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与密度范文

2024-05-18

质量与密度范文(精选12篇)

质量与密度 第1篇

1 材料与方法

选取了福鼎大白茶品种, 于2007的2月开始进行播种, 试验地的面积为1334m2, 采取了5种不同的种植密度进行种植, 行距为150cm, 分别种植1行A1, 大约每丛模式为150cm×30 cm×15 cm×2株, 2行A2模式为150cm×30cm×30cm×15cm×2株, 3行A3模式为150cm×30cm×30cm×30cm×15cm×2株, 另外的行距150cm种植1行B1和2行B2, 模式分别为150cm×30cm×15cm×2株以及150cm×30cm×30cm×15cm×2株, 最后的行距150cm只种植1行C1模式为150cm×30cm×15cm×2株。茶树之间的间距为30cm, 6种不同的种植密度, 667m2株树达到了5026株、7039株、9027株、6036株、4024株。各个区域的土壤条件是一致的, 并且试验期间修剪、采摘以及水肥管理条件均相同。在这一试验过程中, 针对不同的种植密度树冠覆盖度、茶芽密度、叶面积指数、根系的分布、芽叶组成、温度变化、鲜叶产量等进行观察和记载, 并且做出细致化的分析研究。

2 分析结果

2.1 茶树冠覆盖度以及茶芽的密度变化

不同的密植茶园, 茶树在幼龄阶段植株的个体形态大多是相同的, 无论从单条还是多条的角度来说, 基本上呈现的是互不干扰的一种状态, 但是伴随着茶树树龄的增长, 多条植的植株地上部分枝和地下部分的根系是不同的, 会出现相互交叉的现象;同时树冠的覆盖度多条植的会明显的比单条植的大。

从表1可以发现, A2和A3之间的差异性并不是很大, A3、A1、B1相比较而言, 树龄在2~6年的时候是非常明显的, A1和B1在幼年时期的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以后逐渐趋于接近。故能明显发现, 6年生的A1和A2已经接近了封行的状态, B1本来行距较窄, 同样接近封行。从B2和B1的状态相差无几。

从观察的角度进行分析, 在茶树幼龄阶段, 单位面积内茶芽密度和种植密度呈现正比例, 且伴随着树龄的增长, 种植密度的茶芽密度会趋于一致。从表2可以看出, 在茶树年龄到达4年之后, 不会因为增加物种的种植密度促进茶芽密度的增加, 因为它隶属于同一个采摘点上, 茶芽的数量和茶树的分枝习惯以及修剪有着直接性的关系, 它同邻近的茶树分支不会发生任何关系。

2.2 不同种植密度光照分析

从光照的角度进行分析, 发现A2和A3都是从树冠面向下大约15cm, 保持50%的自然阳光;在垂直35cm的地方阳光照射度明显降低, 光照强度为自然光照的15%。种植密度越大阳光的照射度就变得越低, 其中上午和下午最为突出, 这主要是因为密度太大, 各个行间树冠的连接紧闭而造成的。从树冠内的光量进行分析, A2和A3相比较而言, A2要好于A3, 从A1的角度进行分析, A1树与阳光能够通过直射到树冠的内部, 使得整个树都笼罩在阳光当中。而B1、B2、C1的光照度更是比A1、A2、A3的光照度好。

2.3 不同种植密度芽叶组成和产量的变化

茶树在2年时产出的茶叶比重在70%~75%之间, A2和A3明显能够高于A1和B1;当茶树年龄达到6年时, 茶树的生产值就下降到40%~60%, 在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和正常茶叶所占据的比例来说, 幼龄茶树明显会高于成龄的茶树。

从表3明显看出, 茶树在2年生长阶段, 茶树的产量A1、B1、C1呈现先低状态, A2、B2的产量明显比A1、B1、C1高, A3的产量是整体产量中最高的。但是到了茶树成龄阶段, 茶树产量呈现基本稳定状态。

表4分别从树龄2年、4年、6年描述了不同种植密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从表中能明显看出, A1、B1、C1在幼年期间因为单位面积内植株数相对较少, 并且叶片总量也在减少, 所以叶面指数出现了较低的状态;同样, A2、B2也因为单位面积内植株数相对较少, 叶片总量呈现减少的状态, 叶面指数不高。A3在幼年期间因为单位面积内植株数相对校对, 茶树的产量很高。但是随着茶树树龄的增加, 茶树从幼龄期转向了成龄期阶段, 并且在不断的扩大, 叶量不断的增加, 叶面积指数持续上升。A3因为在茶树幼龄阶段叶面积指数较高, 但是到了成年龄之后其叶面积的数量和A1、B1、A2、B2、C1几乎相差距离不大。

本写作材料所选取的内容是参照2007年我国云南的种植茶树报告而进行的, 从2007年开始进行种植, 于2009年、2011年、2013年进行开采。从以上表格以及生产的趋势来看, 在进行开采之后, A1、B1、C1开采2年的产量最低。从这6年的产量来看, 每年的产量的增长幅度在30%左右, 到了2013年才降低了10%。A2、B2从2009年进行开采, 刚开始开采产量非常高, 每年产量的增加幅度在15%左右, 在以后增加的过程中产量明显降低, 到了2013年的时候基本处于平稳的状态。A3在2009年开采时产量是最高的, 每年茶树的产量都呈现匀速增长的状态;B1在2009年开采时产量不是很高, 但在以后每年开采的过程中都持续增长的状态, 平均每年增长到30%, 到了2013年的时候仍然呈现持续增长的状态;B2同A2的状况相差的不是很多, 几乎呈现类似的情况。2013年以后, A1、B1、C1、B2、A2仍然呈现持续增长的状态, 持续的增长百分比和A3的百分比相同。

从以上内容可以充分表明茶树在不同种植密度其茶树的产量是不同的, 伴随着茶树年龄的增加, 茶树种植密度高的产量会逐渐呈现增长的趋势, 密度越大产量就越高。同时因为茶树在幼龄阶段覆盖度会出现扩大的情况, 导致生产芽的面积越来越大, 这是种植密度较大的茶园在产量上的一大优势。单条种植较稀的茶园, 叶面积的指数较低, 相反, 密度较高的地方, 叶面积指数会相对较高。同时伴随着树龄的增加, 叶面积指数会逐渐接近丰产型的茶园, 这是密度种植高产的主要因素。茶树到了后期成长阶段, 种植密度高的茶树会因为阳光吸收不足产量下降, 但是较稀薄的茶园会因为阳光吸收的较好增加茶树的质量, 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茶树的种植产量。

3 结语

从以上试验的情况来看, 密度较高的茶园, 单位面积产量高的优势是在进行投产之后的前7年, 但是从茶树的成年之后的第8年开始, 无论种植密度较高还是种植密度较低, 单位面积产量会趋于一个平均发展的模式。所以说, 采用150cm的单行种植还是采用150cm双行或者是3行种植, 在茶树成龄之后都会呈现一样的趋势, 不出现密度大产量高的优势。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 单行的茶树种植无论是在幼龄阶段还是成年阶段, 茶叶质量都要优于密度大的。无论从质量还是产量的角度来说, 单行种植优越于高密度种植。

参考文献

质量与密度教学反思 第2篇

复习课不仅仅是一个教学活动,更是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提高教学效益的关键,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好机会。如果只是罗列知识要点,再附上对应习题,看上去似乎很美,其实又是给学生端上一盘“炒冷饭”。复习课的目的在于梳理知识,促使学生清晰地建立知识网络,达到了对旧知的巩固与运用,又兼顾了学生的自我认识与探索,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水平,要有个别指导和面向全体。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互不认识的师生群体,首先就是“暖场”,必须在开场的1分钟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拉近师生的距离。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用“应节”开端,并用“故事”作为主线贯穿于整节课中。上这节课时,恰好是圣诞节前一日,我在课件设计上设置播放一首与圣诞节有关的音乐,让学生猜歌曲的名字,“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我们省骨干班的老师们将和同学共同渡过,欢迎大家的到来!”(鼓掌)学生鼓掌虽然很热烈,但是节奏感不强,于是我示范了“××,×××”的节奏鼓掌方式,并让学生集体试一试,在课上对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同学也互相以这种方式进行鼓励。(课后,同组的学员们还是挺欣赏的,说是“江式鼓掌法”。)

从“圣诞老人”引出另一个“老人”——阿基米德,用“阿基米德与王冠”的故事作为主线,用一个大部分学生不知道的故事,以新带旧,将密度的测量相关知识合理插入。运用类似玩游戏升级的方式,设计“准备版”、“测试版”、“预览版”“正式版”。

“准备版”(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天平和量筒的使用、密度的测量原理,让学生回忆章节中的所有概念及其含义,重新感知概念,然后梳理概念,根据这些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构建知识结构图。

“测试版”(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几种类型物体的体积测量方法、测量小石块的密度,让学生根据这些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行质疑、练习,完成对概念的简单运用,加深对概念的联系与区别的理解。在学生基本把握旧知后,为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就所学知识或相关生活实际提出质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是学习的根本目的,特别是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把所学知识进行运用。

“预览版”(思维拓展,创新应用):多方案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训练题,综合本节中的难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同时在检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特别是开放性题目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选取与实际联系紧密、趣味性强、突出重难点的习题供学生练习,举一反三,以一道题引发多个问题,或由一个知识点引申到相关的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正式版”——留给学生的悬念。

复习课的意义不是机械的巩固记忆,而是理解之中促记忆,讲解中促提高,交流中得升华。我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旧知识当新问题来思考,大胆放手,把课堂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做,让学生当老师,让学生有想法、有说法、有做法。

面对一个新的班集体,对学生的学力没有很好的把握,因此在教学设计和学案设计上都留了余地,课堂的40分钟比较紧张,因此在课上我把部分训练做了机动处理。

质量与密度教学反思

《质量和密度》这一章是力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章,在这一章里学生要掌握的内容也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学生在这一章里要掌握质量和密度的概念,要学会使用天平和量筒这两种仪器测密度的原理和方法,要能比较灵活地运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本章内容的特点是定量的测量性实验较多和定量的计算较多,对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

