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方法范文

2024-05-06

领悟方法范文(精选12篇)

领悟方法 第1篇

一、互补思想

互补思想就是通过间接法, 利用对立事件求随机变量的概率.

例1甲、乙、丙三人向同一目标各射击一次, 若甲、乙、丙三人击中目标的概率分别是0.8、0.7、0.6, 试问此目标被击中的概率是多少?

分析:符合题意的情况包括: (1) 三人中有一人击中目标; (2) 三人中有两人击中目标; (3) 三人都击中目标。三大类共七种情形, 分别求之相当繁琐.而题设反面“三人都未击中目标”只有一种情形, 故利用互补思想, 通过求其对立事件的概率解答此题显得尤为简便.

解:设A1={甲击中目标}, A2={乙击中目标}, A3={丙击中目标}, A={目标被击中}, P (A) =1-P (A1·A2·A3=1-P (A1) ·P (A2) ·P (A3) =1- (1-0.8) (1-0.7) (1-0.6) =0.976.

二、方程思想

方程思想, 就是分析数学问题中的变量间的等量关系, 从而建立方程或者方程组, 通过解方程或方程组, 或者运用方程根的性质去分析、转化问题, 使问题获得解决.

例2甲乙两人独立解出某一道数学题的概率相同, 已知该题被甲和乙解出的概率为0.36, 求甲独立解出该题的概率.

解:设甲或乙独立解出的概率为x, 则该题不能被甲或乙解出的概率为 (1-x) 2, 由题意可得方程:1- (1-x) 2=0.36, 解得x=0.2.故甲独立解出该题的概率为0.2.

三、函数思想

利用函数思想, 就是将离散型随机变量融入连续型模型中, 是随机现象中的数量规律建立在函数关系的基础上, 进而利用函数的观点解决问题.

例3多向飞碟是奥运会的竞赛项目, 它是由跑靶机把碟靶 (射击目标) 在一定范围内从不同方向飞出, 每抛出一个碟靶, 都允许运动员射击两次.一运动员在进行多向飞碟射击训练时, 每一次射击命中碟靶的概率P与运动员离碟靶的距离s (m) 成反比, 现有一碟靶抛出后离运动员的距离s (m) 与飞行时间t (秒) 满足s=15 (t+1) (0≤t≤4) .若运动员在碟靶飞出0.5秒时进行第一次射击, 命中的概率为0.8, 若他发现没有命中, 则通过迅速调整, 在第一次射击后再经过0.5秒进行第二次射击, 求他命中此碟靶的概率.

解:设P=sk (k为常数) , 则P=k15 (t+1) (0≤t≤4) .依题意, 当t=0.5秒时, P1=0.8, 则k=18.当t=1秒时, P2=0.6.则此人命中此碟靶的概率P=P1+ (1-P1) P2=0.8+ (1-0.8) ×0.6=0.92.

四、分类讨论思想

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实质就是把整体问题分类转化为局部问题.在分类时, 要注意防止逻辑上的错误, 避免疏漏与重复.

例4一学生骑自行车上学, 从家中到学校的途中有两个交通岗.假设他在这两个交通岗处遇到红灯的事件是相互独立的, 并且概率都是0.6, 求他至少遇到一次红灯的概率.

解:事件“至少遇到一次红灯”包括“两次都遇到红灯”和“恰有一次遇到红灯”这两个基本事件.记“第一次遇到红灯”为事件A, “第二次遇到红灯”为事件B, 由题意可知, A与B是互相独立的, 因此“他两次都遇到红灯”就是事件A·B发生.则P (A·B) =P (A) ·P (B) =0.6×0.6=0.36.记A軍=“第一次没有遇到红灯”, B軍=“第二次没有遇到红灯”, 所以, A軍·B=“第一次没有遇到红灯, 第二次遇到红灯”, A·B軍=“第一次遇到红灯, 第二次没有遇到红灯”, 并且A軍·B与A·B軍是互斥的, 因此, “恰有一次遇到红灯”的概率是P (A軍·B+A·B軍) =P (A軍·B) +P (A·B軍) = (1-0.6) ×0.6+0.6× (1-0.6) =0.48, 所以, 他至少遇到一次红灯的概率为P=P (A·B) +P (A軍·B+A·B軍) =0.36+0.48=0.84.

五、整体思想

整体思想, 就是从整体着手, 通过问题的整体形式、整体结构或其他整体处理后, 达到简捷解体的思想方法.

例5省工商局对全省流通领域的饮料进行了质量监督抽查, 结果显示, 某种刚进入市场的x饮料的合格率为80%.现甲乙丙3人聚会, 选用了6瓶x饮料, 并限定每人喝两瓶, 求甲乙丙3人中只有1人喝到两瓶不合格的x饮料的概率.

解:记“1人喝到两瓶不合格的x饮料”为事件A, 3人喝6瓶x饮料且限定每人两瓶相当于3次独立重复试验.

根据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公式, 3人喝6瓶只有1人喝到2瓶不合格x饮料的概率为C32× (0.8×0.8) 2 (1-0.8×0.8) =0.44.

