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生范文

2024-07-25

心理学研究生范文(精选12篇)

心理学研究生 第1篇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将集中在创造性人才的竞争上,因此,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趋势,而这种趋势的依托是拥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研究生阶段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键阶段。这是因为研究生已经拥有了健全的脑机能和足够的知识,研究生阶段的心理特点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关键。

2.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2.1 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统一。

解决某一创造性问题,首先要进行发散思维,设想到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然后进行集中思维,通过分析比较,确定一种最佳方案。所以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都是非常重要的,二者缺一不可。

2.2 创造性思维是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的互补。

直觉思维是对问题解决的第一印象,而对问题的本质或解决问题的方法未经仔细思考迅速作出判断,它使一个人迅速地选择目标、把握方向、预测发展。而逻辑思维则是针对直觉思维的易错性进行检验和论证的,二者互为前提和互为基础,构成创造性思维过程。

2.3 多有灵感出现。

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案的产生往往带有突然性,这种突然产生新思路、新方案的状态,称为灵感。心理学研究表明,灵感出现的基于问题研究者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的长时间的思考并且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所要解决的问题上,而灵感出现的最佳时机往往是身心放松的状态的时候。

3. 影响研究生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3.1“唯师”、“唯书”的心理障碍。

研究生已经经历了近20年的学校教育,也深深地被应试教育模式影响着。在这期间的学习中,虽然大多数研究生已经储备了相当的知识,但是对于大多数研究生来说,知识还仅仅限于是知识,很难将其定义为创造性知识,原因在于这近20年的学习中,我们都是抱着“唯师”、“唯书”的态度在学习,这一心理障碍很难突破。这类似于“瓶颈”现象,虽然基础知识已经储备了一大瓶底,但是很难突破那窄小的瓶颈,喷射出创造性的火花。

3.2“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了“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概念。他认为,个人的被承认,是增进心理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但在研究生教育中,它可能是研究生们丧失的东西之一,因为许多研究生的智力创造很难得到承认。在当今的研究生教育中,由于种种原因,研究生并没有太多表现创造性的机会,即使有也很难得到承认。“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这一创造性活动的普遍环境条件没能够营造好,当然就影响研究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3 没有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愿望。

心理学研究证明,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源于他们突然发生的灵感。他们之所以会有迸发的灵感,跟他们对问题有强烈的解决的愿望分不开。在经历了近20年的学习后,许多研究生的目标仍然不明确,不明白为什么而学,没有强烈的成功、创造的动机。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动机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能否成功。对于研究生来说,很多人并不是为了学而学,而是带着一定的功利心而学,因此往往容易迷失方向,更不用提有所创造了,在这样的心态下,创造性思维很难产生。

4. 关于研究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建议

4.1 克服“唯书”“唯师”的心理障碍。

由于“唯书”“唯师”的心理一个长期积淀过程。广大研究生更应该开阔视野,大胆创新,主动克服心理障碍。当然克服“唯书”“唯师”的心理不是一时就能解决的,也不是靠研究生自己就能轻而易举地解决的。除了研究生自身外,由于研究生教育实行导师管理制,因此导师对研究生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例如可以利用“脑激励法”和研究生共同讨论问题,鼓励研究生们尽可能多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要打击有个性的研究生或者是对某些研究生提出的新奇想法表示鄙夷。

4.2“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

为了解决心理安全问题,罗杰斯提出创立心理自由的环境,即在一个教育环境里,它容许获得知识的多种途径,并承认解决问题的异常方法。根据罗杰斯的这一理论,在研究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过程中,应尽量给他们创造一个无威胁的学习环境,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教育,都应该承认他们的努力和创造,不要把在当时看来是无稽之谈的想法无情地扼杀。针对此,可以采取“希望点列举法”激发研究生的创造性思维,尽量多地列举希望,列举新奇的想法,经过一定的努力后等待创造性的火花。

4.3 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动机是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个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并指向一定的目的。

如前所述,现在很多研究生学习的动机并不是很明朗,而是功利性较强。在这种功力性动机的驱使下,研究生很难产生真正的创造性思维。这就要求学校在研究生的思想教育上下功夫,这一点可以参考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自我实现动机是一个人力求完美,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的一种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只有研究生将学习上升到自我实现的思想高度,心无杂念,才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产生。

5. 结语

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当前研究生教育的一个核心内容。人的心理和思想发展的不同阶段创造力开发的内容应当有所不同。就目前的研究生教育而言,我认为心理因素对研究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在上述中已经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日益成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定能对各类教育包括研究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而研究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一具有实践意义的课题必将吸引更多的目光。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心理因素的分析结合研究生的具体情况, 对如何进行研究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作了探讨。

关键词:研究生,创造性思维,特点,影响因素,建议

参考文献

[1]余嘉元.当代认知心理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1.

[2]黄希庭.心理学与人生[M].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5.

[3]魏传宪.创新思维培养方法[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

[4]余华东.创新思维训练教程[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

[5]张庆林, 邱江.思维心理学[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6]张文华.论研究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2003, 5:310-311.

[7]张应容等.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若千因素及对策[J].高教探索, 2000, 2:63-65.

英国研究生心理学专业 第2篇

英国留学心理学专业

专业概况

目前由于对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需要与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浓厚兴趣,尤其引起了许多心理学家和咨询顾问在他们各自领域的研究兴趣。应聘者同样也把这作为选者他们事业理由,或至少是在相关的领域工作,并有可能获得高薪尤其是成为私人的咨询顾问。

心理学家和咨询顾问的工作领域非常的广阔,他们几乎为所有人服务。在未来的十年中这两项工作比别的工作要发展的快。目前,近70% 的带薪心理学家受雇于保健机构和教育场所,而大约 15% 的人则为政府部门工作,其余的则进入了公司和非盈利组织。 40% 以上的心理学家是自己开业的。

心理学专业分支专业

英国心理学会又将应用心理学细分为临床心理学(clinical psychology)、咨询心理学(counselling psychology) 、教育心理学(educational psychology) 、法制心理学(forensic psychology)、健康心理学(health psychology) 、神经心理学(neuropsychology )、职业心理学(occupational psychology)、运动心理学(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等。

入学条件

许多专业都希望申请者至少有心理学和统计学的.教育背景。心理学专业远低于任何学科的研究专业的录取率。同样也请注意如果你花时间去注意一下谁的研究方向和你的相似,即使你不打算从事全日制的研究事业,也会增加你被某一专业录取的可能性。

另外你必须具备良好的英语表达和书写能力,一般来说,就读该专业的英语水平是雅思7分以上的外语成绩。

就业前景

目前,由于对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需要,以及各界人士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浓厚兴趣,很多人把这作为选择他们事业的理由,或至少是在相关的领域工作,并有可能获得高薪尤其是成私人的咨询顾问。心理学家和咨询顾问的工作领域非常的广阔,他们几乎是在为所有人服务的。据调查,在未来的十年中,这两项工作比别的工作要发展的快。目前,近70%的带薪心理学家受雇于保健机构和教育场所;而大约15%的人是在为政府部门工作;其余的,则进入了工作和非盈利组织;再者,有 40%以上的心理雪茄会自己开业。

咨询顾问同样也涉及学多专业,包括学校咨询,老人医学咨询,婚姻与家庭咨询,滥用财产咨询,康复咨询,事业咨询以及多元文化咨询。通常,咨询顾问帮助客户们做出决定,适应变化,以及解决在日常生活中日益突出的如个人的、社会的、教育的、职业的问题。

心理学课程设置

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心理测量、生理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

心理学专业推荐学校

伦敦大学学院

巴斯大学

牛津大学

格拉斯哥大学

萨塞克斯大学

约克大学

杜伦大学

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

卡地夫大学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研究生思政教育 第3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人文关怀 心理疏导 研究生思政教育

一、 引语

新形势和新背景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不同以往的新情况和新挑战。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新时期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和新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社会成员施加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品质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刻反思教育的本质和价值,高度认识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重要性,是思想政治工作应对当前思政教育问题多发态势的必然选择和现实需求。

借鉴积极心理学理论,是解决这一课题的重要举措。将积极心理学理论与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相结合,将会使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富有时代感。本课题从实际出发,对积极心理学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使用价值及实施对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

二 、积极心理学在研究生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高校研究生群体作为一批正在成长的高层次人才,其生活环境、价值取向、精神诉求都有一定的特殊性。随着这个群体在数量上的不断扩大,研究生的思政教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探讨积极心理学在研究生思政教育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1. 积极心理学的目标

积极心理学( positive psychology)最早由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Martin E. Seligman于1998年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倡议及定位, 并由Seligman和Csikszentmihalyi于2000年在《美国心理学家》 ( American Psychologist) 上刊登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中正式提出[1]。

积极心理治疗的目标不只是消除人身上的问题,更在于发动人身上的种种能力和自助潜能;积极心理治疗不仅关注如何修复损伤,更注重培育人类的正向力量,并且用积极力量的培育与强化来取代心理缺陷的修补。积极心理治疗不同于一般的心理治疗,主要体现在强调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健康快乐地成长。

思政教育与积极心理学两者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为积极心理学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心理学又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以吸引力和感染力。

2. 积极心理学在研究生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通过自我调整和外界干预以获得健康积极的心境、从而更好地工作、生活是人生中每个阶段都不可忽略的工作。每一个学生在成长中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挫折或不可预见的压力,如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和人际交往压力等,并由此产生各种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需要进行积极的心理辅导、积极心理治疗和积极心理学教育。

学术性和研究性是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特点,也是研究生的必备素质。进入研究生阶段,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在导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地增强科学精神和科研能力。前面提到的各种压力在研究生群体中依然存在,同时,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在年龄、来源、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学习方式、价值追求等方面都呈现出复杂性与多样性的特点。一方面,经过本科生活的熏陶,研究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对成熟,思想相对稳定,不易人云亦云,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自我约束的能力都较强。另一方面,研究生有自己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和独立的生活空间,加上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各异,班级功能弱化等原因,研究生群体难免存在纪律观念、集体意识淡漠,自我意识强烈等问题。无论是院系组织的活动,还是研究生社团开展的活动,一般没有非常严格的纪律约束,参与者有较大的自由空间,这就导致研究生在学术外的活动上呈现出多样性和离散性[2],容易在自我情绪的定位和控制上产生问题。

思政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情商教育。2014年,“情商”概念的提出者、耶鲁大学教授彼得·萨洛维在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中首次将“情商”概括为四种能力:感知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利用情绪帮助自己思考的能力、了解情绪产生以及波动方式的能力、控制自己和他人情绪以获取正面成效的能力,并强调“情商中重要的一点就是面对阻力和压力百折不挠”。 作为情商中重要的两方面,利用情绪帮助自己思考的能力以及控制自己和他人情绪以获取正面成效的能力,正是积极心理学帮助人们改善心理状况的出发点之一。同时,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证实,具有积极观念的人在社会道德、社会适应性等方面均有良好的表现,符合现代人身心健康的标准: 轻松地面对压力和逆境,自如地应对不利情境,在正常情境下有高质量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3]。由此可见,积极心理学教育对于培养每个人的情商并帮助其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其价值取向与十八大提出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理念是一致的。因此,积极心理学在研究生的思政教育中有极为广阔的应用空间。

