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电视运营论文

2024-05-06

有线电视运营论文(精选11篇)

有线电视运营论文 第1篇

1 我国有线电视网络产业与运维的现状

我国有线电视业务除了电视播出这一主业还有一席之地外,其余拓展业务如互联网接入,语音通信和视频点播等都没有形成气候,甚至原已发展起来的一些业务也在逐步失去,与电信、移动等一类企业根本不能相比,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管理体制落后,缺乏竞争意识。承袭垄断性事业单位的旧习,从业人员存在着“官商”、“职权”作风。电视经营者缺少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管理落后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难以适应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发展环境。

(2)网络比较分散,维护水平低下。由于历史原因,中国有线电视网络是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自下而上发展起来的,所以网络的所有权比较分散,有系无统,缺少统一规划和统一标准,网络互不连通,因而维护力量分散,没有统一的维护模式,不能进行集中培训,水平差参不齐。

(3)人员素质偏低,服务意识淡薄。由于体制落后,人力资源输入常受到权力和关系网的干扰,造成员工队伍总体素质偏低,缺乏专业对口人才,特别缺乏适应市场经济的维护人员。对用户需求研究不够、重视不够,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水平较差。

2 拓展业务的特征

拓展业务与传统业务相比较,有如下的特点:

(1)拓展业务的用户已经不再是单一运营商边界以内的客户,客户群体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既包括原先使用有线电视等传统业务而通过业务升级拓展形成的用户群,也有其他运营商用户跨网形成的用户群。如果考虑到客户业务跨网嵌套,就很容易看出拓展业务所服务和支撑的客户对象已经穿越了多种运营商的业务边界。对各种运营商的品牌、策略、维护等都有较强的理性认知。拓展业务的穿越式客户体验能够直接引导用户对信息服务提供商进行对比,因此也最能体现竞争业务的客户体验的比较优势。

(2)有线电视的品牌与运营质量指标直接影响客户的体验评价,客户体验评价与品牌、运营质量指标相关性较强,然而对拓展业务而言,情况发生了变化。在拓展业务运维工作实施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前后端在拓展业务服务保障方面的耦合关系日益密切。拓展业务的客户体验评价已经不能简单地由有线电视的品牌与运行维护质量直接推定,而是受到拓展业务的宣传、体验、时尚、易用等不同途径合力影响。这与传统业务维护有着明显区别。

(3)拓展业务呈现出个性化、差异化特性,使其不再具有传统有线电视业务的规模经济特性。业务种类及形态“点多面广”,按照规模经济设计的专业细分的传统维护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拓展业务的发展。因此拓展业务的非规模经济特性要求在运维组织架构、人员培养配置、前后端联动的业务支撑流程方面做出整体的变革调整,建立全新的适应于拓展业务发展的生产关系。

(4)拓展业务的目标用户对服务关注点发生转移。拓展业务产品的技术先进性对用户的吸引力减弱,人们对拓展业务的需求已不再满足于单纯的使用价值和功能利益,而是进一步演变为消费过程背后所蕴含的身心愉悦、社会认同与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价值的追求,用户更为重视在产品或服务的购买和消费过程中所获得的符合自己心理需要和情趣偏好的特定体验。在产品或服务功能相同的情况下,客户体验成为其价值的关键决定因素。客户关注的是全面的服务体验,而不是技术指标。个体客户喜欢易操作、有趣味的产品服务,容易受到流行和时尚的影响,如游戏等娱乐服务。

3 业务拓展的“客户体验”运营维护模式

“宽带接放”、“直销广告”、“视频点播”以及其他拓展业务,都具有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拓展业务需要注重客户的体验,并使之成为客户价值的必要组成部分。体验所带来的感官、情感和文化价值,与业务产品功能一起,构成整体客户价值。“以客户价值选择为中心,提供差异化服务”既是拓展业务本身的特点体现,同时也是对服务支撑的内在需求。

传统业务将确保业务可用性作为服务支撑的主要目标,而拓展业务服务保障则更强调站在客户的角度,来体验和感受业务产品的服务质量。这种变化驱使运营商从以有线电视播放为中心的运营转向面向客户、以服务为中心的运营方式,专注于最大化客户的感知价值和提供卓越的客户体验。在这种运营方式中,客户体验管理已经成为拓展业务维护的重点。专业融合、前后端融合是拓展业务运维的新特点。

基于有线电视技术层次分工运维的模式,从客户体验管理的角度看已经显得分工过细、管理链条过长,不能适应拓展业务的服务支撑要求。如何从拓展业务的客户体验、运营和技术支撑3个层面入手。对包括组织架构设置、人力资源配置、业务保障流程、业务支撑手段等诸要素构成的运维模式进行调整,已经成为摆在有线电视运营商面前的紧迫课题。

(1)拓展业务运维应从有线电视维护管理向客户体验管理过渡

拓展业务运营维护需要在有线电视服务保障中增加业务体验质量(QoE)管理比重,并深入研究制订拓展业务产品的客户体验指标(CEI)体系。当前运维部门已经在VOD等业务运维中引入了用户可感知的播放质量指标,但仅此还远远不够。客户体验管理是涵盖了业务产品规划、设计、实施、运维的全过程,对客户的心理感受指标,如故障投诉比例、修复及时率、重复申告率等原来属于市场服务的指标也应纳入到客户体验指标体系之中。

与现有指标体系不同的是,客户体验指标应以业务产品线为单位,并将承载平台的关键性能、业务服务质量以及业务仿真测试等指标有机融合而形成。客户体验指标的测算也不再是对技术、服务及仿真测试等分立指标加权计算,而是类似客户满意度指数(CSI)的测算方式,按照各指标间显性或隐性的依赖关系建立数学模型,进行转换形成。

简而言之,拓展业务的运维需要“运维工作前移,服务指标后移”,不仅要深入分析客户交易的历史数据,同时还要对影响客户未来需求的心理因素进行探讨,才能找到能够满足客户未来需求的、有价值的、超越客户期望的独特体验,并围绕客户体验最大化来考虑运维资源的配置及其成本。

(2)加强拓展业务运维的主动客户体验管理

主动客户体验管理要求站在用户角度,对拓展业务的实际运行质量进行实时监控,主动将运维活动定位于最有价值的客户。

目前,拓展业务服务支撑缺乏主动的客户体验指标预警和干预手段,有关拓展业务运行状况的反映更多来自于96296号或客户经理等市场前端,表现形式又往往是用户的投诉。市场服务部门为了加强96296号服务能力,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如加强96296号支撑平台建设、设置专家坐席进行故障预处理等方式,但这都属于被动的服务缺陷补救工作。有关服务满意方面的研究表明,申诉过一次的客户的满意度尽管做多次补救也难于恢复到未申诉的水平。要获得较好的客户体验,必须加强主动客户体验管理,在客户体验受到影响之前发现业务缺陷并进行弥补。

除了研究制定面向产品的客户体验指标体系外,还要加快建立主动客户体验支撑手段。从用户而不是运营角度,利用业务自动拨测平台、跟踪、仿真访问等多种方式。根据业务对有线电视的依赖程度进行分析,找出业务的关键点,部署检测采集设备,仿真用户实际使用业务的场景,主动探测现有业务的可用性和业务运行质量,同时定期收集客户体验指标,对超门限的体验指标进行预警,实现拓展业务主动监控,提高快速业务故障响应能力。

主动客户体验管理的好处在于它能面向客户和业务,及时发现业务服务缺陷,并主动调整各种资源配置,达到提升品牌价值和用户满意度的目的。如果我们各类市场服务资源的配置还仅停留于满足消极被动地受理客户投诉,目标也仅仅是为了在服务承诺标准规定的时间内恢复客户业务,资源利用效率和配置的灵活性必然受限,资源调度的难度则大为增加,难以实现设备、人力等资源的优化配置。

(3)加强服务运营中心的功能性组织建设

客户体验管理对拓展业务的发展至关重要,建议在传统的以有线电视为中心的集中管理基础上,加强服务运营中心建设,履行全面的客户体验管理职能,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实现市场服务与运营维护两个环节密切衔接。

对部分本地网分公司96296客服热线进行了调研,从得到的投诉受理量数据初步测算分析。当前96296号坐席人员劳动强度较大,平均每4分钟须处理一个业务问询或投诉,这之中包括记录客户投诉内容、故障预处理以及派单,这对业务流程相对简单的传统业务尚能满足要求,但对于较为复杂的拓展业务而言,现有的人力资源难以适应。

建议在拓展业务发展初期,在本地级以实现集中监控的运维部门为基础,充实熟悉技术、业务流程及服务技能的人员,经常通过技术支撑手段主动测试和主动采集业务运行情况、客户体验指标数据,在集中监控的基础之上,建立跨越前后端联动的业务监控运维体系,履行客户体验管理职能。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方面提高用户服务质量和感知,另一方面加强96296号的营销功能,发挥呼叫中心的业务营销优势。随着业务逐步成熟拓展,逐步建立全业务的服务运营中心。

(4)倡导新型客户体验为核心运维文化,进一步充实客户接触面的运维力量

首先要使运维战线的广大员工从主观上认识到客户体验对拓展业务运维的重要性,充分理解未来有线电视运营竞争的本质。其次,要面向有线电视运维人员着力加强服务技能的培养。通过适应拓展业务发展的新型运维文化,用服务传递体验,“以客户为中心”传递企业运维文化。

“客户体验”的运维文化,将迫使企业将运行运维资源更多地向客户接触面倾斜配置,也会对省市两级集中运维体制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将会加强核心设备的集中运维力度,加强省及本地监控中心运维队伍、支撑手段的建设,实现对核心设备特别是新型播放设备、IP城域网、接入设备、关键业务平台的集中运维操作。其次,会着力培养建立一支精干的运维队伍,加强相关厂商的协调配合管理,形成集中监控、现场运维、专业支撑、厂商支援的4级运维保障体系。第三,会优化专业综合运维,提高运维劳动效率。

4 结束语

随着市场的竞争、有线电视技术的演进,有线电视服务企业已经从功能性消费快速向体验式消费演变,这一变革迫使包括电视和电影运营商在内的信息服务提供商进行业务拓展。为了赢得更多的拓展业务,改变当前拓展业务不利的局面,有线电视企业只有从运维模式入手,建立起更为完备的客户体验运维模式,才能从组织架构、人力资源配置、业务保障流程和业务支撑手段入手进行调整,改变传统面向有线电视企业按技术和专业细分的维护模式,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维护体系,是确保未来市场竞争比较优势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邱元晔.浅析有线电视网面临的冲击[J].有线电视技术,2008.10:21-24.

