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共生范文

2024-06-07

合作共生范文(精选10篇)

合作共生 第1篇

2009 年国务院下发的3 号文件首次提出了成立“武陵山经济协作区”。2011 年10 月22 日,国务院下发了《武陵山片区区域旅游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0—2020)》,标志着武陵山片区的发展正式上升成为了国家级战略规划,这对这一地区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武陵山片区拥有着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旅游资源丰富。随着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深入开展,武陵山片区内都将发展旅游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与战略目标,区域内对旅游业高涨的开发热情,使得旅游发展竞争压力与日俱增。国内学者对武陵山区域旅游合作亦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伍鹏[1](2002)从战略思想、战略重点和实施途径等方面探讨了湘鄂渝黔边区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王兆峰[2](2003)、张海燕[2](2003)刘训华[3](2009)等探讨了武陵山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与旅游发展、旅游产业集群视角下的区域营销战略。刘长生[4](2005)认为短期内张家界是首要增长极,怀化和吉首是副增长极,但在长远看来,怀化具有成为区域旅游中心城市和增长极的潜力。尹华光[5](2005)等对武陵山民族地区的旅游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与规划进行了探讨。张英[6](2007)认为应该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的模式,推动武陵山区域旅游的发展。鲁明勇[7](2011)建立了博弈分析框架和模型,分析了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旅游主体的博弈行为,并提出了武陵山区域旅游合作的策略。王志章[8](2012)认为武陵山区域旅游合作要解决好观念创新、组织机构、地方立法、协作目标、市场一体化、协作机制与路径等具体问题。综上所述,本文引入共生理论,试图对武陵山区域旅游合作的共生系统的生成与优化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及措施。这对提升武陵山区域旅游竞争力、强化合作,实现武陵山区域内旅游合作一体化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探索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领域、新模式与新机制,使其早日脱贫致富,步入小康社会。

一、区域旅游合作的共生机理

(一)共生理论

“共生”(Symbiosis)这一概念来源于生态学。1879 年,德国的真菌生物学家德贝里(Anton de Barry)从生态学的角度提了“共生”(Symbiosis)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不同种属的生物按某种物质联系共同生活”。具体指的是不同种属生物生活在一起的一种状态,在生物的长期发展进化中,彼此走向联合,共同适应外在环境,相生相养,各自获得一定利益的关系[9]。目前,共生理论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思想和理念,已经被众多的学者所认可,并在社会诸多领域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是构成共生系统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共生界面即是这三要素相互作用的媒介。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共生是指单个共生单元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下按照某种共生模式组成的共生关系。其中,共生单元是形成一个共生体的基本物质条件,是存在于某种内在联系下的质参量,也是共生系统能量进行生产和交换的基本单位。共生模式,又称为共生关系,由共生单元之间的能量、物质和信息的联系以及共生程度逐步提高而形成,反映了共生关系对共生单元及其共生环境所起的作用。共生关系从其行为模式(Mi)来说存在:寄生共生,偏利共生,对称互惠共生和非对称互惠共生。从其组织模式的紧密程度(Pi)来说存在: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Mi)和(Pi)的不同组合可以形成以下16 种共生状态S(见下页表1)。共生环境是共生关系存在与发展的外生条件,由共生单元以外的所有因素的总和构成。

表面上看,共生关系的存在集中体现在共生单元之间复杂的能量、物质的生产与交换,实质上共生能够带来净增加的能量,在一定的共生模式下,共生单元与共生环境的共同作用结果,也是共生关系共同进化与发展的动力。 共生进化是共生模式的内在要求,从共生系统内部形成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激励的模式,促使共生体的活力进化。在这种活力进化的过程中,使各共生单元自我进化,获取比较优势,从而为共生单元和整个共生体提供良好的进化路径。相依相存、共存共荣、共同进化是共生的内在要求。一般来说,对称互惠一体化的共生模式是实现合作性竞争“双赢”和“多赢”的理想模式,是共生体进化的方向。

(二)区域旅游合作共生

1.区域旅游合作共生条件。区域旅游合作共生是指为了整体市场和总体经营的预期目标共同意愿,区域内或区域间各旅游地自愿采取的一种合作经营方式。在区域旅游合作中,共生关系由以下条件构成:(1)区域内旅游资源的具有相似性或者互补性,空间地理位置条件与联系便利;(2)在政治、文化或经济方面或者是旅游资源、产品、市场与信息等要素上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与交流,存在确定的共生界面;(3)由共生单元之间的相似度或互补度来决定区域合作共生方式。同质区域旅游地可以强化共有优势,强强联合形成规模效应;异质区域旅游地则取长补短,提升区域整体竞争优势;(4)具备良好的共生环境稳定共生模式的形成。

2.区域旅游合作的共生机制。共生机制是由共生单元之间通过共生界面相互作用演化而形成的动态过程。有利于持续稳定区域内旅游合作的共生关系发展。因此,区域内各旅游地之间应当首先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以“自主、平等、互惠、互补、互利”为原则,以“共同拥有、共同开发、互利共赢”为目标,对区域内的协调、组织和制度进行协商与谈判,构建一个为区域内各共生单位共同发展的平台,为旅游者提供和谐理想的旅游观光空间,实现对称互惠一体化的区域旅游合作共生。

二、武陵山区域旅游合作共生系统分析

(一)区域背景

武陵山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具有紧密的地缘关系和相近的人文习俗,发展水平相当、经济交往久远,是一个在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特征方面都具有较强同一性的多民族省际边际区域。根据2011 年10 月,中办发[2011] 95 号文件的界定:武陵山区系指湖南、湖北、重庆、贵州4 省(市)相邻地区的11 个地(市、州)、71 个县(市、区),国土总面积共达17.18 万km2。根据《连片特困区蓝皮书:中国连片特困地区发展报告(2013)》指出,2011 年,武陵山片区内人均GDP为11 858 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3.8%农村人均纯收入为4 132 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9.2%,按照最新贫困标准2 300 元计算,贫困发生率达到45%左右,远远高出了全国平均水平。

武陵山片区旅游资源异常丰富,山同脉、人同宗、民同俗,环境及自然资源禀赋大同小异。武陵山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民族文化景观荟萃,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被国家列为“中国旅游第一走廊区”。主要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历史旅游资源、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等。从旅游总收入占地区GDP的比重来看,张家界、铜仁、湘西州、恩施等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较好,表2 显示了2011 年武陵山片区内部分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状况。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连片特困区蓝皮书:中国连片特困地区发展报告(2013)》。

武陵山区旅游产业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厚社会文化条件,其独特的产业支柱地位使得其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发展格局也得到了优化与升级。但却由于种种原因,武陵山区独具的先天优势还尚未转化成为促进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主要优势,相邻旅游资源和主要旅游产品趋同、质量低下,缺乏产品特色等问题,也使该区域范围内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也相对较为低下。

(二)武陵山区域旅游合作共生系统的生成

共生系统生成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其充分必要条件是[10]:

1.构成区域共生体的主质参量i,j存在某种内在联系,互相兼容,并能互相表达:Zi=f(Zj)或Zj=f(Zi)。

2.主质参量i,j所生成的共生能量Es>共生生成的能量损耗Ec。

3.主质参量i,j之间同质度不得低于某一临界值。

4.主质参量i,j之间至少可以生成一个共生界面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同时相互交流的动力>阻力。

5.主质参量i,j相互占有对方的信息量,即信息丰度,超过某一临界值。

从上述的条件可以看出,对于组建武陵山区域旅游合作共生系统来说,各方的参与合作主体的主质参量、同质度(或者亲近度)、各方参与合作主体的主质参量占有对方的信息量以及合作所能产生的共生能量是生成共生系统的关键。

通过长期以来对武陵山区的共同开发,区域内各民族对多民族聚居的区域文化形成了一定的认同感。发展水平相当、经济交往久远,其本身就是一个在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特征方面都具有较强同一性的多民族省际边际区域旅游合作的共生系统。因此,如何进行紧密、高效与务实的合作,共同发展,使各方参与合作的主体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共生能量),将成为武陵山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的重要主题。

(三)武陵山区域旅游合作共生系统的优化

区域共生系统达到最佳的激励效率,共生体向对称互惠一体化共生进化,实现能量损耗最小化,共生净能量生产最大化是共生系统优化的必要条件。对于区域内各共生单元来说,意味着每个共生单位共生能量产生的效果以及共生能量损耗所产生的效果相等,即Esi/Eci=Esj/Ecj。假设在既定的二维共生系统中,一定共生界面下,主质参量分别为Zi,Zj,则生成的共生能量分别为:Esi=Si(ρi,ρj,ηi,ηj),Esj=Sj(ρi,ρj,ηi,ηj),造成的共生能量损耗分别为:Eci=Ci(ρi,ρj,ηi,ηj),Ecj=Ci(ρi,ρj,ηi,ηj),因此,共生净能量为 ΔE=(Esi+Esj)-(Eci+Ecj)(S代表既定条件下的能量产生规律,C代表既定条件下的能量损耗规律)。

共生系统优化的条件有:

运用拉格朗日乘数法可得其最优化条件:

(1)、(2)、(3)、(4)式的成立表示区域共生系统净能量生产达到最大化;(1)、(2)式表示对于任意共生单元,边际密度生成的共生能量等于边际密度生成的共生损耗;(3)、(4)式表示对任意共生单元,边际维度生成的共生能量等于边际维度生成的共生损耗;(5)式表示对任意共生单元,单位共生能量产生的效果以及共生能量损耗所产生的效果相等,也就是结构性匹配,实现共同进化的目的。因此,各经济单位主体的共生密度和共生维度的优化,以及结构调整优化是武陵山区域旅游合作优化的关键。

三、武陵山区域旅游合作共生合作对策

(一)提高武陵山区域旅游合作共生单元的主质参量,加强区域文化整合,培养共生意识

武陵文化的形成是与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分不开的,武陵民风、民俗原始纯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民族区域文化的一座宝库。实现武陵山区域旅游合作共生模式,就必须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协作,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发挥资源整合效应,同时避免重复建设与恶性竞争。立足武陵山区民族地区资源优势,自觉将旅游规划和开发建设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把土家、苗家文化抽象品牌按照市场需求和旅游要素的配套条件具体化、产品化,构建衍生出具有市场吸引力和感召力的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求新、求知、求乐、求异的文化和精神需求。依托民族地区各地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以民族文化、民族团结、生态旅游特色村寨建设为突破口,开发集自然风光、民族建筑、民俗活动、民族饮食、民族风情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或专门性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同时通过城乡文化互动平台,加大民族文化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各自的既有客源优势,成为旅游资源合作开发的伙伴,并以团队互帮互助的形式,最大范围地开展合作,将旅游与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成为相互拉动的有效平台。

(二)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共建,培养和利用有利于武陵山区域旅游合作的共生环境

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取决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和等级。根据“六中心四轴线”的空间结构规划,武陵山区域首先要加快城镇化的进程,鼓励人口向承载能力相对较强的6 个中心城市及少数次级中心城市集聚;其次要构建区域内的交通与信息网络共享平台,增强各中心城市之间的交通网络与信息的运载能力,缩短各地区的通达时间,通过增大“流空间”来填补“场空间”的不足;再次,构建区域内的“经济圈”如“张家界经济圈”、“铜吉怀经济圈”、“黔恩龙经济圈”等形成联系更为紧密的总体空间结构。

要素的流动与资源配置、价格信号的传递,市场机制往往具有明显的优势。武陵山区域旅游合作的分工与合作也可以由市场主导来完成。引导资本流入,鼓励人才流动,加速劳动力在共生界面的流动速度,优化资源配置。加强邮电通信,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使粘滞信息畅通化。信息的粘滞会弱化各参与主体之间的有效沟通,互相学习,厚化各参与主体间的共生介质,降低市场运行和资源配置效率,减少共生收益。

同时,在挖掘武陵文化的同时要保护该区域文化以及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区域内应通过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扶持政策和资金,以自然力恢复生态为主,人力种植恢复为辅,帮助该区域恢复和建设良好的自然生态植被。加大区域教育投资,不断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同时深入宣传相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让当地长期以来形成的保护自然环境习惯、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发扬光大。

(三)完善区域交通网络,畅通物流,拓展武陵山区域旅游合作的共生界面

武陵山区深处内陆、交通不便等条件始终是制约着该区域旅游业发展最大的短板。要切实培育旅游市场主体,引进一批如中旅等实力雄厚的旅游巨头企业入驻开发。按照中心城市及其卫星城市的关系,依托重点核心景区,并以之为中心,将其周边相对零散的一般景区景点串联起来,形成若干富有吸引力的旅游环线精品路线。加强旅游宣传促销,造大声势,遵循旅游客源市场培育规律,既要巩固扩大国内市场,更要瞄准港澳台以及海外市场。设计一系列主题鲜明、结构合理的旅游线路,构建一个理想的网络格局,产生巨大的集聚功能。着力开发黄金线路,进一步拓展新的旅游市场,把生态旅游、民族风情旅游及红色旅游有机融合起来,增强武陵山区旅游的趣味性,放大张家界旅游市场的辐射效应,最终形成以张家界为龙头、湘西—铜仁与恩施—渝东南地区为两翼的大旅游新格局。

摘要:生物共生与区域旅游合作之间的有机联系具有很强的一致性。通过引入共生理论,分析武陵山区域旅游合作的共生系统的生成与优化,并提出提高武陵山区域旅游合作共生单元的主质参量,培养和利用有利的共生环境,拓展区域旅游合作的共生界面等促进武陵山区域旅游合作的建议及措施。

