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特色范文

2024-07-23

天津特色范文(精选9篇)

天津特色 第1篇

一、“泥人张”艺术渊源

中国泥塑艺术早在原始社会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就有发现, 真正的中国雕塑艺术发展约在公元前475年以后, 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有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运用了写实的创作方法。作品形体精确、结构严谨、比例适度, 并施以艳丽的色彩, 开创了古代艺术的新境界。两汉以后由于佛教的传入, 于是“佛法盛而塑像遍天下”, 出现了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等。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 如敦煌、麦积山的泥塑大佛等都体现了精美的艺术造型。随着城市工业经济的发展, 作为造型艺术的雕塑逐渐走向世俗化。至明清时, 泥彩塑及小型雕塑开始兴起, 并走进百姓生活, 走进家庭, 因而创作风貌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变成平易近人和通俗易懂。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 出现了以表现世俗文化的“泥人张”彩塑, , 它既不同于秦兵马俑, 也不同于庙宇中的神灵偶像, 而是在继承祖国优秀遗产的基础上, 将各种艺术兼收并融, 创造出自己独特风格的彩塑艺术, 是中国民族雕塑发展的代表之一。

二、“泥人张”的艺术特色

“泥人张”彩塑这一民间艺术形式, 既来自民间, 又为社会各阶层所喜闻乐见。“泥人张”彩塑虽“俗”, 但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趣味性, 根植于民俗之中, 深得人们的喜爱, 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和雅俗共赏的并带有地方性的艺术特点。

首先, “泥人张”彩塑取材多样, 将其划归为:表现古典文学、神话与传说;反映现实生活;展示风俗人情;肖像等四类。如果从作品的不同用途, 则可分作三类:迫于生计的卖活;社会展陈的作品;以艺会友及自娱性戏作。

如《殡仪式》是“泥人张”创始人张明山的杰出作品之一, 人物众多, 场面宏大, 物象丰富;第二代张玉亭则以三百六十行为题材, 创作了《吹糖人》、《木匠》、《搬卸工》、《渔妇》等反映平民生活的作品。它们通常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和喜闻乐见的情节故事, 有着广泛的群众性和审美趣味, 展现的内容情节生动, 人物传神, 手法独特。

其次, “泥人张”彩塑的创作一直秉承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段, 通过对生活进行细致的观察、选材和构思, 准确地塑造形象, 真实地反映社会, 把民间泥塑提高了一大步, 这在中国传统民间泥塑的历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泥人张”重视细节真实, 在塑造人物时特别讲求动态、神态以及服装、道具的细节处理。作品在衣纹的塑造上, 要求达到“衣不伤体”, “衣不肿脸”, “褶纹不变成鱼刺”, 给人以舒展和自然的美感。这与我国各地民间泥塑的衣纹塑造有明显的差异, 真实的体现了“泥人张”彩塑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

再有, “泥人张”彩塑在用色上十分讲究“三分塑, 七分彩”, 雕塑时要给着色留有余地, 着色时不能破坏整体效果。彩塑的最后完成是绘色, 赋色使作品完善光彩。特别是“泥人张”彩绘对于花纹和边饰的刻画尤为精细, 如戏曲人物、衣袍花绣、图案花饰、花卉笔力等, 布局自然, 线条流利, 给人以强烈的装饰感。这是别的泥塑色彩所不能与之比拟的。

三、“泥人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2006年5月, 我国确定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泥人张”彩塑位列其中。正如专家称“泥人张”彩塑创造性地发展了民间彩塑, 是我国民间美术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泥人张”彩塑以其独有的魅力立于民族之林, 继承和发展了民族雕塑艺术, 带有中华的民族魂, 有着高远深渊的传统, 它植身于广大人民群众丰厚的土壤, 有着永不衰竭的生命力。这种文化遗产以其凝重的时代性、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 成为了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载体和天津发展的历史见证, 并且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法、想象力和文化意识, 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因此, 应该加强对其进行保护: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须以调查研究为基础, 调查研究须有专业人才的指导和参与。专业人才的培养须以学术建制和学科建设作为组织与制度的保障。第二、在保护过程中既要注重传承人的保护, 也要重视传承物的抢救。第三、博物馆积极参与。收藏、展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可移动文物”及有重大价值的“传承物”, 应是博物馆的一项重要职能。

摘要:“泥人张”彩塑是一种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民间艺术,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创作了不少杰出作品, 取得了卓越成就, 并在继承传统泥塑的基础上,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本文对“泥人张”的艺术渊源和艺术特色进行剖析, 并对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一些保护性建议。

天津特色 第2篇

(一)发展要求:实力小镇以整建制街镇辖域范围进行申报,3至5年内GDP要超20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要超40亿元;特色小镇可以考虑以特色街区为考核单位,一个特色小镇可以有几个特色街区,每个街区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设面积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3至5年内,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亿元以上(商品住宅和商业综合体除外),信息经济、金融、旅游和历史传统产业的特色小镇总投资额可放宽到不低于30亿元,特色产业投资占比不低于70%。花园小镇要实行城镇全面精细化网格化管理,有条件的街镇要建立智慧共享平台,成为智慧小镇,以风景美、街区美、功能美、生态美、生活美、风尚美为建设内容,居住社区城市绿化覆盖率要达到4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污水处理率要达到100%,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要达到100%。

(二)产业定位:特色小镇产业,要结合我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产业发展方向,立足打造十大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围绕高端装备、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我市特色文化产业和历史经典产业为导向,聚焦互联网智能制造、信息经济、生态农业、节能环保、民俗文化、电子商务、高端旅游、食品安全、健康养老等民生领域的优势产业、新兴产业。

(三)规划重点:实力小镇要以推进产业集聚、高端高质、市场连接、历史传承等方面为发展重点,经济实力要强、功能集成完善、示范效应明显,具有独特发展魅力;特色小镇要在现代产业、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商业贸易、自主创新等多方面谋划发展,形成一镇一韵、一镇一品、一镇一特色;花园小镇要以城镇精细化精致化智能化管理为抓手,搭建智慧城镇共享平台,努力打造绿树环绕、花草覆盖、干净整洁、管理有序、清新亮丽的美丽小镇。

(四)运作方式:要有明确的建设主体,以企业为主推进项目建设,体现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五)综合效益:建成后有大量的新增税收、新增就业岗位产生,集聚一大批工商户、中小企业、中高级人才,加快形成新业态,培育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和品牌。

二、天津市特色小镇申报材料

(一)申报文件:特色小镇所在区人民政府,以文件形式向特色小镇规划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提出申请,包含市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和区级特色小镇培育名单、特色小镇所在区人民政府支持特色小镇创建对象的政策措施。

(二)规划编制计划:委托规划设计单位出具规划编制计划,说明规划编制内容、时间进度安排、人员团队组织等相关情况。

(三)小城镇基本情况和建设计划:申报特色小镇的基本信息,有分年度的投资建设计划,明确每个建设项目的投资主体、投资额、投资计划、用地计划、建设规模、项目建成后产生的效益,以及相应的年度推进计划,以表格形式进行汇总。

以上内容来自2016年10月天津市印发的《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创建申报工作的通知》,经由前瞻产业研究院(http://f.qianzhan.com)整理。

3G元年天津手机展凸显3G特色 第3篇

一年一度“天津国际手机产业展览会暨论坛”于5月17日在天津滨海国际会展中心落下帷幕。2009年被称作中国“3G元年”,本次展会主题也被定为“分享3G商机、共筑产业信心”。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3大3G运营商首次齐聚展会,同台展示全线3G终端和丰富多彩的众多业务,并进行3G手机定制战略和流程探讨,深入诠释中国3G的现状和未来发展。仅移动公司就推出了数十款G3产品,并将其作为本次展会重点推介和体验的项目,分别面向个人客户、家庭用户和集团客户推出有针对性的特色产品。从三大运营商在其各自3G业务商用前分别发布的新业务品牌—即中国电信“天翼”、中国移动“G3”、中国联通“沃﹒WO”策略来看,其落脚点无一不是“固网与移动网融合”,将应用范围锁定在语音、数据、视音频内容 (IPTV) 、增值服务 (SP/CP) 及行业信息化等方面。

在终端方面,三星、摩托罗拉、LG、天宇朗通、诺基亚、索尼爱立信、海尔、天珑、蓝天等20余家手机品牌厂商集体亮相展会,进行手机新品发布活动。作为国产手机的新领军者,天宇朗通公司把最新的智能新机E61和E500第一时间在展会发布。LG携新品自由触控新时代KP500,手机情感系列kf350更是倾情亮相。海尔A66-心情密码创始者、TV001 3G CMMB电视手机面世,全方位展示海尔品牌。

天津特色 第4篇

为促进我县特色教师通过外出学习更新教育理念,为教师专业成长铺路搭桥,全面提升特色教师队伍专业素质,经与天津市河东区实验小学联系,3月27-28日,我们一行13人到天津市河东区实验小学观摩该校教改大课堂和学校教学文化。我们分学科听了福建泉州师范附小、诸城实验小学和淄博实验小学以及天津市河东区实验小学的11位教师的展示课、3位教师的说课演示,听取了王敏勤教授的精彩点评和学术报告,收获颇丰。特别是福建泉州师范附小的三位教师的课理念新、设计巧、训练实、效果佳,令人耳目一新。

天津市河东区实验小学是一所有4500多名学生、300多名教职工的大规模高规格的重点学校,是王敏勤教授的定点实验学校。学校秉承:“德育为首,育人为本”办学宗旨,重视创新,追求独特的办学风格,以数学学科为突破口,建造了数学广场,创办数学特色,被媒体誉为“数学王国”。该校的校园文化独具特色,三棵“校训树”展示在三个教学楼的楼厅,在管理方面实行“日清周结”活动(中国教育报已报道),在教学方面实施“教改大课堂”,在课外活动方面实施“三院一中心”(少年科学院、文学院、艺术院、奥林匹克中心),教师书吧和学生阅览室气派高雅,是师生课余读书休闲的好去处。在教师发展方面有电子教师发展记录簿,特色明显,亮点频闪。特别是在教学改革方面,该校经过多年的系统实验,已研制出各科的和谐教学模式并绘制了各科知识树,已印刷各科的优秀课例分析集。该校的校长杨军红是教育部2009年遴选的优秀小学校长,即“全国小学优秀校长高级研究班”第二期学员,是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的培养对象,是2009年度天津市十大“最具创新精神校长”之一。她的独特办学风格令人瞩目,奇招不断,亮点频闪,吸引了市内外众多前来参观考察的教育团队。杨校长热情好客,不仅亲自接待了我们,还无微不至的为我们的食宿操心,让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有一种在家的感觉。

教改大课堂——校本教研的实验室,教改名师的孵化器

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需要实验才能进行推广,类似自然科学的实验室,河东区实验小学也为校本教研设立了专门的实验室——教改大课堂,新的教学理念在这里传播,新的课堂模式在这里形成,新的研究成果在这里推广。以往,学校里举办公开课,时间和地点都不固定,教师们想学习别人的课也不知道到哪里去听,更不可能及时听到专家的现场点评,公开课的效果非常有限。杨校长经过深思熟虑,决定给教师们提供定时定点观摩优质课的机会。

