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供血范文

2024-05-05

临床供血范文(精选11篇)

临床供血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有83例CCCI患者在我科接受治疗, 其中男55例, 女28例, 均符合CCCI诊断标准:年龄>40岁, 表现有头晕、头痛、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眩晕、乏力等自觉症状;神经系统无局灶性神经体征;CT和 (或) MRI检查无血管性器质性改变;有支持脑动脉硬化体征;能排除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颅内肿瘤等其他引起上述症状体征的疾病;TCD提示脑灌流动脉有闭塞或狭窄改变。根据门诊号将8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 男27例, 女15例;年龄44~87岁;病程2个月~16年;伴糖尿病者12例, 高血压病者16例, 高血脂症者22例, 冠心病者15例, 颈椎病者6例。对照组41例, 男28例, 女13例;年龄45~85岁;病程3个月~15年;伴糖尿病者14例, 高血压者17例, 高血脂者21例, 冠心病者13例, 颈椎病者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伴发疾病及主诉症状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肌苷、三磷腺苷、维生素及辅酶A进行基础治疗, 并对有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 服用降血压、降血糖、抗血小板聚集、调节血脂等药物。治疗组42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磷酸吡哆醛丁咯地尔胶囊, 每次服1粒, 每日服2次, 疗程为2周。对照组41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丁咯地尔片, 每次服2片, 每日3次, 疗程也为2周。

在整个用药过程中, 观察患者头晕、头痛、失眠等临床症状的缓解程度, 同过检查测量双侧颈内动脉、椎静脉、基底动脉、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量和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 以及监测肝肾功能和不良反应。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头晕、头痛、眩晕等症状基本消失, 乏力、失眠等症状消失, 不影响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有效:头晕、头痛、眩晕等症状改善, 仍伴有轻微旋转感以及乏力、失眠等症状, 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受到轻微影响;无效:头晕、头痛、失眠、眩晕、乏力等临床自觉症状没有改善, 甚至加重。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观察两组数据进行结果比较, 卡方检验, 应用SPSS11.0软件完成数据的统计处理。以P<0.05, 说明有显著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两组进行疗效结果比较见表1。两组数据比较, 对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和总有效率卡方检验, P<0.05, 说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慢性脑供血不足 (CCCI) 是由日本医学家在20世纪90年代最早提出的概念。CCCI的主要病因有:①血管因素。颈关节错位、椎间孔变小、椎间隙狭窄, 刺激椎动脉引起血管痉挛或血管腔狭窄, 血流量减少, 导致动脉供应的脑区供血不足;动脉炎引起的动脉狭窄。②血液成分变化。由高血糖、高血脂等造成血液粘稠度增加, 血流缓慢及血液成分改变, 也可致脑组织供血不足。③血流动力学障碍。当体循环血压降低时, 心脏搏出量减少, 引起脑组织供血不足。④微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形成微栓子, 流到小动脉处易阻塞血管, 继而出现脑局部供血不足。CCCI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吸烟、过度饮酒等, 对具有患CCCI危险因素的患者, 及早发现和治疗可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纠正, 防止病情恶化所致老年痴呆或脑梗塞等疾病。

磷酸吡哆醛丁咯地尔胶囊是由丁咯地尔阳离子和5-磷酸吡哆醛阴离子化合而成, 进入人体后, 经分解而成磷酸吡哆醛和丁咯地尔两个有效组分。磷酸吡哆醛作为酸性部分与丁咯地尔联用增强了丁咯地尔的生物活性和利用度, 二者起到协同作用, 增强药效。磷酸吡哆醛即为维生素B6, 以脱羧酶和转氨酶的辅酶形式参与氨基酸代谢过程, 具有保护血管内皮、抗血小板聚集、降低同型半胱氨酸、增进神经抑制性递质的生成等功能。丁咯地尔为α-肾上腺能受体抑制剂, 是一种新型血管活性化合物。其作用为抑制血小板聚集, 降低血粘度, 改善血液流动性;改善红细胞的滤过性和变形能力;改善眩晕;通过抑制血管α-受体活性和较弱的钙离子拮抗作用, 起到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增加血流量的作用, 从而增加脑和四肢血流量, 改善微循环。口服磷酸吡哆醛丁咯地尔胶囊对CCCI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且明确优于丁咯地尔片, 无明显不良反应, 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建章.慢性脑供血不足新思维[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7, 10 (5) :1-2.

[2]张杰, 但栋梁.丁咯地尔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 (3) :158-159.

[3]李东芳, 薛国芳, 连霞, 等.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内皮功能变化及药物干预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病杂志, 2008, 11 (12) :28-30.

[4]王磊, 陈新龙, 王华, 等.慢性脑供血不足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9, 15 (4) :335-338.

[5]朱红莲, 刘芳, 潘永瑜.养血清脑颗粒对慢性脑供血不足病人认知功能及脑血流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6, 4 (9) :808-809.

