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高等职业教育

2024-06-21

做强高等职业教育(精选3篇)

做强高等职业教育 第1篇

1 中医药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行业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业高等教育拥有强大的行业学科实力, 行业高等教育的科技工作支撑着行业的科技进步, 行业高等教育是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正是由若干行业高等教育的人力支持和知识贡献, 推动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

1.2 中医药教育已经形成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现代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

中医药学是我国特有的传统医学, 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同疾病斗争的经验结晶。“从历史上看, 在西方现代医学没有出现之前, 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传统医药学”, “在西方现代医学出现以后, 大浪淘沙, 很多国家的传统医学逐步衰落, 甚至消亡, 包括在历史上曾经久负盛名的印度医学、阿拉伯医学都逐步丧失了原有的历史地位。而唯有我们的中医药学一花独放, 仍然在世界医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在几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 中医药理论体系不断完善, 诊疗技术不断丰富, 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系统的传统医学。”[3]在如此漫长的年代里, 中医学术经验能够延续不绝, 并不断有所发展, 中医药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医药教育的历史同中医药学一样悠久, 中医药师承教育, 伴随着中医学的发生发展, 是我国古代医学教育的主要形式, 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956年国务院批准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成立4所中医高等院校, 把中医药教育纳入了现代高等教育的轨道, 从此, 中医药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经过50多年的发展, 中医药高等教育走过了辉煌的历程, 已发展成为具备完整的高等教育层次, 拥有多种教育形式与类型, 学科优势突出、办学特色鲜明, 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现代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

1.3 高等中医药教育是我国医药教育事业和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特色

拥有中医和西医两大高等教育体系, 是我国医药教育事业和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特色。在我国, 中医药教育与西医药教育共同承担着培养医药人才、发展医药科技的任务, 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大优势所在。现代高等中医药教育创办50多年来, 在培养中医药专门人才、发展中医药学术、促进行业科技进步以及服务社会等方面, 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 [4]由于中医药的文化特点, 作为行业高等教育的中医药高等教育又有着它自己的特殊性。国务院2009年发布的“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 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 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并提出要“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中医药高等教育承载着继承、宏扬和发展中医药文化, 传承中华文化的历史重任。“加快发展中医药事业, 继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是当代中华民族的战略选择。”[4]做强中医药高等教育, 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实践中, 将发挥特殊的作用。正如出席世界中医药教育大会的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章新胜所说:“中医药教育作为中华文化的窗口, 代表中国的软实力, 最具有民族性, 也最具有世界性, 因此大有可为”。[5]

2 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引领、影响着世界高等中医药教育

2.1 中医药教育是世界传统医药教育的主流

“中医药在世界传统医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是世界传统医学的主流。中国是中医药学的发源国, 具有引导世界中医药发展的责任和优势。”[6]源远流长的中医药高等教育, 对中医学术的传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当代中医药高等教育更以其悠久的办学历史、成就显著的学科建设、齐全的层次规格、领先世界的办学规模、数十万毕业生等优势, 理所当然地在世界传统医药教育中占据领先地位, 并对世界中医药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医药教育是世界传统医药教育的主流, 中国是中医药教育的发源国, 具有引导世界中医药教育发展的责任和优势。

中医药、中医药教育在世界传统医学、传统医药教育的主流地位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同。“世界卫生组织2002~2005年传统医学战略”在解释传统医学时, 将中医学放在首位。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了三种形式的卫生系统, 以描述传统医学被官方认可为一种卫生服务形式的程度。在整合系统中, 传统医学得到官方认可, 并被纳人卫生服务提供的所有领域, 全世界只有中国等少数国家被认为达到了整合系统。在传统医学整合方法的国家举例中, 世界卫生组织从国家传统医学政策、传统医学管理机构、草药产业法规、传统医学人力资源、医疗保险政策、传统医学国家研究机构、传统医学官方教育等方面进行的比较中, 我国均表现出绝对的优势, 更在传统医学人力资源、官办医学教育机构等方面遥遥领先。

