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与创新技术

2024-06-01

复制与创新技术(精选6篇)

复制与创新技术 第1篇

福建自贸区包括厦门、平潭、福州三个片区,面积118.04平方公里,由厦门、平潭、福州捆绑成为“一区多园”的福建,主要任务就是对接台湾。目前国内申报的多是境内自贸区(FTZ),FTZ不如跨境的FTA(自由贸易区),后者可区别于上海自贸区,更有特色,也更有利于两岸经济融合。福建可以充分利用平潭已有的关税特殊监管区优势,对接台湾的台中港、花莲港、高雄港、台北港等地,形成环海峡的跨境自由贸易区。

1 福州自由贸易区可以向上海自由贸易区学习和复制的经验

投资管理领域:外商投资广告企业项目备案制、涉税事项网上审批备案、税务登记号码网上自动赋码、网上自主办税、纳税信用管理的网上信用评级、组织机构代码实时赋码、企业标准备案管理制度创新、取消生产许可证委托加工备案、企业设立实行“单一窗口”等。

贸易便利化领域:全球维修产业检验检疫监管、中转货物产地来源证管理、检验检疫通关无纸化、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出入境生物材料制品风险管理等。

金融领域:个人其他经常项下人民币结算业务、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意愿结汇、银行办理大宗商品衍生品柜台交易涉及的结售汇业务、直接投资项下外汇登记及变更登记下放银行办理等。

服务业开放领域:允许融资租赁公司兼营与主营业务有关的商业保理业务、允许设立外商投资资信调查公司、融资租赁公司设立子公司不设最低注册资本限制、允许内外资企业从事游戏游艺设备生产和销售等。

事中事后监管措施:社会信用体系、信息共享和综合执法制度、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和经营异常名录制度、社会力量参与市场监督制度。

2 福建自由贸易区创新的方面

2.1 福州片区可以创新的方面

(1)一口受理。何谓“一口受理”呢?即在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州片区正式挂牌后,在福州片区内新设立企业可以通过“一口受理”窗口,一次性提交工商、质监、税务、公安的申请材料,由工商部门窗口统一接收,再通过部门间串并联结合的流转完成审批或备案流程,最后由证照发件窗口统一向申请人发放工商营业执照、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和企业公章。这改变了传统的直线办理模式,让单线工作变立体。“一口受理”将实现审批的提速,将原本模式办理时限至少需要15个工作日压缩为3个工作日,大大提升了行政效能。

(2)在基础设施方面,福建省力争4G网络覆盖全省县城和主要乡镇,提升农村宽带网络接入能力,推动运营商网络互联互通并强化监督;推进数字福建(长乐)产业园、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带宽扩容,适时建设直达国际关口局的国际通信专用通道;建设电子政务内网和无线政务专网;升级现有政务云平台,加快建设电子政务过渡机房、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政务应用专区和数字福建(长乐)云计算中心,启动建设海峡国际大数据中心;建设视频融合共享平台、物联网公共支撑平台、多卡融合平台、政务空间信息云服务平台等;争取国家支持设立高分辨对地观测卫星分中心和北斗区域运营服务中心,加快海西北斗位置服务综合应用示范区前期工作;建设福建省应急通信保障能力示范工程,建成全省应急指挥综合平台和卫星、地面集群、短波、移动通信等多手段通信网络系统。

2.2 平潭片区可以创新的方面

平潭片区43平方公里,包括港口经贸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和旅游休闲区。福建自贸区平潭片区是在综合实验区基础上开展试验,在政策上可实现叠加;突出面向自由港方向发展,在推进投资贸易自由、服务贸易自由、航运自由、人员往来方面更加开放;突出两岸融合,台胞在就业生活方面享有更多优惠政策,将吸引外商特别是台商竞相抢滩。

平潭,作为大陆唯一对台综合实验区,一些改革创新举措已在平潭实现。全岛封关运作,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扁平化的行政管理体制……围绕自贸试验区建设,平潭又确定了多项试验项目和措施。目前,平潭已在政府管理模式与投资管理体制创新、培育新型商业形态、推进通关便利化、推进航运便利化、搭建两岸金融合作平台、扩大服务业开放、国际旅游岛建设等方面提出了41项试验项目和137条试验措施,其中平潭在福建省独有或率先试点措施36条。这些项目和措施,将进一步发挥平潭两岸合作窗口、国家对外开放窗口的作用,率先推进与台湾地区投资贸易自由化进程,加快形成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2.3 厦门片区可以创新的方面

厦门市推广上海自贸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的具体做法,共有35项改革试点经验。据悉,这35项经验中,已有23项在厦门成功落地。35项改革事项主要涵盖了投资管理领域、贸易便利化领域、金融领域、服务业开放领域和事中事后监管五大领域,以及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复制推广的改革事项。这些事项将在6月底前分类推进。在备受关注的金融领域内,推动个人其他经常项下的人民币结算业务,也提上日程,这业务的开展将有助于进一步便利和活跃境内居民个人的涉外人民币交易,为未来逐步放开个人资本项下的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业务做好铺垫。此外,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意愿结汇业务,则有利于企业规避汇率风险。

参考文献

[1]陈楠,刘兴.自贸区福州片区服务大厅接受预审[N].福州晚报,2015-3-9(A3).