[2]Scbmitt B H.体验营销.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3.

[3]程伟.面向客户体验的转型业务维护思考[J].电信科学,2008.1:78-81.

有线电视运营论文 第2篇

一、广播电视网络的定位与作用

广播电视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特殊行业,它更多的是具有宣传媒体的性质,但不能否认它的产业性质。因此,全世界对有线广播电视的开放都是比较谨慎的。

世界各国的有线电视都是产业化经营,但需要强调的是,世界各国的有线电视又都是作

为特殊产业来经营的。各国对有线电视公司和电信公司都是严格区分管理的。通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有线广播电视网已经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国家信息化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已经把高速宽带信息网络作为信息化发展的重点战略目标来推进。这对广电行业来讲,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是世界公认的高速宽带信息网络,我们理所当然地应该为国家信息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有线电视具有宽带入户的特殊优越性,其广播式传输和有条件接收的技术特点,使其与计算机网在逻辑上形成了天然的兼容性,因此,它有无限的发展前途。全世界的专家都一致认为,有线电视是解决信息高速公路最后一公里的最佳传输媒介。我认为在现阶段,有线电视的HFC网有优势,但这种优势不可能长久保持下去,比如电力网,一旦在技术上有了重大突破,它的覆盖面要多宽有多宽,有极大的、潜在的商业价值。现在采用的xDSL和CABLEMODEM都有一定的生命力。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有线电视网都在进行大规模改造,长江、珠江三角洲和山东半岛等经济发达地区陆续建立了一些多功能试验网,但产业政策上的一些限制,使这些试验网大都停留在网络功能展示阶段,还不具备形成规模效益的发展环境。我认为,只要合理、平等的市场竞争环境建立起来,广电网和电信网都会有长足的发展。

二、广电网的规模和现状

目前,覆盖全国的广播电视传输光缆干线网已建成25000公里,连接了25个省(市、区),网络结构为多个环型结构,部分线路为链型结构。环型结构共分为华北五省环、北环、南环、西环、西南环、收集北环、收集南环。该传输光缆干线网于1999年10月1日开通了京、津、冀、鲁、豫5个省(市),2000年6月20日开通了东南沿海14个省(市),2001年初开通了23个省(市、区)。到2001年年底,除西藏及香港、澳门、台湾外,全国31个省(市、区)的有线电视网将全部实现光缆干线网的互联互通。三期工程已于2000年底启动,再建成光缆敷设工程5588公里。还有在建、待建干线光缆敷设工程保护约3000公里。

除了按计划完成覆盖国家的广播电视传输光缆干线网的建设任务外,第一是要健全满足安全播出要求的全网运营维护体系。第二是要结合业务开展情况建立四个业务平台,即:广播级节目交换平台、全国的高速数据广播平台、有条件接收系统实验平台和基于IP协议的宽带骨干交换平台。届时,覆盖全国的广播电视传输光缆干线网的带宽将达到400G~1600G,必将对今后的业务开展起到重大推动的作用。

目前的收入来源如下:线路维护:约100亿元(每户6~20元),广告收入:约300亿元,有条件接收(收费频道):约20~30亿元,图文电视:约2~3亿元,数据服务:约1~2亿元。从以上几个数字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有线广播电视的运营收入目前还基本上以传统服务收入为主,而最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有条件接收和数据服务的收入尚不足总收入的10%,其蕴藏的巨大开发潜力是显而易见的。

三、广电网发展的重点工作

1.政府宏观政策上的支持

有线电视运营论文 第3篇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 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 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 业务范围趋于相同, 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但是在三网融合中几大运营商在竞争中并不是对等的。截止2014年第一季度在家庭电视方面IPTV已经占比达到14%, 达到2800万。在宽带方面电信占到96%, 在家庭固话方面则全是电信网的。由此可见, 电信已经进入家庭电视, 并且在宽带和固话方面占据垄断的地位。

1 广电网络的优势

1.1 高清晰度的电视画面和优质的音响效果

由于广电采用的技术与电信在画面压缩的技术方面有些区别, 广电采用的是DVD译码, 画质可达到DVD级别的, 现在广电正在推出4K电视, 清晰度会有更大的提高。于此同时广电的音响效果也比其他的运营商的更好。

1.2 丰富的通道和频段资源

广电系统拥有最丰富的频谱资源, 从6-860MHZ, 这就是广电的特性, 也是其他媒和文化部门不具备的资源, 具有很强的垄断性。在数字和宽带技术广泛应用于三网的条件下它们可以使信息从信息远程直接送达到客户端, 更加体现出价值。目前广电网的覆盖面与覆盖率是各种媒体中最高的, 全国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7.23%。在用户资源和传播管道上都具有巨大的优势。

1.3 三网融合中广电主导

经过长时间的修改和争取下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取得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在国务院的帮助下广电得到了单项进入权。由于有线电视网兼具安全属性、文化属性和公益属性, 在进行行业管理时参照的都是特殊法规, 英国、美国等国在三网融合实践中也对广电进入电信采用非对称准入政策。对于有线电视网的保护关系到国家的文化和政治利益。6月6日三网融合试点方案的通过也印证了在三网融合进程中, 政策对于广电的倾斜。

2 有线电视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当然因为有线电视运营进入市场的时间并不长, 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如果放任不管不仅会影响广电网络的建设, 还会给有线电视的运营带来不利影响。如何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 发挥有线电视网络运营的优势, 提高有线电视网络的市场竞争, 是各地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发展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2.1 接入带宽利用不足, 双向改造进程滞后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现阶段客户要求宽带服务不仅要具备较高的带宽, 还要提供稳定的宽带服务, 有线电视运营商在这些方面都没有优势。在带宽方面, 由于客观技术条件的制约, 有线电视宽带网络可以提供的带宽基本上都是在4M左右, 在此之上的服务几乎没有, 然而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 4M的带宽已经不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目前电信已经开始提供8M、20M的宽带服务, 甚至提供100M的宽带服务给部分客户, 在这个方面有线电视宽带与电信等运营商有着很大的差距。在宽带服务的稳定性方面, 电信等属于一级运营商, 稳定性比较高, 有线电视运营商属于二级运营商, 稳定性比较差。同时在很多地区由于受制于压力, 很多双向化改造并没有完成。

2.2 互通不足, 开放性不够

现在随着OTT的不断发展, 很多网络公司都在开发很多网络盒子, 网络盒子存储内容丰富, 且仅需一次付费, 而广电的系统相对而言比较闭塞, 没有安卓开源系统的平台, 就不能够吸引很多厂商加入进来, 共同开发优质的APP软件, 并且在底层建设中, 没有进行相应的抽象封装。

2.3 技术规范不统一, 家庭网络支持弱

由于有线电视技术较多, 没有像电信, 移动, 联通采用统一的接入技术, 所以有线电视的标准并不相同, 各个厂家的很多产品并不兼容, 这给很多地方有线运营商在采购相应的产品时, 只能采购一家的产品, 这样在无形中, 并不能使各家产生危机感。同时很多厂商并不能加入进来, 不利于有线厂商技术的进步。于此同时有线电视机顶盒硬件支持还比较单一, 还没有支持很多OTT的内容, 如果能够打通与互联网运营商的接口, 那么有线电视的内容将大大的得到提升。且多频交互的内容还比较单一, 且机顶盒还不能支持该项目。

2.4 所有权分散, 运营不统一

从2001年开始, 全国各地实行台网分离, 大的省份城市已基本成立自己的网络公司, 但是在县一级, 镇一级组织还比较分散。以江苏为例, 地级市已经基本实现由省网络公司统一管理, 但在县一级, 很多地方还没被收回, 还属于广电局管理, 这样在统一管理上, 还没有形成很好的合力。各地各自为政, 这样就省公司而言不好很好地管理地方广电。

