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理论范文

2024-07-26

突破理论范文(精选10篇)

突破理论 第1篇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期间,不仅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而且总结出对付蒋军、迅速解放全中国的“北平方式”、“天津方式”和“绥远方式”,从而最终完成了整个大陆的解放。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理论的初步建设。这种顺应历史和时代变革的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独特手的工夫,所以说唱一辈子戏,练一辈子气。我们在练习和演唱的过程中,有时候是借助喉外部的肌肉力量发声的,这样做会产生以下三种后果:

阻止了气息的深入与通畅,使呼吸失去了应有的振动力功能,发出的不再是单纯的由气息震动声带,进而得到共鸣腔扩大后的美妙的声音,而是不同程度地掺杂了非正常肌肉用力后产生的“杂音”。

因为喉外部肌肉的紧张干扰了声带肌肉的自由振动与喉咙的舒展打开,破坏了共鸣的效果,所以使声的高、低、强、弱变化受到限制的阻碍。

喉部肌肉的紧张,会损害发声器官的健康。因为咽喉位于呼吸器官的要道,所以这里的紧张会直接破坏肌肉神经反应的灵敏度,使发音器官、呼吸器官、共鸣器官、语音器官不协调不完美地合作。

由此可见,获得喉咙的松弛与解放是发声训练中的首要任务。

四、打哈欠的作用

实践证明,在声乐的练习中,贯穿始终的大声打哈欠的练习,确实是一个快速获得喉外肌肉放松,同时获得呼吸支持感的简单易行的有效方法。

因为人们在正常的生活呼吸中,无论呼气还是吸气,当气息通过喉咙时,喉部都不会紧张用力。而我们在歌唱的发声时,正需要喉咙保持这种气流吸入或呼出时的自然状态,它与声音传出所需要的松弛和通畅感正好保持一致,尤其是对那些发声时喉咙紧张用力的人来说,这样练习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里应该注意的是:要把“h”这一母音所浪费的的珍贵财富。

一、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是马克思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共产党在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转变理论的过程中,通过在中国革命中的具体实践,不断与党内“左”右倾错误路线进行斗争,从而总结出来了不同于其他国家的革命理论。毛泽东通过对中国革命理论和实践的总结,得出了一条在中国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独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历史实践证明,中国革命之所以犯“左”或右的错误,关键在于对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认识不清,因而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理论和道路。毛泽东集全党智慧,总结出了这一理论,并在革命的实践中证明了其伟大。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及具体的革命实践中,第一次接触到了革命的转变问题,这是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问题,而将革命转变这一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中找准时机、准确把握则是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伟大革命实践中的精彩杰作。

1939年12月毛泽东于《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必要的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而一切共产主义者的最终目的,则是力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后完成,只有认识两者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两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此后,他又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完整而系统地论述了这个理论问题,认为在中国革命的第一步不是在中国建立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要建立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的各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而这又时间和气息尽量减少,甚至达到只在头脑中想象“h”的音响效果。

五、在男高音的演唱中,如何体现气息的双向运动感觉

(一)在声音与气息的相对运动过程中有一个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人要发出声音,声带就必然受到气力的作用,同时,声带也会给气息一个反作用力。具体表现为:声音越高说明气息对声带的作用力越大,所以,以横膈膜为中心的胸、肋、腹部呼吸肌肉群的保持力越大,中心合力点也就相对越低;反之,以横膈膜为中心的胸、肋、腹部呼吸肌肉群的优质力和中心合力点就相对小一些和高一些。然而,不论歌唱气息保持中心的高位变化或低位变化,都直接取决于人的胸部和腹部的客观生理结构与流体运动的自然规律及歌唱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的变化关系。

(二)在气息保持中心和共鸣焦点的相互联系中有一个反向对应的动力关系:

气息的保持中心越低,发声的共鸣位置越高、发声的共鸣位置越低,发音越低。因此,在以咽部为中心的下部气息支点和上部共鸣焦点之间始终都有一个反向对应的动力关系:发音越高,气息对声音的作用力越大;气息支点与共鸣焦点距离越远,发音越低,气息对声音的作用力越小。这就是“气深位置高”的基本原理,也是声音与气息的感觉成反比的内在原因。

参考文献:

[1]声乐艺术指导.

[2]音乐研究.

[3]贝基声乐理论的深层底蕴.是一个要进行转变的社会。

1945年,中国共产党七大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正式写入了《中国共产党党章》。解放战争时期这一理论更加完善。特别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来到西柏坡以后,由于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这一问题更是十分迫切地在理论领域和革命实践中提了出来。

1945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首先为这一革命性转变规划了蓝图;在经济上,毛泽东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国家将有五种经济成分,即国营的社会主义经济、半社会主义的合作社经济、私人的资本主义经济、个人经济、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共产党工作的重心问题上,毛泽东提出了将工作重心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战略性指示,而且要开始城市的建设事业,要将恢复、发展城市的生产作为中心任务,一切城市工作都要为这一中心工作服务。他号召党员学习生产技术和管理生产的方法,要学习与生产有关的商业、银行和其他工作,认为只有将消费的城市变成生产的城市,人民的政权才能巩固。

在城市工作中,中国共产党将首先依靠工人阶级,争取知识分子,并建立与共产党合作的民族资产阶级的统一战线,从而更大地集聚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力量。毛泽东的这些想法,日后薄一波曾进行过总结,他在《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一书中说:早在1948年9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就认为新民主主义中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是这样,并且是领导因素,而总的说来是新民主主义的。并且认为在经济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二、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历史功绩主要在于他们为人类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论的伟大学说;列宁实践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领导了伟大的十月革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列宁的主要历史功绩则在于他把马克思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变成了实践,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树立了第二个里程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国际上有同美帝国主义进行硬碰硬的恶战,有和国民党及其残存势力的尖锐水与火的较量,也有和苏联领导集团的唇枪舌剑的斗争。毛泽东的主要历史功绩则在于他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继续革命的理论,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

毛泽东继续革命的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断革命思想的精神实质,它体现着当代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的最大的创新和发展。这一理论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其中许多思想对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毛泽东继续革命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保持了党的性质,保持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实际行动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信,得到了十亿人民的衷心爱戴和拥护。如广大的工、农、兵、知识分子、各级干部、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取得了工农业生产总值平均每年百分之七点一的增长率;开通了成昆铁路,修建了南京长江大桥和几万座大中型水库,开发了大庆油田,造出了万吨巨轮;研发了两弹一星、杂交水稻、人工合成胰岛素;保卫了祖国的领土、领海的完整和国家安全;在外交路线,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并成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促使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同一百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开创了新中国外交史上的新篇章;在坚持了社会主义制度,公有制经济一直保持绝对优势,国有资产没有丝毫丢失,在广大的人民群众中间,人民无后顾之忧,安居乐业,没有出现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和工人失业(下岗)、农民失地、学生失学、病人失医及大中专生毕业即待业的现象;在生态环境上保持了天是蓝的,水是清的,山是绿的,空气是新鲜的良好生活环境。在社会风气上没有出现过贩毒、吸度,贩卖人口,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卖淫嫖娼等丑恶事件。

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看问题,特别是用毛泽东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观察问题,苏联、东欧各国之所以出现了资本主义的全面复辟,它只能是这些国家国内和国际阶级斗争在某种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苏联东欧原社会主义各国党内一小撮修正主义者即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篡夺了党和国家的领导权,在党内和国内推行其修正主义路线的结果;同时也是国际帝国主义反动势力对社会主义各国推行和平演变的结果。同时,苏联、东欧和中国的和平演变充分说明,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社会主义国家还不可能造成资产阶级既不能存在,又不能再产生的条件,还必然会不断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分子,这个已被推翻但还没有被彻底消灭的资产阶级还可能死而复生,从这块土地上再产生和发展起来。它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必然要反映到执政的共产党内来,党内还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分子,还会产生修正主义即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人,他们是资产阶级在党内的代表人物,是社会主义国家资产阶级复辟的主要危险所在。如成克杰、王怀忠等人的犯罪就是十分有力的证明。

老一辈革命家黄克诚同志在1980年11月27日中纪委召开的座谈会上发表了《关于对毛主席评价和毛泽东思想的态度问题》的重要讲话,他十分尖锐地指出:“如何认识和评价毛主席、如何对待毛泽东思想,对我们党和国家来说,是一个根本问题。”他在这次讲话中,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毛主席的伟大历史功绩,并指出:“近代中国的历史证明,只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才能救中国。”针对当时党内外出现的砍旗、丢刀子的错误言行,他十分愤慨地说:“丢掉毛泽东思想,造成党和人民的思想混乱,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可能变质,子孙后代就会受罪,不能不看到这个危险!”这篇讲话十分中肯,党员干部为之欣慰。

我们党的老一辈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邓力群同志,以其极大的精力和辛勤劳作,整理和编辑了《毛主席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这本重要著作,他还编辑了毛泽东的系列学习材料,其主题始终是重新肯定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伟大理论,重新肯定毛主席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社科院“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研究”课题组,从2000年开始,经过六年多的研究,编辑出版了31集题为《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的电视片,同时配写了一个很好的8万多字的解说词。这是迄今以来,我们党内同志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对苏共亡党历史教训的最好总结,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和政治教育意义。它并且从另一个重要角度上,不仅为毛泽东领导的反对苏共赫鲁晓夫修正主义大论战的伟大斗争正了名,而且为毛泽东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正了名。影片的历史跨度长达七十多年,它不仅是我们党对苏共亡党和苏联亡国历史教训的一个科学总结,而且是对苏共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七十多年历史中,国际无产阶级专政经验和教训的一个科学总结。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2卷)人民出版社,1991.

[2]中央纪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学习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06(8).

[3]叶笃初.新党章,新思考[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上的新突破 第2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上的新突破

中共十六大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写进党的.政治报告和新党章,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面前树立的前进的新方向,在理论上有许多新突破.

作 者:周显信  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社科部,江苏,徐州,221009 刊 名: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IYIN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E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5(3) 分类号:A849 关键词:三个代表   马克思主义   执政为民   小康社会  

突破理论 第3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 写作教学 图式理论 突破

英语写作作为语言输出的主要形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逐渐引起师生们的高度重视。据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和学生成绩分析,作为高分值的英语写作,学生的得分却差强人意,尤其是英语较差的学生,英语作文得分更是不尽人意。

英语作文虽然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得分低、效果不理想,但不是“无药可医”,只要训练有素,完全可以“药到病除”,笔者发现借用图式理论可以有效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一、图式理论的内涵与意义

图示理论的核心是用“图示”而引起学生对所要认知的知识的一种方法。认知心理学家把图示分为两大类:内容图示和形式图示。不论是内容图示还是形式图示,其主要目的在于将要理解和学习的新知识与已经掌握的知识或经历联系起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探讨,图示理论可以助英语写作一臂之力,使写作教学走向高效。

二、图示理论与英语写作教学

1.语言结构图式。英语作文教学实践中,发现高中生的英语句子符合语法习惯的并不多,导致英语作文得分低,众所周知,语言的基础是语法,语法是语言的基本使用规则,是语言机构的框架,“无规矩不成方圆”。事实上,学生作文差的主要原因就是不能很好运用语法规则和句法结构,简单说就是语言框架没有搭建好。

语言框架除了语法外,重视句型的训练更是重中之重。结合所学的重点单词、词组和短语,结合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S+V 、S+V+O 、S+V+P、S+V+O+O 、S+V+O+C多进行听说写用的训练。熟练了简单句的句型,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复合句,并运用到写作中,为英语作为增添亮点。

为了使学生对复合句正确使用,在教学中,不妨给出句子的“公式”,即“图示”,使学生根据这个“图示”而运用。

如学生写作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时,多数学生会用“我认为环境保护很重要”的句子,为了提高句子的准确率,教师给出“I think+宾语从句”的语言图示很关键。也可以给出“I think it is+形容词+不定式”的“图示”,使学生准确无误地表达和使用。这样的“图示”经常归纳和使用,可以使学生减少思考的时间和避免错误的频繁出现。

2.语篇图示。学生的英语作文,除了语法、句法等方面存在问题外,学生的文章缺乏连贯性,没有条理性。而“图示”可以使学生掌握各种文体的写法,掌握文体的要求文体的要求,注重语篇的自然衔接,如引导学生使用一些连词duo to、thanks to、therefore 等,使语句连贯。

再者,在教学中,多结合阅读课文,进行主题句的提炼,以使学生在写作中能注重主题句的使用,使文章主题鲜明,彰显“文眼”。

3.内容图示。经过语言结构图示、语篇图示的训练,作文教学还远远不够,语法、篇章结构只是文章的“外壳”,“内容”才是文章的“血肉”。学生的作文三言两语就交差的很普遍,由于字数太少,“无话可说”、缺乏语言积累而成为低分作文。而“内容图示”可以提高写作质量、提高写作速度。指导学生主动阅读,并在阅读中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和整理,如环境保护、诚信、教育等热门话题,日常学习中有意识地收集这方面的话题,以充实“内容图示”。

