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化建设的形态

2024-07-25

大学文化建设的形态(精选12篇)

大学文化建设的形态 第1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隐性形态,显性形态,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高校校园内呈现的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 这种特定的文化氛围是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校风校纪、生活方式等内容相联系的。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管理和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是师生在特定的环境中营造的一种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而又各具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 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 好的校园文化在教育方面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而且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校园文化可按表现形态分为显性形态和隐性形态的文化, 两者构成校园文化的总和, 形成不同学校的特色。 显性形态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 是体现学校价值目标、审美意向的物态文化, 可以起到调节情绪、控制行为、陶冶情操和启迪智慧的作用。 隐形形态的文化 (即学校精神文化) 包括校风、教风、学风、管风, 是影响人们行为模式的根本, 是校园文化蕴涵的力量和涵义。 校园隐性形态文化是学校各种活动能够正常运行的保障, 是约束师生员工行为的契约, 因而也是校园文化的表现。

校园显性形态文化和隐性形态文化同样重要, 但是目前在我国大部分高校只重视建设校园的显性形态文化, 使得校园文化的建设停留在肤浅的、表象的层面上, 忽略隐性形态文化的建设, 校园文化显得有形而无神。 本文就校园隐性形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作用及建设方法作阐述。

一、校园隐性形态文化的重要性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并巩固的重要时期, 大学内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当今经济的全球化、 市场经济和信息的网络化对大学生道德教育提出严峻的挑战, 社会上鱼龙混杂, 大大影响他们的思想品质;各种信息充斥当代的大学生, 使得部分大学生失去明确目标, 变得茫然不知所措: 一部分学生沉迷于空虚的网络游戏, 耽误学习, 甚至休学;一部分学生无法正确对待恋爱关系, 由于失恋有的精神抑郁, 甚至出现自杀现象;还有的学生行为不端正, 出现偷窃现象。 当然所有这些不良现象的出现有多种原因, 但据相关资料显示, 也和学校的思想教育不到位有一定关系, 特别是校园隐性形态文化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而隐性形态文化恰恰是影响人们行为模式的根本。

因此, 高校教育工作者和校园文化的管理者应当高度重视校园隐性形态文化的建设。 校园隐性形态文化是真正无声无息对师生员工发挥潜移默化作用的校园文化部分, 在无形中告诫人们如何自律, 是较显性文化更深层次的校园文化部分, 虽看不见摸不着, 但从某种意义上说, 校园隐性形态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 同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难点。

二、校园隐形文化的作用

校园隐性形态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潜藏于各种显性教育的背后, 也隐蔽于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之中, 潜移默化地感化和熏陶学生, 让学生是在不知不觉中、无意识状态中接受着各种载体的隐性影响, 潜移默化地内化成特有的习惯、觉悟、信念和精神, 这种长期的校园隐性形态文化会成为一种精神, 形成一所大学所特有的不同于其他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

1.导向作用

不同学校在办学宗旨、文化环境等多方面的差异性, 都会使得不同学校的学生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思维言行等方面不同, 从而形成特有的校园隐性形态文化。 这种隐形形态的文化使校园内形成一定的舆论导向、价值导向, 校园里的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校园气氛、教师言行等都在无声无息地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 对同一校园内学生的道德认识的形成发挥巨大的同化和导向作用[1]。

2.激励作用

校园的标志性建筑、校训、校风、校徽、积极向上的艺术文化、名人名言等, 会形成一种无形的精神文化, 长期就形成校园隐性形态文化, 这种文化能激发学生对道德原则、科学追求等方面的认同, 产生共鸣。 校园隐性形态文化具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对人们的行为有巨大的激励作用, 深刻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激励师生锐意进取, 开拓创新;激励学生刻苦学习, 矢志成才, 为磨砺学生的意志品质提供机会和舞台、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的坚韧性、 增强学生敢于面对磨难和失败的勇气, 激励学生敢于向未知的领域挑战,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3.人格塑造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 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巨大的影响。 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在于营造一种氛围, 陶冶学生的情操, 构建学生的健康人格,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校园文化在塑造学生的心灵和形象时, 把校园精神的深刻内涵渗透给学生, 使学生的学习是无意识的、内隐的, 而人格成长所依赖的条件是只有渗透教育才能发挥作用。 渗透教育就要根据受教育者的人格成长规律及环节, 循循善诱地于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展开。 校园文化建设经过教育者的精心设计, 把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意识通过显性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隐性的精神文化反映出来并将其内化在学生的思想和心理、思维和行为之中, 校园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在这种氛围中会塑造出继承优秀历史的校园文化传统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人格。

三、如何建设校园隐性文化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社会先进文化为主导, 以师生文化为主体, 以校园精神为底蕴, 从营造和优化素质教育的育人环境和浓厚素质教育氛围的高度建设校园文化。 在校园文化建设的长远规划设计中, 要特别注重显性形态文化建设和隐性形态文化建设并重, 把握好整体的同时要突出本学校特色。

校园显性形态文化是一种直观性的文化, 它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 有较强的直观性, 如校园布局、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卫生、规章制度等。 物质文化的建设及管理直接地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水平。 因此, 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创建优美校园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入手。 如果在优美的环境中注入丰富的文化内涵, 科学名人雕塑, 催人积极向上的艺术文化、名人名言等, 则更能激发人的想象、联想等思维, 是校园物质文化的潜在的、规范的育人功能更显著, 有利于陶冶高雅的情操, 塑造健全的人格[2]。

隐性文化正是在这些显性文化的长期灌输、强化、渗透中形成的。 显性文化推动隐性文化, 隐性文化又反作用于显性文化, 二者密不可分, 互相促进, 共同发展。 由环境入手, 强化制度, 提出校训口号及明确学校发展的远大目标, 建立导向机制, 严格要求, 落实检查, 循循善诱, 在“育”字上下工夫, 倡导、强化、培育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管风, 必然能够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全面育人的功能。 同时把中华优良的传统和作风体现在校园文化中, 这是校园隐性形态文化的建设。

校园文化切忌建设之后又管理不善, 教育不到位, 造成自由发展、松散无格的校园文化形式, 一旦这样的校园文化渗透到学生的思想行为中, 不但起不到正确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反而会使得学生的理想信念模糊、道德意识弱化、基础文明素质较差、功德意识不强, 形成以自我为中心, 重视个人利益的价值观念[3]。 从长远看, 这样的教育效果将给我国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不利。

校园文化是一个微妙的教育领域[4]。 正确认识现有的校风、教风、学风、管风, 深入了解师生员工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和思想要求、行为习惯, 从这些方面把握学校的文化特征, 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人文精神、高雅的情趣品位设计、规划校园文化的各项要素, 建设积极向上、有朝气、有品位、学习型、创新型的与时俱进的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庄可.校园文化的隐性形态和新发展策略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 2007 (8) :162-164.

[2]皮海峰, 张丽超.德育视域中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6 (2) :64-65.

[3]王德祥.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 (3) :31-32.

四种不同形态的组织文化 第2篇

英国当代最著名的管理大师查尔斯·韩第(Charles Handy)提出了四种不同形态的组织文化:

1.集权式的文化(power cultures):权力中心只有一个,通常是由一位具有领导魅力的创始人或其继承者,以相当权威化的方式运作。企业的领导方式很强势,有决断力,反应速度很快。而中间管理阶层采取主动的空间不大。这种企业文化,在决策正确的情况下,有助于公司的快速成长;但是,同样可能发生的情况是,如果决策错误,将为公司带来灾难。这种企业文化在公司刚起步的头几十年经常可以见到。

2.各司其职的文化(role cultures):在大型且注重既定程序的公司里经常可见,每个人的角色、工作程序,以及授权程度,均界定清楚。在这种文化下,既定的工作说明与工作程序比个人特质重要,这类组织相当稳定且规律化,但也缺乏弹性、步调迟缓。一些历史悠久的银行与保险公司,以及集团企业(如日本的株式会社)、国营企业等,均是典型的例子。

3.任务导向的文化(task cultures):利用小规模的工作团队,以建立网络与人际互动的方式完成任务,个人可以高度掌控工作。公司的阶层属于扁平式的,工作形态则属于非正式的。这种企业文化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公关公司、房地产经纪公司,以及销售公司等。

大学生创业企业法律形态的选择 第3篇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 企业法律形 态选择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投资环境也越来越好。许多大学生也以自主创业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我们经常说:投资有风险,创业须谨慎。投资办企业不但要选择好投资项目,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恰当的企业法律形态也相当重要,因为,不同的企业法律形态设立企业的条件、企业的法律地位和企业投资人的风险责任是不一样的。但许多大学生在创业时只关心投资项目,而对企业的法律形态却不太关心,有的甚至一无所知只是效仿盲从别人而己,这样的结果无形中就给自己增加了风险,也会使自己的创业之路更加崎岖。那么,大学生在创业时应了解哪些法律规定?应该如何选择企业法律形态呢?