三、 积极心 理学在研究生思政教育中的应用实践

将积极心理学运用到研究生思政教育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从一定意义上说,积极心理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它提倡积极人性论,消解了传统主流心理学过于偏重问题片面性的弊端[4],真正恢复了心理学本来应有的功能和使命。

积极心理学理论促进高校思政工作者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实施将教育、管理、服务三者融为一体,高度重视人文关怀的思政教育工作。

2. 开展融入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团体心理疏导教育

融入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团体心理疏导教育旨在创建自由、安全、和谐的团体辅导环境,在团体活动的互动中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在轻松自然中建立起信任关系,获得情感支持,注重发掘学生身上的积极品质,塑造学生的各项品质和能力,提高他们对抗不良心理问题的免疫力。

3. 营造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氛围

积极心理理念指导下,有利于创造良好的人际心理氛围,把富有政治性和说教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寓于和谐、平等、自然的教育形式之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使学生接受教育、培养其积极的心理品质,鼓励学生发展自身的潜能。作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引导的关键不是思想灌输,而是挖掘学生思想方面的闪光点加以引导并鼓励学生将闪光点外化为一种行为或一种能力。

4. 挖掘学生的积极品质和美德,促进研究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实现

研究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已经逐渐形成,将积极心理理念应用于研究生心理疏导教育中,引导研究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意识,正确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激发他们在全新的生活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养成乐观的品性。要积极探寻每一位学生的优势和潜质,采用同感、倾听、欣赏的手段,站在大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他们更多的尊重和支持。一方面,对大学生的欣赏应该赋予真实的、具体的而不是敷衍或者虚无的表扬和夸奖,让其在被欣赏中获得自我认同和强化他们的自尊和自我的塑造;另一方面,对大学生潜质的探寻和优势的发现应该是恰当的、合理的。主观的扩大和缩小大学生的潜质和优点或者肆无忌惮地欣赏和赞美都不可取,而是应该遵循人的现实性和发展性。

【参考文献】

[1] 周嵚,石国兴. 积极心理学介绍[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02): 129-132.

[2] 李娜. 立足实际,推进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 (12): 149-150.

[3] 李晖,赵慧敏.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生公民教育与人的发展[Z]. 中国天津,2011(7).

[4] 柳礼泉,肖冬梅. 积极·希望·快乐·幸福——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学术论坛,2009(07): 171-175.

[5] 梁惠. 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 广西大学, 2012:101.

心理学研究生 第4篇

一、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主要行为表现

在现代汉语里, “道德”的解释是, “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学术道德也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它作为准则和规范的约束作用是以自觉为特征的。“规范”是指“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学术规范或者学术规范化便是使学术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 这种标准是以道德为依托的。所谓“学术道德失范”、“学术规范失衡”便是指在学术研究中没有遵守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当前研究生中存在的学术道德失范问题较为普遍和严重,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抄袭、剽窃他人文章和研究成果。目前, 在大学生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天下文章一大抄。”由此可见抄袭现象之严重性。然而在研究生阶段, 抄袭现象也是时有发生。从平时的课程论文, 到毕业论文, 只要老师要求交论文, 一部分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搜资料, 然后将众多资料东拼西凑, 最终完成一篇自己的论文。

2.伪造或修改实验数据。这种现象在理科学生中较为普遍, 由于理科生的毕业论文大都与研究生期间所做的实验有关, 有些研究生经过数月的实验, 却没有得到预想的结果, 由于时间紧迫, 无法重新开始进行试验, 邻近提交论文时, 只能伪造或者修改数据, 以求通过考核。有些研究生甚至不敢参考同实验室的同学发表的文章, 因为他们知道有些同学的数据是伪造的, 由此可见一向以严谨著称的科学实验也是存在问题的。

3.文章署名混乱。有些学校要求学生在研究生期间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文章才能拿到学位证书, 这样的硬性规定对于有些不苦心钻研的同学是难以完成的。于是有些同学就互相搭便车, 原本是一个同学独自完成的文章, 却署名多人, 这样对于那些同学来说就可以减少一篇文章的发表。这一现象与《规范》明确指出的“学术成果的署名应实事求是。署名者应对该项成果承担相应的学术责任、道义责任和法律责任”这一规定是相违背的。

二、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

只有对当前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现象进行客观认真的分析, 才能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学术道德素质, 并逐步减少学术道德失范行为。马克思曾说过:“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说造成当前硕士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现象不仅有学生自身内部的因素, 也有来自外部的原因。外部原因包括社会上的学术腐败的风气长存, 学校的学术评价制度, 一些导师的学术不规范等等, 但究其根本还是在于学生自身的内部原因。

1.研究生自身的心理偏差, 也就是研究生的某些自身原因导致学术道德失范。主要表现在研究生态度不合理、需要不合理、认知结构不合理以及个性心理特征存在缺憾。在进入大学前有些同学就听说大学只要考60分就万岁, 于是进入大学后, 缺少了家长和老师的管束, 一些同学不再把学习放在首要位置, 期末考试时, 根据老师给出的重点, 或者通过作弊, 一些同学抓紧复习几天也能通过考试, 这实际上就造成了学生学术诚信意识的淡薄。

2.学校教育者威信不高、认识不准确, 没有全面地对学生进行学术道德培训。学校的学业评价制度的缺陷和一些导师学术不规范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术道德的培养。从学前教育开始到研究生教育, 学校关注的都是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 却没有重视学生学术道德的培养, 也就是说学校的评价标准重“智”轻“德”。

3.社会大环境中的学术腐败之风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的学术道德, 使得学生的道德意识产生认识障碍。首先, 高校德育深受社会道德状况以及意识形态取向的影响, 不仅导致大学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出现摇摆, 也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独占鳌头, 道德教育相对缺乏;其次, 社会腐败现象的侵袭导致学术腐败之风盛行, 学术刊物的良莠不齐、市场化以及发表机制不健全导致学生有侥幸心理;最后, 以学术评价制度、学术奖惩制度、学术法律制度、学术监督制度等为核心的学术制度不完善, 为学术道德失范提供了温床。

三、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对策探讨

1.在学生个人方面, 要将学术道德内化为研究生内心的自我约束机制。在研究生入学时, 就对学生进行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讲解, 甚至要强调学校对学术越轨的惩治措施, 通过这种入学教育, 建立长效的预防机制, 防患于未然, 终身免疫。可以通过专门的培训课、专家讲座、典型案例的讨论等形式, 让研究生参与到讨论中, 注重规范的内化, 而不只是流于形式。研究生在接受学术道德教育以后, 一定要把握学术道德的善恶标准与尺度, 明确学术研究活动中的可为与不可为, 正确看待功名与利禄, 真正做到自律。只有研究生这个最重要的群体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才能提高整体的学术道德素养。

2.在学校教育方面, 不仅要重视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还要通过导师为学生树立一种榜样示范作用。学校不能只注重“智育”而把“德育”搁置一边。在教育方法的选择上, 不能向学生硬性灌输学术道德, 而要在各种课堂上, 根据学科的实际情况, 潜移默化地进行学术道德的教育。除课堂教育之外, 还应寓学术道德教育于科研实践之中, 在导师指导下, 使研究生学会处理各种道德关系, 提升学术道德素质。研究生导师要以德修身, 率先示范, 用自己高尚的品德和人格力量教育和感染研究生, 引导研究生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 帮助研究生养成遵守学术规范的良好习惯。

3.在社会机制方面,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首先建议取消要求研究生在规定的期刊发表确定数量的文章的规定, 给研究生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其次, 建立适当的奖惩机制。对于研究生的学术道德问题, 事前要强化自律意识和制度预防, 事中要注意检查督促纠正, 事后要加强治理和惩戒力度, 发挥典型案例的反面示范效应。对于情节较严重的抄袭、剽窃等学术道德失范行为, 应严惩不怠, 取消其在校各种补助和奖学金的评定。其次还要激励和培养研究生学术的创新意识, 学术创新从某种意义上是规避学术道德失范和越轨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李青凤.思想政治教育内化障碍的心理学研究[J].天津大学, 2004, (12) .

[2]杨智军.硕士研究生德育重在学术道德内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12, (12) .

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优秀研究生论文 第5篇

为促进全国心理学研究生的学术交流,激发心理学研究生的学术兴趣,鼓励全国心理学研究生提交高水平的研究论文,积极参与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并在大会讨论,征得中国心理学会领导的同意,由中国心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组织实施,特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期间,举办“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第三届优秀研究生论文奖”评选活动。

今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资格

1.参加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并正式注册。

2.研究生在规定时间内,向大会提供了学术论文全文。

3.第一作者为国内在读硕士研究生或者博士研究生。

4.报告内容尚未在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刊物上发表。

二、奖项设置

此次评选拟设研究生优秀论文奖(包括一等、二等、三等)30名。

三、评选流程

1、请中国心理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中本领域投稿中,按照约10%的比例,推荐优秀论文。

2、大会召开期间,中国心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将对各专业委员会的推荐结果进行汇总和核实,经“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第三届优秀研究生论文奖”评审委员会(由中国心理学会学会领导、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及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组成)综合权衡,决定最后名单。

3、评审委员会将依据“论文选题,问题提出,研究设计,数据统计,综合能力,论文成果,论文写作,”等8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审。

4、大会闭幕式上由中国心理学会领导宣布获奖名单并当场颁发证书。

四、相关要求

1、所有参选作者必须向大会提交论文全文,格式参考《心理学报》杂志。

2、全文投稿截至时间为10月15日,向大会提交文章电子文档(WORD及PDF文件),以48小时内收到邮件回复为准。

3、在提交全文电子文档的同时,请提供相关信息。包括第一作者的姓名,所属院校、性别,邮箱地址,联系电话,硕士还是博士,专业方向,导师名称(EXCEL

附:专业委员会——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与实验心理学、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工业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心理测量、法制心理学、学校心理学、体育运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军事心理学、人格心理学

4、在提交全文电子文档时,正文与相关信息分两个文档提交。

五、联系方式

联系邮箱:youth@psych.ac.cn及youthlm@163.com

联系人:卢敏(青年工作委员会-北京)刘旭峰(大会组委会-西安)联系电话: 010-64857026(北京)029-84774803(西安)

六、致谢:

感谢大会主办方-西安第四军医大学的大力支持!

感谢评奖赞助方-中科博爱心理医学研究院的热心资助!