《方法总比问题多》读书笔记领悟 第2篇

该书不仅有励志的成分,更有剖析问题与方法的关系、畏难情绪的心理疏导、掌握解决问题思路技巧、把问题升华为机会的智慧。读完后颇有感受。最起码我牢牢记住了书名,它本身就可以成为积极乐观人生的一句座右铭。在今后遇到艰难困苦的时候,尽管很多时候还不知道方法在哪里,记住它默念它,首先精神上可确立必胜的信念,剩下是在寻找具体办法的过程中,会多出一些克制焦虑和浮燥的耐心及力量。它是一种积极乐观的思维模式,要有意识训练、养成并习惯这样去想,这样去做。

1、首先要相信“办法总比问题多”,信念是办法的支柱和来源。心想事成是句祝福的话,这只是良好的愿望。真正要办成一件事,必须心里先想、想要才成,心想是事成的先决条件,是去做某件事的目标,是成事的信念。有理想有信念,才会开启智慧的源泉想方设法达到预期目标,才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勇气。古往今来,励志名言举不胜举,信手拈来,比比皆是:“有志者事竟成”“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天无绝人之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这些耳熟能详的格言是世事成功的法宝,值得借鉴。

2、其次要明白“世事一物降一物”,有一问题,总有一法,生生不息,循环不已。五行相生相克,天下万物分为五类:金、木、水、火、土,彼此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克: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小时候,记得这样一首童谣:猎人扛洋枪,洋枪打老虎,老虎吃小孩,小孩抱公鸡,公鸡啄蜜蜂,蜜蜂叮猎人……五行学说及童谣说明一物降一物的道理,同样适用问题与办法。这样的法则为克服困难增强信心提供有力依据。不是没办法,而是没找到。有困难不绝望,而是找希望。

3、重要的是,积极正确灵活的思维是需要训练提高的。人的思维神经有如人的肌肉,只有不断锻炼,才会越来越强大。不练,好的肌肉也会萎缩。“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井水越淘越清,脑筋越用越灵,脑筋不动就生锈。越去找方法,便越会找方法,方法正确,办事成功会提高找方法的自信,也为找方法找窍门提供良性反馈。人的智力提高是一个逐步的过程,肯动脑想办法是有办法的前提,如果让脑袋放假,即使天才遇到问题也会一筹莫展。遇事多开动脑筋想办法,别让智力机器生锈。

4、无论多好的设想与办法都要附诸于实践与行动,并且百折不挠,坚持到底。“用脚做梦”法则:梦用脑想,更用脚走,惟有在行动上脚踏实地,才能梦想成真。凡事最关键是不要放弃,越想放弃的时候越不能够放弃,往往成功就在下一步。歌德说过:“不苟且地坚持下去,严厉地驱策自己继续下去,就是我们之中最微小的人这样去做,也很少不会达到目标。因为坚持的无声力量会随着时间而增长到没有人能抗拒的程度。”

举个例子:我想要健康的身体,为使晚年的生活安康,这是美好的梦想;现在起就实行制定的健身计划,附诸于行动;风雨无阻,坚持不懈,我已坚持五年,单位里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也逼着把简单的事做的不简单了。不苟且地坚持下去,坚持的无声力量会随着时间而增长到无人抗拒的程度。歌德的话说的太好了,起码在健身这件事上,我的得到启示和激励。

最近遇到的新问题,带来烦恼。游泳馆要翻修,一修就停半年,若跟随停止就前功尽弃。正好学这本书,现学现用,“办法总比问题多”让我决定重新换地方继续坚持下去。路远了,时间不能充分利用了,要重新进行作息调整,这些都是问题,都需要应对与克服。好在信念与目标不变,总有办法,半年时间总能克服。已经另起炉灶,重新办卡。这是学本书的真实体会,“办法总比问题多”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领悟方法,终身受益 第3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教育观念 教学方法

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讲究方法,认真思考、工作劳动、体育运动、生活起居也讲究方法。学习是手脑并用,身心共济的复杂的活动当然更要讲究方法。

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曾说:“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其法者事倍功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发展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培养学生成为运用学习方法,主动地获取需要的知识,会学、善学的人,而不要成为只会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人。

最早到我国考察学校教育的美国教育家孟禄在《对于中国教育意见的概要》中说:“中国人教授多用注入式……我希望中国学生努力启发自己的能力、在课堂上务必要极力发展自己的本能,去问、去研究、去想,能够这样,他日在社会上就可运用这种学识能力做出种种事业来。”这启示教育者要更新教育观念,从“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中释放自己,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自我实现欲和审美欲的需要主动学,从培养学生读书的良好习惯入手,进而让他们从课本中领悟学习的方法,博采众人之长,终身为我所用。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语文要在“读”上下工夫。培养学生会读书的良好习惯。为此,我在教学中首先倡导学生多读,多想多问,反复历练,正如叶圣陶所说:“为养成自读的习惯,非多读不可;同时为充实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读不可。”其次引导学生学会并常用略读的方法,“需要翻查的,能够翻查;需要参考的,能够参考;应当条分缕析的,能够条分缕析;应当纵观大意的,能够纵观大意;意在言外的,能够辨得出它的言外之意;义有疏漏的,能够指得出它的疏漏之处。到此地步,阅读书籍的习惯,也就差不多了。一个人有了这样的习惯,一辈子读书,一辈子受用”(叶圣陶语)。最关键的是选择课本或选文中典型的作品学会精读、研读、钩玄提要、下批加注。由初步理解课文中的字、词、句入手,培养学生课前弄懂课文写什么的习惯;在授课中积极调动学生去问、去想、去探索作者思路、品味文章特色,从而熟读课文,完成课文的外部语言向内部语言的转化,进而领悟学习的方法,把知识、技能初步运用于写作实践,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

例如在赏析《在山的那边》时,我在学生预习字词、内容的基础上,直接提出该文传授了如何欣赏诗歌的一种好方法要我们去揣摩并归纳,从而学会诗歌的欣赏。然后叫学生反复诵读第一节,从解释关键词、弄清修辞入手,进而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再现诗中形象,从而领悟诗的意境和思想感情。学生饶有趣味地解释了“痴想”,理解了不能告诉他人的“隐秘的想望”,领悟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奥秘:“我”满以为爬上山顶就能看见大海,望见的却依然是山,是山的那边的“铁青着脸”的山。一则山是青色的,二则只因为“我”的心情失望、沮丧,好像山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在这样的探究中,学生无意有意间调动儿时经历将课文的外部语言转向内部语言,从而领悟用“信念凝成的海”的深刻内涵,初步学会欣赏诗歌的方法,激发欣赏诗歌的欲望。

