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教育进英语课堂

2024-07-22

环保教育进英语课堂(精选9篇)

环保教育进英语课堂 第1篇

就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具体过程而言, 我们可以通过热身导入、新授、操练巩固、练习和课外拓展这几个环节来完成教学任务。下面, 我就谈谈自己在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时渗透环保教育的几种做法。

一、运用热身导入, 激发环保情感

热身导入是我们在进入新授内容前的习惯用法, 它可以是一首歌或几幅图片, 也可以是一系列动作等。导入环节一方面可让学生做好学习的心理准备, 另一方面可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因此, 教师应抓住这几分钟时间, 及时进行环保渗透, 从而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情感。

如在教授一年级学生动物名称dog, cat, duck, pig时, 我让学生听一听、唱一唱有关动物名称的儿童英语歌曲, 使学生在欢快的音乐旋律中迅速地集中注意力, 初步感知本堂课的学习内容, 并在观看歌曲Flash中感受到花草的美丽、动物的可爱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良好品质和情感。

二、运用新授内容, 增强环保意识

(一) 词汇教学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材料, 是英语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我们可将环保教育自然地渗透到词汇教学中来。如在教学6A Seasons这一课时, 我搜集了许多材料, 并制作完成了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在新授单词的过程时, 我先让学生欣赏围绕四季展开的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接着要求他们根据图片, 想象自己喜欢的季节的景色, 并试着用英语表达并在小组内交流。在学生动口说的过程中, 我运用Flash技术, 及时将他们心中的美丽的四季图片呈现出来, 使学生在学习单词的过程中, 不自觉地体会大自然的美, 并对大自然产生热爱之情。完成单词教学后, 我让学生以“My favourite season”为题写一篇英语短文, 并在课堂上对完成得优秀的同学及时进行表扬。通过本课的学习, 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对话、写作与合作能力, 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增强了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 课文教学

课文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所在, 因此, 抓住这重要的环节我们也可以适当地渗透环保教育。如在教学On the farm这一课时, 结合单元主题, 我先以一首欢快活泼的英语歌曲“Old Mac Donald”导入新课主题“farm”。接着为学生提供了一张农场的场景图, 学生围绕句型“What did you do on the farm?”进行操练展开, 很快地融入课堂教学情景中。接着我以一幅幅图片的对比, 引导学生讲述课文中学生在农场上所做的事, 使学生在欣赏农场美景的同时很顺利地完成课文教学的任务, 并在课的结束部分点明环保的主题。通过本课的学习,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一方面掌握了本课内容, 另一方面形成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运用操练巩固, 培养环保习惯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操练环节运用得比较多的活动便是歌曲、游戏、歌谣、编写对话等。操练的目的除了巩固所学知识外, 同时也增加学习气氛, 在其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渗透。

如在教授学生水果单词时, 当学生掌握apple, orange, pineapple, banana等几个单词后, 我就让学生通过“猜一猜”的游戏来巩固这些单词。老师可陆续叫几个学生依次上前, 让他们通过touch (摸) 、smell (闻) 、taste (尝) 等不同方法来判断这是什么水果。这就需要同学在进行游戏之前, 对所学的几种水果进行仔细的观察、辨认, 做到心中有数。通过摸摸、闻闻、尝尝, 学生调动触觉、嗅觉、味觉等一系列感官感受水果的甜美。教师可适时地穿插农场果园的图片, 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意识到:要想吃到更鲜、更美的水果, 就要坚持不懈地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又如在学习Public Signs这一课时, 学习完公共标志后我引导学生进行操练巩固, 运用多媒体技术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些陋习, 如:随地扔纸屑、随意在公共场所吸烟、随意践踏草坪等情况展示给学生看, 学生纷纷表示不赞同, 并表示应积极帮助别人改正这些陋习。这样既帮助学生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 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环保习惯, 同时切实地将环保活动落实在行动上, 很自然地把环保知识融合进英语课堂里。

四、运用练习版块, 营造环保氛围

为巩固所学词汇、句型, 教师往往会精心设计一些课堂练习, 然而在这样的课堂练习中, 也可渗透环保教育。如在教授一年级学生颜色时, 为巩固所学词汇, 我让学生Listen, draw and colour。让学生听完后, 我把他们听到的绘成一幅画, 并根据材料填上相应的颜色, 引导学生分析这样的画面, 使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景产生向往之情, 萌生环保的意识, 感悟到环保的重要性, 而这正是我们环保教育所必需的。

五、运用课外拓展, 开展环保活动

环保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内容, 而应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活动, 使英语知识融于实践, 既增强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又培养他们环保的意识。

如在学习完公共标志后, 可开展为学校和班级环境制作环保标语的活动。学生小组合作, 配合学校活动, 积极完成了

“Take good care of environment! (爱护环境!) Don’t waste water! (不要浪费水!) Don’t pick flowers! (不要摘花!) Keep clean! (保

持清洁!) ”等英语标语。这项活动不仅使学生学会使用英语, 而且在活动中学习环保知识, 让他们从小事做起, 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习惯。

又如在引导学生学完课堂拓展内容Make a card的步骤时, 我适当地穿插讲述贺卡制作的材料, 并告诉学生森林资源正在逐渐减少, 提倡学生节约用纸, 可以用电子邮件或者电话来传递友情和亲情。同时还组织学生进行“减卡救树”的活动, 提倡学生把钱省下来种树, 呼吁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从而达到保护大自然的目的。

环保教育进英语课堂 第2篇

【摘要】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一门科学。教学中只有把心理健康教育引进课堂,优化教学--课堂人际关系及各个教学环节,才能达到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英语课堂 渗透 心理教育 优化课堂教学

英语课程作为一门技能课,它有时的确要像历史、地理那样灌输一些知识,但更多的时候应像游泳课那样要求学生积极地实践,在练习中发展语言技能。这就要求英语课的课堂气氛必须要比其它课轻松得多。学生是否能全身心参与课堂,把参与课堂学习当作是一种享受,这是英语教师值得研讨的课题,我觉得英语教师应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教育“润物细无声” 地渗透到每天大量而具体的教学中去,并充分利用语言的幽默艺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优化英语教学。本文谈谈我的教学体会:

一、创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教育上的水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爱,就成了无水之池。教育首先应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使师生心灵相通,才能使学生“尊其师,而信其道。”教育要从关心爱护后进生入手,通过谈心、家访、写信、挂电话等手段,主动与他们交朋友,缩短师生距离,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及时鼓励他们,赞赏他们,让他们感觉到别人在关心他们,激发他们喜欢学习的热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个宽容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轻微的触摸都会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还可把英语课堂拓展到生活中去,用英语和学生打招呼、交谈,这样既交流了师生感情又使所学知识在生活中得以应用和巩固,回到课堂学生兴趣大增,信心倍增,从而更加努力学习英语交际这一工具。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动力作用,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渴望得到夸奖和认可”是初中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需要,初中生最希望获得同学的羡慕。在教学中我留心观察学生,充分肯定各类学生,特别是中等生、后进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变化和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激发他们产生新的求知欲望。教学中表演、提问或对话等要有倾向性,灵活的、难的问题留给好生,而把简单、容易的问题留给后进生。当学生们出色完成任务时,及时表扬,如:“你们太棒了,真像个外国学生。”等鼓励语言;还可用体态语言表扬,如:伸出大拇指,全班热烈的掌声等鼓励;当他们表演有困难时,及时提示、引导或将微笑的眼神等运用,激发他们的自信心、降低紧张感;若问题答错了,也赞许敢于回答问题的勇气,从而激发他们更上一层楼。

