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文识字教学论文

2024-07-11

随文识字教学论文(精选12篇)

随文识字教学论文 第1篇

一、让呈现形式“巧妙自然”

任何一种教育现象, 学生越感觉不到教育者的意图, 它的教育效果也就越好。成功的教育应该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真知, 无痕的教育有如“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我们在随文识字的教学过程中, 也尽力使生字的呈现方式自然、简约, 并且紧密结合文本, 力求做到教育无痕。

如我校一位教师执教《谁的本领大》的教学片段:

(1) 师:小朋友, 看, 图上画了什么? (出示太阳和风的图片) 你们知道太阳公公有什么本领吗?原来, 太阳公公的本领是发出强烈的光。 (出示字卡:强烈) 这就是强烈。你能读好这个词吗? (指名读。师评:你的太阳光刺眼极了!这个阳光真热呀……) 齐读词语。

师:“强”还是我们要学习的生字。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后鼻音) 你怎么样记住这个字?

生:虫嘴叼张弓。“强”的反义词就是“弱”。

(2) 师:那风伯伯有什么本领呢? (相机出示:春天, 风伯伯吹来的风能让柳树发芽, 让大地回春。夏天, 风伯伯吹来的风能给人们带来清凉。)

(3) 师: (小结) 看来, 太阳有太阳的本领, 风有风的本领。到底谁的本领大?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第六课。读好课题。

教者的这一导入设计, 就像同学生聊天一样, 自然巧妙地引出本课所要讲述的故事主人公风和太阳。接着娓娓问道:它们有什么本领呢?学生自己就讲到了“强烈”这个词, 从而引出生字“强”。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仅仅是引导者, 将话语权、主动权完全交给了学生, 看似无法, 其实法在其中, 真是“无招胜有招”。

二、让识字内容“丰厚肥沃”

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 应该让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把教学和实践紧密相连, 使学生拥有学习汉字的热情, 感受到汉字的无穷魅力, 让课堂充满活力。这样的识字教学将是最有生命力的。

如《谁的本领大》第三小节教学片段:

师: (指名读后) 小朋友仔细找找, 这里有两个表示动作的词, 分别是—— (推、挂) 。老师请两位小朋友到前面来, 一个挂铃铛, 一个推椅子。

师:你知道为什么这两个字是提手旁了吗? (表示动作) 你还知道哪些提手旁的字? (打、拍、捉、提)

虽然教学环节很简单, 但是学生能把动词演出来, 并了解了字理, 扩充了识字量。可以说, 这样的教学非常高效。

随文识字, 自然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所以, 我们在进行教学时, 特别重视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理解字义, 并通过评价让学生感悟字义。如:

师:你们知道太阳公公有什么本领吗?原来, 太阳公公的本领是能发出强烈的光。 (出示字卡:强烈) 这就是强烈。你能读好这个词吗? (指名读。师评:你的太阳光刺眼极了!这个阳光真热呀……)

通过教师的评价, 学生一次比一次读得好, 并深刻地理解了词语。

三、让训练目标“瞄准内需”

王升博士认为:层次性需要是发展性教学主体参与内在机制的动力性环节。他提出:“从学生现实性教学需要出发, 设计符合他们当前教学需要的教学活动, 这是他们获得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 要构建高效、自然的随文识字课堂, 必须把目光“锁定”在学生的学习内在需要上。

1.我想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直以来, 传统的第一课时生字教学往往比较枯燥、乏味, 导致学生提不起兴趣。而我们研究的随文识字教学正是从“兴趣”着眼, 让学生想学、乐学, 从而热爱语文, 感受母语的魅力。

教学《木兰从军》一课, 我们是这样设计“兵”字和“男”字的教学的:

(1) 兵:小朋友, 你知道“兵”是干什么的? (打仗) 是呀, 在战场上, 士兵们双手拿着战斧 (边说边写古文字) 在前线作战, 慢慢地, 两只手连在了一起, 战斧演变成“斤”字, 最后演变成了现在的“兵”字。原来“兵”还是一个象形字呢, 多么像战场上手拿武器打仗的士兵啊!小朋友, 你记住这个字了吗?闭上眼睛写写看。

(2) 征:这些兵原来都是老百姓, 是朝廷征集来的, 这就叫“征兵”。

(3) 男:在古代, 征兵的对象都是男子。你们看, “男”这个字是怎么写的?你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写吗?是啊, 农田里出力气干活的是男子, 从军打仗这么危险, 当然也应该由男子来承担。而且, “男”跟我们学过的“困难”的“难”是同音字。古人告诉我们, “男子”应该不怕困难, 要迎难而上, 这才是男子汉。

虽然仅仅是两个生字的教学设计, 但是却包含了象形字的演变、词语的含义, 还有积极向上的思想教育内容, 不再是单一的记字形、字音了, 孩子们学得兴趣盎然、非常快乐。

2援我想说——表达是语感的提升。

在上个学期随文识字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中, 我发现学生的想象似乎插上了翅膀, 思维的火花不断闪现, 他们特别渴望在课堂上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一个个抽象的生字在他们眼中变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一首首优美的小诗、一个个朗朗上口的顺口溜。

在朱老师执教的《蚕姑娘》第一课时随文识字教学中, 有这样的片段:

师:小朋友, 你有好办法记住“桑”这个生字吗?

生:我想提醒大家, 这个字是后鼻音, 还是平舌音, 请大家跟我读:s佟ng。

生:我会编一个顺口溜记住这个字:三只小鸟在树上。

生:我能为“桑”组个词语:桑叶。我还能为它造个句:蚕宝宝特别喜欢吃桑叶。

生:我看到这个字就好像看到一棵桑树, 上面长满了密密麻麻的树叶。

……

3援我想议——讨论是思维的训练。

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 我们重思考、重讨论、重研究, 结合小班化教学特色, 使随文识字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 我们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与人合作, 在合作中将自己的思路拓展得更宽更广。

在岳老师执教的《欢乐的泼水节》第一课时随文识字教学中, 便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师:这句话里的生字特别多, 请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学习这些生字。

出示讨论题:

吉:我能给“吉”加上不同的偏旁变成 () 、 () 、 () 。

祥:我还能再写几个示字旁的字: () 、 () 、 () 。

如:我会用“如”组词并造句:。

味: (出示三种解释) 选出“意味”中“味”的意思。

幸:和“辛”区别, 选字填空:淤妈妈工作很忙, 每天都很 () 苦。于我们在清英过得很 () 福。

讨论是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有效的方法。课堂讨论不仅能调动全体学生投入到探索的过程中, 而且有利于培养全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思考的习惯、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随文识字课例研究中, 我们更是将这种讨论功效发挥到极致。

四、让巩固环节“扎实有效”

在上述这样的随文识字课堂上, 学生的各种感官得到极大程度的调动, 综合能力明显提升, 学习兴趣非常浓厚。但是, 他们学得是否扎实有效呢?我们有必要集中巩固识字效果。

通常, 我们会将生字新词做成词卡让学生认读, 然后再采用“开火车”的方式认读生字, 从而达到巩固生字的目的。实践证明, 随文识字能让学生记得更牢固, 学得更高效。

高芹-谈随文识字教学 第2篇

谈随文识字教学

大连市沙河口区 东北路小学 高 芹 任教学科:语文 联系电话:***

谈随文识字教学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大连市沙河口区 东北路小学 高芹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低年级是识字的高峰。抓好这一阶段,识字教学就是重中之重。如何让学生识记生字也就成为教学的难点。作为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如何将识字教学有声有色地进行下去,以达到教学的要求呢?弄清孩子的识字心理,顺应孩子识字心理,才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我们知道汉字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它的音、形、义才能明确化。就拿字音来说,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多音字的读音才能确定,一些汉字也才会有变调、轻声等说法。字义也是,只有进入一定的语言环境,它的字义才能明确。从字形来看,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更有利于字形的记忆。所以说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也就是在具体的书面语言环境或有意创设的口头语言环境中而不孤立的就字识字,相机结合汉字的规律是引导孩子进行识字的最好方法,这就是随文识字。

陶行知曾有过这样精辟的论述:“教小学生读书认字,教学的方法要一句一句的教,不要一个字一个字的教„„”

那又如何进行随文识字教学,不让孩子们望而生畏,引起孩子自动学习的兴趣呢?

