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讲义范文

2024-06-20

语法讲义范文(精选4篇)

语法讲义 第1篇

关键词:语法讲义,连谓句式,疑问,介词短语,有字句

《语法讲义》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朱德熙先生的一部重要的语法专著, 构拟了以词组为本位的语法系统, 是我国八十年代语法研究的一部具有开创性和启发性的力作。直至今日其中的许多创见仍被学界加以借鉴和应用, 是语法学界的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著作。

《语法讲义》一书在句法研究部分着重的描写了主谓、述宾、述补、偏正、联合、连谓六种基本句法结构, 我对于连谓结构一章颇感兴趣, 因此主要着力阅读此章, 在阅读过程中有几处疑思不甚明了, 因此就在这里做以浅显的讨论。

1.《语法讲义》12.1.2汉语的介词大都带有动词的性质, 所以介词虽然不算谓词, 可是“介词+宾语+谓词性成分”的格式跟由谓词组成的连谓结构性质上十分接近, 可以算连谓结构中的一种, 例如:

⑺在草地上躺着

⑻把这首诗抄下来

⑼跟你开玩笑

⑽被人家发现了

⑾比钢还硬

在学习《语法讲义》一书的过程中, 我还比照着更为新近的, 由李临定著的《现代汉语句型》一书来对比阅读。李临定的《现代汉语句型》第十八章连动句型中18.26介词短语。位于动1前边的介词短语的层次关系, 和状语相同。见下文:

介词短语既管动1又管动2。如:

我向图书馆打电话借书 (=我向图书馆打电话+我向图书馆借书)

介词短语只管动1。如:

他向我借钱买书 (=他向我借钱+他买书)

介词短语只管动2。如:

他从山上背着背篓走下来了 (=他背着背篓+他从山上走下来了)

这说明李临定将介词短语当作状语而起到修饰谓词的作用且并不认为其可以作为谓词。另外其他诸如黄伯荣、廖旭东版本的《现代汉语》、张斌版本的《现代汉语》中均没有类似介词短语做谓词这类的划分。因此通过以上对比, 我认为朱德熙在《语法讲义》中的第十三章的13.3“跟”和“同”, 13.4“被”和“让”, 13.6“在”, 13.7“把”, 13.8比, 13.9“连”。这些明显的介词结构的连谓句式都是带有疑问的, 值得我们推敲、质疑。

2.《语法讲义》12.5.1由动词“是”组成的连谓结构指的是形式为“是+N+V”的连谓结构。例如:

⑴都是我不好

⑵是他把电视机弄坏了

⑶是谁给你搬来那么一大堆书?

⑷是当地的一所小学把他请去了

⑸是我瞎了眼

首先, “是”字句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句式。朱德熙先生的以上例子属于“是+小句”类别, 现今的语法学界普遍认为在这句式中“是”字的词性为动词, 从这一角度看, 以上各例是属于朱德熙先生对连谓结构的定义的。朱德熙先生这样定义了连谓结构:连谓结构是谓词或谓词结构连用的格式。与此同时还在《语法讲义》的第一百六十页的页脚处解释:本书所谓“连谓结构”的“谓”是指谓词说的, 不是指谓语说的。有的语法著作把本章讨论的这一类句法结构称为“连谓式”, 意思是谓语连用的格式。两个术语都有“连谓”字样, 但是意思不同。

以上朱先生的阐述, 如果说从语法角度而言是没有问题的, 我们可以认定这样的例句完全可以隶属于朱先生定义的连谓结构。但我认为在以上例句中, “是”字都含有强调、提示、确定主语的含义。以上例句中的“是”都可以省略而不改变基本的句义。如:

⑴都是我不好改成我不好

⑵是他把电视机弄坏了改成他把电视弄坏了

⑶是谁给你搬来那么一大堆书?改成谁给你搬来那么一大堆书?

……

而连谓句表达的语义是主语发出的两个连续的中间没有停顿的动作。如果说其中的一个动作都可以省略却不改变原意, 那么这样的句式能否被称为连谓句我想是存疑的。

此外, 以上各例, 都可以看作是回答“谁?”这样的一个疑问句式。

例如:

都是我不好 (谁不好?)

是他把电视机弄坏了 (谁弄坏了电视机?)

