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文学范文

2024-07-05

体育文学范文(精选9篇)

体育文学 第1篇

关键词:内在联系,历史背景,发展演变,多重功能

文学起于思,落于笔;体育起于出生,落于行动。一静一动,一用脑一用体,天然的差别,迥异的模式,但却殊途同归的成为了人类劳动生活之余的娱乐表达形式,甚至于逐渐互相交融。

1 体育和文学的相似性

从历史起源看,艺术起源于劳动。从哲学角度看,马克思主义认为,尽管劳动实践与体育运动有较大差别,但体育作为一种客观的实践活动,与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劳动实践活动是有密切联系的[1]。所以,生产劳动可以说是文学与体育共同的产生源泉。

而从心理功能角度来考察,文学和体育共同有着共同功能: “宣泄内心情感,平衡身心。”正是有了这样的相似性,体育文学才有了滋生的土壤。运用文学创作的技巧和手法,将体育运动中的瞬间辉煌转变为永恒之美,不仅抒发出了自由的体育运动中所激发出的情感,而且能揭示出体育与社会更深刻更复杂的联系。

2 大唐盛世

众所周知,唐代疆域辽阔,国力强盛,中外之间、国内各民族之间交流频繁,使得唐文化领先于世界。“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封建社会顶峰的繁荣时期,使得唐朝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巨大的成果,体育文化因其由劳动、战争等多种生活演变而来,就更是发展迅猛,成果璀璨。

3 体育生活

文学是一门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所以研究文学这门艺术就不能空谈,而是要落实到其本源生活中去。体育文学就更是如此,因为文学和体育有着天然的主客观之间的差异性,这其中的研究就更要踏踏实实的深入观察,才不会流于表面文章,言而无物。

在繁荣昌盛的历史背景下,人民生活富足,有了空闲时间,自然也就有机会去接触一些愉悦身心的活动,体育活动在强身健体的同时又能满足人民精神文明需求,也就因此开始并不局限于一些贵族阶层,而是逐渐被更多的基层民众所了解、尝试、发展以至于兴盛起来。所以了解唐代体育文学,就要先了解这些体育活动都有什么[2]。

蹴鞠即古代足球,唐朝开始将兽毛填充的实心皮革缝制足球发展成动物膀胱作球胆的充气皮球,可见进步之巨大。捶丸或击鞠,球仗击球运动的统称,在唐朝分为骑打(即马球)和步打球(类似于曲棍球),步打球因规则演变有了后来的捶丸分支,减少了身体对抗,发展出类似于高尔夫球和门球的运动。射柳、骑马射靶、角抵、摔跤。另有放风筝、荡秋千、龙舟竞渡、拔河、登高、围棋、舞蹈等源远流长的有着民族特色文化底蕴的运动。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特定时期的文化贡献,唐代体育有两个鲜明的标志性特色。首先,女子体育运动的兴起。封建社会“男尊女卑”众人皆知,社会地位低下的妇女们深居闺中,被限制了参与社会活动和体育活动的权力。但是李唐王朝起源于“五胡”杂居地带,受鲜卑遗风影响,妇女的社会地位较高,于是带动了大唐女性整体的社会地位提升,加之唐朝有着著名的千古唯一女皇武则天,改朝换代母仪天下,造成女权的觉醒和解放。有些运动特别划分出了适合女性的规则,从而区别于男子体育项目,如“驴鞠”又称“小打”,就是从“骑打”减少了对抗环节演变而成的女性特有运动[3]。而且女性有着身体柔美的特点,使得女子秋千、女子蹴鞠等活动成为传统节日里靓丽的风景线。其次,唐代体育出现了专业化和团体化,诸如“棋诗诏”、“打球供奉”、“球工”、“射生马队”、“马伎”、“相扑朋”、“步打球宫女”这在体育史上都可以说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那么,有着如此空前繁荣的体育生活,其相应的产物体育文学,当然也将借此机会蓬勃发展,登上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所有的进步与变革,都将被永恒的文字所记录和宣扬给世人。

4 体育文学极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具备的多重功能

一般提到或是研究到体育文学,人们都会进入一个误区,就是将这种文字表达形式染上极其浓重的文学色彩。没错体育文学是文学不假,但是因为古代大环境的特定历史背景之下,文章即便是加入了一些创作和文学内容,它也依然有着现代文学所不具有的多重功能包容性,也就是“文学”一词较之现代更为广义,而不像现代通常意义上的文学所划分的那么详细。

4.1 报纸功能

其实就现在的观点来看,体育文学有点类似于古代版的报纸或者旅游广告。像报纸是因为古代交通不便,通信系统并不发达, 信息相对闭塞,人们有了闲暇时间却无从知晓当前的主流精神娱乐生活是什么,道听途说并不完全可信而且也不真切具体,于是体育文学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4]。比如唐人康拼的笔记小说《剧录谈》中的生动描述:“京兆府一小官吏,日行至长安城某条街道, 时春雨初霁,有一三鬟女子,年方十六八,衣装褴褛,穿木屐于道侧槐树下,值军中少年蹴鞠,接而送之,直高数丈,于是观者渐众”。看到此文的全国各地民众都会了解到,原来在文化中心的王城之中, 女子蹴鞠已经很普遍,因为街边随便一个女孩就会,而且蹴得好还会很受欢迎,因为“观者渐众”,这样女子蹴鞠就会更为人们所接受和津津乐道了。又如女诗人鱼玄机的《打球作》:“坚圆净滑一星流, 月仗争敲未拟休。无滞碍时从拨弄,有遮栏处任钩留。不辞宛转长随手,却恐相将不到头。毕竟入门应始了,愿君争取最前筹”。这首诗不光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女子步打球的精彩和活泼,更是向世人介绍了这项运动的规则技巧和胜利诉求,使得这项运动更加广为人知并发扬开来,这是当今电子信息时代的文学作品中所很少具有,或者说不需要具有的一种文学功能。又如《旧唐书》中记载, “日本国王子入朝贡方物,王子善棋,帝令待诏顾师言与之对手,因双方水平相当,比赛进行的异常激烈,至三十三下,胜负未决。师言惧辱君命,而汗手凝思,方敢落指,苦战之后,王子瞪目缩臂,已伏不胜”。这段文章不但写出了围棋比赛中的紧张气氛,还让民众知道了当时中日邦交、以棋睦邻等一系列时局环境,在古代,已经具备了政论、新闻的特点。

4.2 旅游广告功能

同样的原因,也是因为古代由于生产制度和商贸范围的限制, 大多数平民百姓甚至地主阶级的活动范围都相对狭小很多,这就造成了地域文化的巨大差别,很多人并不知道其他地带拥有怎样的一幅生动景象,于是沉浸于自己已经熟知的家乡环境,阻塞了文化交流和发展。但是体育文学的兴起,使得一些受地理环境限制的体育活动为人们所知晓,也更刺激着人们跨体育的交流观赏,甚至亲身体验这些体育文化中的独有魅力。比如唐朝卢肇《竞渡诗》中对龙舟赛的描写,“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颦鼓动时雷凌凌,兽头凌处雪微微。冲破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这段描写十分突出了龙舟赛场面的宏伟壮观。赛龙舟在地方俗称“扒龙船”。端午节时,浩大的江面上, 20多条雕画生动的“传统龙”共同参加角逐。瘦长的船身,前头是一个大大的龙头。长长的龙船上坐满了肌肉鼓鼓的大汉,中间是鼓手,前头的人呐喊助威,声势震天、细雨霏霏、江水涌涌。数十人依着鼓手的节拍,共同奋力地划桨前行,力争第一个到达终点。男儿尽显勇敢,坚强本色。然而在北方,“扒龙船”的风俗是不常见的,因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也相对较窄,所以北方的端午节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激情热闹。于是关于龙舟赛的诗歌文章就让江流平原以外地区的民众也知道了原来还有赛龙舟这么个场面轰轰烈烈的体育项目。一些行走四方的文人墨客也被纷纷吸引而来,争睹此激情场面,又各自挥洒才学,写出更好的诗文,来吸引更多的观看者,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将龙舟赛这一地域体育活动,推动发展成了一个国家级乃至现在世界级的宝贵文化遗产[5]。由此可见唐代体育文学的广告效应。

