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特点范文

2024-07-13

反应特点范文(精选9篇)

反应特点 第1篇

1热裂化反应与催化裂化反的反应特点

通过催化裂化过程中所引起的热裂化与催化裂化两种化学反应, 可将原油中存在的大分子元素油裂化解为小分子烃类, 也可利用缩合反应产生焦炭。在进行催化裂化的反应时, 在特别是温度大于600°的高温时, 利用自由基机理会产生热裂化反应, 而烃类进行热裂化的实际速度通常大于其他反应速度。同时, 在进行热裂化反应中所达到的产物所含化学物质最多的三种为乙烯、a~烯烃和甲烷, 属于无异构烃类, 烯烃与烷烃两者差距并不大[1]。

催化裂化反应的实际运行是基于正碳离子机理, 催化反应需要催化剂所含有的酸性活性, 对催化裂化反应起到重要作用[2], 催化裂化反应所产生的化学物质以c3、C4与异构烃类含量最高[3], 并且其中也含有很多的烯烃。催化裂化过程中所引起的热裂化与催化裂化两种化学反应有着多种特性, 并且伴随工艺条件与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反应结果。现阶段, 一旦使用催化裂化技术, 均是以高温或者大剂油比的操作工艺为主。伴随我国经济与科技的不断提升, 对于生产工艺的也有着更高更困难的要求, 每一家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就是拥有先进的生产工艺与生产技术。随着工艺苛刻度不断提升时, 热裂化反应程度也会逐渐增长, 从而导致热裂化反应中所所生成的产物含有空气与焦炭的成分增加, 致使在进行相关液体产业的生产时, 其产率与质量会不断下降。需要格外注意其技术与工艺过程, 保证生产质量与生产率。

2热裂化反应与催化裂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通过研究催化裂化过程中所引起的热裂化与催化裂化两种化学反应的多种特点, 可更好的掌握影响两种化学反应的多种因素。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在多种条件不断改变的情况下进行试验, 可观察到影响催化裂化过程中所引起的热裂化与催化裂化两种化学反应的多种因素, 可大致分化为温度、剂油比、 原材料性质与时间等四类。在保持进油时间、催化剂含量与速率不变的条件下, 利用调整温度进行研究与观察, 已明确温度是否会对热裂化与催化裂化两种化学反应产生影响。根据结果发现, 在进行催化裂化的反应时, 其温度的变化会对两种化学反应产生一定影响。温度在提升时, 催化裂化反应速率快速增加, 而当温度继续提高至538°时, 速率增加情况会产生变化。当实验温度小于538°时, 催化裂化反应的提升速率的速度小于温度大于538°时的催化裂化反应速率。实验结果说明在多种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其温度提高至538°以上时, 裂化速率增长速度会更快。

通过研究可观察到, 在进行催化裂化的过程中, 剂油比也是影响两种化学反应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所以条件不发生改变的前提下, 通过实验研究进油时间, 确定剂油比对于两种化学反应产生效果变化规律。通过调整剂油比, 会发现催化裂化过程中所引起的热裂化与催化裂化两种化学反应也会随着发生一定程度上的变化。通过剂油比的逐渐增长, 可以观察到参与单位质量原料在进行裂化反应时, 其活性中心的数量不断增长, 进而致使催化裂化反应的各项速率随着增长。所以, 在进行催化裂化的过程中, 通过增加剂油比也可提升热裂化反应与催化裂化反应的实际速率。而剂油比一旦减少, 两种反应的速率提升也会相应的减少。

3结语

通过上文中观察到的催化裂化过程中所引起的热裂化与催化裂化两种化学反应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探索两种化学反应与温度、剂油比、原料性质和反应时间之间的密切联系。利用适宜的催化剂与科学而合理的环境因素, 针对可能影响热裂化反应与催化裂化反应的条件, 进行适当的操作, 并调整周边环境, 最终达到可有效调整与掌控催化裂化过程中出现的热裂化反应与催化裂化反应, 并提升至最佳的反应效果, 使其可以为我国化学行业更好的服务与发展, 提升国内整体的经济效益, 促进化学行业与相关企业的快速进步与高速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催化裂化过程中出现的热裂化反应与催化裂化反应进行详细分析, 从其反应特点与影响因素两方面入手, 以探讨可掌控两种反应的因素所在, 帮助稳定催化裂化的反应过程与提升两种化学反应的速率, 以供参考。

关键词:热裂化反应,催化裂化,反应特点

参考文献

[1]封艳峰.浅析热裂化反应和催化裂化反应的特点和影响因素[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 07:170.

[2]谢道雄, 陈齐全, 雷凡.降低油剂接触温度技术在催化裂化工艺中的应用[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2014, 04:377~384.

