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口气管插管术

2024-09-06

经口气管插管术(精选9篇)

经口气管插管术 第1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经获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行择期全麻下胆囊切除术75例,年龄22~65岁,性别不限,ASA分级Ⅱ级或者Ⅲ级,未有心功能异常,采用随机数字表达,将患者分及两组,平卧位组(A组,n=37)和侧卧位组(B组,n=38)。

1.2常规术前准备,不使用术前药。患者入室后吸氧并开放静脉通道,常规检测血压、心电图和SpO2,静脉输注复方氯化钠15 mL/(kg•h)。B组选择右侧卧位,A组取平卧位,开始麻醉后,静脉注射异丙酚2 mg/kg,患者意识消失后面罩加压通气,吸纯氧,先判断面罩通气是否困难,如果面罩通气困难,应立即置入口咽通气道,改为清醒气管插管,若无面罩通气困难,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维库溴铵0.15 mg/kg,芬太尼2.5μg/kg,和地塞米松0.2 mg/kg,控制好呼吸待肌松效果满意后即行气管插管术,采用BF-1T60型FOB(Olympus公司)引导,仰活动角度90°。选择金属螺纹气管导管,男性导管选择7.5 mm,女性选择7.0 mm,操作人员位于患者侧面,左手持FOB下端置入口腔,右手握FOB手柄,旋转镜顶,调整FOB角度寻找声门,助手轻托患者下颌,必要时吸引咽分泌物。看到声门后将FOB顶端送入气管距隆突3~5 cm处,推进气管导管,退出镜干,胸廓起伏明显,并出现PETCO2波形提示气管导管位于气管内,固定好气管导管,并进行机械通气,若Sp O2低于95%时定为首次气管插管失败,退出FOB行手控呼吸待Sa O2升高至100%后再行气管插管,当再次行气管插管失败即定为气管插管失败。

1.3观察指标: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时(T2)、气管插管后2.5 min(T2.5)时记录平均动脉压和HR,并记录插管时间(FOB置入口咽至确认气管插管成功的时间)、置管时间(FOB定位成功至气管导管置入合适深度的时间),并记录牙齿损伤、口咽出血、咽部疼痛及声音嘶哑等,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随机组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重复测量设计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气管插管成功率为100%。与A组比较,B组气管插管时间以及置管时间缩短,首次进行气管插管成功率和首次置管成功率均升高(P<0.05)。见表2。

与A组比较,P<0.05

两组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两组气管插管前后MAP和心率均在正常范围,与A组比较,B组在T2时MAP和HR均降低(P<0.05),与T0对比较,A组T1时MAP降低,T2~4时MAP升高,T1~4时心率增快,B组T1时MAP降低,T2~3时MAP升高,T1~4时心率增快,(P<0.05)。见表4。

与A组比较,P<0.05,与T0时比较,P<0.05

3讨论

颈椎病患者由于本身疾病严重者脊柱变形,平时睡眠多为侧卧位,B组体位参照了患者平时睡眠习惯采用侧卧位,麻醉诱导后较为接近平时睡眠时通气情况,极有利于FOB寻找声门及置入。

本研究结果表明,与A组比较,B组首次气管插管成功率、首次置管成功率明显升高,而气管插管时间与置管时间则明显缩短,气管插管进行时MAP和HR波动小,则提示侧卧位可提高颈椎病患者全麻下FOB引导经口气管插管术成功概率,且操作时间短,同时有利于稳定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因为侧卧位时FOB引导气管插管时受到咽腔软组织及会厌的阻碍更少,也减轻了气管导管对会厌及声门的刺激[4],并且避免了仰卧位气管插管时摆放的头低脚高位对血流动力学造成的影响。

本研究表明,虽然两组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并无统计学差异,但是B组未见牙齿损伤、咽出血和声音嘶哑发生,提示侧卧位颈椎病患者全麻下FOB引导经口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减少。

本研究中B组仍有小部分患者首次气管插管及首次置管不成功,还有1例患者咽痛,可能是气管插管时咽腔软组织部分向咽后壁移动,阻碍了FOB的置入,喉部软组织及会厌仍可下坠黏附于镜下,从而阻碍了气管插管操作,进而导致气管插管相关不良事件。

综上所述,侧卧位可提高颈椎病患者全麻下FOB引导经口气管插管术的成功概率,操作时间短,并且有利于稳定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同时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较少。

参考文献

[1]王幸双,汪小海,李文媛,等.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上气道矢状位解剖结构分析;CT三维重建法[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3,33(9):1096-1098.

[2]Kim SH,Woo SJ,Kim JH.A comparison of Bonfils intubation fiberscopy and fiberoptic bronchoscopy in difficult airways assisted with direct laryngoscopy[J].Korean J Anesthesiol,2010,58(3):249-255.

[3]A rcai YC,Fukunaga K,Hirota S,et al.The effects of shin lift and jaw thrust while in the lateral position on stridor score in anesthatized children with adenotonsillar hypertrophy[J].Anesth Aualg,2004,99(6):1638-1641.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转运途中护理体会 第2篇

【关键词】气管插管;转运;护理

随着急诊医学和急救护理学的迅速发展,急诊气管插管患者经初步抢救后,(1)为了进一步确诊病情及监护救治,常需要进行院内转运,转运途中的未知因素,均会影响患者病情,所以做好患者的气道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对于2013年1—2月份我院急诊科气管插管患者转运途中关于气道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3例患者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32-84岁,其中神经系统17例,呼吸系统9例,消化系统2例,动脉瘤2例,心血管系统1例,,中毒1例,心跳呼吸骤停1例;转运呼吸机的患者29例,自主呼吸导管内给氧的4例。33例患者成功转运,无气道并发症发生。

2 转运途中气道不安全因素分析(2)

2.1气道阻塞 转运途中路途颠簸气道分泌物增多,途中吸痰负压不够,气道阻塞通气障碍。

2.2气管插管的移位 转运中患者躁动,体位改变,插管松脱,导致管道扭曲,影响气道通畅

2.3气囊压力不够,漏气 一般用注射器给气囊充气约5-7ml,压力为25-35cmH2O

2.4镇静肌松药物的使用 使用镇静肌松药物可抑制中枢和呼吸肌

2.5气道管理设备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呼吸机管路漏气、氧气不够、电池不足、负压吸引压力不够

2.6原发疾病的影响

3 护理

3.1医护人员与家属加强沟通,告知转运的目的及途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给予家属心理安慰取得理解,同意签字,方可实施转运。