4.3 追星杂志功能

再有一个相对比较特别的作用,就要数“追星”了。封建社会不像现在,各行各业有着自己行业内的闪亮明星,体育活动在唐代之前连行业都算不上,虽然唐代开始有了专业团体,但也是皇室贵族小范围内特有的,而且大多由其他行业人选兼任的职位, 所以自然也没有自己的体育明星。但事实上,封建社会是有明星的,而且是一个统治着各行各业的超级巨星,那就是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率土之滨,莫非皇臣。所以说,皇帝就是封建社会最大的明星。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城之内,宫女擦什么脂粉,民间会效仿;宫女戴什么钗饰,民间会效仿;国戚朝臣喜爱什么诗文, 民间也会效仿;那么皇帝居然花钱组织专门的打球供奉、步打球宫女等团队来开展相应的体育活动,民间自然更会效仿。但是民间想要了解这些发生在皇宫大院的事情,就离不开体育文学在其中的穿针引线了。比如非常典型的高无际的《汉武帝后庭秋千赋》并序,先解释自己“一观皓齿蛾眉遍於後庭秋千之欢乐焉”,再用生动的语句对这一活动进行了唯美的刻画“一去一来,斗舞空之花蝶;双上双下,乱晴野之虹”,最后歌颂皇帝这位大明星“辟昭阳,临未央,歌虞舜,诫幽王,知所以失,知所以昌”,于后宫发展秋千能更好的效仿先祖,体察民情云云。这样秋千这项运动就被体育文学升华了,再传到民间,无论是运动本身,还是运动之外的含义,就变得更有吸引力了。于是皇帝得到了正面宣传,民众有了追星的信息和目标,皆大欢喜。另有著名诗人李白的《宫中行乐词八首》中写道:“素女吹佩球,天人弄彩球”,而与之对应的,便有较李白小一辈的诗人韦应物在《寒食》中对民间女子彩球戏的描写: “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彩绳拂花去,轻球度阁来”。可见宫中喜好与民间生活联系之紧密。

5 结语

体育文学 第2篇

为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网络文学环境,更好地满足学院师生精神文化需求,根据学校《XX学校开展网络文学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安排,结合体育实际,我院开展了集中整治网络文学的专项行动。

一、高度重视,成立整治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以学院党委书记XXX为组长,副书记XXX为副组长,学院领导班子及学院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整治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

二、工作实施步骤

1.发动部署阶段(2018年6月30日前):结合本单位实际,6月28日,XX学院召开开展网络文学专项整治行动专题会议,研究制定出了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并通过召开会议、学习文件等形式,对专项治理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2.广泛宣传,全面整治排查阶段(2018年7月1日至7月30日):对学院所辖网站、公众号等新媒体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全面清查本单位网络平台,并配合有关部门进行整改、处理。

3.巩固总结阶段(2017年8月):认真组织“回头看”,巩固工作成果,防止发生反弹。

三、主要工作

1、明确责任。学院党委书记是网络文学专项整治行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问题突出的情况予以严格监管;对出现问题的地方追根溯源,从源头上打击。但是,通过严格排查,XX学院辖下的文学网站、含有文学板块或频道的网站及其移动客服端作品不存在损害师生身心健康,恶搞红色经典、抹黑革命英雄、解构歪曲历史等网络文学作品;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低俗、庸俗、媚俗网络文学作品。

2、开展了主题教育,提高了师生自觉抵制意识。学院广泛利用学院班会、组织生活等平台,在课堂教学和学科渗透的同时,运用宣传资料进班级、组织生活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了整治网络文学的专项行动的重大意义。

3、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第一、对有害网络文学的文化垃圾,坚持“管理整顿与宣传教育相结合,监督检查与自查自纠相结合”的行动指引。联合学校相关部门共同对学院辖下网络文学进行详细的摸查,加大力度,落实责任,突出重点,消灭死角;并不定期进行反复清查,防止反弹。

第二、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主题教育。通过开展主题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学生自觉抵制对低俗、庸俗、媚俗网络文学的意识;充分利用媒体手段,坚持正面引导为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积极营造教育氛围。

第三、开展“净网行动”。

加大对所辖网络的管理监控,及时清除内部网络平台上的不良信息;加强对教职工的教育,严禁单位职工在QQ、微信等新媒体上,发布攻击党、国家和有关领导人的不良信息;加强内部网络平台的科技防护,严防网络被不良网站攻击、屏蔽。第四、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专项治理工作。积极支持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对不良网络文学作品的专项治理,清除网上违法有害信息,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文化环境和氛围。

当代体育文学价值观念定位的思考 第3篇

关键词:当代体育文学 价值观念定位 道德评判 人文精神

体育文学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影射着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点滴,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了时代风貌,敏锐地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我国当代体育文学正是以此为引领,以道德价值评判、人文精神等价值观念为基准点,延伸了体育文学的自由创作空间,取得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体育文学以多方面的价值观念融入日常生活,记录历史发展进程,对现实生活进行道德、文化以及思想层面的多元化解读,由此形成了体育文学独特的风格和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道德评判价值体系的构建

体育文学的产生主要是为了满足革命发展需要,在文革期间它受到了极度扭曲,无法真实反映时代风貌,直至文革结束后,才彻底打破束缚恢复了自由。体育文学道德价值评判体系的重构也是在文革之后才正式开始的。当时我们不仅缺乏气势磅礴、震撼人心的力作,而且也缺少从运动员灵魂出发,展现他们精神世界的作品。韩国申向星在其著作《论体育文学》一书中,以韩国体育文学的现状为出发点,阐述了韩国体育文学的发展和创作实际,并以日本体育文学为对照提出了具有实际价值和意义的建议。该书的问世使得我国学者深刻认识到我们在此领域的不足之处,产生了一大批实力派体育文学作家,包括刘心武、李修玲以及赵瑜等,他们都是卓有建树的体育文学作家。之后,国内文学界掀起了一股反映体育风云和反思文革体育的文学潮流,他们打破了传统的关注焦点,将重心转向了客观审视和深度思考,体育文学的价值诉求发生了变迁,但这种价值诉求的演变不够深刻和彻底,大部分都是在对主体的张扬和批判过程中实现社会道德的评判,这种道德评判依然停留在较浅层面,缺乏深度的理性思考和分析。

事实上,此时的体育仅仅是彰显主题的一种手段,完全可以用别的社会活动来取代,并没有赋予体育太多的内涵,比如楚尘的《体育课》中对抢球的描写只是对历史事实的客观陈述而已,在小说结尾作者十分明确的指出,体育课只是属于特定时代里的一件偶然事件,它的价值就在于引发了一系列其他事件,它本身并没有太多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这种类型的文学只不过是对文革历史的反思文学。由此可见,体育文学发展初期其实同其他文学类型一样,具有依附性,但随着其自身的不断完善,直至今日,体育文学已经具备了独立的价值和意义。如何重构当代体育文学的价值评判体系才是研究体育文学的要义所在。

二、人性的回归

“文革”时期,有关人性的看法和理念依然比较薄弱,只有少数涉及爱国主义和革命牺牲精神的文学题材。而这些触及人性的作品又被深深地打上了阶级烙印,成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思想的传播工具。而其他有关人性的辉煌和其他的优秀思想几乎都被人为抹杀了。在文革十年期间,个人崇拜现象和阶级斗争不断涌现,这些思想严重搅扰了人们的价值体系和思想观点,大部分无产阶级,普通民众和部分知识分子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残害。像《正气歌》、《线》以及《又为斯民哭健儿》这类的体育文学作品,开始大量涌现,这类体育文学不仅真实再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困苦,而且揭露了亲情淡薄、友情荒漠等客观现实,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希望构建一个自由美好的人性社会。

