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自然语言处理

2024-07-18

中文自然语言处理(精选6篇)

中文自然语言处理 第1篇

翻译不仅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间的信息的传递, 它还包含相关的文化的交流。人类在语言使用上有许多共性的特点, 它有助于减少翻译中的很多障碍。然而, 在很多方面, 每个国家都有其不同的传递信息的方式, 体现了不同文化的差异。因此, 翻译必须顺应其中的变化。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处理好两种文化的关系在跨文化交际的研究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也是复杂而难以把握的。作为语言的核心部分, 词汇承载着文化的各个方面, 由此产生了极具文化色彩的文化词汇。在翻译实践中, 我们只有深刻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内涵, 掌握其特点, 才有可能减少文化词汇翻译的失误。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来探讨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文化词汇翻译的影响, 并探讨相关的文化翻译对策。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文化词汇翻译的影响

(一) 词语的表面意义对翻译的影响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词语有其特定的含义。人们习惯于通过词语的字面意思来联想并推测其含义, 由于对其文化意象不够了解, 因此造成一些错译的现象。

例1:...if I did, I would look like a bad sport.

“bad sport”的字面意义似乎应该理解为“不擅长体育运动的人”, 但其真正含义是指“有风度, 拿得起, 放得下的人”。这句话的正确译文是“如果我那样做, 我就会显得像个心胸狭隘的, 输不起的人”。

例2:Those signs or cues include the thousand and one ways with which we are familiar in the situation of daily life.

如果将 “the thousand and one ways”直译为“一千零一种方法”, 是望文生义的表达法。thousand and one在英语中用来泛指“多”的含义。此句应译为“这些标志和提示包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熟知的很多办事的方式”。

(二) 习语对翻译的影响

习语、俗语、成语等习惯表达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们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风俗习惯等息息相关, 有着语言简洁、表达生动、含义精辟等特点, 也是翻译的难点之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巨大差别使得文化内涵的差异在习语中的表现尤为明显, 译者需要深入理解, 克服其中的文化障碍。

例3:It was a memory of tunnel vision.

汉语中用“井底之蛙”形容人目光短浅, 但英语表达方式却是“tunnel”, 并非“well”。

例4:In an emergency, an airline pilot may need to play it by ear if the normal techniques that he has been taught to use are not working.

这句话中出现了一个俚语“play it by ear”。它的本意与音乐有关, 指“不看乐谱演奏”, 后引申为“在特殊情况下随机应变”。它被译为“在紧急情况下, 如果平时所学的技术派不上用场, 飞行员需要见机行事”。这一习语的正确理解离不开对其文化背景的熟悉。

例5:……结果必然是半瓶醋。

如果将“半瓶醋”直译为“half bottle of vinegar”, 不通晓中国文化的人一定会对此感到困惑不解, 因为在英语中没有在意义上与之对应的习语。译者根据文中的语境, 将其意译为“I would have been a scholar with a smattering of knowledge...”, 即在知识的掌握上略知一二, 并不精通的人。

(三) 宗教对翻译的影响

东西方宗教信仰的差异体现为西方人多信仰基督教, 而佛教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宗教。因此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某些固定表达方式均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 例如英语中的一些习语来自圣经故事或者古希腊罗马神话。

例6:But as a teenager, it was my “duty” to go against my parent's ten commandments. 但是作为一个青少年, 我有义务反抗父母定下的十条规矩。

这句话中的“ten commandments”指十大戒条, 它出自《圣经 旧约 出埃及记》, 作者借此指代父母给自己定下的规矩。

例7:I could see his Adam's apple bobble.

Adam's apple 出自圣经故事。上帝警告亚当和夏娃无论如何不可摘取伊甸园中那两棵树上的苹果来吃, 但禁不住毒蛇的诱惑, 亚当和夏娃偷吃了树上的禁果。亚当在吃的时候有一块苹果卡住了喉咙, 后来 “亚当的苹果” (Adam's apple) 便成了“喉结”。此句应译为“我看到他的喉结在动”。

(四) 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对翻译的影响

动物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英汉两种语言中均有大量与动物有关的词汇。但由于不同民族在历史、习俗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例8:“...We have to be the best, the-”

“Top dog?”

汉语中与狗相关的成语多带有贬义, 如“狗仗人势”, “狗急了跳墙”等。但英语中的top dog 却表示“最出色的”。

例9:It wasn't butterflies. It was a feeling of seasickness.