又如在赏析小说《范进中举》时,从范进中举发疯的精彩描写中,引导学生学会人物描写的常用方法:

动作描写:看、念、拍、跌倒、咬紧、走、踹、挣、拉等动词的运用,既写出范进中举的激动,又形象地写出范进喜极而疯的丑态,特别是那一踹、一挣、一身的水,非疯者而不能为之,既典型又真切,使学生如临其境。

语言描写:“噫!好了!我中了!”语言描写简单,但非常有特色:一个词,两个词,三个词,词词成句,句句精彩;感叹在前,兴奋在中间,强调重复在最后;从不相信到确定无误。一句话一个情感,三句话到达兴奋的极点。

神态描写:贯穿主人公发疯始终的一个动作是“拍手”,贯穿整个发疯过程的一个神态是“笑”。范进因中举而笑,因笑而疯。溯本追源,既写出了范进内心的快乐,又写出了作者对范进无法摆脱科举制度迫害的无奈。

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语文教学的其他方面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有》和《被压扁的沙子》,两篇文章的共同话题是恐龙的灭绝,但阐述的科学领域不同。《恐龙无处不有》借考古学上的恐龙化石来印证地质科学的大陆漂移假说,进而验证板块的构造理论;而《被压扁的沙子》是借恐龙灭绝的事实印证天文学上的两种理论“撞击说”和“火山说”,从而凭借“斯石英”为桥梁,验证了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而不是火山活动。在领会两篇短文的内容后,我及时引导学生感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科学家具备的良好品格:是在大量的事实面前,本着严肃、严格的科学态度,大胆提出假说,经严谨、严密的论证,才有希望产生新的科学理论造福人类。科学家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要触类旁通,有科学的理念和科学精神,因为“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在对照阅读中领悟作文方法 第4篇

原文是一篇怀念故乡的真情散文。作者把杨梅作为寄托乡情的一种佳果美食来介绍, 文笔朴素生动, 活泼多姿, 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把原文和课文对照起来读, 发现两者带给我们的感受很不相同。课文不仅篇幅压缩, 内容简短, 而且在情感、节奏、韵味、风格等方面与原文也大不一样。

原文语言具有口语化的特点, 十分亲切自然。通篇有很多语气词, 如, 讲杨梅外形的一段话共8句就有4个语气词。语气词的运用, 让读者犹如和作者面谈。作者娓娓道来, 如数家珍;读者听来倍感亲切, 入情入境。现略举几例:写外形的开头句子是:“它是圆的, 和大的龙眼一样大小, 远看并不稀奇, 拿到手里, 原来它是遍身生着刺的哩。”转而写杨梅颜色的开头句子是:“颜色更可爱呢。”接下去一段写杨梅味道:“滋味吗?没有十分成熟是……”一段一段层次分明, 音韵流转。可是, 改编成课文后, 这种语言特点淡化了许多。像写外形的一句:“杨梅圆圆的, 和桂圆一样大小, 遍身生着小刺。”完全是客观的陈述 (或者说概述) 语气。全篇课文没有一个语气词, 语体风格犹如说明文, 感染力自然少了许多。

原文处处有“我”存在, 把“我”的情感表露得真挚动人。特别是写形状的一段, 情感起伏, 尺水兴波, 引人入胜。起先是说它是圆的, 远看并不稀奇, 再说拿在手里发现它遍身长刺。接着替不知道的人设问, 有刺大概不能吃吧?马上回答, “然而这是过虑”。它长熟了, 刺也软了, 平了。末了, 又进一层, 刺不仅能吃, 吃起来时刺带来的感觉特好:“每一根刺平滑地在舌尖上触了过去, 细腻柔软而且亲切———这好比最甜蜜的吻, 使人迷醉呵。”这样别致多情的讲述, 在课文中变成直截了当的概述:“杨梅是圆的, 长着刺。杨梅熟了, 刺就软了, 吃起来, 使人感到细腻柔软。”语言简洁了, 情味也寡淡了。不再有那种贴己的体验, 和读者的心灵拉开了距离。

通过改编、缩写原著让小学生接触文学名家的作品, 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但是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就这篇课文来说, 如果选择作为学生习作的例子, 我觉得还是用原文中相对应的三段话更好, 原文口语化的语言是学生习作的最好范例。我们屡屡强调“吾手写吾口”, 可是学生就是做不到, 这与我们的课文有关。课文中鲜能见到十分口语化的作品。学生不知如何去“写吾口”, 写成什么样才算是“写吾口”。所学的和所要求的不一致, 学生当然无所适从。

天下3各系元魂珠技能领悟方法 第5篇

战斗领悟技能:

主动技能:定身、缓行、催眠、失力、乏力咒

被动技能:耐物理、飘逸神行、身强体健、如封似闭、耐穿刺、吞食术、沉着、耐挥砍

非战斗领悟技能:

主动技能:百步穿杨、耐钝击、磐石诀、百步穿杨

被动技能:坚韧、附毒之击、混乱攻击

2星 尸兵战士

战斗领悟技能:

主动技能:力透千均、定身、缓行、催眠、失力、乏力咒

被动技能:耐物理、飘逸神行、身强体健、如封似闭、耐穿刺、吞食术、沉着、耐挥砍

非战斗领悟技能:

主动技能:劈砍、裂地斧、断肠刀、百步穿杨、耐钝击、挑衅、吸引、磐石诀、百步穿杨

被动技能:坚韧、附毒之击、混乱攻击

3星 尸兵队长

战斗领悟技能:

主动技能:力透千均、定身、缓行、催眠、失力、乏力咒、临波微步

被动技能:耐物理、飘逸神行、身强体健、如封似闭、耐穿刺、吞食术、沉着、耐挥砍

非战斗领悟技能:

主动技能:劈砍、裂地斧、断肠刀、百步穿杨、耐钝击、挑衅、吸引、磐石诀、百步穿杨、饮血斩、春风化雨

被动技能:坚韧、附毒之击、混乱攻击

4星 尸兵统领

战斗领悟技能:

主动技能:看破、力透千均、临波微步、身如铁石、开天劈地、定身、缓行、催眠、失力、乏力咒

被动技能:耐物理、飘逸神行、身强体健、如封似闭、耐穿刺、吞食术、沉着、耐挥砍

非战斗领悟技能:

主动技能:劈砍、裂地斧、断肠刀、百步穿杨、耐钝击、饮血斩、烈风破、阴风扇、挑衅、吸引、磐石诀、春风化雨、百步穿杨

被动技能:坚韧、附毒之击、混乱攻击、吸血攻击、破甲攻击、再生术

5星 暴虐尸鬼

战斗领悟技能:

主动技能:看破、力透千均、临波微步、身如铁石、开天劈地、定身、缓行、催眠、失力、乏力咒、怒剑狂花

被动技能:耐物理、飘逸神行、身强体健、如封似闭、耐穿刺、吞食术、沉着、耐挥砍

非战斗领悟技能:

主动技能:劈砍、裂地斧、断肠刀、百步穿杨、耐钝击、饮血斩、烈风破、阴风扇、挑衅、吸引、磐石诀、春风化雨、百步穿杨

让学生领悟复习方法,提升数学素养 第6篇

因此,复习课的教学任务要重视“理”,达到“化”,把平时一个个课时所学的知识从新的角度,按新的要求进行梳理,组织练习,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归纳、总结,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最终达到浓缩化,让小学生在完善认知结构的过程中温故而知新,发展数学思考,领悟思想方法,提升数学素养。

一、扎实进行基本训练 ,激活知识储备。

复习课的基本训练要抓住这一单元的要害,突出重点,为下一步知识的梳理做好思维、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激活。同时也是对学习情况进行一个初步的摸底,对重要的基础性知识做好查漏补缺,切实做到旧知识要烂熟,力求熟练、准确、快捷。

我在复习“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时,设计了这样一组题,让学生进行基本训练,做好复习准备。

1口答: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解题步骤是怎样的?

2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成不成比例,是成正比例、还是反比例?说说你的想法。

①单位一定,购买本数和付款总数。

②人的身高和跑步的速度。

③正方体每个面的面积和它的表面积。

④正方体的棱长和它的体积。

⑤运送一批货物,每天运送的吨数和所需天数。

要想正确、快速地用比例知识解答数学问题,必须能在短时间内准确判断题目里两种相关联量之间的关系,即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积一定还是比值一定,这是应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和核心。如果正确判断这一关过不了,后面解答有关比例知识的实际问题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失去了应有的支撑。

二、系统整理,实施精加工 ,激活认知结构。

复习不是简单地再现旧知识,而是要通过对旧知识的系统整理,给学生以新的信息,引发新的思考,促进新的发展,特别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整理,在整理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编码,对自己的认识结构实行精加工,使平时所学的“分散、零乱、细碎”的知识点,结成知识链,形成知识网。

一位教师在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时,设计了如下一组题目:不计算,说说该题求的是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还是容积?

①开发区小学新教学楼要装20根长5米、直径是15厘米圆形下水管。现要在它的外表面涂上防锈漆,每平方米需要用0.2千克,共需防锈漆多少千克?

②用一种车厢是长方体的汽车运煤。从里面量车厢长5米,宽2.5米,装煤高度是1.2米,每立方米煤重2.5吨,这辆汽车一次能运煤多少吨?

③要做一根管口周长是40厘米的长方体通气管10根,管子长2米,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米?

④在一个长8米,宽4.5米的长方形客厅的地面上铺设2厘米厚的木地板,至少需要木材多少立方米?

⑤一个长方体水箱,它的长40厘米,宽25厘米,高2分米,这个水箱最多可以容多少升水?

在引导学生回答出上述5道题目是求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还是容积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把这5道题目自然地把它们分成3类。即①和③,②和⑤,④。而后再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体积、容积的计算方式,使认知结构中3个概念的可辨别性更加清晰,可利用性更强。

接下来。再回到这5道习题。让学生在这3组里各选一道进行“实战训练”,深化学生对表面积、体积、容积3个核心概念的理解。通过以上的分类归纳。让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问题来激活学生已有认知结构。加深对表面积、体积、容积概念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初步的比较分类和抽象概括能力,使学生大脑里存储的知识更具条理化,为建构新的知识(如圆柱的表面积、体积、容积)做好了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

三、催化知识结构化的形成,活化认知结构。

复习课的练习区别于新授课的巩固练习和练习课的针对性练习,复习课的练习重在体现综合性、开放性、多变性,要能进一步体现知识间的纵横联系,而且要加强对比、辨析,促使学生认知结构“融会贯通”和“精确分化”,提升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所以,复习课的练习提升应根据本节课的复习目标。设计具有针对性和思维含量的习题,不仅要做到层次清晰、结构合理,还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不同知识基础,进行不同的练习设计,同时要处理好广度和难度、数量和质量间的关系。

1设计针对性练习,抓住关键,重点突破。

在课堂教学中,对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容易混淆、容易出错的内容,设计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的练习,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分辨容易混淆的知识,提高复习效率。

在复习“分数、百分数的综合应用”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组题,帮助学生在审题中辨析,在辨析中理解,在理解中内化。

(1)仓库里存有250吨钢材,第一次用去总数的20%,第二次用去总数的1/2,还剩下多少吨钢材?

