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上的阅读

2024-06-25

语文课上的阅读(精选11篇)

语文课上的阅读 第1篇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不妨让学生从乐学开始。

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 有了兴趣, 学习主动性将被极大地调动, 产生永久的学习动机。 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的勇气、毅力和智慧就能够超常表现。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提高阅读效率, 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1.精彩的开场,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以精彩的开场白或话题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使之进入最佳状态, 为整堂课拉开序幕, 因为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我在教学《桂林山水》时,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用多媒体再现书中所写的情境, 并播放配乐课文录音。 结果, 学生从真实、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中体会了桂林山水环水绕, 水倒映山的特点, 以及“舟行碧波上, 人在画中游”的感受, 如身临其境, 提高了阅读积极性。

2.发挥人格魅力, 创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 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教学不仅是认识过程, 而且是情感活动过程。 我在课堂教学中, 经常“傻”一点、“错”一点、“忘”一点, 让孩子们敢于想, 敢于说, 课堂氛围轻松、愉快、欢乐。 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 我在课文播放配乐课文录音之后, 提问:“老师刚才没注意听, 谁能帮老师说一说, 这篇课文都讲述了哪些美景? ”学生们积极发言, 我因势利导, 让学生总结出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桂林的“山”“水”“洞”。 提问:“那谁来告诉老师这些地方怎么美了? 它们都有哪些特点? 作者又是怎样表述的? ”让学生在脑海里形成问题, 自己读课文, 从读中收获知识。 我时不时地犯个错误, 让学生通过纠正我的错误,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强化学生成功的喜悦, 巩固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要特别注重让学生体会成功感, 因为成功越大, 兴趣越浓厚, 动力越大。 我在教学中尽量多地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 让学生体会到通过自身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 感受到努力的价值。 教学《桂林山水》一课, 我在课文播放配乐课文录音之后, 提问:“老师刚才没注意听, 谁能帮老师说一说, 这篇课文都讲述了哪些美景? ”孩子们把手举得高高的, 都想在老师面前表现, 我让很多同学都发了言, 尤其是平时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 我都给予了鼓励:“看看, 王朋其同学都比老师强了, 知道认真听讲, 老师不知道的他都能回答出来, 看来, 我以后也要认真听讲了。 ”这样孩子们的兴趣更浓厚了。

二、方法是关键, 不妨教一教阅读方法。

孔子云: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这就提示我们, 语文这门基础工具课担负着教会学生“学”的能力。

如:教学《形形色色的植物》一课时, 我在板书题目后, 通过标题让学生猜想这篇课文的内容, 并以此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这样, 学生就会在阅读一篇文章的时候, 抓住标题这个阅读点阅读。 教学《准时的登陆表演》一课, 我指导学生教抓关键词体会内容的方法。 除此之外, 还教给学生认识过渡段、中心句、修辞手法的运用等。

要指导学生阅读“读”的方法。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我要求学生每天到校后第一件事就是读书, 并要求教学生做到读书三到, 即心到、眼到、口到, 重点放在读准字音和读得通顺上。 学习《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 我把读的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让学生通过脑、眼、口、耳等器官活动, 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口头语言, 从中理解、体味和欣赏景物美、情感美。 如在指导朗读漓江水的“静、清、绿”这一段时, 我范读, 然后让学生观看图片, 对照图片朗读, 学生齐读:“漓江的水真静啊! ”接着我“静的……”学生读:“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 (“静”加重了语气) ……我让学生把三个句子连起来读。 这种读的训练不仅有层次, 而且有质量, 在身临其境中训练了学生的语感, 培养了阅读能力。

三、学生是根本, 教师不妨“懒”一“懒”。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掌握良好的读书方法, 教师更应“懒”一“懒”。

“懒妈养勤孩”, 教师也是一样。 如果你样样都想到, 样样都把安排好, 学生就缺少了主动性, 就缺失了自主性, 失去了动脑筋的机会, 不如在课堂上留下一些能让孩子们发挥的空白, 让孩子们尽情地发挥。

我在接手新班, 进行自我介绍的时候, 总有一句话是不变的:“我是一名懒老师, 所以希望大家能勤快点, 好弥补老师的缺点。 ”比如, 2015年我任教四年级, 我是这样说的:“我这人有点懒, 所以希望大家对我多督促, 还有我想不到的事情, 大家帮我想着点。 我今年任教大家语文课。 语文课要学生字, 但虽然我们刚到四年级, 我不想再一个个地写到黑板上来教大家生字, 希望大家能通过查字典等方法在课前学好, 我只负责检查。 ”现在, 我任教的班级学生已经能自主学习生字, 而且已经有了专门负责检查的同学。 我在讲《桂林山水》一课时, 在讲完桂林“水”的部分后, 直接让一名学生来带领大家学习了“山”部分, 他讲得非常好。 我们应相信学生, 但前提是教师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这是绝对不能懒的。

“明星”上的“微尘”阅读答案 第2篇

有一年,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在北京参加数学研究会。

一天,华罗庚收到一封来信,信的大意是:我读了您的《堆素数论》这本书,觉得很好。可是经过反复计算,发现书里有一个问题的计算是错误的。如果把这本书比作一颗“明星”,那么这个错误就好像一粒“微尘”,希望能予以改正。

华罗庚看完信,连声说:“提得对,真是太好了!”他在会上宣读了这封信,并把它的作者一位普通的中学教题——陈景润请来参加会议。

华罗庚就是这样,从自己的.错误中发现了一个难得的人才。

1、文中的“明星”指_________;“微尘”指_________。

2、简要回答陈景润给华罗庚信的主要内容。

3、写出第三小段段意。

4、判断中心,在正确的后面画“√”。

(1)赞扬华罗庚重视别人的发言。

(2)赞扬陈景润敢于提意见。()

(3)赞扬华罗庚谦虚,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美德。()

参考答案:

1、华罗庚;计算错误。

2、陈景润觉得华罗庚的书写得很好,但发现了一个错误,希望改正。

3、华罗庚在会上宣布了陈景润的来信并请他参加会议。

舌尖上的阅读 第3篇

There are many TV programs on Chinese cuisines(烹饪) , but few are like A Bite of China. The latest seven?part documentary(纪录片) offers insights into the geographic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what Chinese eat.

Made by award?winning documentary maker Chen Xiaoqing, A Bite of China is filled with mouth?watering images of food ranging from the feast to local delicacies, the documentary tells us the beautiful and refined process of food?making. The program is sure to attract both food experts and ordinary audiences.

Television is filled with food programs these days, especially introductions of top chefs and close looks at the complicated and refined cooking processes of a feast, but how to create dishes is only one aspect of food culture, according to Chen.

