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有效教学

2024-07-02

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精选12篇)

初中体育有效教学 第1篇

一、教学目标体现“有效教学”

教学目标决定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由于不同时期的教学要求不同, 不同教师的教学理念不同, 因此教学目标通常会多样化。那么, 在“有效教学”理念下, 教学目标应如何制定?

初中体育教学中, 篮球是一个重点内容。初中学生学习篮球从投篮开始, 定点投篮是体育中考的可选内容之一。如何确定篮球课的教学目标, 以实现“有效教学”呢?笔者的观点是:教学目标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对初中生来说, 他们缺少投篮经验, 如果一开始就用标准的高度与框径作为投篮的要求, 那么学生会有一定困难。同时, 为了掌握投篮技巧, 让学生体验投篮中的成功非常重要。因此, 笔者设定两个目标:一是面向学生的目标, 即通过选择适合学生的标准, 让学生初步掌握投篮技巧, 树立成功信心;二是面向课程标准, 在第一阶段目标的基础上, 通过科学训练, 达到标准框投篮的要求。

实践证明, 目标分解有助于将“投篮”这一教学内容落到实处。因此, 基于“有效教学”的理念, 可从面向学生和面向课程标准两个方向确定教学目标。真正有效的体育教学, 不仅是结果的有效, 更是过程的有效。如果我们通过重复训练、强化训练, 使学生达到投标准框的要求, 那么学生感受到的不是乐趣, 而是痛苦。

二、教学过程贯穿“有效教学”

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有效教学”的第一步, 在进入教学过程之后, 我们应通过更多细节的实施, 确保“有效教学”的实现。那么, 教学目标通过怎样的教学过程, 才能成为“有效教学”?

通常, 男生更喜欢篮球, 女生对篮球的兴趣较小。因此, “有效教学”需要分对象进行。笔者曾通过不同的分组形式, 让学生在形式变换中, 完成篮球运动技能的学习。在传统的机械训练中, 通常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训练形式单一, 重复的投篮等运动让学生产生疲劳感;二是男女学生的兴趣点不同。因此, 通过训练形式的变换, 可以化解这两个难题。事实证明, 这一策略非常有效。按性别分组时, 男生小组之间形成竞争关系, 女生小组内部追求彼此进步、共同提升;按男女搭配分组时, 组间产生竞争关系;按水平分组时, 榜样示范作用和互帮互助效果充分体现。

事实证明, 通过对训练目标进行低要求和高要求的分解, 通过不同分组策略的实施, 能较好地达到教学效果。特别是对篮球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 能让他们在较短时间内掌握篮球运动的技巧。这是传统教学方法难以达到的。

三、从学生层面关注“有效教学”

以上是从教学目标和教学实施两个维度考虑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的实现, 其实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还有一个因素不能不考虑, 即学生层面。新课程改革的“体育与健康教育”理念告诉我们, “有效教学”既要让学生获得体育技能, 又要令学生提高心理素质。

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第2篇

摘要:在当今社会中,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素质的培养,关注身体健康的发展,因此在青少年阶段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受益一生的事情。所以针对此种情况,初高中的体育课堂所承载的内容越来越多,对体育课堂的有效性的要求也越来越多。通过我当体育老师的经验结合科学的教育理念,在本文中我将要谈谈我对于如何上好初中体育的理解。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因为现今社会的大背景对初中体育课程提出了新要求,我们首先来看看现金我们的初中体育课堂存在哪些不足。在我的课堂教学中通过调查和平时与同事的交流中我发现:在上课过程中,教师教的认真,学生学得也认真,但是课堂的效率很低。它表现在以下的一些方面:教师没有整体概念、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没有很好的结合、教学内容的不明确、未能完成预设目标、教学层次的低下等等。这些情况使得学生的学习状态不高,渐渐失去了学习体育课的兴趣,不能自主学习,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影响了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和健康人格的培养。体育课堂本来是学生活力的焕发与个性的张扬,但是在课堂上完全感觉不到学生完成体育项目而获得成功的欢乐。教师和学生实际付出的精力与大的的目标不协调、不对等。因此,如何使我们初中体育教师在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下达到教学的有效性,掌握如何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是摆在我们大家面前的一个难题,我经过不断的教学实践与探索,就如何的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一、初中体育的重要性

体育教学是以各种身体练习为主的实践活动,它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塑造学生健康体魄,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体育课程在初中学科的教育中占有自己独特的地位。所以说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亟待研究和探索的重要教育课题。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如何理解初中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不仅是一种现代的教学理念,同时也是一种教学的实践活动,它通过教师遵循教育的教学规律以完成的教学目标,最终实现教与学的统一。初中体育有效性课堂教学策略,是指体育教师为完成教学大纲达成教学目标,通过对体育教学活动的清晰认识,调节和控制教学活动而进行的一系列的执行过程。为了更好地促进体育教学课堂的有效实现,教师应按照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计划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依据体育新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选择最佳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体育在健康知识、体育技能、活动的理解、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三、如何更好地使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实施

(一)首先教师要根据课标的要求提前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制定计划,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课前准备是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基础,在上课前教师应做好备课工作,通过分析教材理解教材,从而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达到心中有谱。教学目标可以指导体育教学和体育学习的更好执行。根据自己的多年经验,我觉得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应根据不同能力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要求,制定一个具体的范围,而不是一个定量的数字,以达到教学目标的“弹性化”,也就是教学中常说的“跳起来摘桃子”。而教师在陈述每节课的目标时应准确具体,具有可执行性可测量性。比如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这样描述目标:这节课学生要练习的是跳短绳,在下课的时候要达到的目标是学生在30秒钟内能跳30到50次就合格了50次以上为优秀。设置不同的标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二)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我们知道,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为保证课堂有效性的实施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应重点放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的形式,才能调动学习的学习兴趣。在此我根据自身实践,建议教师有选择性的采用游戏法教学、比赛法教学、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等。例如在教学耐力跑时,为克服学生枯燥乏味的心理,可要求跑时的队形多变,采取定向越野,接力跑,比赛跑等方式。这样使学生体验长跑的乐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此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个体指导,使每个学生经过自身的努力都能达到技术和学习的要求,充分激发学生个体的潜能发现其特长提高其能力。