合作共生 第2篇

多年来,不少高职院校的文秘专业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改善实验实训条件,增强了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了社会服务能力,在校学生满意度较高,用人单位也比较认可。但是,也有一些学校的文秘专业招生规模逐年缩减,文秘专业校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减少,文秘专业被边缘化了。为此,加强文秘专业建设的研究,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研究尤为迫切。

一、文秘专业被边缘化原因简析

造成一些学校文秘专业被边缘化的主要原因有:(1)社会原因。社会对职业的认知度与认可度会影响一个专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文秘专业学生女生比较多,于是秘书队伍中女秘书数量日益庞大;加之一些人认知的偏差,认为秘书就是“花瓶”,甚至是“小蜜”,这种观点事实上败坏了秘书职业的声誉,对秘书专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不利。(2)学校原因。文秘专业教师的主体是中文专业教师,他们在人文素质、语言表达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可是,技能欠缺的短板及动手能力的不足直接影响到文秘专业发展。(3)教学原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秘书岗位需要的是高素质、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相应更高。与此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手段都要与时俱进,但是,一些学校的专任教师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契合度不够,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与实际要求有一定差距。这在一定程度导致文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下降,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4)校际原因。由于一些学校对文秘专业建设不够重视,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缺乏开展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的人力、财力保障,缺乏学校之间学习与交流的机会,有的甚至连参加学术交流与研讨的机会都比较少,没有校际之间的交流、没有行业或学术团体的学习与体验,将大大影响文秘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共生理论概述

共生(Symbiosis)-词源于希腊语,最早由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于1879年提出,是指不同种属的营养性联系,是一起生活的生物体的某种程度的永久性物质联系。他指出生物的共生同竞争一样,是一个普遍现象。

20世纪50年代以后,共生理论渗透到社会诸多领域。从一般意义上讲,共生由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三要素构成。共生单元指构成共生体的基本能量和交换单位,是形成共生体的基本物质条件。共生模式即共生关系,指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相互结合的形式,它反映共生单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关系。从行为方式看,共生模式分为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互惠共生和对称互惠共生关系;从组织程度看,共生模式分为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关系。共生环境指共生关系存在发展的外部条件。在共生关系三要素中,共生单元是基础,共生模式是关键,共生环境是重要的外部条件。

共生系统是共生单元按某种共生模式构成的共生关系的集合,反映了共生单元之间的作用方式和能量互换关系。这种关系由共生组织模式和行为模式决定,随共生单元的性质和共生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它的状态变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由点共生向一体化共生方向进化,即点共生一间歇共生→连续共生→体化共生,这表现为组织化程度逐渐提高;(2)由寄生向对称互惠共生进化,即寄生一偏利共生一非对称互惠共生一对称互惠共生,这表现为共生能量分配对称性提高。虽然共生系统存在多种模式,但对称互惠共生的行为模式和一体化共生的组织模式是实现“双赢”和“多赢”的理想模式。

产业共生的作用有:(1)产业共生促进各产业的协调进化。共生过程是共生单元的共同进化过程,也是特定时空条件下的必然进化过程。(2)产业共生促进资源充分共享和合理利用。(3)产业共生促进竞争形式由“排他性”转为“排劣性”。

三、构建文秘专业校际合作机翻的必要性

文秘专业校际合作实质上是以一种开放心态,以战略联盟去实现“双赢”和“多赢”的组织目标。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共同组建的“常青藤联盟”就是战略联盟的一种形式,它以资源共享和项目合作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国外大学战略联盟是“多对多”的网状组织形式。我国大学校际合作多是“点对点”形式,这些尝试还都是本科院校的行为。高职院校尚处于探索阶段,高等职业教育还没有形成这种办学格局,办学体系还不健全,对于校际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好处还缺乏认识。

许多学校误以为新出现的专业就应该是重点专业,应该大力投资,这导致文秘专业建设资源严重不足,有意无意被边缘化,文秘专业建设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为此,需要放眼外部,寻求外部支持,通过整合资源,发挥共享性资源的效用,为知识溢出创造条件。可见,在文秘专业建设中需要加强校际合作,突出各自特色,构建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关系。这将有利于实现文秘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秘专业的校际合作可以先考虑地域合作。省城与地区级的高职院校办学各有利弊:省城具有地域优势,人才集聚与生源集聚效应明显,同样面临的压力也大,特别是省会城市房价普遍相对较高,就业压力、留住人才和引进人才的压力等也很大;地区级城市吸引力相对较弱,但是,具有“小区域”比较竞争优势,资源相对集中,房价较低,生活成本比较低,但专业建设的信息、师资水平等方面相对处于劣势。

高职院校之间在生源、项目、师资等方面竞争十分激烈。事实上,竞争与合作是组织之间两种特定的关系形式,也是专业建设与发展的两翼,竞争就是博弈,有零和博弈,也有互惠多赢博弈。因此,校际间开展富有智慧的合作,采取科学的合作策略,可以优化配置,获得规模效益,有利于实现错位竞争、差异化竞争与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整合文秘专业建设的优质资源,提高文秘专业教育资源的利用率。认识到这一点,就可以实现高职院校间的互利互惠和跨区域教育资源的共享,实现教育资源逐步优化配置,进而形成一批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跨区域的高校文秘专业发展集群。

四、共生理论视角下构建文秘专业校际合作机制的对策

(一)转变思路构建组织保障体系

从共生理论的视角来看,校际合作涉及两个组织的资源整合,是复杂种群之间的信息传递、物质交流与能量传导,需要采取合作共生的模式,优化合作环境,最主要的要提倡区域协作精神。平等合作、互惠互利是文秘专业校际单元共生的重要支撑。合作是共生的本质特征之一。构成共生关系需要具有相互兼容的内在性质和某种时间或空间上的联系,为此,共生关系的形成必须依赖组织的保障,应有稳定的共生界面,形成共生机制,促进共生单元之间物质、信息、能量的联系和共生度逐渐提高。从目前的状况看,一体化共生是理想的组织模式之一。一体化共生指共生单元之间具有稳定的主导共生界面和支配介质,形成了具有独立性质和功能的共生体,存在着双向的利益交流机制,共生关系稳定。校际合作组织可以由两方学校文秘专业所在二级学院统一组建,以充分发挥文秘专业校际合作的机制作用,推进两者之间的深度合作,使其合作功能不断发挥;另外,利用文秘专业委员会的组织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选择适宜的共生模式

共生模式又称共生关系,是指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相互结合的形式,它既反映共生单元之间作用的方式,也反映作用的强度;它既反映共生单元之间的物质信息交流关系,也反映共生单元之间的能量互换关系。共生关系需要在给定的时空条件下,需要有资源整合的载体与媒介,或者说需要构建共生关系的运作模式,对称互惠是理想运作模式,因为对称互惠共生状态是最佳激励兼容状态或最佳资源配置状态。共生过程是共生单元的共同进化过程,也是特定时空条件下的必然进化。“共同激活、共同适应、共同发展是共生的深刻本质。共生为共生单元提供理想的进化路径,这种进化路径使单元之间在相互激励中国共产党同进化。共生强调了共生系统中的任何一方单个都不可能达到的一种高水平关系。”

构建文秘专业校际合作机制的目标是,以各校文秘专业特色为基础,协调组织好文秘专业建设,促进要素资源的优化和配置,并以整体优势参与对外竞争。合作机制的构建要实现制度环境建构层面上的合作。合作机制主要有:(1)联动机制。在运作中,通过一方率先试行,然后逐步总结经验,将成功经验和做法推广到各成员院校,以达到在相似的重大改革举措方面实现联合互动。(2)互补机制。一是指在师资、教材、设施上实行内部有偿和协商的互补,以达到教育资源的合理共享和配置;二是指在办学理念、管理制度、信息资源等方面互补与共享。(3)协同机制。对区域内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科研、教学课题等联合协同攻关。

(三)共同探索合作内容

为确保文秘专业校际合作顺利实施,合作各方必须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比如校际专业合作委员会。委员会由合作各方院长担任主任,具体联系合作事宜的二级学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担任副主任,委员由各学院办公室负责人组成,处理合作过程中的各方协调事宜,建立沟通渠道。主要合作形式有:(1)互补性合作。主要通过合作,实现院校资源的交换和互补,获得开展相关功能活动所欠缺的资源或条件。这包括:①共享实训基地。②联合开展师资培养,挂职锻炼、兼职兼课等。③开展文秘专业建设行动研究,提出当前需要深化的重要内容,共同开发特色课程,编写特色教材。④强强联合,在实训基地的基础上,组建校际技能队,参加全国或世界性技能大赛。(2)拓展性合作。主要通过资源或力量聚集,共同推动一些新的项目或开拓新的领域。在当前高职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文秘专业要敢于解放思想,寻找新的思路,寻找可行性合作项目,进行可持续合作的制度设计,构建良好、稳定、科学的合作机制,共同拓展发展空间。

(四)创新校际网络合作模式

合作共生 第3篇

摘要:针对陕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成长目标推出陕西区域旅游合作共生组合模式设计。在共生理论视域下提出“旅游产业组合共生”观点。目的在于凭借旅游区域内在性质兼容以及存在时空联系的旅游地平台,在同一共生环境中通过交互式作用协同运营,达到区域整体旅游业均衡发展的格局。

关键词:共生理论;旅游合作;价值链分析

在旅游市场需求由大众旅游时期的大规模标准化向个性化、定制化方向转变的今天,原有的通过对提供食、宿、行、游、购、娱等要素的企业实施后向一体化来保障供应的发展模式已陷入了困境,大而全的“纵向一体化”旅游企业机构的臃肿,信息传递的滞后,难以迅速响应灵活多变的市场需求,从而失去市场机会。因此,目前陕西区域旅游合作关键是要对在链上企业之间建立战略联盟,使链上节点企业达到同步协调运行,实现技术、信息、组织、决策的集成,达到既发挥资源效益取得低成本和低风险效应,又满足顾客定制化与时效,陛要求的目的。把共生组合视为一个完整的动态系统加以分析,重视各子系统之间的关联作用,力求全局优化。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的成长,存在于一个开放的系统,系统内各旅游经营企业的“定位”及其内部功能结构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都会直接影响到区域旅游企业空间竞争的态势。

一、陕西区域旅游合作共生机制的理论支撑

在旅游市场需求由大众旅游时期的大规模标准化向个性化、定制化方向转变的今天,原有的通过对提供食、宿、行、游、购、娱等要素的企业实施后向—体化来保障供应的发展模式已陷入了困境,大而全的“纵向一体化”旅游企业机构的臃肿,信息传递的滞后,难以迅速响应灵活多变的市场需求,从而失去市场机会。因此,目前旅游产业集群关键是要对链式组合进行管理,在链上企业之间建立战略联盟,使链上节点企业达到同步协调运行,实现技术、信息、组织、决策的集成,达到既发挥资源效益取得低成本和低风险效应,又满足顾客定制化与时效性要求的目的。把链式组合视为—个完整的动态系统加以分析,重视各子系统之间的关联作用,力求全局优化。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的成长,存在于一个开放的系统,系统内各旅游经营企业的“定位”及其内部功能结构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都会直接影响到区域旅游企业空间竞争的态势。对于区域旅游产业而言,必须开展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优势叠加,以增强区域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通过构建共生组织的条件、模式和共生组织的功效,并且利用景地生态位、环境功能区位将旅游产业集群链式组合的维度分解区域旅游的功能资源维度、组合要素维度和目标市场资源维度,使旅游产业集群在链式组合的维度上重叠,形成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的功能网链。

1.大旅游产业集群链式组合组织行为特征产业链是以市场前景较好、产品关联度较强、辐射和带动能力较优的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为链核,以产品技术为联系,以资本为纽带,上下连接,向下延伸,前后联系形成链条,由经营机构的单体优势就转化为—个产业的整体优势,从而形成这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旅游产业的整体优势建立在更大范围的、更多种类的产业资源和核心能力的基础上,在产业层面上建立更高更广的战略视野,谋求在更广泛的资源和能力基础上构建、维护、优化旅游产业链,打造旅游产业优势。在谋求产业链的优化协同和系统运营中,目标设计为:(1)追求产业链的共同利益最大化;(2)保持持续性的产业链各环节、各企业的持续、有效的协作;(3)管理和维护产业链中的共同资源(4)在产业链的发展中增强自身的优势和竞争能力。旅游产业成长过程的整体陛和组合性、产业范围的宽泛性、产业结构的层次性、产业关系的关联性,使其具备了集群形成内在机理和外在衍生机制。因此,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的链式组合是由旅游要素企业、关联企业以及辅助企业和相关机构,围绕优势旅游资源或区位条件优越的旅游目的地而形成的空间地域集聚体。从资源禀赋角度扫描,区域旅游产业集群是按链式组合的有效方式,将区域的旅游产业要素有效链接,形成最具有竞争优势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表现为在旅行社、饭店、餐饮、旅游景区、旅游交通、旅游商店等行业之间形成的链条关系。从经济系统角度来看,旅游产业集群融合了旅游产业和产业集群的理念与机制,以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为基础,以核心旅游产业为支撑,形成的多层次、多结构的旅游经济活动地域系统和旅游企业战略合作伙伴,具有鲜明的产业集聚优势和带动辐射效应。