……

通过以上例子也就更加充分的说明了, “是”只是起到强调主语的作用而已, 而并无实在的谓词性意义。

因此我认为朱德熙《语法讲义》中对动词“是”组成的连谓结构这一部分的观点是存在疑问的。

3.《语法讲义》12.6.5 (E) 类的两个直接成分之间是因果关系, 所以前头可以加上“因为”, 例如:

有病不能来 (因为有病不能来)

有事出去了 (因为有事出去了)

朱德熙在《语法讲义》中认为这种情况属于由动词“有”组成的连谓结构中的一种情况, 但是张豫峰在《现代汉语句子研究》中认为这话是一种状心结构。这种结构的“ (有+B) +X”, 其中的“有+B”是状语, 修饰或限制后面的中心语X, 例如“我有事找他”这句话中“有事”是修饰限制“找他”的。此外连动式结构内部成分间不存在因果联系, 而这类“有”字句中的“有+后段”和X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如“我有事找他”可以变换为“我因有事找他”。由此可见张豫峰对朱德熙《语法讲义》中的这部分是存在有不同见解的, 对于此点, 我认为张豫峰也是从语义角度去看这样一种情况的连谓, 我认为二人的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

结语:

以上三点, 便是我读《语法讲义》第十二章连谓句时所感到的疑思, 这其中也借鉴来了其他语言研究者的观点做以佐证。但是无论对《语法讲义》中的观点加以赞扬还是有所非议, 我们都不得不承认朱德熙先生对现代汉语的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他的治学精神和对知识的渴求是我们所需要学习的

参考文献

[1]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2005年北京第十一次印刷

[2]李临定.现代汉语句型.商务印书馆.2011年四月第一版

[3]张豫峰.现代汉语句子研究.学林出版社2006年8月

[4]宋玉柱.读语法讲义献疑.1995年6月

北语语法讲义1-4 第2篇

北语10秋学期《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导学资料一(第一章—第二章第四节)

一、本阶段学习内容概述

同学们,大家好!按照我们这门课程的实施计划,本阶段大家应该完成第一章到第二章第四节,第一章为《序言: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与语法教学概说》,一共五节。知识能力的要求如下:

了解教学语法与理论语法的区别;了解母语教学语法与第二语言教学语法的区别;掌握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特点:“

1、语法的实用性;

2、语法的规范性;

3、语法的稳定性;

4、语法的可接受性;

5、语法规范的细化;

6、注重习得研究”。掌握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与语法教学的关系;掌握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三阶段:“1.初级阶段语法教学:形式语法模式;2.中级阶段语法教学:语义语法模式;3.高级阶段语法教学:语用功能语法模式”。第二章为《汉语部分词类及其教学》,一共九节,下面是第一——四节的内容。知识能力的要求如下:

第一节,汉语动词及其教学,本节讲解内容:掌握动词的分类;了解动词重叠;掌握离合词及其教学。

第二节,汉语形容词及其教学,本节讲解内容:掌握汉语形容词的分类;了解形容词单独做谓语;掌握状态形容词的概念;了解形容词的重叠。

第三节,汉语区别词及其教学,本节讲解内容:了解什么是区别词;了解常用区别词;掌握区别词的语法特征;掌握区别词的教学。

第四节,汉语量词及其教学,本节讲解内容:了解量词的语法特点;掌握汉语量词的分类;了解量词的重叠;掌握动量词;了解不定量词“一点儿”;掌握量词的教学。

二、重难点讲解

在对基本知识了解、掌握的基础上,重点向大家介绍以下知识: 动词的分类

动词的分类一般的做法是根据动词的表义功用进行分类:

(1)走、坐、看、听、打、拿、批评、宣传、保卫、学习(动作行为动词)(2)爱、恨、怕、想、喜欢、害怕、想念、觉得(心理活动动词)

(3)有、在、存、存在、出现、失去、消失(表示存在、变化、消失)(4)是(判断动词)

(5)能、会、愿意、敢、应该、要(能愿动词)

(6)上、下、进、出、回、过、起、开、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过来、起来、开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去、回去、过去、开去(趋向动词,用法详见“趋向补语”)

量词的语法特点

(1)量词用在数词或指示代词“这”、“那”后边组合成数量词组或指量词组,如“一本”、“这张”、“那个”等。数量词组(或指量词组)可放在名词性词语前充当 定语,放在动词性词语前充当状语,放在动词、形容词性词语后充当补语。如:“一本杂志”、“这张报纸”(定语);“一把拉住”、“一脚踢开”(状语); “去一趟”、“看了两遍”、“住了几天”、“短五公分”、“近了两公里”(补语)。(2)数量词组修饰名词时,后边一般不能带“的”,如通常不说“一封的信”、“几本的书”,只有在强调数量之多的个别情况下才能用 “的”,如“一下子就来了一百多个的同学”、“他一个上午就写了六封的信”。但在借用量词、度量量词的后边,往往可以加“的”,如“一身汗”可以说成“一 身的汗”、“五斤鱼”可以说成“五斤的鱼”,后者有强调的作用。量词一般要与数词结合后才能修饰名词,但像“唱