我常把好生与后进生结对子,课堂上让结对子的同学上台表演,由于后进生课前充分练习,他们上台胸有成竹很自信。每当表演结束时,他们在同学们的热烈的掌声中回到座位,增强自己对团体的自豪感,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收获。这样的日积月累,后进生逐渐地转变成中等生,中等生转变成好生。课堂教学越能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表达的机会越多,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就越高越持久,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能给学生新鲜感,让全体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里感受学英语的快乐,进而达到让学生从厌学到乐学的转变。

由于学习兴趣的提高,乐学动力的增强,所以我所任教的八⑺班、八⑹班的综合率名次在南河片期末英语统考中分别为第一名、第三名。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在教学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游戏、猜谜、设置情景、英语角等,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舞台化、戏剧化,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竞争与合作是相伴而行的,合作能使自己与别人交流,配合及友好相处,增强自己对团体的信任感与自豪感。心理学家告诫我们,一个人如果不能学会合作之道,必然会走向孤独之途,并产生自卑情绪。所以教师应要求每一位同学尽可能多地参与各种活动,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里感到学英语的乐趣,即使是后进生也掌握了所学内容,提高了语言交际使用的能力,达到“乐中学、乐中思、乐中用”的效果,让“乐学”英语课程进入更新更高的境界。

四、以宽容之心对待学生,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宽容比批评更能改变人。在课堂上,较多学生总会时常开小差、做小动作、跑神等,若疾言厉色地说一通,不符合教育精神,若轻模淡写地点一下,达不到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灵活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巧妙批评,从心理上适当提醒:如初一上期的一节课,最后一桌的两位学生表现特别“出色”(课后听说是小学出了“名”的学生),他们想了解这位老师是否会严,上课不认真听讲,当他们在往前桌同学背上贴纸条时,我快速走到他们跟前,我说:“这不可能是你们做的事吧!一定是我看错了。”我转过身他们马上拆去纸条,接着,我让他们复述全班刚才分组表演的对话,他们根本不知什么对话,我把对话写在黑板上,全班读两遍,再叫他们表演,结果他们只结结巴巴的读几个单词,大家笑了,我向他们伸出了大拇指,用赞赏的目光望着他们,同时为他们鼓掌。同学们愣住了,教室里静了好一会,突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接着,其中的一位低声说:“以后,课堂千万不能开小差出风头了,虽然老师没批评我们。”另一位说:“批评我们才不怕,她让我们表演对话,差点下不了台。为什么老师还要表扬我们?同学们又为什么要为我们鼓掌呢?”这样让他们在情感中认识错误,暗暗感到惭愧,甚至羞耻之情,产生要纠正弥补的念头。他们从此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每次表演总是争先恐后,成绩也越来越好了,许多学生为他们的变化而高兴。

在教学中多关爱后进生,善于运用情感激励进行心理暗示,让他们在教师面前从心底感受到他们被关怀、被肯定的喜悦和愉快,让他们只要参与课堂活动就能得到夸奖和荣誉。

总之,将中学生的心理教育和课堂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需要每一位教师用爱心来逐步推进,让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教学,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我相信:在《英语课程标准》的引导下,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我们肯定能在新世纪,将英语教学提高到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心理学》华东师范大不出版社

2、《教育学》人民出版社

会泽:消防安全教育进课堂 第3篇

会泽县要求,各中小学要把消防安全教育纳入课堂,每学期消防安全知识教育不少于5课时。小学重点开展火灾危害性、消防安全标志标识、日常生活防火、火灾报警、逃生自救常识教育;初中、高中重点开展消防法律法规、防火灭火基本知识、灭火器材使用、火灾自救互救知识和火灾案例教育。每学期开学时,将消防知识宣传教育与技能培训纳入新生军训活动,组织开展火灾疏散逃生演练,让学生掌握火灾疏散逃生的路线和逃生的方法,提高新生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能力。

此外,各学校每学年组织开展1次参观消防队或消防科普教育基地活动,让师生亲身体验消防安全工作实际情况。每学年布置1次由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的家庭消防作业,即:制作家庭逃生路线图,填写家庭消防安全自查表,督促家庭成员及时排查和消除火灾隐患,确保学生家庭消防安全。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防灾减灾日”“119”消防日到来之际,组织学生集中开展知识竞答、作文大赛、主题展览、疏散演练等消防主题活动,强化消防安全意识。在此过程中,县消防大队将选派消防专业人员担任学校消防辅导员,帮助学校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对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给予帮助和指导。县消防大队、县教育局每年对学校消防安全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回头看”活动,确保学校消防安全工作扎实开展。

文山州“四结合”开展党章党规进课堂活动

本刊讯(通讯员 李和艳) 为培养广大学生热爱党、拥护党的意识,文山州教育系统通过“四结合”开展党章党规进课堂活动,切实加强和改进对青少年党的基本知识教育,让党的知识入心入脑,引导广大学生爱党爱国,树立崇高理想。目前,全州已有804所学校501 561名中小学生参加了多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

一是结合学校教学主渠道,把党章党规知识融入课堂教学。充分利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职业学校德育课、初中思想品德课、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开展党章党规教育教学,发挥教学主渠道作用。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方式、知识结构,循序渐进地将爱党爱国、党章党规的内容融入教学。要求普通高中、职业学校每学年不少于6个学时,初中每学年不少于4个学时,小学每学年不少于2个学时,用于知党爱党教学。

二是结合学校党、团组织,有针对性地宣讲培训党章党规知识。依托学校党支部、共青团、学生社团等组织,将党章党规作为学校业余党校、团队活动内容,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基层党支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团员进行党章党规知识宣讲和培训,适时组织不同学年段学生开展竞赛等活动。

三是结合校内外教育基地,拓宽党章党规学习感悟渠道。利用校内外廉政教育基地、实践教育基地、实习实训基地,特别是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遗址、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等,结合劳动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社会实践、学雷锋志愿服务等,组织开展灵活多样的实践活动,使青少年学生从革命先烈、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中受到教育,培养爱党、爱国的热情。

让和谐的春风吹进英语课堂 第4篇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和谐英语课堂,构建方法

英语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 教学内容多, 难度大, 时间少。它不仅要求教师在一堂课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的讲授, 而且还必须留下相当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 以消化、吸收教学内容, 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要达到这一要求, 构建和谐课堂教学是很有必要的。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一种真诚的理解和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著名教育家赞可夫也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 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 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 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因此,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位教育名师曾经说过:“如果你不从心的深处热爱着你的学生, 你便教不好你的学生。”一个老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 才能引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和动力, 有了这种情感和动力, 师生的目标才能一致, 才会有师生和谐的基础, 师爱是使学生产生自尊、自爱、自信的重要精神力量, 只有学生具备这种精神力量, 师生关系才能提高到较高层次的水平。无论师生关系有多少因素参与, 它最终要表现为师生间思想、情感的交流。教师要完成育人任务, 就得让学生喜欢你、亲近你, 愿意听你的话, 也愿意向你倾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学生不乐意接受教师的“教”, 则无论教师如何努力, 也难以收到育人的效果。只有当学生的情感大门朝着教师敞开时, 师爱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 才能唤起学生的情感, 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亲近感、信赖感。这样, “师爱”和学生的“爱师”才能融合起来, 成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坚实起点和牢固基础。

二、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所谓和谐的课堂气氛是指:课堂纪律良好, 师生关系融治;学生精神饱满, 注意力集中, 专心听讲, 积极思维, 反应敏捷, 发言踊跃;教师善于点拨和积极引导;课堂呈现热烈活跃与祥和的景象。那么在英语教学中, 怎样才能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提高教学效果呢?

