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利用模式范文

2024-09-21

旅游利用模式范文(精选10篇)

旅游利用模式 第1篇

度假经济时代全面到来, 乡村旅游度假产品将成为都市人生活必须消费品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同时私家车的普及也在加速这个过程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乡村地区都加入到乡村旅游的大军中来, 但可悲的是, 大部分规划都机械地套用了小城镇和风景区的标准方法, 使得原本就“小尺度、平资源”的乡村地区沦为了大同小异的农家乐。针对缺乏大景观资源的乡村地区, 通过什么样的资源利用模式能够实现其华丽变身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一)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乡村旅游起步较早, 乡村旅游产品自20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在市场、乡村资源保护及乡村地区社会重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有关乡村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研究主要从社区居民感知与参与、市场营销方式、社会与环境影响和区域旅游规划发展变迁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较多的探讨。其中, 如何使当地居民真正参与规划实践是一个研究热点:Abby (2005) 对马来西亚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进行了系统梳理, 发现原有的规划缺少对劳动市场变化所引起的旅游现象的考虑, 导致人力资源与乡村性保持的矛盾, 提出了顾及到农村居民、当地高资本企业与旅游业关系的“发散旅游”开发管理方式。Karoline (2008) 对挪威乡村地区农业景观的价值和居民对其的感知进行了调查, 提出了创建平衡于国家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和农户之间的“旅游景观谈判机制”的乡村旅游规划模式, 旨在解决规划中涉及到的相关者利益纠纷问题。Donald认为, 小城镇将占据未来旅游业的主导地位, 越来越多的学者呼吁要深化当地居民的规划决策参与, 但目前缺乏一种标准来衡量居民的参与度, 因此, 他利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旅游规划的社区自我评估工具;另一方面, Dianne (1999) 在前人研究的旅游行为规律、符号吸引系统和节点结构等成果之上, 从土地利用的角度出发, 提出了适合单一节点区域、多个节点区域和综合交叉节点区域的旅游目的地集成规划模式。Gulfem (2011) 介绍了基于互联网技术设计的一种MCDM技术, 他认为这种介于游客与旅行社之间的信息交流框架, 能够提高旅游规划的精准度和速度。

(二)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中国乡村旅游从20世纪九十年代初兴起, 至今已经走过20年历程。从开发规模上来看, 从最初的点式农家乐, 到片区式农场景区, 再到综合性旅游乡镇, 都伴随着国家政策、市场需求和学界对乡村旅游认识的变化而不断深化和扩大。

王云才 (2001) 提出“田园公园”开发模式, 他认为乡村旅游开发的重点在于度假功能的完善、土地整治与乡村景观规划。曹国新 (2007) 认为, 随着中国旅游业从传统服务业到现代服务业的转型, 乡村旅游的规划模式也经历了三个阶段, 即强调乡村风格的规划模式、强调活动趣味性的规划模式、强调多元综合的规划模式。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 刘德云 (2008) 认为, 乡村旅游规划在空间上尺度较小, 当地社区的根治性与参与性较强, 乡村旅游规划应该以居民的参与为核心, 并建立层级反馈机制来指导规划的实施;周新颜 (2008) 提出了“生态型体验博物馆”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汪秋芬 (2010) 认为, 成都“五朵金花”和北京民俗村的规划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时代需求并过于制式, 指出目前国内乡村旅游产品趋同现象严重, 并提出要融入创意产业的乡村旅游规划三大模式。另一方面,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以来, 学界不少乡村旅游规划开发的研究都将视角投向如何通过乡村旅游开发来服务新农村建设, 如邹统坚 (2008) 在借鉴国外乡村旅游发展先进经验的基础上, 总结出乡村旅游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6条经验, 并提出乡村旅游开发的最佳模式, 即政府扶持+社区主导的产业化开发模式 (CBD模式) 。

与国外相比, 国内相关研究注重与市场变化和国家大政方针的紧密结合, 但理论深度不够, 缺乏对一般资源开发模式的梳理和总结。另外, 缺乏具体操作性建议, 大部分成果还无法很好地指导实际规划开发工作。

三、理论基础及模式构建

(一) 理论基础。

资源再生是指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作为资源加以回收利用。狭义上的再生资源, 通常指某些有机体和无机体, 如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等或是在再生技术下可重新利用的金属、化学材料等无机物。资源再生的作用机理主要有四种类型:1、资源经过利用, 经过净化处理可以全部或部分恢复原有功能再次利用;2、资源经过利用, 原有功能只有量的减少, 剩余部分仍可利用;3、资源经过利用, 原有多种功能并未完全丧失, 部分功能仍可利用;4、资源经过利用, 原有功能完全丧失且无法恢复, 其潜在动能还可以利用。

从广义上讲, 文化也是一种再生资源, 它随着社会意识形态、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精神文化的变化而变化, 最终实现再生。文化资源与其他种类的资源形态相比, 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它除了能够创造经济价值之外, 还能够衍生出新的文化资源和价值。

文化体系是整个社会的运作基础, 它决定了人们的行为方式。乡村地区宁静质朴的休闲氛围便是由当地深厚的乡村文化决定的, 对于大部分缺乏稀缺性大景观资源的乡村地区来说, 吸引游客的不是自然景色而正是这种地域乡村文化。但由于大部分规划对地域乡村文化的认识和利用不足, 导致其失去了与游客交流的语言能力, 游客不能充分理解和体验这种文化, 便使消费者满意度大打折扣。就拿钟山镇来说, 当地独具特色的祈梦文化在游客看来仅仅是简单的烧香拜神。因此, 乡村旅游规划应当从如何实现当地文化资源再生这个问题入手, 寻找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流文化的切合点, 复原地域乡村文化与游客交流对话的能力。

(二) 模式构建。

做好乡村旅游规划工作的实质是把握好乡村旅游资源利用的问题, 根据上述理论分析的思路, 笔者提出“金字塔式”乡村旅游资源利用模式。该模式分为三个层级:资源、功能和主题。三大层级之间的关系是累积叠加、逐级上升的, 即资源是基础, 功能是实质内容, 主题就是区别于同质产品的名片。具体操作简单来说, 就是在结合规划区资源定位基础之上,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完善乡村旅游的各种度假功能;以文化资源再生理论为指导, 将现代主流消费文化融入当地传统文化;最终设计出主题内容, 并连接产品体系中其他要素同步发展。 (图1)

可以看出, 当前乡村旅游之所以出现产品趋同现象, 就是因为大部分规划只做到了“金字塔式”规划模式的第二层级, 即大部分地区的乡村旅游都具备了休闲、度假、养生和娱乐等功能, 但缺少了串联这些功能的一根主线, 使整个旅游产品形散神乱, 给游客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于是在同质产品中, 游客的选择就变成了随机性而不是必须性。

四、实证研究———福建省钟山镇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案例

(一) 钟山镇概况。

钟山镇地处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东北部山区, 距仙游县城30公里, 面积128.7平方公里, 辖16个行政村, 总人口近3万人。区内有九鲤湖、麦斜岩两大风景名胜区, 覆盖全镇区的台湾农民创业园, 大片保存完好的福建山区传统乡村聚落。其中, 九鲤湖是我国汉族居住区祈梦文化的发源地, 何氏九仙是民间流传历史最长、影响最广的司梦神灵。钟山镇以农业为产业基础, 盛产台湾甜柿和食用菌, 目前又引进台湾花卉培育技术, 逐步开发了樱花、玫瑰和七里香等花卉品种。另外, 钟山镇自古是手工艺之乡, 藤编工艺品大量远销海外。

(二) “金字塔式”乡村旅游资源利用模式的实际运用

1、第一层级:资源定位。

有学者认为, 在市场经济时代, 资源禀赋已不能成为发展旅游的决定性因素。但笔者认为市场营销虽然能够美化产品、扩大市场影响力和美誉度。但面对资源等级较低的乡村地区, 无中生有的旅游规划必然将在消费者的验证下暴露“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的本质。因此, 乡村旅游规划要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 对资源进行客观定位。所谓资源定位就是要遵循实事求是、去粗取精的原则, 从当地农业、林业、生态环境、乡村田园景观、人文风俗文化等基础资源中, 提炼出最核心、最有利用价值的资源。根据钟山镇的实际情况, 将其乡村旅游资源定位为:独一无二的祈梦文化, 原汁原味的田园氛围, 底蕴丰厚的休闲农业, 高品质的生态环境。

2、第二层级:功能定位。

产品功能被认为是销售的实质内容。旅游需求的变化决定着旅游产品功能的转化, 因此要以市场为导向, 完善乡村旅游产品的各种功能要素。根据对钟山镇乡村旅游资源的定位, 可以推出其功能定位:观光游览、乡村休闲、养生度假、户外健身、祈梦文化体验、宗教朝拜、科普教育、购物美食。

3、第三层级:主题定位。

这里的主题定位并不是市场营销中的主题策划, 而是立足于当地传统文化, 融入特定的现代文化, 催生出具备特定功能的特色产品。这个主题特色产品, 在产品体系内部, 是串联所有要素的主线;在市场竞争中是该地乡村旅游产品的身份识别符号。

钟山镇九鲤湖祈梦文化是当地文化的灵魂, 其中包含的深厚理学和道家思想极具开发价值。但由于古老的祈梦仪式复杂难懂, 使得祈梦文化显得神秘莫测, 并没有获得广泛受众。因此, 景区经营者在产品开发中回避了深度挖掘祈梦文化的问题, 大部分游客来到九鲤湖饶有兴趣的听完关于何氏九仙与祈梦的传说, 随后效仿当地信众烧香拜神祈福后便再没下文。类似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游客体验的分离现象, 不仅仅是九鲤湖存在的问题, 大部分地区目前都面临同样的境遇。