开展专题性质的写作训练并给与指导,使学生有效运用“专题图示”,并逐渐养成习惯。例如,自荐信的写作、环境保护的写作、人物专访、图表类作文等的訓练,给出或形成该话题的“内容图式”。这样长期训练,遇到类似的作文就不会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惑。

三、图式理论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

1.语法导入。语言学家Larsen-Freeman说过,教师教语法不应是让学生记语言规则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将语言形式与意义、功能巧妙地结合起来,实现准确有效交际。因此,每一次作文时,教师都应该针对某一个语法知识点为主线而进行有意义的训练。如要求学生写一篇人物传记性质的作文时,可以针对定语从句进行有效复习和运用。

2.主题训练。在写文章时,仅仅注意语法框架还远远不够,主题还不得忽视,有了主题,再分解主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描写。仍然以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为例,首先引导学生分析这篇文章的主题是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以及How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把握了文章的主题,那么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即分解主题,如环境污染的控制、乱扔垃圾的治理、森林树木的避免砍伐、水土流失的阻止等,这样学生们都能在以主题为中心、围绕主题进行写作,并且是学生们熟悉的话题,既能激发学习兴趣,且有一定的成就感。

3.语篇构成。英语佳作除了主题鲜明、注重高级句子的点缀外,高分作文还离不开布局谋篇的合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行文要有条理、善于构建文章的结构。由此,文章的结构、语篇的构成也应该引起重视。

如,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把主题分解的小主题、小层次有机衔接起来,并注重段落之间的衔接与过渡,文章便浑然一体。

析中医重大理论突破的意义暨反思 第4篇

中医理论的发展为何这样缓慢?中医理论突破为何这样艰难?中医理论的突破点在哪里?其依据为何?中西医结合的难点何在?针对这些问题, 笔者结合中医史上较为重大的理论突破事件, 提出浅见, 恳请同道指正。

1 中医史看重大理论突破之规律与意义

自先秦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问世以后, 历经汉、晋、隋、唐、宋、金、元、明、清等朝代的丰富和发展, 形成了各个学术流派及其各个医家的各种学说。医学典籍浩如烟海, 历代医家群星荟萃。其中, 比较公认的、影响全局的突破性论著当推《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温病学说》所取得的成就, 它们被合称为“四部经典”而列入中医高等教程, 证明了它们在中医学术上的重要地位。故此, 笔者就《黄帝内经》、《伤寒论》、《温病学说》的形成作一分析, 以为进一步探讨今后中医理论发展的趋向。

1.1 重大理论突破次数少, 周期长

在两千余年漫长的中医史长河中, 影响全局、功绩辉煌的学术突破仅见3次。自公元前4世纪的《黄帝内经》至东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历经600年, 而自伤寒至明末清初的温病学说竟长达1 400年。次数之少, 周期之长, 是其他自然学科少见的, 足以说明中医理论突破的艰难,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复杂, 笔者认为主要是方法论问题, 将在后面阐述。

1.2 是发展发挥而不是发明创造

伤寒与温病学说都是在内经固有理论上的发展和发挥, 而并非发明创造。它们的理论核心都源于内经:伤寒之名源于《素问·热论》;六经之名亦源于《素问·热论》, 包括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之命名一致。仲景学说是把内经对六经的论述从简到繁, 从低级向高级, 从概念到理法方药齐备, 从旧质到新质演绎发挥而成。

同样, 温病学说中的“卫气营血”概念以及“三焦”概念均源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营卫荣会篇》对营卫的认识主要是生理上的, 而在温病学说中则结合病因, 演绎提高到一整套理法方药的新水平, 发展成著名的卫气营血辨证学说, 三焦辨证同此。

1.3 矛盾危机与临床促进了中医理论突破

伤寒与温病学说的形成, 与当时外感病流行的“医学危机”和临床实践与内经理论之间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有很大关系。

东汉末年, 伤寒病流行, 病死率极高, “仲景其家200余人, 死者十之有七”。伤寒病临床表现、传播方式均与《内经·素问·热论》不符, 而且《热论》在治疗上只有针法, 没有方药, 无法适应伤寒病的治疗。面对危机和矛盾, 仲景学说“勤求古训, 博采众方”开辨证论治之先河, 集理法方药之齐备, 实现了继《黄帝内经》后的首次重大理论突破。以六经辨伤寒、以脏腑辨杂病的方法至今仍为临床所广泛应用。

明代, 疫病流行, 应用伤寒学说之理法方药治疗罔效, “天下枉死者过半”。以叶天士、吴鞠通为代表的温病学派认识到本病系“温邪上受, 首先犯肺, 伤津动血”为特点, 阐明了疫病与卫气营血之病因病机, 创造了辛凉解表、凉血散血等治疗方法, 活人无数, 实现了中医理论的再次重大突破。

1.4 理法方药齐备、注重实用性

伤寒与温病这两次突破, 从理论上形成了著名的“六经辨证”和“卫气营血”、“三焦”辨证, 成功地实现了生理与病理的沟通, 其理论对相关疾病形成了巧妙的指导性联系, 用整套理法方药指导临床, 解救了无数患者, 从而体现了极高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反过来看, 中医还有一些欠完整的理论, 由于没有实现生理与病理的沟通, 没有一整套理法方药, 也就无法指导临床, 如:四海理论、神魂理论等, 其学术价值甚微。

2 对中医理论突破事件的反思

2.1 用棋盘模式诠释中医理论的封闭性与稳定性

历史的回顾可以看到, 两千多年来中医理论突破事件不仅次数少、周期长, 而且理论突破只是发挥了《黄帝内经》上的原有理论而不能超越其所圈定的范围。笔者以“棋盘模式”来模拟诠释中医理论的封闭性与稳定性。

所谓中医理论的“棋盘模式”形成于内经创立的先秦时期, 棋盘是《黄帝内经》所确立、圈定的框架, 棋盘上有若干个位置, 被“棋子”-子系统如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精气等学说所占据。棋盘思想即中医理论精髓, 是整体观念、宏观辩证、模糊思维及定性调控的治则。棋子只限于在棋盘内有约束地运动与变化, 也不接受与棋盘思想不一致的外来“棋子”, 从空间看棋盘上的位置几乎都被棋子所占据且没有什么空白点 (如果有人发现了空白点并成功插入棋盘必为中医重大理论突破) , 纵观两千年这个棋盘框没有什么变化, “棋子”梅开二度, 即六经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取得了突出的变化。然而, 究其本质, 伤寒与温病这两次重大理论突破没有超越《黄帝内经》的内容和范围, 不仅如此, 自内经以后历代有成就的中医学家, 全都遵从着“棋盘思想”;他们对中医理论的丰富发展, 全都是棋盘内的运动变化;全是棋盘内对某个棋子的演绎发挥。

笔者认为, 由于棋盘思想的高超的朴素的对立统一辩证法, 使它能适应历代的社会和医疗环境, “棋盘模式”能够基本满足历代的社会医疗需求, 棋盘本身也就能够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是临床疗效使中医能够雄霸中国历史两千余年。

2.2 中医与现代医学有完全不同的方法论

由于任何一门学科的形成发展都要受到当时社会文化、生产力的影响和制约, 中医“棋盘模式”的形成发展同样受到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可能达到局、微观、清晰、定量的水平, 而中医“棋盘模式”巧妙地采用“天人合一”、“比类取象”的思维模式得到了整体、宏观、模糊、定性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产生了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精气等一系列子学说, 这些基础组合成“棋盘模式”, 子学说间 (棋子间) 也达到了协调和统一, 同时也形成了它的封闭性和求存的自我保护机制, 具体表现在巩固加强自身, 使之尽量适应社会进步以及颇具排异能力。这种排异能力使与“棋盘模式”不相符的内容不能进入棋盘。尤其是局部、微观、清晰、定量的方法论常常受到这种排斥而不能成为棋盘模式中的“棋子”。

事实上中医理论体系里至今还没有公认的微观、清晰、定量的内容。“棋盘模式”中的棋子也没有做到微观化、清晰化、定量化。例如:阴阳的定量问题 (如阴虚阳虚:虚多少) 、经络的实质问题 (现代科学方法至今未找到经络) 、脏腑的功能问题 (如心主神明-心与脑之关系、肾开窍于耳-肾与耳之关系) 等。

与中医棋盘模式的整体、宏观、模糊、定性相比, 现代医学的研究方法竟然与之完全相反:局部、微观、清晰、定量是其特性, 现代医学已从器官水平发展到细胞水平、亚细胞结构再发展到分子水平, 现代科学甚至发展到了完整破解遗传密码的无性克隆时代。对比如表1。

按照以上分析, 见证两千余年中医发展史有如下提示:今后中医理论的突破点, 首先要源于内经这个棋盘模式 (内经圈定内容) , 其次必须遵从棋盘思想 (整体、宏观、模糊、定性) , 其三要与其他棋子协调和统一, 其四要求此理论、理法、方药齐备、具有临床疗效和实用性。只有这样, 才能够被“棋盘模式”所认同, 才有希望实现中医理论的突破。

用现代医学方法 (局部、微观、清晰、定量) 研究中医是可以的, 但是, 由于方法论的截然不同, 现代医学研究得出的结论不会取代“棋盘模式”里的棋子, 不会直接实现中医理论的突破 (如果出现, 必定是中医某种程度的西化或是中医的灭顶之灾) 。

正由于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方法论的截然不同, 也就成为中西医结合的难点所在。那么, 能不能创造一个理论来填补“棋盘”空白?棋盘上能否出现“棋盘模式”以外的棋子呢?

2.3 中医理论突破的特殊性与艰难性

中医“棋盘模式”自形成就显示其内容的广泛性:天文、地理、地域、人文、社会等宇宙万物, 对宇宙万物与人的交叉联系, 概括抽象而演绎出的理论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这就使“棋盘模式”上的棋盘位置上几乎布满了棋子, 有些棋子立论精当, 有些棋子点到为止, 但空白点却很少有人能发现, 极难实现中医理论突破。

3 对策与出路

3.1 打破“棋盘”不要“棋子”的臆想

基于如上论述, “棋盘模式”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言必内经, 法必仲景”的学术风气与现代科技飞速发展形成鲜明的对比, 限制着中医的发展, 这些使得一些人萌发打破传统中医模式, 更新旧观念, 创造新的中医模式的想法来, 这种想法能否实现呢?

这种破旧立新的想法一经分析便可看出是不可能实现的。首先, 这个“棋盘模式”决不是一打就破的, 经历两千余年的反复实践, 使“棋盘模式”已具有雄厚的实力, 不仅自身已成为人类宝库, 而且已深入人民群众之中, 靠它本身仍能适应现今社会并基本满足社会需求, 它已成为国人信赖并依赖的防病治病手段。所谓打破“棋盘”, 还要不要这些“棋子”?不要“棋子”肯定不行, 因为没有了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这些“棋子”中医势必灭亡。显然, 打破棋盘, 不要棋子这种完全抛弃传统中医理论的做法只能是葬送中医, 是不可取的。

3.2 打破“棋盘”、保留“棋子”的假想

打破“棋盘”、保留“棋子”即打破《黄帝内经》所确立、圈定的框架, 保留中医的基本理论, 利用现代科学方法使之交叉、分化、提高、组合成更理想的模式。

这个假想难度太大, 难就难在打破“棋盘”后, 如何建立“新棋盘”及其思想呢?打破内经所圈定的框架, 势必要建立新的理论范围, 这个范围如何确立?棋盘思想是否转变?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这个核心还要不要?不要仍然是断送中医, 不行。要则其理论仍然是整体、宏观、模糊、定性的思维方法, 仍然难以向局部、微观、清晰、定量方面发展。仍然难以直接利用现代科学取得的巨大成就。再有, 保留或改良的棋子之间如何做到有序和协调?新棋盘及其思想能否适应社会, 满足社会需求以及能否被人们所公认?依笔者意见, 打破“棋盘”保留“棋子”的改良法, 不过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海市蜃楼”, 依靠这种改良, 很难实现中医理论突破。

3.3 演绎发展发挥原有“棋子”的设想

伤寒与温病的突破就是成功的例子。“棋盘模式”中有许多棋子仅仅是点到为止, 其学术价值及实用价值尚未被开发出来, 在这些棋子上下功夫, 作文章, 或利用几个棋子下出一着“妙棋”, 在那些尚未被真正开发的领域里辛勤耕作, 演绎发展发挥这些内容则极有可能实现中医理论的突破。

“棋盘模式”虽然绝少空白点, 但拿起一个棋子就显示一个空白, 拿起的棋子经过演绎、发展、发挥如果实现生理与病理的沟通, 与疾病之间实现密切的指导性联系, 回归到“棋盘模式”上依然能够协调统一, 从而增加了中医的治疗手段或提高了临床疗效, 原有棋子的学术和使用价值得到了提高, 也就实现了中医的理论突破。

寻找“目标”自然是重要的。有的棋子熠熠发光, 已达到很高水平, 一般在若干年内不会再有新的突破。而有的棋子是薄弱点, 一般是优先选择的目标。

笔者认为:中医的精气学说、肾实证是有可能实现中医理论突破的重点。

3.4 中医自身应该“疏导通利, 活血化瘀”

中医学术发展缓慢除了它的特殊性和封闭性以外, 尚有许多条件的限制和人为的障碍, 本文不对其多做赘述。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应为广大中医工作者创造条件, 排除障碍, 对某些环节予以“疏导通利、活血化瘀”, 有益于早日实现中医理论突破。

参考文献

[1] (唐) 王冰注.黄帝内经[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3:11.

