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储量计算范文

2024-05-23

石油储量计算范文(精选7篇)

石油储量计算 第1篇

1 陕北地区的石油存储状况探究

我国陕北地区的地下蕴藏着丰富的各类资源, 其中石油储藏量占整个鄂尔多斯盆地的八成以上。从专业的角度来说, 石油的储量是分等级的, 即一个油气田经过初探—详探—开发层层递进的三个阶段, 由于每一阶段的勘探程度和认识程度不同, 所计算出的石油储量的可靠程度也不相同, 于是根据探明的程度将石油、天然气的储量划分为一、二、三级。

一级储量是指钻完石油开发井之后, 油气可以投入开采的储量。这要求准确度达到90%以上, 可作为油田生产计划及改革调整行为的依据。

二级储量是指在探明资源的油田和气田范围内, 探井和资料井都达到规定的密度, 并且已经取得了必需的石油、天然气藏地质以及岩心、测井、分层测试和油、气井或井组试生产等资料, 而且储量计算中所需要的各项参数指标也非常可靠的情况下, 计算出来的石油地质储量。其要求准确度达到70%以上, 可以作为开发设计的依据。

三级储量是指有几口油井可以在一个圈闭内产出工业性石油和天然气流, 这时地下情况还不清楚, 而且各项参数指标也没有详细的统计, 其要求准确度达到50%以上, 可以作为生产开发的依据。

据有关资料显示, 我国陕北地区的石油储藏类型主要有五种:构造圈闭、物性圈闭、岩性圈闭和、岩性构造和构造岩性圈闭, 而且五种类型不是彼此孤立的, 而是比较复杂和多类型的圈闭。

2 含油面积与石油存储量关系分析

含油面积是指具有工业油流范围的面积, 亦即含油内边界圈闭的面积。含油面积的大小直接决定着石油储量的多少, 因此含油面积测量的准确性直接反映了该地区石油的存储量。实践表明, 能够确定含油面积则在日后测算存石油储量时就有了保障。在长期的实践中, 业内人士普遍达成了共识, 即用公式N=100 hφ (1-Sωi) ρ0/Boi, (其中A代表含油面积, h代表厚度, φ代表缝隙度, Sωi代表含水饱和度, ρ0代表原有密度, Bo i代表平均原始原油体积系数) 来计算石油储量。从此该公式可以看出含油面积与石油的存储量是正比例关系, 因此含油面积能否准确计算将直接决定存储量的计算是否准确。

事实上, 含油面积与其他元素不同, 它有很大的随机性。此外, 我国陕北地区的油藏类型具有其特殊性, 这就决定了该地区石油储量计算问题的特殊性。鉴于此, 在石油储量的计算中, 其扩边问题应根据实际的油藏类型和油井在油藏构造体所处的位置决定。所以, 在计算陕北地区石油储量时, 是否能够确定含油面积关系到对已知油井控制面积的扩边或勘探区域如何扩边的问题。

3 石油储量计算中的扩边问题

扩边是石油储量计算及开采过程中又一个不可绕过的问题, 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假设某一个圈闭发现了工业油流, 首先要做的就是探边或者在暂时的边界外推造滚动扩边。实施这些措施目的在于勘探或者扩大整个油田的面积, 进而确定圈闭的边界, 即通常所说的勘探扩边。通常情况下, 在计算的石油储量时也存在扩边问题, 主要是由来确定该地区的含油面积。

据我国陕北地区油田的实际考察结果显示, 该地区大部分是岩性圈闭, 分布方式多以透镜状或条形状存在, 宽度在五百至六百米之间, 于是构成了很小的一部分含油砂体, 而且小于其小层, 所以一个小层内就可能含有几个甚至几十个含油砂体。在这种情况下, 只有到单砂体级别的小层, 含油小层才能和砂体的含油情况一致。我国陕北地区的油层、差油层以及油水同层多数情况下都会交汇分布在一起, 因此也就增加了水油分度带的分布范围。

实践表明, 我国陕北地区的油井主要以单井区和多井区的格局分布。单井区有高产井、差油井和干井之分;多井区也有较大密度井和较小密度井之分, 密度越大的油井其产量越高且采用的时外推滚动方式开发, 而密度越小的油井其分布越不均匀, 各油井之间的距离不等且产油量的差距也比较大, 储油类型不尽相同。

