而AMI死亡的病人中约50%于院前猝死, 死因主要为可救治的致命性心律失常[6]。如何缩短病人就诊时间、获取有效的院前救治时机, 从而提高AMI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是急诊医护人员探讨的课题。

AMI病人病情变化快, 心肌细胞缺血缺氧的状态随时间的推移加剧, 坏死范围增加。院前急救的基本任务是帮助AMI病人安全、迅速地转运到医院, 以便尽早开始再灌注治疗。标准化、规范化的院前急救与转运流程, 有利于争取有效的治疗时机[7]。根据AMI疾病特点及院前急救的情况, 在原有急救护理路径的基础上进行丰富和优化:备齐急救药品、物品, 急救仪器时刻处于备用状态, 救护车随时出发, 尽量缩短院前急救时间;救护车到达现场前, 通过电话联系病人, 给予指导, 使病人早期获救, 缓解症状;对诊断为AMI无溶栓禁忌证的病人开展院前溶栓治疗, 减少病人转运和在医院耽搁时间, 为溶栓治疗争取最佳时间;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重视人文关怀, 避免病情加重;正确选择转运时机、转运途中严密监护病人等一系列优化措施, 对AMI病人的救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院前急救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急救干预时间、溶栓时间观察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 , 说明优化后的急救护理路径使病人获得救治的时间缩短, 却没有增加耗时。住院期间观察组病人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说明细致周到的急救护理路径可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摘要:[目的]探讨运用优化的急救护理路径对院前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抢救的效果。[方法]将118例救护车接诊的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的病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56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路径, 观察组采用优化急救护理路径, 观察两组的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急救干预时间、溶栓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接诊院前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时运用优化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抢救和护理, 可缩短抢救时间, 提高病人满意度。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路径,院前急救

参考文献

[1]孟庆义.急诊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53-67.

[2]陈再英, 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84-296.

[3]包凤娟.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 (36) :257-258.

[4]关家凤.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 (6) :145-146.

[5]Kondo Y, Toyoshima H, Yatsuya H, et al.Risk fact ors for first a 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ttack asse ssed by cardiova scu lar disease registry data in Aichi Prefecture[J].Nagoya J Med Sci, 2007, 69 (34) :139-140.

[6]黄春华.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 2015, 13 (4) :667-670.

小学语文白板教学优化路径 第2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电子白板;交互式白板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3-0130-02

1 前言

交互式白板,Interactive Whiteboard,简称IWB。交互式白板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在逐渐普及,可是在日常应用过程中,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对于交互式白板的运用并不是非常熟练,仅将交互式白板当作简单的电子白板或者投影仪来使用,并没有把其本身的互动性和便捷性特点发挥出来。所以,在交互式白板运用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只有不断积累使用经验,才能够更好地将交互式白板的功能运用出来。

小学语文课程中的抽象内容,特别是涉及抽象思维部分的内容,应该在日常教学中用好交互式白板,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互动性将会得到增强。实际上,交互式白板最大的作用就在于鼓励小学生投入到小学语文课程中来,这一点也是交互式白板的重要价值。因此,积极探究交互式白板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运用,对于语文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2 交互式白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基本要求

交互式白板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可以让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更为明显。但是小学语文教师也需要对交互式白板的功能进行熟悉,帮助小学语文课堂转变成为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的平台,鼓励小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小学语文课堂学习之中。因此,对于交互式白板的熟悉程度以及运用能力,就成为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提升的一项教学能力。从交互式白板的发展状况看,主要表现出以下基本特征。

首先,交互式白板具有聚合性。和很多信息化教学技术一样,交互式白板技术能够将各项小学语文的教学资源聚合在一起,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只有将这一方面的信息资源都聚集在一起,才能够让教学更具备复合性。

其次,交互式白板具备效率性。也就是说交互式白板技术是一种非常侧重于提升日常教学效率的教学技术,相关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紧密配合有关的教学装备,发挥出更高效率。

再次,交互式白板具有交互性。因为交互式白板是对传统电子白板的革新,将交互性的教学功能加入到日常的课程中,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与交互式白板的结合,也是一种互动性结合,是对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交流、学生和学生之间交流的新提升。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交互式白板,就需要对其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点进行掌握。此外,小学语文教师在应用这项信息化的教学装备中,应满足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小学语文教师在运用交互式白板教学时,应该具备一定程度的多媒体技术教学能力。多媒体的运用和教学实践是一个积累和探索的过程,因为随着当代小学生的综合知识面的提升,普通的多媒体教学效果已经不能够对于他们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考虑使用交互式白板过程中,就需要具备成熟的多媒体教学经验和能力。

第二,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交互式白板的支持下,更加灵活地安排相关的教学活动,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重点是通过交互式白板营造出更加活泼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逐渐形成思考和探索的能力。

第三,交互式白板也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及时搜集、掌握课堂上学生的反馈状况,能够及时调整日常教学节奏,避免交互式白板在运用过程中失去有效作用,从而影响到语文教学效果[1]。

3 交互式白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化路径

首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从教学氛围角度优化交互式白板的运用。因为交互式白板的运用,主要是表现出非常独特的切换式影响。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抽象内容,教师应该积极运用交互式白板高度聚合性的特征,熟练地调动相关的多媒体资料,以电子白板教学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氛围的营造和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在通过交互式白板进行教学过程中,可以优化多媒体教学资料编制教学方案,特别是要遴选更加符合该年龄段小学生的教学资料。如在教年龄相对比较低的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时候,教师应该采用更多色彩明艳、形象化的多媒体资料,在交互式白板上进行呈现。由于该年龄段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常会对新鲜事物有所兴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交互式白板呈现上的优势,让课堂氛围进一步热闹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将语文课文中的教育性以及感染力充分表现出来[2]。

其次,交互式白板应该配合Flash技术进行教学。如教学《乌鸦喝水》,传统的白板教学,或者是多媒体资料播放,只能单纯地呈现乌鸦如何将石头取来喝水的过程,无法对乌鸦喝水的思考过程进行呈现。小学生对于乌鸦是否能够喝到水,或者在什么程度上就能够喝到水,盛水的容器的差异会不会影响喝水等,会产生怀疑。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只是让学生知其然,而不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和探究,这样并不利于拓展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在运用交互式白板进行互动式电子白板教学时,配合Flash,通过细化整个乌鸦喝水的过程,帮助学生分析乌鸦喝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且通过Flash在交互式白板上将乌鸦喝水的容器进行置换,以便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小学生只有多动脑筋进行思考,才能够真正意义上让交互式白板的教学价值凸显出来。

最后,交互式白板能以本身的教学互动性对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检验和提升。在笔顺教学中,很多学生容易将笔画的顺序弄错,但是传统的笔画教学实际上并不能及时纠正学生的问题。运用交互式白板,能够配合即时反馈系统,对小学语文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让教师掌握相关的信息,通过统计分析学生在解决问题方面的正确比例,以此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了解清楚学生的具体认知状况,运用交互式白板进行教学,可以在了解学生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对各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帮助他们纠偏、纠错,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3]。

4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交互式白板,需要不断优化。不仅要发挥交互式白板本身的优势,更需要小学语文教师积累多媒体运用经验,如综合切换能力、多媒体资料加工能力、与学生的电子化互动能力等。交互式白板也是一项重要的思维开拓工具,只有通过配合Flash技术、即时反馈系统等,才能够让这一项信息化的教学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出自己的影响力。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通过多种方式优化交互式白板的运用,以此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叶奇灏.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之我见[J].学周刊:C版,2013(11):70-71.

[2]郭素云.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语文学刊,2011(10):170-171.

