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24-07-26

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精选12篇)

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1篇

目前, 在不少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教得很辛苦, 学生学得也很辛苦, 然而在辛苦的背后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生在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学习英语之后, 仍然是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运用得不够熟练, 这使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英语学习的心理, 在英语课堂上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使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不上去。这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 教师备课不充分。

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 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基础。备课要备教材、备教学、备学生, 只有教师充分熟悉教材, 才能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 才能有效地进行拓展。有些教师在备课工作中准备不够充分, 只考虑了知识性的内容, 对于如何将知识更高效地教给学生, 如何处理课堂上出现的突发情况, 如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等问题考虑不足, 从而使教学过程进展不够顺畅, 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 教师上课随意, 环节松散。

由于课前的准备工作不够充分, 教师上课随意性就较大, 教学环节松散, 往往想到哪里就教到哪里, 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有的教师时间观念不强, 教学活动松松垮垮, 教学环节安排不周, 在讲与练之间拿捏不准, 使学生在凌乱、松散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度过, 没有真正理解、掌握多少的英语知识。

(三) 多媒体课件的不恰当使用。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不当也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些教师花费过多的时间去拼凑、雕琢课件, 希望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殊不知凡事都要有个度, 过度的课件装饰只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图片上, 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起太多作用。

(四) 缺乏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育教学活动是一个双边活动, 教师是活动的主导,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 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关系到教学活动的成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有的教师只进行单向教授, 缺少师生间的双向交流。讲台上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头头是道, 可由于师生缺少情感的交流, 台下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去听课、做题, 使英语课堂教学只有简单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 没有师生间情感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这样的教学、学习环境是不能调动起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的, 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 认真有效地备课。

认真有效地备课将有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因为备课是上课的基础, 是教师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备课越充分, 教学设计越详细、科学合理, 课堂教学效率就会越高。因此, 教师应该拿出一定的时间去备课。了解学生的英语知识和能力水平是确定一切英语教学工作的根基。由于班上的学生学习水平总是有差距的, 因此在备课时应考虑到全体同学, 对学生进行分组时采用 “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分组策略, 既使学生们感觉分组公平, 又很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同时,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也做好课前准备。教师充分的准备和学生充分的预习, 将会大大减少课堂上的“损耗”,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 有效的课堂教学过程。

1.增强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初中生虽然比小学生成熟一些, 但依然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爱说爱闹的秉性。上课时, 教师应尽量提高自己的课堂语言艺术, 使用深入浅出、幽默风趣的语言, 抑扬顿挫的语调, 再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 创设一个宽松有趣的学习环境。生动的教学语言可以使教学过程化深奥为浅显, 化抽象为具体,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合理安排教学环节。

新课改后, 英语教材中的许多内容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连的,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 合理地运用实物、图片、视频、多媒体课件等再现日常情境, 方便学生理解知识。在教学环节中, 如在讲牛津初中英语Unit 3 Finding your way的Reading部分时, 在学生掌握Reading的基础上, 可让他们进行分角色扮演, 使学生在自编自演中学习英语知识。角色扮演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样的教学效果自然会很好。

(三)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 师生间和谐、民主、融洽的关系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创造具有民主气氛和科学气息的教学环境, 坚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理念, 科学地对待学生在个性和学习方面的差异。

参考文献

[1]李丹阳.提“效”激“趣”——谈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教研论坛, 2011 (4) .

[2]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 2007 (6) .

[3]孔企平.有效教学的几个理论问题[J].上海教育科研, 2007 (2) .

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2篇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有效性参与

松溪三中 叶章洪 老师们,大家好!受普教室和英语学会委托,让我作一个有关初中英语教学的讲座,课题是“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性英语课堂教学——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有效性参与”。说实在,坐在这里我感到有点忐忑不安,压力很大。无论在教学理念还是教学实践上,在座的许多人都可以作我的老师。所以我想,今天是让我牵个头,在这里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下我们身边的教学问题,权当抛砖引玉,一起反思,一起感悟。

一、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两种偏向

新课程在我县实施已经四年了,处在一线的老师最能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每每我们都走在课程改革的最前沿,处于教育改革的风口浪尖。彩虹风雨后,成功细节中。几年来,我们不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积极交流探索,关注细节,勇于实践,英语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面对课堂教学,有的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两种偏向。一是“穿新鞋,走老路”,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很少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二是片面追求课堂活动形式和活动广度,制造热热闹闹的场面,学生学习的理性思考不够,这种现象在公开课中尤为突出。

二、评价一节好英语课的重要标准

这样,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为了参与而参与。许多老师认为只要课上让学生开口说了,背了,表演了就是一节好课,这实际是一个错误的认识。那么,评价一节好英语课的重要标准是什么?我们认为,学生有效参与的多少才是评价一节好英语课的重要标准。

大家都知道,作为语言实践课,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状况将对英语课堂的学习效率、教学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以教师讲、学生听或者学生记笔记为主,学生很少有机会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他们像一只只“口袋”被动地接受着老师的“倾倒”。这种学习剥夺了学生参与的机会,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发展,扼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新课程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强调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样的定位强调了学生参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而,令许多教师困惑的是:学生参与的机会多了,课堂热闹了,可教学效果仍然不尽人意,学生的能力仍未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通过观察与深入的分析,有的专家认为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在于教师过多地关注了学生参与的量,而忽略了参与的质,即参与的有效性。如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在切实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有效性上下功夫。

三、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形式

多年来,学习专家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进行的理论研究和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取决于其带任务学习或积极学习时间的多少和教学活动情况应以学生参与的程度和学生成绩的好坏来衡量”。按上述理论分析,教学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行为可以分为有效参与和无效参与两种。

(一)有效参与:学生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参与交际具有交际性,通过活动受到明显的效果。

1、有效参与的层次:浅层次参与和深层次参与。①浅层次参与:通过简单的思维和简单的活动方式参与的课堂教学方式和参与的教学活动,成为浅层次参与。如朗读单词、跟读句型课文、背诵句型课文、分角色朗读对话等。②深层次参与:通过复杂的思维和复杂的活动方式参与的课堂教学方式和参与的教学活动,成为深层次参与。这类活动需要学生深入思考,并能准确、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是较复杂的语言训练形式。

2、有效参与的方式:行为参与和思维参与。①行为参与:通过回答问题、分组讨论、表演等动作行为参与的课堂教学活动形式。如根据课堂内容回答问题、看病、问路、购物等表演。②思维参与:如学生的思考、讨论、争论和协作等活动都属于思维参与。思维参与源于但不拘于课本,是学生创造力的充分体现。

(二)无效参与:在某些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动机不明确,参与方式机械被动,或带有明确的表演色彩。尽管参与人次多、课堂活跃,但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均无明显发展,思维能力没有明显提高。无效参与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具有双重意义,我们应对其具体分析和恰当把握。如表演式参与:为了让人感到到课堂活跃,有些教师课上让学生表演准备好的对话和短剧等,这种表演并不是毫无意义。但值得注意的是,此类表演的目的一是示范,二是检查,达到了这两项目的是有效参与,单纯为听课人进行的重复表演是无效参与。又如被动参与:教师指定的学生以指定的方式参与活动,学生无自主性。被动参与在特定的教学环节中是必要的,是有效参与,如拼写音节、背记句子等。但被动参与比例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是无效的。教师要考虑学生参与的节奏,强调学生的全体参与,就要承认个体的差异。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活动内容,采取不同的节奏,才能体现教学的平等原则。教师一方面要从数量保证学生的参与,但更重要的是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保证学生每一次参与都有效,保证每一项课堂活动都能收到积极效果。[案例1] 下面以某教师教学的“Unit 1 Topic 1 Section A Book II”为例,看看该教师是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参与语言实践,促进英语课堂教学实效的提高的。

