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决策机制范文

2024-05-14

公共决策机制范文(精选9篇)

公共决策机制 第1篇

关键词:小城镇,决策,公共参与,机制

小城镇政府, 我国政治体制的最基层的人民政府, 因其自身的特点——基层, 它的能力如何, 能力如何得以体现, 直接关乎政治体制稳定发展和合法性的存在, 同时影响政府体系合法性基础, 关乎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 小城镇政府决策应有科学的理念和思想, 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推进社会政治经济的全面发展。科学地决策要求积极推动公共参与。

一、小城镇的决策

一个城镇的发展未来完全在于决策的正确性上, 如果一个失败的决策做出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决定, 不尊重科学的指导, 就会对公共事业造成严重的危害, 更深成俗去理解就是如果缺乏科学的指引和公共利益的导向势必导致决策的失败。乡镇应该在做决策时充分考虑客观的实际, 通过公众的想法以及专家的建议, 积极的利用这些内容加入到决策中。小城镇的决策包括了一些特点:

1. 区域的发展特性

小城镇的我国行政基层单位, 人民政府的基层单位, 具有独立财政单位。它具有着自身独特的区域特性, 和其他不同的是, 它在文化、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会对小城镇的决策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对于政治、经济、人口因素的变化都会导致决策产生诸多的变数。

2. 与人民根本利益密切相关的性质

作为政治经济的最小单位, 小城镇由村社及社区来进行管理的政府。在做一些决策时需要充分考虑最底层老百姓的利益。不论决策的对错、好坏以及是否科学, 我们都需要将决策向老百姓进行咨询, 获得民众的相关意见和信息, 才能保证公共参与的合法性, 否则体现不出公共参与的合法。在质询过程中, 一定要保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二、面对公众小城镇政府如何决策

乡镇政府不仅要应对属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诉求, 同时, 也要应对日益突出民众参与公共事务, 以及有组织保护自身利益的诉求。当前, 小城镇政府决策应考虑以下问题:

第一, 面对群体性群众危机, 政府决策是否正确关乎事件的后果, 要求政府以极大的政治智慧解决问题;

第二, 基层制度性的公共参与渠道缺乏, 导致民意无处可疏, 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冲突爆发的可能性;

第三, 在农民税赋减少, 而政府财政供给能力不足的情况下, 寻求新的渠道和机制, 促进区域的社会经济政治良性发展。

三、小城镇参与机制建设

目前来看, 我国农村基层小城镇主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 这里面需要重点注意的是乡镇经济的增长问题, 大力发展乡镇经济从而使乡镇机构与农村机构进行整合, 合理进行农村耕地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 进一步发展卫生、文化、教育, 对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进行完善, 深化管理体制的改革,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加强成真的产业结构调整, 同时对于农村用地进行合理的管理。密切注意与人民息息相关的基础实施的建设。在解决产业结构问题上, 我们需要考虑市场的实际情况, 尊重市场积极的发展来进行调整, 以免让人民群众受到损失。科学和民主对于群众的切身利益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于小城镇怎样做到科学、民主的决策是需要政府进一步密切关注的。与此同时科学和民主的决策也需要有专门的人来去监督和管理, 这就需要乡镇政府制定出更为透明的针对性的监督方针, 建议起一种由公共参与监督的机制, 保障公共利益不受到任何损失, 同时可以保证公共和政府的关系更加密切并更加稳定。在公共参与政府决策时, 政府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促进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在决策中重视与人民密切相关的内容, 积极引导群众来进行科学、民主的决策。在决策的过程中需要实施的进行监督并反馈群众最基本的诉求。在一些城镇中不能有效实施公共参与, 这就说明在自下而上的诉求过程中存在着问题。由此看来只有体制性的参与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 要保证公共参与的渠道无比的畅通, 保证人民与基层政府不会发生任何的矛盾及冲突, 于此同时重视提高公众的知情权及参与权, 保证人民的参与是合法同时又能确保农村社会的稳定健康的发展。在完善机制建设的过程中, 需要各级政府领导加强自身能力的提高, 同时结合政府管理的理论深入农村开展调研。我们将调研过来的一些有效信息加以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从而反馈给基层人民, 从而能够促进城镇人民参与决策的积极性, 保证政府与人民的一致性。

四、结论

由于我国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阶段, 在这一阶段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矛盾性的问题来阻碍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及现代化建设。这就需要我们注意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切实对“三农”问题予以解决, 从而减轻乡镇政府的压力。乡镇政府方面的问题解决好, 有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发展。对于现阶段复杂多变的改革面前, 乡镇政府需要发展新思路、新要求, 结合政府管理的理论, 采用科学化、民主化的手段以应对多变突发的问题, 以此实现决策的正确化、科学化。与此同时, 我们要注意规避风险, 在风险最低的情况下获得最高的收益, 要做到最可靠和最有效的民主决策。发挥民主和科学的特性, 广集民意, 确保政府的科学理念能深入到城镇管理当中, 切实有效的解决农村的社会问题, 从而保证农村社会的安定和谐, 保证全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对于基层干部, 就需要更为合理的利用科学的方法, 帮助各级群众解决他们所遇到的根本问题。农村的经济提高了, 能够帮助整个社会的经济提高。发展经济永远会是乡镇政府需要切实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倪可婷, 陈姝霖, 范松松, 等.民间资本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基于公共政策视角[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1 (4) :51-54.

[2]谢长青.我国小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地区差异与聚集规模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 2006.

[3]王建玲.我国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01.

[4]耿永志.农村社会保障与农地制度的关系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10.

浅谈小城镇决策与公共参与机制 第2篇

关键词:小城镇;决策;公共参与;机制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E文章编号:1006-0510(2008)12037-02

小城镇决策过程是政府履行职能、完成对社会治理的过程,随着管理科学、决策科学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理论有新的变革和发展,面对这些变革,政府要有所作为,有所不为,这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项重大的课题。小城镇政府,我国政治体制的最基层的人民政府,因其自身的特点一基层,她的能力如何,能力如何得以体现,……直接关乎政治体制稳定发展和合法性的存在,同时影响政府体系合法性基础,关乎整个社会的稳定,这些,促使政府思考是继续延续传统的决策体制,还是革新以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传统的决策体系其效能如何,其相对应的决策成本一收益是否符合现时代人们对政府作为的要求等等,应对时代发展要求和社会变革,因此,小城镇政府决策应有科学的理念和思想,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推进社会政治经济的全面发展。科学地决策要求积极推动公共参与,因此政府在决策时要积极推进公共参与,建立健全科学的、合法的公共参与机制,以此对政府决策献计谏言,同时对其进行监督,保证公共利益得到保障,彰显公共利益优先的公共参与的核心价值。