中国心理学会十四届大会组委会

中国心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

英语情感教学的心理学研究 第6篇

外语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语言、心理和社会等诸多因素。所谓英语情感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以人为本”,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意识地激发和调动学生有利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因素,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自信心、主动性和目的性,提高英语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教学中的师生共同参与并和谐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的方法。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情感是非智力因素,它提倡每一个教学阶段和每一门学科都应该高度关注学生的情感,这是因为情感态度与人的发展密切相关,并且直接影响各学科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感是影响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情感能够激发出浓厚的兴趣,进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学生的知识、能力的获得过程,是伴随非智力因素的参与而发生、发展的过程。在一定的条件下,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主体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非智力因素的参与,旨在实现学生主体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充分发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内心世界的重要性,将人的思想、情感和情绪置于人的整个心理发展的前沿地位。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的低层次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就无法实现高一层次的需求满足;他把情感需求划分在低层次需求上,而认知需求则在高层次需求上。罗杰斯特别强调减少教育中的威胁性,创造“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气氛,教师应热忱地对待学生和设身处地理解学生,以保护学生积极的自我形象,从心理角度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研究方案

本文研究对象共计300人。这些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根据问卷调查反映的情况,课题组对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访谈。对老师的采访主要想了解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状况、对学生学习自主能力以及学生学习情况的看法。另外,为了便于研究,对学生建立档案,详细记录其语言学习及其他方面的情况,观察他们在情感因素影响下的各方面的变化,并对这种变化进行分析,以便进一步完善情感教学的理论基础。利用校园网及互连网,借助于BBS、E-mail等现代化的手段加强师生间的情感联络,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大班教学所带来的师生间的情感差距,并可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在线心理和学习辅导。

三、研究结果

1.通过调查和访谈发现的问题

(1)学生方面。学生虽然有强烈的合作精神和参与性,但是在实际学习活动中却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参与意识。学生一方面有较高的自主意识和自我信念,同时又表现出极强的依赖意识。本次对学生的访谈中也显示出我国学生学习意志容易动摇,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方方面面都渴望教师给予帮助。学习者不是生来就知道自我管理、自我决策的,尤其是在无条件服从权威的传统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中国学生,往往倾向于依靠别人的帮助,而不是自己主动采取措施。我们的学生在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策略、学习效果评估等方面,很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

(2)教师方面。在对教师的访谈中,多数教师表示教师应该拥有足够的威严,如果学生不认真听讲,80%以上的教师会感到非常生气,认为学生不尊重自己的劳动。许多教师抱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风气不好,同时也表现出无奈,苦恼没有很好的办法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所以很少采取相应措施,也没有精力和时间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此外,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只重“教”,不重“学”,片面强调单方面的输入,强调惟一性和标准化,忽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忽视学习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目前相当一部分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体,采用的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语言输入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法。尽管很多教师意识到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实际上采取的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掌握课本内容为目的的传统教学模式,英语课成为机械的语言知识的传授。

2.解决问题的建议性途径

(1)培养英语学习兴趣,激发内在动机。外语教学要为学生提供语言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语言交流的愿望,并使其体验语言交流成功的喜悦。语言点的教学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将语言结构和语言功能(意义)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在语境中理解,在运用中掌握”。语法教学不要满足于让学生罗列和背诵“条条框框”,而应启发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语言规律。总之,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应作为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2)保证学生学有所得,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学有所得首先是指让学生学到应该学到的内容,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首先应该教语言,教语言知识和听、说、读、写。因为,语言运用能力和外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要取决于语言知识。国内学者在进行“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学习方法上的差异”的个案研究中发现,优生在听、说、读、写活动中都注意对语言形式的理解与掌握。有的教师片面理解“交际能力”的内涵,一味追求语言表达的“流利”和课堂教学的“热闹”,忽略了语言知识的传授,由于学生没有学到应学的内容:足够数量的词汇和必要的语法知识,不具备词汇拼读能力和自学能力,考试成绩自然不理想,久而久之,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原有的兴趣和热情。

保证学生学有所得还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关心他们的个性差异和身心发展,对于一些胆怯内向、不善口语表达的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对他们的点滴进步进行及时的肯定和鼓励,使得他们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产生上进的动力。教学中,我们还要做到因材施教,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形式和难度的练习和任务。让他们通过成功完成任务、解决问题,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进步和能力,做到“每次离开教室,学习者都感到来上课是有收获的”。

(3)掌握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效率低下,成绩提高缓慢是造成不少学生放弃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表现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恰当有效的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策略的训练,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提高、培养他们不断反思和调节学习策略能力。其次,克服由于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而产生的急躁情绪或焦虑感,要告诉学生:语言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训练,不要期望在较短时间内收到明显的效果,要用小步子逐渐抵达目标,才能不断产生学习上的“成就感”。

(4)情感的潜移默化。列宁说:“人类在探索真理时,积极、肯定的情感起激励促进作用,消极否定的情感起抑制阻碍作用。”教师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自己严格要求,用良好的师德风范去感染、影响学生,使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耳濡目染,进而达到积极情感的潜移默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师在授课中还要注意身体语言的运用将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在课堂内认真倾听学生们的发言,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等都具有很强的亲和力。以上这些都能使学生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学生们会认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受到了老师的注意及尊重。当然,课堂教学中教师还需调动班级活力。这就要求教师培养英语学习积极分子,经常在班里表扬他们,朗读他们的优秀作业,把他们的佳作张贴等等。同时,鼓励大家交流学习方法。树立责任心强,功课好,又肯帮人的学生榜样。特别是当教师要求学生练习时,榜样同学的作用是很大的。随着示范,同学们的思路打开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加强了。

(5)不断充电,提高自我。孔子曾明确要求教师具备两种品质:一是“学而不厌”,二是“诲人不倦”。教师的知识就是通过不断地学习获得的,能为人师,必有其过人之处。这里不仅是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学技巧的提高,更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原来拥有的知识必须不断更新才能与时代相合拍。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不仅是本学科所涉及的,还应该包括心理学、教育学、社会科学等内容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6)情感的课外延伸。学语言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靠细水长流。所以,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就得靠教师不断地督促、鼓励和指导。那么,反复地进行个别谈话,个别辅导是师生间情感联络的好方法。其次,作业中的积极的情感型的评语对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科学研究表明,积极愉快的情感能够提高人的意志水平。

参考文献

[1] 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 何高大.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外语教学.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

[3] 王初明.外语写作法.中国外语,2005(1).

[4]Arnold,Jane(ed.).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9.

[5] Nunan,David(ed.).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9.

[6] 广东教育学院编著.现代教学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7]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心理学研究生 第7篇

视觉系统是人类获取外部信息最重要的通道, 在实验心理学的早期历史中心理学家就开始注意到眼动特征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意义, 利用眼动技术探索人在各种不同条件下的信息加工机制也成为当代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范型, 其研究规模和涉猎领域在国内外都迅速扩展。

眼动记录技术是指利用眼动记录仪, 记录和分析人们在阅读文章、浏览图片观看实景时的各项眼睛运动指标, 来揭示人们的心理加工过程和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Javal首次报导了人在阅读过程中眼球的运动模式是由一系列快速眼跳和注视停顿所组成。此后, 许多研究工作得出同的结论:眼动反映了人脑的信息处理过程, 眼动模式的特点与脑的信息处理都有密切的关系。

二、眼动研究

1.眼动研究方法

西方对眼动的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心理学家最早是用肉眼或借助简单仪器对眼球运动进行观察的。这些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机械记录法等。Javal在1987年开始用一面镜直接观察被试的眼动, 首次发现了阅读中的眼跳。Miles在1928年使用窥视孔研究眼动。第二种方法为机械记录法, 所谓眼动的机械记录, 指眼睛与记录装置的连接是由机械传动实现的这种方法是利用角膜为凸状的特点, 通过一个杠杆传递角膜运动情况。杠杆的支点固定在被试头部, 杠杆光滑一端在轻微的压力下, 轻触已被麻醉过的眼球表面, 而杠杆的另一端在运动着的纸带上进行记录。眼动的机械记录法复杂且准确性较低, 故这种方法已被淘汰。

实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 当代的眼动记录方法有光学记录法、电流记录法等。目前最广泛使用的为光学记录法, 据角膜和瞳孔的反光法原理生产的眼动仪, 采样频率可以达到500HZ, 使得眼动数据更加精确, 可以研究涉及到认知机制的内容。电流记录法:眼球运动可以产生生物电现象。角膜和视网膜的新陈代谢不一样的, 所以两者间就形成了电位差。当眼睛注视前方未发生眼动时, 可以记录到稳定的基准电位。当眼睛在水平方向上运动时, 眼睛左侧和右侧的皮肤之间的电位差会发生变化, 而当眼睛在垂直方向上运动时, 眼睛上侧和下侧的电位差会发生变化。20世纪60年代以前, 电流记录法是应用广泛的眼动记录方法之一。20世纪60年代, Robinson首创了电磁感应法。此法可以监视双眼的运动情况。具体方法如下:将被试的眼睛麻醉, 把一个装有探察线圈的隐形镜片吸附在眼睛上。线圈中存在感应电压, 通过对感应电压的相敏检测, 可以精确地测量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眼动。目前, 这种精度最高的电磁感应法主要用于动物眼动的研究。

2.眼动的三种方式

20世纪70年代后, 眼动追踪方法在视觉认知研究领域里得到广泛发展。人的眼动行为有三种基本类型:一是在获取信息时, 眼睛停留在所加工的物体上, 称之为注视;二是在转移加工对象时, 人眼在两个注视点之间的快速动, 称之为眼跳;三为追随运动当被察物体与眼睛存在相对运动时, 为了保证眼睛总注视这个物体, 眼球会追随物体移动。眼动追踪方法则通过记录人眼运动的注视时间、视位置、眼动轨迹等眼动指标来了解人对实时信息的获取和加工过程。以上三种眼动方式经常交错在一起, 目的均在于选择信息, 将要注意的刺激物置于像与中央窝区域, 以形成清晰的像。

3.眼动的相关研究

眼动追踪方法早期主要用于人类阅读过程及其认知机制的相关研究。在该领域中, 眼动追踪方法日趋完善, 研究成果众多。彭腆龄等人比较了23名中文读者和20名英文读者阅读中英文故事时的眼动轨迹。结果发现, 在决定读者眼动模式和注视停留的因素中, 认知因素比知觉因素有更重要的作用。有人针对汉语阅读与英语阅读时的眼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阅读横排版汉字时眼动模式同阅读英文时的眼动模式非常相似。