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以扎实的基础知识为根基的。只有让学生真正掌握、理解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才能全面提高能力。教师在传授本章知识的教学活动中,要使学生真正懂得质量和密度的概念,真正掌握用天平、量筒测密度的实验原理和方法。在教给学生运用密度公式解决问题时,教师更应注重物理思想、物理过程的传授,使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的能力。

针对以上特点我在教学设计上对本章复习采用了3课时的复习思路。第一课时复习基础知识,主要让学生识记并理解相关的定义、公式、单位;理解相关的物理量;理解测密度所用的仪器、方法、原理等。第二课时重点训练密度的相关测量,以及进行适当的拓展,补充“溢杯法”的相关知识(由于测量密度在中考中是一重点内容,故拿出一节课进行复习)。第三节重点复习密度的有关计算,并进行分类总结。上玩着节课后,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应该做到。

第一:在上课特别是复习课时应该抓住重点、难点;寻找突破点。争取让每一个学生在这节课上都有收获。通过上课我认为复习课很可能上成新授课或习题课。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上课开始就给学生明确的复习目标,让学生明白这节课应该复习什么;应该掌握什么;怎样做。后由学生讨论自学,然后教师训练,训练后学生订正,然后当堂作业,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让每一个学生都向考试一样紧张。我认为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动起来,这样就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在这节课上我采用了这一模式,但没有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效果不是很好。

第二:因为我所教的学生基础较差,所以我在复习时非常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根据以前我上课的经验也是在上课时往往眼高手低,学生掌握的不够扎实。所以今年我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训练。但这样一来课堂上的训练量就显得有点少。总的来说我感觉这一节课上的并不是十分成功,因为我对学生的学情不是十分了解,设计的题目通过上课来看并不是十分理想,主要是题目的难度不够。再就是因为设计思路不是十分清晰只是想尽力的囊括这一章的所有内容,所以分析相关知识点的深度、广度都不够。相关题目的拓展也不够。

质量与密度 第3篇

摘 要 目的:探究合理种植密度的烤烟结构,为指导大田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方法: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烤烟品种龙江911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24 990、21 270、18 855、16 665 株/hm2)对烟株的农艺性状、株/hm2、叶面积系数、产质量及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适当地降低种植密度,在16 665株/hm2增长的速率最快;单叶质量、上等烟率、均价和667 m2产值相对较高,但产量逐渐降低;叶面积系数逐渐升高;烟碱含量升高,氮含量增加,中部叶钾含量降低。结论:适当地降低种植密度可提高烤烟叶片的增长、单叶质量和叶面积,但种植密度过低会降低烤烟的产质量。

关键词 种植密度;光和特性;产质量;叶面积系数

中图分类号:S57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9-0-03

种植密度是烤烟的产质量影响的重要因素,密度小有利于烟株个体发展,但每公顷栽烟株数的减少将导致单产量下降,会导致内在化学成分不协调。反之,密度过大则会影响烟株个体长势较弱。所以,只有合理的种植密度,才可以确保大田烟株群体旺、个体壮,使个体与群体均得到协调发展,实现最好的经济效益[1-2]。烤烟是叶用经济作物,密度和留叶数是构成烤烟产量和质量的两大主要因素[3],种植密度决定着作物的有效叶面积、影响群体光合效能和田间微气象的主要因素之一[4]。长期以来,国内外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针对种植密度和烟草光合特性的相关研究[5],但在东北地区针对龙江特色烟叶品种不同种植密度下烤烟光合生理指标、农艺性状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变化及叶面积系数的相关研究还鲜见报道。为此,笔者开展该研究,旨在探索合理的烤烟群体结构设计,为龙江911烤烟的生产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的概况

试验于2014年在牡丹江烟草科学研究所的试验场。该地区属第二积温带,无霜期130~140 d,≥10 ℃活动积温2 600~2 900 ℃,土壤质地为黏壤土,土壤类型为河淤土,土壤的养分状况为:有机质2.10%,碱解氮98.00 mg/kg,速效磷100.37 mg/kg,速效钾278.64 mg/kg,前茬作物为小麦,秋翻秋起垄。

1.2 试验设计

供试烤烟品种龙江911。试验设4个处理,行距100 cm,M1处理,株距40 cm,密度24 990株/hm2;M2处理,株距47 cm,密度21 270株/hm2;M3处理,株距53 cm,密度18 855株/hm2;M4处理,株距60 cm,密度16 665株/hm2。小区试验按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行长7 m,每小区10行,每小区70 m2,共计用地1006.67 m2。

1.3 测定内容及方法

1.3.1 农艺性状

于6-8月间,每小区选取长势均匀一致有代表性的烟株3株,测定团棵期的株高、着生叶数;下部叶采收前茎粗、留叶数、从下往上数第3叶片的长宽;中部叶采收前的株高、从上往下数第9叶片的长宽;上部叶采收前从上往下数第3叶片的长宽。

1.3.2 叶面积系数

于8月12日和8月13日,选择早晨、傍晚时段或阴天,采用冠层分析仪,每小区4垄,探头离地面约10 cm,按之字形路线来测定叶面积系数。

1.3.3 烤后烟叶主要经济性状记载

依照烤烟国标GB 2635-92按小区分级测产记值,包括单叶质量、667 m2产量、667 m2产值、均价、上等烟率、中上等烟率和橘色烟率等。

1.3.4 化学成分分析

取烤后上、中、下部烟叶样品,烟叶等级为X2L、C2F、B2F,测定的化学成分包括总糖、还原糖、烟碱、总氮、钾离子、氯离子、淀粉。

1.3.5 统计方法

采用 Excel 2004和SPSS 16.0进行数据分析。对数据做F检验,采用Duncan法做差异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植密度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调查了不同种植密度烟株的农艺性状见表1,结果表明,移栽烟株(M1)的茎围最粗为8.95 cm,比M3高了10.49%。(M4)叶片最多,烟株(M4)的株高最大为30.89 cm,比M1,M3分别高了9.5%,7.3%,但各处理间烟苗农艺性状相差不大,叶数和叶片大小的差异不显著。

2.2 烤烟的叶面积系数

图1为烤烟的叶面积系数,8月12日测得的烤烟以M4处理的叶面积系数最大,分别比M1、M2、M3处理高11.86%,2.82%,7.5%,其次是M2处理;8月27日测得的烤烟M2处理的叶面积系数最大,其次是M1处理,M4处理最小,M2处理较M4处理高17.28%,比M1处理高4.8%;8月30日测得的烤烟M2叶面积系数最大,分别比M1、M3、M4高了11.45%、12.80%、3.4%。

2.3 烤后烟叶的主要经济性状

记载了烤后烟叶的主要经济性状,结果如表3。M3烤后烟叶的上等烟率、均价和667 m2产值相对较高,分别为45.51%、21.75元/kg和4 064元/667 m2。橘色烟率M4最高,为41.28%,比最低的M1高了84.7%。烤烟M4单叶质量最高,为8.79g,M1的667 m2产量最高,为195.64kg/667 m2,M1上等烟率最低,为23.97%,比M3低了47.33%。上中等烟率M3最高,比M1高了5.23%。

2.4 不同种植密度烤后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

测定不同种植密度烤后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结果如表4,综合三个部位烟叶化学成分含量来看,随着种植密度的改变,烟碱含量升高,氮含量增加,钾的含量升高,还原糖、总糖含量均以M3较高,M2较低。不同种植密度的烤烟之间,M1烟叶的烟碱含量过低,导致糖碱比过高,严重影响了化学成分协调性。M3和M4下部叶的烟碱含量、钾氯比适宜,还原糖含量、钾含量、糖碱比、氮碱比较适宜,化学成分较协调。

3 结论与讨论

3.1 农艺性状

不同种植密度对烤烟烟叶片叶长叶宽有影响,据研究表明烤烟叶片叶长叶宽随种植密度的降低而升高。

3.2 叶面积系数

叶面积系数是衡量群体结构的一个重要指标。本实验中随着种植密度的降低,叶面积系数先升高后降低,M2处理叶面积系数较高,M4处理相对较低,说明种植密度降低也会影响叶面积系数的大小。

3.3 烤烟叶片产质量

在烤烟产质量方面,单叶质量是构成产量的因素之一,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与烟叶质量高低有关。大多数认为当叶片质量增加,产量提高,质量也有提高。对经济状况分析后,可以看出,单叶质量大的情况下,均价反而降低,因此,种植密度降低单叶质量增加,但质量不呈比例地增加。所以合理的种植密度,才可以保证较高的产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国顺.烟草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张健华,阳 波,冯 松.烟草栽植密度和方式[J].重庆烟草,2006(11):5-8.

[3]赵铭钦,刘金霞,刘国顺,等.不同成垄方式与分次施钾对烤烟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7(4):56-59.

[4]党永华,吴金娥,杨凯,等.密度和施肥水平对超甜玉米/双元6000产量及群体指标与生态因子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1,33(1):13-17

[5]张广富,赵铭钦,王东,等.不同种植密度烤烟净光合速率与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J].中国烟草学报,2011,17(1):54-57.

