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需求范文

2024-06-05

患者需求范文(精选11篇)

患者需求 第1篇

1 对患者需求的分析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北京市仁和医院2007年6月~2008年6月的每月门诊和住院患者共计200名(样本总量为2 400人次),门诊患者为随机抽查,住院患者则按各科出院人数构成比例进行抽样。

1.2 研究内容

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姓名、性别、所在科室、联系方式、地址等。患者根据个人感受逐项选择就医需求,可多选。

1.3 资料来源

通过自填问卷与电话回访相结合的方式获得资料。并经查阅病历进行信息核对,确保样本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1.4 结果与分析

由于本次研究主要立足于患者的就医需求,通过对2 400人次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按照所选需求所占的总百分比由高到低排序如下:

1.4.1 可信的医疗技术水平

在被调查的患者中,有45%的患者表示选择仁和是因为相信仁和医院的医疗水平。可见,技术的含金量是医疗这种特殊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培养和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职业技能是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是头等大事。

1.4.2 快捷便利、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

41.6%的患者就医会考虑诸如排队等候的时间、家属照顾是否方便等因素,快捷便利的服务会大大节省患者的时间且有益于获得患者家属更好的照顾,这也吻合患者具有区域性特征的规律。另外,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更是患者,尤其是普通百姓择院就医的又一标准。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7年社会蓝皮书调查显示,当前“看病难、看病贵”居各类社会问题首位。许多人面对庞大的医疗费用望而却步,这对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提出了质疑,现行的医疗服务价格远远高于百姓的承受能力。

1.4.3 了解、重视、同情和关爱

32.3%处于疾病状态下的患者,其生理和心理往往比健康人有更高的需求。入院后心存陌生感,渴望得到医护人员甚至是病友的重视。部分患者表现为自卑、自疑,因而显得焦虑、苦闷,常会产生失落感和孤独感,非常需要得到他人的同情和帮助,迫切希望得到医护人员更多地关注。因此,理解他们的心情、处境、困难和愿望,耐心倾听患者对病情的叙述,尽力帮助患者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包括医疗和非医疗的问题,使患者能感受到被尊重,保持愉悦的心情,从心理上消除陌生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才能促使医疗质量的提高。

1.4.4 对相关疾病知识的了解

28.7%的患者最关心的是自己疾病的康复情况,他们对疾病知识的需求十分迫切,很担心也很想了解自己疾病的轻重、转归、用药情况等。但由于对疾病知识的缺乏,处于一种被动地位,表现为迷茫、不安、疑问。因此,医护人员要适时、主动地向患者介绍一些疾病相关科学知识,既保证患者的知情权,又不妨碍正常的诊疗工作,使患者安心就医、配合治疗。

2 医院服务的定位

2.1 政策导向

目前,各级卫生管理部门大力呼吁和提倡二、三级医院病种的差异性定位。提出二级医院应主要负担其附近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工作;而三级医院则主要定位在疑难病、复杂病的诊疗项目及重点科研带教方面。因此,对于仁和医院这所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而言,低价位、重服务、致力于常见病、多发病的医疗服务项目是医院生存发展的根本立足点。

2.2 地区环境

截至2007年年初,医院所属的大兴区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总床位2 618张,实际服务人口近百万,每千人口床位不到3张,其中,综合医院千人口床位1.9张,低于北京市千人口综合医院床位4张及全国平均千人口床位3.1张的水平,以此比较,我区仅达到卫生部2000年卫生规划配置要求,卫生资源总量不足。作为区内两所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之一,仁和医院应立足于低成本、高效率地改变医疗卫生行业技术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对各种疾病患者进行有效分流,使得有限的优质医疗资源配置更为合理,百姓得到最实惠的医疗服务。而这也符合仁和医院提出的办院理念——努力创建令人民满意、百姓放心的“平民医院”。

2.3 内部管理

为满足患者需求,医院于2007年年初即提出“拓展市场、改善服务、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工作思路,提出医务人员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素质、良好的服务态度,不允许有冷淡、麻木不仁、敷衍了事、推诿患者事件的发生,发现问题严肃处理,决不姑息,全体人员必须谨言慎行、从小处着眼,切实为广大患者服务。为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团队,医院高度关注中青年骨干的成长,坚持以培养和引进并举、物质和精神激励并重的人才成长机制,提高医生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不胜任岗位的人员随时进行淘汰和调换。

由于门诊患者对我院的服务窗口、就诊环境的满意度低于其他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分别为92.57%和92.72%。为此,医院在门诊工作上加大管理力度,全院范围内推行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融洽医患关系,协调医患沟通的各项工作,结合2006年以来开展的医药购销领域反商业贿赂工作的指导思路,积极开展“提高患者满意度”活动,临床医务人员主动签定承诺书,做到“四无”:无回扣、无红包、无开单提成、无滥收费;“三心”:细心、耐心、责任心;“二达标”:技术达标、满度达标。各职能部门也以围绕患者满意为工作中心,医院客户服务部开展“一站式服务”,负责接听咨询电话,接送异地行动不便的患者,协助老弱病残患者挂号、取药及办理住院手续等便民服务,门诊部也在门诊大厅增加咨询导诊人员,为患者答疑解惑。收费处于2007年年中实现了挂号和收款窗口合二为一的设想,对人员进行合并,统一管理,在早730~8∶30的时段,全部窗口一律对外挂号,解决门诊大厅高峰时段挂号排队混乱的局面,同时在高峰期时一律对外收款,提高窗口工作效率。

为方便企业单位的人员安排,体检科将假日体检工作常规化,各医技科室积极配合,抽调人员服务一线,不仅放弃节假日公休,甚至主动深入企业单位进行现场服务,并及时准确地将体检报告送达客户手中。所有这些便民举措的实施,尽可能满足患者便捷就医的要求,得到了新老患者和客户的一致好评,市场影响力日趋扩大。

医院针对住院患者病情分布,及时调整和改造病区结构,不断提高硬件设施配备,尽可能为患者提供配套齐全、环境优良的新住院楼病房。仅2007年,就已进行病区调整9次,使得条件良好的新病房使用率大大提高。

为减轻患者负担,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加大管理力度,多次召开例会,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依据药品集中采购目录逐项进行分析,找出适宜各类病种的疗效好、价格低的药品进行集中采购,在源头上进行控制,尽量降低患者费用。而医务部、医保办等各职能管理部门也同时加大了对全院病历及处方质控检查频次,将不合格品的发生率控制在最小范围,严格执行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的原则,收到良好效果。

3 成效和不足

各级医务人员纷纷立足本岗,挖潜增效。医院2007年工作成效明显,各项指标同比增幅显著。其中,全年门急诊量增长43.18%;出院人数增长26.1%;住院手术量增长18.19%;医保人数增长23.65%;而出院均费却下降10.23%;医保均费也继续保持下降趋势,达6.5%之多;患者满意度也由2006年同期的90.65%上升到94.82%。可以说,在现阶段的实际工作中,此“一增一减一高”(工作量增加、均费降低、满意度提高),不仅预示着医院已具备愈来愈强的竞争实力,也昭示着医患双赢的格局正逐步形成。

综上可见,患者满意度的提高与医院整体效益的增长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从患者需求处着眼,以患者满意度为评价指标,是医院改善服务,提高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当然,目前在满足患者需求方面医院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与大医院相比,就诊环境、住院条件、设备配置等硬件设施还亟待完善,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沟通水平也有待提高。但是,由于医疗服务具有流程复杂、环节众多、受众面广、专业性强的特点,管理上要想处处领先、面面俱到是非常困难的,医院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找出当前影响医院发展的瓶颈问题,有所偏重地逐步解决主次矛盾,并以辩证和发展的眼光不断地进行管理课题的研究和完善。因此,当前仁和医院工作的主要指导思想就是:所有的医疗服务工作必须围绕“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进行规划和设计,并以人文的态度、立足患者的角度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这不仅是医院加强管理的内需所在,也是成为人民满意医院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大兴区卫生局.北京市大兴区卫生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R].2007.