随着研究者对眼动过程认识的深入以及眼动技术的成熟, 眼动方法在HCI和网页视觉搜索的眼动研究菜单视觉搜索过程研究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arkinson等人通过对英文菜单的研究发现, 下拉菜单的选择时间较横向菜单选择时间短。Nilsen的实验结果表明, 菜单视觉搜索过程是一个系列加工过程, 成功地排除了阅读加工等因素对菜单搜索作业的影响, 逐渐成为当前菜单视觉搜索研究的典型范式。

在各种体育运动过程中, 视觉信息的提取是其基本的心理支持, 而视觉信息提取的不同模式可能正反映了运动员的水平差异。目前的眼动研究, 已经发展为研究体育运动中的动态图像或现场模拟, 加上便携式眼动仪的应用, 使得眼动研究可能在实际的运动场景中进行, 实验情境和真实情境更加接近, 眼动研究的生态学效度得到提高, 实验结果更具有实际意义。

三、对眼动研究方法的认识

眼动心理学的研究是一个方兴未艾的领域, 其技术手段、研究思想和涉及的课题领域都还处在迅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各大学纷纷开办心理学专业和投入大量资金建立包括“眼动仪实验室”在内的实验研究基地, 了解和准备使用眼动仪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队伍越来越多。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快速更新, 眼动仪的智能化的进一步发展, 促进其精确度和采样率的大幅度提高, 进而促进眼动研究向广度、深度及应用领域扩张。此外, 小型化和便携式眼动仪, 使得眼动研究可以深入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境中, 大大改进研究的生态效度。

国内外眼动研究顺应当前整个心理学发展的总体趋势, 加强应用研究, 特别是与经济建设和高科技领域结合的研究将会成为眼动心理学的主题。但从国外研究现状来看, 眼动研究也成为心理学基础实证研究的重要手段, 即利用眼动记录技术对视觉信息加工进行精细地记录和分析, 从视觉信息加工的行为特点来探讨心理活动的深层心理机制和生理机制。

同时眼动记录技术和其他研究技术的结合使用, 为深入认知研究提供全新的思路, 如近年来不少学者尝试将眼动记录技术与脑电、脑成像技术结合, 探讨字词认知加工过程。从本质上看, 这种结合是将心理学中的行为实验与认知神经科学的实验结合起来。这种结合带来了方法学上的突破, 为深入探讨认知加工过程的本质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思路。

摘要:眼动记录技术是指利用眼动记录仪, 记录和分析人们在阅读文章、浏览图片观看实景时的各项眼睛运动指标, 来揭示人们的心理加工过程和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实验心理中, 利用眼动技术探索人在各种不同条件下的信息加工机制也成为当代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范型, 其研究规模和涉猎领域在国内外都迅速扩展。

关键词:眼动,研究方法,实验

参考文献

[1]刘伟, 袁修干.人的视觉—眼动系统的研究.人类功效学, 2000, (4) :41-44.

[2]石东方, 舒华, 张厚粲.汉语句子可继续性对句子理解加工的即时影响.心理学报, 2001, 33 (1) :7-12.

心理学研究生 第8篇

一、访谈法

访谈法指通过访员和受访者面对面地交谈了解受访者心理和行为的方法。根据访谈过程的标准化程度, 分为结构化访谈和非结构化访谈。前者是按既定标准程序进行, 通常采用问卷或调查表;后者是没有定向标准化程序的自由交谈。访谈法运用面广, 能够收集多方面的分析资料。

有研究者对502名城镇居民进行面访调查, 探讨了人口学变量、媒介使用和广告偏好对广告素养的影响[2]。利用访谈法, 研究者调查了受众在非产品消费的场景下对广告的多种社会性使用情况[3]。王瑜通过专家访谈探讨影视剧植入式广告的消费文化[4]。柴欣等人在自然观察法和访谈法的基础上, 设计调查问卷, 总结出女大学生回避网络视频广告的行为与心理特征。研究表明, 女大学生倾向回避时间过长、重复过多和影响观看的广告, 她们对广告的整体品质要求较高, 提示网络视频广告的设计应契合女性消费者的这些心理特点才能达到有效的营销宣传[5]。辛文娟等人通过焦点小组访谈和面对面深度访谈, 分析日本国家形象广告在影响中国大学生对日本形象认知方面的效果[6]。

二、问卷调查法

问卷法是研究消费者对广告偏好的常用方法, 通常由评估者根据所要测试的内容进行问卷设计, 用选择题或问答题的形式考查受众对广告的态度, 其优点是调查方便、节省人力和经济支出。此外, 在广告效果研究中可以借鉴心理学的专业量表进行更为准确的评测, 这时问卷项目的设计就需要使用因素分析法, 通常采用李科特5点或7点量表来描述选项。

通过问卷法, 研究者对广告传单、微电影广告、植入式广告的广告效果进行了深入探究[7,8,9]。熊亚洲的研究发现, 受众的年龄、受教育水平, 收入水平、广告的类型、位置、创意、互动, 投放网站可信度及企业的知名度等是影响网络广告投放效果的因素[10]。此外, 研究者还建立了体育用品电视广告的心理效果评价模型, 该模型包括情感驱动、商品信息、主题认知、适应能力、技术运用、记忆效果、广告亲和力、时代气息和整体设计等9个影响因子[11]。江波等人建立的网络广告心理效果评价模型则包括行为度、趣味性、吸引力、信息针对性、感知度、感染力和易识易记性等7个评价因素[12]。

三、实验法

实验法是在控制条件下操纵某种变量来考查它对其他变量影响的研究方法, 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前者是在实验室内利用一定的设施, 控制一定条件, 借助实验仪器进行研究;后者则是在日常生活等自然条件下, 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和控制一定条件来进行研究。运用实验法, 能够对广告效果进行更为客观、准确的评价。

利用自然实验法, 关璐和张曼玲比较奥运宣传单在密闭电梯内与外部开放空间的传播效果, 结果表明密闭空间的传播效果优于开放空间, 为公交广告、楼宇广告、电梯广告等小众广告的发展优势提供了佐证[13]。

(一) 眼动分析法

眼动仪是记录眼球活动的装置, 通过这种仪器可以记录人们在观看广告或其他视觉刺激时的视觉加工特点, 包括注视时间、注视次数、眼跳、瞳孔直径变化等, 据此分析受众的心理活动。眼动仪有固定式和移动便携式两种, 固定式眼动仪方便探查受众观看平面广告的眼动特征, 移动便携式眼动仪可以直接运用到实际生活的模拟情境中, 多在动态广告研究中使用。

利用眼动仪, 研究者对受众观看不同平面广告时的眼动特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任桂琴等人的研究发现, 受众在加工洗发水平面广告时只受广告表面积大小和广告位置的影响, 并不受广告背景喜好程度的影响[14]。对香水广告的研究发现, 当以人物为背景时, 被试者对位于广告左下角的香水瓶的注意更多;而当以广告词为背景时, 被试者更多注意广告左上角的香水瓶[15]。对品牌代言人的研究发现, 同一平面广告, 名人代言比普通人代言更容易成为个体知觉的对象, 认知加工程度更深[16]。此外, 朱郭奇等人的研究表明, 人物性别和广告图片中背景复杂度会显著影响受众对广告的浏览;降低背景复杂程度可以加快消费者对于目标商品浏览的速度, 使其更长时间注视目标商品[17]。对网页广告的眼动研究显示, 网页广告的不同位置对被试的记忆成绩与眼动模式有一定的影响:上部与中部的注视次数增加、注视时间长、记忆效果更好[18]。此外, 喻国明通过采集“注视点个数”, 测量受众观看电视广告时的视觉注意信号, 据此分析包括“广告段”和“广告”两个层面的广告特征自变量与视觉注意间的关系, 据此构建了电视广告的视觉注意模型, 该模型共包含12个因子:广告类型、广告时长、与其他广告的搭配、广告表现形式、广告基调、广告播出时段、诉求方式、广告段总时长、同一时段内广告密度、广告所在位置、同类产品广告出现情况以及同时段内同一广告播出次数[19]。周象贤和金志成的眼动研究表明, 广告理性诉求方式可能主要适宜于宣传产品卷入度高的商品, 且只有当个人卷入度高时才可能更为有效[20]。

(二) 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事件相关电位 (ERPs) 是一种特殊的脑诱发电位, 通过有意地赋予刺激以特殊的心理意义, 利用多个或多样的刺激所引起的大脑电位活动, 它反映了认知过程中大脑的神经电生理的变化, 即当大脑进行认知加工时, 从头颅表面记录到的脑电位。ERPs具有高时间分辨率的优势, 其波幅与工作记忆中表征的背景更新有关, 反映了心理负荷量, 即被试投入任务中的脑力资源的多少。利用这一技术, 可以为我们提供更为准确的有关认知活动的信息。

利用ERPs技术, 喻国明等人对比分析了被试在观看植入式广告与硬广告时, 与工作记忆有关的P300成分的波幅差异。结果表明, 受众对植入式广告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加工, 记忆效果更好[21]。对新品上市广告中品牌差异的研究显示, 含有中国移动信息与含有中国电信信息的刺激材料诱发的P300波幅和潜伏期均有显著差异, 说明联合品牌中品牌变化会导致受众工作记忆的大幅更新, 客观地反映了用户的认知过程, 大脑会根据已有记忆对联合品牌进行评价[22]。朱坤等人在分析12位被试的P300成分后发现, 音乐与颜色存在相关性, 随着音乐的加入, 被试对于颜色的识别效率降低, 这提示在广告设计和网页展示中应采纳相关度较高的音乐与颜色组合, 从而提升营销效果[23]。

运用心理学研究方法, 能够更为准确、客观地评定广告效果。同时, 值得注意的是, 研究者可以同时结合多种方法, 如访谈法与问卷法的结合、眼动分析与因子分析法的结合等, 从而对广告效果进行更为全面的评价。

摘要:在介绍广告效果研究中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的基础上, 对近几年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简要回顾。其中, 眼动技术和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正在逐渐应用于广告效果的研究。

心理学研究生 第9篇

张前、周立、韩钟恩、蔡黎曼、黄虹、欧杰、杨和平各位研究学者们在音乐心理学问题的研究成果, 展开了一些关于音乐心理学研究对象及其研究方法的思考。

一、音乐心理学的概念界定及其研究成果概况

音乐心理学, 顾名思义, 自然是以音乐和人的心理活动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和内容的一门学科, 它是由音乐学和心理学交叉研究的新型边缘学科, 就如音乐美学、音乐社会学这些交叉学科一样, 音乐心理学成为一门真正的学科也才是2 0世纪以来的事情。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 音乐学学科与心理学学科建设的不断完善, 以及学科研究方法的不断更新,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也在不断的拓宽, 不仅在音乐心理学元理论的研究上运用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而且在音乐创作心理问题、音乐表演心理问题、音乐欣赏心理问题、音乐教育心理问题、音乐审美心理问题、音乐情感情绪问题、内心听觉与音乐记忆问题以及音乐记忆问题等等诸多方面深化了音乐心理学的发展, 同时也拓宽了音乐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范畴。