一、我国相关法律规定

(一)我国的企业法律形态

所谓企业的法律形态是指国家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企业的组织形式,也就是你在工商部门做企业登记注册时企业营业执照上所标示的“企业类型”。对于大学生来说,刚起步创办一些小微企业是比较适合的,而微小企业的法律形态主要有: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

(二)不同小微企业法律形态的特点

不同企业法律形态有其各自的特点,我们只有详细了解其特点,才能为选择企业的法律形态做好充分的准备。

1、个人独资企业

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者个人所有,投资者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济实体。其主要特征有:(1)投资主体只能是一个人;(2)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二为一。企业的全部资产属于投资者个人所有,因此在经营上由自己决策,不受他人制约。业主既是投资者,又是经营管理者。利润分配上,全部利润归自己所有。(3)承担责任的无限性。以个人财产出资的,以其个人资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意思是如果企业负债经营,并且经营不善亏损了,以企业所有的资产抵债后,还有债务无法清偿(资不抵债),则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要以其个人的全部财产对该企业债务承担责任,而不仅仅只限于出资额。以家庭财产出资的,则以家庭财产承担无限责任。所以相应的风险也比较大。

2、合伙企业

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照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并依据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对合伙企业债务依法承担责任的经营性组织。包括: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普通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组成,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或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所谓无限连带责任就是如果企业负债,以企业所有的资产抵债后,还有债务无法清偿,则合伙企业的普通合伙人要以其个人的全部财产对该企业债务承担责任。当普通合伙人有两人以上的,其中有人无力承担债务,则其他人应以其个人全部财产承担全部债务后,再向对方追讨。有限合伙人的有限责任则是如果企业负债经营,并且经营不善亏损了,以企业所有的资产抵债后,还有债务无法清偿,对无法清偿的这部分债务有限合伙人就不再承担责任了。也就是说这时候有限合伙人除了收不回出资的本金外,资不抵债部分的债务就一笔勾消了,无需再拿个人财产偿还了。所以是有限责任。有限责任对投资人来说风险相对小些。

特征:(1)以合伙协议为合伙企业成立的法律基础既然是合伙,合伙人当然应形成共同的合伙意向并就合伙企业的名称和主要经营场所的地点;合伙经营范围;合伙人的出资方式、数额和缴付期限等等达成一致意见合伙企业才能成立;(2)各合伙人按照协议分配利润,对合伙企业债务依法承担责任。(3)合伙人之间利害相关、休戚与共共同出资、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合伙人被捆绑在一起,休戚与共,特别是普通合伙人之间,对合伙债务负无限连带责任,这种责任使普通合伙人利害相关,成了一根绳上的蚂蚱,跑了和尚跑不了庙。相应的风险也就比较大。

3、有限责任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是指由两个以上的股东共同出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主要法律特征:(1)股东人数限制性需要由50个以下的股东组成,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一个自然人或一个法人也可以投资办一人有限公司;(2)责任有限性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三)不同法律形态的企业设立条件

1、个人独资企业设立的条件

①投资人是一个自然人;②有合法的企业名称:名称里面不可以出现“有限”有限责任”“公司”的字样。③有投资人申报的出资:由于个人独资企业的财产完全属于投资人自己,因此注册资本也就没有限制,愿意注册多少都成。出资的方式可以是货币或者折算为货币的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或其他财产均可以用作出资。投资人可以其个人财产出资,也可以其家庭共有财产作为个人出资,但工商登记时要予以注明。④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生产经营场所包括企业的住所即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是企业的法定地址)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场地。⑤有必要的从业人员。

2、合伙企业设立的条件

①有两个以上的合伙人;②有书面合伙协议:⑨有各合伙人实际缴付的出资:出资方式与个人独资企业同,另外经合伙人协商一致,普通合伙人还可以劳务出资;有限合伙人则不可以;④有合伙企业的名称;⑤有经营场所和從事合伙经营的必要条件。

3、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条件

①股东符合法定人数;②有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这一条是在2014年开始执行的,原来这一条为:股东出资须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规定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三万元。一人公司为十万元。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但一人公司必须一次交清,不允许分期交付。现在取消了这些规定,大大降低了设立有限公司的门槛。出资方式可以是货币以及可以估价并可以转让的非货币财产,如: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股东不可以劳务出资;⑨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④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公司名称中应表明“有限责任公司”字样并应设立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⑤有公司住所。

二、如何选择合适的企业法律形态

从以上相关法律的规定来看,各种企业法律形态有各自的特点,各有千秋和利弊。但从投资人承担责任的风险角度来说,有限责任要比无限责任要小,因而办承担有限责任的企业要比办承担无限责任的企业要好。比如,同样是一个个人出资,既可以办成一个无限责任的个人独资企业,也可以办成为一个有限责任的有限公司,那么办成一个有限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当然要比办成承担无限责任的个人独资企业要好。同样的几个人一起投资办企业选择有限责任公司就比选择合伙企业要好,风险要小。

大学文化建设的形态 第4篇

一、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

大学核心竞争力是大学文化建设, 大学文化建设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能否成长成才, 以及能否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问题。在当前国际文化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 大学文化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从文化强国的高度来强化

(一)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地位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要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倡导和谐理念, 培育和谐精神, 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 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促进大学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文化建设, 使大学文化建设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强阵地。

(二)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大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发扬和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渠道, 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加强大学文化建设, 确保大学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需要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选择了改革开放, 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也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 坚定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

(三)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发挥大学文化传承和创新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的重要功能, 以高度社会责任感,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以引领社会先河的气魄,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 激励大学生把爱国热情转化为振兴中华民族的实际动力和举措, 以热爱祖国和贡献自己全部力量建设祖国为最大光荣, 广泛开展时代精神教育, 引导大学生始终保持勇往直前、开拓进取的昂扬精神状态。

(四) 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基本原则的具体化, 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 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华, 确立了人们行为规范的价值尺度, 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要求。大学生要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 将社会主义荣辱观落实到日常教育当中,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发挥大学育人的平台作用,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培育自尊、自信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在大学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求真理的健康向上的学风和校风, 共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新风尚,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二、大学文化建设的形态

《辞海》对文化有两种解释:广义上指人类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 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作为文化的一个分支, 大学文化是以高等学府为载体, 由师生员工传承、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 大学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根据文化的形态, 大学文化是由以下四个层面的文化合成的文化共同体, 具体表现为教学形态、科研形态、管理服务形态、实践活动形态等。

(一) 教学形态

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 也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文化的概念本质上是一个符号学的概念, 它暗示了“人是一个悬浮在他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教学是基于教与学的接触、交流、对话等活动过程而呈现出来的文化形态, 如师生地位、师生互动的文化意蕴、学习方式、思维范式的文化透视等。教学本身就是一种传播文化的活动, 在知识的传递过程中实现文化的传递, 这是教学的基本职能, 以文化育人作为目的。教学过程是教师的主体和学生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在师生互动当中实现思想、价值和行为方式的交流。同时, 教学活动离不开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二) 科研形态

大学作为重要的科研组织, 在科技创新方面引领时代先河, 在很多领域, 大学的科研成果占据重要的地位。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人类知识实现倍增, 为适应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要求,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质量的人才, 就必须确立科研的先导地位, 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培育科学精神, 以科研带动教学, 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 通过文化创新促进科技创新, 通过科研实践, 创造良好的学术科研环境, 倡导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科学的良好文化舆论氛围, 切实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三) 管理服务形态

大学管理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 把大学文化建设同学校的管理服务工作的有机衔接起来, 是大学育人的功能体现, 是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应有之意。学生管理部门和学生管理工作者, 都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和重任。加强对大学生管理和引导, 把服务落实到各项管理工作中去。高校统筹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组织作用, 统筹解决学生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 不断提高大学生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学生工作部门要高度重视, 结合学生工作性质和工作特点,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创造性地做好学生工作;学生工作部门之间要密切配合, 相互支持, 形成各司其责、相互协作、齐抓共管的学生工作新格局。从而形成纵向到底, 横向到边, 齐抓共管的格局, 从而有利于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促进大学生和谐而全面的发展, 提高大学生的文明水平, 活跃大学校园文化生活, 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四) 实践活动形态