3.2转运前与医生一起评估转运的安全性

3.2.1评估患者的整体情况:A插管后转运前保证插管在位,接简易呼吸气囊挤压可见有气体自导管逸出,两肺听诊有呼吸音对称,必要时X线摄片,确定位置是否在隆突上1-2cm。B注明气管插管与门齿的距离,使用气管插管固定器妥善固定。C气囊充气以能恰好封闭导管与气管壁间隙为宜,以防分泌物和呕吐物进入气管而引起窒息和机械通气时阻止气体漏出;D评估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血氧饱和度;E气道有无阻塞,听诊呼吸频率、节律、痰鸣音。F结合心电图及心电监护动态评估患者心率、心律、血压、脉搏,面色口唇皮肤颜色等。G观察患者意识瞳孔、肢体活动度。H有无应用影响呼吸的药物。

3.2.2用物准备:Newport HT50便携式呼吸机,Apollo N3监护仪,简易呼吸器,氧气瓶,面罩头套,听诊器,一次性吸痰管,50ml和5ml注射器,,电筒,约束带,途中可能用到的抢救药物。

3.2.3人员组成:急救医师1名,急救护士1名,培训护工1名,患者家属1—2名。

3.2.4协调相关科室,做好接待患者的准备,安排合理方案,节省时间。

3.3转运途中的护理

3.3.1确保气管插管在位,气囊压力合适,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根据医嘱患者病情,给予导管内给氧连接氧气瓶;使用呼吸机的患者,連接好硅胶管路模拟肺,调节呼吸机模式和参数及报警上下限,待模拟肺充气正常,再次检查管路连接正确无漏气,运作正常。取下模拟肺,连接延长管于气管插管处。患者床体整体抬高,氧气瓶置于床体下,呼吸机悬挂于护栏一侧,观察患者使用Newport HT50便携式呼吸机是否出现人机对抗,有无报警,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3.3.2使用Apollo N3监护仪,悬挂于护栏另一侧。连接好电极、指脉氧、绑好袖带并设置为5min一次,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观察使用便携式呼吸机的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胸廓起伏,周围循环情况。安置患者合适舒适体位,头部在前,检查静脉输液、引流管、各管路是否通畅折叠,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3.3保证途中安全,保暖,避开颠簸地段,上好护栏防止坠床,烦躁患者经家属同意给予约束带保护,防止意外拔管、擦伤,确保气管插管固定在位。

3.3.4检查结束,遵从医嘱安全快速返回急诊室,监护治疗,检查气管插管深度,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若住监护病房进一步救治,与接班医护人员认真交接,确保插管在位,记录气管插管深度,气囊压力充盈度,更换呼吸机连接管路,调节模式参数。交接静脉输液及引流管情况,急诊用药及检查结果,途中生命体征情况,填写急危重患者交接单。

3.3.5心理护理。清醒患者恐惧焦虑,担心路途不安全,由于插管不能言语,护士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安慰患者及家属,积极提供必要的帮助,尽量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神志模糊昏迷患者,尊重患者,安慰家属,增强健康的信心。

3.4途中突发因素的应急措施

3.4.1气管插管意外拔管 汇报医生并协助处理。若拔出插管<5cm,气囊放气,抽吸导管口鼻腔内痰液,重新将导管轻轻送入并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对称;若拔出插管>5cm,气囊放气,拔出气管插管,抽吸口鼻腔痰液,据病情遵医嘱面罩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或使用简易呼吸气囊或有效吸氧。观察患者呼吸情况,生命体征变化。

3.4.2呼吸机故障无法运作 分离呼吸机,改用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瓶,氧流量8L/分,左手固定插管,右手挤捏气囊,潮气量达到500ml,维持呼吸功能。

3.4.3心跳骤停 立即心肺复苏遵医嘱用药观察效果。

3.5终末处理

转运患者结束后,带出科室物品及时归位并补充,做好消毒管理,呼吸机管路送供应室环氧乙烷消毒,75%酒精纱布擦拭呼吸机、模拟肺。登记仪器使用本,并安装备用管路处于备用状态。

4体会 气管插管的急诊患者院内转运路途短,保证插管固定管路在位,呼吸道通畅,使用Newport HT50呼吸机和Apollo N3监护仪保证途中安全辅助呼吸及动态监护,各科室合作无间,医护人员转运前正确评估,充分做好患者、物品、药品准备,途中密切观察病情与护理,据医嘱正确执行急救规程并记录,认真交接,有效提高转运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中国医药指南2010年11月第八卷第32期 陈月莉急诊气管插管患者院内转运中的气道安全管理体会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 第3篇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处于经常性开放状态, 容易造成唾液减少, 口腔黏膜干燥, 口腔的自净作用和局部黏膜抵抗力减弱, 造成口腔内的抗菌物质生成减少, 大量牙菌斑积聚[2], 以及大量细菌在口腔内繁殖, 导致感染的机会增加。因此, 做好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

1.1 操作前准备

1.1.1 患者准备

(1) 对患者的意识、合作程度行有效的评估。指导其配合, 做好解释工作, 说明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意义和必要性, 确保患者配合;烦躁患者予以镇静处理;昏迷患者应备开口器。 (2) 体位一般取半卧位或仰卧位, 头偏向一侧。

1.1.2 操作者及环境准备

(1) 检查患者的口腔气管以及气管插管的有无异常情况。 (2) 清除气管和口腔内的痰液。 (3) 无菌要求严格, 操作者要彻底洗净双手, 戴无菌手套及口罩, 保持环境清洁及舒适[3]。

1.1.3 口腔护理液的准备

在清洗前应检测患者口腔pH值, 根据pH值选择不同的护理液。 (1) 0.9%氯化钠溶液为临床常用的口腔护理液, 只能起到清洁口腔, 稀释和机械冲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无杀菌作用。 (2) 过氧化氢也是临床常用的口腔护理液, 有防腐、防臭作用。 (3) 甲硝唑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不良反应少、用药方便等优点。 (4) 洗必泰对口腔细菌有杀灭作用, 可有效去除牙菌斑的作用。 (5) 碘伏对细菌、芽孢、病毒、原虫都有很强的杀菌效果, 且不受pH值的影响。

1.2 操作方法

1.2.1 严防液体下漏至气管

赖玉莲等报道认为, 进行口腔护理时, 应用气囊测压器检查气管导管气囊充气是否足够, 充气不够者用测压器注入空气至25cmH2O, 使气管导管与气管壁的腔隙处于密闭状态, 以免液体下漏至气管。

1.2.2 防止气管导管移位

进行口腔护理时, 导管脱出可导致急性缺氧。付燕等报道, 在做该项操作时, 一定要保证患者能够密切配合, 以防脱管和移位。操作前后应严格检查气管导管于门齿处的刻度, 并做好记录, 以防气管导管移位。