1. 角色表演。

在常规的英语教学中, 一节课开始时会有3~4分钟的dut y report, 学生轮流做值日汇报。汇报内容通常是天气状况与近期情况。然而笔者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 给其赋予了更为个性化的色彩, 那就是要求值日学生在常规汇报的同时, 更要注重自我特长的展示。当然自我特长的展示要与英语学习相融合。诸如:唱一首自学的简短英文歌, 画一幅简笔画并配以英文说明, 折一艘精致的纸船并赋予英文讲解等等。这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而且为学生的个性潜能提供了展示与发展的舞台。

2. 情境教学。

英语学习的最佳方式是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 让学生感知语言, 并在感知语言的过程中自己领会到语言的真谛。这就是所说的“如临其境、触景生情”。情景教学无需教师做过多的解释, 学生在情景中自然而然地了解语言的本质。因此, 创设情境要求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 在备课过程中精心设计各种情境, 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在牛津英语9A中有关电影和电影明星的扩展活动中, 我分别让两个同学表演奥黛丽和巩俐, 其余同学当记者采访这两个大明星, 学生个个争先恐后,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3. 小组竞争。

根据中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 我经常在课堂教学中, 积极引入竞争机制,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课堂上创设问题抢答、正反方辩论等。如在教学每个单元的新单词时, 通常进行小组PK。我先用英文逐个解释这堂课要学的单词, 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抢答是什么单词, 每猜对一个该组得一分;然后鼓励学生自己用英文解释单词, 让其他组成员抢答, 出题者和答对者都得一分。最后得高分组会有实质性的奖励:免抄生词。这样原本枯燥的单词教学由于最大限度地给了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而变得精彩纷呈。实践证明, 把竞争带进课堂, 会使课堂更加和谐。而一堂和谐生动的课, 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老师都是一种享受。

三、开展和谐的教育评价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励。”这种“不求人人成功, 但求人人进步”的教学评价也是新课程所追求的一种境界。

正确的评价会给学生以鼓励和期待, 使之产生尊师、乐学的情感。期待是情感的寄托, 是信任的投资。因此, 对不同学生的发展特点给予关注, 以信任和期待的方式进行正确评价、引导, 把信任和期待变成师生主动发展的动力和目标, 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就要求教师的评价要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要注重落实在差异发展和个性发展。尤其对于差生, 只要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就是发展, 就应该进行肯定性的评价。同时, 要注重评价内容的多样性。教育评价是课堂教学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可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烹饪进课堂”是教育好调料 第5篇

现在,非遗、方言、民间艺术等进学校已经见怪不怪,且基本形成共识,但烹饪课进中小学却鲜有耳闻。也许有人觉得学生该学习的是文化知识、艺术素养,锅碗瓢盆与学业挂钩有点不伦不类,没什么必要。可笔者以为,粤菜进校园是教育好调料。

这不是为烹饪而烹饪,烹饪的终极目标还是教育,饮食文化也是文化。而且,广东要引进课堂的不是别的,而是粤菜的品鉴、制作等。这样的烹饪课透出浓浓的乡土气息,更有利于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激发学生的家园意识和本土情怀。

传统的课堂教学比较单调、乏味,即便是音乐、美术等素质课,一些没有天赋的学生可能也提不起多少兴趣。而烹饪课则不同,它有极强的操作性,而且能在最短时间内让学生看到成果,课堂上奏起锅碗瓢盆交响乐,升腾着热气、香气,烹饪课应该更活跃,更放松,师生关系也更融洽,对于紧张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缓冲作用。

此外现在的孩子大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学霸到处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可能连鸡蛋都不会打。孩子不可能永远都在父母的羽翼下成长,总有一天,他们也要尝试单飞。所以,有必要为他们补上劳动课、自理课。而烹饪恰恰是最接地气最实用的科目。学习之后,父母再也不用担心孩子饿肚子了。即便大人不在家,孩子也可以自己解决,甚至在大人疲惫时,孩子可用自己的厨艺为家长送上惊喜。

环保教育进英语课堂 第6篇

“软实力”的概念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提出来的。他指出,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 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有数据表明, 目前美欧占据世界文化市场总额的76.5%, 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等亚太国家占19%, 美国文化产业创造的价值早已超过了该国重工业和轻工业生产的总值, 占美国GDP的25%左右。中国这样一个世界制造业大国在世界文化市场上的占有率竟远在韩国之下。所以中共十七大报告就已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表明党和国家已经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战略着眼点。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这种力量既包括经济力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 也包括精神力量、文化力量等软实力。

二、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何来?

最近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冯刚撰文指出:“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是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的, 体现的不仅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也是文化自信……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 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 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中国教育报》2013-10-11) 这句话已然揭示了中国梦、文化软实力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之间的逻辑联系。

中华文明有超过5000年的历史, 与其他最古老的文明相比,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持续发展未遭中断的文明, 因而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生命力最强大的文化, 它是世界上一个人口最多的民族, 在几千年漫长岁月里, 其无数优秀分子殚精竭虑创造出来的人类智慧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典籍有《四库全书》的卷帙浩繁, 学术思想有儒、释、道及诸子百家的争鸣互补、文学有唐诗宋词、明清小说, 艺术有书法、绘画、音乐、戏曲的异彩纷呈, 更不用说中医、中药、武术、养生等等门类众多的研究领域, 青铜器、瓷器、玉器、木器等器物制造的精美绝伦。

中国传统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价值无可估量的宝贵财富, 复兴传统文化将极大地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非常遗憾, 至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并未充分转化成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在当今世界主要的三大文明圈——西方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中华文明之中, 大陆中国人是对自己的文明认同感最弱的族群。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我贬抑, 割断了文化的历史联系, 当代中国人早已失去了对自己文化的尊重与自信, 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华文明的健康发展。千百万中国人失去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和信心后, 他们将向何方?作家、文化学者摩罗在一篇博文里写道:“可是当今的中国, 那些掌握话语权的知识群体, 和一部分高官, 天天忙于贬低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政治、自己的社会、自己的制度、自己的人种。在他们的嘴里和笔下, 中国就是一个绝无仅有的无赖和贱货。这种逆向种族主义倾向, 至今统治着中国的媒体和舆论。” (摩罗《中国需要第二次民族觉醒》新浪博客2013-07-29 07:35:28) 这话虽然不无偏激, 但作者对于当今的文化迷失现象是相当敏感的。当我们不时从电视新闻镜头里看到, 连那些偏僻乡间的老太太也有把自己的头发染成金黄色的 (这与迈克尔·杰克逊誓死也要漂白自己的黑皮肤, 似有类似之处) , 就会感到西方文化对中国无孔不入的同化力。把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 把科学、民主、商品、财富等同于西方文化, “以西方文化为主流文化”的倾向愈演愈烈。如此的历史现实, 恐怕为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先驱们及改革开放的倡导者们所始料未及。