有关人性的呼唤和思考在当代体育文学中还大量体现在对自由、民主、和平以及博爱等真善美的追求上,还有大量表现出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渴望,希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和现代化建设环境下开辟体育文学的自由发展空间,此时的体育文学被更多地赋予了崇高、人权、自由、博爱等人性主题色彩,而传统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等思想主题逐渐淡出人们视野,人们对自由、和平、公平的体育文化氛围的追求日益强烈。

客观来讲,对体育内涵和体育精神错误的认识和理解,尤其是对人文精神的重塑,势必会导致不必要的文学断层。体育活动属于社会文化现象,具有高尚、健康以及文明等显著的文化特点。随着社会主义的完善和对人性的深入挖掘,大多数作家将体育文学视为情感发泄的工具,并着手开始创造有关以人物、事件和社会问题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借此抒发作家的思想情感。比如,众所周知的优秀体育文学作家黄宗英,他就时常在作品中描写一些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劳动斗争中发生的一些事情,他能够敏锐地抓住时代前进方向。此外,他们的作品中也包含了个人生活的困惑和苦恼,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和社会根本,这些作品具有非常强的吸引力,并受到了读者广泛的认可和喜欢。这些作品所流露出的思想也充满了感染力,代表了一种时代思潮的发展趋势。此时的人性复苏和回归得到了非常好的发展,由此也奠定了当代体育文学人性回归的价值定位。

三、人文主义精神的树立

人道主义的核心理念就是“尊重人的尊严,把人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当代体育文学人文精神的诉求和构建发源于作品《包身工》,在抗战历史时期,除了大量反映战争事件和战争人物的作品外,同时还涌现了许多以难民生活和伤病命运为题材的体育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在真实再现难民们的艰苦生活以及指责侵略者罪行的基础上,赞扬为难民们服务的青年们自我牺牲精神,在人文主义精神的彰显上又进了一步。人文精神在当代体育文学中的外化表现,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接受和理解,人文精神已经成为当代体育文学对人性揭示的必不可少的精神内容和环节,这不仅打破了传统体育文学在此方面缺失的局面,同时还促进了社会先进理念的传播和发展,具有非常大的社会影响力。近二十年来,社会文化元素日益多元化,而其随意性和混乱性也日益明显。西方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思想的大肆渗透,使得原有的人文关怀日益淡化,人们的价值观念也悄然地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金钱、地位、权利等低级趣味作为人生追求,人文精神日益枯萎,所有的这一切都给体育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对金钱地位权利的崇拜和追求,使得体育文学开始逃避现实,主动迎合大众低级审美趣味,形成了当代体育文学发展的最大瓶颈和难题。刘再复在其《文学人文主义本质的恢复和深化》曾强力呼吁:“在当下的人文主义大潮影响下,同小说一样同时构成这一思潮内容的,是突飞猛进的体育文学,由于我国现实发生的种种历史事件本身是十分复杂、动人心魄的,用不着进行虚构,作家们把这些现实的素材加以筛选、升华和审美,便十分动人。同时把人视为现实的人、真正的人,而不是一个完人、超能人。”

自古以来,但凡那些经典之作都是“发乎情止乎礼”的,是作者真实情感的自然表露,以人为指向,以人生为文学。他们都有着丰富的精神意蕴,马克思就明确指出,文学要展现人如何在极端的环境中得以合乎人性的发展。因此,文学应该坚定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真实揭露现实黑暗面,成为人们的精神导引者,为重塑理性人生而上下求索,为当代沉溺于消费主义中的读者们打上一剂精神清新剂,让他们的灵魂在物欲横流的当代重新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和洗礼。对于违背体育精神的体育行径,对于一些违背社会道德的虚假行为进行指责和反思,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赞扬和讴歌作为公平正义之旗的奥林匹克精神。根据有关学者的定义,我们能够断定此类体育文学虽然在内容上并不侧重于体育场面的描写,但无可否认的是,他们是立足体育精神的体育文学中的佼佼者,但这样纯粹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少之又少,不免令人感到惋惜。著名体育研究学者申向星曾将我国传统武侠小说作为典型例子提出来,这不免会令人产生疑惑,就算不去深究武侠小说中极尽想象的武功路数描写是否应该归属于体育活动,能够由传统的侠义文化演绎出所谓的体育精神就已经令人困惑了,更不必说那些理想主义化的创作意图,不仅会让读者望而却步,而且不利于实际研究,因此,当代体育文学要站在人道主义高度,重树人文精神的价值观念。

总之,在浩淼如海的体育文学作品中,我们不难从中感受到时代风采、现实力量和思辨锋芒,从中审视历史的发展。在新世纪,虽然体育文学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市场化发展趋势,但仍要保持其应有的文学品格和价值定位,坚持符合时代发展和读者审美的价值诉求。

参考文献

[1]兰薇 基于起源论与本体论的体育与人权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2,05

[2]郑敏 老年人锻炼依恋的特点与其锻炼坚持性的关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05

[3]刘昕 胡月英 张荣 建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体育教师文化的历史变迁[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05

探析体育文学的娱乐作用 第4篇

关键词:体育文学,体育娱乐,价值

首先来看实用性。体育文学从一出生, 就是为了展示各项体育运动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参悟生命, 融健康、审美与艺术为一体, 帮助人们了解并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作品以各种文学手法诸如体育训练、体育比赛, 描述参与和观赏体育活动的心得体会, 展现健康、积极向上、全民参与的思想, 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经典的体育文学作品, 可以帮助人理解一些人生哲理, 帮助提升其文化素质, 进而推动整体素质的提升和社会进步。体育文学应当弯下腰, 为生活为工作为现实服务, 才能体现其真正的价值。因此, 从娱乐作用上说, 体育文学的实用性必须排在首位。

其次是趣味性。体育除了强身健体外, 一般来说, 还具有一定的娱乐属性, 是人们在闲暇时间进行的身体活动, 所以, 趣味性不可缺少, 不仅既是一种身体上的锻炼, 还是一种心理上的娱乐。从这个意义上说, 体育文学可以把体育游戏作为标杆, 但有所区别, 它既不是组织松散的普遍性游戏, 也不是以严格控制为特征的体育教学训练, 而是为了身心的健康发展, 把体力活动和智力活动紧密结合, 带有浓厚趣味性的身体练习和思维练习方式。

从内容上看, 体育文学包括了体育比赛、艺术比赛、奥运会、艺术节等各种不同的娱乐形式, 参与这些活动, 欣赏这些作品的目的是忘记生活和工作的一切烦恼, 摆脱现实, 得到强烈的快乐感, 享受乐趣, 在某种程度上超越现实。因为这种纯娱乐性活动可能具备了审美与娱乐双重因素, 与扑克、台球、麻将等纯娱乐活动不同点在于, 体育文学让人们获得的快感不仅局限于生理上的刺激, 更主要的是一种心理上的补偿, 那种精神上的愉悦。从这个意义上说, 体育文学不但给予人们身体锻炼和心理愉悦, 而且给人们带来了精神满足, 进一步推动了人们热爱生活, 喜爱运动, 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其三是大众化。随着时代的发展,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 特别是微博的普及, 使得全民参与体育活动, 再加上国民素质的不断提升, 文学创作已经不再是某些人的专利, 而成了人手一支笔。在文学创作风潮的席卷下, 参与体育文学创作的人群不断扩大, 除了专业作家, 体育记者、非专业作家和无数网民都身在其中, 创作者趋于平民化和非专业化。他们的创作意图很简单, 是为了反映社会现实, 宣泄个人情感, 所以大都是真实的, 能引起强烈共鸣的作品。另外, 大批新生代作家知识丰富, 观念开放, 没有历史思想负担, 完全按照自身的感受反映体育现实, 他们的独特思考, 对国内体育从观念上展开了全新的冲击, 为体育文学争取到更多的忠实读者。