既然音乐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如此之宽泛, 那么自然就意味着各种研究成果自然是不计其数了。对于我国音乐心理学发展而言, 虽然被正式确立为一门学科是比较晚的, 但在我国古代的诸多论著中就有许多与音乐相关的论述:如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就是提出了音乐形态与人的情绪动态在结构上的对应关系, 审美主体的心境与情态在审美中的导向以及欣赏中主体的能动性与情绪外射的移情作用;而徐上瀛的《谿山琴况》中就是对演奏过程中人的心理因素协调运动与辩证关系的揭示, 并对想象在表演中的特点和作用进行了相当有价值的分析;另有徐大摏的《乐府传声》在强调演唱中情绪体验与表现的同时, 又指出想象、联想是引导演唱者进入曲中特定情境、准确把握作品情态的有效方法1……当然类似的其他古代音乐文献中涉及的音乐心理学的有关论述还有很多, 但是当时音乐心理学的理论并没有被提出来, 而是都散见于美学、伦理学、教育学等等古代思想论著之中。

而真正开拓了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德国的科学家赫尔姆霍次, 他于1 8 6 3年发表了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作为音乐理论的生理学基础的声觉学说》, 随后又由柏林大学教授斯图姆普夫所撰写的两卷本《音响心理学》则是进一步为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2, 再往后的1 8 8 3年施通普夫又发表了《音乐心理学》, 把心理学的观点渗透进了赫尔姆霍次的物理学和生理学的研究中, 成为第一个把音乐心理学这门学科系统化的人3。

我国的音乐心理学也正是受到西方的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影响后发展起来的, 自进入2 0世纪后的萧友梅第一个使用“音乐心理学”概念开始, 即音乐心理学学科的研究对象被正式确立了下来, 到杨勃的《音乐心理论》、王光祈的《声音心理学》以及邹敏、铁明的《音乐教育心理学》等学术论文的发表, 奠定了音乐心理学学科的研究基础, 完成了音乐心理学学科从萌芽到起步的过程4。其中王光祈于1 9 2 7年在《中华教育界》上刊登的《声音心理学》可谓是最早介绍国外音响心理学的文章, 文中谈到了声音心理学与音乐心理学的区别, 单纯淫色与混合音色、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在听觉上的不同感受等5。而普凯元所编著的《音乐心理学基础》可以说是目前所见由国内学者撰述的第一本以音乐心理学理论为对象的研究专著, 此书的出版可以说是填补了我国音乐心理学发展的空白, 书中涉及的音乐心理学问题比较广泛6, 对于音乐心理学研究后者也是一定的参考作用的。

当然对于音乐心理学研究的更多学术成果, 在此无法面的研究成果, 我们可以参见杨和平教授发表于2 0 0 6第0 1期“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上的《2 0世纪下半叶中国音乐心理学文献解读与研究》一文, 文中分类搜集和列举了2 0世纪音乐心理学的各个方面的学术著作和文章。

二、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归纳与总结

音乐心理学虽然是既属于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又重属于音乐学的研究领域, 但是2 0世纪以后的音乐心理学研究更多的是倾向于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科学运用。那么心理学的学科研究是起于何时何人呢?这就要提及德国的著名心理学专家冯特了, 他于1 8 7 9年在莱比锡创建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运用实验法进行心理学研究, 这一创新型的研究方式, 使心理学的研究开始从纯粹思辨性研究向客观具体的研究方式转变, 并开始脱离原本所附属的哲学母体, 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音乐心理学也是在新的研究方法的建立后逐渐从音乐哲学和音乐美学中独立了出来。

经历了长达百年的发簪历史, 不管是心理学还是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不断的丰富和完善, 除了最初的实验法外, 还开始了许多新的和行之有效研究方法:如有观察法、心理测验法和个案法等等。但综合而言, 这些方法都可以根据不同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目的, 理性地被划分为定性研究法和定量研究法两大类。

所谓定性研究法是指采用书面的、言语的和观察的方法, 取得相关的心理特征及行为表现的描述性资料, 并对其作定性的分析, 主要又可细分为思辨性研究和质的研究两种;而所谓定量研究法则是指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 以检验研究者关于该事物的某些理论假设, 它包括抽样检验方法、资料收集方法和数字统计方法等等7。而音乐心理学的整个研究发展的过程也是离不开定性研究法和定量研究法的结合运用, 虽然有时侧重点可能有所偏差, 但是可以肯定的在整个时代和社会都步入多元化和现代化的现实背景之和交叉使用心理学中的优秀研究方法, 从而是这项研究可以不断呈现出螺旋式的上升发展趋势。

三、音乐心理学与其他学科协同与联系

其实在接触到心理学和音乐心理学这个学科概念时, 我们就应该有所体会:它们都是由各个学科在整个社会的发展中不断融合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学科联系。

如生态学:一门研究生物的生存条件, 以及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中, 人类作为高级生物而言, 也是属于生态学研究对象中的一员, 在这个层面上来说音乐心理学也与生态学是必会有一定的交集的;人类学:是依据人类的生物特征和文化特征综合研究人类的学科, 它特别强调人类的差异性以及种族和文化的概念, 在人类进化、人类行为、人类遗传变异等方面都给予了心理学和音乐心理学很多有益的研究依据, 因为不论是人的心理活动还是人类的音乐活动都是在人类不断进化和发展变异过程中孕育和产生, 并逐渐发展至今的;哲学:是属于形而上之“道”, 是对自热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总结与概括, 根据前文的论说, 我们知道不管是心理学还是音乐心理学, 原本都是依附于哲学和音乐哲学而存在的, 哲学的发展自然对于心理学和音乐心理学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8。

综上所说, 音乐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它和生态学、人类学、哲学等等的他类学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很多层面上还展现出协同的关系, 可以互助着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发展, 所以音乐心理学的未来之路还是要从多元化的学科发展中铺展开来。

结语

音乐心理学, 作为研究音乐与人的心理活动之间关系问题的学科, 在多元化和现代化不断深入人心的新时代里, 要有更加长远的发展, 必定也是要以多元化的视角, 运用科学的定性、定量的研究方法展开一系列的研究, 并能够虚心汲取相关其他类别学

参考文献

[1]杨和平《新中国音乐心理学元理论文献研究》[J].音乐探索.2006.04

[2]杨和平.《20世纪下半叶中国音乐心理学文献解读与研究》[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01期

[3]张前《音乐心理学》[J].音乐研究.1981.04

[4]周立.《音乐心理学发展概观》[J].人民音乐.1988.04

[5]韩钟恩.《关于心理学及其音乐问题的若干思考》[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7.01

[6]蔡黎曼, 黄虹.《西方音乐心理学研究方法对我国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启示》[J].中国音乐.2007.02

[7]欧杰.《音乐心理学学科简述》[J].黄河之声.2008.14期

心理学研究生 第10篇

1 为什么要养育子女?——生养的决策

1.1 进化心理学:孩子是遗传媒介

从进化发展的视角看来, 深厚父母之爱的原因是可以理解的。按照遗传进化的逻辑, 后代是父母的一种媒介。通过子女, 父母的基因得以成功繁衍;没有子女的传承, 个体的基因很快就会消亡。对个体而言, 繁殖是和生存同样重要的任务。特别是对于人类来说, 相较于其他生物, 人类的幼年期要漫长得多, 用以实现功能强大的大脑发展并学习各种复杂的社会生存技能, 但同时幼年期的延长也使人类孩子面临更多的风险, 他们更容易受到饥饿、疾病或人为侵害而夭折。因此, 成年照看者——父母的保护与抚养对于子女的存活和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因此, 无论何时从本质上看人类的亲代抚育现象, 其繁殖收益都必然远远超过其代价, 从而自然选择成功设计了这种心理机制——强烈的父母抚育动机, 以确保宝贵基因载体的生存与成功繁殖, 从而保证人类个体的基因代代相传。

1.2 经济心理学:孩子是“耐用消费品”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斯坦利·贝克尔 (Gary S.Becker) 创造性地将经济分析引入社会生活诸领域, 特别是家庭生活中。他将家庭视作一个生产单位, 给家庭赋予投入产出的功能, 而孩子可以看成是家庭中最重要的一种产品。他指出, 子女在一些重要方面类似于耐用消费品, 如汽车、洗衣机等, 因此, 对分析这些物品很有效的经济理论, 也同样可以用来分析子女的生产。首先毋庸置疑的是, 养育子女花费巨大, 但与此同时, 从收益角度分析, 子女至少能为父母带来三种形式不可替代的满足:第一, 父母疼爱子女, 子女热爱父母。这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直接给父母带来满足。第二, 子女本身可以是家庭生产的资源。因此, 子女对家庭生产的贡献为父母带来间接满足。第三, 子女在父母年老时为其提供社会的、心理的和经济上的保障。由此, 子女同样可以为父母带来远期收益。所以, 一直以来, 尽管养育子女花费巨大, 尽管拥有越来越多选择生育的可能和便利 (有效便捷的避孕方法、流产手术广泛普及) , 人们仍愿意养育孩子。这是因为他们可以从中得到足够的效用 (满足) , 以补偿所花费的成本。

2 养育多少子女——数量的决策

2.1 进化心理学:争取更多遗传几率, 追求数量但更要保证成活

现代进化心理学理论主要基于汉密尔顿 (W.D.Hamilton, 1964) 的内含性适应性 (inclusive fitness) 原则发展而来, 内含适应性不再仅仅强调个体所拥有后代的数量 (如达尔文的经典适应理论所定义的那样) , 更关注个体基因在未来世代可复制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 个体促进自己基因传承的方式除了生殖行为之外, 还包括抚养后代, 并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繁衍子孙的机会。因此尽管从传统进化论的观点看, 个体若要增加自己的遗传概率应该尽可能多的生产基因拷贝即子女。但事实上, 人们实际拥有的子女数量远低于可能拥有的数量。家庭中孩子的数量除了受到父母特别是母亲的生育特性和繁殖上限的限制, 更重要的约束条件来自父母资源的有限性。较集中的父母投资增加了他们那些依赖期长、发展程度低的子女的存活机会, 并赋予子女更强的社会生存和竞争能力, 使他们能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进而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择偶繁殖机会。因此, 这时父母的繁衍策略应当符合这样的进化倾向, 即在社会压力巨大的时期, 通过向少数子女进行更多投资而非单纯追求繁殖数量, 可以更好的提高父母的遗传适应性。

2.2 经济心理学:取决于孩子“相对价格”和家庭收入

按照经济心理的原理分析, 人们生育多少孩子的决策受到这样一些因素影响, 主要是孩子的“相对价格”和家庭总收入。一般而言, 孩子“相对价格”的上升, 会减少对孩子数量的需求而增加对其它商品的需求 (假定实际收入不变) , 而孩子的相对价格受许多变量的影响, 主要包括:

2.2.1 孩子的“收入潜力”

如果孩子干家务、在家庭作坊或市场上劳动, 对家庭收入做出贡献, 那么, 孩子的净成本就会减少。因此, 孩子“收入潜力”的增加会扩大对孩子的需求。

2.2.2 对母亲的补贴——孩子的“负成本”

给孩子的母亲提供补贴降低了孩子的成本, 从而导致孩子数量的增加。随着孩子数量的增长, 补贴又会增多, 如产假和生育保险等。这些补贴计划还导致母亲的劳动参与率下降, 从而减少了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机会成本, 进而增加了家庭中孩子的数量。

2.2.3 母亲的时间价值——孩子的“隐性成本”

母亲时间价值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孩子的相对成本, 因为母亲的时间成本是生儿育女总成本中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有研究者认为, 在过去一个多世纪里, 发达国家妇女挣钱能力的提高是生育率大幅度下降, 即孩子数量减少的一个主要原因。

如果说, 孩子的相对价格与其数量间的负相关表现的较为明确, 那么家庭总收入对孩子数量的影响则显得更为复杂, 它不仅影响孩子的数量更会影响孩子的质量, 即对单个孩子的投资量, 也就是说子女数量和质量间存在交互作用。一般而言, 家庭实际收入的增加会扩大对不同商品的需求, 包括孩子。但是,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某些时期内, 城市家庭生育率和财富之间的关系会部分或全部地变成负相关。一般来说, 在低收入水平上, 收入和生育率负相关, 而在高收入水平上, 二者无关或正相关。贝克尔对20世纪内发达国家相当混杂的各种例证进行了重新评价, 认为家庭“收入的增加既会增加所希望的子女数量, 又会增加所希望的子女质量, 质量方面的增加较大而数量方面的增加较小”。 (贝克尔, 1993)

3 如何对子女投资——质量的决策

3.1 进化心理学:受子女遗传价值和基因相关性影响

从遗传适应性的角度考虑, 父母赋予每个孩子的价值并不相同。有些孩子比其他孩子具有更高的遗传价值, 将会有意无意的影响到父母的投资偏好。按照内含适应性原则, 父母对孩子的投资主要受到子女遗传价值和基因相关性的影响, 而影响父亲和母亲投资行为的主导因素又存在性别差异。

跨文化研究表明, 母亲总是子女最主要的投资人。由于母子间几乎拥有百分之百的亲代确定性 (母亲体内受孕的生理特性决定了她可以完全肯定孩子是自己的骨肉) , 这较好的解释了在普遍的文化中, 母亲对子女的投资总是比父亲多得多的原因。母亲的投资主要受到孩子遗传价值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健康水平, 这是一个孩子繁殖能力最明显的指标。一位母亲更愿意投资给一个健康的能成功存活到生育年龄的孩子, 而不是一个病弱的可能在童年期就夭折的孩子。即使面临道德压力, 母亲们仍然不可避免的表现出这种适应性偏好。

母亲自身的一些特征也将影响投资决定。年轻的母亲比年老的母亲拥有更长的生育期, 从而有更多的机会生育健康的有繁殖机会的孩子。对她们而言, 暂时拒绝对一个婴儿投资从内含适应性的角度来说并不会冒太大的风险;而年长的女性由于其繁殖前景的制约, 更可能投资给任何她们可能拥有的孩子。

另一方面, 父亲的投资则更多受到亲代确定性影响, 因为从生理角度而言, 他们永远无法像母亲那样百分百确定自己的父亲身份, 所以, 父亲的投资与亲子关系确定性密切相关。根据跨文化研究发现, 男性可能会对象征父子关系的线索表现出特殊的敏感, 尤其是对于子女生理特征的相似性。他们更愿意投资给那些他们认为与自己有遗传关系的子女, 而不是那些被怀疑其父另有其人的孩子。当父子关系显得不那么明显时, 女性可能会使用一些社会线索尽力说服男性确认父子关系, 比如暗示子女更像父亲而不是更像母亲。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进一步表明, 父亲的投资与其子女的福利密切相关:如果父亲缺失, 则他们的孩子将面临较高的死亡率和较低的社会地位。父亲的高水平支持与高度卷入与其子女的学业成就、情绪调节和社会交往能力显著正相关 (Geary, 2005) 。他们的子女拥有较强的社会竞争力, 进而能获得更多的择偶和繁殖机会。这与父亲提高自身内含适应性的进化需求相一致, 从而促使父亲们形成更强烈的向子女投资的倾向, 而放弃寻求更多择偶机会的努力。

3.2 经济心理学:由父母收入水平和投资收益率决定

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看, 可以发现不论在何种社会, 富裕家庭的孩子总能得到父母相对更多的投资, 他们拥有更多的资源, 接受更好的教育, 具有更多成功的途径等。从长期看, 父母收入的增加总是带来对孩子投资量的增长。如前所述, 家庭收入的增加对子女质量的增加效应比对数量的影响更明显, 而子女的数量与质量之间又存在交互作用, 对质量需求的扩大会增加数量的成本, 从而进一步提升数量的相对价格。这种相对价格的上涨, 导致了孩子数量即家庭生育率的明显下降, 也将带来孩子质量诸如受教育程度等的大幅度提升。例如, 当台湾的生育率下降51%的时候, 25—34岁年龄组中受过中学教育的人数上升了100%。而当美国的出生率下降33%时, 25—34岁年龄组中从中学毕业的人数上升了33% (贝克尔, 1998) 。

同时, 对孩子的人力资本投资也受到投资收益率的影响, 实际投资收益率的提高能有效预测对子女投资量的增加, 以下相关研究证实了这一假设。美国社会学家施梅尔茨与布伦纳的研究表明, 上世纪后期的几十年间, 犹太人的收入较高, 而其家庭规模相较于平均水平要小, 但孩子的受教育水平更高, 这正与犹太人对孩子的教育、健康以及其它人力资本上投资的高边际收益率相对应;而美国黑人在子女培训上的投资较少, 因为他们在教育、健康和其它培训方面的投资收益率低于白人。近年来, 黑人的各种社会机会有所增加, 他们在子女培训上的投资也在逐步增多 (弗雷曼, 1981) ;在传统农业社会, 由于农村孩子相对“便宜”, 所以传统农民对孩子的投资较少。但随着经济的发展, 农业日益机械化和复杂化, 农业方面人力资本的收益率也提高了, 随之, 农民家庭对子女的投资日益增多, 对子女的要求从追求多数量转向注重高质量;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也影响着父母对子女的投资量, 整体收入水平的上升加之教育和其它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的提高, 将导致孩子数量即生育率的下降, 同时, 增加对孩子投资即对孩子质量的追求。把发达国家收益率的系统差异和不同家庭结合在一起的一个类似分析表明, 和贫穷之家相比, 富裕之家的孩子较少, 只有在欠发达国家里, 较富裕之家的孩子才多于贫穷之家的孩子。 (贝克尔, 1998)

参考文献

[1]D·M·巴斯.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M].熊哲宏、张勇、晏倩译,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13-242.

[2]加里·斯坦利·贝克尔.家庭论[M].王献生、王宇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61-184.

[3]加里·斯坦利·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M].王业宇、陈琪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09-242.

[4]俞文钊.当代经济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412-149.

国内乒乓球运动心理学研究现状 第11篇

关键词:乒乓球;运动心理;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6—0081—0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心理学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重视,并已渗透到我们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天运动场上的较量,是运动员体力、技术道德水平、文化背景和心理状态的全面综合的较量。许多竞赛事实证明,国际水平的运动竞赛,不仅是运动员身体素质、技术、战术的竞争,更主要的是心理机能的

较量。对于一个高水平运动员来说,参赛运动员之间在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方面,他们的差距甚小,竞赛的胜负往往取决于他们的心理优势,心理水平的发挥是竞赛取胜的重要因素。

一、乒乓球运动心理学研究研究概况

(一)乒乓球运动心理学研究论文发表期刊统计

通过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2009年1月(维普数信息资源—镜像站)进行“乒乓球”、“心理学”的文献检索,共检索论文93篇。对检索到的93篇学术论文按照发表期刊的不同进行统计、分类。统计结果表明:在93篇论文中有22篇刊在体育核心上,占23.7%;35篇刊在学院学报上,占37.6%;27篇刊在体育普通刊物上,占29.0%;9篇刊在其他类别刊物上,占9.7%。

(二)乒乓球运动心理学研究论文研究主体与研究内容统计

从“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与“大众体育”三个大方面,对乒乓球运动心理学研究论文研究主体进行分类统计。结果表明:与竞技乒乓球运动有关为70篇,占75.3%;与学校乒乓球运动有关为20篇,占21.5%;与大众乒乓球运动有关为3篇,占3.2%。由此可见,大部分科研工作者把注意力集中在竞赛与运动员身上;同时,也表现了科研为竞技体育服务,竞技反馈于科研的指导思想。

乒乓球运动心理学学术论文研究内容统计,归纳起来有三个大个方面。统计结果显示,竞技乒乓球运动方面,基础理论研究29篇,占31.2%;教练员心理研究3篇,占3.2%;青少年心理训练研究13篇,占14.0%;赛制心理学研究5篇,占5.4%;心理选材研究3篇,占3.2%;心理训练方法研究15篇,占16.1%;运动员竞赛心理研究2篇,占2.2%。学校乒乓球运动方面,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心理研究8篇,占8.6%;教学方法研究7篇,占7.5%;教学心理研究4篇,占4.3%;小学生乒乓球队员心理研究1篇,占1.1%。大众乒乓球运动方面,基层教练员心理、少儿乒乓球运动注意力研究、人物介绍各1篇,分别占1.1%。可见,乒乓球运动心理学论文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竞技乒乓

球运动基础理论”和“训练方法论”上,这与前面所述论文研究主体相符。

二、乒乓球运动心理学论文研究成果分析

(一)乒乓球竞技运动心理学方面研究

1.新规则对乒乓球运动员竞赛心理影响。现代乒乓球运动从产生、发展到现在,经历的数次大的竞赛规则的改动,每次改动都会推动乒乓球运动向前发展。2000—2002年国际乒联实行了11分制、无遮挡发球以及40毫米大球的规则改动。这些改动带来了乒乓球运动的又一次革命,也为乒乓球运动科研工作者提供了素材,乒乓球竞赛心理方面研究显得更为突出。新规则的实施使比赛的偶然性加大,关键球机会增多,要求运动员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才可能赢得比赛11分制带来的这些变化,不仅对运动员的体能、技战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对运动员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40毫米大球与无遮挡发球使发球抢攻的威胁大大减小,大球的使用是球速相对减小的同时,也增加的擦边擦网的几率,这些比赛胜负难以预测,许多比赛的结果具有较大的偶然性。l1分制的比赛平均局点相对更多,同时,也使胜负的偶然性增大。局点的增加,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如何处理关键球的次数也相应增加,比赛更加激烈,更具欣赏性[2]。规则改动所带来的比赛效应正好符合国际乒联对规则改变的意图。