反应特点 第2篇

1 前言

近二十年,一些研究者[1]试图把社会认知思想引入到对学习不良儿童的研究中。一方面,从基本心理过程障碍和社会信息加工过程障碍这“两种认知过程障碍”全面探索学习不良的认知发展,另一方面,强调以认知的范式推进学业不良儿童的研究,来理解其学业和社会性发展困难的深层心理机制。这样做的结果既导致了对学习不良儿童研究在内容上的拓宽,也导致了对学习不良儿童在研究方法上的革命。特别是后者,是非常有意义的,它使得我们不再停留在对学习不良儿童特性的描述性归纳,可以深入分析这种“特性”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其深层动因是什么。Dodge等人提出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认为,社会信息加工就是儿童在社会交往中对各种社会性刺激,如他们的表情、动作、话语等赋予意义,并据此决定如何做出反应的过程。受欢迎的儿童或一般的儿童比被拒绝的和被忽视的儿童对意图线索的识别更准确,后者常误以为他人的意图是敌意的.,而采取相应的攻击或退缩行为[1]。周宗奎等人以访谈法考察儿童在社交问题解决策略上的发展特点,发现不同年级、不同社交地位的儿童在解决社交问题上的策略上有着不同的特点[2]。正如有人所推测的那样,学习不良儿童只所以出现更多的心理行为问题,如违纪、焦虑、攻击等,可能是由于学习不良儿童在社会知识的恰当运用、社会知觉技能及角色获得技能上存在缺陷或消极偏好所造成的[3]。而社会知识从某种意义上看,正是关于人的知识,关于人的心理的知识。儿童社会认知能力的低下,也正是因为心理理论的贫乏。

从这个意义上看,当我们以社会认知的范式推进对学习不良儿童的研究时,发现这可以与当前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形成某种互补:一方面,通过对学习不良儿童这一特定对象的研究,心理理论研究领域可以把对象范围扩展到学龄期和青春期;另一方面,儿童不断发展的心理理论是在不断地影响着其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的,我们可以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视角,加强对学习不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乃至社会性发展特点的深层次理解。我们假设认为,学习不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滞后与他们的社会认知能力发展滞后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从内部机制上看,这种滞后可能是由于他们还不能以较为理论化的心理知识来辨析和整合各种社会性刺激。与学习优良儿童相比,他们可能还未形成与其年龄相应的观点采择能力,还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来解释和反应某种社会情境。根据Gnepp和Chilamkurti的观点[4],10岁左右的儿童在根据一些稳定性的因素如人的特质进行社会判断和归因上已经出现了较大的进展,但是我们认为学习不良儿童在社会信息加工过程中,可能难以注意到这些重要的社会线索,从而无法把这些线索同特定的情境结合起来,难以对人们的行为做出准确地预测与解释,从社会信息加工的结果来看,他们无论是在生成反应和评估反应的数量和质量上,都可能不如学习优良的学生。

2 方法

2.1 被试

从温州两所一般小学四年级中抽取学习优良和学习不良两类儿童。学习不良儿童的入组标准是:语文、数学两科平均成绩处于全班下十个百分等级分数以内(10%),班主任明确评定其为学习不良,采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CRT)后确定其智力正常(IQ≥90),没有明显的躯体与精神疾病。学习优良儿童的入组标准则为语文、数学两科平均成绩处于全班上十个百分等级分数以内(10%),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一致认同其学习优良。两组学生各36名,共72名学生参加了本次实验。

2.2 设计与步骤

反应特点 第3篇

一、 2012年-201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I化学反应原理大题考点分布

三年来,化学反应原理大题依据“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的考纲要求进行命题。在内容选择上体现了时代性和实用性,彰显了化学的价值。2012年(27题)以“在塑料、制革、制药等工业中有许多用途的光气合成”为载体,2013年(28题)以“新型能源二甲醚的合成”为线索,2014年(28题)则以“重要有机化工原料乙醇的合成”为素材。考查到的主要内容有化学反应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和电化学等内容。具体考点为:

①化学方程式书写、②盖斯定律应用、③信息条件下化学方程式书写、④平衡常数计算及应用、⑤速率及影响速率因素大小比较、⑥勒夏特列原理应用、⑦电池电极反应及计算、⑧工艺比较等。每一年对以上考点考查的方向及频率略有差别。具体情况见图1(数字①②③④⑤⑥⑦⑧为考点序号,下同)。

由图1比较分析可知,2012年化学反应原理大题涉及到的考点有6个,分别是①②③④⑤⑥。其中①②③⑥考点出现的频次为一次,速率及影响速率因素大小比较出现的频次为三次,平衡常数计算及应用出现的频次为两次。2013年考点较为集中,重点考查方程式书写、勒夏特列原理应用、电池电极反应及计算,出现的频次皆为三次,占试题考点数的90%。

2014年考点共五个,分别为②③④⑥⑧。考点分布较为均匀,重点考查勒夏特列原理应用,出现频次为3次。

二、2012年-201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Ⅰ化学反应原理大题命题特点

1.考点稳中有变,变中有新

“稳、变、新”是高考试题的主旋律,对于同一类型的试题,命题者都会删减某些考点,引入新的考点,在传承中求变求新。2012年-2014年化学反应原理试题考点关系见图2。

从考点关系情况来看,三年都考查到了盖斯定律应用和勒夏特列原理应用。盖斯定律应用主要考查的视角为计算热效应(2012年)或书写信息条件下的热化学方程式(2013年)或求陌生反应的焓变(2014年)等。勒夏特列原理应用的考查手法则相对较灵活,2012年为应用勒夏特列原理来比较温度的大小;2013年则是应用勒夏特列原理进行过程分析。如“分析二甲醚合成反应(Ⅳ)对于CO转化率的影响、分析增加压强对直接制备二甲醚反应的影响、CO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2014年整合了2012年和2013年有关勒夏特列原理考查方式。既有压强大小的判断,又有分析进一步提高乙烯的转化率所采取的措施。