对于陕北地区而言, 在确定扩边问题时应尽可能地考虑到各种因素, 尽可能地使储量计算更加科学、可靠。针对陕北地区油田的特性, 应从以下四情况入手,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一, 当油藏被岩性所控制时, 应以砂岩的尖灭线作为含油边界的扩边;第二, 当油藏被构造所控制时, 应以油水界面海拔或油层底面海拔

来确定含油边界的扩边;第三, 当油井的密度较大且产油量较高时, 应在井区内将各井之间连成三角网的形状来计算其面积, 之后据边井所处位置确定扩边的尺寸;第四, 当油井密度较小且井间距离较大时, 应尽可能地按照单井的规格进行计算, 其扩边则要根据油层的数量和砂体的情况来确定。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方法并非万无一失, 因为有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存在, 比如单井采收率、边井所处的井区地理位置等, 这些都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4 结论

我国陕北地区的石油资源非常丰富, 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该地区石油储藏种类复杂而且特殊, 因此要根据具体的井况、储油类型具体对待, 分别进行计算。从以上论述可知, 含油面积决定着石油储量的多少, 而石油的储量和井区密度又直接决定着扩边的幅度, 因此在计算时应采用不同的扩边方法进行, 确保将误差限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使石油储量的计算更加科学、准确, 从而保证陕北地区石油生产的良性运行。

摘要:石油是一种宝贵的能源资源, 对人类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陕北地区是我国石油工业的发源地, 也是我国的资源命脉所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石油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 在人民的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迫切需要对石油储量中的扩边问题进行进一步思考。本文将对我国陕北地区石油储量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 对石油储量计算中的扩边问题进一步探究,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性建议, 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从而使石油储量计算也变得更加合理、准确。

关键词:陕北,石油储量计算,扩边,含油面积

参考文献

[1]陈清华, 杨超, 王秀玲, 黄超.基于储层构成单元的油气储量计算方法[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2) .

[2]金强, 王伟锋, 信荃麟.测井多井储层评价与石油储量计算[J].石油实验地质, 1994 (2) .

[3]刘吉余, 王立东, 马志欣.容积法储量计算的两种算法比较[J].海洋地质动态, 2008 (3) .

论中国石油地质储量增长特点 第2篇

1 我国石油储量现状

1.1 已探明石油储量现状

我国石油储量大都集中在新生界陆相盆地位置上, 地质条件相对比较复杂。截止到2008年, 我国已探明油田数量为614个, 累积石油地质储量总数为287x108t, 可采储量能够达到78.4x108t。我国石油储量区域可以进行几个片区的划分, 包括松辽盆地、渤海盆地、鄂尔多斯、准格尔以及珠江口等。我国石油储量的分布特点集中表现出区域性, 因此, 也就决定了我国石油开采储量比较集中。从2008年之后, 探明储量能够达到228.3x108t, 此时能够达到总探明储量的80%以上。

1.2 已探明未动用储量现状

探明但尚未动用的储量超过5x108t的油田包括大庆、天津分公司以及胜利油田等多个油区。累积未动用总量可以达到67.9x108t。占全国范围内探明未动用总量之中的80%以上。

1.3 剩余可采储量现状

东部松辽、渤海盆地剩余可采总量达到14x108t, 西部鄂尔多斯、准格尔以及吐哈等油田剩余可采储量总量能够达到8.6x108t, 渤海湾等海域剩余可采量可以达到5.8x108t。

2 我国石油储量特点

2.1 已探明石油储量特点

老油区基于稳产要求, 勘探难度进一步提升。新增储量总整体水平上呈现出下降趋势。

第一, 新增油田实际储量丰度进一步下滑。特高丰度石油储量主要集中在十五初期阶段。到了2012年之后, 则丰度出现显著下滑。

第二, 石油储量深度提升, 中深层以及超深层油储比重增加。第三, 新增油田渗透率也进一步下降。作为油藏的主要参数, 渗透率下降直接影响了石油的品质。低渗透储量进一步增加, 其比重已经从最初的60%左右, 提升至78%以上, 中高渗透新增储量持续下滑, 已经下降至15%左右, 由此可知, 低渗透储量趋势明显。

2.2 已探明未动用储量特点

不同油区中探明未动用油储使用增加, 随着勘探程度提升, 勘探的技术性问题表现出来, 新勘探石油储量低品情况严重, 石油储量动用率进一步拉低。进而造成了未动用储量进一步增加。