(一)支歌”、“写

(一)封信”、“讲

(一)个故事”这类述宾词组,数词“一”可以省略;不定量词“些”、“点(儿)”只能跟数词“一”组合,“一”也经常省略。如“买

(一)点水果”、“有

(一)些人”、“大了

(一)些”、“小了

(一)点”等。数量词组里数词 与量词之间通常不能插入别的成分,如“一座大山”不能说成“一大座山”,但由借用量词、集合量词构成的数量词组,或者被修饰的名词所表示的事物具有可分割 性,当中可插入形容词“大、小、满、厚”等,如“一大碗饭”、“一小批货”、“一满杯酒”、“一厚本书”、“一大块牛肉”等。(3)有些单音节量词可以重叠,如:“个个”、“件件”、“张张”;数词“一”同量词组合后,也可以重叠,如“一次一次”、“一个一 个”、“一批一批”。重叠量词作主语、定语时,表示“每”或“许多”,作状语时表示“逐一”,作谓语时表示“众多或连绵不断”,如“个个都喜欢吃中国菜”(主语)、“一幢一幢的楼房”(定语)、“一件一件地检查”(状语)、“春风阵阵”(谓语)。

(4)量词使用的规约性与选择性

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量词与名词之间逐渐形成某种固定的习惯搭配,如:“一匹马”、“一张桌 子”、“一床被子”、“一口猪”、“一把刀”等。量词与名词之间的搭配具有很大程度的规约性。但是,由于各个量词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语义差异,我们还是可以 从中寻找到某种理据性,如:点状物可以选“点”、“粒”、“颗”、“滴”,线状物可以选“线”、“丝”、“条”、“支”,面状物可以选“片”、“面”、“幅”、“方”、“张”。具体到每一个词,一个量词可以跟多个不同名词搭配,如:“一张床”、“一张照片”、“一张桌子”、“一张纸”;一个名词也可以跟 多个不同量词搭配,如:“一束花”、“一朵花”、“一簇花”,“一枝花”,一点希望”、“一些希望”、“一线希望”、“一丝希望”;动量词也是这样,如: “说一下”、“说一番”、“说一阵”、“说一遍”等。选用哪一个量词同语义和感情色彩又有密切的关系。

三、下阶段学习建议

下阶段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教材的第二章第五节到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这一部分的内容比较多,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建议同学们提前做好预习,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学习这部分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具体学习内容可以参考导学资料二。

北语1003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导学资料二(第二章第五节——第四章第一节)

北语1003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导学资料二(第二章第五节——第四章第一节)

一、本阶段学习内容概述

同学们,大家好!按照我们这门课程的实施计划,本阶段大家应该完成第二章第五节——第四章第一节,第二章为《汉语部分词类及其教学》,一共九节,下面是第五——九节的内容。第五节 汉语常用概数词及其教学

本节讲解内容:掌握用来表示概数的方法; 第六节 汉语虚词(主要是副词)及其教学

本节讲解内容:了解虚词的重要性;掌握副词的语法特点;了解副词的分类;掌握副词教学要注意的问题;了解近义副词的辨析。

第七节 汉语部分助词及其教学 本节讲解内容:掌握助词“了”及其教学;掌握动态助词“着”及其教学;掌握动态助词“过”及其教学。第八节汉语介词及其教学

本节讲解内容:了解汉语介词的分类;了解常用介词辨析。第九节 汉语成语教学

本节讲解内容:了解现状分析;掌握留学生成语偏误类型及其分析:

1、留学生使用成语时出现的语法偏误及其分析;

2、留学生在使用成语时出现的语义偏误及其分析。

第三章为《汉语部分句法成分及其教学》,一共三节。第四章为《汉语常用句式及其教学》,一共八节,本章内容比较多,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我们大概用五周的时间学习完,希望同学们好好看课件。第一节的内容:比较句及其教学。

二、重难点讲解

在对基本知识了解、掌握的基础上,重点向大家介绍以下知识: 副词的语法特点:

副词主要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句子等,说明时间、地点、程度、方式等概念。副词在句中主要作状语。成语知识

【简介】成语:chéng yǔ(idiom):语言词汇中的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汉语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定义】所谓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形式】成语一般都是四字格式,也有二字、三字、五字、六字、等成语。如“五十步笑百步”、“闭门羹”、“莫须有”、“ 欲速则不达”、“ 醉翁之意不在酒”等。成语一般用四个字,这大概是因为四字容易上口。如我国古代的诗歌总集《诗经》,就以四字句为多,古代历史《尚书》,其中四字句也有一些。后来初学读的三、百、千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其中后两种即全为四字句。《四言杂字》《龙文鞭影》初、二、三集,都是四言。这虽然是训蒙书,也足以说明四字句之为人所喜爱、所乐诵。古人有些话,本来够得上警句,可以成为成语。只是因为改变为四字,比较麻烦,也就只好把它放弃,作为引导语来用。例如“宋朝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语,意思很好,但因字数较多的关系,就没能形成成语,我们只能视为警句,有时可以引入文章。而如”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就容易说,容易记,便可以成为成语。而同在《岳阳楼记》中的一句”百废俱兴",因为是四个字,所以就成了成语。

