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成功范文

2024-08-11

简单的成功范文(精选8篇)

简单的成功 第1篇

什么叫不简单?把简单的事情千百次地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叫不容易?把大家认为非常容易的事情认真地去做好,就是不容易!当我们能够一遍遍了解商品知识,一次次热情服务好顾客,一次次做好货架、地面卫生时,我们自信的脚步便离成功越来越近了。

选好方向,全身心地、创造性地做好平凡的工作,认真思考如何更好地完成它,每次进步一点点,相信在千百次的历练中,你一定会找到成功的真谛。

成功人生的简单定义 第2篇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

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

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健康是生活质量的基础;健康是人类自我觉醒的重要方面;健康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状态,有着丰富深蕴的内涵。

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所下的正式定义/衡量是否健康的十项标准:

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的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变化; 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体重适当,体态均匀,身体各部位比例协调;

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牙齿洁白,无缺损,无疼痛感,牙龈正常,无蛀牙;

头发光洁,无头屑;

肌肤有光泽,有弹性,走路轻松,有活力。

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 第3篇

那天,会场座无虚席,人们在热切地、焦急地等待着,那位当代最伟大的推销员,作精彩的演讲。当大幕徐徐拉开,舞台的正中央吊着一个巨大的铁球。为了这个铁球,台上搭起了高大的铁架。

一位老者在人们热烈的掌声中,走了出来,站在铁架的一边。他穿着一件红色的运动服,脚下是一双白色胶鞋。

人们惊奇地望着他,不知道他要做出什么举动。

这时两位工作人员,抬着一个大铁锤,放在老者的面前。主持人这时对观众讲:请两位身体强壮的人,到台上来。好多年轻人站起来,转眼间已有两名动作快的跑到台上。

老人这时开口和他们讲规则,请他们用这个大铁锤,去敲打那个吊着的铁球,直到把它荡起来。

一个年轻人抢着拿起铁锤,拉开架势,抡起大锤,全力向那吊着的铁球砸去,一声震耳的响声,那吊球动也没动。他就用大铁锤接二连三地砸向吊球,很快他就气喘吁吁。

另一个人也不示弱,接过大铁锤把吊球打得叮当响,可是铁球仍旧一动不动。

台下逐渐没了呐喊声,观众好象认定那是没用的,就等着老人做出什么解释。

会场恢复了平静,老人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锤,然后认真地,面对着那个巨大的铁球。他用小锤对着铁球“咚”敲了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再一次用小锤“咚”敲了一下。人们奇怪地看着,老人就那样“咚”敲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就这样持续地做。

十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过去了,会场早已开始骚动,有的人干脆叫骂起来,人们用各种声音和动作发泄着他们的不满。老人仍然一小锤一停地工作着,他好象根本没有听见人们在喊叫什么。人们开始忿然离去,会场上出现了大块大块的空缺。留下来的人们好象也喊累了,会场渐渐地安静下来。

大概在老人进行到四十分钟的时候,坐在前面的一个妇女突然尖叫一声:“球动了!”刹时间会场立即鸦雀无声,人们聚精会神地看着那个铁球。那球以很小的摆度动了起来,不仔细看很难察觉。老人仍旧一小锤一小锤地敲着,人们好象都听到了那小锤敲打吊球的声响。吊球在老人一锤一锤的敲打中越荡越高,它拉动着那个铁架子“哐哐“作响,它的巨大威力强烈地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终于场上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在掌声中,老人转过身来,慢慢地把那把小锤揣进兜里。

老人开口讲话了,他只说了一句话:在成功的道路上,你没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来,那么,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对失败。我的一个博士朋友陪老婆上街。按照博士的说法,是老婆舍不得打车,就陪着一同挤小公共。博士个子高,抬不起头来,一路上就那么低着,但他却没有停止思考。他告诉我说:“那时我就在想,都说成功难,我看这不成功才是真的难。”实际上,只要我们注意观察,就会吃惊地发现,那些生活在贫困线上的人才是真的有耐心,有吃苦耐劳的品质,他们正是以这种惊人的耐心忍受着不成功的现实和生活。

很多的人以为成功很难,成功要付出太多、成功会很痛苦,就不去想和追求。那是不是不成功就很舒服、很自在、很潇洒了?当然不是,事实上,不成功才真的更难。有的人不肯付出一时的努力去博取成功去换取一生的幸福,却甘愿用尽一生的耐心去面对失败的痛苦。生活在贫困线上的人面对的是吃饭、挨冻、生存这样的大事,这是涉及到生死存亡的大事,他们的心理压力会小么?他们甚至可以用健康、犯罪、甚至是生命去拼,只是为了换取生活中最基本的需要。他们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他们又何以轻松呢?