临床供血 第2篇

烟台血站供血科加强科室管理 提高临

床科学合理用血的体会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 科室管理;科学合理用血;体会

血站供血科作为一个职能科室,是保证血液质量,保障临床输血安全,大力宣传成分用血,为临床提供安全、可靠的血液成分的重要部门。同时供血科又担负着如何合理利用血液资源、及时全面地满足临床用血中的各种要求的任务,而且供血科作为血站重要的对外服务窗口之一,对血站的形象、信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从2004年血站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到“一法两规”的实施以来,本科加大科室管理,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取得一定成绩,方法如下。加强人员培训,保障储血设备正常运行,管理设施到位,是保障临床用血的根本。

1.1 人员培训 首先结合本站“三体系”内容对科室所有人员进行培训,要求科室所有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即每人必须持有与本专业类别对应的血站上岗证,同时每位科室人员必须经过有关输血知识、技术等考试,取得合格证方可上岗。而且在岗的每位职工要求具

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服务热情周到,以“十字用语”服务每位用血顾客。

1.2 储血设备运行正常是供血科保证血液质量的根本 为此对本科所有储血设备做到标识清楚,定期校验,定期清洁保养,消毒除霜。各种储血设备都配有高低温报警装置,同时设有24h温度监控及记录,设备有专人管理、维护,并做好使用及维护记录。不在工作状态中的设备同样做到标识清楚。对用血客户设有取血送血专用箱及预约咨询专用直线电话和录音系统。

1.3 设施管理在供血科尤为重要 设施布局要求做到符合技术操作规程和卫生质量控制学要求,环境清洁,空气流通,远离污染源。血液的存储和发放区有明确的标识,工作区内办公室、值班室、更衣室、卫生间划分合理,配备齐全,为24h面向临床供血和有关血液知识咨询提供合理的平台。加强临床科学合理用血的指导,保护血液资源,减少输血并发症。

(1)2009年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参照《实用临床输血指南》,编制《临床输血知识问答》,给临床科主任灌输血液知识以及输血存在的风险,使领导层认识到科学合理用血的重要性,自觉进行全院培训,加强了临床医护人员输血技术知识的更新和输血观念的转变。(2)树立血液保护认识,加强临床血液管理。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4、17条规定加大对2000ml用血量的审核力度,24h达到审核标准的一定要审批,对于肝移植用血量、心外手术用血

临床供血 第3篇

【摘要】 目的::研究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92例老年性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患者随机分成舒血宁治疗组和脑心通治疗组,每组各96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舒血宁20ml加入液体中静滴,以2周为一个疗程;脑心通20ml加入液体静滴,同样以2周为一个疗程。治疗过程中可适当给予清除氧离子自由基药物,如维生素C、维生素E和脑细胞活化剂等。结果: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采用舒血宁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采用脑心通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经X2检验,P<0.05。结论:老年患者应当重视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发生,及早就诊,及时治疗。临床上推荐采用舒血宁静脉滴注治疗,其疗效理想。

【关键词】 眩晕;慢性脑供血不足;舒血宁注射液;中成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 R97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09-0166-01 

医学上将慢性脑供血不足这种国内近10年提出的新生病名定义为大脑整体水平的血液供应减少或不足的状态称为慢性脑供血不足,具体是指血液供应低于40~60ml/100g.min,而非局灶性大脑缺血。慢性脑供血不足其临床症状具有隐蔽性且不具备特异性,且其CT影像学的诊断均不能显示其血管性和其他脑器质性,这些特点都给临床诊断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若患者长期处于脑供血不足的状态下,就会使患者脑组织产生慢性缺血现象,最终引起不同程度上的病理损伤,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出现认知功能下降的现象,形成痴呆。将我院从2000年~2011年收治的192例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患者,对其分别使用舒血宁和脑心通的注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中96例患者采用舒血宁,96例患者采用脑心通,具体临床观察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病例选择:本组192例诊断为慢性脑供血不足,年龄在60至80岁之间,其中男性患者120名,女性患者72名,其诊断依据符合全国脑血管会议制定的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诊断标准。其诊断标准主要包括(1)出现头晕、头痛、头重等自觉症状;(2)符合慢性脑供血不足的诊断症状及体征;(3)不存在大脑的局灶损害体征;(4)CT/MRI无血管性器质性脑改变;(5)确定不存在其他疾病因素引起的上述自觉症状;(6)理论上年龄要在60岁以上(可放宽到45岁以上);(7)相关脑循环检查确认脑血流低下;(8)DSA或TCD显示脑灌注动脉存在闭塞或狭窄改变。

2.治疗组:两组患者分别采用舒血宁20ml加入液体中静滴,以2周为一个疗程;脑心通20ml加入液体静滴,同样以2周为一个疗程。治疗过程中可适当给予清除氧离子自由基药物,如维生素C、维生素E和脑细胞活化剂等。

3.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痊愈:头晕、头痛、头重和其他症状消失;显效:头晕、头痛、头重和其他症状得到明显减轻,能勉强工作,但会对生活和工作受到影响;有效:头晕、头痛、头重等现象得到明显改善,虽能坚持工作,但会对生活造成影响;无效:头晕、头痛、头重等症状无明显改善。

二、结果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采用舒血宁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采用脑心通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经X2检验,P<0.05。详见表1。

表 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n)

三、讨论

慢性脑供血不足作为临床上较为多见的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都是诱发脑动脉硬化的主要因素。慢性脑供血不足与正常的对照组相比,最明显的差异在于血液的流速存在异常现象,在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患者中颈动脉内膜中层出现明显增厚,颈动脉粥样斑块及其动脉狭窄情况也均高于正常的对照组,这些现象都可以说明颈动脉粥样硬化是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明显症状。另一方面,血流的速度和血液成分的变化也会给脑供血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若血液中的胆固醇浓度过高,则会在动脉的血管壁内发生沉积现象,最终导致血管狭窄,引起脑供血不足。由此可见,老年患者应当提高对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监督力度,若出现供血不足的症状,应做到及早就诊,及早治疗。