1.2.3 口腔清洗的方法

1.2.3.1 擦洗法

传统的0.9%氯化钠溶液棉球擦洗法虽然能有效擦去牙菌斑与污垢, 但不够彻底, 口腔内置留气管导管、牙垫, 很难对牙内面、牙缝、舌下面、舌根部、咽喉部等死角部位的污垢进行有效清除。谢红英等[2]采用喉镜协助法在麻醉喉镜明视下用擦洗法进行口腔护理, 可有效清除死角区域污垢, 减少细菌繁殖, 从而提高口腔护理质量。

1.2.3.2 冲洗法

可选用0.9%氯化钠溶液、碳酸氢钠、过氧化氢溶液等对口腔反复冲洗吸引, 直到吸出液澄清为止。口腔冲洗时冲洗液与口腔充分接触, 可增口腔的湿润度以及牙面上的牙垢, 但可能造成含有大量细菌的冲洗液进入气管导管气囊上部的间隙, 容易导致吸入性肺炎。

1.2.3.3 擦洗+冲洗法

单纯的口腔擦洗法或口腔冲洗法, 均不能对口腔进行彻底清洁, 而擦拭能有效去除牙菌斑, 再利用0.9%氯化钠溶液等冲洗, 可有效减低患者口腔内细菌的聚集, 提高口腔护理质量。

1.2.4 口腔护理的频次

国内报道不一, 张海魁等建议1次/4h, 谭少屏等建议2次/d;蒋玉梅等研究发现, 如果每天为患者做2次口腔擦洗, 口腔护理前的菌落计数上午只有下午的50%左右, 甚至更低, 故支持1次/8h的观点。Jones等调查显示约60%ICU护士为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口腔湿润2~4次/h, 可以减轻黏膜干燥, 建议口腔护理的次数为≥3次/d。

1.3 注意事项

1.3.1 预防交叉感染

严格消毒隔离, 预防交叉感染, 仔细检查导管气囊内的压力, 防止分泌物、冲洗液误吸入呼吸道, 并注意固定导管, 防止导管移位。

1.3.2 防止呛咳

进行操作时勿接近腭垂的部位, 以免引起患者恶心、呛咳的发生。当呛咳或恶心时, 胸腔内压力增加, 气囊与管壁间隙增大, 分泌物下坠增加, 有可能增加VAP的发生率。

1.3.3 防止损伤

操作时要细心、耐心、有责任心, 动作轻柔迅速, 尽量减轻患者痛苦。操作完成后, 抽去气囊增加的气体, 以防压力过高导致黏膜糜烂、坏死;并妥善固定气管插管和牙垫, 听诊双肺呼吸音, 确认气管插管无移位。

2 总结

口腔是病原微生物入侵人体的主要途径之一。正常人每天通过饮水、进食、刷牙、漱口等可达到减少和清除致病菌的目的, 口腔通常不会出现问题。但对于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 由于其机体免疫力低下, 易出现口腔内细菌的聚集以及菌群失调, 使口腔黏膜出现炎症、溃疡、糜烂等并发症, 引起口腔及下呼吸道感染;而且气管导管的阻挡, 影响了口腔护理的效果。

因此, 护理人员应根据各患者不同的情况, 采用积极有效和安全的口腔护理方法, 选择合适的口腔护理液, 加强对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 保证口腔清洁, 减少分泌物积聚和抑制致病菌繁殖, 预防口腔感染及降低VAP的发生率。

摘要:阐述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方法, 包括操作前准备、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 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

参考文献

[1]许若云, 黄晓燕, 陈绮美.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的研究进展[J].现代医院, 2008, 8 (4) :85-87.

[2]谢红英, 谢长华.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方法改良与效果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7, 4 (3) :3-5.

经口气管插管术 第4篇

关键词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声带手术麻醉效果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7.041

资料与方法

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声带手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43例患者为经鼻管插管组,43例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患者为经口插管组,年龄19~58岁,平均325±265岁;体重42~66kg。两组在年龄、性别、体重等方面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麻醉方法:①经鼻管插管组麻醉方法:本组43例患者麻醉诱导前常规面罩吸氧去痰,肌注01g苯巴比妥钠与05mg阿托品,开放上肢静脉通路,1%呋麻液滴鼻2次,丙泊酚2~3mg/kg、芬太尼4~6μg/kg、琥珀胆碱15mg/kg麻醉诱导,插管前静脉注射琥珀胆碱、肌震颤消失后经鼻气管插管,吸入异氟醚2%~25%,静注维库溴铵002~003mg/kg维持麻醉,机控呼吸。②经口插管组麻醉方法:本组43例患者麻醉诱导等方法均同经鼻管插管组,肌震颤消失后经口气管插管。

观察指标:观察麻醉前、插管前、置镜时、术后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且进行t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麻醉效果显示,插管前两组血压、心率均下降,置镜时血压、心率明显升高,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插管前、置镜时、手术后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内镜技术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的声带手术基本在支撑喉镜下完成,由于该手术要求较高,首先要求声带静止[1]、咽喉无不良反应,同时要求声门暴露清晰,因此,需要在全麻下完成,从本研究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与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两种方法的麻醉效果显示,两组在麻醉前、置镜时、手术后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果提示两种方法均可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

从操作角度看,经口气管插管全麻由于气管导管在口内,会对手术操作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导管不易固定,而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可避免上述不利因素,首先气管经鼻插入,不影响支撑喉镜的置入,而且声门可以充分暴露,不会因导管而影响手术操作,其次,气管插管固定容易,因此,笔者认为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是声带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

从麻醉过程中患者血压、心率变化显示,支撑喉镜置入时,两组血压、心率均明显升高,可能是置镜或手术时刺激咽后壁而导致的应激反应[2,3],两组术后血压、心率均恢复正常,结果提示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与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均可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但从操作角度出发,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更方便操作与声门的显露。

参考文献

1艾登斌,殷玉萍.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的麻醉方法改进[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3,19(11):44.

2侯炯,程文华,许涛,等.异丙酚配伍不同剂量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0,16(7):564.