生字随课文出现,边识字边阅读,结合课文来学。在随文识字中,寓识于读。通过朗读,读通全篇的文字,然后结合课后的生字表,进一步确定字音,再通过朗读来巩固字音。寓解于读,寓理解字义于语意之中,通过与词句的联系,理解生字(词)的意义。具体的过程应该有以下几个环节。

一、初读课文,勾画生字,读准字音

读准字音是识字的第一,在低段教学中,让孩子利用各种办法读准字音,教师可以范读,也可以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在这个环节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尝试拼读在先,并在学生初读文时,圈画生字,借助拼音随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再把词语所在的句子读通、读顺,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拼读情况,教师范读,在教师范读后指名读,随时就读错或者读得不准的字音的字进行纠正,把容易读不准的音提出来,加以提示或反复读几遍,如平翘舌音,边鼻音,前后鼻音。读准单个字音,再读准词语,然后把词语放进课文读。并可以通过出示生字卡片、幻灯片强化生字的读音训练。

二、精读课文,结合语境,理解字义

当课文读通顺以后,就要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这时要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或生活实践理解生字新词。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应利用多种方法理解字词的意思。可以根据文字的结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可以借助字典,帮助学生理解;可以借助直观的事物,帮助学生理解;可以联系生活,帮助学生理解;可以联系上下文,帮助学生理解,同时注意音形义要紧密地联系。当然这种理解不同于高年级段教学中的解释词语,只是让孩子大概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区分词语的含义换个环境也认识就好。对于一些重点的,关键的字词当然也不能模糊概念,必须理解到位,可以通过对生字的扩词、扩句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在理解词义的时候,最好能形象化,这样学生才会感兴趣,才会形象地体会到意思。如学习“”看”字,把手放在眼睛(目)上,像孙悟空一样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由”字是“田”和“丨”组成,“丨”表示进入田地的路,“由”就是由此进入田间。“休”,“亻”、“木”,人靠在树上就是“休”。“男”,“田”、“力”,田间劳动时力气最大的就是男子。“歪”,“不”、“正”,不正则歪。这样识字可以说是既快又好。

三、再读课文,根据特点, 巩固字形

记忆字形是低年级教学的难点,所以,再读文,随文巩固字的音、形、义是非常必要的环节。此时,教学方法一定要灵活,可采取结构记忆法、笔画笔顺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字谜记忆法、直观记忆法、形近字记法忆,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利用熟字带生字,部首归类,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等方法。当然这里最好的方式,是让学生自我讨论,自我发现,自由运用。另外,在教学生字过程中可联系实际,根据字的特点进行趣味教学。如让孩子们比一比,想一想,如“目”字与“日”字相比较,“日”太阳只有一个,所以“日”里只有一横,“目”眼睛有两只,所以,“目”里有两横。如:“上、下”“-”可以想象成地平线,桌面之类。如果想象成地面,可以这样解说:地面上立一旗杆“⊥”,小“-”告诉我们这是“上面”。地下埋着一旗杆“T”、“、”告诉我们这是下面。也可以让孩子瞧一瞧,摸一摸,如学习“口”字,可以让学生摸摸自己的嘴巴。还可以玩一玩,记一记,如学习大(人、一)让一生双手双脚张开,其他同学瞧瞧像什么?学生很快就得出:像人把双脚都张开就是“大”字。从,一个人跟着一个人学习“跑”字,先想一想跑的动作,然后再做一下,这样学生就会明白“跑”是用(足)跑,所以是足字旁。编一编,猜一猜也能加深孩子们对生字的印象。“德”字,笔画较多,部件复杂。学生常把右上的“十”写成“士”或把“四”下面的“一”写掉了。按字形,编个顺口溜把笔画结构拴住。即“双人左边看,十四一心叠罗汉”。又如:“碧”字,学生常常把“王、白、石”三个部件的位置弄错,编这样的顺口溜帮学生识记。即“王老头和白老头坐在石头上看碧蓝的天空”。再如:“赢”字共有五个部件,为帮助学生尽快记住它的写法,编顺口溜:“记住‘赢’字并不难,头上亡压口,下面平排月、贝、凡”。还可以让学生猜一猜如:上小下大是(尖);两人土上蹲是(坐);一人门里蹲是(闪); “一人本姓王,口袋里放着两颗糖”是(金)。在游戏中识字,学生不但兴趣盎然,而且思考、判断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当然要求认识,不一定很精确的记忆,以后见到这个字能猜测出来也是可以的,所以,在教学的时候,通过反复与生字见面的方式让学生识字,应该是主要的教学手段。

四、在阅读中,利用短文,巩固识字

儿童识字认得快,忘得也快。因此,不断复现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方法。课堂的时间和经历是有限的,巩固识字在课外也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多阅读课外读物,在与文本的对话中,随文识字就会逐渐成为一种能力、一种习惯,巩固识字就成了一件自然的事。介绍学生读一些有趣的课外读物,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然后利用晨读的时间进行讲故事比赛。这样既能有效地巩固识字,又能使学生及早受到独立阅读的训练。

五、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强化识字

随文识字,快乐教学 第3篇

一、教育无痕,自然引入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低年段学生来说,识字教学更要做到教育无痕,自然而然。如《谁的本领大》以风和太阳的较量为主线,让学生了解风和太阳对人类的作用。在课程引入环节,我做了如下设计:

师:瞧这幅图,太阳在干什么呀?

生1:发光。

师:太阳发出什么样的光?

生2:强烈的光。

师:你来表演一下,强烈的光照着你,你怎么做?(生眯眼睛或用手挡着眼睛)

师:嗯,太阳光真是太强烈了。我们再来看风,风在干什么?

生3:风在吹,吹得很大。

师:大风来了,会怎么样啊?

生4:很冷,船会挂起风帆。

师:风和太阳看起来都很厉害。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它们谁的本领大。

我先引导学生体会阳光的强度,从大风挂起船帆体会风的强度,带领学生走进语境,进入课文的学习,并引入生字“强”。学生在我营造的课堂氛围中体会到“强”字的含义,并了解了“强”的写法和拼音,巩固记忆。这个过程,学生积极参与,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入手,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多样展示,拓展内容

每一个字都扎根于生活的沃土,因此识字教学要从生活实践入手,将课堂教学和生活经验紧密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如《谁的本领大》中有“推”和“挂”两个字。我让学生上台表演两个动作:推小车和挂铃铛。

师:为什么要用提手旁?

生1:因为要用手来做动作。

师:哪些字也是提手旁的?请写出来。

生2:“拍”、“打”、“扛”。

生3:“担”、“扶”。

我从分类的角度让学生体验字词的含义,根据字形理解字理,扩充识字量;从朗读的角度,让学生体验字词的情感色彩,感受字词表情达意的功能。如对“惊讶”一词,我这样设计:

师:太阳对风为什么会惊讶?

生1:因为太阳觉得自己的本领大。

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它对风都说了什么?

