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城镇范文

2024-05-26

历史城镇范文(精选12篇)

历史城镇 第1篇

一、历史城镇是一种文化资源

历史城镇, 广义上指存在文物古迹比较集中, 与周围环境一体, 能较完整地体现一定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城区和城镇。一方面, 作为传承记忆的载体, 历史城镇承载了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另一方面, 作为新时代的发展主体之一, 历史城镇也反映着各种社会环境、制度、观念等的演进与作用。

历史城镇是一个综合性的有机体, 是一种文化资源, 是人类生活环境多样性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历史城镇具有鲜明的个性以及不可再生性。一方面, 由于地域、气候、人文、社会环境的不同, 历史城镇彰显着不同地区的不同特色;另一方面, 历史城镇作为宝贵的物质精神财富, 一旦遭到质的破坏, 其所传承的记忆又是无法恢复的。所以, 在现代化建设中, 如何有效合理地开展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与发展工作, 既促进城镇本身独特风貌与文化传统的发扬, 也保证城镇和谐健康的现代化发展, 是我们所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二、历史城镇文脉元素的构成分析

文脉是在长期的发展建设中形成的历史的、文化的、特有的、地域的、景观的氛围和环境, 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积淀, 对历史文脉的保护是塑造城市及城镇特色的重要依据。保护历史城镇的文脉特色并不等于简单地保护几栋历史建筑, 它涉及的面更广。

所以, 在讨论历史城镇文脉延续的问题前, 有必要对其文脉元素的构成进行分析。

(一) 实体要素

历史城镇文脉的实体要素又可分为人工要素与自然要素两方面。其中, 人工要素一方面包括城镇空间的整体格局、天际线、街区、街巷、院落、历史建筑、古桥、码头等一系列历史城镇中可视、可读、可观、可触摸的具象存在的人工“景观”, 另一方面也包括垄沟、良田、瓜果等农业“景观” (见图1) 。而自然要素则包括山体、水体、生物、植被甚至天象等存在于历史城镇中或历史城镇周边的自然“景观” (见图2) 。

(来源:《护城踪录》、《采访本上的城市》、《城镇历史街区景观保护研究》)

(来源:网络)

(二) 虚拟要素

历史城镇文脉的虚拟要素是指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传承下来的一些非具象的“行为习惯”, 如生活习俗、民俗礼仪、民俗文化、民间艺术、传统产业、饮食文化甚至是传统哲学观等等这些虚拟的文脉要素同实体要素一样向人们展示着传统历史城镇独特的文化特色 (见图3) 。

(来源:网络)

(三) 意象要素

历史城镇文脉的意象要素是指历史城镇本身及其周边环境带给人们的整体感受及氛围, 受地域、时间、气候等因素的影响颇深, 如南与北、新与旧、冷与热等等。意象要素的形成依赖于上文提及的实体要素及虚拟要素的存在而存在, 又因实体要素及虚拟要素互相间的不同而不同, 如江南水乡、陕西民居等不同地域特色的建筑即带给人不同的意象感受。

历史城镇的文脉要素记录了城镇的过去, 也将给城镇发展带来启示, 这些要素的统一塑造了城镇的活力、特色及个性。由于这些要素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可再生性以及未来的增值性, 我们应当最大限度地将这些深刻的历史“印象和记忆”保留下来, 将历史城镇作为一个人居环境、民俗风情、文化气质的综合体来考虑, 真正使历史城镇焕发其在新时代的光彩。

三、历史城镇更新中存在的问题

(一) 保护意识的淡漠及历史风貌的丧失

在历史城镇更新的过程中, 由于人们对现代化发展的需求以及保护意识的淡漠, 城镇的历史风貌遭到严重破坏。一方面, 大多历史城镇难以保持完整的面貌, 或仅局部地段保存较好, 古镇特色在农村经济大发展的浪潮中迅速消亡。如八十年代初江南地区乡镇企业大发展下在沿交通线一带迅速形成的一个个建筑简陋、布局不尽合理的新市政;另一方面, 一些“推土机式”开发和“假古董式”利用破坏了原先传统的历史文物古迹, 取而代之的却是一些现代化建筑或仿古建筑, 如遵义会议旧址的破坏、开封的“宋街”等等 (见图4、图5) 。

(二) 大拆大建及盲目的“复制造新”

一方面, 大规模的大拆大建, 以“新”完全取代“旧”的存在, 这种摧毁式的改造往往会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 地域性特色及传统风貌的缺失使得城镇空间变得索然无味。以城市建设中的实例为鉴, 成都市在原来“皇城”遗址上扩建的中心广场, 拆除了遗址上历经“十年浩劫”而幸存下来的皇城清真寺、富有特色的民居, 砍伐了原有的树木, 建成后的中心广场只有光秃秃两块草坪, 只是简单粗劣的复制了现代城市广场的形式, 却忽略了这里曾经发生的历史 (见图6) 。

(来源:网络)

(来源:网络)

(来源:网络)

另一方面, 在大规模“拆旧”之后的“造新”或成了盲人摸象式的对西方国家城市的复制、又或是单纯对新材料新技术的盲目追求。“泛商品化时代”的城镇更新忽视了城镇文脉的发展, 为迎合接受者的消费心理, 创造观念畸形转变。如一城九镇建设中对各个城镇的不同风格定位, 安亭镇的德国式小城、高桥镇的荷兰式现代化城镇、松江新城的英国风格等等, 虽然避免了各地城镇建设风貌的雷同, 但却忽略了自己的历史传统及文化习俗 (见图7) 。

(三) 旅游商业的过度开发

旅游商业的发展给历史城镇的更新带来了复杂的影响。正面作用主要体现在经济方面, 负面影响则包括了社会、环境和文化等多个方面, 并已严重威胁了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对旅游商业效益的过度追求, 大量简单化重复化的商业形态以及密集化和表露化的商业行为, 成了破坏传统历史氛围的罪魁祸首, 而旅游业的过度开发进而又影响了古镇历史的真实性以及居住的生活性。古城居民置换的变异、旅游商业化的蔓延以及传统文化传承危机的出现, 都使历史古镇的有形及无形遗产遭到侵蚀, 遗产价值岌岌可危。如丽江, 仅古城区, 2000年后每年总接待量便超过了150万, 是丽江古城人口的30倍, 是丽江城市人口的20倍, 而且游客以过夜为主, 这些给丽江带来了严重的负担, 丽江古城也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四) 文化的变异与消亡

历史城镇现代化发展带来的外来强势文化必将与城镇本身的无形文化遗产发生激烈的交锋与冲突, 部分历史遗产因此衰败。如上一点中关于大规模的商业性开发与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大量的外来现代文化入侵当地传统文化, 特别是浓重的商业文化气息, 直接引发了当地传统文化的变异甚至消亡。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2000年表示, 丽江古城“商业氛围和旅游氛围过于强烈, 侵蚀了传统文化, 随着旅游和现代文化的出现, 传统建筑的形式、节庆、礼仪、语言、服饰、信仰、传统手工艺以及民间艺术正在消亡和改变, 导致古城面临文化危机”。并不是不接受外来元素的引入, 而是应当吸收其理念和精髓, 把握“新与旧”的关系与度量, 有选择的接受, 杜绝因小失大的可能。

(来源:《从特色小城镇建设看城镇风貌的历史传承》)

(五) 规划设计水平较低

由于缺乏应有的重视, 一些城镇空间的规划水平较低, 城镇历史文脉的保护由于缺少统一、正确的规划及设计手段而遭到不必要的破坏。大范围来说, 一些“既体现古城传统风貌特色, 又具有时代气息”的做法, 往往忽视城镇的历史、人文、肌理、风貌, 给古镇的文脉传承带来破坏;小范围而言, 历史城镇中的一些新建筑尽管采用了传统风格、地方式样, 但对传统民居的做法、比例等研究欠妥, 所以出现了一些拙劣的建筑作品, 进而影响了城镇的整体风貌。

四、历史城镇文脉保护的几点建议

(一) 正确认识城镇建设与文脉保护的关系

保护理念是指引历史城镇发展的最重要指导思想, 只有正确认识历史城镇开发建设与保护的关系, 才能确保古镇发展走上正轨、达到预期目标。

首先, 开发与保护并不矛盾, 以保护为前提并不意味着排斥一定程度的开发, 但“适量的开发必须是建立在区分历史文物古迹保护级别和区分历史城镇保护区级别 (如核心保护区、建筑控制地带等) 的基础之上, 并对开发作详细而严格的限定”;其次, 保护的目的不是从经济利益角度出发的, 不是为了创造更好的商业利润而施行保护, 保护的目的更为纯粹, 为了保护而保护, 开发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能更好的“保护”而存在。此外, 还需要指出的是, 历史城镇文脉特色的经营本就是一个连续的、不断完善的、需要长远及全盘考虑的动态过程, 所以城镇建设及文脉保护的相互作用也是一个漫长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二) 政府干预下的建设规划与公众参与

一方面, 政府在历史城镇发展中担当着决策者与监督者的身份。首先, 政府是决定古镇整体规划建设的主导者。政府管理者通过与规划师、建筑师的联系, 真正从保护传统文化的角度着眼, 重视发展总体规划的作用, 才能切实合理地指引古镇发展。在具体规划层面, 规划师将政府的决策落实到实际中。阮仪三教授根据对众多历史街区定义和范围的考虑及研究, 提出了“保护和整治”的确切概念:“保护就是用技术手段维护其原真的状态, 整治是针对其已遭受的自然和人为的破坏而用恰当的方法使其达到与保护对象相协调的要求。整治的五个等级:保存、保护、保留、整治、更新 (重建、新建) ”。如在周庄的古镇区保护规划中, 即采用了保护与更新的模式, 对周庄古镇区的建筑及空间提出明确的分区保护和改造措施, 通过具体详实的手段真正完成政府的委托。其次, 在商业旅游业以及众多外来因素的强烈冲击下, 政府需要采取“硬性”的手段, 如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技术手段等, 来加以宣传、引导、管理、监督、奖励、制约甚至惩罚城镇发展中有关历史保护的种种“措施及行为”, 避免市场行为的短视和建设性的破坏, 保护城镇历史文脉的延续。

另一方面, 公众在历史城镇发展中担当着参与者与执行者的身份, 公众参与是保证保护政策长久及连续实施的关键。仅政府、专家和相关人士为遗产保护而奔走, 广大百姓却不理解历史遗产的价值, 是无法自上而下地将文脉保护的具体理念贯彻到实际行动中的。所以, 历史城镇发展中的文脉保护还需要公众的参与和支持, 呼吁民间自下而上的保护意识的苏醒及积极的行动, 只有当历史城镇的价值成为一种公众意识时, 其整治规划才可以顺利实施, 并期待整治的结果得到公众的关心和爱护。

(三) 合理的旅游规划

历史城镇中, 适度的旅游商业开发一方面能促进城镇遗产的重新利用, 是继承、展示与发扬中国悠久历史及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另一方面也带动了城镇发展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必须注意的是在旅游商业的开发中要严格控制其与古镇文化氛围的关系, 切勿喧宾夺主。以城市建设中的实例为鉴, 如郑州二七广场节点 (见图8) , 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布局及保护意识, 如今的节点更类似于交通节点、商业节点, 而非纪念性节点。而西安钟鼓楼广场则妥善处理了商业氛围与历史氛围的关系 (见图9) , 设计者将商业置于绿化广场之下, 由下沉广场、下沉商业街引导进入, 将地面上的空间留给了城市生活、休闲、旅游、观赏之用, 商业氛围含蓄而内敛。