(三)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比如在山区的学校,开展游泳课的条件就不具备,那么这一体育项目就没有实施的可能了,在贫困的地区体育器材较少的情况下就需要教师更好的准备学习的内容,理论课就可以多一些。所以为达成国家要求的体育教学目标,教师就必须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具有用性,通过游戏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课程导入部分,老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本节课有关的游戏活动,为学习的内容做好铺垫。其次,教师教授的过程中结合中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前可以到学生中去考察和分析,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目标,比如可以让男生打篮球,女生踢毽子。

(四)活跃课堂氛围,促进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活跃的课堂氛围可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首先教师应积极建设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生打成一片。在初中,学生很容易因为喜欢一个教师而喜欢他的课程。其次,教师要努力保持宽松、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灵活运用场地、自己布置器材。另外,教师应转变角色,改进课堂交流的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强化体育课堂教学评价

有效的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它,能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而体育课堂的评价内容应对学生的体能、理论知识、体育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等方面进行评价。在课堂上教师应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活动,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发现问题,使学生更好的学习。

四、小结

总之,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教师应从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让初中的体育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使学生受益一生。

参考文献

[1]马辉:《浅论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几点认识》,《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2)。[2]吕贤清.中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策略探索 第3篇

关键词:初中体育 教学策略 有效性

一、主动参与策略

现代的学生,因为生活条件跟以往相比大不相同,娱乐方式趋于电子化,所以很多人不再主动参加体育锻炼,肥胖现象越发突出。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校如果只将体育课程作为一种任务,学生被动地接受,并不能收获效果,只有激发学生的热情和主动性,变“要我锻炼”为“我要锻炼”才能起到促进身心发展的目标。

1.情景教学。根据初中生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特点,利用情景教学无疑既新颖又有针对性。情景教学可以是生动的图像、音乐或者多媒体,既简明易懂又容易引起学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学习跨栏,可以先给学生观看一段刘翔奥运会上的精彩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借助多媒體,也能更直观地剖析跨栏的动作分解和组成,比起传统的语言传授方式高效得多。

2.问题引导式教学。课堂中学生的参与程度直接关系到课堂效果,因此老师需要用多发问的方式来启发学生观察和思考,增加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因此体育老师要善于设计问题。比如在投篮教学中,学生练习的时候可以提出“立正投篮还是跳跃投篮的命中率更高”“手腕发力还是手臂发力”等问题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

3.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体能和基础都不是一样的,而参与率又是体育课堂上衡量主体性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根据学生自身的差异,运用分层教学,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定不同程度的课程和目标,才能充分体现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主体性。如投篮考核中,男生必须投中10球才合格,女生则投中7球合格。

二、集体互动策略

1.游戏互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理论和练习都是一个枯燥无味的过程,好动活泼的初中生又特别容易感到沉闷和无趣,这无论对于培养学生的运动积极性抑或教学效果来说都是负面的影响,因此,在体育项目的教学中穿插游戏,既可以调动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的饱满精神和热情,这时候老师不单单是“老师”的身份,更要是一个“组织者”,随时能组织一场欢快的游戏。

2.分组互动。比赛是最有力的催化剂,将学生按照不同基础、不同水平分类,然后分配成实力相当的几个小组,用比赛的方式教学,不但能让同组高水平的学生带动低水平的学生,还能全面激发初中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带动起活跃的课堂气氛。比如耐久跑是学生最不喜欢的体育项目,但如果能用分组互动的方式,却能很好地激发起学生的参与欲望。不单锻炼了身体,还能让学生提早接触到这个社会竞争的模式。

3.师生互动。在游戏教学或者分组教学中,老师都可以参与其中,不但能带动整体的积极性和趣味性,还能体会学生切实的锻炼感受,增进师生情感,因为学生对老师的喜爱程度,往往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课堂参与度,所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也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的策略之一。

三、环境优化策略

1.优化硬件环境。天气、温度、场地、器材等都是硬件环境,都会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但天气和温度是不可控因素,而场地和器材是人为的,可控制的因素,因此对场地和器材应该严格把关,场地设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人工力学的标准,器材是否完好,是否需要定期维修、增添或者丢弃,都是老师应该关心的方面,因为硬件是软件的基础,只有硬件跟上了,软件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2.优化软环境。体育课堂和一般课堂不同之处就在于更需要老师以一种亦师亦友的模式存在,尽可能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重视个性、发展共性,对学生的错误要宽容、更不能体罚,和谐公平才是有效体育教学的前提。另外,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求安排体育教学内容,重学生的个体客观差异,也是有效教学的必要策略。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为根本出发点,以强壮身体发展心理为最终目标,而不单单是技能的习得,那反而是其次的。作为体育老师,应该在保证硬件和软件设施的基础上,结合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因材施教,运用创设情景、问题引导等方法,结合各种互动型教学策略,彻底颠覆以往只注重技能的应试教育模式,才能发挥体育教学的最大效用。

参考文献:

[1]毛振明.初中体育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第4篇

一、我国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

1.体育教师数量不够、素质不高

目前初中体育教师数量不够、素质不高的现象在全国范围内都存在着, 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体育有效课堂的构建, 不利于初中体育教学的开展。就有关统计显示, 初中在编教师超出总编制将近一百多万, 但是体育教师在编人数却有着三十万的缺口, 而现有的体育教师也存在专业素质不佳甚至是跨专业教学的现象。体育教师资源的缺乏使得初中一个体育教师要同时带好几个班, 这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体育教师的精力, 保证不了课堂的质量。此外, 由于学校领导对于体育教育的不重视, 体育教育经费缺乏, 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2.应试教育下体育教育被忽视