从相邻两年考点关系看,2012年有6个考点,而2013年只涉及到4个考点。其中相同的考点为①②⑥。2013年在2012年的基础上减少3个考点,新增“电池电极反应及计算”。2014年重现了2012年和2013年中的4个考点,新增了“工艺比较”。

2.植入新知识,突出考查考生重组信息的能力

考纲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分为“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其中“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能力”排在第一位。纵观近三年来化学反应原理试题,它主要考查考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2012年-2014年化学反应原理大题中的新信息详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近三年来,化学反应原理大题都植入一些新知识,信息呈现方式有文字描述、坐标图和定义等。解答形式为书写信息条件下的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求焓变及热效应、根据给出的定义进行相关计算,依据坐标图分析解答等。在试题中植入新知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测试考生重组信息的能力。

3.隐藏部分信息,提升设问难度

化学反应原理形成是一个抽象与概括的过程,因此在解答此类试题时,考生必须依赖试题的载体,运用抽象思维与概括思维,对试题信息进行筛选、重组、整合,然后输出原理。命题者若将部分信息隐藏起来,试题的难度便会陡然增加。这就要求考生不但要具备灵活的思维,还要有扎实的基础。

2012年化学原理大题中的第(2)问:“已知CH4、H2和CO的燃烧热,计算生成1 m3(标准状况)CO所需热量?”,该问主要是考查教材新增内容盖斯定律。从江西省的阅卷数据看(下同),考生的正确率为1.4%。正确率如此之低,一方面说明考生不会灵活运用盖斯定律解决相关问题,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此问隐藏了人教版《选修2》中的“一碳化学”和“高温重整”关键内容。很多考生将CH4与CO2进行高温重整生成的产物写成了CO和H2O,而不是CO和H2。

2013年化学反应原理题第(1)问:书写“工业上从铝土矿制备较高纯度Al2O3的主要工艺流程的化学方程式?”,当年该问的零分率为79%。为什么呢?因为没有告之铝土矿中还含有Fe2O3、Ga2O3、CaO、MgO、SiO2等杂质。该问意图是考查工业制铝的工艺流程,属于知识再现型问题。但因隐藏铝土矿所含杂质的信息,难度系数仅为0.082。同样该题的第(5)问:“列式计算能量密度?”,此问目的是测试学生即学即用能力。虽然能量密度以定义的形式给出,但是缺少法拉第常数或电子的电量,当年整个江西省仅有78人答对此问。

2014年化学反应原理大题第(2)问:“与间接水合法相比,气相直接水合法的优点?”,此问的参考答案为“污染小、腐蚀小”。很多考生回答了“无需催化剂”或“产品利用率高”或“无副产物”等。间接水合法制乙醇的副产物主要是乙醚。其优点是反应条件温和、乙烯的转化率高。其缺点是生产流程长、浓硫酸对设备腐蚀严重。而直接水合法制乙醇的副产物除乙醚外,还有乙醛、丁烯、丁醇及乙烯聚合物等。其优点是直接合成乙醇,生产流程短、以固体酸(磷酸)作催化剂,减少对设备腐蚀。其缺点是乙烯的转化率低。由于试题缺少以上两工艺优缺点的关键信息,仅给出两工艺的原理,考生要正确回答此问,多少要凭点运气。这是导致此问得分率极低的主要原因。

总的来说,2012年-201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Ⅰ卷化学反应原理大题选材上体现浓浓的化学价值观,试题在稳定中求变求新,既考查考生应用化学原理解答新情景的能力,也注重考查他们的基本知识及对教材的熟悉程度。试题创新地植入某些新知识,测试考生的学习潜能。通过隐藏部分信息,提升试卷的区分度。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特点分析 第4篇

1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我院成功上报至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中心的149例ADR报告。对报告按引起ADR的药品种类、临床表现及报告人职业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给药途径与ADR关系

149例ADR报告中, 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常见, 为140例占总例数的93.9%, 口服、静脉注射各4例各占2.7%, 胸腔内注入1例占0.7%。

2.2 上报人员职业

149例ADR报告中, 上报人员中护士127例占85.2%, 药师22例占14.8%。

2.3 药物种类

149例ADR报告共涉及药品数量62种, 其中抗菌药物引起的ADR 63例占42.3%;中药制剂和肿瘤用药引起的ADR各为17例占11.4%。各类药物发生ADR的构成比见表1。

2.4 ADR涉及的器官/系统分类及临床表现

149例ADR报告中, 由药物所致的器官/系统损害, 以皮肤最为常见, 临床表现多为皮疹、瘙痒、斑丘疹、潮红、剥脱性皮炎等, 共75例占50.3%, 其他详见表2。