生2:“看我的吧。”

生3:“这有什么难的。”

生4:“这个容易。”

师:太阳说这些话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生5:它觉得自己有强烈的光,很了不起。

学生从太阳的话语中感受到太阳很自信,通过朗读体会到太阳的心理变化,又从“惊讶”这个词,理解风的本领也很大,并通过“推”字感受风的威力。

三、满足内需,激发热情

教育心理学认为,只有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才能使学习变成持久性的行为。为此,王升博士指出,要从学生的现实性需求出发,设计符合学生的内在需求的学习活动,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保证。

1.满足“我想学”的需求。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不懂就问,这是天性也是其求学的本真所在,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求知欲,更要善于激发和引导学生善学、多学,想学就学。如《蚕姑娘》中,我让学生根据“脱下”和“换上”两个词理解蚕的蜕变过程,并让学生识记生字“桑”、“蚕”。

2.满足“我想议”的需求。议论是学生常用的学习方式,低年段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弱,在课堂上看到新词新字就会议论纷纷。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这一需求,合理疏导,善于利用。如在教学《欢乐的泼水节》时,考虑到课堂生字较多,我让学生采用讨论的方式来学习生字词。

师:现在大家一起看这几个字,一起讨论。

(1)“吉”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变成( )、( )、( )。

(2)请用“幸福”和“辛苦”填空:

妈妈和我生活得很( )。

我们以前住在乡下,妈妈每天很忙,很( )。

(3)用“如”组词并说一句话。

随文识字教学是低年段识字教学的尝试,摈弃了传统识字教学的孤立性,将每一个文字都放在一个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中理解和消化,使学生的字感有了敏锐的触角,不知不觉对文字有了领悟力,而这正是随文识字教学的目标。

随文识字, 让识字教学更有效 第4篇

一、弹性预设, 捕捉动态的生成契机

识字教学自然离不开教师的精心预设, 在字音上要适当整理, 分类实施;在字形上要善于利用造字规律, 帮助记忆;在重点上要以点代面, 把握细节;在方法上要因人而异, 因字制宜。此外, 教师还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留下一定的弹性预设的空间, 这部分的教学生成是未知的, 也是动态的, 不是由教师说了算, 而是由学生随机去决定的, 教师一定要善于捕捉教育的契机, 灵活运用生成的资源, 收获意外的教学效果。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读课文时, 对于学生读错或者读得不够准确的字确实需要指出纠正, 并在全班强调提醒, 因为一个孩子的错或许代表着一群孩子共同的问题, 这样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来灵活调整和安排自己的教学是想当有效的, 但是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根据学生的错误来实施教学, 或许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因为教师需要指导的重点并不正巧总是学生的错误, 有时教师可以设下陷阱或圈套, 引诱学生上当, 然后引导他们自己寻找错误, 发现错误, 纠正错误, 特别是前后鼻音、平翘舌音、三拼音节和整体认读音节, 尤其必须突出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教学《秋姑娘的信》一课, 学生读课文时我发现了一个共性问题:轻声读得不到位, 混同于第一声, 针对这种随机生成的现象我临时调整, 二次预设, 对轻声进行指导和训练, 帮助学生扫除障碍, 真正体现了语文课堂的理想境界——心中有案, 行中无案。

二、串字成文, 建立牢固的情境堡垒

随文识字法的最大优越性在于借助一个形象生动的识字情境, 帮助学生增强识字的效率。《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小学学习阶段应掌握的一类字和二类字在数量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同时在掌握程度也作了清晰的表述, 总体而言是分学段逐步提升的, 而根据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 这些生字被分解到每册语文教材之中, 除了一二年级安排了单独的识字单元之外, 一般情况生字都是伴随着课文出现的, 这为我们随问识字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资源条件。但是, 语言的学习和运用是相当灵活的, 如果我们只是将随文识字的情境锁定于教材, 锁定于课文, 那么势必有些机械, 也不一定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 我们可以尝试串字成文的做法, 将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或者课堂上要学的生字进行重组和关联, 通过自己的合理想象造出一句话或一段话, 从而为孤零零的生字各自安了家, 并建立起牢固的情境堡垒, 以后学生一旦忘了某个字, 便会立刻想起它的家, 自然也会想到这个字。例如《升国旗》一课中共有14个生字, 为了巩固识字的效果, 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我让小朋友们尝试着利用这些生字来练习说句子, 比一比谁一句话利用的生字最多, 所说的句子既完整又有趣。孩子们非常热衷于这项活动, 完全跳出了课本, 甚至跳出了课堂, 凭借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一定的语言基础, 奉献出许多得意的“作品”。

三、选择书写, 披上直观的形体袈裟

俗话说的好:“眼过千遍, 不如手过一遍。”这充分说明, 写有助于记忆, 因此随文识字教学切莫忽视了书写这个环节。教学中, 语文老师必须安排适当的书写时间, 通过书写指导的各个环节来提高识字的效果。首先要重视观察习惯的培养, 观察生字的部件构成, 观察生字的间架布局, 观察生字的所占位置, 观察生字的点睛之笔等等, 观察是写好字的前提, 也是做好事的根本, 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 观察力和观察习惯的培养实在是太重要了;其次是重视书写习惯的培养, 坐姿是否到位, 握姿是否正确, 运笔是否流畅, 速度是否适当;最后还要重视循序渐进和精益求精, 欲速则不达, 写字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追求无止境, 写字更是一种不断的自我超越。事实证明, 写字教学和识字教学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效果非同一般。例如教学《北风和小鱼》一课, 在识字教学环节我重点指导学生书写生字表中的“出”、“面”和“气”三个字, 我先在黑板上范写, 提示间架结构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然后学生描红、临摹、仿写, 巡视后指出问题进一步练习, 并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展示他们写的字, 最后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并进行扩词竞赛, 将课堂推向高潮。

“随文识字写字”教学的研究 第5篇

一、问题的提出

在随堂教学中,不少教师仍习惯先教拼音,再逐个分析字形,然后给每个生字组几个词语,最后布置抄写生字等练习。只是字字如此、课课如此、期期如此,似乎都少不了识字教学环节。“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说,学生记”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也有很多教师习惯随文识字,导入新课以后就让学生自己读书,画出生字,自学生字,互相读读,几分钟以后检查自学情况。把生字从课文中抽取出来,既不带拼音,也不带熟字,孤零零地写在卡片或黑板上,让学生读几遍以后,再想想怎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这些字、组词。从学生汇报情况看,只会用分析字形的方法来记字,的独特体验,体现不出与众不同的学习方法,更看不出富有个性的创新思维,学生学得枯燥无味,兴趣不高,当然认记生字的效果也不是很好。为了巩固,教师一味追求写字的数量,布置抄写生字,简单化地要求学生每个生字写五遍、十遍。学生为了解脱教师的“惩罚”。常常随便乱画一气,凑满所规定的字数上交。这样一来,不但失去了“认、写”的意义,而且滋长了马虎、潦草的不良习惯。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视学习为负担。一学期下来,总不能有效地完成识字写字任务。怎样才能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有效地完成识字写字任务呢?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以前整节课教学生字,往往是老师教起来感到枯燥,学生学起来觉是无味。基于远程研修的成果,我认为如何将“随文识字”引入课堂教学,并与“集中识字”进行有效结合,还是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于是我的小课题——《低段“随文识字”教学的探索和实践》就诞生了。

三、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一)对于孩子年龄特征及心理特征进行分析。

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适时地有选择地运用各种游戏,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玩是孩子的天性,学是孩子的天职。

(二)通过上网查询相关资料集体学习为实战研究做好充分准备 在百度输入“随文识字”就会出现很多信息,但是别人的思路与方法只能给自己作参考,于是上网搜索资料也成了丰富我们课题组成员基本素养的途径之一。我们共同学习交流后明白:

(一)专业学习

1、理论学习

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强调了识字教学的重要性,体现在实际操作上,因为只有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大量识字,才可能大量阅读,才可能高质量地表达。在21世纪这个信息时代,提早识字和阅读无论是对学好语文还是其他各门课程,无论是对主动获取信息、丰富知识,还是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学生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美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如果使学生简单接受和被动地工作,任何教育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起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学生有了自主识字的积极性、有了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再多的字也不会成为负担。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识字效率。随文识字又叫分散识字,它能根据儿童的语言思维发展水平与特点,从儿童的兴趣与接受能力出发,建构学习体系与内容。同时识字与阅读及发展语言结合起来,以识字与学习书面语言相互促进的方式,贯穿于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居于各种识字方法之首。