我国目前的教育模式还是应试教育, 虽然在教育界一直存在着废除应试教育的声音, 但是当下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在这种教育背景下, 学校为了保证自己的升学率, 家长为了让学生考上好的高中和大学, 对于体育教学很忽视, 甚至是排斥的。在这种情况下, 学校开始将原本的体育课时安排给其他课程;在课下, 家长让学生参加各种补习班, 挤占了学生的体育运动时间。 另外, 体育锻炼会有一定的风险, 但是在正确的安全规范指导下, 这些风险会很小, 而学校和家长过于担心, 使体育教师不能开展一些刺激精彩的课程, 学生逐渐失去了对体育课的兴趣。

3.初中体育教学缺乏场地, 设施落后, 器材陈旧

活动场地、设施和器材是开展体育课堂的基础条件。如果缺乏这些东西, 体育课程就不能开展, 只能进行理论教学, 而体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如果只进行理论教学就会失去其精髓。同时, 体育新课程改革中就要求要配备与体育教学内容相关的基础设施和教学材料。但是在很多初中学校, 体育课堂开展的场地很小, 只是学校的一块空地, 并且场地也不专业, 大部分是水泥地面。另外, 还存在着体育设施很落后, 缺乏相关的体育器材, 即使有也很陈旧的问题。这些因素对于体育课堂的开展都是一种阻碍。

4.初中体育的安全教育存在缺陷

安全教育是开展体育教学的重要前提, 由于体育运动自身具有危险特性, 因此做好安全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体育教师在进行动作的示范传授时, 还要注意向学生传授运动场上的安全知识, 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 减少受伤状况。但是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 将教学重点放在了知识和动作讲解上, 对于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则做得很少。另外, 活动场地的不专业、体育设施的残破陈旧也加大了学生受伤的风险。

二、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1.营造开展体育课堂教学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营造体育课堂开展的外部环境指的是改变社会、学生家长、学校领导对于体育课程的认识。要让家长和学校意识到开展体育课堂的重要意义, 明白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强身健体, 还能改善精神面貌, 培养其竞争意识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意识到体育课堂的开展不仅不会耽误学习, 反而会促进学习, 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是进行学习的前提, 良好的精神面貌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专注。给体育课堂的开展提供外部支持和动力, 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前提。另外, 要创造体育教学良好的内部环境, 这就要求提供专业的场地, 良好的体育设施以及健全的体育器材, 这些都是体育有效课堂的重要保障。

2.体育教师要采取有效的课堂策略

体育课堂有效教学能否实现, 教师是关键。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采取有效的策略, 提高教学效率。首先, 教师在进行体育常识、体育概念、体育事件等理论教学时, 要注意自己的传授策略, 可多采用精练教学、启发式教学、提问式教学、小组讨论教学等教学方式来提高理论教学的效果。其次, 体育教学最重要的内容是在户外开展的, 教师在对动作进行示范时, 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示范的时间、场地和次数等, 以确保示范的准确性。最后, 教师不要拘泥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 可灵活地开展视频教学、游戏教学、竞赛教学, 丰富课堂内容,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保证课堂的有效性。

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探讨论文 第5篇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 有效性 提高策略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说, 现如今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每一名初中体育课教师越来越明确,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要完成的具体目标。有效性的初中体育课堂,应当更多地体现出素质教育的理念,促进学生的主体参与性, 让学生能够在参与体育学习体育的过程中, 建立起来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养成积极的体育锻炼的习惯。而教师也要转变自身的角色定位,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相对宽松的学习氛围, 能够合理地分配场地和器材, 给学生提供更加科学而高效的课堂教学。这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 确保每个学生受益。因此, 体育教师要真正理解有效教学含义,把握体育有效教学原则, 正确实施体育有效教学方法。

一、初中体育课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中, 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有准确的评估和了解,要能够采取有效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 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 从而让学生的情绪保持在一个较为愉悦的状态, 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积极性。另外, 教师在课堂之上,要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安排很多的具体任务,教师通过口令来指挥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 并且为了提高效果, 让学生准确掌握技术要领,且需要学生反复进行练习,在这样的练习方式中, 学生失去兴趣再正常不过,所以,为了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兴趣状态, 教师可以变换课堂教学的具体形式,让学生能够有目的性地参与, 能够有选择性地参与。而且,作为体育课教师, 要为学生做好充足的示范教学, 要让学生认真观察老师的示范, 掌握技术要领。因此, 教师在一定环境下要放下架子、勇敢地投入到学生的练习中去,用行动去感染学生, 带动学生。如, 在实心球的教学中老师和学生比谁抛得远、素质课上比谁跳绳跳的多、篮球课上的三对三或是罚篮 (定点投篮) 等, 只要有老师参与的项目学生都会表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所以,学生在高度热情的参与照料之下,课堂教学的效果也能获得提升, 学生和老师积极的互动, 从而使得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能表现出较高的预期效果。

二、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 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多媒体教学已经广泛应用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 那么, 在初中体育课堂上, 同样可以发挥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生动的诸多特点, 给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进一步提升, 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通过体育课堂上理论知识的传授, 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动作的技术要领, 而理论知识的讲授, 一般来说会采用传统的理论讲解的方式, 这样的传统方式, 学生感觉到比较枯燥, 而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之下, 教师可以一边讲解书本知识, 一边用视频图片进行注释, 这样不但可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还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记忆, 尤其促进了他们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其次在体育技能的传授方面,传统的体育课堂, 教师一般都是采用边示范边讲解的教学模式, 这种方式取得的教学效果并不是很显著。所以, 在多媒体教学的帮助之下, 教学的情境也可以极大丰富,学生在学习一些具有高难度的动作时, 通过反复收看多媒体视频, 逐渐掌握动作的技术要领, 这比只是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 要方便得多。