1.教师准备好足球、篮球、风筝等实物,农场、商店、游泳池彩图各一张。让学生参与教具的制作,准备工作。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把以前教学过程中使用过的自制纸模型带来。

2.教师对全班同学反复三遍说:“We are having an English lesson now.(手持篮球)We are going to play basketball this afternoon.”板书“What are we going to do this afternoon? We’re going to play basketball.”手持篮球自问自答两遍。简洁、直观地创设引入新知识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听说能力。

3.教师分别问一组学生(S1~S6):“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afternoon?”(重读you)学生分别回答:“I’m(We’re)going to play basketball.”稍差的学生不会将“We’re”换成单数“I’m”。教师点明这一点,讲解单复数的用法,并请全班重复。

4.教师用足球、风筝替换篮球,先问全班“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on Sunday morning?”全班齐答:“We’re going to play football / fly kites.”

教师手持足球问个别学生(S7,S8,S9,S10),学生分别问答:“I’m going to play football.”师生共同问答,增强了主体参与意识。

5.看投影片,听录音,并跟读课文。同时,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生字词。在教师讲解后,学生两人一组练习对话,初步掌握新知识。

6.教师把早准备好的实物教具放在讲台上,将彩图挂在黑板上,供学生任意选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层次练习。学习较好的同学,可以自己创设情景,实物表演;一般较差的同学,机械模仿所学句型;没带道具的,可选用讲台前教师准备好的。学生兴趣很高,无论对话长短,学生都绘声绘色地表演着,全体同学都参与进来,教师在其中指导较差的同学。在这一环节,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参与课堂活动的环境,改变了教师站着讲课,学生坐着听课的教学模式。同时给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优秀学生得以提高,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有了信心,有能力继续学习,并发挥了集体力量,互帮互学。

7.表演。学生就座,选几组同学到前边表演,其他同学评议,差错少者掌声鼓励。教师作总结,点破、归纳已练熟的句型结构和语法规则。以提问形式进行并板书如下:

计划、打算要做某事

肯定句:人称代词 + be(am, is, are)going to do(原形)否定句:人称代词 + be(am, is, are)+ not + going to do(原形)一般疑问句:Be + 人称代词 + going to do „ ? 回答: Yes, 人称代词 + be

No, 人称代词 + be not.特殊疑问句:特殊疑问词 + 一般疑问句形式? 回答:根据事实。

8.语法投影练习,布置作业。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教师遵循学生学习英语时的心理规律(直观、有趣、易懂、认真听课,掌握用法,有效参与,熟练使用),带领学生在情景情意中理解英语并进行各种形式的结构操练,经过一系列运用英语的参与活动,点破、归纳了“be going to”这一语法规则及其用法,启动学生的有效思维,使学生的大脑始终积极活动着,产生一系列联想,将以前所学各种动宾搭配的词组一古脑儿涌现出来,放置到“to play football”的位置上去,套进新学的“be going to do”句型中,进行句子的生成和转换,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活动成为转变教学方式的关键,教师设计及课堂生成的活动不是课堂教学的装饰品和调味品,而成为了教学过程的本性、师生双向交流的桥梁纽带。可以看出,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精神,在活动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同时减少无效参与,增加有效参与,实现由浅层次向深层次、行为参与向思维参与的过渡。学生在活动中的有效参与大大提高了整节课的教学效益,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

四、影响学生课堂有效性参与的因素

1.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只是被动地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有一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在课堂上经常会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游离于课堂活动之外,有时在教师的要求下勉强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样的被动参与往往有赶鸭子上架之感,让学生有太多的不情愿、太多的忐忑、太多的尴尬,其结果往往是磕磕碰碰、草草收场。这样的参与不仅难以实现教师预期的目标,还可能使学生因此对参与产生恐惧。这就没有实效可言了。[案例2] 在教学身体部位名称时,我设计了Games :Touch your body

1)The teacher says “Touch your …”and the students don’t do it.The teacher says: “Bobby says: Touch your…”and the students do it immediately.2)Play the Chinese “Touch your body” game <做中国传统的“指鼻子”游戏>

Pair work: listen to your partner and point the parts of your body.反思:在这个活动环节中,学生兴趣盎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通过两个游戏,4 既考查了学生的听力,也使学生很快熟知有关人体各部位的词汇。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玩”,在不知不觉的体验、参与中达到训练、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参与活动的有效性高。

2.学生对课堂活动的目的不明确,只是盲目机械地参与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有些学生习惯了“接受”式的学习,面对课堂上教师设计的各种需要其亲身参与、体验的活动、游戏、操练等,表现得无所适从,缺乏对活动实质的把握,缺乏独立的思维活动,只是盲目地跟从、模仿,只会以指定的方式参与指定的活动,机械地“游荡”于活动间。这样的参与,其有效性自然也会大打折扣。[案例3] 以本人教学“Project English Unit2 Topic 1 Section D”为例,我在屏幕上体现以下句型,学生用自己所带家庭成员照片,让同学用英语思维进行猜测。

A: Who is he/she?

B:Does he/she have …?

A:Yes, he/she does./No.he/she doesn’t.B:Oh,is it…?

A:Yes,you are right./No.Guess again.反思:此步骤设计初衷良好,但由于活动难度较大,教师又没有把活动要求说明清楚,导致学生参与不够大胆。且句型中人称用错或说不出口,学生参与的有效性差,可以说是一大遗憾。

3.教师的课堂教学形式单调、雷同,使参与显得乏味

单调、雷同的教学形式折射出的是教师创新意识的淡薄、创新能力的欠缺。缺乏创新氛围的教学,是令人乏味生厌的,其生命力是短暂的。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是可以想像的,参与的有效性也就无从谈起。

4.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缺乏梯度,使参与显得尴尬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层面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设计能满足不同层面学生需求的、能吸引他们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忽视这种客观存在的差异,往往出现教学活动缺乏挑战性或曲高和寡的局面,进而使学生的参与处于两难的尴尬境地,最终影响参与的实效性。[案例4]

在教学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时的时态的变化时,一位教师设计了以“传话”活动形式进行教学。T: Boys and girls.Let’s play a game.OK? Ss: OK.T: The game is called “Tell me what he/she said.” A student says a sentence to someone;the listener tells us what he/she said.Model: A: I am sad.B: he said he was sad.(在B同学回答完,教师将句子投影到屏幕上,让其他同学判断B同学转述的是否正确)T: You can write down your sentences first.(Wait 2 minutes for writing)S1: I am writing.S2: He said that he is writing.T: Is she right? Ss: No.T: who can help her?(教师温和的询问)Ss: He said that he was writing.(教师发现虽然在前面操练的效果不错,但在进行口头练习时,错误的频率还是很高,部分较差的学生似乎跟不上.于是教师先让学生把句子投影到屏幕上,在把句子读给大家听,让所有的学生有思考的时间)S3:(show the sentence on the screen)I will visit Beijing.S4: she said that she would visit Beijing.S5(show the sentence)I went to the West Lake last week.S6: She said that she had gone to the West Lake last week.反思:设计与学生实际英语水平相当的活动。由于地域、师资和学习起始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各校各班的学生的差异相当大。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认清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该教师在本活动的开始时,高估了学生听得能力。在及时认识这一不足后,调整了呈现与听的顺序,让学生看了再听,再想,再反应。虽然活动也延续了下去,但听的作用和掌握的情况似乎不理想。

