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校人文精神范文

2024-07-02

军校人文精神范文(精选3篇)

军校人文精神 第1篇

1 军校人文精神的内涵及特点

1.1 军校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 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 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重视, 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其基本的涵义是:尊重人的价值, 尊重精神的价值。军校人文精神是指军校所属军人主体自我关注人生、军队、社会存在的基本意义, 不断培植和发展内心价值需求, 并且努力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去实践这种需求的精神, 其内涵表现在三个方面:

(1) 本本观念。这种观念, 表现在学员的“我”上, 是从“我”向军队、社会的延伸而又归于“我”的过程;即表现为对包含“我”的这一团队的“人”的观念, 其核心在于“我”的存在对于“我”所在团队的意义, 在于团队的发展对“我”的要求, 其中的“我”包括军校教职员工、教员和学员。

(2) 价值取向。它行为的最终目标并不以追求个人利益为目的, 也不把获得实在的个人利益看成是最终的行为目标, 而是着眼于军校期间人性的全面解放和发展, 把军校发展及对部队科技发展的贡献看成是最终的目标, 即所谓的“培养合格军事人才”。

(3) 行为指导。军校人文精神作为政治工作范畴中的内容, 但它在哲学上有别于理想范畴, 它注重理性的思考;也不单纯只是指某种价值观, 它反映的是主流价值目标对于学员个体的思想内化, 直接指导学员个体的实践, 帮助军校各身份主体在实践中追求个人价值在集体价值中的实现。

1.2 军校人文精神的特点

歌德曾说:人一生只有两个东西值得终身敬畏和尊敬, 那就是天上的星星和人生的信条。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 就是人在日常生活中对人生信条的追求, 它强调一切从人出发, 一切以人为归宿的精神。它是高度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的一种思想态度, 其核心是一种价值取向。军校作为有别于一般社会团体、却与社会紧密联系的特殊社会单元, 其人文精神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 政治意识。我军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 所谓服从是军人的天职, 我军所强调的服从, 从某种意义上讲, 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对人的服从, 而应该是对党的服从, 只有这种服从, 才能既保障学员学习的义务, 又保障学员学习的权利;既体现军队的整体意志, 又体现学员的独立人权。这样才能使学员真正感到政治上的公平, 在政治上认同党的绝对领导, 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学员对党的忠诚以及立志军营的学习动力。

(2) 军人意识。人作为社会学和哲学意义上思维主体, 要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主体意识。学员在军校期间, 首先是军人, 其次是学生。军人意识的树立, 要求学员在校期间必须要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自觉根据第一任职需求, 选择和确定正确的学习态度, 在学习、总结他人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经验教训, 在选择、控制和改变自身中, 根据军队的要求和下步任职实践的需要, 把有限的精力用在选定军人意识培养上, 为个人进步和军队发展服务。

(3) 危机意识。军校作为为军队输送合格军事人才的重要载体, 我军能否适应新时期历史使命要求, 培养学员的危机意识, 是摆在军校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对于军校育人和学员发展两方面的共性来讲, 其落脚点就在这种忧患意识是否对部队任职的胜任。忧患意识不是虚无的颓废, 也不是茫然的无为, 而是为胜任本职工作产生的思想动力。

(4) 任职意识。任职意识在这里主要体现在工作效益上, 即学习中要关注投入和产出的比值。市场经济主要表现为对实效的追求, 这种思维方式导致军校在培养学员过程中往往过多重视学员培养在校期间的效益。但是, 这种效益难以从部队战斗力上得到检验, 这就更要求军校在培养学员上要有强烈的任职意识, 自觉建立讲求实效的新型培养模式和效益观。

2 提出我军军校人文精神的意义

2.1 军校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和军校建设的双向需要

人文, 宋代程颐的解释是:“天文, 天之理也;人文, 人之道也。天文, 谓日月星辰之错列, 寒暑阴阳之代变, 观其运行, 以察四时之速改也。人文, 人理之伦序, 观人文以教化天下, 天下成其礼俗, 乃圣人用贡之道也。”一般认为, 中国传统的人文概念是指人的各种属性, 是一种自由的精神、自觉的精神、超越的精神, 属于人的终极关怀, 显示了人的终极价值, 因而它具有普适性。同时, 人文精神的概念犹如一个需要充实内容的容器, 它需要在具体的历史境遇、生存空间中赋予特定的内涵与规定, 赋予鲜明的主题和时代特征的深刻思考。对于军校育人来说, 其成员主体学员本身是社会的人, 其对所处环境的评价以文化氛围作基础, 而这种文化以较强主导价值观的精神贯注为主要特点, 决定了学员较其他社会成员对“我”、“军队”、“国家”有更强的关注, 对价值观有着更高的政治要求。同时, 军校介于地方和部队之间, 其内部存在着独特的人文精神传统, 如三大民主、官兵一致、优待俘虏、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都无不体现人文精神的印迹。