3讨论

3.1 静脉滴注是引发ADR的主要给药方式

我院静脉滴注给药发生ADR的比例排首位占93.9%, 与国内文献报道是一致的[1]。静脉给药基本在医院进行, 静脉给药时药物直接进入人体, 无肝脏首过效应, 药物浓度较高, 有利于快速到达病变器官或组织并维持有效浓度, 起到治疗的作用;静脉给药也有不利的一面, 药物浓度较高, 对机体的刺激性也相应增强;其次, 注射剂为保持稳定性需要加入缓冲液、防腐剂或其他添加剂等, 这些物质也有可能使患者发生不良反应。通过现场调查临床发生的ADR因素来看, 药液配伍不当、浓度过高、pH值、渗透压、微粒、配制液体放置的时间过长、滴注速度过快过慢以及患者的体质等均可能导致ADR的发生。

3.2 让医师成为ADR上报的主角

据统计, 在英国ADR报告中有75%来自医师[2]。本院报告人来源中, 临床护士报告127例占85.2%, 药师22例占14.8%, 无医师上报记录。说明我院临床医师对ADR自愿报告体系缺少基本认识或者是不关注。医师、护士在日常的医疗工作中, 处于报告ADR的第一线, 在第一时间接触患者, 便于详细描述ADR的临床表现, 有利于ADR因果关系的评价。目前临床药学的开展, 有利于让药师直接参与临床实践, 结合本专业特长, 给医师用药提出合理建议, 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同时对ADR评价更全面。

3.3 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 并重视中药制剂引发的ADR

由表1可见, 抗菌药物引发的ADR高居首位占42.3%, 这与目前各医疗单位广泛应用抗菌药物密切相关。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性, 是人类健康的最后一道屏障, 但随着其在临床中的不合理使用甚至滥用, 致使耐药菌株不断出现, 从而导致真菌感染, 直至无药可用, 给未来临床用药构成极大的潜在威胁。因此, 应加强抗菌药的监管、临床医师应了解本地区和医院致病原的耐药性及致病菌的流行趋势, 严格掌握用药指征, 按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指导原则》合理应用, 避免不合理的联合用药、用药剂量过大、疗程过长等因素造成的抗菌药物滥用和ADR增多的现象。

中药制剂引发的ADR也不容忽视[3], 由表1可见, 它与肿瘤用药并排第2位, 占11.4%。随着中医药研究的日益深入, 由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如“鱼腥草注射液事件”、“刺五加注射液事件”等, 中药临床市场存在的安全隐患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

3.4 加强收集一些不易发现的、严重的ADR

由表2可见, ADR涉及的系统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的发生率较高, 共75例占50.3%, 其次为消化系统22例占14.8%。这与药物对皮肤/附件或消化系统的损害表现出来的症状明显有关, 易于发现和诊断。这2类ADR, 一般予以停药或者给予抗组胺等药后症状即减轻或消失。而一些不易观察到的ADR如肝肾损害、血液系统损害以及一些严重的ADR如呼吸困难、呼吸抑制等, 虽发生例数不多, 仍应引起足够重视[4]。

4结论

我院ADR报告上报数据量太少, 从总体来说, 抗菌药物是不良反应监测的重点, 应加强监测由中药制剂引发的ADR。在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下设立医院ADR监测委员会, 由医学、药学、护理及医院管理等方面的专家组成, 负责医疗机构ADR监测的指导、培训、监督和管理等工作。建立医院ADR数据库, 编写《药讯》, 将最新的ADR信息传递给临床医师[5], 进一步改进和完善ADR上报工作。

参考文献

[1]何鸽飞, 张顺芝, 陈恒, 等.36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南药学, 2009, 7 (2) :152-154.

[2]Li Q, Zhang SM, Cheng HT, et al.Knowledge and attitudesurvey of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to adverse drug reaction in Wuhan, China[J].Chinese Medical J, 2004, 7 (6) :856.

[3]张丽, 赵怡婷, 陈冰.623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9, 9 (2) :151-153.

[4]娄育红, 范广健, 付丽红.2008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9, 9 (7) :554-556.

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的特点探讨 第5篇

合理用药始终与合理治疗伴行,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课题,也是医院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医院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用药,其核心是保障临床治疗中的安全用药。下面笔者结合临床工作实践,并结合文献,对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问题做一点粗浅探讨。

1 抗生素滥用,导致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药物不良反应已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而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在我国临床中已非常普遍。有资料表明,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0%,二级医院为80%,一级医院为90%[3]。抗生素的滥用,不仅使药物使用率过高、导致医药费用的急剧上涨,同时也给临床治疗上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现在,很少有医生对抗生素进行过系统、全面的了解,使用的盲目性很大,在选择抗生素时不加思考,不重视病原学检查,迷恋于“洋、新、贵”,盲目的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或几种抗菌药同时应用,致使大量耐药菌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医疗费用也越来越高。临床上很多严重感染者死亡,多是因为耐药感染使用抗生素无效引起的。ADR以抗生素位居首位。

比如说上呼吸道感染,有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的,但临床上使用抗生素的却不在少数。滥用的后果是在宏观上造成细菌的抗药性增强,抗生素的效力降低甚至丧失,最终导致人类无药可用;在微观上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药源性损害。由于人体内部有许多菌群,正常情况下他们相互制约,形成一种平衡,抗生素的滥用就可能对某些有益菌群造成破坏,使一些有害菌或病毒乘虚而入导致二重感染甚至死亡。另外,临床分科过细,医师缺乏正确的抗菌药物知识;正确的药品信息获取困难;医师缺乏全面的药学知识等,也是导致用药错误的重要原因。长时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把抗生素当作家庭的常备药,稍微有些头痛脑热就服用;而有一些患者主动要求用好药、贵药,就更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细菌耐药的发生。