大学校园实践活动丰富多彩, 是大学文化指导下的重要实践活动, 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实践, 如学生社团、艺术节、运动会等, 既使学生的自由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和创造, 又体现了大学校园社会群体及文化环境对个人的认可、接纳和尊重。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引导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体活动, 在实践中锻炼与别人友好相处的品格与技巧, 通过社团活动、班级联谊活动、课外兼职、走进社区卫生宣传、假期社会实践考察等各种形式的活动,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活动机会。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实践中, 通过自觉学习、自主交往、自我确认、自律选择和自由创造, 逐渐完成了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 深层地展现了校园文化对人的生命发展的终极关怀, 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 潜移默化地影响生活在校园中的每个人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 感染人的情绪, 陶冶人的情操, 美化人的心灵, 从而完成对理想人格的塑造, 使校园文化具有了人本关怀视野中终极旨归的哲学意蕴, 最终实现校园管理和伦理的和谐统一、个体自由和人际关系谐地发展的目的。

三、大学文化建设的传播

大学文化的传播借助于文化媒介等载体, 实现大学文化传播的主体和客体的双向互动交流, 在大学文化建设的具体传播上, 包括教学传播、科研成果传播、媒介传播 (广播、电视、网络、报纸、校园文化图片展览) 等。

(一) 教学传播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各环节, 使之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观念, 外化为自觉行动。在教学传播理念上, 加强大学生和谐精神的培养,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先导, 追求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经过世世代代的传承与锤炼, 凝聚成今天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成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构建和谐校园, 传播先进文化, 在教学传播中还包含着对学生理想、信念、心理、情感、思想的启迪和诱导, 尤其在道德、人格行为的导向和规范, 努力实现“做人成才”, 这是高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体现, 是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 科研成果传播

大学科教兴国和技术创新中承担重要使命, 在科研开发和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占据重要角色, 在促进产、学、研合作商, 成为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大学人才资源集中、学科发展齐全, 可以与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科技合作, 进行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和技术服务, 挖掘自身潜力, 促进教育、科科技和经济协调发展, 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三) 媒介传播

媒介与文化的交织, 构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的文化景观———媒介文化。今天开展大学文化研究与建设就不能不涉及媒介, 大学媒介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大学文化传播的载体和主渠道。大学媒介传播包括广播、电视、网络、报纸、校园文化图片展览等载体。广播是大学媒介文化广播的重要手段, 往往通过有线广播形式播放节目, 一般利用课外时间安排, 在内容上和大学师生联系紧密, 关注大学生热点问题, 在潜移默化中使大学生接受文化熏陶;电视通过有线电视网以传播讯息, 具有传播图文并茂、感染力强、载体丰富等特点, 沟通效果好, 但在接收设备上投入成果较高;网络是以信息数字化作为全新的传播媒介, 强化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具有参与面广, 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等特点, 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 增强了交流交互性。但有时一些负面信息的传播容易造成不良影响;报纸在大学主要时校报, 是面向大学师生定期发行的出版物, 设有规定的栏目, 是传播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是大学文化与大学师生之间的桥梁, 具有理论强、立意深, 报道详尽, 便于阅读等特色。校园文化图片展览重要通过宣传栏、教室黑板报等形式传播, 在地点上分布在教室、广场、宿舍等公共区域, 以方便大学生观看。

大学文化建设在繁荣发展文化和文化育人的过程中, 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建设, 培育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特色文化, 把大学文化建设贯穿于高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和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积极发挥教学传播、科研成果传播、媒介传播的作用, 形成制度良好, 形态多样, 传播广泛的和谐校园文化。

摘要:大学文化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阵地, 对引领整个社会文化创新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文化建设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教学形态、科研形态、管理服务形态、实践活动形态;在大学文化的传播上, 则以教学传播、科研成果传播、媒介传播等方式存在。大学文化建设要“抓核心, 强形态, 广传播”, 核心是根本, 形态是具体表现, 传播才能发挥影响和辐射作用。

关键词: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大学文化建设的形态,大学文化建设的传播

参考文献

[1]张国骥.大学与大学文化[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1.

[2]孙晓光.试论合作教学中的“师师合作”[J];山东教育科研, 2001.

[3]龚波.课程改革呼唤教学文化的转型[J]:从接受到批判, 教育情报参考, 2005.

大学文化建设的形态 第5篇

大学生网购行为与生活形态的研究问卷

您好:

我们正在进行有关大学生网购行为与生活形态的调查,希望能借用您宝贵的时间,参与完成我们的问卷调查。您的信息仅用于我们的研究使用,不做任何其他用途,故请您放心、如实地填写。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谢谢。

注:在您认为满意的答案上打√

1.您的性别是;男女

2.您今年大几?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3.您的生活费来源是:(可多选)

A.亲友提供B.打工C.奖学金D.其它

E.助学金

4.您每月可自由支配金额为:

A.500以下B.500~999元C.1000~1499元D.1500~1999元

E.2000~2499F.2500以上

5.您是否有过网购经历?

A.是B.否

6.您每周平均上网频率为:

A.每周少于一天B.每周一至两天C.每周三到四天D.每周五到六天

E.每天上网

7.您每天的平均上网时数:

A.一小时(含)以下B.1~3(含)小时C.3~5(含)小时D.5小时以上

8.您主要网购以下哪些商品?(可多选)

A.数码产品B.服装C.美食特产D.各式票券E.书籍、文具F.美容护发G.鞋包配饰H.园艺、宠物用品I.休闲、旅游G.乐器、CD K.玩具L.家电M.运动用品N.话费点卡等虚拟商品

O.日用百货P其他________

9.您选择网购的理由是:(可多选)

A.购物时间自由B.种类齐全C.不想被店员打扰D.价格比商场便宜E.秒杀刺激F.可比性大G.不想出门H.团购实惠

10.在网购过程中您比较看重的是:(可多选)

A.方便快捷B.商品质量C.售后服务D.产品多样化

E.网友评价F.商品价格G.安全隐密性H.交易方式I.店家信誉

11.您在网购时最常用的付款方式是:(可多选)

A.快捷支付B.货到付款C.分期付款

D.邮局汇款E.网银付款F.他人代付G.支付宝

12.您每次网购的金额大概为:

A.50元以下B.51~100元C.101~150元D.151~200元

E.201~250元F.251~300元G.301~350元H.350元以上

大学文化建设的形态 第6篇

关键词:国际化;高校;主流意识形态

一、当前国际环境的新变化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主流意识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整个世界。例如,部分大学生在面对西方新鲜事物时,把盲目地追崇看作一种潮流和个性的彰显。在缺乏对该文化深刻认识的前提下,只看到西方文化中好的一面,没有对比、分析和鉴别。大学生作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群体,在面对新事物时,需要理智地、科学地看待问题,不能盲目追崇,这就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加强引导。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应该认识到,世界在影响着我们,我们也同样影响着整个世界。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果我们加强跨国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树立我国自由、平等、和平、文明的国家形象,必然会赢得世界对我们的理解和尊重,通过外部信息的反馈对青年大学生产生影响,其效果必然是积极有力的。因此,在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同时,结合实际情况,丰富教育教学内容非常必要。

二、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现状

1.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现状调查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活跃,个性鲜明,不仅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而且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从整体看,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主流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态势。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全球化的浪潮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使得大学生群体在意识形态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为准确了解和把握大学生对当前主流意识形态的关注情况,我们设计了三组问题。

(1)“你了解我国当前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问卷设计的是“非常了解”“知道一点”或“完全不知道”。受访的大学生69.57%选择了“知道一点”,表明了大学生对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高度认知。统计结果显示:13.04%选择非常了解,69.57%选择知道一点,只有17.39%选择完全不知道。

(2)“你认为西方的文化渗透离你有多远?”重点了解受访者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情况。此问题设计了“就在我身边”“离我很远”“和我没有关系,没有注意过”三个选项,近78.26%的学生选择“就在我身边”。

(3)“你认为现在圣诞节、情人节等节日文化及外国品牌大量进入中国算是文化渗透么?”此问题设计了“算是”“不算是”“我不知道”三个选项,其中仅65.22%的大学生选择了“算是”,30.43%的大学生选择“不算是”。

通过对以上三组问题的选择,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当前主流意识形态整体认同程度较高。可以肯定的是,马克思主义仍然是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但是,面对社会现实,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模式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2.当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方式常规化。我国高校的政治思想教育一直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为主体,对于正确引导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不足,课程较少,师生互动较少,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模式,这很难激发大学生的热情。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大量宏观和微观方面的政治现象和信息呈现在民众面前,相对老套的政治教育内容与现实之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影响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

(2)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与社会现实脱节导致大学生对其认同感不足。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我国社会也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呈现出了复杂性和多变性的转变。那么这就要求高校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必须立足于当前的社会现实,对传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理论进行创新,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社会批判功能。大学生本身的特点在于涉世未深,无法用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当遇到困难和疑惑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时,容易产生无意义感,降低大学生对政治理论教育的认同程度。长期以来,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模式墨守成规,很大程度上已经脱离了社会实际。当前,大学生的主要意识形态教育主要来源于网络,已经不再局限于课堂内容,虽然正能量的建设性作用正在加大,但是其负能量的破坏性也一直在持续发酵,大多数的错误思潮和观点借助互联网在不断地炒作、放大和扩散,企图影响大学生的思维,这严重冲击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已经形成,但是尚未成熟,在辨别信息真伪和判断是非能力上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如何利用网络趋利避害,让网络成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一种有力手段,则是当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难题。