一、小城镇的决策

决策正确与否关系到一个城镇的发展和未来。失败的决策是不尊重客观规律,不正视客观实际,不尊重科学的盲目决策,致使公共利益受到损害,从深层次看,公共利益和民主科学决策观念的缺失是其失败决策的原因,而因决策而发展良好的乡镇是因为他们在决策中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利用公众和专家学者的作用,积极促使他们参与到决策的过程中。小城镇决策是小城镇政府遵循区域发展原则,依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条例、条令,充分考量本地社会人文、经济基础、政治条件以及人民群众的合理合法诉求的基础上,科学、合法作出符合本地经济社会政治协调发展的短、中、长期发展战略、计划,或发布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决定政令等。它具有以下特点:(1)区域发展性;(2)直接关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既具现实性又具前瞻性;(4)授权决策的原则。

二、面对公众小城镇政府如何决策

乡镇政府不仅要应对属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诉求,同时,也要应对日益突出民众参与公共事务,以及有组织保护自身利益的诉求。当前,小城镇政府决策应考虑以下问题:

第一,面对群体性群众危机,政府决策是否正确关平事件的后果,要求政府以极大的政治智慧解决问题;

第二,基层制度性的公共参与渠道缺乏,导致民意无处疏,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冲突爆发的可能性;

第三,在农民税赋减少,而政府财政供给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寻求新的渠道和机制,促进区域的社会经济政治良性发展。

三、决策过程中的公共参与

公共参与公共参与是指公众因公共利益需要以一种合法的渠道通过公众集体或集体代表参与到政府的决策、施政等广泛的行政行为的行为,体现了社会发展中的民主治理精神,本质上要求政府的决策和实施行为处于公众的参与和监督中,具有以下特点:

(1)公众主体性。公共参与的主体是公众或具委托的代表,公众主体性赋予公众的普遍姗情权和监督权,其行使的参与行为在于确保普遍利益不受损害。

(2)公益性。公共参与要调整的是公共利益,或是涉及区域内大部分民众或实体的利益,因个私利益与政府之间发生的参与关系不是公共参与。

(3)合法性。合法性是公众与政府共同追求的目标,当然,政府或者说决策者与民众本身不在一对等的地位上,政府往往忽视公众存在,由此而造成的不合法但合理的参与过错不在公众。而政府和公众都是希望公共参与处于法律调整的范围之内,在合法的渠道下参与政府决策过程或接受公众的参与。

(4)客体确定性。公共参与的客体是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等外部行政行为,对于政府内部行政行为,即政府内部的奖惩、升迁等不具约束力,或者说公共参与不调整内部行政行为。

(5)形式多样性。公共参与的形式、渠道是多样,有政府主动,如:座谈、走访、问卷调查、召开代表大会等。也有公众主动的:投票、选举、上访等。

四、小城镇公共参与机制建设

(1)小城镇决策过程中的公共参与机制

当前,我国小城镇建设主要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乡镇经济,进行乡镇机构调整和建制村合并,农村耕地、建设用地、绿化用地整理,大力改善城镇基础设施,有效利用开发自然资源,进行生态建设,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进行社会治安交通综合治理,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等等,所有这些都与广大群众有密切的关系,政府任一项都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特别地,在小城镇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用地整理、基础设施建设都直接关乎群众的生活。从小城镇建设中反馈的情况看,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有些决策不考虑实际情况和市场因素,违背市场经济规律,造成资源浪费,损害群众利益。因此,能否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直接影响群众的切身利益。而列于小城镇的决策怎样做到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呢?如何保证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谁对最终决策负责。谁又能对决策的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政府的非天然公益要求适当制度安排去约束其行为,建立一种制度性公共参与,一则可以保障公众的利益不受合法的非法的侵害,二则可以促使政府科学、民主决策,三则,有利于决策的实施,四则,有利于改善政府和公众的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2)当前建立小城镇决策公共参与机制急需解决的问题

第一、赋予民众参与的对等权利。(1)提高民众的法律认识,这对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也起到促进、监督和约束作用;(2)信息公开,保证决策信息能够得到传达和赋予公众的一般知情权和质疑权。法律赋予民众有知情权。政府应尽可能公开一些政务信息,使民众对政府决策、动态有所了解,这实质上也是民本思想的体现;(3)尊重民众的意愿和参与诉求。

第二、立法为公共参与机制的运行提供法律保障。公共参与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公共参与行为的法制化是公共参与机制运行的根本保障,没有法律法规等给予的保护和对政府的约束、监督,不利于公共参与的发展,也很难体现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最终影响政府施政能力,造成行政资源的浪费,不利于社会稳定发展。

第三、提高政府依法决策和民主决策的意识。法律创制意义在于能够被毫无保留地贯彻执行。政府也以实现公众的最大利益为诉求,重视公众的意志:政府应以民本思想为指导,依法、积极、主动地就有关问题与民众磋商,听取民众的意见、建议。

五、结论

公共决策中的政民互动机制研究 第3篇

一、公共决策中的公众参与程度不高, 效果不显

首先, 公民自身主观因素导致参与率低。一是观念认识的不足, 权力崇拜、官本位心理依然普遍存在, 政治集中在社会地位、经济条件、教育程度等较有优势的人群中;二是参与能力欠缺, 政治参与作为政治现象要求参与人具备较高的政治意识和政治素养, 有能力筛选判断政治信息、明确权利义务的内涵实质、规范政治行为等一系列环节, 普通公众显然很难做到步步规范、处处到位。

第二, 公众参与渠道窄, 效果差。传统的政治参与方式如选举、投票、结社等在实践中的应用率低, 效果差, 环境的变革、社会的进步、政府职能的转变要求政府不断完善传统的制度性政治参与渠道, 发展较为便捷迅速的新方式, 实现角色上的对接, 从而适应公民日益增长的维权意识和参政热情。

第三, 社会环境影响公民精力分配。市场经济潜在的通货膨胀威胁, 社会两极分化严重, 公民刚从温饱的生命线上挣扎出来又要面对自给自足、凭本事吃饭的“快鱼模式”, 生活节奏加快, 目标单一, 公民更注重生活水平的提高, 关注赚钱而非绞尽脑汁影响政治。

第四, 决策信息公开、透明度低。新闻发言人制度、行政听证制度、行政问责制等在提高政府信息透明度上发挥了一定作用, 但口号很响动作不大, 地方政府公布政务信息以公示为主, 从深层次上更反映出“我决策, 你执行”的潜意识, 公民被动接收决策信息, 既不利于政策的顺利实施, 政策目标的实现, 更不利于公共利益的维护和政府形象的维持。

此外, 思想库作用有限。一是政策咨询机构发展缓慢, 独立性差。另一方面民间咨询机构起步晚、发展慢, 很难在实践中发挥骨干作用, 且先天性环境不足使其独立性大打折扣;政府部门“先决策后论证”、专家团队僵化、论证程序不规范、论证结果缺乏深度, 以及专家不敬业的情况时有存在, 这些因素都不利于专家论证作用的发挥。

二、建立政民互动机制, 保证公众参与及时、便捷、有效

第一, 公民自身转变观念, 提高素质, 积极主动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来。我国的国家性质及建立民主法治国家的目标使得公民作为社会管理的主体地位是不可撼动的, 公民自身转变落后观念, 自觉提高政治素质和参政能力, 将自己与国家荣辱联系起来。