[2]林仪.福建自贸区建设将突出对台优势[EB/OL].网易新闻,2015-3-10.

[3]倪铭娅.继续推广上海自贸区经验[N].中国证券报,2015-3-10.

[4]郭芳,王红茹.上海自贸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起点[J].中国经济周刊,2013,(35).

复制与创新技术 第2篇

——英特求知计划电脑绘画《复制与粘贴》教学设计

张家港市暨阳实验小学 李宏霞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理解透明和不透明样式的差异,学会选定工具的使用;理解、掌握图片的选定、移动及复制的方法。

能力:通过对任务的完成使学生以自主或合作的方式探索图片的移动、复制、粘贴的方法。

情感: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发现事物特征的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使用“编辑”菜单中的“复制”和“粘贴”命令复制图形。难点:应用“透明背景”和“不透明背景”。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1、春天来了,草儿绿了,花儿红了,多美丽的草地啊!闭上眼睛闻闻,阵阵花香扑鼻。多么美丽的一副画啊!可是,好象少了点什么?

对了,如果在画中再添加点蝴蝶、蜜蜂什么的就更好!

好,我们马上行动!可蝴蝶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先来细细观察一下。蝴蝶的外形有什么特点?(外形各异、颜色艳丽、花纹多样。)

你准备用哪些工具画蝴蝶?(椭圆、刷子、曲线)(学生表述,师画。)好了,现在这副图大家应该很满意了吧?(蝴蝶太少了,最好再多点,否则画面太空了。)一只蝴蝶太孤单,再多几只蝴蝶,更漂亮。瞪大,眼睛看!我变变变!

这是怎么回事?想不想学这个小魔术?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4课 复制与粘贴》

设计意图:用优美的语言,将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地从课间的放松状态,带入课堂情境中来。对蝴蝶外形的特点的描述,整合了科学课知识,之所以让学生画一画,是为了整合了前面所学的各个工具的使用,不是为了目的而目的。之所以在这里选择生说,教师画。因为看到一幅画,学生虽然能准确判断出该使用哪些工具,但要想在计算机中准确表达出来,没有教师的示范,光靠学生自己的探索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更多的练习。且这也不是本堂课的重点。

“小魔术”的设计,成功地激发了学生想成为发现者的欲望,各个跃跃欲试。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主题一:复制蝴蝶

1、先请大家打开书本,自学课本中63-65页的内容。看看谁是自学成才的小小魔术师。

2、从大家兴奋的样子可以看出大家都圆满的完成了任务。谁来给大家演示一下?

设计意图:在计算机操作课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最基本的体现是让学生有足够的操作时间,所以教师应该精讲、少讲,甚至不讲,让悟性好、已经学会的学生来讲,学生会听得更有趣。

3、请大家思考下列几个问题:

(1)你认为在复制粘贴的时候要注意什么?(2)复制一次以后可以粘贴几次?

(3)怎样做,可以一次粘贴两只、三只或者更多?

设计意图:我们的学生是富有好奇心的,也是乐于为了解决自己困惑而努力探究的。但他们的好奇是茫然的、没有目的的,思考的层面难免停留在较肤浅的层面上。适当的、巧妙的引导,能够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处。

主题二:移动蝴蝶

1、发现学生作品中移动蝴蝶的作品,进行展示。学生评述。

2、蝴蝶在空中飞翔,在花丛中飞舞,遥相呼应。比只在空中飞舞的那副看上去更灵动。你也会吗?(学生自我尝试。)

3、学生上台演示。继续操作。

4、再次作品展示和评价。

设计意图:图形的复制与移动,是两个紧紧联系的环节。有复制,就会有移动。在移动的时候,定然有同学只是简单地平铺在空白的天空中,有的则是空中和花丛中都有。后者在移动蝴蝶至花丛中的过程中,发现“应用透明背景”与“应用不透明背景”的使用。着重展示后者。初看后者,很多学生一定会觉得很简单。可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由此引入“透明”与“不透明”的概念。因为这个年龄层次的学生很好奇,也很好强,别的小朋友会的,我也要会的心态能很有效的激发学生自主展开学习。当看到演示的同学出现了问题时,他们的注意力更是集中,听的认真看的仔细。自我探求所获的新知,总是比简单地被告知,模仿更容易使人获得成就感,对培养学生的勇于探索精神更有帮助。

主题三:拓展提高,综合实践。

1、出示两个题目。(1)(2)自选一题目。

2、学生作品展示及评价(对典型作品进行个别评价、小组评价)。

设计意图: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评价标准也应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

2、出示加星题

(1)注意观察一下这幅图上的三艘帆船有什么相同点,异同点?

(2)在画这幅图的时候,我们如果能灵活运用复制粘贴的方法,也能很快完成。下节课,我们交流。

设计意图:每一节课的结束应该是下一节课的开始,要给学生留下无尽的思考余地,余音绕梁而不绝。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要大胆的给他们留下思考的空间,给他们以更多的点拨,去促进他们的成长。

主题四:全课小结

计算机绘画中复制、粘贴的操作,我们经常会用到。这也是它与纸上作画比较起来,一个很大的优势。想想看,那些地方,我们可以用到它?