那些追逐成功的人,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更高的地位、更大的成就,就因为他们有梦想和肯于奋斗,他们不用去为生存本身发愁,他们时刻想着如何让声后变得更好。现在你还能说成功太累,成功太难这可笑的话么?你是选择创造、追求成功的生活呢?还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当然,你有权力选择你要的生活。

简单的成功 第4篇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于1946年在美国诞生,人类从此开始使用电子计算机来处理信息,这极大地提高了信息处理的效率,也加快了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的步伐。

电子计算机产生的理论基础是二十世纪40年代香农证明的采样定理:采样是将一个信号(即时间或空间上的连续函数)转换成一个数值序列(即时间或空间上的离散函数)。采样定理指出,如果信号是带限的,并且采样频率高于信号带宽的一倍,那么,原来的连续信号可以从采样样本中完全重建出来。

采样定理说明,即在一定条件下,用离散的序列可以近似表示一个连续函数。也就是说,通过采样,可以使用简单的、易于掌握的方法,近似地去描绘复杂的客观事物。其精确程度取决于采样模型和采样率。这就为人类认识和掌握复杂的客观世界的规律提供了有力的工具。采样定理为信息的数字化技术奠定了重要基础。

电子计算机就是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把它们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这就是电子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过程。相对于模拟信号,数字信号一个很重要的优点就是——易于复制。

模拟信号经过复制后会产生失真现象,而且复制次数越多,失真程度越高。就像我们以前使用的磁带,录像带或电影胶片,多次使用或复制后,音质和画质会越来越差。而采用数字信号,只是在第一次将模拟信号进行数字化转换时,有失真现象(其失真程度取决于其采样率,采样率越高,失真越小)。当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后,无论再进行多少次复制,也不会产生失真了。例如MP3数字音乐,无论我们听多少次,复制多少次,音质不会发生变化。

自然界的信息大多为模拟信息,其在传播(复制)过程中很难保证与原始信息一致,导致信息的最终接收者难以正确地接收和使用原始信息。而如果将原始模拟信息转换成数字信息进行传播,只需在第一次转换时保证一定的采样率,即可保证数字信息与模拟信息达到一定的相似程度,此后的传播过程,数字信息将不再有失真,信息的最终接收者也能使用与原始信息足够近似的数字信息。

将上述原理进一步展开:如果我们把某些成功事件量化采样(数字化转换),然后进行模仿(复制),是否可以提高我们成功的概率呢?换句话说,如果做某件我们把一件成功案例过程量化分解,再对每一个细节模块进行模仿(复制),那么我们的成功也就成为大概率事件。当然成功的概率取决于量化分解的精度(采样率)及工序(采样模型)。

事实上,采样定理的思想在西方科学中广泛地应用。西方自然科学其实质就是建立在量化采样思想的基础上的。比如我们中学做的物理、化学实验。只要严格遵循的相应的实验条件和操作规程(量化采样),无论谁来操作试验都能得出相同的结果(复制成功事件)。

在西方的工业化进程中,这种量化采样思想更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福特的标准化流水线生产的理念正是这种思想的传承。

在19世纪80年代,汽车都是以单件方式进行生产的,汽车的设计、机械加工和装配方面都是由具有高级技艺的工人独立完成的。因此即使同一作坊生产的汽车也没有两辆是完全相同的。在单件生产模式下,每辆车的零配件都是单独生产的,相互不通用。因此生产成本高,而且并不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其次,每辆车的品质取决于生产该车的技师的技艺。甚至技师的心情都会影响该车的质量。

可见,在单件生产模式下,生产品质合格的汽车(成功事件)是一种小概率事件。如何使汽车的品质不依赖于生产者的技术或心情(小概率事件),而使生产合格(甚至更高品质)的汽车成为大概率事件?

福特将生产流程进行专业化分工,工作任务被分割为若干个小块;并将一辆较好品质的汽车拆分成上万个标准的零部件。

1913年,亨利·福特发展出一套较完整的流水线和大规模生产技术。福特公司不仅设计出完善的装配线和统一精确的通用零部件,还创造出依靠非熟练工人在中心装配线上使用通用零部件、组装成品汽车的大规模生产方式。按照“只需按工序将工具和人排列起来,以便能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零部件装配”的工作原理,进一步降低对工人手工技能的依赖,使所有工序变得简单容易操作,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在手工生产时代,每装配一辆汽车要728个人工小时,而福特的简化设计,标准部件的T型车把这缩短为12.5个小时。在福特之前,轿车是富人的专利,是地位的象征,售价在4700美元左右,伴随福特流水线的大批量生产而来的是价格的急剧下降,T型车在1910年销售为$780美元,1911年降到$690,到1914年降到每辆$360。1914年福特公司的1万3千名工人生产了26.7万辆汽车;美国其余的299家的66万工人仅生产了28.6万辆。福特公司的市场份额从1908年的9.4%上升到1911年的20.3%,1913年的39.6%,到1914年达到48%,月赢利600万美元,在美国汽车行业占据了绝对优势。[1]

福特的标准化生产的核心思想是:将标准的零配件分配在被分割为小块任务生产流水线上(量化采样),而该位置上的工人只需完成该部分的零配件装配即可。整条流程下来,无论生产出多少汽车,其品质都与样品车品质相当(复制成功事件)。

由此可见,这种量化采样的思想,是将复杂的事件样本按照一定的采样模型,分解成简单、标准、易于复制的“小事件”,这样未来只需按照采样模型的流程对“小事件”进行复制,就可实现对复杂样本事件的复制。这也为复制成功事件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我们称这种思维方式为“数字化思维”。

“数字化思维”不仅是电子计算机产生的理论基础,更是西方实施信息化的指导思想。而在我国信息化过程中,通常的理解是:组织单位的信息化就是配备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等信息设备,采用先进的管理软件,简单地说就是配备了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就是信息化了。在这种思维方式的指导下,其结果是,我国企业信息化鲜有成功的例子。这从几年前我国企业大量上马ERP,最后大多无果而终的事实可见一斑;再看看我国的社保、医保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全国联网的现状,也可了解我国政府信息化水平了。