2.2 中医药教育在世界影响不断扩大, 中医学校在世界遍地开花

随着我国中医药学和中医药教育在世界影响的不断扩大, 中医学校在世界遍地开花, 据不完全统计, 已有40多个国家开办了中医教育, 有100多所专门的中医院校在世界各地应运而生。在考察国外中医教育的时候, 不难发现, 一方面, 国外中医院校的兴办及办学的方方面面与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受到我国中医药教育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 由于各种原因, 国外中医教育的办学历史、办学层次、教育规模、办学条件、人才培养、教学管理等方面与我国中医教育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以国外一些较为有名的中医学校为例。上个世纪80年代末兴建的欧洲中医学校, 系由法国南部城市图卢兹的有关部门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合作兴建。1987年建立的法国中医学院, 系与广州中医学院合作, 广州中医学院策划了整个教学过程, 如制定教学大纲与课程体系, 选拔专家赴法教学、带教, 接受该校学生来广州进修学习。[7]新加坡中医学院, 是该国中医学院的代表, 1953年创办, 1993年与广州中医学院合作开办新专业, 增聘该院4名教授到校授课, 并与上海中医学院联合举办硕士课程进修班。[7]2002年、2005、2007年, 该院先后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学院、辽宁中医药大学签署合作协议, 聘请这些大学的中医专家教授讲学和临床带教。“近20年来, 欧洲中医药教育不论是专门的中医药学院, 还是西医院校的中医专业教育, 在招生、注册、教学安排、师资质量、考试过程和实习要求方面等都向规范化方向迈进”, 其具体措施的一个重要方面即是“同国内中医药院校合作, 学习中国中医药院校的教学模式。如法国、德国、瑞典、西班牙、英国、法国、瑞典和挪威等国先后与上海、广州、成都、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及云南中医学院等联合办学, 依托这些专业院校安排课程。”[8]“2004年意大利卫生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签署传统医学合作备忘录, 双方政府合作在意大利医学院校开设中医硕士学位课程。目前已有意大利罗马大学第二医学院、米兰大学医学院、佛罗伦萨大学医学院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 开设了中西医结合硕士学位课程。除了邀请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南京中医药大学的教师到这些学校讲学、指导临床外, 学员在第二学期将到国内的中医医院进行为期2周至2个月的临床学习。”[9]一项关于“中医教育在中国与澳大利亚的对比研究”指出:“相比墨尔本理工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有更多师资及物力资源优势”, “关于临床技能培训, 北京中医药大学为期48周, 而墨尔本理工大学只有28周。这主要是由于墨尔本理工大学缺乏诸如中医医院等有效的临床培训设施。为了弥补这一弊端, 墨尔本理工大学规定, 所有学生须在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进行为期1学年的临床实习。”[10]这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2.3 世界中医药教育需要与中国中医药教育接轨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是经国务院批准, 民政部登记注册, 总部设在北京的国际性学术组织, 已有56个国家和地区的186个团体会员, 2006年世界中医药学联合会成立了教育指导委员会。2008年11月, 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 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天津中医药大学承办的首届世界中医药教育大会在天津中医药大学举行。会议主题为“中医药教育标准化, 中医药国际化”, 500多名参会专家中有来自美、日、俄、德、法、澳、意、尼日利亚、喀麦隆等43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名境外专家, 可以看出世界各国对中医药的认识、认同以及对中医药教育的需求。会议通过的“首届世界中医药教育大会宣言”指出:“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中医药学教育, 但受当地文化背景、法律体系、教育制度、办学条件等影响, 发展不平衡。”会议审议通过并正式颁布了由世中联教育指导委员会起草的《世界中医学本科教育基本要求 (草案) 》, 这意味着世界中医学本科教育将有标准可依。[5]众所周知, 在科学技术的许多方面, 我国需要与国际接轨, 而这一标准的出台, 则意味着世界中医药教育需要与中国中医药教育接轨, 我国中医药教育引领、影响着世界中医药教育。

3 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扩大开放走在各科类高等教育前列

国家科技部在一份报告中所指出“中医药由于与西方医学采用了不同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认识生命和疾病现象, 是我国最具有原始创新潜力和可能的学科领域。[11]” 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进程中, 发挥中医药学原创潜力, 中医药高等教育积极扩大开放, 表现出其独特的全球化发展优势, 走在了我国各科类高校的前列, 成为我国扩大开放的优质教育资源。

