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抗生素范文

2024-09-17

常见抗生素范文(精选4篇)

常见抗生素 第1篇

1 给药方法不当

较典型的是青霉素钠盐静脉推注。青霉素钠盐因疗效确切, 毒副作用小, 价格低廉, 其用药频度 (DDDs) 较高。青霉素钠盐常规给药途径为肌内注射和静脉滴注, 输液浓度一般为1~4万U/ml, 而临床常将240~320万U青霉素溶于10~40 ml生理盐水行静脉推注, 浓度为常用浓度的2~6倍。青霉素较大剂量快速输入可因脑脊液药物浓度过高导致抽搐、肌肉痉挛、昏迷及严重精神症状 (即青霉素脑病) , 虽然发生率较小, 但后果严重。有报道患者用药前青霉素皮试阴性, 且以前曾有多次青霉素用药史, 在静脉推注青霉素过程中突感胸闷、呼吸困难、紫绀、喘鸣、腹痛而死亡。一般地, 静脉推注较肌内注射可减轻患者疼痛, 较静脉滴注可降低医疗费用, 但这种给药方法存在安全隐患且缺乏使用依据, 一旦发生医疗事故, 难以得到法律支持, 因此不宜采用。此外, 以5%葡萄糖或葡萄糖盐水作为青霉素钠盐溶剂的不合理使用也存在。青霉素钠盐在近中性溶液中较为稳定, 酸性或碱性增强则降解加速, 疗效降低, 过敏反应发生率增加, 而5%葡萄糖或葡萄糖盐水pH为3.5~5.5, 偏酸性, 不宜作为青霉素钠盐的载体, 宜将一次药量溶于约100 ml生理盐水中 (pH 4.5~7.0) , 于0.5~1 h内滴完[1]。

2 给药途径不当

主要表现在对于妇科的各类阴道炎症的治疗, 临床上常以灭滴灵片、制霉菌素片、红霉素肠溶片等临睡前阴道给药。口服片剂根据治疗需要设计, 在胃液、肠液等不同生理环境中崩解释放, 而阴道的生理环境有别于胃肠道, 普通口服片剂在阴道内崩解慢, 生物利用度低, 如红霉素肠溶片在阴道pH为4~5的生理状态下, 几乎不崩解, 药物最终以原型随着阴道分泌物排出体外, 达不到治疗目的。目前阴道给药的剂型常见的有栓剂、泡腾片剂、膜剂、双层阴道片等, 临床应根据阴道局部用药的特殊性, 选择合适的剂型, 既可取得最佳疗效, 又可防止细菌耐药。

3 不能根据药动学/药效学特点确定给药方案

3.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给药时间间隔太长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静脉滴注, 1 d给药1次。青霉素钠盐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半衰期短<2.5 h (头孢曲松除外) , 为时间依赖型抗生素, 决定其临床疗效的是血清药物浓度高于最低抑菌浓度 (MIC) 的持续时间, 一般要求达到给药间歇时间的40%以上才能产生疗效。因此β内酰胺类抗生素原则上应增加给药次数, 缩短给药间隔时间, 即1 d总量分3~4次给予, 使药物增加与细菌的接触时间, 充分发挥杀菌效力[2]。

3.2 喹诺酮类药物给药时间间隔太短

喹诺酮类药物3次/d口服和2次/d静脉滴注。临床上喹诺酮类药物静脉滴注两组之间只间隔250~500 ml的液体, 并且是采用接瓶的方式, 因此按正常滴速2次/d用药总量, 往往在4 h之内滴完。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 喹诺酮类药物为浓度依赖型抗生素, 其抗菌效果依赖于给药剂量而不是频繁给药, 且多数具有比较明显的抗菌后效应, 因此, 在确定给药间隔时, 可根据血药浓度>MIC的时间, 加上抗菌后效应的持续时间。目前较为提倡:喹诺酮类、氨基苷类等具有抗菌后效应的抗生素, 采用1次/d的给药方案。