2.5 缺乏针对性的运营策略

在有线电视网络运营的过程中要想得到更多用户的信赖, 不仅要健全自身的运营条件和服务水平, 还应该制定针对性的运营策略。现阶段我国的其它运营商都已经有了自身独特的风格, 但是有线电视网络依然没有建立自己的特点, 比如电信的优势就是网络运行非常稳定, 但是与联通、网通相比之下资费较高等。各地有线电视企业在运营宽带网络的过程中没有形成自己的特点,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 没有把有线电视宽带网络服务的优势的突显出来, 虽然它与其他大的运营商相比, 网络稳定性比较差, 但是它也有很多的优势, 比如不需要安装入户设备、资费相比之前比较低等, 应该把这些优势在运营的过程中突显出来。二是没有制定完善的竞争策略, 各地有线电视企业和电信等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存在明显的不同, 有线电视企业几乎都是单独经营的, 只是依靠传统的营销手段, 没有制定详细的竞争策略, 导致有线电视在收入方面不断下降。

3 三网融合下有线电视的运营策略

针对有线电视网络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有线电视公司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切实解决运营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网络服务的市场竞争力。具体来说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3.1 大力提高宽带服务的竞争力

首先, 为了更多的满足客户的宽带网络服务需求, 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 应该对传统的宽带网络进行升级和改造, 不断提高带宽。在这里有线电视公司应该积极应用新的宽带建设技术, 努力打造有线宽带网络, 当前很多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都已经开始进行HFC网络建设, 该网络采用的是860MHz宽带传输系统, 具有速度快、频带宽等特点, 基本实现100M到楼, 10M到户, 这基本上与电信等运营商的水平持平。

其次, 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宽带网络运营服务队伍, 具体应做到以下两方面:一是引进优秀的维修维护人才, 提升自身宽带维修、维护服务质量, 进而提高客户满意度, 最大程度的减少客户的不满;二是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 在区域中心设立专门的维修服务点, 在宽带网络服务的基础上, 还可以将服务延伸到计算机维修、计算机产品销售等方面, 不断提高宽带网络服务水平, 用完善的服务提高运营竞争力。

3.2 制定标准化的技术规范

广电总局前段时间主导TVOS项目, 采用国内智能终端先进技术, 其统一与应用意义重大:

(1) 提升广电核心竞争力;

(2) 集中全国广电力量;

(3) 打造中国自主品牌的操作系统;

(4) 构建完整的智能电视产业链;

(5) 有力提升广电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3.3 制定针对性的运营策略

有线电视企业要想不断提高自身的运营能力, 在网络运营的过程中制定有针对性的运营策略是必要条件。在制定运营策略时, 有线电视企业应该扬长避短,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提升自身的运营能力。第一, 要突出有线的优势, 如制定优势运营战略, 有线现在主打高清, 超高清电视, 且有线电视和宽带是两个线路, 所以有线电视在看直播时并不存在延时。第二, 公司可以根据运营的需要做一下市场调查, 如将本市的客户按收入的高低分成低、中和高三个层次, 以小区的规模及层次作为基本依据进行调查, 如此就可以了解哪些使用者需要什么样的服务, 哪些使用者没有安装有线电视及有线宽带, 然后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措施满足客户的需求。第三, 要制定完善的竞争策略, 由于有线电视的网络稳定性要低于电信等网络运营商, 因此有线电视企业更应该扬长避短, 制定有针对性的竞争策略, 努力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比如降低资费水平等。

3.4 加大整合力度, 尽快实现一省一网

在国家广电总局的号召下, 各省都在大力整合各地市、县的广电网络。这样可以将全省的网络水平整体提高, 大家在一个高起点上进行数字化, 包括业务平台的建设, 可以共享全省资源, 提高效益, 降低成本, 实现规模化、集约化。

总之, 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之下, 有线电视公司必须加大网络运营投入力度, 制定标准化的统一技术标准, 加大广电网络的整合力度, 积极引入社会资金, 制定针对性的运营策略, 通过增强有线服务能力等措施, 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三网融合后市场竞争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黄勇.论中国广电在“三网融合”新阶段的战略方位[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10 (09) .

[2]郭小平.欧洲视听媒体规制变革对我国“三网融合”的启示[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10 (05) .

数字电视运营公司补充协议 第4篇

关于成立数字电视运营公司的合作补充协议

甲方:济南市广播电视局

乙方:北大青鸟有限责任公司

甲乙双方经过友好协商,就共同开发建设济南市广电网络,成立数字电视运营公司一事,达成如下补充协议:

第一条双方同意,济南市广播局与北大青鸟合作成立济南市数字电视运营公司(简称数字电视公司),在济南市独家经营数字电视业务以及有关有线电视附加业务,数字电视业务总目标是2005年底前,完成济南市有线电视数字化过渡(参照广电总局数字电视过渡时间表的相关办法)。

第二条双方同意,数字电视公司与基础网络传输公司的业务关系:基础网络传输公司拥有模拟电视传输网络资产,负责传输网络的建设、维护、升级、改造,数字电视公司的数字业务承载于基础传输网络之上,拥有数字电视网络的前端和终端网络资产,负责该资产的建设、维护、升级、改造等。

第三条双方同意,数字电视公司与基础网络传输公司的结算关系:2005年底全面完成数字化过渡之前,基础网络公司可向数字电视公司收取13元/户的传输费。另外,数字电视公司与基础网络传输

公司还要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向对方支付部分费用:

1、在数字电视公司采用免费派送机顶盒的经营模式下,为了鼓励数字电视公司大力发展数字电视业务,基础网络传输公司将按照每户基础收视费13元的25%的比例,支付给数字电视公司。双方同意,在未来基础收视费13元涨价后,25% 的比例保持不变。

2、在数字电视公司采用销售机顶盒的经营模式下,同时用户收看付费节目时,为了补偿基础网络传输公司传输付费节目,数字电视公司将按照每户收看付费节目所缴纳的收视费的25%的比例,支付给基础网络传输公司。其中付费用户所缴纳的收视费不包括已经由数字电视公司代收取的13元/月的基础收视费。

3、在数字电视公司采用免费派送机顶盒的经营模式下,同时用户收看付费节目时,双方互相不支付上述费用。

4、在数字电视公司采用销售机顶盒的经营模式下,同时用户不收看付费节目时,双方互相不支付上述费用。

5、2005年全部数字化后,双方结算关系另行商议。

第四条双方同意,数字电视公司在采购机顶盒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北大青鸟华光推荐的产品;在进行数字电视平台的建设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北大青鸟华光为系统集成商。

第五条本协议书一式肆份,甲、乙双方各持贰份,待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甲方:乙方:

法定代表人(授权代表):法定代表人(授权代表):

有线运营商融合试点利与弊 第5篇

三网融合试点工作不久即将正式启动。面对试点,各地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以及电信运营商,乃至地方政府,在关注的同时,也怀着多种复杂心态: 有积极的,有保守的,也有观望的。对于有线运营商来说,参与三网融合试点究竟可能带来哪些利与弊?

六个有利因素

一、有利于积累经验,锻炼队伍

有线网络产业化以来,整个行业的市场意识和经营水平有了很大变化,但有线运营商整体的市场化程度仍然较低,且未在更加开放的环境、更广泛的业务和更大地域范围内真正与电信业展开较量,距离充分竞争的市场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若有一段过渡期予以缓冲,将有助于推动有线运营商的彻底转型,增强其应对全面竞争的能力和信心。试点正好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试点将在政府的指导和协调下进行,可能为有线运营商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和庇护,有一定的回旋时间和余地。参与试点的有线运营商可在此期间加快积累营运经验,提前锻炼人才队伍,锤炼市场能力,探索符合实际的发展模式,为更大规模的竞争储备必要的人力和其他相关资源。

二、有利于加快提升经营与管理水平

经营与管理方面的能力对于有线运营商提高效益和更好地参与未来竞争具有重要意义。试点期间,有线运营商可能有许多要做的工作,如网络升级、资源整合等,但经营与管理能力是有线运营商在直面竞争时,除网络以外特别应该加强的方面。

试点的环境与现在相比将发生质的变化,比如试点地区试点期间的政策将更加开放,现有业务与新业务将同时面临竞争,内容商与消费者的谈判力都会有所提高等等。多方压力不但能促使有线运营商更加关注竞争,注重客户的需求和满意度,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尽快提高市场经营能力,而且能促使其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努力提高内部运营效率,提升经营管理水平,降低经营成本,提供更有价格优势的业务。

三、有利于加快提高业务开发能力

试点不应是简单的业务双向进入,新的业务形态和服务预计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现。新业务成功的关键在于业务的开发能力及市场开拓能力,只有那些切合市场需求的新业务,才能为企业带来新的增长机会,只有充分发挥了企业网络、技术等资源优势的新业务,才能更加优质和让用户满意,也才能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

试点中产生的市场压力将迫使有线运营商努力探索新的产业形态、业务模式和市场拓展模式,提高技术水平、业务开发效率和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提前做好市场培育、业务评估等方面的准备,为后续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四、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企业机制

企业与市场有不可分割性,参与市场竞争就需要企业有与之相适应的企业制度和运行机制。电信运营商已在市场历练多年,体制机制已非常健全和有效率。但是,从事业体制下脱胎不久的有线运营商,转企改制的时间还不长,还未经历大规模市场化的洗礼,现有体制机制是否适应竞争,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和完善。有线运营商可以利用试点之机,对体制机制进行检验和完善,及时发现和理清产权、组织、管理、运营等方面的问题,尽快弥补缺陷和不足,争取在试点期间彻底完成产业化蜕变。