2.2 军校人文精神是军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军校人文精神是军校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从本质上概括, 军校文化, 就是学员在实现两个转变的过程中, 其理性精神的外化和普遍化。同时, 军校文化也是学员风貌的显现, 是学员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理想人格以及审美情趣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的反映, 它关系着军校科学发展的质量。军校人文精神作为军校文化的核心内容, 一方面, 军人文化与军校人文精神之间相互贯通, 相互依存。文化包含着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体现着文化。文化环境的优劣, 取决于并表现为人文精神的高下;人文精神的高下, 又包容于文化环境的优劣之中。另一方面, 军校文化和军校人文精神不能完全等同, 相互取代。军校文化作为一个由知识系统、价值系统和认知系统等子系统构成的系统, 其子系统间通过彼此间的耦合作用, 通过各处内部要素及其内容的更新和增减, 通这实践的推动, 发挥特定的功能, 从而显示出军校的精神风貌和理性程度。军校人文精神则有所不同, 它主要是通过军校文化中最为具体的价值行为, 最为深厚的文化意识, 直接规整、引导学员的价值走向, 提升学员的精神境界。

2.3 军校人文精神是军校培养未来战争所要求的良好人文素质军人的要求

军校不是存在于真空中, 对于社会整体人文精神的缺失, 学员的思想状况受到影响是事实存在的。同时由于当前军校的教育方式, 并不能完全解决这些新情况、新问题, 所以在目前军校教育中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学员思想状况日益活跃和教育方式僵化呆板之间的矛盾。因此, 在军校如何高扬人文精神, 己成为军校急待解决的课题。未来战争对军人心理的要求, 是建立在良好人文素质上的对国家、民族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冷静取舍上的。这要求军校必须高度重视以集体意识、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科学精神、民主精神, 及对国家的“终极关怀”为最高表现形式的军校人文精神的建设。只有培养的学员具备这样的人文精神, 在未来战场上, 他们才可能冷静地审时度势, 科学慎密地判断敌情我情, 在勇敢的搏击中, 实现军人个体价值在党和国家利益实现中的价值实现。

参考文献

[1]陈旭光.21世纪素质教育系列教材——艺术的意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浅议军校学员人文素质的培养 第2篇

内容摘要:人文素质教育是军队战斗力生成的一块基石,军校学员人文素质的提升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巨大精神动力。本文结合军队院校实际,从牢固树立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完善人文素质培养课程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活动、提高军校教员的人文素养四个方面入手,探讨了如何培养军校学员的人文素质。

关键词:军校学员 人文素质 培养

人文素质教育是军队战斗力生成的一块基石,军人的人文素质高低决定着军队的战斗力和战斗精神,人文素质极高的军人,必定有着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仰、高尚的情操以及对国家社会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其军队也必定有着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强大战斗力。因此,加强军校学员人文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有利于贴近实战实现强军目标,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一.对军校学员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顺应了世界军事高等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

大力加强军校学员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当今世界军事高等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美国军事教学理念认为,加强人文教育课程建设是军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其目的是保证学生毕业后具有正确领会上级意图的能力、自觉的凝聚力以及敏捷的思维能力;培育学生有一种对个人、对社会、对军队、对国家的责任感,成为社会、军队、国家创新的推动者。[1]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军事学院西点军校是这么定位自己的:“今天,西点首先是一所人文学院,她以变革的学问为中心”[2],并据此定位设计教学思路,出台各项措施且严格执行。近年来,俄军对人文教育的关注度也逐年提高,积极加强军队人文教育,将其视为战斗力生成转化的基础和动力。当前,我军也认识到人文教育是军队战斗力生成的基石,对人文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不少军事院校的新课程目录里,都不约而同的开设了更多的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顺应了世界军事高等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