政府部门须采取相关政策措施加强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协调民族保护和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 真正从实际出发、从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出发, 营造旅游氛围、塑造旅游地形象, 保证旅游业的正常、良性运行。发展旅游与遗产保护这两个方面本身没有对立的必然, 政府职能部门可以同时采用“服务多样化策略、宣传本地文化、增加文化体验”等“软性手段”以及“扩充旅游接待能力、制定法规规范市场、对过分拥挤的旅游点限制人流、城市核心部分关闭”等“硬性手段”, 来整顿文化旅游产品市场。

(来源:《共生与对话——历史环境下的现代城市广场设计》)

(四) 新旧元素的共生与对话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外来元素开始充斥到历史城镇的更新建设中来。“历史是前进的, 历史城市、街区也在新陈代谢, 我们努力去处理好这些新与旧的关系, 重要的是善于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尊重历史并不是一定要简单的模仿, 也并不是为了完全地体现古风古韵而否定新事物及新功能的加入, 我们应该寻找“新与旧”在新时代的相处模式, 或者说是将两者整合而得到的一种新秩序, 当然这里排除一些需要完全保留历史原状的古镇考虑。

一方面, “新与旧”可以理解为新旧建筑间的对话。其一是完全的仿古建筑;其二是立面线条分隔上的统一;其三又或是完全新与旧的对比, 如上海青浦曲水园折角亭的处理, 其意义在于它将过去和现在的时代精神缩小到了最短的距离 (见图10) 。

(来源:网络)

另一方面, “新与旧”也有新旧功能间转化的意思。社会发展本就是一个不断变化前进的过程, 一种生活形态总会在被另一种生活形态取代的必然过程中变化, 甚至彻底死亡, 这是历史的必然。保持古镇文脉特色延续并不等于盲目固守, 对“旧事物”我们应积极再利用, 在具体的实践中因地制宜, 挖掘其深层的潜力, 使其在新时代新环境中有更合适的立足点, 如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 现在几乎成了大众旅游的代名词;巴黎的旺多姆广场则由原来的权利中心变成了奢侈生活的代表。

此外, “新与旧”还可以看作是国际化与地方化的融合。国际化是顺应时代而产生的, 是各种根本无法拒绝的纷繁复杂的外来因素的会聚;而地方化则是人们对心灵归宿的追求。地方化与国际化的关系应该是前者对于后者的抗争与吸收, 而并非必取其一的类别上的对立。地方化并不排斥国际化因素的渗入, 如现代建筑的材料、技术、思维和设计方法等。国际化与地方化的碰撞应当是地域的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融合,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五) 协调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居民生活

《威尼斯宪章》中指出:“保护文物建筑, 务必要使它传之永久。但是建筑保护的根本目的并不是传之永久本身, 传之永久也只是为了后代仍能利用它们, 可持续地为未来服务。”古镇的历史保护往往走入这样一个误区, 文化遗产作为商业建筑因为土地收益大而变得易于开发和更新, 而传统的居住区域因无利可图而得不到保护。

要知道保护与更新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营造历史城镇的亲切氛围或开发出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 更为重要的还有对实际使用者需求的满足。“保护与更新不是对立的, 在保存古镇诗情画意同时, 对于居民房屋结构的加固、居民卫生设施的改善、尤其是污水的处理都是必须的”, 否则很难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规划设计者在历史城镇保护更新的过程中, 还要充分地考虑各类市政工程的规划, 如河道水系的整治、燃气电力工程的规划、管线的综合布置等等与古镇整体发展的关系, 致力于改善居民基础生活设施以适应当地居民对现代生活的要求, 以不影响古镇风貌为前提, 进行设置。

五、结语

城镇的历史是不能复制、不能臆造的, 它具有独一性, 而这份随着时间消逝经历了沧桑巨变的独一性所体现出的深刻文化内涵能极大地鼓舞民族自豪感, 增强社会凝聚力。所以, 在具体的城镇更新实践中, 设计师必须要担负起传承与延续地方文脉的重任, 对对象的现状与历史文脉进行深入的调研分析, 以此作为设计的出发点之一, 然后再通过各种规划手段来为地方文脉的继承和发展提供物质空间的载体。

总之, 在实际的历史城镇更新过程中, 我们应当时刻牢记:创造未来的同时, 不要丢掉自己的过去。

摘要:本文就历史城镇发展中的文脉延续展开讨论, 阐述保护历史城镇文脉的重要性, 研究其文脉元素的构成, 分析现今城镇更新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文脉保护的建议。

参考文献

[1].[美]凯文·林奇著.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向.华夏出版社.2002/1

[2].张松著.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2

[3].阮仪三著.护城踪录.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3

[4].陆地.建筑的生与死——历史性建筑再利用的发生与发展.同济大学.2002

[5].阮仪三张艳华应臻.再论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城市遗产保护.城市规划.2003/12

[6].贺嵘毕景龙.共生与对话——历史环境下的现代城市广场设计.华中建筑.2008/3

[7].吴云鹏.论城市文脉的传承.现代城市研究.2007/9

[8].徐桢敏.浅谈历史城镇的保护体系.山西建筑.2005/8

[9].杨卫红龚若栋.破坏城镇文脉——现代化建设的误区.探索与争鸣.2003/4

[10].陶伟岑倩华.历史城镇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威尼斯和丽江.城市规划.2006/5

山东历史文化名镇桓台新城镇 第2篇

山东历史文化名镇桓台新城镇

桓台县新城镇位于桓台县西部。春秋时期,新城一带是齐国的苑囿。1214年,此处掘土筑城,名“新城”。1228年,建新城县。新城在明清时期即有沈、王、徐、耿、伊、傅诸大家族。王氏为名门旺族,从王重光到王渔洋,先后出进士31人,举人46人,为官者112人,有文学著述者50余人。新城镇现存有四世宫保坊、忠勤祠、王渔洋故居、耿家大院等反映明清时代风格的典型建筑和齐桓公戏马台、北极庙、钟楼、文庙、常平仓、米脂祠堂等历史遗迹。四世宫保坊是为祭明王象乾及其父、祖父、曾祖父所立,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象乾官至太子太保、兵部尚书,保卫明王朝有功,并追封三代为“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忠勤祠为纪念王渔洋的高祖王重光而建,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重修时拓为王渔洋纪念馆。耿家大院是明朝父子进士耿鸣世、耿庭柏故居。在明清两朝,耿氏家族为新城名门望族,出进士7名。王氏有“四世宫保”牌坊,耿家有“三世宫保”牌坊。

城镇化:历史?逻辑?启示 第3篇

回看中外城镇化的历史,有几个现象值得注意:(1)今之古城有长达两三千年历史者,但有存(如苏州、西安),有亡(新疆高昌、中美玛雅),为什么?(2)《纽约时报》资深专栏作家纪思道曾撰《从开封到纽约》一文,指出1000年前的开封就是当时的纽约,是全球唯一人口超过100万的大都市,但如今风华散去,一个城市为什么盛?为什么衰?(3)进入20世纪以后,全球范围超过千万人的大都会纷纷崛起,但更多的还是中、小城市,甚至十几、二十几万人的小城镇比比皆是。城市有大有小,为什么?还是前面那句话,一切都是自然形成的,市场决定的。也可以找到100%纯人为打造的,如缅甸迁都,及中国西部由兵团建设的城市,是例外,屈指可数。

这就是城镇化的逻辑了。这个逻辑对中国正在兴头上启动的21世纪城镇化大工程有很重要的启示意义。

逻辑可以从“市”这个字谈起。市,就是交易。几千年前,人类社会没有工业,非农即牧,农民、牧民散居各处,只生产极少数甚至一样产品,必须通过交换才能满足生活所需。于是在默契之下,定时定点形成“市集”。再进一步,需求日增,形成聚落、小村、小镇。又为了集体安全,乃建城墙保护,是谓城镇城市。所以,凡城镇,多循市场规律形成。

至于城镇的兴、衰、存、亡,除少数与战争有关外,亦多与自然、气候的变异(如玛雅)或科技运输的进步(如海上丝路取代陆上丝路)有关。当然,也有极少数受政策影响(如深圳),但后者亦不能排除有很明显的市场规律的因素。所以,对中国的城镇化而言,有两条重要启示:(一)顺其自然;(二)在顺其自然中,为政府的角色与职能正确定位。

顺其自然意思很清楚,换句话讲,要避免人为地造镇,这在当今的中国尤其需要警惕,因为地方政府有很大可能以政策为借口冲动地大搞建设,中央政府对此必须有效地约制防止。

至于政府的角色,主要有三:一是为城镇化的自然发展排除各种障碍;二是为城镇化自然发展可能产生的问题,以制度、政策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加以防止;三是为打造一个高品质的城镇中国,提供有价值的“外部性”服务。

首先,就排除障碍而言,目前城镇化存在的两个障碍分别是关于人口的自由移动,及关于土地的自由买卖。具体地说,这就需要取消城市户籍的限制,及开放农民土地的自由买卖。

其次,关于城镇化自然发展可能产生的问题主要也有两个:一是农地及农业的保障问题。农地、农业、农村对国家社会的贡献绝不止于是农产品及粮食安全而已,还有很多如环境生态、生活传统、价值风俗等外部性的意义,所以应仿发达国家,对弱势的三农给予足够的政策补贴。另一问题则是有序发展,这包括宏观面的城镇间中心与卫星关系的良好布局;中观面的基于可持续发展,对所有城镇建设在资源、环境、生态方面制订统一的标准规格,一体遵行,为21世纪中国的生态城市打好基础;微观面,则是为个别城镇如何基于其各自的地理自然、历史、人文等条件打造独特的风格与风情提供专业性规划意见。

中国的城镇化既有发展上阶段性的任务,又是百年大计,关乎中国梦的实现,必须能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历史城镇 第4篇

改革开放带来了全国小城镇建设的迅猛发展, 继而又开始了新农村建设的新一轮热潮。然而现代小城镇的规划设计, 却出现了千篇一律的模式, 缺少了各自的识别性和空间特色。究其原因, 除了强调建设的可便性和建设规范以外, 更多的是没有真正因地制宜地考虑到其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尽管都在呼吁建设特色小城镇, 避免这样的不良结果, 可真正意义上的小城镇形象规划设计并无实质性的进展, 反而与现代规划建设存在矛盾。笔者认为真正的小城镇形象识别要从规划开始, 即对于用地布局须注重特色形象的识别, 但仍需深入具体地研究。如果从景观形象上分析, 真正建立小城镇特色的根源还在于这个城镇的空间, 它应该是多维的———即物质构成空间与时间空间以及人的行为空间三者有机组合形成的多维空间。它们既有属于自己空间的序列组合, 又有在时间长河中的历史文化积淀, 还有演化过程中人们行为的渗透, 共同形成一个天地人和谐统一的有机空间系统。而这一系统却是建立在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环境之中, 有其自身空间构成的哲学理念为基础。这些空间构成元素的组合, 蕴藏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和思想, 使很多国外理论所不及, 这就是我们进行小城镇多维空间整合研究的出发点。