由此看出,合理用药不仅仅是医学问题,也不仅仅是临床医师需要注意的问题。要真正做到合理用药,医生、患者、药师、药品管理部门需要互相协作才能得以实现。

2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导致ADR的原因十分复杂,而且难以预测。主要包括药品因素、患者自身的因素和其他方面的因素。

2.1 药品因素

(1) 药物本身的作用:如果一种药有两种以上作用时,其中一种作用可能成为副作用。如:麻黄碱兼有平喘和兴奋作用,当用于防治支气管哮喘时可引起失眠; (2) 不良药理作用:有些药物本身对人体某些组织器官有伤害,如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能使毛细血管变性出血,以致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瘀斑; (3) 药物的质量:生产过程中混入杂质或保管不当使药物污染,均可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 (4) 药物的剂量:用药量过大,可发生中毒反应,甚至死亡; (5) 剂型的影响:同一药物的剂型不同,其在体内的吸收也不同,即生物利用度不同,如不掌握剂量也会引起不良反应。

2.2 患者自身的原因

(1) 性别:药物性皮炎男性比女性多,其比率约为3∶2;粒细胞减少症则女性比男性多; (2) 年龄:老年人、儿童对药物反应与成年人不同,因老年人和儿童对药物的代谢、排泄较慢,易发生不良反应;婴幼儿的机体尚未成熟,对某些药较敏感也易发生不良反应。调查发现,现60岁以下的人,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9% (52/887) ,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则为15.85% (113/713) [4]; (3) 个体差异:不同人种对同一药物的敏感性不同,而同一人种的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的反应也不同; (4) 疾病因素:肝、肾功能减退时,可增强和延长药物作用,易引起不良反应。

2.3 其他因素

(1) 不合理用药:误用、滥用、处方配伍不当等,均可发生不良反应; (2) 长期用药:极易发生不良反应,甚至发生蓄积作用而中毒; (3) 合并用药:两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5%,6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15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5]; (4) 减药或停药:减药或停药也可引起不良反应。例如治疗严重皮疹,当停用糖皮质激素或减药过速时,会产生反跳现象。

各种药品都可能存在不良反应,中药也不例外,只是程度不同,或是在不同人身上发生的几率不同。出现药品不良反应时也不必过于惊慌,患者用药时,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如果出现了较严重或说明书上没有标明的不良反应,要及时向医生报告。

3 怎样做到安全用药

(1) 不能轻信药品广告。有些药品广告夸张药品的有效性,而对药品的不良反应却只字不提,容易造成误导; (2) 不要盲目迷信新药、贵药、进口药。有些患者认为,凡是新药、贵药、进口药一定是好药,到医院里点名开药或在不清楚自己病情的情况下就到药店里自己买药,都是不恰当的; (3) 严格按照规定的用法、用量服用药物。用药前应认真阅读说明书,不能自行增加剂量,特别对于传统药,许多人认为多吃少吃没关系,剂量越大越好,这是不合理用药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 (4) 药品消费者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用药后如出现异常的感觉或症状,应停药就诊,由临床医生诊断治疗。这里需要告诫药品消费者的是,有些人服用药品后出现可疑的不良反应,不要轻易地下结论,要由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地进行因果关系的分析评价。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问题的日益关注,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已经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国家正在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尽量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给人们造成的各种危害。因此,人们应抱着无病不随便用药,有病要合理用药,正确对待药品的不良反应的态度,正确的服用药物和保管药物,不断提高用药水平,从而达到真正的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徐年卉, 林国生, 付洁, 等.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的经验探讨.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2, 12 (2) :143-144.

[2]唐镜波.合理用药的评价与实践要点.全军临床合理用药研讨班论文摘要汇编, 1990, 64.

[3]刘振声, 金大鹏, 陈增辉.医院感染管理学.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0, 314.

[4]孙定人.药物不良反应.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 103.

反应特点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5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23例由比索洛尔所致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均大于35岁, 原发疾病为高血压1~2级、心肌梗死、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所有患者均采用比索洛尔进行治疗。23例患者中, 男15例 (65.22%) , 女8例 (34.78%) ;年龄36~76岁, 其中36~39岁者7例 (30.43%) , 40~49岁者0例 (0) , 50~59岁者6例 (26.07%) , 60~69岁者7例 (30.43%) , 大于70岁者3例 (13.04%) 。患者发病年龄无明显规律。

1.2 方法

将以上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 对患者的一般资料、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原发疾病、用药剂量、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不良反应的处理与转归等展开回顾性分析, 对比索洛尔引起的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发生时间

经统计, 本组患者的不良反发生时间为用药后10min至49天, 平均为 (10.1±1.2) 天, 其中30min内出现不良反应者2例 (8.70%) , 30min至1天内出现不良反应者5例 (21.74%) , 3~6天出现不良反应者1例 (4.35%) , 6天以后出现不良反应者12例 (52.17%) , 3例 (13.04%) 患者不良反应出现时间不详。由此可知, 用药6天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比例最高 (P<0.05) 。