汉语中的蝴蝶一词在英语中有了一个引申含义“紧张、心慌”。其文化内涵有着天壤差别。 这句话可译为:这不是紧张, 而是晕船的感觉。

(五) 饮食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 但多年来中国菜名的英文翻译呈现杂乱无章之势。如何给中国菜统一规范的英文译名是一项意义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中国的饮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些菜名往往伴随相关的历史典故。如何将一道菜的特色与其文化内涵结合起来是译者必须克服的障碍。目前众多专家学者更倾向于采用直接音译为主, 并在菜名后附加材料、味道或历史故事的方法翻译中国菜名。

例10:麻婆豆腐——Mapo Tofu (Stir-Fried Tofu in Hot Sauce)

例11:四喜丸子——Four-Joy Meatballs (Meatballs Braised with Brown Sauce)

三、文化词汇的翻译策略

翻译的功能之一是向目的语读者介绍源语文化。因此, 保持源语的文化特征是译者的首要任务之一。同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也必须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语言结构、语言习惯和语言心理。就文化词汇翻译而言, 译者应尽可能地实现源语与目的语词汇的语义对等的目的。作为跨文化翻译的两种普遍采用的方法, 归化与异化也大量应用于文化词汇的翻译中。两种方法的优劣一直是专家学者争论的焦点。笔者认为我们不能简单地认定其中之一优于另一方法, 而应根据具体的语境灵活运用。

首先, 翻译必须是易懂的, 合乎逻辑, 且能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刘宓庆说, 如果译文不能被目标语读者读懂, 这样的翻译是没有意义的, 也失去了其社会交流价值。因此, 当翻译中出现文化冲突的时候, 译者必须对译文做出相应的语言结构及文化方面的调整。总的说来, 当源语和目的语在语言习惯上有差异时, 必须首先考虑目的语。

例12:……总是那一双泪汪汪的眼睛!总是那一副前额皱成“川”字的愁颜!

本句中“川”字的翻译涉及到对汉字文化的理解。对于不懂汉语的西方人而言, 人们在苦恼时前额上出现的“川”字是他们很难理解的, 因此此句译为...I always see the same tearful eyes and the same worried look and knitted forehead.

例13:……花草养活了, 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 开花, 多么有意思呀!

由于对汉语成语文化内涵不够了解, 很多学生将本句中的“三年五载”误译为“three or five years”。“三年五载”中的“三”和“五”均表示大概的数量, 并非指三年或五年。张培基先生将其灵活地译为“year in year out”。

例14:Born prematurely by caesarean section in 1980, with a malformed heart outside her body, Aisha was never expected to live.

1980年剖腹产出生时, 她是个早产儿, 并有一颗畸形的心脏长在体外, 因此爱莎立即被断定为不能存活。

该句中词语“caesarean section”源自传说罗马皇帝恺撒剖腹产出生的典故。如果将其按照字面意思直译, 不仅无法以简洁的方式传达信息, 也会干扰目的语读者的思路。

归化的译法使译文通俗易懂, 目标语读者更容易理解原文的含义。但归化不能很好地传递源语的文化信息。原文中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的俗语则更多地采用异化的方法处理, 力求再现原文的风格, 保留源语文化的异国情调。

例15:洪喜道:“不用怕, 娘, 杨花在那边拴着她哩, 一根线上拴两个蚂蚱, 跑不了那一个, 就跑不了这一个。”

“Don't worry, Mother. With Yanghua over there, this one's not going anywhere. They're like locusts tied together with a string. One can't get away without the other.”

译者按字面意思直译俚语“一根线上拴两个蚂蚱”, 简洁明了地表达了原文的意思。

例16:不想朋友是个粗心的人, 借出去的书成了肉包子, 几个月过去, 杳无音信。

Alas, my friend was a careless man. Books lent to him would never come back, just like meat-buns thrown at a dog.

