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思维差异范文

2024-09-10

中美思维差异范文(精选11篇)

中美思维差异 第1篇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 思维差异引起的商务行为的差异很容易导致谈判双方的误解, 成为达成协议的障碍。许多谈判者因为忽视不同国家、民族在思维差异上的某个细节, 而导致整个谈判的彻底破裂。因此研究思维差异对国际商务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强国, 其典型的商务谈判理论一直备受推崇。而中国的迅猛发展也备受关注, 早在20世纪80年代, 就有许多学者、专家开始探讨中国人的谈判方式。中国商人受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影响相当深, 其中平均地权论、道德论、象形文字语言以及对外国人所持的谨慎心理使中国人在谈判中一般遵循八个方针:关系、中间人、社会等级、人际和谐、整体观念、节俭、面子、吃苦耐劳。根据这八大方针和中国的传统文化, 可以将中国的商务谈判的模式分为五种:关系网为基础的谈判、和谐与面子为基础的谈判、团队谈判、家族式的谈判、中间人参与的谈判。在实际中它们相互兼容。

二、中美商务谈判行为差异

中美思维差异渗透在商务谈判活动中的各个行为, 使中美商务谈判方式各具特点, 在面临复杂的谈判任务时, 不同国家的人可能用不同的方式做出决定, 了解探讨这些差异有助于在中美商务谈判中预测对方的反应并做出相应决策, 以便更好地沟通, 促进贸易的交流。

1. 综合统一思维与分析辩证思维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

受到综合统一思维与辩证分析的影响, 中国谈判人员与美国谈判人员有着明显的不同, 中国人着眼于全局, 整体考虑, 集体协作, 倾向于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但美国人则更加注重细节问题, 个人能力突出, 着重眼前利益。中国人喜欢横向妥协式谈判, 对全部问题进行通盘考虑, 谈判过程进展不大, 往往在谈判的最后阶段才做出让步, 所以, 谈判结束签订合约之前, 任何结果都是有可能发生的。美国人习惯于纵向妥协式谈判, 稳步依次处理复杂的谈判事宜, 即将问题分解开, 逐一解决。例如, 美方谈判人员会在谈判过程中先解决数量问题, 然后再讨论价格, 这样, 最终协议是就各个单一问题所做妥协的总和, 谈判进展情况一目了然。解决了一半问题, 谈判任务也就完成了一半。

从原则性和灵活性来看, 中国人在谈判起始阶段回避讨论细节问题, 并把有关的具体的细节问题留到后面去讨论。这种先就总体原则达成协议的谈判方式是中国的谈判方式最明显的特征之一。中国人在谈判时首先要设定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框架, 然后再制定谈判的若干细节, 中国人喜欢在处理纷繁的细节问题以前, 先就双方关心的原则问题取得一致意见, 把具体的问题安排在以后的谈判中解决, 这是中国人谈判风格的最大的特点之一。因此对中国谈判者来讲, 总的纲领是一切的核心, 是其他原则的纲。总体原则一旦确定, 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美国人主张即时谈判, 也就是说, 如果他们认为在某一个问题上占有优势, 可以获得主动, 他们就会首先谈判这个问题, 而不受一般原则框架的限制。尽管一些美国学者认为中国人不太讲究逻辑, 但美国的谈判者在谈判中发现中方代表具备利用对方引用的部分甚至全部逻辑冲突的技能, 他们会设法坚持部分与总体原则的一致性, 局部与总体的逻辑性, 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与中国人相反, 美国人对具体细节给予极大的关注。对他们来说, 起始阶段只不过是走形式。首先美国人讲究实际, 谈判一开始就急于讨论具体款项。他们认为, 合同是一套完整的具有法律约束的条款, 总体原则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或仅仅是花言巧语。只有实实在在的具体问题才能使谈判得以进行。其次, 对美国人来讲, 总体纲领好比哲理, 而且他们是实用主义者, 不过分相信纯理性的东西, 他们认为世界是由事实而不是由概念组成的。他们把整个谈判分成若干部分, 一步一步地逐个解决, 他们依靠归纳推理, 凭借事实和数据, 他们不感情用事, 而且在辩论过程中以理服人, 他们会根据具体情况, 做些让步和妥协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2. 主观直觉思维与客观理性思维在中美商务谈判中的体现

中国谈判人员受到主观直觉性思维的长期影响, 比较重视感觉气氛, 情感取向, 认为事在人为, 依靠彼此间的信任维持关系;美国人则受客观理性思维影响, 就事论事, 认为认识服务于合约的, 只要条件符合, 就可以接受, 相信法律, 依法办事。受到主观直觉性思维影响, 中国人注重按人际关系办事, 创造和谐的氛围。以关系为取向的中国人, 把创造和谐的气氛作为谈判的重要手段, 美国人与中国人相反, 受客观理性思维的影响, 他们不像中国人那样重视和谐的人际关系, 也不像中国人那样重视友谊和建立长期的伙伴关系, 他们表现得过于商业化, 总是把每个合同的签订看作一次单独的行为过程, 这是典型的工具型取向。

在对人对事的态度上, 中国往往体现为以人为本, 美国则就事论事。中国人非常重视人与人关系相处融洽, 不仅表现在商务活动进行的过程中, 在与谁合作的问题上, 也把是否有来自各方面的关系看成是选择合作伙伴的重要因素, 亲属关系, 朋友关系, 同学关系被人们广泛地利用, 形成一幅幅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美国人对待事物的态度, 取决于是否能为自己带来好处。他们在生意场上, 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友好归友好, 利益归利益, 他们把朋友和合作伙伴的界限划得很清楚。

3. 螺旋式思维与直线式思维在商务谈判中的体现

中国谈判人员的思维往往是螺旋式思维, 而美国谈判者却表现出直线式思维。在商务谈判中, 主要体现为中国人表达含蓄委婉, 尽量避免冲突, 对谈判过程有耐心, 能够三思而后行, 美国人直接外向, 缺乏耐心, 注重时间与办事效率。中国人在表达上比较含蓄委婉, 讲究圆满和气, 不外露, 很看重面子, 常常以自己的面子被别人看重而备感自豪, 在商务谈判中, 中国人常给对方面子的同时, 也需要对方给自己面子。这点有时会导致在谈判桌上失去很多, 因为对方往往是在保全你面子的情况下强迫你做出让步。

受到螺旋式思维的影响, 通常在谈判中, 中国人提倡多听少说, 三思而行, 认为多言是破坏和睦, 造成冲突的祸根。所以在谈判中避免公开争论和冲突, 用谨慎的不显眼的微妙方式解决争议。在我国, 沉默根据语境和情景可以表示多种意思, 中国人常根据隐含的意思和话外之音去理解信息传递者的意图。如:“你说得对, 请继续说下去。”“我正在考虑你的问题, 让我想一想, 等等”。人们对于谈话只能感悟时出现的间断和停顿可以理解和接受, 并从中判断讲话者的意思, 还把沉默作为说服的手段之一。美国人会公开表示不同意见, 喜欢采取进攻性的强硬手段如威胁警告等, 甚至以宣告谈判破裂或者发出最后通牒相要挟, 美国人推崇争执是解决问题的最快途径。