经口气管插管致VAP的护理干预 第5篇

1 临床资料

2011年3月—2012年1月, 我科收治31例气管插管患者, 男22例, 女9例, 年龄55岁~91岁, 平均年龄72.8岁, 上机时间8 h~14 d。疾病分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6例, 重症肺炎7例, 肺间质纤维化5例, 肺癌2例, 支气管扩张1例。

2 干预措施

2.1 气管导管的固定

常规固定方法有2种, 第1种:直接用胶布交叉固定于患者面颊上;第2种:将弹性颈带套在靠近上唇的挂钉上, 将带子绕颈1周后仍套在靠近上唇的挂钉上, 用带子将气管导管与导管固定住再进行缠绕, 将带子套在靠近下唇的挂钉上。为了使气管导管得到妥善固定, 本组病例均采用第2种固定方法, 未发生1例气管脱管。

2.2 气囊的管理

气囊可以防止口咽部分泌物和胃内容物反流后误吸。高容量低压力的气囊, 不需要定时放气, 用气囊测压器可准确测量气囊内的压力, 确保气囊压力保持在25~30 cm H2O之间。若无气囊测压器时, 可采用以下3种方法:第1种:最小漏气技术, 即气囊充气后, 吸气时允许有少量气体漏出。第2种:最小闭合技术, 即气囊充气后, 吸气时恰好无气体漏出。第3种:捏感法, 护士在为套囊充气的过程中, 用手指捏与套囊相通的指示气囊, 以估测套囊内压力。此法简便, 但只凭个人经验和指感估压欠准确。本组病例均采用气囊测压器测量气囊内的压力, 准确可靠。

2.3 气囊上滞留物清除技术

气囊上滞留物与VAP的关系是:口咽部细菌定植和误吸是发生VAP的重要途径, 高容低压气囊不能完全阻止气囊上滞留物进入下呼吸道, 同时气囊上滞留物优势菌与VAP的下呼吸道分泌物致病菌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因此, 有效地清除气囊上的滞留物可以预防VAP的发生。其作用原理是:在患者吸气末时, 用力挤压简易呼吸器, 使肺充分膨胀的同时放气囊, 气囊上分泌物将要流向气道内的同时患者呼气, 借助胸廓的弹性回缩力, 产生较大且快的呼气流速, 将要流下的分泌物冲到咽部, 此时迅速充气囊, 阻止气囊上分泌物流入气道内, 再经口鼻腔吸出。

具体操作步骤: (1) 分别吸引气管、口鼻腔内分泌物; (2) 简易呼吸器与气管插管连接, 在患者吸气时轻轻挤压简易呼吸器, 以充分换气; (3) 患者吸气末时, 用力挤压简易呼吸器, 使肺充分膨胀, 同时助手放气囊, 并在患者呼气时迅速充气囊; (4) 再次吸引口鼻腔内分泌物, 可重复2~3次, 直至完全清除气囊上的分泌物为止。

2.4 口腔护理

建立人工气道后正常的口腔生理被破坏, 微生物大量繁殖, 易致口腔感染;另外, 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由于不能经口进食, 易出现口唇干裂、口腔黏膜糜烂等情况。故行气囊上滞留物清除技术后, 每日至少进行2次口腔护理, 临床常用生理盐水或口泰行口腔护理, 口唇干燥患者给予涂抹石蜡油润滑, 不能闭口的可用0.9%氯化钠溶液纱布覆盖口唇, 可以预防口唇、舌面干裂。有效的口腔护理能降低口腔内的细菌, 提高黏膜防御能力, 同时可以防止口腔黏膜干燥。

2.5 呼吸道的温湿化管理

有效的湿化可以稀释痰液, 有助于痰液的排出, 降低VAP的发生。李文涛等[1]提出, 机械通气患者有4种湿化方法: (1) 气管滴入湿化气道; (2) 恒温湿化器湿化; (3) 恒温湿化器配合气管内滴入湿化; (4) 恒温湿化器配合间断以压缩气源为动力雾化吸入湿化气道。但蓝惠兰等[2]研究结果表明, 在机械通气过程中通过气管内滴注生理盐水进行湿化吸痰, 可导致暂时的血氧饱和度下降、血压升高以及发生刺激性咳嗽, 增加VAP感染机会, 不宜常规采用。我院临床上采用恒温湿化器湿化气道, 湿化效果理想, 可以顺利排出痰液, 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感染率相对较低。

2.6 人工气道的净化治疗

吸痰可损伤气管黏膜, 定时吸痰容易引起患者频繁呛咳、缺氧, 吸痰的原则是:在最小的刺激和损伤情况下, 最大限度地排出分泌物, 因此临床上提倡按需吸痰。吸痰的指征[3]:听诊听到痰鸣音, 在胸骨上凹听到“呼噜”声或在3~4胸椎两旁听到“呋哈”声并夹杂低远的“丝丝”声;气道压上升, 呼吸机高压报警;患者有呛咳现象;监护仪显示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 下降。吸痰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并叩背, 使痰液松动, 有助于彻底吸出痰液。

吸痰的方法: (1) 选择多侧孔可控式透明硅胶吸痰管, 内径0.3 cm~0.5 cm, 长度30 cm以上; (2) 吸痰前给予纯氧3 min; (3) 操作者戴无菌手套, 严格无菌操作, 每次吸痰后应更换吸痰管; (4) 吸痰时间应小于15 s; (5) 每次吸痰均要先吸气管内分泌物, 再吸口腔及鼻腔分泌物; (6) 吸痰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如有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明显改变, 均要立即停止吸痰; (7) 置入吸痰管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是否顺利, 避免痰痂形成或阻塞。

2.7 心理护理

术后对患者耐心细致地讲解气管插管术的重要性, 取得患者的配合。杜春萍等[4]调查表明68.9%的患者在机械通气期间想说话, 所以应当加强和患者的沟通, 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需要, 可以有效地防止意外脱管。针对经口腔气管插管患者, 我们制定了温馨提示图片, 如:“我饿了”、“我冷”等, 有图片、有注解, 患者可以清晰表达自己的感受, 另外患者也可以用简单的手势表达感受。

3 讨论

严格的气道管理, 能够达到有效降低VAP发生率的目的, 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本组31例患者经过科学的管理和精心的护理, 无1例意外拔管, VAP的发生率为43%, 缩短了患者机械通气和住RICU的时间, 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 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经口气管插管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 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实施机械通气的31例患者采取有效的气道管理, 确保呼吸道通畅, 减少VAP的发生。结果31例患者发生VAP 13例, 死亡4例, 平均住院时间7 d, 其余均好转。结论 严格的气道管理, 可以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气管插管,机械通气,VAP,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李文涛, 孙丽娟, 刘晶.使用呼吸机时气道湿化方法的探讨[J].护理学杂志, 2001, 16 (10) :585-586.

[2]蓝惠兰, 李雪球, 覃铁和.机械通气患者吸痰前气管内滴注生理盐水湿化的比较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8) :569.

[3]王娅丽, 罗艳.心脏直视手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适时吸痰的探讨[J].四川医学, 2007, 28 (1) :114-15.