(2)仓库里存有250吨钢材,第一次用去总数的20%,第二次用去1/2吨,还剩下多少吨钢材?

复习课中必须十分重视这种专项的对比性练习,它能够对症下药,让学生在陷阱中“吃一堑,长一智”。

2通过一题多变的练习,培养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变通能力。

例如,在进行“分数应用题”的复习时,我设计了如下这道练习:

六(3)班今年有60人,______,去年有学生多少人?

通过这道题的思考、交流和讨论,学生深刻理解了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本质特征,而且对这几类应用题的区别和联系也有了较深刻的领悟。

3、通过设计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综合复习题,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复习所建构的结构化知识是否有旺盛的生命力,关键要看学生能否合理有效地将它运用于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因此,复习课的练习设计必须联系实际,把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中。

在复习“圆柱的体积”时,我设计了如下两道题:

(1)牙膏问题。牙膏厂将牙膏口的直径由原来的0.4厘米改为0.5厘米。如果每人每天使用牙膏的长度是2厘米左右,一年里,每个人大约要比原来多用去多少立方厘米牙膏?

(2)自来水水管问题。某位同学洗手时忘记关自来水龙头。这个自来水管的内直径是2厘米,自来水的流速为6米/秒。请问:这位同学30分钟浪费了多少升水?

四、使知识浓缩化,自我反思,自主总结,成果共享。

复习课的总结与新授课、练习课相比较,更着重于概括性和整体性。在设计时,要使前3个阶段的内容条理化、系统化后,通过系统性总结,画龙点睛,提纲挈领,浓缩成“板块”,使知识进一步概括、深化。

读书得靠方法, 领悟全凭个人 第7篇

《鸟的天堂》是一篇老教材了, 选自巴金的《旅途笔记》。上个世纪的20年代, 巴金先生由于上海生活的苦闷和压抑, 在游历了南方几省后, 将他的所见所闻所感, 特别是对新生活的向往, 寄予他的这一组文章中。现在, 引导学生来学习这篇堪称经典的散文, 我们固然不必挖掘过深, 但也不能仅从文字到文字而流于浮泛。

为了让学生不仅欣赏到文字的优美, 而且能从中得到美好情感的熏染和心灵的净化, 我尝试着指导学生通过分层阅读, 步步深入地去理解、感悟。

一、略读, 整体感知

略读是一种很有价值的阅读方法, 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感知语言文字中所含的信息量, 并从整体上把握阅读材料。

通过略读, 我们可以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可以了解事物主要特点。抓住文章主干后再读, 即应认识到所见景物的不同特点。略读也是速读。在信息量不断加大的今天, 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处理、整合出相关的信息, 不讲究阅读的速度, 往往会事倍而功半。

二、精读, 品味欣赏

叶圣陶先生说过:“就教学而言, 精读是主体, 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 精读是准备, 略读才是应用。”两者既是“主体”与“补充”的关系, 又是“准备”与“应用”的关系。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 都要求精读。

朱自清在谈语文教育时也曾说:“阅读有时候不止于要了解大意, 还要领会那话中的话, 字里行间的话———也就是言外之意。不能读得太快, 得仔细吟味, 这就需要咬文嚼字的功夫。”

精读, 要完成的任务是全面的, 不是单一的, 所以在部分与整体中, 须循环往复数次, 对文章进行研读。引导学生理解榕树和鸟儿的联系, 体会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后, 从而悟出“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鸟儿在这世外桃源中, 与这里的草、木、鱼、水、人和睦共处。生命在这里融汇, 一起唱响了和谐的自然赞歌。

而这一切, 正是文学作品给人带来的共鸣和享受, 带来了一种精神的顿悟, 一种智慧的升华。

三、美读, 积累汲取

如果说略读和精读注重的是学习的过程, 输入的过程, 那么美读强调的是一个心理的过程, 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朗读, 是表达美感的需要。文学作品中澎湃的愉悦、悲怆、热烈、闲适, 律动的节奏, 流淌的精美, 不能说是纤毫毕现的, 而学生从中受到的熏染, 所获得的生命的启示, 因个人的生活体验也随时随地变化着, 因此表达的方式也有不同。我们应该允许学生以他们的方式, 或浅吟低唱, 或慷慨激昂, 尽情地流露、宣泄。

在文学作品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文学教育, 使之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 既是语文教育的需要, 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需要。

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具有双重目标, 一是语言教育目标, 一是文学教育目标。把文学作品当作普通的记叙文来进行教学, 忽视文学知识的传授和文学欣赏水平的提高, 是失之偏颇的。文学作品形象性强, 语言凝练生动, 感情丰富, 易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情感因素和理智因素并重,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认识社会, 认识人生。教师要根据文学作品的不同类型 (诗歌、散文、小说等) , 挖掘其语言因素, 注重语言的感悟, 引导学生去体味、欣赏、模仿乃至创造。我们要利用好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神韵, 欣赏作品的成就, 学习作品的语言, 使自己的语言也趋向高雅。

领悟方法 第8篇

既然模式是内化于心之物,那么,语文阅读教学的模式并不是研究我们第一步都统一用什么环节,而是研究每一个学习内容,学生的学习过程都要经历哪几个阶段,哪些阶段需要帮扶,哪些阶段需要自我领悟,哪些阶段需要言语的创作输出。这个尺度的把握不是一套模式能够解决的,需要教师把模式内化成一种时刻关注学情的理念,做到在模式中领悟教法。