创造可复制的创新模式 第3篇

京东面向的这个市场,每一个领域的专业性都很强,不可能在具体的细分市场都做得很深,那它是怎么进入一个细分市场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投资并购,投资该领域比较优秀的公司,促使它快速成长。但这并不适用于所有细分市场,我们依然期待一种方法,能够用电商这样一个高效率的模式,对这些行业进行改变,提升这个行业的整体效率。

路径来自新的决策机制

通常来讲,新业务的开拓是由老板决定的,但老板离用户最远,而且新进入的领域,多是老板不太了解的领域。所以当目标来自老板的猜想时,中层就只会着眼于KPI的完成,项目计划就丧失了洞察用户真实需求的开放性,失去了模式中各种假设的验证。最终可能是完成了计划、实现了目标,却仍做不出用户满意的产品,找不到可复制的商业模式。

具体干活的员工离用户最近,但离全局视图最远,无法将从用户那里获得的洞察,转化为对模式的优化建议,从而优化商业模式的创新。所以按照原来的决策链和职能分工,想做一个创新的商业模式太难了。真正浪费时间的不是员工上班打私人电话、刷微博、看微信,而是辛辛苦苦加班做出来的东西没有用,这是决策机制造成的结果。

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做出了一些改变。其实对于新的战略,公司内部各个部门都有自己不同的解读。比如对京东O2O项目,多高管都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必须先把大家的理解、创意、建议都收集起来,因为他们的建议都是基于他们对自己背景、资源、战略的理解。

在这个动作之后,随之成立了一个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包含很多核心人员,当然也包括老板。老板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来源,但他不是最后做决策的人。我们会做一个包括老板意见在内的创意汇集,然后创造出具体的实施方案。老板还有另外一个职能,就是评估整个项目的优先级,因为商业计划的链条非常长,有非常多的步骤,哪些步骤先做,哪些步骤后做,这个需要统筹考虑。

原来做一个商业模式,都是以命题加上会议的形式把计划推下去。但是当目标没有那么清楚的时候,我们要用另外一个方式——全员参与。为此需要做三个非常重要的转化:

第一,更宽容的管理风格。这不是在员工面前表现宽容的态度,跟他说“你就放心大胆地做吧,出了事我担着”,而是真正宽容的心态。要让大家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为了自己的观点付出努力,不管成或败,都要对他有一定的认同。

第二,更完全的信息共享。为了让总监级别的员工做出更合适的决策,需要把所有决策的信息、资源限制的信息、目标的信息全都传达好,所以上传下达非常重要。

第三,更扁平的组织。这是最难的。还好,今天有更多的信息工具可以帮助完成这件事情。比如说微信,任何一个人做的决策、为什么做这个决策,他所有决策的路径以及结果都可以在这里做分享。

市场试错,高频迭代

如何诞生一个可复制的商业模式?按照传统方式来做项目计划,在分析问题和计划阶段投入的资源非常多,实施周期也很长,项目计划会在很长的时间段后才接触到用户。如果在分析问题和解决方案探索上有考虑不周(创新项目中很常见)的情况,必须等到整个产品投放接触到实际用户时才能发现,此时再进行调整成本高昂。

而按照“精益创业”的思想做项目计划,最重要的就是快速迭代。每个阶段都会用相对“投机取巧”的方式(例如用人工服务代替系统开发,用采买商品代替供应商对接)使得项目实施复杂度显著缩小,但仍保持客户体验的完整性。从而可以快速投向市场,获取用户真实的反馈,用来分析项目本身的设计,调整后开始下一轮迭代。虽然看起来比传统做法要粗糙,但因为一路上都在根据真实市场的反馈进行调整,最终和市场真实需求的匹配度会更高。

所以只能以月为周期,根据核心做假设,直到摸到主流、发现真正的关键点,然后把它固化清晰。这样的话,只需要六个月就可以做完原来需要一到两年的事情,而且更贴近用户的需求和我们的运营体系。

在京东的办公室内有一个创意墙,每个员工都可以将写着自己创意的小纸条,贴在墙上分享给大家。这看似无足轻重的设计,给公司带来了三个变化:第一,改变了以前由上到下的创新信息通道,让每个员工都看到这个决策诞生的来源;第二,把线性的零散讨论变成了视觉化的创新墙,改变了原来由点到面、效率低的情况;第三,现在所有的业务都是从零开始,创新决策不一定是由管理层做出来的,同时也可以给管理层提供更好的视角和信息。

这个设计还意外地带来了执行力的提升,所有员工都知道策划是怎么来的,都遵循同样的做事方式,拥有同样的资源信息。这样大家最后的决策比较一致,而且每个人都知道这个决策的来龙去脉,就不用再花大量的时间去给员工洗脑,说明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