五、有利于发掘资源优势,探索竞争中的合作模式

融合将促使广电和电信原有产业环境发生演变和重构,形成新的产业竞合格局。在竞争中寻找与产业链相关方甚至竞争对手的合作机会,探索有利于双方的合作模式,将有利于有线运营商扬长避短,规避和减少市场风险,迅速提供多种融合业务,也能借机培养和提高市场能力,找准自身的定位,调整资源配置和弥补弱势领域。

只要能互惠互利,有利于共同发展,合作机会必将不断产生: 一方面,对于原有广电产业链主体,有线运营商可进一步加深与设备商、技术提供商、电视台的合作,争取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以巩固与维持有线网络在视讯业务上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尽管有线运营商与电信运营商在多数业务上将是直接竞争对手,但是不同电信运营商在不同地区间的资源、能力和业务各有优势和特点,而不同有线运营商的资源与能力也存在较大差异,这就为双方的合作提供了机会。

有线网络目前主要的资源与业务优势是具有丰富的接入网、管线资源和固网宽带资源,视频业务运营经验相对丰富,视频产品质量目前相对优越。电信运营商的主要优势是全国一张网,垂直管理,资金实力强,以及双向固网通信、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等多样化业务运营。双方可以充分发掘各自的资源优势和特点,在多个领域开展合作,既能优势互补,还可有力对抗其他竞争对手,形成既竞争又合作发展的局面。

六、有利于获得政策扶持,争取有利地位

参照以往的改革试点经验,试点承担主体可能获得一些特殊政策和前期利益。三网融合总体方案也提出要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在金融、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可以预计,三网融合试点将获得国家及地方的政策扶持,如专项资金扶持、金融支持、让税让利等优惠,还可能先于非试点地区获得业务发展资源和条件,如语音号段资源、非对称互联互通等。

此外,有线运营商也可利用行业管制尚处于分割状态、与地方政府关系更紧密等因素,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如推动当地政府对开展有关视频传输业务按照安全监管要求设置准入条件等,以缓解竞争、争取主动。

有线运营商还有机会根据试点形势和出现的问题,及时争取有利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并在试点经验总结、政策调整等过程中,争取让符合自己意志的政策和做法等法规化,以便尽可能多地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导权。

四大主要风险

一、现有主营业务受到冲击

一旦进入试点,电信IPTV原有政策壁垒即解除,试点地区有线运营商可利用的行政阻止手段将受到限制。取得合法开展权的IPTV极有可能迅速铺开,加速发展,迅速对有线运营商目前赖以生存的电视业务形成直接冲击。有线运营商可能采取的策略,一是寻求政策上的差异化,从公益性、产业化等不同层面开展错位竞争,但很难完全避免有线电视与IPTV传输相同的内容,而且差异有多大、谁更有市场,最终是用户说了算,无法完全回避冲击; 二是凭借广电掌控内容集成和播出环节的政策和权利,通过行政手段限制输送给IPTV的内容。但是市场的力量是多方面的,IPTV与相关利益方不会轻易就范,行政手段也不能过于肆意而为,借助这一政策和行政力量,最多是减轻冲击或限制大规模冲击,而不能完全避免冲击。当IPTV用户规模和市场事实形成后,必然覆水难收,不可能再回到原点。

二、新业务收益不确定

双向进入后,广电可以经营增值电信业务、比照增值电信业务管理的基础电信业务、基于有线电视网络提供的互联网接入业务、互联网数据传送增值业务、国内IP电话业务等。其实,不少有线运营商目前已经开展了其中的部分增值和互联网业务,但收益都很有限。至于基础电信业务,如IP电话等,在试点区域的信息孤岛内开展,很难真正形成规模化运营,利润空间也不大。可见,即便有线运营商在试点中能全面进入上述业务,且有能力获取更大的市场,收益率也相当有限。

电信开放给广电的业务都已比较成熟,市场竞争非常充分,市场增长和利润空间都不会太高。视频业务结合不同终端和其他业务所创造的新业务则可能产生很大的市场和较高的利润。然而,融合环境对新业务的开发和运营能力要求,将比广电过去封闭运行时的要求高得多,电信运营商在市场中开发运营新业务的经验又比有线运营商丰富得多,所以,有线运营商的新业务有多大市场、收益如何等,都存在较多的变数和不确定性。

三、资源被迫分散

在双向进入的情况下,有线运营商一方面要坚守现有业务阵地,使有线电视业务尽量少地被侵蚀,另一方面也会想办法经营好电信与互联网领域的业务。多业务及其捆绑经营能为经营者带来更高的收入,如业务间能共享资源或利用富裕资源,还能较好地降低成本,将成为融合环境中的重要竞争手段。但是企业必须安排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来运作多种新业务,以及应付由此产生的竞争。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是有限的,若被新业务与竞争消耗过多,分配到主营业务和核心能力建设上的资本和资源就会受到影响,就可能无法集中足够有效的资源来完成最为核心和重大的事业,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试点效果不确定

三网融合涉及到两大分业管制的行业,各自的现有产业链、业务形态都将发生改变,走向融合。由于行业管理部门必将融合,部门间现有主导权的大小在未来意义不大。但主导权对作为市场主体的运营商来说,在未来的意义就不一样了,将来谁更有实力和话语权,谁就更能主导融合形势,引领融合路线,获得更大的利益。

试点不仅具有试验和探索作用,也具有示范和推广意义。双方在试点中的表现与效果如何,将对各自在未来的话语权和运营方向产生较大的影响。

目前,各地有线与电信的实力和能力对比存在较大的差异,考虑到现有政策的影响,双方的试点效果都存在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关系着未来的发展,应该说也是参与试点的风险之一。

综合来看,试点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利益协调与平衡的问题。有线运营商参与试点的主要利益是能全面加快提高自身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面临的风险主要是市场与经济方面的风险,而不是政策方面的风险。

总的来说,对已具备条件的有线运营商,参与试点的利大于弊,不如尽早参与试点行动。在考虑试点问题时,有线运营商需要注意的是:

首先,要客观评估自身已具备的能力和条件,深入了解所在地电信的状况以及试点准备情况,全面掌握政府等相关方面的动态,尽可能在全面调查研究之后再做决策;

其次,应总结吸取上海等国内已开展试点地区的经验教训,深入分析国外的成功案例,充分估计试点的进展情形、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从本地区实际出发深入细致地做好准备工作;

有线数字电视信息节目的运营管理 第6篇

《“十二五”规划纲要》第十篇第四十四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中指出要“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运用、管理”。有线数字电视信息服务平台是数字电视内容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运用、管理, 提供本地化的公共服务信息、民生服务信息和商业服务信息, 大大提高了人民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1 信息平台的节目设置

信息平台的节目设置是影响观众点播的重中之重, 实时性、实用性显得尤为重要。从播出前端的选型到新业务开发应用, 每一个环节都经过认真调查研究, 相关部门通力合作, 集思广益, 做了大量工作, 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 充分发挥开放性平台的技术优势, 积极与第三方合作, 开发出许多新的增值应用, 为数字有限电视增添色彩。

结合本人工作实践, 以江苏有线数字电视《生活资讯》节目 (图1) 为例来探讨信息平台的节目设置。《生活资讯》节目是江苏有线全媒体电视面向全省用户提供的一档生活服务类栏目, 以视频点播、图文信息、精彩专题、生活查询、定制预订等人性化方式呈现。目前设有天气、旅游、健康、宠物等十六档节目, 足不出户了解未来3天的天气情况, 还可定制您所在城市;24小时提供准确的旅游资讯, 随时随地解决出行问题;切实可行的个人健康帮助, 提倡绿色健康的生活理念;专业的宠物资讯与服务, 为养宠者提供一个温馨的交流平台。

下面以《阳光政务》、《魅力江苏》、《每日提醒》、《新闻视线》四档节目来介绍信息平台的节目设置。

(1) 《阳光政务》节目是有利于推动电视政务的发展, 有利于强化市民参与政务的意识, 也有利于政务透明, 更有利于获得政府的政策支持。操作界面如图2所示。

(2) 《魅力江苏》节目是江苏有线全媒体电视面向全省用户提供的一档人文服务类栏目, 栏目通过宣传江苏的历史、人文、特色艺术、旅游、时政等方面, 以图文方式, 展示江苏之物华天宝, 历史之灿烂辉煌。操作界面如图3所示。

(3) 《每日提醒》节目是一档及时为观众提供实用生活资讯为主的服务类栏目, 主要包括今日关注、生活公告、交通出行娱乐休闲和综合资讯等5个子栏目, 内容涵盖了天气、物价、交通、健康、影视、演出、招聘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方方面面。操作界面如图4所示。

(4) 《新闻视线》是一档及时为观众提供精选精编的当日热点新闻为主的新闻信息栏目, 下设4个子栏目。“江苏各地”子栏目主要内容是发布江苏省和13个地级市及所属区县的重要新闻热点事件;“国内国际”子栏目主要内容是发布当前发生的国内、国际最新重大新闻事件;“社会看点”子栏目主要内容是发布全省及国内的社会热点事件、社会奇趣要闻等;“娱乐体育”子栏目主要内容是发布当前发生的娱乐、体育等热点新闻资讯。操作界面如图5所示。