“随文识字”的一般步骤是这样的:

(1)初读课文,找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在这个环节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学生尝试拼读在先,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拼读情况,教师范读或学生之间纠读。在学生读生字时,要注意感知字形,初步建立生字的表象。(2)精读课文,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字义。

当学生把课文读通顺以后,要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这时,要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或生活实践理解生字新词。要注意区分学会和会认两类字。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应学会的字,而会认的字不要做过高的要求,只是感悟就可以了,换个环境也认识就达到要求。要求学会的字,不仅理解在本句中的含义,也可扩展延伸,如借字组词,扩展造句等。这个环节,理解字义是重点,因此,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如,根据文字的结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借助字典,帮助学生理解。借助直观的事物,帮助学生理解。联系生活,帮助学生理解。联系上下文帮助学生理解。同时要注意音形义的联系。

(3)采取多种形式,增强识字的趣味性

小学低段随文识字教学之我见 第6篇

【关键词】随文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 低年级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281-02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1—3年级是识字的高峰,要抓好这个阶段,应该把识字放在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可在教学过程中,识字是枯燥的,一部分学生缺乏在生活中积累识字的习惯。因此,识字教学任务就要完全在课堂上完成,特别是在生字量普遍偏大的长课文教学中,既要学文,又要识字,还要写字,往往感到力不从心,教学时间不够用,一不小心造成拖堂,甚至完不成教学任务。在当前减负的背景下,我们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那么就要求我们把识字、写字教学教得更扎实、有效。

识字与阅读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两大任务,在阅读中识字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式,那么如何处理好二者间的关系?是先学习课文还是先识字?到底识字是重点还是理解课文是重点?实际操作中,往往是一堂课的时间里,我们既要考虑识字,还要考虑学文,顾了头就顾不上脚,但是事倍功半,油费了灯却不亮。如今我通过学习,终于把握住了随文识字的基本方法,并有效的应用到教学当中,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课堂上我充分引领学生通过一篇篇课文的深入学习,在读书中识字,在识字中读书。学生在一段一段文字的学习中,认识新字,学习新字,又在识字之后再次读书,巩固识字。整个过程就像是个完整的链条。

“随文识字”教学就是边学文,边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将识字任务贯穿于课文的学习中,从始至终融合在课时的教学中,不断提高汉字在学生头脑中出现的频率。随文识字是从文入手的,学生面对的生字都不是孤立的,也就是有一定的语言环境。 “随文识字”运用得好,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读说写紧密结合,的确能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数量和质量,能有效地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教学方法。

一、 随文识字要及时

读准字音是识字的第一步,在低段教学中,让孩子利用各种办法读准字音,听读和借助拼音是常用方法。怎样随文正音呢?就是在学生初读课文的时候,随机抽出读错或者读得不准的字音进行纠正,把容易读不准的音提出来,加以提示或反复读几遍,例如平翘舌音,边鼻音,前后鼻音。而对于一些容易读准的音,就没有必要强调,不要每个生字都提出来强调,这样会浪费时间,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对生字进行梳理,分析重难点,以便在课堂上做倒心中有数。在读准单个字音的基础上,再读准词语,然后把词语放进课文中读。例如,在教学一年级《燕子妈妈笑了》一课时,我让孩子们先听老师读课文,要听准生字的字音,然后借助拼音朋友的帮忙自己读课文。接着我便将课文难点生字词“菜园、躺在、小刺、认真、不错”提出来进行正音,然后再把这些词语放在课文同桌合作,互相纠正、帮助读通课文。

在课题导入时识字。在课堂教学《燕子妈妈笑了》伊始,上课之前并没有先板书好课题,上课时再指读,而是在课堂上当着学生的面来板书课题,顺学而导,利用题目对“燕”字进行扎实有效的识字教学,你怎么记住这个“燕”字?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加一加,想象)记住这个字。

二、随文识字要有效

识字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但在教学中却存在这样的问题,如识字量与课时的矛盾,目前北师大版教材,低年级识字量还是很大的,但是课时又是紧凑的;再如识字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的矛盾,很多字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还是有难度的,因为难度大,所以急得快,忘得也快。《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如果开课就进行集中识字会增加难度,也不科学,更会让孩子们厌倦学习汉字,失去对汉字学习的兴趣与信心。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分散识字,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喜欢让孩子们一边学习课文一边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字。

1、辨别字形,识字更牢。

一年级下期,已经出现熟字带生字,部首字归类,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就要逐步渗透利用字的特点进行识记教学。例如形近字,同音字对比教学;同一个部首扩展汉字进行教学;通过理解字义帮助记住字形的教学。总之,让孩子对生字字形的记忆深刻,达到记住字形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教学《燕子妈妈笑了》识字“园”时,我是这样教学“园”字的:

师:这个“园”字和我们学过的哪个字读音相同,平时容易弄混淆?

生:元、圆。

师:你能想个办法来区别它们吗?可以先分别给它们组词。

通过组词孩子们可以发现它们字义的不同进而有效的识记并进行区别。再用同样的方法对比“彩”让孩子进行区别记住字形。

2、多种识字方法帮助自主识字。

字越学越多,学生们就发现了熟字与新字的异同点,学会了用汉字加减法来记住新字。方法多了,识字快了,也变的有趣了,课堂上往往是一个新字学生们会想到好多种识字方法,他们互相交流,大大促进了学生自主识字。使单调的笔画,变成有趣的谜语;使呆板的生字,变成活了的动作;使易混的两字,变成友好的朋友;使枯燥的文字,变成美丽的图画。学生们每天用这些他们喜欢的方法来记字,不但做到了准确,高效,更重要的是它给了学生一个自主识字的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学生与汉字就成为了主角。

三、随文识字要巧妙

1、在教学中巧借实物或图片,直观识字。

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教学时指导学生看图、实物、多媒体等来启发学生,在教学《燕子妈妈笑了》一课时通过图片认识“燕子”、“冬瓜”、“茄子”、“屋檐”。在教学《南辕北辙》 时出示图片来认识理解“南辕北辙”的“辕”和“辙”使汉字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集中学生注意力,把无意识记变为有意识记,把枯燥无味的识记变为形象的识记,收到了记得快,记得牢的效果。

2、结合语言环境,随文解义

随文识字的关键在于教师要认清识字与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之间的辩证关系。识字的目的是为了阅读和写作,它为阅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而通过阅读和表达等练习又巩固了识字。明确了这一点,就能使我们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既贯彻识字为重点,把课文的阅读练习服从于识字,又不忘识字目的,使学生所学的字词在阅读练习中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从而为阅读和习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要利用多种方法理解字词的意思,这种理解不同于高年级段教学中的解释词语,而是要让孩子大概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要区分词语的含义,对于一些重点的,关键的字词不要模糊概念,要体会到位。理解词义的时候要注意形象化,学生才会感到有趣,才会形象地体会到意思。阅读课文便是最好的方法,学生在读书中学习,在学习里识字,在识字后读书。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比本领》一课时,针对梅花鹿在比赛开始时的表现找到了“得意洋洋”一词,我趁机拿出词卡齐读该词,达到巩固字音、再次熟悉字形的目的,接下来我结合孩子们平时的生活经验进行理解该词语。

师:你们什么时候最得意?生汇报

师:当时你会得意得说什么?生汇报

师:你刚才说话的样子、语气和语调 就可以用这个词“得意扬扬”来形容。

理解“垂头丧气”一词时,我通过内容引出该词语后也是趁机拿出词卡齐读该词语,再次巩固识记字音和字形 ,接下来指名一孩子上台表演梅花鹿是怎样垂头丧气回来的。

师趁机点评:像刚才这位同学低着头,很失望的样子,我们就可以用“垂头丧气”来形容。

师再将该词语联系孩子的生活体验:你们有没有像此时的梅花鹿一样垂头丧气地时候?生汇报

这样在阅读课文时再次进行随文识字,这次的目的是抓住重点词语再次巩固音和形,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品读字义或词义的理解。