在京东、腾讯这种巨型系统下,做一个项目创新,至少需要1000万元的资金、三个月的时间、20个工程师才能做出来。而用另外一种比较“土”的方式,把这个创新当中几个关键点设计出来,然后选取其中的一到两个点去测试就可以了。比如在2004年的时候,大家有一个共识,服装和鞋子是不能电商化的,因为用户很难把握尺码、不能感受材质,当时看起来这些都是真理,但是现在服装是电商最大的市场。

Zappos刚起步的时候,面临的最大假设就是“用户是否会在网上买鞋”。所以其创始人没有大规模地探索供应链、进货、仓储物流,搭建网络平台,而是跑到隔壁鞋店,直接给鞋子拍照,放在一个开源的电商网站平台上售卖,接到订单时就去隔壁鞋店为顾客采买,然后寄送。随着订单量的不断上涨,确认了“用户会在网上买鞋”才开始大张旗鼓的开展业务。

在这个市场试错的框架下,首先将大家共同贡献的创意进行汇集,然后要有一个了解各种资源的团队做分析、讨论、设计和抉择,最后再进入每一个环节进行闭环测试。基本上就是通过洞察、猜想、监控,逐步诞生一个可复制的商业模式。在这过程中,会给公司的管理职能、管理人员带来很大的挑战。

作为管理层,管理要不断地验证、优化。管理方式也必须从命令、监督式的强制性,变成带领、辅导、支持,帮员工协调资源,处理各种问题。让员工有专注的精力、充裕的时间、足够的资源去做商业模式的探索。

对执行层来说,要改变以前管理层负责制定、理解计划,自己只负责完成KPI的心理预期,变成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学习。同时要习惯于快速掌握新的知识,跟别人分享自己的信息、未知,让焦虑和不确定性成为工作常态。

基于网格的数据传输与复制技术研究 第4篇

所谓数据复制,就是将数据库中的数据资源复制到一个或多个不同的物理站点上。数据复制技术可以有效地保证目标数据库与源数据库的中数据的一致性。

1.1 访问地有效性

我们在进行数据处理里,有时候受到网络的限制无法使用广域网WAN,为了可以继续访问本地数据,我们可以采用数据复制技术。在复制时,用户可以直接在本地讯问数据,非常方便,而不用通过数据库之间的网络连接来获取用户需要的数据资源。

1.2 缩短响应时间

数据复制可以缩短数据请求的响应时间,其原因如下:

1)由于数据复制的请求是在本地服务器上进行的,不需要访问网络,所以检索速度更快。

2)在本地服务器上处理数据减轻了中心数据库服务器的负担,同时也缓解了对处理器时间的争用。

1.3 事务的完整性

确保每个数据库始终保持事务完整性是任何复制系统都面临的挑战。Replication Server和SQL Remote按以下方式复制事务日志的各个部分,因此在复制期间可保持事务的完整性。

Mobi Link合并多个已提交的事务中所做的更改。这些更改以单个事务的方式应用到另一数据库中。

1.4 数据的准确性

我们在数据复制时,要使整个系统中的数据保持一致,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复制系统在整个体系中将工作时所做的改变以准确无误的方式复制到其他站点上,但是不同的站点在同一时间拥有不同的数据副本。

2 数据复制的分类

在数据复制技术中,复制配置和复制类型是两个重要方面,是区别不同复制技术的主要指标。配置,指的是有多少个源服务器被复制到多少个目标服务器,包括一对一复制、一对多复制、多对一复制、多对多复制。复制类型,指的是程序如何在两个系统之间进行数据同步,一个复制解决方案可能根据计划好的时间间隔来使数据保持同步,也可以用同步复制或异步复制的方式连续进行数据复制。数据复制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同步复制

在一个同步复制环境中,为了确保目标系统上最高程度的数据整体性,数据必须在主系统完成写入之前被写入到目标系统中。一方面,同步复制使得无论何时,目标系统上的数据都与源系统数据完全相同;另一方面,同步复制也可能导致源系统的性能延迟,尤其是在两个系统间的网络连接速度比较慢的情况下,延迟问题更为严重。

2)异步复制

在异步复制时,复制软件会对数据进行排队,然后在网络可用期间在系统之间批处理地传递改变的数据,源系统在执行前不会等候目标系统的确认。为了保持数据的完整性,有些解决方案将同步和异步复制操作组合在一起:当发生通讯问题时,同步复制会转为异步复制;当通讯问题解决后,又会转回同步方式。

3)计划复制

对有些用途而言,连续的复制不是理想的方案,采用计划复制更为适宜。在这种复制方式中,变化的数据将按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被同步复制。

数据复制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不同的范围内,复制的目标数据、数据复制粒度及重要技术都有很大差别。如分布数据库、分布对象和移动计算等,这些应用领域和分布式储存关系非常密切。分布数据库系统的关键技术是非常有效的数据复制技术,它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提高数据库系统的性能,如增强系统容错能力、改善数据访问性能和实现数据系统的负载平衡等。

由于移动环境下网络带宽低、速度慢。如果采用数据复制技术,可以根据当前用户的访问需求和分布情况,进行动态数据复制。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移动用户就近访问并复制所需的数据,大大提高访问的性能。

