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

2024-07-26

中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精选10篇)

中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 第1篇

一、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

1. 课堂提问要新颖有趣。

课堂提问必须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注意新颖性, 具有趣味性。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才能推动他们去钻研课文。当学生寻求到答案以后, 就会为获得新知识和能力而激动、振奋, 为探索和创造的成功感到愉快。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兴趣是提问的第一要素。课堂教学中, 提问就必须有一定的特异性, 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而对于“好不好”、“对不对”这类问题在教学中则宜少问为妙。

2. 问题设计要难易适度。

要根据具体课文内容, 提问难易适度, 选择不同的对象, 对语文基础知识内容提问时, 可面对中、差生, 而对知识难度较高的提问应对优、良生。每一堂课的提问要有广度、深度、坡度, 要面向全体学生。《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 先其易者, 后其节目。”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问题过易或过难, 都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或抑止心理。

3. 问题设计要有启发性。

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 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 使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 对知识融会贯通, 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 而设计问题的关键之处在于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中。

4. 课堂提问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 从本质上讲, 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 (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 , 产生学习欲求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高质量的问题设置和富有技巧的课堂提问, 能触及学生的心理, 使学生产生疑虑之情、困惑之感, 进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 顺利地解决问题。

二、课堂提问的实用艺术

l. 巧选角度, 变中求异。

提问要尽量避免概念化、一般化的老生常谈, 不能总在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上绕圈子, 而应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书本与生活相结合, 注意采用比较新颖的说法, 从新的角度巧妙切入, 使问题富有形象性、启发性, 以激起学生的兴趣, 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比如在教《晏子使楚》时, 先创设一个情境, 假如你是晏子, 正面临楚王的诬蔑:齐人固善盗乎?然后提问:“你是晏子, 那么你将如何反驳楚王呢?”学生们各抒己见后, 教师再说明晏子对楚王的反驳, 通过学生们的回答与晏子的反驳两相比较, 分析总结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样的处理方式显然比直接问:《晏子使楚》表现了什么?晏子是—个怎样的人?更能引起学生思维的兴趣, 也更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2. 疑于无疑, 平中出奇。

有些课文的内容看似意蕴平平, 处于无疑的境地, 教师就要善于激疑, 引起学生探讨课文的微言大义, 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如教《济南的冬天》时, 可以问: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写的?这一提问即可引导学生深入的思考, 最终明白了这是作者通过对冬天的北平、伦敦、热带的天气特点与济南的天气特点相对比, 以此烘托出济南的冬天响亮、温情的特点。这是曲折行文的一种写作方法, 也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热爱、赞美之情。又如在教《三颗枸杞豆》时, 在学生基本理解全文内容后, 即可问:三叔在临死时, 送给“我”三颗红色的枸杞豆, “我”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教师就可以从这一问题出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三颗枸杞豆的深层含意, 从而深化对文章主题的领会。

3. 利用矛盾, 激发疑问。

对立的事物都是互相排斥的, 人们碰到这种情况时, 容易引起思考, 学习也是如此。教师在提问式教学中可以抓住课文本身的矛盾, 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矛盾, 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如魏巍《我的老师》一文中, 写蔡老师从来不打骂我们, 为什么又写仅仅有一次, 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 又打了呢?这种写法使人感到真实可爱, 富于情趣。学生弄懂了这两个句子, 就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 设疑引导, 调节气氛。

老师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虽想尽办法但课堂气氛就是活跃不起来。这就需要调节一下气氛, 自己的体会是设置疑问, 激发学生的好奇之心。古人云:“学源于思, 思源于疑”, 因此在上课时应该注意课堂提问的技巧, 做到设疑启思,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释疑解惑,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设置疑问也是一个难题, 问题难了学生答不出来, 让他们没自信, 简单了又没兴趣答。因此设置的疑问首先应该新颖, 先讲究发问的方式, 改变提问的角度, 使问题提得巧, 发人深思, 讲求新意, 从而调动学生自立学习的积极性。其次, 要注意设置问题的难易程度。问题要有侧重性, 要针对课文的重点难点, 围绕一个中心, 按知识的逻辑联系, 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 提出一连串紧密相关的问题并使问题环环相扣, 让学生在老师问题的引导下逐步将疑惑解开。设疑引导, 使悬念成为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 成为调节课堂气氛的催化剂, 最终实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 第2篇

课堂提问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式,是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的桥梁。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语文教师,十分注重课堂提问技巧。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高中语文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提问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间的提问,能加强互动性,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同时教育专家与学者指出:“语文教学并非是教师教会学生多少知识,而是学生学习时是否主动、积极思考,是否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且提问时是否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散发性思维,是否能掌握基础知识。”因此,语文教师要采用多样性的课堂提问方式,掌握课堂提问技巧,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有效学习与掌握知识。

一、抓住学生兴趣点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寻找学生的兴趣点所在,并充分抓住学生心理特点,依据教材提纲开展恰当的、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在进行课堂提问前,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生动、有趣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力,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如在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时,教师设置问题为:“本文只是一篇普通的说明文,但为什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教师应先要求学生通读全文,并进行分组讨论,小组交流后,推举小组代表进行发言,教师将学生们零散的答案进行归纳总结,同学生们共同交流看法,逐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进而得出准确答案。如此富有趣味的问题,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强化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实现高效性教学。

二、抓住学生好奇心

优秀教师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好奇心,并抓住学生好奇心,加以引导。结合多年实践教学经验,课堂提问中,学生因好奇所提出的问题,再被教师认可后,会主动、积极地开展实验与探索。因此课堂教学提问时,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好奇心,加大课堂悬念教学比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与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1]。例如对《六月,我们看海去》的教学,这篇作品是潘洗尘的处女座,也是成名作,通过作品的学习能看到作者及那个时代青年人的内心世界。课堂教学前一些学生提问:《六月,我们看海去》中“六月”是季节吗?还是代表什么?学生们对题目中“六月”充满好奇心。所以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并加以引导,向学生讲解。“六月”,有的人把六月比作青春,把青春比作诗歌。本文作者到底是把“六月”比作青春,还是“六月”单纯的就是一个季节,让我们一起去阅读文章,去寻找答案。这样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创新能力得以充分展现。