迷宫问题的路径优化 第3篇

迷宫问题目前研究主要在离散空间下基于栅格环境利用某种算法求得最优路径(导航路径),所求得的路径并非实际问题中的真正最优路径。本文基于粒子群算法对蚁群算法获得的导航路径进行优化,从而获得连续空间中的近似最优化路径。

1 迷宫算法

1.1 迷宫问题描述

图1为长m(此处m=10),宽n(此处n=10)的方形区域。在其上任意一点P(i,j)(0≤i≤m-1;0≤j≤n-1)上涂有黑色或白色,其中黑色表示人可以经过,白色表示不能经过,且对位于P(i,j)点的行人,每次只能向其周围的白色栅格移动一步。则迷宫最优路径问题即为:从方形区域上的某一点P(is,js)出发,沿可行路径到达某一终点P(it,jt),使其经过的路径长度最短。

1.2 蚁群算法获得导航路径

根据蚁群觅食过程中能够发现蚁巢和食物源之间最短路径的启发,意大利学者Colorni A和Dorigo M等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智能优化算法———蚁群算法,这种算法对旅行商问题(TSP)的求解结果显示,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发现较好解的能力。

像蚂蚁这类社会性动物。虽然个体的行为极其简单,但由这些个体组成的蚁群却表现出极其复杂的行为特征,能完成复杂的任务;不仅如此,蚂蚁还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如在蚁群运动路线上突然出现障碍物时,蚂蚁能够很快地重新找到最优路径。蚁群是如何完成这些复杂任务的呢?人们经过大量研究发现,蚂蚁个体之间是通过一种称之为外激素(pheromone)的物质进行信息传递,从而能相互协作,完成复杂的任务。蚂蚁在运动过程中,能够在它所经过的路径上留下这种物质,而且能够感知这种物质的存在及其强度,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运动方向。蚂蚁倾向于朝着该物质强度高的方向移动。因此,由大量蚂蚁组成的蚁群的集体行为便表现出一种信息正反馈现象:某一路径上走过的蚂蚁越多,则后来者选择该路径的概率就越大。蚁群正是通过这种信息的交流最终找到食物源与蚁巢之间的最短路径。

蚁群算法应用于解决迷宫问题,步骤大致如下:

Step 1:数据初始化:初始化迷宫矩阵,算法最大迭代次数计数器lt,不能改善优化解的最大迭代次数计数器vt,设定蚂蚁数量2m,正、反向蚂蚁各m只,设定常系数。

Step 2:m只蚂蚁以信息素为依据按概率分布于距离迷宫的入口路径长度为k的位置上,另m只蚂蚁以信息素为依据概率分布于距离迷宫的出口路径长度为k的位置上。

Step 3:蚁群按移动规则前行,同时更新迷宫矩阵的路径信息,直到所有蚂蚁停止活动。

Step 4:查找本次移动搜索到的最优路径,更新最优路径上信息素。

Step 5:计数。

Step 6:如果lt,vt均不超过设定初值,转Step2,否则下一步。

Step 7:输出最优路径长度和最优路径。

Step 8:算法结束。

2 迷宫问题的路径优化

2.1 优化思想与步骤

上述算法得到的迷宫路径基于栅格模型获得的路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最优路径。为了解决此缺陷本文算法首先用一般常用迷宫算法找到一条无碰较优导航路径,得到初始的路径点;再用粒子群算法调整每一个初始路径与栅格边界的交点,每一个粒子的每一维代表一个交点,每个粒子从低维到高维的逐一连线就构成了新的路径,通过若干次迭代从而得到全局近似最优路径。调节过程如图2所示。让导航路径上的每一个与栅格边界相交的xd点在xdmin、xdmax两点间的线段上滑动,用粒子群算法来搜索最佳xd,使得寻找的路径最短。xd只在无障碍的竖直方向滑动,保证了xd在线段xdmin、xdmax上滑动时形成的新路径上点与点之间是相通的从后最终优化出的路径不会与障碍物相交。对每个路径点都这样调节后,这些新的路径点就组成了一条新的移动路径。

根据以上思想,优化步骤描述如下:

Step1:计算出导航路径与竖直方向栅格边界的交点的个数Pnum,即每个粒子有Pnum维,并计算出粒子第d维的滑动范围[xdmin,xdmax]。

Step2:初始化粒子数Pn,在允许的范围内随机初始化粒子c的位置xc(0)和速度vc(0),把粒子c的初始化位置视为其初始最优位置pc,设定ωmax、ωmin、c1、c2和最大迭代次数pmax,并令n=0。

Step3:依据式(1)计算每个粒子c的适应度Fc,适应度最小的粒子位置记为Pg。

其中S为入口点,G为出口点。

Step4:依据式(2)更新粒子c的各维速度,依据式(3)更新粒子c的位置。其中r1,r2是[0,1]之间的随机数,若vc,d<-vdmax则令vc,d=-vdmax;若vc,d>-vdmax则令vc,d=vdmax;若xc,dxdmax,则令xc,d>xdmax。

Step5:依据(1)式计算每个粒子的适应度Fc(x(t+1)),更新pc、pg。n自动增1,ω=ωmax-(ωmax-ωmin)×n/pmax。

Step6:若n

Step7:输出最优路径。

3.2仿真实验

为了体现该算法的有效性及其特点,作者对分别在10维、20维环境下进行了大量测试,效果都十分令人满意。

图3、4分别给出了10维、20维环境下的一个特例。其中红色细线是蚁群算法获得的优化导航路径。黑色粗线给出用微粒群思想优化导航路径后得到的更优路径。从图3、4可以很明显看出经过微粒群优化后的路径比蚁群算法获得的导航路径要优化的多。

3结论

本文采用栅格法对环境进行建模,使算法简单容易实现。在此基础上,用蚂蚁算法快速全局搜索出一条导航路径,然后对该路径上的点用微粒群思想进行调节,得到近似最优路径。微粒群算法具有简单,容易实现、耗时短等特点,比遗传算法、鱼群算法等在优化导航路径上更有优势。仿真实验表明本文利用微粒群算法优化后的迷宫路径比一般算法获得的路径获得得路径要优化的多,可以有效地解决迷宫问题栅格建模的缺陷,快速搜索出一条近似最优化路径。

参考文献

[1]卢开澄.图论及其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0.

[2]戴一奇.图论及其应用[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8.

[3]Bondy J A,Murty U S R.Graph Theory With Applications[M].London:Macmillan Press,1976.

[4]严蔚敏,陈文博.数据结构及应用算法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5]孙东秋.基于八方向跟踪算法的迷宫问题新解[J].计算机应用于研究,2005,22(8):103-105.

[6]陈春梅,杨世恩.用人工智能中的搜索原理解决迷宫问题[J].微计算机信息.2004,22(4-2):267-269.

[7]王斌,李元香.用遗传算法解迷宫问题[J].微型机与应用,2002(10):58-60.

[8]胡晓兵,黄席樾.蚁群算法在迷宫最优路径问题中的应用[J].计算机仿真,2005,22(4):114-116.