第二, 建立开放型的公共决策模式。公众能够参与到公共决策的整个过程中来, 是决策的主体之一并发挥有效作用, 整个过程公开透明是政民互动机制的精髓所在。具体包括:一是听证制度上, 代表要有广泛性、代表性、高质量性, 并完善相应的代表保护制度;统一听证程序;明确笔录的法律效力;建立行政听证主持人独立保障制度。二是干部定期下乡走动体察民情, 在特定公共问题上政府抽出时间走到群众中去面对面了解民情民意, 并记录在案与官员绩效相联。三是利用网络建立政民互动平台, 行政首长信箱、热线、留言板等保持畅通, 由专门网络调研机构进行信息整合分析, 形成网络专刊, 并及时反馈给职能部门, 建立虚拟的对话环境, 形成长效网上办公机制。

第三, 决策过程信息充分公开透明, 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对什么决策、谁决策、如何决策、决策结果等都应对公众开放, 实现的是无门式决策, 使有条件有能力愿意参与的公民成为决策主体, 并对不参与的群体实行全面公开, 破除信息鸿沟, 改变公民与政府之间在信息上的不平衡状态, 只有使信息合理的流动, 才能满足公众参与和社会治理的需要。“干不干让百姓定, 干什么让百姓选, 怎么干让百姓提, 干得好与坏让百姓评”的“杭州市开放式决策”特点就是“公开、透明、参与、互动”, 让老百姓有权知道政府在做什么, 这在反应民情、了解民意上对全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第四, 发挥官方决策咨询机构作用, 鼓励民间咨询机构发展, 提高智囊团实际地位。专家咨询论证是决策民主科学的必要环节, 问题调研时为专家提供充分的背景信息, 并留有足够的研究时间;优化专家结构, 以专业水平为主要标准, 借鉴国外的用人机制, 在经常性的领域内对专家实行政府雇员制, 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机制, 针对重大社会问题应邀请年龄、专业、地域、单位等多层次多样化的专家, 避免利益纠葛造成的主观评判。

参考文献

[1]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冀鹏远, 刘伟红.民主行政视野下的公民参与浅析[J].行政论坛, 2003, (11) .

公共决策机制 第4篇

群体协同以其互动共享与协调合作的特点,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决策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思路。充分理解群体协同的本质内涵,加以灵活使用,构建基于群体协同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对适应不断出现的各种突发公共事件,提高应急管理整体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决策与群体协同机制

1.1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决策

伴随着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与社会安全等各类事件不断出现,我国已进入了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发期。从应急管理角度,如何在突发公共事件后提供高效合理的决策支持以及进行快速灵活的指挥调度,是提高危机管理能力,有效地开展应急物流,进而降低灾害影响、提高救助水平极为重要的保证。应急决策是整个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核心,是贯穿于突发事件的预防、准备、管理、反应、恢复、重建全过程的灵魂,对应急管理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急决策涉及众多部门,同时伴随着信息的不确定性,要求快速高效的制定出完善的总体应急方案,是一项兼具复杂性、层次性与模糊性的社会经济系统工程。针对突发公共事件具有突发、不确定、紧迫及严重威胁的特性,应急决策的有效性和效率直接决定了事件的影响和损失程度。

各种突发事件的非独立性及相关性使得应急决策过程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参与。目前,应急决策总体方案通常由指挥人员凭借知识、经验对部门方案进行整合制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各部门分属不同领域、专业性强,部门信息系统相互独立,业务系统数据库标准、格式不一,导致信息采集、交流不畅,共享度低;(2)各部门对灾害的评估以及各自以往的经验均存在差异,往往从自身角度出发制定应急方案,不能全面客观的反映突发公共事件的实际情况,难以适应现实中抢险救灾活动复杂多变的特点;(3)应急决策对象极其复杂,决策环境一般难以控制、变化迅速且通常趋于恶化,无法及时掌握动态数据、信息,决策分析滞后,应急反应效率低;(4)总体应急方案制定与调度缺乏系统性,不能很好的进行定量分析和多方案比选。

总体应急决策方案要求合理调整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决策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快速反应,调动整合各种资源,实现人力、财力与物力间的有机配合,高效应对突发事件带来的诸多方面的问题,在有限条件下寻求“满意”的处理方案。面对不同部门的应急方案之间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复杂的矛盾冲突,且各部门间存在信息供需不平衡的问题,指挥部门单凭自身的管理力量将这些高度专业化的应急方案整理、制定出完善的总体方案是有一定难度的。若不能高效合理的解决这些矛盾冲突,在总体方案的执行过程中极其容易造成干扰、排斥,降低应急方案的执行效率,无法高效的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甚至错过最佳救援时机,造成恶劣后果及影响。

1.2 群体协同机制

协同原理从系统的整体性、协调性、统一性等基本原则出发,揭示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与要素围绕系统整体目标的协同作用,使系统整体呈现出稳定有序结构的规定性。[1]群体协同机制根据特定任务目标,将相关个体形成相互协同的群体结构,实行有效的沟通交互,处理好个体间的相互关系,积极正确的发挥每个个体的独特作用,通过相互作用、协同合作最大限度地形成整体合力,产生效益增值,实现总体协同效应。

基于个体智能有限,群体协同从对策论、系统论及控制学的角度出发,将相关个体围绕系统共同的目标确立一定的关系构建一个有组织的协同系统。群体协同工作以任务为导向,群体成员为实现特定的共同目标而在特定的时间段结合在一起,强调工作过程的交互与协作。群体内个体通过一定的机制进行密切的沟通交流,获得对任务的共同理解,分工明确、相互合作的进行协同工作以解决大规模的复杂问题。群体协同重视集体理性,提高系统整体的可靠性和自组织能力,实现系统的整体最优性。其作用效果不是协同群体中个体要素作用效果的简单叠加,它还包括一个“线性和”之外的基于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效应[2],通过发挥综合效应产生1+1>2的功能。

1.3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决策与群体协同机制的结合

当前,尽管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决策方面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经验,同时也建立了相应的预警、预案及决策机制。但现有应急体系在频繁发生规模大、影响复杂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情况下暴露出不少问题。应急决策很大程度上依靠指挥人员的个人经验、知识,系统中部门分割,交互协同性不足,无法很好的解决各部门应急方案相互干扰与冲突、甚至难以实施的现象,常常处于被动状态。这在客观上为群体协同机制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决策中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和条件。应急决策涉及众多职能部门,是一项高度综合的复杂问题,各部门若缺乏联动协同,无法很好的协调与配合,对救助减灾的不利影响是极为重大的。