3 数据网格中的数据复制技术

为了改善数据网格系统性能,我们在网络系统中大范围地使用了数据复制技术。与传统分布式系统应用领域中的复制相比,数据网格中的复制技术在复制目标、复制粒度、复制关键技术等方面表现出独特性质。数据网格系统中,采用数据复制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节省网络带宽、减少系统的访问时间等。在使用数据复制技术时通过数据在网格中的流动,实现数据网格系统的性能优化,也就是根据用户的访问需求和数据网格系统的数据特征自动将数据流复制到不同的网格节点或服务器上。

3.1 在网格中数据复制的特点

数据复制技术可以多个服务器上建立数据备份,如果我们在操作过程中发现某个服务器中的数据出错,就可以使用其他服务器进行操作,这样可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数据的可用性。数据复制技术为了提高使用效率,降低传输负载,一般都会将远程服务器中的数据复制到本地服务器,让用户就近访问并复制所需的数据,大大提高访问的性能。但是,网格中的数据复制技术与分布对象等、分布数据库中的复制技术相比,还有一些问题要注意改进。

1)在数据系统中,用户可以把数据存储为一般文件、XML文件及各类数据库文件等;

2)而在数据网格系统中,需要充分考虑网络开销,这和数据库、分布对象系统选择副本时是不同的,只在减少网络开销,才能提高使用数据的速度;

3)在数据网格系统中,由于网格环境是呈动态性的,而且数据副本的数量可达几百甚至更多,存在巨大的数据量,为了对副本进行有效管理;我们必须采用合理的动态副本创建策略才能满足要求;

4)一方面,数据网格系统中的数据量巨大,且操作频率很高,整个文件的内容会被一个操作改写。这和传统的数据库中副本同步时几个小事务的操作有着很大的不同;而另一方面,数据网格中的数据广泛分布和复制在WAN上,更加灵活,一般的保持副本一致性算法并不适用于此。

3.2在数据网格中对复制系统的相关需求

根据网络系统特点和对数据复制技术的分析,我们在使用数据网格下的数据复制系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需求:

1)动态性:在创建副本时,复制系统可以按需动态创建副本和删除副本;

2)适应性:复制系统需要考虑各种网络问题,如本地网速、用户网速以及访问失败等多种情况;

3)安全性:在创建副本时,应保证用户数据访问的安全,不让有图谋的他人进入;

4)有效性:复制系统创建副本时必须考虑资源和时间的开销,用自己能利用的资源设计出最佳方案;

5)灵活性:复制系统能够根据操作需要,灵活创建、删除和管理副本。

3.3 数据网格复制

Globus中数据管理的另一个基本服务是复制(replica man-agement),Globus中数据的复制管理主要是针对远程的大型数据库文件进行访问。replica的原意是指复制品,即在文件复制时要与其本身保持一致性。为了满足这个要求,在复制管理体系结构中,必须要有一个支持WAN的分布式数据库。这样就可以在对文件复制时进行修改。同时,在原子操作时对文件进行加密。

在Globus项目中没有采用复杂的分布数据库。Globus中的复制管理服务实际上没有按照“replica”的一般语义进行实现,而是对“replica”语义放宽了限制,对于文件的多个复制操作,Globus的复制服务不会主动执行任何操作来检查确保文件的一致性。而当用户在复制一个注册的逻辑集合文件时,则需要由操作来保持数据文件之间的一致性。

在分布式计算的环境中,有时会遇到计算失败,或网络问题,这就给我们的复制管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快速从错误中回复,并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在Globus的复制管理服务功能中只能够保证注册文件的一致性,但不能保证存储在复制管理服务中信息的一致性。

Globus复制目录服务可以使科学应用程序快速地进行数据访问,它是Globus复制管理的核。其工作原理是智能地把部分相关数据放置在离科学应用程序最近的位置。复制管理服务的功能主要包括:注册新的拷贝到复制目录中以、创建全部或部分文件集合的新拷贝、允许用户查询复制目录来找到部分或全部文件集合的拷贝。

4 基于网格环境中的数据复制具体实现

在网格环境中,我们在数据复制前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做好规划与设计。这就需要我们在设计时必须确定出需要复制的数据对象、数据库站点及类型、冲突解决方案、同步方式等内容。从而设计出一套详实并能满足实际业务需求的合理方案。在进行详细的规划与设计后,我们就可以按计划实现数据复制,具体操作如下:

1)创建数据复制站点;

2)创建组对象;

3)配置合理、详实的解决冲突方案。

下面,我们举例说明相关操作。我们会设置主控站点和共享数据表各两个,采用多主控站点复制方式。

主控站点分别为处理站点(handle.world)和解释站点(ex-plain.world);数据表分别为测区(region)和测线(line)。

1)用系统身份进行登录并访问主站点数据库。

2)为每个复制站点创建新用户,并为其授权复制管理员身份,其主要任务是负责创建并管理复制的站点,其代码如下图所示:

3)指定本站点的propagator,其主要职责是将本地的最新数据传播到其他站点上,完成任务。

4)指定本站点的receiver,其主要职责是接收其他站点上的propagator传输过来的数据,其代码如下图所示:

5)为了提高运行速度,我们需要定时清除已经加载的事务,在本例中设定每小时清除一次。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事务队列过长。