此句中“肉包子”是歇后语“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的缩语。此译文很好地诠释了原文未表达的意思, 也保留了源语的文化内涵。

归化与异化在翻译中的使用有其相对性的一面。归化更易为目标语读者接受, 但对源语文化内涵有一定的破坏性;异化有利于传播本民族文化, 但不熟悉源语文化的读者理解会有困难。译者应将这两种互为补充的文化翻译策略结合起来, 灵活使用。

翻译文化词汇过程中还会遇到源语中的文化因素在目的语中缺失的情况, 包含很多文化术语的翻译。通常, 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三个步骤:解释含义, 直译附加解释说明, 直译。

例17:Domino-effect

初期, 译者要向不熟悉西方文化的读者解释术语的含义, 因此可将其译为“一事件引起的连锁反应”。当人们通过阅读翻译作品逐渐了解了西方文化, 译者可向直译过渡, 译为“多米诺效应” (指一事件引起的连锁反应) , 直译附加解释说明的办法使读者掌握其确切含义。当目的语读者已完全接受术语的时候, 就可以采用直译的———“多米诺效应”。在这一过程中, 译者必须根据读者对文化术语的熟悉程度采取不同的译法。

四、小结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也是文化的传承者。文化依靠语言进行传播、交流。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对英汉互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并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 使其对文化差异保持高度敏感度, 并通过大量翻译练习, 分析学生的翻译失误, 针对普遍问题, 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在翻译实践中面对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表达方式, 译者应兼顾源语和目的语文化, 做出适当的调整, 使译文为目的语读者所理解、接受, 又能丰富不同的语言与文化, 实现通过语言来传播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Hatim, B.and Mason, I.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London:Longman, 1990.

[2]Newmark, Peter.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New York:Prentice Hall, 1988.

[3]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

[4]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

[5]王文思.此时, 彼地[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6]王文思.深红准则[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语言交际中文化差异因素研究 第2篇

语言交际中文化差异因素研究

一、前言 语言学家多拉在《语言教育:科学的方法》中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了解和掌握一种民族文化决不是记忆一些文化事实,而是要在交际中能够正确地运用.无论学习者将深层文化特点如国民性情、时间取向、美丑定义背得如何熟练,如果不会在交际中自觉地使用,那么他的交际技能仍然是零.

作 者:刘慧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刊 名:职业时空(上半月版) PKU英文刊名:CAREER HORIZON年,卷(期):3(10)分类号:C912关键词:

中文信息处理与汉字表征码 第3篇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华兴初认为,这些难题是方块中文字独有的、不可避免的固有技术问题,不必大惊小怪。凭中国现有技术水平,解决以上问题并无难度可言,是人们思想上千百年根深蒂固的“中文难”的阴霾,影响、阻碍了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前进的步伐。

退休后的华兴初倾全力于解决中文信息处理难题上,经十余年艰苦努力,他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终于得出了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主要矛盾是民族化、大众化、规范化、国际化,而解决“四化”问题的关键在于编码的结论。也就是说,中文信息处理技术所有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四化”问题,而四个化的问题都可以用编码来解决,编码是所有矛盾的主要方面。根据这一理论,华兴初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汉字键盘输入法,并以“汉字表征码、编码方法与键盘”为名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并获专利技术交易会特别金奖。可以预期,这项崭新的技术,将以其独特的理论、卓越的性能,开启中文信息处理的全新时代。

背景复杂 要求高远

经华兴初研究发现,中文信息处理一直存在六个问题:第一,中文信息处理没有民族特色,汉字还原率低,加上人们忽视汉字的排序功能,使得中文难学不仅得不到缓解,反而又增加了汉字信息处理难题。把用于教人识字的汉语拼音用来进行汉字信息处理的做法,没有产生预期的对汉语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及汉语走向世界的促进作用,全世界只有很少的人能掌握汉语拼音。

第二,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难度大,门槛高,别说是小孩,就连大学生也不能普遍接受,而至于外国人,那就更无可适从了。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及其产品基本上只占领了国内一些具有汉语拼音条件的地方、单位与部门,国内市场正是因其自身的原因受到了限制,手机芯片知识产权92%在外国企业手中。国际市场更难拓展,中文的信息处理技术产业自然也就无力继续对国民经济形成明显的拉动作用。

第三,到目前为止,几千个有关中文信息处理的专利个个远离“四化”,中文计算机输入技术仍然处于低级无序状态,无法统一规范,直接阻碍了我国语言文字工作的信息化以及中文信息处理领域一切工作的规范化进程。

第四,汉字信息压缩技术还没有使中文信息的输出问题彻底解决,看不到中文字能像英文那样随意进、出电脑的可能性。这一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制约着整个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向现代化、国际化前进的步伐。