[2]李经纬.中医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7:9.

[3] (清) 柯琴.伤寒来苏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59:3.

[4] (清) 李彣, 宋书功 (校) .金匱要略[M].海口:海南出版社, 2010:5.

[5]黄英志, 叶天士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9:8.

突破理论 第5篇

目前我国文物鉴定的理论、观念、方法已严重滞后于形势发展,故而导致国家级文博泰斗专家都屡屡走眼误鉴,以致国人对文物鉴定失去信心。近两年来,汶川捐国宝风波和“壶王”事件的余音未绝,又爆“金缕玉衣”巨额骗贷的爆炸性新闻,紧接着曹操墓被质疑是假墓的报道又蔓延全球。当世人困惑不解街谈巷议之时,带着权威专家鉴定证书的汉代“玉凳”被高价拍卖后,又遭受众多质疑非论之声。此声还未消退,“天下收藏”栏目的砸瓷事件又成社会焦点和热议的话题,并被藏家起诉至朝阳法院,事情还未结果,又爆河北衡水“冀宝斋”博物馆藏品全系伪品,被文物局吊销资质闭馆的新闻,与此同时中藏网却又提出完全相反意见在网上广泛传播,到底谁是谁非,已把国人弄得晕头转向不知所措,更不知该信谁为好。一切皆因我国暂无权威文物鉴定机构和技术,使国人无法判断谁对谁错,于是给有些人制造事端、颠倒是非创造了机会和土壤。

不管怎么样,这些事已让文博界震惊,让拍卖行业目瞪口呆,让收藏研究与投资领域混乱!乱到了极致,乱得一塌糊涂!一时间所有人都糊涂了,都弄不明白!偶尔出错和争议属正常,一般专家个别出错或鉴定失误也属正常,可全国各地连续出大错和一件器物屡屡出多种结论就极不正常!所涉事的人都是享誉全球的泰斗级、权威著名专家,让国人无法理解,更无法接受。一时间国内人失望、国外人耻笑,已成为中国文博收藏事业的一个损失和耻辱。有教训不可怕,只要坦然面对分析总结,病树前面定是春,沉舟侧畔继续行。可怕的是,目前相关部门和人员并未总结教训、深究原因,只是人云亦云。随着人们表象的议论,把一切根由全归到当事人道德层面和皆因钱而起,我认为这绝非是重要的根本原因。事实远非道德与钱这么简单的问题,而是文物管理体制和理论观念、鉴定方法陈旧落后,不能与时俱进而暴露的问题所致。以致国人和所涉文物艺术品的所有单位、企业、从业人员困惑失望,因此形成全国文物保护、收藏、拍卖、投资、交流都因文物鉴定失去了权威性而形成的瓶颈大受影响,并导致混乱无序。甚至已影响到文物保护和征集工作的正常进行,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壶王等事件就是例证。同时也影响到公安、海关、法院对所涉文物案件的侦破审判。因近十余年来文物涉案呈激增趋势,然而执法人员在面对其他案件时都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唯独在面对文物案件时,却失去了自己的独立判断能力,只有借助文物专家协助判断,当请来数位文物专家面对同一件器物鉴定时,却会出现五花八门甚至相反的不同意见,原被告各自聘请的专家,也是各执完全相反的鉴定结论。这已给司法判定文物案件带来了极大的尴尬,更对判案质量和司法形象、国家法律的严肃性提出了挑战。

在此紧要关头,国家相关部门和所有文博专家、收藏鉴赏家、科技人员本应对此现象总结利弊,深化研究文物鉴定的理论标准及方法,拿出确实有效的鉴定理论与方法,以应形势的发展需要,以实力和水平证实自己、服务社会。然而现实却是自立门户、各吹各调,封闭自大、互不买账、自吹自擂。搞科检的不承认目鉴结果,目鉴专家不采信科鉴结果,拍卖行无奈只好只信自己,其他所有鉴定结论一概排斥。更有新生成长起来的一大批民间收藏鉴赏家,一改先前对文博专家崇敬迷信的态度,不再相信求鉴他们,继而转向看不起和攻击的极端。同时又俨然以内行专家的行为行走江湖,并都自以为是专家老大,更使鉴定乱象乱上加乱。另更有一批因文物古玩获利的相关利益团体人员,更是趁乱制造事端,极力保护怕失去的利益名声。在此各种乱象之下,各种相关文物艺术品的征集拍卖、交流、买卖、典当、质押的工作仍要艰难继续进行,因为社会要前进,历史发展是不会因各种干扰因素而停滞的。无奈只有依靠多元现有的鉴定方法继续鉴定,但终因鉴定人员方法、理解、水平、地域、切入点、角度的不同,导致信息交流严重不对称,而又产生诸多新矛盾问题,甚至严重影响到许多本该正常进行的工作无法顺利进行,交流买卖夭折、停滞,甚至诉诸官司,纠纷和交恶事件更是在全国各地屡屡发生。所有一切皆因国家无权威鉴定机构和技术而导致。

更有个别专家因思想观念落后于形势,误鉴、误判还情有可原,然而不可饶恕的是拿着国家文博专家的俸禄,挂着国家封给的专家头衔,行走江湖,走穴敛钱。更不能容忍的是只要给钱,就可昧着良心出与事实相反的假证书。于是又给造假者提供了伪造他们证书的良机。一时间专家出的非真实证书,再加上造假者乘机伪造的大量假证书,已彻底把初人收藏行业的大批爱好投资者,搞的一塌糊涂惨不忍睹,甚至还使不少人破产失业倾家荡产。

总之,我国文物鉴定已到了乱极必治的时候。因为从目前所有鉴定乱象看是坏事,而实际也是好事。因为在中国文物鉴定的历史上,各种思维观点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百家争鸣的活跃。梳理引导这种活跃的混乱,把互不服气、自视老大清高的各派观点统一到一个平衡节点,就会达到极乱而治的境界。

只要我们站在全局的平衡节点,充分肯定各派别的鉴定长处、优点,采取开放、包容、兼容、团结、整合的态度,吸取所有门派鉴定长处,弃之不足,以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为指导,提升完善文物鉴定的理论体系体制,我国文物因鉴定而形成的以上诸多混乱,一定会得到有效管制改善并可因此而使文博事业会有一个大的发展空间和黄金高峰期。

我们多年来在与国内一大批著名文博专家、学者、民间鉴定家,特别是一些从事公安痕迹学又是文物鉴定的专家,共同学习,交流探讨中,在大家的积极参与和大力协助支持和鼓励下,正式于2012年成立宁夏六维辩证文物鉴定研究所。

二、六维十八步三论文物鉴定法的基本概念

(一)美学观点“穿越”对位,从美术、艺术、精神、书法、笔痕鉴定真伪

此法的基础是:鉴定人必须要学习熟知《中国发展史》《中国美术史》《中国科技发展史》《中国古陶瓷史》《中国工艺发展史》(以下简称“五史”);对美学、书画要有一定的欣赏敏感性。有了以上基础,在面对各朝代被鉴器物时,鉴定人的审美观念也要迅速“穿越”调整到对应朝代的审美标准、习俗,因各朝各代的政治、体制、审美价值取向和习俗等因素必定会反映在当时生产的器物之上,所以要从其综合因素看是否对位符合。

nlc202309040958

另外,从器物画面上的画技笔法也可辨出真品与赝品,因为当今造假者的画技以及画画时的心态和精神状态与古时的画画人相比,简直是天地之差。一是技法水平熟练老到程度不同,古时凡给宫廷作画或制作器物,基本都是御用画师或专业大师所为,水平造诣绝非一般,即使是民窑作品,也是世代口口相传从事多年、以此为生技艺精湛的熟练工匠所为,他们作画的每一笔走势、功底形态都是当今造假者功底和条件所难企及仿到位的。二是精神状态、心态从本质上就决定了赝品是根本达不到真品的形神意境,因为古时御用画师也好,还是民间工匠也罢,他们在制作物品和作画时,心中就有充分的心理暗示:“此物是给皇帝或王爷要看要用的,所用之人都绝非等闲之辈。”故而格外地认真小心!再加上还要过检验官的层层审验,工匠们在物品上作画时,是抱着对上的敬畏之心和秉着古人做事的认真精神,故而能沉下心,不惜工本代价和时间在从事制作,其画技、质量可想而知。而当今造假者在画画制作时的心态想法,就是为了骗人赚钱,所以作假时的心理暗示是:“购他作品之人都是图便宜想赚钱的贪婪之人!”心中自然没有那种敬畏之心,为利所使,自然更不会有那种认真负责不计工本时间的态度与作风。所以真假仅也可从此做出判断。

因为画是精神作品,作画人的当时精神状态自然就融在画面画风和画技之中。例如,我们最常见的红色收藏品——毛主席雕塑、画像,文革距今三十余年,经历之人为数众多,大家细想一下文革当时的工艺水平和今天相比,显然是今天要高许多,而为什么眼下所仿的毛主席雕塑、画像从形、神完全达不到文革时的水平,原因就是精神的区别而导致的作品区别。文革当时凡塑、画毛主席像的人都是抱着十分崇敬领袖的心情在做,倾注着发自内心的敬重之情。再加十二分的认真,因为当时凡做与毛主席有关的任何事,不允许有丝毫差错闪失,甚至还有随时被打成“反革命”之危。现今仿毛主席像的人,能有这种心境和社会环境吗?所以作品可以复制,但历史的痕迹、社会环境、氛围、精神是永远也复制不出来的。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可从真品、赝品的画技功底中鉴出好坏、真伪。例如,元青花中常有的海水纹、菊叶、竹子等画面我观察目睹了数以万计的仿品元青花,不少都画有这些纹饰,可以负责地说,还没有发现一件能把真品的那种神韵和功底画出来。再如大家都熟知的成化斗彩鸡缸杯,市场现仿赝品多如牛毛,历代后仿作品也不乏少数,但细观察所有仿品,仅公鸡的三根尾毛和母鸡的右腿外撇状,无一件能达真品的神韵功底,再看几只小鸡简拙、灵动的画技,仿品更是难以达到那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神态、神韵,当然前提都是鉴者要大量观看,熟知真品的细部特征和功底笔法,一眼就可从中发现差别,然后做出真假判断。

以上美学穿越对位鉴定法,前提是要求鉴者熟知前文所述各史,以当朝器物的审美标准对位审视,此法才可见效。故鉴定者的功底与鉴别结论是否符合客观是成正比的,所以要求鉴者一定要充实自己,并要在平静、不浮躁、不盲目的精神状态下,极认真自信地做第一维的鉴定结论。(此维具体分三个步骤的鉴定方法与理论另文详述)

(二)集前辈经验智慧、融传统鉴定技法从器物形制、工艺、材质的时代特征察辨真伪

发扬传统目鉴经验的优点,克服其局限弊端,与时俱进地融会总结,从被鉴物的形制、工艺、材质的时代特征察辨真伪是其重要的第二维鉴定程序。

历史上每朝每代都有当时的背景、风俗和不同审美情趣与价值观,再结合当时的劳动生产力和生产工具而生产的所有器物,都带有当朝典型的时代痕迹形状和工艺特征。鉴定者首先必须对历史上的这些情况都要熟知了解,以五史和耿宝昌的《明清瓷器鉴宝》等书籍内容做基础素材,从形制、形态、工艺、材质及纹饰、图案对位、对照鉴定,此法已是近百年来文博界、古玩行约定俗成的潜规则鉴定方法,故我们的鉴定者必须要做到心中有数,在既对传统方法尊重和沿用的同时,但也不能教条套用照搬,而一定要在了解知晓造假的最新动向和最新技艺,然后再结合历史上各朝各代的典型审美观及形制、工艺、材质对比鉴定。当每一件被鉴物呈现在面前及上手细察后就可从中得出结论、做出判断。论述如何区分、细辨其各朝各代产品的形制、工艺、材质的文字量庞大,版面所限不便详述。(此维具体分三个步骤进行鉴定的方法理论依据也另文详述)