6)调度数据库链接

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法创建处理站点(handle.world)和解释站点(explain.world)。创建的过程如下:首先,需要先在各个主控站点之间建立数据库链接,我们需要先建立一个公用的数据库链接,让它为其他私有数据库链接提供服务。同时,我们需要在解释站点(explain.world)上建立与处理站点(handle.world)的数据库链接。其次,我们要为每个数据库链接定义系统调度的时间。

5 解决数据复制中的冲突问题

在进行数据库系统和应用程序设计过程中,设计者会考虑到冲突的问题,在设计时进行优化操作,但是站点之间的冲突问题并不能完全避免。一旦发生冲突,就需要采用冲突解决机制来处理,从而保证各站点数据的一致性。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5.1 查看出错命令的具体内容

当出现复制冲突问题时,我们要及时了解哪些数据容易出现冲突。在系统中,静态数据很少出现冲突,发生冲突的主要是一些变化较大的动态数据。了解这一情况之后,我们要根据情况来解决冲突问题。其方法有如下几种,方法1:建立各站点间的优先次序,在数据不一致时,系统以基准站点上的数据为准;方法2:当数据不一致时,系统以某个站点上最新更新的修改为准。

虽然数据库中提供了很多解决方案来避免冲突,如针对更新冲突、删除冲突、唯一性冲突等多种冲突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都有相应的适用范围,用户可以根据具体的业务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案来解决冲突问题。除了这些系统中的方案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自定义方案的方法来处理冲突问题。

5.2 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异

如果遇到一些查询复制出错的语句,使用人工处理同步失败时相对容易。但是当复制错误的命令很多时,就会比较麻烦,使用以上方法难以处理。这种情况下,我们一般会选择忽略失败的复制命令,然后通过比较订阅表的数据之间的差异来解决问题。

复制与创新技术 第5篇

1.1 医疗行业容灾备份的紧迫性

随着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推进,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HIS) 、检验信息系统 (LIS) 、影像信息共享系统 (PACS) 、电子病历系统 (EMR) 等广泛应用于临床, 为日常诊疗活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利性。然而, 医疗卫生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数据必须零丢失, 信息系统必须7*24模式不间断运行。如何避免医疗数据遭到破坏;在灾难发生后, 如何保护数据不受破坏, 如何快速恢复业务应用?构建容灾备份系统已经成为医疗行业人的共识。

1.2 基于日志复制技术的容灾备份现状

容灾备份的关键技术在于数据同步。Oracle做为全球知名的数据库厂商, 提供了三种基于日志复制技术的容灾解决方案:Data Guard、Golden Gate和Oracle Stream。三种复制技术比较如下表1-1所示:

可见Data Guard技术能做到数据零丢失, 具有管理简单、支持全库数据复制、能借助standby库建立数据隔离报表分离, 减轻主数据库压力等优势;并且其物理备份库日志复制效率高, 并且可对所有的DDL, DML语句进行复制, 因而是Oracle推荐的灾难恢复及高可用性的解决方案。本文也将基于Data Guard+物理Standby复制技术应用在医院的容灾备份系统建设。

2 Data Guard容灾方案分析

2.1 Data Guard容灾方案介绍

典型的Data Guard容灾解决方案中, 容灾环境的ORACLE实例实时或定时接收日志并重演该日志, 保持与生产环境的ORACLE实例数据同步。容灾中心布署等同生产中心的应用环境。一旦生产中心应用层故障, 或ORACLE实例故障或两者同时无法提供服务时, 可自动或手动转到容灾环境获取客户端所需服务。

2.2 Data Guard容灾方案缺陷

Data Guard在高可用性方面表现出色, 但其物理备用库的不足也是明显的:

(1) 数据恢复与查询服务并存冲突。备用库在恢复状态下无法提供查询服务, 须转换为只读状态才能访问, 但此时可继续接收日志, 却不能即时归档恢复。若生产端此时不幸宕机, 则备用库不得不先加载只读状态时间段的日志后才能切换接管生产端任务。这样就会造成容灾切换时间的延迟。

(2) 物理备用库不能持续提供读写状态下的服务。不能分担主库的测试、报表压力。

因而需要在Oracle Data Guard的基础上, 对其进行改进。

3 改进的容灾解决方案

本文将借助Logminer日志分析工具, 定时分析并提取主库归档日志中的DML操作, 将其网络传输并应用到新建的备份数据库2。备份数据库2就可以作为一个近实时的主库的拷贝来提供测试程序, 查询报表等任务了。

3.1 改进系统总体方案

改进后的容灾系统总体方案如下图3-1所示。容灾端建有两个备份库分别对应生产端传送来的Data Guard在线日志及Log Miner归档日志, 分别用于容难切换及查询测试, 互不冲突。

3.2 改进后方案评价

为验证本文所提出的容灾备份方案有效性, 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的性能评估。然而业界公认的异地容灾系统性能指标RTO、RPO却不易进行实际测试。因而只能根据一般软件的性能指标要求, 测试其在特定负载及配置环境下程序的响应时间和吞吐率。