信息节目的合理设置, 各种新栏目及功能的上线运行一定会让用户感到耳目一新。大大提高了观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品质, 促进以看电视到用电视观看角色及习惯的有效转变。信息节目将成为数字电视新的亮点, 数字新媒体潜在价值必将得到百姓认可。“整体转换”在带来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必将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家庭终端的数字化, 必将带来家庭的高度信息化。

2 信息节目的运营及管理

有线数字电视节目的运营及管理首先要按照党和政府的宣传方针、方向作为工作实施的具体指导。在运营方面, 主要以“项目运作、栏目招标、栏目负责制、整合资源”等手段来具体实施;在管理方面, 建立强有力的审核制, 保证节目的安全、及时播出。

2.1 信息节目的运营

⑴项目运作, 结合本地区节目收视率及百姓对节目满意问卷调研, 进行项目前期的策划、制作、宣传等工作, 提升项目的价值, 并对外洽谈合作事宜。在条件成熟时, 进行市场化运作, 数字电视产业化经营能减轻运营的成本, 增加收入。

⑵栏目招标, 实现社会参与是项目运作以及市场化运作的一个很好形式。同时可以大大减少公司初期的人力投入和风险, 并引入社会参与机制, 能灵活、及时、有效地制定符合百姓的需求。合作企业获得较好收益途径有以下三种:一是栏目的收费分成, 二是合作企业在栏目中作软性广告, 三是由于节目的宣传, 引起销售量的增加, 从而获得收益。因此, 可以视栏目的不同性质与合作企业洽商不同的商业合作模式和具体的分成比例, 不求千篇一律。

⑶栏目负责制, 自办的栏目或招标的栏目都需要有相应的人来具体负责。同时又可作为考核工作的一个重要依据, 这样不仅保证栏目的可持续发展, 又能促进节目完成相应滴既定目标。

⑷整合资源, 根据栏目的性质及内容, 通过整合网络、平面、广播等多种媒体, 进行合理有效的资源整合, 达到资源共享, 提高百姓精神文化生活质量。

2.2 建立审核制

由于信息节目是面向社会大众, 所以对内容的准确性、合法性、正面性和规范性, 要严格审核, 建立相应的审核制度, 保证节目的安全播出。但由于某些栏目实行市场化运作, 因此, 又要具有灵活性。审核流程可以建立专人审核和分级审核。信息节目的内容, 一般由编辑对信息内容的准确性、合法性、正面性和规范性进行全面的审核与评估, 最后由责任编辑终审, 确认无误方可上传播出平台, 安全播出。

3 结语

有线数字电视信息节目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在不断丰富信息平台的内容及展现方式, 不断地探索、改进, 真正使信息平台成为百姓欢迎的资讯平台。

摘要: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逐步实施, 广播电视网络正如火如荼、迅猛发展。建精品有线节目, 促文化繁荣发展。信息类节目在立足于提高人民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打造生活服务平台和先进文化传播平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江苏有线开展信息服务节目的具体情况, 试从信息平台的节目设置、运营模式等方面来探讨其运营管理。以期抛砖引玉, 共同推进有线电视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有线数字电视,信息节目,运营管理

参考文献

[1]贺军.大连有线数字电视信息平台的建设.有线电视技术, 2006, 8 (200) :69.

[2]高巍.从国家“十二五”规划看广播电视网之发展.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1, 11:87.

[3]梁慧玉, 刘勇, 白秀珍.数字电视信息服务为百姓生活添光增彩, 内蒙古广播与电视技术, 2009, 26 (1) :43.

有线电视运营论文 第7篇

关键词:广电,无线传输网络,Cable Wi Fi,WOC,移动互联网

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建设无线网络,这似乎是一个很另类的话题。笔者所在的广州珠江数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江数码”)在申报科技项目时就曾被质疑:这不是电信运营商干的活么,你们确定要建?回答很坚定:是的,无线网络将会是未来广电网络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有线电视运营商建设无线传输网络的重要性

2014年7月2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2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达83.4%,首次超越传统PC整体80.9%的使用率,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巩固[1]。现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一张网络,而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人们使用网络将会像呼吸空气一样自然,成为一种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移动互联网将不再是一个单独的称谓,互联网就是移动互联网,要满足人们随时随地的网络接入需求。

终端的多元化,用户生活习惯的变化,使得广电的用户特别是年轻用户正在向移动互联网流动,电视开机率下降,广电用户加速流失,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广电尤其是有线电视运营商必须要把握住这一重要转型期。怎么抓住用户,这是全行业面临的一个难题,也是整个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核心问题。

苹果“应用带动终端”消费模式的成功,促使终端市场盈利模式从纯终端销售转型至“终端+应用”,继而促进了内容、应用提供商的发展。而内容、应用提供商也通过移动终端,直接向用户终端渗透,加强自身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例如微信,就对电信运营商的业务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因此,无论电信还是广电运营商,若不能结合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发挥自身优势,尽快发展差异化业务,抢占市场,则将会逐步陷入被管道化、边缘化的尴尬局面。作为运营商,优势就是网络,所以广电如果没有自己的无线网络,在未来的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技术浪潮下,很可能连做渠道运营商,或被边缘的机会都没有。

从用户的角度思考,他的需求就是能够随时随地上网,实现手机、平板、计算机、电视等多屏之间的无缝切换,因此与固网业务捆绑的无线接入服务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所以有线运营商的机会来了[2]。一方面建设一张无线传输网络可以将广电的业务更好地延伸到移动互联网,同时也可以通过满足用户的无线接入需求增加用户黏性甚至吸引用户使用广电及其合作伙伴的业务。

2 有线电视运营商建设无线传输网络的可行性

国家工信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印发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移动互联网是发展重点且着重关注:“依托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卫星导航通信系统等信息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数字互动娱乐、数字媒体、数字出版、移动支付、位置服务、社交网络服务等基于网络的信息服务。”广电是被包含在国家的移动互联网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经过结合市场情势深入分析,笔者认为,有线电视运营商背靠电视台的视频源,在产业链中承担了内容提供商、运营商的多重角色(见图1),建设无线传输网络是可行的。

2.1 基础网络优势

有线电视网络是中国目前最大、覆盖最广的一张接入网之一。随着有线电缆数据服务接口规范(Data Over Cable Service Interface Specifications,DOCSIS)和同轴电缆传输以太网(Ethernet over COAX,EOC)技术的发展,国内大部分的有线电视运营商都具备了开展宽带接入服务的能力,一二线城市的有线电视运营商也基本都开展了这项业务。作为固网,有线网络以其传输频带宽、灵活的网络延伸能力、入户率高等特点,在开通宽带的基础上,具有提供WLAN服务的天然优势。同时广电多年来在光纤网络的积累,各省广电的整合,NGB-W(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无线网)工作组的成立,以及WiFi技术的发展,也为有线运营商建设一张有线、无线互为补充,全程全网无缝切换的宽带接入网络,奠定了坚实基础。

2.2 核心视频业务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

从用户体验的角度考虑,内容和应用服务才是移动互联网产业的灵魂,无论网络渠道还终端设备,最终均是服务于内容的载体。视频业务被公认是移动互联网的核心业务之一。相对于电信语音和短信业务,广电的视频业务受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冲击仍在可接受范围内,电视直播等核心业务仍然在广电总局的严格把控之下。纵然有几个运营得比较突出的视频应用(如优酷、乐视)等,但整个移动互联网的视频业务入口仍呈“诸侯割据”局面,对传输网络尤其是接入网络依赖性较强,市场仍存在突破口。

2.3 产业链的上下合作

电信传统上是网络运营商,处于传输链路的中段,对互联网业务控制权较弱。相比之下,广电对其网内承载的内容和应用可管控性更高,根据政策要求,广电的业务大部分是独立运营的(如直播电视业务),因此,广电运营商可通过和产业链其他环节开展合作,或者根据政策号召引导、动员产业链上其他的SP、CP共同发展。随着广电总局大力整顿互联网视频市场,有线电视运营商本地化运营体系、安全播出与传输运维团队,为与终端厂商、互联网视频应用提供商等各种合作或竞争提供了契机。

3 珠江数码在无线传输网络建设上的探索

经过对现有无线通信市场的分析,笔者认为广电的无线传输网络研究,应该紧紧围绕广电核心的视频业务来开展建设工作,以现有的广电有线视频传输为基础,从广电广播的无线服务与双向通信业融合角度出发,采用部署简单、成本低廉的WLAN技术为切入点,实现广电全业务的无线覆盖。因此,珠江数码针对700 MHz无线传输、基于同轴网络的户外Cable WiFi,基于同轴网络的室内WOC三种技术方案进行了研究,计划通过选型试点,探索广电的无线传输网络建设之路(见图2)。

3.1 广播电视700 MHz无线传输技术

700 MHz频段通常是指698~806 MHz/862 MHz间的频段,在国内外一直以来都是模拟地面电视的频段,国外一些发达国家频率资源紧张,在实现了广播电视数字化后,将其规划为4G的频段。由于700 MHz频段相对于电信运营商目前4G使用的频段(例如2.6G MHz)要低频得多,具有信号覆盖广、穿透力强等特性,适合大范围网络覆盖,组网成本低,因此国内电信运营商早就瞄准了这块肥肉。而广电也顺应潮流地提出了NGB-W,剑指700 MHz。虽然目前NGB-W的技术标准还在研发和完善当中,但是珠江数码已经着手开始技术储备。目前珠江数码的测试主要是基于NGB工作组提出的NGB-W的总体架构:传输网络是高功率发射与低功率发射相结合、接收端可用WLAN组网,单向双向均覆盖。