2.3 剩余可采储量特点

第一, 全国范围内探明石油增储量十分稳定, 但是增速相对较慢。第二, 石油储量低品石油比重上升。第三, 全国石油总量稳中有升。

3 总结与建议

基于探明储量、未动用储量以及可采剩余储量实际情况及特点出发, 形成以下增储建议:

(1) 陆上东部地区实际探明储量属于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间的主体部分, 需进一步提升本部分探明储量的石油开采率, 这是当前工作的核心与重点。坚持开发东部地区, 并减缓剩余开采储量以及未探明储量的开采速度。确保可以长期持增储上产, 提升产区中的战略部署能力与实际效果。

(2) 针对已探明但尚未动用储量部分, 具有难采低品特点, 因此应当加强对其的利用效率, 提高我国国内地区油田开发储量基础, 进一步提升石油供应的效率, 促使石油勘探道路发展的更加宽广。解决难采石油储量中的技术开发等问题。同时, 也应当进行技术攻坚, 更多采用创新技术, 对开采技术工艺进行优化与完善, 改善产量以及实际采收效率。

(3) 针对剩余可采量部分也应当做到几个方面:第一, 加强技术创新, 使低品油田能够转化可采储量石油。第二, 提升新区域的勘探, 进一步实现石油储量增加。

参考文献

[1]郭元岭, 宗国洪, 赵乐强, 高磊, 石红霞.中国石油地质储量增长特点[J].新疆石油地质, 2001, 04:280-283+268.

[2]乔文龙, 董广华.准噶尔盆地石油资源基础和储量增长趋势研究[J].中国石油勘探, 2006, 03:13-17+49+6.

[3]朱杰, 车长波, 柳广弟, 刘成林.渤海湾盆地石油地质储量和产量增长趋势的预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6, 06:16-18+106.

[4]查全衡, 韩征, 刘殿升.中国石油地质的若干特点及其对储量增长的影响[J].石油学报, 1999, 05:1-6.

提高中拐凸起石油控制储量转化率 第3篇

新疆油田分公司考核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物所石油控制储量转化率的业绩指标为50%。 小白杨QC小组成员针对这个任务, 对西北缘2010~2013 年控制储量转化率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发现中拐凸起控制储量转化率为37.4%, 在西北缘4 个区块中转化率最低。 因此, 确定课题为“提高2014 年中拐凸起 (区块) 控制储量转化率”。

2 问题症结

小组成员从工作流程、数据统计入手, 找出了圈闭面积预测小、岩性识别符合率低合计占81.0%, 是中拐凸起 (区块) 石油控制储量转化率低的症结问题 (图1) 。

3 要因说明

小组成员利用关联图 (图2) 找出了影响圈闭面积预测小、岩性识别符合率低的7 条末端因素:技术人员专业水平不均衡;圈闭管理执行率低;缺少火山岩岩性识别图版;综合标定不精准;试油资料收集不全;地震解释软件培训少;断裂识别符合率低, 并制作了要因确认计划表。 对确认内容、标准、方法、完成时间以及负责人进行了统筹兼顾、协调分工。 逐一经过与专业、技术标准对照, 通过逐项确认后得出:缺少火山岩岩性识别图版和断裂识别符合率低为主要原因。

4 具体措施

小组成员对2 个要因提出了不同对策并进行优选后制定了对策表 (表1) 。 首先制作火山岩岩性识别图版, 采取了3 项措施:石炭系岩性划分、制作分类图版、选取岩性识别方法, 实施后岩性识别符合率为75%, 预测精度达到了99.4%;其次通过计算和试验确定断裂组合, 采取了2 项措施:利用模型正演确定断裂剖面特征、优选断裂组合方案, 使断裂识别符合率提高到84%。

5取得效果

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 圆满完成了新疆油田分公司2014年石油控制储量任务, 中拐凸起石油控制储量转化率为50.7%, 圈闭预测面积不准、岩性识别符合率低这2个症结问题也降到了23.8%。不仅扩大了中拐凸起北部石炭系的勘探邻域, 为新疆油田公司的“增储上产”奠定了基础;同时借鉴小组活动的成功经验, 为车排子石炭系地震勘探提供了理论依据。