3.2.1 测试环境及工具

IOmeter作为一款微软提供优秀的免费存储系统性能测试工具, 通过不同的参数设置可以模拟出存储系统在使用时的I/O性能、CPU使用率、系统响应时间。本次测试选用IOmeter1.0版本。

一台PC机 (windows xp, 2GB内存) 安装IOmeter, 作为测试控制器。测试机器选PACS服务器 (Windows Server 2003 R2, CPU为E75020 1.87GHz, 32GB内存) , 安装Dynamo负载生成器。两机器处于带宽为100Mb/s的同一个局域网内。

3.2.2 测试策略

为了测试加载异地容灾系统后对生产环境性能的影响, 可设置多种测试策略, 考察生产服务器的相关性能指标变化。测试策略分四种:100%顺序写、100%随机读写、100%顺序读、100%随机读。读写数据大小均从0.5MB倍增到64MB。

由于所要测试的PACS服务器处理的数据主要是影像检查类图像, 因而以读写数据做为主要测试方式。该院单日产生的PACS数据量单张图像大小在0.1MB~3.2MB之间, 单人次图像大小在1.87MB~15MB之间, 所有影像检查设备并行工作同时产生的数据量为61.87MB。因而测试数据从0.5MB依次倍增到64MB, 可以较为准确地模拟出传单张、传单人次以及各PACS工作站并发工作时服务器的性能。

测试步骤:由测试控制器按照测试策略, 分别向测试服务器发送负载指令。测试时间为2分钟。测试时间选在PACS服务器空闲时段, 尽可能避免实际业务操作对测试服务器性能的影响, 保障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3.2.3 测试结果分析

本次测试所设计的四种策略下, 加载容灾系统的应用服务器均取得了不错的性能。按影响程度大小来分, CPU利用率受容灾系统影响最大, 其中100%顺序写的CPU利用率平均提高了1.82;其次是平均响应时间, 100%随机读写的平均响应时间最高到达11.53ms;而I/O吞吐量几乎不受影响。同时CPU利用率受数据大小、读写方式影响较大;平均响应时间受数据大小、读写顺序随机性影响较大。

可以得出本项目的容灾备份系统方案对生产中心的性能影响总体较小, 总体性能较好。

4 实践案例

4.1 案例需求

我院作为一家三级甲等专科医院, 现有四套核心应用系统:HIS、EMR、PACS、LIS, 除LIS服务器集应用服务器与数据服务器为一身外, 另外三个系统均采用了双机热备挂载RAD5存储器的HAC架构。没有专有的数据备份系统, 只有各系统依靠Oracle数据库提供的RMAN工具做本地数据备份。

目前的架构做到了服务器、存储设备的双保险, 建设了冗余网络, 磁盘阵列存储, 操作系统自动备份与恢复、启用UPS不间断电源等措施可保障生产中心在单服务器硬件或操作系统崩溃、网络单链路不通、存储单硬盘故障、临时停电时仍能正常运行。但医院信息系统容灾备份还存在如下问题:

1、利用RMAN自动按天备份, 只能保存某一固定时点的数据, 当数据库系统崩溃需要恢复时, 将会耗时数小时甚至天的时间, 并且有可能恢复失败。且极有可能丢失最近一次备份以来的业务数据。

2、数据备份在本地服务器或存储中, 当服务器或存储硬件故障或整个数据中心遭遇灾难时, 数据将全部丢失。

3、数据恢复耗时长, 对医院信息系统的业务连续性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4、数据恢复工作需要专业的DBA现场进行, 其恢复水平的好坏取决于DBA是否经验丰富。增加了DBA工作负荷、维护难度, 还会由于备份时的误操作或漏操作导致备份副本不可用, 因此影响容灾备份工作的可靠性。

4.2 系统实施

容灾系统总体架构为生产中心四套主要信息系统产生的数据通过TCP/IP网络源源不断地传送并应用到容灾中心, 以保持两端数据一致性;该四套信息系统每天分四个时段传送归档日志并应用到备份库, 作为分担生产库负载之用;同时容灾端配备专用备份服务器, 按策略集中备份生产中心重要数据库。

4.2.1 Data Guard同步模块的实现

(以PACS系统数据库服务器为例)

首先, 生产库打开Forecd Logging强制日志模式, 并设为归档模式, 最大性能模式。执行以下语句实现:

SQL>alter database force logging;切换到强制日志模式。

SQL>alter database archivelog;--改为归档模式

其次, 配置TNSNAMES.ORA文件

指定ORA198为fal_client的SID, dg为fal_server的SID, 用于容灾切换时。在tnsnames.ora配置文件中添加

另外还需相关配置初始化参数。另外在备份库1中进行同步, 执行以下语句:

4.2.2 Log Miner数据同步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Log Miner数据同步子系统的框架图如下图4-1所示:

由控制台 (可以安装在源服务器上) 事先进行Log Miner的同步配置, 配置好源数据库、目标数据库、Log Miner同步时间等基本信息。本项目中 (以PACS数据库radinfo实例为例) , 一天大概生成3个大小约为50MB的归档日志, 因而可设为一天三个时段 (04:00、12:00、20:00, 即每隔8小时) 开启一次Log Miner日志分析任务, 这样就可以将对生产系统的性能影响降至最低。Log Miner定时读取v$logmnr_contents视图中的REDO_SQL及UNDO_SQL中的SQL信息, 通过JDBC驱动连接源数据库与目标数据库, 目标数据库依次执行传送到的SQL语句, 保持两端数据同步。