经口气管插管术 第6篇

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是抢救呼吸衰竭常用的方法, 但由于导管过粗过硬, 留置时间过长容易出现插管移位、导管阻塞、口腔溃疡、气道黏膜损伤、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故置管时间一般不超过72 h。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收治4例长期留置经口气管插管病人, 经护理效果较满意。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收治长期留置经口气管插管病人4例, 男3例, 女1例;年龄58岁~76岁;脑干出血1例, 大面积脑梗死2例, 运动神经元病1例;留置气管导管时间分别为20 d、28 d、42 d、150 d, 平均60 d;并发症:气道黏膜损伤出血1例 (留置42 d) , 呼吸机依赖1例 (留置150 d) ;预后:3例因严重的原发疾病死亡, 1例转外院继续治疗。分析长期留置导管的原因:4例病人病情危重, 随时有死亡的危险, 家属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希望死亡后保持身体完好而拒绝气管切开, 其中有2例又因经济因素, 家属坚决不同意拔管后气管切开。

2 护理

2.1 气管插管位置的确定

气管插管通常是在紧急情况下由麻醉师插入, 插管成功后我们主动与麻醉师沟通, 了解气管导管的型号、插入的深度、听诊两肺呼吸音是否对称, 调整好气管导管的位置, 并在门齿处做好标志, 每班交接。本组4例应用的气管导管均是绍兴市海天医疗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医用级聚氯乙烯材料7.0号~7.5号普通型气管插管导管, 插管深度3例22 cm、1例23 cm。

2.2 妥善固定气管插管, 防止移位或拔管

气管插管成功后均要在气管插管旁放置一个牙垫固定, 应用牙垫可保护气管插管不被牙齿咬瘪, 使管腔变细, 阻塞通气。我科选用的是医用级聚氯乙烯材料, 内径为7.5 mm的牙垫, 其中有3例在插管3 d后因受口腔分泌物污染, 重新更换清洁牙垫;1例清醒病人因牙垫内径较粗、材质较硬、口腔感到不适, 采用了改良的自制牙垫:即用去掉乳头及针芯的5 mL一次性注射器外筒置入病人上下门齿之间, 用长条胶布将注射器外筒与导管并排捆绑, 最后固定于病人面颊部, 固定的胶布松紧适宜, 过松气管插管易脱出, 过紧则造成两侧口角及后颈部皮肤损伤。为病人翻身时, 注意调整好气管导管与呼吸机管道的位置, 防止过度牵拉致插管脱出。

2.3 气管插管气囊充气适宜

本组4例病人均使用呼吸机, 气管插管后气囊8 h放松1次, 5 min后, 再次充气, 充气量8 mL~10 mL, 以听不到呼吸时从气囊周围漏气的声音为宜, 充气不宜过多, 以免压力过高, 阻断局部黏膜的血液供应, 导致黏膜坏死及气管狭窄、变形, 甚至气管瘘等并发症。

2.4 气管内吸引的正确操作

气管内吸引时, 注意无菌操作, 一般先吸引气管导管内的分泌物, 然后吸引口、鼻腔内分泌物, 1根吸痰管使用1次, 吸痰前后结合翻身、叩背, 吸痰前后给100%的纯氧2 min, 吸痰管的内径要小于气管导管内径的1/2, 吸引时动作要迅速轻柔, 每次吸引时间不超过15 s, 每次吸引均在监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下进行。如吸引过程中, 出现心率增快或减慢、血氧饱和度下降或病人面色发绀等情况, 立即停止吸引, 迅速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给氧, 每次吸引后, 进行肺部听诊, 如未听到湿性啰音, 证明吸痰效果良好。

2.5 加强呼吸道湿化

经口气管插管后, 呼吸道正常的加温、湿化、过滤功能消失, 咳嗽反射、防御功能减退, 易引起呼吸道黏膜干燥, 形成痰痂引起气道阻塞, 对肺功能造成一定的损害, 造成肺部感染率增加, 故使用呼吸机时必须加温湿化。本组4例病人均使用740呼吸机, 配有加温湿化装置, 湿化器温度调节为36 ℃, 湿化器内液体使用蒸馏水, 经常观察湿化效果。本组2例病人因肺部感染严重导致呼吸道痰液黏稠, 采用了向气管导管内注入少量湿化剂, 湿化剂配制我们采用生理盐水50 mL加庆大霉素8×104 U和糜蛋白酶4 000 IU, 每次吸痰时滴入2 mL~3 mL, 在呼吸时的吸气相时注入。湿化液每日更换。本组病人未出现导管阻塞情况。

2.6 加强口腔护理

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失去了对口腔的自洁能力, 不能饮水进食, 口腔处于持续开放状态, 唾液分泌减少, 导致口腔内细菌不断聚集, 口腔卫生状况下降, 牙菌斑形成增多, 成为机械通气性肺炎 (VAP) 的“贮藏库”;另外机械通气期间镇静剂的使用也抑制了病人的咳嗽反射, 插管刺激黏膜大量分泌, 从而影响了黏膜纤毛的正常功能, 有利于口腔部细菌定植。有研究表明, 气管插管后3 d即有50%的病人发生口腔溃疡, 超过7 d则发生率高达80%以上, 因此做好经口插管病人的口腔护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加强病人的口腔护理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可以使病人的插管时间得以延长。本组4例病人气管插管第2天后均每日进行口腔护理2次, 方法为先记录好气管插管距门齿刻度, 向清醒病人解释口腔护理的目的, 取得病人的配合, 同时吸净口腔和气管套管内的痰液, 由2名护士配合操作, 一人手扶导管, 另一人将牙垫取出, 用银尔通漱口液棉球擦拭两侧口腔和牙齿 (银离子漱口液抗菌具有长效性, 杀菌广泛的特点, 可有效杀死650余种病原菌, 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且无任何副反应) ;口腔护理后再擦净面部, 更换清洁牙垫, 口唇部可涂以液状石蜡或食用麻油, 并将气管插管位置从口腔一侧移至另一侧 (防止长时间压迫引起局部溃疡) , 用胶布固定牢固。固定插管前先检查气管深度是否准确, 防止气管插管脱出。通过本组对4例病人进行观察, 发现插管3 d~7 d内易发生口腔溃疡, 但随着口腔溃疡的治愈, 2周后即未再有口腔溃疡发生, 具体原因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2.7 做好心理护理

本组3例昏迷病人, 病人家属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不安、抑郁、易激惹等不良情绪, 为此, 加强与家属的沟通交流, 做好知情同意签字, 并尊重家属拒绝气管切开的选择, 对病人的治疗护理精心、细致, 有助于家属情绪的稳定。1例清醒病人气管插管后, 因喉部不适, 无法发声, 产生恐惧、急躁等情绪, 导致心率、呼吸加快、血压升高、躁动不安, 曾2次自行拔管, 为此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 理解病人所承受的痛苦和不适, 教会病人采用写字、打手势或点头、摇头等交流方式与医护人员或家属进行交流后能较积极地配合。