优化思维路径 活化论证表达(一) 第4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美国哈佛大学期末布置了一门课程的开卷考试,让学生回家去做,开学后交卷。老师改卷时发现有近一半雷同现象,学校认为是学生互相交流、无独立思考的结果,属严重作弊行为。哈佛将家丑公布于众,一个个约见作弊学生,认真调查处理,最严重的要劝其休学一年。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应在材料范围之内,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审题立意】

材料作文既是高考作文命题的热点范畴也是写作的难点领域。其立意往往容易陷入偏题或流于俗套的怪圈:求稳吧,就会泯然众人;求新吧,更怕“跑偏”。那么如何搞好材料作文的立意呢?核心问题是作文立意必须同材料作者的意图倾向一致。把握好材料的作者意图倾向是材料作文写作的关键。

如何弄清材料中作者的意图倾向呢?下面就上述材料,从“点性思维”、“线性思维”、“面性思维”等方面入手审题,发掘材料作者的意图倾向,材料作文的立意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具体方法如下:

这则关于“哈佛大学诚信教育”的材料作文,蕴含的理性色彩较浓,比较适宜写成议论文。材料是一个文段,整体性较强,但仔细分析,此材料还是具有多项立意的特点的。如果仅仅从整体上进行立意探索,写作撞车现象就会十分明显。在试卷评阅中,约60%的考生就是围绕诚信教育来进行立意的。众多考生一头扎在“诚信”的狭小空间进行论述,这样的写作,立意很难出新。因此,首先要读懂材料内容,把握材料含意:学生不能独立思考完成考试,互相交流,出现一半雷同现象,这属于作弊行为;老师改卷时发现了学生的作弊行为,很气愤,将此事告知学校,这是工作认真、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学校面对学生考试的弄虚作假现象,非常重视,将家丑公布于众,约见作弊学生,认真调查处理,说明学校不容忍这种行为,且纠正及时。其次要分析材料、选择多角度立意。

1. 点性思维: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中的“点性思维”就是抓住于材料中的重要的“点”来突破命题者的意图倾向,从而正确立意。这里强调的点其实就是材料中的特殊的词句。一是要旨语句;二是感情色彩鲜明的词语;三是反复强调的词语。如上述材料中“雷同现象”、“无独立思考”、“作弊行为”等既鲜明地表明了教师的判断和态度,也突出了学校的处理意见,同时暗示了命题者的意图倾向。因此可以生发“作弊可耻”、“独立思考的成果才真正属于自己的”、“交流不等于丧失了自己的立场”等立意。通过点性思维来进行材料作文的立意,优点是操作难度小,易于学生掌握,但如果选择的立意与材料的整体意蕴倾向相悖或冲突较大时,通过这一路径寻得的立意就要忍痛割爱,另觅他径。

2. 线性思维:所谓线性思维,就是采用发散思维对材料作多向的、立体的和开放型的线性思考。当文段没有显性的词语突出命题者的意图,或者暂时难以根据显性的词句判断命题者的立意倾向时,可以采用线性思维探知正确合理的立意。线性思维的关键是要理出材料立意发散的头绪,作横向发散或纵向发散。一是横向发散,即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

告诉读者的不同角度指向去考虑。这个角度通常是指材料构成的诸多要素。一般包括人、事、物等要素。其中每一项要素内部可能还分不同类型,各个要素之间还可能建立某种联系,从而生发新的立意。如人的要素角度来进行分类思考,自然可以得到如下立意:从学生角度看,出现考试雷同现象,表面看是缺乏独立思考思想,实质是不诚信的表现,属于作弊严重违纪行为,可以确定“要坚守诚信”、“诚信比学习考试成绩更重要”、“诚信也是一次考试”等立意;从老师角度看,发现此类作弊行为,没有视而不见,相反认真较劲,使得作弊学生受到了应有的处理,教育了学生,维护了学校的声誉,可以确定“严格就是负责”、“不能容忍学生的作弊行为”、“发现问题要及时制止”等立意;从学校角度来看,学校非常重视学生考试中的不端行为,不隐瞒,一个个约见学生,认真调查,严肃处理,可以确定“考试就须严格管理”、“严格管理才有好名声”、“揭家丑更让人钦佩”、“绝不容忍学生的错误行为”等。二是纵向发散。即先找准一个立意,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纵向深入挖掘,使得立意向深处发展、细处着力;以小见大,以点带面,使得论证的针对性更强,更具感染力与说服力。针对上述材料,多数同学选择了“诚信”方向的立意。这样的立意不可谓不正确,但是如果缺乏深入细致的挖掘,就变成万人一面,这样的作文很难脱颖而出,多数得分在45分左右。因此选择了“诚信”方向的立意,必须还要进行纵深思维发散,更进一步,甚至多步,从而挖掘出让人眼前一亮的精彩立意,从而在立意上超凡脱俗。如何进行纵向挖掘呢?一是可以探知原因。原因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可以是客观的也可以是主观的;可以是表面的,也可以是本质的。二是可以从影响的角度思考。可以是短期的影响,也可以是长期的影响;可以是直接的影响,也可以是间接的影响;可以是积极的影响,也可以是消极的影响。接下来,就要探究一下“人要诚信”的基本立意如何向下纵深推进。如果仅仅以此作为中心论点难免显得平庸。据此可以从原因的层面多问一个“为什么”,再深挖一下得出“无‘诚’何‘信’”、“诚信方可活得坦荡”等立意;还可以从影响的层面多问一个“会怎样”得出“诚信,赢在未来”的正面立意和“丢了诚信便输了未来”的反面立意。三是可以从具体做法的角度进行思考。做法一定不能大而化之,一定要具有可操作性,力争具有操作的创新性。据此可以生发“学会慎独”、“诚信,从小事做起”、“用诚信之镜照照自己”等立意。

3. 面性思维:有些材料着眼于某个词语抑或是某个方面往往会偏离材料作者的意图倾向,而只有采取面性思维从面上进行归纳才能准确立意。在审题的过程中,尽可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众多的信息和解题的可能性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序列中去,最终归纳出一个合乎逻辑规范的结论。上述材料就可以将“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校管理”三者结合起来,整体从面上进行综合考虑,切实综合性地立意,这样的立意往往比较公允周到。如确立“名校是严格管理出来的”、“教育,育人为先”等立意。通过面性思维进行立意,优点是不易偏题,如果操作简单粗糙就会陷入立意平庸,因此需要更进一步进行深入挖掘。从而以立意的细腻精巧取胜。

只要符合以上材料范围内容,所写都应视作切题。该选择点性思维、线性思维立意的可以进行合理多点、多点线的立体拓展,而该选用聚合思维进行立意时,则要全面考虑,高屋建瓴,一语中的。当然,应试中,明确材料作文的立意之后还应对相关立意进行审视筛选。不切合命题者意图的应毅然舍弃,自己素材不丰富、难以驾驭的也要学会放弃。最终应该选择新颖、合理、操作性强的立意进行有效操作。

总之,在选择正确的思维路径准确把握材料作者意图倾向的基础上,再结合同学们自己的容易发挥的立意领域,选择新颖而适合自己的立意构思成文,材料作文将不再令人望而生畏。

【现场练兵】

阅读下列3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陆游在《游山西村》写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材料二韩信面对强大的赵军,让士兵背水列阵,置己方于前有强敌、后无退路的绝境,结果士兵个个拼死求胜,打得赵军四散奔逃。

材料三19世纪末,美国教师乔治·派克因厌倦了给学生维修钢笔而发明了更好的钢笔,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为“派克”笔。后来,他成立了派克公司,由于派克笔品质优良,迅速成为市场主流产品。

要求:①根据材料中的一则或整体角度,写一篇议论文。②题目自拟,立意不出材料的范围。

根据材料一可以提炼出“坚持不懈才能接近成功”、“最艰难的时候熬过去,希望就不远了”等相关立意;材料二可以引申出“置之死地而后生”、“最困难的时候也是最能激发潜能的时候”等相关立意;材料三可以生发出“挫折是打开创新的一扇窗”、“换一种视角,多一条出路”等相关立意。从三则材料的整体上看还可以综合出“危机中藏有机遇”这样的立意。

车辆路径优化及算法综述 第5篇

车辆路径问题 (Vehicle Routing Problem, VRP) 是指在客户需求和位置已知的情况下, 确定车辆在各个客户间的行驶路线, 使得运输路线最短或运输成本最低。对运输车辆进行优化调度, 通过选择车辆的最佳运输路径, 合理安排车辆调度顺序, 可以有效减少车辆的空驶率和行驶距离。它是物流系统优化环节中关键的一环。已经典型应用到牛奶配送、报纸和快件投递、垃圾车的线路优化及连锁商店的送货线路优化等众多社会领域, 而且在工业管理、物流管理、交通运输、通讯、电力、计算机设计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1VRP求解算法