三、高效利用场地和器材, 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现有的场地和器材, 需要初中体育课教师合理分配使用。场地和器材的合理分配能够使得课堂教学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 学生也能够充分借助场地,来完成自己所喜欢的体育运动。有些器材,学生一开始不太熟悉,不知道该怎么使用, 所以教师就要首先注重向学生传授这些器材的使用方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之后, 他们就能够用得得心应手, 从而建立起来体育锻炼的更强烈的兴趣。要在学校现有的条件之下,不断给学生多争取一些场地和器材,这样学生在课堂之上就有更多的选择的余地。享受到更多体育课堂上的自由感和参与感。另外也要不断拓展体育课堂的天然资源,借助周边的环境来进行体育锻炼活动。天然资源包括学校校园的自然资源及附近公园, 如, 斜坡、楼梯等, 通过这些的利用改变了传统体育课一定在操场上的思维模式, 使学生有一种新鲜感。

四、有效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教学的方法

教学方法要不断创新,要带有一定的创新思维组织教学活动。虽然说初中体育课堂上要完成很多的常规的体育锻炼的项目,需要学生在体育成绩方面达到某些标准。但是, 如何达到这些标准?具体的方式如何?却需要教师有更多的创新方法体现出来。殊途同归, 方法可以多变,目的可以是一个,所以,教师要处理好目标和手段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们在课堂之上都能够体会到更加丰富有趣的课堂内容。例如, 在学习一些必备的技能时,教师可以通过亲自的实践, 探索出更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以更快的速度掌握相关的技巧,并且在反复进行练习的时候,可以引入竞争的机制,这样时间过去的很快,学生也掌握了技能。通过这种自主探究式的方式,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会更加牢固,这远比教师反复的示范和理论灌输效果要好得多;其次是分层教学法,每个学生由于兴趣爱好、身体素质等方面的不同,致使其接受新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快慢存在差异。所以,初中体育课程教师要在授课的过程中,关注到学生水平的差异,运用分层教学的理念,体现出因材施教的基本教学思路,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逐渐完成学习的目标,体验到体育课堂上掌握新技能的成功感和快乐感。

总之,我们要在现有的水平之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初中体育课程教师要不断拓宽自己的教学思路,引入创新的理念,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到初中体育课堂非常的有趣,而且练习的活动能够让学生有更多的进步的机会,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提高他们在体育活动中的参与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孔毳.浅谈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J].当代体育科技, (31) .

初中体育室内课有效教学探析 第6篇

关键词:初中体育;室内教学;方式探析

室内体育课一般比较受学生的欢迎,学生觉得室内体育课运动量不大,上起来比较轻松。但是在上课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学生对理论课缺乏兴趣、游戏活动中组织纪律松散、学生对现有的室内体育设施缺乏兴趣,等等。作为初中体育老师,做好室内体育课教学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下文探讨的是初中体育课在室内开展有效教学的方法。

一、理论课教学多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初中体育课的室内理论课教学,通常的现象是教师在讲台上慵懒地讲解着体育教材上的知识,学生在下面听得无精打采,甚至睡成一片,即使是在认真学习的学生,通常也不是在认真听老师讲课,而是进行着其他文化课程的学习。这样的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难以达到对学生进行体育理论知识教学的要求,因而,应该转变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便是一种理想的教学方式。

多媒体的音频、视频、图片等具有生动、直观的教学特点,容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游泳的技术和要点时,可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我国的游泳运动员在参加奥运会比赛等比赛中的视频,这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一般动作比较规范,有助于学生了解和学习游泳的规范性

动作。

二、有效地组织室内体育游戏和活动

室内体育课除了要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外,还要进行一些室内体育游戏和活动。

在开展室内体育游戏和活动时,首先要积极地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参与,一些初中生性格比较孤僻,老师要通过耐心劝导等方式将其吸引到游戏和活动中。其次,老师要有序地组织游戏和活动。游戏开始前,先介绍清楚游戏的规则和注意事项;游戏过程中,用相应的指令和手势进行指挥,维护好游戏秩序,对于不遵守游戏规则的学生,应及时地指出并加以纠正;游戏结束后,作出有效的评点和说明。

另外,当室内空间狭小时,教师应充分、巧妙地利用室内空间开展活动,比如,在教室开展游戏活动时将课桌椅按游戏的需要进行重新摆放,在体育场馆开展游戏活动时,将馆内的羽毛球架、排球架等拆卸掉,并将馆内的区域进行划分,开展不同的游戏和

活动。

参考文献:

张兴洪.体育教学有效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1.

初中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 第7篇

一、目前体育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现状问题

1.过分重视竞技成绩而忽略了全体学生的健康。传统体育课以竞技运动成绩为教学和考核的主要依据,以运动素质代替身心素质。师生推崇运动技艺方面的一专或多能,对运动健康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甚少,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

2.过于重视运动技术传习,忽视兴趣、习惯的培养。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忽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能力和锻炼习惯,体育课堂中没有给学生锻炼身体的原理和应用运动技术锻炼身体的方法, 使学生无所适从,无所收获。

3.体育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传统体育教学一直严格按照讲解、示范、练习、防止与纠正错误、巩固与提高的模式进行教学。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强调严格组织、严格纪律,课堂中重视“三基”教学,忽视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程式化、成人化、训练化。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显得机械、呆板、过分强调“统一”形成“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局面。

二、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1.关注全体,尊重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每一名老师都要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发展的人、 独特的人和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教学中,在备课时就要对学生的情况了然于胸,更重要的是在课堂教学中予以体现,让每一名学生享受到有效的教学。课堂教学活动不仅是教师行为, 更是学生的行为,要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思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认真听讲,并积极参与思考,踊跃回答问题,认真对待课堂训练。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要有吸引力,氛围要活跃, 问题的难度要有梯度等。