单位名称: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小组名称:小白杨QC小组

石油储量计算 第4篇

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我国对能源尤其是石油的需求也出现了持续高速的增长。我国从一个石油生产大国,出口大国,迅速成为一个消费大国和石油进口大国,依赖国外资源的程度越来越大,加之国际市场风险以及石油地缘政治等因素复杂多变,导致中国石油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

1.1 国际石油价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差

国际石油市场波动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油价上涨直接导致外汇支出增加,净出口减少,进而降低经济增长率。据推算油价每上涨1%并持续一年时间将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平均降低0.01个百分点。近年来世界石油价格波动频繁,油价不断攀升,我国无力控制。

1.2 地缘政治形势复杂,美日等国在中国周边军事渗透构成威胁,中国对海上石油运输通道控制薄弱

海湾地区是我国石油主要进口地区,中亚-里海地区是我国石油潜在供应地。但是,美国“9.11”事件以及由此发生的美国打击恐怖主义战争,使得北非-中东-中亚新月地带形势紧张,对石油海上运输安全也面临严重威胁。

1.3 节能意识淡薄,社会上存在着广泛的石油产品浪费和高消费现象

我国的资源总量相对比较短缺,而且我国目前的能源利用率也非常的低,浪费的现象也很普遍。

2 国外石油安全战略

为了保障石油资源的有效供应,各国都针对本国的国情采取了一系列的石油安全战略。美国和日本都是排在世界前几位的石油消费国,它们有丰富的经验和自己独特的石油安全战略,这对我国将是很好的借鉴。

美国的石油安全战略主要是:(1)石油进口多元化。美国从北美、中南美洲、中东、亚太均有石油进口。(2)能源种类多元化。美国能源部提出加强对天然气和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并要维护核能的使用地位。(3)保证国内产出,以科技促进石油生产。(4)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5)建立战略石油储备。

日本的石油安全战略有:(1)高度重视战略石油储备的作用,投入巨资进行战略石油储备建设。(2)重视和增加勘探开发投入,拥有充足的石油资源,从根本上保障石油的安全供应。(3)努力使石油进口的来源多样化,分散石油进口的风险。(4)国家、政府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在石油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的石油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必须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多管齐下,确保石油供应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石油安全战略。

3 夯实低品质储量在中国石油安全中的战略地位

目前石油安全战略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我国也积极争取拓宽国外资源的勘探开发规模,注重调整各类产量结构,逐步扩大低品质储量资源开发规模等,以实现产量平稳衔接,为国家石油战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无论是从国家石油战略方面,还是从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方面,低品质储量资源都是宝贵资产:一是寻找储量资源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若把所找到的资源闲置起来是一种浪费,只有合理开发利用才能创造出经济和社会效益;二是后备高品质储量资源不足,合理开发利用好现有储量资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产量压力;三是从整个勘探形势分析,多数盆地勘探透明度已比较高,这些盆地今后所找到的多属于低品质储量。因此,低品质储量在中国石油安全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3.1 发展创新技术,解决制约低品质储量发展的瓶颈

技术目前我国低品质储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油气勘探方面,由于我国含油气盆地地质条件复杂,寻找优质储量难度大,难以实现增储、上产、降成本和提高采收率目标;二是在油气开发方面,面临油藏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储层物性差、非均质强,天然能量低等困难,低品质储量的现代开发技术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因此,需要变换思路、突破旧框,努力创新、挑战极限,在“薄、窄、杂、低”复杂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开展地质综合描述技术、油藏工程理论、开发设计方法和多元开采技术等方面的科技攻关和集成创新,进一步提高低品质储量采收率和可采资源量,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油气资源,提高油气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替代成本、加快能源利用进程,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低品质储量开发科技发展模式,加强自主创新,尤其是在海相勘探理论与开采技术、复杂隐蔽油气藏开采技术、高含硫天然气藏开发技术、新老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特殊油气藏开采技术等方面加强创新和突破,形成一整套高效开发低品质储量的主体技术、特色技术和配套技术,为油气田增产和稳产提供技术支撑。