3 体会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生活质量意识的不断提高, 病人及家属知情同意、自主性等权利不断得到重视, 对于高病死率的神经内科的危重病人, 经口气管插管导管留置时间有延长的趋势。总结4例病人的护理经验, 认为对长期留置经口气管插管、病情危重、预后差的昏迷病人, 通过做好妥善的导管固定、科学规范的口腔护理、气道护理等, 可以大大减少气管插管病人的并发症, 减轻病人和家属的痛苦, 切实提高护理质量。对于因呼吸衰竭而气管插管意识清醒的病人, 为减轻其痛苦, 应尽早气管切开。

参考文献

经口气管插管术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45例,其中,男30例,女15例,年龄16~72岁,平均43.6岁,33例有脑外伤史,12例为高血压脑出血,头颅CT扫描确诊。11例患者因入院时病情较重,呼吸困难立即行经口气管插管,34例在病情许可下行开颅手术后,保留经口气管插管回病房。

1.2 方法

因口腔中有导管和牙垫的存在,用传统的口腔护理方法,口腔清洁不彻底,并且反复刺激患者易引起恶心,咳嗽。应用冲洗法[4],操作简单,不易脱管,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护理时间。

1.3 护理

口腔护理应从经口插管后6 h开始进行。

1.3.1 口腔护理液的选择和其他用物的准备。

我科口腔冲洗时选择1%~2%过氧化氢溶液10 ml[5]和0.9%生理盐水100 ml。无菌弯盘一对,内放压舌板一个,纱布一块。5 ml和20 ml的注射器各一个,4 cm的头皮管一个,吸痰管两根,手电筒一把,干净的牙垫和长20 cm,宽1.2 cm胶布两条。

1.3.2 操作前的检查:

(1) 用压舌板轻轻撑起腮部,评价口腔有无异味,用手电筒检查口腔黏膜有无溃疡,糜烂。 (2) 检查气管插管距门齿的刻度,气管导管的气囊有无漏气[6],用5 ml一次性注射器将气囊内的气体抽空回再注入气体5~8 ml,以防脱管和冲洗液倒流进呼吸道。 (3) 检查气管插管距门齿的刻度,气管导管的气囊有无漏气[6],用5 ml一次性注射器将气囊内的气体抽空回再注入气体5~8 ml,以防脱管和冲洗液倒流进呼吸道。 (4) 检查吸痰器是否处于功能位,调节好吸力,彻底吸痰。

1.3.3 患者的卧位:

协助患者侧卧位,头偏向一侧,口角向下。1.3.4口腔护理的方法:用去掉针头的20 ml注射器吸取1%过氧化氢10 ml接4 cm的头皮管,将1%的过氧化氢液体从上方口角牙垫孔处缓慢注入口腔,由上而下冲洗,然后从下方口角处插入吸痰管,吸出口腔中的液体,再用注射器吸取生理盐水用同样的方法冲洗口腔,负压吸出,反复多次冲洗,直到吸出原液为止。用纱布清洁口角,更换新的牙垫,用胶布交叉固定牙垫和气管插管。在操作过程中注意患者的呼吸、血氧饱和度、心率等生命体征的监测,有无出现呛咳、发绀等症状。

1.4 注意事项

1.4.1 根据病情采取合适的体位,最好是头低侧卧位,并检查气囊的充盈度,有无漏气,防止因重力作用冲洗液顺气管插管流入下呼吸道,引起误吸和吸入性肺炎等严重的并发症。

1.4.2 操作前检查气管插管距门齿的刻度,更换胶布固定插管时,也要检查插管距门齿的刻度是否准确,以防导管脱出,并严密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出现。

1.4.3 冲洗前为患者吸净口腔的分泌物,自气管导管吸痰时,判断吸痰管插入是否通畅,痰液的黏稠度。吸痰时调试合适的负压吸力,吸痰管不要过硬过粗,抽动不可频繁,插入不易过深,切忌在同一部位反复抽动,避免损伤气管黏膜导致出血。

1.4.4 冲洗时,负压吸引力要低,以刚好吸出为宜,避免压力过大,损伤口腔黏膜。

1.4.5 护士按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每次口腔护理前后均要进行评估,观察并记录有无口腔异味,口垢,口腔溃疡,牙龈炎,嘴唇疱疹,继发霉菌感染及口腔的湿润度等。每次吸痰的颜色、量,有无异味及气管插管距门齿的刻度,气囊的充盈度和双肺呼吸音的情况。

2 结果

本组45例患者中,34例通过有效的口腔护理后无口腔感染及机械通气性肺炎的发生,4例因入院前有呕吐误吸引起肺部感染,7例病情过重而死亡。

3 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护理质量的提高,经口气管插管广泛应用于大手术患者和危重患者,及时有效的口腔护理能控制口腔异味,保持口腔黏膜湿润,从而防止口腔及肺部感染,降低气管插管并发症,提高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经口气管插管的口腔护理措施, 预防机械通气性肺炎。方法:对45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应用冲洗法实施口腔护理, 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估。结果:34例通过有效的口腔护理后无口腔感染及机械通气性肺炎的发生, 4例因入院前有呕吐误吸引起肺部感染, 7例病情过重而死亡。结论: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实施有效的口腔护理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口腔护理,气管插管

参考文献

[1]耿莉华.医院感染使用护理手册[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1:300.

[2]Grap MJ, Munro CL, AshtianiB, et al.Oral care interventions in critical care:frequency and documentation.AmJCrit Care, 2003, 12 (2) :113-118.

[3]Yoneyama T, Yoshida M, Ohrui T, et al.Oral care reduce pneumonia inolder patients in nursing homes.J Am Geriatr Soc, 2002, 50 (3) :430.

[4]王舜娟, 陈秋芳, 钟华荪, 等.冲洗法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临床应用研究, 2004, 19 (8) :686.

[5]余爱珍.基础护理学[M].南京:江苏科学出版社, 1985:22.