人口密度、产业结构与城镇化质量 第4篇

关键词:人口密度,产业结构,城镇化质量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指出, 自1978年改革开放到2013年, 中国城镇化率从17.9%增至53.7%, 年均增速为1.02%, 但城镇空间分布与规模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的出现, 使得新型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不匹配, 城镇化质量的提升成为当务之急。2013年3月, 《中国经济周刊》和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联合发布的《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认为, 城镇化除了重点实现人口城镇化以外, 还须突出空间、土地、经济、产业以及生活质量的城镇化。城镇化应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就业能力等相匹配。

城镇化的最显著特征是农业人口市民化带来的城市人口密度的变化, 以及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之间的结构水平随之出现调整, 亦即产业结构的变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不仅需要对人口分布、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影响进行评估, 而且还需考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资源环境约束问题。因此, 新型城镇化是在多重约束下推进的, 其质量提升依赖于要素流动、资源供求和环境治理的协同发展, 反映在经济与环境指标上, 城镇化质量通常体现在收入差距和碳排放等方面。陈明 (2012) 从内涵、研究对象、评价模型等方面对城镇化质量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 认为对劳动力资源的“二次开发”和农民工市民化能力的提高是解决城镇化引致的深层次矛盾的基础。徐林、曹红华 (2014) 认为新型城镇化更应当注重城市生态的可持续性、宜居性等, 并提出“星系模型”, 构建了一整套评价体系, 实现了新型城镇化相关概念的关联分析和可操作性。

在相关文献中, 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收入差距成为国内学者重点研究的领域之一。刑春冰 (2008) 基于2005年人口普查数据研究了农民工和城镇职工的收入差距原因, 认为两者的教育水平是最主要的因素。温兴祥 (2014) 基于2008年城乡劳动力流动数据, 采用无条件分位数回归和RIF回归分解方法研究了外来居民和本地城市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影响因素, 结果发现:在整个收入分布上, 两者的差距一直存在, 且随着收入的增加逐步扩大;人力资本与行业分布的差异是导致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

学术界刻画城市环境一般使用城市碳排放的总量指标———“碳足迹”, 其包括企业机构、产品或者个人通过交通运输、生产消费及各类的生产过程所引起的温室气体的总和。在研究城镇化质量影响因素的国内外文献中, 通过核算碳足迹来量化城市环境的方法被广泛采用 (罗运阔等, 2010;张兵等, 2011)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认为, 居住在人口密集城市的家庭碳足迹远小于全美的平均值, 意味着提高人口密度并不能有效降低碳排放①。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 陆铭 (2014) 认为重点关注的是要不要限制大城市的发展, 是就地城镇化还是促进人口进入大城市?其观点是中国的大城市人口规模还将进一步提高, 需着力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在人口密度与城市环境治理的研究方面, 国内外学者主要关注的是人口密度和碳排放的关系。Norman等 (2006) 和Ishii等 (2010) 的研究结论认为, 城市密度对碳排放的影响呈现“U”型, 中等密度能够最大限度地利于碳减排。柴志贤 (2013) 基于1999-2008年中国30个省会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了人口密度、发展水平等变量对人均碳排放的影响, 结果发现随着人口密度的上升, 人均碳排放先降后升, 而收入水平和人均碳排放的关系符合“环境库茨涅茨曲线”的“倒U型”特征。研究还发现上述变量的关系存在着区域差异, 因此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应区别对待。

通过以上文献分析可以看出, 现有文献具有以下的某种局限性:一是研究城镇化质量仅单独考虑了经济指标或环境指标;二是对于制度性因素分析不足;三是对于人口、产业的分析未能置于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下。区别于以往研究文献, 本文拟将城镇化质量界定为经济质量和环境质量两个方面, 前者指的是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 反映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后者指的是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反映城市生态环境水平。基于此, 本文以城市全年用电总量作为能源消耗的代表, 在资源环境的双重约束下, 探讨城镇化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着重研究人口密度、产业结构和能耗、市场化改革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 并基于研究结论提炼出推动城镇化质量提升的政策意涵。

二、模型设定、变量说明与描述统计

为探讨城镇化质量的影响因素, 本部分拟从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计量模型设定, 构造城镇化质量的衡量指标和变量说明, 并对变量间的相关性进行简单观测, 为实证研究奠定理论模型和数据基础。

(一) 模型设定

本文采用静态和动态面板估计方法对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城镇化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以此找出推动城镇化质量提升的政策工具。由于居民生活水平具有一定程度的“棘轮效应”, 我们将恩格尔系数影响因素回归方程设定为动态面板形式, 以考察其可能存在的滞后因变量的影响;而对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而言则不存在类似的滞后关系, 因此我们采用普通的面板回归模型。本文所需估计的具体计量模型设定如式 (1) 和式 (2) 所示:

其中, i表示省会标识, t表示年份;EC和greening分别是被解释变量, 即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用来衡量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城市生态环境, 代表城镇化质量;lndensity和structure是本文主要关注的解释变量, 分别代表城市市辖区人口密度和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其它控制变量包括:城市市辖区全社会全年用电总量, 代表能源消耗量 (lnenergy) ;市场化改革指数, 代表制度变量 (lnmarketization) 。σ和η分别表示对应回归方程的城际固定效应、ε和τ分别代表随机误差项。

(二) 变量说明

被解释变量: (1) 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表示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生活性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能够反映出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 从经济层面体现出城镇化的质量高低。恩格尔系数越大, 表明收入水平较低, 意味着该城市居民较为贫穷。本文的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的数据是根据《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中30个省会城市2001-2012年的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支出和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的数据计算得到, 其中2002年数据是2001年和2003年数据的加权平均数, 其余年份个别缺失数据是依据前后两年数据的加权平均而得。 (2) 城市市辖区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城市绿化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生态环境状况, 因此本文将其作为生态环境指标的代表, 数据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数据采集区间为2001-2012年。

解释变量: (1) 人口密度。随着城镇化的推进, 转移农民工市民化后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城市人口密度, 将会对城市的资源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压力, 因此将首当其冲地影响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质量。为突出大城市的典型性, 本文选取中国30个省会城市作为研究对象, 数据来源于《同花顺i Fin D金融数据库》, 单位是人/平方公里, 数据区间为2001-2012年。 (2) 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对于城市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采用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表示各城市产业结构变动状况, 数据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控制变量: (1) 能源消耗。在分析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时, 林伯强 (2003) 认为电力消费更能够准确衡量能源消费情况, 王火根、沈利生 (2007) 也采用此方法衡量了能源消费量, 故本文沿用这一做法, 将中国30个省会城市全年用电总量作为城市能源消耗的代表, 数据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单位换算为亿千瓦时; (2) 市场化指数。市场化改革有利于促进要素流动,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进而有利于提高城镇化质量。由于数据可得性及省会城市在全省的核心地位, 本文将各省市的市场化指数近似作为省会城市的市场化指数, 并将其视为影响城镇化质量的制度变量。其中, 2001-2010年数据直接取自樊纲、王小鲁和朱恒鹏主编的《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11年报告》, 2011-2012年市场化指数的数据则是依据前两年数据的移动加权平均近似得到。

(三)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根据上述指标构建和数据来源, 为便于回归结果的解释, 我们对绝对量指标进行了对数化处理, 并从均值、标准误、最小值和最大值等特征对研究数据进行了简单描述统计, 样本为2001-2012年中国30个省会城市, 共计360个样本的平衡面板数据。

(四) 城镇化质量与人口密度和产业结构的散点图

在进行实证研究之前, 有必要对核心变量的相关关系进行简单透视。我们分别画出了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与人口密度、产业结构的散点图 (参见图1 (a) 、图1 (b) 、图2 (a) 和图2 (b) ) 。从图1 (a) 的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与人口密度的散点图能够看出, 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大, 恩格尔系数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上升, 表明人口密度与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理, 从图1 (b) 可以看出, 随着第二产业比重的提高, 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上升, 意味着两者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从图2 (a) 可以看出人口密度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无明显的相关性;从图2 (b) 则可以看出, 随着第二产业比重的提高,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呈下降趋势, 这意味着两者存在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表明随着工业在产业结构中比重的上升, 工业发展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三、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根据本文关于城镇化质量的界定, 本部分将采用动态面板估计与静态面板估计两种方法分别对城镇化的经济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一) 动态面板系统GMM估计方法

由于非观测的城市区域固定效应或者存在联立的内生性等问题, 本文的主要解释变量———人口密度和产业结构很可能是内生的, 除此之外的诸如能源消费量、市场化指数等变量也有可能与被解释变量存在着联立内生性的问题。表2和表3给出了待估计模型的各变量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矩阵, 从中可以看出各个变量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相关性。Arellano和Bover (1995) 、Blundell和Bond (1998) 所提出的系统GMM方法, 可以克服模型 (1) 和模型 (2) 中解释变量的内生性问题, 能够获得解释变量的一致性估计结果。

(二) 恩格尔系数影响因素的动态面板系统GMM估计

为便于对动态面板估计方法进行对比, 我们还对计量模型 (1) 进行了混合OLS与固定效应的估计, 估计结果参见表4的第2列和第3列。由系统GMM估计结果的α1 (0.8015、0.7825) 恰好在混合OLS估计值 (0.8805) 与固定效应估计值 (0.6441) 的区间内。根据表4的动态面板系统GMM具体估计结果, 我们认为第5列的估计结果较为稳健, 我们将按照该回归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首先, 从系统GMM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当期城市市辖区人口密度提高10%, 会使得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提高2%, 意味着当期人口越密集的城市, 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水平将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这表明城市规模并非越大越好, 当城市人口超越了城市承载力, 将导致城镇化质量下降;上一期城市人口密度增大10%将导致恩格尔系数下降1.69%, 表明上期农民工流入城市, 将对当期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产生促进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城镇化进程使得农民工能够在短期获得比农村更高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可获得“规模报酬递增”的效应;但随着当期人口密度的增大, 可能由于人才、资源和房价的竞争性压力等原因, 导致部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导致“规模报酬递减”的效应。总体来看, 人口密度并非越大越好, 应当适度控制城市人口密度, 切实降低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 该结论印证了城市具有最优规模的结论 (王俊, 2014) 。

注:小括号内数字为P值。

注:小括号内数字为P值。

其次, 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与恩格尔系数呈现出正相关关系, 但是这种影响并不显著, 可能的原因在于欠发达城市的第二产业可能为经济增长和居民生活质量提高贡献较大, 而发达城市则是以第三产业为主, 恩格尔系数可能较低。因此, 各地区第二产业比重对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没有显著的影响。

最后, 控制变量方面, 能源消耗对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为负, 但是在统计上并不显著, 表明高能耗的发展方式并不能够提高城镇化质量;市场化改革对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影响同样不显著, 意味着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 对于促进人口和生产要素流动, 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提升城镇化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注:括号内的数值是标准差, ***、**和*分别表示相应系数在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三)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影响因素的静态面板估计