3.1 中医药来华留学生教育在我国各科类留学生教育中名列前茅

中医药来华留学生教育在我国对外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相当一个时期以来, 到我国学习自然学科的外国留学生中, 学习中医药的人数一直高居第一位。在1997年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的全国中医药教育工作座谈会上, 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周远清指出:“在我国对外教育中中医药教育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6年科技部会同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也指出“来华学习中医药的留学生人数一直居我国自然科学领域首位”。[12]

3.2 中医药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走在各科类高校前列

积极实施境外中外合作办学, 是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方面。发挥中医学这一我国“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的优势, 中医高等教育率先走出国

门, 在推进中外合作办学中走在各科类高校的前列。“1994年初英国亚美迪医药基金会与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成立了伦敦中医学院, 在英国开设以英国在职西医为学员的中医课程, 此课程得到英国医学继续教育局的批准和认可”。[13]“1997年, 北京中医药大学与英国伦敦密德萨斯大学签订协议, 合作在该校开办5年制中医专业”。[14]在英国正式开办中医本科学历教育并获得英国教育部门正式批准, 这是欧美国家的高等院校第一次向中医药学领域开放。“到2005年, 北京中医药大学正在运行的境外办学项目已达12个, 分布在英国、瑞士、意大利、日本、新加坡、西班牙、巴西、韩国等国家”。[14]“上海中医药大学目前与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十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办学关系, 达成合作办学项目20多个”。[15]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是南京中医药大学与之签定联合办学协议的第一家西方公立综合性大学, 该校本科毕业生来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实习至2007年已持续了11年。2008年, 南京中医药大学相继与挪威针灸学院、爱尔兰中医学院、英国东伦敦大学等三所经所在国政府批准的中医 (针灸) 学士学位授予权学校达成合作。在中外合作办学中, 中医药高等教育创造了许多第一:2008年3月在里斯本揭牌的成都中医药大学葡萄牙宝德分校是经中国教育部批准中国高校在海外的第一所分校;2008年2月正式成立, 由伦敦南岸大学、中国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和哈尔滨师范大学联合承办的孔子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中医孔子学院;2003年在日本建立的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日本院是经我国教育部、日本文部省批准的第一所境外中药学分院;2008年4月在日本成立, 由天津中医药大学承办的”神户东洋医疗学院孔子课堂“是国内中医药院校独立在海外设立的第一所孔子课堂。

3.3 中医药教育交流与合作成为联系内地与台港澳的重要纽带

对台中医教育交流成为两岸交流的重要渠道, 中医药教育交流与合作成为联系内地与港澳的重要纽带。改革开放以来, 内地与台港澳地区中医教育交流日趋频繁。据教育部的统计, 目前大陆高等学校有130多所学校有台湾学生就读。我国内地独立设置的中医药本科院校共有23所, 除1所教育部直属院校外, 其余均为地方院校, 但在开展对港澳台教育工作方面却在内地各科类高校中名列前茅。2008年, 内地本科院校755所, 其中中医院校23所, 占3.05%, 2009年共770所, 其中中医院校23所, 占2.99%。2008、2009年, 内地招收港澳台预科生院校共29所, 中医院校有9所, 几乎占三分之一;内地招收港澳台本科生院校2008年178所, 其中中医院校13所, 占7.3%, 2009年197所, 其中中医院校16所, 占8.1%;内地招收港澳台研究生院校, 2008年共127所, 其中, 中医院校19所, 占14.96%。

华图教育:做强容易,做大很难 第2篇

2011年是华图教育的风光年。这年,以公务员考试培训和图书出版起家的华图不仅开始布局教育全产业链,行业内投资并购做得风生水起,还召集全国干余名员工来北京总部举行十周年庆典。员工们意气风发,沉浸在即将成为上市公司的喜悦中。如果可能,这将是第一家在国内上市的教育培训机构。