(三)用社会自然科学常识和触感,审视鉴别被鉴物真赝

因造假者的作伪行为是违反生活常识和正常规律的,要做到合理和符合自然规律而又不留丝毫痕迹,是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因作伪的痕迹是根本无法掩饰的,这也是能鉴定真伪的一个重要要素。因为作假就势必要先在新器物之上做旧状和沧桑感,而旧状和沧桑感是器物在时间岁月和各种自然环境中,以微积量方式发生的极微量细小变化,是由量到质的一种自然反应状态。而人为在短时间仓促做的旧状和沧桑感自然就会显假,并留下许多破绽和漏洞。而对这些细微之处的破绽观察和发现,往往不是在大面表层,而是在做旧的死角盲区和细微之处,或是只有在空气、微尘、水分子能通过进入之处,因这些地方恰是作假做旧的死穴,从此处详察细观再动脑分析,就会发现可以确定新老真赝的一些直接重要证据。即使造假者知道了这种鉴定方法,他也无力改变和规避,因为犹如让他在复制时间岁月、历史。用此法在无数鉴定实践中屡屡奏效,甚至有已瞒过权威专家眼睛的器物也被此法察之。这种方法的应用要求鉴定者要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识辨知识、方法,从肌肤触感也可察出真赝新老的技巧,同时也必须具备应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唯物论的方法观。

因被鉴物的存世时间不同,决定了器物质地的物性硬软不同,也会使肌肤的触感不同,故触感也就成了鉴定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例如,刚烧制出来的器物,看似光洁的平面,实际在高倍显微镜下呈现凹凸起伏状,人眼直观时,却呈现的是光亮如镜的玻化晶体平面。当手触摸时,其周身密集无数极微小结晶,稍有滞手的涩感。但经岁月洗礼和空气氧化后,这些凹凸起伏状的微小晶体逐步在根本无法觉察到的各种外部因素作用下,渐渐变锉,变圆、渐无,经千百年的氧化渐变,触感就越棉腻柔软。因是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微小变化,这种变化区别和感觉有经验者还是能准确把握感觉到,但新手却还需有一个比较触摸练习体会阶段。

nlc202309040958

即使器物不被人所触摸使用及外力作用,一直静放千百年,它仍会在空气氧化作用下产生极微的变化,所以有许多宫藏未使用过的器物和入土、出土从未使用过的器物,千百年后都有这种变化,这种极微量的变化又需要百年至千年的积累过渡,要人为模仿这个过程是根本办不到的。人为模仿的结果和岁月磨砺的结果是根本不一样的,即使现在有人加化学添加剂制造这种效果,但用综合对比方法极容易识破。因两种光波效果完全不一样。如果是用兽皮打磨有光滑柔软触感,却会产生疆死呆板的死光效果,与老瓷器应有的内敛灵动宝光效果完全不同。故从生活常识和触感鉴定真伪,也是其综合鉴定的重要一环。(此第三维鉴定的三个步骤和评鉴的具体方法、理论事例另文再详述)

(四)用目前社会诸多仍有局限的科学检测仪器,扬长避短地做辅助参考鉴定

因为目前社会常用的数种检测设备在实践应用以来,严重暴露出了设备诸多的先天不足和极大的局限性(详情事例另叙),故而目前只能做参考。尽管仪器设备鉴定检测不权威,但它却仍有无限的潜在生命力。有待以后在实践鉴定工作中继续总结提高,加强提升完善设备功能后,科鉴的优势定会突显出来。因科技鉴定文物是未来历史发展的必然和进步,只需克服目前的局限与不足,扬长避短,总结提高,必是将来主鉴的方法和手段。

因设备仪器是人类基于对无限的客观世界的有限认识基础之上设计制造出来的,它的准确权威性和性能作用是设计人员对客观事物认知水平的客观反映。由于这些设计人员在设计前虽对相关文物专业知识有所学习和了解,但对文物鉴定的综合性学科和深奥复杂性的了解还是不够深入具体。再加上又没有与相关专业人员进行有效学习和深层次沟通,何况我国文物历史的浩瀚深邃、博大源远,即使是最高水平的专业人员对其认识也是有极大局限,故设计人员在相对不太精于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仅凭有限的主客观认识水平,综合材料、物理、化学知识的有限设计而制造出目前的设备。所以致使设备一经面世,就没有经受住实践的检验,出现了目前的尴尬局面。只有不断认识总结再实践,结合各个文物鉴定的权威人士、理化专业人才和各方面相关人才进行有机综合,找到真正的鉴定平衡关节点和更权威完善的方法。在原有设备基础之上,一定能研制出更权威、更实用的科鉴设备,定能做到准确、有效、能经受住历史和实践的检验。但尽管如此,还是可以发挥目前的优点长处,发挥能准确检测各种物理化学成分数据的优点和相关功能,结合其他五维,做参照鉴定还是极有帮助参考作用。证明支持以上观点的理论、数据、实例,需另文详细论述。(此第四维鉴定的三个步骤和评鉴的具体方法另文介绍)

(五)以气泡学和光学原理,把握认识并熟知各种被鉴物的DNA家族图谱,准确识别被鉴物的家族出处

所有新老瓷器其釉内有气泡是人人皆知之事,但这看似简单的釉内气泡内,却存在着奥秘万千的瓷器身世密码。这是我们瓷器鉴定界只有极少数人关注使用的一个方法,孙瀛洲、冯先铭老前辈也用气泡形态学做过断代参考,是我国用气泡学辅助鉴定的第一代研究开创者。之后若干年以来,又有一些有识之士加入到第二阶段的气泡研究鉴定行列,瓷器真赝身世之谜,也正从气泡学角度开始揭秘。一个新生事物出现到被认可,确有许多坎坷之路要走,因有相当数量的瓷器收藏鉴定者,不了解气泡学,更是不愿用气泡学鉴定,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因认识改变是要有过程的。这主要是他们对瓷器气泡形成原理及岁月的变化变异了解甚少所致,因此我们更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探秘。首先必须了解熟知气泡形成、变化、变异的共性规律和个性规律,就自然可以把握、认识、认知并熟知各种被鉴物的DNA家族图谱,并能准确识别被鉴物的家族出处和年代。当然要想利用气泡鉴定真伪、新老,就必须客观深刻了解掌握各个窑系气泡形成的机理和渐变、衰变、消亡的特征及规律(其形成的原理特征另文详述)。要求鉴定者要大量熟知各主要窑系的气泡、釉质、釉色特征,要求能做到在看不见器物全貌的情况下,仅在局部通过显微镜就基本能鉴出器物应该归属的窑系、窑口和新老真赝。故阐述此原理和鉴别方法需大量文字介绍,因版面珍贵,故也需另文系统介绍。(此第五维鉴定的三个步骤和评鉴的具体方法、实例另文详述)

(六)揭秘、认知、把握被鉴物的自然老化痕迹是文物鉴定最终定性的物证依据

任何文物包括瓷器,它们的自然属性均属物质。按物质论的理论概念,物质内在产生运动就是铁定规律。凡是运动就会有运动的轨迹,运动轨迹换言之也就是运动留下的痕迹。也正是这些运动痕迹给我们认识揭秘被鉴物瓷器的年代、物龄、新老、真赝提供了有力的客观物质证据。

因为任何经千百年以上的器物,自它诞生之日,无论存放于水下、地下、地上或动态使用、处于静止状态,都会在岁月时间、空间环境、物理化学的共同作用下,都有程度不同极微量的变化运动,这种极微量的运动在千百年的积累过程中,都会在器物不同位置留下微量渐变到自然质变的痕迹。虽然我们人类从未也不可能始终观察留取这一变化过程,但我们可根据器物本身在变化之中的不同阶段状态证据和对现存世的大量古物进行痕迹物证采集,按统计学原理进行反复分类比对分析,再与新生同类物种比对,得出何谓可靠老化微量渐变痕迹。而这种微量渐变痕迹,又具有人为不可复制的特性,这就为我们分辨被鉴物是古物还是新物提供了有力的物证。当然现已发现有人在赝品之上仿造这种痕迹,试想既是百年、千年极微量渐变形成的微观痕迹,怎是急功近利之徒随便可以仿造企及,我们在微观环境下对各种仿造之器反复细勘之后,发现在微观环境下,人为之痕和千百年极微量渐变形成之痕有天地之差,是人为根本无法做到的,这也正应了“历史的痕迹和历史是永远无法复制的”。

这些微量渐变痕迹在形态和表现形式上,却又千变万化,绝非单一形态,而且是形形色色的多种形态,不同“家族”不同窑系,不同年代,它的渐变痕迹都不尽相同,既有共性特征,又有个性形态,即使在同一器物之上,也是一种至数种渐变痕迹同时存在。还有一个特点是伪造的痕迹非常单一,就一种至两种极易发现,甚至肉眼都可发现,而微量渐变痕迹都较难发现,需用高倍显微镜,静心细致寻找才可发现。(注:数十种大类别和近百种小类别微量渐变自然老化痕迹的识别特征与方法,另需大量文字阐述。)但如何区分是关键。正由于此法在文物鉴定中显现出的无限生命力,已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度和重视。已有不少人员群体趋之若鹜地加入此领域,这确是好事,但也有诸多让人担忧之处。因为现在不少人,单一用此法已在从事社会鉴定,并已出现误鉴、错判的事例,搞不好很有可能使此新生物夭折,胎死腹中,因为不少人还未把工艺痕迹、人为痕迹、自然老化痕迹区分清楚,更没有把产生这三种痕迹的机理原因弄明白,只知是痕迹,不知为什么是这样的痕迹,故而导致一见器物有痕迹就判定是老器物,故使不少原本对此技术抱有极大希望的传统目鉴专家失去信心,并严重怀疑此技术的可能性和权威性。同时也使原本对此技术有怀疑和抵触的人更是以此为借口大肆诋毁,以保自己的传统地位。因为从目鉴和已知事实确定是一个新器物,可有人用错误的方法以人为痕迹判定成是老器物。照此鉴定怎能服人,这样下去很有可能会毁掉这个极有前景的新生事物。如果再用此技术办培训班收钱,这更是危险的行为。因为此技术还处在初级阶段,还需继续深化、完善。更需投身于此技术的各界精英反复交流、磋商,在相关管理部门的指导下,首先要在解决了是什么和为什么两个问题基础之上,再进行传授培训才合时宜。不然会以讹传讹,误人误己更误时间和误文物鉴定事业。如果仅从有限实物、图片和感受概念进行传授,完全会出现望文自生义、望图自生义、听话自生义的各自理解概念,将来社会就会出现同是一件器物同是痕迹专家鉴定却又会出现一件器物N种结论的尴尬局面,如此这样还会被社会和广大业界接受吗?能说此技术权威有效吗?所以说,凡从事此技术者,一定要爱护、保护这一新生事物。

以上仅是对六维基本概念的简单阐述,具体内容概念、操作步骤方法、鉴别的标准要素要用大篇幅文章才能阐明。其中每一维,都有三个鉴别标准,并进行评级,然后在依其三论做出初步结论,最后依六维十八款标准由6-12个相关专业人员分步进行综合勘验鉴定,汇总意见,做出最终结论。六维的创新方案方法,既用了传统方法,又用了创新的几个方法,再结合科检的数据,最后依据权威成熟的刑侦痕迹学技术,参照前五维综合结论,最终以审慎权威,自信有把握的态度,拿出敢承担法律责任的鉴定证书。

我们在做鉴定结论时,也是一改原来只出真赝两个结论的常规做法。我们的结论是三个,即真品、存疑待鉴、赝品。为什么要专门加上存疑待鉴这样一个结论,因为文物的特殊、复杂性必须要求我们要这样做,因为人对无限客观的认识极有局限,再加上中国文物考古历史不足百年的有限认识总结,去认识鉴别五千年源远流长,浩瀚深邃的中国文物本质,那真是可以说我们都处在无知、浅薄、好奇的探索阶段。原本远古一件极简单的物和事,要以我们今天现代人的文化和观点,就极难弄明白。故此在面对上百年千年的文物尤其是重量级文物时,我们认识不了弄不明白时,千万不要因虚荣心作祟怕丢面子,放不下专家架子,仅凭我们的主观无知认识,轻易一个“赝品、假货”而了之。著名文博大专家朱家溍文革后恢复工作到故宫博物院后,从前人定为赝品的垃圾堆中又鉴识出三件国宝级文物,其中就有展子虔的《游春图》。此例惨痛地告诉我们,鉴定结论千万不要只下两个结论,一定要三个结论。这样才是对历史和文物的负责,也能减少我们的错误和犯罪。因为后人会比我们聪明,以后科学会更发达,我们认识不了的留给后人去认识。