2.适应了新军事变革时期对人才素质的需求

未来的信息化战争,敌我双方的较量将主要表现为人才的较量,不管武器装备多么先进,要想在瞬息万变、艰苦又复杂的战场中占取先机,夺取胜利,起决定因素的是人,知识、能力和素质将成为取胜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培养能打仗打胜仗高素质军事人才是我军建设最重要、最关键、最紧迫的战略任务。高素质军事人才乃是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人才,具体说来,应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军事专业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根本,科学文化知识是基础。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离不开人文社会科学的参与,它是推动素质教育,完善军事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大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转变“重专业轻人文”的落后观念,有利于学员们广泛吸收专业领域之外的人文学科知识,从而适应了培养既有过硬的军政素质、精深的专业知识,又有扎实的文化功底的高素质军事人才的目标。

二.军校学员实施人文素质培养的模式

1.牢固树立人文素质教育理念

在世界新军事变革时期,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军事人才培养的主流。当今世界一流军事名校都树立起了人文素质教育理念。比如,在西点军校32门必修核心课程中,人文社科课程占41.1%,这其中包括宪法、政治学、经济学、哲学、外语、历史、文学、国际关系、军事历史、军法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以培养和提高学员的人文素质。在世界新军事变革背景下,在院校教育转型进程中,我军军队院校必须牢固树立人文素质教育理念。首先要确立人文类学科在学科专业中的重要地位,改变其在军事院校作为边缘学科的尴尬现状,明确军事人才培养目标,真正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重要内容的,注重学员人格的完善和人的全面发展。其次,对军校学员人文素质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人文知识的传授上,还要注重培养学员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使学员成为既具有科学素质,又具备人文素养;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综合素质全面协调发展,以适应军队对高素质军事人才的迫切需要。

2.完善人文素质培养课程体系

我国的军事院校,多以理工科为主,受传统功利性教育理念影响,人文学科课程所占比例较小,地位不高,往往被看作专业课程之外的扩展学员兴趣的辅助课程,长期不受重视。因此,要培养、提高军校学员的人文素质,在人才培养顶层设计过程中,就要把人文素质作为一个重要的能力素质模块,从思想政治、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多个方面,构建分层次、渐进式人文课程体系,通过必修课、选修课、自修课等形式组织教学,为学员系统学习人文知识奠定基础。要注重学员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认知能力的培养,根据学员能力生成需求针对性优化课程教学内容。首先,逐步增设不同类型的人文类课程,如文学、历史文化、美学、实用操作类等,不断扩大人文课程涵盖的范围和内容,构建起一套完整、系统的人文课程体系。其次,逐步提高人文类课程的比重,适当增加人文社科必修课和选修课的门类和学时。目前,许多军事院校仅仅零散开设了《大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等几门人文课程,学时也少得可怜,必修课《大学语文》只有40学时,一个学期即可讲授完毕,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只有20个学时。课内学时的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绝大部分的教学内容都只能浅尝辄止,没有足够的时间引导学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因此,要提高学员的人文素养,培养学员的人文精神,必须适当增加人文社科必修课和选修课的门类和学时,从上而下,厘清认识,真正重视人文课程。

3.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活动

第一课堂教学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但我们不能把它做为唯一的课堂,还应该把人文素质教育拓展到第二课堂,注重课外的熏陶和培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地提高学员人文素质。如举办人文知识、传统文化讲座,传播优秀文化,启迪人生智慧,使学员领悟到优秀文化的精髓,并最终内化为个人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举办大型人文活动,如辩论赛、卡拉OK比赛、话剧节、诗歌朗诵会等人文活动。丰富多彩的人文活动,给学员们提供了演绎青春、展示自我、锻炼自我、交流思想的宝贵平台。学员通过参加人文活动实践,在思想上得到净化、在情感上受到陶冶,增强了对祖国、人民的热爱,增强了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组织成立人文社团,如创立文学社、话剧社、碟影工作室等等,学员全凭兴趣自由选择加入,一旦加入,就成为社团的主人,各司其职,负责社团的日常活动、大型活动的策划、开展、宣传,负责对外协调、交流、联谊等等具体事宜,社团的发展壮大与每一个成员的付出息息相关。通过参加社团的组织、管理,既可以提高学员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又可以实实在在的提高学员的表演创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平面设计能力、视频制作能力,还可以为学员未来走上第一任职岗位的做人、做事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和文化底蕴。