3、抓住汉字的演变,随文识字有趣

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故事,如果在随文识字时加入这个汉字的演变这样便能激发孩子学习汉字的兴趣,激发孩子热爱中国传统的文化。在教学《汉字》一课时,开课抓住“马”的演变(几幅图)来激发孩子识字,猜猜“马”为什么这样写?这样通过汉字的演变孩子们对“马”的笔画进行拆分成马头、马的身子和马尾巴。把“马”字和马的形象联系起来这样识字既有趣又有效。在教学《迷人的夏天》一课时,在孩子们知道“夏天是炎热的”这一特点后,进而识记“炎热”引出对“炎”的识记。让孩子们猜猜为什么用两把火像叠加表示“炎”字?通过联系字义加深对这个字的识记,这样既不枯燥有有趣。如不烦在随文识字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将汉字演变纳入课堂,这样不仅增强识字的趣味性,而且巧妙地与中国渊源的文化联系在一起这样还能激发孩子识字,让孩子识字同时感受文化的传承,孩子们也会为作为一名中国人而自豪。

“随文识字”作为一种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方法,它具有突出的激趣高效性。它迎合了儿童好动、好奇,注意力不容易长时间集中,其认知多来自于感性和期望的这些心理特点;它教学环节简单,教学方法平实,教学结构紧凑;它紧扣兴趣激发,重在培养能力,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特别适合在小学字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实施。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小学低年级随文识字教学策略 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教学策略

一、初始之注重

低年级小学生在认识生字的过程中主要经过三个阶段:首先是模糊认识, 其次是记忆过程, 最后是清晰认识阶段。所以在小学低年级随文识字教学过程中, 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低年级小学生记住生字的大致形态和轮廓, 然后通过重复练习和反复纠正来帮助他们记忆, 最后达到认识汉字的第三个阶段———清晰认识阶段。由此, 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以拼音为基础, 读准生字。低年级小学生在学习完基本的拼音后, 在遇到课文中的生字时就可以通过拼音的辅助来正确识别生字的正确读音。这样学生在正确学习生字的同时, 也有利于他们进一步掌握拼音的正确用法, 是一箭双雕的好办法。

2.正确初识生字。针对目前低年级小学生在学习生字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一般规律, 教师在他们学习生字时如果能够给予一定的刺激, 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 在低年级小学生刚刚接触生字的时候, 我们一定要确保该生字的正确性, 让他们在第一次受到生字刺激时就能形成正确的认识轮廓。认识了基本轮廓以后,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朗读和纠错, 便能加强记忆, 从而正确记忆和应用该生字。

二、精读课文, 学会运用

在学生记住了生字以后, 我们就可以开始正式进入课文的学习过程了。首先, 学生要把文章读得通顺。其次, 学生要学会基本的断句。最后, 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会生字、生词的基本应用。

1.紧抓字义, 兼顾形义。在低年级小学生学习生字的过程中, 掌握字义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项。汉字的意义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里, 发生了许多变化, 所以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 掌握是有一定难度的。汉字的三要素中, 首先是字音, 其次是字形, 最后是字义。我们帮助低年级小学生掌握好字义, 也能够很好地为他们掌握好字形和字音打下坚实的基础。

2.结合实际, 帮助低年级小学生运用生字、生词。低年级小学生与高年级的学生不一样, 在教授生字的过程中如果能借助生活实际帮助低年级小学生学习生字的用法, 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 在《乌鸦喝水》一文中, 遇到生词“到处”时, 为了帮助低年级小学生正确理解“到处”一词, 我们应该循序渐进地引导。首先我会问学生: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喝水呢?学生会说出各种五花八门的答案。接着, 我又问:那么适合乌鸦喝水的地方又有哪些呢?学生就会缩小答案范围, 有的说可以去河边喝水, 有的说可以去田野找水, 有的又说可以去喝露水, 等等。于是我告诉学生, 这就是“到处”的意思。学生在通过这样一系列的问答后, 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对“到处”一词掌握得很好。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得出, 在生字新词的教学中, 凡是与孩子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事例有关的生字新词他们会学得更快、记得更牢, 这也符合低年级小学生记忆的一般规律。

三、注重实践, 在新旧比较中学习生字词

1.在实践中教学。在现代快节奏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的随文识字教学更要注重实践。很多老师都喜欢在教授字词的时候利用“书空”的方法, 这样是有一定好处的, 它能帮助学生记住笔画顺序, 但是不能真正地帮助学生记住汉字的具体音形义。所以, 我们在教授生字的时候还是要注重“书写”, 而不是“书空”。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也有这样一项研究, 通过研究表明, 人体多器官共同活动对于大脑的记忆和学习功能的激发更为有利。所以, 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 将理论化为实践, 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学习和应用生字词。

也谈小学低年级的随文识字教学 第8篇

一、初读课文, 读准生字

儿童对生字的认识要经历由模糊到清晰的阶段, 也就是说首先记住字的大概轮廓, 然后通过反复认读, 逐渐强化记忆。

1. 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感知是识字教学的起始环节, 即在学生接触生字词时给予强烈的刺激。因此, 在初读课文前先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准课后的生字, 并反复认读, 加强记忆。

2. 初读课文, 画出生字

在初读课文时, 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 通过手脑协作, 边读边画出要学的生字。这样学生对生字的认识就有了进一步的印象。

3. 初读课文, 认读生字生词

初读课文后, 把生字从课文中找出来, 进行强化。首先采用多种认读方法, 练习读准字音, 同时感知字形。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分析字形, 找出记忆字形的方法。

二、精读课文, 学会运用

当学生把课文读通顺以后, 要让学生细读课文, 这时要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或生活实践理解生字新词。

(1) 本环节字意是重点, 但不可忽视字音的巩固和字形的感知, 为下一步分析字形奠定基础。因此, 在细读课文之前要采取多种形式认读生字生词。

(2) 本环节重点要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或生活实践理解生字新词。不仅要在课文中的语言环境里加以理解, 还要能做到扩展延伸。在这个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句不离文”的原则。

如《乌鸦喝水》一课中, 理解“到处”一词, 启发学生想象:乌鸦可能到哪些地方去找水喝呢?有的学生说乌鸦可能到山坡去找水喝, 可没有找到;有的学生说乌鸦可能到小树林里去找水喝;有的说乌鸦可能去田野找水喝等。这样学生轻易就理解了“到处”一词。而理解“终于”一词, 就要先启发学生猜想乌鸦会想到哪些办法。有的学生说乌鸦可能想到用吸管吸, 有的说可能想到像司马光那样用石头砸的办法, 有的说可能想到用手搬起来喝等, 可这些办法都不行。最后, 乌鸦终于想到了叼石子的办法。这时学生很自然地理解了“终于”一词是经过不懈努力后实现的。紧接着启发学生想一想:自己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感受吗?这时有的学生说我终于长大了;有的说我终于写完作业了;有的说哥哥终于考上大学了等。学生不仅理解了词语, 还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课文中“渐渐”一词就比较生疏抽象了, 于是我就找来半瓶水和石子和学生一起做实验, 让学生具体感知“渐渐”一词。随后扩展延伸, 根据提示填空:春天到了, 天气____暖了。我____长高了。天______黑了。然后问学生:“渐渐”还可以用在哪些地方?学生轻松地说出:太阳渐渐升高了。天气渐渐凉了。我渐渐长高了等。学生对“渐渐”一词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课文读熟了、理解了, 生字也就理解了、会运用了。

三、教给方法指导书写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低年级学生的写字要求是:“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知易行难, 好的姿势和习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长年累月地不断训练, 更需要好方法的正确引导。

1. 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 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1)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所以一开始就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方法,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我们可以通过看图、示范、讲解, 让学生明确正确的写字姿势包括两个方面:正确的执笔方法和正确的坐姿。