五、提高学生课堂有效性参与的途径

1.努力提高英语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参与的有效性,教师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教师良好的道德素养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前提;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为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的创设提供必要的保证,而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有助于学生以良好的心态从容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良好的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能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综合能力与素质得到培养和提高,而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高是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活动的保障,是成功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参与有效性的基础。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教师首先要做到“吃透两头”,即吃透教材,充分了解学生。吃透教材固然重要,但对学生的了解也不可小觑。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难,了解他们的需要,了解他们的兴奋点,使日常的教学能合他们的“胃口”,并附以恰到好处的表扬、适时的鼓励,让学生在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

3.从教材及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年龄及心理特点的、满足多层次学生需求的、不同规模的、形式多样的、节奏多变的教学活动,且活动的指向明确,受众面广。如,在初一阶段可多些“动手动脚”“大喊大叫”“又蹦又跳”的活动,初二时则多些“相陪相伴”式的活动(如pair work,group work,chain drill等),初三时则理性思考的活动(如演讲、辩论等)可多些,让每位学生在能力所及范围内饶有兴致地、目的明确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最 6 大限度地获得成功体验,享受成功的愉悦。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英语学习变得乐于参与、渴望参与。[案例5]

我听过一位老师的公开课,在教学初中英语教材中“Make our world more beautiful”时,他让学生观看两段有关环境的对比录像后,可以设置自由讨论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或是自己力所能及的话题,可以自由选择与同桌讨论或参与四人小组讨论,讨论的话题如下:

(1)What kind of environment do you enjoy?Why?(2)Do you think the environment in Songxi is good enough?What about the environment in our school?(3)Do you think it is our duty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Would you like to do your best?(4)What shall we do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and make it more beautiful? 话题刚出现,学生就激动不已,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在十分钟后的交流中,绝大部分学生都跃跃欲试想要发表自己的观点。针对第二个问题,同学们列举了校园及县城里存在的种种污染现象及其危害。当回答我们该怎样保护环境、美化环境时,答案可谓是五花八门,但都是学生的真实想法,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体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反思:同学们在有限的时间里主动积极地参与了自己力所能及的活动,进行了发散性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教师精心设计的话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启发学生打开思路,同时我们还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允许同学之间存在不同看法并引发争论,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现由知识到技能的转化,使学生的交际能力得到了锻炼。

4.对于学生的参与教师要密切关注,仔细聆听,并做出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恰如其分的评价。评价要因人而异,视活动的难易而有所不同。评价可以由老师实施,也可有学生参与。通过评价,使学生明了自己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成功能进一步增强其学习的动机,能持久其参与的积极性;适当的失败亦能促使其调整学习方法,在挫折中寻找成功的机会,并期待在下一次的参与中取得成功。这样的评价能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其有效性也就显而易见了。

六、结语

在新课程深入人心的今天,探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参与的有效性更具有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有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我们要踏踏实实地研究“有效性 课堂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合理设计和控制课堂上学生的参与,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建立在有效的基础上。当每位教师都能关注学生课堂参与的有效性时,当每位教师都能理直气壮地说自己设计的课堂教学能让每位学生都有效参与时,又何愁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得不到培养和发展呢? 我的话讲完了,谢谢大家!

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3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新课程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新课程理念下课本不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教材只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载体。教师应结合自身的实际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思维水平,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牛津教材,教育理念先进科学;教材的设计遵从语言教学规律;体现了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原则;教学内容及语言材料贴近学生生活;实用性强。本文以吕老师的讲授为例。吕老师在上课时整合课文内容有利于课程的更好开展。如,在学习see sb. doing sth.这个词组时,先展示一张Kitty游泳的图片,提问What can you see Kitty doing in the picture?给出I can see Kitty ____ in the picture.的填空题让学生做,学生可能会填swim的几种可能的形式,如swim, swimming等,然后给出正确答案并讲解。为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老师又展示了几张图片,如读书、跳舞、唱歌、跑步等图片。通过这个预备工作,学生原本容易出错的see sb. doing 结构掌握良好,说明教师对这个内容的补充是有效的。总之,教师要在准确把握教学重点的基础上,把教材当成素材,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取舍,根据学生的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二、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著名的教育实验“罗森·塔尔”效应表明: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直接影响。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抓住各个时机将自己的热情、关心、信赖和期望传递给学生,激发他们参与课堂活动和语言实践的积极性。教师可因人而异,设计一些难易適中的问题,让每位学生都有说的机会。因此吕老师在课堂上使用很多激励性的话语,如“Good”“Well done”“Excellent”“Never give up”等让学生时时充满自信,不断进取。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为实现课堂有效教学奠定基础,并且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持久性。

三、合理设计任务

英语新课标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即要求教师组织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任务,使学生“从做中学”,以活动为载体学会“用言语做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全体学生都能动起来,在任务活动中落实教学目标。真正让学生在做中学,减少一些无效的活动,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如,在学习有风的天气时,吕老师展示微风、强风、台风的图片,让学生来讨论得出三种风的种类,而后安排小组活动,请学生根据提供的图片说出不同的有风天气会发生什么事,除了描述图片信息外,老师还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说出在不同的有风的天气里还会发生什么事。学生通过小组活动,不仅学习了课本中图片提供信息的表达方式,而且拓展了很多的课外知识。

四、课后作业是有效教学的补充

作业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的作业设计能让学生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对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围绕教材,使得课内外学习相互沟通,尽量减少一些单调、枯燥的作业,多布置一些能张扬学生个性、展示个人才华的作业,并让学生在作业中学会自主探索、搜集信息、小组合作等。因此吕老师在布置作业时,让学生课后进行小组活动,从报纸或杂志上收集不同种类的有风的天气,并写出图片所表述的意思。通过这个作业的布置,学生既巩固了课堂上see sb. doing sth.的固定搭配,反复巩固What can we see when there is a gentle wing/a strong wind/a typhoon的用法,并且更多地了解天气的变化以及天气变化给人们带来的不同的生活。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我们教师而言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吕老师的这节课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了英语课堂的高效性,课后我们也深有体会,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争取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愉快地学习,幸福地收获。

参考文献:

[1]李英.新课程教学设计[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李冬梅.新目标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与活动案例[M].浙江教育出版社,1900-01.

