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科学院范文

2024-07-25

俄罗斯科学院范文(精选12篇)

俄罗斯科学院 第1篇

一、欧美国家对俄罗斯采取的经济制裁措施

1. 欧美制裁俄罗斯的原因和目的。俄罗斯在乌克兰承诺放弃核武器时, 并承诺保证乌克兰的领土和主权完整, 欧美为俄罗斯的行径采取的惩罚措施;以普京主导的俄罗斯处处和俄罗斯作对, 美国借此联系欧洲国家一同对俄罗斯采取制裁措施, 以此表达美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实力;美国采取此种措施是向世界上发出一种信号, 俄罗斯的做法是要受到制裁的, 这是美国制裁俄罗斯的最直接原因。

2. 美国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依靠自己在世界上最大的综合国力, 以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国际金融中心, 美国是唯一的世界货币的基础性货币, 任何国家要想在全球自如的投资只能使用美元, 因此, 美国一旦冻结了俄罗斯在美国的资产, 就限制了俄罗斯的涉外经济金融等的各项活动, 那么, 俄罗斯的经济就会收到负面影响, 美国还可以对俄罗斯进行经贸往来政策制裁。

3. 对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出口制造业、农产品的进口限制。美国对俄罗斯的进出口贸易联系比较少, 美国需要和欧洲其他国家联合起来, 针对俄罗斯的进口业共同制裁, 美国采用增加石油的出口来抑制油价, 以此打击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的出口收入, 同时欧洲其他国家减少对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的依赖。

4. 冻结有关金融资产、限制金融交易并采取金融封锁等办法制裁俄罗斯。

5. 欧美国家在俄罗斯金融市场以经济制裁的预期等制裁手段打击在俄罗斯的外国投资信心, 以引起国家资本从俄罗斯外逃, 使得俄罗斯的金融市场产生动荡, 以此使得俄罗斯发生经济危机。俄罗斯一旦发生经济危机, 卢布就会急剧贬值, 对俄罗斯的经济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6. 军事上, 欧盟禁止向俄罗斯出口军民两用技术。产品包括禁止向俄罗斯出口航空电子设备、激光技术、用于建造卫星使用的先进材料和电子元件等产品。

二、对俄罗斯造成的不利影响

1. 石油天然气价格暴跌。

苏美冷战年代, 西方国家就采用把石油天然气价格控制在生产成本价格以下, 致使俄罗斯长期亏损, 造成俄罗斯经济急剧下滑。2014年, 美俄的竞争从政治领域延展到经济领域, 采取打压手段, 降低全球石油天然气价格, 美国甚至降低本国石油天然气价格增加出口, 来限制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的出口。

2. 贸易进出口影响极大。

俄罗斯虽然能源资源非常丰富, 但是俄罗斯能源出口比较单一, 主要能源出口到欧盟, 一旦欧美国家对俄罗斯实行贸易管制或禁运, 单一的贸易方式及其较少的贸易国家势必对俄罗斯的出口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对于进口, 由于历史原因, 俄罗斯的轻工业发展几乎为零, 大量的轻工业品及其食品的需要绝大多数需要进口。

3. 海内外投资下降。

能源价格下降使得俄罗斯维持国内稳定的现实目标都很难保障, 俄罗斯卢布不断贬值, 政府央行的加息措施非但没有任何效果, 反而让俄罗斯的经济到了危险边缘, 许多国家, 尤其是欧美国家, 在俄罗斯的投资因为外资环境恶化而持续离开, 导致投资锐减, 引起俄罗斯经济衰退。

4. 旅游业的影响。

欧美对俄罗斯的制裁, 欧美国家纷纷出台相关政策, 限制对俄罗斯旅游业的人数, 使得俄罗斯旅游业吸收外来人员旅游的人数锐减, 同时, 为了应对欧美的经济制裁, 俄罗斯也减少了出境旅游的人数, 尤其是对欧美国家的旅游, 今年第三季度俄罗斯入美人数比上个季度下降了13%, 而对加拿大则更是下降了17%。

三、欧美国家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给俄罗斯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 但是对俄罗斯也有积极的影响

1. 克里米亚宣布加入俄罗斯, 对俄罗斯在经济上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克里米亚储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天然气的年产量达到700万吨, 旅游业又是克里米亚的另一个经济支柱, 每年单夏季吸引国外旅游人员就达700万人次, 主要来自乌克兰, 所以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 对俄罗斯在军工产业、能源和旅游业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帮助。

2. 政治上, 俄罗斯属于欧洲国家, 如果美国制裁俄罗斯就会使得欧洲国家陷入冷战, 将使得欧洲变成战争的前沿, 对欧洲各国影响很大, 所以欧洲各国并非真心制裁俄罗斯, 欧洲国家需要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天然气, 德国40%的天然气来自俄罗斯, 所以欧洲国家在对俄罗斯的态度上是睁一眼闭一眼, 每一个欧洲国家都把自己的利益放到第一位。

3. 经济上, 美国采用增加石油天然气的出口和呼吁欧洲国家减少对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的进口来制裁俄罗斯, 但是美国很难如其所愿, 石油天然气价格的降低不仅仅对俄罗斯的出口产生一定的影响, 石油天然气的价格受地区局势影响非常大, 美国一厢情愿, 很难成为主导潮流, 而且, 石油天然气价格下降也影响了以石油天然气为主要出口产品的中东地区的利益, 即使美国增加石油天然气的出口也很难弥补欧盟国家的缺口, 欧盟国家石油的进口中有三分之一来自俄罗斯, 反之, 价格一旦上涨, 欧洲国家只能通过对俄罗斯出口制造业、农产品、服务贸易减少对俄罗斯的赤字, 如果减少从俄罗斯的进口, 注定会对俄罗斯的出口产生很大不利影响, 但是俄罗斯肯定会积极采取措施, 例如增加对亚洲的石油天然气的出口并加速建设通往亚洲国家的轨道建设, 至于对俄罗斯农产品、制造业的限制, 虽然在短时间内会对俄罗斯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但是俄罗斯一定会将需求转向中国等国家。

4. 投资金融方面。

俄罗斯与欧洲国家金融联系异常密切, 尤其与英国及其英属离岸金融中心存在着广泛的联系。另外, 俄罗斯和欧洲国家在直接和间接投资领域也存在着密切联系, 英国BP石油公司与俄罗斯建立了密切联系, 在俄罗斯大连参与与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的合作开发, 因此英国肯定不会对俄罗斯采取实质性的制裁, 欧美发达国家在俄罗斯证券投资金额达到2000亿美元, 一旦欧美对俄罗斯采取严厉的金融制裁政策, 俄罗斯势必采取冻结这些金融资产的措施, 这远远大于欧美国家在俄罗斯的证券投资, 对欧洲证券投资的不利影响要大于对俄罗斯影响, 俄罗斯甚至没收欧洲国家在俄罗斯的直接投资, 也有可能停止使用美元来限制对欧美国家的制裁。俄罗斯可以采取提高央行利息, 并加大对金融市场的干预, 来维持本国汇率与金融的稳定, 会对卢布的贬值起到很好的帮助, 若欧美国家在俄罗斯大量抛售证券, 俄罗斯随即就可以抛售欧美国家的金融资产, 虽然对美国的影响并不大, 但是对于欧洲国家, 例如英国、卢森堡、荷兰等国家影响非常大, 甚至会影响欧洲国家的经济发展。

四、面对欧美的经济制裁俄罗斯采取的措施

1. 尽管美欧国家的经济制裁会对俄罗斯的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 尤其在金融产业方面造成不利的后果, 但是俄罗斯具有其他任何国家都不具备的燃料资源, 俄罗斯国家GDP达到两万亿美元, 人均GDP达到15000多美元, 俄罗斯的贸易顺差达到1500亿美元, 外汇储备5000多亿美元, 全球八大工业国成员, 供应欧洲三分之一的天然气, 因此俄罗斯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有能力选择除美国以外的其他货币进行结算, 而且也有足够的筹码应对美欧的经济制裁。

2. 报复性制裁。针对欧美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 俄罗斯采取了报复性制裁, 全面禁止从对其制裁的欧美国家进口一系列产品, 尤其针对的国家有欧盟国家、美国、加拿大等国家, 产品涉及到俄罗斯经常进口的猪肉、牛肉、蔬菜、水果、乳制品等。以此削弱西方国家综合实力。

3. 对待五国金砖问题。针对欧美对俄罗斯的制裁尤其是对金砖五国的破坏, 中国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 中国应申明态度, 对俄罗斯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 以打破欧美国家对俄罗斯的孤立, 以此使得金砖五国的正常运转得到保证。

4.能源出口战略调整。虽然欧美国家的制裁使得俄罗斯在能源出口问题上遇到了很大的障碍和影响, 但是欧洲国家对俄罗斯的能源尤其是石油天然气的需求一直很大, 甚至有些欧洲国家向英国等国家对俄罗斯的能源进口形成了依赖, 而俄罗斯主动调整能源出口, 一方面可以分化反对力量, 另一方面维持和巩固自己态度和立场。

俄罗斯科学院 第2篇

众雁留学特聘有3位俄罗斯艺术院校指导老师。分别为列宾美院油画系毕业,以及圣彼得堡音乐学院5年声乐学习经验和5年钢琴学习经验,通过众雁留学申请俄罗斯艺术院校,老师能为您的孩子初审作品,让孩子少走弯路,并在资质达标的情况下100%申请成功!