基于公司业务特点,拟设计采用广播大塔和双向通信基站协同覆盖,广播推送和双向传输相互融合的方式。其中,广播大塔以传统广播网络为基础,主要实现组播和数据推送的大区域覆盖;双向通信基站以WLAN网络为基础,视频和数据信号经LTE基站网络传输,由LTE终端转换成WiFi信号。借助700 MHz频段的优势,这种覆盖方式穿透性能好,覆盖区域广,能支持高清视频,用户连接WiFi即能享受流畅的高带宽体验。这技术既适用于骨干传输,也适用于个人用户[3]。

3.2 Cable WiFi技术

由于我国的NGB-W标准还处于制定阶段,因此现阶段更有推广意义的是基于有线宽带网络延伸出来的WiFi热点。由于资费、终端等诸多因素的限制,目前不管是国内还是欧美,视频、文件传输等大流量的应用主要还是通过WiFi接入。而国内公共区域的WiFi热点基本上是电信运营商部署的,这些低收益的热点与其高收益的3G/4G运营本质上是冲突的,其主要目的是弥补3G/4G暂时无法覆盖区域,舒缓高并发区域3G/4G压力,因此不管哪家电信运营商的WiFi体验都不好[4]。珠江数码的有线电视网络覆盖广州全市,而且全部完成了双向网改,具备全网接入DOCSIS3.0传输的条件,理论上只要一个Modem加一个AP就可以实现一个热点,成本低,可以快速部署。

当然,从商业运营的角度考虑,WLAN必须是稳定可靠的。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户外HFC同轴线缆支干网络,实现户外区域无线网络覆盖,在原有的CableModem+AP的技术基础上,着重解决设备野外适应性和加强AP抗干扰能力两个问题。在野外适应性上,引导厂家设计野外型的Cable Modem,赋予其防雷防水功能,利用POE技术(IEEE802.3af)使其适应有线电视网络60 V或220 V供电,增加散热和防尘,提高其多种环境适应性能,并将AP与野外CM集成一体化。在提高抗干扰能力方面,一般的AP都是采用自适应技术,通过AP和移动终端接收彼此信号的信噪比自动改变调制方式,达到降低速度但确保连接的目的。但是标准的自适应波束形成器对信道参数估计较敏感,没有准确的信道信息,自适应波束很难准确对准用户信号方向,因此与高校产学研合作,通过非完备信道理论的应用,优化AP自适应技术,让WiFi信号更稳健,降低AP个数,以达到频点少、交叉干扰小和绿色通信的目的。

3.3 WOC技术

Cable WiFi技术主要面向室外覆盖,而WOC技术则主要面向室内覆盖。WiFi的穿透能力是比较差的,一般墙体的衰减在20~40 d B,即使是玻璃也往往有5~10 d B衰减,因此对于房间较多的家庭或是酒店、商场、市场等隔断较多的室内环境,WiFi的覆盖经常会有死角。即使是没有阻隔,高频信号的空间衰落也需要多个AP,而多AP之间就会带来同频干扰的问题。有线电视的同轴缆对于2.4 GHz的WiFi信号,每米的衰减仅为约0.5 dB,因此借助有线网络,WiFi信号与HFC网络原有Cable信号混合传输,到用户终端面板再分离WiFi信号和Cable信号,可以建立基于HFC网络的WLAN(WLAN over CATV,即WOC)。

在此基础上,除了家庭内部组网,还可以从分前端通过PON光网,将IP信号传输到楼层ONU,再由AP转化为WiFi信号,最后通过WOC技术组网,实现酒店、商厦等集体用户的组网需求。这种方式不仅解决了目前传统WiFi覆盖有死角和同频干扰的问题,并能以低成本实现室内无缝漫游。通过这种方式传输的WiFi信号强、无干扰、网速高,普遍适用于酒店、公寓、商厦等人口密集的室内场所,可解决传统无线传输出现死角和信号强度逐步减弱的问题[5]。

综上,通过综合运用上述3种技术,使其在覆盖区域上互为补充,满足各种场合的需求,实现无线广播和双向通信的融合共存,促进广电向无线全业务服务方向的发展。

4 无线传输网络建设上遇到的难点

4.1 WOC的干扰问题

在WOC技术中,数据信号经无源光分网络PON传输至ONU,由AP转化为WiFi信号并与HFC网络原有Cable信号混合传输,到用户终端面板再分离WiFi信号和Cable信号。而分离后的WiFi信号与已有的WiFi信号形成干扰,成为限制网络吞吐量的主要问题之一。

4.2 移动终端高并发接入问题

在酒店、公寓、体育广场等人口密集的场所,经常存在着移动用户高密度并发式接入网络,而造成网络的拥塞。例如足球比赛时,球场内的观众根本无法正常使用微信等应用。而仅仅依靠网络层协议并不能完全改善拥塞状况。这是所有WiFi提供者都面临的难题。

4.3 无缝漫游和无感知认证

为了达到良好的用户体验,运营级别的无线网络必须要支持无缝漫游和无感知认证。这里对宽带计费认证系统提出了挑战。

4.4 构建统一的、支持多终端认证的BOSS系统

有线电视开展无线业务运营,必须结合原有业务,还需要考虑合作伙伴的业务,因此BOSS系统应该以有线电视原有用户账户为单位,支持多种业务,支持多种终端,灵活认证,灵活计费。只有这样才能做好业务运营,但是这就对原来的BOSS系统提出了很大的改动,实施非朝夕之功。

4.5 相关设备的入网检测问题

按照我国相关法规,有线电视运营商采用的设备必须通过国家广电总局的相关检测,取得入网资格证才能大范围使用。而广电行业在这方面的相关标准制定相对滞后,致使很多产品没有相应的检测标准,难以入网。

5 结语

目前有线电视运营商在无线网络建设方面面临着诸多困难,技术问题只是其中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最容易解决的一部分。诸如政策不明朗,电信运营商的打压,盈利模式不明确等等运营上的问题才是制约这项业务发展的最大障碍。本文抛砖引玉,期望能有更多的广电同行共同探讨无线网络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CNNIC.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5-01-10].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407/t20140721_47437.htm.

[2]侯玉娟,曹燕春.基于有线电视HFC网络的无线宽带覆盖[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2(4):90-93.

[3]封松林,解伟.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无线系统[J].中兴通讯技术,2011(4):14-18.

[4]周刚.湖北广电与奇虎360无线Wi Fi运营思路[J].电视技术,2014(10):1-4.

手机电视的运营模式探讨 第8篇

所谓“手机电视”, 是指利用广播网络 (包括地面数字电视网络、卫星通信广播网络以及具备广播能力的移动通信网络) , 面向移动通信终端进行数字内容广播 (包括音频、视频和数据内容广播) 的新型移动多媒体业务。随着通讯技术 (例如3G)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 手机将成为具有通讯功能的迷你型电脑;相对应的, 手机媒体则将成为网络媒体的延伸。

2 手机电视的个性特征

2.1 手机电视是传统信息接收方式的一种补充

手机电视是传统信息接收方式的一种补充, 它弥补了社会人群的信息接收结构。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的社会, 只要身处其中, 人就需要信息。人们可以从多种途径获取信息, 但是有时可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 导致我们想要的信息没有及时看到或听到, 这种时候手机电视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种缺陷。

2.2 交互性和娱乐性

手机电视的出现将会是电视的一个革命, 单纯的广播式将会被互动式所取代, 用户从被动的接受转变成主动的收取和选择, 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视频节目的定制和互动操作。

3 手机电视的运营模式

3.1 电信运营商单独运营模式

该种运营模式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运营模式。在国际上, 很多移动运营商早就认定手机电视将是下一个杀手级应用, 有可能在将来取代现在的语音服务或者短信服务。在这种运营模式下, 移动运营商可以利用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或者重新建设一个以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标准为实现技术的地面广播网络, 并可以利用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网络提供上行的用户管理, 鉴权和计费。在这种运营方式下, 广播电视部门不仅提供服务内容, 而且还需要向移动运营商提供一定的频段供其建设地面广播网络。如果移动运营商仅仅是单纯的利用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建设下行的手机电视业务, 则广播的频率资源需要使用现有的蜂窝移动通信频率, 或者采用IMT-2000扩展频段, 或将来的IMT-Advanced的频率。如果移动运营商另外建设新的地面数字广播网络, 除了需要蜂窝的频率外, 还需要广电现有的UHF或者VHF频段建设地面的数字广播网络。

3.2 广电运营商单独运营模式

目前在我国各地的试验系统和计划商用的系统都是广电系统建设和组织的。广电系统可以使用两种方式实现手机电视, 既可以采用卫星实现方式, 也可以采用地面广播实现方式。受国家政策的影响, 广电系统在手机电视方面有其特有的优势, 既有VHF/UHF和广播卫星的频率, 又有广播的服务内容, 但由于目前广电网络只能够提供下行通道, 这对手机电视业务的开展会产生一些阻碍: (1) 用户认证问题; (2) 计费和收费问题; (3) 无法提供节目定制和互动等用户个性化服务。