[2]黄贞杰.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J].中国医院,2007,(8):68-69.

[3]吴薇,王瑛,路明.从医患关系角度探寻医院质量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医院,2007,(9):43-44.

[4]郁雪珍.出院病人250例家访健康教育干预及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6):194-195.

患者需求 第2篇

 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

随着我院优质的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全面铺开和不断深入,如何让优质护理的理念找到更加实在的载体,从而成为一种长效机制。是我们面临新的挑战。院领导高度重视,号召全院上下团结一心,全力支持,深化‘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普外科护理单元积极探索,锐意进取,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护理内涵,提升护理质量,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护理服务,受到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

普外科是我院首批‘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之一,全科护理人员在科主任和护士长的带领下。潜心研究,苦思良策,不断规范基础护理操作流程,完善基础护理服务设施,扩展基础护理服务范围,不但要做实基础护理,更将基础护理做细。让患者切实感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和护士的用心关爱。我们根据患者疾病特征及专科护理特点,积极转变工作模式,建立‘特色健康教育’服务,贯穿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为患者提供全程的健康教育,护士们积极开动脑筋,根据患者的需要制作形式多样,内容通俗易懂的温馨提示卡,宣教的内容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细节。如吸烟对手术病人的危害,腹部手术后的饮食指导,早期活动的重要性等等。不断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性化护理服务,大力营造关心病人、爱护病人、尊重病人、帮助病人的氛围。使护理人员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转变工作作风,耐心解答。处理每一位患者的咨询,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对造扣患者开展‘玫瑰之约联

谊会’并定期随疗。

就像病友们所形容的,每一位护士都是天使。‘微笑服务’,‘亲情服务’成为普外科一道风景。而责任护士更是她所管病人的‘康复天使’,每天上班首先就是去看望自己所管的病人,亲切问候,‘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来看您了,晚上睡得好吗?伤口疼不?大便接了没有?’‘您好,您的手术很成功,现在是术后康复期,我现在来告诉您注意事项以及怎样配合治疗,我会将重点写在温馨卡上,也会经常来协助您的。’责任护士不仅指导和帮助病人术后进食和活动,并且把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写在温馨提示卡上,让病人一起了解这一治疗阶段的重点,以便更好地配合,像这样轻声细语的安抚和宣教,或开心交谈,或作细心的疾病指导,是我们每天工作中最常见的一个场景。责任护士每天都会上演无数个这种于病患真诚沟通的温暖画面,真诚的问候,灿烂的笑容,驱散了病人病痛的阴霾,把病人需求作为大事对待,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精,真正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建立良好的呼唤关系

每一个微笑,每一句问候,每一次操作时的告知,都是我们打开患者心门的钥匙,以患者需求为己任,用我们的爱心和服务为病人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夯实基础护理,不断提升护理

乳腺癌患者的健康需求调查分析 第3篇

摘 要 目的:为探讨乳腺癌患者的健康需求,提高健康教育质量。方法:采取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148例化疗缓解后入院巩固治疗的乳腺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乳腺癌患者有强烈寻求的健康欲望。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健康需求,同时具有个性化特点。结论:提出对患者不同需求采取多阶段、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因人施教,形式多样,同时注重家属的健康需求。

关键词 乳腺癌 健康教育 调查分析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9.064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士的核心工作已从单一恢复患者的生理功能扩展到增进患者健康为目的。健康需求与健康教育相辅相成。彼此联系。为了了解乳腺患者的健康需求,使其从身心两方面积极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1]。现将我科2005~2007年收治的148名乳腺癌患者。现将具体做法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调查对象:本组病例148例,均为女性,年龄45~75岁,平均58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上83例,初中以下65例。职业:干部49例,工人28例,农民20例,其 他51例。

调查方法:采用自制健康教育需求程度调查表进行调查,将内容分为:①入院健康需求程度调查;②化疗期间健康需求程度调查;③出院后健康教育需求程度调查;④健康教育形式和方法调查;⑤出院后咨询方式的调查。

由主管护士统一将问卷发给患者,讲明内容及填表方法,文盲由护士及陪护代为填写。将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发出问卷150例,回收有效问卷148例,回收率达98.6%。

结 果

表1(入院健康教育需求程度调查)、表2(化疗期间健康教育需求程度调查)、表3(出院后健康教育需求程度调查)、表4(健康教育形式和方法调查表)、表5(出院后咨询方式的调查表)。

讨 论

入院健康宣教:从表1看出,绝大多数患者强烈需求了解治疗方案与效果及自己的病情与预后,尤其是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强烈希望通过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了解到自己的疾病的现状与现状,针对入院后的需求特点,护士应耐心讲解疾病有关知识,详细介绍治疗方案与效果,客观分析病情现状与预后,举出治疗效果好的病例,给予心理指导,为医护工作创造条件。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对检查相关知识的需求程度也较高,因此,患者做各种检查治疗前,应耐心介绍其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等,使其理解检查的必要性,并能积极配合。其他几项内容患者也有不同长呢程度的需求,入院时积极热情的接待,主动介绍主管医师、护士。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帮助其角色转换[2]。进一上分析显示:患者住院后首先关心的是自己的病情、治疗、预后等。因此在介绍住院环境、规章制度时应简明扼要。过于烦琐的介绍可能引起患者的反感。

化疗期间的健康教育:从表2看出,化疗期间患者最需要了解的是并发症的预防、化疗药物的毒不良反应的预防、保护血管的方法等。乳腺癌患者由于放化疗的影响,易发生贫血、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此期健康教育的重点应放在防护出血感染上。提高患者的防护意识,根据需求特点详细讲解化疗药物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其预防,介绍保护血管的方法等。从调查表中还可以看出:部分患者对饮食、卫生、家属指导需要程度不高。在健康教育实施中,应帮助患者提高认识,使其了解以上内容在化疗期间的重要性,建立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3]

出院后健康教育:从表3可以看出,出院后患者最需要知道的是复诊时间和出院带药指导。因此,在出院健康教育实施中,应重点告知患者随访的时间,交待出院带药的用法、剂量、服药时间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从调查表中还可以看出:部分患者对休息指导和营养摄入需求程度不高,在在出院健康教育实施中,还应帮助患者认识到在化疗间歇期间,增加营养摄入、身心得到充分休息对下周期化疗能否顺利进行起着重要作用。

健康教育的形成:从表4可以看出,最受患者欢迎的健康教育方式是同病友间介绍经验,专题讲座。科室应定期召开公休座谈会,把患者组织起来,开展有关的健康知识讲座,同时也便于新老病友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勉励。其他几种健康知识获得方式也深受患者欢迎。总之我们工作实践中把握尺度,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能接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不能给患者形成负担。口头教育应尽量口语化,通俗易懂[4]

小结:乳腺癌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但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近20年来对乳腺癌治疗已有显著进展[5],长期存活着以及治愈率升高,使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健康教育日益追求。这要求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和业务素质,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了解新信息,学习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学、行为科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实践中,提高护理工作的施教技巧和能力。根据不同的个体、不同时期、不同健康问题和心理状态进行随机性教育,拟定出高质量的健康教育计划,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必然能减少治疗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审恭.内科护理学.第3版.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276-277.