2.时下国内外的区域旅游合作研究集中在区域合作组织行为模式上,如有的学者将区域旅游合作归纳为三种模式即水平合作、垂直合作和交叉合作。经过共生模式,各共生单元之间互相协作,区域内各旅游经营主体将自身纳入互动的链式组合轨道和共生的旅游资源合作共存圈,减少因利益而引发的对抗心态,产生和谐的共生效益,形成一种生物般的相依生存和植物的竟向生长的态势。在链式组合共生理论背景下,优势互补、和谐共生是实现区域内不同旅游地协作关系的前提。在区域旅游产业共生链条中,旅游共生单元是基础,旅游共生环境是外部条件,旅游共生模式是关键。旅游产业链内任何共生关系都表现为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相互作用的系统动态特征。由于区域旅游产业共生单元之间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方能提升区域整体的旅游核心竞争力。

二、陕西区域旅游合作共生机制的构成条件

秉持链式共生理论,构成共生关系的条件包括;共生体必须具有内在性质的兼容以及某种时间或空间联系在给定的时空条件下,共生体之间应存在某种确定的共生界面共生单元之间按某种方式进行的物質信息和能量的交流,由共生单元内在联系的亲近度、同质度或关联度所决定。共生稳定与否取决于共生的内部结构,即对称性分配和稳定匹配。前者指对称最优激励兼容状态,后者指亲近度最高的同类单元或关联度最大的异类单元之间共生最稳定共生关系的选择和共生环境的培育对于链式共生关系的持续稳定发展形成价值坐标。旅游合作共生机制的构成元素为①不同旅游地经营主体的旅游资源的相似性或互补性以及空间的接近性或联系的便利性②不同旅游地经营主体存在文化,资源、市场等要素上的关联性,旅游流对区域旅游地的认知程度较高④同类旅游的经营主体相似程度或异类旅游地的互补程度决定共生方式,同类旅游地之间强化共同的优势,提高旅游产品层次,在合作基础上重新分工定位;异类旅游地之间优势互补。这种共生既可以是区域内不同旅游地之间的横向共生也可以是旅游产业要素的纵向共生或者是旅游地和产业要素的混和共生,既可以强强技术互补合作,也可以强弱资源与资金、技术合作或弱弱联合开发;④明晰链式共生单元利益共享和义务共担范畴,链式组合共生圈内各经营主体行业自律,使角色分工精细,组织架构精准,市场运作行为精益。

链式共生机制的共生关系形成后,共生界面会演化成共生通道,这种通道的存在是共生机制建立的基础,因此区域旅游共生机制应达到区域旅游的整体发展环境的优化。按照比较利益的原则进行合作,

通过区域旅游要素流动实行互补,完善协调机制、制度和组织,形成统一的区域发展规划,从而实现区域旅游的对称互惠一体化共生。区域旅游产业的—体化共生设计使共生单元之间具有稳定的主导共生界面和支配介质,形成了具有独特性质和功能的共生体,存在全方位的交流和相互作用,共生关系稳定。区域旅游一体化共生的链式组合使区域旅游地之间,出于对整个或局部)市场的预期和总体目标的实现,自愿通过市场主导共生界面,通过文化资源或组织设计,自愿入位,合作到位。其发展实质是区域旅游竞争和合作的耦合联动。表现在:①区域旅游地在空间形态上聚集,成为各种旅游要素流动枢纽和旅游产品创新的孵化器;②突破行政区域界限,在区域背景中实施资源整合;④实现旅游商品和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及客源、品牌共享;实施信息教育、培训、研发的共享;④完善区域旅游产业体系和产业链;⑤加快旅游通道和服务设施的配套与衔接。

一体化共生现是陕西区域旅游合作共生机制最理想的思维设计。在这种理念操作之下定格了区域旅游产业共生系统进化的基本方向,其主导思想的价值链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同时也是最佳激励兼容状态或最佳资源配置状态。具体的说,就是区域旅游地在承认竞争和利益冲突的前提下,在强调差别化战略的同时,主张将局部的对立变成更大空间的共存,着眼于发展和保护共同优势,强调从竞争中产生新的、创造性的伙伴关系,扩大各自的共享领域,通过内部结构的重组和功能的创新,重新塑造独特、不易模仿的战略资源和竞争能力,强调通过利益的共享和义务的共担,在市场这一共生界面中共同进化、共同发展、共同适应,寻求双方或多方的共存共享和互惠共赢,构筑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从而获得任何单个一方无法达到的高水平和整体的最大利益。

三、陕西区域旅游合作共生机制的价值链分析

1.区域旅游合作共生的实体规模的价值优势:①成本优势。在旅游产业中,实施共生的各经营主体之间实行一体化的开发,共享资源、技术、品牌、销售渠道,或者通过重构旅游中间商价值链、旅游业价值链、销售渠道价值链、旅游者价值链来整合资源,从而获得成本优势。旅游经济主体之间通过共享资源设施,实施一体化的开发来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单位成本;通过开发旅游线路和交流经验以获得学习效应来提高效率,从而降低开发成本;通过共享品牌形象,共享‘销售队伍、销售渠道来降低广告费用和销售成衣通过与其他旅游相关企业共享市场,实现旅游客源交汇来使成本内化,从而降低交易成本。②协调共生。旅游产业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决定了旅游六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六要素中的每一要素的生存和发展都以其它要素的生存和发展为前提,任一要素的超前或滞后都将影响到其它要素的发展。因此,共生战略可有效地促进旅游经营主体的协调发展,共同构筑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④资源互补。共生可将具有不同优势的旅游经营主体整合在一起,让各经营主体贡献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形成超常竞争力。一个旅游经营主体不可能拥有在市场竞争中所要求的全部资源,且资源在旅游经营主体之间的配置处于不均衡性。因此,在资源层面,一个旅游经营主体或拥有某种优势,或存在某种不足。而通过与其他经营主体的共生,则可将各个旅游经营主体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对于相似的旅游资源产品,通过整合能够将旅游产品做大、做精,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对于互补的旅游资源产品,通过共生,可避免重复建设,恶性竞争。④获得歧异性优势。旅游产品吸引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歧异性。一个旅游经营主体只有通过产品功能的完善、与众不同的服务方可获取这种优势。如旅游社与旅游景区合作开发旅游线路以完善产品功能旅游景区之间通过联合来大大提高旅游产品的特色性;饭店、旅行社、景区之间合作开发旅游电子商务,以获得独特性优势;饭店与旅行社、航空公司等企业共享销售队伍、分销渠道,使旅游者出门旅行更加方便并能够得到更好的服务。⑤增强抗风险能力。旅游经营主体通过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形成较大的虚拟组织,以虚拟的组织模式变“零散弱小的船只”为强大的“航空母舰”,以提高旅游经营主体抗冲击的稳定性。所以实施共生战略,一是可与合作伙伴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拓展经营范围,分散经营风险;二是能够以更为广泛的网络掌握更多的市场渠道,平抑市场风险。

合作共生 第4篇

关键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习模式

1 引言

多年的教学经验使笔者总结出:必须是对学生学习方式产生有益影响的课堂教学才能算是成功的教学。因此, 笔者以为, 帮助学生构建自主与合作的学习模式才符合课程改革的真正需要。这一模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技能, 从而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自主与合作, 是互相独立又相互依赖的共生关系。

2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概述及相互关系

2.1 自主学习概述

Henri Heloc在1979年提出的“外语自主学习”的报告成为了讨论语言自主学习的基础文献。Holec将自主学习定义为“自己主宰学习的能力”, 即“能够就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决策的能力, 包括确定学习目标、内容和进度, 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 监控严格意义上的语言学习的过程 (包括学习的节奏、时间、地点等) , 评估已掌握的知识。 (Holec, 1981) Holec的观点得到了其他语言学家的认同。例如David Little也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力, “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必须具有独立性, 善于进行批判性反思, 敢于做出决策, 并能独立采取行动”。 (David, 2009) Littlewood则将学习者自主定义为:“学习者不依靠老师而使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Littlewood, 1999) 由此可见, 自主学习指的是一种学习能力, 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根据学习内容制定学习计划, 并且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 选择相应的学习材料, 正确地评估学习进度, 调节学习策略的一种具有自我决策、自我反思的一种能力。

2.2 合作学习概述

合作学习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学等理论为基础, 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 在教师的指导下, 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 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 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 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Johnson (1994) 指出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包括积极相互依赖、个人责任感、促进性的面对面的互动、社交技能与团体历程等五项。 (林新事, 2008)

2.3 相互关系

由此可见, 自主与合作, 是互相独立又相互依赖的共生关系。两者的契合点体现在它们都强调了“责任感”和“互赖性”。自主是合作的基础, 没有自主的合作是依赖;自主需要合作的支撑, 合作学习确保了学习者自主活动的实现。两者有机结合, 建立在以学习者发展为本的基础上, 体现了个性与社会性的和谐统一, 是促进学习者主体发展的重要条件, 符合教学规律。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在相应的外语学习条件下存在着既统一又独立的辨证关系, 它们具有:独立性、补充性、相互带动性的特点。 (雷春华、饶振辉, 2006) 学习者具有各自不同的学习风格, 同时为了培养学习者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该重视学习者的独立性, 提倡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中引入合作学习, 在自主学习展开阶段, 遇到问题时, 可以通过向他人求助予以解决问题;在自主学习评价阶段又可通过同伴评价、同伴反馈等形式, 促进学习主动性, 减少自我僵化。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结合, 以合作学习带动自主学习的发展, 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主动性, 参与性, 有助于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

3 自主与合作相结合学习模式的实施

“自主与合作相结合学习模式”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进行:课前预习阶段——自学质疑、提出问题;课堂检查阶段——相互讨论、合作探究;课后巩固阶段——反馈评价、巩固拓展。下面结合大学英语精读教学实践谈谈这几个阶段的具体实施。

3.1 课前预习阶段

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会学习”的能力。课堂“教学”是为了课外的“自学”, “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运用已有的学习方法去尝试、去体验, 养成自学习惯, 形成自学能力, 将使其受用一生。为了引导学生培养自学能力和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课前预习阶段, 教师可以给出简要的自学提纲。如要求筛选出6个重点词语, 并列出词典所给例句, 然后结合词典例句造句, 筛选出5个经典句式, 可以或分析结构, 或改述, 或翻译, 后模仿例句造句;进行篇章结构分析, 拟出文章的大纲。这一阶段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

3.2 课堂检查阶段

在这个阶段, 可以采取各种各样的分组形式来实现合作学习。如“组合学习” (Jigsaw) , 这是由Elliot Aronson和他的同事提出的一种方法。学生被分成五到六人组成的异质学习小组。学习材料以文本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每个学生都要负责材料中的一些部分。来自不同小组的成员共同研究一个问题, 他们组成专家小组, 在这个问题上互相帮助。当这些专家小组的学生回到他们原来的小组时就可以带回所学的东西。在原小组的聚会和讨论之后, 学生们要独立参加关于学习材料的测验。 (蒋名平, 2006) 结合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例, 笔者以为这个方法可以如下方式进行:学生在第一次分组后, 每个组各自负责两到三个段落 (以段落长短来定) , 本组每一个成员都有机会分享其在预习阶段所学习的词汇、短语及句子, 交流整个篇章结构的安排;然后重新分组, 在第二次分组时, 每个组员分别来自之前的各个小组, 每个成员负责讲解在之前的分组里所负责的段落;接下来, 教师收集各小组需要教师辅助解决的问题, 全班共同讨论并予以解释;最后, 学生当堂完成教师提前准备的小测验, 包括选词填空、短语造句, 将课文小结补充完整等。

除此之外, 还可以采取“团体探究” (G r o u p Investigation) 的方法。这种方法最初是由Herbert Thelen提出的。后来, Sharan和他的同事进一步发展和精炼了这种方法。通常把班级分成五到六人组成的异质小组。学生选择学习的主题, 在探究中发现、选择进一步的主题, 最后进行准备并向班级呈现一份学习的报告。仍以大学英语学习为例, 每个新学期开始, 学生被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 (小组数量由教材的所学章节决定, 也就是说有几个章节, 就分成几组) 。教师要求学生以课本各单元的主要话题为主题进行调查探究。在这个阶段, 教师应该予以协调, 确保每个组负责不同的主题。学生可以选择每个主题的一个或几个不同的侧面开展研究, 并写出书面的研究报告, 并以值日报告 (presentation) 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汇报, 可以使用PPT辅助进行。这种形式有助于学生多角度的看待问题。通过寻找、查阅、摘录、选择、分析并综合所获信息从而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同时, 拓展知识, 开阔眼界, 培养人文素养;最后, 有利于学生培养调查研究并陈述问题的能力。

3.3 课后巩固阶段

课后巩固阶段首先鼓励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进行自我及同伴评价。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设计一个目标检测表。《体验英语》的课后评价表可予以借鉴。以体验英语第三册第一单元为例:

从A到E进行评判:A代表“非常好”;B代表“好”;C代表“一般”;D代表“不好”;E代表“很差”。

A B C D E谈论有关环境的话题

A B C D E理解两篇阅读材料

A B C D E使用新学的词语及短语

A B C D E解释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A B C D E练习猜词策略

A B C D E练习翻译技巧:引申法

A B C D E应用文写作:邀请信

A B C D E结合图片和介绍谈论大熊猫的处境

如果自我评价为C或更低的级别, 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解决:

(1) 访问体验英语网站获得更多信息;

(2) 复习自己认为有难度的部分;

(3) 寻求老师的帮助;

(4) 寻求其他同学的帮助或者组成学习小组巩固所学。

4 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

由以上的学习模式可以看出:自主与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中,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独立自主地学习。并且使用合作技巧相互帮助相互促进。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 起组织、参谋、督导、调控和评价的作用。在课前预习阶段, 教师主要起着引导作用, 如帮助学习者明确学习的主要内容;在课堂检查阶段, 教师起组织、参谋的作用, 如将学生进行正确合理的分组, 同时教师是讨论对象以及咨询对象, 参与小组讨论, 答疑解惑;在课后巩固阶段, 教师起着督导、调控和评价的作用, 如教师帮助学生了解每个评价级别相对应的所达到的学习水平, 监控学习者进行自我及小组评价, 引导学生学会对本单元的学习进行反思, 查遗补漏, 明确下一步的学习目标。

5 小结

本文结合大学英语精读教学实践探讨了在课前预习阶段、课堂检查阶段和课后巩固阶段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模式。目的在于既帮助大学生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增强他们学习的自我意识, 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意识到自己如何决策、如何评价学习过程, 从而促使学习者个体内在发生变化, 实现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同时增加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交流机会, 学生逐步学会与人沟通、合作的技巧, 提高交际能力;提高学生课堂主体参与效率, 增强学习密度。总之, 自主合作的高效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 又有利于学生形成合作共赢的意识, 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David, Little.自主学习方法与途径[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9:4.