VRP是一个NP难问题, 因此根据各具体类型问题的特点应用启发式算法算法求解已经成为研究的主流。其中传统启发式算法主要有节约算法、插入算法、二阶段算法法等;现代启发式算法主要有禁忌搜索算法 (Tabu Search, TS) 、遗传算法 (Genetic Algorithm, GA) 、模拟退火算法 (Simulated Annealing, SA) 、蚂蚁算法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ACO) 等。近年来应用最多的是禁忌搜索算法、遗传算法、蚂蚁算法以及它们之间或它们与传统启发式算法之间的结合形成的混合算法。

(1) 禁忌搜索算法 (TS) :

是一种全局优化搜索算法, 通过引入一个灵活的存储结构和相应的禁忌准则来避免迂回搜索, 并通过藐视准则来赦免一些被禁忌的优良状态, 进而保证多样化的有效探索以最终实现全局优化。但是存在对初始解有较高的依赖性的缺点。

(2) 遗传算法 (GA) :

是一种基于自然进化原理的全局搜索随机算法, 它使用群体搜索技术, 通过对当前群体施加选择 (reproduction) 、交叉 (crossover) 及变异 (mutation) 等一系列遗传操作, 从而产生出新一代的群体, 并逐步使群体进化到包含或接近最优解的状态。该算法有局部搜索能力不强、易陷入早熟、总体上可行解的质量不是很高的缺点。

(3) 蚁群算法 (ACO) :

是一种概率搜索算法, 它模拟蚂蚁群体在觅食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智能行为, 利用信息激素为媒介进行间接的信息传递, 根据信息素的强度做出对较优解的选择。此算法有易陷入早熟、停滞、局部最优的缺点。

2VRP研究现状

VRP一直是物流届研究的热点问题, 纵观国内外学者研究都是通过对以上几种算法进行改良或将其结合形成有效地混合算法, 而对不同约束条件下车辆路径优化问题进行求解。本文针对三种主要算法总结研究现状如下:

(1) 应用遗传算法研究。

文献分别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免疫遗传算法、小生境遗传算法、以及与爬山算法、禁忌搜索算法、蚁群算法相结合的混合算法对时间窗的车辆路径优化问题 (VRPTW) 进行了求解。另外:张海刚等提出用基于自然数编码的遗传算法同时处理有软硬时间窗的VRP, 魏航等设计了基于自然数编码的遗传算法, 针对有行驶里程限制的多车场满载车辆调度问题。

(2) 应用禁忌搜索法研究。

学者们对禁忌搜索法的应用主要针对两方面进行改良。一是构造好的初始解, 在这方面主要形成三种方法:①随机排列, 然后将顾客按序列聚类分配到每辆车, 从而产生每辆车的路径;②先分组, 然后在每个组内采用旅行商算法产生初始解;③用C-W启发式构造线路。二是通过改进邻域移动方法构造候选解优化算法。此外:Chao Ming利用TS算法求解了多车型的VRP;Duhamel等利用禁忌搜索算法对带回程的VRPTW进行了研究;钟石泉等对软、硬时间窗约束的VRP进行了研究, 并用禁忌搜索算法分别进行求解。

(3) 应用蚁群算法研究。

算法的改良总结起来也是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素更新机制的改进, 即通过对信息素生成和更新策略的优化来提高蚁群算法的寻优能力, 改善解的全局收敛性。二是搜索机制的改进, 对随机搜索过程的控制策略进行调整, 以减少迭代次数, 加速收敛。例如吴庆洪等提出用变异策略以加快局部搜索的变异特征的蚁群算法, 丁建立等提出将遗传算法与蚁群算法相融合的GAAA算法。另外朱庆保等将以上两种改进机制的相结合, 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异和动态信息素更新的NDMACO算法, 提高算法时间。

3VRP研究展望

根据对VRP现状的分析, 文中总结提出以下三方面发展动向。

(1) 多种约束条件下的车辆调度问题研究。

现如今大多数的研究都是针对一种或两种约束下的车辆调度研究, 多种约束条件下VRP研究极少, 而现实中往往是多种限制条件并存的, 因此对多种约束条件下的VRP进行建模, 给出更好的改良算法或混合算法求解是进一步需要研究的。

(2) 动态车辆调度。

在以往的大多数VSP研究中, 多数是对静态车辆调度研究, 即在调度之前, 认为所有的信息 (包括客户信息、车辆信息等) 都是确定。而在实际的车辆调度计划制定和执行过程中, 往往会有新的客户请求的提出或客户信息的变化, 这时要求系统能够快速地响应这种信息更新, 并重新制定车辆调度计划。国内对动态车辆调度研究刚刚起步, 理论、算法还不是很成熟, 而且研究都是基于单时窗的, 没有考虑多时间窗分布的, 以及路线网络性能、车辆负载对成本的影响等更多因素约束下的情况。

(3) 避免拥塞现象的车辆路径问题。

大多数研究者致力于空间最优路径 (闭合路径) 的研究和应用, 大量交通工具向最优路径聚集, 势必造成严重的道路拥塞问题。因此, 根据现有的道路网络及其设施与出行的分布状况, 改善管理, 可以整个系统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尽可能地得到协调, 保证路网畅通。国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的文献也不多, 只有刘志硕等提出基于解均匀度的车辆路径问题的自适应蚁群算法;潘登等研究出了一种避免车辆路径拥塞的动态蚁群算法;于德新等提出动态限制搜索区域的带约束K则最优路径算法, 用于均衡路网上的交通流。因此也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摘要:阐述了VRP的主要求解算法, 在参阅大量文献基础之上以禁忌搜索算法、遗传算法、蚂蚁算法三种主要的算法为划分总结了VRP的研究现状以及三种算法的改良与应用情况, 最后对车辆调度问题进行了展望, 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动向。

航空物流配送路径优化 第6篇

航空物流配送是指按客户的订货要求, 在航空物流中心进行分货、配货, 并将货物及时送交收货人的物流活动。送交收货人环节包括车辆选择及运输路线规划。目前, 国内航空货运配送环节, 由于路线规划缺乏优化选择, 使航空货运无法更好发挥快捷性优势。常用规划方法有:动态规划、分支定界、节约里程、扫描、贪婪算法及现代遗传、模拟退火、蚁群算法。其中, 遗传算法结合现代智能技术, 能适应航空物流多点配送的特点, 提高精确度。

二、航空货运配送规划

根据遗传算法基本理论设计适用于配送路径模型的遗传算法, 主要包括染色体编码与解码、初始群体、适应度函数、遗传等要素的设计。

1. 编码与解码及产生初始种群

假设配送中心有车辆k台, 客户点l个, 采用增加k+1个虚拟配送中心可形成一条长为k+l+1的染色体编码串 (0, i11, i12, …i1a, 0, i21, i22, …, i2b, 0, …, 0, ik1, …, ikc, 0) , 其中染色体相邻两个0之间表示一条子路径。将路径分隔符的0加入到染色体中, 所有路径中被访问的客户依次编码至一条染色体中, 可保证每个客户节点均被访问有且只有一次, 大大地简化了对模型约束条件的处理。

解码时, 初始化一条路径, 将染色体中的基因值顺序插入到当前路径中, 若一个基因值的插入导致该路径的负荷超过了车辆的最大容量或返回配送中心的时间晚于最晚返回时间, 则开始构建新的路径, 重复上面操作, 直至所有客户均被插入到路径中。

由于遗传算法搜索最优解不依赖于初始种群, 为使初始种群尽可能地均匀分布在整个解空间, 随机生成初始种群。

2. 选择

采用改进轮盘赌选择算子, 设种群大小为M, 父代种群Z={a1, a2, …, ai, …, aM}, 其中每个个体的适应度大小为f (ai) , 子代群体初始状态为X={}。

(1) 将所有个体按其适应度值f (bi-1) >f (bi) >f (bi+1) 进行排序;同时, 计算出父代种群中适应度最大个体k, 即f (ak) =max (f (a1) , f (a2) , …, f (aM) ) 。