2.2 原发疾病分布

经统计, 本组23例患者中原发疾病为高血压者12例, 占52.17%;心肌梗死和冠心病者5例, 占21.74%;其他疾病者6例, 占26.09%。结果表明, 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高血压疾病所占比例最高 (P<0.05) 。

2.3 用药剂量

经统计, 本组23例患者均为口服给药, 其中应用常规剂量2.5~5.0mg/d者18例, 占78.26%;剂量为5.0mg/d者4例, 占17.39%;剂量为0.25mg/d者1例, 占4.35%。结果表明, 用药剂量为2.5~5.0mg/d者所占比例最高 (P<0.05) 。

2.4 不良反应临床表现

经统计发现, 本组中因比索洛尔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累及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等, 详见表1。

2.5 治疗与转归

本组23例患者均在出现不良反应后立即停药, 并依照不良反应类型和病情实施对症治疗:对于呼吸骤停者给予胸外心脏按压、吸氧以及新三联静滴, 实施麻醉气管插管, 呼吸机辅助治疗后呼吸恢复正常, 于48h后撤机, 所有自主症状均得到好转[2]。全部患者均治愈, 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比索洛尔为高选择性β1受体拮抗剂, 不存在内在的拟交感活性与膜稳定活性, 因此对支气管平滑肌和血管平滑肌的β1受体具有较高的亲和力, 在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但是近几年关于比索洛尔在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多, 因此本文对近10年内我院出现的比索洛尔所致不良反应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 23例患者中, 男性多于女性, 但年龄没有表现出显著的规律;原发疾病多为高血压;给药剂量为常规剂量, 即2.5~5.0mg/d[4];给药方式均为口服;不良反应出现时间多为给药6天后;累及系统主要为心血管、内分泌、泌尿、呼吸系统等:心血管系统临床表现主要为室房阻滞、窦房阻滞、房颤, 内分泌系统主要临床表现为继发性闭经, 泌尿系统主要临床表现为肾衰, 呼吸系统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呼吸骤停等。所有患者经对症处理或停药后均得到治愈, 无死亡病例。

综上所述, 比索洛尔可诱发多种不良反应, 且其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无明显相关性, 可能与性别、用药剂量、给药方式、原发疾病等有关。临床上使用比索洛尔时应明确其适应证, 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 并在用药后密切观察, 提高用药安全性,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摘要: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引起的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临床特点。方法:对比索洛尔引起不良反应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 男性多于女性, 且多于用药6天后出现不良反应症状;导致不良反应的用药剂量多为2.55.0mg/d;不良反应累及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等;所有病例经对症处理或停药后均痊愈, 无死亡病例。结论:比索洛尔可引起诸多不良反应, 累及多种组织器官, 且存在明显性别差异, 临床应给予高度重视。

关键词:比索洛尔,不良反应,临床特点,一般规律

参考文献

[1]周兰兰.口服康忻致呼吸骤停1例[J].东南国防医药, 2009, 11 (4) :332-339.

[2]李金源, 兰正花.国产比索洛尔致急性肾衰竭1例[J].福建医药杂志, 2010, 28 (1) :182-183.

[3]曹悦鞍, 彭朝胜, 龙南展.高血压患者服用比索洛尔治疗心悸致剧烈咳嗽[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9, 11 (1) :58-59.

反应特点 第7篇

1 临床资料

本组120例均为2009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创伤患者,其中男87例,女33例,平均年龄为37岁;主要的致伤原因有自然灾害、车祸、爆炸伤、暴力、机械绞轧伤、高空坠落伤等[2]。

2 创伤患者的心理反应

2.1 心理问题

2.1.1 无助

创伤患者送到医院后就完全依靠陌生的医务工作者进行治疗护理,包括各种治疗项目甚至患者基本的生理需要都由陌生的医务工作者完成。此外,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并与家人的分离使患者产生无助的感觉。

2.1.2 羞辱

创伤患者每天必须接受各项治疗和护理,特别对ICU的患者,一些项目可能会使患者产生羞辱感,如大小便护理、直肠检查等。其中很多患者可能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完成这些操作,但当患者苏醒时回忆这种经历就会本能的产生羞辱感[3]。

2.1.3 身体形象改变

这一问题多出现在严重创伤使身体或面貌发生改变的患者,每个人的身体形象都是与生俱来的,是一个人生理上的外在表现。但严重创伤患者身体形象将受到损害,因此而引发的一种恐惧和不认同的心理改变。

2.1.4 精神症状

创伤患者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遭受如此打击,心里充满恐惧等导致精神意识的改变。

2.2 心理反应特点

2.2.1 焦虑

患者在毫无预知的情况下突然受伤,并且患者不了解病情而产生期待性焦虑;进入ICU与亲人隔离,使其出现分离性焦虑,担心自己造成的事故或过失导致无辜受害者,会出现急性心理创伤后的“情绪休克”状态。

2.2.2 惊慌和恐惧

患者突然受伤害怕死亡、疼痛,担心日后残废及对事故的负罪感等,都会使患者表现出惊慌和恐惧的心理。若患者是家里唯一有经济收入者,患者担心自己将来残疾而拖累家庭和亲人,也容易使患者出现恐慌的心理[4]。