舒血宁作为银杏叶提取制剂,其主要成分包括银杏黄铜,银杏内酯,白果内酯等,所以其具有强烈的血小板激活因子拮抗活性和较强的血管活性,从而增加患者的血流量,这种经脉输液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中银杏叶中提取的黄酮醇苷类化学成分具有扩张冠脉动脉的功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心肌耗氧量及促进侧支循环;银杏内酯具有较强的血小板激活因子受体阻断作用,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降低全血粘稠度,分解纤维蛋白原,进一步防止了微血栓形成。它能稳定红细胞膜,抑制红细胞在微血管内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它抑制血栓烷A的合成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白果内酯对血小板活化因子的拮抗有关,能增加脑缺血半球的脑血流熟读,增加局部的脑血流供应,改善脑皮质功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本药有钙离子拮抗作用,可阻断细胞内钙离子超载现象,是氧自由基的捕捉剂和清除剂,参与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保护脑组织。本药除直接扩张椎一底动脉外,还可张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通过侧支循环间接增加椎一底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的血流量,改善症状。

通过上述的实验对比,可见舒血宁组在治疗效果上明显优于脑心通组,其具有不良反应少的特点,且不曾引发严重的副作用,只会偶尔引发皮肤瘙痒、心悸,只需采取停药措施后立即消失。舒血宁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郭进升。于丽冰.丽珠脑力隆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J】.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1):2347—2348.

临床供血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4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 其中男22例, 女18例, 年龄40~68岁, 平均年龄 (52.7±6.8) 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试验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头晕、头重, 伴有睡眠障碍或记忆力减退情况者;无大脑局灶神经病体征;辅助检查伴有动脉硬化, 脉硬化改变或可闻及颈部血管杂音;经颈部血管超声等检查, 确定有动脉硬化或管腔狭窄, 内膜增厚≥1.5mm, 头颅CT或MRI未见异常, 或出现无症状性脑梗死。

1.3 排除标准

合并患有严重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者;正服用其它药物治疗者。

1.4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 如调整并制定两组患者的饮食结构并进行适当运动, 同时停用可能影响疗效观察的其它药物。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40mg常规基础治疗, 每日3次。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口服, 4粒/次, 每天3次, 连续服用2个月。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 如血糖、血脂、血压、心电图、血液流变学等检测, 并记录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 评估和记录检查结果。

1.5 疗效评定标准[4]

治愈:症状、体征全部消失;显效:症状、体征评分减少不低于50%;有效:症状、体征评分小于50%;无效:治疗后病情无变化或恶化。

总有效率= (治愈例数+显效例数) /总例数×100%

1.6 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比较

治疗后,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0.0%, 对照组总有效率55.0%;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n)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χ2=6.525)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

治疗后, 两组患者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等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组改善程度较为显著 (P<0.05) 。见表2。

(±s)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管血液流变学性能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脑血管血液流变学性能 (椎动脉、颈内动脉、基底动脉) 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组改善程度较为显著 (P<0.05) 。见表3。

(±s, cm/s)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临床研究认为慢性脑供血不足 (CCCI) 为脑梗死发生前的主要阶段标志, 需及时诊断和治疗, 其治疗目标以改善脑循环、去除危险因子为主。该病主要由脑贯流动脉狭窄或闭塞所导致, 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头晕、健忘、失眠等症状。中医理论认为脑供血不足属于“瘀血闭阻”“瘀血阻络”范畴, 因此治疗原则为“益气行滞, 化瘀通脉”。中医药治疗CCCI具有整体观念和多靶点治疗作用, 临床治疗效果较好。通心络胶囊由人参、水蛭、全蝎、土鳖虫、蜈蚣、蝉蜕、赤芍和冰片等中药材组成, 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 同时还具有稀释血液黏稠度、维护血管正常功能的双重作用[5];同时临床研究[6,7]证实通心络胶囊具有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降低血糖和血黏度等作用。研究[8]发现, 该药具有抗凝、增强纤溶活性、维护血管通畅等功效, 可纠正内皮细胞功能紊乱, 防止内膜增生, 解除痉挛, 从而达到维护血管正常功能的目的。Horvath等[9]研究认为通心络胶囊可改善CCCI的生化及病生理过程, 从而改善患者头痛、头晕、健忘、失眠等症状。

综上所述, 通心络胶囊可有效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疾病, 改善患者头晕、头痛、失眠、健忘等症状,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降低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与概率。通心络胶囊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临床疗效显著, 且不良反应较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通心络胶囊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 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40mg常规基础治疗, 每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口服, 4粒/次, 每天3次。治疗2个月后测定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 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2个月后, 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组症状及客观检查均有明显改善, 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临床疗效显著, 有利于改善患者脑血流状况, 降低血黏度,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通心络胶囊,慢性脑供血不足,血液流变学

参考文献

[1]李建章.慢性脑供血不足的脑血液与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商榷[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1 (21) :1-3.

[2]马枭今.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30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9, 30 (11) :33.

[3]李军.通心络胶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脑血流的影响[J].华夏医学, 2006, 19 (1) :39-40.

[4]王枫.通心络胶囊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 14 (12) :1590-1591.

[4]翟文静.脑心通胶囊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50例临床观察[J].世界中医药, 2013, 8 (8) :919-920.

[5]詹华奎, 邓道昌.通心络胶囊临床新应用进展[J].中国药物与临床, 2004, 4 (8) :624-625.

[6]高继龙, 李新, 蒋文韬.低分子肝素与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 2007, 45 (15) :94.

[7]李俊, 张瑜, 周广青, 等.通心络胶囊对血脂及血黏状态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1, 7 (5) :32-33.

[8]陈金亮, 朱秀惠.通心络胶囊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J].药物与人, 1998, 11 (2) :37-38.