同时在实践过程中,既要不断总结提高、完善,更要广泛征求、团结文博界的专家学者,特别是那些老专家和民间隐身不露研究收藏的真正大家,还有广大收藏界的鉴藏精英及民间从事古玩交流实践中有眼力的人才。把各自观点、优点虚心地进行倾听、接纳,再进行融合,并进行梳理分析,找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和能让各界认可接受,并能经受住实践检验和历史审查的科学方法。任重道远,渴盼各界精英携手共进。

朱权的才艺和对戏曲理论的重大突破 第6篇

一、“贤王奇士”朱权的才艺和人生经历

朱权不仅拥有显赫的皇室成员身份,其学贯古今,有经天纬地之才,是明代著名的戏剧作家、戏剧理论家、历史学家、古琴家,对宗教哲学亦有深入研究,尤其是在我国戏剧理论发展史上有着重大影响。作为皇子,朱权由于其长相身材酷似朱元璋,且朱权自幼聪明伶俐、学识过人,深得朱元璋的喜爱和宠幸。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仅13岁的朱权便被朱元璋封为宁王,15岁时,朱权在大宁(今内蒙古宁城县一带)就藩,成为当时年龄较小的藩王。朱元璋之所以让朱权在宁城一带任藩王,并让朱权领兵8万驻守,是因为宁城县一带在当时属于十分重要的军事“巨镇”,朱元璋让朱权在如此重要的军事要塞镇守,目的就是让朱权防范灭亡不久的元朝王室卷土重来,由此可见朱元璋对朱权极其信任及寄予厚望[1]72。

朱元璋死后,由于太子朱标早亡,按照朱元璋和众大臣反复商议的结果,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建文帝)于1398年即皇帝位。朱元璋在位之时大封王室,将其20多个儿子均封为“亲王”,“亲王”分驻各地并且拥有相应兵权。朱允炆当上皇帝不久,就对朱元璋的儿子们(建文皇帝的叔叔们)开展“削藩”行动,导致许多“皇叔”对皇帝不满。1399年,燕王朱棣(朱元璋第四子)为反对建文帝的“削藩”行动而发动了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朱棣在起兵反对建文帝之前,曾经到大宁以“威逼利诱”的方式胁迫朱权随同朱棣一起讨伐建文帝,朱棣向朱权许诺在攻下南京之后两人分天下而治。1402年,燕王朱棣攻下南京夺取了政权之后即皇帝位,即明成祖永乐帝。朱棣即位之后,朱权认为自己对“靖难”兵变有巨大功劳而十分骄横,而朱棣不提之前向朱权许诺的分天下而治,削去朱权的兵权并且将其从原封地发配到江西南昌,当年朱权年仅25岁。

拥有治国理政杰出才干的朱权被发配至江西南昌且被削去兵权后,感到前途渺茫,但是并未自怨自艾、怨天尤人,而是冲举托志、养晦韬光,寄情于山水、戏曲、著述,和当时著名的文人学士交游甚好,并拜当时声名显赫的道家天师张宇初为师,朱权自己也成为明朝著名的道教学者。多才多艺的朱权还精通古琴、黄老术、天文、地理、占卜术、历史学、戏剧创作和戏剧理论研究等,在历史和戏剧方面的著作十分丰富,著有戏曲《私奔相如》、《大罗天》和历史著作《汉唐秘史》等几十种。朱权所编的专著《太和正音谱》是我国戏曲史上非常重要的理论著作,同时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戏曲曲谱,其所编的古琴曲集《神奇秘谱》也属著名古琴专著。此外,朱权制作的“飞瀑连珠”在历史上被记载为旷世宝琴,被誉为“明代第一琴”。

朱权一生著作十分丰富,除了戏曲作品、戏曲理论研究专著、古琴和道藏专著之外,专门记载其喝茶体会和经验的《茶谱》是我国茶文化史上的著名典籍,对我国茶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贡献[2]38。

二、朱权对戏曲理论的重大突破

朱权现存的两部戏曲作品《冲漠子》、《私奔相如》,在艺术特色、创作技巧方面并无多大的过人之处,但是朱权的上述戏曲作品中的“私奔”有反对封建纲常、肯定符合人性的“私奔”的理念,并且通过朱权特殊的皇室成员身份表现出来,令人回味无穷,容易启发更多的人对封建夫妇纲常、婚姻家庭观的反思。和朱权的戏曲创作实践相比较而言,朱权在戏曲理论上的贡献更大,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

1. 实现了对儒家文艺教化观的重大突破。

我国古代文艺观中,在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观点主张中,从孔子开始就一直强调文艺作品的社会教化功能,将一切文艺形式均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教化工具,突出文艺的“工具性”。在封建统治者眼中,以及在许多封建文人眼中,戏曲作为一种文艺形式,其最大的作用就是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这样的戏曲观念受到了严重的思想禁锢,不利于戏曲创作的发展。作为大明王朝皇室成员的朱权,对封建的、儒家的文艺教化观虽然没有直接提出尖锐的批评,但却通过提出“盛世心和”的戏曲观念在实际上取代了文艺教化观,实现了对戏曲理论的重大突破。朱权在《太和正音谱》的“序言”中写道:“夫礼乐虽出人心,非人心之和,无以显礼乐之和,礼乐之和,自非太平之盛,无以致人心之和也”,也就是提出了“盛世心和”的戏曲文艺观,以此取代了儒家“礼乐未教”的观点主张,实现了对儒家文艺教化观的重大突破。按照朱权的文艺观,只有“太平盛世”才能有“礼乐之和”,才可能“致人心之和”,这样的观点主张在实际上也并不符合文化艺术发展的客观实际,因为文艺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某个阶段可能并不同步,但朱权将戏曲作为“太平盛世”的产物,认为戏曲是“太平盛世”让人心和乐的文艺形式,实现了对儒家文艺教化观的重大突破,有利于文艺理论打破儒家观念一统天下的牢笼而实现创新发展[3]41。

2. 实现了对戏曲文艺形式认识的重大突破。

在朱权之前,人们对戏曲文艺形式的认识是极为片面的,仅仅从某个侧面、局部审视戏曲文艺作品。有的戏曲家认为戏曲主要是演唱的艺术,有的认为戏曲是音韵的艺术,有的认为戏曲是记述演员活动的作品,他们对戏曲的认识是非常片面和狭隘的,并没有将戏曲作为一种由戏曲作家、演员共同进行创作的艺术,在对戏曲文艺形式的认识上存在严重的禁锢和约束。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对戏曲进行了全面的打量,朱权以超人的眼光、创新的思维对戏曲文艺形式的上述片面认识进行了批评和总结,认为戏曲是一种综合的文艺表现形式。朱权基于对戏曲文艺形式的新认识,在《太和正音谱》中对著名戏曲作家的创作风格进行了评价总结,在“杂剧十二科”中对戏曲的创作题材进行了分类,在“古今英贤乐府格式”中对元代著名戏曲家的创作风格进行了点评,在“善歌之士”中对戏曲作家的创作也进行了评论并提出了具体的演唱标准,在“词林须知”中对戏曲的角色和演唱风格等进行了精辟论述。朱权基于对戏曲文艺形式的新认识,将戏曲作为一种综合的文艺形式进行评价,对综合艺术的各类因素进行了论述,在当时无疑是对戏曲理论的重要突破。

3. 实现了对戏曲文艺理论批评的重大突破。

我国戏剧发展的历史和西方不同,西方戏剧发展的过程中理论体系的建构早于理论批评,而我国戏剧发展中文艺理论批评远远要早于戏剧理论体系的建构。我国两宋时期就已经产生了戏剧文艺批评的相关文章,在元代杂剧空前繁荣之后,戏剧文艺批评也逐步走向丰富和繁荣,周德清、钟嗣成等人就是著名的戏剧文艺理论批评家,但是元代对戏剧文艺的理论批评还比较散见,是零散的文艺理论批评,并没有形成文艺理论批评的体系。朱权的《太和正音谱》中的“古今群英了月格式”中对戏曲的文艺理论批评不再是零散的,而是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批评和评价,集中和系统地按照特点的审美对所选择的187名元代戏曲作家的作品进行了评价,实现系统化评价的同时,更能够抓住戏曲作品的特色,实现戏剧文艺理论批评的重大突破。

4. 实现了对戏曲理论范畴设定的重大突破。

人们在研究包括文化艺术在内的一切事物之时,对具体事物的本质属性、表现形式等进行抽象概括是十分必要的,并且人们在对事物进行概括的时候必须提出一定的理论概念和范畴,因为准确的事物概念和范畴在通常情况下能够概括事物的本质,对事物做出准确的概念和范畴认定标志着理论的清晰度和深度,是一种高级思维辨认的结果。在朱权之前,研究者将戏曲和乐府混为一谈,至少没有将两者严格区别开来,朱权在进行戏曲理论研究的过程中,明确区分了“乐府”和“杂剧”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体式、格式、科三个不同的戏曲理论范畴,表明朱权对戏曲理论研究的深度和清晰度均在当时首屈一指。关于“体式”,朱权《太和正音谱》第一部分“乐府体式”进行了论述,将其分为宗匠体、丹丘体等15类体式,并对每一种体式的特点进行了说明,按照朱权的分类,主要是按照作品的内容归结为某一类作品作为一种体式,同时以按照区域作为标准而总结出作品的共同特征作为一种体式,朱权对体式的划分较为宽泛,但是其外延却基本明确;关于“格式”,朱权《太和正音谱》的“古今群英乐府”的点评中即包括了格式的分类,朱权对187名元代戏曲作家的创作进行了点评,朱权所指的“格式”就是目前我们所说的“创作风格”;关于“科”,朱权《太和正音谱》的“杂剧十二科”就是戏曲批论史上首次对元杂剧题材进行的分类,在戏曲理论上实现了重大的突破,表明朱权对不同于散曲的内容有着十足的把握。

参考文献

[1]万伟成.朱权的戏剧学体系及其评价[J].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8(12).

[2]朱海燕.朱权《茶谱》的“清逸”审美思想[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4).

突破理论 第7篇

新准则发布前有关企业合并与合并会计报表的会计处理规定主要集中在《企业会计制度》中有关长期投资的规定、1996年8月财政部颁布的《企业兼并有关财务问题的暂行规定》和《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等文件中。本次企业合并与合并会计报表准则与之相比, 实现了几项重要的突破, 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充分考虑我国国情, 区分企业合并类型

在企业合并准则中, 将企业合并划分为同一控制下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两类, 并规定了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这是考虑我国现实的国情, 做出的一项创造性的选择。我国很多企业的并购重组是发生在受中央、地方国资委控制的国有企业之间或者同一企业集团内两个或多个子公司的合并, 即具有关联关系的关联方之间。此时, 合并方与被合并方往往并非出于自愿进行并购交易, 在合并时常常采用类似股权联合或直接划拨的方式, 合并对价也不是双方讨价还价的结果。这样的合并就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如果要求采用购买法进行处理, 由于合并双方存在关联关系,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就很难做到公允, 就会产生较大的利润调节空间, 同时会加大合并方编制合并报表的成本。因此, 在新准则中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要求以账面价值计量的权益结合法进行处理。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 未对此类企业合并做出具体规定。所以, 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存在的4个重大差异之一。

二、对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规范了会计处理方法

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 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对于此类合并, 企业合并准则只允许采用以公允价值为计价基础的购买法进行处理。相对于原有规定,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主要突破在于:

1. 购买方以公允价值确认合并成本。购买方在购买日对作为合并对价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2. 正本清源, 废除了“合并价差”, 规范了合并商誉的账务处理。合并价差本身就是一个融合并商誉与被购买方的净资产评估增值于一体的混合概念。新准则取消了这一不科学的概念, 并明确界定了合并商誉的概念, 即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对于初始确认后的商誉, 新准则不允许进行摊销, 而应当进行减值测试, 确认减值损失。这一新理念符合合并商誉自身的特征, 即合并商誉本身不属于可摊销资产的范畴, 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由于负商誉的概念不容易被人理解与接受, 新准则未提出负商誉的概念, 而对于购买方对于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的差额经复核后计入当期损益。

3.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 母公司应当以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子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 因企业合并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应当以公允价值列示。为此, 母公司应当设立备查簿, 记录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