论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4篇

学习结果,指学生经过学习所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这是有效性的核心指标,也是有效性,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感觉得到的学习收获,它表现为: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变化和提高。学习结果不仅表现在双基上,而且表现在智能上,特别是学习方法的掌握及思维方式的发展。

学习体验指的是学生的学习感受,即学习活动所伴随或发生的心理体验。这是被传统教学所忽视的考量有效性的一个向度。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生学科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学生对学科学习和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就是我们所强调的学习体验,它是有效性的灵魂,学生越来越爱学习是学习有效性的内在保证。

显然,这三个指标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它们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学习时间是前提,投入一定的时间并提高学习效率,这是增强学习效果和强化学习体验的基础;学习结果是关键,学习的学业进步和学力提升不仅能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而且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体验;学习体验是灵魂,积极的体验和态度会促使学生乐于学习,并提高学习效率,实际上,学习体验本身也是重要的学习结果。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有效的教指的是促进学生学的教,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直接的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其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达到了不需要教的目的。直接促进是立竿见影的,能够即时显现;间接促进是着眼于长远的。相对而言,前者是短效,后者是长效,这两种效果要同时兼顾。无效的教指的是阻碍学生学的教,它有两种表现:其一是显性的,教师不得要领、冷漠无情、枯燥乏味的教,使学生的学大倒胃口,从而失去学的兴趣和热情;其二是隐性的,教师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自己通过阅读便能看懂的课本知识,这种教剥夺了学生学(独立学习)的机会,从而阻碍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的发展,阻碍学生学的所谓教是糟糕透顶的误人子弟。

从教育学专业角度说,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获得发展,那么发展指什么?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发展观?

第一,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即相对于人的发展这一目标,任一维度的目标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进行优质服务,缺失任一维度都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其中,知识和技能目标只有在学习者的积极反思、大胆批判和实践运用的履历过程中,才能实现经验性的意义建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只有伴随着学习者对学科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才能得到提升;而过程与方法,只有学习者以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动力,以知识和技能目标为适用对象,才能体现它本身存在的价值。总之,人的发展是三维目标的整合,缺乏任一维度,都会使发展受损,但这并不意味着三维对人的发展的贡献是等值的。因而,着眼于人的发展的教学要根据各学科的特殊性和学生原有基础有所侧重。就教学而言,一方面要注重挖掘学科教材中蕴含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静态、凝固、共性),另一方面要注重开发课堂教学中生成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动态、流动、个性)。

第二,发展就其层次而言,包括现有发展区和最近发展区。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就教学与发展问题,提出了“最近发展区”之说,即儿童发展可能性的思想,归结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的结论。关于教学作用于儿童发展的途径,由于维果茨基引进了区分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的原理而揭示出一个清楚的观念。第一种水平是现在发展水平,由已经完成的发展程序的结果而形成,表现为儿童能够独立解决智力任务。维果茨基把第二种水平称为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说明那些尚处于形成状态,刚刚在成熟的过程正在进行。这一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解决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解决这些任务。儿童今天在合作中会做到,到明天就会独立地做出来。我国传统教学中也有“跳一跳、摘果子”的优秀经验,实践证明,只有针对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停留在现在发展区的教学,只能阻碍学生的发展。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的过程,即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不会转化为会、把不能转化为能的过程。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就是要促进两种发展水平的良性循环。

第三,发展就其形式而言,存在“内在发展”与“外在发展”。内在发展是一种着重追求以知识的鉴赏力、判断力与批判力为标志的发展;外在发展是一种以追求知识的记忆、掌握、理解与应用为标志的发展。简单地说,内在发展是智慧发展;外在发展是知识发展,两种发展具有关联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传统教学过于追求外在发展,导致内在发展受损,新课程倡导内在发展,为此,在教学任务和目标的定位上,要强调通过课程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怀疑意识、批判意识和探究意识,从而使他们从小懂得知识是永远进步的,没有哪一种知识是不需要质疑和发展的,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技术永远是值得关注和学习的。

第四,发展就其机制而言,有预设性发展和生成性发展。所谓预设性发展是指可预知的发展,即从已知推出未知,从已有的经验推出未来的发展;所谓生成性发展是指不可预知的发展,即这种发展不是靠逻辑可以推演出来的。在教学中,它往往表现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悠然心会”、“深得吾心”;表现为“怦然心动”、“浮想联翩”、“百感交集”、“妙不可言”;表现为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表现为内心的澄明与视界的敞亮。新课程在注重预设性发展的同时,强调生成性发展。

第五,发展就其时间而言,有眼前发展和终身发展。所谓眼前发展是指即时发展,它要求立竿见影,注重可测性和量化;所谓终身发展是指面向未来的发展,它着眼可持续,注重发展的后劲和潜力。显然,眼前发展注重教学的短效,长远发展注重教学的长效。

第六,发展就其主体而言,有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指不仅要让学生学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知识、技能,获得影响今后发展的价值观念和学习方法,而且要注意让教师在课堂里拥有设置的主动权,充分根据自己的个性、学生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发展教学个性,这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达到的目的。

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第5篇

教学设计是教育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一堂优质的课堂教学离不开优质的教学设计。要想上好一堂课,就得先设计好这堂课的教案,也就是搞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过程,指的是在开展一堂教学活动前,对该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解读、教学重难点的分析、教学环节的思考及教学方法的选择、使用的过程。它是课堂所有活动的文本设计,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就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现以外研社中职英语教材基础模块中的《Getting Around》中的Warming up和Better Performance教学设计为例,谈谈本人在教学设计有效性方面的几点思考。

一、教学目标理解准确

目标是行动的准绳,是行动的导向,也是检验行动是否偏移的重要依据。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中学英语教学的教学目标必须以新课程理念为根,以英语教材内容为本。

为了准确理解中学英语教学目标,我们必须认真研读《英语新课程标准》,并把新课程的相关理念熟稔于心,切实转化到教学目标的设定之中。我们要明白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不管是基础好的还是基础差学生,他们都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明白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组织者、引领者,在学生产生学习困难的时候,需要我们英语老师适时地伸出帮助之手,引领他们进行学习;要明白在课程学习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是学好英语的重要途径。

《Getting Around》选自外研社出版的《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该套教材以发展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目标,以生活和职场英语应用为指向,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宗旨,体现了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协调发展的思想。本课时讲授的是第九单元的Warming up和Better Performance 1部分,授课内容主要选择了交际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用英文问路及指路的方法”。该教学内容完全体现了中职英语教学交际性和专业实用性的原则,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必须把住这个根本,并将交际性和实用性的原则贯彻到教学活动中去。

二、教学对象心中有数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新生。经过初中三年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英语知识和技能,初步具备了进行简单英语会话的能力。但是受原有知识基础和技能水平的制约,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显得有些吃力,缺乏“用英语交流信息的能力”。就本课时的教学内容而言,初中毕业的学生对本单元有关问路的句型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还不熟悉有关指路的句型。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力求结合教学内容,利用设置虚拟生活场景,设计有意义的交际活动,通过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教学、图示法、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组协作、自由选题的优势,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并针对学生对交际活动具有浓厚的兴趣这一特点,通过选择实用的语言材料训练学生就相关生活话题进行交流的能力。

三、教材内容解读到位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信息来源,是师教学的重要依据,但绝不是唯一标准。我们不能服从教材的权威,一味地“教”教材。我们必须摒弃传统的封闭式的教材观,尽量把教学过程融入到新课程理念下的开放式教学活动中去。我们所用的课本应该不只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教材应该是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相对于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学科和学生,机械地照搬教材内容,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无法顺应时代的需要。因此,教师必须摒弃“教教材”的传统观念,树立“用教材教”的教学思想,有序组合教材内容和生活内容,灵活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学内容跳出教材的束缚,走向生活和社会。基于以上思考,我们在对《Getting Around》一课进行教学设计时,考虑到Warming up一段内容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常见的路牌图片和问路情景对学生进行本课的导入,使学生能立即跳出教材影响,将生活英语呈现在他们面前。为了让学生将Warming up的教学内容在原有的基础上予以升华,以此为契机,我们打破了原有的教材编排模式,将本课后段的Better Performance提到Warming up之后,使学生在熟悉了解了Warming up的内容之后,能够娴熟运用其中的句型针对Better Performance所提供的地图进行操作演练。这样使得Warming up的教学内容得到拓展,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增加了教学内容的生活情趣,达到了教学的实用性的目的。