由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具有动态特征, 且研究对象为中国30个省会城市, 因此我们采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估计人口密度、产业结构等因素对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的影响, 所使用的是EVIEWS6.0软件。估计结果参见式 (3) , 括号内数字为相应估计系数的标准差。从式 (3) 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人口密度和产业结构对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均具有负向影响, 但这种影响并不显著;全社会用电总量对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具有正向影响, 意味着能耗越大, 城市越应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市场化改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显著为正, 表明省会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运行已初步显现效果。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文在资源环境双重约束的分析框架下, 将人口密度、产业结构、能源消耗、市场化改革等变量纳入城镇化质量的影响因素体系, 并将城镇化质量界定为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两个层面, 分别构建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变量作为城镇化质量衡量指标的回归方程, 对2001-2012中国30个省会城市的数面板据进行了实证检验, 研究结果表明: (1) 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具有棘轮效应。总体来看, 恩格尔系数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亦即食品支出在生活性消费支出中的比重逐年降低, 且城市人口密度与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呈现“U”型关系;上一期城市人口密度降低了本期恩格尔系数, 而本期人口密度则提高了恩格尔系数, 表明为达到理想的城镇化质量, 人口密度过小或过大都是不可取的, 适中的人口密度可使得城镇居民具有较高的生活水平。 (2) 产业结构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不显著, 表明不同地区的城镇化质量内生于该地区的产业结构, 主导产业的不同是引起居民生活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 (3) 市场化改革对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的影响显著为正, 显示出城市环保产业的市场机制运行已初见成效。

九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课件 第5篇

九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课件

考点一 质量及天平使用

1、质量: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____,它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__状__、__状态__、温度和__位置__的改变而改变。

2、单位:质量的国际主单位是__,此外常用单位还有__、__、__毫克(mg)__。实验室里用__天平__测物体的质量。

3、天平的使用:①放:天平放在__上,游码放在标尺____;②调: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③称:左“物”右“码”,并移游码,使横梁平衡;④读:m物=m砝码+m游码。

4、使用天平注意事项:①被测质量不能超过天平____;②加减砝码时用____夹取,不能将砝码弄湿、弄脏,__潮湿物品__和__化学药品__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盘中;③移动位置后,要重新调节天平平衡。

5、测量质量的特殊方法

(1)累积法:测微小物体的质量:m=m总m总为n个相同物体的总质量)。 n

(2)取样法:测巨大物体的质量:m=nm样(m样为样品的质量)。

(3)不等臂天平测质量:根据杠杆平衡原理:mm1·m2(m1、m2已知)。

①称量前,横梁不平衡的调节方法: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若指针右偏,则向左调节平衡螺母,反之,向右调。

②称量过程中横梁不平衡的调节方法:更换砝码,调节游码。

③读数时以游码左边所对刻度线为标准。

④添加砝码时从大到小的顺序添加

考点二 密度及其测量

6、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__质量__与它的__体积__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定义公式__=__。

7、单位:密度的国际主单位是__kg/m__,实验室常用单位是__g/cm__,二者的换算

333关系是__1_g/cm=10_kg/m__。

8、理解密度公式=m/V

(1)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不变,m与V成__正比__,即m1/m2=V1/V2;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的密度__一般不同__,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__属性__。

(2)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与体积V成__反比__,即V1/V2=2/1;

(3)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与质量m成__正比__,即m1/m2=1/2。

9、测体积:不规则较小固体和液体可以用__量筒(或量杯)__来测量体积。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__底部__相平。

10、测密度:原理:__=__,工具有__天平或秤__、__量筒或刻度尺__等,测固体物质的密度通常是先测物体质量后测体积,测液体的密度通常采用__剩余__法误差较小。

11、密度的可变性:密度在外界因素(如温度、状态、压强等)改变时将会发生改变。如氧气瓶中的氧气在使用过程中,瓶中氧气质量减小,体积不变,密度减小。

考点三 密度与社会生活

12、密度与温度: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一般物质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水在0~4 ℃时__反常膨胀__。

13、密度的应用:①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质量,m=__V__;②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体

m积,V=__m/__;③由公式= 求出密度,用来鉴别物质;④应用物质的密度的特性可V

以作为选择应用材料时的标准。

典型的密度计算问题:①质量不变,如水结冰,冰化水问题;②体积不变,如瓶子问题;③密度不变,如样品问题。以上三类问题都属于隐含条件问题,分类求解时,先求出这个隐含量,综合求解时,应用已知量和待求量表示这个隐含量,列出物理方程再求解。 易错易混

(1)调节天平平衡时,易忽略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易将物重与密度概念混淆,如大人比小孩重与水比油重不是一回事。

(3)由=误认为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有关。

(4)密度是物质的特性,误认为在任何情况下,物质的密度都是不变的。

(5)测物质的密度时,忽略了从减小误差的角度来设计实验。

考例精选

例1:(2014,无锡)某同学想用天平称量一块岩石的质量,实验前发现指针停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此时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直至天平平衡,称量时将岩石放入天平左端,当天平再次平衡后,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岩石的质量是________ g。若将该岩石带到月球,其质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例2:(2014,宜昌)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甲物质的质量大于乙物质的质量

B、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

C、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关系

33 D、乙物质的密度为0。5×10 kg/m

例3:(2014,常德)某实验小组为了测量某种液体密度,设计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请你仔细阅读后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第一种方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的液体,再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1;根据测得的数据就可算出该液体的密度。

第二种方案: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液体,用调

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3,然后将烧杯内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2,再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4,根据测得的数据可算出该液体的密度。

(1)按第________种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结果要更精确一些;如果选择另一种方案,测得的密度值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2)下图是按第二种实验方案进行某次实验的情况,请将实验的数据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

例4:某瓶氧气的密度是5 kg/m,给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

33度是________;容积是10 L的瓶子装满了煤油,已知煤油的密度是0。8×10 kg/m,则瓶

《密度》学案设计与思考 第6篇

1.1学习目标

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能运用密度进行简单的计算.

1.2学习过程

1.2.1分组实验: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自主阅读P113页探究实验相关内容,了解实验的步骤.

(2)小组合作实验,记录实验数据于表1并计算.

(3)根据表1的数据,在图1所示的坐标系中描点绘制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像.

.

1.2.3例题演练,学习应用

一个澡盆大致是长方形,长、宽、高分别约为1.2 m、0.5 m、0.2 m,它最多能装多少千克的水?

1.2.4当堂训练,拓展延伸

基础部分

(1)1 g的冰融化成水后,则

A.质量不变,体积增大,密度不变

B.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密度变大

C.质量减小,体积不变,密度变大

D.质量增加,体积不变,密度变小

(2)一木块的密度为ρ,质量为m,将它分割成2等份,每块的密度和质量是

A.ρ/2,mB.ρ/2,m/2C.ρ,mD.ρ,m/2

(3)根据密度公式ρ=m/V可知

A.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C.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反比

D.密度等于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综合应用

(4)图2是小明在探究甲、乙、丙三种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时作出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

A.ρ甲>ρ乙>ρ丙

B.ρ甲>ρ丙>ρ乙

C.ρ丙>ρ乙>ρ甲D.ρ乙>ρ甲>ρ丙

(5)一空瓶的质量为0.2 g,装满水后总质量是0.6 g.求此瓶容积.若用此瓶装满油后总质量是0.5 g,那么这种油的密度是多少?

1.2.5小结

本节课你收获了些什么? (知识、方法等)

2《密度》教学设计实践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密度》这一章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之一,是继声现象、物态变化、光现象之后从定性到定量的一个转折,密度知识又是下期学习压强和浮力的基础,所以这一节是重中之重,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本节内容有探究引出物理概念、有对物理量的定义、有对公式单位的理解、有密度的计算运用等,它是一节很典型的物理课,特别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也是笔者选本节课为研究课的原因.

2.1设计理念

以生为本,以学为主,先学后教.

2.2设计目标

为了培养合作型、创新型和会学习的人才,笔者转变了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构建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体的课堂.

2.3设计思路

学案设计了五个学习流程:分组探究实验——自主学习教材——例题演练,学习应用——当堂训练,拓展延伸——小结.

2.3.1分组探究实验

本环节学生实验有一定的难度:一是上节课才学习了天平的使用,学生可能不熟练;二是金属块体积不是整数,计算有点烦琐;三是学生对坐标未接触,描图像就更困难了.但设计分组探究实验只有一个目的,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深入理解密度的概念,培养其科学精神合作意识.设计时笔者对教材实验做了改进,并给出了物体的体积,降低了测量的难度,让学生的思维直击质量与体积之比,自然引出概念.总之,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想尽办法让学生动手、动脑,真探究,才是以生为本.

2.3.2自主学习教材

本环节设计理念就是“以学为主”、“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这部分教材内容,特别适合学生自学,学生自己能看懂学懂的就一定不教.教师只点拨关键的和学生学不懂的地方.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提取信息的能力.同时设计“你获取的信息还有”,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2.3.3例题演练,学习应用

本环节让学生先自己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和质疑,最后教师总结.虽然此时开始训练,可能有一点儿早.但作为是物理课本上的第二个习题,培养学生独立解答例题,笔者认为是时候了.若部分学生有困难书上例题可作参考.变式的例题降低了计算难度.目的是让学生敢于尝试敢于挑战自我,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自主学习落到实处.

2.3.4当堂训练,拓展延伸

本环节主要是学生巩固新知识,提升运用知识的能力.