2 余爱珍.基础护理学.第2版.江苏科学出版社:1248.

3 王建平,陈仲庚,林文鹃,等.中国癌患者生活质量的监测-EQRTC.心理学报,2000,32(4).

4 王继红,杨英姿.初治与复治乳腺癌缓解与死亡率的关系比较.航空航天医药,1998,9(1):21-22.

手术患者的需求及护理对策 第4篇

关键词:手术患者,心理活动,护理,技巧

护理工作不仅仅是以疾病为中心, 更重要的是让患者从生理、心理各方而都能得到全方位的、整体的护理, 特别是手术患者, 手术本身对患者而言就是一个刺激, 可引起一系列消极的心理反应, 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效果和伤口的愈合, 因此最大限度地满足手术患者的各种需要就成了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1]。良好的护理不仅能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更重要的是能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对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外科工作多年, 体验到凡做手术的患者, 均有恐惧心理, 精神压力较大。本组观察158例手术患者的情绪变化、生理需要、心理需求等方面, 对其进行以“需要”为基础的护理尝试, 收到较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手术患者158例, 其中男88例, 女70例。年龄最大80岁, 最小4岁, 平均年龄48岁;其中择期手术120例, 急诊手术38例。158例患者均由1名相对固定的护理人员进行人文关怀, 全部病例未发生并发症。

2患者的需求

2.1 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是维持生命最基本的需要, 也是最容易满足的需要。生理需要包括空气、水分、食物、温度、排泄、休息和活动等等。

2.2 安全需要

患者在生理需要满足的基础上, 往往进一步需求安全感。手术是否成功、麻醉是否安全、伤口是否疼痛、术后是否有并发症、甚至是否危及生命等等, 都是患者最担心的问题。

2.3 其他需要

患者在住院有时会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 医务人员叫怎么做就只能怎么做, 容易产生无助感和陌生感, 常常希望得到温暖、安慰、关爱和尊重。

3护理对策

3.1 术前护理

3.1.1 热情接待患者。

要以热情友好的态度迎接患者来住院, 用亲切礼貌的语言详细介绍责任护士、负责医生、同室病友、饮食制度、探视制度等, 帮助他们尽快熟悉环境, 引导和协调患者之间、护患之间关系, 鼓励其适应新的群体生活或发扬互相帮助精神。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他们说明手术的重要性、可靠性及安全措施, 给其以足够的心理上的支持, 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对他们的询问和质疑要“百问不厌”。

3.1.2 有爱心和同情心。

要有极大的同情心和爱心, 充分理解患者的心情, 了解和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深入浅出地讲解治疗与手术之间的关系。

3.1.3 让患者感到温暖。

要做好家属和所在单位的工作, 主动向他们说明手术的必要性, 使他们愿意出力、出钱支持患者手术。鼓励家属合理安排好时间, 关心照顾好患者。通过解释和安慰, 使患者感受到家庭和医院的温暖。

3.2 术中护理

在手术过程中, 患者处于麻醉状态, 可能会不由自主地乱动, 为了安全起见, 在手术开始前要做好解释工作, 约束好患者四肢, 防止患者意识不清情况下碰到无菌台或者发生脱离手术床, 造成意外伤害。还要不断观察静脉留置针情况, 保证安全通畅。工作人员尽量不要交谈, 避免无意间的谈话内容影响清醒的手术患者, 使他们觉得自己的手术不被重视, 失去安全感。

3.3 术后护理

3.3.1 及时告知手术效果。

患者醒来后, 护士应以亲切和蔼的语言进行安慰鼓励。告诉他手术进行得很顺利, 目的已达到, 只要忍受几天刀口疼痛的痛苦就能恢复健康了。有的患者可能产生新的疑虑, 不仅害怕疼痛, 更怕伤口裂开, 发生意外。这时护士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传达有利的信息, 给予鼓励和支持, 以免患者术后过度痛苦和焦虑。

3.3.2 帮助患者缓解疼痛。

患者术后的疼痛不仅与手术部位、切口方式和镇静剂应用得恰当与否有关, 而且与每个个体的疼痛阈值、耐受能力和对疼痛的经验有关。患者如果注意力过度集中、情绪过度紧张, 就会加剧疼痛。意志力薄弱、烦躁和疲倦等也会加剧疼痛。因此, 护士应体察和理解患者的心情, 从每个具体环节来减轻患者的疼痛, 比如让患者听喜欢的音乐转移注意力以减轻疼痛。

3.3.3 鼓励患者积极面对人生。

如果手术预后良好, 即使再痛苦也有希望。若术后效果不好或预后不良 (如恶性肿瘤已转移) , 则还将挣扎在死亡线上。患者在极度痛苦时, 经不起任何外来的精神刺激, 所以对预后不良者, 不宜直接把真实情况告诉他们。有一部分患者手术后带来部分机体生理功能的破坏 (如胃切除) 或残缺 (如截肢) , 造成躯体缺陷的患者必然产生缺陷心理。所以护士术前要交代清楚, 并给予同情、支持和鼓励, 让他们勇敢地面对现实、接受现实。

4讨论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 生物、心里、社会模式的产生, 护理的指导思想也逐步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优质的护理对患者安全顺利的进行手术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能为术后康复奠定良好的基础[2]。本院根据患者的需要为出发点, 实施全身心的整体护理, 以关心、专心、爱心为前提, 给予患者基本生理帮助, 让患者在手术环境中感到安全, 感受关爱, 得到尊敬, 积极配合手术, 最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提高服务满意度。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要求护士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技术, 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 及时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和家属的思想工作, 充分调动其配合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了解患者的各种需要, 满足手术患者在生理、心理、精神各方面不同层次的需要, 使其处于最佳状态, 更有利于促进身心康复。

参考文献

[1]郑至方, 许秀兰.如何满足手术患者不同层次的需要 (J) .医药产业资讯, 2006, 3 (11) :89.

心力衰竭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 第5篇

【摘要】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为临床开展心力衰竭健康教育提供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参考。方法:随机对112例愿意合作的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信息需求表,以问卷方式对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心力衰竭患者最想了解的健康内容是发病原因和急救常识,其次为疾病转归、饮食调护、用药知识等。结论:了解心力衰竭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确定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案,不断给予调整,才能有的放矢,突出成效。

【关键词】 心力衰竭;健康教育;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530-01

绪论

心力衰竭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脏舒缩功能障碍,发展到使心排血量在循环血量与血管舒缩功能正常时不能满足全身代谢对血流的需要,从而导致具有血流动力异常和神经激素系统激活两方面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临床上极为常见的危重症,是多数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几乎不可避免的结果[1]。近年来,尽管一些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与病死率有所下降,但心力衰竭发病率却在升高。这显然与人群年龄老年化、冠心病 治疗 水平提高、患者存活率时间延长有关。65岁以上的患者住院最常见原因是心力衰竭[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心力衰竭的转归及治愈程度将直接 影响 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心力衰竭患者做好健康教育,预防发作,保证生活质量就更为重要。为了使健康教育工作更具可行性、针对性、实效性,我院对112例心力衰竭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112例愿意而且有能力合作患者进行调查。