到了今天, 体育文学已不再单纯服务于政治服务, 以教化人民为目的, 而是与时俱进, 服务于大众, 全民娱乐。在网络上, 体育文学创作者不拘泥于身份、地位甚至情感, 率性而为, 嬉笑怒骂, 目的很简单, 表达自身情感或是引其社会共鸣, 获得更多人的关注和响应。当体育文学从原先的政治附属品变成独立的文化商品, 娱乐功能发展成一种为了刺激读者消费的需要, 文学创作更加直观, 休闲功能得到充分挖掘, 以满足着大众的精神需求。

其四是精神文化性。体育属于娱乐项目, 文学属于文化范畴, 两者若能密切结合, 一方面能愉悦身心, 另一方面能提升精神层次。比如观看精彩激烈的体育表演和各种比赛, 能明显起到开阔视野、调节情绪的作用, 而参与一些相对安静的活动像垂钓、静思等, 则能静中求乐, 陶冶情操, 发展身心, 再经过一定的文学加工提炼, 把自己对体育运动的观察和亲身体会以文学作品的形式灵活展现, 使运动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一览无遗。

作为体育文化的一部分, 体育文学是关于人的艺术, 以满足最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身心发展需求为最高目标, 通过提升人们的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 丰富其精神生活, 实现文学的真正价值, 促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体育文学作品着重刻画那些以努力奋斗取得比赛成功的人物, 渗入诚信、关爱的理念, 追求民主法制、诚信友爱和公平正义, 倡导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 传播亲情、友情、真情, 弘扬时代精神、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品质, 最后促成平等友爱、文明诚信、融洽和谐的社会新风尚。

此外, 体育文学不仅能显著地增强体质, 改善不良的心理状态, 大幅提高人们的心理素质水平, 开拓其思维能力, 提升反应能力, 而且能够明显改善人际关系, 使人们懂得团结合作。具体应用到学校的体育教学上, 则以一些著名的体育文学作品人物作为原型, 根据课程任务设计一些合适的体育游戏, 不仅愉悦师生身心, 还使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迅速需要领会相应的技术技能, 帮助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

总的说来, 体育文学在学校和社会上都具有广泛的市场, 其实用性、趣味性、大众化和精神文化性等几个主要特征对于提高全民素质起着巨大的作用, 使国民身心健康发展, 生活工作和谐,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潘家耕;略论大学生休闲教育问题[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2]、苏明忠, 韩振勇, 凌文杰;我国排球联赛市场环境分析[J];安徽体育科;2003年03期

[3]、汪永华;学校体育文化解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02期

[4]、李润中;我国主要竞技体育腐败探析及应对策略[J];安徽体育科技;2005年04期

[5]、万修伟, 宣海德, 周志俊;论学校体育与家庭体育[J];安徽体育科技;2005年04期

文学与新闻学院学生会体育部 第5篇

“迎新杯”篮球赛

策划书

文学与新闻学院学生会 体育部

二○○九年十月十二日

文学与新闻学院学生会体育部

“迎新杯”篮球赛策划书

随着本学期迎新工作的尘埃落定,我院又迎来了一批新生力量。为了让新同学能尽快融入集体,让他们在第一时刻感受到大学的活力,把全面发展的积极思想传达给所有的新同学。为了促进加强班级的沟通交流,并给个人扩展自己人际网的机会,通过集体合作增强我院各班同学的班级荣誉感,增强全院上下的凝聚力,为以后的院级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体育部精心策划了本次迎新杯篮球赛。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本次活动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活动目的及意义:

丰富同学们的课外娱乐生活,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培养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致力于打造成一个真正属于所有热爱篮球、钟情篮球同学的节日,打造成一个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我们决定举办此次迎新杯篮球赛。我们将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的原则,以促进各班级同学以及新老同学间的交流和沟通为根本出发点,让本次活动顺利进行。

二、活动主题:弘扬奥运精神,普及大众体育

三、活动时间与单位:

2009年10月24日--10月26日

主办单位:重庆三峡学院校团委学生会

承办单位:文学与新闻学院学生会体育部

四、参赛单位:文学与新闻学院学生(大一各班必须选人参加,其余年级各班以自愿原则参加,大四除外)。

五、参赛人员及人数:参赛人员必须是参赛队或组合队班级的学生,每队队员至少5名男生。

六、宣传工作:我部将与10月22日在1J广场展出本次迎新杯的宣传展板以及在学校各处粘贴海报,并派干事去各个班宣传,力将把本次活动宣传到位,希望各位同学能关注本次比赛,积极的参与比赛。

七、准备工作:

1、我部于10月13日下午召开各年级体育委员会议,通知大家做好参加本次迎新杯组建队伍的工作。

2、10月19日将再次召开各年级体育委员会议,强调在比赛过程中安全问题以及签署校团委下发的《重庆三峡学院09届迎新杯篮球比赛协议》,并为第一场比赛抽签分组,请各队伍代表准时到场,不得缺席,具体时间地点等候通知。

3、各班派遣一名同学在比赛当天翻计分牌。

4、我部将于10月23日之前把比赛过程中所需的板凳、桌子、水准备到位。

5、参赛队伍要求服装统一,有明显的号码进行分辨,否则禁止参赛。

6、在开赛之前,与各班协商好本次比赛的场地费用。

八、比赛规则:

1、采取打全场的竞赛规则,每队五名球员上场,比赛时间为每节10分钟,共4节,每节休息3分钟,中场休息5分钟。

2、参赛队员需带上学生证,开赛前10分钟裁判进行队员资格证件检查,经核实后方可进行比赛,比赛前由队长到记录台进行登记,未登记者不能参加比赛。

3、每次换人须到记录台登记方可生效,征得裁判同意方可换人,场上球员下场后,替换者才可进入。

4、坚决抵制罢赛的情况,一旦出现,罢赛方当场判负,并且处以相应处罚。

5、比赛结束后,裁判及双方队长须在比赛记录上签字,检查无误后方可退场。如对比赛有异议,队长需当场向我院主席团提出,并由主席团做出最后处理。

奖项设立:

比赛取前三名颁发奖金、奖状,除前三名之外,成绩较好,组织纪律最好的队将获得“道德风尚”奖并颁发奖状,比赛结束由观众和评委评选出本次比赛“最有价值球员”(MVP)并颁发奖状及奖品。

注意事项:

1.参赛队伍提前20分钟到场,比赛开始还未到场的参赛队视为弃权处理。如有特殊情况应与文学与新闻学院体育部尽快取得联系。

2.场上任何队员一切服从裁判的判罚,不得与裁判在场上有任何争论。如果认为裁判判罚有误,应由场上负责人申请比赛暂停然后到场下与记录台联系再由记录台人员与裁判协商。如果出现场上与裁判争吵,当场取消该队当场法比赛资格,比赛判负。如出现与裁判有过激行为,除取消所有比赛资格外,视其情节着重处理。

3.为了杜绝场上出现各种突发事件,体育部每常有固定负责人必须到场监督。为了场上队员的人身安全在比赛过程中,杜绝一切动作过大行为,裁判可以从严判罚,场上队员不得有任何异议。场上队员之间不得有任何争论和过激行为,一切应与裁判和当场体育部负责人联系协商。

4、安全第一,活动中避免发生任何事故!

5、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比赛中杜绝打架等事故!一旦出现,将给与处分、记过等处罚。

6、比赛规则将以书面形式下发给各个参赛队队长。

7、赛程如果由于天气或其他原因导致比赛无法按计划进行时,我部会及时做出应对方法并通知参赛队伍!如果无通知,比赛正常进行!