从对时间的态度上看, 中国人富有耐心, 美国人的时间观念很强, 注重效率。中国人把大量的时间耗费在相互介绍和了解方面。在主场谈判时, 他们并不急于谈判, 而是耐心地认识和熟悉对方, 并尽可能地建立起一种长久而牢固的信任关系。美国人的谈判很少出现长时间的停顿, 中国人的谈判经常出现较长时间的沉默。沉默拖延等说服战术都可以使美国人做出让步, 在他们看来, 让步是推动事物更快发展的一种方式。

三、对策

在先谈原则还是先谈细节上, 中式思维表现在谈判领域的一个直接行为方法就是注重先谈原则后谈细节;而西方恰恰注重先谈细节避免讨论原则。这种思维定势在多数情况下可以为我方谋得以后的讨价还价中处于有利地位, 由于西方人对中国的这种谈判方式的不适应结局往往是比较有利于中国人, 但也要注意细节的严谨性,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后果。西方人通常对于原则性的讨论比较松懈, 很多事表明先谈原则必然会对后面的细节讨论产生制约作用。

面对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 中方人员应该掌握好均衡, 避免过分追求长期合作关系而放弃应得的利益。因为美方人员通常只重视即时交易, 并不一定能领会中方人员的用意, 可能会造成费力不讨好, 事倍功半的效果。中方可以在谈判开始阶段给对方做出许多小的让步吸引对方的注意力, 但是后来要对早期的让步要求回报。而在此时, 对方已经上钩, 可碍于情面也不得不做出一定的让步。

中方应注意不要过于主观, 什么都跟着感觉走, 应该常用客观理性的头脑去处理问题。另外, 不要因面子问题而做出不必要的让步, 并且适应美方直接强势的攻略。我们可以采用无动于衷的办法对付威胁型的谈判者。这样会使其慢慢地平静下来, 再与之进行谈判以达到自己的目标。

在法律和合同上, 应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对于合同的各项条款仔细斟酌, 谈判小组中最好有专业的法律专家, 以保障我方的正当利益。在表达思想意见时, 在无关利益时, 可以采取转弯抹角, 避免冲突等策略, 但不要以为躲避正题, 当谈判对他们来说无利可图时, 美国人常常会毫不犹豫地终止谈判。在时间控制方面, 他们在谈判时往往急于求成, 谈到价格时, 他们会很快提出一个价格希望对方接受。控制这类谈判者的最好办法是有耐心, 先顺从, 后求回报。

无论是中国式的还是美国式的谈判模式都不是十全十美, 谈判中我们不能以自己的文化背景为标准去理解和评价对方, 我们应熟悉对方文化, 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减少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不稳定因素, 增加达成协议的机会。

摘要:本文用比较分析法研究中美思维方式的差异, 以及它们在中美商务谈判中的体现,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重点分析了中国综合型思维与美国分析型思维、中国主观直觉思维与美国客观理性思维、中国圆形思维与美国线性思维的不同方式。

关键词:思维方式差异,中美,商务谈判

参考文献

[1]李品源.现代商务谈判[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89-95.

[2]关士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102-108.

中美学生的差异 第2篇

最近看了一些有关中国教改的视频和美国教育的资料,发现由于长期中美教育教学理念的差异,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就表现出明显的不同,特别是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以后,在美国老师眼中中美学生的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中国学生在课堂上比较自律,遵守纪律,而美国学生比较自由散漫,不拘一格。中国学生对违反纪律、犯错误大都比较害怕,而美国学生认为犯错误理所当然,他们认为只有不断的“试错”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而美国老师往往也鼓励学生犯错,这样学生就可以大胆地思考、提出不同的意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他们的理念是“试错”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另外,美国教育还特别重视研究性学习。比如理科学习以项目研究为主,自己选择研究题目,写项目报告,报告不能直接抄录书本或网络上的观点、语言,引用必需注明出处,与我们大学论文基本一致,这是我们中国孩子的软肋。

2、中国学生在课堂上喜欢被动接受知识,很少发言提问,也不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可以说在美国课堂里中国留学生是发言最少的人。而美国课堂里所有老师都喜欢讨论式教学,常常让学生讨论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学生自由发言,提出观点,并指出支撑观点的依据。美国老师只在个别时候做一些启发引导或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激起学生进一步讨论。美国老师的教学理念是获得知识的过程比获得知识的结论更重要,他们认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远比收获一两个结论重要得多。尤其是学生毕业以后离开学校这种能力在工作中将终生受益。可以说独立思考、质疑一切、敢于创新是美国教育的灵魂,自由是创造之母,批判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源泉,是美国教育的基石。由于美国学生从小就在这种讨论式的课堂气氛中长大,他们也习惯于这种教学,经常主动问问题,主动参与讨论。有的学生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不惜在课前花大量时间查阅资料。而中国学生初次在这种课堂里会感到无所适从,常常觉得课堂里没学到什么东西而苦恼。中国学生从小在中国课堂里习惯于听讲记笔记,被动接受老师所讲的知识。老师很少营造讨论气氛,学生更注重获得知识的结论而不是获得知识的过程。相当一部分中国学生不主动思考遇到的问题,迷信老师和课本提供的标准答案,没有质疑一切的精神,也不主动请教老师,常常囫囵吞枣、死记硬背结论。另外美国课堂还特别重视体验和参与。比起我们的课堂教学,美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密度小得多,但是课堂活动往往丰富多彩。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老师们更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和内心体验。所有的课堂活动都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其中,动手又动脑,其中不乏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由上述分析可知,美国学生收获的是获得知识的过程即学习方法,而中国学生收获的是知识本身和知识结论。

3、中国学生为高考而学,而美国学生为兴趣而学。美国学生没有固定的班级概念,大家各自按照自己所选修的课程去上课。课间时,学生们在各个教室之间匆忙奔走,根本没有在教室和楼道里追跑打闹的工夫。美国多元化的教育理念特别重视个性化教育,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学校提供多种课程和课外活动供学生选择。他们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潜在的强项和特长,需要学校帮助他们开发出来,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他们的学生很多都是按照自己的兴趣在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按照兴趣学习,大多数学生不仅能获得快乐和成就感,而且还能持久专注于某一领域,也容易在这一领域做出贡献,所以为什么他们的诺贝尔奖获得人数那么多也就不足为奇了。我们中国学生往往从小就树立要考好大学的理想,考上好大学是为了找一个好工作。这种功利化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学生。中国的教育可以说是一切为了高考,不管学生是否喜欢,大家都在为过高考这个独木桥而拼搏。由于没有注重个性化教育和学生的兴趣特长,中国的学生就像是大工业化时代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由一个模子铸出来的。事实上,抹杀学生的兴趣特长,不承认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按照一种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和评价体制只会使极少数学生获得成就感,大多数学生会感到沮丧,压抑,这样也就谈不上具有创新能力了。