三、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对策

1.创新教育模式,增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

首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传统课堂讲授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中的作用,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方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信念。其次,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敬业精神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主流意识形态的继承人;教育工作者必须以全球化时代背景和中國社会的现实变革出发,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创造性,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建立日益完善的教育机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筑牢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只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常态化、科学化、人性化才能切实提高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

2.利用网络创新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加强网络文明建设

首先,加强网络安全建设,过滤有害信息的渗透,为学生营造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加强绿色网络安全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把网络文明引入到教育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信息管理和调查研究,指导学生自觉维护网络秩序。其次,大学生的主要生活都是围绕网络,那么利用网络实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可以实时把握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动态,做到教育针对性、实效性,有利于及时化解矛盾,做到规避风险,利于从正面引导学生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认同感。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各教育阶层相互作用,长期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更佳的效果。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不仅是为了教育而教育,也是为正确引导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大学生自身的政治敏感度和鉴别是非的能力。在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同时,为将来肩负民族振兴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刘忠和.基尼全球化与我国青年价值取向[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2]钱海源.帝国主义的战略阴谋:在中国搞意识形态多元化[J].今日中国论坛,2000(4).

[3]王列,杨雪冬.全球化与世界[M].北京:中央翻译出版社,1998.

[4]赛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刘为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73.

大学文化建设的形态 第7篇

伊恩·麦克尼(Ian Mc Nay)是大学治理形态变迁的文化解释模型的典型代表。激起麦克尼研究动机的是这一基本事实:伴随着高等教育市场化,大学面临着一系列矛盾,如“精神价值与经济价值的矛盾,教育理念与市场理念的矛盾,人文导向与职业导向的矛盾,公益目标与经营目标的矛盾”。[1]面对矛盾与问题,各国都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大学创新之路,但是任何形式的创新都植根于各国的“制度文明”当中。为此,麦克尼想探明:是什么因素影响着大学的治理形态?他假设:大学的治理形态变迁是由一系列影响政策的权力、价值与文化要素构成。他提出了研究大学治理形态变迁的要素和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予以说明。他采用这种模型解释不同的外部资源环境是如何影响大学治理形态形成的,并对大学不同治理形态下的文化特征进行说明。

文化模型没有直接采用制度理论,它们把大学/学院看成是一个系统,试图反映组织这一环境界面的复杂性,并综合了有关组织的管理和学术视角。文化模型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当今大学的文化冲突与快速变迁。其内涵是指在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前提下,不同文化主导不同大学的治理形态,以期从文化视角解释大学治理形态的理论模型。

一、文化模型的缘起

克拉克的“三角模型”代表了影响大学治理形态的三种权力形式,三个角代表三种力量的极度形式,三角形内部的位置则代表三种因素结合的不同程度。三种力量之间的形成和变化是各种势力、利益或行动者之间相互影响的结果。由此说来,虽然影响大学治理形态发展的三要素是相对稳定的永恒存在,但其影响力度、方式乃至结果却是可变的。因此,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大学治理形态可以不同,揭示这种不同存在的内在原因、要素和逻辑是克拉克研究的重点。

麦克尼批判和修正了克拉克模型,是在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针对英国大学市场化的一种回应。随着新管理主义对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的渗透,各国政府逐渐改变了对高等教育的管理方式,由以往政府主导的模式调整为政府监督模式。也正由于这样的调整,政府引进市场机制,让价格与竞争来引导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以提升高等教育的效率。这种世界性的发展趋势使各国高等教育的三角关系发生了改变,依据克拉克所建构的模式已无法表示这一变化。于是一批学者将克拉克的高等教育“三角模式”进一步图像化而逐渐将新管理主义模式作为大学治理的一种新形态。麦克尼认为,范·沃特所提出的政府监督模式与新管理主义在很多方面非常相似,但范·沃特没有考虑政府机构的信仰系统可能转变,也没有把大学治理形态的影响因素考虑进去,而是把政府监督模式当成盎格鲁撒克逊永久的模式。迪特玛·布朗和弗朗索瓦-格扎维尔·梅理安则认为新管理主义是一种新的政府哲学,相对于传统治理模式有着不同的特点,已成为政府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部分。[2]1997年,克拉克也对其“三角模式”进行了新的阐释,重新加入了第四种要素,也即创业因素。而麦克尼则主要融合和发展了克拉克、伯达尔、汉迪提出的模式框架,将之整合成一种新的文化模型,也称为“四边三角模型”。

文化模型充分地考虑了学校面临的挑战。它从开放系统的视角出发,关注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强调组织和环境界面的交互性,开始意识到学校不仅要应对新的行业格局、外部力量和所面临的挑战,而且要适应它们。

二、文化模型的主题与内容

麦克尼的文化模型主要包括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继承了维柯(Weick)的“大学是‘松散联合系统’”的概念,结合了伯达尔的大学自治的分析,继而形成了“教育机构的控制和文化”分析框架(如右图所示);第二部分则是建立在“控制—文化”分析框架之上,借鉴了高等教育之外的组织研究内容,同时也吸取了克拉克和汉迪早期的研究成果,[3]继而演绎出四种文化模式,并且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予以说明。

如下图所示,“控制—文化”图主要从政策控制和实践控制两个角度出发,纵轴代表着政府政策的“控制”分化程度,一端代表牢固、另一端代表松散;横轴代表的是大学的实践控制,同样一端代表牢固、另一端代表松散。政策控制标志着政府对大学调控程度;实践控制代表大学内部决策的权力分配模式。从“控制—文化”分析框架出发,“政策控制”和“实践控制”的不同组合方式可以归纳为四种理想的高等教育治理模式:共享模式、科层模式、法人模式和创业模式。

麦克尼这种模式框架融合了伯达尔的贡献,发展了他所提出的四元分析模式。麦克尼意图让每一象限都对决策、领导和管理产生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大学不可避免地被企业文化统领,但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政府调节。这种模式框架和它的四象限都与克拉克的工作相关,都同样建立在“四边三角模型”之上,再融合克拉克后来所提出的价值因素(自由、平等/社会正义、忠诚、能力)以及1993年汉迪在对工业和商业组织的研究所显示的文化因素(友好、角色、权力、任务)作用。如下表所示:

麦克尼继而从每个象限出发,通过模式框架中的各种要素结合对四种治理的文化模式进行分析:

第一,共享模式。这种模式代表着“学术寡头(协调)+自由(价值)+友好(文化)”的结合,以英国大学的古典理念为特征,牛津与剑桥的学术传统为主要标榜。该模式主要的外部参照体系是“学科中的贵族”———学术人员,尤其是研究者。相比其他模式,该模式中学术人员或大学集体得到的外部身份认同最多。这种决策模式要求个体学术研究有更宽松的环境、更少的指令和控制,即汉迪所称的“组织一致性”———领导者用一种非正式的沟通方式。他们的权威通过个人学术地位获得,并坚持在正式决策之前进行“理解”谈判。这种模式是英国大学黄金时代的主导文化,而外部则要求共享模式中增强责任和资源限制。政府在高等教育治理中采用“松散”的政策控制手段,一般不卷入大学学术事务,在这种模式中政府干预程度是最小的。从内部而言,大学的实践控制也以“松散”为特征。

这种模式的危险在于象牙塔学术主义所体现的理智傲慢,大学对外部世界的敏感性较低和对社会责任反应冷漠,等等。

第二,科层模式。该模式代表着以“政府官僚过程(协调)+平等/社会正义(价值)+角色(文化)”的结合,政府通过政策控制“松散”化手段调控大学与大学内部实践控制集权化手段的结合。在这种模式中,集权性通过委员会的组成、决策实体的等级性以及决策过程中的一般规则和程序体现出来。在大学治理中,实践控制的集权化手段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大学事务过程体现了社会公正和平等价值。

科层模式的缺点在于外部“系统”要求对员工(包括学术人员)实施风险管理,坚持标准统一化管理,但可根据不同的情形实行权变方法。[4]而大学成员的相互沟通在文化冲突和相互质疑中受到制约。

第三,法人模式。这种模式代表“政府政策(协调)+忠诚(价值)+权力(文化)”的结合,政府通过“铁腕”手段控制大学与大学内部实践控制的集权化手段的结合。在这种模式中,董事会主席常由政府任命。董事会采用“自上而下”的运作模式,主席委托下层组织。这样咨询董事会在决策过程中的咨询角色转化为管理者角色,在实践中通过政策执行控制大学运行。政府利用立法、预算、财务控制等集权化手段控制大学,大学内部则通过协商谈判等手段平衡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并以此作为提升自身形象的需要。