采用同样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但信息化发展水平却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其差别就在于使用这些设备的人的思维方式的差距,具体地说就是对“数字化思维”方式的认识的差距。

下面我们以代表中西方文化特色的餐饮来分析一下中西方对这种思维方式认识的差距。

餐饮的核心是饭菜的味道,而饭菜味道的取决于厨师水平。对于一家经营中餐的餐馆,如果有个好厨师,通常生意就会很好,生意好了就希望扩大营业,但是当要开第二家餐馆的时候,却发现很难找到另一个好厨师。如果厨师水平低,炒出的菜味道不行,第二家餐馆很难成功;如果厨师水平还可以,可饭菜的口味与第一家餐馆不同,这样很难树立连锁餐馆的品牌形象,因此也很难成功。

当餐馆的成败取决于厨师的个人因素的时候,这就像当年汽车在手工作坊生产一样,很难复制成功样本。这就是所谓的成功的小概率事件。实际情况也确实是这样,连锁中餐馆成功的例子几乎没有。

有没有办法能够复制餐馆成功的样本呢?具体的说就是如何能够保证在所有连锁餐馆内饭菜味道的统一呢?我们看一下西方餐饮文化的代表——麦当劳是如何做的。

1955年,世界第一家麦当劳由创始人雷·克罗克(Ray A.Kroc)在美国芝加哥成立,现在,每三小时就有一家麦当劳诞生,快速扩展的惊人速度,使得金黄色拱门遍布全球,成为全球最具魅力的连锁品牌之一。

麦当劳的成功缘于它的创始人创造了一种适应时代要求的商业模式,并通过制订统一和规范化的标准,使其可以迅速的复制扩张。

麦当劳制定了一整套严格的质量标准和管理制度,以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向顾客提供品质一流的食品。仅牛肉饼,就有40多项质量控制的检查,只要有一项不符合规定标准,就不能出售给顾客;

比如,严格要求牛肉原料必须挑选精瘦肉,牛肉由83%的肩肉和17%的上等五花肉精制而成,脂肪含量不得超过19%,绞碎后,一律按规定做成直径为98.5毫米、厚为5.65毫米、重为47.32克的肉饼。食品要求标准化,无论国内国外,所有分店的食品质量和配料相同,并制定了各种操作规程和细节,如“煎汉堡包时必须翻动,切勿抛转”等。[2]

通过这些规范化的操作,麦当劳实现了其食品全世界各地的味道、口感都是一样的。而且只要其产品在一个地方成功,则在各地必然成功。麦当劳正是通过这样精细的管理实现了快餐行业龙头的地位。

这就是所谓的通过复制成功事件而使成功成为大概率事件。从香农的量化采样的思想到福特的标准化流水线思想,再到麦当劳的标准化复制思想,其本质都可归纳为“数字化思维”,正是在这种思维的指导下,西方发达国家迅速占领了信息时代的制高点。

“数字化思维”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只需将成功样本进行标准化、模块化地细分,便可通过复制这些小模块迅速且无差错复制成功事件,使成功成为大概率事件。

我国信息化水平落后的关键也正是对这种思维方式没有深入地理解和应用。在我国并不缺乏优秀的企业经营案例,但大多没有对这些成功样本进行标准化、模块化的细分分析,从而造成这些成功案例难以进行推广复制,使得这些成功事件成为小概率事件。可见,我国的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需要有国际先进的软硬件设备,更重要的是要深入理解和运用这种数字化的思维方式,这才是建设信息化强国的基础。

虽然采用这种“数字化思维”解决问题是一种高效率、简单成功的方法,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的思维方式,尤其是我国的传统的文化思维模式不适于信息时代了,反而在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中,更应强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样才能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最优的解决办法,建设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是在企业信息化管理和政府信息化服务方面却还处于起步阶段,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国际竞争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文章通过对西方信息化发展的历史和模式的分析,发现:对“数字化思维”方式的缺乏理解和应用才是我国信息化发展的“短板”,而这种“通过量化复制成功样本而使成功成为大概率事件”的思维方式是在信息时代实现成功的简单方法。

关键词:数字化,信息,大概率,成功事件

参考文献

[1]卞华舵,吴云海.大思维:中国企业向谁学习[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创造成功奇迹的简单方法 第5篇

你想创造奇迹吗?其实人人都可以创造的奇迹,因为创造奇迹的方法太简单了,你一定行!