(2) 提起练字, 人们往往会想到“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之类的诗句, 学生也把它看做一件苦事、累事, 甚至会产生厌烦、惧怕心理。因此, 在低年级写字教学中, 采用一些儿歌帮助教学, 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而且能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让学生在这种气氛中较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2. 指导书写,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教师在指导书写时, 要讲清重点、难点。首先, 让学生凭借已有知识经验和能力分析字的间架结构及在田字格中的具体位置。然后, 教师再有的放矢地加以指导。如《乌鸦喝水》中“办”“于”这些字, 学生自己能分析出来, 就无须再指导了。而“喝”和“渴”只要指导好其中的一个就行了。但其中的“渐”是新出现的左中右结构的字, 要引导学生具体分析三部分的结构安排, 各部分穿插避让, 再范写。教师范写, 一定要让学生看清起笔、运笔、收笔, 最后安排学生描红、仿影、临写。这期间教师要巡视好, 及时发现问题, 再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

随文识字教学论文 第9篇

选自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设计意图:

识记生字是低段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在第一课时。本课时设计,围绕识“字”于“文”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明字理”“识汉字”“促阅读”“知文意”。并通过写字指导,培养学生的书写技能,有效落实课时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会写4个字、1个词。同时习得识字、写字的方法,重点写好左右结构的字。

2.学习并积累词语,如“赔着笑脸”“眼珠一转”等。借助课文插图、联系上下文及生活经验,理解积累词语。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识写生字。

教学难点:

多种渠道积累词语,写好左右结构的字。

教学过程:

一、质疑课题,引发期待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两位主人公。瞧,他来了!一位是(贴图:狐狸)谁来说说狐狸的样子?狐狸是一种小动物,所以“狐狸”两个字左边都是反犬旁,“狸”单独读第二声,在这个词里读轻声。(板书:“狐狸”,部首用红色笔书写)

2.我们再热情地请出另一位主人公(贴图:乌鸦),乌鸦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板书:乌鸦,书空“乌”字)

3.这个故事的题目就是由这两位主人公的名字组合而成的。(齐读课题)

4.小朋友,结合画面,猜一猜他们俩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

【评析】学贵有疑。教学伊始,教师创设情境,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然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过渡:狐狸和乌鸦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答案就在文中,请小朋友把书翻到第68页。

(一)读书小提示

1. 标自然段序号,在生词下面画横线。

2.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 注意课文中带“一”字的词语。

(二)检查读书情况,把握教学起点

出示带“一”字的词语,指导读准“一”的变调。

一棵树 一开口 看了一眼 一溜烟

一片肉眼珠一转

“一”在第一行词语中,都读第四声;在第二行中,读第二声。“一”字在不同的词语中,读音会有变化哟!(提醒学生标上不同声调)

【评析】此处教学,只抓住带有“一”字的词语进行辨读、强化,突出重点。

(三)整体感知:狐狸和乌鸦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出示填空:狐狸看见乌鸦_________,就想_________,结果_________。

【评析】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从低年级教学就要渗透,而不要等到高年级再培养。教师通过铺设语言的引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表达,顺学而导,让学生自然地攀上了“概括内容”的桥身。

三、再读课文,随文识字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过渡:这个故事是怎样开始的?谁愿意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1. 相机出示:一棵大树

(1)“棵”字由哪两部分组成?

(2)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还学过一颗星星的颗(果和页),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比较字形和意思的不同。

依次出示:一棵小草、一棵大树(词语和画面)

一颗星星、几颗珠子(词语和画面)

过渡:狐狸来到一棵大树下,他看见谁了?(乌鸦)乌鸦运气真好!嘴里叼着一片肉。

2. 相机出示:叼着一片肉

(1)这两个生字被老师请到田字格当中了。(出示:叼肉)

(2)指导识写“叼”“肉”“脸”。

叼:乌鸦“叼着肉”就是把肉怎么样?

看图讲解:看,食物一半在嘴里一半在外面,这就叫做“叼”。因为“叼”和嘴巴有关系,所以左边是什么旁?右边最后一笔是“提”。(让学生书空练习)

肉:你喜欢吃肉吗?(鸡肉、牛肉、猪肉……)古时候的肉是这样写的。(出示:)

仔细看看和肉像吗?经过人们的加工改造,最后“肉”字写成了现在的样子(出示“肉”),和古文字比一比,哪儿像?(出示:→肉)

原来“肉”字是我们的祖先照着肉的样子画下来的象形字哟。

脸:课文中还有一个生字里藏有“肉”的字。(出示:脸)

能找到哪部分表示“肉”吗?脸是人身体中的一部分,因此在这个字中,“月”字旁和肉有关系,是“肉月旁”。想一想,我们身体还有哪些部位的用字也是“肉月旁”?(肚、腿、脚……)

过渡:狐狸看见乌鸦嘴里叼的肉,馋得直流口水。

3. 相机出示:馋得直流口水

(1)口水流到哪里呢?在这个字上能找到吗?(把下面的两点描红了)

(2)肉红通通的,确实叫人眼馋啊!此时,狐狸会想些什么呢?猜猜看!

【评析】此环节教学,老师巧妙设境,依本溯源,将识字寓于故事、情境、意义之中,让每一个汉字都稳稳地扎根在民族智慧的土壤之中,彰显了汉字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学习二至四自然段

过渡:狐狸馋得直流口水,他为了吃到那片肉,会想些什么办法呢?

要求:请小朋友从二至四自然段中找到狐狸说的话认真读一读,并用“———”画出来。

1. 狐狸对乌鸦说了几次话?(3次)

2. 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词卡:眼珠一转

提醒:“转”是多音字,这儿读第四声,识写“转”。书空练习,注意右边的第三画是“竖折折”。

(2)谁来表演一下狐狸“眼珠一转”的样子?哟,真是一只()的狐狸!

(3)指导读出讨好语气的对话:亲爱的乌鸦,您好吗?

3. 学习第三自然段。

(1)出示词卡:赔着笑脸

(1)(认识“贝”字旁):“贝”字旁和钱、财有关系。

(2)扩词练习:损坏了别人的东西,要———赔钱;对别人犯了错,要———赔礼;你还知道赔什么?

(3)表演:赔着笑脸。

(4)理解:这种笑不是真笑而是皮笑肉不笑,假惺惺地笑。

(2)思考:什么情况下才要“赔”呢?狐狸为什么要向乌鸦赔着笑脸?

(3)教师范读: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

(4)学生朗读。

4. 学习第四自然段。

(1)问候之后,狐狸是怎么进一步夸他的?(夸羽毛漂亮),乌鸦的羽毛真的漂亮吗?(出示图片比较:麻雀乌鸦)

(2)既然不好看,狐狸为什么还要夸他呢?

(3)是啊,一定要乌鸦开口!谁能读得让乌鸦动心。

(三)学习五至六自然段

1. 如果你是乌鸦,狐狸这样夸赞你,你会怎么样呢?

2. 那乌鸦这次的反应如何呢?(齐读第五自然段)

3. 出示词卡:一溜烟

刚才我们见过这个词。“溜”是个多音字,还有一个读音读一声,“溜冰”的“溜”。

4. 从这个词语可以看出狐狸跑得怎么样?