于是,从2009年3月5日起,每周四的上午8:00“教改大课堂”准时开课,在3节公开课之后由上课教师说课并聘请知名专家进行点评。早在学期初,学校就向校内外公布了一学期“教改大课堂”的课程表。讲课的有骨干教师,也有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这些课都是在相关专家指导下精心准备的研讨课。有时,学校还会聘请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来上课和作报告,或邀请外校的教师来进行“同课异构”活动。为了杜绝表演式的公开课,河东区实验小学规定,教师们在备课时可以在自己班反复试讲,但是在“教改大课堂”上,他们所面对的都是其他班的新学生,讲授的是新内容。“教改大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校本教研形式,成为一个拥有高能量的原点,引爆了河东区实验小学一系列的教学改革。

首先是独具特色的“说教材”活动。鉴于大部分教师对新课标下的教材体系把握不熟,从2008年暑假开始,河东实验小学开展了“说教材”活动。它不同于往常的“通教材”,“说教材”首先要熟悉本学科的课程标准,要清楚本套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编排体例,要把握整个学段或一册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逻辑线索,并能把相关的知识整合起来。每个老师在“说教材”前不但要写出文字稿,还要画出“知识树”,把知识的逻辑线索梳理出来。在寒暑假老师们都认真学课标,通读新教材,写出教材分析,画出知识树,一开学就按学科组开展“说教材”竞赛活动。人人登台演讲,人人参与评价。学校设计了专门的《说教材评价表》,各科选出的“说教材能手”,参加全校的“说教材大赛”。这些方式极大促进了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新教科书的把握。

在“说教材”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实验小学的老师们都习惯使用“知识树”。每堂课至少要有两棵“树”,一棵“单元知识树”,用于单元导入,便于学生从单元的整体来理解一篇课文或一节教材;一棵“本课知识树”,便于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核心知识和逻辑思路。每学期,学校还会举行各科“知识树”的评比和展览。看着宣传栏内美观而实用的“知识树”,谁会想到当初这项措施的推行是如何艰难:教师们认为它华而不实,普遍有抵触情绪;“知识树”的模板简单粗糙,教师们使用非常不便。然而又是杨校长的坚持,让“知识树”“活”了下来,使这项措施可持续地良性地执行到现在。而今,教师们不但运用得心应手,更自主创造了多种形式的“树形”,繁茂了知识的“森林”,学生们也非常喜欢这种简洁活泼的表现方式。

在“教改大课堂”的实验中,教师们在专家的引领下逐步形成了五环节的“和谐教学课堂模式”,即“单元导入、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大组汇报、教师点拨—变式练习、拓展提高——课堂小结,单元回归”。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明确了单元学习目标和知识点之后,教师不是急于讲解,而是通过“自学指导”引导学生自学。走进实验小学的班级,你会发现孩子们的桌椅不是秧田式的排排坐,而是小组式的“团团坐”,学生2人为一小组,6人为一大组,围桌而坐。这并非照搬外国学校的赶时髦,而是为了便于讨论与合作。学生在自学中不明白的问题先通过相互讨论来解决,解决不了的再请教老师。经过自学和讨论,学生真正不明白的问题已不多,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总结知识的规律和学习知识的方法。教师精讲,学生多练(特别注重变式训练),如果一堂课学生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前提下还有余力,教师就要给学生拓展知识。从最初的单元导入到最后的单元回归,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环节。学生不仅从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课堂效率,更锻炼了自学能力,也能逐渐体会到团队合作的优势,培养了一种学习的好习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各科教师都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做到“堂堂清”、“日日清”,他们采取“日练周测月考”方式,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巩固和迁移运用。在听课过程中,我们不时发现一边听课一边批改试卷和作业的教师。

“教改大课堂”的另一项成果是写“课例分析”。每次公开课后,上课老师都要对这堂课进行反思,及时写成“课例分析”。河东区实验小学的课例分析有规范的格式,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对教学内容的反思,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对教学效果的反思。后边要附上修改前的教案和专家点评后修改的教案做对比,并附录两棵“树”——“单元知识树”和“本课知识树”。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要向学校提交2-3篇自己最满意的课例分析。每学期末学校都要评选并结集印刷本学期的《优秀课例分析集》,让老师们资源共享。

而今,河东区实验小学的“教改大课堂”已经成为一个品牌。每周开讲时,校内外的教师都会蜂拥而至。分管教学的朱校长告诉我们,上学期本校教师观摩“教改大课堂”的达700多人次,校外教师观摩的达500多人次,更有广东、福建、河北、山东、内蒙古等外地的教师专程驱车而来作课和观摩。“教改大课堂”这个实验室,培育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培育出先进的教学模式,推广了成功的教学经验,成为该校校本教研的实验基地,成为课改名师的孵化器。

三院一中心——一种新型的课外活动管理模式

英国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他说:“快乐,就是有益的”。中国自古亦有寓教于乐的传统。杨校长认为,要实行素质教育,要有效实施德育,就不能把孩子捆绑在教室里,要鼓励他们参加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孩子们健康的身体、快乐的情趣。

河东区实验小学除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天津市体育艺术“2+1”项目和“阳光体育运

动”,杨校长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三院一中心”的课外活动管理模式。经过两个多月的筹备,2009年“

六、一”儿童节,河东区实验小学 “三院一中心” 宣布成立。杨校长在会上阐明了创办的初衷:希望同学们要学会一样乐器,学会一种体育运动,不一定要成为艺术家、画家、科学家,只要能够锻炼自己的身体,培养自己的健康情趣就足够了,她希望看到每一个孩子积极参与社团活动的身影,一定要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所谓“三院一中心”是指“少年科学院”、“少年文学院”、“少年艺术院”和“奥林匹克中心”,下属42个学生社团,活动内容非常丰富。如“少年科学院”下设数学广场和科技中心,有趣味数学、品种培育、茶文化探索、计算机、魔术、科技制作、智能机器人、影音乐园等活动内容;“少年文学院”中有读书沙龙、诗词朗诵、写作、古文诵读、小记者等活动内容;“少年艺术院”中有泥塑、沙画、创意画、素描、中国画、手工制作、器乐、合唱、舞蹈等内容;“少年奥林匹克中心”中有田径、健身操、足球、篮球、羽毛球、棋类等活动内容。学生可以自由申报,自主活动。该校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精彩纷呈,学生身体素质很好,为国家输送了一大批体育后备人才。

“三院一中心”都由教师任院长或中心主任,学生任副院长或中心副主任,专家做顾问,以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

杨校长鼓励学生创办自己的社团,这在小学中是大胆的创新举动。孩子们也被这种生动活泼的形式所吸引,纷纷选报自己喜爱的社团。四年三班的龚凡轩说她最喜欢健身操,喜欢在那优美的音乐中跳跃,如果每周二下午课后能去跳健身操,真是一种身心的享受。五年四班的李悦寒说他最喜欢写作,他要申报参加“少年文学院”,提高写作能力,参与《河东区实验小学校刊》的编辑工作,为同学服务。三年三班的何婷婷说她最喜欢儿童画,她要跟教师一起用画笔去描绘学校的美景„„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参考家长和教师意见的基础上,认真填写社团申报表,参加自己喜欢的社团。

“三院一中心”的成立,让学生们在社团活动中找到了乐趣,潜能得到了开发,兴趣得到了培养,情操得到了陶冶,意志得到了磨练,同时也为学校德育提供了平台,寓德育于活动之中,从而大大增强了德育的实效性。

三棵“校训树”——形象展示了学校的办学理念

一进河东区实验小学的教学楼,便会看到墙上醒目地画着三棵别具一格的“校训树”,分别写着河东区实验小学的校训:好习惯、负责任、高质量。“树枝”和“树叶”是校训的具体内容,如“好习惯”具体到学习习惯、道德习惯、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的100项具体行为习惯条目(长期在校园醒目位置的宣传栏展示,让全校师生时时对照遵守);“负责任”包括对社会、对家庭、对学校和对自己应负的责任;“高质量”包括生活质量、工作质量和学习质量。每个方面都分别说明了对教师和学生的具体要求。

杨校长说河东区实验小学的办学理念是:六年奠基一生。办学特色是:习惯教育。六年的小学生活要留给孩子的东西太多,但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当学生离开学校的时候,他所学习的一些具体知识可能忘记了,但他已经形成的良好习惯会受益终生。小学生需要养成的习惯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是学会做人的道德习惯,学会读书的学习习惯,学会生活的卫生、锻炼和劳动习惯。杨校长把这些习惯细化到不同的年级,让全校师生明确在什么年龄阶段应该培养什么习惯,如何操作和检查,并做到六年一贯,层层递进,不断强化。令人称奇的是,2009年天津市高考的文、理科状元,小学阶段都是在河东区实验小学度过的,巧合中也有必然——小学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他们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负责任”是河东区实验小学师生遵循的基本价值原则。杨校长说:责任与生俱来,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世界上不存在没有责任的人,只有不想承担责任的人。没有责任感的孩子,缺少追求,不懂得尊重别人,只管享受,不想付出,做事没有持久的动力。河东实验小学把责任感看作是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师生的角色变化,杨校长提出全校师生在校要对学校负责,在家要对家庭负责,在社会要对社会负责,时时处处要对自己负责。为此,学校制定了明确的行为规范和管理制度,要求师生把“负责任”也要养成习惯。

“高质量”既是好习惯和负责任的必然结果,也是全校师生工作和学习的目标追求。杨校长说,从过去的“有学上”到现在的“上好学”,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已不断升级。要办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学校的教学、管理方方面面都要上水平、上档次,高标准、严要求。这种高质量不仅包括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还包括师生在校的生活质量等。质量是立校之本,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好习惯可以改变人生,负责任才能成就未来,高质量方能持续发展”,杨校长认为三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在河东区实验小学,“校训”不是教学楼上高高悬挂的横幅,不是广播中声声呐喊的口号,而是那三棵引人注目的“校训树”。这种形象活泼的形式以美丽的图画吸引了童真的孩子,使深奥的校训更为通俗直观。同时,“校训树”也象征了河东实验小学像正在成长的树苗,参天直上,日见丰茂。

“日清周结”——一种地毯式的管理制度

河东区实验小学是一所大规模学校,两个校区,只有三位校长(一正两副),即使校长有三头六臂,也难保工作一无疏漏。杨军红校长在全校实施“日清周结”管理制度,做到了“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管,人人用心管”,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所谓“日清”,即“日事日清”。翻开厚厚的两本《河东区实验小学日清检查记录》,从学生进校、师生仪表、晨读、午休、课堂、课间、学生值勤、两操、课外活动、放学(路队、静校),到教师出勤、车辆摆放、门卫值班、卫生、财产节约、好人好事等,学校一天中的所有大事小情都有详尽的记录,并有执勤老师针对问题提出的建议。

“日清”实际上是一种地毯式的管理。每天,学校都由两名中层干部和4名值勤教师组成值勤小组,对学校进行全天候的检查和管理。下午学生放学后,值勤小组及时汇总检查情况、填写《日清检查记录表》。第二天早晨将《日清检查记录表》打印后发放到各办公室。教师们可对照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每周五由学校领导负责汇总本周发生的大事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由德育办公室写出每周《工作简报》印发给各办公室,这便是“周结”。“简报”开篇是极具启发意义的名人名言,后叙本周大事、本周各项工作情况和温馨提示。学校规定,每个教师每学期都必须执勤至少一次。一开始很多老师不理解这种过于精细的管理方式,甚至出现抵触情绪。杨校长力排众议,以非凡的魄力坚持实行这一制度。她深知,良好而持久的执行力是一项管理制度成功的关键。