一、在模式中领悟师之教法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如何把模式内化成一种时刻关注学情的理念?这是我们语文教师要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学生自主先学时应该学什么?小组讨论中,语文学科元素又在哪里?输出展示环节里是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的?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围绕学生学的模式选择教的方法。

比如在学生自主品读文本时,如果只是让学生带着某个问题自主研读某一段文章,那这个学习过程的语文味必然是寡淡的,它也许有语文人文性的一面,但却忽略了语文工具性的一面。在教学中,我尝试着教给学生批注方法,通过“感受式”、“质疑式”、“评价式”、“联想式”四种批注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学会用各种批注方法进行阅读。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在展示交流阅读感受时,怎样引导学生把意会的东西用语文的方式表达出来?我尝试了许多课例研究,探索一些方法,比如在教学《一次成功的实验》时,在学生汇报交流模块,我用友情小提示的方式,引导学生用语文的方式进行输出:请同学们从课文中寻找需要的信息,用自己擅长或者喜欢的方式把实验的规则和过程描述出来。提示:1.可以加上表示顺序的关联词描述出实验过程;2.可以仿照说明书的形式把实验的过程和规则写一篇实验说明书;3.可以用示意图的形式表述;4.可以图配文,进行漫画式实验表述。这样的教学,我们就不必担心阅读课堂没有语文味了。

总之,不论学生处在阅读学习活动的哪个阶段,只要教师秉承教法,依循学法的原则,不论哪种教学模式,师生都是受益的。

二、在模式中渗透生之学法

虽然,很多教师都意识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也都会给学生安排自主学习的时间。但当我们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时才发现学生不会学习,或者说大多数学生不会学习。学生为什么不会学习?我在研读儿童认知心理学的同时也在反思我们以往的教学行为,发现原因有二:一是小学阶段儿童的认知策略的发展处在过渡时期,他们自发地掌握了一些方法策略,但不会用这些方法来提高学习效率,需要成年人给予清晰的指导;二是我们在以往的教学中,没有或者很少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学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一些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要始终坚持把学习方法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学习方法迁移运用到其他内容的学习中去,学以致用。为此,我和学校的语文教研团队结合学生认知策略形成发展的规律,将语文阅读课堂上学法渗透的过程以可变的模式化流程具体呈现出来,流程如下:

选择策略方法应用的情景→学习活动中渗透学法指导→指导反思学习过程→指导归纳学习方法→提供迁移机会,指导运用学习方法,进行迁移训练→促进学生认知策略发展。

以《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一课为例,文章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顽强意志。课文通过典型事例刻画人物形象,同时还有大量的留白供学生想象。基于文本特点,确定此文是渗透阅读批注法的载体。选择好策略方法应用的情景后,我首先把多种批注方法进行对比性的示范指导,让学生在学文的同时亦学法。接着,在下一阶段学习过程中及时地指导学生进行反思。最后,引导学生归纳不同的批注方法。在归纳学习方法之后,还要及时地进行迁移训练,让学生巩固学法的掌握,从而促进学生认知策略的发展。

阅读课上,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是不固定的,但是这套依循儿童认知规律的学法渗透模式可以通过灵活地变通,把不同的阅读方法渗透在不同文本的阅读课堂上。

综上所述,不论是在模式中领悟教法,还是在模式中渗透学法,都是从学情出发的。模式外在的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模式中传达的理念。如果说,非要在众多不同阅读教学模式中寻找共同点,我想那便是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把有形的教学模式内化成无形的以生为本的理念,在不同的模式中领悟师之教法,研究学生不同的学习活动;在不同模式中渗透生之学法,借助学法渗透于各个教学流程,引导学生学文亦学法,使语文阅读教学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从选择中领悟 第9篇

第一次选择:大学毕业时选择什么样的单位作为自己踏上社会的起点?

1998年, 我在省城重点高校读大四。国家已开始实行“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 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风险与机遇并存。一方面, 学校仍会向用人单位推荐部分优秀毕业生, 但不包分配;另一方面, 我们可以到人才市场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在这样的背景下, 我将简历投给了省城一家颇有知名度的广告公司, 应聘该公司媒介部工作人员。很快得到该公司的回音, 在经过一轮严格的笔试、面试之后, 我在几十比一的角逐中胜出。当时的我只觉得学冷门专业 (档案学) 的自己很幸运, 第一次面试就如此顺利, 而且是一个福利待遇和工作环境都很不错的单位, 却没有认真考虑过单位的性质和工作内容是否适合自己。3月中旬, 当该公司提出要与我签订就业协议书时, 我便很爽快地答应了, 并开始在公司试用。与此同时, 学校也不再为我推荐就业单位。令我万万没有料到的是, 在公司三个月试用期快满的一天中午, 部门负责人找我谈话, 她说, 她看得出我工作很认真, 但她感觉我并不适合广告行业……就这样我被公司解聘了。初涉社会的我, 除了委屈、自责外, 没有向公司领导讨回一个说法, 便收拾东西悻悻地走出公司大门。回到学校找相关部门寻求援助时, 我得到的答复是:因该公司为非公企业 (合资企业) , 虽有违约之嫌, 学校却无法追究其责任。6月底, 毕业生离校的日子, 我失业了。

反思:我在离毕业还有三个多月、仅面试了一家单位的情况下, 就匆匆与单位签订就业协议的做法是轻率的。首先我不够自信, 生怕失去第一家单位后再找不到其他的单位, 事后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 失业后一个月我便在另一家民营企业从事档案管理兼人事工作, 一年后还被该公司聘为人事部副经理;其次, 我在选择工作时看重单位的福利待遇、工作环境等外在条件, 却没有对自己的个性、专业、兴趣、能力等作一番客观地分析, 不知道自己最适合做什么, 以致盲目求职;第三, 我在与第一家公司签订就业协议书时不懂得维护自己的权益, 没有与单位就“在何种情况下双方可解除协议”“何种情况属违约及应承担的违约责任”等内容签订具体条款, 以致在公司违约时无法追究其责任。而按学校规定, 假如个人违约, 需要向学校交纳违约金数千元, 这样便使学生在就业协议的签订中处于弱势地位。选择了一个不适合自己的公司作为自己踏上社会的起点, 决定了我初期职业生涯的不平坦。

第二次选择:硕士毕业时选择在大城市发展?抑或回家乡工作?