中国的现代文化今后如果再不植根于自己的传统, 其结果只能使西方文化又多一个分支, 成为第二个日本文化、韩国文化、印度文化……中国人久已丧失了自己的话语权。对西方文化的崇拜, 形成一种“逆向种族主义倾向”, 阻挠着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尊重、研究、推广。提起传统文化, 人们就把它与封建的落后的垃圾、糟粕划等号, 人们似乎担心:提倡“尊孔读经”, 最后会不会在政治舞台上演出“帝制复辟”的丑剧?担心社会上沉渣泛起, 封建迷信泛滥:会不会出更多的披着“国学”外衣的骗子胡万林、张悟本、王林之流, 出更多的打着传统文化的幌子骗财骗色的人 (看风水、算命的人已经遍地都是) ?这第一种可能肯定不会发生, 第二种可能肯定会有。但出现这些乌七八糟的现象, 一是由于政府管理职能的缺失, 二是由于国人对国学的无知;这账完全不应算在国学头上。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文化传统塑造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标准、科学素养, 几千年来正是优秀的中华文化塑造了中国的脊梁, 从而在今天支撑着兴国之魂、强国之梦。

如果说, 一百多年前, 中华民族的第一次伟大民族觉醒是以睁开眼睛看世界, 放下“天朝大国”的架子, 勇敢而义无反顾地走向西方为标志的;那么, 今天, 中华民族到了第二次伟大民族觉醒的时候了, 其标志就是挺起民族的脊梁, 带着向“洋先生”学习取得的成果, 回到东方向自己伟大的祖先顶礼!

三、传统文化, 你还徘徊在国民教育之外吗?

十几年前开始的“新课程改革”, 其蓝图主要由海归教育家们设计的, 是以西方教育理论为指导的教育改革。这场教育改革的结果之一就是中国教育的进一步“西化”。

与此同时,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逐步增强, 以及伴随着城乡现代化进程而出现的大量社会问题, 西方金融危机也暴露出西方文化存在的弊端;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复兴传统文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中国共产党十六大、十七大以来, 在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中, 在最高领导层的讲话中屡屡出现重视传统文化的提法, “以德治国”, “和谐社会”“中国梦”等纲领性理念的提出, 实际上反映出国家领导人在面对发展和社会治理等重大问题时, 也开始把眼光转向中国传统的价值观。社会上兴起了一次又次的“国学热”。在教育领域里其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十几年间, 先后有二十多所大学开办“国学院”“国学班”。

如2000年初, 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正式更名为“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2009年11月1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成立。2012年, “重庆国学院”成立, 这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由省级政府举办的国学院。粗略估计这二十余所大学在读的本科生、研究生也有了几千人的规模。但“国学”或者“经学”还没有作为一个正式学科被纳入《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 也就是说还没有自己的正式“户口”, 只能挂靠在哲学、历史、汉语言文学等学科的门下。

2、

全国各地都有一些中小学, 在现有课程体系内, 以校本课程的名义推出了一些传统文化 (国学) 教育内容, 如天水市甘谷县永安伏羲学校的经典诵读, 成都青羊区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等, 都在全国范围内产生过一定影响。中华书局的工作人员也通过调研发现, 目前国内80%至90%的小学都开展了经典诵读, 但这种诵读大多停留在诗词诵读的层面。江苏省徐州市教科所发起组织了一项题为“国学与教育”的实验活动, 全市70余所中小学校 (小学为主) 参与活动。这些学校主要以“国学经典诵读”为抓手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 (国学) 教育。但以上开展国学教育的学校, 都离不开一位强势校长的大力推进, 在校内全体教师中还未必能形成广泛共识;另外处于现在的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教育体制下, 国学教育难免有被“边缘化”的尴尬。

3、如果孔子学院的兴办也与教育有些关联的话, 那么从2004年11月21日, 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首尔挂牌。

截至2013年11月, “中国与各国学校合作, 已在全球建立430多所孔子学院和640多个中小学孔子课堂, 分布在96个国家 (地区) 。其中美国是数量最多的国家, 建立了98所孔子学院350多个孔子课堂。” (引自教育部长袁贵仁2013年11月20日在孔子学院美国中心揭牌仪式上的讲话) 尽管孔子学院是以汉语教学为主的, 但也同时开出一些国学课程, 起到把中国传统文化推介给所在国民众的作用, 可以视为中国文化对西方的反向输出。

4、

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一些以传播传统文化为主要职能的社会的、民间的办学机构, 如江苏省徐州市就有一所“华夏传统文化专修学校”, 以国学为主要教学内容, 面向全国招生并常年保有一二百名住校生的办学规模。

以上种种情况说明传统文化 (国学) 已经一定程度回归教育领域, 并且这种趋势已经得到国家政策的认可, 得到一些地方政府的鼓励、支持。但是它还没有正式进入国民教育的课程体系, 传统文化 (国学) 教育还处于一种零星、自发、非主流的状态, 因而时冷时热, 开展情况并不稳定、正规。总之推行传统文化 (国学) 教育还没有形成国家意志, 在中国人开办的学校中, 相对于以西方科学知识为主的教育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 (国学) 教育还处于相对边缘化的地位, 需要进一步加强、完善。

四、当代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师?

钱学森晚年在病榻上面对前来探望的温家宝总理, 多次提出这样一个刻骨铭心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回过头看, 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 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 能和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世纪之问”。“世纪之问”提醒人们注意到两个历史现象:一:民国时期 (包括清末民初至20世纪的20-30年代) 在思想学术上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二:新中国60多年的教育事业虽然在教育的普及上成就巨大, 这是有目共睹, 不可否认的, 但这60多年出现的思想学术大师级人物又屈指可数。纵观六十余年的中国教育, 文科没有出现一个堪称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家, 理科没有出现一个诺贝尔奖得主, 尤其令人痛心。

各行各业都有所谓大师, 人们借此称谓表达对于成就卓著者的尊敬。而思想学术上的大师, 严格的说应该是指那些思想学术成就巨大而且独树一帜, 能够引领一个时代的思想文化潮流, 或者在某一或不止一个的学术领域作出开创性贡献;而且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人。为什么民国时期在各个领域产生了如此众多的巨人呢?从他们的成长轨迹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共性的东西, 那就是他们人生之初接受的主要都是国学教育, 深受国学滋养, 打下坚固的国学根基;然后得时代风气之先, 吸收了西方的新思想、新文化。也就是说大师们都是成长在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边缘地带, 在他们身上中西文化交融结出了硕果。“20世纪这些大师, 不仅是连接古今的桥梁, 也是连接中西的桥梁, 因为他们为学的特点, 既通古今, 又贯中西。” (刘梦溪《大师与传统》,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7) , 前代学者接触不到西方文化, 后代学者没有国学根底, 这使得他们那一代人独领风骚成为继往开来,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代学人, 中国现代思想学术也因之成为乾嘉之后中国学术的又一个繁盛期和高峰期。前代大师们在各个领域里的创造都为新中国的强盛奠定了文化基础, 没有他们今天的经济腾飞是不可想象的