作为整个应急救助过程的重要基础的应急决策应迅速而行之有效,合理调整系统内外要素,结合先进技术,综合利用各方应急服务资源。应用群体协同促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决策发展的机制,比对以往经验调整灾害评估,及时获取动态信息,运用群体协同决策的方法对不同部门方案进行快速有效的交互协调,组织各部门的协商配合,整合不同体系、部门的救助减灾力量进行快速决策,制定出最大限度满足各方利益的总体应急方案。综合指挥调度系统将消防、公安、医疗及交通等联动部门从管理上聚合起来,统一在一整套智能化信息处理与通信方案中,发挥各相关部门的群体智慧,保证各部门在应急决策中密切协作,合力完成总体方案的制定与调整,力求减少依赖指挥人员的主观认识对应急方案间矛盾冲突进行协调,降低决策受阻或失真情况的出现的概率,避免出现调度指挥方面的决策失误,最大限度的降低因决策问题给突发公共事件的救助减灾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群体协同应急决策将分散的各个部门进行统筹协调、资源共享,实现了合理调度以及优化控制,减少了由于部门间的分割而产生的损失,使得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反应能力、处理能力得以大大改进,同时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最大限度的降低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和造成的损失。

2 基于群体协同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决策支持系统

2.1 设计思想

不同部门应急方案间复杂的交互与协商活动是科技、社会、心理等诸多方面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不同领域专业知识、经验的统一和协调过程。决策支持系统应按照群体协同促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决策发展的机制进行设计,重点突出群体协同机制的作用,因为其应用水平是决定应急决策系统发展程度的关键因素。因此,将项目管理的相关理念引入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决策,根据群体协同应急决策的实际特点,以系统工程、运筹学、人工智能为基础,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专家系统、数据库、网络计划技术、群体决策理论、知识管理等手段,实现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综合集成,针对突发公共事件半结构化与非结构化应急问题,建设基于群体协同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决策支持系统。

群体协同应急决策支持系统提供决策机制、模型表达、统筹协调、信息交流等方面完善的手段和环境,基于时间的紧迫性快速整合各个部门间的信息和资源,有效解决不同部门应急方案间的复杂的矛盾冲突,形成一个一体化、透明化、网络化的应急系统,实现各部门间的群体协同效应,运用决策支持方法修改完善模型、分析比较协商,共同完成应急方案的调整与制定工作,达到应急方案的总体最优化,以提供及时、快捷、高效、优质的应急服务,提升应急方案执行效率和整体应急能力,提高救助水平,降低灾害影响。

2.2 系统设计

应急决策具有多因素、多目标、动态、非线性的特性,比任何常规决策更能考验决策机制。群体协同机制是贯穿本决策支持系统的主线,在系统构建的环境下发挥作用。

突发公共事件的群体协同应急决策支持系统是一个智能化的人机交互系统,包含三个子系统。

2.2.1 群体决策网络计划建模子系统

应急决策涉及众多联动部门,每个部门根据应急指挥部门下达的任务提交一种或几种可行应急方案。该子系统综合运用群体网络计划和决策网络计划建立总体方案模型,通过网络计划图将各方案连接成一个整体,实现对决策体系、组织结构的描述,并根据各部门方案间相容相益的相关关系建立相容关系矩阵和相益关系矩阵,进而构建应急决策模糊关系向量矩阵,运用隶属程度表达部门方案相互间关系的深浅,对模糊关系矩阵进行合成可得其他部门方案同时对某一部门方案影响的模糊隶属函数。群体决策网络计划指明对全局有重要影响的关键项目,通过对群体决策网络计划图的调整,对各部门应急方案进行时间与资源的优化处理,比较科学的做出更符合实际的改善,形成初步方案。

2.2.2 应急群体协商子系统

各部门都有自身的利益和需求,决策中的矛盾冲突是方案优化的基本内容。该子系统以不完全信息合作博弈为理论模式,结合群体决策理论、知识管理等手段,采用群体协商的方式对群体决策网络计划中的矛盾冲突进行解决。将多属性决策、效用函数分别用于决策的评级指标和评价函数的求解,共同构建谈判协调的评价体系,对应急方案制定与调整中各方矛盾冲突进行协调与仲裁。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决断与协商信息不断地在指挥部门和联动部门之间进行交互、反馈。将任务要求按对应的目标重要性由高到低进行排队,不同部门之间进行相互协调修改,自上而下尽量满足所有的任务要求。如果最终协商结果能够满足所有任务要求,则协调后的方案便为最终的执行方案,群体决策网络计划图也会相应的转化为PERT格式的网络计划图;反之,则需要应急指挥部门对任务进行适当的松弛后,重新进行协商、比选、判断,这样经过往返几个回合的协商和优化,直至最终满足所有任务要求为止。

2.2.3 分布式协同应急专家子系统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决策是一项多部门协作的十分复杂的过程,参与决策的每个部门处在网络中的不同节点。决策需要综合性的知识、高实时性的信息以及丰富的以往应对经验。因此,能否根据特定突发事件对知识进行高效的获取、匹配、合并、推理及创新尤显得至关重要。应急决策所需知识来自非常广泛的不同领域,知识类型复杂、知识量大,往往具有很大差别。针对应急决策所需知识的多样性,该子系统运用分布式技术建立应急决策的信息供需网络模型,以最快速度聚集相关信息,实现应急信息即时的连通与共享。结合专家系统、知识检索手段寻访知识库、数据库、经验库等模块,实现各部门间专业应急信息供应及需求匹配,为应急方案协同整合提供信息共享与集成,有效提高应急决策的自动化处理能力。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系统的有效集成为指挥部门和各部门提供畅通的沟通渠道,运用案例匹配和知识推理两条途径为应急决策及时准确的检索、综合所需信息,确保知识的多样性,结合专家经验,为各部门协调修改应急方案提供充分的信息保障和智力支持。分布式协同应急专家子系统的有效运用,能很好的处理数据的一致性问题,有助于解决不同部门应急方案间的矛盾冲突,极大地提高制定总体方案的效率和应急决策的准确性。

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的三个子系统是环环相扣、密切协作的,共同完成应急决策总体任务。相互之间不断高效的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与反馈,对应急群体决策进行统筹协调,推动应急决策向前动态发展,使群体协商问题中的矛盾冲突得以高效合理的解决。群体决策网络计划建模子系统构建群体协同应急决策的网络计划模型,分布式协同应急专家子系统通过信息检索与方法索引快速提供群体网络优化所需要的背景知识和专家经验,及时减少和消除系统中的信息障碍,加强组织的协调能力。应急群体协商子系统是在群体决策网络计划的基础上,反复调用专家系统,调整相应参数,对应急方案多次规划协商,进行优化的过程。统筹协调方法流程如图1所示。

3 总结

近期频繁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考量着我国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弹性能力,群体协同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决策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方向。以科学有效的群体协同应急决策方法和手段作为技术支撑的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加强了应急响应的及时性、信息传递的透明性、方案协同的有效性及决策制定的科学性。通过运用群体协同应急决策系统对应急方案进行及时、动态、科学的快速整合,能够提高应急决策的处置效率及准确性,进而实现应急管理整体效能的提高,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摘要:群体协同机制是一种能适应重、特大危机事件频发的新的应急决策方法。文章将群体协同机制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决策相结合,提出基于群体协同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快速高效的制定总体应急方案,以提高救助减灾水平,最大化降低灾害影响。

关键词:群体协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参考文献

[1]胡金钟.协同论与企业离退休群体和谐初探[J].现代企业教育,2011(6):153-154

[2]梅昊.群体机器人系统协同适应性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吉林大学,2007.