【结构】四字的语法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主谓式:名副其实、盛气凌人、杞人忧天、胸有成竹、买椟还珠

动宾式:好为人师、莫名其妙、视为畏途;

联合主谓式:天翻地覆、水落石出、手舞足蹈;

联合动宾式:知己知彼、养精蓄锐、防微杜渐、发号施令;

联合名词式:粗心大意、南辕北辙、镜花水月;

联合动词式:突飞猛进、勇往直前;

动补式:逍遥法外、问道于盲;

兼语式:以邻为壑、令人生畏;

并列式:千山万水、画蛇添足;

偏正式:倾盆大雨、窈窕淑女(中间可加“的”字)。

成语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上面只是简单举例的性质。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形象鲜明的作用。它的本身就有不少比喻和对比以及加重的措辞方法。如“阳奉阴违”、“外强中干”、“五光十色”、“一知半解”、“七嘴八舌”、“患得患失”、“不寒而栗”等各有妙用。因为成语有多种意思,所以文学家对成语的运用都非常注意。第三章为《汉语部分句法成分及其教学》,一共三节。第一节汉语定语及其教学 本节讲解内容:

了解定语的分类;了解定语的位置;了解多项定语的顺序;掌握定语和“的”; 第二节 汉语状语及其教学

本节讲解内容: 了解状语的分类;;了解状语和“地”;了解状语的位置;了解多项状语的顺序。第三节 汉语补语及其教学 本节讲解内容:

了解结果补语及其教学;了解趋向补语及其教学;了解可能补语及其教学;了解时量补语及其教学。第四章为《汉语常用句式及其教学》,一共八节,本章内容比较多,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我们大概用五周的时间学习完,希望同学们好好看课件。下面是第一节的内容。第一节 比较句及其教学

本节讲解内容:

了解汉语比较句的类型;了解“比”字句及其教学;了解比拟句“A比N还N”及其教学。在对基本知识了解、掌握的基础上,重点向大家介绍以下知识:

多项定语和多项状语的顺序问题

一、总的说来,多项状语的排列顺序要比多项定语的灵活得多。我们只能总结出一个大概的次序:

1、表示时间

2、表示语气、关联

3、表示目的、程度、范围

4、表示处所

5、表示情态

6、表示对象

如:昨天到底为了小李在办公室里又认真地同领导谈了一次。

二、下面是多项定语一般次序的模式:

1、表示所属的名词、代词或短语!

2、指示代词(表示哪一个)

3、数量短语(表示多少)

4、动词、动词短语(表示怎样的

5、形容词、形容词短语(表示什么样的)

6、表示性质的名词

如:师部这几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光荣老战士。三十五中那座新教育楼。

三、下阶段学习建议

下阶段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教材的第四章第二节到第四章第六节的内容。这一部分的内容比较多,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建议同学们提前做好预习,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学习这部分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具体学习内容可以参考导学资料三。

北语10秋《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导学资料三(第四章第二节——第四章第六节)北语10秋《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导学资料三(第四章第二节——第四章第六节)

一、本阶段学习内容概述

同学们,大家好!按照我们这门课程的实施计划,本阶段大家应该完成第四章第二节——第四章第六节,第四章为《汉语常用句式及其教学》,一共八节,本章内容比较多,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我们大概用五周的时间学习完,希望同学们好好看课件。第二节 “把”字句及其教学、第三节 汉语被动句及其教学、第四节“连”字句及其教学、第五节“是„„的”句及其教学、第六节“还NP呢”格式及其教学。

二、重难点讲解

第四章为《汉语常用句式及其教学》,一共八节,本章内容比较多,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我们大概用五周的时间学习完,希望同学们好好看课件。下面是第二节的内容。第二节 “把”字句及其教学

本节讲解内容:

了解“把”字句的语法意义;了解“把”字句在使用中应注意的形式方面的特点;掌握“把”字句的教学;

第三节 汉语被动句及其教学

本节讲解内容:

了解汉语被动句的类型;掌握“被”字句及其教学。第四节“连”字句及其教学

本节讲解内容:

了解“连”字句基本的语法意义;了解“连”字句即(“连„„也+(不/没)+V”)的结构特点;掌握“ 连”字句的教学。

第五节“是„„的”句及其教学 本节讲解内容:

了解“是„„的”句的结构特点;了解“是„„的”地使用场合;了解“是„„的”句和带动态助词“了”动词谓语句的差异及其教学;了解“是„„的”句的注意事项。第六节“还NP呢”格式及其教学

本节讲解内容:

到了中高级阶段,我们还应该教给学生一些生活中活生生的语言,比如“还NP呢”格式。在对基本知识了解、掌握的基础上,重点向大家介绍以下知识: 对外汉语教学中“把”字句的教学 把字句的研究中,需要搞清楚:

1.什么时候必须用把字句,条件是什么

2.什么情况下决不能用把字句,原因是什么

3.什么情况下可用可不用把字句

4.在可用可不用把字句的情况下,用与不用在意义表达上有什么差异 5.把字句到底跟那些句式关系最密切 对外汉语教学中“被”字句的教学 被字句的研究中,需要搞清楚:

1.什么时候必须用被字句,条件是什么

2.什么情况下决不能用被字句,原因是什么

3.什么情况下可用可不用被字句

4.在可用可不用被字句的情况下,用与不用在意义表达上有什么差异 5.被字句到底跟那些句式关系最密切

把字句是指由介词“把”构成的介宾短语在谓语中作状语的一种动词谓语句。例句: 乌云把太阳遮住了。

妈妈把屋子收拾干净了。

把字句的基本格式是“甲把乙怎么样”。从意义上说,把字句表示对人或事物的处置,介词“把”后面的宾语就是被处置的对象。动词后面带的补语,表示处置或影响的程度。上面的例句“遮住了”是对“太阳”的处置;“收拾干净了”是对“屋子”的处置。“遮”和“收拾”后面的补语是处置的结果。把字句在结构上有以下特点:

把字句里的动词一般不能是单个儿动词,至少也得是动词重叠式,或在前后有些别的成分。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动词带“了”或“着” 弟弟把水喝了。我把电扇开着。

二、动词重叠 你把玻璃擦擦。

你把这些文件整理整理。

三、动词前头有副词“一” 他把眼一闭。

他把门一关。

四、动词前头有“往„„”“当„„”等介宾短语 我们把车往路边推。

大家一齐把石头从山上推下来。他们把时间当生命看。

五、动词后面有补语

他把眼闭得<紧紧的>。

姐姐把屋子收拾得<干净整齐>。

六、动词后面有宾语 你把书给他。我把门上了锁。

被字句是指谓语中带有“被”字或由“被”字组成介宾知识作状语的一种动词谓语句。介词“被”引进施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同时指明主语是受动者(动作行为的接受者)。例如:

太阳被乌云遮住了。

屋子被妈妈收拾干净了。

介词“被”后面的宾语“乌云”“妈妈”是施动者,主语“太阳”“屋子”是受动者。上面例句的意思也可以用把字句来表示。

如前所述,被字句和把字句从形式上看是对立的。两相对比,把字句的主语是施动者,宾语是受动者,被字句正相反,主语是受动者,宾语是施动者。把字句强调主动,说明主语把受动者怎样处置;被字句强调被动,说明主语所遭受的情况。被字句有两种基本格式:一种是“乙被甲怎么样”;一种是“乙被怎么样”。例如: 树叶被风吹落了。树叶被吹落了。

从结构上看,被字句的动词也必须是一个能带宾语的动词,一般讲动词要是双音节的,如果是单章节的,后面必须带别的成分:

碗被弟弟摔坏了。

他的肩上被打了一拳。

把字句和被字句是句子教学的一项内容。要求一是让学生认识把字句和被字句,二是把能改写为把字句、被字句的一般句式改写为这两种特殊的句式,以丰富学生的表达方式。例如“风吹落了树叶”就可以改为把字句,也可以改为被字句。改为把字句时,原句中的成分发生了变化:宾语“树叶”与“把”组成介宾短语做句子的状语。改为被字句时,宾语“树叶”变成主语。主语“风”与“被”组成介宾短语做状语。

一般句式改为把字句或被字句,不仅是形式的改变,句子的意义也随之有所变化。改为把字句时,原来的主语(施动者)得到强调;改为被字句时,原来的宾语变为主语(受动者),被放到了强调的地位。

学习把字句、被字句,教材中以把一般句式改写为把字句、被字句的训练方式为主。因此,教师应尽量多了解一些把字句、被字句的结构特点和形式,对教学会有很大的益处。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教学把字句、被字句,不要给学生讲有关的语法知识,不要讲有关的概念和术语。学生的这种学习,只是在认识把字句、被字句的基础上,做一点把一般句式改写成把字句、被字句的实践练习,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语言表达形式,并学习运用这些形式准确地表达要表达的意思。