俄罗斯3所音乐学院常居世界音乐学院排名前列!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格林卡国立音乐学院。作为对比,中国中央音乐学院排名35位。俄罗斯浓郁的艺术氛围和严谨的音乐教育,认真思考自己未来

并期待着拥有成功艺术职业生涯的中学毕业生将有机会在这里得到真正发挥才能与天赋的机会。

音乐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这两个中心城市的水平最高,它的大学主要是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和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以及处于下诺夫哥罗德市的国立格林卡音乐学院,多年来这三所着名的音乐学院一直位于音乐类院校排名的前三甲。

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是着名的音乐家柴可夫斯基毕业的地方,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是该作曲家真正成熟走向辉煌的平台,该校的钢琴、小提琴、声乐与作曲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其次可供选择的学校是莫斯科文化艺术大学、圣彼得堡文化艺术大学和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的音乐系。

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

一、大学概况

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创建于1866年,是继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之后

俄罗斯第二个成立的音乐学院,原名为莫斯科音乐学院,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是俄罗斯一流的音乐学府,在这里学习和工作过很多杰出的音乐家,如,塔涅耶夫、拉赫马尼诺夫、斯科里阿宾、斯维什尼科夫、吉列尔斯、奥斯特拉赫、里赫杰尔、罗斯特罗颇维奇等。

二、课程专业设置

一般课程设有作曲、指挥、民间音乐、音乐理论、歌剧、表演。在乐器方面教授管风琴、打击乐器、钢琴、弦乐器、管乐器、木管乐器。弦乐专业、管乐专业、歌剧、交响乐指挥专业,音乐理论史专业、民族音乐专业、作曲专业,独唱专业、合唱指挥专业

三、招生相关

预备系和一年级的每年招生工作在3月份及9月份进行,9月1-10日开学。必须要通过面试方可录取。主要教学形式-:五年学历硕士学位制、进修、博士研究生。毕业期满,考试合格,将颁发硕士或博士文凭。

预备系是为学习语言及适应今后的强化专业教学而设的,主要课程有俄语,和声,音乐史及钢琴。预备系学习期间学生可通过考试升入本科一年级学习,学费每年七千美元,包括住宿。

四、住宿条件

学校为留学生提供专门的宿舍,学生2-3人一间,配有公共卫生设施和厨房。清洁员固定时间为学生更换床上用品。24小时保安。附中则为在校中学生提供全封闭式教学和生活管理。

五、申请条件

柴院接受应届/往届音乐类中学毕业生,学生需获得或即将获得毕业证、成绩单、拥有较长时间的专业音乐教育背景。学生用DVD形式申请入学考试,合格后可进入预科阶段学习。附中接受各年龄段学生,根据学生的已有教育背景和专业水平,进入相应年级就读。学生需用DVD形式申请入学通知书。

DVD要求20-30分钟专业表演,不可剪辑,需录制两份拷贝。

六、语言预科

学院和附中均拥有自己的语言预科班,在语言学习期间由柴院的音乐教师同时教授钢琴、视唱练耳、音乐理论等基础课程,以便学生能够顺利进入大学学习。

预科学习期限至少一年(9月至6月)。

如预科毕业后需要进入其他大学的学生可申请参加俄罗斯国家语言1级或2级考试。

圣彼得堡音乐学院

一、大学概况

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创立于1862年,是在原俄罗斯音乐协会的基础上创建的。学习的设施包括两座音乐厅,一座歌剧院,一个拥有丰富藏书和音乐收藏品的图书馆备考使用。

音乐学院每年招收1400多名学生,其中近300人为外籍学生。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自创校以来,曾先后与世界许多国家的音乐学院签署协议,进行业

让俄罗斯做俄罗斯 第3篇

在1947年出版的名作《X》中,乔治·凯南(GeorgeF.Kennan)指出,苏联对美国的敌意基本上是不可抑制的,因为其根源不仅有超级大国之间的典型的利益冲突,也包括根深蒂固的民族主义和不安全感。目前普京的俄罗斯与西方的冲突也是如此:从根本上看,这是一场西方持有的普世价值与俄罗斯所追求的独特身份之间的碰撞。

一国为身份而作的斗争可以左右它的战略行为。例如,美国文明中的传教士精神有助于解释它身为全球超级大国的行为;伊斯兰教的重新崛起,本质上是被现代性挑战所压制的古老文明对其现实身份的追求;以色列对其犹太身份的强调,也成为其与巴勒斯坦实现和平的可怕的障碍。

普京的挑战性的外交政策是对帝国的耻辱性失落的一种反映——这种反映是借由这个民族的威权政治传统、东正教的保守原则以及对俄罗斯广袤领土和充裕自然财富的骄傲来实现的。普京从俄罗斯在冷战的失败中,找到了颂扬俄罗斯历史和传统中的非西方根基的需要,他实际上是在倒向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罗斯所引起的保守价值——那一入侵挫败了彼得大帝的现代化大计。

俄罗斯副总理沃洛金在最近在索契召开的瓦尔代辩论俱乐部(ValdaiDiscussionClub)会议上说,“普京就是俄罗斯,俄罗斯就是普京。”他说出了一个意义深远的俄罗斯现实。没有哪个国家像俄罗斯一样,统治者的个人形象可以对国家的历史产生如此深的印记——从凯瑟琳大帝、伊凡雷帝到列宁和斯大林。

但不能把普京贬低为只是无穷尽地追求权力。普京知道,俄罗斯在世界舞台上的重新崛起必须以打破“美国例外论”为基础。

想基础都和俄罗斯的理念不同。去年,普京声称,苏联的解体是对俄罗斯的“文化和精神”的“灾难性打击”,随后“从海外让俄罗斯文明化的尝试”演变为一种“原始的效仿”。普京不能期待新的国家意识形态会自我产生,而必须追求和发展独特的身份,这种追求在普京的领导下进行。

在新的世界秩序中确保俄罗斯的一席普京的俄罗斯与西方的冲突是一场西方持有的普世价值与俄罗斯所追求的独特身份之间的碰撞。俄罗斯不需要颠覆已有的全球秩序,它只需要找到自己的位置。而美国必须让它实现这一目标之地是建立这一身份的必要条件之一。在这方面,普京实现了以俄罗斯巨大的油气储备为基础的外交政策价值的最大化,同时也让克里姆林宫与崛起的亚洲大国(尤其是中国)得以构建强有力的关系。如果像一些俄罗斯官员所提出的,俄罗斯将开始一项大规模的身份构建工程——开发广袤的乌拉尔山以东领土(包括西伯利亚和远东),它就有了进一步深化这些联系的独特的机会。

更广泛地来看,普京对美国霸权的挑战,可以吸引一些国家和民族的支持,它们共同反对美国施加的价值与国际规范。事实上,对许多国际行动方来说,西方的宽容和政治正确概念——比如接受同性恋等“非传统生活方式”——用普京的话来说,是对“神赐多样性”的侮辱。

和继续动摇乌克兰的现状,展现了他更大的野心——重塑俄罗斯在欧亚和广大前苏联地区的文化和政治主宰地位。在普京看来,1945年将欧洲分为苏联和西方两大势力范围的雅尔塔协议并没有死去,只是边界有所东移。

很能说明问题的是,在最近召开的瓦尔代辩论俱乐部会议上,在讨论了大量的全球挑战后,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将摩尔多瓦首都基希纳乌俄罗斯族的游行称为有待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普京的俄罗斯在民族团结问题上毫不含糊。

当然,西方——特别是美国——也需要为没能找到外交途径应对俄罗斯最近的摊牌行为负责。在能够实现持续和平之前,美国需要反思其后冷战时代霸权主义的错误——其单边军事行动和新帝国主义野心使其战线过长、负债累累,还陷入了持续不断的战争。

不进行这样的反省,美国及其欧洲盟友就有可能继续依靠经济制裁来威慑俄罗斯的行动。但是,尽管这一方针能够限制普京带来经济繁荣的能力,从而削弱他的合法性,但也会导致反西方民族主义的反弹。此外,正如俄罗斯副总理舒瓦洛夫所言,制裁或许是件好事,它将迫使克里姆林宫实现俄罗斯基于大宗商品经济的多样化。

民族身份不可能通过谈判来解决,但外交可以“稀释”民族身份带来的侵略性。俄罗斯和西方领导人应该就东乌克兰问题做一笔超过明斯克协议的大交易,以促进双方在叙利亚内战和伊朗核计划等问题上的合作,从而解决全球安全和武器控制问题。

俄罗斯科学院 第4篇

一、“多余人”定义

俄罗斯的政治和社会生活长期处于动荡之中, 因此知识分子大多数都经历过精神上的彷徨和无助甚至痛苦, 重压之下他们就会选择逃避。作为贵族知识分子, 他们承担着改变社会的责任, 但是在新旧制度交替中他们又感到迷茫, 现实社会的矛盾与他们内心的矛盾、责任感和使命感交织在一起, 体现在作品中, 就产生了“多余人”的形象。“多余人”形象是俄国历史发展条件下的必然产物, 这个形象是在俄国新旧交替的政治制度下产生的, 首先敏锐的感到变革的就是贵族知识分子, 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 知道新制度是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的, 但是贵族身份又让他们时常陷入矛盾。作家们试图通过作品来揭示这种状态, “多余人”形象应运而生。

二、普希金——俄罗斯文学史上“多余人”形象第一人

俄罗斯文学中最为人熟知的就是普希金代表作《叶甫盖尼·奥涅金》的主人公奥涅金, 他为了追求自由, 拒绝再享受上流社会的空虚和无聊, 拒绝了地主女儿达吉雅娜的表白, 独自一人周游全国, 当他再次回到彼得堡追求达吉雅娜时, 已经成为社交界贵妇的达吉雅娜拒绝了他。奥涅金作为贵族却反叛贵族, 在与贵族相处中处处显得孤傲、与众不同, 最终被贵族排斥在外。但是他对贵族的反叛不过是一时冲动, 他冲脱不了贵族头衔的束缚, 没有真正的追求目的和明确的反叛策略。奥涅金的苦痛、孤独、不安已经成为了俄国一代贵族青年的代表人物。

奥涅金很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俄国的社会现状, 但是残酷的社会现实却让他什么也干不了, 最后唯有妥协。政治方面的懦弱也表现在情感上, 理智告诉他尽管达吉雅娜漂亮富有, 但是他对她没有情感, 于是拒绝了她, 三年后他回来时却发现, 他是爱着达吉雅娜的。他的一生都处在理智与情感的两难中, 选择了之后又后悔, 导致了他悲剧的命运。奥涅金身上有着典型俄国贵族的标签, 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 有自己的思想, 但是生活慵懒, 自私狭隘, 使他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 以至于一事无成, 成了名符其实的“多余人”, 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普希金另外一篇作品中《高加索的俘虏》中的“俘虏”也是典型的多余人的形象, 故事描绘的是一个俄罗斯的贵族青年, 他一直向往自由的生活, 但是当他来到高加索山野中时, 却被切尔克斯人俘获。之后他一直过着囚犯的生活, 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刺激, 内心孤独, 开始拒绝爱情和正常的生活。“俘虏”的形象其实描绘的是俄国的贵族青年在接受了进步的政治观念后, 内心深处仍是崇尚利己主义, 面对爱情, 他们总是觉得不能真心付出, 导致了自己孤独的境地。他们的自私和冷漠断送了自己, 也埋葬了他人。普希金对这种“多余人”既痛恨又给予深刻的同情。