国学学养深厚是那一时期各个领域大师们的共同特征;也许正是由于他们的根首先是扎在本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中, 传统文化开启了他们的智慧, 给他们大情怀、大视野, 给他们做人的根基, 给他们中国人的价值判断, 然后他们再去接受西学, 接受现代知识, 做学问、搞研究, 然后才能枝繁叶茂, 成为参天大树。后代学者就没有他们那个历史条件了, 他们只能接受学校给予的现代知识、西方科学, 这种先天不足, 人格的扁平化, 应该是很少有大师出现的原因之一。正如刘梦溪先生所说:“回顾民国时期之所以在现代各个学科都有杰出的学者与专门家, 正是得益于这些学者本人在青少年时期皆有不同程度的国学元典诵读背景。” (刘梦溪《重建中华文化的信仰之维》来源:2013年02月22日《中国文化报》) 国民教育中排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受教育者得不到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不仅使得思想、学术上的大师难以出现, 而且整个国家的国民素养也只能每况愈下。

五、传统文化教育能给受教育者什么?

几千年来的传统教育树立起以国学元典为支撑的庞大思想体系, 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积累起无比丰厚的文化资源。中国传统教育在育人的实践上也是成功的。尽管中国历史上也不止一次出现过君主和士大夫阶层的堕落, 出现过天下大乱, 社会崩溃的局面, 出现过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但最终没有人能够真正废弃孔子的原则, 读书人的种子从没有断绝过, 经历一次次磨难的中华民族没有解体, 而是重新站了起来, 中华文化没有中断, 中华文化圈反而不断扩大。而且每一次从动乱走向安定都是靠了这个文化传统中的正能量而拨乱反正, 以后的社会重建更是重新确立了孔子的原则, 所谓人同此心, 情同此理。中国普通民众尤其是年青一代在“时尚”潮流引导下所消费的西方文化正是西方的所谓“大众文化”, 而在校学生更乐于接受这种大众文化的影响, 尽管学校管理者对大众文化的传播保持着一定警惕, 然而缺少足够的教育资源去正面引导学生, 所以当革命文化已经不能有效占领教育阵地之时, 正是西方文化大举入侵之日。

我们对“多元文化”的提法要多多深思。从一个社会的角度, 作为一种国家政策, 执行“多元文化”政策, 对不同文化能够予以包容、保护, 鼓励不同文化互相接触、交融, 吸收, ——这是开明、进步的表现, 会使其文化更加繁荣;但在教育上如果放任多元, 主流价值缺位, 那只会造成价值观的混乱, 造成了青少年人格教育的空白和缺失, 造成受教育者精神上的迷惘, 最终使我国民族道德水准大幅度下滑。

正是由于学校德育的低效, 青少年在道德信仰问题上的迷失, 有识之士早已把眼光转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试图借用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来解决立德树人的问题, 这是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根本价值所在。正如全国政协委员张其成指出:“学国学不是学知识, 而是开智慧, 是觉悟人生, 升华人格, 使人找到精神信仰、道德信仰的支柱。”“目前, 部分综合性大学相继设立了国学教学和研究机构, 从事国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 这很有必要, 但国学事业不能仅停留在对传统文化开展学术研究上, 还应当广泛开展普及教育, 发挥国学教育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的优势……目前一个比较切实可行的做法, 是将国学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在教育过程的各个阶段, 分层次、有步骤地加以开展。可以考虑从小学到大学普遍设立国学课程” (张其成《加强国学教育, 重塑中华民族道德信仰》来自人民政协网, 2013-2-27)

当然, 开展国学教育的同时必须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 不可抱着不切实际的期许, 不要把国学当做简单的道德说教, 不能用应试教育知识灌输的手段去推行国学。让孩子花些时间诵读经典是对的, 但不要指望孩子会背《弟子规》《论语》就懂得了做人道理, 就会做人;当孩子看到自己父母老师, 看到社会上的成年人, 其言行与经典上圣贤的教诲相背离时, 诵读的经典对他们就是不折不扣的教条, 你对他们喊破嗓子也没有用。如果成人社会大道迷失, 让学生学多少国学也没有用。所以施教者必须从自身做起, 给孩子一个做人的榜样。家长、教师, 乃至全社会都首先要对圣贤教诲抱着诚敬态度, 教育才会成功, 那还需要相当的时日。但不管怎样都要先做起来, 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 走进课堂, 走进学生的人生, 因为这是我们能给学生的最宝贵的东西。

六、传统文化教育正向我们走来

习近平主席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要“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 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强调“坚持立德树人”,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 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价值, 这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 也指明了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方向。

目前, 在国民教育体系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地位正在逐步确立, 它正在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如:2013年12月徐州市第五中学赵良厅校长带领本校教师编辑的《中学生国学经典诵读》一书, 由凤凰传媒集团下属的凤凰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套教材的编排, 针对从初中到高中六个学段学生不同的年龄和认知水平特点, 由浅入深, 分为六个分册, 总计收入21部国学经典, 共约25万字, 该书出版后除供本校及兄弟学校开设国学课程使用, 还将由凤凰传媒集团下属的新华书店系统正式向社会, 向所有中学生发售。徐州五中也将在2014年寒假后, 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在各个年级增设每周一节“国学经典诵读课”。

国学家刘梦溪说:“我的研究就是想把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理念融注在现代教育当中, 循序渐进, 潜移默化, 最终使“六艺之道”成为中华儿女的文化识别符号。” (刘梦溪《重建中华文化的信仰之维》来源:2013年02月22日《中国文化报》) 是的, 让“仁、义、礼、智、信”重新得到国人的信奉, 让它成为中华儿女的文化识别符号, 让每一个中国人挺起民族的脊梁, 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这就是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价值所在, 也是我们开展国学教育的奋斗目标。

摘要:树立高度文化自信, 中国人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挺起自己的脊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以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做基础。民族文化的复兴, 不能从零开始, 更不能建立在西方文化的基础上, 它必须来自我们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 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优秀人才成长的沃土, 更是落实“立德树人”重要教育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进课堂的价值主要在于“立德树人”。加强顶层设计, 让推行中国传统文化 (国学) 教育成为国家意志, 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全面进入各级学校, 建立起民族文化教育体系, 乃当务之急。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价值探讨

参考文献

[1]赵吉惠:《中国传统文化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

[2]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3]刘梦溪:《大师与传统》,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7

[4]赵明:《先秦儒家政治哲学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5]吴光:《论儒学核心价值观的普适性》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8

环保教育进英语课堂 第7篇

一所高校, 就是一个小社会。在高校中开设法学课程, 对学生的法律教育, 是培养法律人才的主要途径, 而法律人才作为普法活动的骨干力量, 对法律文化的传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法律教育的发达, 法律人才的辈出, 会使宣传和传播法律的人越来越多。青海电大基于所开设的法学专业“、市民学校”“干部自主选学”等平台, 由专业知识扎实的校园内外教师组成, 带着法律文化教育走进不同的课堂, 在构建法治和谐校园和法治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青海电大法律教育进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一) 将法律基础课程设为公共基础课, 由专业教师面授