三、顺应历史潮流, 运用修订的实体理论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3种理论中, 合并财务报表准则顺应历史潮流, 借鉴国际会计准则, 选择了实体理论作为编制基础。作为财务会计的三大难题之一,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理论主要有所有权理论、实体理论和母公司理论。我国在《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中所采用的理论是修订的母公司理论 (或称为当代理论) , 其最大的优点是简便、容易操作, 但也存在无法克服的缺陷:一是母公司理论本身是所有权理论与主体理论的折中, 具有明显的折中主义与实用主义特征, 缺乏逻辑一致的理论基础;二是少数股东权益、少数股东损益的性质认定模糊不清, 不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 在计算财务指标时, 也会受到少数股东权益与少数股东损益的干扰而无所适从;三是双重计价问题, 归属于母公司的子公司净资产份额按合并日的公允价值计价, 而少数股东拥有的净资产份额按历史成本基础计价, 双重标准产生逻辑的不一致;四是合并价差内容繁杂, 界定不清, 不摊销合并价差可能导致合并净收益的高估。

新准则以“控制观”为依据选择实体理论作为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基础。根据实体理论, 按完全合并法编制的合并会计报表, 合并的是母公司所控制的资源, 而不是母公司所拥有的资源。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 采取完全合并法, 以母公司和其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为基础, 根据其他有关资料, 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后, 抵销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的影响后, 由母公司合并编制。在具体采用实体法时, 新准则做了相应的修订。按照实体法的观点, 母公司所控制的是子公司的全部价值, 因此实体法提出子公司的少数股权应纳入合并会计报表, 也应以公平价值反映, 并可以为少数股东确认商誉。但是按照上述原理计算的商誉具有推定性质, 缺乏可核实性。这种推定实质上假设子公司的少数股东也愿意与控股股东支付同样的价格来购买其相应的股权。但实际情况与这一推定过程所隐含的假设严重背离, 按主体观计算出的商誉, 其合理性一直为会计学术界所质疑。所以新准则采取了务实的谨慎性的会计处理方式, 把合并商誉仅限于母公司收买价格高于其获得的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份额的差额部分, 不为少数股权确认商誉。

运用修订的实体理论编制会计报表, 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实体理论以控制观的宽广视野来看待企业集团整体, 与控制的经济实质相耦合, 与合并主体存在一致的逻辑概念关系, 承认了企业并购过程中母公司通过产权控制而产生财务杠杆效应的客观事实, 编制会计报表的目的是为所有给企业集团提供资源者服务;二是少数股东权益和少数股东损益的性质认定符合我国会计要素的定义。少数股东权益不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 不是一项负债, 而是合并股东权益的一个组成部分;少数股东损益也不是一项费用, 而是合并主体的合并净利润的组成部分;三是不为少数股权确认商誉, 避免了少数股权商誉的推定性质, 符合实际。对合并商誉采取减值测试而非摊销的方法更科学、更合理;四是全面抵销集团内公司间交易未实现损益, 无论是顺销、平销还是逆销, 都要抵销到未实现的损益, 从而有助于抑制企业利用集团内的关联交易操纵利润的现象。五是符合国际潮流, 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企业合并》中就明确规定了合并会计报表应当采取实体理论来编制合并报表。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是大势所趋, 有利于增强国内外会计报表的可比性, 减轻在国外上市公司的报表编制成本, 打造中国真正的跨国公司。

四、使用公允价值计量, 增加信息的有用性

公允价值的引入是本次会计准则改革的一大亮点。公允价值由于具有理论上的巨大优越性以及现实的需要, 在国际会计准则与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我国对于公允价值的使用经历了曲折的历程, 造成了“先用后弃”、“禁而又用”、“用而无方”的混乱局面。本次在企业合并中, 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应用公允价值来计量确定合并成本, 购买方在购买日对作为合并对价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 计入当期损益。购买方在购买日应当对合并成本进行分配, 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应当单独确认并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的运用,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公允价值是经济学中价值概念的会计表达, 是对能反映会计要素本质特征的现值概念的体现;公允价值会计就是基于价值和现值的会计。它是现代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最初演绎逻辑的体现, 是促使会计学资产、会计学收益向经济学资产和经济学收益回归的基础。长期以来, 经济学上对收益的认识 (经济收益) 与传统的会计收益存在很大的分歧。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 (J.R.Hicks) 在1946年所著的《价值与资本》中将经济收益定义为“在期末和期初保持同等富有的前提下, 一个人可以在该时期分配的最大金额;或是扣除业主 (所有者) 投资和不计派给业主款后, 收益为当期净资产的变化额”。经济学上的收益是建立在实物资本保全基础上, 不仅包括以实现为基础的会计收益, 还包括未实现的资产价值的变动;既考虑交易的影响, 也考虑非交易因素的影响。经济收益根据期末期初净资产的差额确定, 所体现的是以现行价值或公允价值为基础的“资产—负债观”。实践发展证明, 经济收益比会计收益更全面, 对利益关联者的决策更具有相关性。费尔萨和奥尔森 (Feltham and Ohlson) 的净盈余理论提供了一个与计量观相一致的框架, 从而进一步为公允价值计量提供了理论支持。净盈余理论认为, 当所有的利得和损失都通过收益表进行反映时, 企业价值可表示为资产负债表中的企业资产账面净值与未来非常盈利的预期现值之和。资产账面净值可以直接从资产负债表中获得, 投资者只需获取信息估计非常盈利的预期现值。但由于市场的复杂性和人的有限理性, 投资者不可能像信息观所假设的那样可以熟练地计算出未来非常盈利的现值。因此要求会计人员尽可能完整准确地提供更多的有关资产账面价值的有关信息, 从而为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即会计人员有责任把现行价值或公允价值体现在财务报表本身中, 以提高财务报表的有用性, 这就是会计中的计量观。因此, 净盈余理论以及由此衍生的会计计量观直接导致了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由于其高度的决策相关性, 越来越受到相关关系人尤其是投资者和债权人的青睐。但同时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却引起了一部分人的担忧和怀疑。本文认为这种公允价值会计信息不仅具有相关性, 而且具有合理可靠性。FASB对可靠性的表述是:“一个会计信息指标的可靠性, 以真实地反映它意在反映的情况为基础, 同时又通过核实向用户保证, 它具有这种反映情况的质量” (SFACNo.2) 。可靠性的主要标志包括真实性、可核性和中立性。IASC认为会计信息“当其没有重要差错或偏向并能如实反映其所拟反映或理当反映的情况, 而能供使用者作依据时, 会计信息就具备了可靠性”。可见, 反映真实性是可靠性的核心质量标志, 而可核性和中立性则是验证其可靠性应具备的条件。在反映真实性上, 公允价值信息为使信息更具有决策相关性而更注重于经济真实性, 而历史成本不反映经济环境变化对资产价值或价格的影响, 因而公允价值信息优于历史成本信息;在可核实性上, 一般说来历史成本信息优于公允价值信息, 但也不尽然, 因为可核实性可以分为结果的可核实性和过程的可核实性, 历史成本的可核实性实际上是指过程的可核实性, 即如果历史成本模式下的会计程序本身就是不正确的, 那么其过程的可核实性也毫无意义;在中立性方面, 公允价值信息优于历史成本信息, 因为公允价值是基于市场信息的判断, 内涵于市价中的对未来现金流量的一致估计是比任一市场参与者的主观估计更有信息含量和更中立的预测。总之, 公允价值信息不仅是相关的, 而且也是合理的、可靠的。

公允价值会计的采用标志着会计理论从此真正走上了实现财务会计“价值计量”梦想的不归路。公允价值的使用, 可以提供更加相关而又合理可靠的会计信息, 体现了购买合并的经济实质, 有利于合并报表的使用者甄别、判断、分析, 做出正确的选择与决策。

五、以实质控制为基础将全部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 使合并报表信息更全面、更完整

新准则以实质性控制为基础, 明确规定母公司应当将其全部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这就解除了在《关于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请示的复函》 (财会二字【1996】2号) 有关中小规模企业和银行、保险等特殊行业可不纳入合并范围的规定, 从而使得合并报表是对由母公司和子公司所组成的企业集团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信息的真实反映。新准则要求将母公司所能控制的子公司均需纳入合并范围, 而不一定考虑股权比例。同时, 新准则对于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 只要仍然能够控制, 也要纳入合并范围。此外, 新准则对于报告期内子公司的增加、处置等事项等给出了具体的处理规定。总之, 新准则关于合并范围的规定, 能够有效地避免通过人为的交易安排随意调整合并范围的情况, 有利于抑止母公司将资不抵债的子公司作为操纵利润工具的企图, 提供的信息更加全面、充分、完整。

需要指出的是, 对于同受两方或多方控制的合营企业不符合新准则对控制的定义, 因而按新准则的规定, 将合营企业排除在合并范围之外, 即取消了合并比例法的适用, 对合营企业应采取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权益法进行核算。

六、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权益法调整, 增加了有效信息含量

新的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 投资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在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中规定, 合并财务报表应当以母公司和其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为基础, 根据其他有关资料, 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后, 由母公司编制。这些规定与原来的有关规定是显著不同的, 因为原规定对具有控制权的投资 (及对子公司投资) 要采用权益法核算。新准则的处理规定是与国际会计准则相一致的。为什么要这样改呢?这是因为“采用成本法编制的独立财务报表具有相关性” (国际会计准则的解释) 。也就是说, 采用成本法处理对子公司的投资, 着重反映投资所能够收到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这是确确实实的现金流入, 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较为关心的信息, 所以采用成本法编制的独立财务报表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同时, 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 按权益法进行调整, 不仅可以全面反映母公司控制实质的投资权益的变化, 而且也便于母子公司相关项目之间的抵销会计处理。通过这样一种会计处理, 可以增加财务报表的综合信息含量, 更有助于会计报表使用者进行分析决策。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S].2006.

[2]刘刚.公允价值计量综述[J].财会通讯, 2004, (2) :28-31.

[3]谢诗芬.公允价值:国际会计前沿问题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4.

[4]谢诗芬, 戴子礼.会计理论研究的百年回顾:会计计量视角[J].财会通讯, 2003, (9) .

突破理论 第8篇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移动通信获得了空前的高速发展, 但随着3G大规模建设告一段落, 运营商转入“精细运营”, 移动通信无论从基础创新还是产业布局方面开始明显放缓, 整个移动产业急需注入革命性、突破式的创新血液。

北京邮电大学张平教授一直积极致力于移动通信基础理论研究与创新。1998年, 北邮无线新技术研究所成立, 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以及产业发展, 张平与团队中的精英骨干组建了北京星河亮点公司, 专注于TD-SCDMA综测仪器开发, 并已经商用。近日, 张平接受了本刊记者独家专访。

传统通信理论的问题

在张平看来, 移动通信传输技术的的基本问题是如何平衡频谱效率和功率效率这一对矛盾, 香农信息论为平衡这两个因素给出了著名的香农限。解决这个矛盾的过程也就为通信信道容量的发展提供了研究方向。

“很长时间里, 业界对传输技术的创新是以单用户、点到点‘香农限’为前提的, 香农公式给出了决定信道容量C的三个信号物理参量:频率、时间及功率之间的辩证关系, 并给出了信道的极限传输能力, 即传输的有效性问题。也就是传输带宽和信噪比之间可以实现互换。尽管香农公式给出了这一互换关系的极限形式, 但并未解决具体实现方法。

所以提高通信系统容量面临的挑战受限于两个因素, 一是由于可用的频谱资源日渐稀缺以及宽频带实现AD采样复杂度极高, 导致带宽无法无限度扩展;二是功放效率提高困难, 成本及干扰等的限制导致功率无法无限度提高。

同时, 模拟到数字信号转换时必须遵循的采样定理, 传输过程中无符号干扰必须遵循的奈奎斯特定理等限制因素, 似乎都在告诉人们通信信道容量已到极限, 通信的基础理论大厦已经牢不可破。

张平告诉记者, 一直以来, 研究人员通过改进通信调制方式来提高频谱效率, 从QPSK到64QAM, 移动通信的频谱效率提升了3倍, 但是传输功率随之提高了近10倍。频谱效率的调高付出这样大的代价显然与当前“绿色通信”的概念是冲突的。

基础前沿新突破

张平指出, 移动通信发展到现在, 也促使基础理论在进一步发展。比如信息论已从点对点演进到多点对多点的信道, 即所谓的MIMO系统, 它可以在不增加带宽和天线发送功率的条件下成倍提高信道容量, 也可利用多天线来抑制信道衰落。同时, 由于FFT可以方便地实现, 使频谱效率提高近一倍的正交频分复用 (OFDM) 也在复杂的移动通信传播环境中找到了用武之地。这样OFDM—MIMO就成了3G演进技术和4G的空口惟一基本技术。

另外, 多用户信号在传输时对正交性的严格要求也受到了质疑。这种质疑张平形象地描述为:“信道容量就像一个箱子, FDMA把3个挡板平行等间隔地放入, 3个人可以平躺在上面, 因为有很大的空间躺着很舒服;TDMA为了把装入的人增加, 把每一层都均分成3块, 这样就可以装入9个人了。CDMA把挡板都撤掉, 但是对每个用户的表征扩频码仍然有很高的要求。如果不考虑这些规则, 就像杂技演员一样, 依照专业的规则, 屁股顶着脑袋, 这个箱子装入的人会更多。这个规则就是编码, 尽管不正交, 但容量肯定会有提高。现在也有人在研究这种多用户信号的编码和其完备性规则。”