2.体育教师是要对教材进行研究。 有效教学直接指向学生的学习目标的达成度,教学中我们要始终紧扣《课标》,以《课标》中的要求为基准,对学生在相应学段应达到的学业程度进行衡量。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不少教师拘泥于教材,认为把教材教好就是达到了 《课标》要求,新的教材观认为,教师不应该是教教材,而应该是用教材教, 这里有质的区别。鉴于此,教学实施前,要进行科学的预设,充分估计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这种预设不是静态的,而是与生成紧密相联。在实施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关注学生在想什么。心理学研究已经表明,学生喜欢的东西也是他们最愿意学的,也是最希望学会的。所以,我们就应该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主动“投其所好”,把学习内容转化成学生正在想的东西。

3.引发学生探究,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追求教学实效,鼓励学生学业求助的行为,引发并处理学生的先前经验和直觉,鼓励学生提出有深度、 开放性的问题,并且鼓励学生相互回答,充分展开高层次的思维过程,做到有条理、有根据、批判性地思考, 反省性地思考,力争做到流畅性、独到性、深刻性、敏捷性、精进性的有机统一。师生关系融洽,生活的主角在课堂中的得到充分体现,生活的创意推动着我们的教学。

4.关注教学细节,突出教学重点,创设情境教学。课堂教学一定要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从人力、物力、时间、方法与过程上保证重点内容的教学与难点的突破。只有这样,才能从根基上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根据冬季是火灾多发的季节,各行各业特别是学校都在大力开展消防安全教育的实际,把体育学习中的耐久跑和搬运与“消防救灾”演习结合起来,通过刺耳的警笛声直接导入情景,开始本课的教学,并自然过渡到逃生演习,通过用湿毛巾捂嘴、弯腰行进跨过“火坑”、爬过“火梁”、 穿过“火道”等练习,既使学生学习了解了火场逃生的基本知识,又达到了耐力训练的目的,而且为了逃生, 学生必然尽全力加速跑动,教学有效性中的密度和量等重要指标也肯定能得到很好达成。

5.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增强学生信心。课堂有效教学十分注重学生主动学习的主体作用,即有效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和接受学习的技巧和能力。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建立积极的课堂环境,使学生有情绪上的安全感,建立一个温暖的、学生彼此接纳的、相互欣赏的学习场所。依据学情差异和教学内容的不同,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必须以问题的难度为生命,如“跳橡皮筋”是一项小学生喜欢的活动项目,在课余时间随时随地都可以得到练习,将其引入体育课堂,从“型、色、变”等方面让学生“再创”新知,学习于课堂、娱乐于课余。他们使用不同器材让动作方法得到再现令人为之感触至深! 如今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玩具多,平常都玩不过来,更不用说从生活中寻找发现新意的游戏,在游戏中,学生过去的经验得以再现,当前的现实得以表征,未来的可能得以萌芽和预期。

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第8篇

1 有效教学策略

1.1 主动参与策略

现代的学生, 因为生活条件跟以往相比大不相同, 娱乐方式趋于电子化, 所以很多人不再主动参加体育锻炼, 肥胖现象越发突出。俗话说得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校如果只将体育课程作为一种任务, 学生被动地接受, 并不能收获效果, 只有激发学生的热情和主动性, 变“要我锻炼”为“我要锻炼”才能起到促进身心发展的目标。

(1) 情景教学。根据初中生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特点, 利用情景教学无疑既新颖又有针对性。情景教学可以是生动的图像、音乐或者多媒体, 既简明易懂又容易引起学生共鸣, 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学习跨栏, 可以先给学生观看一段刘翔奥运会上的精彩视频,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同时借助多媒体, 也能更直观地剖析跨栏的动作分解和组成, 比起传统的语言传授方式高效得多。

(2) 问题引导式教学。课堂中学生的参与程度直接关系到课堂效果, 因此老师需要用多发问的方式来启发学生观察和思考, 增加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因此体育老师要善于设计问题。比如在投篮教学中, 学生练习的时候可以提出“立正投篮还是跳跃投篮的命中率更高”、“手腕发力还是手臂发力”等问题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

(3) 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体能和基础都不是一样的, 而参与率又是体育课堂上衡量主体性的一个重要标准, 因此根据学生自身的差异, 运用分层教学, 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定不同程度的课程和目标, 才能充分体现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主体性。比如投篮考核中, 男生必须投中10球才合格, 女生则投中7球合格。

1.2 集体互动策略

体育教学是所有学科中最讲求互动的学科, 过去老师讲解运动原理, 示范动作, 然后让学生模仿的方式往往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老师与学生, 学生与学生, 都需要互动, 只有在合作中进行体育运动, 才能达到促进身心发展的双重目标。

(1) 游戏互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 理论和练习都是一个枯燥无味的过程, 好动活泼的初中生又特别容易感到沉闷和无趣, 这无论对于培养学生的运动积极性抑或教学效果来说都是负面的影响, 因此, 在体育项目的教学中穿插游戏, 既可以调动课堂气氛, 又能激发学生的饱满精神和热情, 这时候老师不单单是“老师”的身份, 更要是一个“组织者”, 随时能组织一场欢快的游戏。

(2) 分组互动。比赛是最有力的催化剂, 将学生按照不同基础、不同水平分类, 然后分配成实力相当的几个小组, 用比赛的方式教学, 不但能让同组高水平的学生带动低水平的学生, 还能全面激发初中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 带动起活跃的课堂气氛。比如耐久跑是学生最不喜欢的体育项目, 但如果能用分组互动的方式, 却能很好地激发起学生的参与欲望。不单锻炼了身体, 还能让学生提早接触到这个社会竞争的模式。

(3) 师生互动。在游戏教学或者分组教学中, 老师都可以参与其中, 不但能带动整体的积极性和趣味性, 还能体会学生切实的锻炼感受, 增进师生情感, 因为学生对老师的喜爱程度, 往往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所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也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的策略之一。

1.3 环境优化策略

体育课堂中的环境是影响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 也是体育教学活动不可划缺的客观条件, 这里的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 硬件环境就是场地、器材等, 而软件环境则是指老师素质、教材选择、教学模式等。两者不分轻重, 都是初中体育教学所必须严格把关的方面。