这种模式的缺点主要体现于权力阶层的“政治傲慢”,如决策过程中的官僚化特征容易超越伦理准则,从而产生权力寻租现象;行政官员与学术人员保持距离,交流很少;上层组织缺乏与下一层系部的交涉,行政高层往往将决策传递给全体职员,因而整个机构充满了不确定性的气氛。

第四,创业模式。这种模式代表“市场(协调)+能力(价值)+任务(文化)”的结合,政府通过“铁腕”手段控制大学与大学内部实践控制的松散化手段的结合。它反映了学术功能在开放市场上自由买卖在理论上存在的可能性。学生成为大学的顾客,学术研究通过社会捐赠与合作项目资助进行。政府扮演的是“掌舵者”的角色。勃雷克列将此描述为“大学是为教育和研究服务的生产者”。在这种理念下,他称大学为“企业”,大学“由不同部门的雇员和领导者为‘企业’提供服务”。[5]效率成为创业模式中的核心概念,研究与毕业生数量是主要的衡量指标,所有“势力”组织都可以参与到大学事务中。

这种模式的主要问题体现为商业文化和学术文化的冲突,它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投资者和股东提供尽量高的回报。这决定了组织成员之间特殊的关系及活动的特殊性。另外,上层机构的商业化与基层的学术性质出现断层。

三、若干启示

麦克尼所拓展的大学治理形态变迁的文化模式,无疑为当前我国大学治理模式的定位展示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新思路,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第一,文化与大学治理形态紧密相连,二者的同一性和不可分离性要求在思考大学治理问题的同时也考虑文化特性。

对于某一问题的分析研究可以有多种角度,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人们较多地是从经济、政治的角度来论述,而忽略了文化这一深层的隐性因素。因此,要讨论大学治理,就必然涉及文化。从“大文化”的角度看,文化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任何大学治理形态都是在社会中形成的,它们必然具有特定的文化意蕴,反映文化的特征。最重要的一点是,大学治理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针对大学这一特殊的组织提出来的,而大学组织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文化性。正如布鲁贝克所言:“每一个较大规模的现代社会,无论它的政治、经济或宗教制度是什么类型,都需要建立一个机构来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换言之,凡是需要人们进行理智分析、鉴别、阐述或关注的地方,那里就会有大学。”[6]他的论述言简意赅,深刻地揭示了大学组织活动的特殊性,即与知识或学问直接相关的文化特性。那么,对大学治理形态变迁研究的应有定位也应在文化之中,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中,文化视角的确定就更有重要意义。

第二,高等教育系统中,政策控制和实践控制二者并存。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二者关系变化体现了一种充满张力的脉络空间。

麦克尼所提出的政策控制和实践控制体现的就是政府和大学的关系,“松散”和“牢固”的区别就是“集权”与“分权”的差异。麦克尼所提出的这两个维度是奠基在伯达尔所提出的大学自治之上的。按照伯达尔的定义,自治分为实质自治与程序自治,“大学自治指的是大学自我调整的自由程度,但解释起来比较困难。正如阿什比所言,‘问题在于大学自治具有模糊性,自治模式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7]伯达尔继而指出,“实质自治指的是大学决定自身目的和程序的权力,指代的是学术是什么;程序自治是大学决定自身目的和程序方式的权力,指代的是学术运营方式”。根据伯达尔的观点,程序自治包括审计、财务控制和个人决策;相比较而言,实质自治是在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建设性伙伴”与“政府责任与学术自治之间的制衡机制”。[8]

可以说,在高等教育领域,从世界进程看,无论是精英阶段还是大众化乃至普及化阶段,大学都同时受到政府政策不同程度的控制,而政策控制的变化必然折射到大学内部。不过政策控制和实践控制之间并非是单向的影响,也就是说大学并不只是接收来自政府或大学决策手段的影响作用,而是二者彼此之间有所互动,是一种循环的互动。大学和政府二者之间的矛盾始终存在,二者进行协调的努力也永无停歇。二者之间的关系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社会的需求以及时代思潮的变化而变化。

第三,受新管理主义思潮的影响,世界各国高等教育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市场文化侵袭。我国应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调控机制,调整政府和大学的关系。

在知识经济社会,高等教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了社会的中心,成为社会的轴心机构,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高等院校有其自身发展逻辑,如果不给高等院校以足够的空间和自治权力,反而会起到不好的作用。克拉克·克尔曾经谈到:“一个具有高度竞争性的真正的国际学术界正在涌现,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如果你想要走进那个圈子,必须凭功绩进入。你不能依赖政治或者任何别的东西。你必须给大学大量的自治,让它们成为能动的,并在国际竞争中迅速前进。”[9]因此,政府在对高等教育进行宏观监控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对高等院校内部事务的过度干预,使高等院校拥有充分的自主权。惟此,高等教育才能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别敦荣,郭冬生.“象牙之塔”与“无形之手”:大学市场化矛盾解析闭[J].江苏高教,2001,(5):21.

[2]Dietmar Braun,New Managerialism and the Governance of Universities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Dietmar Braun,Francois-Xavier Merrien.Towards a New Model of Gover-nance for University.London:Falmer Press,2000:29~42.

[3][4]Ian McNay:Changing Cultures in UK Higher Education:the State as Corporate Market Bureaucracy and the Emer-gent Academic Enterprise.Dietmar Braun,Francois-Xavier Merrien.Towards a New Model of Governance for University.London:Falmer Press,2000:35~36,38.

[5][8]Maurice Kogan.TransformingHigher Education:A Com-parative Study.London: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1999:75,76~77.

[6](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郑继伟,张维平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6:26.

[7]Robert Berdal.Academic Freedom,Automy and Account-ability in British Universities.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1990,(2):78.

大学文化建设的形态 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形态安全,作用

当今世界, 国家安全不再单指军事安全, 同时还包括经济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等诸多方面。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而意识形态安全又是文化安全中最核心的部分。“意识形态作为一种阶级意识的文化, 作为社会的特殊文化系统, 只能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政党的精神文化体系, 从这个意义上讲, 文化的意识形态性对保障一国的国家安全发挥着突出的作用。”因此, 只有真正认识到大学生文化自觉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作用, 才能提高认识, 准确把握形势, 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提升文化自觉并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

一、现状透析:西方文化入侵与意识形态渗透的新特点

西方文化扩张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中, 始终把思想文化领域作为渗透的重点领域, 并且在对我国的文化扩张和意识形态渗透的过程中, 日益呈现出力量的强势性、方式的隐蔽性、手段的现代性等特点。

第一, 力量的强势性:文化产品作为西方挑战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重要工具。“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中国的文化资源不再为中国文化产业独有, 全球化的生产方式使传统上对物质资源的争夺转变为对文化资源的争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我国必须放宽市场准入, 因此, 大量外来文化产品源源不断的涌入中国市场已经是不可阻挡的潮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这将丰富人们多元化的文化生活并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 更为重要的是, 某些发达国家把文化产品视为推行其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重要工具。他们大规模的实施文化输出, 通过文化和思想观念的感染力吸引别国, 诱使他人认同和效仿他们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如一些宣扬西方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道德伦理观的文化产品的进入, 使我国少人在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影响, 在思想上形成外国文化比本国文化更优秀、更能体现人的个性和自我精神的认识, 进而模仿和追捧, 造成人文精神的失落、社会道德的滑坡以及消费主义价值观的蔓延。

第二, 方式的隐蔽性:市场经济的发展伴随着西方强势文化的侵蚀。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 由于开拓了国际市场, 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变成世界性的了, 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 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生产是如此, 精神生产也是如此。”随着市场经济的高度发达, 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战略重点是充分利用市场力量来传播其自由民主思想和价值观念。因此, 西方国家大力加强和扩大意识形态的产业, 并以优越的条件和先进的手段提高产品竞争力及市场占有率。其中, 美国就非常注重文化产品的生产和输出, 力求使其成为灌输思想、移植观念、渗透意识的主要渠道。美国前助理国务卿帮办魏德曼曾说过:“贸易不只是创造财富的手段, 它还是美国思想和理念借以渗透到所有中国人意识中的渠道;从长远看, 它为美国的意识形态产业 (诸如电影、激光唱盘、软件、电视) 和使国际交流更为便利的产品 (诸如传真机和互联网计算机) 开辟市场, 这些有可能使中国的人权状态得到改善, 从而发挥我们所有直接的政府之间的努力加起来一样大的促进作用。”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外来文化乘虚而入, 中国人的社会价值观念正在发生转变, 自身社会价值观念在被削弱的过程中异化, 人们开始轻视本土传统文化, 如对两性道德要求的淡化、对传统教育理念的坚持不足、追捧洋节日等等。这些恰恰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在市场竞争中形成新价值观念、拓展新文化经济能力的不足。