考虑到祈梦祈福的仪式性是一种精神寄托, 与现代人的礼事婚庆在本质上相同, 提出结合九鲤湖祈梦文化独创礼事婚庆的祈福仪式, 扩大祈梦文化的受众, 增加祈梦文化对现代社会的服务功能。同时, 将九鲤湖礼事婚庆文化的开发也融入到其他资源的利用中来, 凸显这个主题特色产品的主线功能, 实现各功能要素产品的联动发展。如, 利用钟山镇质朴的田园风光和花卉基地, 增设礼事婚庆摄影基地;以当地雄厚的手工业为基础, 开发礼事婚庆用品生产与销售;在乡村休闲度假的基础上, 逐步增加礼事、婚庆、度假、养生的功能, 等等。

五、结语

“金字塔式”乡村旅游资源利用模式是从资源再生的角度对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一次创新性思考。它以当地文化资源为切入点, 大胆地将现代社会主流文化融合到乡村旅游产品的内涵中, 并在此基础上为乡村旅游产品制定主题、扩大产品内涵, 是今后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性发展的一个突破点。但本模式没有将不同文化体系的管理方法与影响因素考虑在内, 有待今后的继续完善。

摘要:目前, 国内乡村旅游规划面临着“小尺度、平资源”的尴尬, 缺乏创新的规划套路, 将大部分乡村旅游产品推向了“大同小异的农家乐”泥潭。本文从文化资源再生的视角, 提出了“金字塔”乡村旅游资源利用模式, 并以福建省钟山镇为例, 介绍该模式的具体操作模式, 以期为我国乡村旅游规划开发提供一些启发。

关键词:文化资源再生,乡村旅游,资源利用模式,钟山镇

参考文献

[1]Abby Liu.Tourism in rural areas:Kedah, Malaysia[J].Touism Management, 2006.27.

[2]Karoline Daugstad.Negotiating landscape in rural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8.2.35.

[3]Donald G.Reid, Heather Mair, WandaGeor ge.Community touism planning-A Self-Assessment Intrument[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4.3.31.

[4]Dianne Dedge.Destination place planning and design[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9.4.26.

[5]王云才.从珠江三角洲的实践看我国田园公园的发展[J].旅游学刊报, 2001.1.16.

[6]曹国新.从极性思维到多元互动:乡村旅游规划模式的变迁[J].旅游学刊报, 2008.7.23.

[7]刘德云.参与型旅游小镇规划模式研究-以金门金湖镇为例[J].旅游学刊报, 2008.9.23.

[8]周新颜, 杨玉平, 杨筑.体验生态博物馆-黔东南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析[J].当代贵州, 2008.18.

新疆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第2篇

新疆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以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的分类系统为基础,提出修正的三级78个基本类型的分类方案,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疆旅游资源的类型和资源特色,列举了可以代表新疆旅游资源精华的`100个景点(区),并对其名称、所属地域、所属基本类型列表表述.文中就新疆旅游经济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宏观布局做了阐述;将新疆旅游区划分为“亚心”、北疆、南疆、东疆等四个大区和十个亚区,并确定了19个重点开发区.文中推出丝绸之路、环塔里木、环准噶尔、天山中道为主要的旅游线路,并安排了专题旅游线路.最后,针对旅游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作 者:阎顺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刊 名:干旱区地理  ISTIC PKU英文刊名:ARID LAND GEOGRAPHY 年,卷(期): 24(4) 分类号:F590.3 关键词:新疆   旅游资源   资源开发  

旅游利用模式 第3篇

1、研究背景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土地作为城市空间分布格局与城市功能合理分布的重要载体,不仅是城市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产。城镇化的加速推进,有力地促进了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土地是“财富之母”,如何有效地保护现有土地以及高效地发挥土地的现有价值,是土地所有者所关注的重点。而旅游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在各产业融合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对土地资源有效保护、利用的前提下,旅游城市用地的规划也逐渐受到业内各界的重视,旅游城市用地已经成为助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在实践中,由于没有明确旅游城市用地的分类标准,导致土地利用规划与旅游规划不断发生冲突,这无疑是整个旅游业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同时,旅游项目开发用地大多涉及到农地转用和土地的征用,极易造成土地利用的混乱。在此背景下,如何对旅游城市土地进行健康有序的管理,无疑成为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2、研究意义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迅猛发展,国内旅游业的增长成为了“中国第二个经济奇迹”,对旅游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的研究也随之兴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以促使达到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要使有限的旅游城市用地在功能上发挥最大的效用,就必须高度重视对旅游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的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经营好土地就是经营好一个城市,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

二、旅游城市土地资源利用体系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我国旅游城市致力于旅游产业的发展,稳步推进区域产业集群化,不断提高当地经济水平,改善人居生活环境。在助推产业发展的同时,对旅游城市资源获取能力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城市发展所需却十分稀缺的土地资源。我们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分析旅游城市土地资源利用体系中各方利益者的利益诉求和利益冲突,对构建完善的土地资源利用体系有着较好的指导作用。

1、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土地资源利用中的运用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基于企业平衡各类利益相关者相互冲突的要求而产生的理论。最初是应用于企业的管理过程中,以平衡多方利益,追求效益最大化。该理论在我国土地资源利用配置上的运用是将涉及土地体系的各个组织或群体的目标和利益指向表现出来,通过分析其各方利益和目标,找出双方利益需求的界定,缓解可能出现的利益冲突,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管理的协同效益。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配置一直是由政府管理部门主导,其对土地的整理和使用处在先导性的地位。社会上的企业组织通过正常途径获取土地后进行有效开发,社会公众通过各类交易手段取得建成项目的所有权。表面看起来是开发产品的交易,但都是以土地作为基础媒介。因此,界定利益相关者在土地资源配置利用过程中的利益需求,分析利益分配上产生的博弈,能更好地管理稀缺的土地资源,使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达到高度平衡。

2、旅游城市土地利益相关者的分类

(1)政府。政府职能部门是土地利用配置的规划者、执行者,主要负责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工作,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土地利益。对土地的划拨和出让都是基于城市发展的中长期目标,通过规划近期目标的实现途径,来有效推动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我国旅游城市重视旅游业的整合性发展,在产业融合的背景下对土地的需求量更大。因此,旅游城市的政府管理部门更加关注旅游产业的关联度,优化旅游用地的投资环境,促进招商引资,在有效配置城市土地的基础上发挥旅游产业助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2)开发商。开发商在城市土地利用体系中的定位是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投资建设角色。在投资建设项目的前提下,有效使用土地资源,一方面为现有土地溢增它的经济价值,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保障开发商自身利益,寻求投资效益的最大化。当前我国绝大多数旅游城市的项目开发商是通过招、拍、挂的形式获取土地使用权,还有一些被用于公众利益的提升和树立城市品牌形象的项目会受到政府的关注,被列为申请划拨范畴。无论是用什么样的方式获取土地,开发商都应该坚持寻求社会公共利益与个体投资利益平衡的原则,以项目的开发助推旅游产业的发展,以旅游业为支撑更好地体现开发项目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3)社会公众。城市土地利用体系中涵盖的利益群体多种多样,我们是在政府部门的公共管理利益和开发商的个体投资利益的前提下,着重讨论具有相同利益诉求的社会公众。旅游城市土地资源利用体系中的社会公众主要包括以消费、投资为目的的个人和与政府、开发商无关的社会公益性组织。在政府、开发商进行土地资源利用的过程中,他们更加关注土地配置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旅游城市土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表现形式

(1)政府与开发商的利益冲突。政府与开发商的利益冲突主要体现在新增土地指标的获取上。从目前旅游城市土地利用的现状来看,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都是相对紧缺的。开发商为了能扩大企业综合性规模,赚取项目开发所带来的丰厚利润,都尽可能地多争取建设用地指标。旅游城市的开发商更是大打“兴建旅游综合体项目,建成旅游新目的地”的口号来争取有限的建设用地指标。而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门从全局考量,一方面要从土地出让中增加土地财政收入,另一方面也要有效避免土地的过度开发。开发商对土地资源的高需求与政府对城市土地的低供给形成了一个最为常见的供需矛盾利益冲突。

(2)开发商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冲突。开发商与社会公众的冲突主要体现为旅游城市土地开发项目的经济价值与社会公众的理性价值需求的冲突。开发商在发展旅游综合项目的同时,致力于追求经济价值的最大化。在此前提下,许多旅游项目的建设和管理都沦为污染大、高消耗的建筑群体,这与社会公众享受旅游产品品质,感受城市旅游新气象的心理需求是相互矛盾的。开发商纯粹追求土地及建成项目的经济价值,不满足社会公众的公共需求,形成了两者利益的冲突。

(3)政府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冲突。政府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冲突则体现为土地利用配置过程中公众的参与度较低,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政府无法满足公众利益。政府对于土地配置具有绝对的强制力,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政府的土地利用政策往往偏离公共利益目标。旅游城市的公众是希望城市能够依托旅游资源,实现居住生活环境的生态化、现代化、低耗化的协调发展。旅游城市土地应该放置用于发展低能耗的产业,突出旅游发展优势,改善往日工业建设发展不均衡的状况。而政府在土地规划制定中,又偏向城镇建设用地的扩展,以传统的城市化模式来推动旅游城市的发展,这就造成了公众追求旅游产业发展改善生活的合理诉求遭到削减,形成政府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冲突。

三、旅游城市土地资源利用配置的创新策略

1、减少政府与开发商对土地的依赖程度

一方面,对政府而言,政府是管理部门,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对土地利用规划实行制度上的约束。政府通过对土地的出让,增加其财政收入,我国“土地财政”形成的根源在于政府对土地出让权的垄断。合理的土地分配制度,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但是由于“土地财政”现象的产生,将政府对其管辖区内的土地所有权和管理权与利益分配机制挂钩,造成了某些地区对土地违法利用的行为。因此,要通过改革财政政策,减少政府对土地的依赖程度。

另一方面,对于旅游城市的开发商而言,纵然开发更多的土地可以为其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但要注重社会公共利益与个体投资利益的协调。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减少对旅游开发用地的依赖程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注重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的协调,在开发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为其他各项事业的持续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2、规范开发商投资行为,满足公众的新需求