(1) 优化硬件环境。天气、温度、场地、器材等都是硬件环境, 都会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 但天气和温度是不可控因素, 而场地和器材是人为的, 可控制的因素, 因此对场地和器材应该严格把关, 场地设计是否合理, 是否符合人工力学的标准, 器材是否完好, 是否需要定期维修、增添或者丢弃, 都是老师应该关心的方面, 因为硬件是软件的基础, 只有硬件跟上了, 软件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2) 优化软件环境。体育教育讲求素质教育, 老师、教材、方式等软环境是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体育老师在提高自身技能素质的同时更应该努力构建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 以平等的方式与学生交流, 才能真正达到互动的境界。

体育课堂和一般课堂不同之处就在于更需要老师以一种亦师亦友的模式存在, 尽可能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重视个性、发展共性, 对学生的错误要宽容、更不能体罚, 和谐公平才是有效体育教学的前提。另外,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选择符合本地实际的教学方案,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求安排体育教学内容, 重视学生的个体客观差异, 也是有效教学的必要策略。

2 结语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 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为根本出发点, 以强壮身体发展心理为最终目标, 而不单单是技能的习得, 那反而是其次的。作为体育老师, 应该在保证硬件和软件设施的基础上, 结合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因材施教, 运用创设情景、问题引导等方法, 结合各种互动型教学策略, 彻底颠覆以往只注重技能的应试教育模式, 才能发挥体育教学的最大效用。

摘要:我国的青少年群体普遍存在缺乏体育锻炼的问题, 而初中阶段是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让学生养成良好运动习惯的重要阶段, 因此改革以往过分重视技能目标的应试教学模式, 把教学重点放在身心发展的目标上面来, 才是初中体育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的根本。本文将从主动参与策略、集体互动策略、环境优化策略这三个方面, 结合实际例子, 探讨初中体育的有效教学模式。

初中体育有效教学实践琐谈 第9篇

一、调动体育运动的兴趣

也许有人会说, 对于体育运动, 没有学生不感兴趣的。其实不然。一个班几十名学生中, 也许大部分喜欢体育运动, 但也有学生爱好不同。否则, 《标准》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就不会明确地提出“激发运动兴趣,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要求。关于激发学生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育家布鲁纳也说:“学习的最好刺激, 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比如跳高, 男生也许大都比较喜欢, 但是女同学中就会有一些人怕苦畏难。

调动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可从两方面进行。1.创设适合学生运动的情境。例如, 我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让学生自主选择练习项目, 还可以采用比赛法提振学生的运动兴致。像篮球行进间运球练习, 有的女同学不是十分喜欢, 我就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教师先演示运球、传球的动作立法, 讲解动作要领。然后每两个学生一个小组, 10个学生一个大组, 要求学生运球练习, 注意手型及触球点准确, 并能曲线运球走。在学生基本掌握了运球技术以后, 大组内先比胜负, 胜利的一组再参加班级比赛。游戏法我也经常采用, 学生在游戏中乐于接受教师安排的学练内容。2.重视心理健康目标的达成。《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通过体育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质和调节情绪的能力, 提高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有的学生在参加某一项体育活动时信心不足, 总认为自己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也就影响了技能的正常发挥;有的学生很喜欢某一类活动项目, 但是他不愿跟某个学生合作, 像这样的学生, 作为教师就要通过心理疏导, 采取一些特别的手段,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让他能够兴致盎然地参加体育活动, 并能与人交流与合作。

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重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 忽略了人的发展。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的重点由传统向发展转变。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学习掌握知识, 又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 同时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从两方面去做。1.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传统教学是教师牵着学生走, 学生围着教师转, 以教来定学, 束缚了学生的手脚, 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和身心发展。从教向学转变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会学生自我学习、合作学习, 学会锻炼的方法, 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例如跳高这一运动项目, 教师讲完跳高要领以后, 不等于学生就能全部理解, 从理解到运用有个过程。我就让学生在实践中摸索, 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不断切磋各自体会、探讨技术要领。这种学习, 改变了过去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 转变了学生的“他主性”, 使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2.由统一规格向差异性教学转变。让学生全面发展不是每个学生在每个方面都按统一规格发展, 一刀切、齐步走。我们要承认学生对体育兴趣的爱好各有不同, 因此, 上课时不能按照一种方法、考试也不能用一把尺子。对个别学生可以适当降低难度与标准,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愉快。有个学生, 由于遗传因素, 个子不高, 对立定跳远有点畏惧。我降低了标准, 只要他稍微努力就能达到, 然后逐步地提高要求, 由于有了信心, 他也终于跟其他同学一样完成了中考立定跳远的任务。

三、注意评价的激励功能

《课程标准》对初中体育与健康学科的评价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 这种要求体现在:既注重终结性评价, 又注重过程评价和对进步幅度的评价;既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 还注重同学间的互相评价。我认为, 多元评价的结合, 体现了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评价时, 特别需要注意强化激励功能, 因为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自尊心, 积极鼓励是学生提高参与度、愿意与同学交往与合作的催化剂。例如有个张姓学生平时懒惰怕动, 但是有次60米跑比赛, 我发现他不但跑的速度快, 而且动作规范, 我给予了即时评价, 表扬了他的短跑成绩。就是那次的表扬, 改变了他不喜欢运动的偷懒习惯。有时, 因为客观原因, 没有来得及即时评价的, 我也会在适当的场合给予延时评价进行表扬。激励, 大都是教师行为, 但有时我也会让学生评价。一堂课如果分成两个大组或三个大组, 在运动结束后, 我把总结表扬的任务往往先交给大组组长, 或者同学之间互相评议。总之, 激励是提高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用好它既能融洽师生关系, 也为今后体育课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初中体育课有效教学初探 第10篇