3.2 利用有利条件,夯实低品质储量开发战略地位

制约未动用储量开发动用的瓶颈,不只是技术方面的问题,而更重要在于如何考虑和认识的问题,国内石油需求不断增长给低品质储量开发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一是随着我国石油依赖国外资源的程度越来越高,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涨,对于低品质储量的开发较为有利;二是考虑石油安全战略方面需鼓励低品质资源的开采,目前石油安全战略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我国也着手这方面的工作。从石油安全战略储备方面来讲,应采取保护那些高品质的资源,开发那些低品质的资源;三是企业自身发展需要加快各类产量的结构调整力度,中油公司和油田公司领导对油田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积极争取拓宽国外资源的勘探开发规模,并注重于调整各类产量结构,以实现产量平稳衔接,延长企业生存发展的时间,这给现有低品质储量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为了保证低品质储量的开发力度,通过实施灵活的经营机制等新策略,降低开发投资、开发成本,扩大利润空间,提高整体开发效益,给予企业具有独立经营和决策的权力,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开发利用好低品质储量资源,促进低品质储量的经济有效开发,进一步盘活低品质储量资源。

4 建议

低品质储量是我国石油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中国石油安全战略方面,低品质储量具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实施开发时具有较大的技术和经济风险性,因此,建议在加强勘探开发技术水平的基础上,给予技术、资金和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加大低品质储量评价工作,并对一些难采储量的开发动用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加快低品质储量的开发步伐,提高低品质储量动用程度,夯实中国石油安全战略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鹏.对中国石油安全战略问题的思考[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6,(01).

[2]杨莲城.关于我国石油安全战略的思考[J].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7,(02).

石油储量计算 第5篇

关键词:动态储量,Blasingame法,递减曲线法

气井单井储量的确定, 对于稳定供气和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计算储量的方法有很多, 在大量的文献调研的基础上, 对计算单井动态储量的成熟方法:物质平衡法、不稳定试井分析法 (不稳定晚期法, 拟稳定期法, 压力恢复法, 压差曲线法, 对数差值法) 、产量累积法逐个做了适应性分析。笔者对气井单井动态储量计算方法做了深入研究[1,2,3,4,5,6,7,8,9,10]。采用适合的气井单井储量的计算方法。实例应用, 计算结果表明, 研究成果是可靠的。

1 气藏开发特征

A气田自1999年3月投入开发, 至今已有12年的开发时间, 主要生产层段为泉三段, 在开采过程中, 气层表现有如下特征:

1.1 泉三段气层高部位井自喷能力强, 单井累计产量高

T4-2和T101井都在1999年3月投产泉三段, 到2011年3月已连续自喷生产12年, 单井累计产气量分别为1.11×108m3、0.69×108m3。

1.2 泉三段生产井受地层水影响较小

T101和T118井是该层段单井累积产水相对较高的井, 分别为185 m3、59.3 m3, 单井日产水量在1 m3以内, 分析为少量的孔隙水及夹层水。T19、T深1两个井区总累积产水375 m3, 反映泉三段气层目前没有见到边底水影响。

综合上述断块的分析, 通过单井累计水气比变化规律, 泉三段气层基本不产水。

2 单井储量方法介绍

目前计算单井动态储量的方法有压降法、不稳定分析法 (RTA) 、弹性二项法、压差曲线法等 (见表1) , 其中弹性二项法和压差曲线法要求准确的井底流压和压力恢复资料, 对于本气田来说是不实用的, 因此根据气田的实际资料情况, 采用压降法和不稳定分析法 (RTA) 来计算单井的动态储量。

3 实例应用

分别采用压降法和Blasingame典型曲线拟合法计算A气田各气井的动态储量。从计算结果看, 压降法和Blasingame方法结果基本一致, 偏差小于10%, 本次研究选取利用实际动态资料计算的Blasingame典型曲线法计算的储量结果。

A气田泉三段目前有生产井9口, 其中T19井为多层合采井, T110井是后期改层上返到泉三段生产。计算泉三段动态储量是5.57×108m3, 累计采气2.965×108m3, 动态储量采出程度为53.2%。 (表2) 。

综合上述计算结果, A气田泉三段气层单井动态储量为5.35×108m3。

4 结论与认识

(1) 分析了不同单井动态储量计算方法的适用性, 分别采用压降法和Blasingame典型曲线拟合法计算A气田各气井的动态储量。从计算结果看, 压降法和Blasingame方法结果基本一致, 偏差小于10%。

(2) 实例分析表明, 研究选取利用实际动态资料计算的Blasingame典型曲线法计算的储量结果, 计算结果可靠, 可以用来评价气井的井控储量。

参考文献

[1]李爽, 贾旭峰, 井元帅.苏10区块低渗透气藏动态储量预测研究[J].断块油气田.2010年, 17 (1) :70-72.