“The program tries to bring something new by presenting more cultural elements related to dishes, such as eating habits and the ethics of eating.”

The surprise is that the show is not only about dishes. Every episode highlights different people, who tell stories about their adventures with food.

“As a saying goes, ‘you are what you eat’,” Chen says. “Food is always connected with people. Behind the documentary, those images are stories that reflect people’s living situations and attitudes. That’s another component that makes it special.”

To get enough good stories, the production team spent three months doing research and interviews in about 60 cities before they started shooting in last July. Filming lasted about nine months.

A Bite of China captures social transformations while presenting food culture, such as showing the dispersion of extended families that leave the elderly in their hometowns while other members work outside. In those cases food serves as reminders of happy times and centerpieces of reunions.

1. The difference of A Bite of China from other programs about dishes is that it .

A. presents how to create dishes

B. presents more delicious dishes

C. presents cooking processes of a feast

D. presents more cultural elements related to dishes

2.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saying “you are what you eat” most probably means “ ”.

A. You will become the kind of people like the food you choose

B. Your shape is likely to be similar with the food you eat

C. What food you choose to eat will affect you in some aspects

D. Your character is determined by the food you choose

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WRONG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The program tries to bring something new about cultural elements related to dishes.

B. Every episode will only highlight different dishes in different areas.

C. Food is always connected with people.

D. The production team spent three months doing research and interviews in about 60 cities.

4.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this document A Bite of China is .

A. criticalB. subjectiveC. oppositiveD. objective

答案与解析

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展现了各种中式美味佳肴,同时也深入探讨了诸多美食所体现出的处世哲学和社会变迁。

1. D。 细节理解题。根据文中第四段“The program tries to bring something new by presenting more cultural elements related to dishes”一句句意“我们的节目则别出心裁,试图呈现出更多有关菜肴的文化元素”可知。

2. C。 推断理解题。“you are what you eat”这句话强调了饮食对人的影响,而不是吃什么是什么或者像什么的意思。

3. B。 细节理解题。根据文中第五段“The surprise is that the show is not only about dishes. Every episode highlights different people, who tell stories about their adventures with food.”一句句意“这部纪录片带给我们的额外惊喜是,它并不仅仅展现美食。每一集都聚焦不同的人群,讲述着他们和食物的奇遇”可知。

4. D。态度判断题。这篇文章中作者客观地介绍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因此选D。A项是“批评的”;B项是“主观的”;C项是“反对的”。

【词汇聚焦】

1. be related to 与……有关(后多接人或抽象概念)

如:So, I knew that the problem had to be related to CPU resources,but I needed to find out why it would do this. 因此,我知道问题肯定与 CPU 资源有关,但是需要查明为什么会这样。

be connected with 涉及……;与……有关系;与……有染(后面一般接某种事件或者组织)

如:That solitary old man was suspected to be connected with the crime. 那个孤独的老头被怀疑与犯罪事件有关。

2. highlight vt. 使显著,使突出;强调 n. 最突出(或最精彩)的部分;最重要(或最有趣)的事情[(+of)]

如:His speech highlighted the need for educational reform. 他的演讲强调了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Her performance was the highlight of the show. 她的表演是那场演出中最精彩的部分。

【长句分析】

A Bite of China captures social transformations while presenting food cultures, such as showing the dispersion of extended families that leave the elderly in their hometowns while other members work outside.

本句中主语为A Bite of China,谓语为captures,while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中含有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先行词为families。

语文课上的阅读 第4篇

初中语文教学标准的改革, 让更多的教师开始关注语文阅读学习的方法。对学生来讲, 阅读是一个较为自主的学习过程, 学生通过与文本进行互动, 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文字之中, 感情与思考文字间的情感。初中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更可以实现自己的个性化学习追求。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 教师需要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法与感悟视为星星之火加以呵护, 促进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实现。

二、创设个性化阅读情境, 呵护星星之火

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 是推动学生融入到阅读活动中的重要动力。只有让初中学生了解阅读学习的乐趣, 才能吸引学生将被动的阅读学习行为转换为主动的个性化阅读行为。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可阅读学习这件事情, 才愿意将自己的情感投入其中。在长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 大多数教师关心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却往往忽略了学生的真实学习感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与逼迫下, 成了阅读学习的机器, 没有自主阅读的激情。要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 需要让学生将积极的情感投入到阅读学习中, 看到阅读文章中兴奋感。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设置真实的情感, 促进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学习兴趣, 会让学生产生个性化的阅读想法。

比如在讲解《秋天》的时候, 教师可以在阅读之前为学生播放一些与秋天相关的视频, 特别是展现秋天魅力的视频, 让学生认识到秋天到了有收获, 秋天到了有美景, 引导学生在接触阅读文章之前先走进一个秋的天堂。当学生在秋景图中看到并感受到秋天的一草一木, 感受秋天的喜悦与欢乐, 自然会将个人情感与秋天相结合。让学生身临其境, 学生在阅读中仿佛置身于秋天, 会强化学生的阅读情感体验, 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开展, 让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不同的秋天。

三、引导个性化探究发言, 呵护星星之火

自主探究与发言, 是让学生产生个性化阅读想法的重要途径。初中语文教学活动, 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学习活动, 教学活动的开展, 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利用丰富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地建立起个性化的知识体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个性化教学, 教师更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过去的阅读教学中, 教师习惯于先将自己的看法与感受传达给学生, 让学生们顺着自己的思路进行阅读学习。先入为主的观念剥夺了广大初中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机会, 个性化阅读之前教师所作的讲解, 往往会成为学生个性化阅读学习过程中的障碍。在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独立地进行阅读与思考, 通过发言来肯定与呵护学生的个性化想法。星星之火得到呵护, 才能推动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广泛开展。

比如在讲解《理想》的时候, 教师没有必要在教学前发表自己的观点, 自己对理想的看法等, 而是给学生时间, 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阅读学习。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对文章进行整体阅读, 之后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与讨论, 并于探究的过程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一些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提出, “通过阅读, 让我联想到理想与梦想, 前者通过努力可以实现, 而后者实现的机会较小”, 学生提出“我们需要有理想, 有了理想, 生活与学习才能有动力”等看法。这些个性化阅读的星星之火, 让阅读课堂更加活跃与充实, 同时让学生找到了主人翁的学习地位。

四、开发个性化教学资源, 呵护星星之火

初中语文课堂是初中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基础, 但绝不是全部。课文是学生阅读学习的冰山一角, 要将个性化阅读教学进行有效实施, 教师需要组织学生扩展视野, 推动学生提高阅读量。大语文教学观的推广, 让越来越多地语文教师认识到学生阅读素质提高的重要性。当代语文阅读教学资源的搜集要打破课本的限制, 科学地将课内外的阅读进行结合, 让学生在学好教材的基础上扩展自己的视界, 建立现代化的阅读学习观。学生读得多了, 见得多了, 就会形成个性化的阅读追求与阅读方法, 促进学生快速成长。