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析 第6篇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 英语课堂教学改革 教育理念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正以一种新的姿态与世界密切交往。社会对高层次、高素质英语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英语人才,是英语教学的当务之急。就目前我国的英语教学现状来看,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急需解决。

一、当前我国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育理念滞后,教学模式陈旧,学生的主体性尚未完全体现出来。传统教育理念认为:教学过程是知识的灌输过程,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占据主体地位,课堂秩序井然,教师当“讲师”,学生当“厅(听)长”,考试成绩是衡量教学效果的唯一依据。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严重影响着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主动参与意识。孰不知学生的积极参与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

2.课程及教学目标设置欠合理,与社会发展、市场竞争脱节。当前社会注重英语的实际运用功效,尤其对英语听、说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但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听力和口语一直是薄弱环节,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不少学生仍然深受聋哑英语的束缚,与当前社会发展和市场竞争脱节。

针对上述状况,笔者认为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势在必行,这是改善当前英语教学现状的一条途径。有效教学是教学过程符合客观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教学的高度统一。有效英语课堂教学以培养社会需求的英语人才为目标,以学生的真实发展状况作为衡量质量效益的根本尺度。笔者以为,有效英语课堂教学应突出以下几点:第一,教学目标及课程的设置应与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相吻合。第二,教学过程应体现创新精神、科学的教育理念和灵活的教学方法。第三,教学成效高,教学资源耗费少。第四,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能动性有很大提高。

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1.大力倡导适合社会发展的教育理念,完善评价机制。教育部门把21世纪的教师定位为: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有广博厚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科学的适合时代要求的教育理念。这一定位对新形势下的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有效教学活动不仅要体现出“传道、授业、解惑”三位一体,更要体现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教育理念和完善的评价机制。

首先,要树立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过程,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其中,积极开展民主教学。师生双方通过情绪上的互动、感染,创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心理气氛,使师生双方都成为教学活动的受益者,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教师应鼓励学生勇于思考、发现和创新,对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应表现出肯定和欣赏的态度,对学生的不足之处则应宽容、鼓励,让其充分感受到自己受到了尊重和重视,增强其自信心,使课堂逐步成为培养学生发现能力、质疑精神的场所,使英语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

其次,完善对有效教学活动的价值评判观。有效教学活动的评价标准是什么?这是广大教师都会考虑和关心的问题,即教学观念的问题,它直接影响着教学行为和对教学活动的价值判断。在新形势下,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和对有效教学活动的价值评判观,用于指导和完善自己的教学工作。

2.创新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深化英语课堂教学改革。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传统教育理念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缺少自主性和积极性,这样的课堂教学就不是有效教学。许多教育界人士认为,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创新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刻不容缓,是深化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而现在提倡的一些教学方式,如:主体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活动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等都注重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保证了学生愉快地学习。创新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主要表现在以下诸方面:

第一,在教学实践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组织课堂教学时,教师应以“引导者”的角色融进课堂,本着“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树立全面的教育质量观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意识,在教法设计、练习设计和提问设计等方面统观全局。同时,应充分考虑学生智力因素(认知能力、接受能力等)和非智力因素(兴趣、毅力、习惯等)的个体差异,既要全面规划、整体推进,又要灵活、创新,突出个性化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潜能,做到刚性和弹性相结合。这样才符合现代英语教育理念,彰显人本精神,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二,适当调整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创新型”英语人才,教师应切合实际,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注重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教师应使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改进和丰富教学方法,积极促进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把学生置于使用语言的情景中去感知、理解和学习。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主题,安排丰富的课堂活动,如:双人对话(Pair Work)、分组讨论(Group Discussion)、角色扮演(Role Play)以及英语演讲(English Speech)等,给每位学生以施展才华的机会,让他们能够依托教材,融入自己的理解,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提升其语言理解和输出能力,即使用语言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第三,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当前的教学资源丰富多样,多媒体技术由于其便利性和形象性,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它的使用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了物质条件,这也是新形势下课堂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并且,丰富的教学资源也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

第四,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及授之以渔。”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时,要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让他们学会独立地求知,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这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3.渗透英语的美育、德育教育功能,注重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第一,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美育是提高人的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具体到英语教学中,教师可借助丰富的面部表情、幽默的语言、有节奏感的语调,以及生动的背景知识,使学生置身于愉快的学习环境,确保教学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发挥最佳功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英语语言的流畅美和抑扬顿挫的节奏美。并且,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氛围、灵活的教学方式和丰富的教学内容也可使学生感受到美的愉悦,促使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促进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

第二,在英语教学中发挥英语的德育教育功能。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一个误区,即重“语法”和“语言点”轻“课文结构及思想内容”,忽视了英语课文整体所给予的形象的赏析及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功能。现在的英语教材,体材多样,内容广泛,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在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提高交际能力的同时,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师可依托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陶冶情操、明辨是非,树立远大理想,塑造健康的人格,达到学以美身,化理性教育为德性教育的目的。

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受很多因素制约,既有教师自身素质的因素、学生个体差异的因素、环境因素,也有精神因素。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改善师生关系,努力摆脱各种不利因素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提高教学有效性,为深化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做贡献。

参考文献:

[1]高校教师资格考核教材策划部.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高校教师资格考核教材策划部.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李航.有效教学研究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界,2008,(1).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7篇

一、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所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指的是通过课堂教学来促使学生得到有效的发展。学生需发展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方面应协调发展,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三维目标。在认知上使学生从不懂到懂, 由少知至多知, 由不会到会;情感上由不喜欢和没兴趣发展为喜欢和有兴趣。虽没有统一标准但应注意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挥。课堂主体是学生而非老师, 学生是课堂之主, 教师要起引导作用。因此教师不能在课堂上搞“一言堂”, 而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促进学生自觉参与学习。

二、如何在课堂上体现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中学英语新课标对教学要达成的三维目标分得很细致, 教学有效性可从各层次实施, 我们应看到, 学生是否有进步或者有发展已经作为衡量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推行开来。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当作重要的教学目标, 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不可局限于单纯的知识掌握, 更在于其经历的思维过程, 以及实现思维进步的过程。教师教学时为让学生掌握知识, 往往会安排较多的针对性练习, 学生必须经过练习, 才能有效掌握知识, 并形成能力。但是一定要注意把握练习的“度”, 不可过度, 也不能不足。还应注意练习的有效性, 不要大量开展机械重复的高强度练习。所有的有效教学都应促进学生当前与未来的终身发展。旧的教学模式过于重视短期发展, 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较为忽略。有效的课堂教学应为学生的未来发展负责。

三、改进中学英语课堂实现有效性教学的措施

新课标要求教师努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实践中需要解决许多问题, 才可实现对传统英语教学的改进。

1. 真正还课堂于学生

学生是否能充分参与课堂教学, 是有效性能否实现的指标。因为只有学生充分参加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才有可能得到知识与能力的提高。那么怎样让中学生自觉参与课堂教学, 成为英语教师的根本任务, 也成为落实学生主体性的重要内容。另外, 课堂上学生是否能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是学生是否成为学习主人的明显标志。学生只有在情感与思维及动作等各个方面均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时, 其学习主体性才可获得有效体现。所以怎样使学生自觉参加教学活动, 是教师需重点解决的教学难题。我认为将这一难题解决的关键, 就是学习兴趣的激发。学生必须对所学知识充满兴趣, 才能在教学中乐于参与和主动学习, 因此教师若要提升教学有效性, 就必须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放在重要位置。