【评析】在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巧妙地将识字、学词、积累感悟、朗读融为一体,水乳交融,体现了语言文字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特点,也增强了课堂的容量与张力。

四、对照板书,梳理脉络

请小朋友们看黑板,我们一起讲讲故事的大概内容。

“狐狸在____看见____叼____,馋____,他____一转____赔着____摇摇尾巴,乌鸦____得意____,狐狸____”。

【评析】教师利用图文并茂的板书,形象地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作反馈性的梳理概括,使得学生对故事有了直观感知,再次体现了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字

1.复现词语。

老师想和小朋友做个游戏,读词语,在心里默默地读,不出声音。如果你会读了,就朝老师点头微笑;如果不会读,可以到生字表中看一看。

2.开火车读词。

直流口水眼珠一转没有回答赔着笑脸摇摇尾巴唱了起来

3.指导写字:刚(左宽右窄)

(1)做写字操。(2)学生写字,强化正确的姿势。(3)反馈,欣赏评价。

【评析】识字写字是二年级教学的重头戏。此环节先通过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巩固了本课的生字新词。在指导书写时,注意引导学生读帖、描红、临帖,习得写法,并付诸实践,促进了书写任务的扎实落实。

六、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随文识字教学论文 第10篇

(一)通过沙画演示将孩子带入童话情境: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很美的梦。梦里,我来到了大海边,海风轻拂着我的脸颊,海浪亲吻着我的脚丫,好舒服呀!忽然,我听到一阵朗诵诗歌的声音, 往沙滩上一看,竟然是他!认识他吗?快和他打个招呼吧!(进行 “螃蟹”一词的朗读)多有趣啊,原来,我走进了一个童话故事中, 故事的名字就叫《爱写诗的小螃蟹》。

(二)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三)识写“螃蟹”二字。

(1)识:读准“蟹”的轻声,交流识记方法。(2)写:指导“虫字旁”和“虫字底”的不同特点,关注左右结构与上下结构的字要写紧凑的特点。(3)教师范写,学生书写,儿歌强调:“虫字在左瘦又长,右边旁字紧靠上。解字稍扁过中线,虫字底啊稳当当。”(4) 学生在田字格里进行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坐姿及执笔姿势。 (5)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将孩子带入童话情境是童话教学成功的关键,以沙画如梦如幻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写字教学是低年段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加强方法指导,儿歌强化记忆,步步推进, 扎扎实实。)

二、接读故事,整体感知

(一)分自然段朗读,思考:听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二)感悟小螃蟹“爱写诗”,随文识记“吟诵”。(1)由学生交流引出第一自然段,思考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小螃蟹“爱写诗”?(2)随文识记。“吟诵”:吟,最初的意思是轻轻地读。吟诵, 就是有感情、有节奏地读。想象画面,齐读第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讲究整体性,先让学生对故事有个整体的认识,同时了解孩子的读书收获。识字是为了阅读,随文识字的最大优势就是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让识字教学变得更加有深度,有层次。)

三、情境渲染,感悟品读

第一层:品读小螃蟹三次问话,感悟小螃蟹“伤心的泪”。

(一)第一次:“风啊,风啊,我的诗写得好吗?”(1)想象画面,体会小螃蟹写诗的得意、陶醉。(2)动画引出“风”,出示小螃蟹问话,一生读。(3)体会小螃蟹当时的内心活动,将个性化理解带入朗读,读出小螃蟹的自信、得意。(4)动画演示“风吹”,体会小螃蟹的心情变化。

(二)以“继续、还是”为桥梁,通过关键词感悟小螃蟹因为“爱写诗”而坚持的精神。风儿不读小螃蟹的诗,小螃蟹放弃了吗?你从文中哪些地方知道的?出示:小螃蟹继续写他的诗。小螃蟹还是继续写他的诗。从这两句话中,引导学生抓住“继续,还是”感悟小螃蟹爱写诗、坚持写诗。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以教师的趣味描述以及动画演示将孩子带入具体的情境,让孩子走进小螃蟹的内心。 第一次问话的朗读指导是教学的重点,而小螃蟹对诗歌的热爱是这个故事发展的内因,“继续”“还是”两个词语的教学设计向学生渗透了联系上下文、抓重点词语理解的语文方法。)

(三)第二次:“海龟,海龟,我的诗你喜欢吗?”(1)情境描述, 动画演示“海龟爬来”。(2)引导学生比较小螃蟹两句问话的不同: “风啊风啊,我的诗写得好吗?”“海龟海龟,我的诗你喜欢吗?” (3)通过比较,学生自主体会小螃蟹的心情由自信、得意到不自信、 期待的变化,并感悟朗读。(4)随文识字:“顽”“擦”。紧密联系文本,通过扩词、补充词组、动画演示、感悟拓展等方法进行识记。

(四)第三次:“海浪啊,你能读读我写的诗吗?”通过“能” 字体会小螃蟹心情的再次变化,感悟朗读,读出小螃蟹请求、期待的语气。

(五)整合三次问话,想象画面,指名读出不同心情,齐读。

第二层:品读白头翁的感悟小螃蟹“哭得很开心”。

(一)通过画面和音乐渲染情境,引出小螃蟹第二次“哭”。

(二)读第五自然段,抓住关键句“认认真真地读、记在心里、 告诉了很多朋友”,体会白头翁对小螃蟹的诗歌的喜欢、欣赏。

(三)以“小螃蟹会对白头翁说什么?”为催化剂,配乐朗读“沙滩上早就没有了这些诗篇,可它们留在了白头翁和她朋友们的歌里” 一句,情感升华,感受童话的意境美、语言美。

(设计意图:童话故事的情节连贯性极强,在教学中,我没有过分地追求教学设计上的跳跃性及艺术性,就是和孩子一起走进故事情节,走进人物内心,简简单单地享受童话故事的味道。)

四、以儿歌形式重现故事内容重现故事,巩固识字

我是小螃蟹,非常爱写诗。一行又一行,天天吟诵忙。风儿吹, 海浪冲,小小海龟真顽皮。白头翁,谢谢你,把我的诗儿传万里。 我要擦掉伤心泪,继续写诗不放弃!

五、升华中心,拓展阅读

(一)以板书升华中心,体会童话的情感美。小螃蟹的坚持得到了大家的欣赏,大家的欣赏让小螃蟹有了继续坚持的力量。相信通过这个温暖的小故事,你也会知道以后该怎样做。

(二)推荐阅读:张秋生的《小巴掌童话》。

(设计意图:送给孩子一把童话世界的钥匙,让孩子带着这节课的收获走进童话,爱上童话,享受童话,创造童话。)

六、总评

本节课在教学中充分凸显了随文识字的特点,将识字、写字、 理解词义、感悟朗读、积累运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关注文体特点,带学生感悟童话故事的浓浓情趣,注意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文意兼得,努力做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

摘要:《爱写诗的小螃蟹》是一篇富有童趣的小短文,通过前后小螃蟹两次哭的不同原因,让同学们感受到真诚的欣赏与鼓励会给别人带来莫大的快乐。

随文识字让识字课堂熠熠生辉 第11篇

关键词:同步;兴趣;生动;交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低年级大部分语文老师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困惑:课文大部分识字量大,遇到课文较长的情况,教学时,如何进行合理地安排课时内容?究竟是先识字还是先阅读?教学中,是识字重要还是阅读重要……这些问题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教师。识字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软肋。而长期以来,低年级语文课堂却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重视了识字,却忽视了阅读;强调了阅读,却错过了识字的最佳良机。识字课堂高耗低效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要分步处理生字,尽量做到识字融入语文课堂的每个环节中。不可否认,随文识字是最佳的识字方式了,它对实现有效识字课堂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舍识字之“孤立”

纵观低年级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把识字与阅读分开教学,分成固有的两个模块:首先,指导识字,出示课文中的全部生字,并教拼音,强调一些容易读错的字音,接着分析字形,记字形,无非是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编字谜等孩子常用的识字方法。其次进入第二模块——阅读教学,先通读课文,再理解分析并感悟,而却把最初学的生字孤立地搁置在一边了,指导孩子读课文时,孩子对生字还是陌生的,课文读得结结巴巴的。这样的识字方法,固然会使学生学得快,但生字量大,又扎堆一起学,学生也忘得快,且识字与阅读没有太多的联系,这样的教学,许多教师课课如此,期期如此。教师教得枯燥,学生学得无味。因此,随文识字就是要求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识字,但是很多老师也担心,在阅读教学中,突然停下来穿插识字,写字指导等会显得很突兀,没有条理性,教学思路都弄乱了,使得孩子刚刚进入文本,却受到干扰,整篇课文会变得支离破碎。一节课下来,既要考虑识字,又要重视阅读,弄得手忙脚乱、事倍功半。