1.2 调查内容 自行设计问卷,内容有患者的一般情况、住院时间、病情复发情况、对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程度、宣教的时间、方式、出院指导的具体内容等方面。

1.3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统一由护理小组组长分发, 先讲解问卷中各项内容及填表要求,被调查者了解后逐项填写,无文化者由调查人调查后代填写。发出问卷共112份,收回112份,有效率100%,最后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分析

2.1 一般情况 调查的112例住院患者中,男72例,占64.29%,女40例,占35.71%。平均年龄56.8岁。职业分类:工人35例,地方职员(含离退休)33例,农民29例,学生9例,无任何职业6例。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学历11例,高中29例,初中及初中以下63例,文盲9例。

2.2 住院时间 <1周59例,1周~1个月以内有42例,>1个月11例。对自己病情基本了解29例,不了解81例。

2.3 病情复发情况 无复发62例,复发2次32例,复发3次17例,复发3次以上6例。

2.4 对健康教育内容需求程度的调查,患者最想了解的是发病原因、急救知识和治疗方法,其次是疾病转归、预防措施、用药知识、饮食调护、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常识等。

2.5 对健康教育必要性的看法99 %以上认为很有必要,认为可有可无不到1%,没有人认为不必要。88%的患者认为健康教育应在住院3天内,10%的患者认为应在出院之前,2%的患者认为没关系。说明患者对健康教育有着迫切的要求。

2.6 对出院指导需求 认为十分必要占92.5%,不太必要占5%,不必要占2.5%。对出院指导的需求可反映出患者愿意与医务人员保持长期合作关系,这有利于患者对医学知识的咨询,也有利于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7 效果评价 通过进行健康教育后,患者可不同程度了解了有关心衰的基本知识并运用相关知识有效地稳定病情,减少并发症,从而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复发次数。不仅有益于患者,还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也减轻医院的压力。

3 讨论与对策

3.1 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尽管现代医学对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诊疗技术较前大为进步,但绝大多数心力衰竭患者仍不免因心力衰竭的发作而致残或死亡。因为治愈出院后,易中断门诊随访及常规服药治疗,又不正确给药方法,不知怎样选择体力劳动以及控制钠盐摄入等等,增加诱因出现,常出现病情复发。健康教育的效果经由患者自身完成,并且健康教育可使患者自觉控制诱发心力衰竭危险因素(如呼吸道感染、体力劳动过度、情绪不稳定、饮食不合理、中断服药等)可以降低复发率及病死率。另一方面,由于新技术、新仪器的广泛运用,治疗的复杂性增加,如能及时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一些卫生知识,主动配合治疗可助长正面的保健行为。因此对住院或出院后正在门诊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有关心力衰竭常识的系统教育很有必要。

3.2 健康教育的形式 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抓好教育时机,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进行教育以符合个体需要。从调查结果可见,患者对健康教育的形式要求是多样化。最希望的是书面资料,因为书面资料可达到图文并茂,长期保存且随时可查询。其次是一对一的个别指导,因为个别指导具有较好的针对性,而且有利于护患沟通。因此护士要知识广博、善于沟通才有能力胜任此项工作,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交流技巧的护士能使患者产生信任感,于是乐于接受护士提供的保健信息,共同建立指导、合作或参与型的护患关系。

3.3 健康教育的内容要因人而异,根据患者具体需要确定方案并注意随时评估,不断调整,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成效突出。

3.3.1 心理护理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病情 发展 及转归与心理、情绪、社会刺激等论文联盟WWW.LWLM.COM整理因素有密切相关,患者能否维持健康及生活质量提高有重要的相关性[3],同时还应教会家属提供情感支持。

3.3.2 避免诱发因素 据统计有80%~90%患者病情复发是由诱发因素诱发,对防治心力衰竭有重要意义[4]。要教会患者如何做好防感染、防体力劳动过度、限制钠盐摄入、忌暴食暴饮、做好避孕措施并坚持服药。

3.3.3 遵医嘱给药 指导患者应定期复诊,不能麻痹大意,按时服用强心药,教会患者自测脉搏和观察洋地黄毒性反应表现。间断使用利尿剂以及必要时加用扩血管药等。掌握各种服用方法、剂量、副作用及注意事项,定期复查。

3.3.4 症状和体征的自我监测指导 指导患者每天测体重、计尿量,评价水肿消退情况,定时测量血压,同时应教会其对急性发作处理、如何改善睡眠、防体位改变跌倒的具体方法。

3.3.5 根据心脏功能合理制定活动计划,逐步提高活动量,维持和提高心脏代偿功能。

4 结论

培养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心力衰竭的主要特点有 :长期性、反复发作性、疾病复杂性、预后差、直接 影响 日常生活,消耗一定费用。因此培养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调节生活习惯,实施自我管理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教会患者自我护理知识和技术有助于患者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控制疾病发展,预防并发症,减少伤残程度,促进功能恢复,力求最好的预后。

参考 文献

[1]卢兴.心力衰竭病理生 理学 从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

[2] 张子彬(中),郑宗锷(美).充血性心力衰竭[M].北京: 科学 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7.

[3] 郝庆英,郝玉芳,曾利琴,等.心血管患者家庭功能及其行为方式调查[J].实用护理杂志,1991,15(5):34.

静脉输液患者需求调查与分析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80例静脉输液能正确回答问题的患者。

1.2 方法

对80例静脉输液患者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 问卷共设了15个问题, 包括患者的需求、护士对输液患者巡察的内容及患者担心的问题等3个方面的内容。

2 结果

患者的需求方面, 设置5个小问题:询问小便问题72例 (90%) , 看书或看报56例 (70%) , 睡觉32例 (40%) , 了解药物名称及作用64例 (80%) , 药物副作用68例 (85%) 。护士对患者输液过程中巡察的内容设置6个小问题:输液的速度72例 (90%) , 穿刺部位48例 (60%) , 有何不适56例 (70%) , 心率16例 (20%) , 是否饮水16例 (20%) , 是否排尿8例 (10%) 。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所担心的问题设置4个小问题:液体走空72例 (90%) , 穿刺失败72例 (90%) , 液体渗漏40例 (50%) , 药物反应16例 (20%) 。

3 讨论

通过上述调查发现患者的需求方面有高低层次之分[2], 护士在巡察过程中观察输液速度的高达90%, 而患者在需要排尿的问题上则高达90%, 由此可见, 满足患者的最低生理需求方面应该是首要的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健康方面的需求也随之提高, 在高层次需求中有80%的患者需要了解药物的名称和作用, 有85%的患者希望了解所用药物的副作用。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 输液安全问题也是患者较为担心的问题,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有90%的患者担心液体走空, 90%的患者担心穿刺失败。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 护士的询问以注重患者是主观感觉为主[3], 所要达到的是解决患者的实际需求的目的, 护士在巡察过程中询问的问题应更具有目的性、实际性, 了解患者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以上调查发现, 护士在巡察输液患者是观察输液速度的高达90%, 而对渗漏的观察不是很重视, 观察穿刺部位的仅为60%。在临床中由渗漏引起的并发症较多见, 而由输液速度引起的并发症较少见。因此, 护士观察输液患者是内容应全面, 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保证患者的输液安全。