4.提高军校教员的人文素养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3]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要提高军校学员的人文素质,关键得看师资队伍的素质,这就要求军校教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高水平的教学能力,还要有广博的人文知识和较高的人文素养。但是,目前军事院校中教员的人文素养参差不齐,教学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只注重课内人文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员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要提高军校学员的素养,首先就要提高教员的人文素养,培育大学教员的人文情怀。在军校人文课教员中要倡导人文精神。教员要以良好道德品质、高度的敬业精神、无私的奉献精神,高尚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引导学员关注人的生命、人类生存的价值、意义,引导学员形成积极向上、健康完善的人格,使学员成为全面协调发展的人。要积极鼓励人文课教员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通过送学、培训等渠道,拓展教员人文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增加教员的人文底蕴和人文修养,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教员应摸清人文素质教育的新形势、新情况、新特点、新方法,改变过去一家之言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结合军校学员的特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更加科学、更加生动的方式提高学员自主学习人文课程的热情和兴趣,从而解决军校学员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匮乏等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本亮.人文教育:战斗力生成的一块基石[N].解放军报,2012.05.07.

[2]郭英剑.美国三大军事院校中的人文教育[N].科学时报,2010.8.17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97

军校人文精神 第3篇

一 人文素质的内涵

“人文”一词原指诗、书、礼、乐等。《易·贲》中说:“文明以止, 人文也。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其中强调的正是人文对人的教化的重要作用。而在现代, 人文一般指社会文化现象。关于社会文化现象和文化艺术的研究就形成了人文科学, 包括哲学、经济学、史学、法学、伦理学、语言学等。所谓人文素质, 简要地说, 就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内在品质, 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是人们在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修养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 管理干部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的重要性

由于人文素质在其构成和功能上具有潜在性。因此, 我们平时谈到的军校管理干部素质, 首先是指军校管理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能力素质、身体素质和作风素养等, 而对人文素质则不够重视。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 军校培养对象的发展变化, 对军校管理干部人文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人文素质已成为军校管理干部素质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性要素。

1. 良好的人文素质有助于提高军校管理干部思想政治素质

首先, 只有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 才能对照历史的经验教训, 立足现实完成任务, 洞察未来发展趋势, 正确认识社会各种政治现象、经济现象及其发展规律, 才能深刻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 从而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切实地执行党纪军规和其他各项政治纪律, 自觉地与党中央、中央军委思想保持高度一致。其次, 只有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 才能在思想领域拨开迷雾、明辨是非, 在种种错误思潮面前辨别真假善恶, 保持头脑清醒, 提高政治“免疫力”, 使自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发生偏移。

2. 良好的人文素质有助于提高军校管理干部工作能力

管理干部诙谐的亲和能力、快速的反应能力、精深的判断能力、大胆的决策能力以及正确的表达能力、协调交往能力, 都与积淀于军校管理干部内心深处的人文知识有直接关系, 也与他们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以及对政治、经济、法律等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分析与正确认识, 对文学艺术、伦理道德的评价准则及丰富的语言知识有直接关系。管理工作的创新能力是军校管理干部能力的集中体现, 而创新能力集中表现为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军校管理干部不能对上级的指示简单地照搬照转、照本宣科, 而是要贴近教学一线, 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军校管理干部在充分吃透纲领、上级指示精神的基础上, 灵活运用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等人文科学理论, 对本单位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准确把握本单位问题的特殊性, 提出有效解决矛盾的具体办法。因此, 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 可以使军校管理干部站得更高, 看得更远, 分析得更透彻, 判断得更准确, 措施的实施更有效, 提出解决教学管理中存在矛盾的新方法、新思路, 更好地为军校提高教学质量、为部队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服务。

3. 良好的人文素质有助于提高军校管理干部人格魅力

管理干部的人格魅力, 可以形成强大的感召力。人格的高低标志着一个人内在品质的高低, 特别是道德修养和道德境界的高低, 它是通过管理干部的道德形象、性格形象和业务形象等体现出来的。管理干部在责任与义务、奉献与索取、利己与利他等矛盾关系面前如何取舍;管理干部的性格是坦率、诚实、坚毅, 还是孤僻、冷漠、脆弱;管理干部是坚持原则、率先垂范, 还是见风使舵、投机钻营;管理干部在处理上下级以及同级关系时是和谐共融、一呼百应、快捷顺当, 还是矛盾重重、左右为难、上下受阻, 都直接决定了其人格形象的优劣。在人格的塑造过程中, 自觉学习哲学、社会学、伦理学、法学、心理学、语言学等相关知识, 有利于培养管理干部科学的政治理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完美的个性, 在广大教职员工中塑造出高品质的人格。