三、下阶段学习建议

下阶段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教材的第四章第七节到第六章的内容。这一部分的内容比较多,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建议同学们提前做好预习,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学习这部分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具体学习内容可以参考导学资料四。

北语10秋学期《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导学资料四(第四章第七节——第六章)

北语10秋学期《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导学资料四(第四章第七节——第六章)

一、本阶段学习内容概述

同学们,大家好!按照我们这门课程的实施计划,本阶段大家应该完成第四章第七节——第六章,第四章第七节 汉语常用复句列举、第八节汉语双宾语句及其教学。第五章为《汉语部分句类及其教学》。第一节 疑问句及其教学、第二节“可、真、好、多(多么)”字感叹句及其教学。第六章为《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方法和技巧(案例分析)》,也是我们本学期学习的最后一章节。

二、重难点讲解

第四章为《汉语常用句式及其教学》,下面是第七、八节的内容。

第七节 汉语常用复句列举

本节讲解内容:了解并列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因果复句、转折复句、条件复句、假设复句、让步复句、目的复句、紧缩复句:

第八节汉语双宾语句及其教学

本节讲解内容:了解汉语双宾语句的语序;了解汉语双宾语句的动词; 第五章为《汉语部分句类及其教学》,下面是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疑问句及其教学

本节讲解内容:

了解疑问句的类型及其功能介绍;了解特指疑问句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了解疑问代词的位置;了解疑问语气词的使用;了解疑问语气词的误用;了解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了解是非问的回答。

第二节“可、真、好、多(多么)”字感叹句及其教学 本节讲解内容:

了解“可、真、好、多(多么)”的语法差异 第六章为《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方法和技巧(案例分析)》,也是我们本学期学习的最后一章节。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精讲多练”是我们的一个高频词,也是我们的一个总原则。但“精讲多练”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到底讲多少算“精讲”,练多少算“多练”呢?一般我们说老师讲的部分不超过30%,而练的部分不少于70%,就可以说是做到了“精讲多练”。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就要注意“怎么讲”和“怎样练”的问题。

教学方法自古多种多样,所谓“教无定法”,就是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针对不同的教材和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我们这里说的教学方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堂语法教学的基本方法;二是语法规则的表述方式和方法。在此我们不加细分统称为“教学方法和技巧”。前面我们说过,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表述应该简单化和浅显化。为了实现语法教学过程中表述的简化和浅化,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可以运用以下教学方法: 一.实物道具法 二.对话法

三.扩展对话法

四.利用动作进行演示法 五.图示法 六.举例法 七.格式化

八.比较法

以上我们列举的方法多适用于语法项目的讲解。但我们说语法教学要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通过上述方法讲明白之后,在学生对所学语法项目大致理解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进行大量的操练使学生最终学会运用语法项目。操练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练习方法。我们不再一一讲述,这里只是简单列举。在对基本知识了解、掌握的基础上,重点向大家介绍以下知识: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分句是结构上类似的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法单位。复句中的各个分句之间一般有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分号或冒号表示;复句前后有隔离性语音停顿,书面上用句号或问号,叹号表示.语法上指能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当于单句的分段的句子,如:海花才落,杏花又开了|河不深,可是水太冷|明天不下雨,我们上西山去。这三个复句各包含两个分句。同一复句里的分句,说的是有关系的事。一个复句只有一个句终语调,不同于连续几个单句。举列: 1并列句

概念: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 例句: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

关联词:又„„又„„、既„„又„„、既„„也„„

一边„„一边„„、一面„„一面„„

一会儿„„一会儿„„、那么„„那么„„、是„„也是„„、不是„„而是„„、不是„„是„„、是„„不是„„、也、又、还、同时

2承接句

概念: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

例句:看了他的示范动作后,我就照着样子做。关联词:最初„„后来„„、先„„接着„„ 便、又、才、就、于是、接着、然后、3递进句

概念: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

例句: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

关联词:不但(不仅)„„而且„„、不但(不仅)„„还„„

更、而且、并且、甚至、况且

4选择句

概念: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表示从中选出一种

例句: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

关联词:不是„„就是„„、或者„„或者„„

是„„还是„„、要么„„要么„„

宁可(宁愿)„„也不„„、与其„„不如„„

或、或者、还是

5转折句

概念: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部分相反。

例句: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关联词:虽然„„但是„„、尽管„„可是„„

„„然而„„、„„却„„等

但是、但、可是、然而 6假设句

概念:前一个分句提出假设的情况,后面的分句说明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的结果。①假设与结果相一致