三、“多余人”形象与俄罗斯民族性格的联系

别尔嘉耶夫曾经说过, 俄罗斯民族是一个爱走极端的民族, 这与俄罗斯的宗教、地域特征都有关系。《叶普盖尼·奥涅金》中的奥涅金对于连斯基的态度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 连斯基是奥涅金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 却因为一点误会被奥涅金在决斗中打死了, 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悲剧, 决斗的恶习让奥涅金错手杀了朋友, 但是他在情感上选择了逃避, 表现在行动上就是流浪。

别尔嘉耶夫在《俄罗斯思想》中指出, 俄罗斯民族很少恋家, 比较容易脱离家庭。在多余人的性格中, 一旦现实生活与理想不符, 他们往往选择远走他乡或者流浪来应对不得志的状态。流浪成为了他们逃避现实的手段, 奥尼金在打死连斯基之后选择周游全国三年, 别利托夫在在种种尝试失败以后也开始了漫无目的的漂泊生活, 他一次比一次走的远, 他的流浪永远没有终点。“多余人选择远走他乡反应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合适的位置, 只能选择逃避, 身体与精神一起漂泊, 也许还有这样, 他们才能摆脱内心的痛苦。

四、由多余人形象引起的思考

随着普希金开创的“多余人”形象的流行, 俄罗斯文坛上迅速出现了许多“多余人”, 他们都很聪明, 有思想, 但是却都选择逃避现实, 远离社会。他们或者太过通透或者太过天真, 以至于不能与世俗同流, 常常游离在主流之外。但是他们的思想都仅仅停留在思想上, 是典型的“思想上的巨人, 行动上的矮子”, 他们的意志力甚至少到连书都看不下去, 连床都懒得起。外界在不断进步, 他们却日渐缩进自己的壳里, 拒绝改变, 直到为社会所不容。

我国二十世纪初的文坛也出现了一批“多余人”形象, 知识分子一面接受着西方进步思想, 一方面又只能看着中国一步步沦为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肆掠的国家, 当个性主义的情感尊严被封建落后的农奴制和军阀混战的严峻现实践踏之后, 出现了“多余人”形象。曹聚仁在政治风暴中宣称自己“不爱行动, ”所以“处处显示出罗亭型的性格。”, 在郁达夫的《沉沦》集里, 这些“多余人”对现实社会感到悲愤, 但是只有清泪、空叹、烦躁和自虐, 但是却不作为, 他们在剖析自己的过程中把自己封闭起来, 也逐渐被这个世界遗弃。

当代的中国又出现了另一种“多余人”, 他们拒绝看见光明和积极的东西, 只看到了社会残留的阴暗、丑陋的一面, 但是他们只是怨天尤人而不是积极进取, 例如陈建功笔下的鬓毛不愿意接受父亲的帮助, 决定自己要“有点儿出息”, 高中学历的他望着慢慢的招聘简历不是要文凭就是要技能, 而他自己什么都没有, 只能哀叹。

如果“多余人”能够将自己的思维变为积极的行动, 看见阴暗和腐朽的东西尽自己最大力量去改变, 就能够承担大任。但是事实上, 国籍不同、时代不同的“多余人”大多心高气傲、敏感多疑、不安于现状, 但是却性格懦弱, 没有明确的目标, 也不能够坚持理想, 只有日复一日的沉迷于自我的幻想, 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多余于这个社会。“多余人”的命运大多以悲剧结尾, 这足以警戒我们不要随波逐流, 更不要将自己放到多余的位置, 只有坚持理想并积极的付出行动, 才能收获明天。

摘要:俄罗斯文学史上出现了一个独特的名词, 即“多余人”的形象, 以普希金的一系列作品为代表, “多余人”是一代俄国青年的真实精神写照。本文从俄罗斯文学中“多余人”形象与俄罗斯民族性格研究出发, 并提出了对中国当代青年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多余人”形象,俄罗斯文学,民族性格

参考文献

[1]吴骏.论“多余的人”与零余者的困境成因及比较[J].文学界 (理论版) , 2012 (01) .

[2]宗琪.浅谈俄罗斯文学作品中“多余人”的时代性和民族性[J].青年文学家, 2011 (24) .

[3]方雪.“多余人”奥涅金人物形象浅析[J].剑南文学 (经典教苑) , 2012 (01) .

[4]李蹊.浅析“多余人”形象[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下旬) , 2012 (02) .

俄罗斯科学院 第5篇

2009年12月28日,俄罗斯通讯社公布了评选出的2009年俄罗斯军队最重要的十大新闻事件:俄罗斯武装力量第一阶段改革

俄罗斯武装力量转型所进行第一阶段军事改革以及与此有关的组织编制调整成为2009年俄罗斯社会关注的焦点。在2009年12月1日以前,俄罗斯国防部完成了与军队转型有关的大部分组织编制调整,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从本质上简化了军队指挥过程。例如,从2009年12月1日开始,俄罗斯空军由33个航空基地和13个空天防御旅组成的7个战役司令部开始运作。

俄罗斯的军事改革始于2008年秋,其内容涉及调整军事结构、重组中央军事指挥机构。减少军官和将军数量,取消准尉学校,以及建立快速反应部队等。“北冰洋”号货轮被劫持事件

搭载15名俄罗斯船员的“北冰洋”号货轮在2009年7月底从芬兰前往阿尔及利亚的途中被来自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俄罗斯的8个人劫持。8月16日,黑海舰队的护卫舰在大西洋发现“北冰洋”号货轮并成功实施了解救行动。8名劫持者被空运到莫斯科后,以海盗行径和盗窃行为被指控,被判处入狱20年。“俄罗斯勇士”飞行表演队队长坠机身亡

2009年8月16日,在莫斯科航展前夕的飞行预演中,两槊“苏-27”战斗机发生碰撞事故,其中一槊坠落到莫斯科近郊。“俄罗斯勇士”飞行表演队队长伊戈尔?特卡琴科因离机弹射后降落伞未打开造成重伤身亡,他是俄罗斯功勋军事飞行员,享有“空中狙击手”称号。另外,这起事故还使地面1人死亡,3人受伤。购买“西北风”级通用登陆直升机母舰

俄罗斯计划向法国购买“西北风”级直升机母舰以及建造(4艘)同级别舰艇的技术。为此,两国的工作组已举行了谈判。俄罗斯对建造类似舰船的造船技术最感兴趣。据悉,俄罗斯海军计划采购的直升机母舰价格为4 5亿欧元,可搭载16架重型直升机以及登陆艇和士兵,并能作为指挥和控制舰使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俄罗斯海军的战斗力。这艘直升机母舰将由法国圣纳泽尔市的STX France造船厂建造。此外,俄罗斯还在与荷兰和西班牙研究采购同级别舰艇(首先是工业技术)问题。“布拉瓦”弹道导弹发射失败

2009年12月9日,“德米特里?东斯科伊”核潜艇在水下发射“布拉瓦”弹道导弹失败,失败原因是技术故障――第三级发动机工作不稳定。在此次发射前曾进行了11次试射,其中仅有5次获得成功。前一次失败发射是在2009年7月15日,当时在第一级非正常启动后,导弹自爆。有资料显示,这种海基导弹的下一次试验可能在2010年1月进行,也可能在2010年夏季进行。在下次发射前,俄罗斯国家委员会将会对导弹研制的所有技术环节进行一次分析。

“布拉瓦-30”海基洲际弹道导弹用于装备“北风之神”级核潜艇,由莫斯科热力工程研究所研制,可携带10个分核弹头,射程达8000千米。根据俄罗斯的计划,“布拉瓦”弹道导弹将成为俄罗斯海基核威慑力量的核心,与以“白杨-M”弹道导弹为核心的陆基核威慑力量以及空基核威慑力量构成完整的核威慑体系。第四艘“北风之神”级核潜艇推迟建造

按照计划,2009年12月22日,第四艘“北风之神”级核潜艇“圣?尼古拉”应当在位于北德文斯克市的造船厂开始建造。但是由于组织及技术原因,这项工作已经推迟到了2010年第一季度。同时,俄罗斯国防部相信,按照计划建造955项目潜水艇的工作将继续进行。“西方-2009”演习

2009年,俄罗斯不仅在俄联邦境内各地区,而且在境外举行了一系列战役战略演习,包括“高加索-2009”,“拉多加-2009”、“西方-2009”“以及“联合行动-2009”等演习。其中,从9月18日持续到9月29目的“西方-2009”俄罗斯-白俄罗斯军事演习规模最大,参演军人约12500名(俄罗斯约6000人,白俄罗斯约6500人),演习地域跨越两国国境,参演战斗机60架,直升机40架、坦克220辆,黑海舰队、北方舰队以及波罗的海舰队的10艘舰船也参加了演习。太平洋舰队一架“图?142”飞机失事

2009年11月6日,俄罗斯太平洋舰队一架“图-142”远程反潜飞机于训练飞行过程中在鞑靼海峡水域上空失事,机上11人全部失踪。俄罗斯国防部委员会对三种可能的主要事故原因(装备故障、人为因素以及乌进入发动机)进行了研究。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长尼古拉?马卡罗夫大将透露,根据初步资料,这起飞行事故的原因是技术故障,暂时怀疑是发动机故障。飞机坠落的真正原因在找到黑匣子后才能确认。乌里扬诺夫斯克军火库发生爆炸

2009年11月13日,位于乌里扬诺夫斯克的俄罗斯海军第31军火库发生重大事故。首先是仓库起火,然后是仓库中的弹药开始爆炸,造成2名军人死亡,60人受伤。调查显示,这起事故是由军火库工作人员在对仓库内的弹药进行废旧处理时操作不当引起的。这起事故发生没几天,该仓库在搬运炮弹时又有一枚发生爆炸,造成8名军人死亡,2人受伤。此后,俄罗斯国防部宣布,将根据对军用仓库和军火库的检查结果做出干部调整决定。另外,主管部门也计划把有潜在危险的弹药存放设施从大城市迁出,并采购具有不可燃和不腐烂包装的弹药。俄罗斯空军采购64架战斗机

“俄罗斯思想” 第6篇

一九九六年七月俄罗斯总统竞选期间,叶利钦提出“制定新民族思想”,把从九十年代初期开始的“纯学术”课题一下子变成了迫切的现实“政治任务”。俄罗斯的当权者终于意识到了“思想”在“凝聚”全民方面的重要性。此后成立了好多相关的研究小组,其中包括由总统顾问萨塔洛夫领导下的负责“制定民族思想”的专门小组。