通过对80例静脉输液患者的调查与分析, 总结出护士在巡察静脉输液患者时应从以下方面进行:针对患者需求方面, 保证患者最低层次的生理需要。通过有效的沟通询问方式, 了解患者的需求, 要将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放在首位。满足患者较高层次的需求, 针对患者的不同层次, 对于有参与治疗意识的患者进行操作时, 应向患者简单说明药物的名称, 治疗作用, 副作用等情况[4]。针对护士巡察的内容方面及患者担心问题方面, 宣传输液常识, 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调查中发现, 担心液体走空的患者高达90%, 在操作时向患者说明小静脉压力与液体静脉压力相等时, 空气不会进入体内, 关键是输入液体过程中不能将莫非氏滴壶过度倾斜和倒置[5]。护士在更换液体时也应注意更换的液体有莫非氏滴壶上段滴入莫非氏滴壶, 看好液面情况, 保证安全后再离开。因此, 护士不应小视宣传的环节。预防输液时体位的改变造成的液体渗漏, 由于输液时活动受限, 大部分患者有紧张、疲劳感, 护士在巡察过程中应让患者了解液体的大概输入时间, 输入肢体的摆放舒服体位, 安全活动度等, 避免液体外渗, 预防患者的紧张疲劳感。提高护士的操作技术, 全面观察, 预防静脉输液的并发症的发生。调查结果中示担心穿刺失败的患者高达90%, 这反映出患者对护士穿刺技术方面的高标准严要求, 故护士在巡察过程中应做到全面观察, 预防静脉输液的并发症的发生配合医生做好全面的治疗工作。不断补充新知识, 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在当今患者对医疗工作要求日益增高的今日, 护士在平时应努力提高技术, 加强自身知识的更新[6], 对新药物知识的了解, 以满足患者的更高层次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任蔚虹.围手术期病人信息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1999, 10 (34) :8.

[2]谭淑贤.护患沟通技巧的临床应用[J].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 2009, 17 (2) :67.

[3]庞国明.以病人为中心, 病人心理感受纳入评价体系[J].中国医药指南, 2007, 9 (6) :39.

[4]余桂华.临床静脉输液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华护理杂志, 1997, 32 (9) :542-543.

[5]余爱珍.基础护理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38.

门诊肛肠患者心理需求的调查分析 第7篇

1 临床资料

1.1 调查对象

对我院门诊2003年1月至6月份的肛肠检查、治疗患者随机抽样40例进行调查, 男25例、女15例;年龄15~75岁, 文化程度高中以上28例、高中以下12例;职业农民2例、学生1例、干部20例、自由职业17例。

1.2 调查方法

采用10项心理问卷调查, 为了调查结果的客观性, 真实性及可靠性, 在患者入科的第一时间先征求其意见, 得到同意后在检查治疗前, 直接给患者发放问卷, 直接回答并填表统计。

2 结果

10项心理问卷调查结果按顺序排列见表1。

3 讨论

3.1 92.5%患者有要求正确诊断不误诊, 尤其是害怕医生对患者提供不适宜的治疗方法, 影响治疗效果。甚至治疗不当给患者造成痛苦及不必要的损失。故医生平时加强业务学习, 上班时一定要保持精神饱满, 遇到困难应及时请示上级医生或专家, 若因本单位技术水平或医疗设备不足而不能行相应治疗或手术时, 应及时向患者说明, 介绍更专业医疗机构, 严防误码率诊、误治情况发生。

3.2 42.5%患者对检查及治疗医生所提供的卫生保健知识有强烈需要。“十人九痔”, 现代人站立、坐位活动多, 不再是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 肛肠疾病随着直立活动的增多而增加, 但患者同时却更想了解日常生活中有无缓解或控制疾病发生的方法, 而又不放弃目前的生活习惯。治疗后患者不愿再次发生痛苦, 亦非常需要治疗生活中的注意方法。因此, 医生应在时间、精力许可的情况下, 尽可能向患者提供保健常识, 融洽医患关系。

3.3 40%患者对检查治疗环境的私隐有需要。因前后二阴为人之私处, 许多患者本来因肛肠疾病感到难堪, 若检查、治疗环境有其他患者或学生在场, 患者会更感不安, 甚至不配合、不同意检查及治疗。故在检查及治疗前, 应同患者商量, 说明有第三者在场的必要性。患者若拒绝则不予安排实习生或见习生。另外, 应对患者完全提供隐蔽的检查及治疗时间, 严守患者的私隐, 必要时安排男女检查间, 分男女医生, 检查及治疗时与患者进行必要沟通, 以免引起纠纷。

3.4 35%患者要求得到最快的治疗, 与肛肠疾病本身引起的痛苦有关。患者一般在疾病疼痛至难以忍受的程度才来就诊的, 加上现代人不希望疾病的治疗耽误工作、影响生活, 故医生应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为患者安排最快最佳的治疗时间及治疗方法, 早日康复。

3.5 20%患者害怕检查或治疗中的损伤。这要求医生在检查及治疗前应同患者说明检查及治疗方法、器械、设备及药物或方法本身是否会引起损伤, 损伤后果采取的补救措施等, 另外, 医生检查或治疗时应轻柔, 随时与患者沟通, 切不可粗鲁,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3.6 体会及建议:

3.6.1 重视尊重患者的各项权利 患者在医疗过程中, 享有以下权利, 必须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①维持生命, 享受医疗的权利;②获得有关信息的权利;③监督与实现自己医疗的权利;④自主同意的权利;⑤要求保护隐私的权利。在医疗过程中, 医务人员处于主导地位, 而患者处于被动地位。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 患者不仅需要医生有高超的医术、舒适的环境, 更需要被理解、被关心、被尊重。医院的服务对象是人, 一切应“以人为本”, 如何注重了解患者的心理, 理解、关心、尊重患者, 如何强化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品质, 重视维护患者的权力, 已成为当务之急, 因此, 首先必须在医务人员中加强宣传, 广泛开展尊重患者权利的教育, 其次, 设立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 让患者了解应享有的权利, 医患护患间相互尊重, 营造良好的就医氛围 。

3.6.2 提供优质、特色的医疗服务 医疗服务在构建医院服务文化中具有绝对重要的地位, 特别面对患者的隐私。开展有情服务、微笑服务、细微服务, 服务于患者开口之前, 给患者家的感觉等等, 已成为每位医疗工作者为之奋斗终生的目标。

3.6.3 业务的开展上, 除肛门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以外, 要在疑难病、危重病的诊治上有所突破, 同时结合心理治疗。在科室发展上, 由于肛肠病大多与饮食密切相关, 同时近年来人们对健康知识及信息需求亦大量增加, 因此, 积极开展对辖区群众进行义务健康教育, 定期开展肛肠饮食知识讲座, 发送健康饮食知识手册, 宣传健康生活方式, 同时对患者定期进行病情跟踪、生活方式指导。在一年一度的干部体检时, 认真对受检人群进行肛肠健康体检, 写入健康档案, 分别提供受检人群的健康信息及肛门疾病预后分析, 长期随访, 为科室赢得潜在客户创造条件。

患者需求 第8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在本院夜间收住院的患者240例, 其中外科90例, 内科100例, 五官科20例, 其他科室30例, 年龄在15~80岁, 每月调查40例。

1.2 方法

对夜间收入院的患者, 待病情稳定后, 给予发放调查问卷一份, 内容包括护士的服务态度, 能否坚守工作岗位、入院指导情况, 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是否满意, 对医院的设施及环境的感觉, 工作中需要改进的方面等。问卷由患者本人或其家属代为完成, 答题完毕及时回收, 共发放问卷240例, 收回240例, 回收率100%, 回收后用SPSS 12.0软件对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 分析和处理。