1993年,伯森汉姆徒手攀登,登上纽约的帝国大厦,在创造了吉尼斯纪录的同时,也赢得“蜘蛛人”的称号,打算一气跑一百公里也许需要勇气,但是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气的,只要你走一步,接着再走一步,然后一步再一步,一百公里也就走完了。

美国恐高症康复联席会得知这一消息,致电“蜘蛛人”汉姆,打算聘请他做康复协会的顾问,因为在美国有八万多人患有恐高症,他们被这种疾病困扰着,有的甚至不敢站在一把椅子上换一只灯泡。

伯森汉姆接到聘书,打电话给联席会主席诺曼斯,让他查一查第1042号会员。这位会员很快被查了出来,他的名字叫伯森汉姆。原来他们要聘做顾问的这位“蜘蛛人”,本身就是一位恐高症患者,

诺曼斯对此大为惊讶。一个站在一楼阳台上都心跳加快的人,竟然能徒手攀上四百多米高的`大楼,这确实是个令人费解的谜,他决定亲自去拜访一下伯森汉姆。

诺曼斯来到费城郊外的伯森住所。这儿正在举行一个庆祝会,十几名记者正围着一位老太太拍照采访。原来伯森汉姆94岁的曾祖母听说汉姆创造了吉尼斯纪录,特意从一百公里外的葛拉斯堡罗徒步赶来,她想以这一行动,为汉姆的纪录添彩。谁知这一异想天开的想法,无意间竟创造了一个耄耋老人徒步百里的世界纪录。

《纽约时报》的一位记者问她,当你打算徒步而来的时候,你是否因年龄关系而动摇过?老太太矍铄,说,小伙子,打算一气跑一百公里也许需要勇气,但是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气的,只要你走一步,接着再走一步,然后一步再一步,一百公里也就走完了。

恐高症康复联席会主席诺曼斯站在一旁,一下明白了伯森汉姆登上帝国大厦的奥秘,原来他有向上攀登一步的勇气。

简单有效,走向成功 第6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教学方法

只有充分保障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够让小学生在每节数学课上能够获取实实在在的知识,帮助小学生逐步积累更多的数学知识,引导小学生学会利用数学思想解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并且开拓小学生的思维,从而最终有利于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为了保证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小学生积极努力地投入数学学习中来。接下来,本文总结归纳了几点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的教学方法。

一、为小学生创造出更多的“做”数学的机会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更加重视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教师应该为小学生创造出更多的“做”数学的机会,充分保证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真正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

例如:在进行“对称轴”这一数学知识点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为小学生创造出更多的“做”数学的机会,让他们真正学会如何数图形中的对称轴的条数并且画出来。教师可以这样问:“同学们,看课本上练习题中的图形是对称图形吗?如果是的话,请大家在课本上画一画。”说完之后,小学生就会开始在书上画对称轴,进行实际操作。但是,对于五角星的对称轴到底有几条,大家画出的条数并不统一。教师就可以引导小学生根据已经画出的对称轴继续找其他对称轴,看看还有新的吗,他们就会很快发现一个规律:从每个角画到对面都正好是一条对称轴,从而得到正确的答案。在这样的让小学生“做”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每一个小学生都经历了积极动手操作、大胆地猜测验证的实践过程,从而能够加深对于教师所讲解的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二、对小学生进行有启发性地提问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通过对小学生进行有启发性地提问,激发小学生开动脑筋进行思考。所以,教师在提问之前,一定要进行精心的考虑,选择开放性的有启发性的提问,想方设法地引导小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

例如:在进行“等边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小学生进行下列有启发性地提问:“如果将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在一起,可以得到什么图形呢?所拼成的新图形的高是原来三角形的什么?所拼成的新图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小学生在认真思考之后,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深入地理解不同图形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为小学生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为了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为小学生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借助于数学游戏或者各种各样的生动的教学情境的创造来实现,教师也可以通过自己生动地讲解、有针对性地表扬和鼓励、设计互动教学案等方式,来为小学生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例如:教师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时,可以设计下面的互动教学方案。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的时候用这样的引导语来进行新課导入:“同学们,大家现在都已经认识了三角形,也认识到三角形按照角的大小的不同能够划分成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那么,同学们可以猜出我手中现在拿的是什么三角形吗?”与此同时,教师展示给全班同学一个三角形,但是,教师故意将这个三角形的大部分用粉笔盒遮挡住,小学生仅仅能够看到其中的一个角。有小学生说:“我认为是锐角三角形,因为我看到了一个锐角,我认为另外两个也许是锐角。”有小学生说:“我认为是钝角三角形,我看到的虽然是锐角,另外两个可能一个是锐角,一个是钝角。”……小学生就会继续认真思考,以便探出究竟,一方面,为小学生营造出了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另一方面,也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在小学生回答的过程中,要说出他们得到这样的答案的原因,锻炼了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虽然在现阶段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仍然有待提高,然而,只要教师能够不断探索,用心备课,不断加强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的认识,认真设计出多种多样简单有效的教学方法,一定能够让教师和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更好地互动。所谓的“简单”,其实并不简单。

参考文献:

[1]党金荣.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师生互动[J].才智,2011(2).

[2]赵东升.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J].神州,2011(17).

简单的成功 第7篇

鲜继淑, 1969年出生于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的一个农村家庭, 1984年9月初中毕业的她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当时的第三军医大学护校, 1987年从护校毕业后她就被分到了西南医院, 在这里她一干就是23年, 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岁月都无怨无悔地奉献给了护理事业。她先后获得过优秀护士长、全国三八红旗手、2008感动重庆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 她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第一个到达映秀的护士, 她是重庆市第一位获得南丁格尔奖章这一殊荣的护士, 她也只是西南医院神经外科的一个普通护士长。与鲜护士长的见面恰逢西南医院八十周年院庆, 在欢乐喜庆的氛围中, 我们进行了一次轻松愉快的交谈, 也让我见识到了一位简单、朴实、真挚的护士长, 带着一种淡泊名利的心态, 徜徉在平凡与不平凡之间。