2.乒乓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研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一度被忽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心理学的重要性认识不断深入,以及先进仪器引入乒乓球训练,对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才慢慢引起重视。由于心理学训练应用于乒乓球训练较晚,大多教练员采用心理训练的手段单一,心理训练的应用也比较少。相关文献主要集中在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进行心理研究。通常的训练方法有设置目标训练法、模拟实景训练法、放松训练法、注意力集中训练 法和积极的自我暗示法等。

3.乒乓球运动员选材的心理学研究。乒乓球竞赛,不仅是运动,也是心理活动,更是运动员的个性在运动场上淋漓尽致的表现。要成为一名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并能在强手如林的世界乒坛上获胜,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身体条件、运动素质、运动成绩、出色的技战术,更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在良好的心理素质调节和支配下,才能使前者得到充分的表现,这已被运动实践证明。心理素质是先天遗传的,后天即使能改变也很少。

张瑛秋[3]等人采用卡特尔问卷式方法,腱反射法、腹壁反射法、观察法和访问等方法,对中国优秀青年乒乓球运动员进行心理学相关测试,将获得的神经反应异常、情绪失调数据资料进行归类,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注意力方面女运动员 三组间差异主要表现在集稳能力和三瞬指数上,男运动员三组间差异主要表现在转移能力和一瞬指数上。女运动员在思维能力上没有阳性结果,其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男运动员三组间在落点判断上有明显差异,说明专项思维能力对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来讲至关重要,因此在运动员选材时应注意挑选思维能力强、战术意识好的运动员。

4.乒乓球教练员心理学研究。教练员是一个组织中最具影响力的权威人物,是指引和影响体育团队实现奋斗目标的领导者。教练员的领导行为是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心理关系,是人与人、人与训练和比赛、人与目标实现关系的表现形式。中国乒乓球队的教练员团队在国际乒坛创造了世人公认的业绩,他们在精神动力、业务素质、人格特点、用人机制以及管理理念与方法上有许多值得总结、值得借鉴的经验[4]。

中国有着庞大的乒乓球锻炼人口,同时也存在着一支数量可观,老中青结合的教练员队伍。在处理年轻教练员与老教练员之间关系时,陈锦堂[5]认为年轻教练员阅历浅,经验少,争强好胜。根据这些特点,首先给他们制造学习机会,并制订指标责任,建立竞争机制。适当让他们在一些大的比赛中学习锻炼,既给予压力,又给予鼓励。老教练识多见广,资力深厚,有需要尊重和安慰的心理。

(二)乒乓球学校体育运动心理学方面研究

乒乓球运动变化多的特点,使从事这项运动可以达到健脑益智等效果。在大学体育中,以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发挥学生特长为主要目的的乒乓球选项课能明显地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乒乓球锻炼多数是两人或四人同时参与锻炼的,对人际关系有着积极影响[6]。

体育学习心理环境是指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的内在心理活动变化的综合条件[7]。创设最佳乒乓球选项课教学的心理环境,就是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宽松、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去积极参与、感受和品味乒乓球这一运动所带来的乐趣。把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从根本上改变体育教学中“要我学”的被动学习局面,让体育课像一块磁铁一样紧紧地吸引着学生,并成为他们生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

分。

三、讨论与分析

1.乒乓球运动心理学研究研究论文数量过少,研究主体过于集中。乒乓球运动心理学研究研究论文93篇,占乒乓球运动论文总数5 092篇(1989—2009年1月维普数信息资源—镜像站检索)的1.83%,而且研究主体主要集中在优秀运动员及其竞赛上。整体来看乒乓球运动心理学研究理论深度还不够,在训练方法论方面很多都是泛泛而谈,沿用前一代或前几代人总结的基本理论;在运动员选材以及竞赛心理统计方面方法单一,仪器落后,缺乏开创性和解释性研究。

2.乒乓球运动心理学研究与乒乓球运动大众体育。竞技体育与大众有着辩证的互补关系。大众体育为竞技体育提供雄厚的基础,保持和扩大了竞技体育的市场;在大众体育的条件成熟前,发展体育适宜从竞技体育人手[8]。任海[9]在《论大众体育与高水平竞技运动的相互关系》中建议:加强科学研究,鼓励人们探讨竞技运动如何与大众体育互相协调,以及这两者优势互补的理论依据和操作模式。目前重点应该研究如何将高水平竞技运动中获得的大量的宝贵经验用于大众体育。

3.鼓励基层教练、教师进行乒乓球运动心理学科研。基层乒乓球教练与教学一线的体育教师有着丰富的乒乓球教学、训练的经验,鼓励他们地进行相关的乒乓球心理学科研,对乒乓球运动心理学运用走向大众体育与学校体育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志玲,郭俊峰.11分赛制乒乓球运动员心理压力分析与调适[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1):55-56.

[2]黄雪琳.世乒赛竞赛规则改革对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影响[J].体育科学研究,2003,(3):75-79.

[3]张瑛秋,孙麒麟,严春锦.中国优秀青年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特征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2):50-53.

[4]王润平,李力研,王鼎华,李卫东.国家乒乓球教练员团队管理行为特征的心理学探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1):47-50.

[5]陈锦棠.教练员心理技能ABC[J].乒乓世界,2000,(7):33-33.

[6]庄俊涛.乒乓球锻炼频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J].山东体育科技,2006,(1):32-34.

[7]陈启湖,戴绍斌,童健.优化公体乒乓球教学心理环境的实验性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110-113.

[8]高虹.北京奥运会后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的走向问题——东京奥运会后日本体育发展道路的启示[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8):19-21.

[9]任海.论大众体育与高水平竞技运动的相互关系[J].体育文化导刊,2005,(3):11-12.

基于审计心理学的审计研究 第12篇

关键词:审计心理学,审计主体,审计客体

一、审计心理学的现状及其界定

(一) 审计心理学研究的现状分析

关于审计心理学课题的研究者甚少, 对外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章不多。隋玉银等 (1994) 是首位对审计心理学进行研究的学者, 探讨了审计主体活动和被审计主体的心理活动, 为审计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思路, 但是此研究偏重理论性, 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操作性, 加之时间过长, 审计主体和被审计主体的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因此现在有待完善此方面得研究;袁晓勇 (2000) 对审计学心理学在舞弊审计中具体应用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审计心理学在舞弊审计中应用的注意事项;古淑萍 (2001) 研究了审计心理学中审计个体心理和审计组织心理的理论性问题, 另外还提出了研究审计心理学的实际意义, 研究对于审计心理的内容不具体。综合来讲, 学术界对审计心理学的关注度不够。既有的研究也没有对审计心理学作出较为具体的分析和判断, 不能很好的指导审计实践。

(二) 审计心理学的相关界定

(1) 心理学的含义及其研究对象分析。心理学是以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心理学具体的研究内容是人在实践中的认识活动、通过认识活动所形成的意识的倾向性、以及它们在人身上所具有的个性特点及其规律。 (2) 审计心理的含义及其研究内容。审计心理, 是审计实践中审计主、客体心理活动的总称。主要表现为审计主体与审计客体心理间的互动、审计人员之间的心理互动、一般审计人员同审计部门领导间的心理互动三个方面。审计心理从其性质和功能的角度可分为审计认识过程、审计情感过程和审计意志过程。审计认识过程是人们对审计本质、审计目的、审计职能以及审计工作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的感觉、知觉、记忆和想象。审计情感过程是人们在审计实践活动中所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性的心理活动。审计意志过程是人们在审计职业理想的激励下, 克服审计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干扰, 实现审计目标的心理意识的能动表现。 (3) 审计心理学及其研究对象。审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审计活动中审计组织和审计个体的心理规律。即审计主体在审计检查、审计分析、审计设计和审计工作组织等活动中所体现的各种心理活动规律。审计心理学是随着审计实践不断发展需要而产生的, 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边缘学科。

二、审计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 审计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意义

首先, 有利于丰富审计学科的内容。研究审计心理学是由于审计本身的目的与方法的不断变化与发展的需要, 实践要求对审计学科内容进行不断的完善与发展。而审计目的与方法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如 (表1) 所示。从 (表1) 中可以发现, 审计目的与审计方法之所以不断的变化, 主要是因为审计难度的不断加大, 这就要求人们对审计学要在各个方面进行不断的完善。但目前所有的学科中心理学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因为只有能够正确的把握心理学的规律, 并充分的应用到审计的实践活动中, 审计工作的效率才会不断提高。其次, 有利于丰富审计理论的内容。现代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使审计对象无纸化成为可能, 这就增加了审计的难度和风险, 要求审计人员改进审计手段, 重新设定审计程序。而审计方法和技术的改变, 必然对审计理论产生影响。心理学与审计学的结合形成了审计心理学, 即为审计学的边缘性学科。正是由于心理学与审计学的相互渗透与相互融合, 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审计理论的内容。最后, 有利于审计科学与其他边缘学科相结合。审计的活动中需要心理学的指导, 研究审计心理学有利于促进审计科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并使审计科学更好地同其他边缘学科相结合, 使我国审计理论的内容得到不断充实。

(二) 审计心理学研究的实践意义

从审计主体的角度来讲, 研究审计心理学有利于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从而可以优化审计行为, 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审计工作的效率是审计人员的素质和环境两个因素的函数。其中审计人员的素质是决定审计工作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在相同的工作环境里, 具有不同素质的审计人员会产生不同的审计行为, 不同的审计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审计效果。从审计客体的角度来讲, 研究审计心理学, 有利于在掌握审计客体心理动态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地做好审计工作, 取得准确和全面的审计结果。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讲, 研究审计心理学有利于促使社会各界了解审计对社会经济工作的促进作用, 为审计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还有利于发现社会经济活动和企业经济活动中的一些问题, 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宏观调控的科学性, 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的全面发展。

三、审计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及其内容构成

(一) 审计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在审计发展过程中, 边缘性的审计理论有很多, 如审计学与经济责任制理论相结合形成了经济责任审计, 审计学与社会责任会计相结合形成社会责任审计, 审计学与司法鉴定理论相结合形成司法审计, 审计学与企业管理知识相结合形成管理审计, 审计学与统计知识相结合形成抽样审计, 审计学与管理学相结合形成审计管理学。而审计心理学是由审计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在审计实践过程中应该解决如审计资源的整合问题, 以及审计低效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就有必要要求要发展这些边缘性的学科, 这样可以促进审计实践的发展。