采供血机构[本站推荐] 第5篇

• 血站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人口、医疗资源、临床用血需要等实际情况设立。

血站分为血液中心、中心血站(血站)、中心血库,其主要任务如下:

血液中心是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采供血工作的业务、教学和科研中心,负责直辖市、省会所在市和自治区首府所在地的采供血工作,一般设在省会城市。

中心血站(血站)是设区的市的血站,负责所在市及所辖县(市)的采供血工作。

中心血库是县或县级市的血站,负责所在县、市的采供血工作。

• 血液中心或中心血站因工作需要,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在辖区范围内,人口流动比较大的繁华地区建立血站分站。血站分站的工作由设点的血液中心或中心血站负责,并接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

血液中心的设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初审,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批准。

设置中心血站(血站)、中心血库或血站分站的由所在地的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初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部门审核批准。

• 血站是采集、提供临床用血的机构,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组织。设立血站向公民采集血液,必须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血站应当为献血者提供各种安全、卫生、便利的条件。血站的设立条件和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采血规则

• 第九条 血站对献血者必须免费进行必要的健康检查,身体状况不符合献血条件的,血站应向其说明情况,不得采集血液。献血者的身体健康条件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200毫升,最高不得超过400毫升,两次采集间隔期间不少于6个月。

严格禁止血站违反前款规定对献血者超量、频繁采集血液。

采血行为规范

• 第十条 血站采集血液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操作规程和制度,采血必须由具有采血资格的医务人员进行。一次性采血器材用后必须销毁,确保献血者身体健康。

血站应当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们制定的标准,保证血液质量。

血站对采集的血液必须进行检测,未经检测或者检测不合格的血液,不得向医疗机构提供。

临床用血

• 第十一条 无偿献血的血液必须用于临床不得买卖。血站、医疗机构不得将无偿献血的血液出售给单采血浆站或者血液制品生产单位。

根据国前我国血液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规定,将血液分为医疗临床用血和血液制品生产用血两部分分别进行管理。医疗临床用血根据本法规定,实行无偿献血制度。血液制品生产用原料血浆根据国务院1996年12月30日发布的《血液制品管理条例》进行管理,供血浆者提供的原料血浆是有偿的。

血液感染事件谁来赔偿

• 血站或医院

• 1995年,路某在市二院住院期间共输血3000ml,血浆1800ml,血液来源于原X市红十字中心血站(现X市中心血站);血浆来源于S某医院血站(现S中心血站)。1996年,路某在X市公立医院两次住院手术期间,共输血计900ml。血液分别来源于原X市红十字中心血站与X市中心血站。2002年,路某出现不明低烧等症状,经检测诊断为: 2 HIV-1型抗体阳性(感染艾滋病毒)。同年,路某之母张某经检测确认:HIV-1/2性抗体阴性,未感染艾滋病毒。

• 法院另查明:路某1995年在市二院输血3000ml,系有王某某等十五名献血人员血液配成;1996年在X市公立医院所输血900ml系由袁某某等五人献血人员血液配成。其中除献血人 员许某某于2001年9月10日去台湾以外,余下19人,经检测均未发现艾滋病毒。X市中心血站无法提供献血人许某某个人身体检查资料。S某医院血站承包人尼树勋出售未按规定在血浆包装袋上填写配血人姓名的血浆。• 1996年2月7日,李某在其家单元楼上玩耍时,不慎坠地受伤,被送入新野县人民医院抢救治疗。在该院住院抢救治疗期间,输原新野县血站供全血400毫升(为三名献血员血液)。因治疗效果不佳,后转入其他医院治疗,同年3月12日出院。同年3月28日,李某以“发热5天,皮肤黄染3天”为由再次到新野县人民医院就诊,儿科以“黄疸肝炎”收住院,3月29日、30日,其父为其

临床供血 第6篇

关键词:氯吡格雷,注射用丹参粉针,慢性脑供血不足,血液流变学

慢性脑供血不足(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ion insufficiency, CCCI)是1990年由日本医学家提出来的,是指脑动脉循环障碍引起的头晕、头昏重、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发病率高,据统计中老年人群中2/3的人患有慢性脑供血不足,属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如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老年痴呆症、脑梗死的发生[1]。我门诊从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氯吡格雷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4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门诊从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8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患者,均符合日本厚生省循环系统疾病研究班制订的CCCI诊断标准[2]: (1) 临床表现由于脑的循环障碍引起的头晕、头昏重感、头痛等自觉症状波动性消长,不出现脑局灶损害的体征,且不属于TIA范畴者; (2) 多数伴高血压病; (3) 眼底动脉呈动脉硬化性改变; (4) 在脑灌流动脉可听到血管杂音; (5) CT等影像学检查未见器质性脑病变; (6) 脑循环测定示脑血流减低; (7) 确切地排除可以引起上述自觉症状的其他疾病。观察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52~79岁,平均(63.8±4.5)岁,病程15d~3个月。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52~80岁,平均(63.4±4.8)岁,病程14d~3个月。两组年龄、性别构成比、病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予氯吡格雷(波立维,杭州赛诺菲圣德堡民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H20056410) 75mg每晚1次,口服;对照组给予注射用丹参粉针(哈药集团中药二厂生产,批准文号:Z10970093,产品批号:080526) 40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滴,每天1次,两组均2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观察其临床症状,测定血脂、血糖、肝功、肾功、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1.3 疗效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3],痊愈:患者全部症状消失,体格检查无异常表现;显效:患者80%以上症状消失或发作频率明显降低;有效:患者50%以上症状消失或发作频率降低;无效: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或恶化。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例,%)