一、物质空间维

任何一座城镇都由物质空间构成其形态。现代小城镇新城的建设空间主要从“功能空间”加以考虑, 即以主要满足人们生活所使用的功能为出发点进行规划和空间设计。我国很多古城镇由于人口相对较少, 城市功能单一的现实情况, 特别注重周边环境的选择, 主要从“景观空间”创建来考虑。尽管时代和条件不具太大可比性, 但是人与自然和谐, 天人合一的理念的体现依然重要和突出, 过去喜欢将居住环境与自然联系在一起, 也是现代社会所极力推崇的。历史上众多的小城镇大都具有古老的历史, 因而始终具有一种特殊传统空间格局的痕迹。我们即以这些小城镇共同的历史文化内涵为出发点, 定义这种古代的传统景观空间的思维方法为逆向空间。

(一) 逆向空间序列组合

许多学者认为, 小城镇的平面布局是空间形态在平面上的投影, 其结构特征是构成城镇特色的要素之一, 这也是我们在小城镇特色规划设计中着重考虑的主要内容。这种特色的创造, 自然源自于它的特定空间形态的投影, 而这种空间就是一些历史古镇和某些历史古城所具有的空间格局, 并具备逆向空间的表现特征。

我们通过研究认为, 这种逆向空间在层次上从外到内分为三个层次:, 外空间 (第一层次空间) 、内空间 (第二层次空间) 和内生活空间 (第三层次空间) 及其各层次组合 (见表1) 。

逆向空间生长序列, 既是一种在空间形成上的传统思维方法, 也是一种对空间进行设计的传统手段。传统城镇空间的形成更多的是主要依赖自然环境和自然景观而存在、生长, 更注重追求景观空间的显现以及优先景观的借用和人与自然的最佳和谐。在我国一些倡导自然理念的古城镇大多环境优美, 有极佳的景观视线视域和观景街道空间, 道路和建筑比例尺寸的规划设计很符合人对空间领域的心理要求以及中国人含蓄的步移景异的隔景观景审美观。但是在现代城镇空间, 由于受到人口规模及现代化生活方式复杂化的影响, 更注重现代时空中人们居住空间和生活空间的功能需要, 其次再考虑景观的安排和“补充”设计。因此二者形成满足各自需要的空间序列和空间系统, 表现为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背景条件下的空间特征。

(二) 逆向空间的生成与实例分析

历史古城镇逆向空间的形成, 同时依赖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依就自然空间与生活空间的巧妙结合来逐渐生长完成自己的空间结构。它们首先依赖于外部自然地域生存环境, 巧“借”“引”优美的自然和景观资源, 形成独特的外空间格局;其次则依赖外空间的存在, 在内部充分融入内与外的组景关系, 逐步生长其自身的生活、交往、行为等内部空间单元, 最终完成自身特有的宜人空间尺度和格局。空间生长过程遵循由外部空间影响内部空间, 由表及里的景观空间生成序列和次序。它不是以重点考虑城市功能来进行城镇空间设计, 而是首先或者同时考虑依赖外环境和景观等自然条件的客观存在, 布局和改造城镇空间网络间架, 以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 供人们生活、劳作、休息的优美环境空间。

如四川昭化是蜀道上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 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是苴国都邑。自秦汉以来, 特别是“三国”时期, 兵家征战频繁, 古迹甚多, 至今仍保存完好有东门瞻凤、南门临江、西门临清、北门拱极。古城东、西、北3条长街贯穿南、北、西, 5条小巷穿过半边城。街道两侧为保留较为完整的明清建筑, 多为穿斗木结构, 具有古朴风味的川北名居。古城空间发展与演化, 明显地反映了外环境空间决定内环境空间的生长过程, 从而形成最后的空间格局。整座古城的主要景观视线内外通透, 空间相辅相承, 内外空间交换既考虑了方位也考虑了借对自然景观。其所体现的第一层次空间组合十分明显。如内、外交换空间:牛头山——临清门——相府街;冀山——拱极门——县衙街;桔柏古渡——瞻凤门——太守街;笔架山——临江门。边缘交换空间:古城墙——牛头山、冀山、笔架山、桔柏古渡。点交换空间:城门楼、天雄关、笔架山、桔柏古渡。受外环境空间影响的第一层次格局, 依照逆向空间原理, 继续生长出第二层次空间, 如阻碍转折空间、转向引导空间、收敛引导空间以及阻滞停留空间等诸多小巷空间组合, 形成满足城内人们公共行为活动的各种次一级空间格局。古城第三层次空间 (生活空间) , 属于城池内部的居住生活 (私密) 空间, 供居民生活通道及居住活动。民居间大多为曲折的生活巷道相通, 整体构架为内部的生活空间 (见图1) 。

二、时间空间维

历史小城镇的不断演化与发展, 都会留下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烙印。特别是一些发展时间较长而且时代鲜明的时期, 其各种物质文化和风格极易保存下来, 因而会产生不同物质文化背景下的城镇空间特征。这种就空间特征, 在逆向空间的有序性形成理念的引导下应该具有和谐的延续性和关联性, 使其虽然经历不同岁月融合了不同的空间风格, 却不失其和谐的空间组合特征。所以, 它们的时空发展必须是有序和连续的, 才能有效的保存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优势特色, 始终保持着与自然环境的优美结合和生动宜人的内部空间格局。如果小城镇在时空的演化中, 能延续逆向空间景观的序列组合, 则认为保持了逆向空间的持续性, 称为“逆向空间生长”;倘若阻滞了逆向空间的持续发展, 称之为“逆向空间消失”。

如位于四川成都黄龙溪古镇的景观空间就具有明显的逆向空间组合特征, 它在经历了数百年的时空演进中, 景观空间的不断延伸基本上顺应了逆向空间的组合特征和持续性发展。但是, 也有一些局部尽管延续了所谓的逆向空间生长, 却没有很好地遵循逆向空间的序列组合原理, 使后来发展的城镇空间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空间的阻碍和消失, 形成了不利空间的堆积, 影响了逆向空间的可持续性演进。特别是新时期建设以来, 由于对逆向空间的原理认识不足, 或缺少分析研究, 使得逆向空间景观的延续性不断地受到破坏。

黄龙溪镇明末清初建场以来, 其逆向景观空间大致经过了清代、上世纪50年代和现代几个大的发展阶段, 时空特征非常明显 (见图2) 。东面临水的旧街区, 由于有对岸二峨山广角的景观视线和东北角王爷坎的景观交换, 自清初形成以来, 外空间与内空间的连续性一直保持较好。而地势平坦的南面与被牧马山视线遮蔽的西面不利于发展景观空间, 因此空间上一直表现为收敛和阻滞转折特征 (见图2左) 。上世纪50年代, 主要在东南临江一侧筑路建房,

改变了边缘空间, 同时也形成并延续了收敛空间, 逆向空间的格局得到较好的持续发展 (见图2中) 。到了90年代后期, 为了满足城镇化和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临古镇区的西北两侧分别建起了仿清街区 (见图2右) 。西侧一条大弧形、大宽度的街道虽然属于阻滞转折空间类型, 对西侧景观的阻滞作用依然明显, 但却与逆向空间组合规律极不协调;而北侧新规划建设的街区, 不仅规模范围大, 而且在空间规划设计上根本没有抓住时间维特征的实质性, 仅有中间笔直的主干道可以解释为北向景观视线的延伸。街区以横平竖直的道路铺开, 空间结构和特征完全违背了逆向空间序列组合的延续性, 宜人的空间尺寸也不复存在, 其空间功能只为满足观光旅游功能, 实属急功近利所致。

三、行为空间维

本文所述的行为空间是指与逆向空间序列形成有关的人的行为活动和为其服务的空间。这些空间为人提供了有序的行为活动场所。城镇空间应该是由人不断创造出来的、为人提供各类行为活动的自由空间, 是相互联系的网络。在城镇的长期发展中大小宽窄、收敛发散的不同形式空间, 组成了内空间网络格局。其中涵盖了对人行为的约束空间部分, 同样是逆向空间组合中的重要成分, 它是随着逆向空间的持续演化而相融合的一种空间构造 (见表2) 。

行为维特征主要是指地域非物质文化在当地的行为空间中人的具体活动的表现。当物质和行为两个空间通过带状空间元素连接, 便易从空间序列上反映出各自的性质, 也可以起到引导作用。特别是对流动人群, 必然会被表现空间所吸引。

行为空间的拓展和分布, 也顺应着城镇逆向空间的有序生长。在行为空间分类组合中, 首先是生活空间的形成与满足, 随着人的群体所产生的行为活动形式和种类的不断扩大而逐渐扩展, 形成人的行为表现空间, 再完善行为交往空间。如黄龙溪古镇清代时期行为空间的分布 (见图3) 。但是空间的发展并非盲目的扩展和延伸, 与城镇时空性息息相关。随着时代的进程, 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人际交往日益多元化, 在城镇空间的演化中必然不断形成新的行为空间, 表现及交往行为空间则会变得愈加丰富多样, 以满足人们多种联系、交流互动的需求。

四、多维空间整合

一个城镇的空间除了具备物质空间、行为空间的有机组合, 而且还具备了时空的发展演化特征, 三者不可分离且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一个城镇形象特征的建立便是这种多维空间组合的具体表现, 而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元素就在这样的多维整合空间中不断的演化和延续着。当然, 空间发展的延续性和时空、文化的持续性, 需要包含于多维空间的良性演化之中, 一旦失去其延续性, 极为可能造成景观空间和文化传统的遗失、间断或影响。所以, 一些小城镇虽然经过长期的演化发展, 现代化元素充斥其中却依然韵味犹存, 空间变化不大, 或者空间的发展延续遵循着某种持续规律——逆向空间原理。这也是我们应该遵循的一种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理念。

研究认为, 三维逆向空间是小城镇, 特别是历史古城镇形象表现的基础, 也是多维空间要素的根本。时间维空间和行为维空间都包含其中, 依赖于基本空间的存在而生长、发展和延伸。研究发现只要遵循了这一基本发展规律, 多维空间的整合特征就自然会得到留存, 其可持续性也就会得到很好的表现。反之, 小城镇和谐优美的空间形态会随之湮灭, 多维空间整合就会受到逐步分解直至消失。例如图2和图3, 古镇黄龙溪旧城中心, 属于清朝至民国时期的老建筑街区, 空间格局较为合理, 符合逆向空间的组合规律。图3中西侧长弧形街道紧邻老区, 是90年代末起逐渐建成的新仿古街区, 主要以配合古镇的旅游发展设置的旅店餐饮以及居民住房建筑, 但因为街宽房低, 高宽之比明显失调。在街道空间平面上, 尽管延续了弧形的转换引导空间特征, 对西侧不佳的景观也产生了隔离阻滞, 可是由于弧度过大, 又缺少交叉、转折、阻滞等空间连接, 显得空间冗长、单调。更由于街道高宽比例不协调, 失去了对人的吸引力, 制约了行为空间的有效生长, 使得这一带自建成以来非常冷清、萧条, 旅游服务也难以为继, 而成为被人所“遗忘的角落”, 很可能造成今后行为空间的萎缩甚至消失。90年代, 随着古镇的加快发展, 新一轮规划与建设实施后, 现今的古镇规模越来越大。原古镇区以北已成为发展旅游观光而开发的现代仿古建筑新街区 (见图4) 。遗憾的是, 与原古镇仅一桥之隔的新街区, 没能很好的沿袭逆向空间环境, 过分的追求现代城镇空间网络格局, 破坏了逆向空间组合联系的可持续性, 其结果形成现如今南北环境空间各自为阵、形断意失的不和谐空间格局。前年, 开始对古镇北面的新区街道景观空间进行了适当的处理和补救, 改变了原来的数百米笔直宽敞的街道空间面貌, 在原街道中间设计了弯曲的水流和绕水而行的游步道和小桥, 形成隔景转景的步移景异的效果, 从而与古镇旧区的逆向空间形态取得了较好的协调 (见图5) 。