[2]Holec, 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Press, 1981:3.

[3]Littlewood, W.Defi ning and developing autonomy in East Asian contexts[J].Applied Linguistics, 1999 (1) .

[4]蒋名平.合作学习理论及其实施策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6 (24) :5.

[5]雷春华, 饶振辉.谈外语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辩证关系[J].文教资料, 2006 (24) .

共生理念基础上的家校合作改革构想 第5篇

【关键词】共生理念 家校合作 改革构想

引言: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学校与家长必须采取紧密的合作。本文主要通过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共生理念基础上家校合作改革的方法。

一、现阶段,家庭与学校合作存在的问题

1.互相合作的意识不够

很多家长认为我把孩子送进学校,交了学费。这样教育孩子就是学校的全部责任了,小学的教育有很简单,因此对孩子的关注程度就不够,根本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对于孩子同样重要。学校则认为学校只要做好校内的教育就可以了,其他的时间就是家长的责任。有的学校甚至仍是应试教学,一味地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包括部分家长、教师都是只注重成绩,将目光都放在孩子的成绩上,忽视其他方面的教育。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意识也很贫乏。作为教师,有时家长的到来会增加自己压力,甚至于产生恐惧,生怕自己被家长找到毛病。所有会有躲避的意思在里面。

2.合作方式单一、内容低层次

很多学校和家长的合作仅仅是“校讯通”,或者是每个期末的家长会。“校讯通”的作用是为了更好的使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方便了解学生的动态。可是实际情况却不然,“校讯通”只是用了提醒家长学生的作业是什么,成了家长督促学生完成作业的工具,失去了更多的用处。学校与家庭互相交流的是孩子全面发展的内容,如学习成绩、兴趣爱好、身体及心理健康、品德素质等,而不应该仅仅是学习成绩。但是现实情况就只偏重于孩子的成绩。有些教育观念的差异是造成学校与家庭难以合作的重要因素。有些学校会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根據孩子的兴趣开设兴趣班,例如小书法家班、舞蹈班、朗诵班,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然而有些家长并不理解,甚至于非常反感。觉得这是浪费时间,影响孩子的学习。这些都是在前期缺乏与家长的沟通造成的后果。有些家长会也变了性质,成为教师向家长的通报会。只是老师在讲台上说,家长在下面听,气氛很是沉闷。家长根本无法全面的在家长会中了解自己孩子的在校表现,因此,也无法提出自己的意见,降低了家长会的意义。

3.合作不紧密

很多学校与家长的合作都是间歇性的,例如,每学期期末的家长会,寒暑假开学典礼,仅此两次。这样根本无法提高合作的有效性。

二、家校合作的改革构想

随着教育的进步,“共生理念”的提出,是更多的家长、学校及教师意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紧密结合,是提高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1.加强制度建设,使学校和家庭的合作规范化

“无规矩不成方圆”,家校合作存在不规范的问题,没有好的规范制度。因此,为了更好的开展家校合作,学校应该规划出一些了的章程制度出来。将合作的时间、方式、内容详细地列出来,并且将其列入学校的日常工作中去,加大重视的程度。

2.转变观念,转变角色

学校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不能单纯、一味的追求学生的成绩,增强家长与学校合作观念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学校、家长、学生三方地位的平等是开展好家校合作的前提。学校首先要确立好自己组织者的位置,加大对家校合作的宣传力度,给教师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后台支持,使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充满自信与力量。家长是家校合作的参与者,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到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去,在活动中的变现也是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的。有些家长甚至于也可以成为个别学生的辅导老师,给他们“开小灶”,这样可以拉近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是家长对老师这个职业有更多的了解,减少家长与教师间的隔阂。教师是家校合作的策划人,应该更加努力做好每次活动的准备工作。要努力做好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工作。

3.拓宽合作渠道,合作方式多样

a.利用网络资源

学校可以和家长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微信群,qq群,同时也要加入各科老师,这样在课堂外也可以更好的联系。在群中,老师可是不时地更新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技巧。家长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教育心经。

b.成立家长小组

可以根据班级成立家长组。选取时间充裕的家长担任主要成员,方便学校与家长长期的合作。家长组的成员作为纽带,向家长传达学校的动态、学生的变化,同时也搜集家长的不同意见和建议,督促学校自身问题的完善。

c.定期举办家长会、家访、联谊会等。这些活动不单单是教师向家长回报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做到每期活动定一个主题。例如新春联谊会,教师可以提前和家长组的成员沟通,请他们也参与其中,出一些节目与学生进行比赛,挑选一些成员担任评委。这样可以更好的沟通、联络感情,也使得合作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容易吸引家长的兴趣,调动积极性。

总结: 家庭与学校合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要求家长、学校、教师三方共同努力。在合作过程中要平等、关怀、多元的进行,这样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更加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李松涛.基于共生理念的家校合作改革构想{J}.教育科学,2013,29(5):14-16.

合作共生 第6篇

关键词:地方高师院校,农村中小学,教师,合作共生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开宗明义, 为我们阐明了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教育之本在教师, 强国必先强教, 强教必先强师。而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村人口众多。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村的教育质量水平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就此我们不难看出, 农村教育的重中之重在于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

一、农村师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教育观念比较落后

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指教师对教育的理解, 包含教师观、教学观、学生观等各个维度, 其中隐含着各种价值判断。教育是用言语和行为来从事的影响性活动, 因此教育观作为指导性思想可以说是教育工作者的头等大事, 是有效地从事教育工作的必要前提, 具备先进的教育观念是每个教师应当具备的素质。但是, 与城市教师相比, 农村教师的教育观念相对滞后。在教学目标方面, 对知识目标比较重视, 而对学生能力发展, 身心素质的整体

来发展本国音乐。而事实往往是学习者在没有任何音乐理论知识的情况下就开始学习西方音乐理论体系,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 学习者可能会接触在一些关于中国五声音阶的知识, 但也只是在简单了解的范围内, 并没有学到相关理论来源、理论体系, 以及相关文化背景, 导致学习西方音乐的学生缺乏对中国音乐文化、理论的认识, 这是一种教育的缺失。

我国普通高校音乐专业教育首先要牢固地建立在民族音乐教育基础上, 在中国文化大背景下, 找到有民族音乐文化的办学特色, 因此, 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应进一步完善培养目标, 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建立完整、全面的民族音乐教学、教育体系。其次, 在学习国外音乐体系的同时加强对民族音乐理论教学, 在民族音乐理论教学基础上逐渐转变到西方音乐理论体系教学内容, 这样可以使民族音乐文化得到最大化的发展与继承。

参考文献:

[1]杨立梅《柯达伊音乐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7第27页.

[2]杨立梅《柯达伊音乐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7第9页.

发展考虑较少。在学生观方面, 仍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者, 而忽视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在教学评价方面, 过分重视甄别和选拔功能, 对激励和发挥功能认识不足。

(二) 知识结构不合理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承者, 是学生提高认识、发展智能的引领者。系统地掌握科学知识, 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 合理的知识结构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在当今信息化、现代化、专业化的时代, 农村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造中, 应该主要包括本学科的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相关人文社科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然而这些知识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比较相差甚远。

(三) 教育能力水平低

教育能力即教师从教的基本能力, 是教师圆满地完成本职工作的专业本领。包括了解学生及与学生交往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管理组织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等。调查表明:44.9%农村教师最缺乏的教学技能是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 27.2%的农村教师最缺乏的教学技能是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相应教学策略的能力, 49.5%的农村教师只能使用幻灯和投影进行教学, 还有24.9%的农村教师没有尝试过信息化教学, 仅凭借经验进行教学。

此外还存在老龄化现象严重, 代课教师数量多, 教师队伍不稳定, 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专业化程度不高, 师资队伍学科结构不合理, 教非所学现象普遍存在等诸多问题。

二、问题消解策略——地方高师院校与农村中小学合作

(一) 高校与中小学合作的历史演进

美国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教育研究最早于19世纪末开始。1892年哈佛大学校长查尔斯·埃利奥特担任主席的“十人委员会”曾发布声明:“应由大学不同学科的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共同组成一个委员会深入中小学, 对其教育教学计划进行研究指导, 以确认相关学科教学的限度、最好的教学方法、每门学科教学最佳课时配及最佳学生评价方法。”美国1983年《国家处在危险之中》等有关教育质量的报告使理论者与实践者都面临社会巨大压力。80年代中期以后如何提升教育质量成为又一重要话题。其间, 第一个建议教育学院与中小学一起合作培养教师的概念开始形成, 一个由近100个主要大学的教育学院院长组成的团体——霍门斯

[3]杨立梅《柯达伊音乐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7第39页.

[4]杨立梅《柯达伊音乐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7第40页.

[5]杨立梅《柯达伊音乐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7第53页.

[6]杨立梅《柯达伊音乐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7第40页.

[7]杨立梅《柯达伊音乐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7第79页.

[8]杨立梅《柯达伊音乐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7第54页.

[9]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7年.

[10]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年7月.[11]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年12月.作者简介:

秦芹, 哈尔滨, 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音乐美学、音乐教育。

团体形成。他们有志于改进教师教育。这个团体成员同意建立一个与各自教育学院相联系的“专业发展学校”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 PDS) 。使中小学教师和行政领导与大学教师建立伙伴合作关系以改善教学和教师教育。差不多同时, 最著名合作案例是由古德莱德主持的“全美教育变革院校合作网络”此“网络”由不同地区院校协作伙伴关系共同组成, 其中每一分支至少有一所大学 (教育系或教育学院) 与地方十几个学区的中小学共同构成。古德莱德建议, 为了同时更新中小学校和大学教育学院而建立伙伴学校。在他的《为了我们国家的学校》著作中, 古德莱德表示了对传统教师教育方法的关注, 呼吁职前教师教育专业计划应有更高的标准、更多的现场经验, 以及在大学和公立学校之间有更多的合作。

(二) 地方高师院校与农村中小学的内生要求

地方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往往定位于基础教育领域, 农村基础教育中教师的缺口又直接面向地方高师院校, 这就内在地将地方高师院校人才培养与农村中小学教师联系在一起。共同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 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成为两者合作的基础。同时质量与素质的提高也地方高师与农村中小学共同承载的责任。

教师工作本身具有研究性质。而研究中最为重要的一对关系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地方高师与农村中小学的合作研究则给教师教育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结合而产生的困难提供了绝好的解决路径。可以说, 在某些情况下, 没有这种合作关系, 就无法开展重要的研究项目。简言之没有这种合作关系, 大量的教育科学研究很可能是零零碎碎的、机会主义的, 而教育家们也不大可能用科学知识去改善他们的实践。”在这样的合作中, 理论研究与实践不是在矛盾冲突中彼此消耗, 而是各自在保持自身特质的互动中, 以一种“双螺旋”结构紧紧缠绕在一起, 共生共长。形成一个“研究—实践共同体”。理论在共同体中创生, 并不断地汇入生成过程中的实践之中。生成中的实践在理论的渗入中不断调整。而不断调整的实践又再一次丰富和促进理论的进一步生成。由此, 展现出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持续不断地循环互动、相互建构、互动生成的关系图景。

内在要求的一致只是为合作提供的基础, 还要分析合作的优势和条件。中小学教师拥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 大学学者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 二者的结合被看作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三) 合作优势

环境条件优势。真实教育教学情景能促进教师的情境化理解。当研究基地从实验室转移到了学校和教室里, 使得研究更加真实可靠, 有更高的效度。同时吸引双方的就是这种合作带来了一种双向流动, 一方面研究给实践提供指导, 另一方面在实践中产生的知识和智慧又丰富了研究。

大学教师优势。大学教师具备丰厚的教育理论基础和及时获取新知识的优越条件, 能立足高度、广阔审视、深度分析、凝练思想、阐述概念、搭建框架的能力较强, 具有敏锐发现问题的洞察力和运用相应理论研究问题的能力。因而能给中小学一些新思想、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新的发展思路和研究问题的策略及方法。

农村中小学教师优势。农村中小学教师, 对农村的环境背景有着很深的感性认识, 感知实际场景、判断现实关系及直觉实践结果等方面较为优势。对农村教育的实际有着深刻的体会。其选择路径、设计操作方式、处理矛盾的能力则更实际和具体。

共栖补合优势。大学教师与农村中小学教师各自的优势却不意味着他们只能有自己的优势智慧。大学教师通过与中小学教师的合作可以更好地感知教育实际情境, 判断现实关系, 从而增长实践智慧。中小学教师也能通过与大学教师的合作, 在实践中学习, 学习用科学的, 理论的高度和视角来解决问题, 在自己的行动智慧上增加一分理论智慧的灵气。[14]