2.2.3 孤独与忧郁

多数患者是在突发事件后被紧急送入医院,对突然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而进入医院这陌生的环境缺乏心理准备。尤其是ICU中的患者,亲人不宜进出而医护人员繁忙,缺少与患者交流时间,因此很多患者在病情稳定后会感到很忧郁而产生孤独感。

2.2.4 愤怒

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回想整个事件而表现出焦躁不安、心神不宁、暴躁易怒,无法理解为什么自己这么倒霉;为什么这件事就发生在自己身上等,经常莫名其妙的发怒,不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3 护理对策

3.1 创造良好的医护形象

医护工作者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时刻保持沉着、冷静,面对患者要有信心、热情、细心。对于不同心理状态的患者,针对具体病情,对其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安慰患者消除其心中的恐惧和焦虑情绪。护士在进行各项检查操作时尽量避免暴露患者的身体,尊重患者的人格。以严肃认真的态度,紧张而有序的进行各项工作,树立良好的形象[5]。

3.2 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

居住环境的好坏与患者心理和身体恢复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要时刻保持病房安静整洁,各种仪器摆放要整齐。室内可以摆放一些花卉和盆栽等,或放一些轻音乐,缓解室内紧张的氛围,尽可能使患者感到身心愉悦,乐观向上,使患者有正常生活的感觉[6]。

3.3 做好沟通交流的工作

护士要尽快让患者适应ICU(病房)环境,主动多次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情况,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向患者详细耐心的介绍病情,做好健康宣传。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创伤患者的心理行为和反应特点, 探讨相应的护理。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创伤患者120例, 分析其心理反应特点, 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研究发现创伤患者的主要心理问题包括无助、羞辱、身体形象改变、精神症状, 心理反应主要表现为焦虑、惊慌和恐惧、孤独与忧郁、愤怒。结论 创伤不仅可以引起机体应激反应, 导致全身各个系统多方面的生理改变;同时也引起心理应激, 导致心理创伤, 产生一种危机感, 并引起患者心理行为的改变, 正确疏导患者心理行为问题, 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 加快患者身体恢复。

关键词:创伤患者,心理行为反应,护理对策

参考文献

[1]王国戗, 牛菊霞.骨创伤患者血清脂蛋白 (a) 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J].检验医学, 2010, 25 (7) :536-538.

[2]沈伟锋, 李辉, 马岳峰, 等.创伤患者住ICU期间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1, 20 (6) :588-592.

[3]陈卫强, 李辉, 马岳峰, 等.浙江省8家医院创伤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1, 20 (3) :297-301.

[4]杨帆, 刘亚波, 王满宜, 等.创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与D-Dimer的相关性[J].山东医药, 2010, 50 (44) :20-21.

[5]赵丽娟, 刘燕, 雷玉萍, 等.护士陪伴对减轻创伤患者早期不良情绪反应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 (2) :27-28.

浅析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 第8篇

关键词: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特点,规律

药物治疗是临床上治疗各种疾病的重要方式, 特别是抗菌药物的使用十分广泛。近年来, 随着抗菌药物种类的不断增多, 其临床使用的不合理现象也逐渐增多, 导致抗菌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增加, 给患者的临床治疗质量带来了不良影响[1]。因此, 研究抗菌药物使用时所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 对于指导临床合理、安全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院对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且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138例, 男74例, 女64例, 年龄为2~82岁, 平均年龄为 (43.5±2.4) 岁。138例患者中, 47例患者为住院科室, 42例患者为门诊科室, 26例患者为普外科, 23例患者为其他科室。

1.2 方法

对入选患者均进行年龄、性别、药物使用情况、用药过敏史、用药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数据进行记录分析, 参考国家不良反应检测中心制定的标准对其因果关系进行评价[2]。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段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8例抗菌药品不良反应患者中, <7岁的患者4例, 占2.9%;7~18岁的患者16例, 占11.6%;19~60岁的患者86例, 占62.3%;>60岁的患者32例, 占23.2%。

2.2不同种类抗菌药物引发不良反应情况

138例患者中, 引发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抗菌药物依次为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 具体数据见表1。

2.3 不良反应临床表现

138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患者, 其中55例患者发生在皮肤及附件上, 占39.9%, 28例患者发生在消化系统, 占20.3%, 13例患者发生在神经系统, 占9.4%, 具体数据见表2。

2.4 临床治疗后转归情况

138例患者中68例患者停药后治愈, 占49.3%, 70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后显著好转, 占50.7%。其中, 102例对原有疾病的治疗影响较小, 占73.9%, 28例病程延长, 占20.3%, 8例病情加重, 占5.8%。

3讨论

抗菌药物作为临床一种广泛使用的药品, 已被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中, 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抗菌药物在使用过程中会引发一些不良反应, 需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3]。在临床用药时, 要对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准确评估,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并且给予患者正确的用药指导, 严格控制药物的使用剂量, 最大程度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本研究结果显示, 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患者性别无关, 与患者年龄有关, 在20~60岁年龄段发生率较高。皮肤及附件、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9.0%和20.3%, 证明药物不良反应累及皮肤附件或消化系统时症状明显, 易于发现。血液系统及泌尿系统不良反应肉眼难以观察, 其可能与发现不良反应及对其他系统、气管造成损害还存在一定不足。因此, 需加强对肝、肾功能、血液系统等临床检验, 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漏报率。综上所述, 医护人员应根据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严格控制药物的使用, 用药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 从而降低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张士洋, 程军.陈志武, 等.350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安徽医药, 2011, 15 (4) :516-518.