小结:笔者主要想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两个方面总结.这样,既强化了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用精练的物理语言进行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2.4教学反思

(1)物理概念本身固然很重要,但作为物理教学,概念的形成则显得更为重要.指导学生作好了探究实验,对形成和理解密度概念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对改进了教材的实验学生反响好,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密度概念,可见创新性使用教材对物理教学确实重要.作为物理教师,一定要有独立的思维和开阔的视野,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高密度聚乙烯工艺标准质量技术比较 第7篇

1953年, 首次利用四氯化钛和三乙基铝作为催化剂, 乙烯聚合生成高密度聚乙烯。经过70多年的发展, 此技术得到很大发展。目前, 高密度聚烯烃是居于世界第三的通用塑料, 仅次于聚氯乙烯与低密度乙烯。

HDPE是一种白色粉末颗粒状的物质, 无臭无毒, 密度0.94~0.97 g/cm3, 结晶度80%~90%, 软化点125~135℃, 分子量介于40 000~300 000, 使用温度达到100℃, 具有较好的耐磨性、绝缘性、韧性等性质, 另外, HDPE的塑性性能均优于低密度聚乙烯。正是因为它的优良特性, 近年来, HDPE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预计2020年我国的HDPE产量就可以达到900万吨。

1 试述高密度聚乙烯的生产工艺

高密度聚乙烯根据生产工艺分为三类:气相聚合, 溶液聚合及浆液聚合。溶液聚合法将乙烯溶解于溶剂中, 反应生成的聚合物溶解于溶剂中, 典型代表为NOVA公司的Sclairtech工艺;浆液聚合工艺按照反应器的形式不同分为搅拌釜式和环管反应器两类。另外, HDPE的工艺按照反应器的形式不同可以分为气相流动床反应器工艺、搅拌釜式反应器工艺、环管反应器工艺。以下将对三种工艺方法进行简述。

1.1 INEOS公司的Innovene S工艺

Innovene S工艺, 即双环管反应器生产工艺。针对生产产品的不同, 反应器的形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单峰类普通的产品, 物料在出第一环管后不经过处理, 直接进入第二环管反应器内继续反应。而对于双峰类产品而言, 物料在出第一环管后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即经过中央处理过程后进入第二环管内继续反应。在此工艺工程中, 使用了轴流泵作为反应物料的循环动力, 尽管电能耗比较低, 但存在稀释剂的分离和回收问题, 因此, 可能会消耗较多的蒸汽量。并且, 对于双峰产品而言, 该工艺方法具有很大的优势。

1.2 Univation公司的Unipol聚乙烯工艺

Univation公司的Unipol聚乙烯工艺是气相流动床反应器工艺。该工艺采用冷凝技术, 可以生产高中低不同密度的聚乙烯。因此, 其工艺方法比较灵活全面, 另外, 此工艺流程较短, 不需要溶剂脱除, 具有较好的优势, 投资较少。近年来, Univation正在致力于研发双峰产品的研发。推出了一系列产品, 并且正逐渐完成工厂化生产。

1.3 德国BASELL公司的低压淤浆法赫斯特工艺

赫斯特工艺是搅拌釜式反应器工艺, 此工艺方法针对不同的产品, 反应釜的操作方法也有相应的调整。单峰普通产品采用两台反应釜并联与串联运行相同;单峰宽分子量产品, 采用并联串联均可;而对于双峰产品, 则需要两台反应器串联。且排放气通过压缩去火炬。此工艺方法的工艺参数 (压力、温度) 相对比较低, 容易实现。此反应过程中压力为1 000 Kpa, 合成温度为85℃, 对于生产操作相对容易, 设备的投资也较低。此工艺采用了连续搅拌釜淤浆聚合工艺, 系统由两个反应器和外循环组成, 可以合成双峰HDPE, 生产的产品可以达到PE80、PE100、PE100+的管材要求。合成产品的分子质量分布和共聚物的分布可以实现很好的配合, 性能指标优于Innovene S, 但是在生产过程中, 反应生成蜡沉浮在反应器的器壁上, 限制了它的长时间运行。

2 不同合成工艺对比

2.1 原料对比

表1是不同的工艺对原料的纯度要求。从表1可以看出, Hostalen工艺对原料的纯度要求最低, 其他两个工艺对原料要求较高。因此, Hostalen不需要进行原料精制, 成本较低。

Innovene S和Unipol用到己烯-1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 Hostalen使用丁烯-1, 在原料上节约了成本。

2.2 工艺参数对比

表2是不同工艺方法的主要参数对比情况, 通过表2可以看出, Unipol使用1个反应器, 较其他工艺来讲, 催化剂的效率较低;Innovene S和Unipol工艺的共聚单体是丁烯和己烯, Hostalen只利用丁烯, 原料成本较低;三种工艺工程的参数都比较温和, 对于Unipol工艺, 产品的密度比较广, 可以生产不同规格产品, 具有很高的市场应对能力。

2.3 单耗、能耗对比

表3是三种工艺方法的能耗对比情况。通过表3可以看出, Innovene S的单耗最低, Unipol次之, Hostalen最高, 主要是因为Innovene S采用的是双环管工艺, 反应器的体积较小, 开工运行时间较短, 产生的过渡料比较少, Hostalen生产过程中由于不断有蜡产生, 需要定期清理, 单耗较高;能耗方面, Innovene S最低, Hostalen最高, 主要原因是Innovene S工艺大型设备比较少, 并且在精制单元节省了比较多的设备, 因此能耗较低, 而Hostalen需要周期性停工, 因此, 能耗较高。

3 结论

总体来讲, 三种工艺过程都是目前流行的生产方式, 各自有各自的优势。

Unipol工艺产品比较灵活, 安全性和连续性比较好, 可以生产高中低不同类型的产品, 应对市场的需求。Innovene S在停工及产品间切换比较同意, 单耗和能耗都比较低, 另外, 双峰管材和黑料有较大的优势。

Hostalen的产品质量是三种工艺中最好的, 但是由于中间生产过程产生蜡, 导致连续生产存在一定的问题, 并且单耗和能耗比较高。因此, 需要根据生产的具体需求, 选用合适的生产路线。

参考文献

[1]杨忠华, 张洪涛.国内外聚乙烯生产工艺研究新进展[J].炼油与化工, 2009, 20 (1) :12~15.

[2]邓世强, 房广信, 何小龙.HDPE工艺技术进展[J].合成树脂及塑料, 2002, 19 (5) :48~53.

[3]李明, 伍小明.双峰聚乙烯生产工艺及催化剂研究进展[J].化工文摘, 2006 (5) :38.

[4]Cornelia Vasile, Mihaela Pascu, Practical Guide topolyethylene[M].

中密度纤维板产品质量问题分析 第8篇

一、产品质量标准要求

按照国家推荐标准《中密度纤维板》 (GB/T11718-2009) 规定, 中密度纤维板产品一般要控制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内结合强度、吸水厚度膨胀率等物理力学性能, 以及甲醛释放量等安全性能。其中, 物理力学性能根据板材的公称厚度不同有不同的标准要求, 一般是随着板材厚度的增加, 力学性能要求逐渐降低。甲醛释放量遵从国家强制标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 (GB 18580-2001) 规定, 直接用于室内使用的中密度纤维板, 甲醛释放量不得高于9 mg/100g;经饰面处理后可允许用于室内的中密度纤维板, 甲醛释放量不得高于30 mg/100g。其他产品性能要求包括握螺钉力、含砂量、表面吸收性能、尺寸稳定性等, 潮湿、高温状态下使用的中密度纤维板还要控制防潮性能。

二、主要质量问题

从近年来产品质量监测情况看, 中密度纤维板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 即甲醛释放量超标、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不合格。

1.甲醛释放量超标。甲醛对人体具有较强的危害性。吸入高浓度的甲醛会使呼吸道受到严重刺激, 甚至能使人体中毒, 丧失知觉。长期生活在甲醛环境下, 可引起过敏性皮炎、色斑、皮肤坏死。动物实验结果显示, 甲醛释放量超标会导致鼻癌等呼吸系统癌变。目前, 家庭装修大量使用的人造板、板式家具、室内装饰及纺织品、油漆、涂料等都会带来甲醛释放, 威胁人们的健康和安全。部分人造板甲醛释放期达10年以上。

2.静曲强度、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不合格。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是反映中密度纤维板产品抵抗外力而不受破坏的最大能力以及刚度性能指标, 反映了中密度纤维板产品抵抗受力变形的能力。这两项指标不合格, 说明产品没有足够的抗弯强度, 在受弯曲作用后会产生很大的变形, 甚至断裂, 导致产品的承载能力减弱, 影响产品的使用, 尤其是承重部件的使用性能。

三、原因分析

1.甲醛释放量超标。

(1) 甲醛的主要来源。中密度纤维板中甲醛的最主要来源是胶黏剂, 占到90%以上。一是胶黏剂合成。目前, 中密度纤维板生产普遍使用的是合成脲醛、酚醛等甲醛系列胶黏剂, 甲醛是合成该类胶黏剂的主要原料。合成胶黏剂的过程是一个平衡反应的过程, 反应达到平衡时, 有一定量的甲醛没有参加合成反应, 而是以游离态的甲醛形式存在, 并随时向外释放。这是最主要的来源。二是胶黏剂老化分解。在酸性环境下, 甲醛系列胶黏剂树脂会发生降解, 释放出游离态甲醛。

中密度纤维板中甲醛的另一个来源是木质材料的水解。原材料在高温、高湿、酸性条件下压制时, 木质材料遇热会发生分解, 生成直键脂肪酸。这些酸, 对木素起水解催化作用, 可导致木素分解产生甲醛。木质材料热分解时也能从多聚糖中分解出游离态甲醛。据国外有关资料显示, 木材本身的甲醛释放量在2 mg/100g~4 mg/100g, 但与胶黏剂释放的甲醛相比仍然很小。

(2) 影响甲醛释放的主要因素。一是胶黏剂中游离甲醛的含量。胶黏剂中游离甲醛的含量是影响产品甲醛释放量的决定性因素, 胶黏剂中游离甲醛含量高, 生产的板材甲醛释放量必然高。

二是板材的含水率。高温、高湿环境下, 甲醛系列胶黏剂会加速分解, 产生游离态的甲醛, 并不断释放。试验证明:随着板材含水率增大, 测出的甲醛释放量也越高。反之亦然。