事实上, 如果大学参与人员也能具备一点行动智慧、实践智慧, 也能在感知实际场景、判断现实关系及直觉实践结果方面具有较强能力的话, 那么, 他们的思想智慧本身也就会多一点由行动智慧带来的底气, 其理论智慧本身也会多一点由实践智慧带来的地气。同理, 如果中小学人员也能具备一点思想智慧、理论智慧, 也能在立足高度、审视宽度及分析深度上不断提升的话, 那么, 他们的行动智慧本身也就会多一点由思想智慧带来的灵气, 其实践智慧也就会多一点由理论智慧带来的大气。即是说, 大学参与人员与中小学参与人员的智慧短缺状况为他们通过向对方学习来弥补自身不足、优化自身智慧提供了合作空间。

(四) 合作的意义

美国成人教育家诺尔茨说, “成人的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 而不是以教材为中心”, 追求现实的应用必然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学习目的。

地方高师与农村中小学的合作在文化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 合作中的矛盾与冲突给合作双方带来了种种问题。然而正是在这种问题中, 激发了他们更大的前进的动力, 产生了更强的学习意愿。同时这种在实践中研究, 在研究中实践的形式可以加深地方高师与农村中小学之间的合作关系, 改变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脱离现象, 改变了农村教师素质偏低的状况, 引领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开阔了农村教师的视野, 改变了农村教师的观念, 激发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主体意识和研究精神, 探索了农村教师教育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的新模式, 从而改善农村教师教育观念落后, 知识水平偏低, 教育能力较差的现状。

(五) 合作的保障

合作对于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化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然而合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通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合作过程中, 大学教师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使霸权, 表现在日常的工作安排上和教师教育的过程中。大学往往处在领导和权威的位置。对于完成项目, 农村中小学教师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和实施, 很多时候却并不明白这些活动对于自我提高有什么作用。面对具体问题, 他们觉得大学做法不切合实际, 往往持怀疑态度, 而又隐藏自己真实的想法。因为他们在面对专家权威时常常会有不安全感。这些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合作缺乏主动性, 似乎身在局外。这使得理想的合作一开始就处于危险之中。

民主的氛围下的合作是改善这一困境的有效途径。这里我们所强调的是民主氛围是指平等、公共、参与的意识, 开放、宽容、质疑、尊重差异的态度, 是与霸道、蛮横、狭隘、自我中心、强词夺理、强差人异相对而言。是平等地表达、沟通、协商、辩护的能力。这些具体的内容构成了和谐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进步的契机。在民主、自由的氛围当中, 开放地面对学术、专业的同时尊重个体的独特性, 才能真正发挥个体和整体在专业中的创造力, 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作用, 引导其专业化发展, 体现其内在价值。每一名教师都有展示自己的平台, 都有与人平等交流对话机会, 都能表达自己个性化的声音, 都能够自我辩护, 自我反思。都能够在自我与群体的交互作用中最大限度地汲取营养, 分享与支持。这种民主和谐的氛围可以激发教师对合作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无形中形成群体的合力, 成为教师发展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金金.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师资队伍建设标准问题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6.5

[2]李颖, 王军.辽宁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 2009 (9)

[3]Cohen (1974)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A Documentary History.NewYork:RandomHouse.

[4]Missy.M.Bennett.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协作:美国教师教育中的实践[J].当代教师教育, 2008 (12) .

[5]理查德·沙沃森丽萨·汤.教育的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89.

[6]孙元涛.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新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116.

[7]吴康宁.从利益联合到文化融合:走向大学与中小学的深度合作[J].南京师大学报, 2001 (3) .

合作共生 第7篇

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硕士在我国出现以来,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着种种不足, 其中之一就是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人才培养效果与媒体业界需求之间存在偏差。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硕士主要是广播电视应用型人才, 重点是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 很快根据自己的定位进入角色。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理念, 提出了针对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的基于“工作过程”模式下的培养路径, 将媒体业界人才岗位定位引入到课程职业定位中, 将媒体工作过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并将“媒体人员”的角色定位引入教学环节中, 同时采用“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的教学法, 并将其实施于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课程的的教学过程中。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 是新媒介语境下关于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一次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是一种培养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技术应用能力的新模式。它能够使得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硕士学生在一个仿真的媒介工作环境中, 选择不同的工作岗位, 使得性格、兴趣各异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让广大硕士研究生在毕业之前就能明确自己的职业岗位定位, 并可以充分了解媒体中的业务流程, 学以致用, 为在业界工作中更快适应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打下基础。

“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 要依托学校与媒体的双重资源, 因此, 要将“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真正付诸实践并达到预期效果, 相关高等院校与广播电视业界媒体 (以下简称“校媒”) 长期稳定的合作势在必行, 实现这种合作的一个必要前提是追求在合作中的互利共赢、协作共生。可见, 如何推动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硕士的培养高校与业界媒体单位协作共生发展, 是夯实“工作过程”教学模式基础的关键。本文将分析以上二者进行长期稳定合作的逻辑可能, 并试图为“工作过程”教学模式下二者的合作制定实践层面的路线图。

一、“校媒合作”的逻辑可能

从我国实行多年的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 学校与业界的合作有了一定的经验。根据校企合作的经验, 可以将“校媒合作”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即机械团结阶段, 学校方面以学生和个别老师为单位, 与媒体探讨相互合作的可能性, 并以少数优秀学生就业等项目为主, 进行浅层次的合作。这个阶段双方的合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不稳定性, 合作关系往往会因为人事关系的变动、领导的变更以及外在环境的变化而随时变化。第二阶段, 即有机团结阶段, 因为从业人员教育、学校人才培养、高层次人才缺乏等内在性需求的驱动, 双方的合作空间逐渐扩大, 学校在媒体建立实习基地、媒体选拔精英人才留任工作等多方面合作开始显现, 学校和媒体之间以自身的实践不断将“校媒合作”推向深入。

如前所述, “校媒合作”对于实现“工作过程”教学模式至关重要, 但也并非仅是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硕士培养院校的单维度需求。近几年来, 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与落实以及新兴媒体的冲击, 广播电视媒体的各方面改革与尝试不断增强。广播电视媒体对于能够适应广大受众需求、具有创新活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因此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硕士培养院校与广播电视媒体之间有很多可以共同分享、互利共赢的宝贵资源。例如, 广大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的专职教师, 需要大量现实中的实践经验以丰富课堂内容, 而业界的媒体单位有大量的实践机会可以满足高等院校师生的需求;同时, 业界媒体在大量实践的过程中, 往往缺乏科学理论作为依据, 从而丧失了能使节目长期良性发展的动力和后劲, 在这一点上, 高等院校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硕士的师生恰恰可以从理论的角度, 给出指导性建议和意见。

因此, “校媒合作”的实现具备逻辑上的可能性。

二、“校媒合作”实现的定位、路径与评估

要推动“工作过程”模式下“校媒合作”的实现, 需要分析论证理论上的逻辑可能, 还需要制定在具体实践中的大致方法, 以明确双方在合作发展中的目标、路径及其评估。

(一) 明确定位———协同共生发展

在校媒合作中, 明确的定位将起到基础性的引领作用。笔者认为, 双方合作的定位应该是:在双方战略一致、使命认同的基础上, 探索开放办学模式, 以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为目标。在当下, 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硕士培养的学校与广播电视用人单位经常存在如下矛盾:一方面, 校园中存在着一大批广播电视艺术学的专业硕士研究生, 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 热爱广播电视领域的各项工作, 但由于缺乏从业平台, 只能站在实践的门槛之外, 因此他们渴望能够得到业界的支持, 使其知识学以致用;另一方面, 广播电视业界常常面临高素质人才紧张的局面, 由于缺乏资金等原因, 少量的工作人员担负着大量而繁重的工作, 因此常使得很多工作人员因为不堪重负而产生抵触情绪, 甚至因此降低了工作的质量。如果能够充分依托高校与广播电视台各自的优势, 这样的矛盾并不难解决。双方可以通过成立专门的工作组, 选取在学界与业界均具有较高声望的人员负责, 领导制定双方协同发展的一系列制度, 形成具有强大活力的学校与媒体合作的长效机制。在此基础上, 通过“龙头引领、制度保障、需求对口、设施共享、人才共用”的机制创新, 构建并完善资源共享平台, 力求做到协同共生。

(二) 明晰路径———师资优势互补, 教学过程互动, 课程设置互联, 处事思路互融

1. 师资优势互补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基础, 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的关键所在。由于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硕士出现时间较短, 在现实中还缺乏理论与实践水平兼修的高素质教师人才。高等院校的专职教师们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 但往往由于长期潜心研究理论而对广播电视业界的现状与发展了解较少, 尤其在当下我国广播电视运作体制不断改革, 广电传播技术革新迅速的大背景下, 很多教师在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方面的能力显得捉襟见肘。业界的从业人员, 具有丰富的一线实践经验, 熟悉近年来广播电视的发展变革。因此, 双方应充分认识并发挥二者之间的互补性优势, 才能为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打好基础。

2. 教学过程互动

教学的过程是研究生获取理论实践知识的重要渠道和阵地。由于学校的课堂教学与用人单位的实践教学两个环节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因此, 须专门设立机构负责二者的沟通, 使得两个环节形成充分的互动, 相互促进。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和学位授予机构, 学校应积极主动的与广播电视媒体取得联系, 联合设立专门的教学协调机构和指定专人负责双方的协调沟通。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 追求“自愿平等、互惠互利”, 在互动的教学过程中, 力求做到“知识与实践不脱节, 学习与工作相协调, 学校与单位共发展”。

3. 课程设置互联

课程是一切教育理念与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主要途径。学校与用人媒体应该通过积极和充分的沟通, 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的个性、喜好以及胜任能力细分培训内容, 将不同学科背景、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灵活安排到不同节目组的不同岗位之上。同时, 要注重理论的系统性。为专业硕士设置的课程, 应该是理论与实践并重。专业硕士既要具备比学术硕士更强的实践操作能力, 又要比高职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具备更强的理论创新意识, 从而指导实践。因此, 必须确保开发的课程既有院校的理论深度, 又有业界实践的深度支撑, 在课程的内容上实现高度的相互关联。

4. 处事思路互融

由于成长经历、学科背景、实践经验等方面的不同, 专业硕士研究生与业界媒体工作人员在处事风格态度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硕士研究生实践经验缺乏, 思想认识单纯;而业界工作人员会把握上级的宣传政策、企业赞助的微妙影响, 并且在工作和生活的磨练中形成了自己的处事思路。因此, 现实中常出现的一个现象是, 媒体的工作人员认为学生们过于幼稚, 而学生认为业界的一些做法与理想中“新闻工作者”的定位不符而难以适应。事实上, 应该认识到, 这两种处事思路在现实中是各有利弊的, 在实践中应该有事先的思想准备, 并通过相互沟通协调, 兼容并包, 确保“理想”与“现实”的巧妙融合, 并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三) 明朗评估———引入评价反馈体系

在合作的过程中, 因为合作的一方片面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降低投入的质量, 进而使双方平衡的合作体系被打破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 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院校与广播电视媒体合作的过程中, 引入评价反馈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评价反馈体系, 主要包括校媒 (即高等院校与媒体) 绩效评价和教育对象的评价两个方面。校媒绩效评价主要指合作双方对绩效的贡献程度, 包括工作效率的提升、用人成本的节约、节目内容的改善等方面。教育对象的评价, 指媒体从业人员与硕士研究生从这种教学模式中获得的提升, 包括知识、技能、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改善。

三、“校媒合作”教育模式的实践

“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下, 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培养院校与广播电视用人单位之间协作共生发展的定位、路径和评估是双方合作应该首先处理好的几个重点要素。在双方的具体实践中, 可以采取如下具体措施。

(一) 高校、媒体双方互聘师资, 力图建立稳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教师实践能力的高低, 决定着实践教学质量的优劣。因此, 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下,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基于“工作过程”模式的教学, 强调将业界的工作带到研究生的日常教学中来, 因此, 在为广播电视艺术学的研究生配备师资的时候, 应该利用各方面资源与业界从业人员取得联系, 将学校的专职教师与广播电视业界的从业人员一同纳入教师的范畴, 发挥二者的利

2013年第7期 (总第107期) 东南传播132

弊, 取长补短。

具体来讲, 高校采取与媒体互相聘用的方式, 学校聘任广播电视用人单位中具有多年从业经验的媒体人为兼职教师, 定期从不同的角度为学院学生进行讲座, 分享工作经验知识;媒体聘任学院教师为节目鉴评员, 定期对节目进行观摩点评并给出理论上的指导意见, 同时, 对编辑、记者、主持人等岗位人员进行理论知识的补习。实践经验丰富的媒体人, 能够弥补高校专职教师实际工作经验不足的问题;高校的教师通过将理论与媒体节目相结合, 可以丰富实践经验, 提高创新水平和育人的能力。

(二) 丰富“工作过程”教学模式下“校媒合作”形式

在保证校、媒双方实现师资上双向互动合作的基础上, 针对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应该设置不同的与业界相融合的工作方式, 丰富媒体工作形式, 分阶段的培养出能够更快适应媒体工作环境、并能为媒体提供实质性帮助的高素质人才。

1. 回归校园媒体, 多维度缩小与业界差距

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有相当部分的跨专业考研者, 这部分人对广播电视工作过程了解程度很低, 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因此, 应该在课堂教学与媒体实践之间寻找一个过渡地带, 即校园媒体 (包括校园电视台、广播站等) 。