三、教师应注重提问方式,讲究提问艺术性

教师应重视提问技巧,讲究提问的艺术性。课堂提问时要强调问题的高深度,结合学生学习能力,由浅入深,合理把握提问难易度,开拓学生视野的同时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在开展语文教学时,教师应设定多样化的提问方式,同时鼓励学生以不同的提问方式提出问题,促使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对问题加以分析探究,强化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所以教师应熟练掌握课堂提问技巧,以便于灵活提问,增进师生沟通、交流及互动,实现教学目标[2]。教师采用的课堂提问方法主要如下:①诱导提问。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遇到问题及时提问,使学生体会阅读的乐趣。②开放提问。此类提问方法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例如学生第一遍阅读《金岳霖先生》后,教师提问:金先生的有趣表现在哪些方面?学习课文结束后,教师提问学生:你认为有趣的人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是怎样看待金先生的有“趣”的?教??注重课堂提问的开放性、差异性,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高中语文课堂提问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特点与教材内容选择适宜的提问方法,并充分发挥提问作用,为学生提供开放性平台,让学生自由地提问,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四、尊重主体,强调差异化

课堂提问环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发挥自身引导作用,这样学生才会主动思考问题,积极发言,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最大限度发挥课堂提问作用,显著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课堂提问要以学生为核心,教师发挥指导与引领作用,这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3]。同时教师还要分析学生整体语文学习水平,兼顾每一位学生,以实现学生间公平、公正竞争,促进语文教学的总体推进。课堂提问时,教师要对精彩的答案向全体学生展示,发挥示范作用,以带动所有学生参与语文学习,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结语

素质教育倡导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而课堂提问教学法的灵活应用,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依照语文教学素材、学生学习能力等,构建多样化的课堂提问方法,提高课堂提问的艺术性,促进学生高效学习。

参考文献:

浅谈中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提问艺术 第3篇

一、教师应具备独立思考精神和教学自信心, 为巧妙提问提供先决条件

教师不仅是文化的传承者, 更应该是一个思考者, 应该有新锐的思想、独特的意识、高深的问题分析能力。教师要坚信自己是知识分子, 而非“知识贩子”。不可人云亦云, 只是泛泛地把教参上的知识贩卖给学生, 没有自己的个性思考。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教师的每节课都会影响学生的生命质量。”因此, 作为一名教师, 在上课之前, 必须潜心于文本, 深入思考, 与作者进行精神对话, 对自己要有自信, 而这种自信是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的。不要一味偏信教参, 应该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 为巧妙实施课堂提问提供坚实的知识储备和精神支持。

二、积极创设师生和睦融洽的课堂氛围, 为课堂提问顺利进行夯实基础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如果总是处于一种兴奋的、愉快的状态, 他的思维就会有超常的发挥, 他接受外界信号的速度就会非常快捷, 求知欲就会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千方百计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 需放下威严的、高高在上的架子, 和学生保持人格上、地位上的完全平等, 用爱心和尊重看待每位学生。唯有如此, 学生才能解除心里戒备, 愉快接纳教师授课。教师更要情绪饱满、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富有激情地进入课堂, 用自己的情绪、情感、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 学生的求知欲自然会非常强烈, 并愿意和教师形成良性互动, 为良好课堂氛围的形成创造优越的心理环境。

三、巧妙创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和谐情境, 保证学生融入文本

提问不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单向互动, 更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水乳交融的渗透过程。在缺乏互动的课堂上, 文本与学生之间有着莫大的距离, 好似隔着一堵厚墙, 更有甚者, 某些作品与学生的生活时代完全脱节, 更像隔着千山万水难以穿越。那么, 如何让学生快速进入文本, 与作者对话呢?教师可采用如下方法:

1.背景运用。可介绍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 作品诞生的前因后果, 补充作者生平事迹, 简介其重要思想等, 缩短现实与文本的差距, 将学生思绪带入作者的生活情境。如执教李清照《武陵春》时, 很多学生难以理解女词人的这种浓情悲苦, 更有甚者认为这是“无病呻吟”。这时, 教师可以把李清照的遭遇介绍给学生:作此词时, 作者避难浙江金华, 时年53岁, 处于国破家亡之中, 丈夫病故, 文物流失, 自己更是流离异乡, 无所依靠。目睹风卷残花, 词人想到了自己的命运, 于是凄苦之情由心而发。这样, 学生就能很准确地触摸到词人悲苦的内心。

2.音乐创设情境。选取和文中情感同类风格的音乐, 可以更快地深入学生的内心, 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如《心田上的百合花开》一文, 百合花经过自己的努力开出了第一朵花, 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此时, 播放轻音乐《眼泪》, 更能让学生体会到那种艰辛付出后的极大喜悦和满足, 对理解文章主旨有很大帮助。

3.讲小故事。这是抓住学生注意力、有效进入文本的快捷方式。

利用这些小窍门, 可使学生快速融入文本, 与作者、文本交流对话, 拓宽课堂提问的深度和广度。

四、注意提问的技巧和方法, 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

1.教师在提问之前要精心设计问题, 提问时要表达清楚、言简意赅、并且目的性强, 所提问题应能发人深省。

2.抓住时机发问。什么时候才是发问的最好时机呢?学生处在孔子所言“心求通而未得, 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时, 注意力高度集中, 思维异常活跃, 对教师的发问能入耳入心, 并积极思考, 此时发问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3.发问的语气、句式。少用理性的学术语言, 尽可能使用自然的、生活化的语句。少用冰冷的、命令似的疑问句, 尝试使用商讨式的句子, 如“你喜欢他的哪个地方?”“有没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谁还有不同的想法”等, 这样更容易得到答复。