第三, 手段的现代性:信息网络化加剧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难度。“网络发展是信息化的重要前提, 网络无论就其基础设施、整体推动, 还是其内容和方向, 都会体现出一种国家意志、民族特征和意识形态导向。”为此, 美国又紧紧抓住国际互联网, 将其国家文化通过互联网来“推销”自己、“征服”世界, 通过信息霸权谋求文化霸权。美国文化正以极强的冲击力和渗透力压倒、吞噬着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本土文化, 影响着当地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目前, 美国每天向世界各地发送数以亿万计的信息, 美国文化占据了网上信息资源的8090%。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还说:“中国不会拒绝互联网这种技术, 因为它要现代化。这是我们的可乘之机。我们要利用互联网把美国的价值观送到中国去。”这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对于信息网络, 如果中国政府管理和引导不当, 将会带来本土文化产业的萎缩和文化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

二、价值凸显:大学生文化自觉在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上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 “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文化自觉对于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窘境有很好的帮助和借鉴意义, 而中国的大学应当成为充分体现中国文化自觉的场所, 大学生应该自觉承载起自己的文化使命、体现出自己的文化担当。

第一, 大学生文化自觉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一重要论断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能缺乏文化底蕴。核心价值体系是一国文化最为优秀的部分, 是文化传统的核心, 文化传统是意识形态观念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心理支撑。“作为人类历史所创造的精神成果, 文化传统通过遗传和继承决定了社会个体的语言、心理、思维等结构, 进而决定了社会群体的社会意识、价值观念和心理素质, 并潜移默化地积淀为意识形态观念体系的心理支撑, 发挥着价值导向和精神激励的功能。”大学生文化自觉提升的过程, 就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认同并转化为自觉践行的过程。文化自觉意识一旦形成, 便以其特有的运行机制通过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定式和价值判断来协调其行为规范, 以此对大学生的行为准则发生作用, 影响和制约了意识形态观念体系的凝聚和提升。没有大学生高度的文化自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不能对大学生真正产生影响, 大学生也不会高度认同并自觉践行,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也不会得到增强。

第二, 大学生文化自觉是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有力保障。意识形态作为构成文化软实力力量资源的关键要素, 其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该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在全球化背景下, 文化作为国家力量中软力量的组成部分, 是惟一能够渗透到任何领域、联结国家实力各要素的关键。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必然会导致文化的冲突和危机, 从而危及意识形态安全。因此, 要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就必须努力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而文化自觉正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思想保证。“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凸显, 要求人们不断提升文化的层次, 加强文化建设, 对内提高文化的凝聚力、号召力, 对外提高文化的亲和力、吸引力, 形成广泛的价值认同与文化认同, 使文化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从而达到实现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目的。”文化自觉这一理念的提出很好地回应了当前形势下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继承发扬与创新这一时代命题。大学生文化意识的提升, 有助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激发内在的精神力量, 巩固理想和信念, 不断增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 为弘扬民族文化, 保持中华文明的延续与发展贡献力量, 有力地保障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第三, 文化自觉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抵御西方文化渗透的免疫力。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阶层利益关系的调整和分化, 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文化选择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和多方面的特点, 这些势必会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带来冲击。当前社会上涌现出大学生理想信念动摇、思想认识模糊、信仰缺失、价值观扭曲、人生观错位、道德沦丧等现象, 大学生抵御西方文化渗透的免疫力在下降。这种乱象“向外看是我们仰慕西方而未能知其根髓, 向内看则是我们自轻自贱而丢掉了自己民族的精华”。当代大学生群体在面对西方思潮入侵时对待“洋文化”和“土传统”的态度正如学者余英时所说的“浮慕西化而不深知西方文化的底蕴, 憎恶传统而不解中国传统为何物。”这种现象如不加以正确引导, 将从根本上危及中华民族的未来前景。与我国大学扩招和大学生人数的发展速度相比, 大学生的文化自觉程度仍然不高。提升大学生文化自觉, 有助于改善和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促进大学生发挥文化引领社会风尚、服务社会、推动发展, 缓解矛盾, 消除潜在危及, 最终增强抵御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侵袭的免疫能力, 改善西强我弱的国际格局, 确保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实现对大学生自身乃至整个社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实现有助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有助于提高抵御西方文化渗透的免疫力, 有助于保障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提升大学生文化自觉以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路径研究仍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叶启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自觉[M].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7:193.

[2]严耕, 陆俊.关注网络信息的意识形态功能[J].前线, 2008 (10) .

[3]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光明日报, 2013-08-21.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34.

[5]詹小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J].求索, 2004 (5) .

大学文化建设的形态 第9篇

1.1 多元思想文化交锋,解构主流意识形态

高校是思想意识形态的汇聚地,意识形态呈现多元化,某些错误思潮热衷于用西方话语体系解释中国现实,解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大学生世界观尚处于形成和发展期,对各种思想缺乏理性认识,易出现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精神支持倾斜等,对传统主流意识形态存在认识偏差。

1.2 网络新媒体缺乏正确的舆论导向

自媒体时代,网络生态乱象,各类信息良莠不齐,极端主义、享乐主义渗透到网络文化之中。而新媒体对社会不平,两极分化等社会现象夸张化宣传报道,这些“噪音”,“杂音”容易让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意识产生危机,激发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逆反的心理,消解着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1.3 意识形态教育内容和模式亟待创新

目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主要是通过开设思政理论课,系统的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方法以课堂教学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课程教学内容中强调对社会的需要,缺乏情境代入和人文关怀,教育方式创新少,难以吸引个性独立的学生,存在着教育者强烈期待与接收主体淡薄期许错位的情况。

2. 建设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路径选择

面对意识形态建设存在的问题,高校要以全新的思维方式审视这些挑战,要运用底线思维,强化责任意识,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

2.1 强化队伍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1.1 加强师德建设,形成全方位工作合力

高校要积极调动宣传、思政教育、学生工作、共青团等多条战线力量,合力打造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管理、服务等环节,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共同体,整合有效资源,提升统领意识形态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2.1.2 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育效果

思政教师队伍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品牌代言人,要创新教学方式,构建思想性强、针对性好的教辅体系,注重协同全面推进教学体系向学生认知体系、信仰体系的转化,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社会主义理论认同.道路的认同和性感认同。

2.2 发挥媒体舆论导向功能,提升媒体掌控能力

打造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提升学生媒体素养高校与时俱进建立引导互动式的主流意识形态网络工作平台,加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优秀成果数字化进程,设计具有时代特征、贴近生活的网页,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学习讨论,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媒介信息,增强负面信息的免疫力,形成合理的网络意见表达方式,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引导,唱响主旋律,努力抢占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制高点。

加强网络文化的监管,构建网络制度的硬约束互联网是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最大变量,治理舆论任性,强化网络管控势在必行。首先面对错误理论,高校要敢于亮剑,善于发声,引领舆论的正确走向。其次要运用法治理念,建立相关制度,落实高校校园管理责任制,改进校园网络用户实名注册制,传播社会正能量,引导学生增强法治和规则意识,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2.3 加强高校文化建设,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

弘扬党建文化,强化思想引领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和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使主流意识形态真正入脑、入心。发挥党校凝聚青年培养青年的作用,完善培训机构提升培训质量,坚守政治立场,发挥党建带团建的作用,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

树立可信可学的文化形象,筑守校园文化阵地学校通过选树先进典型,用好声音讲好校园好校事,用身边人感染身边人,用身边事激动身边人,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把德育与智育结合起来,把主流的意识形态融入活动当中,发挥高校“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的独特功能。

培养学生文化自觉理念,提升意识形态理论认同高校学生要把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意识形态教育的全过程,培养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知能力和对外来文化的选择能力,充分借鉴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创新和发展中提升文化自觉理念,提升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

摘要:新媒体时代,多元社会环境给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严峻挑战,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存在认知偏差。高校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前沿阵地,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挥新媒体的舆论导向功能,加强网络文化的主导性,树立可信可学的文化形象,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强化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培养。

关键词:高校,意识形态,网络文化,文化自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强调: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N].人民日报,2014-02-28.