学校规定每学期同一类问题在《日清检查记录表》上不能出现3次,如果一个教师的同一类过错出现3次以上,就取消该教师本学期评选“优秀教师”的资格;如果一个班的同一类过错出现3次以上,就取消该班评选“文明班集体”和“三好班集体”的资格。所以,每个教师对《日清检查记录表》都特别关注,上班后的第一句话往往是“日清表发下来没有?”。受表扬了自然高兴;因出现问题而被点名了,便马上处理和改正。班主任还会在班上讨论本班出现的问题,随时改进提高,所以学生对“日清表”也非常关注。由于“日清”检查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因此发现了许多以前注意不到的细节问题,许多问题得到了及时的处理。譬如,以前在校园里不太受重视的果皮、纸屑乱扔现象,现在由于上了《日清检查记录表》,教师们会专门针对此问题在班内进行整改。以前教室的灯管坏了,可能要几天之后才会更换,现在上了《日清检查记录表》,当天就会修好。有些事情,过去需要较长时间处理,现在都能得到及时处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说,“日清周结”的实行大大提高了教职员工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更可喜的是,教师们对于“日清周结”制度由最初的不理解、抵触已经变成了现在的自然接受、高度关注。杨校长深有感触地说:“这也是一个自我教育的提升过程,越来越多的教师能够站在‘我和学校同呼吸、共命运’的角度来关注学校的发展。”在寒假前,杨校长给教师们布置了一项名为“校长,我想对你说”的作业,希望教师们对学校的未来发展献计献策。由于“日清月结”的实行,教师们对学校各方面的情况了如指掌,于是提出了近百条有实际意义的建议。例如,徐荣老师提出:“下楼梯时人多拥挤是很大的安全隐患,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建议在墙壁一侧安装楼梯扶手,扶手要适合学生的身高。”刘三好老师提出:“能否建立一个类似‘感动中国’的‘感动实验(指河东区实验小学)’奖项,表彰那些为学校做出贡献的教师。”现在这些建议已经变成了现实。在刚刚过去的教师节,河东区实验小学表彰了十位“感动实验”的教职员工和学生,树立了并非高高在上而是身边的榜样。

精心的态度,精细的过程,精品的成绩,验证了“日清周结”制度的成功。“日清周结”制有助于学生好习惯的养成、责任感的培养,最终营造了河东实验小学高质量的教育氛围。每天都有进步,每天都有看得见的改善,学校的一切都在“日清日高”。

分析天津特色节庆活动发展的对策 第5篇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增强,世界文化交流亦更加频繁。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文化发展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明确提出,“发展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天津在600多年的历史变迁中,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文化,探究如何通过举办具有天津文化特色的节庆活动,树立、传播并提升天津城市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天津城市文化的特点

天津因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及历史发展等因素逐渐形成了特有的城市文化。

(一)天津商业文化。

天津地处九河下梢、渤海之滨,自明清以后,随着繁忙的南北漕运,百货云集,漕运装卸码头三叉河口,成为南北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逐步被纳入国际市场,国外商品不断经由天津进而销往内地,同时国内的很多商品也经天津集散转口出洋。由此天津成为北方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各种货物的集散中心。可以说天津商业文化是天津主流文化之一。

(二)天津创新文化。

1860年天津被迫开埠后,随着九国租界的林立、近代新政的实施、先进思想的传播、教育与科技得到普遍重视,成为了名符其实的科技、思想与文化创新之都。

(三)天津特色的民俗文化。

天津民俗文化融入了漕运文化、码头文化、宫廷文化、西方文化等,形成了求同存异又和合共生的特征。

二、节庆活动对天津城市发展建设的影响

(一)提升天津文化品质。

举办的各种文化、艺术、科技类活动展示的丰富信息能快速地让大众吸收知识,填补了大众各种知识空白,了解本国与本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民间艺术、民俗活动、科学技术的最新信息,同时了解各国、各地区的文化内容,丰富自己的文化涵养,提升市民文化与素质;举办国际性节庆活动会促进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在开放中增强创新活力,提升天津的创新文化;节庆活动中的商贸活动让天津商业文化更加深厚,提升商业道德的同时,还会带动商业模式、管理模式、技术上的创新等。从而提升天津的文化底蕴。

(二)提升城市知名度。

节庆活动是最大、最有特色、最生动的城市广告,它能够向各国、各地区观众展示城市发展和特色文化。来自各地的与会人员在感受、认知并认可举办城市文化的同时,也会传播城市文化,扩大城市影响,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而提升天津改革开放的程度,增强创新活力与招商引资的效果。城市知名度的提升会增强市民的城市自豪感和责任感,更加热爱这座城市,自觉参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维护城市的荣誉与形象,而这正是一个城市发展最宝贵的财富。

(三)提升配套服务水平,完善服务设施。

节庆活动的成功举办需要物流、交通、餐饮、酒店、金融、通信、广告、旅游、商贸等相关行业的配套服务,是节庆举办城市综合服务水平的体现。因此,城市举办节庆活动必会提升整个城市的配套服务水平,并完善服务设施,从而提升城市的物质文化。

三、天津举办特色节庆活动发展的对策

(一)依托天津文化特点发展天津特色节庆活动。天津具有历史悠久的商业文化底蕴,可以发展假日经济类节庆活动,如“三八女人节”、“五月母亲礼品节”、“年货节”等商贸类节庆活动。举办各种假日经济类节庆活动让天津商业文化更加深厚,提升商业道德的同时,还会带动商业模式、管理模式、技术上的创新等。天津具有思想、教育、文化及科技创新观念的传统文化底蕴,应将这种创新观念通过节庆活动进行宣传,如举办“曹禺话剧节”“天津创新文化节”等,将天津传统与现代的创新观念通过活动的方式直观的展示出来,增强城市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创新节庆活动举办模式、创新服务功能、提升活动效果。天津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要做大做强具有天津特色民俗文化的活动,如围绕始祖文化举办天津民俗文化节、戏曲节、相声节、民间艺术节、结合小洋楼文化举办国际文化节、饮食文化节等,向全国乃至世界传递天津民俗文化,树立城市开放、包容、宜居、亲切的城市生活形象。

(二)加大天津物质文化建设,促进特色节庆活动发展。1、保护天津特色人文建筑,加强展馆建设。建筑是天津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较为完整的保留了近代名人公寓(俗称小洋楼)、近代公共建筑(如西开教堂、望海楼教堂、劝业场及解放北路两侧的各国银行等)以及老城厢古文化街和鼓楼商业区等,被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成为天津人文建筑的标志之一,成为天津城市形象之一。还需加大挖掘其文化内涵特色,加强修缮与开发,开展旅游切体验活动,增进本市及国内外公众对天津的了解。2、交通设施的完善。交通是否便利直接影响着节庆活动的发展,是一个城市开放性的基本条件。加强道路修建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公共交通交通特别是地铁的修建,方便到达天津特色文化较为集中的区域、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名人纪念馆以及展览场馆等。在道路两侧及交通工具内进行天津特色文化的装饰景观宣传。公园、广场、道路、园林景观等公共设施场所的建设也需突出天津文化特色。

(三)转变政府职能,保障节庆活动健康发展。

政府需重视天津节庆活动发展,转变政府职能,完成由“政府主办”向“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角色转变,政府需创造与维护节庆活动发展的市场化软环境,进行必要的指导,实现市场化运作,政府应鼓励发展具有天津特色的节庆活动产业。

(四)加大宣传与管理,规范市民的不良行为习惯。

从历史看,天津的商业文化及多元合生的民俗文化养成了天津人热情豪爽,务实幽默的性格特点。天津市民阶层的主体是由漕运带来的大量各省移民、垦戍军士、破产农户和外省务工人员组成,因此具有人文素质普遍较低的缺陷。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组织相关活动,充分发动市民,人人参与,提高市民人文素质,同时加大管理力度,建立必要的约束机制并严格执行。只有市民的行为规范才能塑造天津城市的文明形象。

(五)节庆活动加大体验内容,切实提升天津文化品质。

天津滨海新区特色城市发展之路探究 第6篇

如何做好城市工作的新启示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了做好城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重点任务, 提出了做好城市工作的具体部署, 为今后一段时期的城市工作指明了方向、画好了蓝图、提供了遵循。

(一) 尊重城市发展规律是前提

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有其自身规律。城市和经济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城市发展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农业用地按相应规模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过程, 人口和用地要匹配, 城市规模要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搞好城市建设, 促进经济发展, 做好便民为民, 必须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 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 切实做好城市工作。

(二) 搞好“五个统筹”是关键

如果说尊重城市发展规律是做好城市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那么“五大统筹”就是具体而鲜明的工作关键点。“五大统筹”中, 一是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 以此来提高城市工作的全局性。二是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 以此来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三是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 以此来提高城市发展的持续性。四是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 以此来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五是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 以此来提高各方推动城市发展的积极性。总之, “五大统筹”就是要把城市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 使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 着力提高城市发展的持续性、宜居性。

我国城镇化必须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城市工作必须同“三农”工作一起推动, 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 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 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 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 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必须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 传承历史文脉, 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 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城市工作必须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 城市应该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推动城市发展必须善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集聚促进城市发展的正能量。

(三) 坚持城市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

城市建设是形成和完善城市多种功能、发挥城市中心作用的基础性工作。实践证明, 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没有经济的发展, 就没有城市的发展;而把城市建设好, 对生产力的发展, 对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的发展又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必须充分认识城市和城市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在制订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时既要有生产和流通观点, 又要有城市和环境观点, 做到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环境建设三者统一规划、协调发展, 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以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前进。

天津滨海新区特色城市发展路径探析

天津滨海新区未来城市建设目标是国际化创新型宜居生态新城区, 要实现这一目标定位就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 在统筹上下功夫, 在重点上求突破。从新区的自然禀赋、历史文化传统、制度体制出发, 既遵循普遍规律、又不墨守成规, 既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又不照抄照搬。在着力提升城市规划水平、建设水平的同时, 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努力走一条有滨海新区特色的城市发展之路。

(一) 围绕提高城市工作的全局性, 按照滨海新区的整体规划切实统筹好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

作为一座城市的经济支柱, 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的发展上限。滨海新区要合理协调的发展必须结合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 明确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 坚持“一核”优先、“两翼”齐飞的发展格局。各区域发展不能各自为战, 要构建开放高效的创新资源共享网络, 以协同创新引领城市协同发展。

一是明确新区整体的空间和产业布局。首先要深化“一城双港、三片四区”的总体空间布局和“东港口、南重工、西高新、北旅游、中服务”的产业布局, 推动产业集聚发展、集群发展、集约发展。其次是完善功能区产业发展布局, 按照功能定位, 构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协调发展架构。

二是滨海新区必须建设有自身特色有辨识度的核心标志区, 这个原则要坚持。为此应该继续加快中心商务区等重点区域综合开发, 集中力量建设国际化、现代化港口城市标志区, 在核心区重点发展商务服务、现代金融、科技研发、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 提高商业服务能级和影响力, 改善城市环境品质, 形成以商务金融、旅游服务、文化娱乐、科技研发等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宜居生态的现代化核心城区。

三是两翼要各有侧重, 协同发展。北翼重点发展旅游、环保、健康等都市型产业。汉沽作为北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围绕旅游和宜居环境, 发展旅游、环保、健康等都市型产业, 建成环境优美、产城融合的宜居新城。南翼以打造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为重点, 发展现代石化、冶金、轻纺等产业, 大港作为南部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依托南港工业区, 打造滨海新区辐射冀中南的现代城区。无论一核还是两翼在新区整体产业布局中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各个区域需找准定位各有侧重, 协同发展。