例句: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关联词:如果„„就„„、假如„„就„„

要是„„那么„„

就、要、便、那么

②结果不一假设与致

例句: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

关联词:即使„„也„„、即便„„也„„

哪怕„„也„„

纵然、纵使

7条件句

概念: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一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例句:只要我们努力,成绩就会不断地提高。

关联词:只要„„就„„、只有„„才„„

无论(不管、不论)„„也(都)„„

凡是„„都„„、除非„„才„„

8因果句

概念:分句之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例句: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关联词:因为„„所以„„、由于„„因此„„

之所以„„是因为„„

既然„„那就(就、便)„„ „„又„„又„„

„„一面„„一面„„ „„有时„„有时„„

„„一会儿„„一会儿„„

„„既„„又„„

承接关系

„„一„„就„„

„„首先„„然后„„

„„便„„

„„于是„„

„„才„„

„„接着„„

递进关系

„„不仅„„而且„„

„„不但„„还„„

„„不但不„„反而„„

„„连„„也„„

„„何况„„

„„甚至„„

选择关系

„„不是„„就是„„ „„或是„„或是„„ „„宁可„„也不„„

„„还是„„

转折关系

尽管„„可是„„

虽然„„但是„„

„„却„„

„„然而„„

假设关系

如果„„就„„

假使„„便„„

要是„„那么„„

条件关系

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都„„

不管„„也„„

因果关系

因为„„所以„„

由于„„因此„„

既然„„那么„„

三、下阶段学习建议

从《语法讲义》看词组本位观 第3篇

这本书是朱德熙先生早期在北京大学教课时编撰的,加上之后不断的修改补充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出版。沈家煊先生在他2011年发表的《朱德熙先生最重要的学术遗产》中提出:“朱先生摆脱了印欧语法体系观念的影响,揭示了汉语语法有别于印欧语语法的特点,建立了一个比较适应汉语实际的语法体系。”沈家煊先生在这篇文章认为朱先生最重要的两个贡献之一是“建立起比较适应汉语实际的以‘词组’为本位的语法体系”。《语法讲义》是采用这个新的语法体系编撰而成的,改变了传统以句子为本位的汉语语法体系。

二、词组本位与《语法讲义》

(一)朱德熙的“词组本位”观

“词组”是朱德熙先生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之一。他认为汉语语法体系中词组的构造原则和句子的构造原则是一致的,既可以把“词组”看成是抽象型来描写其内部的结构,也可以把它看成一个整体来研究。由词组到句子是一种实现关系,“实现关系”就是只把它看成是抽象的句法结构看待,不看管其是否是句法成分,词组随时都可以独立成句或者成为句子的一部分。例如在《语法讲义》第22页第二段中提到:“我们说词组的时候,不考虑它成句不成句。举个例子来说:‘孩子们喜欢听故事’都是一个词组。如果这个词组是独立的,即它的前后都有停顿,那么此时它是一个句子。”

(二)“词组本位”的具体实践

《语法讲义》是最能体现“词组本位”一本书,本书一共由十八个章节组成,主要包括现代汉语词类的划分、词组的研究、句子的研究等几个方面,书中的三分之一部分都是在讲述词组以及词组的分类。《语法讲义》中词组定义是“词和词组合成词组。本书有时也称句法结构”。书中根据词组内部组成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将词组分成六种,也就是分成六种句法结构。主要有主谓、述宾、述补、偏正、联合、连谓六种,这六种基本的句法结构中的每一种结构都可以包孕与它自身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结构。这些被包孕的结构本身又可以包孕与它自身同类型或者不同类型的结构。这样一层套一层,结构也就越来越复杂。比如说:“他母亲今年给他两次钱”,这个句子从整体上看是主谓结构,主语是“他母亲”,谓语是“今年给他两次钱”;其中又包含偏正结构,一个修饰语(定语)是“他”,中心语是“母亲”;另一个修饰语(状语)是“今年”,中心语是“给他两次钱;另一个偏正结构里面又包含述宾结构,述语是“给他两次”,宾语是“钱”。因此可以看出来句子从构造上说是独立的词组。不管是从书本结构内容多少的安排上,还是从书中反映的语法思想来看,都可以说这本著作是其“词组本位”语法体系的具体实践。

(三)词组中并存的两种结构

朱德熙先生在研究汉语语法中认识到,实词和实词组合的句法结构中并存着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这一看法首先在《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中提出。《语法讲义》这本书中就是运用这种方法对每一种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在学习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明白了主语、谓语是句法概念,施事、受事、与事等是语义概念,这两者不能混淆。在《语法讲义》第八章第二节中,朱德熙先生指出:“主语不一定是施事,宾语也不一定是受事,不能把主语和宾语的区分理解为施事和受事的对立。”语法结构与语义结构关系很复杂。