且不说“思想”是否可以“制定”和能否给“制定”“限定”期限(总统认为:“用来制定民族思想的基本标准,一年为期,绰绰有余”),由国家首脑作为一项“任务”来提出,这种作法本身已使俄罗斯理论界感到疑虑和“警惕”,这使他们不由地联想起从前那种至今仍令他们“心有余悸”的“旨令”(俄罗斯人往往用“定货”这个词)和“遵命”的理论工作方式。理论界因感受到俄国现实社会政治的需要而关注“俄罗斯思想”并把它当作“学术课题”来研究,是一回事;由当权者在“竞选”中当作一种“号召”和“任务”来提出,则是另一回事。一九九六年夏以来,俄罗斯理论界对此事的反应,形形色色,观点各异,有的则截然相反。Π.C.李哈乔夫院士甚至说:“把全民族思想看成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纯属胡说八道”。有人则认为:提倡民族思想无疑是在培植俄罗斯民族主义。还有人认为现在人为地“制定”某种“思想”并试图把它抬升为“国家思想”,不过是从前“意识形态”“专制”的“翻版”,既无必要,实际上也行不通。

在俄罗斯,通常认为,在此前的五百年的历史上,俄国曾形成过三个较为明确的“民族思想”即:(1)“莫斯科即第三罗马”;(2)“东正教、君主专制、人民性”;(3)“我们的目的是共产主义”。《俄罗斯思想》文辑讲的是俄国历史上对此问题的思考和认识。而今天的俄罗斯人对此问题并无明确答案,也不可能有明确答案。也可以这样说:人们因为自己今天所持的立场不同,所属的党派不同,对此问题的看法就不同,对“俄罗斯思想”包括哪些方面和内容的理解就不同。即便如此,我们也还是能够从中看到某些共同的东西,例如都强调俄罗斯的独特性,强调俄罗斯的“救世”历史使命,强调俄罗斯的大国地位,强调俄罗斯在东-西方文化之间起连接和“桥梁”作用等等。总之,起码都认为有“俄罗斯思想”这种“东西”的存在。

俄罗斯饲料菜 第7篇

俄罗斯饲料菜是一种优质饲草,栽培管理简单,可连续利用。一般每种植667m2的俄罗斯饲料菜,每年可割饲菜3~4茬,总产量可高达20000kg,加入20%的全价配合饲料可饲喂大猪10头,节省配合饲料1700kg,价值2000元。

俄罗斯饲料菜适用于饲喂多种畜禽,利用俄罗斯饲料菜饲养畜禽,可大大降低饲养成本,提高饲养的经济效益。

俄罗斯饲料菜营养丰富,青叶中含有粗蛋白4%,还含有畜禽所必须的营养元素氨基酸、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其茎叶柔软多汁,味道清香,畜禽都喜食。一般1kg俄罗斯饲料菜可换得与0.5kg玉米等效的营养效果。

俄罗斯交通一瞥 第8篇

一、白天开车须亮灯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 始建于1703 年, 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即使是阳光普照的白天, 各条道路上奔驶的汽车全部亮着大灯。开始我们奇怪, 这不是浪费么?经过解释, 我们才知道, 这种白天还亮着的车灯, 不为炫富, 也并非忘了关, 而是一种白天行车专用灯, 叫“日间行车灯”。这种灯的配备, 缘于欧盟国家为强调行车安全而通过的新规定。2011 年2 月7 日起, 欧盟出厂的轿车和小型货车必须安装日间行车灯:提醒有车来了, 可降低事故率。即使是在大晴天, 也可为视觉疲劳的司机补偿光照, 让他们迅速集中注意力。国外曾专门做过调查, 结果显示, 白天开灯行车, 可降低12.4%的行车事故, 降低26.4%的车祸死亡率。

据了解, 日间行车灯不是照明灯, 属于信号灯的范畴, 采用LED材质, 用电量仅为大灯10%。目前, 我们国内配备这种日间行车灯的车辆多为中高档车。其实很多车型在前大灯位置都设有安装此灯的位置, 之所以没普及, 主要原因是我国并未强制执行使用日间行车灯标准。

二、俄罗斯的火车

我们夜间乘坐圣彼得堡到莫斯科往返的火车软卧, 从圣彼得堡经过9 个小时到达莫斯科。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火车站和候车室不像上海那么宽敞, 但却很有味道——历史的味道、民族的味道、前苏联的味道。而且火车站的人也不多, 大家都很有秩序。乘坐火车舒适、方便, 但是速度慢、价格高。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660 公里, 运行9 ~ 10 小时, 至于窗外的风景, 据说像极了一幅幅彩色的油画, 铁路会经过很多的小村庄, 或依山而建, 或点缀在湖的两岸, 可惜我们在夜间行驶, 什么都没看见。

三、莫斯科的出租车

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公共交通主要依靠地铁和公共汽车。莫斯科、圣彼得堡的出租车很少, 街头很难看到, 价格也很贵。出租车费用6公里需要500 卢布, 约合50 元人民币。在莫斯科打出租, 你只要见到任何一辆轿车都可以拦, 只要车子停下了, 你就可以与车主谈价格, “黑出租”在莫斯科是不违法的。公务员也私车拉客, 莫斯科的地陪小雪给我们讲了她的亲身经历:她那天扬招要去莫斯科大学参加毕业典礼, 一辆警车来到面前, 并让她先上车再说, 开车人开价800 卢布, 小雪没答应, 说正规出租车才400卢布, 就是黑出租也不过600 卢布, 你凭什么比人家贵?开车人说就凭我是警察。接着又安慰说, 放心, 多收你400 卢布不会让你吃亏。一路上, 开车人亮警灯并拉响警报, 平时半小时的路程, 竟然只花了10分钟。

俄罗斯的公共交通包括大巴、中巴, 小巴, 还有有轨、无轨电车。大巴有很多旧车, 但是中巴、小巴中有很多奔驰车。俄罗斯的汽油价格不高, 莫斯科95 号汽油35 卢布, 合3.5 元人民币。

四、车速快而秩序好

有人说, 俄罗斯人办事慢、效率低, 只有开车快, 如今在圣彼得堡街头目睹, 果不其然。圣彼得堡市大概500 多万城市人口, 300 多万辆机动车。汽车速度很快, 市区一般时速达70 公里, 夜间更是达100 公里左右, 时常看到青年人飙车。但人们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还是较强的。在俄罗斯, 有时一个没有红绿灯的路口行人不绝, 汽车需要等待5 ~ 6 分钟。在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 行人会在斑马线前耐心等待红绿灯的转换, 当绿灯亮起, 人们有序通过马路, 转弯的车辆会请行人先行通过, 等待行人完全通过马路后再行。根据俄罗斯道路交通法规, 当机动车与行人的路权发生冲突时, 行人作为道路交通中的弱势群体享有优先通过权。如驾驶人违反上述交通法规没有避让行人, 将被处以800 ~ 1000 卢布罚款 ( 折合80 ~ 100 元人民币) ;但实际上以上罚款现象并不多见, 马路上我们很少看到警察, 只是在俄罗斯的最后一天, 圣彼得堡举行马拉松赛跑, 才见每个路口有警察站岗。因为大家早已将法规内化为一种社会共识, 相互礼让已经成为一种礼仪和社会氛围。在圣彼得堡, 我们专门观察过, 道路都比较宽, 常看到双向8 ~ 12 车道的道路, 路边可以随意停车, 并没有人来罚款。

五、莫斯科地铁观光

华丽典雅的莫斯科地铁一直是俄罗斯人的骄傲, 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漂亮的地铁, 地铁站的建筑造型各异、华丽典雅。每个车站都由国内著名建筑师设计, 各有其独特风格, 建筑格局也各不相同, 多用五颜六色的大理石, 花岗岩。我们参观了1938 年建成的3 号线地铁的马雅可夫斯基东站, 地面铺以贵重的白色大理石, 陶瓷和五彩玻璃镶嵌于各种浮雕、雕刻和壁画装饰中, 照明灯具十分别致, 好像富丽堂皇的宫殿, 享有“地下的艺术殿堂”之美称。

莫斯科地铁是1935 年正式开通的, 如今全长300 公里, 12 条线路, 四通八达, 有近一半的客运依靠地铁。当年开通地铁时考虑到军事需要, 地铁挖掘深度达50 米之多。莫斯科地铁是为战备而建, 自动扶梯很长, 估计有200 来米长, 站在自动扶梯上甚至可以看会儿书了。上下方向都有扶梯, 莫斯科地铁还有一个好处是地铁站与公交站很接近, 所以换乘比较方便。

六、禁止醉酒驾驶

俄罗斯人爱喝酒, 被成为伏尔加之国, 前不久俄罗斯进行了有关法律的修改, 完全禁止司机喝酒, 甚至在只喝一杯啤酒的情况下也禁止开车。2014 年9 月, 一名醉酒司机撞到莫斯科明斯克街的公交车站, 造成7 人死亡, 其中5 人是孤儿院儿童。这起重大事故发生后, 俄罗斯全国开始讨论加大酒驾处罚力度的必要性。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表示, 在首都莫斯科和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 对因酒驾而严重违章的司机应处以最高50 万卢布 ( 约合5 万元人民币) 罚款, 其他地区的罚金应提高至25 万卢布, 并对再次违规酒驾的人吊销驾驶执照3年, 以及480 小时的义务劳动或2年的强制劳教, 或最高达6 个月的监禁。

欧洲人均饮酒量居世界第一, 平均每人每年摄入的纯酒精数量达12.5 升。俄罗斯由于气候寒冷, 同时又是著名的伏特加之国, 每年人均酒精消耗量约为15 升 ( 中国每年人均酒精消耗量为6 升) , 路边醉汉也是屡见不鲜。为了防止醉汉冻死在路边, 俄罗斯政府已规定晚9点后禁止销售高度酒精饮料。莫斯科市在周末对酒驾进行抽查, 在周五至周一这四天里, 每周都有超过500 名司机被检出“酒驾”。

黑龙江省科学院 第9篇

黑龙江省科学院前身始建于1958年的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分院。黑龙江省科学院是省政府直接领导的厅级科技事业单位、省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综合性研究中心。主要职责是管理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研究院所、中心,组织协调有关单位开展科学技术活动,参与省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授权委托联系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事宜,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科技实力和创新水平目前居全国省 (市、区) 科学院的前列。

省科学院由高技术研究院、石油化学研究院、大庆分院、微生物研究所、技术物理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自然与生态研究所、火山与矿泉研究所、亚麻综合利用研究所、院研究生部、省对俄工业技术合作中心、院生物肥料研究中心、院科技孵化中心、院科技企业组成,代管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为省化学、生物工程、微生物、自动化等6个学会的主办单位,出版发行《化学与粘合》、《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生物技术》等科技期刊。