因此, 多维空间的整合, 应该是各类空间相互的交融和生长。而且在城镇雏形期, 就能在逆向空间原理的引导下, 逐步有序地、按照一定规律地发展时间空间和行为空间, 始终使其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组合, 相互影响和促进空间和谐变化。

五、结语

很多这种历史小城镇在现代化建设中, 由于缺乏科学地规划设计和保护, 失去了大量有价值的历史空间, 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不能再让仅存的有价值的历史空间消失, 延续它是我们的责任, 不仅仅是保护物质, 更是在保护历史文化。因此, 仅仅单纯意义上的保护古城镇建筑和古街区是不够的, 还应该切实保护包括城镇在内的外环境空间。因为逆向空间原理揭示了城镇空间的形成是由外空间到内空间的连续发展, 历史文化成为二者之间的联系纽带, 也是空间得以持续发展的灵魂所在。所以逆向空间不仅仅是物质的, 更是包含人的行为在内的非物质文化的生长基床。

应该说逆向空间是一种特定条件下和历史时期的设计思想, 然而却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运用特征, 值得我们在历史小城镇的改造和建设中发扬和借鉴, 同时对现代小城镇规划建设中景观空间的创造和保留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符高翔.少数民族小城镇规划识别研究.西南科技大学.2007

[2].袁犁姚萍.历史文化城镇逆向空间序列特征研究及其意义.第二届“21世纪城市发展”国际会议论文集——全球化进程中的城市本土性.华中理工大学.2007

[3].姚萍袁犁黄河.小城镇多维空间特征及其整合研究.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9/3

历史城镇 第5篇

开题报告

一、研究概况及相关文献主要观点

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着手对我国“江河流域”(即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以及其他广大地域的传统村(镇)落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开展田野调查。特别是2009年至2010年间,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20个课题组267人集中对我国长江、黄河流域以及西北、西南17个省113个县(含县级市)中的902个乡镇传统村落文化遗存进行了为期25天至30天不等的综合性复查。目前,福建沿海的名镇名村研究福建省师大部分专家和林怡教授已有开展调研或研究成果,仓山区的名镇名村保护与利用也有人研究。

主要观点:

1、要重建乡村文化自信,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的认识,乡村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念。

2、城镇化不能化掉公共空间。城乡一体化与区域一体化思路下推进城镇化过程,可使农民化不丧失土地财产,农村不丧失文化根基的情况下实现中国的城镇化。

3、名镇名村不是文保单位,是生产生活的基地,社会构成基本单位,是农村社区。面临着改善和发展,直接关系着村落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保护必须与发展相结合。

二、选题意义

理论意义:本课题拟紧密结合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的历史脉络,在对闽江口沿江沿海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资源盘点和海防与海洋文化、闽江文化内涵挖掘的基础上,就如何有效利用资源禀赋,促进

闽江口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精神文明与文化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加强文化生态保护,防止过度商业化、城镇化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文化遗产的破坏。

现实意义:当前,市委、市政府作出在更高起点上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的战略布署,就是要发挥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区位条件和发展潜力,努力把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建设推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使之成为福建发展的增长极。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是城乡统筹、全面发展的一个区域,市委因此特别强调要走新型城镇化特色发展之路,提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强化产业支撑作用,实现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良性互动。其中文化旅游的布局规划应是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建设的不可或缺的一环。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众多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作为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亟需挖掘、保护、整合、宣传营销。

三、理论适用及主要方法

理论适用:

1、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理论、2、公共空间和艺术城市(镇)理论、3、传统村落遗产保护理论

主要方法:田野调查法、历史文献法、跨学科研究法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主要指标:

1、历史名镇名村的概念、特征(地域性、历史性、文化性)及保护的意义

2、福州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概况、类型、文化内涵及资源禀赋,3、当前保护和利用情况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利用的对策建议 主要指标:

福州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文化旅游资源系统结构(以嵩口为例)

福州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空间分布图

福州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文化艺术及传说资源分布表

福州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节庆民俗活动分布表

福州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特色民居、古建筑资源状况

四、进度安排及人员分工

调研计划:

1、沿闽江名镇名村调查(3至4月中旬)

3月27日阳岐

4月1日竹屿横屿

4月3日洪塘

4月8日义序

4月9日螺洲

4月11日林浦、梁厝

4月12日南屿镇水西林

4月17营前、琴江

2、沿海海防海洋名镇名村调研(4月中旬开展)

4月20定海,4月24海口

4月26梅花

3、山区名镇名村调研(4月下旬开展)

4月29、30坂东,有可能再去霍口、鼓岭

4、闽北、江浙、皖南古村落保护和利用调研考察(拟5、6月开展)下划线表示已调研

进度:10月底力争出初稿,11月讨论论证,12月结题

人员分工:

田野调查(杨济亮负责沿闽江名镇名村调查,杨济亮、刘艳飞负责山区名镇名村和沿海海防海洋名镇名村调查,杨济亮、刘艳飞、潘冬东共同参与闽北、江浙、皖南古村落保护和利用调研考察)

刘艳飞、潘冬东收集考察资料

杨济亮执笔

五、参考文献

1、庄孔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

2、郑振满、陈春声《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

3、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

4、唐春媛《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与发展研究》

5、邵甬《理想空间。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与实践

6、赵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理论与方法》

7、《福州盖山镇志》

8、《螺洲志》

9、《尚干七里志》

10、《闽侯县志》

11、《闽县乡土志》

12、市方志办《福州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志》。

13、余斯伟《文化的审视》。

14、严正著《中国城市发展问题报告》。

15、蔡昉、程显煜《城乡一体化——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研究》。

16、仇保兴《深刻认识传统村落的功能》,《人民日报》2012、11、2917、冯骥才《传统村落的困境出路——兼谈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人民日报》2012、12、718、国家文物局《建设传承体系、保护文化遗产》,《求是》2013年第3期。

19、市政协《促进闽江沿岸历史文化保护与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建议》,《闽都通讯》2012年第8期

20、林怡《文物保护与民生发展——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状况调查报告》

21、《论仓山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建设的若干问题》

20、杨济亮:福州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刍议

21、杨济亮《提升福州城市形象的理论与实践策略》,《福州党校学报》2011年第2期。

历史城镇 第6篇

城镇化又称城市化(Urbanization),是指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引起人口由农村向城市集中,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等。从高考复习的角度来看城镇化,我们必须关注与之相关的人口迁移、城乡关系、工业发展、城市建设等历史知识,以城镇化为线索将这些知识有机地串联起来。

二、热点背景

“城镇化建设”已经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一起成为未来中国发展的方向。2013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分析了城镇化发展形势,明确了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2014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三、考点链接

1.中国古代史

(1)宋朝以前的城市,政府管理较为严格,在空间与时间上都有严格限制,商品交易区与居民住宅区分开,按时开市、闭市。(2)宋朝以后的城市,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商业经营的时间限制也被打破,乡村和城郊的“草市”更加普遍。(3)明清时期,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工商业市镇的兴起。(4)伴随着城市繁荣和商品经济的活跃,市民阶层日益扩大,适应市民生活的文学艺术形式也不断发展,宋词、元杂剧、明清小说、昆曲、京剧和风俗画的兴起正是反映了这一趋势。

2.中国近代史

(1)伴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在洋务运动和民族工业的推动下,城市大多集中于沿海沿江地区。(2)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促进了近代社会生活方式与习俗的革新,推动了新式交通与通讯方式的发展。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新式礼仪等生活方式在城市逐渐流行,汽车轮船、电话电报等新式交通通讯方式在城市出现并普及,报刊影视等大众传媒的发展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3.中国现代史

(1)1949—1978年,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同国民经济的发展、政治生活的变动密切相关。“一五计划”的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也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的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面对严重的经济困难,1961年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要求精减城市人口2000万,城市人口大量转移到农村。“文革”期间,城市1600万知识青年到农村上山下乡插队,城市化进程受阻。(2)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推动了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推动了中小城市的发展。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促进了城市化的迅速发展。

4.世界近代史

(1)两次工业革命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生产迅速发展,促进了近代城市化迅速发展。(2)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文明带来灾难,对城市文明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尤其是欧洲许多大城市变成一片瓦砾。

四、经典例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乡村人口向市镇流动,逐渐形成城镇。以苏州府所属吴江县为例,其境内市镇人口越来越多,市镇数量也越来越多,相对的村落越来越小,乡村经济逐渐衰落。通过各大城镇的商人活动,其市场范围扩大及于全国。据上海地方志载:“闽广人于二三月载霜糖而来,买花衣以归,楼船千百”。这对于全国市场的形成以及地域观念的融消与社会群体意识的产生,实具有相当的重要性。

——赵冈《明清市镇发展综论》

材料二 新中国历史上将城市人口转移到农村,较大规模的有三次。第一次是1960年,农业不堪重负,不得不下放城市劳动力2000多万。第二次发生在“文化大革命”中,城市1600万知识青年到农村上山下乡插队。第三次发生在1988年,中国当时经历的是一场“非城镇化的工业化”,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进入城市就业的7000万农村劳动力人口,有6400万劳动力转入乡镇企业就业,即所谓“离土不离乡”。

——彭有祥《论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时代演进》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发展的特点。(4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市镇发展对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非城镇化的工业化”的含义。(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和第三次人口转移的政策因素。(4分)

历史城镇 第7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历史城镇,发展策略,青城镇

1 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 中国城市化速度惊人。据统计, 1978~2011年, 中国城市化率从17.92%提升至51.27%, 然而高速城市化在带来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 并未有效实现城市发展质量的提升。总结经验, 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概念, 建设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 要求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强调生态文明与文化传承。

大城市周边城镇因其独特的区位优势, 在大城市空间扩张、产业和人口疏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是城镇中最具活力也是问题最多的部分, 无论是在发展机遇、发展特点还是发展速度上都与普通城镇有着显著的区别。而历史城镇在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时尤其面临着保护与发展的双重难题, 文章拟在研究青城古镇发展策略的基础上探讨大城市周边历史城镇的发展策略。

2 概念界定

大城市:根据2014年11月颁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 (2014) , 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人以上500万人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文中的大城市是指人口在100万人以上经济发达、辐射力强的和已形成都市区的地域。

大城市周边地区:大城市带动周边腹地的发展, 对区域有强大的辐射作用。根据有关研究, 明确城市具有较大辐射力为距城市中心区小于100km的闭合范围, 因此文章界定大城市周边地区也采用100km (自架车程小时数1.5h) 为临界点, 将50km (45min) 作为大城市的内圈层, 500~100km (1.5h) 作为中圈层, 大于100千米为大城市外圈层, 中圈层与内圈层为大城市周边地区范围。

3 青城古镇概况

3.1 基本情况

青城镇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最北端, 距兰州90km、距白银23km;近109国道, 有省道白榆公路过境, 可通水路至兰州市中心, 同时还是黄河风情线的延伸段、兰白经济圈的节点。2007年, 青城镇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也是2010年甘肃省唯一入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村) ”的古镇。