4.巧妙待答。在课堂提问过程中, 教师应该有两个最重要的停顿时间, 即“第一等待时”与“第二等待时”。“第一等待时”是指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 要等待足够的时间, 不能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学生回答问题。“第二等待时”是指学生回答后, 教师也需等待足够的时间才能评价学生的答案或再提出另一个问题。实践证明, 等待3秒或更多, 教学效果会更好。在提问时, 教师切勿因为问题一时没有人回答就烦闷急躁, 不自觉地把这种情绪表露在脸上和肢体动作中, 这样会让学生有压迫感, 课堂气氛会更沉闷。给学生构建答案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的思考才会更全面、更深入。

5.注意聆听。营销学上有一条著名的定律:“25%的发问与谈话+75%的聆听=最有效的营销”。学习与营销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课堂上, 只有真诚地聆听, 并根据学生所答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智慧地发问, 才能实现师生水乳交融的互动。

6.及时评价。课堂上学生给出的答案我们一定要及时反馈、评价, 并且要加强正面强化, 一方面不能挫败学生答题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 要对正确和遗漏的地方予以表扬和补充, 使学生学到健全的思维模式, 思想更为严谨。

7.教会学生提出问题。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 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新课程同样强调要给学生留下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会学生“在无疑处发问”。

8.灵活使用提问的方法。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文本, 灵活使用各种提问方法。 (1) 激趣法。这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中最为活泼、最为现实的成分。如教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时, 我抓住 “九月二十五日” 这个细节, 故意卖了个关子:“九月二十五日对鲁迅来说是个什么日子?”很多同学知道这是鲁迅的生日。紧接着, 我又抛出一个问题:“鲁迅为什么在生日当天写这篇文章呢?”同学们的兴致更高了, 他们积极阅读课文、查阅资料, 经过讨论后得出了结论。这一问题的巧妙设计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了鲁迅的爱国之心。 (2) 发散法。这是一种将思维发散, 不拘泥于一个角度, 多侧面、多角度得出问题的方法。《谈读书》一文结束后, 我抛出一个问题:“关于读书, 学完本文之后, 你有什么新的认识和看法?”学生的答案丰富多彩, 有的涉及读书态度问题, 有的涉及读书内容问题, 有的涉及读书方法问题。因为有自己的思考, 答案来源于文本而又高于文本。 (3) 对比法。讲授温庭筠《望江南》和李清照《武陵春》时, 我提出一个问题:“两首词中都提到了‘梳洗’这一具体动作, 但两人的表现却不同, 你能说一下这反映出两人心中怎样的情感吗?”学生通过对比得知, 《望江南》那名女子内心还是有着无限希望的, 正是因为希望越大, 等“过尽千帆皆不是”后, 失望才越深。但《武陵春》中的李清照却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因为连梳妆打扮的心情都没有了, 更能突出其凄苦无依。通过巧妙对比, 学生更好地体会了作者的情感。 (4) 迁移法:教授《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小石潭记》之后, 我提出一个问题:“在生活中, 如果面对失意、挫折、打击, 你会怎样做?”这样的问题, 既能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又能指导实践, 一举两得。

中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 第4篇

在语文教学中,艺术的课堂往往以精彩的提问作为底子。有价值的提问能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艺术与否将制约着学生思维训练的发展。

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师的确是抓住“问题”不放。课堂上总是问题满天飞,整个课堂都在老师的所设“问题”的控制之中。在这样的教师眼里有这样的一种意识:教学的任务就是一个个问题,学生答完了老师的“问题”,老师也就完成了本堂课的教学任务;对于学生而言,答完了老师的问题,也就完成了本堂课的学习任务。长此以往,老师变成提问的机器,学生也就变成木头式的“答题器”。这种有形无实、无艺术地提问让语文课堂失去了“语文味”,也让学生丧失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这与新课程改革格格不入的。

不懂提问的艺术的教师往往有以下的做法:

1、问题简单化。从教学实践来看,是我们教师害怕课堂“寂寞”,片面追求课堂的“热闹”的产物,殊不知在此简单的“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问题的牵引下,我们的学生思维受到禁固,能力得不到发展。长此以往,就会抹杀了学生在学习语文中鲜活的个体感受,更谈不上对语言文字的品味与享受了。

2、问题空泛化、难度大。这样的提问常常让学生摸不着头脑,不知如何下手,从而不知所措、一筹莫展。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黄果树瀑布》的第一课时,刚读完一遍课文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写的是什么?”、“写作特色是什么?”,对学生只能启而不发,因为他们对课文内容还没有感性的全面的认识,怎么会回答上呢?

3、问题形式化。教学提问只是为自己所谓的“教学任务”而特意设计的一个环节,所以有些教师发问后,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这样只会压抑学生的思维训练。

4、问题陈式化。就是每一堂课所提的问题都是雷同。如有的教师在新的课文开篇教学时,总爱这样来问自己学生:“对这一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习生字词时,总爱这样来训练学生:“你能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字词来说一句话吗?”这些提问在第一次时,对学生来说是新鲜的,有吸引力的,但时间一长,学生对问题就失去了兴趣,达不到训练的效果。

5、对象单一化。就是在提问中把问题总是交给某几个学生来回答,尤其是公开课,其现象就更为突出。目的是追求自己的课堂教学流畅性。结果忽略差生,挫伤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以上种种提问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它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了。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

一、点睛式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的兴趣的,很大程度上是靠教师调动起来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提问时注重艺术。因此,教者应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悬念”,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探究欲望”。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天游峰扫路人》一课时,我一上来就让学生带着这样的一个问题来读课文:你觉得天游峰扫路人是一个普通的老人吗?如果你认为是一个普通的老人,你的理由是什么?如果你认为他不是一个普通的老人,你的理由又是什么?到时候我们进行辩论一下,看谁能说服谁?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辩论中理解了天游峰扫路老人普通是外表和生活上的普通,天游峰扫路老人不普通是他精神追求一不普通。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对于人来说是多么重要。