然而受传统教育模式和校园风气的影响, 校园媒体工作者的现状是以本科生为主, 校园电视台、广播站等机构同学校的其他社团一样, 更多的成为了本科生活动的平台, 而更加接近社会、更加需要实践经验的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对这类媒体却鲜有参与。与此同时, 由于本科生受到自身年龄经验、业务素质、认识水平的限制, 校园媒体节目的质量普遍偏低, 这种低质量的校园媒体节目, 很难满足学校广大师生的需求, 因此, 校园媒体逐渐成为了无人关注“空壳子”, 可以说, 这一资源遭到了严重的浪费。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 以使广大广播电视艺术学学子在进入媒体实践之前拥有更多的经验, 应有学院牵头努力做到如下工作:

(1) 大力鼓励参与校园媒体, 并将其纳入考核范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媒体, 以导师牵头, 设立不同节目组, 将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研究生在校园媒体所参与节目的质量 (每学期结束时,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 从节目知名度、受欢迎程度、社会效益等多角度进行考察) 的高低, 列入能绩考核的范畴。

(2) 多维度向业界媒体靠拢。聘任媒体业界主管, 对校园媒体全体人员进行指导, 以一线媒体为模板, 对校园媒体从奖惩、考核、人事制度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改革。校园媒体在高校学生的校园生活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校园周边的大小商铺乃至企业, 通过在校园媒体投放广告能够得到一定的效益回报。因此, 在节目质量得到保证、能够吸引稳定受众群的情况下, 放手让校园媒体从业人员到社会上与广告客户进行洽谈吸引资金投入, 也是促进同学们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3) 扶持精品节目, 形成榜样效应。在业界主管的指导下, 通过精心的选拔, 对某一精品节目组进行精心包装宣传, 形成品牌效应的同时树立模范榜样作用, 促进竞争格局的形成。

(4) 实时监督指导。导师对于所带领的节目组所做的节目要进行实时的跟踪关注, 从多角度给予指导, 并督促学生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尝试。

2. 着眼一线媒体, 多方位提升业务素质

校园媒体与一线媒体多维度的接近性一旦形成, 可以有效的充当学子从校园迈向业界的“缓冲地带”, 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校园媒体这个“拟态环境”中, 基本具备步入业界媒体从事相关工作的能力。此时将目光集中在一线媒体就具备了更多的逻辑可能。

(1) 校媒双方合作, 改造、开发课程。可适当减小课堂讲授比重, 根据媒体对知识应用的要求, 调整课程内容, 解决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等问题。

(2) 导师推荐实践岗位。研究生导师通过与学生的积极沟通, 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 负责联系不同岗位的业界媒体工作人员。媒体工作人员作为研究生的实习指导老师, 指导研究生进行业务操作及节目制作。

(3) 建立双向考核机制。以研究生导师为轴心和桥梁, 媒体工作人员与研究生建立双向的考核考评机制, 对彼此工作的建议与意见, 可通过向研究生导师反馈, 双向互评, 研究生导师可结合自身理论储备知识, 给予双方指导性意见。在提升学生业务素质的同时, 向媒体工作人员讲述理论建议。同时根据研究生的成长与业界的需求, 不断调整研究生实习岗位, 例如可以让研究生在两到三个岗位进行实践学习, 使每一位研究生学到更多的业务技能。

3. 立足一线媒体, 多渠道找准自身定位

充分了解业界现状, 掌握基本业务技能, 积极寻找自身定位, 是应该贯穿在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始终的任务。这样也才便于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通过双向的考核以及业界指导老师与研究生导师的沟通, 在寻找就业岗位方面明确方向, 有的放矢。

四、结语

总之, 学校与业界媒体协作共生发展是实现基于“工作过程”模式的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硕士培养路径的重点, 而促进研究生更好的为媒体带来实质性帮助更是重中之重。在校媒合作中, 学校、媒体、在读研究生三方应该达成以下共识, 即学校为媒体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媒体为学校提供实践平台;媒体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 学生为媒体提供人力方面的帮助;学生提升自身能力以回馈学校, 学校为学生提供教育教学服务。如果这种良性循环式的模式能够形成, 对于促进校媒双方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将具有长远意义。

摘要: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硕士的培养重点, 是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基于这一理念, 提出针对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的基于“工作过程”模式下的培养路径。此模式能够在仿真的媒介工作环境中, 为学生提供不同工作岗位, 便于特长各异的学生找到自身定位。将媒体工作过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将“媒体人员”的角色定位引入教学环节中, 采用“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 并将其实施于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课程的的教学过程中。

关键词:“工作过程”,教学模式,校媒合作,协作共生

参考文献

[1].张炼.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回顾与思考 (下) [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 (7) .

合作共生 第8篇

关键词:新兴服务业,协同创新合作,能力不对称

服务业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协调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管理理念的深入, 传统服务业已开始逐步向新兴服务业转移, 且转移速度逐渐加快。新兴服务产业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1]。

新兴服务业的研究多以国家的宏观视角分析其发展现状, 在此基础上给出政策建议, 尚未发现以新兴服务业能力不对称企业为研究对象的相关文献, 鲜有文献基于协同创新视角描述新兴服务业企业的动态发展。而对于产业演化发展的问题多集中在互动关系视角上, 如唐荣强[2]提出以分段Logistic函数近似表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共生发展模型。

基于此, 新兴服务业的探索研究空间仍较大, 本文意图深入探讨新兴服务业能力不对称企业集群的演化机理及路径模型, 建立新兴服务业能力不对称企业协同创新合作的共生模型, 揭示新兴服务业能力不对称企业的一般演化过程, 分析新兴服务业能力不对称企业达到均衡状态的条件及影响因素。

一、新兴服务业能力不对称企业演化动力模型

首先出现并应用于生物学领域的Logistic模型, 反映了按某种物质关系生存在一起的物种之间形成的共同生存、协同进化的过程和状态[3]。从生态学的角度看, 种群密度受到非理想环境下资源、空间的制约:从其初始值持续增长, 最终达到最大环境容量, 即均衡状态;其增长速度呈现增大后减小, 最终减为零的特征, 增长速度为零的时刻即为均衡状态。

新兴服务企业种群密度的变化, 反映了该地区新兴服务业企业间的共生演化过程和状态。假设新兴服务业产业集群中有进行协同创新合作的两类企业:A和B。企业集群的技术能力通常呈现非均衡的分布状态, 即企业的技术能力有强弱之分。A类企业的先验知识多、竞争力强, 能够在集群过程中发现机会, 领先创新;B类企业是与A类企业对应配套生产的跟从企业, 其竞争能力和技术能力相对较弱[4]。每类企业的种群密度可以用Logistic方程表示为:

(1) 式中:q1、q2分别是A、B两类企业某时刻的种群密度;r1、r2分别是A类企业和B类企业自然增长率;Q1、Q2分别是A、B两类企业的初始种群密度, Q10、Q20分别是A、B两类企业在相互独立、各环境要素给定的情况下的最大环境容量。

在生物种群动力学研究中, 生物种群密度与该区域的生物量相对应, 所以常使用该区域的生物量作为种群密度的代表。在特定环境下, 由于资源和环境等因素的约束, 新兴服务业产值不能无限增大, 基本上体现产业种群密度的特征, 因此可以作为产业种群密度的测度[5]。

两类企业的发展不仅仅受自身种群密度的影响, 还受到基础设施、产业政策、技术和其他企业排挤等综合环境因素的影响, 以及是否与另一类企业进行协同创新合作的影响。就一般情况而言, 跟随企业 (B) 从领先企业 (A) 获取的知识溢出比领先企业 (A) 企业从跟随企业 (B) 获得的知识溢出要多, 故而A企业的知识溢出系数大于B企业的知识溢出系数。

基于 (1) 式, 考虑新兴服务业两类企业间协同创新合作及综合环境的影响, 得到以下新兴服务业能力不对称企业共生演化动力模型:

(2) 式中:λ1、λ2分别是集群中的A、B两类企业受外界综合环境的影响系数, θ1、θ2分别是A、B两类企业协同创新合作的知识溢出系数。λi>1 (i=1, 2) 表示外界综合环境对企业发展起抑制作用;0<λi<1 (i=1, 2) 表示外界综合环境对企业发展产生促进作用;θi (i=1, 2) 越大, 表明协同创新合作知识溢出效应使企业受益的程度越深, 且θ1、θ2∈[0, 1]、θ1>θ2。

分析领先企业和跟随企业间的共生的原理, 对新兴服务业能力不对称企业的演化动力模型即 (2) 式进行以下转变:

同理对作相同变换。整合, 得 (3) 式如下:

(3) 式是新兴服务业能力不对称企业的共生演化动力模型, 与 (1) 式的表达形式一致。由此可以看出, 新兴服务业企业间通过协同创新的合作创造更多的价值, 扩展和增加了服务业内部共生单元范围和最大环境容量。新兴服务业两类企业的自然生产率r’和最大环境容量Q’不再是常数, 而是受θ、λ以及协同合作企业状态影响的、随时间变化的复杂函数。

(3) 式与 (1) 式的区别在于: (1) 式只考虑新兴服务业的两类企业是独立存在的, 其增长和发展不受其他企业的影响, 故而其自然增长率和最大环境容量是不受其他共生单元种群密度影响的常数; (3) 式是综合考虑了新兴服务业企业受政策环境和技术、资源要素以及与之进行协调创新合作的企业的影响, 较之 (1) 式更符合实际情况, 贴合现实。

二、新兴服务业能力不对称企业共生演化路径仿真

一般情况下, 新兴服务业能力不对称企业共生动态演化模型, 即 (2) 式没有解析解, 但可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得到数值解。借助Matlab软件求出给 (2) 式中的初始参数赋值后的数值解, 并绘制新兴服务业能力不对称企业共生动态演化路径图。

(一) 模拟综合环境因子对企业演化路径的影响

设置初始参数值如下:r1=1.8, r1=1.2;Q1=5000, Q1=2500;Q10=1000, Q20=300;θ1=0.4, θ2=0.1。以下分别模拟λ1、λ2变化对企业演化路径的影响。

1.当λ1=0.6, λ2分别取值0.8, 1, 1.4, 2时, 新兴服务业能力不对称企业演化路径如图1所示。当λ2=0.8时, B类企业受到环境的促进作用, 均衡产值有所增加, 但其演化路径与当λ2=1时的演化路径极为接近, 说明B类企业产值增加更大程度上源于与A类企业的协同创新合作, 而不是受综合环境λ2影响。λ2从小到大变化, 可以看出B类企业会随着环境对其抑制程度λ2的增大, 产值增长速度放缓, 并逐渐拉大与A类企业的差距。

2.当λ1=1.5, λ2变化时, 能力不对称企业演化路径如图2所示:环境抑制A类企业发展, 促进B类企业发展 (λ1=1.5>1, λ2=0.8<1) 时, 由于协同创新合作的存在, B类企业的产值增长速度较快, 其最大产值甚至可以超过A类企业。但随着综合环境对B类企业抑制作用的增大, B类企业产值增长速度逐渐放缓。

总体而言, 环境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大, 企业的最大产值增加幅度越大, 达到最大产值的时间越短, 而且对于存在协同创新合作的领先企业和跟随企业, 其最大产值在综合环境因子不是很大的情况下, 可以突破两类企业独立生产时的最大产值。

(二) 模拟知识溢出系数对企业演化路径的影响

设置初始参数值如下:r1=1.8, r1=1.2;Q1=5000, Q1=2500;Q10=1000, Q20=300;λ1=1.2, λ2=1.1。以下分别模拟θ1、θ2变化对企业演化路径的影响。

当θ1分别取0.3, 0.5, θ2变化时, 新兴服务业能力不对称企业演化路径如图3、图4所示。

三、结语

本文基于生态群落共生和协同创新视角, 构建了新兴服务业能力不对称企业共同生存、协同进化的演化动力模型, 模拟分析了新兴服务业能力不对称企业演化过程及均衡状态, 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 本模型适用于分析新兴服务业共生演化能力不对称主体的动态集群过程及状态。每一个共生主体的增长率不再仅仅是一个常数, 而是与之有协同合作的其他共生主体的数量及最大容量有关的函数;最大环境容量不仅同与之有协同合作的其他共生主体的数量及最大容量有关, 还同综合环境的影响有关。

第二, 新兴服务业能力不对称企业的均衡产值及演化路径取决于综合环境和协同创新合作知识溢出效应的综合影响, 以及受二者何种程度的影响。

第三, 本文认为企业集群管理者及有关机构在制定企业发展政策时, 应同时考虑综合环境与协同创新合作知识溢出效应对企业演化路径及状态的影响, 根据目前企业的生产和创新状况, 结合领先企业和跟从企业的协同创新合作知识溢出情况, 适时调节创新政策, 引领企业步入发展的良性轨道。

参考文献

[1]裴长洪, 郑文.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制造业与服务业并重[J].当代财经, 2010 (1) .

[2]唐强荣, 徐学军, 何自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发展模型及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 2009 (3) .

[3]任英华, 陈雪梅.现代服务业集聚演化的Logistic模型分析[J].统计与决策, 2011 (2) .

[4]赵骅, 丁丽英.技术溢出对企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 2009 (1) .