3.2 历史文化资源

据《甘肃通志》记载:青城为宋大将狄青擢秦州刺史巡边时所筑。唐宋元明清时期的青城是西北地区的军事要塞与西北水烟的发源地。清代至唐宋的青城运输业、商业和建筑业迅速发展, 一度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 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物质文化遗产大致有2类: (1) 文物类, 砖雕、木雕、明清家具、农业生产工具、水烟制作工具、传统生活用具、碑刻、传统服饰、乐器等; (2) 建筑群类, 60多处保存较完整的明清古民居四合院、城隍庙及其附属建筑、青城书院及其附属建筑、罗家大院及其附属建筑、高家祠堂及其附属建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致有四类: (1) 民俗活动类, 比较典型的是城隍出府; (2) 民间音乐类, 主要指青城小调; (3) 民间游艺类, 包括道台狮子、青城高跷、城河抬子、火狮子、英雄舞鼓等表演活动; (4) 传统手工技艺类, 水烟制作技艺、剪纸技艺、刺绣技艺、砖木雕刻技艺、窗花绘制技艺等。这些文化遗产共同孕育在青城古村落的整体生态文化遗产之中 (见图1) 。

4 青城古镇发展现状分析

4.1 现状特征

青城镇建设属于农村型居民点发展的核心模式, 呈现出用地集约性差、缺乏整体规划, 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等众多问题, 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足, 城镇的舒适度、安全性能较低。

4.1.1 基础设施落后

青城镇交通组织较为混乱, 东西向机动车交通穿越古镇主街道, 破坏了古镇的历史氛围;汽车站、停车场等静态交通设施缺乏;镇区商业用地较少, 缺乏集贸市场;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等设施缺乏或占地面积偏小;镇内市政设施规模较小, 设施配备不完善, 电力、电信线路随意搭建, 住区整体环境质量不佳。

4.1.2 文化建设不足, 市民化程度低

截至2014年青城镇设有1所中学, 青城中学;2所小学, 青城小学、瓦窑小学。学校建筑简陋, 校园环境一般。瓦窑小学设在镇区外, 规模小教学设施落后。幼儿园主要是个体户在自己家里办的, 环境较差, 缺乏正规院校毕业的教师, 缺乏教学设备, 无室外活动场地。

4.2 存在的问题

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使青城镇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难以得到较为合理的保护与开发, 造成其在人才和资金的引进、产业升级等方面受到制约,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镇功能的提升。

4.2.1 空心化现象加大了改造难度

青城镇产业落后, 居民收入普遍偏低, 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为了增加收入, 多就近到兰州、白银等地打工, 造成镇区老年人与儿童占比较大的现象;再者, 历史建筑多集中在老镇区, 由于保护方法不当, 建筑陈旧, 大部分居民选择在保护区外围新建住宅, 仅剩无力建新房的老年人在核心区居住。核心区出现空心化现象, 部分历史建筑被荒置, 保护与改造无从谈起。

4.2.2 文化传承后继无人

青城镇居民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与古民居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本土文化, 是文化遗产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今, 保护古民居的措施增加, 多数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院落已经开始将原住居民迁出, 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掌握比较困难, 收入不可观, 耗时且对继承者的悟性要求较高, 居民放弃了传承的责任, 还有的年事已高的居民可能还没找到可以传承技艺的继承人便已撒手人寰。

4.2.3 现代化观念的冲击

存在于青城镇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慢慢失去自己的市场。原住居民的口头文学正在被年轻一代的科幻片取代;居民传统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被网络用语和现代化冲蚀;戏曲等传统的艺术形式被流行歌曲和偶像剧取代。在西方文化和现代化影视媒体的冲击下, 文化遗产的价值逐渐被人们淡忘。

4.2.4 未实现由“物”到“人”的转变

从整体上看, 青城镇政府在对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仍是静态保护的思维。对古院落实施不加任何改变的原样保留, 不仅忽视了对院落的活态展示, 更没有实现由保护“物”到保护“人”的转变。

5 大城市周边历史城镇发展困境分析

5.1 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

1) 文化矛盾。在历史文化遗产旅游中, 旅游者越来越注重对原始古朴、和谐统一的文化景观的追求, 他们希望旅游目的地文化景观保持不变, 在其中品味“原汁原味”的文化。

2) 利益冲突。历史城镇政府、居民、旅游者、旅游经营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利益相关的系统。

5.2 历史城镇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矛盾

历史城镇留存着先辈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 具有积极的影响, 因此, 亟需对历史城镇进行保护, 而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提出, 对历史城镇的开发建设成了不可逆转的趋势, 可能会导致文化传承的很多重要因素被斩断。

另外, 新型城镇化建设包括文化场所建设等, 以丰富人们的文化精神生活, 但建设修复仿古建筑或建筑风情街时, 比较容易陷入制造“假古董”的误区。青城镇文化广场位于罗家大院与城隍庙门前, 投资70万元, 建有狄青雕塑, 两排崭新的木构建筑, 广场面积有300m2, 是青城镇的中心广场 (见图2) 。而在实地调研中发现, 广场两侧建筑与历史建筑的保护存在一定矛盾, 或者说对青城历史文化残生了误导, 若将此类建筑作为延续青城历史文化的方式, 势必会造成青城历史文脉的断层。

6 大城市周边历史城镇发展对策探讨

6.1 历史城镇发展原则

6.1.1 以人为本

新型城镇化在于实现人的城镇化, 无论城镇化进行到何种程度, 其最为核心的一点就是让人民生活幸福, 即保证居民物质水平的提高与精神生活的满足。新型城镇化必须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只有把握住这个本质的要求, 才能在城镇化的推进中站在为人服务的角度去规划、建设。

6.1.2 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历史城镇的发展中强调发展的生态性, 即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以及新型城镇化为契机, 改善居民生活水平, 注重城镇内在运行机制的低碳、绿色、可持续性, 要更多的立足于对城镇自然环境、历史变迁轨迹的尊重, 达到环境的协调发展, 重新认识并充分利用“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中的现有资源, 不断丰富历史城镇的文化内涵和生命价值。

6.1.3 创新与改革驱动

技术创新是推动整个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要加快大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向周边城镇辐射, 通过建立科学技术推广站、设立科技专项基金等手段, 增强历史城镇发展的动力。结合历史城镇当前面临的体制束缚, 需要从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财税金融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农村产权制度等领域进行改革, 通过改革的手段, 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 促进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 破解历史城镇发展的障碍。

6.2 大城市周边历史城镇发展对策

6.2.1 提高公众参与度

历史城镇的居民是历史环境的主体与长期使用者, 一方面, 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物质环境的支持, 另一方面, 居民的行为活动或多或少会影响和改变已有的环境, 因此, 保护文化遗产的工作应推行公众参与, 落脚于广大居民, 而不仅仅是靠政府机构的单方面保护。这就需要唤起居民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摆正居民在旅游发展和遗产保护中的主体性地位, 给予居民人文关怀, 赋予居民更多权能, 让居民充分参与到当地的旅游活动中来。

6.2.2 保护与开发利用并存

文化遗产是各历史时期前人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产品, 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和生活状况, 人们通过这些遗产分享人类的文明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讲, 我们既要保护文化遗产, 也要分享利用它的价值, 因此, 青城镇的发展要制定保护与开发利用并存的策略。

1) 宏观方面: (1) 保护:要整体保护。制定保护规划要统筹兼顾, 梳理好各类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方式, 培育遗产生存发展的土壤, 建立遗产传承人保护和培养机制。 (2) 开发利用:对青城镇的开发利用不能破坏古镇的原貌, 整体规划中的复原、复古设计要符合真实情况。现代服务设施的设计建设要与古镇的周边环境浑然一体, 不能影响古镇的整体风貌。古镇的基础设施要完备、便利, 对通行路线和人流控制的设计要合理, 避免影响古镇居民的日常生活。

2) 微观方面: (1) 保护:对古民居、古建筑、可移动文物资源、“非遗”项目施行具体保护。微观保护除了要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条例外, 还要根据文化遗产的自身特点和核心价值理念进行优化组合。 (2) 开发利用: (1) 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既是古镇开发利用的基础, 也是古镇开发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 景区服务。优质、贴心、便捷的服务在帮助游客体验民俗文化的同时, 获得一种亲切的归属感。 (3) 交通设计。它不仅包含村镇附近交通道路的完善, 还包括对景区交通的管理。交通便利是吸引游客的基本条件, 在景区内应设计便捷的电瓶车, 而对外来车辆应设置专门停车场进行处置, 以免破坏镇内的原生环境。 (4) 文化设施。镇内应建立丰富的文化设施, 整合镇内遗产资源, 集中展示。 (5) 商业运营。规划设计应完善商业运营模式, 设置商铺、饭店以及反映古镇地方文化的娱乐、休闲设施和游艺活动等, 使人们在品味文化遗产的同时, 深入体验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商业运营要与古镇风格协调一致, 商业产品开发要尽可能体现古镇乡土和民俗文化风格, 避免视觉上有明显新旧差异。

6.2.3 产业培育与融合

城镇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是要有稳定增长的人口, 而人口的稳定增长关键是要有稳定增长的工作岗位, 归根结底, 取决于是否有稳定增长的产业。

基于青城古镇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 青城镇宜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 建设旅游型城镇。通过发展特色旅游业, 带动交通、餐饮、住宿、商贸、文化娱乐等相关服务业的繁荣。但是, 单一旅游业的产业结构并不利于历史文化名镇的良性发展: (1) 历史文化名镇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空间载体, 其自身游客承载能力有限; (2) 旅游经济的季节性明显, 淡季、旺季现象突出, 给历史文化名镇的发展带来极大的不稳定因素; (3) 过往性明显, 许多游客只是城镇的匆匆过客。

因此, 在培育旅游业的同时要更加注重产业融合, 除了坚持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以外, 主张结合地方特色与农业优势培育乡镇特色产业与现代农业, 加强城镇产业结构的稳定性与多样性, 将历史城镇单一的旅游经济转变为“旅—特—农”三位一体的“非农”产业体系 (见图3) , 由旅游部门单干转变为社会合力推动。

通过产业发展就地解决就业, 提高居民的收入, 收入增加了, 当地居民就有充分的资金投入到历史建筑的保护与维修中, 即通过旅游收入反哺历史城镇的保护, 从资金方面满足历史城镇的永续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毛蒋兴, 郑雄彬.新时期中国城市化质与量协调发展研究[J].规划师, 2012 (7) :42-46.

[2]罗震东, 高慧智.健康城市化语境中的小城镇社会管理创新---扩权强镇的意义与实践[J].规划师论坛, 2013, 29 (3) :18-23.