2 结果

2.1 夜间患者护理服务质量调查项目统计情况 (表1)

2.2 患者对夜间入院需要改进的方面的选择 (表2)

3 讨论

(1) 护理服务质量应将患者的主观满意度作为质量管理的目标, 调查显示不满意占首位的是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及医院的设施与环境, 应改进的是生活必需品的准备及医院的设施与环境, 这些说明了护理人员在操作技术上及物品的准备上还是欠缺的,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原因可能有:夜间值班只有当班护士1人, 要护理照顾全病区病人, 疲惫感加上有些忙碌, 再有临床上现在好些值班护士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护士, 所以使患者在操作技术在不太满意, 夜间患者入院时, 入院仓促, 从自家携带的必需物品不齐备, 而夜间医院好些后勤科室又不值班, 病人想买必需物品及食品常会觉得无处可买, 使患者满意度低, 晚上值班时每一个护士是在岗的, 之所以有患者提出不在岗, 可能是在别的病房忙碌, 病人入院时在值班时没找到当班护士, 而引起这方面的不满, 护士夜班的困乏, 加上心理上觉得是夜班无所谓的态度, 常不注意自己的仪表, 有个别护士在值班时没带帽子, 护士的仪表代表了医院的形象, 是护理专业的特征, 体现了护士特有的精神风貌, 无论在什么时候值班, 都要有慎独精神, 在服务用语上也应注意, 有部分护士值夜班时会有不耐烦的心情, 感觉病人来的不是时候, 所以说话语气上使患者不满意。

(2) 针对目前存在的薄弱环节, 在实际的护理服务中应从接待、理解, 帮助几个环节入手, 强化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观念, 营造“以患者为中心, 以顾客满意为目标”的护理服务文化[3], 注重就诊患者对信息和情感方面的服务需求, 真正从服务内涵建设方面把护理工作落到实处,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在管理上应该建立和完善护士服务公示制, 明确护士岗位职责, 规范护士活动, 工作要求责任到人, 重视并尊重患者的各项权利, 努力营造良好的就医范围, 加强医院基础建设, 夜间配备物品齐全, 坚持以方便病人为原则, 做好人、财、物等卫生资源的的构成和配置合理, 同时, 要完善各种服务措施, 落实便民措施, 夜间病房应配备患者必需品, 使患者一入院就感到安全舒适和温馨。

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不仅包括业务素质, 还包括文明用语、服务态度、仪表着装等[4], 夜间值班时虽是一人在岗, 但一个人也代表了一个医院的形象, 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及形象是病人对医院的第一印象, 心理学是称为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的机制, 第一印象一旦建立, 对其后信息的理解、组织有较强的定向作用, 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得根据第一印象完成的[5], 本研究还表明, 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期望值很高, 提示所以病人都希望护理人员有精湛的技术上, 良好的服务态度, 因此, 护理人员不仅在服务态度上要转变理念, 更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 娴熟的操作技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 还能增加患者的信任感, 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摘要:目的 分析夜间入院患者的服务需求, 给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 随机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在本院夜间收住院的患者240例, 给予发放调查问卷, 根据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夜间护理服务质量存在着很多方面的不足, 需要改进。结论 应根据患者提出的意见进行改进, 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树立医院良好社会形象。

关键词:夜间,服务需求,分析

参考文献

[1]田丽华, 李凤先, 阮明琴.我院住院患者护理服务质量现况调查与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 2005, 5 (4) :13~15.

[2]刘春香.新形势下门诊护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 2001, 36 (2) :127~128.

[3]李效飞, 肖游章, 王晓燕.基层医院内科护理服务质量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10, 7 (24) :91.

[4]吴玉斌.护理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29.

门诊输液患者的健康需求与整体护理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神志清楚, 病情稳定的成人输液患者300例, 其中男148例, 女152例。年龄15~72岁, 平均年龄45岁;大学92例, 中专及中学128例, 农民80例。语言交流形式以地方方言为主。

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采用自己设计调查表, 调查内容设30个问题, 包括输液前、中、后, 不同阶段的健康教育内容及方式, 患者根据各自需求选择项目, 以不记名方式进行答卷。向患者发出调查表300份, 不能填写的患者由其陪护人员代替。采用当场发卷, 当场收回的方式, 回收率100%。按选择累积人次计算百分比。

2 结果

健康教育需求内容。

2.1 输液前

输液接诊护士介绍及安排289例, 占96.3%;介绍输液环境198例, 占66%;穿刺部位与成功率的关系286例, 占95.3%;选择满意护士进行输液234例, 占78%;输液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282例, 占94%;输液总量, 滴速及所需时间232例, 占77.3%。

2.2 输液中

护士经常巡视, 与患者语言交流, 个别指导294例, 占98%;所患疾病治疗目的, 相关知识及输液的疗效253例, 占84.3%;放电视、录像、短时间播放音乐248例, 占84.6%;提供健康教育小资料, 报纸供患者阅读217例, 占72.3%;担心液体走空, 输错液体, 药物过敏103例, 占34.3%;测体温、血压, 看检查结果213例, 占71%;常见疾病的家庭护理小常识202例, 占67.3%;输液药物反应的临床症状157例, 占52.3%;常见疾病饮食营养方法的指导108例, 占36%;液体渗漏的处理方法205例, 68.3%。

2.3 输液后

拔针后按压的方法及时间288例, 占96%;输液后有关注意事项, 随诊时间263例, 占87.6%;自我护理常识112例, 占37.3%。

3 讨论与护理

从健康教育内容中了解到患者在输液前、中、后有不同程度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由于患者患病后求治心切。根据调查结果, 我们采取贯穿于整个输液全程式的健康教育来实施整体护理。

3.1 输液前的教育与护理

3.1.1 从输液前健康需求内容可见接诊护士的介绍及安排;

穿刺成功率, 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为首项要求;并且对输液的滴速、总量、所需时间, 也能在输液前知道, 有些长期输液患者有希望能选择最满意的护士进行输液。我们采取以患者为中心, 为患者多做时事, 改善服务态度, 多与患者沟通;根据输液流程, 由接诊护士为患者介绍环境, 安排输液, 同时讲解输程序和方法等, 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3.1.2 注射护士边讲, 边进行简短的药物知识宣教, 讲解穿刺部位与成功率的相关因素;

与患者交谈的同时, 护士通过专业知识宣教和娴熟的操作技能来取得患者的信任;使静脉输液健康教育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3.2 满足输液过程中患者的需求

3.2.1 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健康教育环境, 根据患者需求, 我院设置

25张温馨、优雅、舒适的卧位输液区, 满足了输液次数多, 活动不便, 服务意识强, 文化层次高的输液患者;而座位输液区, 则适合病情较轻, 不愿躺着输液的患者;输液区内有编写直观可行的“请你选择最满意的护士”, “健康教育宣传栏”, “白衣天使之苑”, “护理哲理”“价格公示”, “各种输液流程”, “护患连心栏”板报, “温馨提示”, 图片及分类供应的各种疾病预防的常识卡片。每个座位和床旁设有呼叫器, 报纸;使患者一进入输液区的大门就有一种处在接受健康教育的环境之中。