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文学与新闻学院团总支学生会体育部所有,未尽事宜商议后另行通知。

文学与新闻学院学生会 体育部

刍议中国体育文学的发展成就与问题 第6篇

关键词:体育文学 发展成就 存在问题 解决之道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体育与文学早在远古时期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关于体育的文学创作,在中外历史上都很丰富,西方的《荷马史诗》是国外最早描写体育活动的作品,其中对古希腊人的葬礼竞技活动和武斗场景有着精彩的描述,为现代人研究古代文化、古代体育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素材。在中国,最早的有关体育活动描写的文学作品是《诗经》,《诗经》也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在这部作品中有许多篇章是描写商周时期古人的体育生活的,中国最早的狩猎、射箭、游泳等体育活动在这部作品中都有精彩呈现。自此以后,关于体育活动描述的小说、笔记、史书、文学赋、诗歌等不同文学体裁不断出现,体育文学发展态势良好,特别是从唐代开始,社会上出现了大量形式各异的体育活动,文学家敏锐扑捉时下的体育活动,经过艺术加工写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学作品。自从古代体育文学进入了全面的发展时期,古代体育以另一种发展得以永存。而现代,随着全球知识经济的超速发展,中国也驶入了知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在这样的信息时代,中国的体育事业发展迅猛,在国际上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体育文学有所发展,但遗憾的是体育文学的发展态势却跟不上中国体育的发展速度。我们要大力研究发展体育文学,为弘扬民族文化,传播中国的体育文化、体育精神,推动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一 中国体育文学的发展成就

中国体育文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突破了简单记录体育活动的创作模式,开始对体育活动进行详细叙述,以传播体育文化、发扬体育精神为创造目的,在形式上也进行了很大的突破,体育报告文学、体育诗歌、体育小说、体育电影、体育传记、网络体育文学等不同文学形式共同发展,共同展现蓬勃发展的体育事业,极大地丰富了我国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现代,在世界范围内,体育文学有不少影响世界的佳作,如《火的战车》、《象棋的故事》、《墨西哥人》这些作品都很有名,它们或描写奥林匹克运动或描写具体的体育项目,内容精彩,风格高雅,为世界人们提供了宝贵的阅读资源,在体育界和文学界也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因此,它们成为世界体育文学的经典之作。现在,在中国尽管没有哪部体育文学作品能够和上述作品相比,但我国体育文学也有相当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小有的成就。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体育事业蒸蒸日上,在各种重要赛事上佳绩频传,取得的金牌数目也逐年增多,奖牌数目更是可观。体育文学也以各种形式真实地反映了我国体育事业的繁荣,展示体育技艺的高超,战略战术的精妙,运动健儿的英勇、拼搏与高尚的爱国情操,表达了我国人民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与大力支持,这些体育文学作品内容极为丰富,是我国体育繁荣的记录与见证。可以说,中国现代体育文学在体育文学史上可谓佳作多多,贡献巨大。

1 佳作频现。我国现代体育文学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七八十年代的冠军文学,八九十年代的问题文学,90年代之后的网络文学。每一阶段的体育文学发展都带着浓重的时代特色,虽然也存在着不同的问题,但还是出现了大量的文学佳作,如《扬眉剑出鞘》、《中国姑娘》、《马家军调查》、《中国体坛热点写真》、《五环人世相》等作品都反映出体育界的真实情境,书写了体育界的感人事迹,深入解释了体育界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姑娘》中有一段关于运动员陈招娣的精彩描写:“从宿舍到训练房,有一段相当长的路,而且刚下过雪,但她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艰难往前走,到训练房时,著拐杖的手上起了许多紫红色的血泡。”这段描写很是感人,形象地刻画了陈招娣在脚腕崴伤的情况下挑战自我、挑战伤痛的形象,从这个形象中,我们感受到的是百折不挠、坚持信念、不断拼搏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鼓励了一代代的体育人,把中国的体育事业不断推向新的高度,这种体育精神通过体育文学得以大力传播,这也是体育文学的价值所在。

我国在新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优秀体育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无论是从表现内容还是表达技巧上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是我国体育文学的杰出代表。特别是进入网络时代后,网络体育文学的大量出现,打破了传统体育文学的表现传播方式,体育文学更具新鲜感和时代感,网络体育文学以其自由、活泼的特点迅速抢占市场,焕发出了巨大的生机与活力。其创作目的以休闲娱乐为主,更好地缓解了现代人紧张的心理,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放松娱乐的方式,大大促进了人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2 题材丰富。现代体育文学的题材极为丰富,有体育报道文学、体育诗歌、体育散文、体育电影等不同的呈现方式,反映了不同的体育生活内容,传达着永恒不变的体育精神。

在我国的体育文学作品中,以体育报道文学为主,这主要是因为体育文学作品大多有体育记者创造而成,他们善用报道题材。以足球文学为例,较为有名的作品有《欣慰与悲怆》、《败军之将》、《零距离》等就是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写出的,作者结合中国足球队六次参与世界杯的悲惨经过写成的作品,充满了幽思,这是真实的心情记录。而其它题材的作品,如体育歌曲、体育散文、体育诗歌、体育电影的数目也有增加,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结集巴塞罗那之夏》、《侃球集林》、《麻将酒》等作品就是我国新时期后以散文体裁创作的文学作品,他们取材现实生活,加以抒情与议论,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我国体育战线的新气象,可读性极强。特别是《结集巴塞罗那之夏》这部散文集有着极高的文学价值,它不但记录了比赛实况,更抒发了作者对奥运会对体育活动强烈的热爱之情,风格高雅,激情澎湃,被誉为体育美文。

在体育诗歌中,也出现了大量优秀的体育文学作品,清新高雅,气质独特,是体育文学中的一朵美丽的花。如在《草原金秋》中,诗人晏明这样咏到:“每一座毡房扬起欢乐的帆,一碗碗马奶子酒灌醉了草原。姑娘们的嗓音比云雀清脆,老阿肯的冬不拉透着香甜。金秋的草原羊肥马壮,哈萨克族架起长翅膀的船。”这首诗充满了古典气韵,对仗工整风格独特,充满了草原风情,读之清新自然,如沐春风,这种体育诗歌文学作品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可读性极强,为诗歌文学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是体育文学中的精品。像这样充满艺术性的体育文学作品,在体育文学的不同题材中都有呈现,我国现代体育文学可谓题材丰富,百花齐放。

二 中国体育文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体育文学缺少创新

翻看中国现代的体育文学作品,有一个现象特别突出,体育文学以人物传记和还原体育历史事件为主,缺少创造,这与文学以创造为主的大方向相背离,这就大大消弱了体育文学的文学性。因此,从人性角度对体育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尊重生命的本体需求,文学作家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了,才能创造出真正高水平的体育文学作品来。

2 体育文学创作理念落后

我国现代体育文学仅以叙述体育发展历程,塑造体育界的伟人形象为主,这在创作理念上就有偏差,体育文学不但要关注体育世相,还应对体育世相进行深入分析,开阔自己的文学视野,力图在高度、深度和广度上有所突破,这样体育文学才能赢得更多的读者。就像杨杰的作品《假球》,这是中国第一部“足球小说”,2000年在《羊城体育》报上首家连载,因为这部小说揭示了中国足球界的深层问题,主张在市场层面上的公平,写出了读者的心声,思想深刻,内容生动,跳出了传统体育文学创作的窠臼,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好评,并被文学界誉为“足球文学的开山凿河之作”。这样的作品是富有创造性的,可惜,在体育文学中,这样的作品屈指可数,体育文学在创作理念上还要不断提高,取得突破。