二、承儿童之“天性”

识字教学的对象一般都是低年级儿童,无意注意占优势,这是他们认知发展的特点,而且注意具有明显的情绪色彩,喜欢具体生动、直观形象的事物。因此在随文识字教学中,把生字放置在具体的情境中,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

如《雨点儿》一课中,我以“飘落”一词展开教学,首先我边读句子边点击课件,当“飘落”一词轻轻飘落下来的时候,立即激发了学生的兴奋点,他们从心底里对这个词充满了好感,接着我通过演示纸片“飘落”的实验,让孩子集中注意力认真观察并发现:只有轻的东西才会“飘落”下来,进一步加深对这个词的理解,但在生活中,孩子们对落叶、雪花的印象还比较零碎,我播放图片让他们欣赏树叶、雪花飘落的美,通过具体生动的画面,勾起孩子们对美的回忆,再读“飘落”一词,孩子美的感受一下子就凸显出来了,把这种感受带入句子中,就会美不胜收。

三、重识字之“趣味”

在随文识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让学生能够深刻地记住字形。然后通过文字的构字特点,利用具体生动、趣味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在观察、比较、联想、游戏中生动愉悦地识字。

如《泉水》中“缝”字的教学,在学习第一自然段时,我先出示文中彩图让孩子认真观察,看看这股清泉是从哪里流出来的?引出是“石缝”一词,接着再通过举一反三,分别指着教室的门、墙,让孩子脱口说出门缝和墙缝,加深了孩子对“缝”的理解,最后,通过游戏,让7个孩子围成一个圆圈,再让一个孩子钻进圈里,让孩子亲身体验“人缝”一词的含义,然后再回到句子中,孩子再读这句话就不是最初那模糊的感觉了,而是了然于心了。

随文识字教学利用生活实际和教学相结合的识字情境,激发了孩子潜在的识字欲望和兴趣,孩子在看图片、观实物和玩游戏的过程中,动脑、动口、动手,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认识和巩固了汉字,使简单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四、同阅读相“交融”

随着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和转变,我们很清楚地意识到:识字教学与阅读是不能彼此孤立开的,两者的融会贯通更会促进孩子的学习发展。“随文识字”教学就是调动学生在课堂中,能够积极地参与形象生动的语言环境中来识字,层层深入,从文字到词语,再由词语到句子,然后将语句置入文本中相互交融。

总之,“随文识字”是以文本为载体,摒弃传统识字教学的不足,能根据孩子的思维发展特点,迎合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到语言环境中去识字,这过程也需要教者必须吃透教材,对文本经过巧妙的设计与安排,根据阅读与识字教学的具体要求灵活变通,使音、形、义紧密结合,听说读写如影随形,把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进行有效完美地整合,从而提高识字的效果,点亮识字课堂。

参考文献:

小议随文识字 第12篇

其实, 随文识字是建国几十年来, 一直以主流识字方法的显赫身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只不过在“大纲”时代, 随文识字虽有其名, 却无其“神”, 仍然是为了识字而识字。传统的识字教学以识字为目的, 把识字与阅读完全割裂开来, 生字虽随文出现, 但在教学生字时却完全脱离了具体的语言环境, 枯燥而乏味的认读字音;重复累赘的分析间架结构;简单机械的死记笔顺笔画, 偏旁部首, 使随文识字失去了她应有的美丽, 显得暗淡无光, 缺少神韵!

那么, 什么是随文识字的神韵呢?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说:“夫人之立言, 因字而生句, 积句而为章。”点出了“字”在文章写作中的基础作用, 所以, 阅读、习作以识字为先决条件。随文识字, 生字随课文出现, 其魅力在于它根据儿童的语言思维发展水平与特点, 从儿童的兴趣与接受能力出发, 建构学习体系与内容;同时把识字与阅读及发展语言结合起来, 以识字与学习书面语言互相促进的方式而形成的一种识字教学方法。也就是说, 随文识字不仅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训练, 生字词得到巩固, 口语表达及书面表达能力得到锻炼, 受到规范语言的熏陶, 还有利于促进儿童的思维发展和健康成长。

在新课标概念的指导下, 怎样使随文识字充满神韵呢?我们先来看一个教学案例。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二十一课《从现在开始》的第一课时,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完“之”字之后就问——

师:万兽之王的狮子宣布了一个怎样的决定?

(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然后指名回答, 全班齐读狮子的话。) 师:出示“轮”的生字卡片, 强调其读音是前鼻韵母。 (生齐读)

师: (课件出示“轮”的汉字演变过程) 从这个字的演变过程来看, “轮”的本意就是围绕车轴旋转的金属圆环。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与“轮”有关的事物?

(生:车轮、轮胎、轮船、轮椅)

(师课件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带“轮”字的词, 学生齐读)

师:“轮”字在课文中组的什么词?

(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出示“轮流”一词, 依次指名五个学生读这个词)

师:像这样一个一个地读就叫—— (生:轮流)

师:狮子让动物们轮流当万兽之王, 它们是怎样轮流的?

(生自由读课文) ……

精彩!太精彩了!

这是我校老师, 在我校进行的识字教学研讨活动时, 上的一节教研课中一个非常成功的教学片段, 堪称完美地展现了随文识字教学的魅力!

其一:课型特点突出。作为小学二年级上册的随文识字课, 第一课时的主要任务就是既要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又要使学生学会要求掌握的生字。简而言之, 课型特点就是把了解课文内容和学习生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既达到学文的目的, 又完成识字的任务。执教老师在这堂课上, 用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感知全文:一是狮子做了怎样的决定;二是动物们是怎样轮流当万兽之王的:三是狮子为什么宣布小猴子从现在开始就是“万兽之王”。使学生很好地把握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 执教老师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 运用多种方法很好地完成了识字任务, 凸显了随文识字教学的特点。

其二:在生活中学字, 丰富学生的词汇。在教学片断中我们看到, 在学生读准“轮”的字音之后, 执教老师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到的与“轮”有关的事物。这一教学环节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学生们一口气说了十多个带“轮”字的词语。执教老师又从中选择了六个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词语, 让学生积累, 充分体现了执教者具有大语文观的思想。

其三:字源识字, 渗透汉字文化。在教学片断中, 执教老师利用多媒体的有利条件, 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了“轮”的演变过程, 这一教学环节不仅让学生记住了“轮”的字形, 还让学生对“轮”字的意思有了感性的认识, 为后面理解“轮流”的意思奠定了基础。所以, 对某些字的追根朔源, 利用汉字的起源与发展演变过程来帮助学生识字, 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 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

其四:对词语的理解水到渠成。虽然在这个教学片断中, 老师只指导学生理解了“轮流”这一个词的意思, 但老师引导学生对这个词的理解却水到渠成, 非常精彩!先是通过字源识字让学生感知“轮”字的本意:再是通过实践操作 (让学生一个接一个的读) 和教师的点拨让学生明白“轮流”一词的意思:最后还通过学生对“动物是怎样轮流做万兽之王的”这一问题的讨论交流, 加深了学生对“轮流”这一词的理解, 达到了水到渠成, 大雪无痕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 每一个生字都有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语言环境, 随文识字就是把识字融入到具体的语言训练中, 让学生在读文中识字, 在读词语中识字, 在说话中识字, 学得轻松而愉快。而儿童的认识规律又离不开具体环境, 离不开反复接触, 反复实践, 所谓“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句不离文”, 强调的就是生字词的教学要和具体的语言环境相结合。而随文识字恰恰强调了语言环境, 十分有助于儿童语言和智力的发展。

当然, 在研讨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惑, 在今后的教学研讨中, 我们将针对困惑不断地进行探索, 努力去挖掘和发现随文识字教学的内涵, 让我校的识字教学更具神韵!

上一篇:经营方式转变下一篇:高职测绘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