第五,英文不需专门建个字库,可我们却是建不完的字库,说明中文信息处理落后到何等地步。

第六,中文信息处理技术从无到有,一直处于探索之中,理论的缺失和错误是产生各种问题的主因,纯技术的“万码奔腾”式的研究方法反而使问题的解决离“四化”越来越远,主要理论错误是:

1.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定位不当,人们没有认清它必须与语言文字学和计算机工程学既密切结合却又互相区别的特点及必须赋于面向全球大众的特点,使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始终远离全球最大的用户群。

2.盲目渲染汉字的笔画,不能历史地、客观地、辩证地、科学地认识部件,把笔画和部件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中的地位完全搞了个颠倒。

3.对编码的重要性没有认识,使中文信息处理技术长期走弯路,出现技术倒退。

4.对中文信息处理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不用解决系统工程的办法分析与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讳疾忌医,对创新理论与技术叶公好龙,甚至错误打压。阻碍和延误了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进程约20年的大好时光。

5.滥用智能技术有损中华文化的神圣与尊严,有碍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技术先进 方法简单

中文信息处理与汉字表征码从理论上和技术上科学、辩证地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中文信息处理领域的诸多弊端与问题。

首先,“表征码”把中文的部件按外形特征分类。它们绝大多数与我们天天见面因而是为人熟知的600多个部件,使人能在浩如烟海的数十万个汉字中见了任何一个字都不陌生,有利于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兴趣。

其次,“表征码”又把部件分成26个类型,并与26个键盘字母在音、形、义三方面相符。使中文信息处理达到了犹如英文一样的优异性能。因方块字出现的各种问题就此顺理成章地迎刃而解。

这样的汉字信息输入技术使中文信息处理变得只要像英文要背26个大、小写字母那样理解、背熟26个表征符就能让世界上每个大约9岁以上视力、智力正常的人都能学会进行中文信息处理,如同不懂英文的人打英文字母一样。

中文信息处理有重码字,怎么能说中文赶超英文?因为中文信息处理码长只取4位,而英文单词一半以上在8个字母以上。消灭重码,并不很难,无必要盲目追求,只要满足信息处理质量的需要即可。

为了提高信息处理质量,表征码的键盘输入技术,只要几条一听就懂的规则,就能达到见字就查字典,见字就敲键盘进行中文信息处理的效果。

功能卓著 涵盖极广

值得一提的是,中文信息处理与汉字表征码在众多方面都能体现出超越性的功能,以及极度完美的技术链接。首先,“表征码”具备中文排序和信息处理两大功能,而且都超过英文,足以扛起中文走向世界的重任。其次,“表征码”将部件形状、部件外形特征符号(表征符)、键盘字母三者在音、形、义三方面直接进行对应,使汉字能够见字直接翻字典;见字直接敲键盘进行中文信息处理,速度远比英文快;见字就能正确地、迅速地确定任一个汉字在规范化的字库,以及计算机内部码表中的位置。最后,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核心是民族化,而民族化的核心是编码、编码的核心是汉字的部件、部件的核心是它们的外形特征。这五个核心环环相扣,就能确保汉字表征码成为名副其实的民族化、大众化、规范化、国际化的编码,是真正属于汉字自已的编码。汉字表征码技术能确保中文信息处理能够涵盖古、今、中、外、繁、简所有汉字;所有视力、智力正常的人都能学会并掌握;涵盖所有汉字信息的应用与管理领域;尚未发现以往所有汉字编码存在的缺点。

影响深远 意义重大

中文信息处理与汉字表征码的发明,破解了千百年中文的种种难题。具备了在全世界推广应用的优越条件。

该项专利技术不仅可以广泛应用于IT行业、计算机、电子字典的键盘技术、中文信息的查、检、管理系统等众多领域,还可打破我国手机芯片知识产权基本由外国掌控的局面,对我国手机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该项专利技术的出现,不仅市场前景可以遍及全世界,可节约国家巨额不必要的投资,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足以再一次拉动我国GDP的明显增长。还能实现中华文化向国际化的大步跨越,大力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加速中文成为又一个国际化的文字与语言的进程。

旅游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 第4篇

关键词:非文学翻译,旅游翻译,文化因素,目的论

一、旅游翻译

旅游是一种社会活动现象,也是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旅游文本是游客在进行游览时赖以了解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外宣传的媒介。旅游翻译服务的目标群体主要是外国游客和专业学者,目的在于传播旅游信息和景点文化,其质量良莠直接影响着外国游客对中国旅游甚至是中国的印象,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二、旅游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1. 旅游翻译中的历史时间问题。