近年来,旅游城市依靠旅游项目投资获取了较大的经济收益,土地资源丰富、自然风光好的地方,成为了旅游地产开发商的“新宠”。但往往由于这些地方开发规模小、开发时期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吸引外来投资,对开发商推出了各种优惠政策,甚至不惜以损害公众利益为代价。开发商故意模糊概念,借旅游地产之名而开发房地产项目,进而从中获益。一方面,这种行为是对良好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开发,另一方面也对整个行业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因此,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开发商的投机行为。

对公众而言,他们需要的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出行,更是一次对品质生活的追求。新型的旅游城市土地开发模式应该是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于一体的模式。良好的土地开发投资循环体系,有利于公众满意度的提升以及各相关行业间的良性互动。

3、加快政府转型,引入公众参与机制

回顾中国土地的发展历程,政府在土地资源利用管理体系模式中,一直占据着主导性的地位。由于土地是公共物品,政府对其制定法律、法规,同时负责土地项目的监管与实施,可以将其形象的比喻为集“组委会、裁判、运动员”于一身的机构。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情况下,将公共权力强制性地带入开放性的市场模式中,破坏了市场发展的公平性原则。为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急需加快政府转型,转变政府职能,在旅游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的模式中,加强公众的参与力度,使公众与政府共同对旅游城市用地进行治理。

公众的积极参与,一方面使政府与公众之间加强旅游城市用地机制的讨论,完善其政府政策的制定实施,不断优化城市土地的高效利用。另一方面,公众的反馈是对政府工作进一步改善的“指南针”,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会更加关注社会大众群体的需要,满足公共利益。加强公众与政府间的密切联系,可以在增加民众对政府满意度的同时,提升政府形象,达到社会效益的最优化。

4、实现政府、开发商、社会公众对旅游城市土地资源利用诉求的相协调

在旅游城市土地资源利用体系管理模式中,政府是管理者而不是实施者,应该扮演政策的制定者、开发商与公众利益协调者的角色,在保障开发商利益的同时,寻求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开发商在整个体系管理模式中,要将自身的利益建立在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的基础之上,片面的追求眼前的高收益而不顾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是不明智的选择。要在有限的土地上,开发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产品,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坚决禁止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旅游城市土地资源开发。而社会公众,作为旅游城市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最大受益者,更要积极参与进来,做好监督者的角色,通过各种渠道,加强与政府、开发商之间的沟通。只有让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参与进来,才能更好地实现对旅游城市土地资源的管理。

四、结语

旅游城市的土地优化配置是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关注点,涉及区域经济发展、旅游产业的集群化发展、人居生活改善等多个方面。在我国步入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旅游城市担当着城市转型的重要角色,城市土地的配置与管理必须在满足绿色经济的前提下,追寻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相互协调。文章通过对利益相关者层面的诠释,分析了旅游城市土地利用体系中各方利益体的利益需求及由此产生的利益矛盾,为土地资源的管理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对改善旅游城市土地的集约化利用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也因为研究视角的局限性,日后还要做出更细致深入的研究,为未来旅游城市的土地利用配置献策献力。

制造企业节能减排

○苗毅1赵千川2

(1、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

2、清华大学

【摘要】本文针对节能减排定量评估方法存在的问题、可能采用的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进而分析了对采用先进的信息通讯技术(ICT)进行系统控制和系统决策的可行性,并讨论了实施途径。

【关键词】节能减排物联网云计算系统控制与系统决策

一、引言

近几年来,有关节能减排的各种政策及新闻报道频现报端,能耗和排放的控制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点话题。目前,“节能”对制造企业存在一些动力,众多制造企业也越来越多地关注其能耗成本。但“减排”则基本没有市场动力,只存在约束。制造企业如今不得不考虑在工厂中采取更为有效的生产方式,降低能耗,控制能耗成本,其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政策约束(硬约束1)

由于节能减排的压力,全球各个主要排放大国都在制定对策。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在“十二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6%,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的约束政策。国家制定的节能减排的指标必须依靠企业的配合才能实现,这自然会给企业带来相应的硬约束,使之成为企业生产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2、能源涨价(软约束1)

在能源日益紧缺的时候,涨价成为调控能源利用的方式之一。随着这个趋势的继续,企业的能耗成本会越来越高。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实行了差别电价的控制措施,比如分时电价(用电高峰时比用电低谷时的单位电价要高)、阶梯分档电价(用电量越大,单位电价越高)等等,这对于高能耗的企业来说都是不利的。能源涨价势必然要把那些低效而高能耗的技术淘汰出局,这对技术的革新和能源的节约来说是有利的。

3、注重环保和企业形象维护(软约束2)

一个注重环保的企业往往更容易赢得消费者的尊重,而企业声望能够提高企业的名牌效应,消费者对于这样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质量也更为放心,更倾向于选择其产品,这对于企业来说是间接的好处。

除此之外,制造企业也有节省成本的内生因素促使其采取更节能的生产方式。一般的制造企业都有很多方面可以进行节能改进,并且很多的节能减排措施几乎不要求额外的硬件投入,比如在员工当中倡导更好的节能习惯,又如在那些实行分时电价的地区通过调整生产时间安排来避免在用电高峰期产生很高的用电量,等等。这些措施都可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企业在短期内就能看到成效。另外,对于大型企业来说,由于企业能耗

摘要:旅游城市的土地资源利用已成为中国城市建设发展的关注热点,而土地资源管理模式正成为旅游城市建设发展关注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出发,以旅游城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旅游城市土地资源利用体系中政府、开发商和社会公众的利益诉求及利益冲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旅游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管理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旅游城市,土地资源利用体系

参考文献

[1]吴郭泉、郭丽华: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土地利用规划优化模式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07(1).

[2]刘向东: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土地整理项目共同治理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

[3]徐宗明: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土地利用冲突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

[4]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城市:旅游城市转型发展的新标杆[J].旅游论坛,2010(3).

[5]郝艳丽、苏勤、吕军:城市旅游用地规划初探——以黄山市屯溪区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3).

论城市旅游产品开发与利用 第4篇

关键词 旅游产品 地方资源 观光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是旅游业者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向旅游者提供旅游吸引物与旅游服务的总和;也就是旅游者向游客提供所有旅游服务的总和。旅游产品的开发,就是对旅游资源、旅游人力资源、旅游设施等进行规划、设计、开发成旅游产品过程。在开发旅游产品上,地方资源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地方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人文景观等等这些资源,都可以向旅游产品转化,变成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当地旅游业发展所服务。

一、根据市场需求,把地方资源转化为观光旅游产品

游客来到旅行地,主要是观赏和游览异国他乡的自然风光以及文物古迹。根据游客的这个需求,可以把地方资源灵活转化为观光旅游产品。在此,可以充分利用地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对景点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把旅游景点和服务组合成综合性的旅游产品。在把地方资源转化为观光旅游产品上,应该发展适应人们旅游需求的旅游产品。现在是我国旅游高速发展的时期,旅游观光产品应该把握市场的需要,对观光旅游产品进行改造升级,发展适合未来市场发展的旅游产品。现在游客喜欢在旅游观光的时候,能够有一些参与性的娱乐休闲活动。所以,在开发城市观光旅游产品上,应该结合自身旅游资源特色的基础上,注重对市场需要的把握,做好观光产品和其他旅游产品的组合,令游客在观光景点的同时,享受到其他的休闲娱乐性活动。此外,还可以利用多种资源,对观光旅游产品不断深化。观光型旅游产品一般以迷人的自然景色和城市面貌来吸引游客,但是如果游客的猎奇心理满足之后,就会有喜新厌旧的情绪,目光就会转向其它地方的景点。所以城市观光型旅游产品往往有重游率低、游客停留时间短等缺陷。为了克服这些缺陷,在设计观光型的旅游产品上,可以加大智力、技术和文化上的投入,实现旅游的种类更新;同时健全和完善旅游目的地基础配套设施,增加旅游项目的娱乐性,这样能满足游客的新鲜感和刺激感。除了丰富游览的内容之外,还可以将教育贯穿在游客的观光活动中。景点的名胜古迹在为旅游者提供审美的同时,应该进行文化和历史内涵的深挖掘,给旅游者提供教育的目的,这样能增加观光旅游产品的附加值。

二、開发城市文化旅游产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后,越来越关注精神满足。人们在旅游过程中,不再仅仅满足一般的观光活动,而更多希望欣赏和了解景点的历史文化以及风土人情;还有一些旅游者,更希望在旅游中能融入到当地的民俗中,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因此,一些以休闲、度假行驶的文化旅游产品,也成为旅游市场的热点。为此,地方在开发旅游资源上,应该注重文化旅游类资源产品的研发,这样才能拓展市场,满足旅游者的需要。为了更好把地方资源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当地旅游部门应该针对旅游市场的特点,整合当地资源来设计文化旅游产品。因为游客的需求是各有千秋的,有的是观赏性的,有的是娱乐性的,有的是学习性的等等。面对市场上的这些需要,旅游部门应该整合城市的多文化资源,设计能够满足旅游需求的文化旅游产品。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上,应该深挖掘产品的文化内涵。因为文化具有地域性的特点,所以旅游产品应该强化和突出地区文化的特点。同时,在地域文化资源开发上,应该注重求同存异,突出本地优势和特色,切忌模仿照办。事实证明,一些令游客在大同小异景点之间奔波的旅游项目,已被人们厌烦和抛弃。因此,文化旅游产品应该具备有鲜明的主题。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旅游项目上从景点开发到设施建设,以及景点服务人员的穿着和素质,都应该表现城市文化的主题。为了开发有形的物质文化资源,应该不断丰富和发展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这样才能不断为旅游活动增加活力,不断吸引游客的前来。面对一些无形的旅游文化资源,可以深挖掘文化的内涵,营造旅游活动氛围,使文化的内涵通过旅游设施和旅游活动体现出来,让游客真切感受到其中的文化品位。在本地资源开发为文化旅游产品上,应该遵循文化保护原则,这样才能保证文化旅游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因为对本地资源的开发,必然会对当地居民或者文化资源赖以生存的条件和环境造成影响,使原来文化赖以生存的基础丧失,从而失去了文化的真实性。所以,在开发本地资源,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上,不能破坏文化赖以生存的环境和文化本身;应该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采取手段保护原先文化的形态,不能使本地文化被外来文化所异化。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涉及到当地居民和许多人士的切身利益。为了更好发展文化旅游产品,应该开展文化旅游的认知教育。为此,应该取得当地居民和广大群众的理解;而且需要动员社会各界各层的人士,大力宣传和积极参与文化旅游产品的宣传,把文化旅游认知教育融入到旅游知识普及和宣传活动中。这样才能塑造优秀的旅游文化氛围,促进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三、发挥政府的开发资源之主导作用