案例:

一次听力课上, 我发现学生很关注所准备的阅读文章。于是将阅读短文置于听力题目之前, 将对短文的理解作为听力练习的热身, 文中的have a bet学生未接触过, 于是我设计了问题来导入“Do you want to have abet with me? I want to have a bet with you. Tomor-row will be rainy. Do you think so?”学生感到十分新奇, 于是兴奋地纷纷举手同我打赌, 整个课堂氛围瞬间活跃起来, 于是我又趁势给出句子“I played a joke onyou just now.”并引出一个词组play a joke on sb., 这样一来学生很容易就接受了, 给阅读扫除了阻碍。接下来, 让学生通过对习题的浏览, 有目的地读文章, 并找出听力题的答案, 由此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可见随时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并同教学需要结合起来, 可对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起到意想不到的推动作用。

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 不管是知识的数量还是知识的深度均逐步加大。因为教学需完成的任务愈来愈繁重, 有些教师为赶进度, 往往不顾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也有些教师认为学生已懂事, 不需再进行学习兴趣的保持与进一步培养, 使中学阶段英语课堂教学变得十分匆忙, 学生逐渐出现学习倦怠和成绩下降的情况, 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而对于这些现象的产生, 教师应有充分认识, 要真正重视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继续培养。教师要有耐心, 并真诚地指引学生, 将提高学生兴趣当作一项需要长期努力的任务来抓。

2. 发挥教师人格魅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在学生心中有着绝对的权威, 充满人格魅力的教师在课堂上无时不吸引着学生注意。其实许多学生是由于喜欢某位老师进而喜欢其所教科目的。教师也应知道如果没有坚实的专业知识是上不好课的, 所以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决定性作用。教师还要善于同学生就各种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 对学生的发展予以促进。

3. 合理使用课堂时间, 提升课堂效率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就要合理利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所以教师一定要优化课堂的教学时间, 增加课堂实效。要打破传统课堂教学以固定时间为单位开展教学的机制, 灵活分配时间使学生有自我选择和自主学习的机会, 将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与质量置于优先地位。而且应将课堂教学的时间分配同教学目标与内容等进行联系, 科学分配认知、情感与技能实现的时间。

结语: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达成 第8篇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英语课程标准》的修订, 初中英语教学改革已经进入到崭新的时代, 其课堂教学有效性体现在英语“教”和“学”的过程中。学生的课堂活动对英语课堂的有效性达成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决定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 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的有效性成为教育教学专家、学者和教师认真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课前准备是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达成的前提

要想真正实现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 课前准备工作是基础。教师应认真学习英语课程标准, 深入研究英语教材, 系统合理地设计课时教学案例。备课时还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及学生的个性特质, 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他们的兴趣爱好。

现实生活是语言学习的最佳场所, 语言交流必须通过情景实现。然而在实际生活中, 学生接触英语交际情景的机会非常有限, 也不善于寻找机会练习和使用英语, 学无以致用。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在备课时, 就应结合教材, 在课堂中创设情境, 让课堂活跃起来, 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和使用语言, 把死板的课本材料转化为真实的交际内容, 在交际中学会语言。

二、和谐民主是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达成的关键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学生参与的实效性, 要求每位英语教师应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较高的专业水平, 熟练的现代教学技术, 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让师生平等交流合作。

著名的教育实验“罗森·塔尔”效应表明: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 在课堂上, 教师应让每位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期望, 并抓住时机将自己的热情、关心、信赖和期望传递给学生, 激发他们参与课堂活动和语言实践的积极性。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英语教学氛围, 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教师要深入学生, 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情绪的变化, 时时处处关心学生, 爱护学生, 尊重学生, 帮助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 激发学生继续向上的动力, 使学生感觉到课堂轻松的气氛, 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 使教与学的活动得到良好开展, 从而创建出有效性的学习氛围。

三、合理设计教学任务是英语教学有效性达成的基础

教育心理学认为, 学生英语学习的规律是“接受-建构”式的, 是一个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接受已有英语知识的过程;同时, 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建构活动。而在此活动中, 教师的启发引导尤为重要。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要求教师通过在课堂上组织贴近实际生活的有意义的活动任务, 使学生“从做中学”, 以活动为载体学会“用言语做事”, 其初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全体学生都能动起来, 在任务活动中落实教学目标。但任务型教学的实施效果却常常令人失望。常见到许多精彩纷呈、热热闹闹的课, 但新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却难以得到应有的锤炼, 任务活动趋于形式化, 并且在任务型教学中学生习惯于小组讨论, 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被削弱, 依赖他人的意识增强。真正让学生在做中学, 减少一些无效的活动, 这是教师在课前准备中应三思的问题。

英语课是语言课, 是训练课。许多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 而是靠学生“练”出来的。组织课堂小组活动的目的是要让全体学生在小组中积极、充分地进行“谈、说、评、议”等语言表达活动, 从而达到学生个体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升。

四、课后反思是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达成的保障

反思给英语教师的教学经验总结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教师在这里可以进行教学后的自我评价, 还可以把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奇思妙想、自己的教学研究等记录下来, 这些日积月累的第一手材料, 不仅是教师成长的宝贵财富, 也是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有力保障。反思更是成就教师、发展教师、完善教师的必经之路。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初探 第9篇

下面, 笔者就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效率谈几点做法:

一、努力在课内外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素养, 包括兴趣、习惯、英语学习策略, 促进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

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好外语的关键所在。换言之, 就是如何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如果我们教师能开动脑筋, 努力钻研教学理论,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引导他们主动学习, 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而使我们的英语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在现行英语教学中, 教材内容比较多, 但学习时间有限, 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把教材涉及的最起码、最重要的国情背景知识介绍给学生。同时进行中外文化的对比, 让学生更清楚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差异, 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如果方法得当、形式新颖, 并坚持不懈、循序渐进, 就会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从而有利于我们的英语教学。同时, 我们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看幻灯片、欣赏原文电影、教唱经典流行英文歌曲等电教手段, 增强学生对外语的视觉感官效果,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英语学习除了要培养学习兴趣外, 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使学生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学习方法。在英语学习起始阶段, 教师要坚持从“严”字上狠下工夫, 且要明确要求, 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培养学生勤学好问、大胆开口的习惯;培养学生正确朗读、熟读、快读和背诵的习惯;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勤动笔做笔记的习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培养学生善于总结归纳的习惯;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勤于提问的习惯等。

二、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成功上好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的关键, 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 课堂教学实践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营造良好的英语教学氛围, 是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前提。一个良好和谐的授课环境可以让学生在学知识的时候感到轻松愉快, 师生间多合作, 互相支持, 彼此接受。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能够有效地讲授重要的知识点。有效讲授的前提是吃透教材、定准目标。首先, 要熟悉和理解英语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其次, 要吃透教材, 明晰教材的知识脉络、逻辑结构及各个知识点、能力点, 在此基础上, 结合学情, 明确每节课的三维目标。然后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思维特点及生理心理状况进行分析, 再结合教学的重难点, 找准切入点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即“以学定教”。