4、美国学生的动手能力明显强于中国学生。这种差异从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就开始出现了分化。中国学生从很小就开始学习数数、识字、背古诗等,中国家长常常以自己的孩子在4—5岁就能识多少字,背多少古诗而自豪。这些急于“拔苗助长”的家长觉得,应该让一个4岁的孩子提前掌握小学的知识内容,因为大家都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这时美国的孩子在堆积木,学会把自己的玩具用完后整齐地放在箱子里,按照家长要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家务,如叠被子,将垃圾放到指定地点、洗车等等。任何事美国家长都鼓励孩子们自己去体验, 自己去独立解决。总之,整个少儿时期,中国孩子更多地在各种兴趣班动脑学习,而美国孩子则按照自己的兴趣更多地在动手体验生活。学校里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美国课堂里凡是能通过实验解决的,一定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而中国课堂里的教材必做实验也不一定让学生做,特别是那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学校以及那些学生人数较多的大班和超大班,教师常常是在黑板上讲实验。一切为了高考的应试教育深入大多数中国人包括一些政府官员、校长和教育工作者的灵魂。在中国大地由于这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功利化培养,中国学生养成了懒于动手操作的习惯,甚至高中毕业还洗不来自己的衣服,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往往是高分低能者,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了。科学研究表明,幼儿经常动手活动可以促进大脑发育。调查表明凡是少儿时期喜欢动手的人在成人时期更不容易失业,而不喜欢动手的人在成人时期不仅容易失业还容易罹患心理疾病和精神病。

5、美国学生特别重视体育锻炼。美国的教育理念认为没有强健的身体,其他再好也没有意义。美国的学校里体育课甚至比语文数学重要。体育课也是学生最喜欢上的课之一。学校体育设施不仅完备,还根据学生兴趣开设了篮球、排球、橄榄球等等各种兴趣班供学生选择。每天下午3:30后是学生的运动时间,私校为学生提供免费的运动辅导,春季以室外运动为主,冬季以室内运动为主。每个学区都会组织校际间的篮球、足球、曲棍球等运动竞赛,比赛时学生和家长都自愿去助威呐喊。而中国的体育课往往比较单一,有些学生甚至不喜欢上体育课。毕业班的体育课常常被中、高考科目替代。在一些学生家长老师的心目中体育课可有可无,无关紧要。不重视体育锻炼使得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下降,近年来近视眼和肥胖儿增多就是一个明显实例。

6、没有社区实践活动也是中国学生的一大缺失。虽然中国的新课标教育体系里规定了社区实践活动课,但很多学校都是流于形式,没有多大意义。全社会没有建立起可供学生社会实践的体系,包括认识、实践基地、评价和考核以及登记制度等等。社区实践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认识社会、关爱社会、感恩社会、回馈社会的情感,为将来做一个合格劳动者打好基础。学生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社区实践,不能不说这是中国教育的一大遗憾。美国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合格的公民。他们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艺术就是社会生活的艺术,其目的就是使人适应这个世界。从整体上讲,学校培养不出天才,而是要培养好的公民,公民培养好了,人才也就有了。因此他们要求每个学生一定要完成规定时间的社区服务。

中美精英的时尚差异 第3篇

另外一位在美国的朋友,最近则刚刚完成一次长距离自行车比赛,距离超过200多公里,在夏日里奋斗10个小时以上。我听罢吃惊不小,过去可从来没有听说她有体育的嗜好,如今怎么变得这么“极端”?

这一切,大概都是入乡随俗。她在大科技公司工作,同事平时就不停地互相比长跑、长距离自行车。她丈夫最近也迷上了自行车,约我出去骑40公里。我一直算是长跑好手,自信不会输给他,但结果是大败而归。心里不服气,现在开始用室内自行车进行训练,并打算冲击铁人三项破三小时的纪录。

那天刚在健身房苦练完,一素不相识的中年男子友好地打招呼,并问起我的里程、时间、进步速度。讨教之下才知道,他曾经创下一天骑350英里(560多公里)的世界纪录,后因为把膝盖练坏,被迫中断训练,正准备卷土重来……

这就是我的生活氛围。我工作和生活的波士顿地区,和斯德哥尔摩、赫尔辛基、阿姆斯特丹、旧金山等,被《经济学人》列为当今世界的“精英城市”。所谓“精荚”,一是高科技集中,一是文化前卫。两者的相关性甚强。所谓“文化前卫”,就包括在新经济竞争中的成功者特别喜欢从事极端体育。

以我的观察,美国的新经济技术含量高、竞争性强,需要年轻人的精力和开创性。我在《培养精英》一书中曾介绍过,在硅谷极端体育是一大时尚。一位早晨四点起床苦练长距离游泳的女士讲,在这里四十多岁就显得老了。所以过了四十的人,要不停地证明自己。你在马拉松式的竞争中击败了二十多岁的毛小子,别人就对你另眼相看了。总之,成功意味着奋斗,意味着“过程”。你的整个生活格调,都应该体现出你正在这种奋斗过程中,这才叫“酷”。这也难怪,最近美国的生活趋势是:骑车渐成了中高产的时尚,高尔夫则开始在劳动阶层大为流行。记得著有《创意阶层的崛起》一书的佛罗里达教授曾经提过,在美国的河上,开着汽艇的往往是蓝领,在那里吭哧吭哧地划船的,往往是些白领精英。

在中国则是另外一回事,大家会觉得到宴会上“吃香的喝辣的”,去捏捏脚,或者打打高尔夫,就会很“上流”,骑车反而成了很土的生活方式。白领早衰,居然成了个社会问题。

中美思维差异 第4篇

一、思维方式的含义及与文化的关系

思维方式是人们的理性认识方式, 是人的各种思维要素及其综合, 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定型化的思维样式。通俗地说, 就是人们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模式化、程式化的“心理结构”。它包括思维目标、思维定势、主体的致思趋向、思维策略和运思途径。

思维方式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它既是文化心理特征的集中体现, 又对文化心理的要素产生制约作用。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思维方式的差异。单就个体而言, 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都不尽相同, 而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环境的个体, 其思维方式的外在表现就更大相径庭了。

二、全方位比较中美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

1、思维目标的不同

中国伦理精神的根基是“家族本位”, “家”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具有绝对的地位, 家是中国人心中生活的宇宙, 是一个人生活的港湾, 具有超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可以说它是中国文化的堡垒。“父母在, 不远游”“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孔子也以孝作为一切德行的根本。”美国的家庭组织相对较小, 结构松散得多, 家的意识相对淡泊, 个体意识极强, “人本位”的思想一直占据主导。每个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 无论家里是贫困抑或富有, 从18岁开始都被赶出家门, 锻炼自己的能力。

2、思维定势的不同

中国半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和小农经济孕育了中国人天人合一、内部融通的民族性格, 以及固守本土, 沉着稳健, 质朴厚重, 崇尚和平的文化特征。中国人整体性思维较强, 注重从整体的角度来把握个体和观察事物, 着眼于事物之间的有机关系, 强调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美国人的祖先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气候恶劣的海洋环境中, 他们更多领略了大自然的暴戾无常。征服自然, 顽强求生存的需求构成了强烈的征服欲的性格文化特征。美国的个人主义倾向注重的是个体的人, 善于从个体上把握整体, 是局部的实证思维。

3、主体的致思趋势不同

文化学者钱穆认为:中国人好言同, 美国人好言异。中国传统哲学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在这种“大一统”的氛围下, 思维方式趋于求同排异, 因而具有封闭性。美国文化的标新立异, 各地居民在文化的大熔炉里取长补短、百花齐放就源于这种发散性、开放性的思维方式。

4、思维策略不同

中国文化思维方式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特性。而美国文化思维方式则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特性。这种不同的侧重和选择, 都植根于各自的民族文化土壤。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尚象”, 《周易》以“观象制器”解说中国文化的起源, 汉字以“象形”推衍构字之法, 中医以“观面象察舌色”诊治疾病, 天文历法研究“观象授时”。而美国人在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和解析的过程中, 以探究世界的始基为最终目的, 以分类方法为主要手段, 试图从物象的类别中提出该类物象的共相。