事实证明,政府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上起着主导作用。为此,在旅游产品开发上,政府应该发挥好服务的角色,引导本地旅游资源的开发。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首先体现在为游客们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上。为此,政府的公安部门应该严厉打击各种犯罪分子的活动,为游客的娱乐活动消费创造安全的环境。同时工商部门、技术监督部门要规范旅游市场的管理活动,为游客营造舒心的消费环境。交通部门应该调整和规划好公交路线,为游客营造方便的出行环境。

参考文献:

旅游利用模式 第5篇

一、秦皇岛市旅游业面对的新型政策环境分析

2013至2014年岁末年初,秦皇岛市旅游业不断迎来重大利好政策。首先在国家层面,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的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座谈会,标志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政治及政策路线图正式清晰起来。其次在城市层面,2013年11月《秦皇岛市旅游产业用地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获得国土部批复,标志着以土地为核心的秦皇岛市旅游业改革正式拉开序幕。

领会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国家对秦皇岛市《试点方案》实施的期待和要求,不断在新的政策环境中找准城市旅游新定位、新突破和新增长点,是实现秦皇岛市旅游业深层次改革的必要基础。

(一)京津冀一体化下的秦皇岛旅游业

1. 承接京津旅游产业项目转移,打造“京津后花园”

在新一轮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思路中,国家将逐步疏解、分散首都的部分非核心职能。北京和天津作为全国的旅游中心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其旅游业将逐渐呈现出休闲度假带动的社会综合效益大于观光旅游产生综合效益的趋势。京津旅游经济的发展将主要由组团、游客输出旅游,而非传统观光游客输入旅游驱动。秦皇岛在未来将进一步巩固其作为距离京津最近“旅游后花园”的地位,有机会承接更多旅游项目转移。这将主要表现在,首先京津旅游休闲度假项目在我市聚集,低端劳动密集型旅游项目减少,高端资本密集型旅游项目增多;其次,旅游项目的用地需求进入高速上升通道,城郊乡村将迎来旅游开发高峰,城市的旅游配套设施和承载力将大幅改善,旅游地产项目增多。

2. 低耗、集约式旅游项目开发思路

国家和地方也意识到,新一轮京津冀协同发展不能重复“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和粗放式的产业转移、污染转移。近几年的旅游研究前沿也关注到了旅游业也不再是“无污染、零排放”的绝对绿色产业。超大型旅游综合体也面临浪费土地及高耗水耗电问题,偏僻地区的旅游度假村的废水废物回收处理问题也一直没有彻底的解决。秦皇岛市应率先打出低耗、集约旅游开发的旗帜,在承接项目转移过程中注重引进能耗低、占地少、科技含量高的旅游项目,关注城郊乡村集体土地上的中小型旅游项目发展。

(二)旅游产业用地改革试点方案中的秦皇岛旅游业

1. 破除旅游项目土地供应瓶颈

国土部在批复《试点方案》中,蕴含了探索旅游项目土地供应新模式的要求,主要体现为三个精神。第一,旅游项目土地供应要首先满足旅游基础设施的需求,缓解城市旅游基础功能不足的尖锐矛盾;第二,审慎旅游地产项目开发,避免旅游地产的盲目扩张“圈地”;第三,涉及到的农村集体土地,应首次满足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小产权”房不能以旅游地产的名义“转正”。

2. 农村集体土地参与旅游开发的制度设计

在《试点方案》中,核心之一就是秦皇岛市要探索设计农村集体土地参与旅游开发的制度。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性质不能改变;第二,不能降低国土、农业、林业等行政部门对集体土地的管理要求和管理力度;第三,厘清行政主体与市场主体的“权力”与“权利”界限;第四,集体土地参与旅游开发要有一整套管理和实施细则。

3. 以市场化为主的集体土地利用的富民增收导向

紧密围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新一届政府的施政理念,农村集体土地参与旅游开发要体现“三农”在秦市整体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必须要实现乡村强经济、农民增收入的总目标。在实现途径上,改革要求在行政有效引导和监管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旅游开发中利用农村集体土地市场、资本市场、股权债券市场等多种市场,增加农村及农民的权益性收入和资本性收入。建立充实一批使用集体土地开发旅游的市场主体,通过市场主体的内部和外部利益分配机制,解决集体土地利益相关方的收益分享问题。

二、当前秦皇岛市农村集体土地参与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实地走访秦皇岛市三区四县及北戴河新区的农村旅游开发项目,分析GIS卫星图片,发现秦市农村集体土地参与旅游开发中尚存在如下问题:集体土地旅游开发利用效率不高,单位面积创造经济价值较低;行政部门对农村集体土地参与旅游开发的管理措施尚不完善,准入标准不一;开展乡村旅游的市场主体竞争力不强,存在同质化竞争;农村集体土地利益相关方的权益界限模糊,收益分享机制不健全等。

三、旅游开发中的农村集体土地利用模式构建

(一)建立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管理制度

充分运用“行政管理”与“市场运作”两种力量。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发生改变总目标下,市、县、乡各级国土行政部门加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宏观管理,减少对旅游项目运营的直接行政命令式干预,强化土地所有权备案和监督,出台集体土地旅游开发指导性建议,探索使用经济手段,利用信息公开来建立市场预期,采取“公开市场操作”手段来调节集体土地的市场流动性,保证集体土地所有权管理的总体稳定。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市场化运作应主要由各企业、金融等市场主体来完成,通过这些主体来实现集体土地使用权的“保值、升值”。建立集体土地参与旅游开发的使用权交易市场与平台。建立乡村集体内土地承包经营权封闭式流转渠道和不同用途集体土地域外开放式流转渠道,确保封闭与开放渠道各自独立运行互不相通,实现在不突破现有国家法律框架的前提下,涉及旅游开发的农业用途与非农用途土地双轨并行发展,有利于厘清土地集体权属与非集体权属、核心农业与旅游业属性的法律与经济权益边界。

(二)创建农村集体土地参与旅游开发的分类、分级目录

旅游项目开发涉及用地,即包括农用地又包括建设用地,有时还会涉及到未用地,而土地所属既有国有的也有集体所有的。国土部《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标准在土地利用领域起决定性作用,但还不能完全有效指导旅游项目开发。秦皇岛市应率先建立集体土地旅游开发分类目录,将待用于旅游开发的集体土地划分为旅游基础设施用地、旅游游乐项目用地、旅游景观生态用地、旅游地产用地四个大类。单纯用于旅游地产开发的集体土地,划入政府监管级。同时,引导现有不合规的已开发集体土地按目录要求完成退出程序,妥善处置涉及的农村小产权住房。

(三)建立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和旅游企业董事会制度

使用集体土地进行开发的市场主体,建立有村委代表和村民组成的董事会,村委代表和村民参与旅游经营决策和土地及其它附属物的使用决策,保证农村及村民的利益,为集体土地收益分享体系的建立提供组织架构保障。

四、旅游开发中的农村集体土地收益分享体系

(一)建立四级旅游开发主体

1. 旅游投资公司

成立市级部门主导,县级部门分管项目运作的旅游投资公司,实现集体土地参与旅游开发的资本化管理。村内集体土地及跨村、乡联营集体土地使用权中可抵押、融资、担保的部分可通过旅游投资公司资本化,市旅游投资总公司及县投资分公司负责资产管理、项目审定。旅游投资公司应利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机遇,充分吸收京津富余资本,扩充丰富旅游投资公司股本及资本结构,通过资本带动优质旅游项目由京津转移至秦皇岛市,实现在市级层面由旅游投资公司实行集体土地的资本化运作,乡村层面集体土地参与旅游实质开发的模式。由此为相对独立、条块化的农村集体土地参与大型、跨区域旅游项目开发提供了实现途径。在条件成熟时,旅游投资公司可以整体上市,提升集体土地使用权作为一种资产的价值,达到保值增值目的。

2. 乡级集体土地资产管理公司与农村旅游合作社

村集体土地使用权中不可抵押、担保的部分可以采用入股,联营等方式,乡政府、村委主导,整合宅基地整理富余土地,成立集体土地资产管理公司与旅游合作社(农旅社),用于采摘、观光、休闲度假等中型乡村旅游开发。集体土地资产管理公司主要吸收有地有产农户入股,农户按股权占比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分红;农旅社除具有土地资产公司的经营职能外,亦要按照村民自愿的原则,以村户籍人口为依据,吸收本村失地农户加入农旅社参与农村旅游开发。失地农户可以享受农旅社整体经营性收益分红。此外,村集体主要在集体土地资产管理公司通过获取土地增值的一部分来提取公积金、公益金、社会养老保险、大病医疗保险、优抚费及敬老费等,进一步提高农村内部基本保障能力,提高全体村民福利。

3. 旅游观光型“家庭农场”

农民以家庭单户或多户为单位,以自用农用地、自留山、地、宅基地为基础,开展设施农业、牲畜养殖观光为主的小型农业采摘、观光项目。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以承包土地为核心,以农业为主的“家庭农场”的概念。其中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得改变。为了解决乡村旅游开发中涉及的非农建设问题,用好中央的政策,秦皇岛可以创新“家庭农场”的理念,在以农业为主的“家庭农场”基础上,积极利用农村建设用地和其它土地建设旅游观光型家庭农场。目前秦市的各类农业观光园已初具规模,下一步应以标准化、示范性农村旅游示范企业(公司)创建为契机,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健全公司化运营机制,提高企业自主经营、融资及抗风险能力。