(二) 围绕提高城市发展的持续性, 从改革入手驱动城市发展切实统筹好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城市发展需要依靠改革、科技、文化三轮驱动, 增强城市持续发展能力”, 城市发展想要形成可持续的动力就要从内部改革入手, 推进规划、建设、管理、等一系列方面的改革, 完善城市功能。

一是要深化滨海新区城市管理体制改革, 确定管理范围、权力清单、责任主体。目前我国在城市管理体制方面缺乏规范, 特别是缺少专门的城市管理法律法规, 只有少数省份制定了地方性法规, 城市管理法制建设方面的落后很大程度上拖了城市建设的后腿。滨海新区是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在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上也应该先行先试走在全国全列。积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对城市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主动迎合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新期待, 全面转变管理思路, 变重管理为重服务, 营造“和谐城管”、“民生城管”;创新管理模式, 推进城市管理向互联、协同、智能、智慧的科技化城管模式转变, 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 再造管理流程, 打造“科技城管”、“智慧城管”。

二是要综合考虑新区功能定位、文化特色、建设管理等多种因素来制定规划。城市的规划建设要避免空间形态建设粗犷、大而无序、“摊大饼”式的发展, 新区应逐步从刚性城市向弹性城市转变。一个城市原本拥有的文化底蕴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城市各种景观的细节建设方面, 如城市建筑、雕塑、广场、园林、绿地、公园等方面都要“小而精”“小而雅”, 既能够充分体现城市历史文化内涵, 也能够彰显城市发展特色。同时在城市文化、品质、色彩、内涵、形象、公德、秩序等城市软实力方面也要加强精细化建设, 进一步彰显城市价值。

(三) 围绕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 加快生态宜居新城区建设切实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

城市的发展建设不能只考虑产业布局或经济发展, 要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 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根据滨海新区的城市发展定位, 把握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 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强化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 加强城市环境容量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研究, 建设海绵城市。

一是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 推进低碳工业园区建设, 建设一批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骨干企业。加快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建设, 全面启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大力推广节能和新能源汽车, 发展城市绿色交通, 鼓励绿色出行。

二是深入推进“四清一绿”行动, 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管理, 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绿色化。实施生态城市建设, 改善生态环境, 使新区天蓝、水净、地绿、景美。南部片区重化工产业相对比较集中, 需要政府投入更多的资源来改善环境, 使新区全体人民都能产生因环境改善而带来的幸福感。

三是大力推进城市公路、轨道交通建设, 构建一核两翼, 新区内无缝对接的交通体系。建设Z4、Z2、B1线轨道工程项目, 同步实施与轨道建设相配套的周边路网调整及路面公交调整工程, 加强轨道接驳系统建设, 实现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零距离”衔接换乘, 扩大轨道、公交线路等公共交通服务范围。让城市成为一个流动的空间, 这种流动性不能被功能分区而区隔。

四是以民生工程为平台, 推动公共资源均等化。围绕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 重点抓好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养老等工作,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区人民, 努力建设和谐滨海。统筹规划和布局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 全面加强教育资源薄弱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努力扩大优质公共资源覆盖面。相对于核心区来说, 南北片区教育、医疗等优质公共资源相对薄弱, 今后应优先考虑在这些区域建设高水平的医院学校, 让新区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总之, 做好城市工作, 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 这才是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摘要: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了未来城市发展建设的五大统筹, 天津滨海新区在未来5年要实现中央赋予的功能定位, 就必须把握好“五个统筹”的理念, 认识、尊重城市发展规律, 坚持一核两翼同步提升, 努力走一条有新区特色的城市发展之路。

关键词:五个统筹,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自治区党委召开全区城市工作会议全面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开创我区城市发展新局面[J].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6, (1) .

[2].徐冰.建设以人为本的城市[J].中国经济报告, 2016, (2) .

[3].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京举行[J].城建档案, 2016, (1) .

天津民俗旅游中的饮食文化特色 第7篇

好的基础。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天津独具特色的民俗美食, 极大地吸引了各地的旅游者, 他们在品尝“天津三绝”———耳朵眼炸糕、狗不理包子和十八街麻花的同时, 也会产生了解天津独特饮食文化的欲望, 所以说天津的饮食和与之相关的各种民俗文化因素都可以成为民俗文化旅游的资源。

一、天津饮食民俗的形成与特点

在天津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中, 饮食民俗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它是所有民俗事象中延续时间最长的一种, 是揭示和研究一个地区社会生产水平、社会文化水平、物产资源的种类及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一种最显而易见的佐证。

天津人饮食习俗的形成首先同它所处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历史上的天津是退海之地, 古有九河下梢之说, 因为水域宽阔, 距海又近, 故水产极为丰富, 品种也多, 鱼、虾、蟹、蚌类, 应有尽有。天津人喜食海鲜、河鲜, 就是由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养成的。天津人有两句俗语:“吃上一顿鲜, 死了也不冤。”又说:“吃鱼吃虾, 天津为家。”都说明了天津人对海鲜、河鲜的嗜好。

天津饮食文化的形成也受着历史传承、居民变化、文化交流的深刻影响。金代贞佑元年 (1213年) , 始被命名为直沽寨, 开始形成市镇。随着海运、漕运的发展, 其地位日趋重要, 明永乐二年 (1404年) 正式改名为天津。至清代中叶, 天津已成为漕运、盐务并重的商业繁荣的大都会。从饮食风俗上看, 有浓郁的本地特色, 同时由于商旅来往, 晋、鲁、豫及苏杭的饮食, 都对天津人的饮食有一定的影响。鸦片战争后, 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 各国租界林立。辛亥革命以后, 天津又成了封建军阀和下台官僚的聚集地。故而西洋饮食, 宫廷、官府菜肴, 闽、粤、江浙菜在天津都有一定的市场。

天津物产丰富, 经济文化发达, 民间饮食习俗基本上属于中国北方类型。但由于其居民五方杂处, 故无论在饮食习惯、饮食结构以及地方风味小吃等诸多方面, 都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仅清末以来各类典籍中记载的民间美味就足以令人垂涎欲滴了。不仅如此, 民国时期《天津志略》中的“生活民俗”曾专就“食俗”而述, 这在以往的方志中并不多见。文载“津门人处五方, 其食欲虽性有所不能强同, 但津门究有其特殊之食品。春有蚬、蛏、河豚、海蟹, 秋有螃蟹, 冬有铁雀、银鱼、黄芽、白菜等, 至青鲫、白虾则四时皆有, 盖地域使然也”。

“一方水土造就一方的饮食文化”。天津自古以来, 集五地徙民, 荟八域食俗。从饮食习俗看, 天津人以面食为主, 特别是面条与饺子和喜庆聚散有关系, 这同山西人以面食为主的习俗是一样的。天津菜包括汉民菜、清真菜、素菜三大部分。总的特色为擅长烹制海鲜、河鲜, 注重调味, 讲究时令, 适应面广, 口味以咸鲜、清淡为主, 讲汁芡, 重火候, 质地多样。小吃品种丰富。

二、天津俗语中的饮食文化

1.“拼死吃河豚”和“当当吃海货, 不算不会过”。

影响天津饮食习俗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 正因为天津依河傍海, 具备丰富的河、海两鲜, 我们的先民长期以鱼虾等水产品作为重要食物来源, 民谚“天津卫三宗宝, 银鱼、紫蟹、大红袄”中之银鱼、紫蟹皆为天津特有的名贵水产品。如果我们看一看元、明两朝人咏直沽的诗篇, 诸如“蟹忆霜时贱”, “鱼傍海潮多”, “白鱼紫蟹四时肥”, “桃花春水上河豚”之类, 便可以想象出古人的饮食习惯对自然依赖是很强的, 正因如此, 天津诗人周宝善的《津门竹枝词》中有“时逢节令馔求精”的话, 则道出了天津人在饮食方面特别讲求“应时”、“应节”的习俗。

津地饮食丰富, 民众爱吃会吃, 尤喜食海鲜, 不仅留下了“贴饽饽熬鱼”的传统美食, 而且留下了天津人“拼死吃河豚”和“当当吃海货, 不算不会过”的豪爽气概!在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中就记载了天津人爱吃河豚的风俗:当时河豚只有天津产的最多。当地人吃河豚, 就像吃蔬菜一样。可是河豚虽味美却含有剧毒, 不一定家家都善于烹饪, 也常有人吃河豚中毒而死的事情发生。姨丈牛惕园先生说, 有一个人特别爱吃河豚, 终于中毒而死。这已是可怕的癖好。但死后其人还托梦给妻子, 责问:“祀我何不以河豚?”这里把天津人“拼死吃河豚”的风气推演到至死不悔的程度。

天津卫的俗语“当当吃海货, 不算不会过”, 形象地说明了天津人爱吃海货的程度, 为了吃海货, 不惜把家当送入当铺换钱。严格地讲, 天津人所谓的海货, 大部分并非海产品, 更不包括深海捕捞的海产品, 只是指塘沽、大沽、北塘直到汉沽运河口渤海湾一带的季节性水产品而已。天津人认为:穷, 不能穷在嘴上, 每年每季的海鲜、河鲜一定要饱一饱口福, 即使为此进当铺, 也要大快朵颐。而且能否吃上“鲜”也是一个人体面的象征。

2.“下馆子”与“添菜”。

旧时, 天津曾是中国最著名的工商业城市, 元代漕运的发展及天津本身优越的地理位置, 使其成为南北客商云集、贸易往来频繁的商埠重地, 而且当时不少前朝遗老遗少、文人、政客、军阀等寓居津门, 商人之间的交易和达官贵人的宴饮, 极大的促进了天津餐饮业的空前发展, 从而形成了天津人好“下馆子”的时尚。下馆子, 就是到饭庄摆宴席请客吃饭。康熙元年, 天津八大成饭庄的第一家———聚庆成饭庄开张营业, 它标志着津菜的正式形成。那时, 商人为了洽谈生意, 经常要在饭庄宴请外地来津的客商。凡来津的各地客商到自己的商号后, 都得先派人陪同去饭庄用餐, 热情款待一番。

每逢熟人在饭庄相遇, 还讲究“添菜”之礼。即在饭庄吃饭时遇到相识之人在邻桌用餐, 此时, 必得前去客套一番, 而后再为对方点一二样的好菜让跑堂的伙计送去, 并说明是“菖菖爷给菖菖爷添的菜”。此举既显示出其喜好结交的热情, 又给朋友增添了光彩, 进一步密切了双方的关系, 同时还可能结识新朋友和合作伙伴, 一举数得。在天津下馆子习俗至今还在民间流传。

《中华全国风俗志》是民俗文化研究的代表作之一, 影响广泛, 其中的两首风俗诗在津门传唱多时。“数到珍羞是食羊, 西瓠饺子辣酸汤。今朝供客添佳味, 烙饼加摊韭菜黄。”以及“每逢朔望家家面, 围坐呼餐个个欢。例菜攒来同祭品, 粉皮豆剔两三盘”。在谈及天津酒席兴盛的原因时书中认为:北京的达官显贵们遇有大型招待难免有拘束之感, 京津地近唇齿, 美食有佳, 故成群结队来津畅饮欢宴, 兴致颇高。清末民初之时, 大大小小的饭店、酒楼、食铺等林立街衢, 成为天津这座大都会的亮丽风景, 令人流连忘返。