3.2.2 做好输液过程中的巡视、观察, 满足患者的需求, 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让患者输液中安心;

为了做好输液中的健康教育工作, 每室专门配备护士负责加液、拔针、调节滴数、病情观察、巡视;增加2名护工解决患者饮水、扶助上厕所、交费、拿药等工作;并根据所患疾病随时有针对性地做好疾病健康知识教育和个别指导;指导患者测血压、体温、检验单结果分析、服药等。

3.2.3 对患者适时适度的教育语言

从调查中得知, 输液期间, 护士与患者的直接语言交流是患者获得健康知识的主要形式。特别是在卧位输液区患者, 相对素质高, 服务意识强, 与患者交谈时, 护士根据患者的文化层次、心理, 力求通俗易懂, 适时适度, 使患者理解。主动采用咨询、聊天谈话等随机性健康教育, 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巡视时以温和关爱的目光投向患者, 观察液体滴入、穿刺部位及病情缓解情况;病情有变化立即通知值班医师给予及时处理。

3.2.4 直观形象的教育电视

为了使健康教育更广泛有效地开展, 在输液区添置3台电视, 专供输液患者观看影片, 主要内容有剪辑的健康知识录像、医学保健常识、有关医院的环境、设备、信息、专家医师介绍等;既直观又形象, 可信度大, 覆盖面广, 患者容易接受, 深受座位输液区患者的欢迎。

3.3 完善输液后的教育

从调查中显示, 患者对拔针后的担心尤为明显。于是我们要求由拔针的护士耐心向患者示范指导纵行按压针眼的目的、原理、方法、时间, 使局部因按压欠妥所至的出血、肿胀明显减少。并交代有关注意事项, 随诊指征或电话随防有关事宜。在输液区内的温馨提示内容中有明显告示“拔针后顺血管方向按压5min, 勿揉动“, 一目了然, 使健康教育自始自终体现在输液患者身心健康的每一个细节。

4 小结

输液区的健康教育是医院全面健康教育的组成部分, 也是医院由单纯治疗服务向预防、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保健服务的重要内容[1]。通过对门诊输液患者健康教育的实施, 对患者进行身心整体护理, 达到了满意的效果。使患者见到护士时放心, 输液时安心, 消除输液过程中存在的担心心理;同时也使大家认识到门诊输液室护士不但要熟练掌握穿刺静脉技能, 还要主动积极和患者交流、沟通;从中观察和发现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并及时提供指导帮助。走出了以往认为输液室护士工作是单调的静脉输液、机械操作的误区, 而重新认识输液室护士的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范建中.开展医院健康教育的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1999, 15:66-69.

患者需求 第10篇

随着医学的迅速发展,对于患者的“疾病”护理已经转变为对患者的“全人”护理,患者的心理需求日益为护理界所关注和探讨。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因病情需要,术后常规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暂时失去语言交流能力,导致有些患者出现一系列异常的心理反应,从而影响治疗,甚至造成预后不佳。因此,对心脏术后ICU患者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和了解患者沟通需求,对术后的康复极其重要。针对我科2010~2011年接受心脏手术的14岁以上患者182例,现将该组患者存在的异常心理反应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0~2011年我科进行全麻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182例,年龄14岁~78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病104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8例,先天性心脏病30例,主动脉瘤5例,心脏粘液瘤3例,心脏破裂修补2例。全部病例术后进入ICU1~15d,辅助呼吸4~358h,除3例因并发症死亡外,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

1.2方法。采用临床观察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收集资料,通过患者的语言行为、表情、手势、体态语了解患者的感受,访谈在患者脱机后第一天白天进行,取得患者同意,访谈没有特定的结构式问题,均以“请谈谈您带着呼吸机时最想告诉我们什么”为引导,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时间在10~15分钟左右。

2结果

清醒患者仍然应用呼吸机对于患者是很强的应激源,虽然术前经过护士的宣教和介绍,但是仍然不能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感。根据观察和访谈收集到的资料可以得出如下结果:

2.1机械通气期间的心理感受。

2.1.1焦虑、恐惧。患者手术清醒后看到身上的管道,四肢被约束,机器的异常声音,紧张忙碌的护士都会使患者意识到病情的严重和危险性,从而产生焦虑、恐惧,紧张不安。

2.1.2烦躁。由于气管插管不能进行语言交流,不能自如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和需求,加上躯体约束后的不适感,各管路的刺激等,常常表现为烦躁,挣扎现象。

2.1.3孤独、绝望。心脏术后经历体外循环以及开胸等创伤,术后需要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入住监护室,限制家人探视,语言沟通障碍等原因,患者担心疾病预后以及由此造成的沉重家庭支出,某些患者会产生孤独、绝望心理[1]。

2.2机械通气期间患者最迫切的表达需求。

2.2.1痰多、憋气。痰多时痰液不能自行排出,并且有痰時担心护士不能及时处理是患者最担心的问题。另外吸痰是非常痛苦的体验,吸痰时憋气[2]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

2.2.2口干。经口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不能闭口,术后为减轻心脏前负荷而保持出入量负平衡,患者口干很常见,有的患者描述说,做梦都梦到找水喝。

2.2.3疼痛。吸痰造成的疼痛不适是主因,另外刀口疼痛、腹部疼痛、肢体疼痛等也并不少见。

2.2.4咽喉不适、肢体不适。气管插管造成的机械刺激使患者咽喉不适,由于约束带束缚使躯体不能自由活动,躯体、肢体疲惫感。

2.2.5膀胱痉挛。由于缺少导尿体验,并且得不到相关知识,患者普遍反映有排尿感,膀胱痉挛,难以忍受。

2.2.6环境过冷或过热。空间太冷或太热也是患者迫切要表达的问题,因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如加盖被、减衣服等措施,患者急于表述。

3护理对策

3.1护理宣教和心理支持。术前向患者详细讲述使用呼吸机的必要性以及可能会出现的不适感,同时通过图片展示、浏览环境让患者对监护室有直观的了解,使患者做好思想上的准备[3]。介绍各种会用到的监护仪器、管道等以及疾病相关知识,手术的大致情形、术后注意点,气管插管期间与医务人员的沟通方法等,以减少术后对ICU的恐惧心理。对于气管插管的目的和意义也讲解明白,减少脱管。术后患者入住ICU,为减少患者焦虑感,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多采用支持性、鼓励性语言帮助激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另外对于不同文化层次的患者应用不同的护理措施,文化程度较低者,如工人、农民,他们对疾病往往有较强耐受力,认为有医护人员的治疗,应该放心,心理负担相对不重,而知识分子对身体的各种不适尤其敏感、担心,对自己所患疾病的知识一知半解,认识局限,从而产生各种疑惑、焦虑。因此,对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在护理中要用不同的护理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了解呼吸机,解释各种因呼吸机造成的不适现象,讲明使用呼吸机只是帮助患者暂度难关[4]。安慰、鼓励患者,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呼吸配合,为早日脱机做准备。在患者应用呼吸机期间,护士应在患者视野可及范围内,尽量给患者一些安慰性语言[5]。