合作共生 第9篇

该策略尝试的成功, 充分证明了“问题主导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是可行的, 笔者准备将这一教学模式由局部学校部分老师试验转为在全区高一政治教师中推行, 并使该策略在实验中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一、问题主导下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核心要素

问题主导下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包括“基于生活的情景设置”, 即“生活场景”;“任务驱动的问题探究”, 即“问题中心”;“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与交流”, 即体现“生本理念”和“学习方式变革”;“教师点拨与学习评价”, 即“以学评教”等核心要素。

(一) 基于生活的情景设置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 他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是“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的提高、进步而教育”的“全面教育”。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相连, 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运用知识解决自身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提升学能, 进而更好地指导自己将来的生活。

就政治学科而言, 要将生活场景置于课堂教学中, 就是要做到教学内容生活化, 写出鲜活的生活情境案例;生活内容问题化, 鲜活的生活案例融入课堂教学, 并形成问题组;问题内容教学化, 教学过程围绕问题展开;教学内容学习化, 学习过程就是学生根据生活案例围绕问题、结合教材主动构建、积极探究的过程;学习内容思想化, 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内化。

(二) 任务驱动的问题探究

长期以来, 我们一直坚持的是“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讲、学生听”为特点的教学模式, 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也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教师应把学生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让位于把学生看做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 让学生自主对问题进行描述、分析和阐释, 从而不断完善自身的认知结构。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预设理论包括:确定教学需要;学生、学习内容和目标分析;确定学习内容;确定学习目标;设计问题、任务;设计教学策略;设计评价。

(三)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与交流

教师应该尽快地让学生活动起来, 获得知识、解决问题, 把教学主权让位于学生。此时, 学生处在真正自主的状态中, 他的潜能得到激发, 他的天性得到发展, 他的收获像鲜花怒放。这其实就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生本课堂强调把学生作为教育资源来开发和利用, 学生的全部的经验、智慧、知识和学习内在积极性都已成为教师的教学所用, 以成为动力之源、能量之库。

生成性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灵魂。生成性课堂教学应坚持“还”字当头, 引发生成;善待错误, 巧妙生成;捕捉亮点, 丰富生成;拓展延伸, 提升生成。生成性教学的预设应该包括下列表格中的四个环节, 当然, 这四个环节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既可以是显性体现, 也可以是隐性体现, 不论如何, 这些环节都是得考虑的。否则, 你的教学设计就是不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

(四) 教师点评与学习评价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为主”, 教师是主角, 学为教服务;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是“以学论教”, 教师是配角, 教为促进学。因此, 课堂教学必须从“封闭、专制”走向“民主、开放”, 教学过程要坚持以教师“目标—策略—评价”与学生“活动—体验—表现”的结合, 突出体现人本的学生观、发展的教学观、动态的知识观、合作的师生观、民主的教学观、开放的课程观。

为此, 一要讲究“鱼渔策略”。抓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紧扣热点的“三个要点”, 关注三维目标的落实、树立问题意识, 教学方式变革和以学评教的“四个视角”, 重视点拨与学习方法的指导。二要重视课堂学习评价。围绕“学生素质发展”这一基点, 关注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发展。教学中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和目标达成状态, 给学生留足合作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达出来的情感、意志和人格等方面的发展给予评价。

二、问题主导下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在推进中的问题

任何事物都不会是十全十美的, 问题主导下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在推进的过程中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并加以改进。

(一) 大环境的“无为而治”———“无模论”

我们有的同志一提及教学模式就反对, 害怕“建模”捆绑了自己的手脚, 这其实就是“不作为”;一些教师便以此为借口, 说什么“无招胜有招”, 实质上是“不想为”。我想, 课堂教学改革不需要教育“高人”的“假大空”, 而是需要做一些脚踏实地的“真细实”的探索。在推进高中课程改革问题上, 重庆市一些区县, 如綦江、丰都的做法“有声有色、神形兼备”, 就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应先“建模”, 规范教师的行为。在此基础上, 再结合我区学校、学生实际, 对原模式进行再造、改进和发展, 最后达到“无模”的境界。

(二) 学习型小组建设中的问题

学习型合作小组的划分, 本应遵循“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 优势互补”的原则, 但由于我区不是所有学校、所有学科都在推行这种教学模式, 学习小组有的根本就没有划分, “独木难成林”, 这给单个学科推行这一模式带来了很多难题。另外, 即使划分了学习小组的学校或班级, 由于小组长的能力与责任心问题, 小组成员内部的分工与协作问题, 中心发言人制度的建立与兼顾公平问题, 都影响到学习小组建设的“活而有序”。

(三) 教师“内功”亟待加强

从近一个学期的实践来看, 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或多或少地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这给我们教师的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1. 新课程理念贯彻的浅表化现象

“基于生活、高于生活、回归生活”既是一种技术, 更是一种文化。教师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在探究时, 表象上热热闹闹、轰轰烈烈, 但主要知识点的探究不深入, 缺乏“温火慢炖”, 没有“润物细无声”的感觉。

2. 教学过程中的平均用力问题

“全面的平庸不如片面的深刻”, 一堂课是需要有亮点和闪光点的, 教学流程的设计和实施要有起伏。如果每个教学环节都平均用力, 难免会导致重点不突出, 情感熏陶不到位。同时, 有的教师预设的问题代表性不够, 重点不突出, 问题不能将学生领近“最近发展区”。

3.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问题

预设时, 不少教师仅从教材已有的结构出发去开发课程资源, 设计情境, 不知道对教材的处理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 不能按生活逻辑从三维目标的角度重新进行意义上的建构, 显得比较乏味和平淡。因此, 从“教教材”到真正“用教材教”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4. 三维目标难全面达成的问题

有的教师以应付高考为借口, “重智轻能、重知轻情”的现象较为突出。道德的东西、内心的感受, 只有体验到了、感悟到了, 才能生成和内化为自身的东西, 单靠强灌是难以实现的。同时, 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差, 一味采取“假大空”的灌输教学, 学生不感兴趣, 教学效果也不好。

(四) 学习评价有待进一步完善

鉴于目前我们采用的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只有“学习状态”和“实施效果”两项指标, 并且指标外延过大, 不利于实际操作。因此, 我们可借鉴山东“高效课堂学习评价”指标, 对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进行完善。

摘要: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而课堂教学又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渠道。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在重庆市的全面推开,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贯彻新课程理念、落实素质教育思想, 是困扰广大教师的一个主要问题。以问题为中心, 倡导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不仅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尝试, 更是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

关键词:问题主导,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8:694.

合作共生 第10篇

关键词:共生语文,选文标准,文质共生

语文教材是深入进行课程改革的基础, 语文教材的编写和修订的主要依据是《语文课程标准》。教育部去年12月颁布了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以下简称“新课标”) , 并于秋季开始执行。原课标“教材编写建议”部分共9条, “新课标”调整修改为10条。其中第5条改“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 文质兼美, 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 难易适度, 适合学生学习”为“教材选文要文质兼美, 具有典范性, 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 各种类别配置适当, 难易适度, 适合学生学习。要重视开发高质量的新课文。”根据这个变化,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思考:一是将“有典范性, 文质兼美”调整为“文质兼美, 有典范性”, 意在强调“文质兼美”, 在教材编写修订时, 可适当减少一些典范文章, 增加一些现代的文质兼美的文章, 如多数教材的现代散文阅读就需强化;二是增加了“各种类别配置适当”, 这既要达到“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 也要达到“难易适度, 适合学生学习”的要求;三是增加“要重视开发高质量的新课文”, 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是落实“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需要, 也是对“关注现实”的落实。

“共生语文”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概念下的一种教学思想, 一种追求目标, 更是一个理想语文的美好家园。“共生语文”教学思想的实践对语文教材的选文也拥有自己的诉求——文质共生。这种诉求与“新课标”对语文教材的选文要求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一一、“文质共生”选文标准的概念分析

理解“文质共生”的选文标准, 需要回答三个问题:第一, “文质共生”, 共生的到底是什么?第二, “文质共生”从本质上是如何实现的?第三, “文质共生”的选文标准所具有的属性和具体表现是什么?

(一) “文质共生”的含义

1.“文”与“质”。

单独的“文”字与“质”字都有丰富的含义, 但当把“文”与“质”对应起来, 它们的概念就有了相应的界定, 主要从两个层面去定义:第一, “文”指由其本义纹理、花纹直接引申出来的“华美”之义;与之相对应, “质”指由未经加工的“素材”、“质地”扩展来的“质朴”之义;第二, “文”由于是附于事物之上的, 是事物外在的装饰, 属“形式”之义;与之相对应, “质”由“本体”、“实体”、“本质”引申而来, 属“内容”之义。另外, 这两层含义有各自的使用情景。第一层含义的情景是“文”与“质”的完全对立使用, 非此即彼, 如用来评价衣服、文章、图画等事物的华丽或者朴素, 两者取一, 不可能既华丽又朴素;而第二层含义的情景是“文”与“质”的对立统一使用、并举使用, 表示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形象举止与思想品质, 描述一篇文章的表现形式与思想感情。随着历史的演绎, “文质并举”的使用更加普遍, 多用来形容事物的形式与内容。很显然, 本文探讨的“文”与“质”取第二个含义, 指文章的表现形式与思想感情。

2.“文质兼美, 堪为模式”。

到了近代, “文质”的使用逐渐走向语文界, 成为语文教材的选文标准。最早提出将“文质兼美”作为语文教材选文标准的是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1962年,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的编辑提出将《谈学逻辑》 (作者潘梓年) 《在莱比锡审讯的最后发言》 (节选自《季米特洛夫选集》) 《在法庭上》 (节选自高尔基《母亲》) 《工厂技术革命的新气象》《火光》《在狱中》 (节选自《青春之歌》) 《怎样评价〈青春之歌〉》等7篇文章选进中学语文教科书, 理由是这7篇文章所引自的原作在图书市场上销量很好。但叶圣陶先生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认为虽然这些文章的市场销量不错, 但是市场销量的好坏并不能成为选文的标准, 并进一步提出了语文教材的选文要“文质兼美, 堪为模式”。他指出, 这7篇文章“姑谓其质皆属精英, 若论其文, 则至为芜杂”, “实未具语文教材之资格”。这是叶老首次明确提出了“文质兼美, 堪为模式”的选文标准。在与夏丏尊合编《国文百八课》的过程中, 他对每篇课文都反复推敲, 反复琢磨, 力求做到每篇课文都文质兼美。

通过历史追溯, 可以看出, 所谓“文质共生”, 共生的不仅是文章的“文”与“质”, 即课文的字词句段、篇章结构、表达手法等作品的形式, 还有课文的主题意旨、思想情感、人物事件等作品的内容。

(二) “文质共生”的内在本质

教材选文的过程是依据语文教学目的、语文课程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与规律以及教材编写的基本原理而进行的编选课文的过程。编选出来的课文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凭借, 是知识学习、能力训练的载体。选文的功用在于它的教育教学价值。课文的创作者是成人, 而接受者是儿童, 教材编制者就要在这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点, 试着用儿童的耳朵去听, 用儿童的眼睛去看, 用儿童的心灵去体会, 从儿童的角度去选择。

小学课文要真正做到文质共生, 不仅要符合语文的学科形式, 还要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 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身心特点, 特别是他们的认知特点与审美特点。小学生对事物的感知以直观表象为主, 具有较大的直观形象性;他们的注意力正由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发展, 形象直观的事物比较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他们容易记住有趣的、形象的材料, 但记忆的数量和质量在不断提高;想象力比较丰富, 具有幻想性;模仿性比较强, 但迁移性较差;个性倾向开始形成, 开始认识自己和评价别人, 但这种判断常常带有主观性与片面性, 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这些基本的学习能力和特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所以, 小学语文教材的编者在编选课文时, 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并将其落到实处, 课文才能做到文质共生。

(三) “文质共生”的具体表现

1. 语言准确精炼, 生动上口。

课文是小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榜样”和“凭借”。因此, 要想让小学生乐于阅读、喜于学习, 就要做到语言准确, 还要做到词语的凝练通俗、语句的形象生动、语音的和谐悠扬。

一说语言的准确恰当。语言准确指文章的语言能够贴切地、恰如其分地描写事物的形态和性质, 使所用的词语达到不可更改的程度。小学课文作为小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凭借, 要特别讲究用词的恰如其分。

例如, 巴金的《鸟的天堂》中准确优美的文词:

在一个地方, 河面变窄了。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树叶真绿得可爱。那是许多茂盛的榕树, 看不见主干在什么地方。

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 朋友们马上纠正我的错误。一个朋友说那里只有一株榕树, 另一个朋友说是两株。我见过不少榕树, 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 真是一株大树, 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 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 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 从远处看, 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细分析此段文章中的“逼近”一词, 可以看出, 巴金先生写作的时候, 用词是十分讲究的。“船渐渐逼近榕树”, 这里的“逼近”是否可以用“靠近”、“接近”来替换?他们的意思相近, 都表示缩小同某事物的距离, 使距离拉近。但仔细推敲, 这三个词的意思虽差不多, 却又有区别。“逼近”除了有靠近、接近的意思之外, 还因为“逼”字有迫使、威胁之义, 使其隐含有迫切接近之义。“逼近”一词用在此处, 一方面形象地反衬出榕树之大, 它的枝干之多, 树根蔓延之长, 使船无法简单容易、顺顺利利地靠近、接近, 另一方面还表现出作者想找到答案的迫切心理。试想, 如果用“靠近”、“接近”替换, 虽然文理通顺, 可显然没有“逼近”更准确、生动。

二说用词凝练通俗。小学课文的语言要做到精炼, 这样才会使文章含蓄、耐读, 有回味, 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

老舍的《养花》中有这样一段话:“要是赶上狂风暴雨或天气突变哪, 就得全家动员, 抢救花草, 十分紧张”, 把全家搬花盆的情景写了出来。其中, “抢救”、“紧张”两个词把人的神态和感情都活灵活现地写了出来。因为作者爱惜花草, 舍不得让花草遭受风雨, 所以紧张地抢救花草。“抢救花草, 十分紧张”八个字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使读者可以联想到当时的场面是多么忙乱。如果写上一大段话来描写这个场景, 文章字数可能增加不少, 但意味也消减了许多。