三是板材端面密度梯度。由于板坯在热压机中处于接触热传导状态 (有高频热传导装置的除外) , 因此, 在板材端面剖面上存在温度梯度, 也就是表面 (热压接触面) 温度高, 板芯温度低。所以, 热压后板材端面剖面上会产生密度梯度和含水率梯度, 导致板芯部胶黏剂树脂固化程度较低, 游离态甲醛含量较高。同时, 高含水率也加速了树脂的分解。毫无疑问, 板芯部的甲醛会慢慢释放出来。

四是板材的厚度。实践证明, 在相同生产工艺条件下, 当板材的厚度降低时, 产品的甲醛释放量增加。特别是当用较低温度生产薄板的情况下, 板材的厚度与甲醛释放量的关系更为明显。

五是板材的后期处理。比如对成品板材进行氨水、尿素、盐酸氢胺、亚硫酸氢钠等后期处理, 可有效降低甲醛释放量。进行涂料、贴面也可以降低甲醛释放。

2.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不合格。影响中密度纤维板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的关键因素是板材的密度和密度梯度。弯曲应力在表层最高, 板材表面密度越高, 静曲强度越高。影响板材的密度和密度梯度的因素也就是影响中密度纤维板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的主要因素。

(1) 原材料质量。包括原材料的成分、形态, 纤维化程度等因素。比如, 原材料中树皮或腐朽材的比例过高, 会降低板材静曲强度。原料处理后纤维完整, 纤维之间交织性能越好, 则产品的静曲强度越高。

(2) 胶黏剂。共有3个方面:一是胶黏剂本身的质量。如果胶黏剂本身胶黏度不够, 板材力学性能必然不高。二是施胶量。随着施胶量的增加, 板内原料之间的胶结合点增加, 将增强产品的静曲强度。如果施胶量不足, 产品的力学性能则降低。三是施胶均匀程度。胶黏剂分布不均与原料的覆合不匀也会影响产品的力学性能。

(3) 含水量。板材的含水量过高会造成胶黏剂固化不完全, 影响板材的力学性能。试验表明, 静曲强度与板材含水量成反比, 板材含水量每提高1%, 静曲强度则降低4%~10%。

(4) 铺装成型的均衡程度。铺装成型的均衡性好, 有助于产品力学性能的提高。因此, 要求板坯铺装的密度均匀、稳定、厚薄一致。

(5) 压制工艺。多层压、渐变层压、平压、挤压等不同的压制工艺, 以及压制时压力、温度、时间等都会对产品力学性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四、改进措施

1.甲醛释放量。

(1) 改进胶黏剂。一方面, 改进当前常用胶黏剂脲醛、酚醛、三聚氰胺等树脂胶的配比和合成工艺, 降低胶黏剂中游离甲醛的含量。另一方面, 研制开发和应用新型非醛类胶黏剂, 比如大豆蛋白基等生物胶黏剂、异氰酸类胶黏剂等, 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这类胶黏剂没有游离甲醛的释放, 产品板材这类安全性能较高。

(2) 改进生产工艺。一是改进热压工艺, 比如采用高频热传导装置等, 使板坯升温更加均匀, 降低板材的密度梯度和含水率梯度, 增强胶黏剂树脂的固化程度, 降低板材中游离甲醛的含量。二是增加升温和压制排汽时间, 降低板材的含水量。三是对成型板材进行适当的后处理。

2.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

(1) 控制原材料的质量。严格控制原材料的成分, 降低树皮、腐朽材的比例, 适当选择针叶、阔叶材搭配使用, 保证原材料制备后纤维的完整度。

(2) 改进胶黏剂的使用。根据原材料的成分种类, 合理控制胶黏剂的用量, 并要施用均匀, 使原料纤维与胶黏剂充分、均匀覆合。选择热塑型树脂, 能够隔绝板坯间的水分流动, 提高板材的稳定性。

质量与密度 第9篇

1 提高板子力学强度和性能

提高原料本身性能减少树皮或腐朽材的含量;提高木片规格质量,提高木片合格率,减少碎料量、减少树皮含量;纤维粗细比例要合适,过粗影响交织、结合力,过细比表面积过大用胶量增多且自身强度削弱;控制好施胶量且均匀施胶确保胶的性能稳定;确保铺装厚度均匀厚薄稳定减少密度差异;制定合理的热压曲线,控制合适的热压等。

2 做好板子密度的控制

板子密度主要与原料种类及材质有关,本厂原料主要是以柞木枝桠为主的硬叶材,原料本身比重大(0.76 g/om3)。根据我厂多年来的经验,板子密度低于0.70 g/om3成品中分层、开裂、边角松软较多,而且平面抗拉强度及静曲强度都达不到标准。当密度控制在0.76 g/om3左右时,板子表面光滑,极少出现开裂分层现象,当板子密度超过0.80 g/om3时板子翘曲变形很严重。这一现象表明,对硬阔叶材及原料密度较大的材种,板子密度应控制在0.74~0.78 g/om3;对于软阔叶材及原料密度较小的材种,板子密度应控制在0.65~0.70 g/om3为宜。在产品各项性能指标达标的情况下,密度越低越好,密度低,重量就低,使用的原料就少。

3 掌握好干燥后板胚含水率

干燥后纤维含水率的高低对板子分层、开裂及翘曲变形有很大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也做了一些实验。从我厂多年的生产实践来看,不同规格(指厚度)的产品,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含水率。以15 mm厚的产品为例,在春季白天与夜晚的温差较大,8:00~19:00时含水率为10.8%~12%干燥机进口温度(我厂用热油炉)为85℃~105℃,出口温度为66℃~71℃;在19:00—8:00时,含水率为9.8%~10.8%,进口温度96℃~112℃,出口温度67℃~72℃。纤维干燥后经Φ430 mm风送管道进入料仓,再经两条Φ330 mm的风送管道进入铺装机,虽然风送管道经过保温处理,但风机吸入的送料介质均属于常温下的气体,纤维经过风送管道、旋风分离器、下料阀时,纤维里的一部分水分被蒸发掉,一般情况下,含水率要减少2%~3%,所以进入压机前的板胚含水率也要有一控制范围,比如,同上季度,进入压机前的含水率应控制在8.7%~10.1%之间,低于8.5%时,会出现因施胶量不足导致板子侧面纵向边角松软、板面发毛等现象;高于10.3%时,板子就会出现分层、鼓泡现象;总的来说进入压机的纤维含水率应是一个相对稳定值,保证纤维板质量。另外,干燥进出口温度的变化直接受外界温度湿度的影响,比如,天气最低气温-15℃,而最高气温38℃,温差50℃,所以最冷天的干燥进口温度要提高到130℃,而最热天气的进口温度只要70℃左右就可以,另外干燥机进风时大小、纤维在干燥管道中停留的时间长短等都对干燥效果有直接影响。

4 掌握好胶粘剂的性能指标,控制好施胶量

中密度纤维板干法生产,这种工艺导致纤维含水量特别低,纤维板的可塑性差,而且由于产品密度较低,导致纤维之间缝隙比较大,仅仅依靠温度的掌控和压力的控制使纤维相互紧密的结合是非常困难的,这样生产出来的纤维板的强度和其它性能指标也都是不合格的。因此,为了使产品性能达标施加胶粘剂就显得尤为重要。选择脲醛树脂作为胶粘剂在纤维板的生产中是经常应用的,在使用这种胶粘剂的时候要注意他的pH值,一定要选择合适的pH值的胶粘剂。还有,如果选择的胶粘剂浓度不够,其粘度低,就会使纤维中的水分提高,既增加了热压工艺的难度,也易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反之浓度过大,粘度提升,那么胶料难以在纤维中渗透,这样会使纤维结团在一起,这样就会导致胶粘剂分布不匀,出现胶斑等产品质量问题,所以一定要选择好胶粘剂的浓度。

5 掌握好热压工艺

中密度纤维板生产过程中有一道特别重要的工艺,就是热压工艺,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产量及质量,根据中密度板的性能、生产使用的胶粘剂的种类以及热压机的生产效率来选择合适的热压温度。中密度纤维板强度的提高和耐水性能的改善是随着温度的提高而产生的,比如,热压温度从140℃提高到170℃,静曲强度提高9.8%,平面抗拉强度提高33.6%,吸水率降低38.2%,厚度膨胀率降低15.2%。但若温度继续升高,达到185℃时,则会出现板强度和耐水性降低的现象,这是树脂降解、过度固话、脆化所致。中密度纤维板的热压压力,一般在2.5~3.5 MPa为宜。

在进行热压工艺步骤的时候,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好的热压曲线线路走,控制好每段工艺上压力的大小及受力时间的长短。还必须控制好热压机上下热压板之间的温度差,如果温差大,受热不均的状况就会出现,热传递不等,板子各处内应力不同,易造成板子翘曲变形及分层的现象。另外,热压过程压板张开时间过短,缷压速度过快,板子也易产生分层、开裂、鼓泡等缺陷。通常情况下,应使各层压板间温差≤3℃,同一张热压板上温差≤2℃,卸压时间为40 s左右。

摘要:由于中密度纤维板力学性能非常好,而且它的表面非常光滑,有稳定性的尺寸,所以中密度纤维板在家具制造、包装、建筑业的应用十分广范,中密度纤维板可以同过丰富的原材料来进行生产,它的生产成本比较低,这样也使它在船舶,车辆等生产行业代替了天然板材,成为这些行业必用的生产原材料。因为中密度纤维板的如良好的市场,其销售量非常好,所以国内有许多厂家都加入到中密度纤维板的生产中来,这样的结果就是产品质量的良莠不齐,本文从如何提高中密度纤维板的质量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中密度纤维板,质量控制,探究

参考文献

[1]纪磊,陈志林,傅峰.磷酸三聚氰胺阻燃中密度纤维板燃烧性能[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0(4):15-17.