4. 良好的人文素质有助于提高管理干部优秀心理品质

一方面, 良好的人文素质, 能把一个人的注意力引导到一个健康积极的领域, 增强对这一领域现象的感知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 大大提高管理干部的认知能力。另一方面, 良好的人文素质, 能促进健康情感的培养与激发。一定的文学艺术、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等人文知识, 能使管理干部培养良好的心境、适度的激情、健康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塑造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意志。

三 提高管理干部人文素质的主要途径

总的来说, 人文素质是后天培养的。因此, 提高人文素质惟一的途径是学习, 但如何学习有讲究。就管理干部提高人文素质而言, 主要应搞好“四个结合”, 在“四个结合”上下工夫。

1. 系统学习与知识积累相结合

管理干部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 就不能局限于读名著、看名画、听名曲等一般地对人文知识的零散了解, 而应该较深入地掌握系统的人文理论, 并学会运用理论, 正确地认识各种社会现象, 科学地作出评价。因此, 在学习过程中, 不能漫无边际地一味涉猎, 不能不分岗位特点地采用同样的学习计划。在一般扩大知识面的同时, 更要注意结合本职工作确定一个或几个重点学习的方向和专业, 花较大气力和较长时间进行较集中地深入学习, 重点放在掌握基本理论方面。同时要做有心人, 注意零散知识的积累, 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这样, 才能妥善解决好有限的时间、精力与人文素质要求间的矛盾。

2. 自主学习与请教名师相结合

一提到学习, 往往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理论学习。其实理论学习只是学习中的一种, 对管理干部来说还有一种更直接、更重要的学习, 就是向别人学习, 即向广大教职员工学习、向自己的上级学习、向同级或同事学习。而且, 这是一种最现实、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因为从人文素质的本质讲, 在他们身上一定蕴藏着反映时代要求的和广大教职员工这一特殊群体需要的人文素质。因此, 管理干部在工作中要有学习者的心态, 而不能是一副生硬刻板的态度;要为我所学, 抓紧时间、抓住一切时机和场合学习, 向一切有助于提高自身人文素质的人学习。

3. 掌握方法与学习知识相结合

良好的人文素质是以丰富的人文知识为基础的, 但军校管理干部人文素质的培养过程并不单纯等于人文知识的简单积累和叠加。因此, 在培养自身人文素质的过程中, 要改变“秋收式”的学习模式, 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 更要注重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连贯理解和积极思考, 提炼出系统理论, 提炼出核心观点, 提炼出科学方法, 要深入浅出, 集收获、加工于一体, 进而提高自己观察现象、分析问题、把握规律的能力。

4. 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相结合

军校管理干部提高人文素质, 学习和实践是两个缺一不可的且相互作用的过程。学习是知识内化为素质的必要过程, 必须投入相当的时间和精力;而实践则是素质外化为能力的必要过程, 应注意总结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因此, 军校管理干部要改变单纯埋头钻业务、从理论到理论的学习方式,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与实践观, 不仅要广泛学习各类人文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而且要积极地把所学得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管理工作的实践中去, 在实践中进行学习和研究, 在实践中加深理解, 在实践中对知识进行升华, 真正实现人文知识向人文素质的转化。

摘要: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 军校培养对象的发展变化, 对军校管理干部人文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人文素质已成为军校管理干部素质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性要素。良好的人文素质是军校管理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工作能力、人格魅力、优秀心理品质的基础。

关键词:管理干部,人文素质,重要性

参考文献

[1]肖海鹏、张增印.现代军校管理学[M].北京:海潮出版社, 2002 (4) :423~435[1]肖海鹏、张增印.现代军校管理学[M].北京:海潮出版社, 2002 (4) :423~435

[2]贾川、赵炜.军队院校人文教育现状及对策浅析[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08 (3) :35[2]贾川、赵炜.军队院校人文教育现状及对策浅析[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08 (3) :35

[3]李洪程.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的五种能力[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4 (3) :99~102[3]李洪程.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的五种能力[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4 (3) :99~102

上一篇:眼眶CT扫描下一篇:心脏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