最朴素的初衷

为何选择护理这一行业, 热爱护士这种工作?在鲜继淑成长的道路上有两件事深深影响了她。一是童年经历的影响, 她说小的时候, 家里孩子很多, 父母的负担重, 父亲是一名军人, 转业在成都工作, 母亲则在农村务农, 家境不是很好, 父亲为了省钱每年最多回来一次看看家人。那时母亲很忙, 经常累到晕倒, 遇到这种情况时她只知道哭, 好在当时的乡村医生总能一次次地将母亲救醒。出于对母亲被病痛折磨的心疼和对医生的感激, 学医救人、悬壶济世的理想便在她那幼小的心灵中慢慢发芽, 鲜继淑开始对学医有了一种向往和憧憬。

而她14岁那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中毒事件更坚定了她从医的决心。事情发生在她上初三的时候, 有一天她在学校吃过饭后, 不知道吃了什么而引起食物中毒, 老师和同学赶紧把她送往医院, 到医院时她已经昏迷不醒。由于那时候她离家很远, 一个人寄宿在学校, 身边没有亲人。医院在没有收到任何手术费或承诺的情况下就坚决主动对她进行了抢救, 把她及时地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鲜继淑为医院救死扶伤的大爱精神深深感动, 带着满腔的感激之情, 初中毕业那年她就索性填报了第三军医大学护校这惟一一个志愿, 虽然当时对军校、护校还知之甚少。1984年9月鲜继淑如愿走进了第三军医大学护校, 开启了护理生涯之路。

最简单的信念

有两句话鲜护士长时常挂在嘴边, “我是个很简单的人”, “做一件事就要坚持把它做好”, 也许正是在这种最为简单和执着的信念牵引下, 鲜继淑才把自己本职的工作做得如此出色, 在护理岗位上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1986年她就来到了西南医院实习, 从1987年毕业到2000年, 她在骨科做了13年的普通护士。刚开始被分到骨科她未曾预料到, 科室里绝大部分都是卧床病人、瘫痪者多, 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都很重, 护理工作量大, 她记得当时有些同学因为被分到这里都哭了。在骨科当护士的时候, 鲜继淑还是个单纯、天真的小姑娘, 还“不知愁滋味”, 很喜欢和病人打交道, 和老人、小孩、同事相处得都很好, 都觉得她是个单纯的小护士。那时候积累下来的护患情谊一直保存至今, 现在还有很多曾经的患者与她有联系、有来往, 玩得不错。

可能出于自己的性格考虑, 鲜继淑认为自己不太会当一个管理者, 她回忆起当年当上神经外科这个护士长还有一个小插曲:2000年医院有一批人退休、转业, 空缺了很多岗位出来, 医院就实行竞聘打擂的方法, 选拔新的人员。而鲜继淑当时并没有主动去竞聘护士长, 一个优秀护士的缺席引起了护理部主任任辉的疑惑。在一次路上的相遇, 她便向鲜继淑问及原因, 鲜继淑的回答却只是, “我只是想好好做一个护士”。任主任则认为虽然是护士, 也要有远大的理想, 于是故意带着轻蔑的口气, 撂下了一句“原来你只是想当一个护士啊”就走了, 鲜继淑年轻气盛的心被这一句话刺痛了, 她感觉在领导的眼里自己很不上进, 于是决定“打擂台”去, 后来才明白这是领导的一个小小的激将法。

打擂成功后, 鲜继淑成为了神经外科的护士长, 来到新的科室, 面对着角色的变化, 她开始担心自己的能力不够, 辜负了领导的一片信任。没有多想, 她又回到了原来那个简单的鲜继淑, 带领科室的所有护士姐妹默默地努力工作。期间有人劝她去做教员, 离开辛苦劳累的临床一线, 鲜继淑只说了一句:“离开了病人, 我什么都不会干。”鲜继淑很享受和患者呆在一起的时光, 让别人快乐, 她自己也很快乐。她说护士工作更能让人体会到生命的脆弱, 所以她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善待自己、善待生命。

最贴心的知心人

鲜继淑觉得护士应该是善良的、耐心的和善于沟通的, 她时常告诉科里的护士保持一颗平常心, 只有心态平和之后才会变得有耐心, 有利于与患者的沟通。在工作和生活中许多小护士、小患者们都得到过鲜继淑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帮助, 他们亲切地称她为“鲜妈”。他们之间的良好感情, 并非一朝一夕就形成的, 而是凭借着鲜继淑在二十多年的护理生涯中逐渐积累下来的。

在鲜继淑毕业后来到医院的第一年时, 有一次她给一个小病号输液, 两三次穿刺仍没成功后, 情急之下她还想再做一次;家属见状一着急便骂了她一句粗话, 她也顶了一句, 家属就举起手来想打人, 好在张瑰护士长及时赶到, “要打就打我吧, 她没培训好是我的责任”, 张护士长将她从窘境中拉了出来。这是鲜继淑护理工作中少有的不愉快经历和唯一一次顶撞患者家属的经历。之后张护士长找她谈话, 告诉她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 遇到问题要耐心地向患者家属解释。并没有半点责骂, 这件事对鲜继淑触动很大, 在那之后她仿佛一夜间成熟了很多, 每次在遇到患者或家属激动的时候, 她总会以一颗宽容之心去对待, 不计较委屈。方法得当柔可克刚, 当他们冷静下来后, 都会主动来向她承认错误或通过其他的方式委婉表达。