3 体育文学边缘化趋势明显

我国的体育文学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出现了大量优秀作品,对宣传中国体育、发扬体育精神起着巨大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体育文学出现了边缘化的发展状况,体育文学的发展步伐远远落后于我国体育的发展速度,体育文学既不被体育界重视也不被文学界接纳,关注体育文学的群体越来越小,体育文学进一步发展也就缺少了足够的动力。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中国体育令世人刮目相看,但我国的体育文学比起如火如荼的体育盛事却显得极为逊色,除了出现大批的描写体育盛事的奥运散文外,并没有出现大批文学作品对这场奥运盛事进行全面的描写和精彩的展示,甚至连一部有力度地描写激励赛事的作品都没有,体育文学发展境况堪忧。如何培养出大批优秀的体育文学创作者,如何创作出大气磅礴、震人心肺的力作,并深入运动健儿的灵魂,剖析他们的内心世界,摆脱赛场文学和冠军文学的表现描述,挖掘体育运动对人类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从更高人性、生命、历史层次探究体育,关系到我国体育文学的发展前途,我们必须认真对待。

三 如何解决体育文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加大体育文学理论研究

虽然我国体育文学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但体育文学作为以描写体育为主的纯文学体裁存在的历史很短,仅仅有不足一百年的历史,体育文学研究理论的完整体系尚未形成,研究还处于较低阶段,是不成熟、不完善的。因此,体育文学研究理论不能更好地指导我国体育文学创作,导致体育文学的可读性不强,思想内容不够深刻生动,表达方式也较为老套,取材模式化严重。因而,我国现阶段体育文学无论是内容思想还是表现手法甚至在取材方面都有欠缺,有待进一步发展提高。

2 鼓励专业作家进行体育文学创作

在现阶段,从事体育文学写作的大多是业余作家或者是体育记者,具有丰富写作经验的专业作家却很少参与进来,国家可以提供有利条件,鼓励有名作家从事体育文学创作,写出既丰富生动又耐人寻味的体育文学作品,改变我国体育发达而体育文学落后的局面,努力开创出体育与体育文学共同发展的局面,使体育文学也能冲出中国,冲向世界。另外,我们还可以把体育文学作品搬上银屏,扩大体育文学的影响力,这样,才能使体育文学作家名利双收,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体育文学的质量自然得以提高。

3 加大宣传,扩大体育文学的影响力

体育文学是文学的一种,但它的影响力与其他文学作品相比逊色不少,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现代体育文学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体育文学的社会价值还未被公众认可,有些人甚至对体育文学不屑一顾,认为体育文学是和花边新闻、路边小广告没有多大区别,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也影响体育文学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报刊、杂志、电影、电视、网络的媒体对体育文学加以宣传,使公众能够充分认识到体育文学的价值,认识到体育文学在促进人们身心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这样,才能促使体育文学走进百姓生活,促进体育文学发展的同时,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提高人们的人格修养。

总之,在新时期,我国体育文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创造出来不少优秀的作品,文学形式也不断丰富,但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体育文学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体育文学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因此,我们要加大体育文学理论研究,加大体育文学宣传力度,培养写作人才,力图使我国的体育文学在内容思想上有更高层次的发展,使我国体育文学能够与时俱进,为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传播我国伟大的体育文化思想,丰富我国的文学内容,发扬我国的灿烂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孙永泰:《体育文学的当代演进与价值诉求》,《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2] 胡家浩:《体育类型文学的发展脉络与未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12期。

[3] 赵红臣:《中国体育文学的演变》,《长城》,2009年第4期。

[4] 王玲玲、沙登阁:《文学与体育——静与动的奇妙结合——从体育文学的发展看文学与体育的关系》,《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第9期。

文学素养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第7篇

一、用文学启发体育兴趣

在文学艺术中, 从古今, 到中外, 都有大量赞美体育运动的诗歌和文章, 这些文学瑰宝, 要结合体育教学的实际进行有机地渗透, 要让学生用文学的眼光去了解体育, 热爱体育。每个学期, 我们都会结合体育课程的安排, 向学生介绍一些与体育有关的文学作品, 如:法国顾拜旦的《体育颂》, “啊, 体育, 你就是美丽!你塑造的人体, 变得高尚还是卑微, 要看它是被可耻的欲望引向堕落还是由健康的力量悉心培育。没有匀称, 便谈不上什么美丽。你的作用无与伦比, 可使二者和谐统一, 可使人体运动富有节律;使动作变得优美, 柔中含有刚毅。啊, 体育, 你就是正义!你体现了在社会生活中追求不到的公平合理, 任何人要想超过速度一分一秒, 逾越高度一分一厘, 取得成功的关键, 只能是体力与精神融为一体。”进入大学的第一节体育课, 学生读着《体育颂》, 引发的是激情澎湃, 跃跃欲试。尤其是读到“啊, 体育, 你就是和平!你在各民族间建立愉快的联系。它在有节制、有组织、有技艺的体力较量中产生, 使全世界的青年会互相尊重和学习, 使不同民族特质成为高尚而和平竞赛的动力”, 大家对体育运动的认知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用文学引导体育训练

在课堂教学中, 也可以根据训练的内容, 在课前指导时, 自然而然的引进有关体育方面的诗歌辞赋或格言名句, 让学生欣赏, 领会, 为本节要学习训练的内容做好思想铺垫。如足球教学时, 我们把?宋代大诗人陆游的《晚春感事》 (之四) , 在多媒体上播放, 这首诗展示了他少年时在咸阳观看足球 (蹴鞠) 比赛的情景。诗曰:“少年骑马入咸阳, 鹘似身轻蝶似狂。蹴鞠场边万人看, 秋千旗下一春忙”;同时, 还展示了明代翰林院修撰钱复的《蹴鞠》诗, 写的是女子足球比赛的场面。诗曰:“蹴鞠当场二月天, 仙风吹下两婵娟。汗沾粉面花含露, 尘扑蛾眉柳带烟。翠袖低垂笼玉笋, 红裙斜曳露金莲。几回蹴罢娇无力, 恨杀长安美少年”。大家从这些众多描写体育活动的诗句中, 不仅了解了足球运动的历史渊源, 而且也体会到这种运动的健美。如教学游泳课时, 我们在训练场地用电子字幕打出毛泽东的《水调歌头·游泳》, 让学生体验“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步”的豪气与情怀。这些文学因素, 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鼓舞了同学们训练的积极性。

三、用文学激发比赛热情

大学校园里, 体育比赛活动是经常组织的, 平时班内或班级之间的竞赛活动比较多, 每学年有学校和校际之间的比赛。配合大大小小的体育赛事, 学生用文章和诗歌来为运动员鼓劲, 用文章和诗歌来颂扬广大体育精神, 为校园体育运动的开展, 营造了浓厚的文学氛围。如歌颂田径运动会的诗歌:一滴滴汗水飘洒在绿茵场上伴随着矫健的步伐奏出希望的乐章你一种种信念放在蔚蓝的天空校园画出美丽的弧线人生能有几回搏?千百双眼睛注视着你为了希望为了胜利跑出青春的梦想。在赛场周围, 同学们时常会打出一些名言警句, 如古希腊格言:“如果你想强壮, 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 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 跑步吧!”又如泰戈尔的名言:“静止便是死亡, 只有运动才能敲开永生的大门。”

四、用文学语言进行教学

科学发展观下的体育文学新趋向 第8篇

体育文学即以体育素材为根基, 以人物塑造、事件再现为手段, 凸显体育内在精神为核心, 把各种体育活动以文学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 从而彰显体育活动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简言之, 体育文学即以体育为题材的文学。