(2) 计算出群体Z′中所有个体的适应度总和

(3) 计算每个个体被选中的概率

(4) 计算每个个体的累积概率

(5) 转动M轮轮盘。

1) 产生M个[0, 1]之间的均匀随机数r。如果r≤Qi, 则选择染色体bi, 否则, 选择第i个染色体bi (2≤i≤M) , 使得Qi-1≤r≤Qi。

2) 统计各区间ξ值ξ1, ξ2, …, ξM, 其中ξi是落在i号区域的随机数个数

3) 取最大的ξ值ξj=max{ξ1, ξ2, …, ξM}所在区间j对应的个体bj为本轮转动后所选中的个体Mi, 即

5) 若选出的个体数到达种群大小, 则转7) , 否则转1) 。

(6) 找出子代种群X中适应度最低个体m。

(7) 用个体k代替个体m。

(8) 存储所有新选出的个体, 并且返回。

3. 交叉

(1) 随机在父代个体中选择一个交叉区域, 如两父代个体及交叉区域选定为:A=“256|8437|19”, B=“359|4178|26”, 其中“||”表示交叉区域;

(2) 将B的交配区域加到A的前面, A的交配区域加到B的前面, 得两中间个体:A′=“4178|256843719|”, B′=“8437|359417826|”;

(3) 在A′和B′中, 自交叉区域后依次删除与交叉区相同的基因, 得到最终的两个个体为:A1=“843759126”, B1=“417825639”。

4. 变异

采用倒位变异算子进行变异操作, 随机选择一染色体的两变异点, 将变异区域进行倒位得到新的个体。倒位变异在进化过程中可对种群中的个体进行有效地调整, 防止早熟收敛问题, 改善遗传操作的全局寻优性能。

(1) 随机产生一个体temp=“9 2 5 8 7 3 10 4 6 1”和两变异点, 如2和3, 即temp=“9|2 5 8 7 3|10 4 6 1”, 其中“||”表示变异区域。

(2) 将变异区域基因按反序插入到原位置中得到新个体temp1=“9|3 7 8 5 2|10 4 6 1”。

5. 适应度

适应度是评价个体优劣和进行遗传操作的重要依据, 个体的适应度越大, 被选择到下一代的概率越大。设适应函数

zi为群体中第i条染色体对应的目标函数值, 反映了第i条染色体所对应的的配送总费用;fi为第i条染色体对应的适应度, 其值决定了该染色体产生后代的概率。

6. 终止规则

配送中, 可判断进化的代数是否为要求代数N, 若是, 则停止进化, 选性能最好的染色体所对应的配送路径集合作为所求VRPTW问题的最优解输出。反之, 继续执行进化运算。

三、结论

优化政治生态的路径探析 第7篇

一、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不断完善自我

1.善于主动学习自省, 保持良好品德素质

目前, 在党政干部中确有一些人对从政品德一知半解, 有的甚至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从政品德, 在这方面的自觉自律就更谈不上了。为此, 一是要加强理论学习。理论素质是品德认知力的基础, 也决定认知的水平与高度。只有用先进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 才能具有崇高的品德和党性觉悟。要使我们的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和实践者。二是要强化社会主义道德学习。要大力加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 加强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教育党员干部在工作实践中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反对片面强调个人利益、贬低社会整体利益。三是要加强自省慎独。“自省”就是通过自我意识来省察自己言行的过程, 把“自省”和学习结合起来, 作为实现知行统一的一个环节。“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 凭着高度自觉, 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 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这既是一种思想道德修养的方法, 也是一种经过长期修养才能达到的崇高精神境界。古往今来, 凡为官清正、有所作为、为人民所爱戴的为官者, 都非常注重自省与慎独, 表现出高尚的情操和崇高的品德, 为世代所称颂。

2.注重自身品德修养, 自觉提高品德素质

领导干部要自觉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一是要在私德领域中成为做人的楷模。古人认为, 个人无私德便“无以立”, 无公德则“不能群”。领导干部要遵守包括家庭伦理道德在内的私人生活领域里的行为准则, 决不能放纵自己。二是要成为遵守公德的模范。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都为群众所关注, 都从一个侧面反映着党和政府的形象, 因此, 社会公德也就成为他们道德修养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们的干部要成为遵守公德的模范, 而不是成为行使特权的阶层。三是要成为践行职业道德的先锋。领导工作是一种特殊的职业, 具有很强的政治性, 其职业道德具有双重要求:一方面要模范遵守各自所在行业的职业道德;另一方面, 由于手中掌握着人民赋予的一定权力, 所以尤其要严格遵守从政道德即“官德”。领导干部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后者更为重要。领导干部要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经受苦与乐、公与私、是与非、荣与辱等各种考验, 要堂堂正正做人, 清清白白为官, 踏踏实实做事, 勤勤恳恳为民, 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切实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 从而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动力来源

1.坚持以人为本, 就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

生产力的发展, 物质财富的增长, 是人的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生产力的发展, 增加物质财富的过程, 是人获得发展的过程。离开必要的社会物质条件, 人的发展就失去了依托。否认物质基础对于人的发展、社会进步的意义, 也就否认了社会发展的客观性和条件性。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 就为坚持以人为本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也为良好的政治生态提供了稳定的前提。

2.坚持以人为本, 就要以人为中心, 切实维护人的尊严, 保障与发展人的权利

以人为本必须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 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人、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中, 强调人既是自然的产物, 又是改造自然、推动社会进步的主体。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认定和维护, 是实现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强调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是维护人的尊严、保障人的权利的直接体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 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健全民主法制, 保障人民依法享受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特别是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把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有机结合起来的所有实践, 从制度安排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尺度,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实在在的工作。

3.坚持以人为本, 就要依靠人民群众, 使最大多数的人成为社会发展成果的支配者与享用者

坚持以人为本, 就要在经济、社会的整个运行与发展过程中, 始终围绕人来展开, 用以人为本取代以物为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实现人与物的统一。要把“一切为了人”的原则, 建立在“一切依靠人”的基础上, 既确立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 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利益的理念, 也要具有一切依靠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推进改革与发展的力量源泉的方法。我们要使人民群众能够平等、公正、有尊严地参与社会实践并支配和分享他们的劳动成果。

三、建立健全政治制度, 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1.要根据新情况建立健全政治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不断推进政治制度建设, 人们的政治生活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促进了社会的整体进步。但同时也存在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的事实。这就客观上要求我们, 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制度、研究制度、完善制度, 使我国的政治活动科学化、程序化、合理化进一步提高, 做到在相应的政治活动的一切领域, 什么事可以做, 什么事不可以做, 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要建立有效的制度监督体系

制度重在执行, 而执行情况的保证重在监督。对于人们的政治活动及品德素质, 要建立完善的监督评价体系。在此, 主要谈一下对国家公务员及领导干部的监督问题。一是可以通过体制内部组织人事部门的考评、民意测验、基层工作调查来了解和掌握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政治活动和品德状况, 建立体制内的监督评价体系;二是要开辟群众监督渠道, 让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公务员和领导干部权力道德规范执行情况的监督, 建立公民监督评价体系;三是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社会组织的监督作用, 形成一种规范、制约公务员和领导干部权力道德的社会环境, 建立社会监督评价体系。

四、加强文化建设, 培育科学民主自由公正的现代精神与社会环境

1.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培育现代精神,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在全球化过程中, 强势文化咄咄逼人, 让众多弱势文化方深感忧虑:如果仅剩下对他人文化的认知、认同、认购、信奉, 那么个人、家庭、种群、国家将失去原有的身份认同, 失去自立于世界之林的能力。文化软实力成为继政治、经济、军事之后“第四种”战略力量, 一种在和平发展年代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中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 应遵循文化主导人、文明价值观支配人的规律, 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人, 构建起弘扬优秀传统与现代文明的中华文化精神。在先进文化的影响、熏陶、引领下, 人们的公民素质得到提升, 现代公民意识得到加强, 社会的政治生态才能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2.树立自我批判意识, 勇于开拓创新, 不断优化社会环境