省科学院主要从事应用基础、战略高技术和重点公益的研究,基础性研究占20%,应用研究占30%,开发研究占50%,国际合作、国家重点、省部级公关项目始终占在研项目的50%,先后取得1000多项科技成果,获得11项国家科技发明和科技进步奖。现有两个国家级博士后研究工作站,上百 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省级学科带头人、享受政府特贴专家,一个国家级检测中心,1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工程中心、12个专业研究居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

浅谈俄罗斯旅游 第10篇

1 俄罗斯旅游的发展现状

1.1 俄罗斯旅游发展规模逐步扩大

俄罗斯旅游在21世纪初期进入了黄金时期, 以2012年的数据来看, 俄罗斯国内全年旅游人数高达3 200万, 收入则有5 600亿卢布, 特别是在国际能源市场价格逐步提升的背景下, 俄罗斯国际收支逐步改善, 休闲和度假成为流行的文化, 各种旅游形式正在不断出现, 在丰富俄罗斯旅游的同时, 也形成了俄罗斯旅游的独特特点。当前俄罗斯旅游市场主要集中在几个层面上, 以人文为代表的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等大城市旅游, 以自然为代表的远东与西伯利亚旅游, 以度假为代表的亚速海、黑海和里海旅游。

1.2 俄罗斯旅游国际化发展迅速

2006年俄罗斯与WTO谈判取得突破, 俄罗斯经济和文化融入国际市场, 进入了快车道, 特别是在2008年后俄罗斯进入了经济发展的高速时期, 金砖五国的身份使俄罗斯的旅游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旅游借助经济得到了实质性的发展。当前俄罗斯旅游者中欧洲高居首位, 达到80%以上, 这些旅游者以文化、休闲和交往为主要目的, 成为俄罗斯旅游服务的主要对象。20世纪末中国成为了俄罗斯亚洲旅游者的主要来源, 并且在旅游和文化两个层面呈现出接触频繁和合作紧密的趋势, 在俄罗斯旅游资源逐步开发的前提下, 俄罗斯文化的独特魅力得到了中国游客的认可, 红场、圣彼得堡教堂、天鹅湖芭蕾舞蹈成为俄罗斯旅游的典型符号, 吸引着广大的中国旅游者。

1.3 俄罗斯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 俄罗斯旅游资源的丰富性与区域发展存在矛盾, 俄罗斯整体旅游资源丰富, 但是各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差异, 导致各地游客对俄罗斯旅游具有不同的态度, 存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却没有得到根本整理和全面开发的问题, 这阻碍了俄罗斯整体上对旅游持续发展与潜力的挖掘。另一方面, 制约俄罗斯旅游开发的因素众多, 俄罗斯在1991年开始进入到社会的动荡时期, 党派的争斗、民族问题导致各地社会治安情况出现恶化, 特别是恐怖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不断壮大, 使俄罗斯旅游市场存在安全上的隐患, 出现了想要发展而基本情况不允许的现实性问题。此外, 俄罗斯旅游文化市场混乱, 由于经济长期的停滞, 导致俄罗斯旅游接待能力、基础设施存在较大的不足, 恶性竞争、地方法规、行政能力方面存在着影响俄罗斯旅游开发的实际现象, 特别是对于国际市场和消费者的种种束缚, 导致俄罗斯旅游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过高, 给俄罗斯旅游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碍作用。

2 俄罗斯旅游发展的展望

2.1 大力发展俄罗斯商务旅游

20世纪90年代是俄罗斯商务旅游的初始时期, 这一独特的发展形态影响了整个20年的俄罗斯旅游, 当时各国看到了俄罗斯资源和地理方面的优势, 分别以商务、贸易的形式开设俄罗斯境内的办事处, 各类外资企业不断出现。这样的俄罗斯商务旅游到今天也有一定的生命力, 并且有发展的巨大空间, 俄罗斯旅游和发展部门做出预期, 未来10年俄罗斯的能源产业优势将会得到全世界的认可, 俄罗斯将会迎来商务旅游的黄金时期, 由于商务旅游具有消费能力强、影响力大的特点, 这使得商务旅游相关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催生出公关、中介、服务、咨询等第三产业大发展的趋势。目前, 俄罗斯旅游资源丰富的大城市开始紧跟国际商务旅游的步伐, 在大胆借鉴西方旅游文化产业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商务旅游与娱乐、商业活动与文化高度融合的发展策略, 莫斯科航空展和车展、圣彼得堡花展、伏尔加名表展等新型商务活动与旅游相互渗透, 形成了对俄罗斯商务旅游的不断创新。

2.2 大力发展俄罗斯教育旅游

俄罗斯教育资源丰富, 教育和科研成果丰硕, 巴普洛夫、普希金、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教育和文化的典型代表, 以教育为主题的旅游资源具有极强的国际市场吸引力, 在俄罗斯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 俄罗斯开始了对外教育旅游的发展尝试, 专门从事教育旅游的企业到2012年已经达到150个, 各共和国和边疆区纷纷利用政策和地理优势设立了青年教育旅游公司, 目前已经超过1 000个。随着俄罗斯继续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掌握俄语人才的需求量将会呈现爆炸式的增长, 西欧、北美、中国、东亚等区域和国家对俄罗斯的教育资源有着高度认同, 这就形成了俄罗斯教育旅游的基础, 很多旅游企业将俄罗斯教育机构的合作看作是发展的机遇, 通过对旅游政策的变通和利用吸引国外旅客在俄罗斯接受语言、文学、科技的教育, 成功创立了俄罗斯旅游的新形势。相信在俄罗斯文化和教育魅力逐步被世界接受的同时, 俄罗斯教育旅游将会得到深层次的发展。

2.3大力发展俄罗斯与中国旅游的合作

中国与俄罗斯的接近是两个大国经济、国际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 俄罗斯旅游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的支持, 在俄罗斯经济逐步走入正轨的同时, 俄罗斯旅游也将迎来中国发展机遇的推动, 如何加强俄罗斯与中国的旅游合作成为加速俄罗斯旅游发展的重要途径, 实现两国旅游的沟通与联动是两国发展的实际需求, 当前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到双方的深层次合作:一方面, 要加速俄罗斯旅游资源深度开发, 要从单纯的购物游和观光游转变为多方面综合性的旅游。传统俄罗斯旅游以购物和观光为主, 这只是对俄罗斯旅游的浅表性感知, 今后中俄合作的旅游发展要突出综合性, 要将俄罗斯的旅游资源做到深层次整合和开发, 推出购物加度假、观光加文化、旅游加娱乐等综合性项目, 这样才能做到对旅游市场的充分开发, 进而扩大俄罗斯旅游的市场魅力和认同度。另一方面, 建立中国和俄罗斯旅游的促进机制, 中俄双方要有发展的意识, 同时也要具有相互合作的精神, 通过对双方旅游资源的整合来实现对旅游市场的不断开发, 当前影响中俄双方旅游交往和沟通的原因有很多, 俄罗斯复杂的法律系统和低效的行政机构成为影响中国和俄罗斯旅游相互交流的主要障碍, 新时期, 应该本着发展的态度, 以长远地眼光来看待双方合作问题, 要给俄罗斯市场一定的变革时间, 同时要发挥政府和行业协会的促进作用, 以更为全面的影响和促进机制来实现双方市场的融合, 进而做到相互更为紧密的合作, 做到对中国和俄罗斯旅游的有效开发。此外, 要扩大俄罗斯游客来华度假休闲的渠道, 近两年俄罗斯到中国度假的游客开始大量增加, 据黑河市调查, 2012年1~8月从黑河入境的游客80%以上为购物, 今年购物者的比重只占60%, 由此入境到中国内地观光度假的明显增多。通过对中国旅游的开发, 实现俄罗斯旅游行业的发展, 双方形成互利互惠、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这有助于中国和俄罗斯旅游的进一步全面腾飞。

3结语

旅游产业的发展和旅游文化的开发是国家发达、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俄罗斯历史悠久、文化深远、山川秀美, 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近些年俄罗斯旅游业正在不断发展, 旅游的价值正在不断开发, 特别是随着政府对旅游的持续开发, 在资金、政策的帮助和指导之下, 俄罗斯旅游经济与旅游文化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俄罗斯的旅游产业将会成为经济结构中支柱性产业。而对于俄罗斯的重要邻国--中国来讲, 持续开发俄罗斯旅游, 丰富俄罗斯旅游资源将会更加具有文化、经济方面的意义, 要加强对俄罗斯旅游的研究与讨论, 从深层次做到对俄罗斯旅游资源的挖掘, 在密切联系中俄两国文化与经济关系的基础上, 创建新时期富有生命力的大国关系。

参考文献

[1]王鸿雁, 林彬, 陈红, 等.俄罗斯旅游发展历史、现状及未来展望[J].学术交流, 2008, (12) :257.

[2]郑颖.影响中俄旅游合作的主要因素及开发俄罗斯旅游市场的对策分析[J].科技和产业, 2008, (01) :107.

[3]孙晓谦.俄罗斯东部地区旅游业与中俄旅游合作[J].西伯利亚研究, 2008, (02) :65-66.

[4]孙晓谦.关于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边境旅游合作的思考[J].学习与探索, 2005, (06) :190-191.

回望俄罗斯 第11篇

在50多年前,不会有这个活动,但那个时候,俄罗斯、苏联是一代中国人的青春记忆。

著名作家、72岁的王蒙在他出版的新著《苏联祭》中这样写道:“对于我——青春就是革命,就是爱情,就是文学,也就是苏联……

50年后,回望俄罗斯,具有不止于怀旧的意义。

这个处在不断变化中的国家,在不同年代的中国人心中,有着怎样不同的形象?

对于更熟悉欧美文化的年轻一代中国人来说,“俄罗斯”在他们心里占据着怎样的一个位置?

更重要的问题是,面对一个全新的俄罗斯,中国该与之构建一种怎样的面向未来的关系?