三、天津的特色小吃与民俗文化

从现存最早康熙十四年的《天津卫志》到乾隆四年的《天津县志》、光绪二十五年的《重修天津府志》等方志中, 民间小食数不胜数。春饼、煎糕粉、玫瑰饼、藤萝饼、腊八粥等, 早已成为节令、岁时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处九河下梢的天津, 明清两代漕运繁忙, 构成了鲜明的码头文化的特色。船只来往, 装卸货物, 不能久留, 匆忙之中就出现了很多具有区域色彩和职业特征的方便食品, 所以津门荟萃了像贴饽饽熬小鱼、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十八街大麻花、炸糕、锅巴菜、煎饼果子、果仁张之类的小吃。在天津人的饮食习惯中, 早餐喜欢吃面茶, 可谓百吃不厌。长期以来, 面茶多以糜子面或小米面为粉料, 撒上芝麻盐、香油、麻酱等, 细腻适口, 味道香浓。然而, 面茶的“茶”字令人费解, 清代袁枚《随园食单》中的记述也许能说明一二。原来, 早先的面茶并非糜子面或小米面, 而是在熬好的香茶汁中加入炒面, 再加芝麻酱或牛乳或油酥, 最后放少许食盐, 成为一碗饱蕴香茗之气的面茶。

天津小吃的特点是便于携带, 可以拿在手上边走边吃, 这是在漕运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快餐, 它不可能是七碟八菜、满汉全席。南来北往的商船你卸我装, 随时启航, 哪有功夫坐在饭馆里品尝慢炖细烹的饮食?坐吃码头, 谁还去闯荡世界。跟其他菜系盛在碗碟中的饮食风格大异其趣, 天津人就餐时不用碗筷, 也不必正襟危坐, 用荷叶一包或用纸一托, 卷起来就咬, 可边走边吃, 既方便省时, 又价廉实惠, 吃起来瓷实, 还不耽误干活———这就是码头文化在天津民间饮食上的典型体现。

总之, 天津民俗文化旅游的潜在市场是非常巨大的, 而其中的代表———饮食文化更是历史悠久、特色鲜明, 要把天津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成功并形成可持续性发展, 就必须全面深入的研究天津民俗文化的各个方面, 尤其是充分融合饮食民俗的“津味儿”地域特征, 增加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知识性、娱乐性和参与性, 开发出能够激起旅游者文化共鸣的旅游项目, 从而实现天津民俗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天津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 而且在六百多年的城市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浓郁的民俗民风和多彩的文化艺术。这为天津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要把天津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成功并形成可持续性发展, 就必须全面深入的研究天津民俗文化的各个方面, 尤其是充分融合饮食民俗的“津味儿”地域特征, 开发出能够激起旅游者文化共鸣的旅游项目, 从而实现天津民俗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民俗旅游,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天津

参考文献

[1]口小勇.天津民俗文化旅游可持续性发展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

[2]王兆祥.天津民俗文化刍议[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 2004, (1) .

天津特色 第8篇

写在前面的话: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 (文中简称“附中”) 是一所有着光荣历史的学校, 经历了六十余载的求实创新, 一代代“附中人”用勤奋和严谨, 积淀了学校发展的底蕴, 一路风雨, 一路辉煌。学校曾获得“全国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学校”“全国实践教育活动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生创造力培养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还被确定为“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培训基地”“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研制组实验学校”“全国中小学藏书票教育实践基地”“北师大合作办学平台学生劳技教育研究共同体秘书处”。2011年被天津市确立为首批特色高中项目实验学校, 并被评为“天津教育十大特色学校”。坚定的办学理念成就了学校在示范校建设十几年间快速发展, 特别是近几年, 通过天津市现代化督导检查, 附中的办学特点和成果得到了来自市督导专家的广泛好评, 学校在沿着科学与人文并重、学生与学校共进的轨道前行。2012年, 《人民教育》总编辑傅国亮第二次来到北师大天津附中, 并为学校题词:“中国教育的一面旗帜”。同年,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劳技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徐长发在一次全国性会议上称附中为“中国劳技教育的一面旗帜”。这样的评价来自于六十多年学校努力坚持的信念, 那就是全面育人, 来自他们对劳动技术教育的坚持并不断丰富着内涵。来自于这所学校六十多年对教育价值的执著追求。正是这样对信念的执著让他们六十多年来不断丰富着学校对于教育价值和学生培养路径的理解, 从劳动技术教育到劳动技术、通用技术并举的机器人教育, 到“技术立身、艺术修心”的特色学校建设, 再到学校人才培养路径图的发展, 他们追求与时代同步、与历史血脉相承的教育实践。我们有理由相信, 这面传承了六十多年全面育人理想的旗帜必将在奋进中高高飘扬, 熠熠生辉。

1952年的春天, 复兴门护城河畔, 一片碱蒿密布、荆棘丛生的荒地上树起了一面面红旗, 为这片盐碱荒滩带来了勃勃生机。短短几个月时间, 一排排教室拔地而起, 宿舍、食堂、操场初现规模, 她就是当年的天津市第十三中学, 今天的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六十多年时光荏苒, 却足够一所学校坚守一种信念。六十多年的肩负, 是坚毅和执著, 深谙教书育人真谛, 开辟劳技教育课堂, 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六十多年的传承, 是坚持和跋涉, 用科学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兴趣, 用学术凝成教育教学的硕果, 用特色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六十多年的奋进, 是坚守和拼搏, 打造育人新环境, 构筑师资新阵容, 追求办学高标准, 立足人才高质量。当今世界瞬息万变, 祖国日新月异, 当教育重任在肩时, “附中人”在继承中改革, 在改革中奋进, 在奋进中探索, 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曾经有两位教育专家说附中是一面旗帜, 旗帜应该是对附中六十多年教育实践的完美诠释吧。

信念是学校发展的根基———传承发展, 坚守富有时代精神的办学特色

附中的前身天津市第十三中学, 在中国基础教育界可谓大名鼎鼎, 可以称之为中国劳动技术教育的活化石, 记录着中国劳动技术教育的每一个足迹, 代表着每个时期这一领域的最前沿, 曾于1990年选入原国家教委编著的《教育大词典》中, 亦于1992年刊入原国家教委编写的《中国名校》一书。

学校从1958年开始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 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 坚守着对教育不懈的追求, 与时俱进, 不断赋予劳动技术教育新的生命力和时代感, 至今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教劳结合, 勤工俭学, 劳动教育实践阶段 (1958—1977年)

1958年, 毛泽东同志发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号召, “附中人”由此开始了以勤工俭学为主要形式的劳动教育。以校办工厂为基地, 组织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劳动, 对学生进行劳动观点培养和劳动技能训练。结合生产实际安排基本生产技术课和灵活多样的现场课, 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第二阶段:课程建设, 专用教室, 劳动技术课程阶段 (1978—1993年)

1978年, 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 教育也进入了转型时期。邓小平同志指出, 学校要“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 不断有新的发展”。于是, 附中在加强机械加工学生实习车间的建设的基础上率先开始了将劳动技术教育课程化的尝试。

1982年6月, 编写了《十三中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和教材, 从1983年开始, 陆续组建了家电维修、金工、制图等6个劳技课专用教室。学校管理者关注前沿科技的教育, 1984年, 建立150平方米的计算机房, 开设计算机课。1987年10月, 学校设立勤工俭学处 (现劳动技术处前身) , 专门管理劳动技术教育工作。

第三阶段:劳技中心, 科研课题, 教育科学研究阶段 (1994—2000年)

1993年,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首次提出素质教育的概念, “素质教育”成了教育界最热的词语。附中用实际行动对素质教育的内涵进行了解读, 1994年, 附中投资近百万元建成劳动技术教育楼, 进一步完善了劳技楼15间劳技课专用教室的设施和设备, 使其影响力覆盖全区。附中的教师参加了“七五”教育重点课题《城市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研究》和“八五”重点课题《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研究与实验》的多项子课题研究工作。1997年, 附中成为“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的研究实验中心”, 张承先会长亲自授牌。这标志着学校的劳动技术教育进入由经验型发展到研究型发展的过渡时期。

第四阶段:劳动技术、通用技术, 课改创新发展阶段 (2001—2010年)

2001年, 新课程改革进入实践阶段。2003年, 附中的教师参加了国家通用技术课程教材及教参 (地质版) 编写工作, 同年, 附中成为技术课标组实验校。2004年9月, 附中在高一年级16个教学班开展了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实验研究。通用技术教师多次参加了教育部高中新课程通用技术学科教材审查工作。2005年10月28日, “全国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验工作研讨会”在附中召开, 课标组组长顾建军主持了会议, 教育部课程中心主任助理刘坚出席大会并讲话。与此同时, 附中开始了高水平的机器人教育。积极开展机器人设计、制作、竞赛活动, 荣获第八届、第九届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的金牌、银牌、铜牌、创意奖等大奖, 为祖国争得了荣誉。2007年1月,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朱慕菊和课程中心刘坚教授考察了附中的通用技术课程, 均给予较高评价。

第五阶段:“技术立身、艺术修心”, 特色高中建设阶段 (2011—2013年)

2011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颁布, 明确指出“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 扩大优质资源, 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 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2011年, 附中在历史传承的基础上拓展办学特色的外延, 创办以培养学生技术、艺术素养为龙头, 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特色学校。2011年12月, 天津市教委批准附中为首批“天津市特色高中建设项目‘技术立身、艺术修心’实验学校”。

“技术立身、艺术修心”的特色教育是学校坚持50多年的劳动技术教育在新时期的新发展, 也是他们将素质教育思想物化的有益尝试。珍惜学校文化传统, 强化学生的技术教育,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理自立意识、劳动观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劳动作为立身之本, 以技术作为立身保障。以技术教育作为兴趣的起点, 在技术教育中注重艺术渗透, 在艺术教育中蕴含技术成分, 使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协调、配合, 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把技术教育和艺术教育的熏陶作为“中国创造”的源泉。

经历天津市义务教育与高中学段现代化建设的两轮督导工作, 学校“技术立身、艺术修心”的办学特色得到教育专家的高度评价, 这样的特色教育正在与多学科广泛融合, 成为全体师生共同的教育理念和具体行动, 初步实现了多学科共同实施的立身、修心、铸魂、育人的良好效果。

附中技术教育的蓬勃开展, 为学校赢得了“全国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学校”“全国中小学生创造力培养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学校还被确定为“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培训基地”“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 标准研制组实验学校”。

程实老师是附中劳技教育的领军人, 这位65岁的退休老教师见证了学校劳技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提起劳动技术教育, 程老师总是有很多很多话要说。他说, 学校的劳技教育办学特色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就是技术课与文化课并举,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同时培养, 将其作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13年, 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节点, 附中同样把握着时代的脉搏, 他们大刀阔斧地提出了“人才培养路径图”计划。学校聘请校内外专家开展多次研讨, 逐步描绘了未来学校发展的宏伟蓝图。在坚持历史传承的基础上, 提出人才培养的六大维度和“全面发展”“特色凸显”“中心支撑”“制度保证”的发展路径, 由单纯的特色发展、学科建设、课外活动等发展成整体的全方位的发展, 将学校的历史传承与时代的要求紧密联系, 成就一种动态的发展。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浚泉开源, 订制教师素养个性化提升工程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这句话经常见诸报端, 耳闻于会议, 也被举出诸多的例证。但是, 为什么一个好校长就能成就一所好学校呢?那一定是他用自己的理念带动了一支队伍, 而这支队伍成就了一所学校。在附中, 我们能感受到学校为教师的发展提供着广阔的空间, 不断推动教师的个人成长, 也能感受到教师的整体素质的提升始终是学校办学水平提升的不竭动力。