一、注意择优教材, 使学生身心愉悦

合理安排教材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是增强学生身心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表明, 体育教学内容如果是学生感兴趣的, 则会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尝试、体验和钻研。有时教师只在某一方面深入, 学生就会逐渐产生出单调无味的感觉, 有时学习内容又过于多样化, 使学生有如“蜻蜓点水”般不能真正掌握知识的奥妙。所以, 教学要根据学校场地、器材及季节特点等具体情况, 灵活选取一些富有趣味性, 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材。

体育教学要将一些枯燥乏味的内容与各种趣味性游戏联系起来, 以情境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与青蛙跳远、武术鹰爪、篮板球的猿猴动作等相联系, 将技术动作穿插在故事中, 让学生在边学边玩中完成动作;也可通过模拟阅兵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队列、队形等。另外, 将音乐、舞蹈引入体育课堂,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在愉悦身心中增强体质, 使体育教学获得事半功倍之效果。

二、善于发展学生的观察力, 强化学生的好奇心

观察是人全面、深入、正确认识事物的过程, 是学生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如“快速跑”教学中, 老师将腿部力量差不多的几个学生分成强、中、弱三组, 让他们做起跑示范, 其他同学观察第一步放脚的位置对跑速的影响、疾跑上体逐渐抬起与直接抬起之间的差异等。在观察中引导、启发学生, 让他们从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新问题。如, 跑得快的因素有哪些?肌肉结实的做法是什么?在教学中鼓励和发展学生的好奇性, 通过课外作业的形式, 教给学生如何观察和做观察记录、分析整理观察材料的方法。

三、勤于鼓励学生, 使学生勇于质疑

质疑是学习的起源和动力, 解疑和答疑是获得知识、探索和发现真理的有效途径。如我们在讲“生命在于运动”时, 学生提出“体育锻炼损害身体”的相反意见或其他疑问等等。面对学生的相反意见与疑问, 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的思考, 其次要认真听取学生质疑的缘由, 并针对这些缘由, 透彻阐述“动体养形, 静体凝思养神”、动静之“阈”的科学原理, 充分讲解身体与心理的动静对生命发生作用的辩证关系, 使学生从中获得发现问题, 辩证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娱乐

创造性的娱乐, 就是在体育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已有的运动技术经验, 创造新颖别致的体育娱乐活动, 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如学生创造的打沙袋———跑圈、击中目标;绕“杆”跑、突破重围体育练习, 不但增强了趣味性和娱乐性, 也增加了健身效果。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及时将学生的创造成果引入课堂, 并对学生的创造发明给予表扬、鼓励, 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

五、给予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

创造离不开实践, 实践是创造的土壤。依据这一认识, 我们在体育教学中针对基本部分的教学内容, 把准备部分抽出来交给学生, 让他们创编教学内容、组织准备活动。同时要求内容有新意, 必须使基本部分参与活动的身体部位得到充分活动, 教法要生动, 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学实践。这一方法不但发挥了学生的聪明才智, 活跃了课堂气氛, 还打破了教师局限下的陈旧训练,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为学生深刻理解教材, 加工改造经验和记忆表象, 克服胆怯心理, 建立自信心, 提供了最佳的演练舞台。

六、启发学生学会想象

美好的感觉离不开想象, 想象是保持快乐和产生创造力的“营养”。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多做一些探索性健身实践。如在慢跑健身指导中运用假设———让学生想象自己在淅沥沥的小雨中赤膊跑步, 雨水流过自己的背, 冲过自己的肩膀, 同时每一次的落地脚都踩在松软的沙滩上;又如长跑教学中让学生背诵韵律性强、意境美妙的诗文, 使学生的身心全部投入愉快的氛围中。

七、引导学生要善于协作, 善于集智取长

探究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6-002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6.017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在这样的情况下,初中体育课堂作为一项关系到青少年身体健康的科目,自然而然地也要进行改革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目前,虽然初中体育课堂的改革已经初见成效,取得十分不错的教学成果,然而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提高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一、目前初中体育课堂所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缺乏实质

在目前的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当中,教学内容空洞,缺乏实质,只是让学生进行游戏、运动,但是却没有十分系统的体育训练,无法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这样就导致初中的体育课堂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游戏占多,体育课成为一个学生的游戏时间。另一种就是体育课只是进行枯燥、机械的运动,学生十分容易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导致学生无法得到良好的身体素质锻炼。

(二)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在目前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当中,教学方法缺乏创新也是十分严重的问题。体育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大多还是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性授课方式,学生的参与感较差。同时在进行体育训练的时候,教师大多是随意的或者以性别为准来进行分组,缺乏对于学生实际的身体素质的了解。而不能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来进行合理的分组,那么,学生就无法通过体育锻炼来进行适当的、符合自身条件的体育锻炼。长此以往,就会严重的影响体育课的教学效果。

(三)体育课课时不够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初中学校对于体育课的安排都是一星期一节课。然而,由于初中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又有巨大的升学压力。因此,无论是学生、教师、学习还是家长都更加注重的是文化课程的成绩。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往会导致原本就少的体育课时间被文化课占用,甚至在部分学校到了初三都会取消体育课。这样的做法虽然能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文化课程的学习,然而体育课的取消却极大地阻碍了初中生身体健康的发展。体育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并且磨练自己的意志。取消体育课会让学生失去体育锻炼的机会,从而给身体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教学方式的改革