这些有关明天的问题,要从昨天和今天才能找到答案。

“青春,就是苏联”

戴闻名蒋黎黎贾敏

辉煌的夏宫,穿梭上映的歌剧。芭蕾舞剧和电影,街头川流不息的小汽车……那个时候,真觉得苏联就是人间天堂啊

1954年,当20岁的金重远被国家公派去圣彼得堡大学留学的时候,苏联还是一个有着2200万平方公里土地和100多个民族的超级大国。

现在,满头白发的72岁的复旦大学历史系首席教授金重远想起50年前的留苏生涯来,仍然清晰得如同昨天刚刚回来。

圣彼得堡辉煌的夏宫,穿梭上映的歌剧、芭蕾舞剧和电影,街头川流不息的小汽车……而当时的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一穷二白,百废待兴。

“那个时候,真觉得苏联就是人间天堂啊,”金重远说。

在苏联学到的是“经院式”

与现在的留学生不同,金重远关于留学的大部分记忆,不是打工,不是恋爱,而是学习,没日没夜地学习。苏联是当时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典范,那一代中国学生留苏的目的,就是学习最先进的文化知识,力争把苏联的今天变成中国的明天。

在那样一个令人目眩的“人间天堂”里,金重远和他的同学们每天学习长达12个小时,由于圣彼得堡冬天有极夜,九点才天亮,三点就天黑,日照时间特别短,他甚至读书读到眼睛近视。“就连假期去夏宫玩,心里想的都是学习”。

在两年的时间里,金重远熟练掌握了俄语和法语。到了大三,他开始琢磨着再学一门语言,因为德国是马克思的故乡,就开始学习德语。五年级的时候,又学意大利语。后来,他还学了西班牙语。

“这样辛苦地学习是为什么呢?”《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问道。金重远说,心里只有一个巨大的信念,就是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好好学习,不能在苏联老师面前给中国人丢脸。

“这是真的,不是喊口号,”金重远说,“我们这一代人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那种信念是你们年轻人很难理解的。”

老教授说,有一个90年代的公派留学生告诉他,为了多攒些钱,每年夏天回国他们都批发点日用品带回去卖,生意很好,有的时候在火车上就卖光了。

“可是,这样不是严重影响学习吗?”金重远说。

金重远当时主修的是法国史,在当时的苏联,学习历史的第一步是学习对象国的语言。学习对象国语言的方法,不是背单词学语法,而是读文学作品。“那个时候,我就是读《梅里美》啊,《红与黑》等。”

在苏联学到的被他称为“经院式”的治学习惯影响了金重远的一生。直到现在,每天早晨七点,他会准时收听法语新闻,从不间断。“我可能是复旦惟一一个50年这样学外语的人,”金老先生说。今年7月14日,法国驻沪总领事代表法国政府颁给他“棕榈教育骑士勋章”,表彰他50年来的辛劳和学问。 在他的记忆里,“苏联”还同时意味着丰富的文化生活。当时的圣彼得堡,是电影、戏剧和芭蕾的城市。当时他们每月有500个卢布的奖学金,看戏一般只要十几个卢布。到了夏天休假的季节,还会有打折票。

“你们这一代人最大的遗憾,是没有看到真正的苏联电影。”金老先生颇有些得意地对记者说。

“比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电影,既有思想性,又有艺术性。苏联电影讲究的是刻画人的内心世界,而我总觉得好莱坞大片就是个音响效果。意大利和美国合拍过《战争与和平》,但怎么看怎么不像,原著里男主角个头矮小,皮肤很白,而电影里的演员又高又瘦又黑。”

1959年,在最后的告别聚会上,25岁的金重远喝了很多伏特加。“我的成长一直是按部就班的,6岁启蒙,12岁小学毕业,18岁上大学,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喝醉,”金重远说。

那时,金重远已经隐约感觉到了贫富差距的存在。一般工薪阶层每月平均工资是700卢布,而院士和大学校长们一个月的收入可以买辆小汽车。

他记得西方记者曾说,等到每个苏联青年都想坐进自己的小轿车的时候,苏联就变了。“还真被他们言中了”。

创伤中仍然可以感受到这个民族的高贵

1990年,18岁的刘军梅由国家选派从黑龙江大学来到圣彼得堡大学学经济。同批赴苏的同学当中,还有学习电影、油画、音乐、航空、法律,甚至是摔跤的。

这是苏东巨变之前中国向苏联公派的最后数批留学生之一,这一批人也成为目前中俄交流的中坚力量。

刘军梅们出国之前所受到的印象最深刻的教育仍然是“学好知识报效祖国”。选拔面试的时候,刘军梅被问了一个问题:“你去了苏联要是有俄国小伙子拿着玫瑰花向你求爱怎么办?”刘军梅说,其实从来都没想过这个问题,不过还是立刻表示,“当然是拒绝。”

刘军梅的家庭虽然很舍不得女儿远行,但能被公派去苏联留学,仍然被当时的人们认为是一种荣耀。父亲亲自把女儿从佳木斯送到北京。刘军梅至今还记得父亲曾骄傲地说,“我姑娘这辈子不管怎么样,总算去了一回莫斯科。”

不过,对于已经初尝改革开放甜头的中国学生来说,1990年的圣彼得堡已经不再是“天堂”了。刘军梅回忆说,在国内就听说苏联物资匮乏,日用品供应跟不上,于是去的时候就带了很多洗衣粉、肥皂和卫生纸。

到了圣彼得堡,果然发现是“有钱买不到东西”,热水、暖气这些“硬件”比国内好,但“软件”不如中国,特别是吃的不好,蔬菜特别贵,西红柿论个卖,牛肉、鸡蛋、黄油都是特供给留学生的,每星期用卡车拉来分发。

当时的中国,商品供应已经比较丰富,选择也相对较多了,但在苏联中国留学生们又回到了票证时代。甫抵圣彼得堡,他们就领到了一张购买证,证明持证者是本市居民,从而才有权购买本市供应的商品。外地的中国同学来玩,还要借用这张证才能买东西。

他们还惊奇地发现,苏联商店里出售的商品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同种商品标价也是一样的,甚至连大街上住宅楼的样式都是一样的。在当时的情况下,看到某种商品上市了就要赶紧买,不买就没了。因此苏联人特别喜欢排队,常常是见到队就排,排上号才问前面的人,这是卖什么。

刘军梅说,巨变之后整个俄罗斯社

会的情绪呈现出两个极端。老一辈人怀念苏联时代衣食无忧的生活,反对改革,而年轻人则向往美国,托福考试成为热门,年轻女孩希望可以嫁给西方人,专业人才流失非常严重。

不过,即便国家经历了创伤,仍然可以感受到俄罗斯民族内在的高贵。刘军梅说,俄罗斯人排队总是很安静的,从来不会有人插队。黑手党和民族主义者对妇女很尊重,一般不会抢劫女性。圣彼得堡在夏天仍然会上演歌剧和舞剧,生活困窘的女士在进入演出大厅之后会脱下破旧的外套和靴子,换上也许是惟一一双的漂亮的高跟鞋。

俄罗斯“不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差”

2004年10月,21岁的高帆作为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交流学生来到圣彼得堡赫尔岑师范大学。

高帆是吉林长春人,从中学就开始学习俄语,到第一次去俄罗斯的时候,已经在心中跟这个国家神交了十年。从北京飞莫斯科再转火车来到圣彼得堡,天刚好蒙蒙亮。当第一线曙光照射在涅瓦大街上,当她心中熟识多年的著名古迹就近在身边时,她说,自己心里真是激动极了。

此时,国内一般的印象仍然是俄罗斯日用品特别短缺,于是她也从国内带了好多卫生纸。到了之后才发现,圣彼得堡“什么都有的卖”,商品已经很丰富了,甚至做中国菜的各种调料都应有尽有。只是感觉贫富差距很大,“街头跑的有顶级的名车,也有特别破旧的车”。

到了高帆这个时候,在俄罗斯的中国留学生已经很多了,她说,在大街上经常能不经意就听见人说中文,回头一看又是中国人。留学生当中,已经是自费的占多数,而且中国留学生的来源,已不限于北京、东北和上海,有很多来自中部的湖南和南方的广东。

俄罗斯老师授课当中的人文气息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是讲普希金,老师就会说,走,我们去普希金故居看看。如果是聊电影,就会顺带讲解文学和背景故事。

高帆同时观察到,俄罗斯老师的收入似乎仍然不高,—般都要做几份兼职。

俄罗斯的年轻人对中国表现了浓厚的兴趣。有一次,高帆走在街上,一个俄罗斯青年对她说“你好”,她愣住了。这个喜欢东方的俄罗斯人就这样跟他们交上了朋友,跟他们学汉语拼音。后来才知道,“你好”是他当时会说的惟一一句中文。

中国开发的“波罗的海明珠项目”在圣彼得堡非常有名,高帆说,几乎是人人都知道,中国人在这里开发了一个大型地产项目。不过,当地人的反应不尽相同。有人觉得中国人带来了投资,非常欢迎,而也有少数人认为“中国人要来了”,将威胁当地人的就业。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问高帆,你的同龄人可能更多选择去美国、欧洲和澳州留学,你选择了俄罗斯,而且可能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要从事中俄之间交流的工作,跟他们比,你觉得自己的选择有意义吗?

高帆马上回答说,我觉得俄罗斯这个民族很伟大,而且越研究越有意思,自然风光也特别美,“不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差”。

她举例说,这两年俄语专业的毕业生在国内越来越吃香了,她同班的近50名毕业生都找到了很好的工作,不但是大企业,现在很多中小企业都要懂俄语的人才。

“俄罗斯正在恢复大国的地位,中俄的互补性将会不断增强。另外,俄罗斯文化也在复兴当中。不但老一辈人怀念普希金和托尔斯泰,国内的年轻人也非常喜欢俄罗斯的流行歌手,比如VITAS和TATY。”

不仅仅是怀旧

在这些故事发生的50年间,国际政治的棋盘上经历了很多重大的变化:美苏对抗,中苏交恶,苏联巨变,直到今天中国崛起,中俄友好。

历史学家金重远说,如果把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大国放在国际政治的大棋盘上观察,会有更加达观的认识。

其实中俄文化差距很大,俄罗斯文化是欧洲元素加亚洲元素,而中国是纯粹的亚洲文化,以前的友谊主要是建立在中国学习苏联模式的基础上。“而50年后中国已经是另一个中国了,俄罗斯也经历了巨变,中国和俄罗斯都没有现成模式可循了。”

中国和俄罗斯都被认为是崛起中的大国,处在非常重要的时刻。中俄之间不仅仅是怀旧,更实际的选择就是“回到现实”:“中俄友好则腹背相依,不好则腹背受敌”。“中俄最务实的关系其实是做‘好邻居’,”金重远说。

自称“把青春留在俄罗斯”的复旦大学刘军梅副教授刚回国的时候,因为俄罗斯的“贫困”,在同事面前有过“自卑”。如今作为学者,她感觉目前国内的俄罗斯研究有“边缘化”的倾向。

“举个最直观的例子,复旦的美国研究中心和日本研究中心都有自己的小楼,而俄罗斯研究中心只有一间办公室,因为别人有对象国赞助,而我们没有。”

“关键在于俄罗斯的发展,”刘军梅说。她仍然认为俄罗斯是一个“有潜力”的国家,俄罗斯民族“浪漫、真诚、激烈、感性”,“今后会更好”。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问年轻的高帆,抛开历史不谈,你觉得未来俄罗斯对于中国的重要,陛在哪里?