艺术形态——社会文化形态的艺术 第10篇

一个社会的精神面貌在根本上受制于这个社会的社会体制及其形成的话语秩序。话语秩序是由社会体制派生出来的更为强硬、也更为深入的精神机制, 比如说价值观或大家所遵行的道德。

艺术形态可以分为三种表现形式, 下面, 我将以我们所了解的图画作品来阐述这三种意识形态, 即:情态文本、意态文本和语态文本。

一、情态文本—家庭管理

下图两个藏族妇女在家门口悠闲的坐着聊天, 旁边还趴着一条狗。整个画面很自然、和谐, 我们不觉得这两位妇女长得美, 但是很亲切, 自然而然。

它给我们感觉就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场景的再现, 在我们脑中的印象现实中的就是这个样子的。

情态文本是经验的、平行于自然生活, 自然常态、真实的, 给人带来的是亲切, 触手可及, 因为所表达的往往都是身边的、生活中的事物, 以情感为纽带, 如同家庭之间, “情”为之根本。

二、意太文本—组织管理

下图人体素描向我们展现的是背部到臀部肌肉穿插关系、结构, 是在进行理性分析。在现实中并不是每个人都那样子, 而是在无数人中提炼出来, 健美的体形。他是理性的对人体把握, 尺度的掌握。

意太文本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对事物选择加工之后理性思考抽象的结果, 主观强化的人为构造对象, 重塑——图纸、黄金比例等。

他的美是理性的, 是通过选择而挑选出来的, 我们会无形中选择美的事物, 谁都不愿意在家里放一下能用但很丑的事物, 是无数个单元的综合体, 给人带来的是惊叹、震撼, 是抽象出来的美、理想美, 很美很美但有距离, 更多的带有工业化。

如:军队、企业, 有明确规章制度。他是有计划的, 是严厉的, 是理性的, 企业文化就是培训每一个人, 把人从万物中脱颖出来, 还有工程图纸是理性的进行分析之后总结出来的, 是人类智力发展的结果, 要求对“数”的掌握, 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原型, 是一个不可见的可知事物。我们都可以称之为意态文本。

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 通过不断的学习努力把自己这一未完成态变成完成太, 不断提升自己、自我完善, 是对一个理想美的追求。就像医生动手术, 不会掺杂感情, 把病治好成为健康的人。

三、语态文本——社会管理

社会的多元化、全球化, 变艺术为无限开放的文库, 艺术不再受限制, 每一个艺术家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表现艺术家自己。艺术不再有标准, 其实作为审美的公理, 在当今这个世界上已经不存在了, 现在的局面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众说纷纭。什么是艺术的标准?回答只能是?号了。

艺术“标准”消失了:

当代的一些行为艺术, 我认为更多的是玩笑、荒诞, 没有办法理解也不可解释。把一块玻璃杂碎黏好再杂碎再黏好……枯燥的举动。为行为而行为, 没有情绪、立场, 更多的是引起观看者思考。

在现代“标准”对艺术而言, 其实就是抹杀个性。“标准”是一个规范, 是给一个行业划道—树立典型, 让大家参照去做。认为, “标准”对一个有“有理想”的艺术家来说, 就是锁链。在现代资源变得更为开放, 艺术家想画什么就画什么, 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 我说是他就是, 更多的是游戏性。

大学文化建设的形态 第11篇

摘要: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是国家安全的最深层部分。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是文化安全的核心,文化安全集中表现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当前中国文化安全受到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挑战,需要通过加强文化建设,掌控网络舆论阵地等举措来确保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维护国家安全。

关键词: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危机;对策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全球化进程加快,使国家安全问题具有了综合性的特点,一国的安全和稳定不再仅仅取决于国土完整、国家主权等层面,呈现出由传统安全向非传统安全演变的明显趋势,非传统安全因素:经济安全、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等在全球化影响下与军事安全、国土安全等传统安全相比不仅取得了同样不容小觑的重要地位,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力也不断上升。基于中国面临的国家安全方面的任务和挑战更加多样化和复杂的现实考虑,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1]2014年2月27日,我国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2],也说明国家文化安全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地位了。

针对我国文化安全建设及主流意识形态的维护受到冲击的严峻现实,我们必须予以有效反击,打赢文化领域这场无硝烟的战争。

一、巩固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1.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面对西方国家在文化领域的大举进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大打折扣甚至遭到被民众排斥拒绝的威胁,因此,我们在今后进行意识形态宣传中,不能再用过去陈旧的基本范畴来解释和说明现今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而要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摒弃原有体系中不合理的成分,主动吸收新兴理论的合理成分,透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本身的真理魅力来征服人心,让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发展而向前发展”。[3]使当今意识形态能够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发生的新变化,马克思强调:“在统治阶级内部,一部分人是作为该阶级的思想家出现的,他们是这一阶级的积极的、有概括能力的玄想家,他们把编造这一阶级关于自身的幻想当作主要的谋生之道”。[4]意识形态家在当今即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地进行创新宣传的专业人才。而他们的主要任务“一是驳斥、对抗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二是宣传、灌输、论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三是不断发展完善马克思主义”。[5]另外,要注重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国民、武装国民头脑,强化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引导人们克服和抵制错误思想的影响和侵蚀,运用理论武器回应各种错误思潮的攻击,对西方分化势力予以有力反击。

2.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激励人们发奋前行的精神动力,当下,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础,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是极其必要的。对于西方对我国所进行的文化渗透及意识形态领域的攻击,邓小平早在先前就提出了“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战略思想和对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既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又要沉着冷静,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方针。这些都警示我们面对来自思想上的战争,坚定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然胜利的信心是打赢思想战争的必要前提和先决条件,只有树立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共同理想,以此来保证全体国民团结在党的领导之下,保持政治上、精神上的一致性,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础,即李泽厚曾指出的“真正的传统是已经积淀在人们的行为模式、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中的文化心理结构”。[6]当下,国家领导人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理想化为铿锵有力的口号在社会引起广泛共鸣,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为全国人民共同抵抗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入侵提供了强有力地精神动力,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真正维护了国家文化安全和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二、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发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先进性、时代性、民族性等特征,在我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维系五千年中华历史的精神支柱,继承传统优秀文化,结合时代精神加以改造和发展,对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意义重大。我们必须在不断扬弃、与时俱进的过程中使传统优秀文化永葆青春活力,通过它内在的价值理性,引人向善功能来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社会稳定。“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封建毒素需要不断地加以荡涤和消除,但对于它在道德观念……的积极因素,应加以改造,溶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中,形成既有高度现代化的科学内容,又有中国民族特色和民族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7]必须将传统文化精华与现代文化融会贯通,使之为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我们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在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过程中,必须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性文化,培育文明和谐的社会精神,透过传统文化的道德熏陶,使困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人能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发挥传统道德文明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以便在全社会形成为共同理想坚持奋斗的理想信念和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的高尚精神。

三、积极发展我国文化产业,提高文化创新能力

1.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当今世界的发展表明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丰富文化生活,凝聚民族向心力、影响各国综合实力消长具有重大作用。[8]。发达国家政府在文化产业方面给予经济总量、科技、人才等大力支持使之具有极强优势。“经济文化成为不可阻挡的新趋势,文化与经济相融合产生的竞争力成为一个国家最根本、最持久、最难替代的竞争优势”。[9]相较之下,我国的文化产业不仅没有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且数量严重不足,与近14亿人口大国的需求相比显得力不从心。鉴于此,我们必须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优势文化产业,形成在国际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中国作为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泱泱大国,具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资源,这种民族文化的不可取代性正吸引着世界目光甚至被纳入西方国家文化产业战略视野,无论是孔子学院在各国的纷纷建立,豫剧等中国古典戏曲在世界各国巡演,还是《功夫熊猫》《花木兰》等美国电影利用中国元素在全球热映获利,都有力证明了中国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我们必须凭借文化资源大国的优势,在浩瀚的历史文化中,化文化产业弱国为文化产业大国,制定国家文化产业战略,构筑经济文化一体化体制,促使文化产业与经济实力一道共同创造国家财富。壮大自身文化软实力,抗衡西方文化产品对我国中国文化市场与主流意识形态的侵蚀,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2.提高文化创新能力。提高全民族的文化创新能力是关系到国家安全与文化兴衰的关键,是国家文化安全的核心。为此,我们必须全面推进国家文化创新能力建设,大力推进文化观念与内容创新、形式与体系创新。“文化的进步,一方面需要开放,另一方面要认识本民族文化传统中所蕴含的进步契机;学习西方的同时,要讲本民族的主体意识,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10]发展我国的原创文化,必须具备世界眼光,以开放广拓的视野和大胆创新精神,对古今中外文化进行改造、升华和创新。必须提倡文化工作者凭借深厚文化底蕴,了解本土观众内心情感的机会,寻求有效情感表达方式,创造精品。必须选择性的吸收国外先进文化成果,生产出形式多样引人眼球的文化作品,实现艺术与技术的双向提高。在与西方展开文化大战中,必须保持独创性优势,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支撑中国文化的自主精神。要不断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在国家文化安全于西方势力的围困之中,有力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导地位。