比如在讲解《丑小鸭》这一泛读课文的时候, 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 选择不同的出发点, 进行阅读扩展。一些学生喜欢动物类的文章, 那么教师为让其课下搜集一些动物类的优秀文章, 通过阅读与复述与大家进行分享。一些学生喜欢安徒生童话, 让教师就鼓励学生开展童话方向的课下阅读, 让学生保持学习热情。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资源, 会呵护学生的阅读兴趣, 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行为的实施。

五、结语

综上所述, 在现代化的初中语文教学中, 个性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模式, 也是一种创新化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将个性化阅读教学实施于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 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会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促进学生终生学习, 快速发展。

摘要:教育事业的发展, 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肯定。初中学生具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以及个性化的学习追求, 也具有个性化的想法。尊重学生的个性, 呵护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星星之火”, 会让初中语文课堂的氛围更加活跃,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

关键词: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星星之火

参考文献

[1]路璐.初中语文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 (中旬) , 2014 (3) :6.

[2]韩志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个性化阅读[J].学周刊 (上旬) , 2014 (6) :187.

阅读课上的习作“漫步” 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习作教学;读写结合

一、小学阅读课进行学生习作“漫步”的必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需要将读和写联系起来,相互配合,共同为学生的习作教学服务。在阅读课上,让学生进行习作的“漫步”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使学生开阔了习作的视野,掌握了相关的习作知识,积累了丰富的习作材料,更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知识迁移能力大大增强。因此,在小学阅读课上进行学生的习作“漫步”很有必要,笔者将其重要性及意义总结为以下三点:

1.小学阅读可以积累学生的词汇,准确表达学生的思想情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词语的积累和运用能力都高度重视,近年来,在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制上就体现了学生积累和运用能力的培养。小学生平时如果不注重积累,在习作中就会缺乏对语句进行修饰的词汇,这样就无法准确地表情达意,滥用词语、生造词语,最后影响到文章的表达效果。

2.小学阅读可以提高学生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

小学阅读课为学生提供了运用各类词汇能力的有利机会,是学生进行词汇收集的最好时机,在习作中就能够自如地进行语言表达,从而准确地表达思想情感,使文章更真实、细腻。

3.小学阅读可以培养学生习作的思路和组织能力

当然,习作不是各类词汇的堆积和仿写,而是学生对自己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进行相关材料的组织,对自己要写的文章内容进行整体绘画和布局,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首尾贯通,这样的文章才能算是一篇优秀的作文。阅读课更是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让学生阅读优秀的文章,熟悉各类结构层次的划分和布局,在习作过程中才不至于出现结构混乱、通篇不连贯的问题。

二、如何在小学阅读课上进行习作“漫步”

1.创设舒缓的自作“漫步”

小学生的阅读课应该是一个缓慢而有效的课堂,在阅读课上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给学生创设一个缓慢而又高效的自作环境是教师的职责,更是学生的需要。在阅读课上积累学生的习作素材,一般情况下应该选择优秀文章或是范文,如,让学生进行仿写、改写、续写、扩写练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让学生一步一步地在阅读课上进行习作的“漫步”。

2.创设生趣的习作“漫步”

所谓“漫步”,就是自由、灵动地进行习作,并且在习作的过程中要有生趣,因此,在阅读课上,教师应该让学生进行生趣的“漫步”,使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主动地进行习作,表达真情实感。如,让学生阅读语言和情节都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然后,让学生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表达自身的思想情感,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中感受习作“漫步”的生动和有趣。如,在《母鸡》这篇文章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体会整篇文章的生动和有趣,继而让学生逐个感受作者在语言运用上的灵活和生动,教师可以赏析“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削瘦了许多。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这种句子,让学生从作者忍俊不禁的描写中入手,让学生进行仿写和续写,学会灵活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让学生在阅读课上生趣地进行习作“漫步”。

3.创设有感的习作“漫步”

在阅读课上的习作“漫步”需要学生通过自身感受体会阅读材料中的真实情感,使学生在阅读课上更容易收获习作的心得和体会。教师在阅读课上让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深刻理解和把握,将自身的心得感受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然后,用书面语言加以修饰,以表达内心真实的思想感悟和情感体会。《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篇童话文章,但是,文章中的小女孩对亲情的渴望是真实而又惹人怜悯的,学生在阅读这篇文章时要带有深切的体会和感受,从各个方面体会小女孩所处的环境以及小女孩内心活动的转变,继而引导学生在习作的时候要真情流露地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教师在向学生讲解写作技巧时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发掘作者蕴含的感悟,从而引发到自身的习作中,才能更好地“漫步”。

综上所述,小学阅读课上的习作“漫步”需要对小学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的理解和把握,要认识到小学阅读对习作的重要性和意义,从根本上把握阅读课上习作“漫步”的各项要求和策略,将小学阅读和习作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小学阅读课上的习作“漫步”更加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孙娟.小学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初探[J].安慰文学:下半月,2010(09).

高低分组学生在阅读策略上的差异 第6篇

关键词:阅读策略,英语水平,差异

1. 研究综述

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对于高效学习者的特征辨别研究。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Rubin (1975)就发现了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会运用一些语言学习策略,并且,这些语言学习策略能够被描述和进行划分。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对于语言教学和揭示第二语言学习者个体差异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近几年来,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国内学者对于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自从1984年以来,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虽然我们在语言学习策略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就是听说读写译语言技能的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比例严重不均衡。在阅读策略的研究方面,刘津开(2002)通过对六种主要猜词策略的研究,发现了两种母语猜词策略的迁移:一种为正迁移,即在汉语阅读中学生所使用的成功的猜词方法迁移到英语阅读中,对学习起促进作用;另一种为负迁移,即差的汉语猜词方法迁移到英语的阅读中,即一种学习困难或障碍的迁移。邹深、张艳丽、周越美(2002)通过探讨TEM4阅读项目题型、调查对象采用的阅读策略以及考试分数之间的关系,对TEM4考试中阅读项目的答题效度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在不同的题目类型中,阅读策略和考试分数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许余龙(2003)利用香港国际阅读能力调查的数据资料,探讨学生英汉阅读能力与语言学习策略之间的联系。研究的结果表明,母语为汉语的学生,在英汉阅读学习中,使用的语言学习策略对他们英汉两种语言的影响有同有异。“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研究的出发点不是中国学生的英语阅读策略”。