[2]韩晓杰, 武常亮.老年人的合理用药与注意事项[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16 (25) :264-265.

[3]刘乃光.医院中被忽视的影响患者用药安全的因素[J].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 (15) :159-160.

反应特点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0月海安县李堡中心卫生院的126份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注射用抗菌药物主要有头孢唑肟、头孢地嗪、头孢他啶、头孢西丁、五水头孢唑啉、阿莫西林舒巴坦、美洛西林、青霉素、奥硝唑、克林霉素、头孢米诺、依替米星、阿奇霉素、加替沙星、磺苄西林、头孢吡肟。口服抗菌药物主要有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庆大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氧氟沙星、头孢克肟、氟康唑等。外用抗菌药物主要有硝酸咪康唑、红霉素。

1.2 方法

按照患者的一般情况、给药途径、药品种类、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等方面对126份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多因素汇总分析, 分析探讨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及规律。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及性别分布

126例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患者中女70例, 占55.6%, 男56例, 占44.4%;40岁以下的患者44例, 占34.9%, 40岁以上的患者82例, 占65.1% (见表1) 。

2.2 抗菌药物的种类分布

126例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中以头孢菌素类最多, 占43.7%, 具体见表2。

2.3 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

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主要涉及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等, 具体见表3。

2.4 不同给药途径和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

抗菌药物主要给药途径有静脉注射、口服给药、肌肉注射、局部外用给药等, 其中, 静脉注射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 占84.9%, 具体见表4。

2.5 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程度及转归

126例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患者中, 严重程度一般占93.6% (118/126) , 较严重占4.8% (6/126) , 非常严重占1.6% (2/126) 。

3 讨论

抗菌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等[3]。本研究结果显示, 126例患者中消化系统反应72例 (57.1%) , 过敏反应22例 (17.5%) , 神经系统反应12例 (9.5%) , 心血管系统反应8例 (6.3%) , 泌尿系统反应5例 (4.0%) , 呼吸系统反应2例 (1.6%) , 其他5例 (4.0%) 。可见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以消化系统反应和过敏反应占多数。

本研究数据显示, 126例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患者中女性70例, 占55.6%, 男性56例, 占44.4%, 女性略高于男性。这说明在使用抗菌药物时, 女性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更大。在年龄方面, 发生不良反应的40岁以下患者占34.9%, 而40岁以上患者占65.1%, 40岁以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40岁以下患者, 提示中老年人使用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更大。这可能跟患者的年龄、机体功能等因素有关。中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因素, 身体各器官功能都在逐渐退化, 再加上中老年人所患的基础疾病较多, 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时候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4]。

抗菌药物一般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 包括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氟喹诺硐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氨基糖苷类等[5]。抗菌药物在一定浓度下对病原体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在抗感染治疗中[6]。头孢菌素类抗菌作用强、耐青霉素酶、临床疗效高、毒性低、过敏反应少, 且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均具有很好的抑菌作用[7]。青霉素类对革兰阳性菌、嗜血杆菌等均具有很好地抑制作用[8]。本研究数据显示, 126份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中, 引起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种类主要包括头孢菌素类 (43.6%) 、青霉素类 (16.7%) 、氟喹诺硐类 (7.1%) 、大环内酯类 (14.3%) 、氨基糖苷类 (5.6%) 等。其中, 头孢菌素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原因为头孢菌素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疗效显著等优点, 在临床应用较多;同时由于头孢菌素类药物种类比较多, 在使用的过程中, 如果医师按照各种药物的标准规范进行用药方面略有不周, 联合用药、药物浓度高、用药剂量较大、用药疗程过长等, 均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9]。

本研究数据还显示, 126例患者中静脉注射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占84.9%, 口服给药占7.1%, 肌肉注射占5.6%, 局部外用给药仅占2.4%, 其中, 静脉注射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 而口服和肌肉注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低, 说明使用抗菌药物时不同的给药方式也会引起不良反应发生率攀升, 静脉注射给药更易引起不良反应。原因可能与静脉注射的药物直接进入血管, 血药浓度较高, 对机体刺激性更强有关;此外, 还和注射液的p H值、渗透压、微粒以及其他外部因素等有关[10]。

综上所述, 在使用抗菌药物同时要不断学习抗菌药物的相关知识, 明确不同种类药物的药效及使用规范, 综合考虑患者性别、年龄等具体情况, 科学、合理的用药方案和给药方法可降低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发生率, 提高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11]。

摘要: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及规律。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0月海安县李堡中心卫生院的126份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 分析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及规律。结果 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女性发生率 (65.1%) 高于男性 (34.9%) , 引起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种类中以头孢菌素类最多 (占43.7%) , 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反应和过敏为主, 在给药方式上, 静脉注射造成的不良反应最多 (占84.9%) 。结论 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以及其他方面。为了降低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要注意患者的性别、年龄等特点, 强化用药方案和给药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 以保证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上一篇:胶州湾地区下一篇:风电电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