历史城镇 第8篇

中国能源问题已经日趋严峻, 节能降耗势在必行, 而建筑能耗则是通常被人们忽视的重大问题。

最新数据显示, 全国建筑耗能一般占社会总耗能的30%, 再加上建筑材料生产过程的消耗, 在社会总耗能中占比高达47%~49%, 近“半壁江山”。建筑节能不仅关系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而且关系到国家能源战略和资源节约战略的实施。

目前, “城镇化”是当之无愧的热点词汇。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 城镇新增建筑增长较快, 到2020年, 我国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 这些新增建筑将源源不断地消耗大量能源。预计到2030年, 我国建筑能耗总量将是26亿吨标准煤, 而现在全国能耗总量是27亿吨标准煤。建筑节能显然已经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城镇化加快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机遇, 它能否与建筑节能化相伴, 将塑造未来我国新兴城区一个时期的能源资源消耗大格局。

“建筑节能‘十二五’规划”提出, 到2015年, 城镇新建建筑执行不低于65%的建筑节能标准, 城镇新建建筑95%达到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如果新增建筑都达到节能标准, 到2020年每年可节省3.35亿吨标准煤, 相当于每年节省电力建设投资约1万亿元。未来建筑节能潜力巨大, 市场非常广阔, 建筑节能改造更被认为是“金矿”。

目前, 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0%, 未来几十年我国最大的发展潜力就在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建设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道路, 才能符合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这就意味着需要进一步推动建筑的低碳化、节能化。这就为我国建筑节能提供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建筑节能改造既是节能减排的重要内容, 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一项重要工作。尽管目前节能已经是建筑的强制性要求, 但从“美丽中国”的概念来看, 这样还不够, 还需要从建筑节能这样一个点扩大到绿色建筑这样一个面, 进而再扩展到生态城市这样一个体系,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节能的目标。

绿色建筑的发展使建筑的视野从人所使用的建筑本身扩展到人生存的整个环境, 从当代人的建筑需求扩展到人类未来的发展空间, 从致力于建筑功能和形式的统一扩展到人文、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根据调研统计, 全球建筑业的产值已超过5万亿美元, 为全球GDP贡献8%~10%。其中亚洲是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性建筑市场。

目前, 绿色建筑正成为一种跨国全球现象。在中国, 环保和节能将贯彻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 绿色建筑在基础设施建设这个阶段最有看点。为完成“十二五”期间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 2015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的比例达到20%的目标, 我国应切实抓好新建建筑节能工作。

山西省城镇化发展的历史变迁研究 第9篇

一、山西省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新中国成立60年来, 山西省城镇化水平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由1949年的8.01%上升到2010年的47%, 增长约39个百分点。然而, 这60年的发展史是一个不平凡的过程, 它既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大起大落、起伏跌宕, 也经历了改革开放后的趋于平稳、提速发展。根据城镇化水平的历年数据, 可将山西省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划分为六个阶段:

(一) 起步发展阶段 (1949年———1960年)

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 山西省城镇化水平在建国以前处于落后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 伴随着工业化的起步, 城市经济开始恢复和稳步发展, 山西省城镇化水平从1949年的8.01%增长至1960年的19.83%, 平均每年涨幅为1.07%, 增长速度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二) “逆城镇化”阶段 (1961年———1969年)

“大跃进”时期, 大批农民一度涌入城镇。60年代初期, 政府开始进行总结和弥补大跃进时期的经验和损失, 进行国民经济调整, 一批城镇被撤销, 城镇居民被迫返回农村, 再者, 这一时期“上山下乡”运动也逐渐展开。此阶段山西城镇化水平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倒退现象, 由1961年的18.66%下降到了1969年的15.76%, 平均每年下降0.32%。

(三) 低缓恢复阶段 (1970年———1978年)

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以及“上山下乡”运动的影响, 城市经济发展滞后, 工业发展缓慢。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 山西省城镇化发展缓慢上升, 由1970年的15.76%增长至1978年的19.18%, 接近1960年水平。因此可以说, 这一阶段是以低缓速度上升发展的恢复性阶段。

(四) 快速发展阶段 (1979年———1990年)

20世纪80年代, 先行的农村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大量原本被束缚在土地上的农民涌向城市, 城镇化水平不断加快。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步伐的加快以及有关人口管理政策上的变化, 这一时期, 山西省城镇化迈出了新的步伐, 县改市、乡改镇, 晋城、朔州等地级市在原来的县级基础上成立, 全省448个镇的由原先的乡改名并合并而来, 城镇区划上的改变是的城镇化水平有了突出的进展;其次, 山西煤矿企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农村人口及外来务工人员, 矿区作为山西城镇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一时期为山西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山西城镇化水平由1979年的19.81增长至1990年的28.90%, 平均每年涨幅为0.76%, 发展速度较快。

(五) 缓慢发展阶段 (1991年———1997年)

这一时期, 城镇化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特性。90年代初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 人口流动成为当时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对流动人口的凝聚力不断上升, 包括太原在内的我省7个市或地区在这一期间城镇化水平均有重大发展。然而, 大同、晋城、阳泉、朔州这四个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市由于这一时期的煤炭价格的降低, 出现了人口大量减少的现象。这一时期, 我省的城镇化总体水平受到较大影响, 由1991年的29.06%缓慢上升至1997年的30.71%, 平均每年涨幅只有0.24%。

(六) 高速发展阶段 (1998年———2010年)

党的十五大以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市场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逐渐增强, 城镇地区经济发展对人口聚集和拉动的作用越来越大, 农村地区大量富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向城镇地区转移。并且近年来国家对中部地区发展的支持以及我省对城镇化发展的重视, 一系列相关政策和规划的出台也促进了我省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这一阶段, 我省城镇化水平由1998年的31.03%增长至2010年的47%, 平均年增长率为1.23%, 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二、山西省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及问题

山西省城镇化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 然而, 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仍然是我省城化发展的主要瓶颈。纵观60年来山西省城镇化发展进程, 我们不难发现, 我省城镇化发展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 地区间差异明显

由于不同区域间受地理环境、历史条件、自然资源、经济基础、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城镇化水平的地区间差异很大。山西人口城镇化水平在行政区域上表现为中部、东部和北部高, 东南部次之, 南部和西部低的特点。由表2可看出, 截止2009年年末, 位于中部的太原市和阳泉市, 城镇化率分别为82.22%和59.11%, 排第1、2位;北部的大同市和朔州市, 城镇化率分别为51.95%和45.24%, 排第3、5位;东南部的长治市和晋城市, 城镇化率分别为41.04%和47.03%, 排第7、4位;南部的运城市和西部的吕梁市, 城镇化率分别为36.64%和36.63%, 排第10、11位。现阶段我省各个市城镇化发展速度都已明显提高, 但仍然有七个市的水平低于2009年全国平均水平47%。形势比较严峻。

(二) 主要市镇大多是煤炭生产基地, 矿区人口所占比重大

山西是全国的重要能源基地, 煤炭资源得天独厚,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推动着城镇化的发展, 而城镇化发展又为煤炭生产提供着全方位的服务。全省众多城镇是靠煤炭生产的发展带动起来的, 而这些城镇又成为了煤炭生产的重要基地。全省现有11个地级市, 其中的6个地级市均是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太原市是西山煤电集团的所在地, 大同市是同煤集团的所在地, 阳泉市是阳煤集团的所在地, 长治市是潞安矿业集团的所在地, 晋城市是晋煤集团的所在地, 朔州市是平朔煤炭工业公司所在地。而在全省11个县级市中有7个市煤炭产区, 古交市是西山煤电集团的重要矿区, 潞城市是潞安集团的重要矿区, 高平市是晋煤集团的重要矿区, 介休市是山西焦煤集团所在地, 原平市是同煤集团下属轩岗煤电公司所在地, 霍州市是山西焦煤下属霍州煤电公司所在地, 孝义市是地方国营煤矿的重要生产基地。工矿镇占全省建制镇总数的1/4。居住在矿区的城镇人口高达200余万人, 占全省城镇人口的20%, 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在山西城镇化的发展中, 煤炭产业的带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然而随着山西经济的转型和产业格局的调整, 单单依靠工矿企业吸纳劳动力而推动城镇化的发展是不可取的。

(三) 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城镇化的表面特征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而背后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二、三产业的发展, 特别是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 城镇化反过来又有利于促进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推进的联动发展的过程。工业化的发展要求各种生产要素资源在空间上的达到高度聚集, 这就在客观上要求作为载体的城镇发展与此要相适应。山西省城镇化与工业化 (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之比为0.82, 低于国际公认的1.4—1.5的合理水平, 城镇化相对滞后, 工业化相对超前。我省现同时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之中, 按照上述理论, 我省的城镇化水平应该是与工业化水平相适应的。然而, 通过山西省与中部省份以及东部部分省份工业化水平与城镇化水平的对比, 可以发现我省和河南省的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

(四) 城镇化质量较低

1. 城市设施水平较低。

由于我省50%以上的城镇为工矿型城镇, 因厂设城, 因矿设镇, 城镇功能缺失、承载能力低下, 一些城镇还仅仅是比较简陋的工矿生活区。城市基础设施资金不到位, 新区开发步伐缓慢。2007年山西省与全国城市设施平均水平的统计资料表明, 在衡量城市质量的6项重要指标中, 我省只有2项 (城市用水普及率、每万人拥有公共厕所) 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其余4项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可以说明山西的城市质量是比较低的, 与全国平均水平及其他发达地区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2. 环境质量较差。

山西省城市环境不容乐观。2009年我国部分主要城市 (省会及直辖市) 空气质量指标情况显示:太原市可吸入颗粒指标高居31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第10位, 二氧化硫指标在全国31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中排在第2位, 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指标位居全国31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倒数第5位, 这说明, 山西省省会太原市的空气质量在全国31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中是比较差的。当然, 省会城市的情况并不能代表全省的情况, 但是太原市的情况却是山西省的一个缩影 (见表4) 。

3. 城市综合竞争力较差。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依据人才、资本、基础设施等12个一级指标和若干二、三级指标对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进行定量研究和分析后发布的《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 我省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太原 (第60位) 、大同 (第124位) 、长治 (第135位) 、晋城 (142位) 、临汾 (第178位) 、阳泉 (第182位) 、朔州 (第192位) 、晋中 (第212位) 、吕梁 (第220位) 、运城 (第284位) 、忻州 (第285位) 。山西省大部分城市综合竞争力较弱, 在全国的排名也较为靠后。这也客观反映出了我省目前城市各项具体指标的落后, 反映出了城镇化质量较差。

三、山西城镇化发展的历史启示

在对城镇化历史及我省城镇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分析后, 笔者得到了一定的启示, 同时也对山西城镇化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 经济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经济发展与城镇化进程是相辅相成、共同进步的。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实力的提升;同时, 合理的城镇规划和城镇结构也为各种各样的经济形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建国初期, 计划经济体制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下, 经济水平很低, 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是有政府主导的由上到下的推进模式, 政策变动对城镇化的发展影响重大, 一个错误的决策可能就会导致城镇化发展的停滞甚至是倒退。改革开放后, 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 经济发展势头迅猛, 二、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人员聚集到城市并安定下来, 他们为城镇居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和各项服务, 加快了城镇建设, 城镇化发展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而逐渐步入正轨并开始加速。同时, 我国城市所创造出的经济价值也在显著提高, 城市经济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 我们发展城镇化, 就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 活跃城乡经济, 提高城镇地区吸纳劳动力的能力。

(二) 合理优化城市布局, 统筹规划, 科学发展

城市规模越大, 其集聚效应越大。前文中我们提到, 山西省各个地区的城镇化发展不平衡, 山西的大城市只有太原和大同两个, 各分布在中部和北部, 这对于总人口3400多万的山西省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不仅数量少, 而且分布也不合理。因此, 我们应该合理优化山西的城市布局, 在山西南部有选择性地发展一座人口规模较大的大城市, 以太原、大同一起形成一个中心, 两翼齐飞之势。

对于人口规模较小的中小城市, 要强该地区的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 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 将它们打造成所在区域的中心区城市。各中小城市间加强联系, 形成几个规模较大的城市群或城市圈。通过优化各类城市的布局, 缩小各地区差距, 实现统筹规划, 科学发展。

(三) 调整经济结构, 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工业化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是城镇化发展的“发动机”。针对目前我省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情况,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 在城镇区域内扶持发展一批龙头企业, 以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城镇化的发展, 缩小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差距。要扶持龙头企业, 就要做到:第一, 政府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交通及信息化网络, 美化环境, 提高城市吸引力, 为资金、人才、技术的进入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第二, 对市场前景广阔、经营状态良好、提供就业较多、经济规模较大的企业在政策上予以优惠和支持, 推动投资多元化, 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走招商引资、招才筑巢、滚动发展的建设路子;第三, 加大科研投入、加强信息化网络建设、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建立城市新兴科技工业园区, 使工业化在带动城镇化的同时又不会对城市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第四, 适当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吸引劳动力向城镇集中, 同时兴建一批廉租房、公租房, 使新进劳动力能较快安定下来, 扩大了城镇规模。