3.3 合作运营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 移动运营商提供上行服务, 负责用户的鉴权、计费和提供个性化服务, 而广电网络负责提供下行服务。合作之后广电运营商不必再考虑移动用户管理的问题, 通过与电信运营商进行网间结算即可获得收入。另一方面, 通过支持手机电视业务, 不仅能够提高已有网络的使用率, 增加网络收益, 同时, 电视和用户的信息交互和互动还可以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 通过合作解决了频率资源紧张和经营许可的问题, 而且不必增加建设广播电视网络的大量投入, 通过与广电运营商的网间结算可以获得相当的网络收益, 并且能够提高移动数据业务的使用率, 增加网络自身的收益。

3.4 中国手机电视业务运营模式分析预测

手机电视的三个重要环节分别掌握在两个阵营的旗下:电信运营商掌握着终端和上传网络, 而广电部门从本质上可以界定为SP (增值服务提供商) 或CP (内容提供商) , 是内容和下行网络的主导者。双方都可以通过其他手段绕开对方的权力范围开展手机电视业务。比如广电部门可以使用MP4和车载电视作为接收终端, 舍弃上行通道, 只做广播和直播业务;而电信运营商则可以通过升级2G或3G网络, 加大下行带宽, 开展视频点播和互动业务。

随着三网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 未来在我国手机电视的商业模式中, 广电和移动运营商合作的可能性最大。通过合作, 广电与移动运营商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为用户提供无缝的上、下行网络, 这样推行手机电视业务就具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 广电和移动运营商的合作将成为手机电视业务长期发展的关键, 广播电视技术和移动网络二者的融合将会是手机电视业务发展的趋势。但由于广电业与电信业多年的竞争合作关系十分微妙, 要实现真正的融合, 还有待时日。不过在手机电视发展的初期, 移动运营商也可单独运营。

4 手机电视面临的问题

4.1 管制政策方面

各国管制的主要内容包含频率分配、许可证发放、行业运营管理等, 而各国有着不同的限制政策。就目前来说, 我国尚无全面的有关政策出台。

4.2 恶劣的无线接收环境

无线接收环境带来了多径问题, 接收到的信号是来自不同路径的发射信号的矢量叠加。

手机电视业务必须为以不同速率运动的移动用户提供高质量和可靠的视频传输, 包括基本静止的室内用户, 低速跑动的移动用户 (小于30km/h) 和处于高速运动的车辆中的用户 (大于100km/h) 。接收方相对于发送方的运动会产生多普勒频移, 此频移与相对运动的速度成正比, 它会导致相邻载波的干扰, 影响载波之间的正交性。系统设计者希望解调器具有较大的多普勒频移范围, 它是衡量无线电信道时间选择性的尺度。

4.3 手机电视使用终端

在手机系统设计中, 功耗是设计者最为关心的因素之一。移动电视业务的引入不能以过多地牺牲待机时间为代价, 毕竟手机的首要功能是通话。以往的地面数字广播标准, 比如DVB-T, 虽然在高速运动下有不错的接收性能, 但并没有为移动接收的功耗作特别的设计和优化;目前较省电的DVB-T前端也要消耗约300-500mW的功耗, 这对手机的电池而言, 还是不够经济。在移动电视业务给手机引入的功耗中, 接收前端大约要占到80%的比例, 因此, 选择针对功耗专门设计的移动电视标准, 设计低功耗的调谐器和解调器, 是芯片设计者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5 结语

手机电视业务在我国的发展还有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业务的相互融合, 以及业界为手机电视所做的诸多努力, 手机电视的未来必定一片光明。

摘要:手机电视是移动通信和电视广播技术融合的产物, 对现行的产业政策和管制方式提出了新的变革要求。通过对手机电视的现状, 如手机电视的商业运营模式, 以及手机电视业务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等进行分析总结, 来预测手机电视业务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关键词:手机电视,3G,运营模式

参考文献

[1]郎保真.手机电视的频率使用及在我国面临的发展问题[J].移动通信.2006, (7) .

有线运营的融合发展模式 第9篇

2010年,国务院提出 “三网融合” 方案,到2014年电视机厂商、互联网企业、硬件制造商纷纷推出了各种融合方式,智能电视、电视盒子、OTT、IPTV各种硬件软件传输方式争相进入视频行业。TCL携手爱奇艺发布TV + 智能电视,康佳推出KTV,小米发布小米电视、小米盒子,乐视推出乐视电视、乐视盒子,腾讯推出飞看盒子,再加电信IPTV、移动、联通OTT盒子。一场场火爆发布会,比配置、 比价格、比内容、比收看方式、比操作,一时间视频行业烽烟四起。2013年达到火爆程度,大有各路诸侯灭广电的趋势。这一场战争,说白了是场争夺入口的战争,对于各参战者来说,谁占领了用户的客厅,谁就取得了今后智能家居消费争夺战的首胜。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了新广电 〔2014〕144号文,推进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 ( NGB) ,制定颁布NGB视频点播可下载条件接收,终端中间件和宽带接入等系列标准。同时发布智能电视操作系统TVOS1. 0,加快推进广播电视终端标准智能化发展,加速NGB网络互联网和业务互通,促进广播电视生态创新,增强广播电视信息安全管控能力,提升广电网络核心竞争力。OTT. TV虽是建立在互联网上,但是发展离不开运营商的参与。同时在看到互联网新媒体的兴起,广电行业也要看到,规模分散、标准不一的有线数字电视产业链整体竞争还比较欠缺,特别是其互联网宽带业务资源的先天失调,成为其发展的瓶颈。DVB + OTT的融合成为一个现实选择。行动缓慢缺乏危机意识,各地各自为战,没有一个可供搭载的成熟平台,单向广播业务萎缩已成必然趋势。广电提供的有线电视业务最主要的传统优势在无卡桢,实时地直播电视传输、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内容传输以及本地台节目内容传输,随着技术的进步和IPTV及OTT的发展,这些优势将不复存在。

面对电信IPTV、OTT的进攻,各省级有线网络公司抱团取暖,吉林、陕西、安徽等21家企业成立广电友好联盟, 浙江华数联合甘肃、宁夏成立西北华数、华数传媒子公司收购新疆广电10% 股权,阿里巴巴投巨资给浙江华数。在进行网络整合和资本融合的情况下,更多的是国家层面的统一和规划。在成立一周年之际,国网公司披露了整体战略规划,尤其是明确提出了 “五年基本实现全国一网”的目标, 引起了业内外的高度关注。随后披露的战略规划以及近期密集的工作时间表,令人颇有厚积薄发之感。条块分割的广电网络,目前已基本完成了一省一网的整合,上市公司也已有8家,但整个有线行业的年收入也就800多亿元,在复杂多元的竞争格局下,单打独斗已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近年来,在信息经济领域,2013年在国家政策层面确立了 “宽带中国”战略,有线电视网络与通信网同被认为是重要的 “信息基础设施”,并在2015年进一步提出了 “互联网 + ” 口号,进一步强调互联网与国民经济的深入融合,以及宽带网络在其中的支撑作用。

2广电发展规划

根据国家 “宽带中国”的战略,广电着力实施 “电视 + ” 行动和 “宽带广电”战略,加快推进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 宽带化,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整合,推进有线电视互联互通平台建设,推进有线电视网络业务开发等核心工作。把广电网络由以往的单一收视服务变为综合信息服务,打造家庭信息中心。广电总局提出的 “实施宽带广电战略、打造家庭信息中心”, “宽带广电”显示了对于宽带网络的战略高度认识,它不仅仅是一个宽带接入业务,而是广电网络作为国家 “信息基础设施”之一,要成为各行各业实现 “互联网 + ” 的高速公路之一; “家庭信息中心”则明确了广电网络要从单一承载、提供视频服务,走向多业务运营,这是万物互联趋势下的必然选择,以家庭客厅为场景、以有线为通道、以电视为入口,连接更多的社会资源,提供更多的家庭与社区服务。

在 “宽带广电”战略与数字家庭新业态推进中,国网公司表示将着力建设互联互通平台,具体计划如下:

( 1) 2015年5月,完成 ( 干线) 网络传输扩容、新增储存分发能力的建设,与湖南、四川、陕西、山东、湖北等省开展互联互通平台视频互联网业务;

( 2) 2015年8月,完成全国视频点播总平台建设,与广东、陕西、海南、贵州、广西、云南等省开展视频点播业务;

( 3) 2015年10月,完成24个省的100G和10G光传输和数据交换系统,具备开展电信业务的能力;

( 4) 2015年12月,CDN内容推送网基本建成,开展互联网和视音频内容推送服务;

( 5) 2016年3月,广电云建成,面向多种终端的内容集成和融合服务平台建成,形成内容分发、流量调度和监测、用户管理、分发加速和融合服务等能力。

另外,国网公司还将打造宽带提速与内容分发网实验区,具体计划是: 与四川、湖南、海南、山东、湖北等10个省级网络公司合作,加快骨干网优化和升级,提升骨干网、城域网的网络容量和传输能力,使其城市广电宽带用户平均接入速率超过100Mbps; 同时,加大IDC、CDN等应用基础设施建设,策略性部署CDN,着重建设承载视频和下载为主的大流量分发架构。

在国网公司的规划中,拟利用正在建设的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内容分发中心和全国视频点播播控总平台,对中央广播电视媒体直播类节目进行二次加工、深度开发,除了提供电子指南、内容搜索和背景信息外,引入新的信息网络和传播技术,在有线电视网络内开展互动点播、精准推送、亮点索取、时移回看等业务,进一步扩大中央广播电视媒体的影响力。