体育文学中, “体育”和“文学”二者密切结合, 不可分割。首先, “体育”和“文学”的源头是一致的。体育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他们都根源于生产劳动, 同时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表现形式。其次, “体育”和“文学”的主体是一致的, 都是人。人从事体育活动, 人从事文艺创作, 人是这两类活动的主体。再次, “体育”和“文学”体现的主旨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自己独有的表现形式弘扬人拼搏奋进的精神。最后, “体育”和“文学”的价值是一致的。他们都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愉悦心情及平衡身心。此外, 体育文学就形式看, 文学是体育活动的表现形式, 体育活动是文学的表达内容, 体育精神的发展要借助文学予以弘扬, 文学的繁荣又依托于体育的强劲支持。通俗地说, 即体育的蓬勃发展将为文学提供丰富的题材和创作空间, 同时, 文学的百家争鸣、繁荣发展也将对体育事业的发展予以很好地宣传。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 体育文学中的“体育”和“文学”不是简单相加与罗列, 它们的融合是有机的整合, 是完美的, 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纵观历史发展, 体育文学由来已久, 可谓源远流长。据记载, 在欧洲希腊《荷马史诗》是世界最早出现的体育文学萌芽的作品, 主旨在于通过对描写希腊联军应用作战的事实, 赞颂古希腊的英雄武士的坚强不屈、英勇作战的精神。该作品中体现体育文学的特色篇章即“葬礼”和“竞技”, 它专注于古希腊竞技场的盛状, 讴歌了竞技场上的武士不屈不饶的精神, 为人们传递了体育的拼搏、坚持的精神。在我国, 《诗经》开创了体育文学的先河。《诗经》虽是一部诗歌总集, 但它里面有不少篇章描写了古代的体育活动, 如反映射技 (射猎活动) 的《齐风·猗嗟》和《召南·骆虞》, 游泳划船活动的《郡风谷风》, 驾驭活动的《郑风·大淑于田》等。继《荷马史诗》和《诗经》之后, 随着世界各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体育文学也进一步发展, 如我国两汉时期的《蹴鞠》、明代的《三国演义》、《西游记》、1978年的《扬眉剑出鞘》、1983年的《体育文史》及《强国梦》等, 在外国, 顾拜里的《体育颂》、历届奥运会的《会歌》及日本学者的《文学中的体育》等, 这些作品都是以文学作品的形式书写体育活动、体育人物、体育精神的。从远古时代就开始萌芽的体育文学发展至今, 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轮廓, 如我国不同时期出现的“冠军文学”、“问题文学”及“网络足球文学”。

体育文学属于行业文学, 和其它领域的文学创作相比, 体育文学的发展还是非常缓慢的, 深入人心、震撼人心的作品匮乏, 体育文学作品的形式单一, 多记实性体育文学, 社会各界对体育文学重视程度低, 有很多人甚至不知到什么是体育文学。体育文学的发展雏形虽已形成, 但体育文学的现状是萧条的。

二、和谐发展观对体育文学的时代要求

十六届四中全会上, 党中央依据新世纪、现阶段我国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它全面指导了我国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体育文学属于文化的一部分, 也反作用于其它领域, 实际上, 它是社会各领域生物链中的一个因子。在和谐科学发展观地指引下,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精神也落实到体育文学的发展上。当前的体育文学正处于发展的初期, 是萧条不堪的。体育文学若要实现突破性发展就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切忌急功近利。笔者就从一下几方面探讨新时代体育文学发展的趋向。

1、体育文学坚持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

“文以载道, 文以明道”, 体育文学亦是如此, 源于生活, 又反作用于现实生活。体育文学创作者在进行创作者把握的终极目标即“为人民服务”, 体育文学主题的定位、题材的选择、写作风格及手法的确定要考虑大众心理接受特点。如可采取“寓乐于文”、“寓情于文”的形式, 像刘心武的讽刺性体育报告文学《519长镜头》和理由的《倾斜的足球场》, 郭小川的体育诗歌《小将们在挑战》和胡乔木的《中国姑娘之歌》, 这些作品都是结合当时体育活动的现实, 以不同形式的题材表现出来的, 真可谓与大众同喜同悲, 以充实、生动、富有生命力的把内容动容了每一位读者, 激发了大众的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 受到读者的广为传颂。真正实现了大众既是阅读欣赏者、动容者, 又是贯彻作品精神的实践者、追求者。

2、体育文学坚持科学中求发展——科学发展

体育文学要改变萧条的僵局, 实现科学的大发展、大繁荣, 首先要求体育文学作品是科学的、优秀的。体育文学的创作者切忌一时冲动, 草草写作, 而应对出现的体育活动、体育人物等进行较深入的了解, 以全面全新的思维理念为指导进行思考, 并了解自己的写作风格, 达到“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其次体育文学创作者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 正视体育文学所依附的媒介的变化。如体育诗歌中的一些佳作成为体育流行歌曲歌词的一部分, 很多体育小说演变为体育广告, 时下还出现了比较新潮的网络体育文学 (搜狐体育、新浪体育、网易体育、南方体育等) 和手机体育文学, 对此, 文体工作者应给予正视, 体育文学媒介的转换及新兴媒介的出现不仅不会使体育文学消亡, 而是为体育文学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发展平台。最后体育文学创作者应不拘一格、大胆、果敢的进行创作, 不要畏首畏尾, 要敢于说话, 更敢于说真话, 如小说《足球流氓》就真实再现了中国足球事业发展的现状。只有这样做, 中国的体育文学才能发展, 中国的体育事业才能发展。

3、体育文学坚持统筹规划——全面、协调发展

体育文学的创作要坚持唯物辩证法, 所有的文体工作者都应着眼全局、全面规划、整体布局、不能顾此失彼。

一方面, 社会各界对体育文学的认识不应偏离其本质。体育与文学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体”, 它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体育文学这样的交叉性整合富有社会、时代及人文价值。

另一方面, 社会各界在热衷于其它领域的文学创作 (广告文学、艺术文学等) 时, 不应忽视对体育文学的耕耘。一直以来, 体育文学属于边缘化的文学, 很少被人问津。我国政府、体育界及文学界等相关部门应加大体育文学的关注力度, 积极创造条件, 如通过“有奖征文”、“图书发行”、“网络推广”、“电视剧、电影上映”等多种方式鼓励文体工作者撰写出高质量的优秀作品。尤其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现状看, 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势头强劲, 2008年, 奥运会在北京的成功举行足以鉴证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这为文体工作者创作出优秀的体育文学作品提供了良好的国际、国内氛围。

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 中国21世纪的体育文学顺应时代发展趋势, 也必将呈现出五彩缤纷、婀娜多姿的形态。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育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社, 1989.

[2]张艳.从中西文学的源头看“体育文学”缘起与发展[J].体育科研, 2006 (5) .

[3]申相星.论体育文学[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94 (1) .

体育文学 第9篇

关键词:儿童文学 体育活动 应用 心理 审美心理

一.儿童文学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为了便于表述,本文中的“儿童文学”定义主要是指以3~6岁的幼儿为读者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应他们的审美需要的文学。

儿童文学是文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同样充满了一种丰富、深刻、独特的哲学和美学气质,同样是一种生动而高级的文学样式。儿童文学不仅具有文学鲜明的形象性,文学语言的多意义、想象性等特点,又能够以幼儿为本位,为适应幼儿的审美需要而进行创作,因此,儿童文学成为幼儿喜闻乐见的文学样式。它故事性强,生动形象,富有趣味,不仅能够帮助幼儿认识客观事物,引导幼儿从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开阔幼儿眼界,培养他们的求知兴趣,还能丰富幼儿的语言和情感,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儿童文学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2012年10月,教育部颁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具体指出: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建议幼儿教师经常抽时间与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提供童谣、故事和诗歌等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幼儿自主选择和阅读;经常和幼儿一起阅读,引导幼儿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理解图书的内容;引导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美等。