属于“八零后”一代的高帆用了一个新闻里常用的词来回答:战略协作伙伴。

霞飞路与涅瓦大街

戴闻名贾敏蒋黎黎

上世纪30年代,上海的私家车总量在一万辆左右,而俄侨就拥有一千多辆

在上海市中心优雅的岳阳路、汾阳路口,浓荫遮蔽之下,有一座俄罗斯诗人普希金的坐像。像在沉思,像在叹息,又像在憧憬不远的春天。

很多每天与普希金擦身而过的上海市民都不曾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俄罗斯文化早在70多年前就在这座城市里扎下了根。

普希金纪念碑是1937年由在上海的俄侨为纪念普希金逝世100周年,征得当时法租界公董局同意后集资建造的。苏联前总统戈尔巴乔夫访沪时曾专程去参观。

上海,在中俄交往史上有过非常特殊的地位。对于许许多多漂洋过海远离二战的俄国侨民而言,充满东西方混血气息的上海不仅在物质层面上显得似曾相识,更曾在文化层面上被他们引为精神家园。

“到处都有俄国人”

十月革命之后,一批俄国侨民辗转迁到了上海。此后陆续有俄侨迁入,1931年前后达到三万多人,绝大部分散居在原法租界的中部,即如今的思南路、瑞金二路向西延伸到汾阳路、岳阳路的一片狭长的地区之内。另有一小部分则住在公共租界范围之内的虹口提篮桥一带。

除了普希金像之外,来自俄罗斯的没落贵族们还在上海留下许多自己的印记。

拉都路(今襄阳南路)上有一座拜占庭风格的东正教圣母大教堂,是1936年由俄侨集资兴建的,专供居住在周围的同胞来望弥撒。史料记载,当时霞飞路(今淮海中路)中段一带并无高楼,因此老远便能望见那五座漆成蓝色的圆形尖顶,傍晚衬映在绚丽的晚霞中时更是好看,成为法租界这一地区中的一道景观。

上海作家陈丹燕在她的作品《上海

的风花雪月》中曾专门写到这些被上海人戏称为“罗宋瘪三”的俄侨。

“说起来,上海的租界里倒像是一个奇怪的俄国城市,餐馆,衣服店,面包房,舞厅,到处都有俄国人,剧院里上演着俄国芭蕾,梧桐树下贴着从彼得堡来的诗人亲自面授正宗俄文的告示……”

就这样,潜移默化地,俄罗斯侨民们把自己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也带到了上海。

如今在上海的年轻人中间,看话剧成为一种时尚,而上世纪30年代的时候,侨民们就已带来了俄罗斯的话剧。著名表演艺术家普里贝特科娃·克拉林,曾联合一批俄罗斯艺术家在上海组建了“上海俄国话剧团”,演出《钦差大臣》、《白痴》等俄国名剧。她还导演过中国戏剧家曹禺的《雷雨》,并主演女主角繁漪。

俄罗斯侨民对上海的音乐事业发展也有重要的贡献。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俄侨史》一书作者汪之成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他曾在上世纪如年代末受邀撰写有关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今上海音乐学院)的历史。他发现30年代大约有一半的音专教职员是俄国侨民。他们在声乐、器乐、歌剧等方面,都是第一流的专家。沪上知名的声乐专家周小燕就是受俄国教师启蒙的。

“霞飞路”与“涅瓦大街”

在俄国侨民迁入之前,上海的霞飞路(今淮海中路)在法租界中只是一个僻静的住宅街区,俄侨涌入之后,凭着他们过人的经商头脑,霞飞路很快发展成繁荣的商业中心。

汪之成研究员告诉记者,俄侨在上海开设了许多著名的咖啡店和饭馆,比较著名的有复兴饭店咖啡馆、高加索咖啡馆等。他们开的特卡琴柯饭馆是当时上海最大的花园饭店。很多著名的老字号,诸如“正章”洗涤、“老大昌”食品店、“信谊”药房,前身都是俄国人开的。

“俄侨商店的进驻,刺激了淮海路沿线的房地产,许多高档的花园公寓大楼,比如现在的妇女儿童用品商店,都是在俄国商店繁荣之后才兴建的,”汪之成说。

当时有外侨报章是这样描述霞飞路的:“为数众多的俄国餐馆遍布大街小巷,上海人破天荒尝到了俄国大菜的滋味,并且很快吃得风行起来”,“东方香榭丽合”仿佛成了圣彼得堡的“涅瓦大街”。

受家庭影响研究上海俄侨史24年的汪之成说,“很多上海人提及淮海路,会说这里原先是法国的某某饭馆,那里是美国的百货店,其实追溯源头,是俄侨留下的遗产。因为他们当时是无国籍状态,他们不得不在法国领事或是美国领事那里注册登记。”

他介绍说,上世纪30年代,上海的私家车总量在一万辆左右,而俄侨就拥有一千多辆。

“无论到哪里,祖先和精神都是要带着走的”

1949年解放前夕,旅居上海的俄侨中不少人选择继续流亡海外,随后辗转从菲律宾去了美国。

汪之成在研究中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选择继续流亡的人群当中,很多都是生活富裕的中产阶层。当他们决定离开上海的时候,放弃了洋房、汽车、商铺、餐馆,贵重物品能不带就不带,但是一切和俄罗斯文化相关的书籍、照片、乐谱统统带走,甚至连一张发黄破损的明信片都不放过。

1992年,汪之成应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邀请赴美做俄侨研究。胡佛研究所是世界首屈一指的收藏沙俄时期档案的研究机构,苏联解体后研究所斥巨资从全球搜购了一批前苏联的档案。

汪之成说,他在数月里整理出了400多箱内容极为丰富的档案书信,而这些大都是在美国西海岸生活的俄国侨民从十月革命开始流亡之后就一直伴随在身边的东西。

“里面有19世纪贵族子弟之间以及与沙皇通信的手稿,各种文档、乐谱、书信、明信卡片、书画小说等等,不一而足,甚至还有末代沙皇公主的亲笔文稿。”

“对于这些俄罗斯人而言,无论到哪里,祖先和精神都是要带着走的。”

“估计再过两三年,上海的俄罗斯人会渐渐多起来”

几经周折,《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才找到了“飞象餐厅”(Flying Elephant)。这是目前上海惟一的一家俄罗斯餐厅,静悄悄地座落于外滩某宾馆的三楼。

餐厅里装饰着俄罗斯的油画,又同时挂着旧上海风味的彩色玻璃罩灯。窗户是木格的,光线有点暗,透过窗格可以看到外滩的高楼。餐厅大致分为两大区域,一块是“花样年华”式的火车座,比较安静和私密,老板说是专门给谈恋爱的年轻人准备的;还有一块是大桌子,适合朋友聚会,中间靠近乐队的地方还特意辟出空地,说是为了给喝高了的俄罗斯人跳舞用的。

餐厅的主人姓包,是上海本地人。在介绍自己的时候,他喜欢说自己的俄文名字——安德烈。餐厅的实际管理者是包先生的妻子,来自俄罗斯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的布罗迪娜·拉里莎。

包先生介绍说,上海曾有过四五家俄罗斯餐厅,后来因为生意清淡都关掉了。他的餐厅今年3月10日开业,顾客以在沪的俄罗斯人为主:俄罗斯公司职员、外交人员、留学生。他说,目前上海只有约500名俄罗斯人,生意不太好做,夏天尤其是淡季,因为俄罗斯人都回国休假了。他的目标是同时吸引在沪的欧洲人,所以才给餐厅起了这么一个英文里易于接受的名字。

包先生和布罗迪娜是在北京的雅宝路做生意的时候认识的。上世纪90年代,雅宝路聚集了数千名俄罗斯商人,成为著名的中俄贸易一条街。布罗迪娜在中国前后已经十几年了,一直做进出口贸易,尽管仍然不会讲中文,还是感觉中国“很好”,做事“没麻烦”。包先生在做生意的过程中花四年时间自学了俄语,可以跟太太用熟练的俄语交流。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问包先生有什么长远规划,他表示出一种谨慎的乐观,说就是把餐厅做好,再开一两家分店,定居上海。“估计再过两三年,上海的俄罗斯人会渐渐多起来,接受俄罗斯菜的上海人也会越来越多,不过一切都要慢慢来。”

俄罗斯民间音乐探析 第12篇

一、俄罗斯民间音乐概况

俄罗斯民间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10世纪的基辅罗斯时期。当时流行于斯拉夫部落的一些口头民间音乐创作被认为是俄罗斯民间音乐的雏形。由于基辅罗斯是一个由多部落组成的国家, 所以俄罗斯民间音乐并不是某单一民族的音乐, 除了斯拉夫, 还包括芬兰乌戈尔、土耳其等其它民族的音乐典范。直到今天在俄罗斯民间音乐创作中依然能够感受到鲜明的区域特征和民族传统——如北部、西部、南部和中央各州, 以及大河流域——奥卡河、伏尔加河、顿河居民区。许多歌曲具有多神教的色彩, 有些歌曲则是受到基督教仪式影响的创作。

俄罗斯民间音乐创作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节日仪式歌曲、婚礼歌曲系列、叙事诗、舞蹈歌曲、抒情歌曲、民谣。在这其中器乐扮演的作用要比声乐小得多, 因为教会禁止在教堂中使用乐器, 这无疑也影响到了民间音乐的创作。在民间歌曲中, 节日歌曲系列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它由一些小的歌曲组组成, 这些歌