鉴于以上问题,本研究旨在探求我国非英语专业英语水平学习者在进行英语文章阅读时采取的语言学习策略特点。

2. 策略、语言学习策略的定义

根据Oxford (1990)的定义,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使学习更加简单,快速,愉悦,自主,有效率和更加适应新环境而采用的特定的行为”。并且早在1989年,Oxford (1989)就将语言学习策略定义为:“学习者为了使语言学习更加成功,自主和愉快而使用的行为或行动。”为了进一步对语言学习策略进行问卷调查研究,Oxford (1990)还制定了“年轻学习者语言学习策略使用调查”(Yong Learners’Language Strategy Use Survey)。调查中,将语言学习策略分为听力策略、词汇策略、口语策略、阅读策略、写作策略和翻译策略。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问题

我国非英语专业同类英语水平学习者(1)阅读策略与英语水平之间的关系;(2)高水平和低水平英语学习者之间阅读策略使用情况的差异。

3.2 调查对象

参加研究的调查对象来自南京某专科学校信息系一年级的一个班级班,共37名学生,其中37人参加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卷并参加数据处理的人数为37人,其中男生36人,女生1人。这些学生的年龄在18-21岁之间,学习经历基本相同。之后,笔者根据他们的高考英语成绩,选出10名较为成功的英语学习者和10名较为不成功的英语学习者(差异性见表1)。

3.3 调查工具及数据处理过程

调查的工具主要是“大学英语阅读策略调查表”。问卷调查主要依据Oxford (1990)“年轻学习者语言学习策略使用调查”(Yong Learners’Language Strategy Use Survey)中的阅读策略调查部分,并参考Oxford的学习者策略分类标准修改而成,包括个人背景、英语学习观念和阅读策略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填空的形式完成;第二、第三部分的问卷题目共16个项目。问卷采用中文形式,且都是五个等级的选择题,要求被试从1(完全或几乎完全不适合我的情况)到5(完全或几乎完全适合我的情况)选择与自己观点或情况接近的选项。该问卷调查在学生英语课期间进行,在调查开始时,教师简要讲解了注意事项,并表明该问卷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收集数据,与学生最终英语成绩评定无关。数据采集来之后,根据整理分析和可靠性分析(alpha检验),最终产生10组阅读策略(见附表)。数据统计分析的工具为社会科学统计学软件12.0版(SPSS V.12.0)。

4. 结果与讨论

笔者对英语高分组和低分组在10组阅读策略上是否存在差异进行了t-检验(结果见表2)。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高分学习者与低分学习者在英语阅读过程中都使用阅读策略。高分者使用阅读策略的频率略高于低分者,阅读策略总分为264分;低分学习者的阅读策略总分为233分,但总体差别不大。在10项阅读策略的使用方面,仅仅在第1项“阅读大量英文读物”方面存在一定差异(t值=1.964, P=0.065),该项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大量的英文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因此,在平时,教师应该增加学生与英语接触的机会,多鼓励学生进行英文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成绩;在其他9项阅读策略上,高分组和低分组没有显著性差异。调查说明,高分学习者和低分学习者在阅读策略上无显著差异性。

对于这种无显著差异性,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1)语言学习策略系统的运行,要受到一系列的环境因素、学习者因素、风格因素和性别等因素的影响。“学习者的内外部因素都可能影响策略的使用。这种影响往往互相交织在一起,既可能互相强化,又可能互相抵消。同时,它们的影响通常是多层次、多角度的”。所以很难说那些策略是高分者使用的策略,那些策略是低分者使用的策略。(2)高分学习者和低分学习者在阅读策略的使用数量和频率上的无显著差异性并不能完全说明高低分学习者在阅读策略的使用方面完全相同。也许二者在策略的使用效率上有所差异,也许高分者比低分者更能有效地使用各项阅读策略。也有人指出,低分学习者缺乏的不是语言学习策略,而是管理策略,即学生对确定目标、制订计划、选择策略、调控策略等一系列学习活动的管理。如果学习者能够合理地利用管理策略对自身学习目标的制定、学习时间的安排、策略有效性的评估和调整及情感的控制与调整等方面进行有效管理和调控,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此外,语言学习策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每项策略之间都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联系,高分学习者和低分学习者也可能在能否系统使用各项策略上有所差别。低分学习者有可能只能孤立地使用某项阅读策略而忽略各个策略之间的互补性和连续性,比如阅读时“遇见生词就查字典”,而忽视了对“未知内容的思考基础上的猜测”。(3)在我国,受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的影响,在课堂的环境下,学生很难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语言学习策略。

5. 研究局限性

本研究与以往的一些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有一定的吻合度,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首先是调查问卷的信度问题。本研究是一种主位研究,让调查人自己指出阅读策略的使用情况,由于各种可制和不可知的因素影响,调查人的回答的真实性无从得知,还需要通过定性研究加以揭示。还有就是本研究的样本较小,样本的局限性较大,研究结果的效度还有待进一步的考证。

参考文献

[1]刘津开.第二语言阅读中的策略迁移[J].现代外语, 2002, (2) .

[2]文秋芳.中国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20年[J].外国语言文学, 2004, (1) .

[3]文秋芳.王立非.影响外语学习策略系统运行的各种因素评述[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 (9) .

[4]许余龙.学习策略与英汉阅读能力的发展[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 (6) .

[5]邹深, 张艳丽, 周越美.阅读测试总题目类型、策略与分数的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5) .

[6]Ellis, 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7]Oxford, R.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Rowley, Mass:Newbury House, 1990.

让阅读成为小学生舌尖上的体验 第7篇

一、创设情境,在身临其境中体验

情境教学理论认为:“知与行是交互的,也就是说知识是情境化的,并且通过相应的活动不断向前发展。”在人的思维中,对新的课程进行教学时,应先从体验开始,让学生获得充分的形象体验和感受,以体验为载体,将文本的内容与其中蕴含的形象联系起来,反过来再推进体验更进一步。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可以选用的方式很多,如多媒体、故事、问题等,引导学生产生学习上的互动过程,相互间充分合作,激发学生的想象,调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对文本内容的深厚情感,进入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学生会在不经意中进入文本所描述的情境之中了解人物,分析人物,理解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和文章融为一体,与作者用情感交流,消除陌生,找到亲近的感觉。以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为例,可以先出示插图,欣赏之后再让学生闭上眼睛,利用多媒体模拟出雷雨声和各种昆虫的叫声,鼓励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用心想象,把夏天想象成一位美丽的小姑娘,把五彩缤纷带给人间,再把自己想象成各种花鸟虫鱼,正在用心感受这美丽的世界。如果和着美妙的音乐,身临其境的感受会更深刻,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二、经历体验,需还原恰当画面情境