5、运思途径不同

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曲线的, 在表达感情时往往含蓄、婉转, 主张不直说, 不细说, 而是采用朦胧暗示的方式。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些诗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言在此而意在彼的《红楼梦》。而美国人的思维模式则是直线的, 受强烈的逻辑思维的影响, 他们在表达感情时, 直接而干脆“I love you”。傅雷先生说过:“东方人与西方人之思维方式有基本分歧, 我人重综合, 重归纳, 重暗示, 重含蓄;西方人重分析。”

三、文化差异给我们思维上的启示

1、从固守传统到求实创新的转变

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 悠久的历史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但我们不能固守传统, 要顺应时代的潮流, 不断开拓创新。

(1) 派学生去美国交流学习, 关注他们平时上课与老师的良性互动和敢于挑战权威的信心。在学习中, 多思、多疑才能碰撞出创新的火花。打破整齐划一、以分数为标准的评价体系, 加重平时成绩在学生考核中的比重, 提高创新发明的奖励机制。学习美国鼓励学生实际动手操作, 引导学生到社会上做调查研究, 提高动手能力。

(2) 我们还必须树立尊重事实的是非判断尺度, 不回避对自己不利的事实, 学习美国有价值的文化观念、科学求真的态度。实现对思想知识从感性到理性质的飞跃, 合理去除自身思维的排外性, 求同存异培养美国的思维能力。不断实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实施文化强国战略。

2、从直觉顿悟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

(1) 直觉顿悟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在此思维方式的指导下, 形成了中国人安贫乐道的生活观念。逻辑分析是美国传统思想方式的主要特征, 形成了他们不满现状、征服自然的科学思维方法。这种逻辑分析方法面向现实世界, 对客观事物作实证性考察, 深入剖析。可以在日常生活或者游戏、辩论中培养这种思维。在这种思维方式的指导下, 我们才能扩宽思维眼界、顺应时代变革、推动实践进程。

(2) 我国的教育一般仅注意对经验的抽象学习, 往往只注意让学生学习和背诵基本概念, 而不注重对这些概念公式的运用。这仅仅是停留在思维的第一阶段, 没有进入到抽象逻辑思维阶段, 注意去理解把握这些公式定理的形成过程。增加系统思维方法训练课程,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从追求整体到崇尚个体的转变

(1) 在一定程度上, 我们要学习美国人追求个人价值、彰显拼搏精神。表面上看这和我国一直提倡的民主、团结、和谐的理念好像不相符。但实际上要想实现个人价值, 势必会导致竞争, 而竞争会推动整个社会文化的日益繁荣和社会事业的不断进步。中国人的思维导向往往追求社会价值而忽视个人价值, 求稳不求变, 最终则有可能制约整个社会的进步。 (2) 学习美国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改变人情因素较多, 管理规则弹性太大的局面。在学校优秀学子的选拔抑或工作单位招聘的时候, 让相关亲属回避, 实行无记名投票, 避免干部子女优先, 只看重个人素质和其未来的发展, 切实保证公正竞选。

摘要:中美文化有着显著差异, 但又各具特色, 思维方式的迥异是造成和影响文化差异的重要因素。中国人强调整体、“家本位”, 运用曲线、形象的思维。美国人注重个体、“人本位”, 运用直线、抽象的思维。我们要学习美国的求实创新、逻辑抽象和注重个体的思维, 才能更好的促进自身发展。

关键词:思维方式,求实创新,直觉顿悟,抽象逻辑,求同存异

参考文献

[1]杨师群.中西方传统思维方式与文化素质[J].甘肃理论学刊, 2010 (3) .

[2]汤效禹.中西方文化差异性比较研究[J].中国招标, 2012 (4) .

[3]雷兴长.中西方“文化”差异比较分析[J].科学经济社会, 2010 (1) .

中美师德规范差异 第5篇

仅从两国规范的名称就可以透视出两者的一些明显的差别。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适用于从事普通教育的中小学教师,不适用于幼儿园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不适用于高校教师,也不适用于校外教育机构的教师。美国《教育专业伦理规范》适用于全体教育专业工作者,无论校内校外,也无论中小学还是大学。

美国教育专业伦理规范它是行业自治的规范,一半是维护教育专业服务对象权益的职业规范,另一半是维持教育专业团体及其成员的利益和声誉的职业规范,较充分地体现出专业自身的诉求。我国大陆更倾向于把教师工作看成是一种普通的“职业”,因此颁布的师德规范称作“职业道德规范”。美国教育界有着更高的抱负,试图将教育工作建设成为一门“专业,所以颁布的行业伦理规范称作“专业伦理规范”。

中美学生差异在哪儿? 第6篇

但考试仅能表明中国学生很聪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林晓东说,当他们进入美国大学后,通常难以进行分析性写作、批判性思考,或与同龄人和教授沟通交流等,“中国教育更注重学会,但美国教育更强调会学。”

经合组织教育部门主管施莱歇尔表示,全世界都可以学习中国学校制定的严格学业标准,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林教授认同严格要求有好处,她的中国学生思考深度超过美国同龄人。但是,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样重要。其他教授对林的忧虑深有同感。美国西北大学一名教授说,中国学生非常刻苦但极少提出独到见解。他们更加缺乏的是提出观点并予以证明的能力。

林也对美国学生表示不满,说他们处理不好负面反馈意见,自信既是其“资产”亦是其“负担”。在她看来,中国学生学习勤奋、深入思考、友善、避免争执、持之以恒、擅长记忆并能较好处理负面反馈意见;美国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喜欢提问并挑战他人的思维、沟通良好并对个人判断力保持自信。

从相对弱点来看,中国学生沟通不畅、缺乏明确目标、不愿批评自己和别人的表现、通常人云亦云、欠缺解决问题的技能且不愿提问;美国学生则不擅长处理负面反馈意见、粗枝大叶、过于自信、只想当“将军”不想当“士兵”、思考不够深入、喜欢表现但缺乏勤奋学习的支撑。若能把中美学生的“精髓”合二为一,将拥有一套完美的教育体系。(资料来源:环球网)

从中美婚俗看中美文化差异 第7篇

一、中美婚俗比较

1. 中美婚礼装扮的比较

中国传统的婚礼以红色为主色,使用的蜡烛是红烛,鸡蛋、花生、馒头等也都被染成了红色,大红色的双“喜”字几乎随处可见,如墙上、门上等大多数物品都被贴上大红双“喜”字。无论是新娘还是新郎,婚礼当天大都着一身红装,新娘不仅要穿一身红嫁衣,脚上还要穿红绣鞋,头上盖着红喜帕,一路坐着红花轿,被抬到新郎家。而美国的婚礼一般多以白色为主,但一开始美国人的新娘礼服并没有统一的颜色,直到1820年前后,白色才逐渐成为一种正式的结婚礼服,美国人结婚时,新娘不但身穿一袭白色婚纱,而且手上要戴白色手套,头上还要顶一条白色纱巾。