2006年, 当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天津市全面进入实践阶段的时候, 有教师说:“我们很难想象, 师傅们用在喜欢看《在路上》、听The Beatles的60年代出生的学生身上的教育方法, 放在抱着长大的80后、90后的孩子们身上会怎么样。我们也很难相信, 一个名师能带给全校学生优质的教育。没有全体教师观念的更新、行为的转变、角色的调整, 学校就根本谈不上内涵发展。”基于这样的现实, 附中改变了以往“名师带名校、师傅带徒弟”的教师发展模式, 率先提出了“科研型教育”的发展战略, 其核心之一就是改变教师队伍的建设模式, 由精英式发展模式向群众式发展模式转变。

这种转变是教师群体的同步变化, 既是教师个人专业发展, 也是教师队伍的建设。科研型教育下, 学校设立各种奖励机制, 引进多方资源为每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 转变教学与教育的方式, 既使教师切实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又使教师真正胜任学校改革与发展的任务要求, 真正理解和自觉践行学校的核心价值体系。

附中在“十一五”期间完成2项国家级独立立项课题、17项市级独立立项课题、15项区级独立立项课题以及30余项校级专题研究课题。人均立项课题数比“十五”期间大幅度增长, 科研参与率超过95%。2006年5月, 天津市比较教育学会秘书处落户附中, 同年, 学校成立了科研处, 并组建了“北师大天津附中科研委员会”以引领群众性科研活动。“十二五”期间, 附中的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独立立项5项国家级课题, 34项市级课题, 18项区级课题, 科研参与率达100%。用研究的方式处理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已经成为附中教师的行为习惯。经过科研型教育的推进, 教师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升。有教师感慨地说: “我在不断对教育科研的实践中终于懂得了, 终身学习的教师不一定是好教师, 终身研究的教师、终身思索的教师才有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

2010年,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提出, 附中人深感教育面临新一轮的改革, 学校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转型期。“科研型教育”的发展已经将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附中更需要在群众型的教师队伍建设基础上为未来学校的发展寻求新的发展动力, 教师队伍的发展需要新的动力机制, 需要适应每个教师个性化成长的发展路径。2012年他们适时推出了《师资队伍建设三年工程 (2012—2015年) 》, 提出为每位教师创建个性化成长通道。他们对如何实现教师个人的职业化成长不断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制定出“五维五制”多层面、多角度的教师发展通道, 以五个维度划分教师发展通道, 以五种制度保证每位教师的专业成长。

通训制面向全体教师:以“潜入式”增强教师“以德立教”意识, 提升全体教师思想素养和职业素养。编写《教师工作指南》, 指导教师制定《自我研修规划》, 研制《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探索“六条监控四层递进”教学模式, 开办“学科教学论坛”, 以“引导式”增强教师“严谨治学”意识, 提升全体教师能力素养和文化素养。借助专家引领, 推进校本科研, 形成学校—学科—教师三级科研网络, 以“行动式”增强教师“科研先导”意识, 提升全体教师理论素养和个性素养。

导师制面向青年教师:通过双向选择为每位青年教师配备一名导师。帮助青年教师规划职业生涯, 共同开展专业研修。举办多种活动, 如注重外在的“青年教师礼仪大赛”, 注重内在的“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注重高端的“青年教师论坛”等, 为青年教师找到自身优势、确定发展方向。一批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在区教育局实施的专项行动中李敏老师被评为首届希望之星。

评比制面向骨干教师:学校出台了《北师大天津附中骨干教师认定办法》, 通过本人申请、校内评议、专家评审、定量考核等程序确定市区校三级骨干, 通过规划发展、制定目标、阶段小结、学期考核、定期奖励等办法实施动态管理, 使骨干教师快速成长。通过评比带来激励, 激励牵动潜能, 通过动态的发展使骨干教师的队伍素质实现螺旋式上升。2011年, 8名骨干教师参加区局组织的华东师大培训, 助推其成熟。

工作室制面向名师发展:学校创造性地投入专项资金, 实施“北师大天津附中名师工程”。在骨干教师队伍中遴选了7人作为学校名师, 为他们设立“名师工作室”。通过参加高端论坛、境内外培训和定期考核, 促进名师发展, 通过做讲座、示范课、培训徒弟, 实现名师引领。

特训制面向专长教师:作为一个有着历史传承的特色名校, 需要一支具有前沿意识的特色教师队伍。为了拓宽专长教师的发展空间, 学校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 建设15间项目型技术实践室、10个艺术工作室和1个机器人工作室。聘请专家来校指导, 选派教师参加教学大赛和专业大赛, 委托北师大合作办学平台对专长教师进行培训。通用技术处全体教师参加2012年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论坛, 观摩北京市高中生创意设计大赛。

学校为每位教师建立个性化发展档案, 每位教师制定专业发展三年规划, 通过有效机制的引导, 使教师找到适合自己职业发展的方向和阶段, 实现自身的职业规划, 找到自己的职业幸福。实施“五维五制”以来, 学校形成了一支骄人的师资队伍, 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已占29%, 各级骨干教师60人, 全国优秀教师5人, 特级教师5人, 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学员3人, 天津市“教学校长工程”学员1人, 全国优质课、录像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8人, 市、区双优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30人, 带队参加国际机器人比赛获4金4银的指导教师3人, 天津市中小学“265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授课教师4人, 天津市中小学“265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学员基地实践研修领衔指导教师5人, 带队参加市、区劳技比赛、艺术比赛、体育比赛获得一等奖的指导教师6人, 国家级、市级论文发表获奖教师130多人, 科研课题更是人人拥有, 硕果满枝头。在义务教育和高中现代化建设督导过程中, 他们以两个80%的A课率展现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

教师队伍整体的成长是学校发展的原动力。附中走出了“一个名师代表一所学校”的误区, 在教育均衡发展的今天, 正在通过教师群体的发展推动整个学校的发展, 实现了学校“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的承诺。

学生是学校发展的价值———终身发展, 规划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路径图

附中的现任校长杨伟云说:“作为一名校长, 我思考最多的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国家的未来储备人才是校长的天职。”正因如此, 学校坚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 将“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作为学校的核心价值。关注全体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心每个学生的成长需求, 涵养学生文化底蕴, 以此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他们围绕着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含义的解读, 以人才培养路径图为架构, 提出“全面发展”“特色凸显”“中心支撑”“制度保证”的发展路径, 这既是人才培养路径图, 也是学校发展的战略图。

关键词一:大课程

“全面发展”是附中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何谓“综合素养”的反复思索。在天津市教科院王敏勤教授的大力支持下, 他们确定了“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的人才培养的六个维度, 并以此确立发展大课程的方向, 以大课程承载综合素养的基本内涵。用学科课程、校本课程、社团活动共同组成了附中特色课程体系。即通过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多元校本选修课程、德育精品课程、学生社团建设等课程建设, 实现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基础目标。

在大课程的观念下, 学校制定好《年度课程实施方案》并严格执行, 切实保证课程实施过程与课程实施方案的一致性, 开足开齐各类课程。他们从不用国家课程挤占校本课程的课时, 也从不削减国家课程中非中、高考科目课时, 更不会将校本课程变为中、高考科目的延伸和补充。而是坚定地保证各类课程的合理比例, 充分发挥它们对学生发展的不同的价值。他们立足本校具体情况, 挖掘、利用校内外的资源, 合理进行资源配置。例如, 在铜版画藏书票模块教学中请来天津美术学院沈延祥教授;讲民间美术时请民间艺人传授制作技巧;铜管乐社团请来天津交响乐团八位优秀乐手来校指导。另外, 学校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海河教育园区等相关单位院系建立了联系, 就校本课程的开发、课程教师培养和开放高校实验室等合作内容达成了初步共识。

学校开发了多门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灵活多样的, 以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为指向的校本课程, 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流程。到目前为止, 已开发并实施了技术类如《服装欣赏与结构设计》, 艺术类如《陶艺与泥塑》, 科学类如《趣味魔术》, 健康类如《家庭保健》, 综合实践类如《家政课堂》等30余门校本课程。

学校重视以全面育人为宗旨的德育校本课程的建设、开发与完善。目前已初步具备一定的体系, 其中包括“常规教育管理”系列、“心育”系列、“立身”系列、“科技创新”系列等, 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开发与完善。在“将德育融入校本课程”理念引领下, 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德育功能, 逐步形成了依托校本课程全面展开德育工作的局面。

学生社团建设是附中大课程建设的又一特色, 社团建设加系列活动的实施是附中“体验式”德育探索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特点, 发展个性, 创建特色社团。特别是科技与艺术等专业型社团, 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 以学生为主体, 突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特性。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践行学习的内容, 使认知经过实践活动转化为自身真正的能力, 充分体现了知行统一的教育规律。

目前, 附中已有学生社团30多个, 涉及信息技术类、艺术类、体育类、科学类、文学类、公益实践类等多个门类, 覆盖全校六个年级2000多名学生。通过几年的发展, 已经形成了一些在全区、全市有一定影响力的社团。

2011年成立的附中管乐队, 学生积极参与, 乐于学习。每周的社团活动时间, 就是管乐队同学们深入进行管乐学习的时候, 周四带乐器上课, 成为附中校园美丽一景。“管乐队”的成员先后参与附中初、高三年级的毕业典礼, 教师节汇报演出, 60周年校庆演出, 校园艺术节等多台演出。2013年, 铜管乐队演奏的《城市之光》获“天津市文艺展演”集体项目二等奖。成立“京剧社团”并与“天津青年京剧院”合作, 开展“品味京剧艺术, 传承国粹精华”京剧知识系列讲座, 收到很好的效果。附中的“风之韵”手风琴社团、合唱社团连续两届获“河西区优秀艺术社团”称号。

附中的大课程是建立在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深入分析、对培养学生综合素养需要的途径和手段认真探索的基础上的, 适应本校学生特点的课程体系, 在强调了国家课程的权威性同时, 坚持提高校本课程的本土性, 立足历史传承, 立足学校文化, 同时突出了学生社团的自发性, 为学生提供了自我教育的平台、自我展示的空间、自我发展的舞台。

关键词二:特色中心

在人才培养路径图的设计中, 附中不仅重视教育的内涵, 更注重创新教育的路径与平台, 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延展, 把“中心支撑”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在过去的历史发展中, 他们通过“劳动技术教育中心”的建设确立了劳动技术教育的前沿地位, 通过“艺术中心”建设, 在特色高中项目的建设中异军突起。他们以此为起点, 又建成了“心理健康中心”“信息中心”, 并正在着手建设“图书馆文化中心”, 每个中心的建设和发展都记录着学校向教育理想迈进的坚实步伐, 都凝结了一代代“附中人”的坚持和责任。每一个中心的成长又都让他们感到欣喜, 感受着回归教育本原的珍贵价值。

“技术立身, 实践求真”的劳动技术教育中心

附中从1958年开始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 始终坚持技术教育, 走过了55年的历程。目前, “技术立身、艺术修心”的特色教育是附中坚持50多年的劳动技术教育在新时期的新发展。

技术教育坚持以科研为先导, 先后完成了“七五”至“十二五”各级劳动技术教育科研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培养出一支由特级教师带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参与完成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科书的编写。另外, 附中投入财力, 配置15间技术实践室, 搭建了师生技术设计、制作试验的平台。