立体天桥舞台结构是由30根方钢管及12根拉杆组成前后两道横向架空天桥, 在两桥出入口各设一块活动板, 使两桥既分隔又连接, 演员可在桥上转圈走动。桥下设木偶主表演区, 高1.05米, 宽5米, 深0.8米, 底下可作杖头、掌中木偶以及地台配合操弄空间。在铁架与天幕之间增设网景装置。它与“八卦棚”或“平面阶式舞台”相比, 高大、纵深两大结构特点, 达到取消画屏、构建舞台纵深表演空间的目的。在这特殊的舞台结构, 宽度增至7米, 纵深8米以上, 高度3.8米, 舞台画面实际可见空间为宽5米, 高1.8米, 把原来一道表演区增至三、四道。再一次把提线长度增至3.6米以上, 比传统的木偶线长增到2米以上。把表演幅度增加难度、构建了大型舞台结构的综合性、立体化的表演空间, 达到一定的舞台演出艺术效果。在本世纪初又创新演出两部大型木偶剧《钦差大臣》与《赵氏孤儿》。

四、开放型演出形式

上世纪80年代末, 泉州木偶为拓展国际演出市场及艺术交流, 直接展示木偶生动逼真的艺术特点和演师的操作技艺, 采用一种崭新的全开放型的表演形式。这种表演形式, 灵活轻便, 完全摆脱舞台制约, 不受场地限制, 不必强调任何舞台装置。无论在剧场舞台、学校教室、宾馆展厅、家庭厅堂、露天草台等无所不宜。与其他表演形式对比, 有其轻装简载的独特优势。在表演中观众可同时欣赏木偶表演及演员的操作技艺, 可谓人偶同台, 曲组与一年四季和多神教节日相吻合。可见, 俄罗斯民间音乐的形成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宗教的影响。俄罗斯民间歌曲中还有一种更为复杂的形式——抒情歌曲及其高级形式——曼声歌曲, 大概形成于16—17世纪的莫斯科罗斯时期。随之出现了民间多声部音乐和复调音乐。

俄罗斯民间音乐中有众多的民间乐器。制作乐器的工艺由民间乐师和能工巧匠代代相传, 从而不断改进、完善。乐器的结构多种多样, 从简单的声音模仿到复杂、准确的发音体系结构。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制造乐器的材料:木料、骨头、兽角、泥土、皮革、金属、普通的芦苇、木片、草叶、豆荚、羽管……2这些看似普通的东西在工匠手中变幻为各种美妙的声音。目前俄罗斯比较知名的民间乐器有三角琴 (балалайка) 、巴扬手风琴 (баян) 、多木拉琴 (домра) 、扎列卡管 (жалейка) 、勺形响板 (ложки) 、牛角管 (рож'ок) 等。

二、俄罗斯民间音乐的文化意义

俄罗斯民间音乐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民族音乐的发展与一个国家的历史是紧密相连的:10世纪末的罗斯受洗、13世纪蒙古鞑靼人的入侵、农奴制的建立以及自18世纪起严格的社会文化分层——这一系列历史事件使俄罗斯古老的社会阶层分化得以保存和延续。而在这种历史背景下, 由农民和社会底层人民组成的民间音乐的主要创作者与西方的文化可以说是完全绝缘的。这是俄罗斯民间音乐本土色彩浓厚的原因之一。

民间歌曲可以直抒胸臆, 没有丝毫矫揉造作之感, 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在其中得到畅快淋漓的表达。民间音乐还具有普遍性。民间音乐给了创作者很大的自由空间, 创作者可以随场景不同对歌曲进行自由改动。乐曲和歌词具有美学研究价值。

俄罗斯音乐家以其鲜明的民族风格在世界音乐史上独树一帜。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得益于民间音乐。可以说正是从民间音乐中孕育出了独特的真正的俄罗斯民族音乐。杰出的俄罗斯音乐家经常从民间音乐中汲取创作灵感。

提到俄罗斯民族音乐, 不得不提到一个伟大的名字——俄罗斯民族音乐之父、民族乐派的奠基人格林卡 (1804—1857) 。他创作的《卡玛林斯卡雅幻想曲》 (《Камаринская》) 被誉为俄罗斯交响音乐基石。正如柴科夫斯基所说:“所有的俄罗斯交响音乐, 都是从《卡玛林斯卡雅幻想曲》中孕育出来的。”3 («Русскаясимфоническаяшколавсяв«Камаринскою», подобнотому, каквесьдубвжёлуде».)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交响乐作品正是从民间音乐中汲取的创作源泉。格林卡采用了两支俄罗斯民间广为流传的歌曲和舞曲——婚礼歌《从山后, 从高高的山后》 (《Из-загор, из-завысоких》) 、舞曲《卡玛林斯卡雅》 («Камаринскоя») 作为主题, 鲜明地刻画了俄罗斯农村生活风俗图景和俄罗斯民族性格。格林卡经常从俄罗斯民间音乐中汲取精华。正如他的座右铭所示:“创作音乐的是人民, 而我们艺术家只不过把它编成曲子而已。”古老的农民歌曲、俄罗斯教会音调、城市生活歌曲和舞曲等, 都是他创作的不竭源泉。他扎根于民间音乐的创作实践为俄罗斯民族音乐进入世界音乐先进之林奠定了坚实基础, 俄罗斯民族乐派从此崛起。

“俄罗斯音圣”柴科夫斯基 (1840—1893) 的创作深受格林卡音乐思想的影响。他毕生都致力于俄罗斯民族气质与西方民族气质的有机糅合。4在他的作品中, 既有欧洲式华丽优雅的风格, 也有俄国式朴素的乡土色彩。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基调建立在民歌和民间舞蹈音乐的基础上, 以深刻的民主精神和鲜明的民族特点见长。他的某些作品直接采用和发展了俄罗斯民间歌曲和舞曲。如《如歌的行板》取材于乌克兰民歌《万尼亚坐在沙发上》;《第四交响曲》终曲乐章是以俄罗斯民歌《田野上一棵白桦树》的旋律为基础创作的;《[b]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三乐章主题来自另一首乌克兰民歌《来吧, 伊凡卡》。俄罗斯的民族题材、民族性格始终贯彻在他的音乐创作之中, 他把俄罗斯的音乐之声传遍了世界。

三、俄罗斯民族性格在民间音乐中的体现

俄罗斯音乐大师格林卡曾长期旅居国外, 在与祖国分离的日子里他深深地体会到俄罗斯文化和俄罗斯性格的独特性, 他曾这样写道:“我们是北方的居民, 我们的感觉有别于其他民族。我们对一件事或者无动于衷, 或者透彻心扉。我们既有狂欢式的快乐, 又有苦涩的泪水。毫无疑问, 俄罗斯忧郁的曲子是只属于北方的孩子。”

的确如此, 从俄罗斯民间音乐中我们可以触摸到俄罗斯民族性格中的某些方面。

俄罗斯的民间歌舞自然洒脱, 直抒胸臆, 奔放豪迈, 这表达了俄罗斯民族天性中无拘无束的酒神的狂热力量。

根据俄罗斯白银时代的著名诗人和思想家维亚切斯拉夫·伊凡诺夫对“酒神崇拜”的研究观点:“酒神精神表达的是人们在精神上共同参与、彼此交流, 超越个人经验的狭隘, 生成一种普遍的经验、精神, 达成一种共识, 即同时感到了上帝的存在”。在研究狄俄尼索斯的过程中, 他提出了“共同性”理论, 认为:“共同性是这样一种结合, 即结合于其中的所有个性均达到完全的敞开, 获得对于自己唯一的、不可重复的、独具一格的本质的定位, 获得对于自己的完整俱在的创作自由的定位, 这种自由使每一个性都成为一种说出来的、崭新的、对于所有人都是需要的话语。”5

酒神精神强调人与人之间摆脱束缚, 打破隔阂, 地位平等, 在一种完全放松、绝对自由的状态中认识最高真理。俄罗斯人喜欢传统的民间歌唱形式—хор, 大家聚在一起, 共同唱出心中的理想与美好的生活, 同时俄罗斯人还喜欢传统的民间舞蹈形式—хоровод (圆圈舞) 。在节日友好热烈的氛围里, 人们围着篝火挽起彼此的手载歌载舞。这些都表现出人们渴望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追求平等, 渴望自由, 趋于大同。他们彼此放松地融为一体, 共同感受那种回归自然的平等、自由、亲密和愉悦。

本文第一部分提到, 俄罗斯民间音乐发展之初融合了多个民族的音乐特点, 俄罗斯民间音乐并不是某单一民族的音乐, 除了斯拉夫, 还融入了芬兰乌戈尔、土耳其等其它民族的音乐。此外, 俄罗斯广受欢迎的民间乐器巴扬手风琴 (баян) 是由西欧传入, 19世纪末开始俄罗斯流行。6它由纽扣式小手风琴改进而成, 融入了俄罗斯能工巧匠们自己的想法和创作的结晶, 其名称借用古罗斯传奇弹唱歌手波扬 (Боян) 的名字, 是极具民族风格的一种乐器, 以至于人们甚至忘了, 巴扬琴出身于西欧的事实。

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另一个典型特点:包容性。它善于接受任何民族的特点, 并融合本民族的特点, 经过不断改造, 使之成为适应本民族的事物。正如俄国诗人和作家莱蒙托夫在《当代英雄》之《贝拉》一章中所言:“俄罗斯人善于适应他们所在地那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这种能力不由得使我惊奇。我不知道这种能力应受到谴责还是值得赞美, 但这足以证明他们具有不可思议的灵活性和通情达理的想法, 即一看到罪恶无法避免或无法消失时就加以宽恕。”7

综上所述, 俄罗斯民间音乐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 在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俄罗斯民族乐派正是脱胎于民间音乐, 汲取民间音乐的精华, 在世界音乐史上独树一帜。俄罗斯民间音乐的形成、发展和特点深受俄罗斯历史、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影响。俄罗斯民族性格中的酒神精神和包容性在俄罗斯民间音乐中得以深刻的体现。

参考文献

[1]Н.М.Карамзин.Историягосударства Российского.http://lib.ru/LITRA/KARAMZIN/karamz01.txt

[2]俄罗斯文化国情词典[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第117-119页

[3]http://slovari.yandex.ru/

[4]王仰正, 赵爱国, 周民权.俄罗斯概况[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 第326-327页

[5]张冬梅.俄罗斯文化中酒神精神的体现[J].俄罗斯研究2005年第1期, 第91-92页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俄罗斯科学院】相关文章:

俄罗斯年06-12

俄罗斯谚语08-11

俄罗斯之旅日记05-30

俄罗斯的礼仪06-08

俄罗斯知识介绍06-08

俄罗斯晚风范文05-22

俄罗斯现状范文05-22

俄罗斯发展范文05-22

俄罗斯民歌的特点06-25

俄罗斯的传统饮食07-27

上一篇:房产下一篇:电子商务网站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