经口气管插管延期拔管的呼吸道管理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经口气管插管延期拔管患者共123例,分别系脑外伤和心外科术后返ICU集中治疗和护理的重症患者,其中男74列,女49例,年龄13~73岁,平均43岁。经气管镜冲洗吸痰21例,术后4~7 d延期拔管60例,术后8~14 d延期拔管57列,术后14~60 d延期拔管6例。

1.2 方法

1.2.1 呼吸道吸痰操作方法要点

1.2.1. 1 心理护理度紧张、焦虑、恐惧、绝望,甚至有濒死感,又因插管所限无法正常交流,护士要用和善的面容,通过辨别口形及写好的卡片等方式耐心与患者交流,给其安慰和必要的解释,稳定其情绪,增强其治疗信心[1]。

1.2.1. 2 吸痰时严格按无菌要求操作,戴无菌手套,保护患者和护士不被污染[2]。

1.2.1. 3 妥善固定先用强力胶布缠绕口插管2~3周后“8”字黏贴于面颊,左右各一,再用寸带固定气管插管,固定时松紧要适度,如过紧可造成人为的气道梗阻,过松则起不到固定的作用。小婴儿和烦躁的患者要用约束带约束四肢,防止因躁动将气管插管拔出。

1.2.1. 4 吸痰 (1) 一手用弯止血钳夹拧干的生理盐水棉球放入口腔内保护口腔黏膜,另一手拿负压吸痰管沿棉球的方向充分吸引口腔内分泌物和唾液,边保护边吸引,能有效避免和减少负压吸引导致的口腔黏膜破损和口腔黏膜溃疡。 (2) 为患者翻身前和进行气管内吸痰前先进行口腔内和囊上分泌物的吸引,能防止气管内吸痰时气管因痉挛引起分泌物隐匿性误吸,大大减少肺内感染的机会[3]。 (3) 纤支镜冲洗吸痰。当气管内分泌物粘稠不易咳出,单纯吸痰往往不彻底,易出现呼吸道感染,甚至引起全身感染,危及生命[4]。遇患者痰液多粘稠不易吸出,给予纤维支气管镜冲洗吸痰,能在直视下快速吸出气管、左右主支气管内分泌物,损伤小,能明显改善患者通气功能。

1.2.1. 5 卧位在病情许可情况下,翻身后为患者取左侧或右侧卧位,保持口角于尽量低位,有利于口腔内分泌物和唾液的引流,保持口腔清洁和干燥,防止医源性误吸导致肺内感染。吸痰前、中、后期都要用简易呼吸囊膨肺给氧,吸痰前期膨肺可增加氧的储备,吸痰中、后期膨肺可改善缺氧,促进肺泡膨胀[5]。

1.2.1. 6 吸痰管一次性使用 (吸过口腔内分泌物的吸痰管不能再吸气管内痰液,而吸过气管内分泌物的吸痰管可再吸口鼻腔内分泌物) ,防止交叉感染。选择吸痰管质地不要过硬,直径为气管插管直径的1/2,有端孔和侧孔。

1.2.1. 7 吸痰前给患者翻身叩背,物理治疗仪震动排痰,有利于痰液松动,易于排出。

1.2.1. 8 气道湿化防止分泌物粘稠及形成痰痂。分泌物较粘稠时吸痰前给予雾化吸入,向气管内注入0.45%气道湿化液,成人注入3~5 ml,儿童注入1~2 ml,注水时注意固定针头,以免针头脱落入气道,引起意外。

1.2.1. 9 呼吸机螺纹管的护理 (1) 吸痰时将螺纹管和口插管分离后将螺纹管接口端抬高,使管内冷凝水流入冷凝杯,避免冷凝水逆流增加肺内感染机会。 (2) 更换卧位时保持呼吸机螺纹管始终由近及远由高到低位,防止冷凝水倒流。

1.2.1. 1 0 口腔护理每日给予口腔护理1~2次。进行口腔护理时需松解固定口插管的胶布和寸带,以便暂时解除局部压迫,观察口腔黏膜有无破损和溃疡,并给予及时处理。胶布和寸带遇污染需更换。

1.2.2 呼吸道管理要点

1.2.2. 1 监护室严格消毒隔离,限制人员流动,实行无陪护管理制度。

1.2.2. 2 强调医护人员在检查操作和护理前后洗手和消毒手。

1.2.2. 3 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湿化气道,避免呼吸道分泌物粘稠,不宜排出[6]。

1.2.2. 4 经口插管要快速准确,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轻柔,尽量避免气道的机械性损伤。

1.2.2. 5 保持呼吸机回路的清洁,呼吸机设备专人管理,定期消毒备用。长期住院患者每周更换管路及相关配件,有污染随时更换。

1.2.2. 6 半卧位30°~45°,机械通气患者胃内容物返流较常见,尤其处平卧位放置鼻胃管或胃中含有大量内容物时,因此,宜处半卧位。

1.2.2. 7 避免胃扩张,控制胃液返流,一次少进食,尽快拔出鼻胃管。

1.2.2. 8 加强呼吸道管理,定时翻身排背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和呼吸道感染。

1.2.2. 9 口腔溃疡较重时遵医嘱给予制霉菌素棉球定时擦洗口腔,促进溃疡愈合。

1.2.2. 1 0 经上述措施口腔溃疡仍不能好转,协助医师进行鼻插管或气管切开方式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

2 体会

通过对123例经口气管插管延期拔管实施有效地呼吸道管理,积极克服了坠积性肺炎、肺不张及由痰液堵塞导致的窒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地呼吸道管理能使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为患者的救治和康复赢得机会,对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黎小霞, 张美芬, 卢雪亮, 等.急性颈髓损伤患者的预见性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09, 24 (2) :321.

[2]郭加强, 吴清玉.心脏外科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99.

[3]向艳君, 赛冬红.护士对气管插管气囊管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调查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 16 (21) :2512-2515.

[4]赵伟英.烧伤导致呼吸道梗阻患者的循证护理[J].护理与康复, 2006, 6 (7) :453-455.

[5]郭加强, 吴清玉.心脏外科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99.

经口气管插管术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并在试验前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7月88例拟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择期非心脏手术的患者。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18岁, ASAⅠ~Ⅱ级, 改良Mallampati分级为I~Ⅱ级。排除标准:上呼吸道损伤及肿瘤、气道异物、张口度<3 cm、术前评估疑为困难气道或既往有明确困难气管插管史的患者。患者随机分均为Shikani喉镜组 (S组) 44例和直接喉镜组 (D组) 44例。

1.2 麻醉处理

1.2.1 麻醉方法

患者入室后常规开放上肢浅静脉并监测NBP、HR、ECG、Sp O2, 同时6 L/min纯O2吸入5 min以上。麻醉诱导:静注咪达唑仑0.02~0.04 mg/kg、丙泊酚1~2 mg/kg、芬太尼2~4μg/kg、顺式阿曲库0.15 mg/kg, 同时面罩加压纯氧通气, 待肌肉充分松弛后行气管插管操作。气管导管男性统一选择7.5#, 女性7.0#。插管成功后持续静脉注射丙泊酚6~8 mg/ (kg·h) 及瑞芬太尼0.1~0.2μg/ (kg·min) 并间断追加顺式阿曲库铵维持麻醉。