为更好地落实特色教育的目标, 附中技术学科课程体系逐步完善。在完成国家规定的通用技术课程基础上, 以技术领域校本课程为拓展, 立足于课堂项目实践教学。同时, 以多种学生社团及周边高等院校实践基地为补充, 丰富学生技术学习的经历。一件件学生的设计作品表现出附中学子特有的品质。学生自主设计的“太阳能追光控制系统”“A字形梯”等科技作品在全国青少年科技竞赛中获一等奖。学生科技教育成绩喜人, 仅仅最近的两年, 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类竞赛, 共取得国际奖4个, 国家级奖24个, 市级奖16个, 区级奖20个。2009年, 在全国首届中学生技术设计竞赛中, 天津市20名选手进入复赛, 其中附中选手占到13名。2009年, 学生设计的“附中小型停车场自动管理系统”获天津市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2010年, 学生设计的“机器导盲犬”和“自行车多功能测速仪”均获得天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2011年10月, 在河西区中学第12届劳技课、通用技术课技能竞赛活动中, 初高中代表队双双取得团体总分第一名。

在满足自身的同时, 附中的技术教育资源在天津市乃至全国发挥着辐射作用。近期, 天津市教育科学学会中小学技术教育专题研究中心依托附中得以成立, 将带动天津市中学技术教育的持续发展。

“艺术修心, 鉴美创美”的艺术教育中心

学校艺术教育秉承“艺术修心”的办学特色, 贯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发展他们某一特定领域的专长。

学校成立艺术教育中心以来, 着力于艺术教师队伍培养, 逐步摸索出适合学校特色的基本模式———变教室为工作室模式。根据教师专业特点分设十间艺术工作室。工作室满足四个层次需求:一是满足基本的教育教学需求, 每个教师担任一个年级的教学工作。二是面向全体学生满足各年级的社团活动。以工作室为依托组建学生专业社团, 其中国家级社团一间、市级社团两间、区级社团七间, 满足学生个性发展。三是开设艺术选修课程和校本课程。四是利用课余时间满足具有专业特长的学生提高专业技能的需要。建立在具有严格、规范管理下的高水平特色工作室, 帮助学生自觉养成规范的学习方式、爱上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式学习, 教师也便于充分引导、鼓励学生大胆体验艺术乐趣, 拓展艺术视野, 提高美的鉴别能力。充分关照学生的兴趣爱好, 依托工作室, 实行走班上课, 建立学生社团。

“陶艺社团”被评为天津市优秀中学生社团标兵; 学生创作的作品在全国中小学藏书票比赛中获得一、二等奖, 在天津市剪纸比赛中获一、二等奖。在“播音与主持工作室”学习的陈明同学被中国传媒大学编导系录取, 张越同学被天津传媒学院播音专业录取。“舞蹈工作室”组织和培养学校藏族学生, 练习藏族舞蹈, 2012年, 次珍、刘珊珊等8名藏族学生参加天津市文艺展演, 表演的《次仁拉索》获“歌手组合表演唱”一等奖。李一芃同学被天津财经大学破格录取。“传统音乐工作室”大力弘扬民族精粹, 张蓝天同学被中央戏曲学院附中京胡专业录取, 韩笑笑同学被天津市和平艺术中学录取。现开设“京韵大鼓”专业课, 师生多次同台演出, 获得好评。“器乐工作室”排演的手风琴二重奏《流浪者之歌》获“天津市文艺展演”一等奖, 2013年, 铜管乐队表演的《城市之光》获天津市文艺展演集体项目二等奖。天津电视台《都市报道60分》及《天津新闻》对附中的特色教育进行了专题报道。

“合力育心, 全面育人”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升级心理健康中心, 提升心育工作水平。附中始终坚持增强学生“心育”活动的贴合性, 增强心育师资培训的专业性, 增强家长“心育”知识的普及。这使得附中的“心育”工作一方面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 另一方面做到面向大众, 服务大众, 营造全员心育氛围。

2012年, 河西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选址于附中并正式落成, 心育活动场地扩大到623平方米, 添置了全国领先的心育硬件设施。中心成立至今已为近四千名全区中小学生提供个别咨询、团体辅导、课程体验等心理服务, 培训心理教师200余人。其中, 毕业班减压放松训练营、班主任心理沙龙等活动多次被新华网、《天津新闻》等媒体报道, 收到良好社会反响。

在为全区各兄弟校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 中心的成立也为附中的心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结合附中学生的实际情况, 他们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并编写了校本教材《成长心理学》。这门选修课面向起始年级的全体学生, 在学生社团活动过程中, 分为五个探究专题———走进心理学、自我认知、人际交往、学习心理、生涯规划, 进一步优化了教师队伍, 组建了学生心理社团, 丰富了课程资源, 实行教师管理与学生自主管理相结合的模式, 以班主任和学生会两个群体为突破口, 将心理中心的影响力辐射到全校师生、家长, 真正做到面向全体、服务社会。

学校“心育”队伍以此为助力迅速成长壮大, 心理教师多次做全市、全区公开展示课, 并在河西区首届心理教师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012年年底, 学校被评为天津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

“信息窗口, 探索新知”的信息中心

有专家或者学访的客人到附中, 总会被请到信息中心看看学生社团拍摄的3D短片, 感受教师们自行设计的机器人教学专用教室。附中的信息化无论软件还是硬件建设都保持全市乃至全国的高水平。校园网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数字校园网络覆盖校园各个楼宇, 信息点120余个、计算机500余套, 教学班均配备正面投影机、实物投影仪以及交互电视系统, 教师和学生可以在教室里进行多媒体互动式教学, 享受互联网提供的信息。

学校自主设计并制作了校园网内网和外网这一信息化窗口, 又投入资金, 购置了“学校综合管理平台”“学科资源库”和电子图书约40万册。这些系统的综合运用加快了学校的信息化和无纸化办公的进程。另外, 架设了基于Linux基础架构的Moodle教学平台, 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知识的数字环境。该平台的应用得到了天津市教研室和天津师范大学信息教育中心的一致好评。

依托信息中心建设信息技术教室、机器人实验室、网络实验室。学校目前开设了智能机器人的设计与制作等选修课程, 不同研究方向的优秀学生社团相继成立。特别是在机器人实验室和社团建设中, 将机器人研发项目从购置设备逐步转移到完全自主开发。目前, 学校已经自主研发出4足、8足仿生机器人等教学资源, 锻炼出一支勤学上进的教师队伍, 更加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多次组队参加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 已获得6枚金牌、7枚银牌。

丰富了模型制作和仿生机器人项目内容结构, 充实调整机械制图项目实践环节, 并进行了CAXA计算机辅助设计项目教学实验。完善了“AUTOCAD辅助设计”校本课程, 编写了相应校本教材。学生学习技术课程的人数2011—2012学年度达到901人,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学生人数就达898人, 学生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在天津市机器人竞赛中, 附中的学生代表队获创意项目2个一等奖;三位教师教学论文发表在《综合实践———劳动技术教育》杂志上;两位教师获得全国劳动技术、通用技术优质课一等奖。

2012年4月, 在“中小学生创造力培养与知识产权普及教育”论坛中, 附中“在特色高中建设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经验得到展示, 《教育研究与评论·技术教育》杂志对该校学生创造力培养情况进行了专题介绍。

“品味书香, 涵养文脉”的图书馆文化中心

走入2014年, 附中的“中心支撑”也在进行新的规划中。“附中人”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图书馆文化的建设是与校园文化的建设密不可分的, 校园文化的导向和陶冶作用应当是通过潜移默化和熏陶养成而实现的, 图书馆应当通过科学的管理来营造幽雅的、富于感染力的氛围, 将学生引向无限的思维空间, 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汲取知识、净化心灵。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 他们着手发挥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阵地作用, 推出北师大附中图书馆文化中心建设规划。

让五层的图书馆大楼成为学校文化的“CBD”是他们的目标, 他们改革图书馆管理行政线路, 由原教学处下辖图书阅览和教研活动功能, 转变为科研处行政管理线路下集阅览、编辑、学术活动和主题文化活动为一体的校园文化中心区。中心在原图书阅览室、期刊阅览室、典藏书库的基础上建设了国学馆、外国文 化阅览室和时事政治阅览室等主题阅览室。让图书馆成为文科教师教研、开展文化沙龙和主题讲座的大舞台。让学生走入图书馆, 品味书香人生, 他们在图书馆建设“书香缘”读书社团, 通过社团活动的形式向学生推介好书, 办好读书简报。开展附中优质读书品牌“班班说书”等主题阅读活动, 展览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成果,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让附中的教师、学生带着书香体味高品质的人生是图书馆文化中心的价值所在。

规划中的国际交流协会也将坐落于图书馆文化中心。十几年的发展中, 附中不断拓宽国际交流渠道, 已经与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中学建立友好学校关系, 拓宽师生国际视野。自2011年至今, 全校共有55名教师、230名学生走出国门, 接待国内外来访2600多人次。国际交流的程度不断加深, 合作也日趋多元。2012年, 邀请加拿大皇家路大学的道格·哈密尔顿教授作题为《二十一世纪新的学习途径》的报告, 向教师们介绍当前世界前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2013年, 由北京师范大学承办的“中荷国际论坛”也在附中召开。

为了更好地搭建学生间的常规化交流互动平台, 附中正在酝酿成立附中国际交流协会, 让跨文化的交流为学生展开广阔的国际视野。

天津特色 第9篇

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国城镇化进程发展加速, 其中小城镇建设与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 成为我国城镇化的中坚力量, 并且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小城镇规划遍地开花, 如何挖掘小城镇的内在特色、建设特色型小城镇一直是规划工作者和城镇建设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小城镇特色是小城镇物质形态特征和社会文化特征的综合反映, 是特定条件下的小城镇符号系统所提供的差异性特征。小城镇的特色可以从很多方面进行挖掘, 比如地域特色、资源特色、历史文化特色、经济特色等。在实际的规划中, 我们应该对小城镇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从各个角度去挖掘其特点, 结合实际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将各种元素、符号进行提炼组合, 实现小城镇的特色规划。

本文以城关镇为例, 探讨对于没有明显特色优势但有历史文化积淀的小城镇, 如何挖掘其内在特色, 构建小城镇特色规划。

二、城关镇概况及现状存在问题

城关镇曾经是武清县县城, 隶属于天津市武清区, 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 海河流域下游, 为微度起伏的冲击平原, 地势平坦开阔。镇域内水网纵横, 农田遍野, 景观环境及生态格局良好, 现状镇区面积2.25平方公里。城关镇位于武清区西北部, 处于北京、天津、廊坊的中心腹地, 拥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及优越的区位条件 (见图1) 。

城关镇在以前的发展过程中, 没有正式的规划作为依据, 主要依靠传统的模式自由发展, 因此现状城镇建设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文化底蕴丰厚, 城镇建设中并无体现

天津武清区城关镇是“雍阳古郡”故址, 是个有近600年历史的古镇, 元朝时曾为元卫帅府镇抚衙驻地 (见图2) 。从明朝洪武元年起, 历经明、清、中华民国和新中国建国之初一直是武清县治所在地, 成为600年来武清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见图3) 。

历史上著名的京南第一庙武清孔庙就曾坐落在城区内, 这里崇儒兴学、寓教于礼、人文荟萃。城关镇虽然建镇历史悠久、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但由于历史原因, 史存遗迹均在文革中拆除摧毁, 现存极少, 历史文化价值得不到提升。另外, 城镇建筑、设施及布局与周边城镇相比没有特色, 不能体现出城关古城的历史文化底蕴。

(二) 水域环境优良, 未得到有效利用

城关镇域内水网密布, 自成网络, 主要由开挖运河、水渠构成, 镇域内河道长度约49公里, 水利条件良好。镇区内北部及东部有河流通过, 镇区东北部、东南部、西北部、西南部各有一片或数片水域, 其中东北部一片水域环境保持良好, 西北部水域已被填埋, 现为在建居住小区, 其他水域处于居民点中心, 由于周边居民在此倾倒生活垃圾, 已处于轻度污染状态。区域内部良好的水域生态环境不仅没有被有效利用, 还遭到破坏、填埋, 水面面积逐渐减小, 水体逐渐恶化。