党的十八大报告科学把握了当今文化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深刻阐述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今后较长时期内,我们工作中一定要高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旗帜,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再现中华文化辉煌。[11]

四、做好网络舆论宣传工作

1.掌控与引领网络话语权。互联网是具有巨大传播功能的新媒体,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并成为大多数人获得信息的首要来源。网络舆论阵地的有效掌控将极大增进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力度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习近平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12]我们必须重视网络载体的信息传播作用,根据现实社会的巨大改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网络上大力推广中国先进文化,准确有效的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改变网络上恶意宣传,不分青红皂白以讹传讹的不良现象,减少不良网络文化信息对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稳定产生的负面作用。必须注重创新网络传播方法,充分利用网上论坛、博客、微博等信息传递方式,综合运用声像、图文,动画等媒介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针对性、时效性。马克思的经典话语:“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13]警示我们,要主动掌握批判的武器,抢夺文化思想舆论阵地,透过先进文化的影响力,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整合功能,使国民自觉把中国先进文化内化为精神动力和时代追求,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和影响下,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

2.强化网络安全建设。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它蕴含丰富文化宝藏的同时也带来了无尽的毒素,为人们提供精神文化共享的平台却也给人们带来失望和负担,因此,我们必须好好利用这把双刃剑,让它在发挥刺杀敌人的功效时避免刺伤自身。习近平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对一个国家很多领域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要认清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充分认识做好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要制定全面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研究发展战略,要抓紧制定立法规划,完善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等法律法规,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做到协调一致、齐头并进,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14]在今后维护网络安全过程中,我们要密切关注网络中的各种舆论动向,高效、灵敏地把网络群体性问题的苗头扼杀在摇篮里,配合采取积极措施进行舆论引导,做到有备无患。要营造网络交流的良好氛围,提高警惕加强网络舆情控管力度,研制能防止、滤除不良信息入侵的安全软件和监控体系,如建立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制度“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护对策和整改措施,并未防范和化解信息安全风险,或者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最大限度地为保障网络和信息安全提供科学依据”。[15]及时删除危害国家安全、破坏社会稳定等有害信息,防止网上流传,完善网络信息传播规范,严惩利用网络宣传对党国建设不利信息的犯罪分子。防止国内外反动势力透过网络空隙散布反动信息,有效遏制西方错误思潮渗透,转化网络为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主战场。

参考文献:

[1]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全文,新华网,2013年11月14日,http://news.xinhuanet.com/house/tj /2013-11-14/c_118121513.htm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3卷)[M],第5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郝良华.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家文化安全与文化创新[J].理论学刊2004

[4]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译本序)[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3.

[5]王列、王雪冬.每球化与世界[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0.

[6]范树成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现状分析与建设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04).

[7]吴琪.意识形态与国家安全[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8]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6-7.

注释:

[1].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W],http://news.xinhuanet.com/house/tj/2013-11-14/c_118121513.htm

[2]新华网: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W],http://news.xinhuanet.com/zgjx/ 2014-02/28/c _133149243.htm

[3].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何玲玲,杨毅.探源与思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正面临被“边缘化”的危机[J].求实,2006(07).

[6].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杜,1986.

[7].中国近代民族觉醒与传统文化的命运.中国传统文化再估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8].陈正良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10.

[9].云杉.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红旗文稿[J].2010:15.

[10].建设中国新文化之管见[N].人民日报,(海外版)1986-07-01

[11]陈正良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10.

[12].习近平.把我国从网络大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2/27/c_119538788.htm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14].习近平.把我国从网络大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2/27/c_119538788.htm

文化形态的外延与结构 第12篇

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差异很大, 所以文化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有的学者将文化理解成具有历史性、群体性和影响性三种特点的概念, 因此, 从广义上说, 文化即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的概念是很难界定的, 时而很大, 时而很小。从狭义上说, 文化指的是涉及精神创造领域的文化现象。实际上, 我们对文化的理解, 更应该把他看做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或思维方式等带有主观精神因素的观念。

文化通常以“有形”和“无形”两种形式表现出来, 例如, 思想、道德、价值观、宗教等意识形态领域都属于无形的文化;而“一幅画作、一座寺庙、一台京剧、一部著作、一个活动”等等都属于有形的。在当今社会里“文化”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精神食粮、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和道德规范。在对待“文化”的理解上, 我们不应是静态的, 一成不变的理解;而应是动态的, 随着社会中人们的精神、价值趋向、道德观念、社会认知度而发生变化。

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 我们把文化仅仅理解成精神层面的东西, 所以那时才会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种提法。从这两种提法上, 溯本逐源, 我们会发现文明与文化是有一定区别的。

“文化”一词在德文中为Kultur, 在英文和法文中都为Culture, 系从拉丁文Cultus演变而来。一般而言, 我们把Culture译为“文化”, 而把Civilization一词译为“文明”。在一些时候和一些人的习惯用法中, 文明和文化没有明显的区分, 其实不然。德国著名学者洪宝德曾指出这两个词的不同:他认为这两者在社会里都有其作用, 然而文明是人民的外表的制度与习惯以及其关系的内在的惰性的教化, 文化则是这种社会状态的改善加上科学与艺术。概括而言, 文明是偏于精神的, 而文化是偏于物质的。正是由于这种观念, 所以我国才有过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两种提法。

但是也有一些人认为文明是偏于物质方面的东西, 而文化则是偏于精神方面的东西。例如, 张伯伦曾指出, 功业经济、政治、教会等, 属于文明, 而世界观与艺术, 则属于文化。

在汉语中“文明”一词出于《易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孔颖达疏曰:“天下文明者, 阳气在田, 始生万物, 故天下有文章而文明也。”从这里可以看出, “文明”在汉语中的含意是指民族的精神气象。“文化”则是指一个人为的过程。

事实上, 文化与文明概念的内涵虽有差别, 但根本上都体现了一定社会人们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创造性实践活动的成果。

文化形态是指一种文化的内部结构、运作方式及其表现形式。举例来说, 现代博物馆以其独有的文化资源、运作方式和表现形式, 成其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 其所体现出的文化价值已深植于大众观念之中, 是一种特定的社会文化形态。广而言之, 我们生活中某一特定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也可称为文化形态, 这是一种历史演变而成的形态, 同时它也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 事实上, 历史就是一定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演变而出的结果。

长期以来, 人们在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 其内涵、外延差异很大: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动物、社会与自然的本质区别, 着眼于人类独特的生存方式, 其涵盖面非常广泛, 故又称“大文化”。梁启超曾说:“文化者, 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 这里所说的“共业”包含众多领域, 诸如语言、哲学、道德、法律、信仰、文学、美术、音乐以及生产工具和日用器皿等等都包含在此。概括而言, 广义的文化即是从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上立论, 文化的出现将动物的人变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因而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都可统统摄入文化的定义。

与此相反,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的部分, 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 与“大文化”相对而被称作“小文化”。英国文化学家泰勒曾提出:“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这可以说是是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说。

在汉语中, “文化”的本义是“以文教化”, 属于“小文化”范畴。《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文化”的释义:文化即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特指精神财富。可见也属狭义文化。所以, 一般而言, 凡涉及精神创造领域的文化现象, 均可归入狭义文化之列。

Hammerly曾把文化分为信息文化、行为文化和成就文化。信息文化指普通民众通过接受教育所掌握的关于社会、地理、历史等知识;行为文化则指人的生活方式、实际行为、价值观念等, 它是成功交际最重要的因素;成就文化则是专指艺术和文学上的创作成就, 它是传统的文化概念。Hammerly的这种分法不无道理, 但是我们认为这种分法过于流于表面, 没有从实质上对文化内部结构进行分析、归类。我们认为, 文化的内部结构包括以下几个层次:

首先是物态文化层, 该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 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

其次是制度文化层, 该层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

第三是行为文化层, 该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

第四是心态文化层, 这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 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 这是文化的核心层面。

另外也有些人类学家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和宗教等在内的高级文化;二是以习俗、仪式及衣食住行、人际交往等生活方式为主要内容的大众文化;三是深层文化, 主要指在价值观上的美丑定义, 在生活节奏、处理问题的方式以及与性别、阶层、职业、亲属关系相关的个人角色。这三层文化相互关联, 高级文化和大众文化均植根于深层文化, 而深层文化的某一概念又以一种习俗或生活方式反映在大众文化中, 以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学主题反映在高级文化中。

摘要:文化, 是人类生活痕迹的总和。人类的文化可划分为物质范畴和精神范畴, 物质范畴指人类物质生活的外化及其痕迹, 精神范畴则指人类精神生活的外化及其痕迹。

上一篇:评估中介机构下一篇:髌骨环治疗髌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