2. 中美结婚程序的比较

我国传统婚礼繁文缛节颇多,但大都普遍遵循《礼记·礼仪》中规定的结婚程序,即“六礼”。“六礼”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纳采”是男方聘请媒人到女方家说亲,并向女方送礼,即现在中国人常说的“提亲”。“问名”是男方派人送信给女方,求问女方的名字及出生年月,女方看信后给予回信告知。“纳吉”是问名之后家中长辈将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通过巫师卜卦,卜得吉利双方欢喜,卜得凶兆双方就有可能告吹,这就是现在的“合八字”。“纳征”是占卜吉利后,男方给女方家正式下聘礼,如果女方家接受男方的礼物,这门亲事就算基本上定了。“请期”,即“择日”,就是由巫师选择,然后男女双方共同商议选择一吉利的日子作为嫁娶日。“亲迎”,即现在所说的“迎亲”,就是新郎奉父母之命亲自到女方家迎娶女方。婚礼当日,女方五更时分就要起床梳妆,由三位家族中子女双全的女性长辈为女子梳理妆容,俗称“开脸”、“上头”。男方要在早晨十点左右到女方家迎娶新娘,然后黄昏的时候在男方家举行热闹的结婚仪式,简单地说,就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然后夫妻对拜,最后送入洞房。

与中国传统婚礼的结婚程序相比,美国婚礼的结婚程序要更加简单、浪漫。当男女双方陷入爱河,并决定结婚时,他们会直接告知彼此的父母,然后双方家庭相互约见,如果觉得男女双方合适,就可以先订婚。但订婚仪式通常在女方家举行,由女方安排宴会。订婚后,男女双方会先试着相处一段日子,如果双方都觉得合适,就可以开始筹办正式的婚礼,婚礼一般在教堂举行。婚礼前,教会则连续三个星期天在教区内发布公告,只有大家都没有异议,男女双方才可以结婚。在结婚典礼上,新郎要提前站在圣坛前等候新娘,新娘稍后会在其父亲的陪同下,挽着父亲的右臂,伴随着《结婚进行曲》,缓缓走向圣坛,预示着父亲亲手将女儿交给新郎。之后,牧师会把新娘的手放在新郎的手里,让双方吟诵结婚誓言。吟诵结婚誓言之后,新郎要口诵“以圣父、圣子、圣灵的名义”,将结婚戒指戴在新娘左手无名指,至此,整个婚礼仪式到这里就结束了。

3. 中美婚礼宴席比较

不管是中国婚礼还是美国婚礼,婚礼结束之后,都会举办一定规模的婚宴。在中国,婚礼结束后,新人往往都会大宴宾客。中国婚宴的地点和婚礼的地点也往往是一致的,婚礼仪式结束后,新人要向到场的每一位宾客敬酒,用于感谢各位宾客的来临和祝福,所以婚礼对于新人来说既幸福又有点疲惫。中国婚宴所用的开销往往是由男方承包,但参加婚礼的宾客都会给予一定的礼金,那些礼金大都是足够支付婚宴开销的,甚至有时还会略有剩余。与中国婚宴不同的是,美国婚宴常常是在教堂结束后转换到饭店甚至是私家花园之类的地方进行。美国婚宴较中国婚宴而言也相对自由。美国人的婚宴可以是一次自助餐,也可以是一场舞会,氛围相对来说比较轻松。婚宴的开销基本上是女方出钱,男方则负责蜜月的费用。宾客会送一些结婚礼物,但很少直接给礼金。

二、中美文化差异

1. 婚礼着装反映的文化差别

在中国,红色更是代表着喜气、吉祥等寓意。红色在中国婚礼上不仅喜气,也预示着新娘和新郎以后的日子红红火火。即使在后来文化多元化的冲击下,一些新娘受西方婚礼的影响,有时会在婚礼上穿白色的婚纱,但仍然喜欢在白色的婚纱上别上一些红色的装饰,比如一朵红色的鲜花,因为中国人只有在丧礼上才会穿一身白色的衣服,并且大多数中国新娘在婚礼的中途依然会换一套红色的新娘服(多为旗袍和唐装),特别是在比较正式的敬酒礼上。而美国婚礼受宗教影响较大,在美国,白色代表着纯洁、神圣。白色的婚礼预示着你将一切如意,身着白色婚纱的新娘也被认为是洁白无瑕的,结婚当天,新娘要穿上白色的婚纱向神表示真诚与纯洁。除此之外,受西方宗教的影响,新娘的白婚纱还大都是拖地的长婚纱,因为拖地婚纱原是天主教徒的典礼服。

2. 婚礼程序反映的观念差别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中国人家族体系庞大、中国社会尊卑等级制度森严,这些致使中国婚姻带有典型的“世俗性”。祭礼祖先、传宗接代成了婚姻主要价值选择。男女结合讲究“门当户对”、“天作之合”,婚宴上也要“一拜天地,二拜高堂”,然后才是“夫妻对拜”。婚姻里“爱”的成分远没有“礼”的成分大。由于中国人历来重视“礼”的传统,中国人结婚的程序才会相对复杂。且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统治者就经常用“礼”的婚姻观念来教化人民,在“礼”的束缚下,两性关系不再是简单的人的正常的本能欲望,还要负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而在美国,受其宗教的影响,美国婚俗带有明显宗教和神学色彩。美国人普遍认为婚姻是神赐予的礼物,履行婚姻就是遵循上帝的旨意,婚姻也是他们体验神的爱的一种方式。美国人认为婚姻必须重视个人自由意志,遵循人性自然,它是完全由人的自然倾向和自由选择所把握。他们结婚并不是建立在对彼此互相有利的基础上,应该说多是出于对彼此的爱,而无条件地相互委身。

3. 婚宴付费反映的地位差别

通过中美婚礼宴席的比较,我们不难看出中美婚姻关系中男女地位的不同。在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男尊女卑”的思想早已在人民心中根深蒂固,反映在中国婚宴上就是全部开销全部由男方承担,其实就是男权主义的一种表现。相反在美国文化中,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中是平等的。比如说美国的婚宴,婚礼费用由女方负责,男方则负责蜜月费用,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男权社会男人固有的优越感。美国人结婚时,美国教会依据“结婚预告”和“办结婚证”等一些程序严格审查予结婚男女以资格,也就相当于在以神的名义来保证婚姻关系中夫妻双方的对等性。这样一来,在受宗教影响巨大的美国文化中,夫妻双方都会受到道德的制约,从道德层面上也减少了美国婚姻关系中男女地位的不平等。

中国的婚礼装扮、结婚程序、婚礼宴席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与美国的差异正在缩小。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美两国的文化也在不断地碰撞与交融,如本文所涉及的中国婚礼西式化。在当今文化多元化的时代里,我们要拓文化视野,多接触和了解他国文化,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软实力,一方面我们要正确评价自己国家的文化,对于自己的传统文化要“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另一方面我们还需在保有自己优秀文化特色的同时,正确地看待他国的文化。不断汲取他国文化的长处,丰富、发展和壮大自己的文化。

参考文献

[1]李莉丽.中西婚俗文化比较[J].文化纵横谈,2012(2).

[2]潘文晋.从中西婚礼文化看中西方文化差异[J].今日南国,2008(3).

[3]肖鸥.传承文化的平台——婚礼电影的文化意蕴[J].现代教育科学,2008(1).