当钟声敲响2003年春节的时候, 在我的简历上已多了这两条:1998年7月—2000年8月, 在一家民营企业担任人力资源部副经理;2000年9月-2003年7月, 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在即, 我的人生又将面临一次新的职业选择:到大城市发展?还是回到配偶所在地的省会城市上班?有了大学毕业时的择业经验, 我对自己的个性、专业、爱好等作了一番分析, 将求职目标锁定在:大城市、机关或事业单位、最好是高校教师, 这一目标也得到了我爱人的支持。我凭借自己硕士三年期间发表的十几篇论文和在导师带领下参与的几个科研项目成果, 如愿以偿地和上海一所高校签订了研究生就业协议书, 任该校的专业课教师。我的职业理想得以实现, 然而生活理想却不尽如人意。

2003年11月, 已在上海工作三个多月的我, 梦想成真的兴奋和喜悦早已被巨大的经济压力与孤独感所取代。学校没有教师集体公寓, 每月发两百多元的租房补贴加上工资总共不到两千元, 每月除去房租、水电费、电话费和各种日用品开支, 收入所剩无几。而与此同时, 上海的房价逐月飙升, 我不知道何时才能在上海买得起一套房子, 又何时才能结束夫妻两地分居的局面?我的爱人在家乡省会城市有一个福利待遇较好的工作和房子, 而如果他放弃这一切到上海从零开始, 未必有好的机遇和发展前景。经过一番理性思索和权衡后, 2004年元月, 我在学校半年试用期即满之际提出了辞职, 结束了自己在上海的梦想之旅。

现在的我, 在家乡省会城市一家事业单位上班, 工作应对自如, 生活压力不大, 与配偶感情融洽, 过着平凡、充实而快乐的日子。

品味美食,领悟人生 第10篇

第一次吃“酸菜鱼”是在一位阿姨家里。那天, 阿姨留我们在她家午餐。吃饭了, 我看着饭桌上那盘散发着淡淡的香气的“酸菜鱼”, 我好奇地夹了一口吃, 我立刻就喜欢上它了, 喜欢它那种酸味。

“酸菜鱼”的鱼肉一入口, 酸味就扑鼻而来, 一口咬下去, 那鲜美的鱼肉的汁, 就像涓涓细流的小溪慢慢地流进我的喉咙里, 让人回味无穷。当你吃完了鱼肉, 去吃酸菜时, 酸菜的酸味比鱼肉重得许多了, 酸菜的酸味让人觉得十分酸爽。而神奇的是, “酸菜鱼”里的汤却是酸甜的。

人生里的酸甜就像这道“酸菜鱼”一样。当你考差了你会觉得生活的滋味是酸酸的, 但是, 当老师同学们来安慰你时, 你会觉得生活的滋味是酸中带甜的, 就像“酸菜鱼”里的汤一样。当你受到极大的委屈时, 你会觉得人生就像“酸菜鱼”里的酸菜一样。

小斑马的领悟 第11篇

“可怜的小东西,大概难产,它活了,妈妈却死了。”巡边员把小斑马带回自家农场照顾。

农场里有两匹白马,小斑马总是跟在白马身边跑来跑去。

小斑马也喜欢到水边看自己的影子,一边看一边想:“为什么我身上有这些黑条纹,难看死了!我原来一定是匹白马,莫名其妙地长了这些黑色的东西。”

小斑马发现农场辗房里有一种白白的粉,它总是撞开辗房的门,到里面打滚。

“看!我成了一匹白马。”每次打完滚,小斑馬都得意地告诉自己,“我再也没有脏兮兮的黑条纹了。”只是没过多久,风吹掉了身上的面粉,它又成为一匹小斑马。

由于小斑马总到辗房闯祸,主人不得不把它送给朋友。

朋友的农场里有一匹大黑马。

小斑马起先躲着黑马,但是渐渐觉得那匹黑马,黑得真美、真纯、真亮。它又开始怨自己身上为什么有那么多白条纹,它想:“我其实原来是匹黑马,只因为长了白条纹,所以变成这个丑样子。”

小斑马发现厨房后面有个煤堆,只要去那煤堆里打个滚,就能变成黑马。所以它总是去打滚,弄得一身煤炭,把马厩搞得脏兮兮的。

新主人也受不了了,心想:“斑马就是斑马,怎么驯养,也成不了家里的马。”于是有一天,开着车,把小斑马带到旷野里放生了。“去!回到你原来的地方吧!”新主人把小斑马赶下车,就扬长而去。

小斑马被吓到了。站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不知怎么办。突然,它看到一片密密麻麻的影子在远处移动。

小斑马跟过去。天哪!居然是成千上万匹像自己一样的马。“你们是白马还是黑马?”小斑马大声问。

几匹大斑马抬起头,不解地看看它,其中一匹开口了:“跟你一样,我们不是白马,也不是黑马,是斑马。”

小斑马成年了,跟着那群斑马徜徉于天地之间。

它常得意地自言自语:“斑马就是斑马,是最美丽的马。我何必去羡慕别人呢?我真高兴,没有硬把自己装扮成白马或黑马。”