二、牵引式

课堂的提问启发性不强,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渐入佳境式提问,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如我在教学冰心的文章《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时我是这样来设计问题的,我首先问:“你们已经读了这篇文章,那你告诉我,冰心奶奶爱不爱孩子?”学生答得非常响亮:“爱!”那在她的眼里,儿童像什么呢?“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道:”像春天“,我问:”是孩子的那些特点让冰心奶奶有这样的比喻的呢,你能找出来读一读吗?“如果教者仅到此步,那问题提得不够深入,当然也就不够艺术。我紧接问:”在冰心奶奶的眼里,孩子除了像春天以外还像什么呢?你再用心去读课文,用心去发现,相信你们能找到。“学生在这一个问题的牵引下,探究心理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很快学生就有了发现,有了收获。有的说像天使、有的说像太阳,有的说像海棠花……、我趋热打铁地问学生”冰心奶奶为什么要这样来比喻呢,那你还能像冰心奶奶一样也来说一个吗?“学生在我用几个问题所创设的情境中,深刻体会到冰心奶奶对孩子的爱,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自读自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情感表现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这样的课堂教学起伏有度,因而充满艺术性。

三、螺旋式

我们说一节好的语文课,仅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在实际教学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我在上《半截蜡烛》一文时,采用曲径通幽式提问进行教学。教者先提出问题:”你看过有关二战时期的影片吗?“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然后再问:如果让你来演德国鬼子、伯诺德夫人一家,你能演得像吗?”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能!”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要想演好?那我们先要做好那些工作。学生都说:“要抓住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及展开合理的想象。”最后,教者就顺势利导,让学生熟读课文,认真揣摩课文中人物的一举一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下了被调动起来。学生就成了学习的主人。和老师一起交流、一同研究、一同策划。这种螺旋式提问,自然而然地让教学变成一种艺术。

中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 第5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课堂提问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10011

语文课堂通常被认为是最有意思的课堂,语文课堂提问,历来被称为一门艺术。因为它不像数理化那样,需要一些概念的理解和很多的习题演算。语文课堂就是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来鉴赏某些文学作品,来谈谈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大家聊一聊,说一说。所以,想象中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很唯美的,很活跃的。事实并非如此,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依旧不够有生气,随处可见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唾沫飞溅,可是举手回答的人寥寥无几,这个在高年级段表现得尤为明显,高年级的课堂常常是教师的设问:即自问自答,很少有学生主动回答问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课堂成了教师的独角戏。为什么会这样?我作了一番调查,究其原因是教师在提问时没有讲求提问的艺术。教师课堂提问的方法很重要,课堂上教师提问方法正确得当,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达到启发式教学的目的,对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那么语文课堂上该怎样为师生对话搭建一架梯子,打破这种沉闷的课堂模式呢?我总结了以下几个心得体会:

一 、提问要为学生创设体验的情境,形成共鸣

在特定的语文文本中,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它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将心比心,形成共鸣,从而更好更全面地来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

在教学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时候,我最先问的是辛弃疾在此词中表现的是怎样的感情?几乎没有学生举手回答,于是我点了几个学生来回答,他们的答案大多数都是辛弃疾很爱国想建功立业等之类的感情,对于辛弃疾的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感情没有理会。于是我紧接着又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辛弃疾,你很热爱打篮球,并且你也觉得自己可以在本次的班级与班级的小组赛中肯定会表现出色,所以你很想参加。可是因为你的某次无意之举得罪了体育委员,于是他就不让你参加,你会有怎么样的想法想倾诉给我们听?”问题一出,因为是自己喜爱的话题,学生便来了兴趣,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大家瞬间就知道这是很郁闷的一种感情,为何郁闷?因为自己喜爱的事业却没机会去实现梦想,因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这些答案就顺理成章地出来了。这一次的课堂实践证明,由情境带来的提问会促使学生迫不及待地回答老师的提问,能够使学生充分挖掘文本中蕴含的深层思想感情。再比如我在教学《斑羚飞渡》时,讲完了第一对斑羚飞渡的场景后,我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人类自身有这样催人泪下的感情吗?”有学生讲到了韩红的歌曲《天亮了》所歌唱的伟大父母之爱,在生死一瞬间,父母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孩子。也有学生讲到了某个父母割肝救子的故事,让孩子重获生命。这种体验式的问题让学生拥有的是与文本充分对话的空间,在这样的空间中,学生走进斑羚的心,感受到动物身上所折射出来的感人的人性光芒,对照人类,反思自我,从而构建起来的是崭新的理解与感受。学生学习的目的不再是单纯的为了掌握知识,而是在知识环境中寻求人的本来价值。我想这样在老师提问的带领下思考的语文课堂才是内在与知识融为一体的课堂。

二 、提问后要有启发思维的再提问,活跃思维

有许多教师认为语文课最主要就是知识点的灌输,一堂课下来,只是纯粹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知识要点的讲解,问题刚刚提出没几秒,就示意学生回答,事实上至少三分之二的人可能连问题都没听仔细,你说你怎么让人回答问题,更别奢望有人会举手与大家一起来探讨他对文本的理解了。也有教师说了,我问了问题,哪怕再给学生十分钟时间思考,也还是没人举手回答的。我觉得这就是问题关键所在了,作为教师,面对学生遇到问题回答不出来的时候,有针对性地再次发问是十分必要的。这里说的再次提问,绝不是简单的将问题重复。而是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教师要适时地有针对性地再次启发式地提问,帮助学生完善思维的过程,为回答作准备。