中美德育差异比较 第8篇

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造就了不同的德育目标、内容和方法。因此, 研究中美两国的社会文化背景是研究两国德育的基本前提。

我国是一个奉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家, 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是一种爱国主义精神;“仁者爱人”教导人们要厚爱于众, 这是一种宽容、敬人、爱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这是一种奋发向上、克己勤勉的进取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是崇尚伦理, 其价值取向是:在认知上, 重传统、重权威;在评价上, 重农、重功名;在道义上, 重仁义、重忠诚, 孝父母敬长辈。

美国是一个奉行市场经济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是一个汇集了各种文化的多元化国家。美国思想文化源自西欧文明, 美国被称为“移民国家”, 其文化的形成受到各民族的影响。美国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价值, 同时又批判地将各民族的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美国注重法律和契约,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权利和义务都由法律规定, 所以, 相互尊重、公正、平等的理念深入人心。美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个人主义, 崇尚个人的价值和人的自由发展。因此, 就个人道德来说, 美国人崇尚诚实守信, 相互尊重, 富有同情心, 对家庭、事业尽心尽责等。

虽然中美两国传统道德的侧重点不同, 但从根本上讲, 两国的传统道德都是为政治服务, 与政治紧密相连的。而且, 两国都十分强调道德对个人素质的重要性, 把道德视为个人素质的核心内容。此外, 两国都把道德与教育相结合, 强调教育的重点就在于对个人道德素质的培养。

2 中美学校德育目标比较

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本国发展的需要, 与国家的教育方针相一致, 并受到文化传统、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等因素的制约。由于德育目标和国家目标、教育目标相一致, 并且由于中美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上的不同, 两国的德育目标性质有所差异。

我国德育的目标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以集体主义为核心, 强调约束力, 注重传统, 注重自我修养、艰苦朴素等。200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 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美国德育的目标是塑造尊重自由和宪法的美国公民, 力求捍卫自由与平等。作为资本主义国家, 其培养目标开放, 强调个人主义和资本主义性质,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活动, 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强调自立及勇于开拓创新的品质。美国的道德追求和学校德育的方向是培养“道德上成熟的人”。表现为尊重人权、诚实、平等;关心他人、寻求社会公正;为人正直有责任感;力求和平解决问题;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关心国家和世界重大问题等。

尽管两国德育目标的性质和表述方式不一, 但两国学校德育目标有一定的相似性:都要求把学生培养成爱国爱家、遵纪守法、道德高尚的独立的人;都具有国家法制性, 在目标确立的过程中, 都受到各自的文化传统、社会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从具体培养任务来看, 美国强调学生在了解人类的共性及文化、种族、宗教等多样性时, 大力促进个人品质和道德能力的独立自由发展, 突出道德教育的个性化, 强调培养学生的个人责任感。我国的德育目标则突出政治取向, 注重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科学世界观、人生观等集体主义思想意识的人, 对学生的独立个性的培养并不够重视。

3 中美学校德育的课程和内容比较

我国对学校德育的课程设置实行全面规划, 制定统一的课程, 规定课时, 编制统一教科书、参考书。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①政治思想教育。主要是教育学生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民族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能正确理解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②道德观、价值观的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③道德品质教育。主要是道德知识学习、传统美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道德情感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

我国德育课程的特点:①统一的道德课程, 课程管理和实施高度集中。②注重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的知识性教育。③德育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一定程度上存在简单重复和脱离实际的问题。课程安排上让学生亲身参与、培养道德思维能力的实践机会较少。

美国高等院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人文科学学科中的道德教育和社会学科中的道德教育。美国不开设独立的道德学科, 不传授德育目标所确立的道德知识内容, 而是通过以人文课程教学、课外活动以及“道德实践”、生活指导、心理咨询等全部教育活动进行道德教育。美国的道德教育很少在教学计划课程标准中得到反映, 更多的是借助“隐蔽课程”, 让学生在某种道德环境中受到无意识的教育和影响。

美国德育内容的特点:①尊重个体价值, 注意激发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美国的价值观体系是个人主义的。②注意公共品格的培养, 紧跟时代的主题。诚实、仁慈、自律、宽容、博爱、勇敢等美德一直是美国德育的基本内容。③德育内容的层次性、渐进性和渗透性。美国德育在内容上很注意因材施教, 力求教育内容的设置体现层次性、渐进性和渗透性。④注重专业伦理。美国德育除向公民进行品德、法律、公民价值观教育以外, 还增设了专业伦理教育。

4 中美学校德育方式比较

中国德育方式的特点:①封闭性。我国的道德教育总是把学生束缚在校园里, 禁锢在课堂上。②单一性。受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思维定式的影响, 我国的德育教育者习惯于单独运用某一方法, 存在单一化倾向。③明显性。我国的德育方法一直以公开、显性、直接为特征, 从小学到大学都设有专门的道德课程。④灌输性。灌输是我国德育一贯坚持的教育原则。

美国的道德教育方法具有自身的特点。首先, 它是一种“开放的”道德教育, 以促进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特别是独立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为目的。其次, 它是一种“发展的”道德教育, 这种教育方法是学生能够理解和愿意接受的。最后, 它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理智活动或实践, 获得道德的成熟。美国的教育方法大致可以分以下几种:①正面灌输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美国道德教育也采取灌输的教育方法, 只是由于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的因素, 通常采用正面灌输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②多元性和正面指导相结合。美国社会价值取向上呈现多元化, 不强求一致。③实践性和层次性特点突出。许多美国学者认为:“道德伦理规范的灌输无济于学生道德水准的提高, 真正的教育途径是实践, 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道德认识, 培养道德情感, 提高道德责任感, 必须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和切身的体验才能形成良好的品德。”因此, 美国德育十分重视社会实践活动。

4.1 中美学校德育方式的共同点

(1) 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中美两国进行德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便是课堂教学, 通过教师讲解、课堂讨论、进行实践、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美国没有专门的独立的德育课程, 主要通过开设历史、公民学之类的课程来对学生进行教育。

(2) 通过各种校外活动进行道德教育。

美国学校通过各类社团、讨论会等活动, 使学生了解现实社会问题, 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 有利于交流思想、传播价值观念。中国学校也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社团活动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陶冶学生情操。另外, 两国都通过国庆、各种纪念活动及入学典礼仪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3) 心理咨询与生活指导相结合, 实施道德教育。

美国高校非常注重心理辅导和生活指导, “在美国, 几乎所有的学校都设有心理卫生、心理咨询的专门机构。并在组织上、人员组成、活动场所和活动经费上都有妥善的安排”。近几年, 我国也开设了各种讲座和心理咨询活动, 针对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指导。但是, 我国学校的心理咨询服务还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其专业化程度还不够。

(4) 校园环境与社会设施相结合进行道德教育。

美国学校注重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强调校训、校规等。并通过国会大厦、华盛顿纪念堂、博物馆等社会设施对学生进行道德熏陶。我国德育同样注重校园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 在教室张贴名人警句, 开展各种爱心活动、服务活动等。

(5) 利用媒体进行道德教育。

报纸、广播、电视, 尤其是网络等媒体的快速发展, 使信息的传播更加便捷、迅速。因此, 媒体成为了两国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

4.2 中美学校德育方式的不同点

(1) 课堂教学形式不同。

我国的学校侧重灌输训练式教育, 即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规范进行教育和训练, 以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美国的学校更倾向于问题讨论式, 针对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由教师提出问题, 组织学生专题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自己作出道德判断, 从中明确道德价值标准。

(2) 宗教是美国德育的重要方式之一。

宗教对美国的道德教育的作用极大。美国的道德价值观念源于基督教教义, 所以宗教特别是基督教在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养成和思想政治观念的形成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影响。

摘要:中美两国始终把道德教育放在社会发展和学校教育的首要地位, 两国由于政治制度、价值观念的不同, 其德育的背景、目标、内容、方式都各具特色。对两国的德育进行一定的比较研究对加强我国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美德育,文化背景,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王玄武, 等.比较德育学[M].2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

[2]陈俊珂.美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与方法[J].比较教育研究, 1999 (1) :45.