笔者曾在西安城墙、钟鼓楼、汉阳陵、茂陵、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各景点进行过有关旅游翻译的调研,在采访中发现,景区景点介绍翻译中关于时间翻译的问题:中国文化习惯按照不同的朝代顺序来表示时间,而大多数外国人习惯用公元纪年法来记录和表示时间,如果在旅游翻译中直接将时间部分译为Tang Dynasty或是Han Dynasty,不了解中国历史的外国游客自然会疑惑不解。因此,旅游翻译中有关的历史时间必须有生动、清晰的说明才有意义。

2. 旅游翻译中的物质文化空缺和词汇空缺。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语言的形式和内容自然会有所不同。在旅游翻译的过程中,往往译入语所处的文化传统中缺乏原语所隐含的历史、文化因素,因而很难在目的语中找到与原语等值的词语,文化空缺所产生的词汇空缺以及文化冲突导致的词汇冲突。例如“夫妻肺片”、“洞房花烛”、“金榜题名”等等的“文化负载词”(culture-loaded or culture-bound words)。

3. 旅游翻译中语篇层面的行文和修辞差异。

不同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不同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这些外化表现在语言的表达方式、修辞方法等方面。中国人主张“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善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强调格物。旅游活动中通常涉及的书画、建筑、手工艺品等等具有深厚人文特点的事物都讲究神形兼备、隽永飘逸。

而西方哲学强调分析性抽象理性思维,在主观和客观的物象关系上,更注重模仿和再现。因此西方民族的语言极其重视形式、写实和理性,句式结构严谨完整,表达思维缜密、逻辑清晰,用词简洁直观。

以上的中西语言和思维差异,普遍存在在中英旅游文本中。如何将两种拥有不同篇章布局、行文用字、审美修辞的语言通过有效的策略和方法灵活生动地转换,正是专业译者的挑战和责任。

三、目的论与旅游翻译中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

目的论(Skopostheory)是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中的重要理论,它强调了翻译的目的。旅游翻译作为“文化的使者”,应以文化为导向,用正确有效的方法传播信息,让游客对旅游翻译文本喜闻乐见。

1. 意译和音译。

意译就是用目的语(英语)将原语(汉语)词语的意思解释出来,例如钟楼(the Bell Tower)、城墙(City Wall)、马面(Rampart)等。音译就是把原语(汉语)直接用汉语拼音翻译成目的语(英语),但这种方法多用于旅游翻译涉及文化较少的情况,比如地名:西安(Xi’an)、长安(Chang’an)等。在旅游翻译中,对于景区和景点的翻译多采用音译加意译的方式,例如永宁门(Yongning Gate)、大雁塔(Dayan Pagoda)等。

目前,在旅游翻译中采用音译加意译的方法被大多专家和学者所认可,这种翻译方法在方便游客理解的同时,大大传播了中国地名和景区信息,潜移默化中增进了游客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这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表现。

2. 增译和减译。

增译,即在翻译过程中增添理解原文内容必须的背景知识,目的是为了方便外国游客的理解。例如在介绍兵马俑时,一定会提到嬴政,那么这时我们在Ying Zheng之后应增译the first emperor of Qin Dynasty(221 B.C.),作插入语加以解释,那么游客就会有更清晰明确的理解。

另外,中国人在文字表述中往往喜欢有感而发,有时又会出于对仗和音律要求进行重复。但这在外国游客看来十分拖沓冗长,无法突出重点。因此,我们可以删掉一些不重要的修饰性语言,茂陵景区一例句:

作为一国之主的皇帝,在世享尽人间富贵,入土也要繁花似锦,前呼后拥,唯我独尊。

译:Emperor,as the imperator of a country,enjoyed the extreme wealth and luxury when alive and longed for the lasting luxurious treatment after death.