注:观察组痊愈、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2 血流变学指标变化,见表2。

2组治疗前血流变学指标间没有差异,P>0.05。治疗后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各指标下降程度均高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2例牙龈出血,对照组用药过程中无明显不适。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出血、药物过敏等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3 讨论

慢性脑供血不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增加脑卒中的发生率,最终导致持久或进展性认知及神经功能障碍。目前研究认为,慢性脑供血不足能够引起能量代谢障碍、葡萄糖利用减少、蛋白质合成异常、神经递质改变、脑白质损害和神经元缺失等,进而导致脑功能损害。

氯吡格雷是一种新型噻吩吡啶类衍生物,是药物前体,只有通过代谢,氧化水解成具有药理活性的硫醇衍生物,该活性代谢产物不可逆地与血小板腺苷二磷酸(Adenosine diphosphate, ADP)受体P2Y12结合,最终抑制纤维蛋白原受体GPⅡb/Ⅲa活化,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4,5]。服用氯吡格雷2h后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其效果呈剂量依靠性,服药5h对血小板的抑制作用最强,并持续24h。每日服用75mg,服用3~7d后,血药浓度达到抗血小板聚集的稳定状态,出血时间延长[6]。一般在中止治疗后5d内血小板功能逐渐回到基线水平。本组资料研究发现,观察组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为97.5%,与对照组的77.5%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含量显著下降;对照组也有所改善,但各指标下降程度均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出血、药物过敏等不良反应,由此可见,氯吡格雷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Horvath S.The use of vinpocetine in chronic disorders caused by cerebral hypoperfusion[J].Ory Hetil, 2001, 142 (3) :383-389.

[2]张杰, 但栋梁.丁咯地尔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 (3) :158-159.

[3]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8:511.

[4]Small DS, Farid NA, Payne CD, et al.Effects of the proton pump inhibitor lansoprazole on the pharmacokinetic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prasugrel and clopidogrel[J].J Clin Pharmacol, 2008, 48 (4) :475-484.

[5]Savi P, Herbert JM.Clopidogrel and ticlopidine:P2Y12adenosine diphosphate-receptor antagonists for the prevention of atheroth-rombosis[J].Semin Thromb Hemost, 2005, 31 (2) :174-183.

临床供血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240例脑供血不足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120例和实验组120例。其中对照组中男47例, 女73例;年龄61~78岁, 平均年龄67岁;疾病病程20d~6年, 平均3年。脑供血不足原因包括:寰枢关节或颈关节错位引起者47例, 血流动力学障碍引起者33例, 血液黏稠度增加引起者21例, 微血栓引起者19例。脑供血不足病理分型:颈型32例, 神经根型21例, 脊髓型31例, 椎动脉型36例;中医辨证分型:气血亏虚者31例, 肝肾亏虚者32例, 肝阳上亢者28例, 淤血阻滞者29例。实验组中男48例, 女72例;年龄62~79岁, 平均年龄68岁;疾病病程22d~8年, 平均病程为3.2年。脑供血不足原因包括:寰枢关节或颈关节错位引起者48例, 血流动力学障碍引起者32例, 血液黏稠度增加引起者22例, 微血栓引起者18例。脑供血不足病理分型:颈型31例, 神经根型22例, 脊髓型30例, 椎动脉型37例;中医辨证分型:气血亏虚者31例, 肝肾亏虚者30例, 肝阳上亢者29例, 淤血阻滞者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原因、病理分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 患者多为脑循环障碍引起的临床症状, 如头晕、头痛、睡眠或记忆障碍等; (2) 有脑动脉硬化的症状、体征, 如眼底动脉硬化改变, 高血压或是可闻及颈动脉杂音; (3) 无脑部局灶型损害特征; (4) 影像学检查显示未见有器质性脑血管病变; (5) 脑血管造影或经颅多普勒检查显示有脑灌流动脉闭塞或狭窄变化; (6) 脑循环测定结果显示有脑血流的减低; (7) 患者年龄多在60岁以上; (8) 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上述症状。

1.3 治疗方法

根据组别不同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在去除病因治疗的基础上仅给予西比灵 (10mg/d, 每晚1次) 、肠溶阿司匹林 (100mg/d, 1次/d) ;而实验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 气血亏虚者选用归脾汤进行治疗, 肝肾亏虚者选用左归丸进行治疗, 肝阳上亢者选用天麻钩藤饮进行治疗, 淤血阻滞者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进行治疗。

1.4 观察指标

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后临床有效率、血流动力改变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来观察应用西比灵联合中医辨证治疗方法治疗脑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

1.5 疗效判定

根据以下标准判定患者治疗效果, (1) 显效:患者头晕、头痛的临床症状和阳性体征消失, 同时患者治疗前、后血流速度降低或升高20cm/s以上; (2) 好转:患者头晕、头痛的临床症状有所好转, 同时患者治疗前、后血流速度降低或升高10cm/s以上; (3) 无效:患者头晕、头痛的临床症状未见好转, 甚至严重, 而阳性体征也未见消失, 同时患者治疗前、后血流速度降低或升高低于10cm/s。临床有效率为显效率加好转率。