(二) 审计心理学的内容构成

审计心理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 即审计的主体心理学与审计的客体心理学。

(1) 主体心理学。审计主体的构成有两个, 一是群体形态, 即机构;另一个是个体形态, 即人员。主体心理学也就是审计的主体心理学, 解决的就是谁来审的问题。有一些学者认为, 审计主体是有差别的, 审计主体心理学主要包括审计个体与审计组织心理两个部分, 并且分别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于 (表2) 所示。一是审计个体的心理。包括审计个体的知觉和个性。审计个体的知觉是指审计个体对审计对象整体的反映。这种知觉程度影响审计最终的监督行为。而审计个体的个性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 如审计主体的态度、信念、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心理特征。审计主体的个性特征决定着审计实践结果的好坏, 而为了指导审计实践也对审计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个体的动机。推动人从事审计活动, 从而满足审计实践这种需要的心理状态。审计主体可以将需要和目标相结合, 就可以转化为动机。审计主体的客观需要必须把握好, 这样才能将审计的目标与需要有机的结合起来, 使得审计主体的动机得到有效的激发。审计个体的态度。态度是个体对待社会事物的心理倾向, 它反映行为个体对社会事物的评判、好恶和行为的倾向。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工作行为和生活方式。在审计实践过程中, 审计主体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审计实践活动的成败。二是审计组织的心理。包括审计组织的领导心理。审计组织中, 必须有一个领导者, 即具有法定领导地位和影响的个人。审计组织的领导心理应该包括与与审计组织心理要求相适应的领导决策心理、领导体制以及领导者素质等问题。为了做好审计工作, 必须培养具有一定领导才能的人才, 并且审计组织心理为提高领导工作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审计组织的结构心理。组织结构是组织各个部分之间关系的一种模式, 不同的组织结构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为了保证审计组织内部信息的正常传递和流通, 有必要根据审计的性质和特点来选择一个比较科学的和合理的组织结构, 从而达到对审计的有效科学的监督。审计组织的发展和变革心理。审计组织也同其他组织一样, 随着环境、目标和社会心理因素的变化, 审计组织也是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 而不断变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变革。

笔者认为对于审计主体心理的研究不应该仅限于此, 还应该充分发挥审计主体自身的理性心理。要善于运用自己的理性心理来判断不同的企业在对待审计的心理不同, 要充分了解他们的心理并做出准确的判断。不同的企业从不同的利益角度出发来考虑自己的企业决策。如可以通过理性心理的判断推断股份公司一般是为了上市, 大部分虚增销售收入, 而私营企业却是为了少交税而一般会压低利润。这些都需要审计主体充分发挥自己的理性心理。这里以股份公司为了上市虚增销售收入为例, 来说明审计主体的理性心理如何发挥。虚增收入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实现”或“超额”完成既定的经济效益指标, 有意违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收入确认原则, 虚拟经济业务以多记收入、虚增利润、粉饰财务状况的一种舞弊行为。用理性心理进行判断, 股份公司有可能在以下情况出现虚增收入, 这是运用理性心理判断的结果:首先, 以判断虚记主营业务收入的主要形式有:编造假客户, 虚开发票, 多记收入;企业之间, 尤其是关联企业之间, 相互串通, 未做商品交易, 却相互开具销货发票, 以达到双方多计收入的目的等。其次, 也可以判断提前确认主营业务收入, 具体是指违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收入确认原则, 把应反映在以后会计期间的收入记入当期。如将本应计入“预收账款”的未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提前记入当期收入;在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产品时, 违反应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分期确认收入的规定, 在发出商品当期或第一次收款时, 便确认商品的全部收入;将委托代销发出的商品, 在未收到委托单位的代销清单之前即确认收入。第三, 以判断发生销售退回和折让时, 不冲减当期主营业务收入造成的虚增收入的情况。第四, 以判断虚记其他业务收入, 一般是在未发生材料销售、代购代销及包装物出租等业务时, 虚造单据, 确认相关业务收入。第五, 记投资收益一般是在被投资单位未宣告发放股利、分配利润 (成本法核算时) 的情况下, 便确认投资收益;或通过虚构被投资单位当年的利润水平以多计投资收益 (权益法核算时) 。第六, 记补贴收入一般是将未收到先征后返的增值税等记入补贴收入, 或违反国家规定须报相关产品的销量或工作量, 从而多计补贴收入。最后, 记营业外收入一般是通过虚构固定资产盘盈和非货币性交换等以多计营业外收入, 无任何依据将应付账款转作收入处理等。通过运用心理学知识的仔细分析, 就可以发现企业虚增收入有自己的原因, 主要是为了提前上市, 为了让更多的投资者投资于自己的企业。通过审计主体的理性心理的分析后, 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建议就是进一步完善对审计企业的一些规则。

(2) 客体心理学。审计心理学也存在着审计主体心理学的同时, 还存在着客体心理学。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审计客体心理的具体内容, 根据以往的研究可以总结出审计客体心理的具体内容, 具体如 (表3) 所示。一是审计客体心理。从 (表3) 可以发现审计客体的心理内容主要包括坦荡心理、防范心理、抵触心理以及抗拒心理, 从程度上来讲, 一个比一个严重。坦荡心理体现了审计主体对自身的财务指标和经济指标真实性比较肯定而自信的心理;防范心理体现了审计主体不能完全确认自身的指标是否违法, 从而对审计有一定担心的心理;抵触心理反映了审计主体本身对自身的经济行为的存在一些问题, 而使得审计主体主观上对审计产生的对抗性的心理;抗拒心理是指审计主体明明知道自己的违法经济行为, 但却故意隐瞒, 从而对审计产生的抗拒性的坚决的心理。二是客体的态度。从 (表3) 中还可以发现, 审计客体的态度。首先, 积极的态度。这种积极态度分为表面积极和实际积极两种。实际积极态度是指审计客体对审计主体工作的实际的积极配合和支持, 但是还有一种积极确实表面的积极, 实际的不积极态度, 也就是说有的审计客体的积极是为了隐瞒自身的一些违法行为, 而故意表现出的积极态度, 有意迷惑审计主体。其次, 淡漠态度, 就是一种听之任之的态度, 也就是审计客体表现出的对审计工作的既不积极也不消极的一种态度。最后, 消极的态度。此种态度的心理基础主要在于审计客体的抵触心理和抗拒心理。即审计客体对审计主体工作的不积极, 以及有意的回避态度。而这种态度则不利于审计主体进行有效的开展审计工作。

除了上述审计客体的一些心理以外, 现代社会中存在着“反监督心理”的倾向。这种“反监督心理”是一种对付审计的心理。这种心理其实对于审计实践来说是比较可怕或者说是危险的。当审计客体如果对审计主体的心理有所了解的话, 则会加大审计主体对审计客体审计的难度。实际上这种心理是最值得审计主体注意的。如在民间审计中, 注册会计师对外提供的服务是越来越多,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鉴证服务外, 现在还附带一些额外服务, 如咨询服务, 虽然这种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是为公司以后的正常运行有很大的导向作用。但由于目前CPA在审计中出现与被审计单位 (即审计客体) 合谋的现象严重, 被审计单位在与CPA合谋的过程中, 当然可以了解到有关CPA (即审计主体) 普遍的审计心理, 这就在某种意义上使得公司更换了审计主体后, 第二个审计主体进行二次审计时, 审计客体就有可能利用它所掌握的审计主体普遍心理的信息, 来尽量地采取一定的方法来躲避或逃脱第二个审计主体的审计。这种做法就加大了审计主体对审计客体的难度。

四、审计心理学对审计主体和审计客体的要求

(一) 审心理学对审计主体的要求

心理素质是指在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 接受一定社会物质和文化教育的影响, 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而逐步成熟起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所以, 审计主体要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如:审计事业心和责任感、审计责任感, 这两个方面是审计人员首先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审计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审计业务知识、完备的审计智能。审计主体是审计行为的承担者和执行者。审计主体在执行审计任务, 完成审计工作中的心理活动, 对其行为起支配作用。所以, 只有审计主体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才能有效地支配自己的行为。而在目前情况下我国对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尚无具体规定, 例如李金华审计长主编的《审计师专业知识必备》一书是这样说的:“审计人员必须熟练地掌握会计、审计理论和实务知识, 并要熟悉企业经营管理和了解宏观管理方面的知识;要通晓有关财政、金融、财务、工商管理、外贸以及涉外经济等方面的法律和法规;要了解一定的生产技术知识;中、高级审计人员还应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和应用计算的能力。”从这里可以看出我国对审计人员在心理学知识方面的要求重视还是不够的。况且对审计心理学研究的人很少, 总体上对审计心理学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 我们应该重视心理学在审计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审计主体一定要注意到目前审计客体的“反监督心理”, 拿出应对的措施来保证审计工作的公正合理的进行, 保证审计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 审计心理学对审计客体的要求

审计工作的核心是收集、评定审计证据, 更重要的是对诸证据材料进行判断、分析和鉴定, 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各种证据, 对案情做出认定。这个过程有赖于审计人员正确的思维、判断和一定的分析能力, 可以说, 审计心理学的中心任务在于为审计人员正确取证、鉴定和组织证据, 为提高证据的证明力提供心理学的方法。而审计心理学对审计客体的要求就是在审计主体收集资料上要配合, 要遵守国家在审计方面的有关规定, 并且要遵守审计心理学的规律。对于自身对主体的了解从而造成审计难度加大的问题, 要敢于负责, 这既是审计心理学的要求, 也是遵守审计规则、审计有关政策的要求。

五、结论

审计心理学是揭示审计主体及其审计客体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审计实践是以审计人员为主体的实践活动, 只要有审计人员的活动, 就必然有审计人员的心理活动。审计人员的心理活动是在审计实践活动中产生的, 影响着审计实践活动的成败。因此, 研究审计心理学是有其重要意义的。本文对审计心理学进行了一些探讨。某些观点只是一些初步看法, 还不够成熟, 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本文认为以后在理论与实践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应该是:从理论的角度来讲, 理论界还没有足够重视审计心理学这一门边缘学科。即使现在理论上已经提出要研究审计心理学, 但是理论界对其研究还很不深入;从实践的角度讲, 真正把审计心理学运用于实践中的还很少。也就是说, 心理学在审计实践中也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和运用。因此, 理论上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与重视, 尽可能提出有关审计心理学的新观点从而在完善审计理论的同时, 可以有效地指导审计实践。

参考文献

[1]文硕:《世界审计史》, 《中国审计出版社》1990年第6期。

[2]古淑萍:《审计心理学浅析》,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经济管理版) 》2001年第15期。

[3]袁晓勇:《论审计心理学在舞弊审计中的具体运用》, 《审计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1期。

[4]审计技术方法丛书课题组:《舞弊审计的技术与方法》,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上一篇:校园暴力事件下一篇:相空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