但有时部分患者过激、不公平的处理方式也会令她感到伤心, 为护士姐妹感到不平。有一次, 她见到一个病人对一个护士很凶, 护士怎么劝都没用, 非得坚持找医生来谈;医生来后, 他的态度急转直下, 很温和地与医生交谈。鲜继淑看在眼里, 难过在心中, 某些病人主观上将医生、护士分级分等深深伤害了护士们的工作热情和职业尊严。于是她找了这位病人谈话, 希望他能公平对待护士, 并向那位护士道歉。

鲜继淑不仅对自己的护士姐妹呵护有加, 对患者们更是关怀备至。在她来到脑外科的第二年时, 科里来了个患胶质瘤的老爷爷, 病情复发后, 脑袋上形成了一个很大的肿瘤, 每天都有恶臭的脓流出。刚开始老爷爷的家属还来照顾他, 但由于老爷爷病情的恶化, 护理难度的增大, 其家人就很少来看他。鲜继淑发现后, 就经常抽出时间去陪老人, 护士们被带动, 大家都很积极主动地去帮助老爷爷, 其家人见状, 感动地说她们比家属做得还好, 比家属更亲。在一次浏览患者的病历中, 鲜继淑发现这位老爷爷的70岁生日快到了, 就带领着科里的护士精心的组织了一番, 为老人过了一个温馨的生日。当天老爷爷很是感动, 鲜继淑清楚地看到从老人的眼角里流出了两滴眼泪。两三天后, 老爷爷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或许带着满足、快乐与感激。

最珍贵的财富

2008年5月12日, 一场巨大的灾难袭击了中国人民, 里氏8级的汶川大地震, 震痛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头, 至今还让人记忆犹新。鲜继淑说08年抗震救灾的经历是她这一生中最珍贵的人生财富, 受用一生。

鲜继淑很清新地记着, 地震的当天她正在家里休息, 朦胧中感觉到一阵摇晃, 意识到可能是地震后, 她一骨碌爬了起来, 惊魂未定之中一口气跑到科室, 发现护士们已经将一半左右的患者安全转移到了医院广场上, 这让她很欣慰和感动, 慌乱的心也平稳了下来。没有时间去喘息, 她立即投入到转移患者的工作中, 从病房到广场, 再从广场回撤到病房, 她和科里的护士们一直忙到深夜十一点多, 5月的重庆, 夜风还透着丝丝寒意吹打在这一群疲惫不堪的护士身上。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第一批抗震救灾医疗队也在这个夜里迅速集结, 第一时间向灾区德阳开赴。得知医院在组织抗震救灾医疗队, 鲜继淑连夜向医院提交了请战书。

正当她还在为未赶上第一批医疗队而遗憾的时候, 13日凌晨6点彻夜难眠的她就接到了医院的通知, 让她在7点之前赶到医院集合, 参加第二批医疗队, 开往重灾区汶川。消息传来, 她既激动又感到不安, 因为家里还有一个上初二的儿子没人照顾, 地震后自己的爱人也在坚守着岗位没有回家。在责任的驱使下, 没有多余的时间来慢慢话别, 她拉着刚准备去学校的儿子, 简单嘱咐了几句后就匆匆赶去集合。

医疗队火速向灾区开进, 当日中午时分就到达了都江堰, 由于道路不通, 他们四处打听通向重灾区的路。终于打听到可以先走一条水路, 再走一条山路到达映秀, 灾情就是军情, 时间就是生命, 大难中的同胞不能等待, 全体医疗队员迅速分散物资, 以男同志60斤, 女同志40斤为标准。让鲜继淑感动的是每个同志都争着要背更多的东西, 就是为了让更多受难的同胞得到救助。大约坐了2个多小时的冲锋舟, 医疗队到达了阿坝铝厂, 他们下船后再步行2个小时即可到达目的地映秀。但剩下的路程远不止2个小时这么简单, 鲜继淑上岸后下意识地环顾了四周, 看到灾后恶劣的环境, 她的心中只有两个念头:能不能走到?能不能回来?

12日晚的大雨造成了路滑, 道路的两旁又布满了深沟和山坡, 这给行军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危险性, 意外随时都可能发生。一边是陡峭的悬崖、一边是湍急的岷江, 队员们手脚并用, 在只能容纳一人通过的泥泞山路上, 一步一步艰难地挪动着。鲜继淑还记得在一段特别险恶的路上发生了惊险的一幕, 路过一个泥潭时, 泥浆很深, 旁边的石头又高低不平, 屋漏偏逢连夜雨, 医疗队员们正在为无处下脚而苦闷时, 更大的险情又发生了, 石崩!巨大的石块从山坡上滚下, 巨石压顶, 不容迟缓, 情急之下, 他们不再犹豫, 一个个视死如归地跨进了泥潭里, 好在所有队员全部安全通过了这艰难的一程。过五关, 斩六将, 医疗队终于到达了映秀, 疲惫不堪的队员们基本上都瘫坐在地上。这批医疗队包括医生、护士、行政和后勤30多个队员, 每一个人都是踩着生命线过来的, 他们能安全到达映秀就已经是个胜利, 他们成为全国全军第一支到达映秀镇的抗震救灾医疗队!