1.6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输入Excel表格中, 选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选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有效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中显效者29例, 好转者23例, 无效者68例, 治疗有效率为43.33%;实验组患者中显效者53例, 好转者25例, 无效者42例, 治疗有效率为65.00%。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选用χ2检验进行比较, χ2值为11.3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全血黏度为 (5.85±1.14) mpas, 血浆黏度为 (1.99±0.24) mpas, 纤维蛋白原为 (4.37±1.29) g/L, 红细胞压积为 (0.51±0.16) %;治疗后全血黏度为 (5.79±1.06) mpas, 血浆黏度为 (1.87±0.21) mpas, 纤维蛋白原为 (4.11±1.19) g/L, 红细胞压积为 (0.48±0.13) %。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全血黏度为 (5.81±1.12) mpas, 血浆黏度为 (1.95±0.21) mpas, 纤维蛋白原为 (4.35±1.22) g/L, 红细胞压积为 (0.50±0.14) %;治疗后全血黏度为 (4.98±0.82) mpas, 血浆黏度为 (1.71±0.19) mpas, 纤维蛋白原为 (3.16±0.92) g/L, 红细胞压积为 (0.34±0.09)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流动力学改变选用t检验进行比较, t值分别为0.27、1.37、0.12、1.5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改变选用t检验进行比较, t值分别为6.62、6.19、6.92、9.7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均有所减低。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17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17%;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2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选用χ2检验进行比较, χ2值为12.8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脑供血不足患者多会出现神经功能失灵, 表现为突然的嘴歪、流涎、吐字不清;感觉功能障碍, 表现为面部及唇舌麻痹、一侧肢体异物感、一时性失明等;精神意识异常, 表现为整天昏昏沉沉, 严重者会出现性格的改变或是丧失意识。而脑供血不足在中医中属于头痛、眩晕、郁证范畴, 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眩晕、易怒、郁郁寡欢, 甚者出现心悸, 双手麻木、疼痛, 行走困难, 记忆力减弱等症状。对于脑供血不足患者治疗不及时常会导致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因此应提高临床对其重视程度[2]。目前临床上常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来治疗脑供血不足。因此本文为探讨联合应用西比灵和中医辨证疗法治疗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 特选取本院240例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不同治疗方法, 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其有效率和血流动力学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而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西比灵联合中医辨证治疗脑供血不足患者疗效确切,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西比灵和中医辨证疗法治疗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40例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不同治疗方法, 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临床有效率和血流动力学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而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西比灵联合中医辨证治疗脑供血不足患者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表明其疗效确切,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西比灵,中医辨证,脑供血不足,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余能伟, 杨友松.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的诊断和治疗[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4, 12 (6) :417-419.

临床供血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入选条件:所有病例VBI症状明确,均以眩晕为首发症状,均符合1996年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VBI诊断标准[3],均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确诊有椎基底动脉缺血,并行头CT或MRI检查排除责任病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眩晕。

1.2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VBI患者100例,合并有高血压33例,糖尿病25例,冠心病21例,颈椎病4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35~79岁,平均58.2岁。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38~78岁,平均59.7。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临床症状、病情原发疾病等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3 方法

治疗组给予长春西汀注射液(河南润弘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mg加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注射液250静滴,1次/d;对照组给予红花黄色素注射液100mg加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注射液250静滴,1次/d;2组均14d为1个疗程,观察疗效。所有入选病例根据基础疾病给予控制血压、血糖、降血脂、相应对症治疗。

1.4 疗效判定

(1)痊愈:眩晕及伴随症状、体征全部消失,TCD检查示椎基底动脉血流恢复至正常,正常生活和工作;(2)显效:眩晕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不伴旋转、晃动感,TCD检查示椎基底动脉供血较前明显改善,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3)有效:眩晕或头晕减轻,仅有轻微的旋转、晃动感,TCD检查示椎基底动脉供血有改善,但正常生活和工作受影响;(4)无效:眩晕和头昏沉等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TCD检查无明显改善(50%以下)。

1.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其中痊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其中痊愈率为68%。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病理基础[4,5]:椎动脉颈段(V1段)以近似90度起源于锁骨下动脉的第一段,被甲状颈干及前斜角肌中部遮盖,使椎动脉受压折曲,导致椎动脉系统缺血症状;椎动脉椎间隙段(V2段)因多种因素受到激惹,引起前庭功能障碍症状;椎动脉寰椎段(V3段)呈锐角向后行;椎动脉颅内段(V4段)管径细小且走行弯曲,血流缓慢导致前庭蜗神经功能障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常见病因为:(1)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发生粥样硬化而变窄,管壁弹性减低;(2)颈椎骨源性压迫椎动脉致管腔变窄,颈交感神经受刺激引起椎基底动脉痉挛;(3)血液黏稠度及粘滞性增高,血流缓慢,再加上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血流阻力增加,呈高凝状态或微血栓形成状态,使脑部的供血供氧明显缺乏[6],从而引起脑干、小脑、枕叶和颞叶后下部等灌流区缺血缺氧而发病。因此,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液循环,防治血管痉挛和降低血液高凝状态、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代谢及保护神经细胞等方面。

长春西汀是从小蔓长春花中提取的天然药物,属吲哚类生物碱,具有高脂溶性,易透过血脑屏障,是一种改善脑循环和脑代谢促进剂。药理作用机制如下:(1)选择性[7]抑制脑磷酸二酯酶活性,舒张血管平滑肌,扩张脑血管,增加脑部特别是灰质和缺血区血液供应,不产生脑内盗血;(2)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和抗凝作用;(3)改善脑细胞能量代谢,促进脑组织对氧和葡萄糖的利用率,促进ATP的合成,减少乳酸的生成,改善脑缺血区能量代谢;(4)清除自由基,抑制过氧化脂质的生成;阻滞Na+和Ca2+通道,防止细胞内Ca2+超载;抑制谷氨酸释放,防止兴奋性毒性损害,起到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减轻缺血缺氧症状[8]。兼有改善脑微循环,选择性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血流变学性质,多途径脑保护的双重作用。

本文资料显示,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总有效率(96%)和对照组(84%)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临床观察证实,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阻止疾病的发生发展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长春西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住院的VBI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长春西汀注射液(河南润弘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mg加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注射液250静滴,1次/d,疗程14天;对照组给予红花黄色素注射液100mg加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注射液250静滴,1次/d,疗程14天。一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4%),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长春西汀,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参考文献

[1]张守浩,陈婕,朱文炳.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医学,2003,10(5):780-781.