3.3 超剂量给药

如头孢曲松钠、头孢哌酮/舒巴坦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每次用药4 g, 一方面, 头孢哌酮联合舒巴坦后, 抵抗多种β内酰胺酶降解的能力大大提高, 另一方面, 头孢曲松等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为时间依赖型而非浓度依赖型抗生素, 当达到最大治疗浓度后, 即使血药浓度再增加, 也不增加抗菌效力, 因此, 头孢三代一次用药1~2 g即可。

4 配伍禁忌

4.1 抗生素与微生态制剂联用

微生态制剂在腹泻、急慢性肠炎中应用广泛, 抗生素是治疗消化道感染的重要手段, 由于后者对前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杀灭或抑制, 因此, 多数学者认为, 原则上任何一种微生态制剂都不宜与抗生素同时服用。但药敏实验表明, 培菲康 (双歧杆菌、乳酸杆菌) 、妈咪爱 (枯草杆菌) 对常用抗生素敏感, 不宜与常用抗生素配伍, 整肠生 (地衣芽胞杆菌) 对庆大霉素、头孢噻肟钠不敏感, 可与之配伍, 但不宜与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呋喃妥因、四环素配伍。对单纯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 可不用抗生素, 单用微生态制剂, 能起到调节肠道正常菌群的作用, 疗效确切。如必须同时服用抗生素与微生态制剂, 则最好选择整肠生与庆大霉素或头孢噻肟钠, 或者错开给药时间, 也可先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再选用微生态制剂调节菌群[3]。

4.2 喹诺酮类药物与硫糖铝、氨茶碱等合用

口服喹诺酮类药物如氟哌酸、左氧氟沙星与硫糖铝混悬液同时服用, 可由于硫糖铝降低胃液酸度, 而吸收减少, 疗效降低, 同时喹诺酮类药物极易与金属离子铝 (亦包括钙、镁、铁等) 形成不溶性的螯合物, 使抗菌活性大为降低, 应避免同服。环丙沙星与氨茶碱等合用, 因环丙沙星抑制氨茶碱的代谢, 使后者血药浓度升高, 易发生氨茶碱中毒。

4.3 杀菌药与抑菌药联用

磺胺类与β内酰胺类的联用, 如增效联磺片与头孢羟氨苄联用等, 前者为细菌生长慢效抑菌剂, 后者为细菌繁殖期杀菌剂, 两者联用呈药理性拮抗, 均无法充分发挥其抗菌效力。因此, 在抗生素的使用中, 临床医师应充分认识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加强药学知识的学习, 熟知抗生素作用特点及注意事项, 提高抗生素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宝峰.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393-435.

[2]吴萍, 李艳丽.临床常见不合理用药的分析.中国执业药师, 2004, 8:222.

常见小毛病 食补维生素 第2篇

人体所需维生素绝大部分来源于食物,如果摄取食物不足,或偏于某一种,就会缺乏某种维生素,使机体产生相应的不适感或引起疾病。如缺乏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时,会出现眼睛干涩的症状;缺乏维生素A和维生素B2时会发生嘴唇干燥、蜕皮;缺维生素B3、维生素B6时,常表现为舌头紫红、嘴角烂。因此,为了提高您的生活质量,保证身体健康,一定要注意全面摄取食物,保证营养均衡。