青海电大所开设的各专业中, 在通识课程设置上将法律基础课设为省开必修课。比如物业管理专科、物流管理专科的《物流法规》, 护理专业的《卫生法学》, 金融本科的《金融法规》, 金融专科的《法学概论》, 会计学专科和工商管理专科的《经济法律基础》, 会计本科的《财会法规与职业道德》、行政管理本科的《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水利水电本科的《水法概论》等。作为教化育人的高等学校, 主导性培育和快速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 是其参与社会现代化进程和塑造“现代型人才”不可推卸的职责。本着这一教育责任, 青海电大要求承担法律基础课程的面授老师, 在教学方法上, 传播新的权利义务观念和法律的基本原理和精神, 比向学习者灌输大量的法律条文更容易收到预期的效果。

一般意义上的学法、懂法, 就是要求既要熟知一些基本的法律条文, 同时又要掌握一定的普遍适用的法律原理。而我们倡导的法律教育的宗旨是培养人们的法律意识。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 “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 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 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 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 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 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 关于法律现象的知识及法制观念等”。公民良好的法律意识能促使其积极遵法守法。公民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法律意识, 才能尊重法律的权威性, 并认同法律所内含的价值要素, 使守法由被动强制转变为主动遵循, 才会严格依照法律规定,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享受自己的权利并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才会充分尊重他人合法、合理的权利和自由;在遇到纠纷和争议时, 才会积极寻求法律途径解决, 自觉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主动抵制破坏法律和秩序的行为。法律意识, 一般由法律心理、法律观念、法律理论、法律信仰等要素整合构建, 其中, 法律信仰是法律意识的最高层次, 也是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核心。所谓法律信仰, 就是人们对法律的无限信服与崇拜, 并以之为行为的最高准则。伯尔曼的至理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 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才会广为流传, 成为所有崇尚法治的人们确信的一条真理性原则。法律信仰是人们对法律的一种认同和依归, 其实质是追求法律至上和法律统治。只有信仰法律, 才可能守法。法律作为公平、正义的象征, 守法仅是法信仰的外在表现形式, 守法精神才是法信仰的灵魂。守法精神要求的是主体不仅遵守法律, 更重要的是把守法内化为道义上的一种责任和义务, 变被迫守法为自愿守法, 由强制守法到良心守法, 由他律守法到自律守法。

(二) 聘请法学专家进校园, 进行专题讲座

几年来, 青海广播电视大学以教学指导中心政法教研室为主导, 邀请省内法学专家、教授、律师走进校园, 为学校师生做专题法律讲座。2014年5月14日, 邀请青海省法制办公室调研员孟繁勇同志为专兼职教师做了一场名为《全面推进中的我省法制政府建设》的学术讲座。

孟繁勇老师分别以《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的实施及国务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决定为标志的四个发展阶段。重点讲解了青海省推进法制政府建设的十个切入点, 青海省法制政府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孟繁勇老师的讲座结合自己十余年的政府法制工作经验, 深入浅出, 受到现场聆听教师的热烈欢迎。这次讲座使广大教师对于我国的法制政府建设, 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增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信心。

2012年为贯彻“十二五”时期依法治省工作纲要、省人大常委会决议和“六五”普法规划, 为配合青海电大普法工作的开展, 进一步提高校全体教职工的法律意识, 教学指导中心依托“全省干部自主选学专题”, 举办了《法治与人治的博弈智慧》《民法与生活》等法制讲座。《法治与人治的博弈智慧》由校教学指导中心付弘副教授主讲。付弘老师从人治到法治的博弈过程, 讲到我国法治国家状态的形成, 从生活中的法律常识讲到法律规范的具体规定, 倡导“在一个法治的社会里, 人人依法行事, 法律不仅规范了人们的行为, 也支配了他们的处世方式和生活习惯”的法制观念。《民法与生活》聘请了青海师范大学政法系教授杜文艳主讲。杜教授从民法所调整的法律关系中为我们讲解了生活中常遇见的法律问题, 从所有权、债、无因管理等民法概念阐述了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 并讲述了如何用法律手段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以专题讲座的形式, 让法律的专门问题走进课堂。法律正如空气、水或面包, 须臾不能离开。法律是生活本质的呈现, 直接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让每一个人知法、懂法、守法到自觉地维护法律, 这是普法工作的意义所在, 也是我们的法制讲座的意义所在。

(三) 制作多种形式的媒体课件, 随时随地走进法律课堂

自2013年, 青海电大利用微课资源, 让学习者享有更丰富、便捷、简单的学习法律的途径。“微课”是指以视频为载体, 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微课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 (重点难点疑点) 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 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法学教研室先后做了约50个微课资源, 可供不同层次的学习者使用。

(四) 把法律文化带进“市民学校”, 实现服务社会的教育宗旨

2011年7月, 西宁市委宣传部与青海广播电视大学联合主办社区“市民学校”, 展开了以宣讲为主要形式的普法教育。西宁市辖区内约有102个社区, 每个社区以居住范围组建了不等的市民学校。

1.社区。在社区, 年迈的老人, 关心子女赡养义务;无业的妇女, 关心在家庭里的地位和保障;残障人士, 关心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福利。如果对于这些人每年都用一成不变的完成普法试卷的方法普法, 他们不会对法律有概念和好感。他们通过电视、录像、网络能够了解国家法律, 然而, 国家法律对于他们不同的诉求, 能给他们什么, 只有面对面的解答和告慰才能做到。

2.学校。学校是法治宣讲的不能忽视的阵地。青少年以接受新的事物为主要知识来源。那么, 多种媒体给他们所提供的法律概念, 该如何消化和理解?通过对法律的解读, 培养及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比完成成千上万的试题更有效。我们的宣讲走进校园, 进入课堂, 围绕培养和谐社会的新一代建设者, 以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为重点, 组织青少年学习宪法, 预防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权益保护等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把他们培养成崇尚法律、依法行为的新人。

3.企业。企业职工是社会经济的促进者。他们在为国家和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 所关心的是他们的劳动权益。法律宣讲进厂矿, 进企业, 对《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安全法》进行解读, 围绕公平、有序、协调发展, 让他们懂得在争取权利的同时必须以良好的行为履行义务。

4.社会特殊人员。社会闲散人员及社会服刑人员, 是社区不和谐、不稳定的最大隐患。对这些人进行普法教育, 更重要的可能是必须是宣讲者能够成为让他们信任的人和可以接受的人。

二、对青海电大法律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一) 课堂面授趋向观念引导, 实现“自我内化”后外在表现