如何减少公共投资决策的失误? 第5篇

过快过量的投资换增长带来的不仅是效率的损失, 也使得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不断自我强化, 经济结构调整和制度改革无法正常进行, 不得不停滞下来, 而民间的收入和消费则必然受到挤压, 内向消费型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也就无从谈起, 进而影响社会稳定, 于是“维稳”成本又大大增加, 如此陷入恶性循环中难以自拔。近十年来, 中国经济周期的波动越来越频繁, 间隔越来越短, 幅度越来越大, 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循环一再出现, 就已经向我们亮出来再明确不过的信号, 中国经济结构再不调整转换, 前景堪忧。

政府的巨额投资也给反腐败带来影响, 毕竟花别人的钱不如花自己的钱那么经心, 如民谚说的:“崽卖爷田不心疼”。2009年我去日本讲学时曾听到一位国家发改委的官员信誓旦旦地表示, 中国多年来存在的年终突击花钱问题“已经解决”, “今后不会再出现”, 实际情况却是, 突击花钱年年继续有, “天价采购”、“公费旅游开会”、“收取和发放购物卡”的问题频频曝光, 触动着只负责纳税而无问责权利的人们的脆弱神经。上海的蒋洪教授在新浪微博发起“对本届政府在反腐倡廉方面工作的评价”, 至3月6日凌晨止, “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占到97.5%, 其中“很不满意”的高达91.3%。这不是民意是什么?

缺乏民主过程的经济决策很容易出错, 并且纠错能力较差, 由此导致更大的资源浪费。2004年时, 中央政府曾动用450亿美元外汇储备注入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补充资本金, 并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良资产, 谓之“花钱买机制”。其后, 随着中行、建行、工行陆续上市, 银行内部的贷款审查、审批制度逐渐完善, 成立了审贷委员会, 明确贷款风险和责任。有的国有银行50万以上的项目贷款必须经由总行审批。但是, 这些花巨资买来的机制在4万亿投资洪流冲击下, 完全不堪一击, 刚刚建立起来的较为严密甚至繁琐的审贷制度的银行管理系统迅速被冲垮, 这个钱等于白花了。据说, 东北某省官员由于某国有商业银行拒绝为其发放风险过大的配套贷款而恼羞成怒, 扬言要把该银行的所有业务逐出该省。如坊间流传的一句名言所说:眼见它起高楼, 眼见它楼塌了。

日复一日的巨额投资, 也使得全国地方政府设立的融资平台已经累积起10.7万亿的负债, 其中超过一半以上的债务必须在两三年内集中偿还, 同时还有大约同等规模的国有企业的银行信贷债务, 成为影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稳定的最大风险点。此外, 一些耗费巨大、周期较长的大型工程项目如高速铁路, 也具有准政府负债的特征, 一旦现金流发生问题, 也有可能转化为财政风险。如今, 这些显性和隐性的政府债务像定时炸弹一样被分散在各地, 正在频频发出预警, 何时发生爆炸只有天晓得。近年来政府还以保值为名动用社保基金进入股市, 在经济前景颇不明朗的情况下, 其收益率亦难以保障, 这就不是负债的问题, 而是数亿国人的养老保险金的命运问题了。

改变以上情况的有效办法是:巨额的和关键性的财政支出项目安排, 应当掺入一个“公共选择”的程序于其中, 让更多的普通人和民意代表参与进来, 才有可能少犯错误, 以较低的成本和代价换取质量较高的增长和发展。财政支出、项目投资从来就不应该是政府自家的事情, 公民也是利益相关的一方, 理应参与其中, 而不是置身事外。这倒不是说政府决策“不行”, 而是说缺了民主程序和民众参与的决策绝对不行。在决策过程中引入民主参与机制, 可以有效地促进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缺了这个环节, 制度、政策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距离就会加大, 即使执政者能够做到自上而下地进行制度或政策的更新, 也是僵化的和脱离民意基础的。

现在“两会”正在进行中, 我们期待着代表委员们站出来为民说话, 这与其职责和社会良知相关, 不是做不做都可以的问题, 而是必须做好。那些一生不表示反对、不投反对票的代表、委员于国于民没有什么价值, 不要也罢。政府若真的为民办事, 就要还权于民, 切实把本由政府独家据有的钱拿出来, 让大家决定如何分配, 而不是自家决定怎么花。政府还应富有诚意地减少自己对经济资源的占有, 把更大的份额留给民间。如此, 实现还富于民的目标才是真实的而不是虚幻忽悠式的。

公民有效参与公共决策问题研究 第6篇

关键词:公共决策,公民,政治参与,参与机制

公民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力量, 是实施社会管理的基础, 公民有效参与是推进中国民主政治进程的重要环节。随着民主政治的推进, 公民的权利意识、民主意识不断增强, 不再满足于被动地参与社会公共生活。他们主张有效参与公共决策, 满足自身利益诉求,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公共决策应该体现民主价值, 以公民参与为核心, 以社会公正为目标。

一、公民有效参与公共决策的重要意义

成功的公民参与不但无损于公共决策, 相反可以带来更加有效的公共政策, 增强公共决策的合法性, 更为重要的是, 它可以更加有力地促进民主。1

1、促进公共决策的民主化。

在传统的决策过程中, 公民常因为知识、能力等各种理由被排斥在外, 但这样产生的公共政策常常因为不符合民意而遭到民众的抵制。从参与公共决策的主体来说, 公众的参与才能体现公共决策的民主化。因此, 公共决策应该积极拓展各种有效的公民政治参与渠道, 通过对话协商, 使公民的利益诉求得到表达和尊重, 而不是被排斥在大门之外。

2、保障公共决策的合法性。

公民有效参与是公共决策合法与否的重要基础。在公共决策运行过程中, 只有把民意的聚合放在首位, 保证公民广泛参与, 使公民认真思考并尊重对方的意见理性协商。这种过程民主和程序正义, 才能保证公共决策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目前公民缺乏话语表达场所, 不能切实有效地参与到公共决策中, 使得本来有参与积极性的公民也开始冷漠。因此, 要对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保证公民参与有效公共政策运行的各个环节, 只有这样公共政策的合法性才会大大增强。

3、缓解多元冲突, 促进各方和谐。

由于社会各阶层所代表的利益不同, 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参与公共决策, 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存在利益冲突。而引入公民参与公开讨论、协商可以听取各方的意见了解到对方的价值与偏好, 疏导和化解利益冲突, 把私利的表达和情绪的冲动降到最低。如果一直让公民在公共决策过程处于一种失语的状态, 那么必然隐含着巨大的社会冲突的风险。因此, 要重视公民参与公共事物的积极性, 给公民以自由表达意愿和偏好的机会和平台, 从而有助于消除社会冲突的潜在根源。