刚刚抵达映秀, 面对现场密密麻麻躺着的600多名危重伤员, 鲜继淑顾不上长途行军的疲惫, 立即投入抢救伤员的紧张工作中。她迅速组织成立现场救护小组, 划分轻伤和重伤救护区, 分派护理人员分组担任分类后送、现场急救、配合手术、常规处置等工作, 在最短时间内规范救治和后送秩序。现场绝大部分是挤压伤和开放性骨折的伤员, 鲜继淑凭借自己多年骨科和神经外科的护理工作经验, 带领护士迅速对伤情进行评估、对危重伤员进行分类处置。清洁伤口、包扎固定、留置导尿、止血注射……在她的组织指挥下, 现场救护工作紧张有序地展开。在映秀镇半个多月的日子里, 鲜继淑和队员们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 冒着生命危险, 以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精湛的技术和无边的大爱, 与时间竞赛, 与死神搏斗, 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宝贵的生命。

西南医院赶赴映秀的第二批、第三批医疗队先后达到, 为他们分担了一部分压力, 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二、三批的医疗队员为了带上更多的药品与器械, 他们甚至舍弃了被褥, 三批医疗队加起来有70多人, 却只有30多床被子供使用。在鲜继淑的安排下, 男同志3人共用2床被子, 女同志4人共用2床被子, 这种时候没有人嫌别人脏, 对极度疲乏的身躯来说仅有的少量被褥是极其珍贵的。没有被子的队员则只能烤着篝火, 忍受着饥寒, 刚开始还有说有笑, 但随着夜深, 队员们便不由自主地相互依偎着睡着了。鲜继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醒来, 她看见医疗队中年龄最大的朱主任左右肩上各靠着两个人, 左右腿上也托着两个人, 就这样他们依然能睡着, 到第二天朱主任的腰一直都没能挺起。鲜继淑抑制不住内心的感动, 她说:“这次的抗震救灾经历是我一辈子护理工作中最难忘的, 是我一生的财富!我很为我的同行们敬业、奉献和牺牲的精神而感动。”

医疗队的工作并没有因为艰难的条件而受到影响, 他们和其他救援队紧密地配合着, 发现伤员, 条件允许的话就地治疗, 伤势危重的就通过直升机运送到有条件的医院去。15日的凌晨, 医疗队发现了被埋在废墟下的小春梅, 由于空间狭小, 医疗队又没有专业的救援工具, 几经努力后, 他们也无法将小春梅从废墟中救出来。但是所有医护人员都没放弃, 鲜继淑和另外两个同事决定留下来照顾小春梅, 等待救援队的到来。为了给小春梅以希望, 减少她的恐惧, 鲜继淑三人一直守着小春梅度过了十余个小时, 不时地送上食物和水, 直到上海的一个救援队将其救出。

在映秀小学看到的场景, 深深地震撼了所有的医疗队员, 他们赶到这所小学的时候, 这里早已成为一片废墟, 空地上摆放着200多具早逝花朵的遗体, 并还有遗体被陆陆续续地挖掘出来。原有的500多学生, 幸存下来的不到一半。一夜白发的校长跪倒在自己学生的遗体前, 拿着全校学生的名单薄, 挖掘出来一具遗体, 他就勾掉一个姓名;他似乎忘记了身边所有的一切, 哭喊着“天啊, 我的娃娃, 我的学生……”鲜继淑相信这是发自内心最深处的悲痛, 这是世间最揪心的呼号。大灾后的一切, 足以让观者悲恸得撕心裂肺, 鲜继淑和她的同事们却都欲哭无泪, 他们一心只想救人, 情况紧急、责任重大让他们暂时忍住了悲痛, 但是他们从灾区回来之后, 每每想到这些, 总会忍不住流泪。

在这次大灾中, 抗震救灾医疗队给灾区同胞带去的不仅仅是救死扶伤, 更多的是希望, 活下去的希望, 他们的到来及时地稳定了灾区民众的情绪, 安抚了他们深受重创的心灵。鲜继淑也一直为本医院在这次灾难中应急响应之快感到欣悦与自豪, 她觉得这得益于军队医院良好的应急机制, 以及迅速、统一的组织效率。西南医院更是在这次抗震救灾行动中创造了三个第一:第一支到达德阳的医疗队, 第一支到达汶川的医疗队和第一支到达映秀的医疗队。2009年5月, 包括鲜继淑的医疗队部分人员重返了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进行义诊, 前来就诊的人不多, 因为大地震吞噬了太多的生命, 幸存者本来就不多。随后他们祭拜了埋葬着地震中罹难者的公墓, 没有太多的言语, 只有沉重的心情。

最温暖的手

鲜继淑多次提到能获得南丁格尔奖章, 这不是个人的因素, 获奖是整个第三军医大学团队的力量和荣誉, 甚至可以说是全体中国护士的荣誉。她觉得自己只是做了很多平平常常的事。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无论多平常的事, 做好了就不平凡;护士的工作看似平凡, 但只要认认真真地去做就能获得成功。”