事实表明, 在当前任何一个国家, 公民的法律认知度都还未达到非常发达的程度, 即使在发达国家也不能做到人人知法守法。究其原因, 普通公众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分工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中, 更多的忙于生计, 无暇深入研讨法律文献和考察法制的运转, 即使在切身遇到某些法律事务和法律问题时, 很多公民宁愿以交换的方式换取法律服务, 也不愿亲自增加时间和投入去深入了解和学习法律知识。因此, 在为建立现代法律秩序而进行的普法教育中, 传播新的法律权利义务观念和法律的基本原理及精神, 比向公众灌输大量的法律条文更容易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 在普法教育中, 一方面注重公民法律知识的普及教育, 另一方面, 突出法治观念与法治精神的教化和培养, 为法治建设的大厦支撑起“骨架”。

(二) 法律辐射性教育教学方法实现的途径

人们的法律意识和良好守法品质不会自发形成, 必须通过包括普法教育在内的多种手段和措施有意识地加以培养。在我国, 受诸多因素影响, 目前仍有很多人不懂法、不知法。因此, 要把一个全民法律意识单薄的泱泱大国建设成为现代法治国家, 实行普法教育势在必行。法律辐射教育教学方法的途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说来主要有:法学教育、大众传播媒介和司法实践等。

1.法学教育途径。法学教育是国家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法学教育, 培养越来越多的法律人才。法律人才的增加, 增强了普法的骨干力量, 扩大了普法范围, 人们的法律意识也就会日益提高。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 大力加强法律教育、培养法律精神, 是提高人们法律素养的战略手段。

2.大众传播媒介的途径。在当今科技手段飞速发展的今天, 大众传播媒介是一种涉及面广、影响力大的传播途径。它能够产生迅速而广泛的社会影响, 同时很容易在社会上形成一种舆论和气氛。因此, 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普法教育, 可使法制观念的普及率大大提高。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 已日渐成长为一个集信息、观点、民意为一身的舆论平台, 正急剧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世界, 成为当前极为重要的普法渠道。

3.司法实践的途径。司法实践是普法教育途径中最直观、最现实的宣传手段。利用现实中或身边的生动案例对人们进行普法教育, 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 司法机关适用法律、审理案件的过程, 能对人们的思想产生最深切、最震撼的影响, 从而达到普法的目的。我国法律规定的公开审判制度、调解制度、辩护制度、法律服务 (援助) 制度等, 不仅能够使人们通过直观的、现实的途径获得对法律的感性认识, 而且还能够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强烈的影响。当然, 这种途径的有效性必须建立在严格、公正的司法基础之上。如果司法机关对某一案件的处理是公正、合理合法的, 那么, 它产生的效果就是积极的, 人们会因此对法律产生肯定的评价和情感, 并使原本消极的法律心理状态向积极的法律心理状态转化。反之, 则容易使人们对法律产生否定的评价和情感, 使积极心理向消极心理转化, 甚至可能会对整个法律丧失信心, 进而对法律持一种蔑视的态度。因此, 要保证这条途径的积极有效, 建立公正的司法制度, 推动司法公正、公开、公平是非常重要的。

青海电大坚持法律教育进课堂, 就是坚持法律的社会辐射性教育。其方法、途径等, 都要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同层次、不同人群、不同学习能力的社会主体, 在接受法律教育的方法上有着不同的认知, 各类学习者在学习法律知识的过程中更适合选择什么的学习方法更能行之有效。作为法律的宣讲者为学习者提供更适合与能够接受和实用的学习资源是我们今后发展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801.

大学生安全教育进课堂教学思路探讨 第8篇

高校安全管理任务不仅仅是体现在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学校还需要从育人的角度让学生终生受益, 教会学生必要的安全知识与避险技能以提高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这项工作任重道远, 也是学校责无旁贷的责任。目前高校普遍进行的大学生安全教育, 大多从宣教层面进行, 成效固然有, 但未能真正达到形成“入脑入心”的目的。我校结合多年平安校园建设与安全管理工作经验, 开设“大学生安全教育”选修课程, 迈出了大学生安全教育进课堂第一步, 笔者也从就学生安全教育进行了调研, 以真实了解学生对安全的需求以及大学生安全知识掌握现实情况与薄弱环节, 为大学生安全教育课堂教育提供借鉴。

1 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

1.1 缺乏国家层面法律支撑

《高等教育法》规定了高校有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义务和权利, 但是并未明确规定高校如何进行, 教育部虽然积极推进大学生安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落实学分”的工作, 但由于地方区域性经济特点, 各个地区高校对这项工作的推动与支持也很不平衡, 落实情况不乐观。据相关学者对17所高校进行的“三进”落实调查统计 (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上海戏剧学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大学、中山大学、江苏大学、南开大学、扬州大学、云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重庆大学) , 实现安全教育情况“进课堂”的不足60%, “进教材”的不倒40%, “进学分”的只有10%左右。

浙江省教育厅也把大学生安全教育列入了“平安校园”考核指标, 且规定安全教育有教材, 进课堂, 各校对这项工作相对较重视并积极的开展这项工作, 从全国范围来看属于走在前列的, 即便如此, 依然未能如教学任务一样未明确要求落实学分制度, 这就体现出了法律与地方性政策对工作促进作用不同。

1.2 重宣而轻教的局面

多数高校, 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 基本是在“宣传”层面, 例如使用板报、警示窗、网站、短信息平台等形式以及微信、QQ、微博等新媒体, 的确呈现了形式“多样化”局面, 即时通讯的确发挥了一定应急警示功能, 但这些形式从根本上也属于宣传, 其弊端也不是没有, 如果学生对新媒体或者板报等形式不去关注, 那么宣传工作效果就大打折扣。对安全工作重视的学校还会安排在学生入学时进行统一安全讲座, 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从高校发生侵财、重大恶性案件的当事人的事后反馈信息来看, 这样的一堂安全宣讲课, 非常容易被学生淡忘;教育, 必须是全面而系统的, 学校层面按照教学任务进行的教育规划, 宣传与教育二者必须相辅相成, 在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目的。

2 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素质调查分析

2.1 调查方法

笔者选取了在校大学生四个年级的4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采取对象随机不记名形式, 消除被访人员顾虑以确保结果的客观性;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 共收回问卷365份 (回收率91.25%) 。

2.2 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设置分为大学生校园基本生活安全防范关注冷热点、校外安全事故易发环节、公共安全、人身安全防范应对、财产安全防护、安全防范基本素养与常识六个方面, 题目依据高校共性特点及周边环境特殊性设置。

2.3 调查结果分析

2.3.1 大学生基本生活安全防范关注冷热点调查

调查结果发现, 学生对实验、参与运动、毕业实习实训几个环节的安全意识相对较高, 而对于课堂教学、勤工俭学、娱乐活动、社团活动等环节的安全意识就比较差了, 这也反映出了学校在实验、运动、毕业实践动员等环节的安全宣传工作力度相对较大, 学生也具备一定的安全防范意识;但课堂教学、勤工助学、娱乐活动、社团活动等大学生主要生活环节就有些忽视了, 具备安全防范意识的最高仅为25%左右 (图例1) 。

2.3.2 校外安全事故易发环节调查

对在校期间参与社会实践、勤工俭学、求职及临时打工环节调查发现, 三分之二的学生具有安全防范意识, 而三分之一的学生表示未曾具有防范意识, 这部分不设防的学生, 往往会成为不法分子关注的重点 (图例2) 。