另外,在国网公司的 “全国一张网”整合方案中,国网公司首先将在今年联合6 ~ 8家 “整合试点”省网公司, 计划在年底前先成立一家新的有限责任公司,以此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国网的坯子。其次是在2016年对新国网进行股份制改造,并通过融资提高国网的持股比例,实现控股。最后是计划在2018年实现新国网的IPO,之后通过非公开发行、 吸收合并、股权置换等多种方式整合已上市的省网,完成全国网络整合及整体上市。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广电智能操作系统的制定和芯片技术的发展,使广电运营商从单一的电视直播业务运营商向多管道提供商、多业务提供商、多类节目的内容运营商、多类服务的代理商和家庭智能系统的服务商,集各种业务打造平台。总的来说,大视频市场已形成,有线行业在视频传播中的渠道地位逐步下降。有线运营商可以选择的占有策略必然是: 在手中依然还有用户的情况 ( 2014年10月底,有线电视用户基数2. 24亿户,有线数字用户达到1. 8亿户,有线数字化程度达到80% ) ,实际上是依然具备家庭 “信息入口”属性的条件。基于双向网络改造,新型终端及开放思维,引入丰富的数据业务,特别是互联网业务的服务。也就是说,基于DVB + OTT模式,有线行业可以发挥自身的媒体信息入口优势,将基于智能终端逐渐拥抱上互联网走向平台化运营。应逐步淡化机顶盒,转而主动家庭网关,拥抱互联网,通过互联网产品,扩大现有视频产业在用户端的覆盖。国家广电总局也结合 “宽带中国”战略,研究下一代广播电视网 ( NGB) ,应急广播、智能电视,数字音频广播关键技术,大力推广下一代广播电视网。

一是继续推动NGB关键技术攻关,研究广播电视全媒体等三网融合业务和应用服务,研究智能融合终端关键技术,推动智能电视操作系统TVOS产业化,研究NGB宽带接入技术,进一步提高NGB宽带接入能力; 二是推动NGB宽带技术,可下载条件等技术标准的普遍应用; 三是引导推进有条件的有线电视网,开展IVGB网络改造和业务开发, 逐步扩大NGB建设规模。DVB + OTT,不是简单叠加,而是深度融合,利用DVB的直播,可以通过IP数据进行深度互动和延伸,在直播流中叠加交互层,提供关联信息、社交电视、电子商务服务。

3结论

数字电视运营支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第10篇

关键词:数字电视;运营支撑;设计

中图分类号:TN94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8-0000-01

Digital TV Operations Support Syste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Lei Huoxin

(Guangdong Sihui TV,Sihui5262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and now,digital television gradually replace analog TV broadcasting industry to become a national trend,two-way cable network transformation has also been booming,making the entire network of value-added significant.

Keywords:Digital TV;Operations supports;Design

一、数字电视运营支撑系统需求的分析

作为一种将客户作为核心的管理机制,数字电视运营支撑系统对账务和客户实行统一管理,围绕客户开展各种新增业务,三大主营业务是关注的焦点,不断扩充着系统中的新增业务管理。在资费方面采取自选套餐或服务-产品-套餐/促销的方式确定,使运营政策的不同需求得到满足。银行、网银以及第三方支付等可以通过系统的统一支付平台进行对接。调查并收集广电行业主要需求的相关数据,结合上述设计思路,对数字电视运营支撑系统的需求进行确定。

二、功能模块设计

(一)个人业务受理。个人客户的开户和业务办理共同组成了个人业务手里。在系统中为个人客户注册账号即个人客户开户,机顶盒以及CA卡需要在开户时赠送给客户,以客户办理地址为依据,确认机顶盒是否已领,以规则引擎为依据,对相关费用是否向客户收取进行确定。

对个人资料进行修改、产品订退、停复机、故障申告、销过户、充值续费、查询账单等属于个人客户业务办理的范围。将信息录入每个业务办理界面后,适合客户的规则便显示出来,对所需要的规则由操作员指定,然后在数据库中保存业务和应用规则的相关信息。

(二)集团业务受理。集团客户开户以及业务办理共同组成了集团业务受理。在系统中为集团客户注册账号即集团客户开户,将合同的有效期、金额等信息进行记录,且将合同金额录入后,系统便默认费用已经由操作员收取。集团的加入和退出、机顶盒和以卡的购买和更换、维护子集团、业务定制、合同的续签和修改等都属于集团客户业务办理的范围。在相同时间内,一个客户的有效合同只能有一份;业务修改、办理新的以卡业务等,可在合同有效期内完成,且相关费用不再收取;业务可以根据子集团的不同而不同,但一个合同只能与一个业务相对应。

(三)运营管理。对产品、条件、服务、服务类型、业务附加信息等进行管理,即运营管理模块所包含的内容。其中,修改、增加或禁用服务类型,即对服务类型的管理,需要有不同的类型提供器的接口对应每种服务类型,禁用时,该服务类型在服务定义中将不显示,但在之前定义的服务中其效力依然存在。视频点播,宽带,数字、模拟电视等是不同的服务类型种类。有三种方法连接服务类型提供器的接口和外部系统,即Start():调用命令开始;finished():命令处理完成;invoke Command():对业务的具体命令进行处理。

提供器的类名称的字符串是在服务类型的类中保存,从而对业务类型的去除或动态增加进行支持。要注意不能重复服务的名称活编号,必须填写服务的授权号等。服务通过其服务类型的类型提供器接口来实现与外部系统的对接。

三、设计和实现数字电视运营支撑系统运营管理模块

运营商定义产品、收取资费的地方即运用管理模块,其是数字电视运营支撑系统的核心所在,业务的优惠、收取客户费用等都会受此影响,对产品、条件、服务以及收费项目的管理等都属于运营管理模块管理的范围。

(一)服务管理。运营商为客户提供的视频、音频等即服务,实现服务的启用、禁用、修改、增加等即服务管理的内容。对服务的唯一标识需要通过服务编号来实现;系统通过授权号与外部认证系统进行通讯;“无服务提供商”是系统默认的状态;VOD、宽带、数字、模拟电视等目前系统所支持的四种服务类型;客户对服务包月购买时每月应支付的相关费用,通过月使用费来标识。若用户选择生成产品,则系统将对单服务、单月的产品进行生成。“定义中”是生成后的产品状态。

(二)产品管理。打包组合各种服务,进而形成各类营销组合,即产品。产品有一般、赠送以及客户自选产品等不同类型,此处只对运营商定义的一般产品进行讨论。定义中、已发布、已冻结和已过期是产品的状态类型。对产品进行发布、修改、增加、冻结以及解冻等,是本模块的功能;处于“定义中”状态的产品才可修改;修改产品在“已发布”状态即发布产品;实施冻结的只能是已发布的产品,变为“冻结”状态,冻结产品不能再向客户出售,但已订客户的续订不受此影响;重新启用冻结产品即解冻,使产品显示“正常”状态。对产品的唯一标识需要通过产品编号来实现;有“包月”、“线性”两种计费方式,包月为默认;产品发布后并开始销售即为活动开始时间,产品销售的截止日期为活动结束时间,以“YY-MM-DD”来表示;每月需支付费用即月功能费;是否优惠以客户的购买时常为依据;适用区域,即产品在该区域内发布和销售;必须对产品包括的服务项进行选择,对产品服务列表进行确定。

(三)收费项目管理。运营商定义的,向客户一次性收取的费用即收费项目,修改、增加以及冻结收费项目等都包含在内。在使收费项目增加的同时,使应用条件直接生成,并显示为“已发布”状态,即收费项目增加;运营商冻结收费项目即收费项目的冻结,此时该收费项目在条件定义中将不显示。

(四)条件管理。定义中、已发布、已冻结以及已过期是四种条件状态。发布、修改、增加、冻结以及解冻实现条件,是条件管理的主要内容;条件在“定义中”状态时才可修改;修改产品在“已发布”状态即发布条件;条件发布后才可实施冻结,相关业务中不再应用冻结条件;重新启用冻结条件即解冻条件,使条件显示“正常”状态。规则和结果是条件包含的两个部分,条件只有完全与规则相符,条件结果才能应用。

参考文献:

[1]卢官明.数字电视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中软公司.数字电视运营支撑系统总体技术方案[J].2009

有线电视运营论文 第11篇

该白皮受为数字媒体盈利提供安全和多屏用户体验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Nagra委托。白皮书认为有线电视运营商除了采用OTT技术提供多屏服务外没有很多选择, 多屏服务将最终引向全IP时代。它还详细阐述了如何采用分阶段方式迈向全IP时代, 以便保护在HFC基础设施上的投资。

在理想情况下, 包括如下几个步骤。当然在实际实施中, 运营商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调整。

1) 为新服务实施基于IP的ABR单播方法;

2) 把所有基于QAM的视频点播服务转向OTT并通过单一的IP视频平台统一后台管理;

3) 把小众广播线性服务转向基于IP的ABR;

4) 迁移所有线性广播服务。

Farncombe的管理合伙人Andrew Glasspool表示:“很多运营商害怕云服务提供商的成长, 因为他们可以越过托管网络直接向用户销售内容。如果什么都不做, 有线电视运营商将面临丢失业务的风险, 但做出错误的战略和技术决策也同样充满风险。”

上一篇:非食管静脉曲张下一篇:大材小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