1.常出现眼睛干涩、咽喉痛、易感冒,是缺乏维生素A所致。宜多吃胡萝卜、牛肉、卷心菜、菠菜、肌肉、肝脏、杏子。

2.经常没精打采、沮丧消极,对周围事情提不起劲,低血压,注意力不集中,是缺乏维生素B1所致。宜多吃牛奶、花生、芝麻、全麦面包,要节制甜食,不吃糖果。

3.常发生嘴唇干裂,眼睛容易过敏,瘙痒,口腔及舌易发炎,溃疡,是乏维生素B2所致。宜多吃牛奶、奶酪、蛋类及绿色蔬菜。

4.皮下经常出现瘀血斑,易过敏,易感冒或患感染性疾病,是缺乏维生素C所致。宜多吃绿色蔬菜、草莓、甜瓜、橘子、西红柿等。

5.骨质疏松易骨折,牙齿易断裂,是缺乏维生素D和钙所致。宜多吃鲜牛奶、蛋类、芝麻、豆腐、鱼类等。

6.常见打哈欠、四肢绵软,是缺乏微量元素K所致。宜多吃草莓、苹果、香蕉、土豆等。

需要提醒的是,人体维生素缺乏与身体出现的症状,并不是简单的一对一关系,如眼睛干涩也可能由于肝火过旺所致,身体本身并不缺乏维生素;如果盲目补充,反而会引起营养素过量,出现一些副作用。因此,是否需要补充维生素制剂,最好到医院寻求医生的建议。

温馨提醒:维生素宜饭后服

维生素制剂应该在饭后服用,此时由于肠道内有食物,维生素被逐渐吸收,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A、D、E,容易溶于脂肪中而被吸收,有利于发挥治疗作用。而维生素与某些矿物质也有相互促进吸收作用,如钙有利于维生素D、A的吸收,维生素C有利铁的吸收。

如果是在饭前空腹的情况下服用,维生素将很快被小肠吸收入血,血浓度维生素很快增高,在被转化利用前就很快从尿中排除,起不到应有的治疗作用。

浅谈应用抗生素存在的常见问题 第3篇

应用抗生素应该及早确定感染性疾病的病源, 并做常规药敏试验。如果不做微生物学检查, 至少在临床上要有80%的把握是细菌感染, 才是抗生素的适应证。而医生在门诊或急诊中要处理大量的患者, 迫使他们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某一患者的诊治工作, 导致诊断是否准确及药品使用是否合理等问题, 特别是对怀疑受感染的病症, 在没有进一步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的前提下, 仅靠经验或习惯选用抗生素治疗, 而且首选的多是广谱抗生素。

医生的专业水平和患者对治疗的期望加重了抗生素的滥用, 由于临床医学的发展和治疗的需要临床科室专业分工越来越细, 专科医师对本专业用药非常娴熟, 而对非专业用药却非常棘手。如非儿科专业在临床应用喹诺酮类、四环素类药物时只注意用量的适当减少, 却忽略儿童用药后易造成的骨骼发育影响、牙齿变黄等禁忌。有些医生对某些病症了解不深, 药物作用机制不明, 滥用抗生素来治疗某些病毒性感染。如β-内酰胺类为繁殖期杀菌药, 应该间隙给药, 在临床使用时发现, 有近1/3的患者使用该药时采用每日1次。使用头孢噻肟钠时, 若每日1次静滴, 由于其T1/2 为1.5 h, 致使病菌每天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接触药物, 而仍继续繁殖, 用药量不足, 达不到有效的药物治疗浓度, 反而为细菌产生耐药性提供了有利条件, 医生应该结合该药物的T1/2和PAE制定给药方案, 每天至少2次给药, 严重感染时应达到5~6次。抗生素的预防用药, 只限于已知有效或一旦感染后不堪设想的情况, 旨在手术期间即最可能发生感染的时间, 使血药浓度和组织药物浓度达到较高水平, 对手术时间短在2 h内的患者, 只需单剂量抗生素即可。另外, 部分医生和患者认为, 联用抗生素能更快的治疗疾病, 联用的抗生素种类过多, 疗程过长, 从而使抗生素在医院得以大范围、大剂量的使用。抗生素的大量滥用既造成资源浪费又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同时造成细菌耐药性越来越强。

对于突发或严重的感染, 抗生素是有应用的指征, 如被怀疑或已知有细菌性脑膜炎或心内膜炎的患者, 或有发热白细胞减少, 处于危急生命的感染中的患者, 均需经验性的给予抗生素治疗, 无并发症的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或无并发症的流感, 不需抗生素治疗, 通常在感染并不严重时, 细菌培养结果前可暂不使用抗生素。