例如,教学《曹刿论战》一文,这篇课文提到了乡人和曹刿的对话。我就问学生:“文中乡人的问话起什么作用?”因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透彻,这么一个问题的回答大多数都是泛泛而谈,并没有涉及到关键。这时候我针对学生的学习程度再次发问:“要理解这句话出现的作用是什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这句话从课文中抽出,体会文章意思有没有区别。”于是学生比较有这句话和没这句话的文章的最大区别在于,有了这句话,读者便可以清楚地知道“曹刿请见”的原因,他是为国才去的。另外还可以再启发提问,对待国难的态度,乡人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曹刿是忧国忧民积极参与,从这一比较中学生可以很清楚地明白我最初提问的答案了,原来乡人是起了一个衬托曹刿形象的作用。

再如,今年我刚接手新的班级,在教学初期,因为对学生的程度不太了解,在教学《苏州园林》的时候,我问,这篇课文用到了哪些表达方式?因为学生对于“表达方式”这一概念认知不清楚,问题抛下去,竟然没人理我,终于有一个学生举手,回答的也是比喻拟人等文中用到的修辞手法,所以我给学生解释了什么叫做表达方式,它与修辞手法的区别,这时候学生对表达方式有了一种认知,再次阅读课文进行思维,寻找回答我提的问题的答案,有的找到了描写,有的找到了议论,之后的课堂回答气氛较之前好多了。

三、提问要注意拓展延伸课堂,设置悬念

课堂应该是学生思维延伸、师生思维碰撞的场所,如果教师用一种整齐划一的教学设计、整齐划一的思维方式去规范学生的头脑,那么久而久之,学生所拥有的不再是自己的思想,这岂不可悲?更何况我们教师面对的是一群生龙活虎的有个性的青春少年,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的提问还要注意拓展延伸。课时有尽而课堂无穷,提问有穷而思考无限。拓展提问是好的课堂提问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它可以就教材的内容、主题、结构或写法进行拓展提问,也可以就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体会进行延伸提问,目的是达到拓展语文课堂的时空,并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在课文中经常能见到这样一类文章:作者写作时为了行文简洁,或是表达需要经常将文章的某一处写得比较简洁,甚至进行省略,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教师应适时抓住这些“留白”的地方进行拓展训练,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型思维能力;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我们如果合理利用这些有利空间,组织学生对其进行扩充和延伸想象,长期训练下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将会有长足的进步。

以《范进中举》一文的课堂提问为例,在对文章主题分析时,大多数的老师可能会以范进中举为分水岭,以他前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周围人员对他态度的改变来概括主题,比如胡屠户张乡绅的前倨后恭,通过周围人态度的改变来体现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我在备课的时候通过仔细阅读,发现文章中还是有留白之处的,我注意到了文章中范进的一些亲人都有出场,有范进的老丈人老母亲妻子,唯独没有提到范进有无子嗣。要知道这是在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最讲究的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况且据文中描述范进已经不再年轻了,至少是四十岁以上了,可是这样的年纪为啥没有一男半女呢?这是为什么呢?是作者的疏忽吗?我在上这篇课文的时候把在研读课文时发现的这个问题提了出来,马上就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他们很想知道这其中的究竟。也很想来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异常活跃。通过讨论大致统一得出这样的结论:范进正是一门心思地想通过科举考试这条路来实现荣宗耀祖的梦想,甚至连最最重要的生孩子这件事都没空去做,蹉跎了岁月,足以见得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有多深。这样非拓展延伸的提问,对主题的探讨又深入了一步。所以一旦高中,喜极而疯也是常理之中了。我想通过这样对文章中留白之处的研读提问,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肯定能起到很好的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

再比如上《出师表》一文的时候,我给学生设置了一个这样的问题:“诸葛亮这么忠心耿耿、情真意切地写完《出师表》后,带部队北伐去了,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他成功了没有吧,那到底结果如何呢?今天老师就用一首诗歌来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我出示了杜甫的诗歌《蜀相》,让学生从中寻找答案。学生要得出诸葛亮北伐是否成功的答案,必须得先读懂这首诗歌才行。这样的问题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增长了课外古诗的积累,当学生们读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一句时,相信对诸葛亮这种英雄情怀又有了更深一层的感悟和理解了吧。

四、提问需要有梯度地螺旋上升,先易后难

在课堂提问中,我们还要注意从学生、教材的实际情况出发,使问题的提出难易适中,深文浅问,浅问深究,直事曲问,使学生有思考的余地。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要让学生跳一跳把苹果摘下来,如果问题太简单,不能引起学生思考,那就等于白说,如果问的问题太难,超过学生的认知水平又很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提问过程中,我们要像《学记》中所说的那样“善问者如伐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处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这就是说,我们教师在提问题时,就像砍伐坚硬的木材一样,先从易砍的地方砍起,随后再砍木材的关节。

还是以《范进中举》一文的课堂提问为例。这一课在讨论文章主题和人物形象的时候,我就从范进中举后发疯这一相对好理解的高潮阶段讲起,先问了这几个大众化的问题:“范进中举后为什么会发疯?当时他重复说了哪些话?(好了!)”顺着学生的回答,再问稍微绕点弯的一个问题:“范进中举后是什么‘好了?‘好在哪里?中举前又‘坏 在哪?”这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进行阅读思考,很快就得出:中举后的范进一切都好了。有银子、有房子、有米、有鸡,有酒喝,还有权势。中举前生活一贫如洗,穷困潦倒,整日饥肠辘辘,邻居不理睬,岳父任意辱骂。此后再进一 步引导深挖:“造成范进中举前后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悬殊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学生异口同声说:封建科举制度。爬上去的就有钱有势,爬不上去的就潦倒一生。如此巨变,难怪他会乐极生悲,癫狂发疯,可见这是一个吃人的社会制度的产物。文章

讨论到此,通过三个步骤提问来使学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牢固掌握夸张、对比、讽刺等艺术手法,这些问题学生都理解到位了,课也就可以结束了。

提问,是教学语言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方式。我国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启发式提问教学。陶行知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知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知,只在每事问。”叶圣陶先生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如何诱导?他认为就是教师要会提问。而好的有艺术的提问,“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形,纯熟之功弥深。”好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启发学生领会教学内容,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明确了提问的作用、技巧和应注意的问题,课堂模式才会避免“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师才会把学生放到主体位置 ,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这样,“教”与“学”、“师”与“生”的积极性都发挥起来,“教材” 与“教法”的潜在魅力被挖掘出来,和谐统一,教学结构也就得到了优化。

[参考文献]

[1]刘显国.课堂提问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2014.