自我批判意识是当代中国实践的呼唤, 也是中华文化现代化的需要。没有自我批判意识, 很难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通过回顾过去走过的历程我们会发现, 每隔一段时期, 我们的实践就会被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所束缚, 被所谓的权威观念所阻滞, 被一些习惯所影响而犯形而上学的错误。于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会变得非常重要, 成为一定历史阶段必须要做的重要工作, 其战略意义非同一般, 它不仅关系到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 而且关系到我们文化的未来走向。事实上, 自我批判意识是科学发展必须具备的精神品质, 有了对前人与自我的怀疑和批判, 才有超越、进步与创新。所以, 自我批判意识是当代中国实践发展的需要, 是中华文化走向现代化必须要融入的精神品质。

摘要:优化政治生态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 也是我国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当前, 我国建设良好的政治生态应主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不断完善自我;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动力来源;三是建立健全政治制度, 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四是加强文化建设, 培育科学民主自由公正的现代精神与社会环境。

优化护理路径 第8篇

最优路径算法是GIS在路径分析中最常用的算法之一。车载导航系统、智慧交通系统等都离不开最优路径算法的应用。[1]而在快餐业配送过程中,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及配送物品的特殊性,使得其在具有一般配送的特点同时,又具有自身特点。涉及到配送路径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快餐配送对时间极为敏感。由于客户对快餐的需求都相对较急迫,且快餐本身的食物特性所带来的保温要求,使得快餐的配送要求非常迅速的将食物送达到; (2) 点餐客户位置的特殊性。如点餐客户在某个小区的某楼层内,这就要求不能将小区作为点餐点处理,而要以小区门作为关注点,考量从小区门到该客户所在楼房及楼层的距离; (3) 快餐配送受时间区段、配送工具、区域交通状况、天气状况等情况的影响。

目前传统的最优路径算法通常将路网模型理想化处理,实用性教差。较少考虑实际行驶过程中的道路属性,如道路限速、红绿灯、道路等级[2]、道路阻值、交通工具限制等。或者考虑不够全面。

2 最优路径算法优化研究

2.1 传统最优路径算法的优化

在按标记法[3]实现Dijkstra算法的过程中,核心步骤就是从未标记的点中选择一个权值最小的弧段。这是一个循环比较的过程, 如果不采用任何技巧,未标记点将以无序的形式存放在一个链表或数组中。那么要选择一个权值最小的弧段就必须把所有的点都扫描一遍,在大数据量的情况下,这无疑是一个制约计算速度的瓶颈。要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将这些要扫描的点按其所在边的权值进行顺序排列,这样每循环一次即可取到符合条件的点,可大大提高算法的执行效率。

2.2 在快餐配送过程中,影响最优路径算法的道路因子[1]

影响路径分析的交通影响因子很多,但是各类因子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程度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只是对道路权值的影响;有的则会改变路径分析过程中路径的行进方向,可分类如下:

2.2.1 影响道路阻值的影响因子。

这类因子只会影响道路的权值属性,不会改变路径的连通性,也不会改变路径分析过程中的物体的进行方向,如红绿灯、道路等级、限速[4]、道路阻值等。这类信息可以直接在原始路网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考量。

若以实际行驶速度为考量单位,下面是只考虑道路等级因素和障碍物因素的算法:[3]

V,实际行驶速度;T,选择使用的交通工具;g,经过道路的等级;d,经过道路的长度;t, N分钟商圈(N分钟商圈就是指乘坐某种交通工具,如电动车,以到达某地所需的某个具体时间为标准,这里取N分钟,所形成的一个凸包多边形);t',行驶中遇到障碍物的等待时间(如红绿灯)。其中d值通过Dijkstra算法算出。

2.2.2 影响路网连通性的影响因子。

这类因子可直接改变原有路网模型的连通性,会改变路径分析过程中的进行方向,如单双行线、交通工具限制、斑马线天桥、道路转向等。这些因子需要将其作为路网模型的一部分然后重新建立路网模型。

2.2.3 订餐区域的影响因子。

这些因子会影响到达目前大致区域后到达顾客手上这个过程的时间,以小区为例,需要考虑的小区参数:大门口到道路的距离、小区大门口到楼宇质心点的距离,该距离可以预先分派到道路节点上、小区大门到道路的通行情况。

小区道路映射预处理过程: (a) 以小区大门为圆心,半径不断迭代增大形成缓冲区,直至与路网相交; (b) 搜索缓冲区与路网相交的道路,判断小区大门到该道路是否可达; (c) 对于可达的道路,计算其与小区大门距离,取其距离最短的连接点作为小区道路映射点。 (d) 计算的距离。

另外,为了提高系统的性能,对两两小区质心点间的路径、路径距离、通行时间,调用路网分析算法进行预先计算,结果存储在表中。

3 实际应用分析

在快餐配送的实际应用过程中,通常不单要求计算从店铺到顾客点餐地点的最优路径,还需要根据该店的辐射范围,提前计算出该店的多分钟商圈的范围,如某快餐店将自己所辐射的区域提前划分为5分钟商圈、10分钟商圈,然后可自动根据顾客来电判断处于哪个商圈范围内[5],这样可以方便统一分配配送任务并可及时准确通知客户所需等待的时间。

N分钟商圈的算法步骤主要为:

(1)划定理想商圈范围。以该店面为圆心,以N分钟行驶距离为半径R画圆,即为理想商圈范围。公式为:R=V*T (V由选择的交通工具类别决定)。

(2)搜索映射点和nodes(道路节点),搜索出所有的小区道路映射点和nodes。

(3)计算最优路径。遍历道路上的nodes,计算机会点到各nodes的最优路径。

i.逐个判断node到机会点的最短距离是否在N分钟行驶距离范围内;Yes则保留,No则舍弃。再根据N分钟行驶距离求出路径上的极值nodes。

ii.考虑实际行驶过程道路参数、小区参数,对nodes再次筛选。并再次计算N分钟行驶距离的极值nodes。

(4)将保留的点做最小覆盖多边形,得到N分钟商圈范围。

(5)对N分钟商圈进行修正。对于位于商圈边界附件的小区,只要小区和N分钟商圈范围相交,就将该小区包含于商圈之中。

4 结束语

本文基于最优路径算法, 设计了在快餐业配送过程中最佳送餐路径问题, 并且通过该算法的研究, 进一步利用最佳送餐路径算法应用于订餐送餐服务, 提升了快餐业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由于送餐路径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甚至行业内的不同市场定位的快餐企业所考虑的因素都不会完全相同, 所以, 本文只能结合送餐服务的通用特点, 设计了与送餐相关的影响因子, 使其与实际结合更加密切。

摘要:随着快餐业的迅速发展, 对快餐业中快餐配送问题的算法研究就愈发重要, 快餐的配送问题, 本质上就是最优路径问题, 现在分析一种最优路径算法的基础上, 结合快餐配送的诸多影响因子, 对算法进行了优化。

关键词:最优路径算法, 快餐配送,研究

参考文献

[1]魏海平, 等.顾及交通时态属性的最优路径算法与实现[J].测绘学院学报, 2004, 21 (3) :69-72.

[2]陈玉敏, 等.多级道路的最优路径算法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6, 25 (1) :70-73.

[3]吴正明, 等.基于实时交通最优路径算法的研究[J].机械与电子, 2001 (, 10) :20-22.

[4]王丰元, 等.基于交通限制的路网最优路径算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05, 5 (1) :92-95.