这个例句中,英文翻译并没有机械地逐字逐句翻译,而是删除了汉语中意思相近和重复的部分(繁花似锦,前呼后拥,唯我独尊),简洁地将原文意思表达了出来。这样做使语言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更符合外国游客的阅读和理解习惯。

3. 文化借用。

“借用手法指借典译典,借译语表达式和形象来翻译原语有特定文化含义的表达式和形象,以求等效”。在找不到文化对应词的时候,使用目的语中类似的典故、俚语或委婉语等,往往会增强表达效果,产生文化共鸣。

四、总结

总之,旅游文本中文化因素的处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跨文化交际工作,在翻译实践中,没有一个绝对的模板可以参考,实际采取何种方法也不能一概而论,应灵活地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变通。只有深刻地发现和对比不同的中西文化差异,译文才能被更好地认可和接受,达到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轻松愉快地获取旅游信息的目的,享受旅游的乐趣和文化的熏陶。

参考文献

[1]李长栓.非文学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旅游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 第5篇

【关键词】非文学翻译 旅游翻译 文化因素 目的论

一、旅游翻译

旅游是一种社会活动现象,也是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旅游文本是游客在进行游览时赖以了解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外宣传的媒介。旅游翻译服务的目标群体主要是外国游客和专业学者,目的在于传播旅游信息和景点文化,其质量良莠直接影响着外国游客对中国旅游甚至是中国的印象,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二、旅游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1.旅游翻译中的历史时间问题。笔者曾在西安城墙、钟鼓楼、汉阳陵、茂陵、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各景点进行过有关旅游翻译的调研,在采访中发现,景区景点介绍翻译中关于时间翻译的问题:中国文化习惯按照不同的朝代顺序来表示时间,而大多数外国人习惯用公元纪年法来记录和表示时间,如果在旅游翻译中直接将时间部分译为Tang Dynasty或是Han Dynasty,不了解中国历史的外国游客自然会疑惑不解。因此,旅游翻译中有关的历史时间必须有生动、清晰的说明才有意义。

2.旅游翻译中的物质文化空缺和词汇空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语言的形式和内容自然会有所不同。在旅游翻译的过程中,往往译入语所处的文化传统中缺乏原语所隐含的历史、文化因素,因而很难在目的语中找到与原语等值的词语,文化空缺所产生的词汇空缺以及文化冲突导致的词汇冲突。例如“夫妻肺片”、“洞房花烛”、“金榜题名”等等的“文化负载词”(culture-loaded or culture-bound words)。

3.旅游翻译中语篇层面的行文和修辞差异。不同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不同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这些外化表现在语言的表达方式、修辞方法等方面。中国人主张“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善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强调格物。旅游活动中通常涉及的书画、建筑、手工艺品等等具有深厚人文特点的事物都讲究神形兼备、隽永飘逸。

而西方哲学强调分析性抽象理性思维,在主观和客观的物象关系上,更注重模仿和再现。因此西方民族的语言极其重视形式、写实和理性,句式结构严谨完整,表达思维缜密、逻辑清晰,用词简洁直观。

以上的中西语言和思维差异,普遍存在在中英旅游文本中。如何将两种拥有不同篇章布局、行文用字、审美修辞的语言通过有效的策略和方法灵活生动地转换,正是专业译者的挑战和责任。

三、目的论与旅游翻译中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

目的论(Skopostheory)是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中的重要理论,它强调了翻译的目的。旅游翻译作为“文化的使者”,应以文化为导向,用正确有效的方法传播信息,让游客对旅游翻译文本喜闻乐见。

1.意译和音译。意译就是用目的语(英语)将原语(汉

语)词语的意思解释出来,例如钟楼(the Bell Tower)、城墙(City Wall)、马面(Rampart)等。音译就是把原语(汉语)直接用汉语拼音翻译成目的语(英语),但这种方法多用于旅游翻译涉及文化较少的情况,比如地名:西安(Xian)、长安(Changan)等。在旅游翻译中,对于景区和景点的翻译多采用音译加意译的方式,例如永宁门(Yongning Gate)、大雁塔(Dayan Pagoda)等。

目前,在旅游翻译中采用音译加意译的方法被大多专家和学者所认可,这种翻译方法在方便游客理解的同时,大大传播了中国地名和景区信息,潜移默化中增进了游客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这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表现。

2.增译和减译。增译,即在翻译过程中增添理解原文内容必须的背景知识,目的是为了方便外国游客的理解。例如在介绍兵马俑时,一定会提到嬴政,那么这时我们在Ying Zheng之后应增译the first emperor of Qin Dynasty(221 B.C.),作插入语加以解释,那么游客就会有更清晰明确的理解。

另外,中国人在文字表述中往往喜欢有感而发,有时又会出于对仗和音律要求进行重复。但这在外国游客看来十分拖沓冗长,无法突出重点。因此,我们可以删掉一些不重要的修饰性语言,茂陵景区一例句:

作为一国之主的皇帝,在世享尽人间富贵,入土也要繁花似锦,前呼后拥,唯我独尊。

译:Emperor, as the imperator of a country, enjoyed the extreme wealth and luxury when alive and longed for the lasting luxurious treatment after death.