[2]王世群.中学语文教学艺术研究与实践》.重庆:重庆出版社出版,2006.

[3]王世堪.中学语文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2.

[4](美)丹东尼奥(Dantonio,M.)等著,宋玲译.课堂提问的艺术:发展教师的有效提问技能[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2006.

[5]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新编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

[6]曾令格.中学语文教学活动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探究 第6篇

1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艺术的重要性

中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 提问在上课时间上占有着很大的比重, 充分利用好提问这一方式, 通过充满睿智、生动有趣的提问, 在教学中与学生有效互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 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 听一门自己感兴趣的课, 其质量和效果是被动听课所不能比拟的。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环节要完成的主要任务。课堂上的一些睿智、生动的问题, 会吸引着学生不由自主地跟随老师的步伐来完成这门课程的教学。

1.2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有艺术的提问, 会消除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排斥心理, 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断的进行思考, 积极主动地跟随老师的步伐, 强烈希望回答老师的问题。而适时的提问更能够帮助学生因为好动、思维活跃而产生的不认真听讲、上课走神等问题, 防止学生因为跟不上课程而丧失学习信心。

1.3 增强教学的互动性

问题和回答构成了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环节, 通过这一环节, 学生对于老师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而老师也通过学生的回答, 了解到学生对于这一问题的掌握能力, 从而调整教学的侧重点, 以保证学生对于课程的全面掌握。并且, 有艺术的提问更能让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大有裨益。

2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环节存在的问题

提问的教学方式非常普遍, 但取得的效果却参差不齐, 究其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问题简易程度不合理

在教学过程中, 提问的问题质量决定了提问环节取得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 许多老师同样提问, 但提问的问题往往过于简单或过于困难, 简单的让学生不需要思考就能回答, 困难的让学生想破脑袋也搞不清楚, 这种情况的出现便背离了提问的出发点, 同时, 让学生在这种“无聊”问题的“摧残”下, 失去原有的学习兴趣。

2.2 问题的形式缺乏新意

问题的形式也影响者提问的效果。许多教师在提问时通常采用的句式便是“这样是不是”或者“那样对不对”, 给学生留有的思考空间就很小了, 学生只能做一个判断题, 而不是简答题。另外, 划分段落、总结段意、归纳中心思想等许多传统问题形式的遗留, 也是造成提问质量下降的原因。

2.3 提问的学生主体分布不均

由于对学生回答质量的满意程度以及个人的提问习惯, 教师往往会对优等生格外的青睐, 甚至提问时按照上次考试的成绩排名顺序提问, 这就导致了成绩稍差的学生产生“提问不到我”的印象, 从而不再思考问题甚至放弃听课。这是作为课堂教学中最不愿看到的, 也是教师应该尽量避免的。

3 提升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艺术的一些建议

3.1 提高问题的质量和水平

教师在课前准备的过程中, 除了要注重全面覆盖课程知识点, 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接受能力, 保证同学们对问题想回答、能回答。要找到课文中的矛盾重点, 例如:在《皇帝的新装》一文的教学中, 倘若直接提问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那么同学们可能会只局限在故事的情节中考虑, 皇帝的愚昧无知以及裁缝的欺骗。但是, 如果教师再加上“结合社会中存在的类似问题思考本文给你的启示”, 那么学生会受到启发, 联想到社会中有许多像皇帝和大臣这种言不由衷的人, 缺少像小姑娘这种敢于讲实话的人, 这就让学生打开了思路, 而不仅仅局限于课文。

3.2 丰富问题形式, 带动学生的学习和思考积极性

生动形象的提问形式, 可以带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兴趣, 这无疑是提高提问水平的又一因素。例如:在《两小儿辩日》一文中, 教师可以在学生理解课文大意的前提下, 询问同学们对两小儿观点的看法, 并据此将学生进行分组, 对自己代表的“小儿”观点进行证明, 并对对方说法进行辩驳。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代表其中一方进行发问, 让同学们参与到讨论中来, 最后根据当前的科学理论对两者的观点进行评论, 得出结论。这个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发问的环节中来, 不仅能够体会“理不辨不明”的道理, 而且让同学们明白不能过分的依赖权威, 而要有自己的思考。

另外, 在课堂教学中, 要实现“老师提问学生回答”与“学生提问老师回答”相结合, 双向互动, 在弄清问题的同时, 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活跃了课堂气氛。

3.3 在课堂提问中统筹兼顾, 照顾到全体同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要本着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的原则, 不可有所倾斜。在提问时, 不仅要考虑到每个问题对于同学们的难度系数, 而且要尽量做到覆盖整个班级, 让所有同学都能感受到自己是课堂学习中的一员, 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参与到讨论回答中去, 实现全体同学的共同进步。另外, 还应注意在提问过程中减少对答案的标准化和模式化的预期, 注意对不同意见的理解与保留, 防止对学生思维的束缚, 经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与讨论, 实现对问题的全面理解, 提高学生对于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问题最后答案的全面性。

4 结语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艺术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迅速的改变教师的讲课风格或者短时间内让学生适应新颖的课堂提问形式都不现实。我们只有在循序渐进中心存改革意愿, 在实际教学中注意方式转变, 将工作做到前面, 把功夫下在平时, 不断提升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只有这样, 才能打造一个全新的课程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早日成才。

参考文献

[1]王成娟.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艺术[D].苏州大学, 2008.

[2]汪新华.关于优化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8.