三说语句生动有趣。这多半是基于作者将深刻的哲理用轻松浅显的口吻说出来的意图, 在表现手法上巧妙使用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段。例如, 《石榴》中对成熟石榴的描写:

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 有的笑得咧开了嘴, 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 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 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笑咧了嘴, 笑破了肚皮, 笑露了子儿, 急切向外张望……这些拟人的修辞手法使石榴的形象生动、有趣, 使学生能够读得轻松、快乐, 又能使他们深刻体会到人们收获的喜悦心情。

四说语音和谐悠扬。节奏鲜明、旋律悠扬、音韵和谐, 能使文章的内涵充分地表现出来, 使读者在欣赏文章的同时, 体会到语言的格调与韵味。小学课文要做到语音美, 具体就是指语句相互对应、音节配合协调, 在语言的表达上多用重字叠音、双声词、拟声词等。例如, “嫩嫩的”、“绿绿的”、“偷偷的”等叠词的使用, 使语言的节奏变得舒缓, 增添了柔和的音韵美, 生动地刻画出了春天活泼俏皮的形象。

2. 结构完整简单, 脉络清楚明晰。

文章的结构, 是文章各部分与整体之间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 是文章的“骨架”, 是谋篇布局的手段。好的文章都能做到结构完整、脉络清楚。这主要是指文章思路上展开有序、前后照应、上下连贯, 没有主次不分、残缺不全;逻辑上线索清晰、层次分明、顺序恰当、段落合理, 没有颠倒重复、混乱不清。进入小学教材的选文, 必须要做到结构完整, 脉络清楚。另外, 考虑到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 还要做到结构完整且简单, 脉络清楚又明晰。课文的情节开展要脉络清楚, 人物行动的来龙去脉要交代明白, 布局严谨、缜密, 条理井然, 层次清新, 给学生以完整和统一的感觉。如果结构繁乱、脉络不清, 会使学生坠入云里雾中。

例如, 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 开头通过对少年闰土看瓜刺猹的景物、动作的细致描写, 展现了一个可爱、动感的少年形象。然后闰土出场, 文章描写了闰土的外貌、闰土的四件新奇事 (雪地捕鸟、捡贝壳、看瓜刺猹、看跳鱼) , 闰土和“我”的分别与友谊。这篇课文篇幅长, 描写的角度、侧面较多, 但文章整体结构依然完整, 脉络依然清晰, 围绕闰土的多种品质 (朴实聪明、机智勇敢、知识丰富、注重友情) 层层展开, 使得这一人物的形象非常鲜活。

3. 主题单一明确, 积极含蓄, 源于生活。

主题是指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各种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意思, 是作者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分析、研究和对题材的加工、处理、提炼而得出的思想结晶, 也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态度、观点、看法等。“主题”也被称作“主旨”、“意旨”、“立意”、“中心思想”、“核心论点”等。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作品的统帅, 决定着文章的质量高低、价值大小。小学语文课文的主题应该单一明白而不繁冗, 思想积极含蓄而有意义, 主题源于生活且有针对性。

先说“主旨单一明确”。一部作品可以有一个主题, 也可以有多个主题, 但小学课文最好只要一个主题, 做到主旨单一, 即文章单纯、集中描写一个事物或一件事情, 简洁有趣地说明某一个道理, 把表现主题的材料集中提炼、安排。有人认为, 当前强调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 这就要求文章有多个主题。但实际上, 多元解读并不意味着文章有多个主题。单一主题也不意味着不能对文章进行多元解读。主题与多元解读是两个不同的层面, 主旨单一与多元解读并不冲突, 许多时候, 文章的主题只有一个, 可它的内涵往往是多元的。

再说“思想积极含蓄而有意义”。语文课通过文章读写, 通过语言的赏析与学习, 发掘文章所蕴含的教育因素, 使学生间接、无意识地受到思想的熏陶与感染。小学课文的思想表达含蓄委婉, 具有“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特点, 一方面具有思想教育意义, 另一方面凭借鲜明的艺术形象积极引导儿童,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另外,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正如高尔基所说的, “主题是由生活暗示给作者的一种思想”。“文质共生”的文章必然植根于生活的土壤。脱离了生活的文章是不真实的, 谈不上文质共生。

4. 人物形象鲜明, 实物特征突出, 事件生动奇特。

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最能使小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 留下难忘的印象, 为此, 小学语文课文中的人物形象要求比成人作品更鲜明。塑造鲜明的儿童形象必须准确把握儿童的年龄特征, 同时准确刻画儿童的性格特征, 做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一年级的小学生往往喜欢模仿成人的动作, 而六年级的学生则有意不听大人的话, 力求摆脱成人的约束与管制。这就决定了要准确把握儿童人物的年龄特征, 准确描述他们的外表、行为、动作, 这样的人物形象才具有真实感。切忌“娃娃化”和“成人化”的倾向, 不要将儿童塑造成幼稚的娇娃娃, 也不要将孩子拔高成老练的“小大人”。

小学课文中的实物描写要特征突出, 使学生既能够清晰而全面地认识这一事物, 能够对这一事物形成深刻的印象, 还能使他们在学习课文的同时, 熟悉描写事物的写作方法。为此, 课文要做到两点:一是要进行全面描述, 二是要突出个性特点。例如《翠鸟》, 课文对翠鸟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描写, 既写了翠鸟的外形、活动和居住等整体特征, 也写了翠鸟不同部位羽毛的不同色彩等局部特征;按照注视、等待、叼鱼、飞走的顺序, 描述了翠鸟捉鱼的动作。在进行全面描述的同时, 课文还紧紧抓住了翠鸟“机灵敏捷”的个性特点, 用“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来表示翠鸟的机灵;在介绍活动的时候, 抓住“一动不动”地“等待”, “贴着水面疾飞”, 表现翠鸟的动作敏捷。

小学课文所写事件、故事要尽可能生动奇特。儿童喜欢具有情节性的东西, 喜欢读故事。绝大多数的孩子是在故事的陪伴下长大的。许多小学课文中的故事都过于简单、平淡, 没有生动的情节, 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 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所以, 学生学起来难免兴致不高。

总之, “共生语文”要实现“文质共生”, 首先要全面地了解和分析“文质共生”选文标准这一概念, 从内涵和外延、从本质和表象、从静态和动态等多维度对其进行剖析和探讨。

二二、语文教材“文质共生”标准的确立

(一) “文质共生”教材标准确立的现实需要

1.满足儿童成长的需要。

从小学生的成长角度来看, 他们需要、也喜欢阅读文质兼美的作品。但是, 在我国, 很多家庭条件差, 尤其在广大的农村, 家庭中没有适合阅读的书籍, 孩子读不到优秀的儿童作品。儿童阅读文学作品不应该仅仅是课外的活动。因此, 小学语文要确立“文质共生”的教材标准, 小学课文要做到文质共生, 使学生在课堂上同样可以读到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

2.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需要。

随着观念的转变, 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性, 因而, 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教育和心理学的相关研究, 也证实了小学阶段是人格和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这就必然对小学教材建设、包括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提高了标准。因为教材决定着“教什么”, 选文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语文教学的质量。

3.审美教育的需要。

“文质共生”的教材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对儿童进行审美教育, 而审美教育正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审美教育的使命是满足学生审美的需要, 增加他们的审美经验, 提高审美能力, 陶冶审美情操, 让学生体味审美的趣味, 帮助他们实现审美的理想, 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善于发现美、感知美、欣赏美、品味美、表现美、创造美。“文质共生”的教材能以精炼生动的语言、巧妙严谨的结构、形象鲜明的人物、典型突出的事物、生动奇特的事件激起学生的美感, 引发学生的审美体验, 达到情感的共鸣, 受到精神的启迪, 汲取教育的力量, 领悟人生的真谛, 扬起生活的风帆。

4.多元文化发展的需要。

多元文化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这一现实向基础教育提出了要求, 向课程建设提出了挑战。它要求我国基础教育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教育, 要求课程要承载文化, 引介民俗风情, 彰显人文关怀, 以便使学生理解、传承与发扬本民族文化, 了解世界文化。“文质共生”的教材植根于生活, 是生活的凝练, 是文化的结晶, 包含着多种文化特质, 例如价值观、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等, 在帮助学生理解本民族文化, 了解世界文化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 这种教材还能以巧妙感人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历史、地理、文化等知识, 使学生接纳本土文化, 产生民族文化认同感, 了解其他文化, 进而尊重他人。

(二) “文质共生”教材标准确立的理论依据

1.语言输入理论。

叶圣陶曾经说过, “阅读是吸收, 写作是倾吐, 倾吐能否合于法度, 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要想使学生写出好的文章, 首先要积累优美的词句。写作教学收效甚微, 学生的写作能力、书面或口头表达能力差, 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语言输入与输出的脱节:语言输入的数量不足, 语言积累的质量不高。语文课本作为学生语言输入的主要凭借, 担负着提供“文质共生”语言材料的重任。

2.模仿学习理论。

模仿学习在儿童学习成长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特殊的意义。模仿是儿童的天性, 儿童的世界是模仿的世界, 他们通过模仿掌握知识, 在模仿中认识世界, 在模仿中不断成长。语言模仿是儿童模仿的重要内容, 学龄前儿童主要是进行口头语言的模仿, 上了小学的儿童主要进行书面语言的模仿。在模仿的过程中, 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都能得到很大的提高。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给学校提出了一个要求:要为儿童的语文学习提供良好的模仿对象——“文质共生”的作品。

3.对儿童心理的正确认识。

儿童喜欢美的事物, 善于发现生活和自然中的美;在欣赏美的事物的时候, 他们会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所以, 小学课本要给学生提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 使他们从中发现美、学习美、创造美, 提高审美的整体素养。

现实的需要促成了“文质共生”教材标准的确立, 理论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为“文质共生”标准的确立提供了支持和支撑。

三三、对“文质共生”语文教材选文标准的理想诉求

(一) 精选优秀儿童文学作品

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语言表现力强、生动传神、富有张力, 形象生动, 形神兼备, 构思新颖, 情真意切, 意蕴深广, 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视野, 提高他们认识生活的能力;可以开启儿童的智力, 发展他们的想象能力;可以滋养学习者的情感, 促成他们心灵的发展;可以陶冶情操, 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能力。优秀的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的目标是契合的, 符合“文质共生”的标准。因此, 儿童文学应该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资源。

(二) 着眼儿童心理

小学语文教材要做到真正的“文质共生”, 必须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经验课程论也提出, 教材内容不仅要遵循学科的逻辑性, 而且要符合学习者的心理逻辑。要从学习者的角度编选教材, 不要使教材游离于学生的经验世界。以儿童为本位, 使儿童成为教材的中心, 使课文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思维特征、社会化特征。课文做到语言规范、标准、简洁、明快, 富有韵律和节奏感, 符合儿童语言发展规律;塑造的形象要具体、鲜明, 篇幅简短, 情节单纯, 故事性强, 符合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心理;选文的题材、所要表达的情感符合小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特征。

(三) 正确认识“文质共生”标准与其它标准的关系

1.共通之处。

“文质共生”标准与其它标准的共通之处包括时代性标准、适切性标准和趣味性标准。

时代性标准是指选文要具有时代性, 关注现实生活, 体现当代社会的精神风貌, 反映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时代的新思想和新观念。

适切性标准是指选文要难易适度, 要符合各年段学生的认知程度, 具有可接受性。太难, 学生学不懂;太易, 学生学不到。

趣味性标准指选文是学生所喜爱的、感兴趣的, 具有童心童趣, 能激发儿童语文学习的兴趣。选文要富有情趣, 就应该用富有儿童特色的语言, 亲切而生动地把人、事、物、景的特点描写出来, 引起他们感情的共鸣。

2.差异之处。

时代性标准是相对于“陈旧”而言的, 要求选文要融入现代意识, 内容是新的, 题材是现当代的, 主题是具有时代感的。而“文质共生”的文章虽然同样要求主题富有时代性, 但并不要求题材也是现当代的。如果一篇文章, 虽然它的题材是旧的, 但它的主题是具有时代意义的, 同样符合“文质共生”的标准。

适切性标准是从学生的接受能力这一角度来说的, 是指选文在学习层面上要适合学生学。而“文质共生”标准不仅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还要考虑学生的兴趣与审美特点, 考虑选文的文学特性等等, 其标准的限定要比适切性标准更细化、更复杂。

典范性标准是从选文的作用方面提出的, 而“文质共生”是从选文自身质量问题提出的, 可以说两者是互为“因果”的:因为具有了某种品质, 所以就具有了某种作用;因为要发挥某种作用, 所以要具有某种品质。因为选文是“文质共生”的, 所以这篇选文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因为选文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 所以选文要“文质共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张宝兰.小升初语文教学衔接问题与应对措施的探讨[J].文理导航 (上旬) , 2010 (10) .

[4]庞荣飞.科学有序抓衔接坚实高效构桥梁[J].广西教育B (中教版) , 2011 (10)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合作共生】相关文章:

共生智慧06-17

共生系统08-19

作文共生09-16

共生08-27

金融共生关系05-28

言意共生09-14

客户共生管理研究08-06

和谐共生教学法06-20

媒体竞争共生管理论文04-27

媒体竞争共生管理论文提纲08-20

上一篇:大课堂教学下一篇:聚丙稀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