要注意的是,在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当中,不仅是要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同时教师还应当向学生详细地讲述相关的体育知识和作用,包括体育的概念以及不同体育项目的技巧等。同时在讲述的过程当中,还可以结合实际的动作锻炼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相关项目的技巧。而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体育项目,教师除了要向学生详细地传授技巧知识以外,同时还要告知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危险,让学生能够尽可能避免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创伤。在完成了体育知识的传授之后,再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这样一来既可以避免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因为不正确的体育技巧而受伤,同时还能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质量,更好地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是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之一。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能够让学生对体育项目和体育知识有更深的了解,并且通过与教师的接触提高对体育的热情,从主观能动性上来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在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时候,教师除了关于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外,还可以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请学生来进行讨论,并且提出自己认为可行的解决方法。在这样活跃的体育课堂之中,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并进行充分思考,提高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热情。不过在学生进行讨论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对课堂纪律的维持,学生的讨论声音不要太大,不要影响到其他学生的学习。同时讨论一定要围绕着当堂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如果离题万里,那也无法达到教师原定的教学目标。除此之外,在学生进行讨论之后,教师应该对学生讨论的结果来进行总结,这样才能让学生对体育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并且让他们能够认识自身体育知识的匮乏,体会体育锻炼能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三)用游戏来辅助学生的体育锻炼

在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增加一些游戏环节来作为学生开始体育锻炼前的热身。通过适当的游戏环节,首先能够提高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参与感和热情,也能够让学生在一个较为轻松的环境下来完成接下来的体育锻炼。与此同时,游戏环节的加入还能够让学生在游戏时锻炼思考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从游戏中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采用游戏环节辅助体育课程的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对游戏时间的控制,不要本末倒置,导致游戏环节的时间超过体育锻炼的时间,这样一来就完全失去了体育课的意义,无法达到让学生通过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

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第12篇

关键词:初中体育,体育教学,有效教学

初中体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也有利于学生在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积累。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 初中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否有效, 需要对其教学效果与预期效果的匹配程度、教学活动是否获得良好的收益等方面进行衡量, 通过有效的体育课堂教学, 可以显著的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 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体育观念。

1、体育教学有效性概述

体育课堂有效教学, 指的是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获得的成果, 教师对学生开展一个阶段的教学活动以后, 使得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有所提高, 有效的提高了学习能力。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 需要根据新课程改革中关于体育教学质量要求的相关内容, 结合学校实际的教学开展情况, 衡量体育教学是否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对教学有效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这种背景下, 体育教师需要对课堂有效教学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通过有效的措施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

2、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从当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来看, 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主要表现在:第一, 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方面具有很强的随意性, 教师无法照顾到每个学生, 不能充分考虑每个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所以通常是对所有学生采用同样的培养方法, 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二, 教学手段和方法较为单一, 大多是教师示范, 学生模仿, 再反复训练, 这种被动的课堂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同时, 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认为教师是课堂的主体, 对学生进行单方向的知识灌输, 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只能听从教师的安排, 无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更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开展其他的体育活动;第三, 教师在教学评价时也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 认为听话的学生就是好学生, 在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方面通常只是运用简单的优、良、中、差等作为教学评价的结果, 无法为课堂有效教学做出科学的评价。由于学生不能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所以教师也无法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无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做出正确的指导, 这种情况下, 教学评价的结果自然无法体现其真实性和客观性。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 与教师的观念有一定的关系。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 对于体育课却都缺乏足够的重视, 认为体育课就是让学生玩玩闹闹, 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文化课的教学方面, 所以在体育教师的配备、体育器材和场所的构建等方面都不愿投入过多的人力和物力,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通过上文分析可以看出, 当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而为了增强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首要的就是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学观念, 同时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与创新, 制定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才能将传统的体育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增强。

3.1、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学观念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环境下, 作为体育教师, 首先, 应当能够深刻理解课堂有效教学的内涵, 并且树立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的教育理念。因此, 要改变传统教育观念中教师占据主体位置的思想, 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体, 一切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应当以学生为中心, 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导向, 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加强关于学生体育知识、技能的培养, 同时注重对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个性发展等方面的综合培养, 实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目标。其次, 体育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以培养学生自主运动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 树立科学的体育教育观念, 积极参与体育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活动,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并且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体育活动中, 实现教学相长, 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

3.2、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是影响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在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中, 采用的大多是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和反复练习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枯燥、乏味, 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更加无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有效的课堂教学也无从谈起。在新课改的要求下, 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 积极引进各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指导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 可以显著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 自由学习法、游戏教学法等。自由学习法的开展, 主要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活动的空间, 在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方面具有更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教师可以在备课时将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合理的编排, 并且将每一项活动的要点进行讲解, 在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和热身运动之后,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 选择不同的体育活动。在下课之前, 教师与学生进行总结和沟通,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鼓励, 激发学生的热情。游戏教学法主要是将课堂教学内容以游戏的方式呈现, 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消除以往单一的示范和模仿对学生兴趣产生的不利影响, 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另外, 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初中体育课堂中, 运用视频、音频、动漫等不同的形态代替教师的示范, 可以将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建立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科学的教学评价, 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 也是对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评价的依据。根据课堂教学评价结果, 可以对过去一段时间的教学成果进行反馈, 并且以此为依据制定下一阶段的教学活动计划, 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改进教学方法, 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 课堂教学评价不是单一的针对学生进行评价, 而是在学生和教师之间建立起互相评价的机制, 包括教师互评、学生互评、学生自我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等。在评价标准内容的制定方面, 不仅要能反应出学生的学习成果, 同时也要反应学生在课堂上的生理、心理变化情况;评价指标的确定, 要充分尊重初中学生年龄、心理和认知能力方面的差异, 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需要注意的是, 在教学评价活动中, 教师和学生是处在平等地位上的两个互评的主体, 教师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 也要允许学生参与到评价中, 并且表达他们对于教师和课堂教学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实现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平等交流。

4、结束语

综上所述, 本文主要论述了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 体育课程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关于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工作也逐渐深入。作为体育教师, 要对当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有客观的分析, 在此基础上通过树立科学的体育教育观念、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等途径, 促进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王艳超.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 2013, 05.

[2]许文鑫.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14, 05.

[3]刘强.关于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 2014, 10.

[4]陈静.探究初中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模式[J].文理导航 (上旬) , 2014, 05.

[5]张虹伟.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科技视界, 2014, 03.

上一篇:动态造价控制软件下一篇:SBS温拌混合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