朱作仁在谈到朗读时曾说:讲解如同解剖,死板教条,只有朗读才能带来鲜活的生命,让其获得最为真切的感受。心理学家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体验和经验是有本质的区别的。一种是想象思维,而另一种则是注重主体的心理结构。单独分析体验,它是凭借自身的经历和感受,对周围事物及文本进行认识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以自己的体验和作者的体验进行融合,在特定的背景下与作者进行一种历史性的交流与对话。在体验式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感受字里行间及语言文字的背后那些生动有趣的故事以及丰富精彩的画面,超出对于语言文字之外的感知。例如:在教学《秦兵马俑》时,学生通过体验式的阅读,结合文中的数字就能够感受到秦兵马俑的宏大规模,依据想象在脑海中浮现出气势恢宏的景象,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再以教学《郑和远航》为例,可以先通过课文插图中郑和气宇轩昂的彩绘图片,以先入为主的方式感受当时郑和下西洋时船队的声势浩大与浩浩荡荡进行远航的情境,以经历体验提升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三、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生活体验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仅仅依靠翻阅字典,是不能完全了解一个字或词的全部含义的,必须留心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得到体验,才能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感觉,即语感。”阅读中要对文本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具有丰富的语感,而这一切要靠学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融入个人对生活的体验,产生美妙的感觉。因此,语文老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调动学生隐藏在内心的生活积累,让其有效地为学生理解语言服务,获得更加深刻的感悟。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课本中的作品无不是作者生活的凝练。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文本所描述的情境,以语言引导或问题推进的方式,引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产生丰富的联想,再现生活情景。例如:在教学《游园不值》这首诗时,就可以通过适当的问题引发学生的生活积累:诗人没有进入园子,只看到出墙的红杏,究竟园里是什么样子呢?这样的问题很容易激发学生的生活积累,学生的回答往往丰富多彩,围绕自己的生活体验而生发联想。因为谁也不知道园子里是什么样子的,这就给联想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对春天产生了切身体会,之后再来朗读这首诗的时候,情感就会更加丰富了。

四、驰骋想象,在联想中形成体验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想象是不可或缺的一个过程。只有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才能在想象中获得生活的体验,同时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对教材的挖掘,找到触发学生联想的焦点,触发学生心中的情感,唤起沉睡的记忆,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从而产生联想和想象,形成生活的体验。例如:在教学《爱之链》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来体会乔依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付出的诸多艰辛,天下着雪,脚腕被蹭破了,为了方便干活还得摘下手套,在一旁受到帮助的老妇人又冷又怕,心理活动也相当复杂。从这些具体动作中,引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生发想象,体会当时这两个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举止。在情感上逐渐沟通,产生共鸣,学生的心田会慢慢地被作品的情感所感染,这种情感就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情感。但理解到这个层面还不能算结束,还应该引领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自己的审美观点做出客观的评价,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跳出作品的本身,产生更为广泛的体验,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总之,通过体验式阅读让学生的内心情感得到了激发。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把对文本的理解与生活的体验结合到了一起,不仅思维独立,而且具有创造性,学生在舌尖上对阅读产生了体验,唤醒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同时又获得阅读技巧,生发多元化的阅读感受。

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体验式教学,可以让学生亲身经历文本,获得最深刻的认识并触动内心的情感,最终得到认知和感悟。

语文课上的阅读 第8篇

一、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

根据社会认知主义理论,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在实际中使用语言,交流的过程与语言成品(Linguistic product)同样重要。语言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动态过程。而以任务型教学活动为模式的英语课堂教学,其理论基础是“输入与互动”。强调掌握语言大多是在交际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外语课堂教学中具有的“变化性互动”而形成的各项活动,即任务。学生通过可以理解的输入与输出的对话性互动,来完成老师设计的各项任务,进而产生语言运用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为学而用,在用中学,学了就用”。

二、任务型教学是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阅读课是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以Reading形式出现的一种基本课型。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学生过分地依赖教师的讲解,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十分困难的。而在任务型阅读中,学生带着真实的目的和任务去学习,在集体活动中,通过互动、互助,不仅能够主动高效地获取知识,充分感受到成功的乐趣,而且还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展现学生的学习潜能。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型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中的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是交际活动中的促进者。在完成教师设计的各种各样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较好地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得到交际的机会和动力,有了较大的交际空间,因此学生可以领会和运用语言知识与交际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及交流、协调、合作等交际技能。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最好的办法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实践。但是低年级学生词汇量小,学到的也只是一些基础语法,同时课程多,作业量大,课余时间少,做到这点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从课文入手,附加课本上的阅读材料及适当地给予一些课外读物的做法是可行的。于是在初二下学期中,我就在班上大胆地试验。既然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那么就要放手让学生读,把整个教学过程由原来的教师教变成学生学,把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我把整个教学过程总结如下:

1. 教案精心设计

上课前,教师要事先预想到学生在阅读中会遇到什么问题,其中哪些是他们自己能够解决的;哪些是他们通过自学、查阅参考资料能够解决的;哪些是他们通过研究讨论能够解决的;哪些是必须由教师启发或讲解方能明白的,然后再根据本篇课文的重点语言知识、新的语法项目及对已学过的内容归纳制定阅读的步骤和设计自学提纲。

2. 上课机动灵活

参考与课本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和一些优秀教师的课堂设计,我设计了这样一套程序:略读(即学生带着某个问题听录音或自读)→细读(找出一些疑难问题的答案)→精读(解决一些词汇、句型及语法问题)→看翻译→朗读(跟读或仿读)→背诵。一般长度课文,大都经过四个课型:独立阅读课、指导阅读课、巩固阅读课、小结检查课。

A.独立阅读课

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本课生词,一上课老师就用英语概述一遍课文大意(也可不用),然后学生读课文,在限定的时间内,找出老师预先给出的某一个问题的答案。接着可根据课本上的作业设计或老师事先印制好的表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由此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积极思维,靠自己的能力基本完成了阅读任务的70%—80%。这样也自然地树立了自信心。

B.指导阅读课

每课课文中都有新的语言现象,有些是学生在独立阅读中无法自己解决的。因此对课文的重点、难点及新的语言现象进行启发性的点拨、诱导性的讲解是十分必要的。方法是:或设置疑问让学生思考、查阅、解答,或分组讨论疑难问题。这就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认真阅读课文,然后引导学生较准确地将课文翻译成汉语。