试论教学话语的优化路径 第9篇

一、教学话语优化的前提:话语主体拥有平等的话语权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围绕着教学内容进行对话交往的过程。这种对话交往是通过教学话语、在教学话语中进行的,没有话语就没有师生的课堂交往。产生话语的前提是话语权的拥有,没有话语权,教学主体只能成为被动的话语客体。即使拥有了话语权,而没有平等的话语权,话语主体一方的话语就会被湮没在另一话语主体的话语中,从而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对话交往。所以要提升话语品质首先要使话语主体拥有平等的话语权。

首先,话语主体要拥有各自的话语权。权力的拥有具有时代性、社会性、语境性。话语权的拥有亦是如此。对于课程教材的编制者这一主体来说,其话语权隐含在以教材为载体的文本话语中。这就要求文本话语不仅要反映国家的意志、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还要蕴含课程教材编制者的教育教学思想。同时,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考虑到他们的思想观点。这样才能体现课程教材编制者的话语权。教师的话语权首先表现在教师要有参与课程开发和制定的权力和机会。这样教师才能在课程教材中听到自己的声音。目前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部分老师已经拥有这种权力,特别是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方面。但大部分的老师没有拥有这种权利或者是甘愿放弃这种权力。这就需要教师增强职业认同感,提高在工作中的主体性。其次,教师要有对文本进行重新解读的权力和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不是一味地迷信教材,而是能利用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智慧,糅合自己的教育生活经验对课程教材进行解读和重构。再次,教师要有给予学生引导和帮助的权力。学生这一话语主体,由于受知识储备、智力智慧和个人生活经验不足等的羁绊,他们的话语一定是受限的,必定需要教师有的放矢地予以引领和指导。这种引导不仅包括对于疑难的指点迷津,也包括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动力的鼓动。学生的话语权表现在学生有权力在教学中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力。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学生有权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当然学生也有保持沉默的权力。若原因主要是其知识的输入量较少,难以应付话语输出所必需的文化知识,教师要注意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分别给予不同的指导,使他们能在课堂中听到自己的声音。另外,对于经常保持沉默的学生,教师要予以更多的关注,查明就里,给予特别的帮助。

其次,教学主体要拥有平等的话语权。真正的话语权是平等的。平等的话语权意味着课堂中飘动的声音不仅有教师的,更要有学生的,而且这种漂动的声音要像音乐家用一个个音符谱成的优美旋律那样在课堂中和谐流淌。要做到这些,首先要求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主体性。通常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体性得以充分体现,但学生的主体性却被忽视。要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教师首先要把学生当做一个个灵动的具有主体性的个体;其次,要与学生保持你—我的平等对话关系,而不是我—他的人—物关系;再次,要把学生看做是具有自我建构能力的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把学生看做仅仅需要填塞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个能够自我建构个性心理品质,但需要教师予以引导和帮助的、具有对未知好奇的未成年人。如此,课堂飘动的声音才不会单调,才能真正体现教师和学生一起体验教育生活,感受教学快乐。这种教学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世界”的生活,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教学话语优化的策略

(一)教师话语要体现教育性、理性和个性

课堂教学话语是学生学习和思维的符号介质。但由于受自我身心发展以及知识储备的限制,学生在对文本话语的解码和编码时,就需要教师对文本话语进行解读、释义,再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教师的解读进行解读、分析、内化为个体知识,完成对知识的建构。可见,在文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知识这一过程中,教师话语起到中介转化的作用。这一中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方式及程度,决定着教育对学生培养的成功与否。因此,教师话语必须具有优良的品质,这种优良的品质体现在理性、教育性和个性三个方面。

教师话语的理性指的是教师话语要反映所传递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并兼顾学生身心发展的逻辑性和差异性。知识的形成有其内在的逻辑,各种知识具有相互关联性。教师在解读转化知识时要依据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否则会增加所转化知识的难度和晦涩性。另外,教师把所转化的知识传输给学生时,言语表达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即学生身心发展的逻辑性和差异性。学生身心发展的逻辑性决定教师话语不能突兀,要注意话语内容螺旋式上升的呈现、“先行组织者”的使用和“脚手架”的搭建。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决定教师话语的层次性和兼顾性。教学中教师的交往对象是全体学生个体,教师要正视学生的差异性,话语要具有启发性和鼓动性,激发起所有学生对文化新知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其自身能力范围内最充分的发展。

教师话语的教育性指的是教师不能让话语所承载的内容只是单纯的客观性知识,要让这种知识具有意义,具有触动学生心灵、引发学生思考、陶冶学生品行的文化意义和知识意义。优质的教师话语不仅具有增长学生知识的效能,更有发掘学生智慧、陶冶学生品性的作用。要做到这些,首先,教师在解读文本内容时要深度发掘、剖析文本内容所隐含的思想、价值观、信念和社会行为观念。然后把这些思想、价值观和人生意义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以言语的形式传达给学生。因为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联,学生能够在内化知识的同时接纳蕴含其中的思想、价值观和人生意义,从而不仅得到知识的增长、智慧的开发而且受到意义的启迪。其次,教师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思考使人智慧,思考使人深邃,具有深邃思想的人自然言语具有启迪人生的作用。再次,教师要明白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教育不只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利用知识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并为学生的生活和成长做铺垫。

nlc202309011801

教师话语的个性表现在教师对文本内容理解的独特性和言说风格的独特性两个方面。教师对文本话语理解的独特性要求教师在解读文本时不是一味地照搬教师用书,而是要有体现自我的个人见解,当然这种个人见解要符合主流价值观。言说风格的独特性要求教师在言说时具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如,声情并茂、生动形象;言语平和,沉稳威严;用词优美;言语幽默等。这些都表现出教师不同的言语风格。当然,言语的教育性和理性是言语风格的前提。其次,教师要有教学热情。对教学的热情会促使教师研究言语艺术以避免毫无生气的平淡无味,极力使自己的言语对学生具有吸引力、鼓动性和个人魅力,从而使学生在自己言语的鼓动下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

(二)学生话语要凸显主体性和探究性

课堂发生的一切都是师生互动的结果,学生话语是课堂互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功能,学生话语必须具有主体性和探究性。凸显主体性和探究性的言说权力和自由会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话语互动的积极主动性,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思考、质疑、探究、发现有待内化的新知。这个主动探究新知的过程才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促进文化知识传承创新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发展。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话语的主体性和探究性呢?首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的主体性是在互动中体现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学习活动中,不要越俎代庖,事事代劳;学习是学生的事,教师只是引导者和帮助者。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在互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充分利用“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的作用是为了让新知识的学习能和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联系,从而更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没有先行组织者或不能很好地利用它,新知的呈现就会显得突兀而难以理解,感觉太难会使学生望而生畏或望而却步,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先行组织者的使用使学习从已知过渡到对新知的学习,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使他们对学习更有信心。再次,正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当要解决的问题在最近发展区内,就不会因问题的简单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跳一跳摘桃子”又可使学生为了解决问题不得不充分发挥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经过努力解决问题后又会增加学生的自我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对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反过来又会激起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心理,提高学生参与教学话语互动的几率。

(三)文本话语要突出简洁性和立体性

文本话语是课程知识最初的储备者,是教学内容的原始样态,是师生课堂活动的领域。在课堂教学中,文本话语和教师话语共同协助学生生发自己的知识话语。但教师话语具有瞬间即逝性,而文本话语具有凝固性。其凝固性对于学生建构知识具有预成性和补救性。学生可以在接收到教师话语之前单凭文本话语构建知识;可以在接收教师话语的同时接受文本话语以促进自我知识的建构;还可以在没有抓住瞬间即逝的教师话语之后借助文本话语进行知识建构。文本话语对于学生建构知识的独特作用要求文本话语要具有简洁性和立体性。