二、我国公共决策中公民有效参与面临的主要问题

1、制度设计不完善。

我国的宪法对公民的参政权、监督权等基本政治权利都作了规定, 但是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没有具体规定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细则法规, 这就导致虽然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有宪法依据, 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却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 致使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执行的不到位。政府为公民参与公共决策设计了一系列制度化渠道, 但是公民参与的渠道还是较少, 随意性比较大, 易于走过场、流于形式, 相关信息透明度不够, 其相关配套制度明显不足。因此, 导致公民无法真正、有效地参与公共决策过程, 发挥的实效甚微。

2、公民参与意识、能力有待提升。

公民受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 缺乏权利意识和参政意识, 认为公共决策是政府部门的事情, 把自己当作国家和政治的附属物, 盲目崇拜, 对自己的合法的权益不敢或不愿去争取和维护。此外, 当公民感到自己不能影响公共决策时, 就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挫折感, 久而久之便表现出参与意识不强、缺乏热情的问题。“现代公共决策往往带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性”, 2而部分公民不具备参与公共决策所需要的一些基本的能力, 不能较好地融入于政策的大讨论中, 提不出有思想、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 这容易使参与流于形式。

3、政府工作的缺失。

在某些政府官员眼中, 公共决策是他们独有的权利和义务, 他们习惯于“高高在上”、“发号施令”, 普通的公民被完全排斥在政策过程之外。这种思维方式和工作状态难免造成政府滥用公共决策权力, 公共决策过程缺乏必要的民主和论证环节, 导致制定的公共决策偏离社会公共利益。另外, 部门政府机关出于利益考虑封闭信息资源, 造成公共决策相关信息不对称, 使公民不能对公共决策发表正确的意见和建议。

三、提升公民有效参与公共决策的对策

1、完善制度化建设。

公民有效地参与政府公共决策需要制度层面上的保证, 因此, 必须首先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实现公民参与的制度化和法制化。其次, 健全政府公共决策过程中的制度安排。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保证人民代表大会真正成为充分表达民意, 增强人民政协工作包容性和协商性;在基层努力探索有利于公民制度化参与的新形式;加强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制度执行的监督和问责。

2、提高公民参与的意识和能力。

树立公民的个人本位意识和法治意识, 消除对国家、政府的依附心理。加强公民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的教育, 使公民懂得或通过合法有序的制度化渠道表达自己的观点, 维护其合法权益。另外, 要加强公民的素质教育, 如科学文化教育、法律教育、政治技能教育等, 提高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实际能力。培养积极主动参与的新公民, 促进公共决策的有效形成和顺利执行。

3、转变政府工作理念。

从观念上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树立公民本位的价值观念, 要充分尊重公民的合法参与权利, 平等待人。及时完全地公布相关决策信息, 让公民能够充分了解信息并参与其中。只有这样, 才能使公民在参与公共决策过程中, 与政府处于平等的地位, 实现就公共议题进行公共协商、交流和讨论, 形成政府与公民良性互动, 才能使公民做出正确的判断, 形成的决策结果真正反映民意。

参考文献

[1]、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M].孙柏瑛等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2

政府公共项目决策绩效问题研究 第7篇

关键词:公共项目,决策绩效,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目标合理,成本节约,功能适用

0 引言

近年来, 随着我国政府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以及中央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 扩内需、保增长而出台的四万亿投资计划, 使得我国的公共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公共投资无疑会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 在公共投资中孳生的腐败现象颇令各国政府头疼, 也是社会公众十分关注的问题。

1 公共项目决策绩效及其影响因素

1.1 决策目的对决策绩效的影响

政府作为公共项目的决策主体, 在进行公共项目决策时, 必然要体现政府的价值观或发展观。是以民生为本, 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还是GDP崇拜, 追求所谓“政绩”和“形象”。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决策的实践效果会如何。除个别决策是受科技水平和认识能力的限制外, 多数决策失误都是根源于决策者目的动机的扭曲, 及缺少匡正这种扭曲的有效机制。政府作为公共项目的决策者, 是社会利益的代表, 其决策行为的价值取向理所应当是公共利益最大化, 同时兼顾政府的政治利益。因此, 判断公共项目决策绩效的标准之一是, 所采纳的方案是否有利于增进公共利益。

1.2 决策程序对决策绩效的影响

科学的决策程序, 能够有效地匡正扭曲的决策目的, 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决策的合理性。许多重大的决策, 可能决策者的目的动机无可厚非, 但由于程序上的缺陷, 使监督制约形同虚设, 还是造成了严重的失误。公共项目决策不是决策者理性行为的选择过程, 而是一个政治过程, 是各种利益集团相互冲突、相互斗争的过程, 最终形成的方案是各种利益集团博弈达成的一种均衡。各利益集团参与决策, 公平博弈也是科学决策程序的基本要求。因此, 社会公众在公共项目决策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也是衡量决策绩效的一个指标。

1.3 决策方法对决策绩效的影响

决策的技术方法与决策绩效也有密切关系。科学合理的决策方法可以保证得到较为科学的决策方案, 提高决策方案的实施效果。但是, 公共项目的决策既有经济效率的内容, 又有道德领域的内容, 如公平、健康、安全、生命、环保等。道德领域的内容在很多情况下是很难用货币形式予以量化的, 而很多公共项目的建设又以道德领域的内容为主要目标, 这就使得公共项目在评价方法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另外, 由于公共项目的公共性, 对其绩效评价是一个集体选择过程, 每个个体对公共项目有不同的利益诉求, 也很难得到大家偏好一致的总体利益诉求, 虽然国外有些学者发明了条件价值法调查社会公众对公共项目产品的支付意愿, 然后按照一定的统计方法计算总体支付意愿, 但是由于消费者的理性无知及偏好显示障碍, 这种方法的应用也遭到了很多批评。根据机制设计理论的观点, 设计一种能够让社会公众显示其对公共品真实偏好的机制, 在实现社会公众满意度方面也许比决策方法的选择更有效。

1.4 决策效率与决策绩效

相对于决策的实践效果, 决策过程的效率也是决策绩效的重要内容。为了100万的项目而耗费50万去做规划, 显然谈不上决策绩效;所谓“议而不决”、“贻误时机”等, 都表明决策过程的效率低下。但是从决策绩效的总体看, 决策过程的效率毕竟是第二位的, 只能在保证决策的实践效果具有正向价值的前提下追求决策过程的效率, 否则就是本末倒置。许多“形象工程”项目决策速度之快、效率之高和效果之差、损失之大同样令人咋舌。

2 决策绩效的判别标准

2.1 决策程序科学、民主、高效

科学的公共决策程序一般要经过六个阶段:发现问题、确定目标、设计方案、分析评价、方案优选、实施方案。尤其是前两个阶段, 在公共项目决策前, 要充分了解民众需求, 发现公共需求存在的问题, 针对问题提出建设目标, 才能使项目建设更好地满足公共需求;民主的决策程序首先是决策过程公开, 让社会公众监督。其次要充分收集民意, 不断完善建设方案;高效的决策程序是指决策的时间不要拖的过久, 尽可能降低决策成本。