这种复杂性表现之一是相同的语法结构关系可以表示不同的语义结构关系。例如在分析主谓结构的时候,朱德熙先生从结构、语义、和表达三个不同方面来考察。从结构上看,主语在谓语之前。从语义上看,主语和谓语的关系就很复杂。“我们开会”,“我们”是主语,是施事;“车修好了”,“车”是主语,是受事。从这两个例子中我看可以在主谓结构中主语既可以是施事也可以是受事。其二是不同的语法结构关系可以表示相同的语义结构关系。例如在主谓结构中,花猫逮住了一只耗子,花猫是主语也是施事;在述宾结构中,来客人了,客人是宾语也是施事。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结构关系同时影响着词组的意义。

三、《语法讲义》中句法结构的研究角度

朱德熙先生在汉语研究过程中,从不同角度对语法现象进行研究,通过对本书的研读,我们可以发现作者通过功能、意义和结构以及读音等方面对句法结构(词组)进行研究。在《语法讲义》中任何句法结构都可以从功能和结构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朱德熙先生就在第一章第三节词组中提到:“我们可以把一个句法结构看做是一个复杂的组合来分析其内部结构,也可以把它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它的语法功能。”例如,我们可以把联合结构看做一个由两个或者更多的并列成分组成的复杂组合,也可以按照语法功能分成体词性和谓词性两大类。

除了功能和结构方面,朱德熙还从功能和意义结合方面来考察,例如在区别联合结构和并列复合词时,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以及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时,都是从这两个方面考察的。让我感受最明显的是语音和句法结构所表达的意义的结合。

摘要:朱德熙先生坚持从汉语本身的语言事实出发,积极借鉴国外的语法理论和方法,对汉语语法进行细致的分析,不管是对汉语语法本身还是研究方法,都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看法。其中词组本位观就是其对汉语语法的独特见解。我通过对《语法讲义》的学习,分析其中所体现的词组本位的观点,并对这本书中研究句法结构的角度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语法讲义,词组本位,句法结构

参考文献

[1]郭绍虞.汉语词组对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性[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8年(1),33-36.

[2]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9,20-25.

职称英语理工类B级语法复习讲义 第4篇

结构形式:

动词be除第一人称单数用am,第三人称单数用is外,其余一律用are。

动词have除第三人称单数用has外,其余一律用have。

行为动词第三人称单数由动词原形+s或es构成,如learns, teaches, goes, studies等主,其余一律用动词原形。

基本用法:

用于表示客观事实, 真理,现在反复发生或习惯性的动作以及存在的特征、状态等,常与often, always(总是), sometimes(有时), usually(通常), once a week(一周一次), every day(每天), seldom(很少), never(从未)等时间状语连用。

(来自职称英语综合类C级词汇选项部分的句子)

e.g. The earth(地球) moves around(环绕) the sun(太阳).

e.g. He is a physician(内科医生).

表示按计划或安排好的将来的动作,常使用arrive(到达), be(存在), go(去), start(开始), stay(停留)等动词。

e.g. There is a dancing party(舞会) tonight(今晚).

e.g. They arrive (到达)in Beijing tomorrow(明天) morning.

用在时间或条件状语从句中表示将来的动作。

e.g. When you see (看见)them, we will come to (来到)Beijing.

e.g. If there is anything(任何事) I can do for you, please let me know(知道).

一般现在时态否定结构:

1) 如果谓语部分是行为动词,在构成否定结构时, 需要在谓语结构中的行为动词的前面添加助动词和否定副词: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 所添加的助动词是does, 其他主语, 则在句子中添加助动词 do。

e.g. The earth doesn’t move around/round the moon.

e.g. They don’t arrive in Beijing tomorrow morning.

2) 如果谓语部分是be动词, 在构成否定结构时只需要直接在be的后面添加否定副词not。

e.g. He isn’t a physician.

e.g. There isn’t any paper(纸) on the desk(书桌).

一般现在时态疑问结构:简单提一下:

e.g. The earth moves around the sun. -- Does the earth move around the sun?

e.g. He is a physician. C Is he a physician?

e.g. They don’t arrive in Beijing tomorrow morning.―Don’t they arrive in Beijing tomorrow morning?

1.职称英语理工类B级语法复习

2.职称英语理工类B真题及答案

3.职称英语理工类b级考试真题

4.职称英语理工类b级考试真题

5.职称英语理工类(B级)试题及答案详解

6.职称英语理工类B级真题及答案(word版)

7.职称英语理工类B级真题及答案

8.职称英语理工类B级真题及答案

9.职称英语理工类B级完型填空答案

上一篇:乡镇林业站职能转变下一篇:管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