2011年12月29日,北京迎来了这个冬天的第二场雪,华图教育在总部对面的中关村眉州东坡酒楼宴请媒体。高级副总裁于洪泽致辞欢迎,同时解答了外界最关心的上市问题:“我们已经完成了内部的股份制改造,整体的管控、组织机构的协调都已经完成了,就看国家政策了,会选合适时机上的。如果可以,我们希望下次宴会是我们的上市庆功宴。”

创始人兼董事长易定宏开席后才出现。他一改往日休闲夹克装束,穿上了西装,肩上还搭了条红色羊绒围巾,看起来帅气不少。当他信步走到桌前还没来得及落座时,在场记者便急于向这位主角求证上市时间,易定宏只简单回了句“你们别信他,他是开玩笑哦”。

在先前的采访中,易定宏曾表示不着急上市,谈判时向投资方达晨创投声明“你非让我去上市,那我就不让你投”。可他一边又说:“肯定会上市,投资人并不期望只靠分红,一定是要靠上市退出的。所以我不想上市,他也会逼我上市的。”

上不上市,其实并不妨碍易定宏作为生意人的自信。他说,华图100%会上市的,“做到这么大的企业,不上市都难”。他试图委婉地表示,自己不会像新东方那样自恋,凡事亲力亲为,也不会像安博那样胆大盲目,不思整合。当然,最让他骄傲的是,现在的华图比2006年新东方上市时规模要大很多。用他的话讲,华图上不上市对他而言都无所谓,现金流那么好,不缺小钱。

不算小的狭缝市场

在华图教育的收入中,80%以上来自当家业务公职培训。

2006年1月1日《公务员法》的颁布,确立了公务员综合管理类、行政执法类、专业技术类分类考试的结构,主任科员以下的非领导级职务“凡进必考”;如果在系统里还想升迁,从主任科员到厅局级以下,所有人还需要考试——这个群体占整个公务员队伍的85%,甚至95%。在某种程度上,公职培训的蛋糕就完全确定下来了。

华图最早切入这块市场,说是机遇,也可说是无奈之举。2001年9月,易定宏辞掉了广州商学院的教师工作,借来10万元钱,托部队朋友关系坐空军E276货机来到北京。出发那天,父母、妻子都蒙在鼓里,以为他去北京出差。可对这个敢为天下先、敢冒天下险的湖南小伙子来说,却是全新的征途。

起初,易定宏注册成立了北京华图宏阳教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当时恰逢律师资格考试、法官考试和检察官考试三考合一,市场上鲜有合适教材。易定宏找到北大、清华几大名校教授编写教材,赚得了北上第一桶金,他还了借款,买了车。但好景不长,2004年,司法部开始统一教材,易定宏的赚钱之路遇阻,但他坚信考试辅导领域的商机,把目光转向了公务员考试教材。

华图的国考教材受到了众多同学的欢迎,随着涉及面越来越广,华图为读者提供了组织答疑服务。通过教材中插夹招生简章的方式,第一次开班就招到了70多人。2004年,华图确立了公务员培训和考试辅导教材出版的两项主业。

如今的华图有35所直曹分校,200个学习点,在北京公务员培训市场上占到50%以上份额。华图出版的教材成为多个省份的指定材料,自主研发的模块化课程在学员中获得热烈响应。大多核心班、封闭班、面试班,通过率能达到70%。在一期特种班里,43人中有41人“金榜题名”。

终身教育的相关多元化

公务员考试刚结束不久,又正值寒假,12月份是华图一年中课最少的月份。但华图网校业务部却忙得不可开交。元旦前一天下午6点半,海淀剧院东侧的华图总部,工作人员陆续下班。二楼行政办公区的人基本走完了,一楼却是一派繁忙,会议室里七八名老师围坐在一起商讨教案,蔡金龙则在自己的工位上一边整理PPT演示稿,一边与助手交谈。再过半小时,他要进录影棚,录制行政能力测验推理部分的强化班课程。