当需要用抗生素治疗时, 选择何种药物, 应根据药物的抗菌谱、安全性、既往临床经验、价格因素, 以及某些潜在耐药菌的产生和二重感染危险性等因素加以考虑。需要具体分析, 制定出个体化治疗方案。当细菌性感染所致发热经抗生素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 应根据病情及时停用抗生素, 或者选择合理的给药方式, 原来静脉或肌内给药者改为口服给药, 巩固疗程, 如抗生素连续使用1周后, 若效果不明显, 就应该做细菌培养或药敏试验, 如是药物问题, 应更换敏感药物。

常见抗生素 第4篇

维生素C是人体必需的维生素之一, 是一种天然的强抗氧化剂, 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缺乏维生素C可导致多种疾病。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维生素C, 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而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C的重要来源。雅安市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覆地,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有“雨城”之称, 盛产各种水果, 尤其是雅安的汉源县。雅安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得水果中的维生素C含量较高[1]。了解雅安地区的常见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 对当地人合理摄取维生素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维生素C为白色无臭结晶, 呈酸性, 易溶于水, 微溶于丙酮, 对碱和热不稳定, 在弱酸溶液 (pH 5~6) 的环境中比较稳定。摄取适当的维生素C能预防和治疗坏血症, 增强白细胞的生理功能, 提高机体免疫力, 促进铁的吸收, 抑制消化道中致癌物的生成, 减轻体内细胞和组织的氧化损伤, 降低白内障、癌变及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中国营养协会建议成人每日维生素C的最佳摄取量为100mg。

目前文献报道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2]、2, 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2]、荧光法[3]、紫外分光光度法[4]、原子吸收光谱法[5]、毛细管电泳法[6]、2, 6-二氯靛酚钠法[7]、碘量法、电位滴定法等, 以上方法都有操作复杂、耗时长且所用试剂不稳定[8]等因素存在。本实验利用维生素C对243nm紫外波长有最大吸收值的特性[9],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雅安地区4种常见水果 (草莓、桔子、猕候桃、苹果) 的维生素C含量进行测定, 其结果可以指导人们选择维生素C较高的水果, 以满足机体自身新陈代谢对维生素C的需求。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材料与仪器

1%草酸溶液;100μg·mL-1维生素C标准溶液 (现配制) ;蒸馏水;维生素C片剂 (50 mg) ;0.25mmol·L-1的水杨酸溶液。

草莓 (冬草莓, 产自雅安市汉源县) 、桔子 (不知火, 产自雅安市名山县) 、猕猴桃 (黄心果, 产自雅安市宝兴县) 、苹果 (红富士, 产自雅安市汉源县) , 以上4种水果均购自雅安市创业商城农贸市场。

FC204型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厂;752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FK-AJJ2型组织捣碎机:常州普天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维生素C标准液的配制

取维生素C片剂 (50mg) 一片, 用研钵研碎后, 用蒸馏水定容于500mL的容量瓶中, 得到100μg·mL-1的维生素C标准溶液。

1.2.2 维生素标准液的标准曲线绘制

分别移取100μg·mL-1维生素C标准溶液2.5、5、7.5、10、12.5mL于25mL容量瓶中, 用1%草酸溶液定容至25mL。分别得到10、20、30、40、50μg·mL-1的维生素C标准溶液。以1%草酸溶液作为空白参照, 在243nm的波长下测定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标准溶液的吸光值。

1.2.3 样品测定液的配制

新鲜的草莓、橘子、猕猴桃和苹果各取50g, 分别去其果皮和籽粒, 取其果肉部分用捣碎机捣碎, 过滤, 匀浆部分用1%草酸溶液溶解后定容于1 000mL容量瓶中作为待测液。苹果在切块过程中, 维生素C易遭到空气中氧气的氧化, 故在去皮切块后用0.25mmol·L-1的水杨酸溶液浸泡5min, 以有效减少苹果样品待测液在配制过程中维生素C的损失, 增强苹果样品的抗氧化能力, 减少褐变对苹果营养成分的影响[10]。