总之, 效益是课堂的永恒追求, 初中的英语教学课堂要关注学生的情感, 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 注意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性, 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只有这样才能构建高效的课堂。

对初中生厌学、逃学行为的矫治

李同楼

厌学情绪和逃学行为是一对孪生兄弟。厌学情绪是逃学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逃学行为则是厌学情绪的极端表现。研究表明, “逃学的学生中成绩差的居多, 成绩优良的极少, 所以, 人们把逃学和厌学联系起来。”任课教师可运用以下一些方法矫治学生的厌学和逃学行为:

一、搞好课堂教学

学生厌学、逃学的重要因素是学不动、缺乏良好的课堂氛围, 因此, 搞好课堂教学对矫治厌学、逃学有重要的意义。

(一) 任课教师要合理安排课堂教学

教师应合理地安排好课堂教学的节奏和内容, 妥善安排好课程表。在这方面, 任课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安排课堂教学的难易程度, 有差别地分配教学时间

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多安排一些时间;对一般性的内容, 少花些时间。

2.周密计划, 留有余地

由于课堂中随时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 因此, 教师在时间分配上, 既要周密计划, 又要留有余地, 以处理课堂上临时出现的问题。

3.注意心理调节些生动有趣的语言、动作来调剂学生的心理, 使学生在“哄堂大笑”中振奋精神, 克服疲劳。

(二) 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良好的课堂气氛, 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有重要作用。教师应该创造性地应用诗句、谜语、教具、挂图等作为引入新课的“道具”, 巧妙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新课。

1.教师语言要风趣幽默

教师在教学中要讲究语言艺术, 不仅要注意语言清晰准确、用词恰当、逻辑严谨, 而且要注意风趣幽默、形象生动。

2.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每个人都有亲自参与活动和表现自己能力的动机,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注意提问, 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和认同感, 其学习兴趣自然而然会变得浓厚起来。

二、真诚关心“差生”

对学生要一碗水端平, 不管是优秀生还是差生, 都要一视同仁。惩罚分明, 多给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另外, 要深入学生的心里和生活, 对他们内心的各种困惑要及时解决, 从而与学生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多信心, 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 有效地促进他们的成长。教师对学生的信心、期望和热爱, 会使学生更加自尊、自爱、自信和自强, 一种受到老师爱护、重视的体验能激发学生们努力学习, 报答老师的爱护和期望;同时, 学生的进步和成绩又会进一步影响教师的期望,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使学生在充满爱的气氛中迅速健康成长, 厌学、逃学之类的现象就很难在学生身上产生。

另外, 教师要注意定期轮换座位, 以免后排的学生长期被忽略, 产生学习松懈现象, 影响其学习成绩的提高。

学生初次或偶尔逃学, 往往是由心理上的矛盾和紧张情绪无法排解造成的, 是学生不能适应学校生活, 无法战胜困难、解决矛盾的反应。教师和家长应当冷静地分析学生逃学的原因, 帮助学生解决导致他们逃学的问题, 用真诚的帮助使他们感受到学校和家庭的温暖。如果这样去做, 他们是能够回心转意、返回课堂的。

相反, 如果不是因为逃学而惩罚学生, 会损害学生的自尊心, 使他们对学校和家庭产生离心力和对立情绪, 进而有可能用再次逃学的行为表现这些情绪, 或者进行其他不良行为, 发泄受到惩罚后的消极情有助于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关注学生的思想, 善于激励他们。教师不是权威和主宰, 而是对学生充满理解和支持的朋友, 当学生信任你的时候, 他会毫不隐讳地说出他们的观点。要让学生愉悦的心情快速融入浓厚的英语氛围中, 全身心地准备开始学习, 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应该让学生懂得英语学习中“交流”是进步的基础, 要想学好英语, 他们必须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课堂越活跃, 他们获利越大。同时要求我们做一个有耐心的教师, 有耐心的教师能够发现学生的全部潜能并能充分利用, 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当他们意识到你的良苦用心且这种良苦用心又是充满善意和理解的时候, 就会更努力地学习。教师应该创造鼓励学生冒险的氛围, 如果学生知道老师和同学会接受他们的观点, 或他们的观点和问题有价值, 他们就会非常积极踊跃地提问和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时我们要做的是鼓励他们, 增强他们的信心, 而不是不断地指出他们的错误, 让他们在同学面前丢面子。因此, 在开始阶段, 教师可以允许学生犯错误, 不要急于纠正, 只有当学生养成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习惯以后, 我们再纠正也不迟, 否则学生就会碍于面子不开口说话了。

三、有效的英语课堂应关注每位学生, 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保障

我谈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10篇

一、提高教师自身修养

新目标英语课堂教学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学生的学习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教师, 既对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又对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教学思路清晰, 教法得当, 教学环节层层推进, 层次突出。教师要精神饱满, 有激情, 语言标准优美, 善于以自己的真实之情激发学生的感情, 课的起始要能让学生的思维兴奋起来, 迅速进入学习轨道; 课的推进要能体现张弛结合, 学生感到学得紧张活泼、兴致盎然;课的收尾要能让学生感到余音绕梁、满怀继续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氛围上, 要求教师营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 引导学生敢问、敢发表意见, 身心解放, 无心理负担, 沉浸在求知的浓烈氛围中。师生之间教学相长, 同学之间思想碰撞, 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二、教学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首要条件。在教学中, 既要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 即让学生亲自参与活动, 经历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感受中西方语言文化的不同。又要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 即通过小组合作, 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在互相交流中共同进步, 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目标限定着课堂教学的运作, 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推进。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有效的教学必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有效设计, 首先要求目标要准确和明确。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心中有目标, 时时以预设的目标为指针或参照物, 关注目标的真实实现度, 并对教学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控, 不断引导课堂向着预期目标推进。教师平时要多注意了解学生, 做到对学生了如指掌, 同时要分析、研究教材, 注意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教师对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的确定, 一方面应考虑学生现有的智力水平, 了解学生什么知识已经掌握了, 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另一方面应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及爱好、性格特点, 以便积极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只有这样, 才能在教学互动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

三、教师要创设情境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只有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才能使英语课从老师“盼学生学”到“学生要学”。在英语教学中, 如果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就要抓住学生的“心”。这里所说的“动”, 是指学生学习时高涨的积极性, 所谓“心”, 是指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能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 合理选取素材, 模拟语言学习的环境, 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 就一定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要真正实现师生互动, 就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对于教学情境的选择, 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选择的教学情境能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或能成为新知识生成的感性材料, 或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或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其次, 教学情境尽可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这样的教学情境, 学生倍感亲切;最后, 教学情境是学生感兴趣的主题, 是学生喜闻乐见的, 这样的主题学生愿意参与讨论, 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 也有见解可发表。英语课堂上只要学生能开口也乐于开口, 就有了成功的可能。因此, 在一堂英语课中, 我们要精心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层层推进教学内容, 并且随着教学内容的推进, 不断设置新的教学情境, 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学生多开口, 努力营造学生兴致盎然、跃跃欲试的课堂教学氛围, 为新知识的学习和探究做好铺垫。