C.巩固阅读课

巩固阅读课大体分为四个程序:听音—听写—答问—背诵。放录音让学生跟读,或突然停止放音,让学生齐读一句(目的是让学生精力集中);然后听写句型或短文,用以检查学生的听力和听写能力;课文问答,用来检查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词组造句能力;背诵或复述课文(部分或全文),用来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熟练程度及运用英语说话的能力。巩固阅读课基本是口语活动,班上大多数学生都能参加,因此英语气氛浓,课堂很活跃。

D.小结检查课

在批改作业后,把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集中起来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把错误的地方进行改正,若发现学生没有改正过来或改正不够彻底,就引导学生思考、议论以致争论,得出正确结论。对重点、难点需要讲解或重复的,教师可反复给予讲解。

三、对任务型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1. 任务型阅读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较, 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备课, 而完成学习任务同样需要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

从短期看, 学生的阅读成绩提高不如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得快。因此, 教师要更新观念, 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正确处理能力培养与教学成绩的关系, 坚持不懈地进行创新和实践, 让任务型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上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2. 任务型阅读教学要求具有可操作性,而教师对任务的系统性和延续性难以把握。

如果任务太难,难免会过分强调语言的流利性,而忽视语言的正确性;反之,如果任务太容易,缺乏挑战性和新鲜感,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使任务难易程度适中,并针对不同英语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力争使全体学生有所提高,使阅读教学收到实效。

3. 任务型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在任务型阅读课上,表现出以往所没有的学习积极性,纷纷查阅资料、上网查询相关信息,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示自己的才能,并体现出很好的分工合作。

四、结语

我们可以看出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在英语阅读教学的可操作行很强,课堂活动设计和教师对学生的课堂管理对实现初中新课标的阅读要求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任务型阅读教学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实际能力,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师大出版社, 2001.

[2]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1.

[3]章兼中.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华东师大出版社, 1982.

[4]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实验稿) .北师大出版社, 2002.

语文课上的生发与渗透 第9篇

关键词:生发,渗透

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需要让孩子们在语文课堂中生发探究的信心与智慧, 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自主性读书行为。而这些“自主生成的智慧”的相互碰撞与传递, 所生成的学生“理性思考”才是我们教师共同追随的。《春联》是大家较为熟悉的课文, 与学生的生活距离拉得很近。字字含情, 句句入境, 学生读起来是朗朗上口, 欣赏起来灵性十足。试将教学案例摘编如下:

师:同学们, 明天就是大年三十啦, 想一想, 那天, 你在家人面前露一手了吗?哪一手?

生:是写春联, 贴春联。

师:不错, 春节是我们中国最为隆重的节日, 请大家走进大屏幕, 看一看, 再次回味春节那尉为壮观的场景。 (大屏幕出示春节场景) 喜气洋洋的春节到处洋溢着春的气息, 家家都是张灯结彩, 下面我们就看看春联。课文你已读过了, 谁能把书上的春联写在黑板上?看谁写的字最棒!

学生书写, 教师指导写字。

师:你真会学习, 就连写春联的格式都知道, 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生:听爷爷说, 春联要竖着写, 从右面读, 还听他们说, 古人认为是右为上。

师:简直是说绝了!比老师说得还好。不过, 你还没明白春联为什么让人愈读愈想读, 愈读愈有味, 请看下面大屏幕:

雪里江山美花间岁月新

山清水秀风光好人寿年丰喜事多.

和风吹绿柳 时雨润春苗。

冬去山明水秀 春来鸟语花香。

师:一幅春联有一幅的情景, 这就是汉字的魅力呀!有人说, 汉字有生命, 你好好读一读, 看它的组合是多么有意思啊!请大家默读, 在心里仔细品味。

学生品读

师:刚才你用心得朗读, 有什么感觉, 仿佛又发现了什么呢?

生:我感觉是愈读愈有味, 因为是它们字数相等, 而且有说不出的韵味。

生:在“雪里江山美花间岁月新”一组中, 我发现雪里对花间, 江山对岁月, 美对新。这就是春联中的对仗吧。

师:你很有智慧, 这就是对仗, 作者用了对仗, 好在哪儿?

生:读起来真是抑扬顿挫, 和谐动听。

生:对着的词儿好像是名称的词就对着名称的词, 表示动作的就对着表示动作的……

生:老师, 我能考考你, 今年是狗年, 大家对一对, 好吗?

出示: () 守太平岁; () 牵富裕年。

师:今年是狗年, 前面一个应该是“狗”, 后一个应该是一个“猪”字, 这是对仗的韵味。

师:老师也给你出一个:黄莺鸣翠柳 () 剪春风:

生:“黄”应该对“紫”, 应该是紫燕。

师:大家对对仗有了了解, 请大家课外练习写一写。

案例中教师通过与学生对话, 自然地将他们引到春节写春联的情境, 从孩子的生活回味中的感受, 很自然地谈到对春联的初步认识。学生带着这种朦胧意境自然进入文本是木已成舟的问题。学生如潺潺流水道出了他们认识对仗的窍门。这里学生生发的根本原因是老师的有机渗透, 而这种生发点, 正是学生春节写春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现的“胶合点”, 同时也是激活文本中各种元素的生长点。

教学中, 请你伴着学生多走两步。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学生的发展, 而发展的根本是学生的思维发展。案例中教师将春联中的语句首先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在阅读中自我发现寻求春联韵味之奥妙, 从而在发现中将春联活化为富有生命性的“词的对应” (纯属学生的表层认识) , 让学生以模糊求知的心态寻求答案。但这个“寻找”过程是潜移默化地要孩子自主地认识对仗, 正因为有了学生在内心世界的历险思维, 才博起学生的探究信心与兴趣, 通过教师向学生“点化”对对子, 从而使学生对对仗有一个较为直观而形象的了解。

阅读中品味舌尖上的美食 第10篇

可口:意犹未尽的好菜

米饭是人们的重要主食之一,比起山珍海味来,最让人在心里惦记到痒痒的,是那些能让你连下三碗饭还觉得意犹未尽的好菜。萨巴蒂娜编的《米饭杀手》,讲述了80道让你无视吃相的下饭绝配美味。这些菜有着飘遍了街头巷尾的香味,每次一提起这些名字:鸡米芽菜、酸辣鸡杂、尖椒外婆菜、雪菜豆瓣酥、油爆小河虾……或者一闻到这些味道,口水就开始流淌,第一个念头就是冲回家端着一碗米饭,配着它来大吃特吃。也许这些菜,就是中国人最念念不忘的菜。

中国人有一种肥肉情结,朱赢椿主编的《肥肉》,就是一部中国人关于肥肉的经历和记忆。既收录了刘晓庆、许戈辉、杨澜、苏童、张嘉佳等各界知名人士写下他们对肥肉的记忆,也收录了民间不同年龄不同领域的人对肥肉的记忆。这一段段时光的片段中,有美好,也有无奈,有辛酸,也有大笑,还有不为人知的感动,集中呈现了一个有关肥肉这个油腻而有趣的话题背后的大时代、集体记忆和私人逸事。同时也是全球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视角对肥肉的体味。

可品:酸甜苦辣皆真情

每个人都有一间小食铺,并且开在内心深处。山亭夜宴的《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讲述了25个关于各类美食的故事。穿插于蛋糕、甜点、意面、咖喱酱肉、鱼子酱、螃蟹浓汤、鲜蚝之间的,是女性对于生活、情感、人生的领悟和面对世界的勇气和执着。讲述了各种情感,相爱、失恋、思念……每一个故事都能触动读者的感官神经,引发读者对人生况味的体验:欲望、挣扎、感伤、孤独和幸福。酸甜苦辣,百味弥散。总有一款美食给你安慰,总有一种心情与你惺惺相惜!