2.2 决策所选择的方案目标合理、成本节约、功能适用

决策方案的目标是否合理主要体现在确定目标的程序上, 是否收集了民意, 是否对公众需求进行了科学的分析;成本节约是指公共项目的建设规模是否合理, 在既定建设规模下, 投资成本是否最低。成本节约可以用绩效评价标准中的经济性原则来检验。功能适用是指公共工程实体所具有的使用功能是否与项目运营单位的要求相一致, 以便业主单位在项目建成后能够利用该工程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功能适用与否直接影响着项目的效果, 因此, 可以在结果绩效中考虑该指标。

3 决策方案经济性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

3.1 建设规模的合理性

3.1.1 评价项目资源和原材料供应情况是否与建设规模相适应。

项目建设规模的确定应以提供的资源或原材料数量为基础。当自然资源或原材料供应不足时, 项目建设规模应适当压缩。如部分地方争取国债项目时, 各种文件、计算和证明显示资源供应充足, 而实际资源条件达不到项目设计要求, 结果是项目建成后无法满负荷运营。

3.1.2 项目规模是否与协作单位及配套设施相符。

项目的运行往往需要相关协作单位和配套设施的配合, 如动力供应、交通运输、能源等。如果建设规模过大会因配套设施的制约而闲置生产能力, 产生浪费资源;建设规模过小会导致协作配套的效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如污水处理项目, 因配套管网建设没有同步跟上, 会使城市污水未纳入收集系统而直接污染地表水系。

3.1.3 项目规模是否适应使用者需求状况。

项目的建设是为了满足使用者的某些需求, 因此, 在确定建设规模时, 需要认真分析项目使用者的需求。如部分机场项目, 随着区域交通网络建设的快速发展, 非中心城市的客流和运行成本已不经济, 不再适合建设大中型民用机场。

3.1.4 评价项目规模的经济效益性。

经济效益是确定项目规模的关键因素, 以技术经济论证项目建设规模时, 应确保项目的建设处于合理经济规模或最佳经济规模, 避免出现亏损规模或最小经济规模。如粮库项目达到一定的仓容能力, 才能有效降低单位粮食储存成本和经营成本。

3.2 土地利用率

土地资源是一种稀缺资源, 建设项目应该在满足项目功能需求的基础上, 尽可能节约用地。土地利用效率的高低可以通过土地利用率来反映。土地利用系数越高, 说明经济性绩效越好。因为土地利用系数涉及项目特性及安全问题, 无法设定统一的标准, 因此, 只将土地利用系数作为一个辅助绩效指标。

4 结束语

总之, 公共项目是公共部门为提供公共品或公共服务而进行的公共设施建设活动。由于公共项目的公共性及垄断性, 公共项目建设领域绩效问题比较严重。在倡导科学发展观及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 构建科学合理的公共项目绩效评价体系, 为公共项目绩效评价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可以促进公共项目建设管理水平的提高, 增强社会公众满意度。S

参考文献

[1]刘旭涛.政府绩效管理:制度、战略与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2]臧乃康.政府绩效评估及其系统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 2004 (2) :141-147.

关于城市规划视野下公共决策研究 第8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公共决策;研究

一、公共决策的研究现状

当前城市规划新视野下公共决策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决策体系,一种是利用科学手段对城市规划决策进行研究和分析,实现合理优化城市资源配置,解决城市规划决策中的问题。另一种决策体系,是通过社会实践,从社会多方角度对决策行为进行研究,研究的侧重点在于政府职能管理决策领域。就当前社会发展形式,将两种决策体系整合在一起,从理性角度分析决策行为的可行性,构建科学的城市规划新视野下科学的公共决策体系。通过城市规划,政府进行公共决策,从而利用宏观手段对公共资源配置进行调节,解决城市规划中存在问题,或通过城市规划决策组织各项活动,这种决策就属于城市规划新视野下的公共决策。

二、城市规划决策的研究内容

当前国际上对于城市规划新视野下公共决策的研究十分重视,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新時期,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公共资源短缺与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是制约城市规划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想实现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可以从城市规划决策研究内容的决策模式、决策主体、决策过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2.1决策模式研究。城市规划新视野下公共决策模式研究的重点在于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的管理水平,在城市规划决策模式的过程中,政府是决策的主体。但由于政府决策过程容易出现权力过度集中的问题,很难保证决策的公平性、民主性、科学性。当前城市发展中,人们越来越关注决策的合理性,当决策模式出现弊端时,政府的决策地位不会发生改变,在原有的决策模式基础上进行完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规划决策的主要问题。因此,要想寻找合理的决策模式,就需要在决策过程中寻找适合市场、社会、群众的决策模式。对城市规划公共决策进行合理评价,针对政府权力集中问题,对公共权力的行使进行一定的约束,合理行使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对城市规划新视野下的公共决策进行政策制定。

2.2决策主体研究。在公共决策过程中,政府掌握决策权力与决策的政策制定,而当前城市规划新视野下公共决策的主体也趋向多元化发展,公共决策不是由政府进行一元主导,而是由社会、市场、广大群众与政府间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而进行的公共决策。当前,我国决策主体的改变,也使得公共决策更加科学化、民主化、合理化。在借鉴民主理论和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对决策主体进行合理的转变研究,保障公众参与,平衡公众利益,对权力社会关系对决策主体的作用关系进行探究是决策主体研究的重点。

2.3决策过程研究。决策过程中需要当前社会的发展状况、社会经济水平、社会生产力等结合当前政治的发展以及根据实际环境进行考察。针对城市规划新视野下公共决策过程中存在制度化、法制化的问题,需要保证公共利益的合法化和正当化,保证决策结果是符合民情民意的,构建民主建设、民意表达的公共决策体系。城市规划新视野下公共决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于决策过程研究,需要结合多方面的因素增强决策的有效性。

三、城市规划公共决策体制

3.1有限理性决策。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有很多原因和因素影响着最终决策,人们便会对决策进行理性的思考。决策过程中的决策方式和目的往往很难进行统一整合,由此造成理性决策的局限性。理性决策只是基于一种满意的共识达成,不存在真正的理性,所谓的理性只不过是一种有限理性。有限理性决策是假设在基于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为获取最大经济利益;然而这种理性决策更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发展,达到经济利益最大化。有限理性的标准在于基本的理性标准以及相处时的体会和判断同等对待。然而在城市规划视野下,有限理性决策也暴露出决策本身所存在的弊端,当前社会化生产组织变化较快,有限理性决策不能明确影响生产组织进行决策的原因、因素等。

3.2渐进决策。渐进决策中的渐进是指在决策过程中根据实际环境的变化,以及根据以往的经验,不断对决策进行改进的过程,称之为渐进决策。渐进决策中,决策者能辨别所有的选择并且能有意义地评估这些选择,所作的选择能最大限度地扩大决策者指出的价值。决策分析并不是万能的,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常会受时间、财力的限制,以及各种不充分的信息,决策的过程是十分复杂和困难的过程,意见也很难进行统一。

四、城市规划公共决策面临问题与改革建议

公共资源短缺与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是当前城市规划公共决策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其中决策机构不健全,领导者缺乏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意识,规划决策机制不够规范等。