同时, 对通信单节点不同的网络信息论及网络编码也是未来宽带无线通信网重要的发展方向及关键技术之一, 它打破了用户间的信息独立, 在网络节点执行编码—转发, 达到理论最大信息流。在无线通信有限频谱资源和用户无限的速率需求的矛盾下, 利用无线电磁波自然叠加特性和网络编码, 产生了物理层网络编码。“这是一个很有前景的研究方向”, 张平告诉记者。

张平还介绍了被评为2007年美国科技十大进展的压缩感知理论, 它的出现突破了Nyquist采样定理的限制, 能够对稀疏信号进行低于Nyquist速率的采样。压缩感知是利用宽带信号在频域中呈现的稀疏特性, 解决宽带频谱感知中极高采样速率的挑战。

张平若有所思地告诉记者, 在看似完备的通信基础理论的朗朗晴日下, 似乎也出现了几朵“乌云”。张平认为, 在科技领域, 随着人类认知自然世界的深入, 权威者的一些约定和规则并不是不可打破的。

认知无线网络研究与国际同步

目前, 张平正投入到认知无线网络这一前沿领域的研究中, 并任国家基础研究重大计划973项目“认知无线网络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的首席科学家。将人类的认知概念引入到无线通信技术上产生于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初期, 最初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定义是对频谱资源从时间、空间和频率等多维度的重复利用和共享。在长期对无线通信网络的研究中, 张平认为泛在化的无线网络不仅仅面临频谱资源高效利用, 同时还面临异构无缝融合的挑战, 其本质体现为贯穿于无线传输、网络互联、业务提供对动态复杂环境的智能适应性问题。为此他归纳总结出认知无线网络必须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为体系结构的适变性、多域环境的认知性以及控制与决策的自主性。

围绕这些科学问题的深入研究, 2008年他率领全国多所优势研究团队开始研究新的理论和关键技术。他提出了认知无线网络的智能适应性应推广至多域动态复杂环境中这一新理论, 其中多域认知框架、认知流等得到国际学术界认可, 已有16篇提案被国际标准化组织采纳, 使我国在认知无线网络的研究和标准化方面与国际同步, 有些还有所超前。他因此获得了2010年国家工信部颁发的ITU提案突出贡献奖。

突破理论 第9篇

1 计算机智能化图像识别系统概述

计算机智能化图像识别系统一般分为五个部分, 即对所要识别的图像通过一定的手段将其输入到计算机内, 经过计算机预处理和特征提出再对识别的图像进行匹配和分类。作为计算机智能化图像识别的第一步, 图像输入主要是将已经采集到的图像输入到计算机内进行处理。计算机预处理过程主要是对将要识别的图像进行图像区和背景区的分离并且将图像进行细化增强图像的二值化, 提高计算机智能化图像识别的后期处理的速度和效率。为了能够尽量地还原图像的真实性和减少其虚假特征可以将图像的特有特征用数值的形式表示出来。在计算机智能化图像识别系统中如果需要将输入的图像与已有的图像进行匹配就必须用一种精确的方法将其分配到不同的图像库中减少计算机对图像的搜索时间。在计算机智能化图像识别系统中为了准确地判断出所输入的图像的性质就必须把当前输入的测试图像和之前已经保存的图像进行对比和分析。具体如图1所示。

2 计算机智能化图像识别技术的研究现状

在对图像进行识别和处理的领域中图像的识别和分割是一个也重要的问题。虽然在相关专家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相关的发展, 但是还是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传统的图像识别主要经历了文字识别和数字处理以及物体识别三个阶段。在20是50年代的时候文字识别的对象主要是字母和数字以及符号, 许多的专用设备都开始广泛地运用了这一技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数字图像开始运用于对图像的处理和识别的研究领域, 数字化图像处理更加具有存储量大和方便传输和压缩等优势, 为图像识别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广泛的发展空间。数字图像处理主要是表现在对物体的识别中的三维数据和图片的感知和认识。物体识别主要是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借助了人工智能化的特点将其研究和探索的成果广泛地运用到各种行业领域中。

计算机智能化图像识别技术在目前需要提高其对图像的识别能力, 在图像的传输过程中充分地运用不同类别空间的映射[2]。作为一种成熟的图像识别和处理技术, 计算机智能化图像处理技术在不断地研究和发展, 对各种图像的类别和特征进行有效地对比和匹配, 提高图像处理后的清晰度和识别度。

3 计算机智能化图像识别技术的特点和优点

3.1 计算机智能化图像识别技术的主要特点

3.1.1 信息量大

计算机对图像信息的处理主要是采用二维信息的方式, 因此对计算机的配置和计算机的运行系统的速度以及计算机的存储量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图像信息与语言信息相比所需要的频带较宽, 无论是在计算机的成像过程中还是在图像的传输中以及图像信息的存储和处理的过程中都需要一定的科学技术。

3.1.2 相关性大

计算机系统中对图像的各个像素都是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所以在计算机智能化图像的识别过程中需要对输入的各种图像信息进行有效地压缩才能够对不同的图像信息进行分类和匹配。尤其是对三维景物的选取上, 输入的图像本身是没有再现三维景物的几何信息能力, 因此对三维景物的背后所需要反映的部分信息必须进行适当地假设和重新地测量[3]。计算机在对图像进行智能识别的过程中需要对三维景物进行适当地引导以便于解决在计算机智能化图像识别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

3.1.3 人为因素大

计算机智能化图像识别在对图像进行后期处理之后总是由人来进行评价的, 因而计算机在对图像进行智能化识别的时候受人的因素影响较大。然而, 人的眼睛总是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情绪和知识兴趣爱好的影响。因此, 为了提高计算机对图像进行智能化识别的质量应该尽量地让计算机模仿人的视觉, 充分地模拟人们在对图像进行观察和评价时候的状态。

3.2 计算机智能化图像识别技术的优点

3.2.1 精确度高

因为现在的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只能将一幅模拟的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转换为一种二维数组, 基本的扫描仪都能够对图像的像素转化为32位。因此计算机智能化图像识别能够将任何的图像的精确度满足用户的任一要求。

3.2.2 表现型强

计算机智能化图像处理可以准确地处理影响图像处理的相关因素, 例如图像的存储状况和图像的输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故障。计算机智能化图像识别系统能够在任何的情况下对图像进行还原和再现从而保证了图像在经过计算机识别和处理的时候的像素。

3.2.3 灵活性好

计算机智能化图像识别系统在对图像进行识别和处理的时候, 可以根据图像的客观情况来将其放大。由于图像的信息总是来自于各个方面, 无论是来自生物显微镜下的细胞图像还是对于宇宙中位于天文望远镜下的庞然大物都能够在计算机智能化图像识别系统中进行识别和处理, 通过线性运算和非线性处理实现图像的识别功能[4]。在对各种不同的图像信息进行正确地编码之后用二维数据将图像的灰度进行组合在计算机上可以清晰地显示出图像的质量。

4 计算机智能化图像识别技术的理论性突破

4.1 计算机智能化图像识别技术朝着高速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无论是在生活领域还是科学领域计算机的运行速度都会对生活和工作产生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图像进行智能识别对计算机具有特别的要求, 而现在的计算机在科学技术水平的促进下不断地提高其自身的硬件水平。不仅如此, 在计算机的内部配置方面也比以前有了相当大的进步, 计算机在进行图像的采集和处理的过程中分辨率都大大地提高了, 同时对图像的存储设备的性质也在日益地更新。图像作为一种二维度信息, 计算机将其进行识别的过程中将更多的三维信息赋予图像中并且通过各种计算和技术的处理而得到相应地改进[5]。

同时, 计算机在对图像所显示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压缩的时候开始以多媒体的形式对其进行信息化转换, 使得计算机智能化图像识别尽量能够按照人的思维和意识来进行从而提高计算机的智能化水平和对图像识别的工作效率。

4.2 计算机智能化图像识别技术朝着多维方向和高科技方向发展

计算机在对图像进行识别的过程中开始从二维角度向三维角度和多维角度发展, 因此对各种图像的数据信息处理的更加精确。目前由于硬件水平的逐渐提高, 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的功能也在不断地提高, 因此计算机智能化图像识别的领域越来越广泛。随着新的技术理论和新的科学计算方法的诞生, 计算机在对图像的识别和处理过程中更加侧重对其详细的信息进行分类和整理, 经过系统的转化后形成高清晰度的图片。

5 计算机智能化图像识别技术的运用

5.1 医学生物工程

计算机智能化图像识别技术可以对诸如红细胞和各种染色体进行识别, 从而有利于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更好的医学研究。在医院的很多部门例如心电图的分析以及彩超和超声波图像处理都广泛地运用了计算机智能化图像识别技术。

5.2 工程建设方面

计算机智能化图像识别技术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尤其是对相关零部件的检测和分类以及对输电线路故障的分析和排查方面都借助计算机的智能化工程得到了有效地解决。在工业生产过程中, 施工人员对工程的焊接和装配的过程中都充分地运用计算机对图像进行智能化识别从而减少了施工误差的发生, 保障了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

5.3 文学艺术方面

文学艺术方面对计算机智能化图像识别技术的使用非常普遍。在广播电视领域, 电视要想播出高清晰度、高质量的画面就必须借助计算机对所拍摄的画面进行处理和识别。计算机能够对动态图像进行相应地采集加工合成从而形成电视画面。为了避免图像在播出的时候出现失贞的情况, 计算机可以对输入的画面进行智能化处理, 尤其是一些人为的失误都能够通过计算机进行自动地调整。在美术方面, 计算机智能化图像识别技术可以对每一幅作品的像素和色彩方面进行相关地调整, 使其输出后能够更好地反映现实生活的。除此之外, 计算机智能化图像识别技术在服装设计与制作和动画制作以及发型设计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5.4 商务业务方面

计算机智能化图像识别技术在电子商务和酒店商务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 其可以在很多的方面代替人工操作从而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比如, 员工每天在进行上下班的时候都可以在经过大门通道的时候进行电子身份签到和认证。同时对于一些重要的商业资料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智能化图像识别技术进行防伪说明等等。

除此之外, 计算机智能化图像识别技术还经常运用于航空航天事业和通信工程事业以及科学研究等领域方面, 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6 结语

文中通过对计算机智能化图像识别技术的特点和概念以及其优点等方面进行了简要地分析和阐述, 同时对其在理论上的创新和突破进行了讨论。计算机智能化图像识别技术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必须对其进行高度地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 对图像进行智能化地处理越来越重要。计算机智能化图像识别技术在工业和农业以及科学研究等各个方面将发挥关键的作用。同时, 计算机智能化图像识别技术在不断地运用和发展过程中将会越来越成熟。

摘要: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推进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计算机智能化图像识别技术也越来越成熟。计算机智能化图像识别技术的发展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地发展, 尤其是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 计算机智能化图像识别技术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应对国际动态和局势促进我国各个领域的发展和进步。文章以计算机智能化图像识别技术作为研究重点, 描述了其结构系统和工作原理, 同时对计算机智能化图像识别技术的一些理论突破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希望可以对我国的信息工程等领域提供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最后, 笔者对计算机智能化图像识别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发展策略为我国未来的计算机事业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图像识别,图象分割,特征提取,图像增强与恢复

参考文献

[1]杨小冬, 宁新宝.自动图像识别系统图像分割算法的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2004, 40 (4) :424—431.

[2]李建华, 马小妹.基于方向图的动态阈值图像图像二值化方法[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2, 42 (5) :626—628.

[3]康剑莉, 陈罡, 毛金明.基于Cabor小波特征的磨粒图像识别新方法.激光与红外.2005.3.35 (3) .

[4]柳稼航, 杨建峰, 单新建, 尹京苑.一种基于优先搜索方向的边界跟踪算法[J].遥感术与应用, 2004, 19 (3) :209-213.