[3]梁丽.走向学生提问的课堂:意义与路径[J].魅力中国, 2010 (14) .

[4]彭民杰.论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6) .

中学数学课堂提问的艺术 第7篇

我认为组织教学能力的关键是“问题”二字。教师在课前应当充分预设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引领性问题,并根据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成的新问题,调整、重组、灵活机动的组织教学。其中教师的课堂提问尤显重要,它能打开学生求知的天窗,也能使它过早地关闭。现在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数学课堂提问的艺术。

一、创设情景

创设情景的问是要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整堂课的眼睛。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悬念法就是用疑团、困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式。选用悬念式提问创设问题情境,容易捕捉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急于求知的心理,为整堂课的主动学习埋下伏笔。

例如,在讲授有理数的乘方前,我把厚度为0.01毫米的薄纸演示对折,然后问:“请同学们估计,若对折32次后,将有多厚?”学生有的说:“电线杆那么高。”“五层楼那么高。”……最后我指出:“比世界最高峰———珠穆郎玛峰还高得多!”学生不信。我及时提出:“如果利用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有理数的乘方,你会很快算出结果的。”这样使学生流露所出迫切的求知欲望,使问题产生了一种余味无穷的吸引,使学生愿学,自然地引入本堂课的学习。

二、具有思考性,启发性

经常在课堂上听到:“对不对?”“是不是?”等过于简单的问题。不该设问处却设了问,且提问又不具有思考性、启发性,学生无须思考,也无法思考,只能机械地作出应答。那么怎样讲求提问的艺术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呢?大致有以下三点内容。

1. 问什么。

大致有四问四忌:(1)问有关知识,忌离题太远。(2)关键处发问点拨,忌不痛不痒。(3)难点处反复设疑,深入浅出,忌避重就轻。(4)巩固性提出问,归类记忆,忌肤浅零杂。

2. 问谁。

也有四问四忌:(1)高深或灵活性大的问题问优生,其他人复述,各有所得,忌“枪枪卡壳”。(2)基础题,综合题,最好依次问,忌“留死角”。(3)少数人举手时,提问要选择代表多数人水平的学生,忌“以情绪定人”。

3. 问法。

(1)提出问题,要给学生留一定的思考时间。(2)问题的提出要简明、准确、循序渐进。(3)问题要有启发性。(4)要善于引导,鼓励学生思考。(5)提问要因课堂内容而异,灵活运用。

在把握了问什么、问谁、问法三者的基本要求之后,教师要注意结合所教学科和学生进行具体实践,使教师的“问”有助于学生的“学”,真正达到“教学相长”。

三、要适时而问

有时候在课堂上,由于水平有限,不由自主出现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如此一来,随时对学生提问,便是我们最好的选择。比如我们有时就问:“这道题是不是一次函数题呀?”“这样做对不对呀?”“这个混合算式该不该先算括号里的呀?”……过后想想,这些问题实在没有提问的必要。课堂中的热闹、动态都是表面的,学生没有深层次的思考。我也经常反思:这种问题有价值吗?这种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斗志”吗?学生获取知识还需要“努力”吗?学生的思维能得到锻炼吗?这种泛滥的问题,对学生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会让学生养成被动、懒惰、依赖等不良学习习惯。这种把知识嚼烂了再喂给学生的所谓“问题”,是有违课程改革理念的,对发展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利的。

四、问题要有创造性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提的问题,应具备创造性,无论是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方面,还是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方面。前者自不用说,后者可谓更难。要提创造性的问题,本身就意味着对教师自身素质的挑战。教师在自身的素质修养中,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提醒自己,寻找问题中的创新点,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五、问题要有激发性

孔子语:“疑虑,思之始,学之始。”有疑虑才能产生认识需要和认知冲突。通过数学课堂教学的设问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习新知的兴趣,以教师的“问”激出学生的“问”,在“问”中学,在学中“问”,由“问”引发出的一种内在的、持久的、强大的教学吸引力,不正是教师教学的魅力所在?追求设问的艺术,深化课堂教学的育人功效,使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应是每一个教师的理想的追求。

教无定法,但要有法,同样,“问”无定法,但要有法,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设问,成功的设问可以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影响着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把握数学课堂设问的艺术,是教师展现课堂教学艺术的画龙点睛之笔。数学课堂的设问要和课堂具体环节的目的、时机、作用相结合,讲究设问的方式的科学性。

总之,课堂提问的方式、方法很多,有待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探讨、运用,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数学王国里遨游;好的提问,需要教师做有心人,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就能极大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只有教师讲究课堂提问的艺术,学生才会有“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参考文献

[1]湛蓊才.课堂教学艺术.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学生物课堂如何提高提问的艺术 第8篇

一、创设情境, 激发动机

根据初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 学生只要感到好玩、有趣就可以唤醒他们的参与意识。生物课堂中的许多内容, 比如花开放受什么的影响、为什么近亲容易得遗传病、克隆羊的故事等, 加上多彩的挂图和形象的教具, 教师适当的创设情境, 学生的求知欲无形中已被点燃。这时教师应使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引导, 如:“谁愿意提个问题考考大家?”、“这个问题难道只有一种答案吗”。让学生围绕课题展开思考, 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然后进行归纳总结, 使学生提问的水平逐渐提高, 从而调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设置问题情景时应注意:

(一) 必须遵循简洁、清晰、明了的原则。

我们必须时刻认识到问题情景的设置其最终之目的乃是为教学内容进行服务的。不可使问题情景设置之内容过于繁琐和模糊, 甚至可能出现冲击教学内容的中心地位的状况。

(二) 有严密的逻辑性。

问题情景的设置与相应教学内容必须具有内在的逻辑性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设置时精心设计、反复推敲, 在深刻理解教学内容本质的基础上去进行问题情景的设置。