3.2沟通提示卡的运用。由于患者语言交流障碍,又急需表达其感受,取得护患有效的交流效果就成为护士重要的工作内容。首先必须创造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环境,然后对于护患有效沟通尝试有效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降低或减少噪音,医护人员交谈声音要小,监护仪的声音调低,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心理。另外监护室制作了沟通提示卡便于交流,提示卡分别画及写有尿管、恶心、口渴、疼痛、有痰、过冷、发热、瘙痒、想家人等常见不适,一一翻给患者看,患者闭眼表示肯定,取得较好效果,也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3.3人体图片的使用。对于清醒患者,应给予充分的尊重,尽力满足患者合理需求,这包括对于患者交流的需要。对于机械通气患者,通过尝试不同的方法来达到最好的沟通效果是护士需要不断研究的课题之一。自2011年开始,心外术后监护室尝试采用人体图片来与患者交流。图片分两部分,一副为人体正面图像,一副为反面图像,均打印在A4大小的纸张上,图像旁边标注一些常见的主观不适感和需要护士提供的帮助需求。使用人体图时护士依次序自上而下指点给患者看,然后患者眨眼或握拳表示同意,能够取得患者较高的满意度,并且使用直观,制作简便,利于推广[6]。

3.4重视非语言交流与情感支持。对暂时不能进行语言交流的患者,可以通过患者的表情、手势等非语言方式来初步揣测患者要表达的想法和需求,结合沟通提示卡、人体图片与患者沟通,及时满足患者的需求,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同时使患者明确待呼吸改善、拔管后便可正常说话,同时面对患者没有家人的孤独感,护士应转变角色,以体贴关怀的语言、坦诚相待的举止、娴熟轻柔的操作使患者心理上得到安慰。

4小结

对于机械通气的患者,应尊重患者沟通交流的需要,护士为患者提供交流渠道,研究交流的技巧,满足患者需求,改善患者消极的心理状态,并使之更加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同时在护理工作中有的放矢、因人而异地实施心理护理,从而改善使用呼吸机患者的心理状态,为更好地护理机械通气患者,减少并发症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吴桂真,吴庆珠,李爱军.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基层医药,2007,14,3:520-521

[2]刘化侠,沈宁.机械通气病人感受的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10):3

[3]郭庆玲.73例ICU心外科患者手术后机械通气的护理体会[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8,24,2:205-206

[4]李琦.使用呼吸机患者的心理评估及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1998,7,33(7):411

[5]周素密,黄湘辉,杨美丽.呼吸机依赖患者应用呼吸机的感受及脱机前需求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1,2,26(3):12-13

[6]徐玲芬,季爱琴,陈苏红.人体结构图在与人工气道患者沟通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7,1,42(1):50

门诊输液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护理对策 第11篇

关键词:门诊输液患者,心理需求,护理对策

在大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今天, 随着第三方满意度调查的深入, 门诊输液患者因在医院治疗时间短、没有详细的病历记载其生活习惯、文化背景、既往史等资料, 因此在输液过程中, 他们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往往受到了忽视, 造成门诊患者满意度较低。通过探讨门诊输液患者的心理需求, 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 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 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使他们能尽快得到康复。

1 临床资料

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 愿意配合调查的门诊输液患者共1470例, 平均年龄42岁, 最大的70岁, 最少的14岁。其中患上感的580例、妇科炎症疾病112例、性病138例、外伤患者300例, 其它疾病340例。城镇750例, 农村720例。

2 心理需求及护理对策

2.1通过发放问卷及与患者交谈沟通等方式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 根据Maslow的人类基本需要阶层理论[1], 分生理需求、安全的需求、尊重与关心的需求、健康指导的需求。生理需求及护理对策:所有的门诊输液患者都希望能有一个比较安静、温度适中、干净整洁、无异味、空气新鲜的治疗环境及配套硬件设施 (如输液椅或床) , 能满足患者的部分生理需求。根据患者生理需求, 我们采取在输液室及走廊上挂放“请保持安静”的牌子, 向陪人讲解保持安静的重要性, 及时制止大声喧哗, 控制电视音量, 督促卫生员及时清扫, 湿拖地板, 清除患者留下的废物;输液室定时开窗通风换气, 特别是夜晚没有患者输液时, 要长时间开门窗通风换气,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根据环境调节室内温度, 定期空气消毒, 使患者能在一个有利于呼吸、心情能够放松的环境下进行治疗。

2.2安全的需求及护理对策

这是患者反映最为强烈的心理需求。主要表现在希望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过硬, 如打针、穿刺能一次成功, 减少自己的痛苦, 不要弄错药或剂量, 护士能讲解并告知药物的名称、作用及注意事项, 对身体有何副作用。输液过程中能经常巡视, 及时发现、处理输液故障, 液体有无外渗, 以及输液过程中出现的不适护士能马上来到身边安慰、护理。还有的患者不愿意跟其它病种 (如咳嗽、咳痰患者、皮肤病、性病等) 的患者在一起输液, 怕被传染。针对安全的需要, 首先, 我们做到:患者一来到输液室, 护士就以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接待患者, 介绍输液环境、输液护士及有问题找谁等, 给患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对担心弄错药的患者, 我们耐心地向其讲解我们的操作程序、查对制度, 必要时还可以带他观看我们配药的操作程序, 以消除患者的疑虑, 如在穿刺中告诉患者如何配合以减轻痛苦。穿刺成功后告诉患者现在输的是什么药物, 并向患者了解并观看其病历本, 以便知道医生诊断的是何病、该药物对患者的病有何作用, 在输液时要注意些什么等。对各种故障的处理及用药风险以文字的形式打印出来贴在墙上, 让患者事先有个大体的了解, 以减轻发生输液故障时的恐惧心理。平时护士要加强巡视, 及时发现处理各种输液故障;观察病情, 当患者出现不适时第一时间来到患者身边, 给患者以安慰, 并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对有些怕被其它疾病感染的患者, 则可以采取向其讲解被感染的条件及途径, 并告诉患者疾病有无传染性, 以消除患者不必要的担心。如条件允许可考虑为其安排另外一个环境。

2.3尊重、理解、关心的心理需求及护理对策

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生活习惯, 他们来到医院, 希望护士的语言、行为让他们感到亲切, 能尊重他们的习惯、辈分、满足他们的可行性需求。如有些患者喜欢安静的环境、想住单独的房间;有些患者极讲卫生, 前面患者睡过的床, 他不愿意睡, 要求更换新被子;还有些患者想看电视、听音乐、看书报等, 以便打发长长的输液时间;还有些未婚先孕、性病等患者在知道自己的病情后希望能给予理解并为其保守隐私等。面对不同患者的不同习惯和要求, 我们第一要从称呼上拉近与患者的距离, 语气情切。第二再从患者的角度去理解并尊重他们的习惯和要求, 在输液过程中主动关心, 尽可能地多了解患者的想法, 给予正确地解释, 并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尽可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并以微笑的服务、亲切的语言、耐心的解答以及关心的问候接近与患者的距离, 理解并尊重他们。

2.4健康指导的需求及护理对策

大多数患者对自己的病是怎么引起的?如何去治疗?心理都不太清楚。因此他们希望从护士那里了解到这方面的信息。为了满足患者的需求, 我们印制了各种疾病的健康宣教小册子发放给患者, 内容包括简单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用药指导、预防保健、家庭护理等, 并对患者提出的疑问做详细的解答, 做到让患者清楚地治疗、放松的治疗, 并坚持治疗, 以达到完全、快速地康复。

总之, 门诊输液患者是患者中的很大一部分人群, 关心他们在治疗中的各种心理需求, 采取护理对策, 提高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同时也拉近了护患关系, 提升了医院窗口形象, 使门诊工作向一个更加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创造兴趣下一篇:施工特点水利水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