食物是一天里最能直接把握的幸福。许崧的《不去吃会死:一头胖子的美食之旅》,记录了他在世界各地的遭遇,以美食为主题,讲述他妙趣横生的旅途。作者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他揣着一颗中国胃,遍尝美食,尽享齐人之福。作者喜欢寻找隐藏在犄角旮旯里的小铺美味。因为一份美食,不单只是味觉的感受,还会有心情的影响。美食深处的探险,犒劳味蕾,也收获了人生哲学的极致之味。该书被称赞为:“古往今来有关旅行美食最棒的一本书。”

可赏:名家的美食情趣

梁实秋自嘲嘴馋,一生中写下无数谈吃的文章。梳理以饮食来寄托思乡之情的作品,决不能绕开梁实秋的《雅舍谈吃》。1949年梁实秋迁居台湾,此后思乡成了他散文的永恒主题。在《雅舍谈吃》中,上到精致菜肴,下到街头巷尾的小吃,梁实秋写了不下50种食物,而梁实秋写吃,将生活情趣、人生沧桑都纳入其中,思故土、念故人的真挚感情也总在字里行间流露。梁实秋留下的不仅仅是舌尖上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故乡的味道和记忆的味道。

汪曾祺爱吃,也爱写吃。《人间滋味》是他的一部经典的美食散文集。文章的主要叙述对象包括地方风味、家常小菜、民间特色美食等内容,无论是谈萝卜、豆腐、栗子,还是谈韭菜花、手把肉、故乡的元宵,在他的描述之下,所有吃过的和没有吃过的食物,全部都是美食。汪曾祺写吃多写昆明的吃食,西南联大的岁月让他对昆明记忆深刻。这些都是汪曾祺崇尚恬淡自然的精神境界的体现。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人间至性至情的热爱,和对旧日快乐生活情景的缅怀。

美食是供懂得它的人享受的。《蔡澜食材字典》写的就是美食家蔡澜,对中外饮食中最为常见的各种粮食、蔬菜、水果、鱼肉和调味配料的认知。蔡澜说,沉迷于鱼翅鲍鱼,实际上并不懂得美食,这种饮食上暴殄天物的暴发户心态与美食家无缘。蔡澜从普普通通一棵葱、一头蒜、一根萝卜、一条鱼、一只鸡说起,到普普通通调味料一撮花椒、几粒茴香籽、一碟猪油渣等等,每种食材都专文讲解,文笔依然生动,描绘依然细腻,依然独特。一册在手,总能做出几样美食来。

可怀:美食的内涵传承

美食很大一部分是靠名人、靠文人墨客、靠民间推动的,这一点在民国时代表现得更为突出。二毛的《民国吃家》,是一部关于美食的故国风情录。它从美食写到食事,从食事写到人生。书中,慈禧的清炖鸭子,脱下鸭皮游上了袁世凯的餐桌;胡适用东兴楼的酱爆鸭丁,嫩滑酱香了鲁迅一生的才华;谭延闿的祖庵鱼翅,在南京的上空鲜亮腴滑地飞翔;张大千用恋爱的火候,软炸着扳指儿,香酥脆嫩了十八岁的仕女……名人的饮食情趣,食物的典故内涵,向读者一一展现出来。

自号“馋人”的唐鲁孙先生,游遍大江南北,遍尝中华美味。真要探讨“舌尖上的中国”,唐鲁孙的作品恐怕是功力最深,也最有韵味的,《酸甜苦辣咸》便是他“吃文化”与“吃艺术”之集萃。书中所及大菜小点、御宴街摊,不仅有在行的品评高论,更有精到的烹技描述。尤为难得的是,在吃之外,唐鲁孙还记录下很多鲜为人知的民俗掌故、宫闱秘闻,以及清末民初的服饰、手艺、年俗、名人轶事等,这些珍贵内容于文化的传承和资料的保存,也是有极大价值的。

语文课上的阅读 第11篇

1.1 背景知识缺乏。

阅读背景知识是理解阅读材料的首要条件。但中职校的学生相关的阅读心理词典单薄, 相关图式缺失、遗忘、错误的现象较普遍。

进入中职校的学生, 文化课基础普遍较差, 较大部分是学习困难生, 学生厌学现象严重。根据对我校一年级新生调查, 学生自我评价对语文课兴趣不大、不感兴趣、根本没有兴趣的学生分别为26.2%、17.1%、14.9%。造成学生厌学的原因大多是在初中阶段形成的, 问题在于他们到了中职校后并没有改变, 厌学情绪还在蔓延扩大, 这类学生达到了学生数的58.2%。他们一无良好的学习态度, 更无课外阅读的习惯, 当然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中职学校更重学生的技能培训, 在语文学科分配到的有限的时间里, 由于当代影视文化直接作用于听觉、视觉, 易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感官愉悦, 有些学生沉溺其中, 能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就更少了, 这更直接导致他们缺乏课外阅读兴趣。加之他们的课外阅读面窄、量少质次, 课外阅读的方式不当, 没有明确的时间安排表, 书目选择、阅读时间、阅读目的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所以他们对很多较简单的词义、文化现象很难理解, 完成稍微难一些的课外阅读题目时就不知所措, 阅读时间加长不说, 准确率也大大降低。

例如, 我所教的四年级升学班 (即选择参加“三校生“高考) 的一次阅读题目中谈起经济管理中的“木桶理论“, 说木桶有很多长板, 有一根短板, 但是就是短板决定整个木桶的容量, 请学生结合实际谈感想。题意是解释、分析这个理论, 并不是让人评价这个理论本身的对错。结果全班有近三分之二的学生不知所云, 答案是千奇百怪, 有的说应该把长板锯下一些补在短板上, 取长补短;有的说短板就不该拿出来做桶;有的说应该把木桶整个打破再造个桶……课后我询问学生听说过这个理论吗, 结果全班只有一人在我的启发下想起了曾有一个广告提及过这个理论。原以为学生都懂的概念, 他们的心理词典中却没有这个词;原以为在这个概念后加了解释, 学生就算没见过也应该能读懂, 结果他们对词语的译码水平也让我们无奈。