2.3.3 公共安全防范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 大学生对经常使用网络安全关注相对较高, 但对于校园宗教活动、国家安全方面就相对较弱, 在当前敌对势力、宗教狂热分子日益猖獗的大背景下, 形势不容乐观, 高校急需要加强大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普及 (图例3) 。学生公寓作为大学生主要生活场所, 防范火灾是一项重要工作, 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群死群伤, 严重危及到宿舍公共安全, 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有过违规行为, 甚至有14%学生将常见违规行为都有违反过 (图4) 。

2.3.4 人身安全防范应对调查

调查发现大学生普遍对打架斗殴、两抢防范的意识相对较强, 但对于性侵、绑架、传销几个方面的防范较弱 (图例5) ;此外对于出行交通习惯上也呈现新的特点, 在传统的交通陋习高发基础上, 利用网络平台约车、包车行为开始占较大比重, 约63%的学生已经养成使用网络平台约车习惯 (图例6) 。

2.3.5 财产安全防范调查

学生侵财案件在高校呈现高发、多发性特点, 案件涉及金额也越来越高, 调查显示约有89%的学生在防范网络、电信诈骗的意识较差, 而其中大约10%的学生基本不设防;而在诈骗案件中中介求职、电信诈骗所占比重最高, 有37%的学生遇到过诈骗 (图例7、8) 。

2.3.6 安全防范基本素养与常识重点、薄弱点调查

结果显示, 学生在自然灾害应对、急救知识、性安全常识、网络犯罪几个方面相对欠缺, 而在游泳、观潮安全、饮食安全、报警求助等方面知识掌握的也仅为70%左右 (图例9) 。

3 安全教育进课堂教学探讨

3.1 课程定位设计

安全教育课的定位应该体现“防为上”的理念, 安全防范工作走在受侵害事件的前面, 才能体现安全教育课的价值。

目前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主要有国家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防盗窃安全教育、反传销、防诈骗安全教育、心理安全教育等。这个课程基本设定是根据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特点而来的, 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但是授课者在实际工作中还因根据地方性特点以及现实中高校安全管理进行分析, 准确定位, 制定符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教学大纲与教案。

3.2 课堂教育突出敏感点、薄弱点

通过对调查分析, 笔者认为, 大学生安全教育课, 需要涉及到常见的安全知识, 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基本的安全防范知识与技能, 这是基本前提;从教育的角度来看, 必须有针对性的发现敏感点、薄弱点, 例如在前文调查结果分析中体现的公共安全、人身安全、财产侵害防范意识较弱的地方, 就需要列为重点, 窃以为在教育阶段的“缺什么就补什么”是属于积极的行为。

3.3 课堂教育形式多样性是重点

传统的安全教育, 基本集中在新生报到后前几周, 由学校保卫部门、学工部门进行安全法制教育、心理健康讲座与报告, 相关人员投入了很大心血, 但由于未能深入学生、贴近学生, 这也使得这种集中教育很难保证学生能留下深刻印象, 继而达到理想效果。体现继承与创新, 吸取传统安全教育优秀的精华, 利用安全教育进课堂的契机, 精心组织, 从几个方面入手, 让课堂教育形式多样性, 激发学生安全知识学习掌握的兴趣。

首先, 需要正确认识安全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区别, 安全教育不同于传统的“学习”, 属于意识教育范畴, 因而它的重点在于是否愿意去掌握;其次, 讲求互动, 课程的设计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 授课者不一定要照本宣科, 巧妙利用学生主动心态, 安全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一半。例如在课堂上, 可以根据一些案例, 设定一定的场景, 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通过“换位思考”, 更能身临其境的领会到一些典型案例作案手法虽然不算高明, 但是为什么总是有那么多学生“前仆后继”的成为受害者, 授课者在最后再进行点评, 如此一来, 学生肯定记忆深刻。

3.4 摒弃传统课堂限制, 达到辐射效果

安全教育课作为选修课, 学时较少, 必须注重实效性。所以作为授课者在分析高校安全形势与现实案例的同时, 还需要真正的走道学生中间去, 准确的了解学生生活状况, 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授课。受课堂教学人数限制, 不可能让所有学生参与到某一次课程, 这也是安全教育课区别于其他专业知识课的另一个方面, 所以安全课的目的是通过一个人, 影响一片人, 传递到所有人的辐射效应。所以, 学校安全教育课可以摒弃传统课堂限制, 开展典型案例讨论环节, 发动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达到入脑入心, 以点带面的目的。

4 结语

安全教育课“三进”工作的推进, 既是积极响应教育部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举措, 也是学校以人为本的教学育人观念体现, 在深化改革、全面推进应用技术性本科学院建设的道路上, 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所取得的成效, 必然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积极的推动作用。当然安全教育工作不能局限于某一部门孤军奋战, 有了多部门的参与协作, 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成效必将更加的显著。

参考文献

[1]李丹, 程燕.大学生安全教育进课堂教学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 (6) .

[2]孙昭妍.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进课堂的思考[J].科教导刊, 2012, (7) .

把创新教育带进语文课堂 第9篇

一、多给学生创设“趣”的环节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关键在于把握住学生的注意之门——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孕育动力的原点,兴趣可以使学生体验求知的愉快,可以提高学生观察思维的敏感性、灵活性,记忆的牢固性和想象的丰富性。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是学生学习成功的温床,是推动学生探究知识、自觉创新的内驱力,只有让学生“乐之”,引发学习兴趣,效果才会明显,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在各个环节都要渗透激趣因素,巧妙设计学习形式,努力挖掘教材的趣味点,以较高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激起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诱发学生创新、创造的强烈欲望。使学生在惊奇和探索中领悟快乐和成绩感,并产生持续不断的兴趣和信念,自始至终保持学习的最佳状态。

二、发展学生个性,营造自主探索空间,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

个性是创新的发源地,只有充分发展个性,才能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得以凸显,因此教师在实践中应该积极探索个性化教学的新路子,努力为具有不同禀赋和不同潜能的学生创造一个发展个性的空间,提供一个开发潜能的机会,使每个学生的创新精神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营造探索空间,架设学习桥梁,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兴趣,激发学生的深层求知欲望,使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的创新境界,通過自主的独立思考,认真研究分析,互相启迪,集思广益,克服困难,排除障碍,跳一跳摘到“桃子”,从而体会到探索的意义与价值,获得成功的喜悦与体验。

这样通过学生亲自经历新知识的“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的主动探索兴趣和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三、设计问题

适时提问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语文课堂提问是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它对活跃课堂气氛,开阔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课堂提问,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积极发挥主导作用,诱发学生动机,创设情境,精心设计,培养学生积极思维问题的能力。一是紧紧围绕教学目的,抓住教材的重点,正确估计学生的学习潜能,不仅仅让学生知道“是什么”,更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二是设计问题的难易要以跳起来摘到“果子”为宜,而且所提问题应紧密关联,由浅入深,这样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情境,体会各种妙处,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所提出的问题,要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教师要改变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而把提问设计作为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应该重视利用课堂提问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课堂提问成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桥梁、火种与催化剂,从而达到激活学生思维、取得最佳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和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总之,将创新教育引入课堂,使素质教育的效率和质量都得到提高,这种最优化的新型教学活动一定能够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上一篇:现代金融经济下一篇:护士长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