本模块的实现依赖于Oracle JDBC编程环境, 所以首先要安装JDBC驱动包, 配置JAVA运行环境。并实现JDBC与Oracle数据库的连接。然后定时加载归档日志, 运行Log Miner日志分析并生成动态SQL功能整合到JDK中, 以JDK驱动目标数据库读取并应用生成的动态SQL。

主要有四个子功能模块 (类) 组成:

(1) Init.java:程序入口方法;

(2) Sync_data.java:数据同步模式的核心类, 用于生成数据字典, 读取归档日志, 生成SQL语句传输到目标数据库并执行。

(3) Data_operate.java:操作库基本操作类。

(4) Configure.java:配置类, 配置源目标数据库、数据字典, 归档日志路径等.

5 结论

全文围绕“基于日志复制技术的容灾系统研究与应用”的建设目标, 立足该院生产活动实际, 分析容灾关键技术, 进行容灾方案改进。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 对现行业务系统基本不改动, 以较小的代价实现了信息系统业务保障的大提升, 最终取得了项目的成功。该项目对于一般医疗机构或中小型企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本文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有新意的探讨:

●通过比较深入地研究Oracle Data Guard的构架及原理, 并将其与物理备份库相结合, 应用在中小型医院容灾系统中, 具有很好的实际工作意义。

●为满足备份数据库实时可读写要求, 解决Data Guard物理备份库不可实时读写问题, 提出了Logminer+JDBC驱动包方式同步另一个备份数据库来达到需求。并对改进后的方案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及实施。

本项目实施验收以来, 运行稳定, 得到了相关人员的认可, 应用价值较高。但是信息系统容灾不单单是个技术实施范畴, 更应引起我们关注的是容灾系统的日常管理与监视工作。因而接下来我们更应加强日常的巡视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郑蕾, 翁盛鑫, 黄影.医院信息系统客户端的安全管理和实践[J].医疗卫生装备, 2010, 31 (3) :62-63.

[2]潘立江.基于Oracle数据库的容灾系统的研究[D].东营:中国石油大学, 2008.

[3]Oracle Data Guard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好的数据保护.Oracle白皮书, 2004.

易信是复制还是创新 第6篇

2013年8月20日, 仅仅上线一天的易信就攀升到了各类App Store社交类应用排行榜第一的位置, 易信朋友圈照片上传总数超过30万, 免费短信的发送量超过100万次, 电话留言发送40万条。

2013年8月21日, 易信产品总经理和他的团队成员晚上11点刚刚开完一系列会议, 他们临时决定修改一些规则, 例如在发现一些营销大号趁机乱加好友后, 易信团队将添加好友的规则修改为必须本地通讯录中有对方手机号码。在“是否要让被加好友同意才能互通信息”这个问题上, 易信的产品团队没有过多犹豫, 作为后来的追赶者, 易信必须“粗暴”一点。易信不像微信那样需要对方许可才可以成为好友互发信息, 只要知道手机号即可添加对方为好友, 而这个逻辑并不违反什么隐私底线——如果你知道对方的手机号, 本来就可以随时发短信给对方。当然, 这与微信的“保护”制度背道而驰。

易信与微信一样, 都是即时通讯软件, 可以向好友发送语音、视频、图片、表情和文字。不同之处在于:易信作为后发产品, 除了整合微信的基本功能外, 还有微信做不到的地方——易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手机操作系统平台, 可以通过手机通讯录向联系人发送免费短信, 向手机或固定电话发送电话留言。

用差异化路线对抗微信是其他互联网企业不得不走的路线, 毕竟微信太过于强大。暂不论这些挑战者成败如何, 更多的挑战行动对微信和整个行业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毕竟竞争有利于各个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从而开发出更多有利于用户的产品。

对于微信来说, 易信具有其他社交类应用所不具备的天然优势, 那就是运营商的加入。前段时间的热点话题“微信收不收费”已经证明了运营商对于这种主要靠流量的即时通讯类软件是多么的重要, 但是在简单试用易信产品的时候, 虽然感受到运营商的用心, 但是先天的用户关系链的不足, 后天所能做的无非是简化添加用户和寻找用户的步骤, 虽然也能在短时间内积累庞大的用户, 而且依靠大面积的硬广投入, 短时间的获得大量的曝光, 但是从产品的层面上来看, 易信的不足还是显而易见的。在这个相对成熟市场里, 如果无法具备颠覆的决心和勇气, 以及彻底的产品升级更新, 想要从微信身上“割肉”谈何容易。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复制与创新技术】相关文章:

数据库复制技术07-03

档案资料的复制与保密07-02

复制检测05-10

区域复制06-23

图书复制07-03

文字复制07-07

复制蛋白09-09

可复制06-06

复制型创业09-01

复制夜晚作文07-15

上一篇:基础知识教育语文下一篇:制定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