童心品悟

领悟写法 注重评改 第12篇

一、明确目标, 制订计划

根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高年级习作的要求, 小学毕业班作文复习的目标为:“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 做到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 有一定条理, 语句通顺, 书写工整, 注意不写错别字;会写常用的应用文, 学会读书笔记;根据表达的需要, 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养成留心观察, 认真思考, 勤于动笔, 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

根据作文的目标, 我将作文复习分为五个部分安排:1.关于记事作文的写作;2.关于应用文的写作;3、关于看图作文的写作;4.关于给材料作文的写作;5.关于想象作文的写作。

二、整理归类, 领悟写法

(一) 整理归类, 建立作文知识网络

将学生在小学阶段学过的写作知识和写作方法, 经过整理, 组成有联系的网络, 它能帮助学生记忆和运用。建立作文知识网络, 可以按照写作的过程, 从审题、立意、选材、组材的程序来整理;也可以按照记叙文、应用文的类型整理。两条线索交叉整理。两条线索交叉起来, 形成小学生的知识网络。

(二) 分类复习, 领悟写法

1.关于记事作文的写作

对记事作文的复习, 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 指导学生过好选材关。先让学生明确, 选材要做到:真, 即写真人真事, 表达真情实感;新, 即所写的内容要新颖;独, 即所写的内容独特, 选自己独有的材料。 (2) 指导学生从多角度立意。立意即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同一题材, 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就能表达不同的主题, 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 (3) 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 无论是叙事写人, 还是写景的文章, 要让学生在写事情的发展或对景物的描述过程中, 说真话, 诉真情, 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而不是在文章的开头、结尾发几句议论。

首先, 教师提供以下一些练习作参考题目, 让学生谈对题目的理解, 谈谈可以选择什么素材来写。其次, 可设计以下实践活动, 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如组织学生参观游览一个景点, 指导学生写一篇参观访问记或游记。组织学生做一个小实验, 或者是一个小游戏, 一场体育比赛, 指导学生把经过写出来。

2.关于应用文的写作

小学阶段学过的应用文, 主要有通知、书信、留言条、建议书、表扬稿、读书笔记、调查报告等, 对于应用文的复习, 主要注意如下几点: (1) 注意应用文的格式, 做到格式正确。 (2) 内容要真实具体, 叙述要有条理。 (3) 要注意表达自己真情实感, 语言要得体。在以上应用文中, 重点复习书信、建议书、读书笔记。

如人教版第十二册积累运用三的给校长或老师的信, 把自己对母校的好建议写出来, 由于学生对学校非常了解, 通过这次习作, 学生给学校提出来很多切合实际的建议, 为了让学生体验到主人翁的快乐, 对于学生的建议, 我们都要争取给予答复, 给学生带来成功的体验和与校长或老师交流的快乐。

3.关于看图作文的写作

看图作文就是把所选取的或者规定的一副或几副图所表现的图意写成文章。根据提供的图可以分成单幅图、多幅图作文;根据图的内容又分为看图想象作文和漫画作文。

复习指导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仔细观察, 领会图意, 在知道看图的过程中, 着重要求学生观察要有顺序, 有重点。

(2) 根据图画, 合理想象, 扩充画面情节及内容。想象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 进行综合、取舍。想象要沿着题目与图意的要求去发挥。

(3) 看图作文写作时, 叙述要有顺序, 写具体。

4.关于给材料作文

给材料作文包括:扩写、缩写、续写等。复习时应让学生明确各种给材料作文的要求, 重点放在缩写练习上, 让学生了解缩写的要求、基本方法, 通过练习让学生形成缩写能力。扩写、续写则应重点强调学生根据提供的情节, 展开想象, 注意想象的合理性。

比如人教版第十一册积累运用七的缩写《小抄写员》, 在这次缩写练习中, 要让学生懂得:文章的重点部分要多写一点, 而其他部分则要略写, 能合并的就合并, 做到缩写后内容连贯, 字数符合要求。。

5.关于想象作文的写作

想象作文整篇文章的内容都是想象出来的, 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了解想象作文的类型。如本堂课中, 出示一组题目, 让学生根据习作要求了解想象作文有童话式想象作文、畅想式想象作文、科幻式想象作文。

(2) 明确童话式想象作文的特点, 结合学生阅读的童话, 让学生体会童话的语言表达特点多采用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 让学生从童话中得到启发, 明确童话中的形象多具有象征意义。

(3) 明确畅想式想象作文的特点, 领悟其写法, 畅想式作文有两类:一类是写未来生活, 另一类写自己的幻想, 两类文章既有共性又有区别。复习时提供优秀的习作, 让学生欣赏, 领悟二者的不同。

(三) 注重评改, 培养能力

优秀作文不是写出来的, 而是改出来的, 所以复习时更应重视培养学生自主评改作文的能力, 把作文修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1.自读自改。针对写作过程中过失性语病, 如漏字、语句不通顺等问题进行修改。

2.互读互改。针对标点错误、病句、格式等方面进行修改。

3.示范批改。教师将学生的典型段落抄在黑板上, 组织全班集体讨论修改, 正确使用修改符号, 简要说明修改的理由和方法, 通过示范, 教给学生具体的修改步骤。

4.赏读, 选择学生修改后有明显进步的习作, 全班赏析, 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领悟方法】相关文章:

领悟内涵05-12

体验感受领悟08-21

感悟 领悟 升华07-25

领悟人生价值07-28

人生领悟语句摘抄06-10

领悟的优美诗歌07-02

情感领悟经典语录07-17

领悟生活读书笔记09-12

管理运用学习领悟07-12

红岩精神学习领悟07-16

上一篇:中国法律史下一篇:接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