储量计算中测井关键井的选择和研究 第6篇

选取处于构造最有利部位部署的井, 一般为垂直井;具有系统的地质录井、取心和地层测试资料;井眼条件好、泥浆性能稳定, 具有很好的的测井条件, 对测井资料质量影响小;测井项目齐全, 信息丰富, 复杂岩性地层和裂缝性储层应该具有电成像、偶极声波、核磁共振、自然伽马能谱等资料, 且测井仪器系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如MAXIS500、EXCELL2000、ECLIPS-5700等。将满足以上条件的井选为该区块上的关键井 (标准井) 。

2 解释模型及储层“四性”关系的建立

2.1 岩心归位

岩心归位的目的在于利用关键井岩心物性资料与测井资料, 建立测井参数与地质参数的关系方程, 确定测井解释地区参数 (如骨架参数、泥质参数、流体参数等) , 从而建立本区的测井解释模型。

岩心归位的一般原则:首先是岩性归位, 用成像测井成果图、常规测井组合图和岩心对比, 以显著岩性特征层 (如泥质夹层、煤层、炭质层、砾石层等) 确定深度校正量;其次是物性归位, 采用孔隙度曲线、电阻率曲线与岩心分析孔渗数据对比, 确定精细的深度校正量 (图2) 。

2.2 岩石体积模型的确定

根据关键井岩心分析得到的岩性资料 (岩石骨架矿物成分、粒度分析、胶结物与胶结类型、粘土矿物成分及含量等) 结果来确定。以川西孝泉—新场气田须二段为例:岩石类型较为复杂, 既有石英含量很高的石英砂岩, 也有岩屑含量高的富岩屑砂岩、钙屑砂岩等, 与须四段相比, 另外一个显著特征是长石含量较高的砂岩较为发育, 组成岩屑长石石英砂岩、岩屑长石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等。据岩石薄片鉴定资料统计, 碎屑物以石英为主, 平均含量为73.9%, 其次为岩屑21.1%, 岩屑成份包括凝灰岩、石英岩、花岗岩、板岩、泥岩、灰岩岩屑等。储层砂岩胶结物以硅质为主。

粘土矿物及产状:具岩心样品X-衍射分析结果表明, 须二储层中的粘土矿物虽然含量不高 (一般1~4%之间) , 但对岩石的物性影响较大, 并在砂岩中普遍存在。须二储层粘土矿物以伊利石为主, 占65.35%, 次为绿泥石33.6%, 少量高岭石。

因此, 岩石体积模型选用多矿物岩性模型进行处理:如岩屑砂岩, 采用AC-CNL交会;钙屑砂岩、灰质砾岩等, 在井眼条件好条件下采用CNL-DEN交会;同时以岩心薄片鉴定的矿物体积含量或ECS测量结果对处理出的岩性剖面进行检验。

2.3 确定测井解释模型

以新场气田须二储层为例, 利用关键井岩心资料建立测井解释模型。

孔隙度计算模型:

利用岩心测定孔隙度和测井多参数的分析, 建立了须二段多参数孔隙度模型:

相关系数为R=0.7375。

渗透率计算模型:

相关系数为R=0.72

含水饱和度计算模型:

采用通常的阿尔奇公式计算含水饱和度:

其中的地区常数a、b、m、n是在实验室测定不同饱和度岩石的地层因素和不同含水度条件下的岩心电阻率实验分析数据来确定, 地层水电阻率利用水样资料确定。即:a=1, b=1.08, m=1.46, n=2.09, RW=0.025。

2.4 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由储层测井响应特征和所建立的测井解释模型计算结果, 结合地质录井、岩心分析、试气结果, 在本区建立反映储层综合性质的岩性、物性、电性、含油气性“四性关系”, 从而建立适合本区储层识别评价的综合标准。由此对储层进行横向上研究。