4.“农事旅游”土地租赁点

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契机,充分利用北京、天津及周边城市居民来秦自驾旅游人数多,休闲活动广的特点,以家庭或个体经营旅游项目单位,建立一批以集体土地使用权为产品,以提供土地租赁代管服务为主的个体经营旅游项目。这些旅游项目实际上是一些被事先划分好的土地(非基本农田),在农业周期内交由游客使用。游客可以自主进行种养殖,体验农业劳动全过程。在此过程中,土地的原有所有权属性不发生改变。游客与农户或个人签订合同,游客必须在租赁周期内在土地上从事约定好的农业种植、养殖活动,不得用于非农用途;农户或个人应按照与游客的约定提供指定的种子幼畜、种养殖代管、农业技术支持、农机药具租赁等服务。在农业自然周期内,土地产出归游客所有,而农户或个人则向游客收取土地产出物等价货币、服务费、土地租金等。

(二)权利性、资本性与经营性等多种收益可量化机制

旅游用地复合化利用 第6篇

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尽管目前全球经济前景因金融市场动荡而不明朗,国际旅游业面临经济恶化的挑战,部分地区旅游业出现停滞,甚至小幅下滑,旅游需求疲软。但是,国际旅游业人士均对未来旅游业发展态势持乐观态度。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说,估计到2010年国际游客数量将上升到11亿人次。伴随着全球经济呈现复苏迹象,旅游增长必将回复之前强劲的增长态势,甚至会出现新一轮旅游热潮。由于大家对未来旅游业发展保持乐观态度,使得各地方不但没有停止旅游开发和建设,甚至加大投入力度。

随着旅游业如火如荼的进行,旅游用地总量不断增加,增长速度不断提高。据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专家测算,海南省旅游房地产2009—2020年的用地需求大约为83.6~93.6平方公里。海南省旅游地产对土地需求的主体是酒店、度假区、高尔夫球场等用地。其中酒店用地方面,省旅游总体规划对未来旅游住宿设施需求的预测是:2005—2020年的16年时间内,全省需要新建旅游住宿酒店客房大约80 800间~101 800间。规划2020年全省旅游度假区用地536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比重不得超过旅游度假区范围的10%,因此,旅游度假区建设用地的规模控制在53.6平方公里之内。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战略背景下,海南将大力发展高尔夫体育休闲产业作为旅游发展重点之一。两方面综合考虑,旅游房地产2009—2020年的用地需求大约为83.6~93.6平方公里。

旅游用地巨量需求的背后隐藏着土地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为追逐市场效应,新建的旅游用地普遍存在规模较大的现象,有些旅游用地动辄上万亩,小则几十亩。如无锡“太湖影视城”占地20公顷,武汉“中华水浒城”占地66公顷,烟台“西洋五千年旅游区”占地93公顷。此外,在休闲度假旅游用地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地浪费现象,或表现为以占地面积大和设计规划高而求大求洋,或以旅游开发名义开发高档房地产,或圈地后不进行实际开发等,特别是标准高尔夫度假俱乐部球场用地求大求洋现象普遍,土地浪费十分严重。北京郊区的40家标准高尔夫球场中,所有18洞标准球场用地都超过了美国标准18洞高尔夫球场60公顷合理用地规模上限,最小也达到了67公顷,最大的已经达到240公顷,是美国18洞标准高尔夫球场用地的4倍,而27洞的北京华彬国际高尔夫俱乐部球场用地规模竟达到了433公顷。

二、旅游用地复合利用的可行性

土地资源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载体,旅游业作为服务业中的龙头产业对土地的依赖性非常强。任何旅游资源终究落实在最根本的土地上。但是,随着土地利用采用制度管理,国家对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和基本农田占用控制非常严格,城市化扩展所需的建设用地与更低保护之间本身就存在很大的矛盾,未利用地的保护和开发也受到很大争议。旅游用地那么大的需求量无疑加大了两者的矛盾。因此,旅游用地的复合化利用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一方面旅游用地本身就是复合型土地,行政部门和学界至今未有统一的旅游用地概念和分类,很多旅游业用地并不是单纯的只为旅游服务,这部分土地实现了多重功能。另一方面,旅游用地的复合化利用能缓解旅游开发与土地保护之间的矛盾。由于国家对土地控制严格,18亿亩耕地数量成为不可逾越的红线,同时建设用地总规模以及新增建设用地数量也受到国家宏观调控。旅游用地需求的不断上升以及土地资源的紧缺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

我国相关部门制定的土地分类体系中,不管是1984年9月《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含义》,1989年9月《城镇土地分类及含义》,2002试行的《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还是2007年开始实行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都没有旅游用地这一类别。国土部门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是我国土地分类的标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作为现在国土部门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依据,涉及的旅游用途的土地包括商服用地中的住宿餐饮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中的文体娱乐用地,公园与绿地,风景名胜设施用地,但是除风景名胜设施用地外,其他类别用地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旅游用地。很多旅游用地类别并没有在《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得到体现,如观光农业用地,这部分土地依旧按照土地的自然属性被纳入农用地中。由于旅游业自身的特点,很多旅游用地既可以为旅游业服务,也可以不改变原来用途,即旅游用地本身可以实现复合化利用。

旅游用地是一种复合化的利用方式,并且不管从旅游业的发展趋势还是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角度出发,旅游用地复合化利用都是未来旅游用地的发展方向。

三、旅游用地复合化利用的途径

旅游用地的复合化利用是指在不改变传统用地方式的基础上,通过旅游开发,使得该土地除了原有的功能之外,同时还具有旅游的功能。旅游用地复合化的途径包括:

(一)加强对已开发旅游用地和新旅游用地的复合利用

随着人们对旅游需求的增长,传统的观光旅游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原生态旅游和体验旅游逐渐成为旅游业发展的趋势。由于游客们不断追逐那些没有受到破坏的景观以及当地的文化,大兴土木的旅游开发模式已经不住市场的考验,正逐渐地转变模式。一方面新旅游资源的开发逐渐向旅游用地的复合化利用倾向,在利用和提升原有土地功能的基础上进行旅游开发,既不破坏或改变原有的土地功能,又使得该资源具备旅游功能。这种复合式土地利用方式,不仅可以缓解土地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同时还能满足游客追求环境原生态和实现体验游的要求。新旅游用地的复合利用,应尽量实现土地的自然属性与旅游新属性之间的有效衔接,在充分挖掘该资源旅游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双丰收”。另一方面,已开发旅游用地为延伸其生命周期,应加强其复合利用程度。如在传统的观光旅游中发展植物栽培、水塘养殖等,不仅可以提升旅游层次,也可以实现土地的多效利用。

虽然很多地区都采取了复合利用的方式,如休闲农庄,这一复合利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地矛盾,同时也满足了旅游市场需求。但目前旅游用地的复合利用程度较低,只是寻求简单的复合,如农业与观光的复合。而旅游开发与土地保护之间的矛盾,应需要通过更深层次的复合利用才得以化解。

(二)加强非旅游业用地,如农业、工业、军事及其他特殊用地向旅游用地的转化,实现旅游用地资源的多重立体利用

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旅游的开展是旅游用地复合化利用最佳代表。乡村旅游和农业休闲旅游是借助农村和农业,经过特定的规划设计,发挥农业和旅游的双重功能,实现多样化服务。乡村和农业所涉及的动植物,均具有历史、经济、科学、精神、民俗、文学等文化内涵,利用这些文化知识,结合当地民族文化,借助乡野农村的风光、活动等,可设计多种多样的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游览项目,这不仅可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的需要,同时,旅游业的开发,不但没有破坏原有的农业生产、生活,而且由于旅游业的带动作用,使得农业层次有所提高,农民生活有了保障,农村环境得到改善。

此外,旅游需求的多样性也为工业、军事及其他特殊用地向旅游用地的转化提供了可能。这些用地向旅游用地的转化分为完全转化和部分转化。前者是指改变原有的功能,使之完全成为旅游用地,如把一些废弃的工矿重新建造为酒店、酒吧、旅馆等,但由于此类用地并不是两种利用方式并存,因此,不属于复合利用;后者是指在保持原有的功能的基础上,发展旅游,即复合利用。可以把一些工厂、庙宇、军事基地等发展为旅游用地,开展工业旅游、宗教旅游、军事旅游等。宗教旅游本身就是一种传统的旅游方式,在旅行活动开展之初,就有了宗教旅行。而工业旅行和军事旅游正逐渐发挥出其市场价值。工业旅游在发达国家由来已久,特别是一些大企业,像德国的西门子、美国的通用等,他们利用自己的品牌效益吸引游客,同时也使自己的产品家喻户晓。在我国,也有像四川长虹、广州本田这样的现代化企业,已经兴办起工业旅游,并有越来越多的现代化企业开始注重工业旅游。近年来,我国著名工业企业如青岛海尔、上海宝钢、广东美的等相继向游人开放。而军事旅游因其特殊“身份”而备受青睐。2005年,国内第一家军事旅游局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设立,这意味着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部分景点将向游人开放。此外,还有广东长洲的黄埔军校、明斯克号和基辅号航空母舰、武汉国防教育与军事教育模拟中心等。这些都是在原有产业或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旅游价值,一方面可以大力推进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缓解用地矛盾。

这部分旅游的推广,不仅可以吸引游客,同时还可以使之成为某些旅游产品的替代品。这样既可以满足旅游市场需求,又可以缓解旅游项目开发与土地保护之间的矛盾。如提升乡村度假旅游层次,使之成为某些用地不集约的旅游项目的替代产品,如高尔夫度假、滑雪、主题公园和度假村旅游,特别是度假村旅游。

(三)充分挖掘一般情况下无法利用的荒漠、裸岩和水域等未利用地,实现土地新的价值

根据《土地管理法》,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建设用地之外的土地。未利用地包括河流、湖泊、冰川及积雪、荒漠、裸岩等。未利用地与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区分,正是因为这类土地不能被农用或者建设所用。但是,未利用地并不是不能使用的土地,其独特的自然属性正好能被旅游业所用。如休闲度假用地与水利设施用地及河流湖泊用地的有机结合与融合;利用冰山雪山开发一些登山、滑雪等旅游项目。但是,由于未利用地属于敏感性资源,如果利用不当,容易遭到破坏,并很难恢复。因此,未利用地的旅游开发应需特别注重环境保护。

四、结论

在未来社会发展中,旅游业作为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的基本需求以及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其规模将不断增长。在旅游创收的经济利益驱动下,各地旅游用地将不断膨胀、旅游用地浪费现象将有增无减,旅游用地集约利用将会一直成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一个任务。通过上述分析中得出旅游用地复合化利用的可行性及途径,将有利于旅游用地的集约利用,成为土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选择。

参考文献

[1]董恒年,张妙弟,刘运伟.北京郊区休闲度假旅游用地现状及未来趋势研究[J].旅游学刊,2007,(4).