这个例句中,英文翻译并没有机械地逐字逐句翻译,而是删除了汉语中意思相近和重复的部分(繁花似锦,前呼后拥,唯我独尊),简洁地将原文意思表达了出来。这样做使语言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更符合外国游客的阅读和理解习惯。

3.文化借用。“借用手法指借典译典,借译语表达式和形象来翻译原语有特定文化含义的表达式和形象,以求等效”。在找不到文化对应词的时候,使用目的语中类似的典故、俚語或委婉语等,往往会增强表达效果,产生文化共鸣。

四、总结

总之,旅游文本中文化因素的处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跨文化交际工作,在翻译实践中,没有一个绝对的模板可以参考,实际采取何种方法也不能一概而论,应灵活地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变通。只有深刻地发现和对比不同的中西文化差异,译文才能被更好地认可和接受,达到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轻松愉快地获取旅游信息的目的,享受旅游的乐趣和文化的熏陶。

参考文献:

[1]李长栓.非文学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英语语言教学中文化教育的策略分析 第6篇

【关键词】英语语言教学 文化教育 必要性 策略

一、英语语言教学中实施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一)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语言和文化是一同产生和发展的,每一门语言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英语语言教学中加入文化教育,是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手段。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重要表达形式,所以,语言学习者不仅要学习语言和文化,而且应该清楚地了解语言与文化之间的联系,利用两者之间的关系,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经济生活、历史背景、地理环境、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以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1]。

(二)国际交往日益频繁

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快,各个国家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因此,重视通用语言英语的地位,熟练地掌握英语,提高英语表达能力,避免交往中的文化冲突,是推动我国对外开放政策深化和发展的前提。当前,在语言学习中,许多学生没有注意场合的变化,生搬硬套地使用所学的词汇,或者从中国人的社会文化角度去理解和运用英语语言,容易在交际时产生误会。因此,理解英语文化,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英语,尽量减少文化差异引起的误会,是实施文化教育的目的之一。

(三)加入文化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丰富的文化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学生学习语言的需求,以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在英语语言教学中,导入文化知识,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合适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了解英美文化习俗,掌握英美语言表达习惯,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2]。

二、英语语言教学中实施文化教育的合理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文化教育意识

目前,虽然许多英语教师已经认识到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害怕英语文化会给汉语文化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往往忽视了英语文化知识的介绍。所以,英语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文化教育意识,客观地认识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必要的素材,以便于学生了解和掌握英语语言和英语文化。另外,在开展文化教育中,学生的价值观、宗教、信仰等会不可避免地受到英语文化的冲击,因此,英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的政治和社会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以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

(二)选取合理的文化教育教材

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和依据,因此,英语教师应该选取合理的文化教育教材,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英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能力,选取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英语文化教育教材,以确保文化知识的先进性。同时,在使用教材中,英语教师应该认识到教材固有的缺陷,恰当地指导学生的语法,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3]。

(三)采用科学的文化教育教学方式

英语语言教学需要天然的语言环境,因此,英语教师应该采用科学的文化教育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语言运用环境,锻炼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比如,英语教师可以积极鼓励学生阅读英美原版材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风俗习惯、语言习惯等。同时,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英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技术的优势,利用多媒体、音像、幻灯片等,让学生感受中西文化的差异,丰富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以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在英语语言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英美文化知识,避免文化冲突引起的误会,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因此,英语教师应该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促使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英語教师可以采用对比分析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中西文化差异。同时,英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校园“英语角”的积极作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英语锻炼机会,拓宽学生的英语阅读视野,不断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另外,在教学活动中,英语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锻炼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以确保教学的有效[4]。

三、总结

总而言之,英语文化教育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了解英美文化、掌握英语语言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英语教学应该重视文化教育的地位,适当地传授交际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帮助学生跨越语言知识障碍,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艳玲.英语语言教学中文化教育的策略[J].教育探索,2005(04):68-70.

[2]邢曼珺.英语语言教学中文化教育缺失的策略分析[J].文学教育(中),2013(03):75-76.

[3]陈华.英语语言教学中文化教育路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4(07):42-43.

上一篇:健康发展当代文学下一篇:二次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