“在基础班课程,大家已经系统学习了各项知识点,而在今天的强化过程中,希望大家对于整体事物的认识更趋于底层。推理分为四大块:图形推理、类比推理、逻辑判断和定义判断。在图形推理的复习中,我们需要先挖掘规律,再进行空间重构;类比推理的关键词是浓缩,先辨析二元关系,再进行二级辨析;在逻辑判断中,我们主要把握优先原则,先使用什么条件,后使用什么条件,在整个论证过程中树立标靶(论证情景),一旦分析好论证的情境和结构,对于标靶的加强和削弱就一目了然;最后是定义判断,这中间需要了解关键词与词和词之间的符合性验证。这就是我们这几个小时要系统浓缩进行交流的,让大家在短时间内能够用更底层的规律共同回顾和认识,从而得到强化和提升。”

总部一层东南角偌大的录影棚里,蔡金龙站在一块互动电子屏幕前,很快进入了讲课状态,抑扬顿挫的语调与平日面对学生时并无两样。他对时间把握得非常准确,每块知识点几乎用了相同的时间录制完成。

蔡录制的冲刺课程将在元旦过后正式上线,由于设备问题,他不得不将后半部分拖到2011年最后一天录制。作为行测推理的名师,蔡目前很少在基础班讲课,他把大部分时间花在教研和录制冲刺班课程上。2010年,华图网校曹收3000万元,预计2011年营业额将突破亿元,超过整个集团业务的10%。

稳定增长的网校业务其实只是华图未来体系中的一部分。根据易定宏的构想,加上针对服务型政府目标打造的政府服务体系,以及旨在提高职场人士全方位素质的优职培训,华图将形成以教育培训(公职培训、优职培训及华图网校)和政府服务为支柱的完整知识服务系统。

提出这样的三位一体的知识服务系统,其实跟华图所处的行业环境息息相关。公务员市场虽然足够大,市场成熟,但又太过细分。每年参加公务员考试的百万大军中,绝大部分是从不参加任何培训,只买教材的“裸考族”。非裸考人群人均花费三四千元,这个市场其实也就几十亿规模。对于华图这样的培训机构而言,永远都要做新单市场。如果依旧固守在自己的领域里,老板们一定会想:“我下一个市场在哪里?”

很显然,易定宏早已想明白了:“公务员考试培训增长还不错,但可能不会像2008-2009年那样急速增长。能增长多少年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易定宏总是对标俞敏洪,“新东方最早做托福,如果现在还只做托福,那早就死定了”。无论是公职培训还是优职培训,华图一直在影响着年轻人。当这部分人入职或大学毕业时,华图帮他们找到好工作;就业之后,华图希望持续影响他。

易定宏还想做兰德

当然,易定宏也有自己的个人理想。“我的困

惑和俞敏洪是一样的,他也不是只想做考试培训。我们都是希望办大教育,为国家作贡献。”但另一方面,易定宏又试图走与新东方不一样的道路,他通过投资的方式切入一些相关多元领域,寻找新的增长点。2010年推出好会计项目和小语种培训项目,还在为考研、中小学招教等新业务布局。为此,华图成立了“华图资本”平台,陆续投资了如优职、爱语特、好会计、元培翻译等机构。

易定宏甚至把华图的定位引向了“做中国的兰德公司”的民间智囊咨询培训机构这个方向。希望为政府提供战略咨询、数据调查、干部培训、军转干、“三支一扶”、村官、选调生、招警、招教考试辅导和政府部门区域规划、政府应急管理等项目培训。一年多下来,该项目已小有收获,实现了一两千万的产值。不过,咨询、培训、编教材“眉毛胡子—把抓”的多元化,对一个专家型创业企业来说,风险常常远比机遇更大。

“企业做强容易,做大难。”易定宏感慨说,“公务员考试就是那么大,你只能把品牌做强,你不可能把公务员做到新东方那么大,只能做到在这个领域知名度数一数二。”如今实现多品牌多元化运作,为了在强的基础上把企业做大,同时,业务拓展有利于资源整合,打通上下游。

“你看联想集团前几年并购IBM的PC后差点被拖垮了,亏损严重,但是他有联想控股啊。假如说政府业务这块有问题,我还有教育培训和其他多元化品牌。”易定宏也丝毫不避讳,他的集团布局是照着联想做的,他曾经最希望联想控股投资华图,而不是达晨创投。

但是做大企业,他首先要解决人的问题。挖掘谁适合创业?成熟企业和创新企业员工的收入怎么分配?“创业企业的待遇不会太高,我2006年工资才2500元,可现在的副总薪水都很高。如果让这些人去创业,一年就会花掉投资费用。二是他们本来有很高的待遇,创业的积极性也不会太高。职业经理人很好培养。冒险精神哪能培养?”