中美人际关系差异 第9篇

一、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我们诞生在家里, 在家里成长, 成熟, 组建新的家庭, 最后去世的时候才离开家。家庭生活是全人类共有的经历。”[1]家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 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中国家庭中的关系由古代的三纲 (即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 五常 (即仁、义、礼、智、信) 奠定了基础。由此, 中国传统家庭里, 家庭关系成金字塔结构, 辈份最高、年龄最大的受到最多尊重, 如果有所违背就是大逆不道。而在原殖民地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美国, 最注重的是平等。美国的《独立宣言》指出, 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 都有平等的追求幸福的权力。中国有句话:“一人飞升, 鸡犬升天”, 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发达了, 他家里的鸡和狗都跟着他沾光。中国人觉得一个人的成功是整个家族的荣誉。而如果一个人失败了, 那也是“株连九族”, 是整个家族的耻辱。[2]美国人的家庭相对比较简单, 一般就是指的父母和孩子, 孩子一旦成年, 父母就会鼓励其搬出去住, 家庭成员偶尔过节的时候聚到一起。他们比较看重独立性,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取得了成就, 其他人也会为之高兴, 但他们认为成就是他自己的, 如果失败了, 也同样是他个人的失败, 整个家庭不会因此受到何种损失。

二、朋友之间的关系

每一个人都需要朋友, 交朋友的渠道也很多, 比如工作上的朋友, 社交场合认识的朋友, 学校的校友等等。中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人们交朋友的方式、和朋友相处的方式以及做朋友的时间长短都各有不同。中华民族相对来讲是一个内向的民族, 中国人交朋友, 大部分都是通过别人介绍, 由中间人 (原来的朋友或亲戚) 做引见, 两个人认识, 然后开始交往, 因此一般都是认识的聚到一起。相对来讲, 交友方式比较单一。美国人很喜欢聚会, 他们组织各式各样的俱乐部。通过这些俱乐部和社团, 他们认识和结交朋友。他们和不同圈子的朋友进行交流、互相学习。中华民族是热情好客的民族, 非常重视和朋友的关系。“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朋友来了, 总是以礼相待。“有福同享, 有难同当”。朋友一起出去吃饭, 一般都会争先恐后的买单。美国人不同, 他们崇尚自由、平等。朋友之间也是如此。即使某个朋友很富有, 他们一般也都是“A—A制”, 自己付自己的。饭店里也为此提供各自的账单。中国人讲究“有始有终”, “长长久久”, 一旦朋友交下了, 没有特别的情况, 大家就是一辈子的朋友。美国人口流动性很大, 他们今天认识了一些朋友, 可能明天就到了另外一个地方, 和老朋友的联系就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有所减少。总体说来, 虽然有很多的不同点, 两国人都很重视交朋友以及处理和朋友之间的关系。

三、同事之间的关系

对于中国人来讲, 工作环境也是一个“家”, 所有的同事也就是他的家庭成员。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分享喜怒哀乐, 有什么事大家想办法, 有了喜事大家一起庆祝, 同喜同乐。这与中国人的集体主义观念有关。人们总是把自己看作是集体的一分子, 集体的荣辱也是所有人的荣辱。为了彼此间的和睦相处, 中国人言行举止会尽量避免直接或是间接的冒犯他人, 即使有问题也会采取比较委婉的方式来表达, 有时我们把它说成照顾对方的“面子”。一个人不能丢面子, 丢了面子整个集体都要蒙羞。同样是受三纲五常的影响, 中国人对于级别非常敏感, 这也是工作关系的一个重要部分。

结语

综上所述,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了不同的人际交往方式。交际方式的不同体现了两国价值观的不同。中国人重集体, 美国人个性。各有各的特点。当然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 各国间的交流日益频繁, 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渗透, 各国的人际关系也都发生了变化, 比如, 现今的中国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想法和自由, 愿意和孩子平等对话。只有对不同文化下不同的人际关系多做了解, 我们才能够取其长, 去我短, 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快速健康的发展。

摘要:人际关系在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之间的关系也有不同。本文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朋友之间的关系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来探讨中美人际关系的不同。

关键词:人际关系,差异

参考文献

[1]Samovar, L.A., R.E.Porter, and L.A.Stefani.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Belmont: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98.

中美民族性格差异浅析 第10篇

民族性格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整个民族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性格倾向。影响其形成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地理环境、宗教信仰,历史文化背景等等。众多影响因素折射出人们不同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和处世态度。

一. 群体与个体

群体主义与个体主义是中美价值取向最明显的差异。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看重群体意识,注重整体价值,提倡个人应为家庭为社会奉献。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集体利益始终高于个人利益。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就曾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宋朝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写的“先天下之忧而又,后天下之乐而乐”就告诉人们要将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分担忧愁。这种群体意识也体现在家庭方面。中国人历来非常重视家庭。传统的中国家庭喜欢三世同堂,甚至四世同堂,父母在家中的地位牢不可破。人们的生活要以父母和家庭为主。尤其父亲在家中具有最权威的地位,其他各成员要以家庭利益为上,按照自己的次第有秩序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和睦相处。

而美国则注重个性的发展,个人利益至上,制度为个人而设,集体为个人而存在。这种个人主义表现在人们对独立思考、自由选择的追求上。美国历史上最早一批移民就是为了逃避政府和宗教的压迫,远渡重洋,来到北美洲大陆这片土地,建立一个新世界,实现个人的自由,民主,平等。加之美国是一个商品经济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依赖性比较弱,因此只要在法律范围内,人们尽可能追求个人的发展,不受制于别人和家庭。美国家庭多以夫妻二人为主的小家庭形式存在,或是夫妻二人和未成年的孩子。孩子从小就被教导要独立思考,为自己负责,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奋斗求生存求发展,而不是依赖父母或是家庭。和传统的中国家庭不同的是,父亲的地位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和母亲、子女是平等自由的关系。在家庭事务上,子女和父母具有平等的发言权和决定权。