由此可见,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儿童文学占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儿童文学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首先体现在各种文体的儿童文学作品在幼儿园的应用。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儿童文学大放异彩,成为当仁不让的主角,如儿歌吟诵、儿童诗欣赏、散文欣赏、讲故事,阅读活动的材料几乎都是图画故事书;在其他领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儿童文学作品的应用更是为这些教育教学活动增添了无尽的趣味,如上课之前的故事或者儿歌导入,以图画故事书为媒介进行美术教学或者音乐教学,在体育游戏中融入儿歌、幼儿戏剧等。

其次,儿童文学在幼儿园的应用,还体现在幼儿教师儿童文学创编能力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这种创编能力是幼儿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具体体现。一说起创编作品,很多人都想到的是创编儿歌、故事、幼儿戏剧等,其实,这只是儿童文学创编的一种体现方式,儿童文学创编还可以应用在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中,将整个教学活动化身为一个完整的故事。

本文以中班体育活动“跳一跳”为例,和大家探讨儿童文学在幼儿园的应用。

二.中班体育活动“跳一跳”教学实例

“跳一跳”是幼儿园中班的一节练习蹲跳、连续跳的体育活动课,活动目标是提高幼儿的腿部弹跳能力,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同时培养幼儿乐于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这节课看起来和儿童文学似乎没什么关系,但是如果将儿童文学融入其中,它将充满趣味和魅力。

笔者是这样设计整个活动的:

(一)用儿歌导入活动

教师和幼儿一起唱儿歌《小动物走路》上:小兔子走路蹦蹦跳跳,/小鸭子走路摇摇摆摆,/小乌龟走路慢吞吞,/小花猫走路静悄悄。

(二)热身运动

1.教师提问:小朋友能不能学学这些小动物们怎么走路的?

2.教师带领幼儿模仿这些小动物走路的样子。

(三)引导和启发幼儿练习蹲跳

1.教师(带上青蛙头饰):我是青蛙妈妈,我想让小朋友当我的青蛙宝宝,大家愿意吗?(教师给每位幼儿分发青蛙头饰,并让他们带上头饰)。

2.教师:青蛙妈妈有了这么多的青蛙宝宝,非常高兴,宝宝们,我们的家在哪里呢?(幼儿回答“池塘”),我们一起唱着儿歌去池塘好吗?“小青蛙,/呱呱呱,/绿皮袄,/大嘴巴,/圆圆的眼睛眨呀眨,一蹦一跳多灵巧,/专吃害虫保庄稼。(《青蛙》)”

教师提醒青蛙走路的姿态,幼儿模仿青蛙蹲跳、或者连续跳的动作。

另一教师准备“荷叶”若干(荷叶大小的绿色圆形纸张)放在场地。

3.教师:池塘是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们看,池塘里有很多圆圆的大大的荷叶,青蛙宝宝们,我们跳到在荷叶上玩,好吗?

幼儿跳到“荷叶”上。

教师:我们脚下的荷叶好漂亮,我们玩“蹦蹦高”好吗?大家看我怎么跳的,然后跟着学,好不好?

4.教师示范青蛙跳的规范动作,并让幼儿自由练习。

动作要领:双腿并拢—下蹲—双臂后摆—起跳—轻轻落下。

(四)引导和启发幼儿练习连续跳。

1.教师:光在自己的荷叶上跳,有点没意思,我们跳过一片片美丽的荷叶,从池塘这边跳到对岸好吗?哪个小青蛙掉到水里就要重头再来哟!现在,大家看青蛙妈妈来跳:双脚并拢,落地的时候双腿微微的弯曲,向前跳。(教师示范)现在请大家排好队,等前面的小青蛙跳过了池塘,下一个小青蛙才开始,跳完的小青蛙从两边回来。

2.教师将“荷叶”排成两排,幼儿排成两队,在“荷叶”上连续跳跃过“池塘”,教师注意观察,及时提醒幼儿正确跳姿。

教师在幼儿跳“荷叶”时领唱儿歌:“小青蛙,/呱呱呱,/绿皮袄,/大嘴巴,/圆圆的眼睛眨呀眨,一蹦一跳多灵巧,/专吃害虫保庄稼。”

跳“荷叶”的游戏可以连续两三遍,并将“荷叶”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增加难度。

3.最后将“荷叶”由直线改为曲线,将难度提到最大。

(五)游戏“小青蛙抓害虫”

1.另一教师上,将“虫子(绿色皱纹纸条)”撒在场地的不同地方,然后下,再扮农民伯伯上:青蛙妈妈!青蛙宝宝!我在池塘那边的稻田里发现许多害虫,稻子快收割了,如果现在打农药的话,粮食会有农药残留,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大家说我能那样做吗?(幼儿回答“不能”)所以,我们想请你们帮助我们把稻田里的害虫都给抓走,好不好?

2.教师们带领幼儿从“池塘”的“荷叶”上跳到对面的“农田”里的捉“害虫”,捉到“害虫”后,从“荷叶”的两边走回来,把“害虫”放进筐子里边,然后再去捉不同的“害虫”,直到把“害虫”全部捉完。然后大家一块吃掉“害虫”。

3.游戏结束

另一教师(扮农民伯伯):小青蛙们真能干,这么快就把害虫捉光了,真是我们的好帮手!有了你们,我们生产的稻子更加健康、环保了。谢谢大家!再见!(教师和幼儿回答“再见”)

教师:我们帮助了农民伯伯,大家累不累?高兴吗?

教师引导幼儿从帮助别人中获得快乐和幸福。

(六)放松活动

教师:青蛙宝宝,大家吃饱了吗?我们一起到池塘里游泳吧!

教师带领幼儿做小碎步,双臂模仿划水的动作回到教室里休息。

三.案例分析

(一)运用幼儿文学作品增强活动的趣味性。

本案例中,笔者运用了两首儿歌作品,第一首儿歌《小动物走路》用于活动导入,既带领幼儿熟悉各种动物走路的姿态,又利用幼儿爱动的特征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自然而然地进入热身活动中,并且使热身运动变得兴趣盎然。第二首儿歌《青蛙》在本活动中出现两次,第一次是在上下教学环节中起到过渡的作用,既避免了教学环节转换时的呆板、单调,又强调了青蛙的面貌特点和运动特征;第二次的应用使得单调、重复的蹦跳练习变得活泼,富有趣味。

(二)设置情景模拟环境,把整个活动变成一个生动、曲折的童话故事,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和特殊的审美心理特点。

本案例中,教师和幼儿带上青蛙头饰扮成青蛙妈妈青蛙宝宝,另一教师扮演农民伯伯,用绿色圆形纸张代表荷叶,绿色皱纹纸条代表虫子,设置了一个情景模拟环境,让幼儿置身于一个想象的虚拟环境,非常符合幼儿“自我中心主义”的审美心理。因为幼儿对外在的物理世界的把握处于模糊混沌的状态,分不清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的界限、现实和想象的界限,他们可以同时生活在这两个世界。

整个活动可以概括为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一群小青蛙在妈妈的带领下来到池塘,先是在自己站立的荷叶上原地蹦跳,后来又边唱儿歌边在荷叶间来回蹦跳,大家正开心地玩耍时,一位农民伯伯急匆匆赶来了,让青蛙妈妈和青蛙宝宝们帮他捉稻田里的害虫,青蛙们来到稻田,帮助农民伯伯捉害虫,虽然很累,但非常开心,因为他们感受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和幸福。捉完害虫,他们又在妈妈的带领下游泳去了。故事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结构完整,情节生动又略带曲折,故事情节的这个特点和幼儿的心理非常契合,因为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鲜明生动、具体形象、富于变化的事物容易引起他们的无意注意,他们的想象以具体想象为主,想象的主题也容易变化,他们听着这个故事,头脑就会产生生动的形象,获得想象的满足。

由此可见,儿童文学不仅以文学的艺术特质增强了教育教学活动的故事性、趣味性和幻想性,而且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文学的真、善、美,为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上一篇:动画素材下一篇:中国进行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