2.5 有效储层参数下限确定

对储层进行油气识别后, 以关键井物性资料的孔喉结构、累积储集能力丢失、毛管压力等分析为依据, 求出岩心物性孔隙度和饱和度下限, 利用测井与岩心建立的岩电关系计算出测井孔隙度和饱和度下限, 据此去掉储层中无生产价值的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和低含油气饱和度的层段, 进而计算统计出有效的储层参数。由于储层显裂缝和微裂缝造成岩心渗透率和测井计算渗透率的较大差别, 因此一般未选用渗透率做为下限标准。在测井下限标准基础上, 统计出储层的有效厚度和孔、渗、饱等储量参数。最后确定新场须二测井参数下限为:解释POR测井=2.28%, Sw测井=59%。

3 关键井特殊测井项目的研究应用

在关键井中, 一般都测有自然伽玛能谱或化学元素俘获、电成像和偶极声波等特殊测井项目, 通过对这些特殊测井资料在地质、工程方面的拓展研究应用, 可以为地质家在储量计算中和区域构造、地质研究方面提供更充分的依据。

结论

本文表述了储量计算中关键井的选取与测井综合研究的一般工作方法和流程, 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效果良好。

1储量中通过关键井的选用有利于建立统一的油气田测井资料刻度标准;

2通过对关键井测井资料、物性资料、地质录井及测试资料的综合研究, 建立油气田统一的“四性”关系和测井解释评价技术方法、可靠的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参数的测井解释模型以及有效储层下限的测井下限标准, 提高储量测井参数的计算精度。

3 关键井特殊测井项目资料的综合应

用, 对于解决储量计算中的难点起到了补充作用, 另外在地质、工程上的拓展应用, 提高了测井资料的应用范围, 也为地质家在区域构造、地质研究方面提供更充分的依据。

4 通过对关键井测井资料的综合研究应用, 可以在此基础上确定适合本地区储层测井解释评价所需的测井系列。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储量计算中关键井选取原则。对解释模型及储层“四性”关系的建立进行说明, 就关键井特殊测井项目的研究应用提出见解, 以供参考。

关键词:储量计算,关键井,测井,研究

参考文献

[1]雍世和、张超谟等.测井数据处理与综合解释.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 1996

[2]杨通佑, 范尚炯等.石油及天然气储量计算方法[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1.

计算机技术在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第7篇

在矿井回采期间, 为保证产量的稳定性及质量, 时常要按年度、季度及月度计算矿井回采区段储量及煤质, 以便矿井编排合理的生产规划, 保证矿井的采掘接替合理。在计算机技术引入储量计算之前, 矿井往往依靠手工来进行储量计算, 由于人工计算比较费时, 且计算依据多为矿井地质勘探报告、日常报表等资料, 储量计算存在极大的局限性, 计算出的结果存在较大的偏差, 给矿井的正常生产带来极大的不便。目前,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矿井的推广应用, 基于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储量计算, 在运用智能软件在地质勘探数据、储量平剖面图等数据的处理基础之上进行, 具有耗时小, 结果误差小的优点, 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1 地质数据库的建立

地质数据库是进行地质方面日常工作的前提, 是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储量计算的基础数据库。目前, 矿上建立的地质数据库都是关系型的数据库。其原理为收集所有与某种事物相关数据, 并以数据为基础建立二维表格, 一个二维表就是一个关系, 即一个数据库文件, 在二维表中, 每一列为一个数据项, 每一行为一个记录, 每个记录由很多数据项组成, 由多个记录一起构成关系, 而一个完整的地质数据库则是由多个关系构成。由以上数据库构成原理分析可知:依据地质和生产勘探中收集的原始数据, 可以分别建立起相关的数据库文件, 如钻孔、勘探线、地质构造等数据库。在建立地质数据库后, 即可以对数据库进行编辑、插入、修改等基本的操作, 且数据库可以转化为ASCII码数据文件, 从而实现计算煤层厚度、储量等工作。

2 矿井计算平面图和剖面图

煤矿计算平、剖面图是计算矿井储量的依据之一, 在利用计算机计算矿井储量数据之前, 首先要用专门的绘图软件绘制出平、剖面图, 然后运行专门的图形输入系统将绘制完成的平、剖面图进行矿井计算平、剖面图的计算。在绘制图形的过程当中, 需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确定。

2.1 矿段的确定

采用计算机进行储量计算之前, 首先要进行矿段的确定, 其确定方法为围绕先前勘探中采样的范围确定煤的位置,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在利用计算机进行矿段确定时, 首先要对煤样进行详细的分析, 依据分析得出的煤样结果来进行相关的逻辑判断及计算, 对符合生产需求的煤体进行圈定。