(三) 建设混乱, 公共服务设施落后, 基础设施不完善

城关镇内城镇格局及用地多为自由发展, 没有经过统一的规划, 用地功能比较混乱, 内部街巷过窄, 造成居民生活交通的不便, 供水、排水、供热等基础设施陈旧, 而且配套不足。镇区内多为平房, 沿廊良路两侧有部分二层商业及公共服务设施, 建筑质量普遍较低, 镇区内还缺乏公共活动空间, 仅有少数的公共活动场所, 没有公共开放的公园绿地 (见图4) 。镇区居民的生活环境亟待改善。

(四) 以第一产业为主, 优势产业不突出, 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城关镇位于京津廊的腹地, 由于京津地区产业转移, 周围产业区发展迅速。城关镇周边现已有西部廊坊开发区、廊坊开发区新区、北部京滨示范产业区、西南部东马圈现代工业加工区等现代工业区, 并已形成规模。城关镇主要以第一产业农业为主, 工业及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不高, 特色产业不突出, 产业结构亟待整合, 在周边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 城关镇要找准自身定位, 实现城镇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三、基于自身条件的城关镇特色城镇空间建构

面对城关镇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自身的特点, 在实际规划中, 应充分体现地区历史文化优势, 通过规划改善城镇环境, 为城镇注入新的活力, 促进城镇功能的提升与完善。

规划中, 从城关镇现有的历史文化遗留痕迹及水域生态条件入手, 对城镇性质进行合理定位, 确定城关古城的主要功能及空间布局形态, 改善古城生活环境, 同时实现城关镇的特色规划。

(一) 空间形态塑造

城关古城四周有城墙及护城河, 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 现镇区北部河流即为老护城河, 根据相关人员对城关遗留护城河的实地勘测, 城关古城为南北略长、东西略窄的长方形城。西部及北部护城河在抗战后已被填埋, 城墙也在1958年拆城时被拆除。规划中我们通过对“城”和“轴线”的还原塑造城镇特色空间形态 (见图5) 。

1. 还原“城”、疏理护城河

现状北部护城河两侧柳树成荫, 水质良好, 规划疏理北部护城河, 在镇区东部、南部及西部原护城河遗址上开挖河道, 与北部护城河及东部河流连通, 不仅能由护城河界定、恢复城关镇的方“城”, 而且能连通镇区内各河道与水域, 实现水环境的连通。

2. 重现轴线

城关古城有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 即为现在城关镇内的北大街, 然后向南一直通到南门, 武清县衙、北城镇雍楼与北极台、城内南部的文庙都严整的坐落在这条轴线上。还有一条东西向的连通东西两座城门的道路, 即现在城关镇的主干道——廊良路。规划将这两条路作为古城的主要轴线来组织整个古城的空间序列, 其中南北向轴线为绿色文化轴线, 东西向为综合发展轴。

绿色文化轴:从北向南依次为古城文化公园+古城文化博览园、明清文化商业街, 中心道路文博大道为绿色景观道路。现状城关镇镇政府所在地为原武清县衙, 规划将镇政府移出古城, 在原武清县衙处建设古城文化博览园, 博览园周边为古城文化公园, 轴线南侧为明清文化商业街, 通过轴线布置、道路景观等外在形式及功能性质等内在因素体现城关镇的绿色文化轴。

综合发展轴:现状城关镇的主要商业及服务设施分布在廊良路两侧, 规划廊良路两侧为综合商业, 作为古城的商业活动中心区域, 为城内居民及外来人员提供公共服务设施, 同时为城关镇的发展发挥主要引导和带动作用。

(二) 功能区布局

城关镇区现状主要为村民居住用地, 为了延续古城的生活气息, 同时保持古城的活力, 古城用地以居住为主。城关镇周边工业产业的发展带来大量潜在的外来人口资源, 因此城关古城的规划应考虑区域潜在人口因素, 适当增加商业及休闲服务设施的数量, 吸引并且满足周边工业区工人的物质及精神文化需求。在古城的规划中, 我们将城关古城内用地性质确定为以居住和商业休闲为主, 其中沿古城的两条轴线形成的“十字形”区域为商业休闲及文化设施, 其他为居住用地, 强化古城的功能布局 (见图6) 。

(三) 公共空间营造

通过对历史遗址及水资源环境的利用构建城镇特色公共空间。

城关镇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古城庙宇众多, 城内有文庙 (孔庙) 、关帝庙、玄帝庙、城隍庙等, 城外有娘娘庙、双塔药王庙、龙王庙等百余座, 现均已消失, 但大部分庙宇的位置还有据可查, 规划将城内原庙宇遗址设计为小型的文化遗址公园, 一方面能延续城关镇文脉, 一方面兼有公共绿地和公共活动场地的功能, 同时这些遗址分布相对比较分散, 构成城关生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镇区东北部、东南部、西南部水域原为老武清县的著名景点, 规划保留并整合城内的水资源。其中东北部、东南部水域作为居住小区生态景观, 西南部水域周边原为文庙及大寺, 结合水域此处规划为古城娱乐休闲公园, 两侧为古城酒吧、茶馆、餐厅等娱乐休闲设施。

兼具历史文化纪念意义的绿地、开放的水环境共同形成城关镇的景观生态网络, 不仅具有文化内涵, 还能改善城关镇的生态环境, 同时为居民提供公共活动空间 (见图7) 。

(四) 道路系统营建

城关古城北门一直封堵, 传说是因为北边京城的气会冲煞百姓, 因此将城门封堵, 保护城内百姓安居乐业。作为中轴线的北大街在城区北部也就成了丁字路, 也许是由于这种原因, 古城的内部道路多为丁字路, 通而不穿, 现在城关镇内道路还有一部分为老古城道路, 并且延续了丁字路的道路形式。

在遵循城关古城历史特点的基础上, 对城内道路规划采取以丁字路为主的设计思路。丁字路的特点是尽端式, 在对城关镇的规划中南北轴线即为丁字路, 轴线的两端分别设计为古城的历史文化核心和商业休闲核心, 在空间形态上与轴线形成对应, 同时强化古城轴线的功能。古城的四周为环形道路, 其他道路依据现有道路基础设计为丁字路和十字路结合的形式, 形成特色街道网络 (见图8) 。

(五) 建筑风格指引

通过对尺度和建筑形式的把握, 保持古城原有的宜人的尺度, 塑造特色历史文化小城镇。

一个城镇的文化往往是通过生活来体现, 城中的居民通过生活不断延续和创造着自己的文化, 而外来的人则通过对当地人生活氛围的感受, 去体验和深入了解这座城的文化。如果没有了生活这个载体, 文化就会只剩一具空壳, 而建筑则是承载文化和生活的最重要的载体, 所以在对古城的设计中, 我们严格控制建筑高度及建筑形式。

民居是保护和传承历史文脉, 延续城镇空间肌理的主体, 因此居住区的设计思路遵循传统性、地域性的原则。规划居住部分主要分布在古城的四周, 其中东部为低层至多层的传统中式居住区, 充分考虑对院落及肌理的保留, 用以延续城关镇传统的的居住形式及生活状态, 西部为多层至小高层的新中式住宅, 而西北部现状为在建六层居住小区, 规划其建筑形式为新中式风格。

商业及休闲娱乐设施作为古城功能及特色体现的重要组成要素, 建筑形式也应符合古城整体风格。其中古城北部规划设计的古城门和其南向地块中的古城县衙组成古城风貌博物馆以及明清文化商业街为传统仿古明清建筑, 其他均为带有古典元素的新中式建筑形式, 建筑层数控制在多层及以下 (见图9) 。

四、城关镇特色规划启示

城关镇规划充分利用自身特有的各类资源, 分析发展的主导性因素, 明确发展方向, 实现了小城镇的特色规划。对于无明显资源优势, 但有历史文化积淀的小城镇, 城关镇在特色规划方面有一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以下是笔者总结出的特色规划策略和方法。

(一)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 延续城镇文脉

我国的小城镇大多由历史悠久、地域文化突出的集镇演变而来, 不同地域的小城镇都有独特的风土人情, 不同个体的小城镇也都有各自的历史渊源和历史事件, 这些都构成了小城镇各自特有的历史文化环境。通过对历史文脉的继承, 对当地建筑风格的延续, 保护城镇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氛围, 丰富和发展小城镇内涵, 塑造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和生活特色的小城镇。

城关镇就是通过对其古城空间及结构的恢复来延续城镇文脉, 通过对当地建筑风格的继承, 引导当地居民传统的生活方式来体现城镇特色文化。

(二) 合理利用现有景观及生态环境资源

城镇的自然风貌、生态环境、地理环境是构成城镇特色的基本因素, 更是形成城镇特色的十分宝贵的天然财富和资源, 应重视其利用, 立足自然环境营造城镇特色。要因地制宜, 尽量把城镇附近的山、水及其他自然景观、自然条件组织到城镇中来, 同时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免遭破坏, 使城镇与自然融洽, 营造特色城镇景观生态环境及空间结构。在城关镇的规划中, 水域被作为非建设用地实行严格保护和控制, 同时又作为城镇特色公共空间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达到了对现有景观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利用相结合。

(三) 根据自身特色, 确定合理发展道路

城镇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载体, 经济是城镇建设的支撑, 同时经济的发展又对城镇的建设产生巨大影响。城镇主导产业的发展决定了城镇的经济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 从而造成迥异的城镇形态和布局结构, 反映城镇自身最本质的特色, 如工矿型、旅游型、商贸型小城镇, 它们具有完全不同的城镇风貌。

在小城镇规划中, 应根据小城镇所处的区域社会经济环境找准定位, 避免盲目发展, 一方面应承担自己的职责, 为区域经济发展做贡献, 另一方面要发展优势及特色产业, 明确发展方向, 发展自身经济。城关镇没有盲目的追随周边小城镇发展工业园区, 而是建设历史文化小城镇, 但又不完全仿古, 仅通过空间、结构、内涵及文脉来体现其深厚的历史底蕴, 构建宜居环境与便利和富有特色的商业环境吸引外来人口居住和休闲, 走一条绿色的经济发展道路。

五、结语

每个城镇有自身的历史渊源和现状条件, 它的发展受其历史发展过程、地域、人文传统、经济发展条件及整个区域环境的影响, 只有在对各种条件和因素进行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之上, 才能因地制宜, 编制真正适合其发展的规划, 体现出小城镇最本真的个性。另外对于资源特色不明显但有历史文化积淀的小城镇, 要尊重、保护本土文化和传统, 从历史中挖掘文化精髓, 从文化中挖掘城镇个性, 才能使城镇特色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

参考文献

[1]城关镇人民政府, 天津中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天津市武清区城关镇总体规划 (2011-2020) .2011.

[2]张振发.老武清城的记忆[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11 (9) .

[3]罗丹, 车震宇, 郑溪.小城镇特色规划研究——以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江城镇城镇特色规划为例[J].小城镇建设, 2008 (7) .

[4]梁洁, 胡志华.小城镇特色塑造和规划应对——以江苏省半城镇规划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 2011 (5) .

[5]尹晓民.小城镇的特色及其塑造[D].天津:天津大学, 2005.

[6]王强.小城镇规划特色探析[J].村镇建设, 1998 (10) .

上一篇:图式理论下英语阅读下一篇:网上选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