1.2 阅读能力结构不完善。

中职学生从年龄上讲应与高中生相同, 但实际上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阅读能力弱于他们的同龄人。用Collio提出的阅读能力结构分析, 他们对词义、字面解释、简单推断的能力相对稍强些, 但对综合推断、捕捉重点的能力稍弱, 对隐喻、估计方面的能力就相对较弱了。虽然我们也一直在调整阅读难度, 但毕竟中职生不是初中生了, 有一些关于文化、社会热点的问题在阅读中出现得越来越多, 可结果实在是差强人意。

由于中职学生缺乏课外阅读的基本心理背景知识和阅读能力, 大多学生只能达到阅读心理过程中的感知阶段、理解阶段, 一部分可基本达到表达阶段, 极少有学生能达到这个年龄段应该达到的鉴赏评判阶段, 所以课外阅读后很多学生很难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也影响了他们的课外阅读水平。

2 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2.1 培养课外阅读兴趣, 养成阅读习惯, 增加心理词典词条。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 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非智力因素中一个重要的因素。美国心理学家拉扎若斯在高中语文课上做过一个兴趣与智能的对比研究。他将学生分为智能组和兴趣组, 智能组的学生平均智商为120, 但对阅读和写作不感兴趣;兴趣组的学生平均智商为107, 但喜欢阅读和写作。一个学期结束时对两组学生进行同题测验, 结果兴趣组总成绩高于智能组。可见兴趣的重要。读书的兴趣是可以培养的, 而且也应该培养。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帮助学生在主动走向文本之前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心理期待, 使他们的内心一开始就呈现饥渴的状态, 把阅读行为化成自我内驱力———主动阅读, 让学生投入到一种自由自主自觉的课外阅读活动中。自由自主自觉的课外阅读活动要顺利地开展, 在阅读的初始阶段尤其要尊重和珍视学生的阅读心理和阅读个性, 给他们权利去选择喜爱的阅读篇目。它们可以是某一本杂志的某个栏目, 也可以是某一位作者的作品。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并打开进入作者心灵世界的精神通道, 让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交流情感或碰撞思想———读到“自己“或读出“问题“。“读到自己“, 指的是通过阅读文本而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相似的情感、自己熟悉的生活、自己所处的社会或自己正经历的时代, 进而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

任何一部经典作品, 包括语文教材中的课文, 不管其时空距离与我们有多么遥远, 它能够流传至今, 主要是因为它凝聚着人类某些方面共同的思想情感或精神品质, 它是属于全人类的, 同时也是属于每一个读者的。读出“问题“, 就是善于发现问题, 敢于提出问题, 乐于钻研问题, 大胆怀疑, 科学探寻, 勇于创新。这是阅读的最高境界, 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更是时代发展对学生的必然要求。

2.2 推荐课外阅读材料, 提高阅读品味, 丰富心理词典的广度。

向学生推荐什么样的读物, 为什么要推荐, 教师既要考虑阅读材料本身的价值, 又要充分顾及学生的特点, 要结合学生身心发展情况和教育教学需要进行科学分析, 认真选择, 给学生开出一份有价值的且适合中职学生阅读的书目, 克服学生阅读盲目性与随意性。最为理想的阅读材料应是充分考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心理和阅读能力。具体说来, 可从迎合学生兴趣、配合思想教育、结合语文教学、紧扣时代脉搏来考虑。向学生推荐读物的形式要灵活多样, 通过简介主要内容、借用名人 (或媒体) 评价、朗读精彩片断、讲述创作故事、设疑惑、造悬念等, 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唤起他们先睹为快、非读不可的欲望。教师还要向学生适时推荐各种报刊时文。如推荐各篇获奖小说, 畅销书, 杂志《读者》、《新读写》、《萌芽》等, 以便于他们在广博的知识基础上得到发展。另外还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阅读能力的阶段性,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地安排好每个学年的阅读材料, 有系统发展的眼光。

2.3 加强课内阅读指导, 帮助整理阅读图示, 提高课外阅读效率。

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不应忽视课内外知识的有机联系。教师应正确引导, 选择一些与课内精读有关的课外读物, 提高品位。如课内涉及到某位作家时, 课外就可以指导学生读几篇这位作家的作品;教学中学到某一时期的文学样式时, 课外就多推荐些此类作品。比如课上讲了舒婷的朦胧诗, 课后我就建议他们去找一找顾城、北岛的作品, 课上学了巴金的《火》, 就请学生课后看一看《憩园》、《寒冬》……课上有多余时间, 我把自己读书的乐趣和感受讲给学生听, 诱发他们读书的兴趣, 我还经常结合课文内容讲一些名著片段, 然后鼓励学生课下补充阅读。对那些学生极为关注的通俗的、流行的、一时成为社会热点的读物, 教师与其“禁而不止“、“堵而不绝“, 倒不如将学生组织起来, 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宽松的环境, 让学生轻松而高效地阅读几部, 然后再组织交流讨论, 让学生课堂上谈认识、谈感想, 教师适时点拨, 从而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样既巩固了课外阅读成效, 又提高了课外阅读兴趣, 形成课内外互补、互动的阅读习惯。

结合教材阅读指导内容进行一些讲座,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现状, 介绍一些阅读的知识、方法, 帮助他们补齐、唤醒、纠正相关的阅读图式, 或介绍一些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美文佳作。这样做, 从本质上说, 是将课外阅读纳入了语文课程体系, 开发课程资源。另外, 改变作业形式、内容, 不给学生布置过多的记忆性的语文练习, 但必须有课外阅读的作业内容, 这样就可能保证有更多的阅读时间, 通过阅读补差。

我们应当树立符合母语学习社会性、实践性特点的大语文观, 关注课外阅读活动, 把我们的中职校语文课外阅读当作一项系统工程来加以周密安排, 精心部署, 切实指导, 使之科学化、系统化。

摘要:中职学生普遍存在阅读水平较低, 阅读方法不当、课外阅读面窄量少质次等诸多问题, 因此, 现从阅读心理结构角度分析个体原因, 并尝试从这个角度对中职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参考文献

[1]董蓓菲.语文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崔石挺.阅读与写作[J].中学语文教学, 1982 (10) .

[4]李海林.语文教育研究大系 (理论卷)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上一篇:旧瓶新酒下一篇:GPRS远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