二. 和与争

和与争也中美民族性格一个不同点。

中国人重“和”有其历史和地理背景。我国传统文化是在大平原农耕地区这一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下,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独特的自然和地理环境不仅让人们发展了农业经济,也使人们逐渐形成了求稳的农业文化心态,并带给人们规律的农业生活,如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因此,中国人崇尚天人合一,也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中国人也追求内心的“和”。如道家与佛教所倡导的“修身养性”,儒家所主张的“明心见性”就能反映出人们寻求内心的平静。传统文化也将“安分守己”、“知足常乐”作为一种美德。这样的民族性格使人们不走极端,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尽量顾全大局,讲究节度。但中庸与平和也会让人们过于保守,缺乏冒险和创新精神,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然而近一些年随着中国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新鲜事物和观念也在不断冲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开拓精神。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当第一批移民到达北美洲大陆的时候,在他们眼前是一片未开发的荒野,气候和生存条件的恶劣使他们不得不随时应对大自然的挑战。他们只有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才能改造自然,获得生存,积累财富,建立理想中的新世界。同时又受欧洲文化的影响,美国人的经济活动多以商业为主,价值观也以个人利益为上。这种好“争”的性格使他们不断地寻求个性解放,不喜欢安分守己,不断打破常规,不断创新,为了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所以不像很多中国人那样喜欢一直从事相同的事业,习惯在一个地方待一辈子,随着美国经济高速发展,就业机会竞争激烈,大多数美国人愿意四处寻找合适的工作并随之迁移,他们并不喜欢一辈子生活在同一个地方。这样的民族性格帮助美国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经济飞跃,但同时也会让人们过于激进、极端,不接受调和,是就是,非就非。这和我们的传统文化截然不同。

中美教育的差异及思考 第11篇

关键词:中国,美国,教育,差异,思考

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策,是人力资本形成的最主要途径。中美两国由于社会环境的差异,文化历史背景的不同,在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方面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也导致了中美两国在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如何评价中国和美国的教育,可谓众说纷纭,观点不一。较为普遍的看法是:中国的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学多悟少”;而美国的教育是培养创造力的教育,“学少悟多”。换言之:中国教育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美国教育重视创造力的培养;中国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和知识的熟练掌握,重视“精”和“深”,美国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灵活应用,重视“广”和“博”。

中美两国的教育有着极为不同的传统,差异之处颇多,不能简单地说孰优孰劣。我们分析了大量的事实和资料,并结合对美国教育的实地考察,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中美两国的文化背景、教育传统及教育观的不同

中国历来有重视教育的传统,中国古代特有的科举制度鼓励读书人“学而优则仕”。几千年的教育传统,造就了中国基础教育最根本的特点———以考试论英雄。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强调背诵和记忆,仅在考试范围内反复练习,达到熟能生巧;学生仅仅是知识的容器,是会考试的机器。中国的教育,注重对人类固有知识的传承和掌握。教师在课堂中的所有教学手段都是向孩子们灌输大量的知识,然后用作业、考试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所有考试题目的设计都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1]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各民族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包容,美国教育的目标是为了训练和培养适应美国社会各行各业所需要的人员,尤其是培养造就高新技术领域的人才,以确保其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和科研的领先地位。关于美国教育,可借用高钢在《遭遇美国教育》中的总结:“美国的学校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他们没有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

我国的教育注重知识的积累和灌输,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本身的掌握,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同思维,即让学生“信”;而美国则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拓展和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即让学生“疑”。

二、知识观的不同

中国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和灌输,注重对知识权威的尊重与维护,注重对知识的掌握和继承及知识体系的构建;美国则更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注重对知识权威的质疑和批判,注重对知识的创造和拓展。中国学生大多是被动地学习;美国学生大多是主动地去探索。也就是说,前者在寻找标准答案,后者在追求真理。[2]

中国的教育注重窄而深,美国的教育注重广而博。中国教育使用题海战术,教师让学生重复练习,训练学生熟练掌握技巧,直至“炉火纯青”的地步;美国学校的数学教育则基本上是“点到为止”,让人明白是怎么回事。也有人说,中国教育是“精英”教育,把那些不能把知识学得精深的人淘汰出去。美国教育是普及与精英相结合的教育,走平民道路的,只需接受普及教育,接受社会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知识的教育,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知识的教学只是点到为止而已;选择走“精英”道路的,则需艰苦奋斗、努力学习,力求“精”“深”。

中国的教育,注重的是对知识权威的尊重与维护,强调的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希望学生一下子就能把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掌握,对教科书的知识,要求全部不折不扣地掌握,要尊重和维护教科书的权威性。因此,人们都有这样一种思维定势,凡是书上说的都是对的,凡是权威说的话都是不能改变的。

美国的教育中,没有标准答案,同一个课题,几乎没有两个学生的答案是一模一样的。对现有的知识,他们侧重于教学生怎样去创新,鼓励学生去思考得出结论,至于结论的正确与否,是否有实际意义,并不重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自主、自立精神,对一切事物持质疑和批判的态度,并不断从中发现新的东西。

有人说,中国的教育教会了学生相信权威,揣测领导;而美国的教育让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去探索追求真理。

三、教学模式的不同

在中国,全国中小学乃至大学,都有统一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各地教育主管部门根据上级安排及本地实际情况,再制定当地相对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学校哪天开学、哪天放假都由教育主管部门安排。

而美国的中小学没有全国统一的的教学大纲,跟谈不上什么全国统一的教材,每个学校所设课程及课程难度,由学校及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美国的高校和中学都推行学分制、选科制和主辅修制,课程实行综合化,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可根据个人爱好选修科目,不同的科目学分不同,只要把学分修满即可毕业拿到文凭和学位。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美国的大学生年纪轻轻就能取得好几个学位。[3]

两国学校在学业课程的选择上也有很大的区别。中国教育要求数理化各科面面俱到,哪一科学得不好都有可能对人生前途造成致命的影响;而美国的基础教育在达到最基本的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有较大选择的自由。

总言之,中国的教育比较单一化,而美国的教育重视多元化;中国的教育注重深度,而美国的教育则注重广度;中国的教育注意培养学生严格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而美国的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自立精神。

四、价值观取向及德育观的不同

中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而中国的教育也是从社会本位出发的,强调以“社会为本”,即“社会第一”,以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为价值追求,培养的是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献身,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不断注入社会主义经济新元素的先进分子。

中国的传统道德是以儒家学说的人伦道德为中心展开的。从孔子主张的“仁爱”、“忠恕”,到孙中山倡导的“博爱”、“天下为公”,再到现代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构筑起了中国文化传统中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道德标准和尺度,由此形成了整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他人利益高于自我利益、社会发展高于个性发展的道德价值观念和社会意识。这一德育标准始终贯穿着中国的整个教育体系。

美国则以“个人为本”,即“个人第一”,追求的是个人的理想和权利。而美国大学生要树立的是资本主义价值观,充满了资产阶级的核心理念,因为“一个美国学生必须对美国的文化和精神传统有一个起码的体验和理解,否则他就不算是一个受过教育的美国人”。[4]

美国的道德传统源于欧洲,追求个性解放,强调个性的独立发展和培养,重视个体的地位和尊严。人是一切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为了人,为了人的幸福。这种人本文化养成了人们重视个人权利、独立、平等和民主的价值观。这一点在美国社会和学校德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五、中美教育差异之思考

当然,中美教育的差别还有很多,这里只是初步探讨了其中的几点。由于中美文社会环境与文化传统的差异,我们不可能全盘照搬美国的教育模式,中美教育比较,没有孰优孰劣,中国教育要保持自己传统的优势,找出自己的弱点,借鉴他人的长处,从而构建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中国现代教育。

参考文献

[1]李仰安.中美教育观念差异的比较与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 2001, 14, (5) :5.

[2]田虎伟.中美两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现状的比较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 2008, (4) :28.

[3]张晓飞.中美两国基础教育的比较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 27, (11) :35.

上一篇:化工机械设备安装下一篇:胎儿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