2.2 建立矿岩层对比连接专家系统

在利用计算机绘图过程中, 煤层等岩层的对比联系是其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其对比连接的精确度越高, 质量越高, 则进行储量计算的精确度越高。而以前的连线方式则是根据专家个人所收集的相关资料及其个人经验进行辨别, 进而确定煤岩接线, 往往导致得出的结果精确度低。

2.3 地质勘探残剖面圈与采矿现状图的链接

在进行矿井储量估算的过程当中, 必须进行采矿现状图与地质探勘残剖面图之间的链接, 其链接为绘制地质勘探线剖面图的必要条件, 两者之间的链接既可以方便矿井储量的计算, 又可以方便其它相关工作, 两者链接的方法为利用剖切的方法将采矿现状图与地质勘探线两者的结果进行坐标转化, 而后导入矿井地质勘探线剖面上, 而后, 利用人际交互方法添加图饰, 对不理想的局部进行更正, 从而形成完整的地质勘探线的剖面图。

3 储量的计算

3.1 人机交互技术的构成

CAD软件是建立人机交互技术计算储量程序的基础, 人机交互技术计算储量程序包是在CAD的基础上进行研发的软件, 在其研发过程中, 主要利用下面几种技术。

3.1.1 菜单技术

在运用高级语言编制程序过程中, 会使用大量的静态菜单模式来实现视觉上的连续及较好的互动回话模式。其主要的特点为菜单一直在屏幕上的一个固定位置显示。当CAD图形处于编辑的状态时, 使用下拉菜单模式中有两种办法来控制对应的光标:利用光标控制键、利用鼠标直接控制。

3.1.2 橡皮筋技术

当CAD图形处于编辑状态时, 在使用编辑器绘制直线时, 可以使用橡皮筋功能, 但是, 如果使用auiolisp语言直接绘制时, 就不能使用橡皮筋功能。而人机交互技术计算储量程序软件在研发时, 编写了rubberband函数, 所以, 在使用人机交互技术计算储量时,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 都可以运用橡皮筋技术。

3.1.3 拾取技术

选择合理的处理对象是图形绘制时的一个关键步骤。显示对象的选择通常利用鼠标来控制光标实现, 此种方法只需利用鼠标将光标拖动到对象所处的位置就可以实现, 此种方法既可以计算坐标位置, 又可以对选择的对象进行对比, 调用选择的显示对象与光标附近最近位置的对象相应属性数据, 完成相应的功能。将矿井的井田范围按照储量的级别划分为多个需要计算的小块段, 然后使用拾取方法找出每个块段区域内的钻孔, 这样可以从对应的数据库中得到这样钻孔的具体参数, 利用钻孔参数计算出该块段中煤层的厚度及加权平均煤质, 从而计算出该块段区域内煤层的面积、煤质及厚度。

3.2 储量计算图表的输出

输出计算出的储量图表是地质部分编制勘探报告的重要内容之一, 矿井储量计算的平、剖面既可以利用CAD命令输出, 也可以利用绘图仪直接输出, 其次, 根据有关规定, 地质储量的计算结果还必须以表格的形式输出, 在人机交互技术中, 可以利用高级别的语言编制表格, 以达到满足规定及工程需要的目的。

4 人机交互技术计算储量的优点分析

a) 使用该技术来计算矿井储量, 计算结果的精度比较高, 且计算速度快, 达到矿井地质储量实现动态管理的目的;b) 利用计算机技术管理煤矿储量, 为修改矿井储量的计算结果及矿井储量计算平、剖面图提供了便利, 可以真实地反应矿井储量的赋存及变化情况;c) 利用该技术计算矿井储量, 可以有效地实现各类相关图形的互相联系;d) 利用该技术计算储量, 有利于矿井及时了解储量的动态变化情况, 以便矿井及时调整生产计划, 保证矿井的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通过数据库、智能专家系统及CAD技术的有机结合, 使得计算机技术在矿井储量计算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经过在矿井储量计算过程中的实际应用, 得知, 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计算的自动化, 减少了人工计算储量时不可避免的误差, 并且大大降低了计算时间, 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 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摘要:详细分析了基于信息技术的储量计算方法, 得出计算机计算储量的方法具有耗时小, 结果误差小的优点, 具有较好的实用性的结论, 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上一篇:新型旅游下一篇:财务杠杆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