突破理论 第10篇

经济机制理论主要研究在自由选择、自愿交换、信息不完全及决策分散化的条件下, 能否设计一套机制 (游戏规则或制度) 来达到既定目标, 并且能够比较和判断一个机制的优劣性。[1]激励相容原理和显示原理是机制设计理论的两个核心问题。如果一种制度安排能够使行为人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 实现集体价值最大化目标, 那么这一制度安排就是激励相容的。显示原理就是设计一种机制, 使行为人披露真实私人信息, 从而消除信息不对称。行为人说假话是因为有利可图, 一旦设计出一个合理机制, 使得行为人若是选择说谎也会给自己造成不利损失, 那么行为人就会选择说真话来取代说假话。虽然不知道每个行为人的私人信息, 但是可以利用机制设计, 使行为人理性地根据真实情况做出选择。

机制设计理论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将私人信息和激励问题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机制设计理论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信息成本问题。即所设计的机制需要较少的关于消费者、生产者以及其他经济活动参与者的信息和信息成本;二是机制的激励问题, 即在所设计的机制下, 使得各个参与者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能够达到设计者所设定的目标。

从研究路径和方法来看, 传统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把市场机制作为已知, 研究它能导致什么样的配置, 而机制设计理论则把社会目标作为已知, 试图寻找实现既定社会目标的经济机制。机制设计理论可以让研究者能够在相对不严格的假定下系统地分析和比较多种制度。

二、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

1.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历程

(1) 恢复各类农村金融机构时期 (1979~1993年) 。

1979年之后, 中国开始了第一阶段的农村金融制度安排, 主要是恢复各类农村金融机构。中国农业银行在1979年恢复, 统一管理支农资金, 集中办理农村信贷, 领导农村信用社。1984年8月, 国务院决定恢复和加强信用合作社的“三性”, [2]

(2) 建立三位一体[3]新一轮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更多考虑的是解决农村信用社的经营问题, 对服务“三农”问题考虑较少。

(2) 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数和涉农贷款减少。

在商业化改革过程中, 四家大型商业银行的网点陆续从县域撤并, 部分农村金融机构也将信贷业务转向城市。2007年末, 全国县域金融机构的网点数为12.4万个, 比2004年减少9811个。县域四家大型商业银行机构的网点数为2.6万个, 比2004年减少6743个。农村信用社县域网点数为5.2万个, 分别比2004、2005和2006年减少9087、4351和487个。2004~2006年, 除四家大型商业银行以外的县域金融机构网点数年均下降3.7%, 其中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县域金融机构网点数年均下降9.29%。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 农村金融资产规模增速减缓, 在全国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中的占比不断下降, 由1993年的20.65%下降到2005年的9.98%。[4]

3.来自机制设计理论的分析

(1) 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中存在多重利益目标。

这一时期的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是自上而下的政府强制性行为, 政府作为权力中心和推动制度变迁的第一行动集团, 在决定与推行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时, 既有促进农村金融效益最大化的动机, 更有巩固既定经济体制和自身利益的意愿。在整个制度变迁过程中, 政府根据自身利益目标进行制度设计, 农民及金融机构只是被动的接受者。

银行进行的商业化改革, 从国家的层面看是为了消除银行的历史包袱, 就银行而言, 商业化改革后其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从这两个经济参与者来看, 改革过程中都较少考虑服务“三农”的目标。而作为经济参与者的农民, 希望能够通过农村金融制度变革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 进而增加自身的经济收入。可见, 这一时期农村金融制度变迁过程中, 交织着政府、金融机构和农民不同的利益目标。这种情况下, 很难设计一种制度同时实现所有的目标, 在改革过程中必然有所偏重。

(2) 商业化时期的高信息成本和激励不相容。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中国开始了银行的商业化改革。这一阶段农村金融制度安排的目标是通过构建三位一体的农村金融体系, 达到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目的, 为实现这一目标所采取的制度安排是在原有体制框架内对存量金融机构进行的商业化改革和产权制度变革。但最终的结果证明, 这一制度变迁形式并没有实现既定的目标, 这主要是因为从机制设计的角度考虑, 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 经济机制运行中仍存在着高信息成本和激励不相容。

中国农村地区人口密度低, 居住分散,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营业网点一般设在县、乡 (镇) 一级, 距离农村客户相对较远, 所以农村客户和金融机构之间要获取彼此的信息都不容易。由于借贷双方存在的信息不对称, 使他们不得不花费时间和精力来收集、传递和加工信息。对借款者进行筛选进而减少贷款风险的两种传统工具是要求有充足的抵押物和提高利率。但农村地区的资产不能满足正规放款者对抵押物的要求。通过提高利率的设计虽然可以增加放款者的预期收益, 但是由于逆向选择的存在也提高了违约概率。金融机构不能利用这两种方法来破解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时候, 对他们来说最好的策略就是限制信贷的数量。大多数农村客户没有可靠的财务和生产记录, 贷款数量相对较小, 正规金融机构放贷后监督成本高昂, 在收益无法覆盖成本的情况下, 金融机构也就没有激励在农村金融市场发放贷款。[5]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这样就使得信息传递的成本极其高昂。而农村金融机构在商业化改革以后, 它们出于成本收益的考虑收缩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和农村金融业务, 这是符合他们的利益目标的。政府为满足农村金融服务需求而进行的机制设计, 由于高信息成本的存在, 使得经济参与者没有激励去实现政府的社会目标, 这样就出现了激励不相容, 个体目标和社会目标发生偏离。在这种经济机制下, 政府的社会目标就很难实现。

三、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突破:农村金融新政的机制设计

2005年, 为推动农村金融领域的组织创新, 中国人民银行在紧闭的农村金融市场为农村金融撕开了一个小口, 开始开展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从此, 我国的农村金融改革有了实质性的进展。2006年底,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允许在农村增设村镇银行、贷款子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三类银行业金融机构, 大幅放宽了农村金融的准入条件。这些措施的实施, 标志着关闭已久的农村金融市场要开放了, 是对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一个新的设计, 实现了对原有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突破。本文把这两次的改革统称为农村金融新政。

1.农村金融新政的社会目标

过去的改革, 更多关注的是国家利益目标的实现和金融企业本身的经营运转情况。如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消化包袱, 城信社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处置风险, 农信社、农村基金会改革的主要目标更多的是在中央与地方利益的博弈中转嫁包袱和损失。而以村镇银行为代表的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 目标在于改善“三农”的金融服务, 体现了以“三农”利益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这决定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因农而生的内在属性。

2.农村金融新政的制度创新

(1) 金融机构设立条件的创新。

一是对所有的社会资本开放。积极支持和引导境内外银行资本、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新型金融机构, 实现了对设立金融机构者身份的重大突破, 外资资本、私有资本以及其他资本均可以进入农村金融领域。二是大大降低了注册资本金门槛。在乡 (镇) 设立的村镇银行, 其注册资本只需要100万元;在行政村新设立的信用合作组织, 其注册资本仅需10万元;注册资本达到50万元, 就可以设立专营贷款业务的全资子公司。

(2) 改革路径的创新。

一是这次变迁是体制外变迁。原有的金融改革都是在原有体制框架之内进行的存量改革, 而以村镇银行为代表的农村金融制度变迁, 从一开始就是增量式改革, 不触及原有的市场主体和市场框架, 是在体制外进行的变革。二是这次变迁具有诱致性变迁的特征。本轮制度变迁从农村金融的需求出发, 坚持利益诱导, 设定一系列的优惠和支持性条件, 给予市场主体更多的选择空间, 允许市场主体根据市场导向, 在试点时间、方式、深度等各方面进行自由选择, 而并非强令推进。特别是农村资金互助社具有更明显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特征, 在新政出台以前, 很多地方就已经自发地组织实施了。[6]

3.农村金融新政的信息优势和激励优势

新型金融机构一般都把小组信贷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 通过借款者的自我组合和筛选, 对其风险特征进行自我甄别。从而将不同风险种类的借款者分离开来, 并针对其设计不同特征的信贷合同, 用连带责任方式及时淘汰小组中的违约者。这种做法, 缓解了放贷者和借款者之间的信息约束, 能有效降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并在违约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时, 通过社会资本或连带责任所产生的同伴压力加强信贷合同的执行效率。新型金融机构一般采取短期、持续、累进的贷款方式, 由偿还率决定后续贷款, 形成多期动态激励。在多期动态激励中, 将借贷双方对未来的预期和对历史记录的考察纳入信贷合约, 以发现借款者的真实信用水平, 促进借款人改善还款行为。通过多期动态博弈, 转变农民行为偏好和信用观念。在多期动态激励中, 借款人认识到只有不违约才能获得更大的利益。于是“守信”观念成为一种共同遵守的规则, 逐渐达到“贷款→投资→获利→还款→再贷款”的良性循环局面。最终实现农村金融组织的有效运转。可见, 新型金融机构的设计可以有效解决经济参与者的信息问题和激励问题。

新型金融机构中, 农村资金互助社又有其独特的优势。在农村金融市场, 农村资金互助社对社员和社区内的其它农民的情况十分熟悉, 从而在组织存款方面互助社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互助社社员也有义务和动力将储蓄存入 “自己的”银行, 所以互助社在吸收存款方面显然要比商业银行具有低成本优势。在发放贷款方面, 农村资金互助社主要为其社员服务, 土生土长的互助社十分熟悉贷款申请人的个人信用、家庭背景、贷款用途及其偿还前景, 相互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成本很低, 从而能够在较小的费用下对贷款项目进行正确评估。同时, 由于社员对发放的每一笔贷款共同负有责任, 或者即使不负连带责任, 贷款损失也会损及共同利益, 社员就有动机把自己掌握的信息反映于贷款过程中。所以,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贷款, 即使没有足值的担保, 也是比较安全的。

从管理和监督方面来说,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独立的法人机构, 管理层次少, 信息传递渠道短, 决策也比较迅速, 员工工资费用也比较低, 所以其管理成本要比商业银行低。同时, 由于农村资金互助社建立在“熟人社会”的基础上, 所以对贷款的管理和监督成本也比商业银行低, 参股农民有激励去管好自己的钱。

可见, 农村资金互助社在农村金融市场具有信息成本优势, 同时具有实现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相一致的激励相容机制, 解决了农村金融市场上信息无效和激励无效问题, 所以从比较制度的方面分析, 农村资金互助社在实现服务“三农”目标方面, 优于各大商业银行, 在农村金融市场上是一种“好的制度安排”。

4.农村金融新政取得的成效

至2009年12月31日, 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已发展到1334家, 资金来源达到940.86亿元, 各项贷款余额为766.41亿元。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以短期贷款为主, 一年期以内的占到98.63%。贷款主要投向私营企业及个体经济、农业、工业和商业。村镇银行发展到148家, 贷款公司8家, 农村资金互助社16家, 这三类金融机构吸收存款269亿元, 贷款余额达181亿元, 其中农户贷款5.1万户, 65.5亿元, 小企业贷款0.5万户, 91.2亿元, 分别占其贷款余额的36.2%和50.4%, 初步实现了把城市资金引入农村、把农村资金留在农村和激活农村金融市场的目的。

这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数量虽然不是很大, 但积极推动了农村金融市场的适度竞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但在支农服务方面发挥了作用, 而且实现了自身的良性运转。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的扩展, 提高了农村金融网点的覆盖率, 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机构类型多样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缓解了农民贷款难、农村金融供给紧张的局面, 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四、结语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 本文正是在此意义上对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进行了研究, 从机制设计理论的视角比较分析了各阶段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有效性。通过分析, 本文认为, 原来体制框架内农村金融制度的多次变革由于受制于政府的多重利益目标, 金融机构和农村借贷者之间存在着较高的信息传递成本, 金融机构缺乏为农村金融市场提供服务的激励, 所以金融机构容易偏离服务“三农”的目标。而农村金融新政的机制设计有效解决了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高信息成本和激励不相容问题, 使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激励去服务“三农”, 对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不足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制度安排。

新政的出台在解决农村金融问题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没有实现各类新型金融机构的均衡发展。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过程中, 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过度偏好村镇银行。其次是没有体现优先照顾落后地区尤其是服务空白地区的原则。从各地试点情况看,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村镇银行试点, 一般都选在比较富裕的地区。为实现新政的社会目标, 需要及时解决存在的这些问题。

摘要:长期以来, 中国设计的农村金融制度没能解决农村金融市场参与主体之间存在着较高的信息传递成本问题, 致使金融机构缺乏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激励, 而农村金融新政则实现了对原有制度变迁的路径突破, 也有效破解了金融机构和农村借贷者之间信息传递成本过高问题。制度的激励相容机制能够使经济参与主体在实现自身利益追求的同时实现新政既定的社会目标。

关键词: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机制设计,新政

参考文献

(1) 田国强.经济机制理论:信息效率与激励机制设计[J].经济学季刊, 2003, (02) .

(2) 谢金楼.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历程回顾与解读[J].商业时代, 2009, (03) .

(3) 蔡友才.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三十年反思[J].金融教学与研究, 2008, (06) .

(4) 中国人民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研究小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R].2008.

(5) 张惠茹.农村金融市场充足性缺口:实证分析[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08, (05)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突破理论】相关文章:

宾馆安保部-经营管理突破 服务品质突破06-01

瓶颈突破05-14

难点突破05-29

认识突破06-04

改进突破06-05

战略突破06-14

突破精神06-26

品牌突破06-27

突破压力08-01

技术突破08-16

上一篇:早期运动护理下一篇:走进阅读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