4.1优化决策结构。城市规划本身就是公共决策,城市公共规划决策是公共决策的一种,是影响当前城市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公共决策面临的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环境,公共资源短与公共建设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优化决策结构,有利于城市化公共决策改革,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

4 2完善城市规划制度。完善城市规划制度,就需赋予城市规划委员会实体决策权,建立健全城市规划决策救济机制。城市规划新视野下的公共决策是为了更好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公共资源;当前城市规划中常常出现群众利益缺乏保障和救济的问题,基于这种情况有必要建立规划上诉机制,采用公众听证制度,保证集体决策的效率。

4 3决策体制改革。决策体制改革中需要对重大事项决策的规则和程序进行完善,从而达到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由于城市规划本身就是一种公共决策,最大程度的发挥公共资源的价值,有利于提升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的管理水平。同时,需要建设符合民情、民意的政府,追求理性决策,建立城市规划行政决策监控机制,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合理化。

城市规划视野下公共决策研究 第9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公共决策,研究领域

目前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 城市规划是一种重要调控手段, 在实现城市公共资源优化配置, 维护城市稳定发展, 确保民众基本权益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公共决策则是指公共组织为了解决公共问题而做出的决策。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讲, 政府对城市进行规划管理所提出的决策正是公共决策的研究范围。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对公共决策进行探讨研究有助于提高我国城市规划管理水平, 完善城市规划相关理论与制度。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研究体会, 来谈谈城市规划层面的公共决策。

1 公共决策的研究现状

目前世界各国都对公共决策进行了深入研究, 这对于提升政府的公共职能管理水平, 促进城市更好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这是因为城市规划本身就是一种公共决策, 其主要是政府对公共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和规划, 来最大程度的发挥这些公共资源的作用, 实现其最大的价值。这种城市管理手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中所起到的作用最为明显。因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资源的分配在很大程度上手市场调节的影响, 易产生不公平现象, 不利于维护广大群众的公共利益, 而通过城市规划, 政府会采取一定的公共决策, 通过强制性手段来宏观调控公共资源配置, 解决市场调节中所带来的弊端问题, 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一般来讲, 城市规划决策多是为了解决城市规划中所产生的或即将产生的问题而进行的各项活动, 这些决策都属于公共决策。

就城市规划层面的公共决策研究成果而言, 目前国际上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研究体系, 其各自的研究方向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一是由A.Wald创立的以统计学、运筹学为基础的统计决策, 即通过建立模型对现实决策问题进行预测以求得最优解;其二是以H.A.Simen为代表的基于心理学、社会学、组织学的决策行为研究, 侧重于公众决策及政府决策领域, 是在保留更多现实成分上进行决策研究以求得满意解, 该方向继而发展成为现代决策理论。从当前发展来看, 以上两个决策研究领域相互渗透促进, 构成现今决策科学研究的基本格局。但由于理性模式下构建的决策模型无法精确反应城市规划公共决策中动机、感性、认知等动态因素, 因此决策行为研究在城市规划公共决策上占主流地位。

2 我国城市规划决策的研究内容

现如今, 世界各国的学者在城市规划决策方面的研究领域大都集中在决策的模式、过程和主体这三方面上, 尤其是我国这种经济高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 社会正处在转型的关键阶段, 城市建设规模越来越大, 速度越来越快, 这些都使得人们对城市规划决策的公平性与公正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要实现城市规划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基于此, 笔者认为我国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决策研究中, 对决策模式、决策过程、决策主体的研究可以分别有所侧重, 侧重内容如下所示:

2.1 决策模式的研究重点

在之前的城市规划决策模式中, 政府往往是该决策的中心, 这使得该模式存在着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 很难做出公平民主的决策。在城市的发展中, 这种弊端逐渐更加凸显, 因此人们越来重视对新决策模式的研究。笔者认为, 若单单在原来的基础上完善模式, 是很难起到很大改观的, 这是因为在原有以政府为中心的精英决策模式下, 政府的决策中心地位不会动摇, 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就很难得到明显提升。为此我们可以将关注回归市场、社会、市民的新决策模式建立, 寻找合理的决策模式以产生符合民意的决策结果。城市规划领域可以扩大外延, 结合城市实践活动, 在理论上借鉴公共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相关方法和内容进行分析:如基于公共选择理论, 把相关经济分析方法引入城市规划公共决策;运用权力理论对城市规划公共决策的政策制定、公权力行使及约束进行研究;同时, 加强城市规划公共决策评价, 可引入成本效益分析法、风险管理方法进行分析。

2.2 决策过程的研究重点

目前公认的决策过程在程序设计上基本都包含“问题界定、目标确认、方案设计、模型建立和方案评价”的五个行为环节, 步骤也几乎大同小异, 但现今学术界更多关注的是决策过程的内在影响因素, 具体可分为两个研究方向, 一是关于“城市公共决策是怎样做出的”, 二是关于“公共决策应该如何做出”。

由于公共决策是以公共权力为基础的, 因此第一个研究方向主要从决策过程中的政治、经济、社会学等角度进行考察, 侧重于权力视角对决策过程进行动态的描述性研究, 如从权力结构、权力关系、权力运行机制等方面对公共决策进行分析。第二个研究方向则较多关注的是城市公共决策过程中制度化、法制化的问题, 即如何在决策过程中保证公共利益的合法化和正当化, 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城市发展中的制度构建、民主建设、民意表达等相关研究领域。

2.3 决策主体的研究重点

当前对城市公共决策主体的研究已从过去的政府一元主导走向多元化, 即承认公共决策的做出是在政府、市场、公民等多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在此情况下, 我国在决策主体方面的研究成果重在回答决策主体“干什么”以及“怎样干”的问题, 对“为什么会这样干”和“按什么规则去干”的研究深度不够。所以有必要结合我国现实国情, 进一步对主体之间的作用力和作用关系进行科学分析, 关注该如何做才能保证公平、公正: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科学分析主体参与决策的基本情况;基于民主理论和公共管理理论, 重在研究如何保障最有效的公众参与;借鉴博弈论、决策树等对决策主体的作用力进行分析;运用福柯的微观权力论, 从权力社会关系对决策主体的作用关系做出研究。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城市规划决策是公共决策的一种, 也是影响当前城市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在这个资源紧缺与发展加快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的时代, 我们要想最大程度的发挥城市公共资源的作用, 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 就必须要做好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而加强对公共决策的研究, 不断完善城市公共决策研究体系, 对于提升城市规划管理水平来讲有着积极意义, 我国目前在城市公共决策方面的研究成果还很少, 还需要相关学者不断深入研究, 探究更适合我国城市规划管理发展的公共决策体系。

参考文献

[1]周江评, 孙明洁.城市、城市规划与公众参与:一次始于概念的探索[J].规划师, 2005 (11) .

[2]穆会景.基于公共政策理论的城市规划结构初探[J].山西建筑, 2008 (19) .

上一篇:汽车车桥下一篇:资产减值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