综合以上几点, 多管齐下, 全力扭转我省龙头企业少、上市公司少的状况, 最终通过工业化推动城镇化的较快发展。

(四) 加快工矿城市转型, 推进资源型城市的深度城镇化

我省许多城市都是借据丰富的煤炭资源而发展起来的, 属于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 这些城市的城镇化存在着很多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城市城镇化水平低、质量差、剩余劳动力多等问题, 加快工矿城市转型, 使工矿城镇能够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 成了山西城镇化发展中要解决的大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 就必须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突破口, 提高城镇质量, 消除工矿城镇与所在驻地市、工矿城镇与邻边地区的二元结构。一方面, 加快煤炭产业整合, 加大经营体制改革, 转变企业经营方式, 依托资金优势发展新行业, 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 坚持以市场为主导, 规范投资行为;另一方面, 研究新技术, 开发新产品, 通过技术创新改造传统产业, 延伸产业链条, 在煤化工等产业的基础上发展机电、装备制造、新型能源等产业, 扩大经营范围, 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此外, 还要有选择性的发展高兴技术产业, 不断进行产业和产品结构优化, 增强城市辐射力。

(五) 城镇发展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近些年, 随着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的越来越重视, 解决民生问题成了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也就成了新一轮城镇化建设中的主线。在城镇的建设中, 解决民生问题一般可从四个方面入手。第一, 改善市政设施,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完善城市交通网络, 优化资源配置, 保障居民用水、用气、用电, 提高城市发展承载力。第二, 加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 兴建学校、医院、体育文化场所。第三, 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 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第四,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城市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制度。

以人为本、体现城镇化建设中的人文关怀, 仅仅解决这些问题是不够的, 还要从文化和精神层面下功夫。一是培养和保持整个城市的文化底蕴。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 然而在我们今天的城镇化过程中, 已经很难让看到曾让世人引以为傲的民族特色、中国元素、中国文化, 许多城镇化过程仅仅是一个建新房的过程, 千篇一律, 毫无特色。如果每一座城市在规划建设的同时都能将本地区特有的文化和历史古迹融合进来, 我们的城市会更加的美好。二是关注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设现代化的宜居城镇, 就应该满足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舒适感, 群众的这些感觉不只是来源于物质生活的丰裕, 还来自精神文化上的充实。因此, 我们应该努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繁荣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业, 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建立一套科学的评测系统, 我们在对居民经济、人口、就业等情况进行调查的同时, 也要定期对居民的精神文化满意程度进行了解。三是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宣传正确的价值观, 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滋长, 实现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姜爱林.新中国成立以来城镇化发展的历史变迁[J].大连干部学刊, 2002 (3)

[2].周俊英.把握现状、探索原因加快特色城镇化建设进程[J].山西宏观经济, 2008 (1)

[3].郭文炯等.山西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思考[J].经济问题, 2009 (1)

[4].卢建明.关于山西省城镇化的认识[J].前进, 2010 (8)

[5].崔晋生.关于山西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太原大学学报, 2004 (5)

历史城镇 第10篇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指导下, 各地城镇都十分重视树立低碳、智慧、幸福、宜居的城市发展核心理念, 确定建设美丽城市和创造美好生活的发展目标, 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和理解, 但是也有一些做法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和批评。比如位于北京东城区北总布胡同24号院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故居在未经有关文物保护部门报批的情况下被基本拆除。广州金陵台和妙高台两栋民国建筑的保护拉锯战持续了一年时间, 最后还是以历史建筑“死”于强拆而结尾。近期, 又有报道福州上下杭历史街区内多处历史建筑被推倒和南昌百年老店“黄庆仁栈华氏大药房”总店历经重建又爆破拆除等等, 全国各地频发历史建筑遭到破坏的事件, 这让我们再一次呼吁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的历史建筑的保护问题, 进一步思考如何适度利用历史建筑为未来留下历史的美丽记忆。

1 科学研究和准确认知历史建筑的价值

历史建筑是一个城市历史文脉展现的最好名片, 具体指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 较高建筑艺术价值或与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相联系, 能够反映一个城市发展及人文历史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包括重要建筑或代表作品、特色建筑、纪念类建筑、在一个城市产业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坊、商铺、厂房和仓库等, 以及其他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等。我国专家通常把历史建筑大致分为有地方标志性或较高艺术价值的古旧建筑、具有纪念性和点缀性建筑等五种类型。我国从九十年代开始大力推进城市化建设, 城市的面貌在改变, 但推进的过程中对历史建筑的破坏程度令人触目惊心, 也让有识之士重提其保护价值的研究。

一座城市要有一个灵魂, 那就是它的过去;一座城市的历史不可能是别的, 只能是它的建筑。一座城市的特色和魅力取决于历史建筑保护和利用的程度系数, 其中国内外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我们通过从历史建筑的多维价值去研究分析, 基本认定城镇的历史建筑有记忆价值、情感价值、历史价值、生态价值、科学价值、教育价值、景观价值、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等等。这些价值对地方推进新型城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历史价值是指体现在历史建筑历经沧桑之后, 被附加上的种种可以作为人类生活见证的历史信息。这种依附于历史建筑的实体而存在的历史信息涉及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认识历史的价值是文献资料所不能替代的。历史建筑物承载的不仅是自身外在的表现形式, 还有很多历史记忆, 见证着一个城市的历史, 具有历史价值。

艺术价值指历史建筑所具有的审美价值, 这包括它所反映的建造年代的审美趣味与艺术水平。历史建筑呈现出的这种古典美, 含蓄、凝重, 非经时间的洗礼和岁月的打磨不能呈现, 因而具有很强的稀缺性。城市的历史建筑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古典之美, 具有艺术价值。

科学价值指历史建筑作为实物例证, 所具有的对科学技术史的认识价值。优秀的历史建筑体现了其建造年代的科学发展和建筑技术的最高水平。城市的历史建筑还沉淀了一个城市科技发展的历史, 具有科学价值。

城市的历史建筑是构成城市民俗、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城市的历史建筑有时还承载着一个城市的文化, 具有文化价值。

情感价值指由于历史建筑与地方文化、历史、环境所特有的密切关系等原因而形成的与所在城市的人群产生的情感关系, 有时甚至成为一个群体或民族的象征。城市的历史建筑还是开启一个城市的原始密码, 通向城市的情感深处, 具有情感价值。

对历史建筑的这些价值的科学研究和准确认知, 能让我们对新型城镇化的观念、质量和推进战略上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新型城镇化决不是大拆大建, 也不是拆旧建新;新型城镇化应该是对过去城市化的一种反思、调整和优化。保护和利用好历史建筑就是对历史的尊重, 也是对后辈子孙最好的交代。砖瓦有魂, 保护它们也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历史文化记忆。让各地城乡遗存的历史建筑受到尊重、得到保护、以至更好利用, 让历史建筑在历经风雨的千百年后, 还能重现其价值, 还能犹如安详的老者, 看庭前花开花落, 望天际云卷云舒。

2 科学处理历史建筑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历史建筑是城市面貌和特点的基本组成要素之一, 沉淀了人类文明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历史建筑保护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因此, 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必须注意对历史建筑的建设性保护, 使城镇化的建设与历史建筑的保护相得益彰, 相辅相成, 以保证城镇化与历史建筑保护和发展的协调、和谐进行, 最后达到双赢或多赢的目的。我们认为,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要科学处理以下关系。

2.1 突出整体保护

中国建筑是世界上三大建筑体系之一, 我国的历史建筑传统是一个完整的循环营造体系, 有很多奇妙的细节, 为现代建筑技术所不及。实际上最受外国朋友和国人欢迎的, 恰恰就是原生态的中国味道和地方特色的建筑。因此, 在城镇建设和规划当中, 只有尊重传统、保护好自己的历史建筑、拓展属于自己的风格, 才能形成自己城市的特色。因此, 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要充分考虑其历史价值、文化特色、传统风貌和现状条件, 可以采用“整体性保护”, 即不仅仅保护建筑物和其他的体素, 还要保护它的生存方式、文化氛围和风尚习俗, 这就意味着保留好原住民的历史文化素养和富有温馨的人情味。让留下的不只是历史建筑的“躯壳”, 而是让历史建筑活着并充满生命的迹象, 从而确保历史建筑历史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使大家广泛认同“让历史在历史建筑中活起来”。

2.2 遵循科学利用

历史建筑是一类“随着时光流逝而获得文化意义的较为朴实的”遗产。目前国家对历史建筑和文物建筑在合理使用上有严格区别:对历史建筑, 只需保持外立面和整体结构的历史风貌, 内部布局可进行调整, 以适应新的使用功能;而对文物建筑, 无论内外原貌和布局, 都严格不能改变。文物的重心放在“保”上, 历史建筑放在“用”上。历史建筑与文保单位的根本不同在于其仍然有日常使用功能, 这对于历史建筑“延年益寿”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 我们应该鼓励各类灵活的维修改善的保护与整治方式, 使历史建筑的复兴能与现代生活整合;但另一方面, 我们也需建立科学的保护理论与技术策略, 有效判断我们采取的保护措施是否合理, 利用方式是否实现了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历史建筑的保护是“遗产保存、设施改善、永续利用”, 保护历史建筑, 不是为了保护而保护, 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人们的永续利用, 做到最大限度地为“人”服务。

2.3 创新保护方式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对历史建筑这种遗产的保护给予了一定的灵活性, 即解决如何把握“弹性”的“自由度”;也确定了保护的底线———固有价值与历史信息的保护与传递, 必须掌握对历史建筑在历史、人文和使用上的三个基本尊重。基于这样的明规要求, 历史建筑的保护我们既要守住“底线”;又要根据其所处社会经济背景, 对历史建筑在利用方面的现代诠释。各地普遍采用的改造利用, 其实就是一种创新的保护方法, 关键是如何把好一个“度”。比如传统民居可改造为民宿, 也可改为“前商后住”、“下商上住”的商住, 但却不适合将其整体改为工业用房或娱乐场所。我们的保护和利用就是为历史建筑寻找到恰当的用途, 使它的历史痕迹得到最大限度的保存和再现, 也使它的重要结构的改变降低到最低限度。因此, 历史建筑的利用必须根据历史物质特征与传统使用功能出发, 提出符合与延续这种功能使用关系特征的措施;历史建筑是旧的, 保护手段是新的, 形成一整套具有地方特色、符合当地实际、新旧有机结合的保护办法应该成为城镇化的新追求。

2.4 传承历史文脉

我国的历史建筑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特别是五千年来形成的建筑形式、建筑装饰, 已构成我国历史建筑的重要文化元素, 为当今的城镇化进程、城乡的规划建设、城乡环境绿化等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借鉴的源泉。历史建筑作为一个城镇的文化记忆, 它既包含着中国文化共性的要素, 又是附有地域性、差异性的表达, 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特征, 需要我们用科学和发展的视角对其进行继承和保护。因此, 对历史建筑的保护, 不仅仅是尊重过往的人、事、物, 也是保留和延续能够在历史长河中梳理民族共性和地域差异性的文化脉络。经济发展和城建提速过程中, 特别是在城市有机更新改造中要充分运用建筑再循环理念来保护和利用历史建筑, 通过对空间的布局、建筑风格、景观环境等方面的精心设计, 较好地继承城市肌理和文脉基因, 让历史建筑“复活”, 并赋予新的文化内涵, 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增强市民对城市的文化归属感与自豪感, 努力做到保护与利用相统一, 使城市的历史文脉“和谐”地延续下去。