27岁的副总裁吴正果就是华图内部创业的典型人员。两年前,他离开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加入华图做财务总监。一年间,他不断发挥潜力,得到了易定宏的赏识,如今全面负责政府服务业务。

“政府智囊服务业务,必须有一个价值来引导大家做这次创业,我们选择去做,一是有高尚的价值引导,二是有广阔的市场前景。”12月初的一个周一下午6点,刚刚开完会的吴正果匆匆回到工位上等一所外地分校的校长。在华图,他没有自己的独立办公室,与普通员工坐在一起。

吴所谓的高尚价值,就是去影响政府,从民间给政府反映一些心声。华图专注于给中国政府提供智力思维信息服务,或者在规划决策上提供更好的建议。对于广阔前景的判断在于,“因为中国有一个大政府,大政府有很多的功能。但这些功能不可能靠自己人不断增加编制就能完成,只有依靠民间或第三方的信息”。他举例说,比如做一个发展研究中心的项目可能需要50个人,但政府不可能为此招50人去占用财政预算,它可以委托民间机构去做。虽然国家目前有这么多的干部学院、党校,这些机构都是按照匹配的行政区划去建立的,在编制不扩大的情况下,课程跟不上时代发展,只有第三机构才能都提供这样的服务。

但这位“少将”却也有自己的顾虑。最重要的是时机问题,“领先三步是先烈,领先一步是先驱,我们想做先驱不想做先烈”。吴在上学时是个好学生,他仍记得管理学提到的理论:最高级的第五类企业是创造生活方式的企业,但是创造生活方式要有前提——适度领先。“我们是为中国政府提供服务,所以发展步调,与政府行政希望第三方发展的步调是否一致最为关键。”

这天,吴穿着一身黑色中山装。他这么做是刻意掩饰自己的年龄。“我的年龄在公司是保密的,如果别人接触我的第一印象是我跟他的孙子一样大,会先天性地轻视你。”

当然,在业务上他还面临更重要的压力。作为一个民间机构,数据调研的长期积累是实际操作中的一大困难。“我们不像国家统计局,它是强制命令你搜集数据,我们需要自己的采集数据方式和调查方法。”每做一个问卷,华图都要投入一份成本。同时,给领导干部做自主选修课程和给学生做一个课程也完全不同,做领导培训是给一个人群讲很多课,而公考培训是给很多人讲一个课,这对华图的要求又不一样了。

做强高等职业教育 第3篇

开题以来,在广泛汇聚研究力量和明确任务分工的基础上,通过开展重大专题研究、定期召开研讨会、及时发表阶段性成果和汇总形成总报告等关键环节,推动研究工作按照课题申报书所承诺的目标任务和时序进度,有条不紊逐步深化。

本课题研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 为提高研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保质保量完成研究任务,我们在具体研究工作中,着力把握好“四个注重”。

一是,注重战略思维。 思想是灵魂,理念是先导。课题组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到做强省域高等教育的重要意义。做强省域高等教育是建设高教强国的重要基础,既是我国高等教育由大到强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除了要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还要充分发挥省级政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做强省域高等教育。有条件的省份应自加压力,积极创造条件,建成高等教育强省。

二是,注重问题导向。研究工作紧紧围绕“什么是强”“如何做强”这两个关键问题展开。所谓“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做强省域高等教育,可以从纵横两个维度去考察。 纵向上,指省域高等教育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发展、不断提高;横向上,是把省域高等教育放到国内和国际高等教育的范围内进行比较,综合实力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因此,在做强省域高等教育的目标追求上,必须坚持纵横两个维度并重,既重视东部某些发达省份建设高教强省,又关注中西部绝大多数省份打造局部优势,既重视高教自身属性之强,又关注服务经济社会功能之强。 从这两方面的结合上,提出了做强省域高等教育的新思路。 比如,东部发达地区以“整体做强”“建设高教强省”比较合适,中西部大多数省份以 “在原有基础上加速提升”“打造新的增长极”、形成“局部优势”比较合适。要以需求导向替代资源导向,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加快培育一批具有鲜明比较优势的省域高等教育新亮点,形成省域高等教育的制高点。