[2]陈树.桂林的旅游与土地[J].中国土地,2000,(7).

[3]罗杰.基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旅游用地专题研究———以重庆市某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20).

[4]叶新才,吕宾.旅游区土地集约利用初步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8).

[5]杨荣金,周申力,唐道甫.旅游用地现状特点及发展变化研究———以广安市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7,(3).

[6]张夕琨,白志红.浅析旅游项目中的土地开发问题[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7]章牧,李月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的旅游用地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6,(4).

[8]程叙,等.休闲农业用地浅议[J].安徽农业科学,2006,(13).

[9]蒙睿,等.优秀旅游城市旅游业用地研究———以昆明市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

[10]10年内海南旅游地产用地需求近百平方公里[N].海口晚报,2009-07-06.

[11]叶新才,吕宾.旅游区土地集约利用初步研究[J].资源产业经济,2007,(8).

文物保护单位旅游利用价值评估 第7篇

文物保护单位(以下简称“文保单位”)是国家为了对境内某些价值相对较高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保护而设定的范围名称。包括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及时刻和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在内的文物能进入这个范围,可以说那就是一种荣誉、荣耀,特别是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规定的全国重点、省级、市县级三个级别中最高的级别,那无疑就会成为全国焦点,成为该地区的标志。同样也能带来更多的旅游者和旅游收入,从而间接的促进相关产业的进步,带动地区经济的增长。政府或者旅游经营商通过对文保单位的旅游开发而获得经济效益显示了文保单位的旅游利用价值。

旅游可以根据不同的维度和标准进行分类,其中根据旅游者的动机可分为文化教育性旅游、商务旅游、宗教旅游、探亲访友旅游、娱乐消遣度假旅游、观光旅游、生态旅游等,也就是说旅游者的动机是非常多样的,有时甚至是交叉的,即外出旅游为了满足自身多方面的需求。游客前往文物保护单位开展旅游,其动机则主要有学术研究、文化教育、观赏游憩等。旅游者对文物保护单位的旅游属于文化旅游、文化遗产旅游的范畴,其通过旅游获得身心体验或者文化熏陶等都同样体现出了对文保单位的旅游利用价值。

旅游利用价值简言之就是人们通过旅游获得的价值,或者说是旅游资源通过旅游这种形式提供的价值。文保单位的旅游利用价值则是政府或者旅游者通过开发文物旅游而获得的综合效益。

文保单位的价值除了旅游利用价值外,还有其被评为文保单位时着重体现出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这些价值可以概括为本体核心价值,即是文保单位固有的价值。这两类价值共同构成了文保单位的价值体系。文保单位的旅游利用价值并不是其与生俱有的,而是其本体核心价值所体现出的文化衍生出的。正是由于两类价值这种内在的必然相关性,旅游利用价值也包含了部分本体核心价值在内,也就是说在评估旅游利用价值时所用的指标有些就是属于本体核心价值范畴的,如科学价值。又由于两类价值的指向不同,所以要将两类价值分开单独描述并评估。

对文保单位进行价值评估和级别鉴定,除了是国家文物法的强制要求外,同时也是将其作为旅游资源后按照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的规定动作,更是对文物保护的现实需求。对文保单位进行全面地、合理地价值评估,能让人们对该资源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为文保单位的保护、研究和利用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建立相应的评估体系,对相关管理部门在认识、评价方面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所定的标准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时依据的是旅游资源的共有因子,而对自然、人文等不同类别的资源评价时侧重点各有不同,评价的结果对旅游的实践指导作用不大,对每种类型的旅游资源单独设置评价指标体系迫在眉睫。

二、国内外文物价值评估研究进展

随着旅游的逐步旺盛及文化旅游、遗产旅游的兴起,文化遗产游其在旅游类型中份额越来越多,游客也成比增长。随之诞生就是众多有关文化遗产研究的成果,包括其内涵、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等,在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估方面同样也是硕果累累。首先在法律法规制度方面,雅典宪章、威尼斯宪章、《保护考古遗产的欧洲公约》、《关于在国家一级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建议》(1972)、巴拉宪章以及西安宣言等国际法规对文化遗产的价值构建了评估体系,但都是从其本体价值着手,大体包括历史、艺术、科学、文化等的某个或某些方面,且都是定性地进行评估。基多标准、《欧洲建筑遗产宪章》、马丘比丘宪章等在构建价值评估标准时增加了经济价值,即考虑到了遗产本身的利用性,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关于保护受到公共或私人私人工程危害的文化财产的建议》、《关于在国家一级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建议》、《阿姆斯特丹宣言》、关于文化旅游的国际宪章以及北京宪章等均指出要从综合的角度认识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系中除了包含本体价值外,还增加了使用价值和旅游价值,这就为人们全面认识文化遗产价值提供了思路,也就为遗产保护提供了制度依据,因为保护是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的。

其次学者的研究在价值评估方面起源于环境资源的价值评估,且是利用效益费用分析法从其经济价值着手。在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评估时,奥地利艺术史家里格尔(A.Riegl,1858-1905)是最初提出古迹价值体系的,他首先提出了纪念物的几种主要价值,包括历史价值、年岁价值、纪念价值、艺术价值、崭新价值和使用价值,该价值体系在现代被许多学者继续沿用。他将使用价值描述为实际功能的实现。英国学者费尔登(Feilden,1982)提出了建筑遗产评价体系,他为每个指标建立了评估标准。该体系有三个一级指标,十七个二级指标,其中使用价值包含了功能价值、经济价值(包含观光)、社会价值(也包含认同与延续性)、教育价值和政治和民族价值。而在评估方法方面,除了定性评估外,学者们借鉴环境经济学中非市场化商品的价值评估,利用旅行费用法、条件价值法和享乐定价法等定量评估文化遗产的价值并进行货币化核算,当然有些学者在利用这些方法评估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时,着重说的是其游憩价值或经济价值,也就是本文的利用价值。

国内学者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研究方面成果也是非常多,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价值评估的相关理论及意义、指标构建、体系构建以及文化遗产旅游价值的评估及评估体系构建等。在与本文相关的旅游价值评估中,王雪梅论述了四川古镇的观赏、史学、文化、审美、科考、休闲等旅游价值;许宏以昆明的道观为例,从宗教节日、传奇故事、文物古迹、特殊建筑风格等论述了其旅游开发价值;张建忠以关中三陵为例,论述了帝陵文化遗产的旅游利用价值;覃叶银用原真性估值法评估了长沙马王堆汉墓的旅游价值。佟玉权以工业遗产地为对象,构建了四个大类指标和16个类型指标在内的工业遗产旅游价值评估体系,并对指标进行了详细说明;这些学者均是从定性的角度论述了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即对指定遗产的旅游价值进行进行实地调研并加以文字描述。

在定量评估方面,有的学者用定量评估指数形式进行。张媛对近现代文物的旅游价值进行评估时,将旅游价值定义为文物建筑的文物价值被挖掘并转化为旅游产品的可能性,将其分解为本体价值和开发价值,并用6个二级指标和28个三级指标组成评估体系,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从而进行评估;与张媛的评估体系和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梁圣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的评估,她认为旅游价值是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客体对主体所带来的作用了效益,并将旅游价值分为自身价值和主要利益相关者价值,自身价值包括存在价值、传承价值和开发价值,并将这三个三级指标分成14个四级指标,主要利益相关者价值分为旅游者、传承人、居民和政府价值四个三级指标和14个四级指标,共28个指标运用专家访谈、实地调研和因子分析法构建评估模型。肖星等在对中国近现代西洋建筑的旅游价值评估时,构建了以本体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为二级指标的体系,并将其分为9个项目和29个因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赋予指标权重,对广州和澳门代表性的西洋建筑进行了评估。有的学者则以价格为尺度评估绝对的旅游价值。郭剑英对敦煌2011年的旅游价值进行了评估,通过实地调研,运用旅行费用法、机会成本法和费用支出法得出结果为国内旅游价值为7.8961亿元,且随时间变化。

有的学者构建的文化遗产价值评估体系中包含的使用价值与本文的利用价值相似。郭剑英等将旅游资源价值分为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其中使用价值包括直接和间接使用价值,并用四个指标对其加以描述,用旅行费用法和费用支出法分别对其进行了货币化评估。间接使用价值用环境价值来描述,这对于文保单位来说是不使用的。苏琨将文化遗产类旅游资源的价值同样分成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其中使用价值包括直接和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包含了品牌价值,并用旅行费用法和最大品牌权益法对直接和间接使用价值进行绝对评价。

此外有的学者单就文化遗产某一方面的利用价值做了研究。查爱萍从国外对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的方法、内容等角度做了一番论述后,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其中经济价值评估理论、体系及方法等研究的主要内容;徐嵩龄对文化遗产的文化政治价值做了介绍,他是从国家层面指出我国遗产旅游对我国的文明演进、民族使命、人民团结和大国意识等有一定的影响。