1.2.4 样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取50mL 4种水果样品的待测液, 以1%草酸溶液作为空白对照, 在243nm的波长下测定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标准溶液的吸光值, 平行测定3次, 取吸光度的平均值, 依据标准曲线方程, 计算出4种水果样品中的维生素C含量 (mg·100g-1) 。

式中:c:依据标准曲线方程计算得到的样品所含维生素C的溶液浓度 (μg·mL-1) ;V总:待测样品定容后的总体积 (mL) ;本实验为1 000mL;M总:所选水果的质量;本实验为50g;100:100g水果。

2 结果与讨论

2.1 标准曲线的绘制

将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溶液与所测定的吸光度平均值进行线性回归, 得到维生素C溶液的标准曲线y=0.054 7x+0.033 9, R2=0.099 98 (如图1) , 表明在10~50μg·mL-1的范围内, 维生素C溶液的吸光度与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2.2 待测样品吸光度的测定

待测样品的维生素C标准液的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如表1所示。

2.3 待测样品维生素C含量的计算

将表1中的4种水果样品的维生素C的浓度代入维生素C含量的计算公式, 得到4种水果样品的维生素C含量依次为:草莓37.1mg·100g-1, 桔子52.6mg·100g-1, 猕猴桃95.5mg·100g-1, 苹果4.9mg·100g-1。其结果比较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 4种水果样品的维生素C含量比较为:猕猴桃>桔子>草莓>苹果。

3 结论

维生素对人和动物的代谢起重要作用, 人体中缺少维生素会引起各种维生素缺乏症。本文利用维生素C对243nm紫外波长产生吸收的特性, 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 方便、快速、准确, 但是在苹果切块过程中要用水杨酸溶液处理以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和营养物质的流失。通过对雅安雨城区常见的4种水果 (草莓、桔子、猕猴桃、苹果) 维生素C的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 得到其维生素C的含量依次为:草莓37.1mg·100g-1, 桔子52.6 mg·100g-1, 猕猴桃95.5mg·100g-1, 苹果4.9 mg·100g-1, 4种水果样品的维生素C含量比较为:猕猴桃>桔子>草莓>苹果。此结论可为日常膳食合理营养地获取维生素C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李军祥, 李元亭, 黄永红.亚热带水果与北方水果营养物质含量的比较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 2010, 26 (09) :24-25.

[2]林桂荣, 郭泳, 付亚文, 等.新鲜果蔬维生素C测定方法研究[J].北方园艺, 1995, 19 (02) :7-9.

[3]邵晓芬张韵慧.荧光法测定果蔬中抗坏血酸和核黄素[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1994, 14 (2) :125-127.

[4]张英.食品理化检测与微生物实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13-14.

[5]董振明, 殷海龙, 郑养珍, 等.间接原子吸收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7, 27 (9) :1862-1865.

[6]李向军, 熊辉, 袁倬斌.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复方芦丁片的芦丁和维生素C[J].分析试验室, 2001, 20 (5) :41-43.

[7]闫永胜, 刘维.利用I3-吸光光度法测定饮料中维生素C[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1993, 29 (1) :9-11.

[8]马宏飞, 卢生有, 韩秋菊, 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五种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J].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2, 26 (8) :92-94.

[9]郑京平.水果、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快速测定方法探讨[J].光谱实验室, 2006, 7 (4) :731-73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常见抗生素】相关文章:

抗生素药物06-05

局部抗生素06-06

抗生素替代06-07

滥用抗生素08-23

食品抗生素07-05

抗生素输液治疗05-16

应用抗生素时间06-04

科学使用抗生素06-15

口服抗生素论文06-25

抗生素的应用08-14

上一篇:武术课程内容下一篇:促进幼儿德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