三是,注重国际视野。着重分析了美国加州、日本东京都地区、德国巴符州和我国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及其经验与启示。 其一,加州模式:通过规划, 实现做强。 研究了19 世纪下半叶加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与加州高等教育体系形成的关系,重点探讨了加州在平衡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化高等教育、平衡公立高等教育发展与非公立高等教育发展方面的经验。 其二,日本东京都模式:通过地缘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聚集优势高等教育资源。重点探讨了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问题。其三,德国巴符州模式:做强区域高等教育,不能忽视高等职业教育。着重探讨了“双元制”背景下,应用技术大学发展与做强区域高等教育的关系。 其四,中国台湾模式:追求高等教育卓越发展,需要“大手笔”投入。 研究了台湾“五年五百亿计划”的实施情况及其政策经验。

四是,注重重点突破。从上下、内外和内部三个维度以及体系结构、资源配置、体制机制、质量保障和区域联动等五个方面入手,对制约省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行重点突破和创新。一是在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省域高等教育体系上,研究提出了未来我国省域高等教育体系动态调整的策略与思路;二是在厘清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对地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职责与权限问题上,研究提出了健全高等教育分级管理制度的对策和建议;三是在优化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问题上,研究提出了公平配置与竞争择优相结合的省域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机制;四是在强化省域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上,研究提出了健全省域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思路以及质量问责和质量保障制度;五是在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问题上,研究提出了推进高等教育区域联动发展的战略思路。

课题研究工作已告一段落,但做强省域高等教育永远在路上。 2015 年10 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 对探索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之路,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对做强省域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进程中,省域高等教育的优势和潜力在哪里?新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又在哪里? 这一系列问题值得深思。

其一,要把握“做强”机遇。 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分阶段提出了2020 年、2030年、本世纪中叶的具体目标。 这不仅事关一批大学和学科,也关系到各省高等教育的规划、建设和发展。省域高等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支撑,“双一流”建设也为省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各省应抓住机遇,因地制宜,积极作为,奋力开启做强省域高等教育的新征程。 近年来,一些省份在“整体做强”“建设高教强省”上积极探索,不断迈出新的步伐。比如,2015 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意见》,并确定7 所重点建设高校和18 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2015—2017 年,省财政将投入专项建设资金50 亿元。 再比如,江苏自2010 年起先后实施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协同创新计划、特聘教授计划和品牌专业建设工程,目前正在谋划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力争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进程中走在全国前列。

其二,要瞄准国际前沿。 只有面向世界,放眼全球,进行横向比较,才能找准省域高等教育的现实方位,明确差距之所在。 发达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在由大众化向普及化过渡的过程中, 发生了诸多深刻变化。比如,从院校类型看,注重构建适应社会多样化人才需求的高教体系,研究型大学和应用技术大学的分野和特色化发展十分明显;从层次结构看,韩日等国专科层次高校及其招生数显著下降; 从经费投入看,高等教育公共支出占GDP的比重趋于稳定, 美日韩等国私人(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高于政府投入;从组织形态看,高校联盟和多校区大学系统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模式;等等。 2014 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37.5%,京津沪苏浙等发达地区已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在我国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应高度关注发达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动态趋势。 可以预见,下一步以“双一流”建设为重点的高教强省建设进程中,推动高教层次结构上移, 加强研究型大学和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等,将成为如何做强省域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

其三,要深化综合改革。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特别是江苏、黑龙江和湖北作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份,在推进省域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一些改革有了实质性突破。要做强省域高等教育,在国家层面,要进一步扩大省级政府高等教育统筹权和高校办学自主权。在省级层面,省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责,统筹推进省域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创新高等教育治理模式,进一步扩大和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构建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兴办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建立高校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体系,以及相应的资源配置机制,引导高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 在高校层面,要加快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机制,把立德树人贯穿综合改革全过程。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创新科研体制机制,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中主动作为。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高国际化水平。

上一篇:不动产登记条例下一篇:向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