质量与密度 第10篇

1988年, Ongkiehong提出了“无约束采集”的思想, 即“在考虑野外空间采集密度时, 不必受到处理、解释条件的约束。可以在采集过程中自由采用高密度高分辨采集方法, 根据成果要求的空间采样间隔来选择处理和解释方法。”这可能是高密度高分辨勘探方法的雏形。2000年western Geco公司提出了“Q”技术, 该技术发展了陆地高密度、海洋高密度、高密度油藏描述、高密度海底多分量、高密度测井等五大技术。2004年CGG公司提出“EYE-D”技术, 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海洋和陆地石油勘探, 取得了好的应用效果[6,7,8,9,10,11]。

经过多年发展, 国内陆地高密度地震勘探在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松辽盆地等区域都有开展相关工作。然而, 国内海上拖缆高密度采集施工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结合渤海油田A区块的应用实例, 对海上拖缆高密度地震采集施工的关键因素和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研究。

1 拖缆高密度采集施工的影响因素

海上拖缆地震采集施工时, 物探船拖曳着空气枪震源和几条数千米长的电缆按照设计测线航行放炮 (图1) , 是一种高效率地获得地震数据的作业方式。

拖缆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主要是通过优选采集参数、优化震源设计以拓宽震源频带、缩小电缆间距以提高采样密度、精细的资料处理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来实现[12]。

除常规观测应考虑的因素外, 高密度采集在设计参数时就应充分考虑其特殊性和作业可实施性。表1为本次在该区块应用的高密度采集参数。

海上拖缆采集施工对外界干扰敏感, 天气、潮流、航运、渔业、障碍物等都会对海上拖缆的施工作业造成重大影响。

1) 天气影响:据统计1~3月份、11月份和12月份主要受冷空气影响比较严重, 7~10月份主要受台风影响比较严重, 天气是该时间段影响作业效率的最大因素。

2) 潮流影响:潮流对海上拖缆采集影响很大, 物探船后拖带的几千米长的电缆随着潮流作用力而摆动, 物探船拖带的电缆并不是完全沿着设计测线呈直线排列状态, 而是电缆首尾连线与设计测线方位之间有一个夹角, 称之为羽角。不同海域、不同季节, 拖缆作业羽角差别较大, 有些地方甚至超过15°, 羽角对拖缆施工作业影响很大。

3) 渔业影响:渔业影响是海上地震采集作业较为普遍而比较棘手的问题, 几乎每个勘探作业都存在因避让渔船导致资料不合格的测线, 因渔船过多下线或者因为挂渔网导致水下设备损坏或者丢失。渔业影响一方面降低了生产效率, 另一方面对设备财产安全造成了威胁。

4) 障碍物影响:海上障碍物有很多种, 有可见的, 比如平台、信号标等;也有不可见的, 比如沉船、礁石等。地震采集作业开始前, 必须进行详细踏勘, 凡是对采集作业造成影响的障碍物予以标记和分析, 确保船舶设备以及人员安全, 确保作业安全顺利进行。

对海上拖缆采集施工造成影响的还有航运、军事活动等, 这些影响不只是降低地震采集施工效率, 严重时对水上、水下设备甚至是船舶安全方面都会造成很大的威胁。拖缆高密度采集的震源间距、电缆间距都比常规拖缆施工减少一半, 各种外界干扰对作业的影响更大, 使得震源控制、电缆控制、船舶控制等难度加大许多。施工组织时需精细踏勘工区、掌握海上潮流规律、合理安排测线、做好渔业协调和加大护航力度等。

2 拖缆高密度采集施工关键因素及质量控制

高密度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定义标准, 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 它是针对空间采样密度而言的。空间采样密度主要通过道密度、炮密度、炮道密度3个方面来进行评价。提高空间采样密度, 是通过提高道密度或炮密度来实现的。海上高密度采集施工主要通过缩小震源子阵间距, 缩小电缆间距, 以缩小面元尺寸并提高覆盖次数, 实现连续、均匀、无损采样, 达到高分辨率、高保真度地震采集的目的[13,14]。

2.1 宽频带的空气枪震源配置

海上空气枪震源的特性主要依赖于气枪的容量、压力、沉放深度和组合方式。震源沉放深度越大, 激发能量越大, 而初泡比越小;震源沉放越深, 激发子波的频带越窄;震源容量越大, 能量越大。海上高密度采集主要通过减小大容量的枪、增加小容量的枪、减小震源沉放深度、优化震源组合以拓展频带宽度[15,16]。

在施工开始前应对震源深度和压力传感器进行校准, 在作业过程中实施监控各枪的压力、容量、深度、同步状况。若有故障枪, 需按照事先模拟好的关枪标准进行关枪。

2.2 电缆深度控制

海上地震采集的鬼波效应实质是对震源和检波器做一次附加带通滤波。可计算出不同震源或电缆沉放深度时的主频, 频带宽度及陷波频率 (图2) 。通过论证, 高密度采集震源的沉放深度为4m, 电缆的沉放深度为5m, 以便获得更多的高频信息。

气枪和电缆沉放越深, 频带越窄, 频率也变低, 所以高密度地震采集时, 气枪和电缆沉放深度控制非常重要。震源的沉放深度可通过调节定深绳的物理长度来控制。电缆的深度是通过深度水鸟来控制的。深度水鸟外壳为抗腐蚀和无磁性的特殊材料, 壳体成流线型, 在拖缆上每300m安装一个, 通过电磁感应模块调节两翼角度, 以控制拖缆在水下的深度。与深度水鸟集成在一起的磁罗经能够提供拖缆的水下运动姿态。

2.3 电缆间距控制

常规拖缆采集电缆间距为100m, 震源间距为50m。为了减少空间假频, 提高横向分辨率和空间连续性, 高密度采集的电缆间距缩小到50m, 震源间距缩小到25m, 相应的面元缩小到只有常规的四分之一。图3为常规采集和高密度采集的震源和电缆分布示意图。

海上三维地震采集施工为多条电缆平行拖带在物探船后, 海流运动是不规则的, 即便处于相同深度的电缆也会受到大小、方向不同的海水冲击力, 因而导致电缆横向间距不好控制。电缆间距控制不好不仅引起面元覆盖不均匀和覆盖次数降低, 导致补线率增加, 影响作业效率;更严重的会导致电缆缠绕在一起, 对水下设备造成损坏。以往常规拖缆采集无法控制电缆横向间距, 将电缆间距由100m缩小到50m是无法正常作业的。

Digi Fin横向鸟安装在电缆上用来控制电缆间距, 其通过可以左右旋转的垂直水翼控制拖缆的水平位置, 在缩小拖曳的多条电缆之间的距离作业时避免缠绕。深度水鸟与横向鸟交替安装在电缆上, 使得电缆可以灵活地进行深度和横向操控。可以有效地控制电缆水下状态, 控制电缆羽角, 提高放缆、转线的工作效率, 提高面元覆盖质量, 降低补线率, 提高作业效率。

2.4 全网高精度声学定位

精确定位对高密度地震数据采集意义重大。与常规拖缆三维地震采集采用“三段式”声学定位系统不同, 拖缆高密度三维采集采用全网高精度声学定位系统对整条电缆进行定位, 声学鸟按照每300m一个的间距安装在电缆上, 测距网络整体覆盖、完全互联, 通过与DGPS定位数据、罗经鸟的有效结合, 通过导航数据的精细处理, 对拖缆上任意位置进行更精确的定位。

2.5 电缆噪音压制

拖缆高密度采集拖曳的电缆采用固体电缆, 其内部有浮体材料保证电缆在水中等浮, 用聚亚安脂外皮包裹。固体电缆中压电陶瓷检波器接收地震波信号, 然后通过FDU进行地震信号的数字化和多路调制, 把数据传给数字包压缩后传输到地震仪器接收记录。罗经鸟、横向鸟、声学鸟等定位和控制设备都是卡扣在固体电缆上, 通过电磁感应模块与船上控制系统保持通信。

相比以往采用的液体电缆, 固体电缆的使用保证了拖缆高密度地震采集的可靠性。固体电缆检波器灵敏度更高, 振幅谱更规则平滑;固体电缆能有效减少罗经鸟、横向鸟、声学鸟等设备受水流冲击产生的噪音, 有效压制环境噪音, 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固体电缆的维修、维护容易, 故障率较低, 能有效地提高施工效率。

2.6 精确的校正技术

以往海上地震资料的处理是假定作业船舶在大地水准面上航行, 电缆、震源沉放在相对于大地水准面的固定深度。但是, 由于潮汐的影响, 物探船及其拖带的水下设备的深度相对于大地水准面是在变化的。根据潮汐表可以推算出渤海海域一个采集施工工区, 一般受潮汐影响造成的海面波动约为2~5m, 这些误差如果不进行校正的话, 会影响成像精度, 所以潮汐校正对于高密度三维地震来说显得比较重要。

潮汐校正的关键在于地震采集时获得准确实时的潮汐值。利用Sky Fix XP进行潮汐校正可以在地震资料采集的同时获得以单炮为单元的高程值, 保证了潮汐值较高的校正精度。

3 效果分析

3.1 原始地震资料分析

图4是该工区同一位置的常规采集与高密度采集原始单炮及频谱分析对比。高密度采集的高频成分得到了提升, 浅层和中层表现尤为明显。图5为常规采集与高密度采集初叠剖面对比及频谱分析对比, 高密度采集资料的频带更宽, 分辨率更高。

注: (a) 常规采集单炮; (b) 高密度采集单炮; (c) 自上而下分别为浅、中、深两种资料的频谱对比

注: (a) 表示常规采集原始叠加剖面; (b) 表示高密度高精度采集原始叠加剖面; (c) 图为两种资料的频谱对比

3.2 成像效果分析

图6为该工区同一位置常规拖缆采集叠前时间偏移成果和高密度采集叠前时间偏移成果的对比。高密度采集的成果资料断点更清晰, 断层更加清楚, 尤其细微断层表现更明显, 表达的地质信息更丰富。高密度成果资料在横向分辨率方面有了很大提高, 目的层段同相轴连续性更好, 陡断层的成像改善较大, 得到合理归位。

4 结论

结合渤海油田A区块拖缆高密度采集施工的实例, 剖析了拖缆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施工的关键因素, 得到如下结论。

1) 拖缆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采集资料较常规拖缆采集相比有较大程度提高, 横向分辨率提升较大, 断点更清晰, 断层更加清楚, 表达的地质信息更为丰富。