1.2.2 气管插管操作

全部患者的气管插管操作均是由熟练掌握这两种插管技术的同一位麻醉科医师完成。S组:先将气管导管套在SOS上, 导芯尖端不超过气管导管的开口。将患者头部置于嗅物位, 操作者 (右利手者) 站在患者左侧并面向患者头侧, 将室内光线调暗, 左手垂直上提患者下颌, 右手握持已套上气管导管的SOS (美国CLARUS公司) 并打开光源开关, 从左侧口角置入SOS, 注意观察患者甲状软骨水平的光斑, 操作者保持左右手位置不变, 通过SOS目镜观察到声门, 随后继续置入SOS使之通过声门并见到气管环, 此时可观察到光斑由弥散的圆形逐渐聚拢成线形并向胸骨上窝方向放射, 固定位置, 左手将气管导管向气管远端推送3~5 cm, 同时右手退出SOS, 继续推进气管导管至合适位置并固定。D组:采用中号喉镜片 (以色列TRUPHATEK公司) 进行常规直接喉镜气管插管操作, 必要时联合应用喉头压迫操作, 显露声门后在明视下将气管导管推送进气管, 同时让助手拔出管芯, 继续将推进气管导管至合适位置并固定。

1.3 监测指标

患者入室后采用PHILIPS Intellime MP20 Anesthesia监护仪常规监测NBP、HR、ECG和Sp O2, 取入室5 min后的数值作为麻醉诱导前的生理基础值。记录: (1) 麻醉诱导前 (T1) 、气管插管前 (T2) 、气管插管后即刻 (T3) 、气管插管后5 min (T4) 的SBP、DBP、HR并计算HR与SBP的乘积 (RPP) 。 (2) 插管时间, 定义为插管工具进入口腔到离开口腔的时间。 (3) 插管并发症:口腔黏膜损伤、牙齿牙龈及舌体损伤、咽痛和声音嘶哑等。该并发症由同一位麻醉科住院医师在手术后24 h内进行盲法随访。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 组内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

2.2 各项基础生理指标比较, 两组间T1点各生理指标值, 两组间T2点和T4点BP、HR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T3点S组BP和HR、RPP均明显低于D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S组T2、T3及T4点, BP和HR组内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D组T2、T3及T4点BP和HR组内比较, T3点BP和HR均明显高于T2和T4点,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2) 。

2.3 S组均在2次以内插管成功。D组1例患者2次插管均失败, 1例患者3次插管均失败, 改用Shikani喉镜后1次插管均成功。全部患者纳入成功率分析。S组插管时间为 (33.2±16.6) s, D组插管时间为 (30.1±14.8) s,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插管过程中, 两组患者均无牙齿损伤。S组有2例、D组有3例患者轻微口咽黏膜出血, 其中2例合并嘴唇轻度损伤。两组各有1例发生咽痛及声音嘶哑, 但出院前均恢复正常。

3 讨论

气管插管是一种有创性操作, 不但能对机体造成机械性损伤, 还可引起强烈的心血管应激反应, 是全身麻醉中最强烈的有害刺激之一。研究证实, 减轻或避免咽喉部刺激的气管插管方法可以明显减轻心血管系统反应及咽喉部的机械性损伤[1]。因此, 临床上一直在不断的研究、寻求一些新的插管工具和插管方法。

注: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

注:两组相比, ▲P<0.05, 组内相比※P<0.05

SOS作为一种临床新型插管装置, 其操作方法有目镜引导法和光斑引导法。但研究表明, 无论用那种方法均可以避免常规喉镜显露声门所需的上提用力, 从而有可能减轻对舌根、会厌和咽部肌肉深部感受器的机械性刺激。但是否能够减轻喉镜显露和气管插管操作所致的血流动力学反应, 目前报道不一[2]。本研究应用SOS时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参考贾乃光等[3,4]提出的经左侧磨牙入路光斑引导法, 并通过本研究证实了此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效果可靠, 且适合任何身高的麻醉医师。

许多研究均已证实, 直接喉镜经口气管插管所导致的强烈血流动力学反应主要有两方面原因:显露声门时喉镜对舌根和咽喉部的刺激;插入气管导管时对气管黏膜的刺激[5,6,7]。这两部分刺激可以通过反射性交感神经活性增强而引起明显的心率加快和血压升高。本文研究显示, 两组患者在同样麻醉深度下气管插管后即刻D组患者血压、心率数值明显升高, 而S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反应轻微, 两组间血流动力学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 。这与有些研究[8,9]指出的SOS经口气管插管的血流动力学反应轻于直接喉镜气管插管的结论基本相符。

这是因为使用直接喉镜插管时, 要求操作者直视声门, 正常解剖结构的人群中, 仅仅靠调节体位不能使使口、咽和声门成一直线, 只有使用喉镜上提咽喉部软组织和骨骼肌才能实现声门的暴露[10,11]。有研究表明[12], 采用常规直接喉镜显露声门时上提喉镜所需力量约为5.4 kg, 这可导致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而SOS插管引导经口气管插管虽也需要必须的辅助措施, 如上提下颌操作、移动SOS位置寻找颈前光斑等, 但无需颈椎过度后仰、避免了常规喉镜显露声门所需的上提用力, 且无需喉外压迫等辅助操作, 从而减轻了对舌根、会厌和咽部肌肉深部感受器的机械性刺激。因此在气管插管后即刻D组表现出较强的血流动力学反应。可以证实, 使用SOS插管可以有效避免传统方法气管插管所造成的激烈血流动力学反应。

RPP是反映心肌氧耗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般认为RPP>22000与心肌缺血高度相关[13]。本研究中S组患者使用Shikani喉镜插管时减轻患者血流动力学反应, 主要表现在减轻了RPP的升高, S组无一例患者RPP达到22000, 这使Shikani喉镜在患有冠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可能具有潜在的优势。

总之, Shikani喉镜除能较好的解决大部分困难气道外, 还完全可以胜任常规临床麻醉气管插管, 且用其完成经口气管插管所导致的血流动力学反应比传统直接喉镜小, 气管插管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

摘要:目的 观察比较Shikani喉镜与直接喉镜经口气管插管的插管反应及并发症, 证实Shikani喉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88例拟在气管插管全麻下接受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Shikani喉镜组 (S组) 和直接喉镜组 (D组) 。麻醉诱导后分别采用Shikani喉镜或直接喉镜实施经口气管插管操作。记录并比较麻醉诱导前 (T1) 、气管插管前 (T2) 、气管插管后即刻 (T3) 、气管插管后5 min (T4) 的SBP、DBP、HR、RPP、插管时间和插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在T3时点, D组患者的BP、HR和RPP均明显高于S组患者 (P<0.05) , 其余各时间点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插管时间无统计学差异 (P>0.05) 。两组患者均无牙齿、咽喉黏膜及环杓关节损伤。结论 应用Shikani喉镜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小于直接喉镜, 是一种安全、简便的临床实用新技术。

上一篇:市就业局论文下一篇:地方行政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