从以上国内外学者研究中可以发现,现如今对文化遗产的价值认识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对价值、旅游价值、经济价值、使用价值、非使用价值、利用价值、游憩价值等急需廓清相关概念和内涵;在价值评估方面,同样没有统一的规范,这样的结果就会因为各种不同的方法都存在缺陷与研究者的主观因素等造成人们对价值认识存在偏差。

本文对文保单位的旅游利用价值进行评估,一方面丰富了价值评估体系理论,对旅游利用价值的认识更加清晰;另一方面不仅为文保单位旅游利用提供了方向与各个方面利用的尺度,不能过分利用,也警醒了人们在利用过程中不能只重视一种价值(经济价值),而是要多元向发展。

三、指标体系构建及指标分析

(一)体系构建

文保单位的类型很多,要对某一种类型的价值进行评估尚没有统一的标准,对所有类型的文物旅游利用价值评估并构建体系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本文通过大量文献阅读,对山西旅游界、文物界、建筑界、遗址界等若干名专家进行专访,即采用德尔菲法,反复修改,最终构建了针对山西各个类型文保单位来说相对统一的旅游利用价值评估体系(见表1)。

(二)评估指标分析

1、科学研究价值

文保单位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这为人们从多学科角度进行学术研究奠定了基础,其所蕴含的丰富的知识和信息为学者研究提供了内容和方向。由于旅游的本质是愉悦体验,而科研的精髓是发现和享受,因此对文保单位进行科学研究,是研学旅游方面的利用。

2、观赏体验价值

旅游者对文保单位的旅游满足了其身体和精神上的需求,达到了休闲、游憩、放松、愉悦和亲身体验感受的目的。对该价值影响的因子有资源特色、周围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愉悦度、完好度和存在主义的原真性。其中,存在主义原真性是旅游者主体精神偏好决定的。

3、文化教育价值

文保单位是我国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通过文保单位能传达出一种国家的自豪感与自信心,同时带有红色元素在内的文保单位更能激起人们的爱国情怀。文化是驱使人们参观文保单位的主要动力,对于文化底蕴深厚的文物来说,其文化教育意义发挥的越明显;同时,文化的教育意义还体现在人们对于文化的接受程度与理解程度,可以用普及度来表示。因此,文化教育价值可以分出两个因子:文化底蕴和普及度。

4、文化传承价值

文保单位除了在当下发挥作用外,还能对我们的子孙后代有一定的影响,并且让他们也能感受到其的价值。这是因为文保单位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占了一多半,是其最重要的载体。文保单位需将其身上流淌的传统文化很好的保留下去,就必须具有很高的认同度。被人们所认同,才能将其完好无损的延续下去,没有偏差。同时,要充分利用文保单位传承文化,必须具有高开发度、充分的开放性,即将文保单位开发成为景区,让更多的人了解文化,从而肩负传承使命。由此,文化传承价值可用认同度和开发度来描述。

5、经济价值

政府、开发商以及当地居民通过文保单位旅游的开发获得经济上的收益是经济价值最直观的体现。影响经济价值发挥的因素有旅游六要素中“游”和“购”的开发,其中“购”包括了对吃、住、行及衍生产品的消费。此外,文保单位继续开发旅游的潜力也是其潜在经济收益范畴。

6、品牌价值

文保单位旅游利用中的品牌价值是指所在地区将文保单位当做地区某一形象,提升整个地区的文化品位与文化地位,从而影响该地区在政治中的影响,徐嵩龄将该作用称为“文化政治功能”。其中,文保单位的知名度对这一价值影响最大。

在该价值评估体系中,因素层和因子层的指标都是具有模糊性的,无法用传统的数学模型精确地定量得出,但是可以将其当做模糊集,从而解决模糊集的定量评估。因此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来对文保单位价值数值化评估。

四、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五、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在晋祠旅游利用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本文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晋祠的旅游利用价值进行了评估。

由于晋祠属于建筑类,因此选定山西省旅游界、文物界及建筑界的十五名专家,对其因子通过投票形式明确评价。晋祠旅游利用价值U {u1, u2, u3, u4, u5, u6}  {“科学研究价值”,“观赏体验价值”,“文化教育价值”,“文化传承价值”,“经济价值”,“品牌价值”}。首先对科学研究价值评估。科学研究价值分成五个因子即:

W {w1, w2, w3, w4, w5}  { “ 历史关联性” , “ 工艺独特性”,“典型性”,“代表性”,“原真性”}。

定义评估总分为10分,分成五个标准即:

V {v1, v2, v3, v4, v5}  {A(9-10分),B(8-8.9分),C(7-7.9分),D(6-6.9分),E(5.9分以下)}

对十五名专家通过投票的方法整理出他们对于以上五个因子的评价,见表2。

根据上表可以求出评价矩阵R(u1) 为

六、小结

承德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对策研究 第8篇

承德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旅游资源独特而丰富,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十一五”期间,全市共接待中外游客466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总计达到300亿元,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12.9万人次,创汇2.86亿美元,旅游收入占全市GDP总量超过10%。随着近几年承德旅游市场的持续升温,承德旅游资源在开发利用方面也随之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下面就城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改进措施提几点看法。

一、承德旅游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承德旅游资源的各自独立,不利于旅游规模的形成和统一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旅游局面的混乱,从而降低了旅游资源的价值,直接影响了承德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旅游营销体系构建不完善

旅游形象不够鲜明。“避暑山庄”、“中国夏都”、“皇家避暑胜地”,承德的旅游形象始终在摸索中,尚未确立旅游城市独特的城市特质和整体品牌形象。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新兴旅游热点地区的崛起,承德市的旅游吸引力、竞争力被弱化,市场份额逐年减少。

(二)旅游功能不全,旅游产业关联不足

承德市旅游消费构成中,需求弹性大的旅游购物与游览消费仅占30%;观光游览目的接近50%,休闲度假仅占20%;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门票收入居全省第一。可见承德观光旅游所占比例过大,休闲度假、商务会展、文化体育等附加值高的旅游功能不足,无法满足现代旅游消费需求。

(三)产业要素不完善,旅游服务体系不健全

“十一五”期间,尽管几条高速开通,但公路、铁路、航空构成的旅游交通体系尚未形成,交通瓶颈依然存在;星级酒店、经济型连锁宾馆等主流接待设施缺乏;旅游休闲、购物、餐饮、娱乐设施与场所匮乏。“旅游六要素”存在明显短板,制约了承德旅游接待能力和消费水平,尤其无法吸引高端度假客群与商务游客。

(四)旅游产品结构单一,项目建设力度不够

承德旅游产品结构相对单一。承德旅游仍然停留在一季游、观光游上,缺乏休闲型、参与型、娱乐型产品。从不同地域客源与产品档次看,针对国际游客与高端客源,承德缺乏商务会议、休闲度假等高端项目与创新项目;针对环京津的周边客源,承德的休闲度假产品缺乏差异化的特色;针对周边及普通市民,乡村旅游尚处于培育的起步阶段。

二、承德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一)加大旅游市场开发策划宣传力度

密切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合作关系。联系经济发达的周边地区和大城市的旅游业,增加旅游客源量,扩大承德旅游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市场份额,提高外来游客在承德旅游的人均消费水平。加强各旅游服务业的合作。

(二)整合旅游产品,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在产品开发方面,可以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品,把避暑山庄等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大自然恩赐的山水、草原、温泉等生态资源与富有现代气息的休闲、娱乐项目融合起来,倾力打造文化休闲、生态商务休闲、商业休闲等多种休闲旅游项目。

(三)完善旅游服务体系,组建大型旅游集团

承德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旅行社、酒店和旅馆等相关旅游企业的大力推动。目前,承德市旅游业的建设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如承德市还没有五星级酒店;旅行社的规模和经营管理水平有限;没有专门的旅游交通公司为游客的出行提供服务。

4.加强区域合作,谋求旅游资源的互补和共享

大西山旅游开发与文化遗产的利用 第9篇

海淀区大西山旅游虽然取得巨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与文化遗产有关的制约因素,亟待加以解决。

解决文物产权

制约旅游发展的问题

大西山文物数量较多,有些颇具游览价值,但由于产权单位不将文物对外开放,致使一些旅游项目无法开展。在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七王坟。七王坟位于大西山的风景轴线上,是大西山旅游风景区的中心。七王坟埋的是清代光绪皇帝父亲摄政王奕譞,园寝建于法云寺旧址之上。法云寺始建于唐,金代称香水院,传为金章宗西山八院之一。七王坟分为园寝、花园和松林等部分,目前的产权单位为商务部。其中园寝部分无人值守,处于自然开放状态,花园部分由产权单位封闭管理,常年闲置。

七王坟有极高的旅游观光价值,从1985年起,当时的北安河乡政府就曾想开发七王坟,为此还清理了园寝场地,设立了说明牌。后由于得不到产权单位的配合,最终不了了之。今天,七王坟村的村民对开发七王坟旅游仍有很高热情,希望通过旅游开发,拉动村域经济发展。可是,由于同样的原因,至今无法实现。

要破解七王坟的产权障碍,可以尝试采用绕开产权,争取使用权的办法,通过合作实现旅游开发。但这样做的难点在于,产权单位属于国家部委,若得不到市区两级政府的协助,村镇两级单位很难与之对话。为此,可以由市区政府出面与产权单位洽谈开发事宜,由市区两级政府出资对文物进行修缮,然后由村镇经营或与产权单位合作经营。七王坟的开发可以使大西山南北两片旅游区真正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旅游区。

在大西山地区,类似的文物单位还有普照寺和贝家花园等,如果七王坟旅游开发取得成功,可以照此解决其他类似景点的开发问题,使这些闲置的旅游资源得到利用。

盘活小型文物和文化遗址

大西山虽然文物众多,但是由于近代时局动荡以及保管不善,许多文物古迹遭到破坏。尤其是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山麓中的小型寺庙损失太半,给本地区文物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在今天的旅游开发热潮中,人们渴望将一些消失的文物重新复建,用于旅游开发。