进京领奖, 接受胡锦涛主席亲自颁发奖章, 让鲜继淑感到无上的光荣, 同时她也感到身上压力的巨大, 深怕出现意外与纰漏。作为一名军人, 鲜继淑在心中暗自下了决心, 一定要努力地展现好军人的风采。在颁奖前一天晚的彩排结束后, 她回到了休息的房间又开始了独自的练习, 对着镜子, 她用了两个多小时不厌其烦地练习着步伐, 之后又花了好一阵子工夫, 反复练习了敬礼动作。直到自己感到满意后, 她才带着兴奋、紧张与憧憬睡去, 这时已是夜深。

也许是因为高度的紧张, 10月27日的凌晨4点多鲜继淑就醒了, 由于所有的与会人员都要在上午8点半之前到位, 所以她与其他代表在6点多就从住处出发, 开向颁奖大会地点——人民大会堂。鲜继淑说, 当人民大会堂第一次出现在自己这样的普通人面前时, 她顿时感觉到神圣与庄严。六名获奖者被安排在面向主席台的会场第一排就坐, 在主持人一一介绍她们时, 全场最热烈的掌声为她们送来, 她们起立致敬, 鲜继淑说那一刻她真的很激动, 有种想哭的感觉。在介绍结束后, 她们六人甚至激动地忘记了坐下。

在整个颁奖过程中, 鲜继淑一直处于高度激动与紧张的状态中, 当她听见自己医院的名字被念到时, 心情开始澎湃起来, 通向领奖台的那一段路似乎变得极为漫长, 她担心自己走出同手同脚的情况, 弄出笑话, 影响了军人的形象。就在自己思绪混乱地走向前时, 她看见胡主席已为前一个获奖者颁完了奖章, 并向自己投来了一个微笑。就在那一瞬间, 鲜继淑觉得身上的所有紧张感完全消失了, 步伐也轻快了许多。来到了主席面前, 主席亲切地问她了一句:“你是三军医大的?”她简单地回应了一声, 却忘记了之前想好的要和主席说的话。在与主席握手的那一刻, 鲜继淑感觉主席的手非常温暖, 暖流传遍了全身。令她还感动不已的是, 由于她站得离主席稍微远了一些, 在挂奖章时, 主席为了照顾她还特地向前弯了下腰。

在经历了一次美好而略带遗憾的盛会后, 鲜继淑回到了西南医院。面对所有前来迎接她的领导与同事, 鲜花与掌声, 她就像一个远游多日终于回到家的孩子, 积压了多日的情感得到了释放, 绷紧许久的神经得到了放松, 与亲人相拥, 热泪盈眶。

陈士骏:成功来源于简单 第8篇

01 什么事情是早年深信不疑,如今深表怀疑的?

年轻时曾相信,人类注定在这个世界上毫不费力地生存下去。

02 最近听到最有启发或者有趣的一个观点是什么?

我最近观看了由卡耐基·梅隆大学的兰迪·波许教授发表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分享了自己的人生,当时他的胰腺癌已到晚期。让我骄傲的是你可以在YouTube上找到这个演讲。(编者注:在你不会翻墙之前,没可能的。)

03 如果世界上任意一个人的时间都可以拍卖,你最愿意与谁共进午餐,会问ta什么?

我祖父。他已经90岁,最近刚从台湾的医院出院。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每个周末都会和他在一起。但当我8岁移民到美国后,我就只有很少的机会能够看到他。我想坐在他身边,和他聊聊我1986年离开台湾后发生的一切。

04 你出了一本叫《20个月赚130亿》的自传,你还有信心打破这个赚钱速度吗?

大概任何新的创业公司都难以打破YouTube的记录。然而和YouTube一样,我们创立AVOS并不是出于经济上的原因,而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在庞大和不断增长的互联网中难以发现个性化的内容,也就是对自己而言有趣或有价值的内容。

05 27岁就成为亿万富翁,过早成名对你有什么坏影响吗?比如更容易让你觉得无聊?

很难想象成为一个亿万富翁会给一个人带来什么负面影响,无论在什么年龄。它为我打开了眼界,YouTube的成功是特殊的、有历史意义的,并最终改变了世界,而YouTube的每一位员工都是这件事的一部分。这段经历对我来说远比得到的财富更有价值。

06 为什么说生病这件事让你再次选择创业?

我花了一段时间让身体康复。我把时间用在从学习打高尔夫到学弹吉他、玩游戏、做饭等事情上。因为之前忙,没机会做这些。但一段时间后我意识到:第一,我并不擅长高尔夫;第二,最令我兴奋的还是在创业公司工作的时候。

07 Pay Pa l、Fac e b oo k、YouTube、Google,互联网最赚钱的公司都跟你有过交集,你好像很能发现赚钱机会?

成功来源于简单。对于像PayPal、Facebook这些公司,当你剥开它们商业成功的外衣时,会发现他们解决的都是每个人会面临的一些简单问题-从支付到社交、到分享视频、到搜索。更重要的是,这些公司的创始人和联合创始人本人也同样面临这些问题。

08 你希望改进的一个缺点是?较为珍视的自己的一个品质是?

我认为缺点和优点是交织在一起的。我很努力,有着难以置信的动力。这是一个优点,但当我拥有自己的家庭之后,在任何24小时内既不辜负家庭又不耽误工作对我而言就成了一个很大的挑战。

09 未来你会再次卖掉你的新项目吗?

不会。

10 来自他人的建议中,觉得最为有用的一条是?

上一篇:滑模变结构控制下一篇:高中美术兴趣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