[2]陆相萍.血塞通联合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2):52-53.

[3]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4]柴尔青,侯一平,王建祯.椎动脉解剖学特点与临床疾病的关系[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0):38-40.

[5]陈连壁,柴强,赵爱萍,等.葛根素对犬大脑血流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1995,20(9):1230-1231.

[6]王伟,贾建平,任剑锋.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4,21(2):171.

[7]Vas A,Shchukin VD.Functional neuroimaging in multiple sclerosis with radiorabelled glia markers:preliminari comparative PET st udies with[11C]vinpocetineand[11C]PK11195in patients[J].J Neurol Sci,2008,264(1/2):9-17.

临床供血 第9篇

1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心血管科病房及心血管专科门诊, 符合WHO推荐VBI诊断标准[1]。9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 治疗组45例, 其中男24例, 女21例;年龄48~77岁, 平均55.1岁;合并高血压病15例, 糖尿病10例, 高脂血症12例。对照组45例, 其中男23例, 女22例:年龄47~76岁, 平均54.8岁;合并高血压病14例, 糖尿病11例, 高脂血症13例, 两组病例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2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口服通脉丸 (深圳市中医院制剂室提供, 批号:80324, 组成:人参、当归、巴戟天、黄芪、葛根、川芎、三七) , 每次10g, 每日3次。3个月为1个疗程。

2.2 对照组

口服辛伐他汀 (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 每次1片 (20mg) , 每日1次;拜阿斯匹林 (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 , 每次1片 (100mg) , 每日1次。3个月为1个疗程, 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2.3 观察项目

临床症状:眩晕、耳鸣、头痛、肢体麻木;TCD、血流变、血脂;肝肾功能、电解质、三大常规。

2.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经SPSS15.0统计软件处理, 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

3结果

3.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

见表1。

本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 **P<0.01;与对照组疗后比较△P<0.05

3.2 两组TCD变化

见表2。

本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 **P<0.01;疗后组间比较△P<0.05 (下同)

3.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

见表3。

3.4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

见表4。

3.5 副作用

治疗前后两组病人测定肝肾功能、电解质和三大常规, 结果均未发现有异常变化。

4讨论

VBI是指椎-基底动脉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形态、功能异常造成一过性供血不足, 导致相应供血区突然出现神经功能紊乱。目前认为VBI主要病因是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狭窄, 其次是由于动脉痉挛及微栓子栓塞所致。有学者通过SPECT研究证实[2]有52.9%~83.3%的患者缓解期椎-基底动脉供血区即存在rCBF减低区, 说明在无临床症状时大脑即有潜在缺血区, 当这种潜在缺血区因血流动力学改变等作用, 使脑血流减少至功能阈值以下则引起发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早期很少形成梗死, 但反复发作最终也能形成脑干、小脑或枕叶梗死, 长期遗留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因此尽快终止椎-基层动脉供血不足的发作, 对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VBI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 如何防治VBI, 改善中老年人生活质量, 是医务工作者必须迫切攻克的课题。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证明, 使用抗血小板集聚、抗凝、降黏、调脂药等对防治VBI取得肯定的疗效, 但存在着药物副作用。中医中药对防治VBl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

VBI属中医“眩晕”范畴, 病位在脑, 与肝、脾、肾脏相关, 病性为本虚标实, 本虚为气血阴阳不足, 标实为风、火、痰、瘀, 痰瘀阻络, 阻碍清阳上升, 血脉不畅, 脑失所养, 而发本病。虚和瘀贯穿本病始终, 故宜以补虚通络、活血化瘀为治则。通脉丸方中巴戟天、人参、黄芪温阳扶正;当归、葛根、川芎、田七活血化瘀, 诸药合而用, 共奏温阳补虚扶正, 活血化瘀通脉之功效。

本临床观察表明, 通脉丸能够明显缓解VBI患者眩晕、耳鸣、头痛、肢体麻木等临床症状, 改善TCD、血流变、血脂等指标。提示通脉丸能逆转VBI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抑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VBI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通脉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 的疗效。方法:90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45例, 口服通脉丸;对照组45例, 口服拜阿司匹林、辛伐他汀, 2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 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观察服药前后2组症状、脑血管多普勒超声血流图 (TCD) 、血流变和血脂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症状、TCD、血流变、血脂指标均改善, 与对照组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0.05) 。结论:通脉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明显, 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医药疗法,@通脉丸/治疗应用,人类

参考文献

[1] WHO.Special report from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troke, 1989, 10:1408.