2) 拖缆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是通过优选采集参数、拓宽震源频带、提高采样密度、精细的资料处理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来实现的。

质量与密度 第11篇

关键词:玉米产量;密度;株距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2-58-1

近年来随着化肥投入的增加和高产栽培技术的实施,玉米产量提高迅速,出现了很多公顷产量在8000公斤以上,乃至10000公斤的高产典型。不少村屯公顷产量平均达到6000公斤以上。但在生产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限制产量提高的因素,尤其是种植密度不合理、种植株距不等。

密度与籽粒产量之间有准确的数学关系,据有关报道,二者相关系数为y=-0.98~-0.99之间。

在某种特定环境下,产量的减少量取决于植株数量的多少和株距的远近。产量的减少是由于株间对光、水和其他植株共同需要的生育条件的竞争所致。单株产量因邻株的竞争而减少。各种因素的株间竞争所有形式统称为“拥挤”,竞争的形式是通过植株高度、茎粗、叶的形状、长短、根系强弱等各种几何关系进行的。二株间的拥挤量是二株间距离的函数,随株距变化而异。假如二株长在一起时,其拥挤值是1,随株距增加而拥挤值在变小,并趋向于0,当二株间达到一定距离时,拥挤值虽然不是最小,单株产量也不是最高,但群体产量最高,这时的密度最合理。

在密度试验和田间调查中证实了上述的论断。下面是四单十九玉米密度与产量关系的一组数据。

以上数据说明,随着密度增加单株籽粒产量下降,到产量高峰值之前幅度较小,而总产量则随株数的增加而提高。当株距缩小到30~34厘米时,过了产量高峰值之后,单株产量下降幅度很大,这时增株所增加的产量之和小于单株籽粒产量大幅度下降之和而减产。说明密度增加到产量高峰值之前,株间竞争对产量的影响不大,主要矛盾不是光合效应,而是株间营养条件的差异。密度增加到产量高峰值之后,株间竞争力增强,拥挤值变大,不仅严重的影响了光合效应,而且使营养条件也变恶劣,单株籽粒产量大幅度下降,超过了增株所增加的产量,而减产。由此看出,类似四单十九叶子是疏散型的玉米种植株距以37~42厘米为宜。公顷保苗株数可达到4~4.5万株。

在确定种植密度之后,植株在田间分布是否均匀一致,对玉米产量影响也是很大的。适宜的密度虽可使株间拥挤值变得较小,但株间距离不等也会造成拥挤值的较大差异,而由株间竞争的影响,造成大小穗差异较大的现象,并会增加小穗比率而降低产量。因此要采取等距种植方式,使各植株所处土壤、空间等所需生育条件基本一致、生育均衡,其株间竞争力也近似相等,就会大大减少竞争对产量的影响。从而可大幅度增加大穗比率,提高产量。下面是玉米等距种植和不等距种植的两组单株产量数据(各调查10株)。

从以上数据看出等距种植的穗长最大差为6厘米,邻株最大差2.5厘米,单株粒重最大差75.82克。邻株最大差29.77克。不论穗长、还是单株粒重有很大近似相等的株,较为均衡。而不等距种植的穗长最大差14厘米,邻株最大差3厘米;单株粒重最大差为193.12克,邻株最大差35.87克。不等距种植株间产量差异大大超过等距种植的。如果把单穗粒重175克以下划为小穗,175~250克为中穗,250克以上为大穗,看其各占比率情况。等距种植的没有小穗、中穗只有一个,占10%,其余全是大穗,占90%。而不等距种植的小穗5个占50%,中穗4个占40%,大穗1个占10%,二者相差悬殊。如果采取等距种植把小穗提高到中穗以上水平,就可增产40%以上。目前玉米公顷产量多在5000公斤以上,按增产20%计算,每公顷可增产1000公斤以上,可增值450多元,等于每公顷的化肥投资。目前各地玉米种植面积都较大,如果普遍采取等距种植措施,其经济效益是相当大的。此项技术实施又较简单,只要做一个等距划印器(多齿耙子)进行划印等距播种就即可。

质量与密度 第12篇

关键词:骨密度测量,质量控制,准确度,精确度

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 (DEXA) 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1]。为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就应该做好DEXA骨密度测量的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即控制仪器的测量误差, 包括准确度和精确度。准确度是指仪器的骨密度测量值反映真值的一致程度, 是一种系统误差[2]。精确度是对被测量对象进行多次反复测量, 测得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反映仪器测量的可重复性[3]。我们以GE公司的Lunar Prodigy双能X线骨密度仪为例, 详细介绍DEXA骨密度测量的质量控制的方法、结果和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准确度测量

测量材料是GE公司提供的质量保证 (QA) 标准模块, 该模块由软组织模拟材料组成, 有3 个充满骨矿物填充的仿真骨腔, 其骨密度值分别是1.500、1.000、0.500 g/cm2。打开GE Lunar Prodigy骨密度仪的QA程序, 将标准模块的“+”符号标记对准仪器激光灯后测量标准模块。每个工作日在进行骨密度检查前都测量1 次, 并对标准模块的高、中、低骨密度值都做好记录以便统计分析。准确度= (真实值-测量值) / 真实值[4]。为消除单次测量的不精确性, 采用准确度平均值来表示准确度。

1.2 精确度测量

用Lunar Prodigy骨密度仪分别对30 名受检者进行2 次重定位骨密度测量, 由同一技术员操作并分析, 测量部分包括全身、左侧股骨、右侧股骨和正位腰椎。进行第2 次测量时, 应对受检者重新摆位 (受检者离开检查床后重新躺至检查台) 。统计并计算各测量部位感兴趣区的标准差的均方根 (RMS-SD) 、变异系数的均方根 (RMS-CV) 和最小有意义变化值 (LSC) 。

精确度用RMS-CV或RMS-SD来表示。

2 测量结果

2.1 准确度测量结果

统计标准模块自2010 年10 月到2015 年12 月共1325次的测量结果并计算其高、中、低骨密度的平均值和准确度平均值以及变异系数 (CV) , 见表1。

2.2 精确度测量结果

3 讨论

从1325 次标准模块的高、中、低骨密度的测量和统计结果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模块的高、中、低骨密度的测量值与真实值非常接近, 以及高、中、低骨密度的准确度平均值均较低, 表明DEXA骨密度仪的准确度较好。 (2) 模块高、中、低骨密度的测量值的变异系数较小, 表明DEXA骨密度仪具有良好的稳定性[5]。 (3) Lunar Prodigy骨密度仪测量模块高、中、低骨密度的准确度平均值由低到高的顺序是中骨密度、高骨密度、低骨密度, 表明DEXA骨密度仪测量中高骨密度的准确度比低高密度的要好。 (4) Lunar Prodigy骨密度仪测量模块高、中、低骨密度的变异系数由低到高顺序是高骨密度、中骨密度、低骨密度, 表明DEXA骨密度仪测量不同骨密度的变异系数存在差异, 变异系数随着骨密度的降低而增高, 这与郭郡浩等[6]的结果是一致的, 因此DEXA骨密度仪测量中高骨密度的稳定性比低骨密度的要好。

我们精确度测量采用Lunar Prodigy骨密度仪对30 名受检者的全身、左侧股骨、右侧股骨和正位腰椎的骨密度进行重复测量2 次, 从统计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 (1) 全身、左侧股骨、右侧股骨和正位腰椎四个测量部位的各感兴趣区的RMS-CV均较低, 精确度较好 (RMS-CVS数值越低, 精确度越好) , 表明DEXA骨密度仪具有较好的精确度。 (2) 全身的各感兴趣区的RMS-CV由低到高的顺序是全身、躯干、大腿、骨盆、脊柱、肋骨、头、上肢, 表明全身整体的精确度比局部区域的要好。 (3) 双侧股骨的各感兴趣区的RMS-CV由低到高的顺序是左侧全髋、右侧全髋、右侧大粗隆、右侧股骨颈、左侧大粗隆、右侧Wards三角、左侧股骨颈、右侧Wards三角, 可见双侧股骨中全髋的精确度最好。 (4) 正位腰椎的各感兴趣区的RMS-CV由低到高的顺序是L1-4、L2-4、L3-4、L1-3、L2-3、L1-2, 可见L1-4椎体的精确度最好, 其次是L2-4, 多节椎体好于少节椎体。

精确度及选择的置信区间决定了骨密度测量中的LSC, 当置信区间为95% 时, LSC=2.77× 精确度。LSC是反映受检者骨密度的真实变化, 而不是测量的误差。当前后两次测量受检者同一部位的骨密度的绝对值超过LSC时, 认为该受检者测量部位的骨密度变化是有意义的真实变化, 否则为仪器误差。LSC确定后, 预计骨量变化超过最小有意义变化值的时间即随访间隔时间 (MTI) 为:MTI=LSC/ 预测骨密度年变化[7]。因此, LSC为监测患者的骨密度变化、评估治疗骨质疏松的疗效和确定随访间隔时间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参考文献

[1]秦莹, 尚家芸, 唐成志, 等.DXA仪测量骨密度的质量控制及效果评价[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4, 7 (1) :55-61.

[2]杨定焯, 尚家芸.骨密度测量中质量控制的意义和方法[J].国外医学 (内分泌学分册) , 2003, 23 (2) :95-97.

[3]杨定焯, 尚佳芸, 杨惠.骨密度测量的质量控制及重要性[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2, 8 (4) :365-366.

[4]于云浩.骨密度测量中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及其质量控制[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1994, 11 (1) :34-39.

[5]Tahvanainen PS, Lammentausta E, Pulkkinen P, et al.Dualenergy digital radiography for the assessment of bone mineral density[J].Acta Radiol, 2010, 51 (5) :543-548.

[6]郭郡浩, 杨路昕, 赵智明, 等.Prodigy型骨密度仪测量骨密度的变异系数研究[J].徐州医学会学报, 2009, 29 (6) :399-400.

上一篇:生产年度下一篇:无痛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