以车耳营村为例,村子有多处寺庙遗址,其中的关帝庙毁于抗战时期,今已由私人恢复。村内的石佛殿仅存后殿和存放北魏石佛的石塔,但整个庙址尚存。村外的妙觉寺只有遗址和几块石碑,瑞云庵尚保留山门、砖塔和山洞。除此之外,在距村庄较远的山中,还有石窟和古香道,以及一些庙宇茶棚遗址。面对日益发展的旅游业,村中有了复建遗址和修缮文物的愿望。这样的愿望在付诸实行时,会遇到一系列问题。对政府来说,要确定哪些文物可复建,哪些不可复建,复建前是否要考古,复建是否要符合历史原貌,是否可以扩建等。对村民来说,需解决资金来源、产权归属、经营管理方式等问题。此外还要面对可能出现的宗教单位的介入问题。对此,政府部门应尽快研究,提出应对之策。

大西山地区的村落将实行原地改造,在村落改造中会遇到村中文物的保护问题。在村民无力保护时,可以将文物单位的产权转归区或镇政府,由政府出资保护,村民使用。

把杏花观赏

当做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

大西山麓的十里杏花很早就已出名,至今仍保留有一些百年树龄的老杏树,见证着杏园的历史。在北京地区,每年春天最先开放的果树花就是杏花,它在寒冬过后的单调景色中抹出一团美丽的色彩。由于受到海拔高度的影响,大西山的杏花总是沿着山坡由下向上渐次开放,形成下浅上深的变化,宛如缭绕于山脚的彩云。由于地势开阔,面积广大,大西山麓成为春季踏青观花的佳境。

多年来,随着旅游设施的建设和果农改换树种,杏林有被分割和面积缩小的趋势,而杏花的旅游潜力却未发挥出来。要保护和扩大杏花资源,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果农的支持,更需要通过旅游观光使果农得到实惠。希望能把大西山的杏花节作为一个统一的项目开展起来,形成规模和声势,以产生较大的影响力。为了保证杏花节可以长期开展,可把杏花观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把杏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地予以保留。

让历史题材的旅游项目

设计符合当地实际

大西山地区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起进行了多次旅游规划,规划项目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有的历史题材项目由于不符合实际,以致多年无法实现,使旅游开发失去方向。例如,在凤凰岭景区有一个车耳营村,不知何时,人们将该村的旅游主题定为古代兵器,理由是车耳营村名来自于明代车营,明代车营是戚继光镇守长城时所建的兵车营。既然兵车是兵器,车耳营村的旅游主题也就成了古代兵器。这样的设计给车耳营村出了一个大难题,虽然村口建起戚继光雕像,村中修建了反映兵车的浮雕,但这并没有换来旅游的大发展。没有办法,村里只能退而求其次,以古代的车为主题。可是,在这山岭之中又如何展示古车呢?仍然是一个难题。

其实,车营并不只是战车,也还有运输的功能,戚继光就曾建有辎重车营用于运输。在房山也有车营,因为那里有煤矿和采石场。海淀车耳营旁边的白虎涧曾是明朝北京主要的采石场之一,出产“豆渣石”,即花岗岩。这些石料皆用车运,供应京城和陵墓建设,位于它旁边的车营当为运石而设。车耳营村民的传说给我们提供了另一个信息:车耳营曾有采石场,北京城的御路是用车耳营的石料建的。北京城外连接海淀等处的石板御路不是明代所为,而是清雍正年间兴建的,它或许表明清代的采石已经扩展至车耳营村。海淀一带出土的御路石板与车耳营石材质地相似,或可佐证这一传说。

正是这里的石料开采和运输,支持了北京城的建设,也把小山村与海淀的“三山五园”联系起来。如果沿着这样的思路去挖掘旅游资源或许比兵车、兵器更切合当地实际。

制定有利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旅游发展战略

自从20世纪90年代制定大西山第一个旅游规划以来,大西山地区已经制定过多个旅游规划,提出的发展战略引导了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然而旅游形势不断变化,汽车时代代替了昔日的公交车时代,科技园区在山后发展起来。在此新形势下,需要确定新的发展战略。

大西山新的旅游发展战略应充分考虑本地实际情况,兼顾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应避免旅游规划中容易出现的一味求高、求大的趋向,不追求高端消费和大型娱乐项目,也不追求成为国家或世界的旅游目的地。而应首先把大西山当做海淀的后花园来对待,注意与海淀的大学和中关村的科技园结合,在挖掘观光旅游潜力的同时,发展面向本地区的会议、休闲产业。

旅游项目的开发应注重景观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尽快制定景观和生态保护规划,避免旅游开发对景观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尤其是要注重历史景观的保护。山麓及山前洪积扇上的开发项目应以中小型为主,分散布局,建筑体量不宜过大,以免对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大型项目应安排在北安河路以东的平原地区。

尽快制定文物保护规划和文物修缮计划,确定文物复建的原则和标准,引导文物的合理利用。深入挖掘文化遗产资源,有计划、有限度地恢复一批文物古迹。同时解决好春季防火封山与妙峰山古香道游的关系,为妙峰山香会期间的古香道游创造条件。应增加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在确定文物保护单位时可适当降低门槛,将尽可能多的文物纳入到保护单位中来。

应将大西山地区纳入到城市管理的体制中来,对区域内的建设严格管控,杜绝私搭乱建和无序发展,以避免对历史文化景观造成破坏。

(作者系历史地理学者,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副教授)

旅游档案的开发利用方法浅论 第10篇

一、旅游档案的开发利用意义

对旅游档案进行开发利用对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旅游档案的开发利用有利于旅游管理部门更好地行使职能。旅游档案为旅游管理部门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可靠的凭证及参考,因而开发利用旅游档案能帮助旅游管理部门更精准地判断旅游工作的现实情况及未来发展前景,从而更及时科学地制定旅游计划,开展旅游决策,有效管理旅游资源及旅游决策,提高旅游管理的水平及成效。其次,旅游档案真实全面地记录了旅游行业发展中的历史资料,为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凭证及参考,因而加强旅游档案的开发利用,能使人们更全面地了解旅游行业的发展历程,为当前的旅游活动提供参考,为旅游行业的各项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撑,为旅游资源及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有力借鉴。再次,旅游档案记录旅游历史文化,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社会精神文化,不仅丰富了我国的社会文化,而且也促进文化的传承及延续,有力地推动了旅游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二、旅游档案的开发利用方法

(一)加强旅游档案基础建设。较之其他类型的档案管理,旅游档案工作的起步发展较晚,并没有现成的档案管理方法可循,因而需要加强旅游档案基础建设。一是在有效遵循旅游档案的形成规律及特点的基础上,充分研究并分析旅游文件材料,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旅游档案分类体系,只有这样才能进行系统地整理、归档、编目及管理,不断完善旅游档案的基础建设,为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可靠依据。二是提升旅游档案归档的全面性。旅游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实物、音像、图表等,包括旅游景区的管理、风景名胜建设、人事、设施建设、环保、交通、名胜文物档案、非物质文化档案、旅游产品档案等等,均需要列入到旅游档案的归档范围中,只有全面地进行旅游档案的归档,才能充分挖掘出旅游档案的资源效益、经济文化价值、社会文化效益,促进旅游档案信息的交流传播,实现旅游档案的有效开发与利用。三是加强旅游档案的编研工作。档案的编研工作属于档案的二次信息加工及三次信息加工,是开发利用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档案的编研工作需要立足旅游行业的现实情况,根据本区域旅游发展部门及业务领域对档案资源信息的需求及旅游行业动态,选取合适的课题进行编研。旅游档案的编研工作可以采取专题编研、系统编研、文件编研等诸多形式,形式多样的编研工作能提高旅游档案的开发利用效果。

(二)完善旅游档案目录体系。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为使用者快速、准确地提供旅游档案原始资料,以满足使用者的需要。而浩瀚如海的档案资料往往加大了利用者的利用难度,因此需要完善旅游档案目录体系,以提高旅游档案的利用效率。随着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档案信息资源更新极快,因而有关部门应采取相关措施,完善旅游档案管理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修订,加强旅游档案管理方法及成效的规范,为旅游档案资料的系统化、科学化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与此同时,完善旅游档案的目录体系,在围绕旅游行业管理工作及重点任务的基础上,分析利用者的档案需求信息,积极探索利用的途径,建立旅游各部门、地区之间的横向联系,发挥出各自的档案优势。不断丰富档案的检索工具,编制出大量适合旅游行业发展的档案编研资料,并进行针对性地筛选、归纳、加工和整理,使之成为极具使用价值的旅游档案信息资源,以满足旅游行业对档案利用的客观要求。通过完善的目录体系有效地揭示出旅游档案的库藏资源。例如,可以在进行档案文件登记的同时,增设与之相关的著录项目,加强后续的整理、排序、分类工作,实现文件的有效归档及著录,不断完善旅游档案的目录体系。便于使用者更好地查找和利用档案资源,提升利用者查阅档案资料的效率。

(三)实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现代技术在档案领域的渗透有效地提升了档案工作的效率,而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实现不仅能使旅游档案的整理、归档、立卷、管理突破时间及空间的限制,更为高效快捷,而且能有效地缩短二次文献信息的加工时间,提高档案信息的时效性,从而大大提高旅游档案的开发利用效率。档案管理人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微缩技术等先进技术,在计算机中录入种类丰富的旅游档案信息,并直接利用计算机进行档案信息资源的加工,以此快速地进行二次文献的整理编辑,而电子化的档案信息成果也能进行多次复制,便于旅游行业各个部门的利用,有效地拓展旅游档案的服务范围。此外,通过档案信息的数字化,还能达到一次投入,多次产出的效果,大大节约了旅游档案管理及信息加工的成本。不同区域的旅游管理部门还可以加强联系,定期进行集中交流及规整,促进各地旅游资源的动态更新,最大限度地提升旅游档案的开发利用率。

参考文献

[1]曹新素.档案信息用户工作研究[D].安徽大学2012.

[2]王旭东.论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D].云南大学2013.

上一篇:创新教学广告学下一篇:穿层钻孔瓦斯抽采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