四、教师要优化问题设计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 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活动, 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发展过程。教学互动起源于问题, 问题推动了教学互动。比如在创设教学情境后, 就需要我们设计问题, 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实现教学目标。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 问题的设计需要把握以下几点:其一, 问题的设计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为教学目标服务, 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其二, 设计的问题应简洁、明确, 问题本身不应该有歧义, 让学生看了一目了然, 看了以后知道应该从哪方面思考回答问题;其三, 设计的问题最好是发散性问题, 这样的问题能让学生有话可说, 又给学生的语言发展留有充足的空间;其四, 问题的设计应该具有一定梯度, 让学生由浅入深, 逐渐领悟并规范自身的语言;其五, 设计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互动, 随着互动的展开, 不断推动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思维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 其六, 在实施合作学习过程中, 教师选择的问题应该是在一般情况下个人难以完成的, 这样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合作学习。在课堂提问中, 问题的设计力求巧而精。教师要根据课程自身的特点, 巧妙地利用教材, 寻找合适的切入点, 有意识地设计问题, 激发学生充分发挥学习潜能, 提高学习质量。

总之, 学无定法, 教亦无定法。在“轻负优质”教学理念的引领下的课堂教学, 其重要意义显得尤为突出。“向课堂要质量”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 同追求的, 以上我所谈到的仅是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个方面。相信只要每个教师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 课堂教学就一定有效。

摘要:当前的英语课堂教学中, 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低效”或者“无效”的现象。随着英语课程改革的深入, 在当前的新课程理念指引下, 作为英语教师, 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开展各种英语教学改革, 构建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使英语课从老师“盼学生学”到“学生要学”, 才能使英语教学达到高效。

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第11篇

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有经验的教师都会重视在教学中去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设置教学情境,激发英语学习兴趣。现在的高中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着开设课时少,教学任务紧的问题。学生的英语学习因为没有具体的语言学习环境,往往是看来热闹但效果不佳。所以创设英语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常采用音乐导入等方式,以每周一首英语歌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欣赏歌曲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节课堂气氛,从而激发起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达到训练学生语音、听力、词汇等的目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引导学生交流,激发英语学习兴趣。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和鼓励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还要求他们课外能尽量用英语对话。在学生的学习环境中要创设必要的英语氛围:如用班级黑板报学习英语谚语:Well begun is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等激励性语句,让学生能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积累。设法调动每个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热情。可以举办单词大赛、英语对话等活动,让学生养成敢于张嘴说英语,时时说英语的习惯,从而达到英语学习的特殊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兴趣,使英语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3.运用现代手段,提高英语学习兴趣。新课程标准中提倡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多媒体教学手段要根据教学目标而设计,通过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将英语教学中的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有机结合,以达到实现英语教学目标,提高英语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目的。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有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二、优化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堂好的英语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充分、全面、合理地调动学生。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灵活把握“因学设教,顺学而导”的调控策略。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方式,达到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依据学生层次,优化分层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因人而异,到了高中阶段,学生英语水平必然出现差距,并开始两极分化。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分层教学,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内容和练习,尽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相应的成就感,使学生对英语的课堂教学保持浓厚的兴趣。这需要教师不仅要在备课时掌握教材的各个知识要点,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进行科学评估,有针对性的设置教学内容,才能更好的完成分层教学目标。

2.结合教学内容,灵活采用教法。要想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保持他们的兴趣,巩固学习的热情,教师必须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积极创设开放式教学氛围,尽量让学生多想、多听、多看、多讲,教师不包办代替。设计的教学方式要使学生不觉得被动、乏味,而是积极开动脑筋,兴趣浓厚地参与。这样他们才有兴趣轻松学习。学生学得轻松,兴趣就浓,学生练的机会多,效果自然就好。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采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这对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非常重要。

3.加强和谐沟通,建立学习信心。高中英语教学重点应主要放在授课环节,要牢记向课堂要质量。如果英语课堂教学中能够达到融洽、和谐,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就会提高,学习效果就会增强。因此要让学生对英语课堂保持浓厚的兴趣,教师的课上得好自不待言,教师的人格魅力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生活上多关心学生,跟他们平等相处,成为他们信任的朋友,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喜欢你,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这对于帮助学生搞好学习,提高成绩,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情感态度,多给些关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建立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信心,这对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浅析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设计 第12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情境体现,游戏,气氛,学科联系

英语教学中的低效,很大程度是缺少一定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降低。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时要设法做好每堂课的教学设计,使教学变得直观、生动、有趣。

一、熟知教材,有效备课,提高质量

教无定法,无论是哪种教材,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熟知教学内容。教师在熟悉教材后,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有针对性的设计有效的教学课堂。因此,教师教案的设计十分重要,教师能否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与意图,是实现教学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一堂课能否成功,在某种意义上说,教案设计质量的高低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二、博采众长,自由掌控,灵活教学

1.运用直观教具。在教授单词时,最好多用图片、模型、实物、肢体语言等,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让学生在直接感触中记忆单词。如,教师用实物进行单词教学,既增加了课堂的真实语言氛围感,也能使学生从一成不变的课堂氛围中感受到新鲜感,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运用多媒体。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已得到了大家的共识。如,在教学中设计问路的内容时,教师让学生以图中人物的身份去找前面某个指定位置,先让学生依次在课堂上向不同位置的路人询问所去的地方,口头描述所走的路线,教师用鼠标点击图中的人物,按照学生描述的路线向前移动图中人物的位置,由于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学生身临其境,兴致也很高。

3.创设情境,营造气氛。创设情境,营造气氛是小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学习必须要反复练习听、说、读、写。在教学新课前,教师要积极给学生营造一种比较真实的情景,留给学生难忘的印象。例如,六年级下册Unit2.What’s the Matter,Mike?在这一课主要学习询问他人的身体是否健康,心情是否愉快,学会用句型“What’s the matter?How do you feel?How does she/he feel?”等询问。重点是使学生掌握怎样用英语表达心情并能简单地陈述原因。在教学hurt一词时,笔者扮作手指疼痛的模样,并贴上了止血贴,从而引出该单词。接着又让学生扮演医生与病人的对话表演,再现真实的情景,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在一次观摩课上,笔者设计了一个在超市购物的场景:两名学生每人穿一件超市工作人员的服装,让另一个学生提着购物篮,依次在摆放实物的柜台(课桌)上去买东西。在活动中,同学们热情高涨,争先恐后地去参加,一部分对所用语句不太熟练的同学,一边在观看,一边忙着请教同桌还没记住的句子。这样的活动,教师随意轻松,学生积极投入,在愉悦的气氛中达到了教学效果。

三、游戏教学,形散神聚,激发兴趣

在英语课上,由于长时间的机械训练,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但如果我们能以游戏练习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也是一个既有趣又有效的方法。如“单词接龙”,教师说出teacher,一个学生开始接任何一个以r开头的单词,如ride,以此类推。这样的活动,能使每个学生全身心地处在积极的活动状态中,以饱满的热情参与活动,从而达到有效的教学目的;再如“动作示意”游戏,教师说出单词run,jump,dance,sing...等,学生模仿做动作,通过这样的形象记忆,学生对单词的印象会更深刻,记得会更牢。

四、学科渗透,互为补充,博采众长

英语教学不但是学习单词的读音,掌握语法知识等,还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在教学六年级“The Story of Rain.”一课时,水的循环教学就是自然常识教学的英文版,雨、水、蒸汽、云之间的不断循环,构成了大自然的自然现象。而”How do you go there?”一课,就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交通规则的异同,这要求学生要懂得和遵守交通规则。以上的例子充分说明了各学科之间是紧密相连,不可独立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了解了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上一篇:公路经营单位下一篇:文本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