供血犬的春天 第10篇

来自兽医的维护

就如一些专业的兽医所说那样,“养狗需要的是爱心,而做兽医却需要良心。”作为供血犬每天都要面对的工作伙伴,动物医疗工作者门必须有所担当地对供血犬的健康和生命承担责任,也必须充满爱心地与它们共事。

首先从挑选犬种上,兽医们就应该去挑选那些适合于供血的大型犬,因为只有大型犬的身体才足够强大承担抽血的工作。接下来,还需要对这些供血犬进行严格的免疫、驱虫杜蚤、保证它们没有皮肤病和其他传染病,为它们每次的身体检查作好记录。必须让它们处于生命的轻壮年时期之时来承担输血给同伴的责任。

供血犬们都应当受到严格的保护,兽医们需要保证它们每两个月供血不超过他们血液总量的20%。作为供血犬,它们有足够的生活空间,足够的饮食,足够的兽医对动物的爱。

供血的目的是为了救助同类

需要知道的是,供血犬们只能提供改那些生命之光危在旦夕的同伴。也就是说,受血犬一定是那些需要输血的犬们。当它们的生命受到疾病的威胁,或者严重失血、贫血,者需要高滴度抗体控制吞噬生命的病毒性疾病之时,又或者是那些需要纤维蛋白帮助止血的犬,只有当这些情况出现的时候,供血犬才会向它们提供自己身体的血液。

而一些狗的主人为了自己的狗更强壮想要从供血狗身上输入血液,这样的行为是应该得到兽医们的拒绝的。

输血过程需规范

临床供血 第1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月—2010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VBI患者120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560例, 其中男297例, 女263例, 年龄57~87岁, 平均年龄63岁;对照组640例, 其中男345例, 女295例, 年龄54~86岁, 平均年龄62岁。所有病例均有VBI的症状, 并经经颅多普勒 (TCD) 检查证实、颅脑CT或MRI检查排除急性脑卒中。治疗组中320例, 对照组中352例经颈部X线检查合并颈椎病变。两组平均年龄、性别及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的基本治疗方法相同, 均给予尼莫地平、阿司匹林、他汀类降血脂药及活血化瘀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白芍30g、木瓜12g、鸡血藤15g、威灵佩仙15g、甘草12g、葛根12g, 水煎服, 1剂/d, 早晚分服, 疗程15d。

1.3 疗效评定标准

依据患者症状、体征及TCD变化来判定疗效。 (1) 痊愈:症状、体征消失、TCD恢复正常; (2) 好转:症状、体征减轻、TCD改善50%以上。 (3) 无效:症状、体征无变化或加重、TCD改善50%以下。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有效率为91.6%,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出现恶心、呕吐37例, 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21例, 经对症处理症状缓解。

3 讨论

VBI发病原因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以椎-基底动脉受机械性压迫或颈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引起椎动脉痉挛, 造成管腔狭窄, 当狭窄>80%则出现脑血流的降低。临床研究表明, 当局部脑血流量降至15ml/l00mg/min时, 体感诱发电位消失, 但细胞外K+活性无改变;此时的神经元损害是可逆的。局部脑血流量降至6ml/100mg/min时, 细胞外K+活性突然增高, 这时的结构损害是不可逆的。因此VBI临床上早期治疗具有很大必要性和重要性[1]。

尼莫地平为1, 4-二氢吡啶类钙通道拮抗剂, 具有强烈的扩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循环及保进脑细胞恢复的作用, 尤其对缺血性脑血管痉挛的作用突出。能抑制和解除各种血管活性物质和血液或血液分解物引起的血管收缩。可抑制织胺释放, 产生持久抗变态反应作用[2]。同时因其不良反应少在脑血管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他汀类降血脂药物的降血脂等作用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有重要作用。

中医认为, VBI性眩晕属中医“眩晕”范畴, 古代医家曾有“无痰不作眩”、“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等经典理论。眩晕的发病与体质、环境、饮食、劳倦等因素有关。本病多以气、血、阴、阳为本, 以风、火、痰、瘀为标, 发作时以实证表现为主, 缓解时则以虚证居多。年长体衰, 脏腑亏虚, 阴阳失调, 气血津液代谢紊乱, “痰浊”、“瘀血”留滞, 致清阳之气不得舒展, 不能上行于脑, 乃发眩晕。痰瘀均为津液代谢失常的病理产物, 痰瘀又可相互转化, 互为因果, 因此常宜化瘀、活血通络并用。白芍柔肝养血, 现代药理研究提示其具有扩血管的作用;木瓜具有缓急舒筋的作用;葛根有升津解痉作用, 它含有葛根素及葛根黄酮有扩张动脉血管、增加血流量的作用;鸡血藤有养血活血、祛瘀通络作用[3], 药理研究表明, 鸡血藤煎剂和醇提取物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压、抗心律失常等作用[4];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止痛、消骨哽, 为治风湿痹痛之要药, 徐小云等[5]用动物实验证实, 威灵仙大剂量组 (20%煎剂0.5ml) 给金黄地鼠灌胃, 能降低血清胆固醇的水平;甘草酸是甘草中最重要的有效成分之一, 具有降血脂与抗动脉粥样硬化, 改善脑细胞能量代谢, 减轻脑水肿, 促进脑功能恢复的作用[6]。理论与实践均表明, 中西医结合治疗VBI有利于中西药发挥协同作用而取得较好效果, 而且安全性高,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 I) 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VB I患者120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煎服, 疗程15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VB I有利于中西药发挥协同作用而取得较好效果, 而且安全性高,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参考文献

[1]许艳玲.盐酸川芎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92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4, 11 (1) :20.

[2]周自永, 王世祥.新编常用药物手册[M].3版.北京:金盾出版社, 1998:165-166.

[3]王维权.白芍木瓜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J].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2, 5 (9) :20.

[4]江涛, 唐春平, 李娟好, 等.鸡血藤对大鼠主动脉环收缩反应的影响[J].广东学院学报, 1996, 12 (1) :33.

[5]徐小云, 王云霞, 李智勇.威灵仙化学成分和药理学研究进展[J].现代中医药, 2003, 4:67.

上一篇:水利投资下农业经济下一篇: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