2.5 强化责任担当

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背景下传承历史文脉是对历史负责、对文化负责、对百姓负责, 也是各级政府和当地居民责无旁贷的, 尤其是各级政府理应成为历史建筑保护和利用的第一责任人, 他们一方面要制定历史建设保护利用的政策法规并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 努力实现“保护促利用、利用强保护”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应权衡利弊, 积极予以引导, 走市场化道路。我们可以出台政策让喜欢老建筑的人来认领或认购历史建筑, 谁出资、谁受益;发动老百姓成立民间保护历史建筑志愿者协会的社会组织, 参与并关注城市建设和乡村改造过程中历史建筑的保护情况;成立民间的历史建筑保护基金等多元融资渠道,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到保护历史建筑的行动中, 努力形成保护历史建筑人人都有责任的良好氛围。

3 结束语

历史建筑是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和年代沉淀下来的珍贵宝藏, 也是凝结了无数建造者智慧和心血的文化结晶。我们不仅要保护好历史建筑, 更要把它们利用好, 让它们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充分体现其保护的意义和价值, 在经济文化发展中不断发挥更大作用, 让居民真正感受到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

摘要:在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农村生活向城市生活转换过程中, 乡愁就成为一个城市特色打造重要的历史发展背景与文化渊源。历史建筑延续着城乡的历史文脉, 承载着城乡的地域文化, 我们要重视其历史建筑价值的挖掘、元素的提炼, 并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合理的利用, 留下城市和乡镇的历史记忆, 让“新型”与“特色”并存。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价值研究

参考文献

[1]凌颖松, 上海近现代历史建筑保护的历程与思考[D].上海:同济大学, 2007.

[2]杭州市人民政府.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规定[EB/OL].http://www.lawtime.cn/info/xingzheng/changshi/20110829/119155.html.2011-08-29.

历史城镇 第11篇

关键词:城镇化;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宁厂古镇

历史文化名镇保存着大量的文化古迹资源、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以及深厚的人文历史资源等,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与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历史文化名镇的历史遗迹等遭到严重破坏。如何在保护古镇文物古迹、历史地段、古城风貌特色以及历史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寻求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平衡,这已成为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和发展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宁厂古镇,重庆市巫溪县北部重镇,是我国历史上的早期制盐地,同时也是巫巴文化的孕育地。2010年7月,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由于受经济发展缓慢以及交通设施落后等因素的制约,宁厂古镇的保护和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

1 城镇化进程中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具有传统特色风貌的古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和发展面临以下挑战:

1.1 商业化的侵扰

在商业化经济利益的片面驱动下,很多古镇出现大量的无序开发以及野蛮拆迁等问题,过量的游客人数、拆真作假的景点以及无规划的盲目开发等,是对古镇的严重破坏。首先,过度商业化的开发,会给古镇历史文化资源带来致命的损害。其次,商业化开发带来的大量游客必将会挤占古镇的公共资源,引起古镇发展与旅游产业之间的对立。最后,很多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会对古镇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压力。

1.2 “旅游开发性破坏”使历史文化名镇的建筑遗产逐渐丧失其历史原真性

如今休闲旅游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由于旅游开发能带来巨大商业利益,一些古镇也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大旅游资源的开发。当然,历史文化名镇在挖掘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开发,有助于促进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发展。但是,在追求高额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很多古镇在被开发成“景区”之后,大量有价值的遗迹等资源遭到人为破坏。

1.3 保护观念落后

由于文化水平较低,保护意识落后、法律意识淡薄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地方在制定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及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有些古镇制定的发展规划,偏重于旅游服务以及游客需求方面,而忽视对历史文化名镇进行保护以及未来发展中的战略定位、产业协调以及空间布局等内容,没有充分考虑到当地居民的需求。这些所谓的保护与发展规划,严重脱离古镇的实际,妨碍甚至阻碍了古镇的发展。

1.4 保护资金短缺

由于一些古建筑、古迹等具有很长的历史,残损、破坏严重,需要维护、加固、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古镇的完整性,而这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由于各级财政每年拨付的保护经费十分有限,一些古民居或者历史遗迹等由于缺乏维护修缮而消亡。就重庆巫溪宁厂古镇为例,很多古建筑因年久失修,自然垮塌非常严重。

1.5 专业人才缺乏

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发展需要专业知识和专业人才。但是,这方面的专业人才缺乏。例如,很多古镇都在制定保护规划,但是由于缺乏专业技能人才,很多保护规划只是从旅游的角度进行阐述,而没有充分考虑古镇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古镇的实际进行总体规划,缺乏独特性的指导思想,只进行小范围的体量控制与风格方面的统一,而古镇的发展建设并没有得到全面改善。

2 城镇化进程中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的措施

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应当充分认识到历史文化名镇的重要地位,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发展。

2.1 加强规划与引导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遍布着大量的文物,是传统文化的具体承载物。由于很多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必须要保护其原真性和完整性。所以,要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法规建设,将保护文化遗产纳入到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领导责任制。宁厂古镇,作为我国历史上的早期制盐地和巫巴文化的孕育地,其保护和规划,应当遵循“保护古镇、建设新区、发展经济、开辟旅游”的原则,在保护文物古迹、古城风貌特色以及历史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对道路交通、绿化、街巷、建筑、文化遗存以及自然山水环境等进行合理规划。

2.2 合理利用文化遗产

对相关文化遗产进行合理开发与利用,是推动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宁厂古镇的文化遗产包括明末清初农民起义的女王寨、秦家老屋、向家大院、方家大院、宁厂盐业遗址以及古栈道遗址等。对于龙君庙、秦家老宅、方家老宅等这些古建筑,对建筑外貌进行简单修缮,尽量不做改造。而对那些建筑质量尚好,有独特的建筑风貌的古建筑,应加以保护。对建筑形式与古城风貌不协调,但因现实条件无法马上拆除的建筑,可对其暂时保留。对无保留价值的危旧住宅,予以拆除,重新规划设计,且建筑的形式、比例应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充分体现古镇的风貌。

2.3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同时多渠道筹集名镇保护资金

为了加强对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首先,县级以上政府应当把古镇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根据财政收入状况逐年提高。其次,根据有关政策,合理使用新农村建设资金,并且设立用于补贴古民居维修保护的资金,调动古民居所有者的积极性。最后,通过社会捐款、民间集资、使用人出资、税收减免及其他刺激政策筹集保护资金,加大对文化遗产的投入。

2.4 完善保障机制

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及管理体系。建设规划局、发改委、文化局和旅游局等相关单位要共同参与到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工作中来,形成合力。同时,建立健全古镇保护管理机构,抽调专人开展古镇的保护与发展工作,形成严密的古镇保护组织体系。自2002年宁厂自流盐井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之后,巫溪县人民政府决定将宁厂自流盐井委托县文物管所進行管理。现在,巫溪县人民政府已经成立由发改委、城建局以及文化旅游等部门联合成立的保护协调机构,加强对宁厂古镇的保护与管理。

2.5 强化专业人才培养

做好历史文化古镇的保护和管理工作,专业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当前,巫溪县文博方面的人才非常欠缺,无法独立完成历史文物的收集、鉴定以及管理等工作。因此,巫溪县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引进专业人才的力度。同时,要加强与地方高校开展合作,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专业人才优势,为巫溪县以及宁厂古镇定向培养培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相关的专业人才,推动宁厂古镇保护与发展工作的深入开展。

3 结语

历史文化名镇作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历史文化,促进经济社会事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历史文化名镇的价值日益凸显。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发展等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 杨济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利用——以闽江口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为例[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1).

[2] 楼晓舟.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加快打造现代化新型小城市——以太仓市沙溪镇为例[J].江南论坛,2014(8).

历史城镇 第12篇

一、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制度的确立

新中国成立后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按照保障对象的职业性质可以划分为两大块: 一是面向企业职工及其家属的劳保医疗制度, 二是面向机关事业单位公职人员的公费医疗制度。

( 一) 劳保医疗制度

1950 年制定的《劳动保险条例 ( 草案) 》对职工医疗保障做了如下规定: 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 在其企业医疗所、医院、特约医院免费诊治, 普通药费由企业负担一半。此外, 还对病假工资和疾病救济费方面做了规定。

( 二) 公费医疗制度

革命根地建设时期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符合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 基本上处理好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对保障国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新生政权和恢复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二、向市场经济转轨中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源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外部推动, 传统劳保、公费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逐渐凸现出来, 国务院于1982 年提出了对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分别改进的要求。

( 一) 公费医疗制度改革

1984 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费医疗管理的通知》拉开了公费医疗制度改革的序幕, 由此, 逐步将个人责任纳入到医疗保险视野。1989 年卫生部和财政部颁布了《关于公费医疗管理办法的通知》集中在两方面: 一是普遍实行公费医疗费用与个人适当挂钩; 二是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公费医疗管理。

( 二) 劳保医疗制度改革

此时的劳保医疗主要表现在: 第一, 离退休人员医疗费实现社会统筹。第二, 试行职工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初步形成了国家、单位、个人三方共同缴费机制。但是, 也存在一定缺憾。

( 三)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改革

1993 年11 月, 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思想, 即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金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 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

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发展和完善

新世纪以来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发展和完善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不断扩大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覆盖面, 二是配套基本医疗卫生体制整体改革。

( 一)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展

首先, 政府把灵活就业人员 ( 2003 年) 和农民工 ( 2006年) 纳入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范畴。其次, 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医疗保险, 最后, 2010 年7 月《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规定: 流动人员跨统筹区域就业时可以转移自己医保关系。

( 二)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配套基本医疗卫生体制整体改革

2000 年以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取得巨大成就, 基本上建立起了面向市场经济的现代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制度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展, 保险水平和待遇进一步提高。

四、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理论检省

65 年来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建立—改革—完善”的历史脉络, 对于医疗保障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有重大现实意义。

( 一) 基于“非生产性”福利向“生产性”福利转变的视角

传统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这种医疗保障制度迎合了当时经济社会基础, 当然也出现了政府财政赤字和医疗资源浪费现象。然而, 改革开放以后的价值取向是从“非生产性福利”转向“生产性福利”。

( 二) 基于“公平”和“效率”关系的视角

社会保障一方面, 公平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理念和天然使命, 也是社会保障产生、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理由; 另一方面, 效率作为一种更高级的公平, 同样是社会保障的一项重要价值和目标。达到公平和效率的兼顾。

五、余论

聚焦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阶段, 它实现了从国家医疗保险向社会医疗保险的转型, 基本上满足职工的医疗服务需求。从整个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而言, 就“人人都能公平地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目标, 医改需理顺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二者之中寻求动态平衡。

摘要:考察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发展历程, 大致经过了三个时段:计划经济时期的公费、劳保医疗制度, 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思维现代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总体上而言, 城镇职工保险制度改革基本上完成了从“非生产性”福利向“生产性”福利的转变, 同时也基本上实现了公平和效率的结合。

关键词:城镇职工,社会医疗保险,公费医疗,劳保医疗,改革

参考文献

[1]宋士云.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结构与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 (12) .

[2]姚力.新中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的历史考察[J].党的文献, 2010 (3) .

上一篇:大学生团队下一篇:生产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