简洁性即文本话语要简单明了。学生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性、知识智力的待开发性,以及科学知识的欠丰富性决定文本话语不能太复杂,要力求用学生能理解的话语进行言说,同时要体现知识的逻辑性和科学性。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文本话语的理解和把握。另外,文本话语的呈现要具有立体性。由于身心特点的差异性,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学生的学习风格一般有四种类型:视觉型(vissual)、听觉型(auditory)、动觉型(kinesthetic)、触觉型(tactile)。不同的学习风格决定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依赖不同的感官。例如,视觉型学生倾向于通过观看、观察、笔记、阅读等进行知识的吸收;听觉型学生喜欢通过听讲别人的表述和讲解,通过自己的默读、朗读等进行学习;运动型学生习惯通过自己的操作进行知识的学习;触觉型学生喜欢通过触摸感知、记笔记等进行信息吸纳。所以,文本话语的呈现要具有立体性。例如,使用投影仪、录音机、多媒体、白板等,使学生的眼、耳、口、手、脑并用,以满足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对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教育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朱蕴茝)

城市低保制度运行优化路径选择 第10篇

一、城市低保制度运行现状

根据《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数据, 2009年底, 全国共有1141.1万户、2345.6万城市低保对象。其中:在职人员79万人, 占总人数的3.4%;灵活就业人员432.2万人, 占总人数的18.4%;老年人333.5万人, 占总人数的14.2%;登记失业人员510.2万人, 占总人数的21.8%;未登记失业人员410.9万人, 占总人数的17.5%;在校生369.1万人, 占总人数的15.7%;其他未成年人210.7万人, 占总人数的9.0%。全年各级财政共支出城市低保资金482.1亿元, 比上年增长22.5%, 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为359.1亿元, 占全部支出资金的74.5%。2009年全国城市低保平均月标准为227.75元, 比上年提高10.9%。以上数据表明,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我国现行的低保制度已经初步实现对低收群体的应保尽保。

二、城市低保制度运行的瓶径

(一) 低保水平增速缓慢

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 物价水平不断提高, 城市低保标准增长率却一直低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据统计, 2005年到2008年期间, 全国36个城市平均城市低保标准增长率、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为8.87%、13.99%和12.59%, 此问题几年来在一些城市并未得到改善。2008年10月, 低保标准提高至240元, 2009年1月又提高至265元, 总体上看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无法满足贫困家庭日益增长的基本生活需要。

(二) 缺乏与就业保障制度的衔接

低保群体具有文化较低、年龄较大、劳动技能较弱的特点, 从而限制了其就业范围。他们的就业收入更接近最低工资水平, 而不是平均工资。低保对象是以“补差”的方式享受低保待遇, 即就业带来工资收入的增加意味着低保救助款的等额减少, 对他们来说, 参加就业并不能明显地增加收入。另外低保人员如果退出低保, 还会丧失低保户所拥有的配套救助, 这就导致部分人主动放弃工作, 依靠低保。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更侧重于对贫困者的生活保障, 就业保障方面还比较薄弱。

(三) 资金筹集机制中存在平均主义倾向

低保资金由国家财政、省财政的转移支付、市财政拨付和区财政配套四部分构成, 还有少部分城市再加上少量街道资金作为补充, 其中以市、区两级财政拨付为主。不同地区同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因此各地区财政支付能力也就不同。城市低保财政支出中, 中央财政这部分资金是完全有保证的, 但剩余的筹资额给许多地方政府带来了较大的财政负担, 尤其在财政状况较差的欠发达地区, 这些地区往往贫困人口较多、对低保资金需求较大, 地方政府通常难以满足低保运行的资金需求, 影响了低保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 低保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我国低保制度实行动态管理, 即当家庭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时将其纳入低保, 提供相应待遇;当家庭收入发生变化时, 相应调整补贴额;当家庭收入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时令其退出低保。在认定收入状况时, 主要是采取低保申请人出示收入证明、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入户调查和邻居取证的方式。实际工作中常常会出现低保对象瞒报少报个人和家庭收入的情况, 主要包括:对不易核实的隐性就业、隐性收入和隐性财产隐瞒不报;利用人户分离逃避入户调查;某些单位为了维护员工利益故意隐瞒实情等。对于各种骗保行为, 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监督监察规定薄弱, 骗保者被查处, 有时处罚只有几十元, 监督条款形同虚设。

三、城市低保制度运行优化路径

(一) 建立低保标准动态增减机制

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和物价指数的上升, 低保标准的设计应实行动态增减。建立城市贫困动态监测体系, 通过严格的家庭收入调查和计算, 定期、准确地核实贫困人口的规模、贫困家庭的经济状况和实际生活水平;根据经济发展、消费结构和物价水平等因素的变化, 同时还应参考当地财力状况、当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等其他相关因素, 对低保标准及时做出调整。我国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各城市在建立低保标准动态增减机制时, 从自身实际出发, 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不能搞“一刀切”。

(二) 强化促进就业的功能

促进低保对象就业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 在加大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力度的同时, 应在低保制度中融入就业激励机制。改变收入抵扣方式, 设定一定数量的收入豁免额以及对豁免额以上的收入给予一定比例的抵扣率, 以使就业的低保家庭能够从所获得的每份收入中都获得好处。收入豁免额和抵扣比例的确定, 要根据每个城市的不同情况, 结合现行救助标准体系和低保家庭的工作收入状况以及两者的互动关系来确定, 从而拉开就业和不就业之间的差距。对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的保障待遇在支付方式上尽量避免直接的现金支付, 积极发展社区服务和公共服务, 为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提供临时性就业岗位, 将救助金转化为推动其工作的劳动津贴。还可以考虑把附带福利的申请资格, 由低保家庭扩大到低收入家庭或有某种特殊困难家庭, 弱化附带福利对低保对象退出救助的影响。

(三) 完善低保制度的筹资机制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了最低生活保障效果的不平衡, 要建立合理分摊低保资金的筹资机制。根据不同地区的低保负担、财政状况等因素, 合理划分各级财政的筹资比例。对经济相对落后、财政比较困难的地区, 中央和省一级都要建立社会救助专项调剂金, 用于补充贫困地区保障金的不足。目前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全额列入地方财政, 其征缴额远远超过低保资金的支出额, 可以考虑将个人所得税收入的一部分作为低保资金来源。鼓励多种社会主体加入到低保筹资渠道, 例如个人、市场、非营利组织等。在这一方面, 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等地积极利用福利彩票等筹措的公益基金立项资助低保, 发动社会热心人士积极捐助, 取得了良好的收效, 值得借鉴。

(四) 健全社会监督体系

规范家庭经济状况审核制度, 可利用银行、税务、劳动保障、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的信息系统, 依法强制性获取低保申请者和低保对象的家庭财产和收入状况, 结合个人申报, 准确界定低保家庭收入。切实解决“隐性就业”问题, 除通过收入核实评估机制, 最大程度揭示隐性收入外, 还可参考“大连模式”, 即建立社区公益服务组织, 让低保对象每周参加公益活动3至4天, 对经常不参加活动者可进行重点调查。尽快修订《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对以各种手段欺骗社会、违规操作、造成低保金损失的居民, 低保管理人员及相关单位的有关人员应做出详细而明确的处罚规定。银行、税务、工商、劳动保障机构等部门间应有明确的配合调查的责任, 对不履行责任的行为应当追究法律责任。

摘要:城市低保制度建立十多年来取得了较大成果, 但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 城市低保制度的运行还存在着低保水平增速缓慢;缺乏与就业保障制度的衔接;资金筹集机制中存在平均主义倾向;低保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 要建立低保标准动态增减机制;强化制度促进再就业的功能;完善低保制度的筹资机制;加强社会监督。

关键词:城市低保制度,运行,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1]刘喜堂.当前我国城市低保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政策建议[J].社会保障研究, 2009, (4) :55-61.

[2]乔世东.城市低保退出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济南市为例[J].东岳论坛, 2009, (10) :34-38.

[3]王俊刚, 袁高鹏.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经济问题2007, (7) :63-65.

上一篇:单层屋面下一篇:职业经理人市场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