(三) 注意与生活实际的贴近。

这样的设置对于激发学习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主动性是有极大作用的。

(四) 注意提出的问题应符合学生的心理发育层次。

这需要我们经常进行换位思考, 多了解学生的发展动态。许多教师都感言:不懂现在的学生到底在想什么。的确, 现在的学生和我们当学生的时候太不一样了。要学会俯下身体与学生交谈, 和学生交朋友吧!他们会告诉你很多小密密的。

二、让学生敢于提问

学生之所以不提问, 主要还是心理方面的原因, 所以教师因找到问题的关键, 再针对性的入手。我认为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是最为常见的:

(一) 与师关系陌生, 重优偏差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平时多与学生交谈, 减少学生对学习的恐惧感、对教师的恐惧感, 才能使学生敢于思考、并提出自己不明白或者不理解的问题。对回答错误误的学生, 可以给一个微笑;充满智慧的回答, 则不吝啬自己赞美。对待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平等, 说是容易但是做起来难。每一次提问我们都不自觉得把目光朝向一些品行兼优的学生, 其实学生的观察能力特别强, 他们会在心底打着小算盘:反正也不叫我, 考虑也没用。久而久之, 提问的时候就只有个别学生与教师唱对台以戏了。只有耐心倾听每位学生的发言, 表扬他们的点滴进步。这样, 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敢于发言。

(二) 畏惧、自卑心理

首先引导学生形成这样的认识:世界上没有愚蠢的问题, 世界上没有愚蠢的提问者。对于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学生让他们先把问题用笔写下来, 再提问;对于没有勇气课堂提问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在课后提问。在形式上可采用先同桌相互提问, 再小组间交流, 最后在全班范围内进行汇总的方式。大部分学生有自卑心理, 我根据“量力而行原则”, 让这些自卑心理的学生多回答或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 当他们有所表现, 马上给他们适当的肯定和表扬、鼓励, 使他们取得很多次成功体验。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 由于他们在学习上经历了较多的曲折, 使他们“自我怀疑”, 以至“自我否定”, 但是这些学生的课外知识倒是很丰富的, 所以常常嘲笑一些同学是书呆子。我因势利导, 平时了解他们课外时间所玩所想, 上课时有机会就提问一些他们的“专业”知识。对自己的专业, 他们一直找不到向人展示的机会, 当然会积极的配合我。经过几次配合, 这些对上课无精打采的学生也加入了我的提问队伍。课堂因为他们的参与更加完整了, 许多问题都可以在课堂上解决, 课外作业也可以相对的减少, 也算是帮学生减负了。

三、积极引导, 提供思路

提问有“好问”和“善问”之分, 善问是我们最想看到的, 好问只是过渡, 善问才是目的。在此基础上, 教师因势利导, 为学生提供思路, 抓住提问的切入点以达到“善问”。如:对课题的提问———见到课题后, 有什么问题?对教材的提问———教材上的例子年代较老, 能不能更新一下呢?对概念的提问———两栖动物为什么叫两栖呢?其次, 教师还可以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 在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处, 在知识易混处提问。第三, 教给学生提问的方式。如:直接提问、比较提问、分析式提问, 学生了解了这些方法, 会更加善于提问。

四、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

在课堂上, 当学生解答一个问题后, 对提问过程来说并未结束, 剩余的一步, 就是对回答作出评价。

评价是学生的心理需要, 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集体主义感等。评价不仅要对学生答案的正确与否给予肯定或否定, 而且要对学生思考答案的过程给以肯定或否。评价时, 以教师为主, 但不能忽略学生。要让学生参与评价, 提高认识能力。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提问艺术 第9篇

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重要形式。教师的“问”与学生的“答”, 一来一回之间便促成了教学知识的传达与反馈。然而, 提问又不仅仅是“一问一答”那么简单, 其中也包含着艺术性。中学语文教学应充分重视提问的艺术, 积极探讨提问的方式。在此, 本文尝试着总结出几点中学语文教学提问策略, 具体表述为以下几点:

一、难度递增, 兼顾全体

在中学语文课程开始之前, 教师应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 并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 设计出难度递增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应以教学内容为“圆心”, 从书本上可以直接查询到的知识点过渡到开放性的问题, 由浅入深、由简入繁。

难度不等的提问兼顾了学生的整体需要, 使学习能力层次不一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师生对话的环节中来。同时, 从简到难的提问模式也适应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方向, 使他们能够在教师的诱导下, 一步步地挖掘思考的广度和深度, 获得对语文知识更本质的体验与感知。

二、启发心智, 引领思维

实践证明, 启发性的提问将极大地帮助学生开发心智、开拓思维。在中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 教师应将提问上升为“点拨”, 用“启而不发”的方式带动学生的思考方位。学生的思考方向对了, 教师要继续启发, 直到最终达到问题的实质;学生思考的方向错了, 教师不要马上指出错误, 而要用疑问的口气提出这种思考结果所带来的悖论, 让学生自身认识到错误, 继而转向正确的思考方向。

三、善于类比, 举一反三

中学语文教学的提问应善于类比, 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异同, 并培养出举一反三的能力。中学语文要求学生建立起一定的语感意识, 类比正是找到语感的一种渠道。例如, 在讲解“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诗词时, 让学生感受“绿”一字的妙用, 并体验这个字所带来的意境。尔后, 当学习其他诗句时, 学生也能自然而然地斟酌起某一句话、某一个字, 然后细细体味诗人的用意。

中学语文中含有一些理论知识, 较难被学生理解。这时, 类比性质的提问就能发挥“一技之长”了。比如说, 教师可以将理论知识与生活情景相联系。在丰富的生活化感性认识环境中, 学生便能很快地内化并升华理论知识。

四、倡导创新, 鼓励为主

中学语文的教学模式中应倡导创新意识,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才能。中学语文的提问环节要融入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 让学生摆脱传统思维的桎梏。提问中若能饱含创新意识, 也就能显示出其艺术性的一面。

语文不同于数学, 往往没有标准化的答案。语文考验的是学生的感知能力、表达能力、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因此, 中学语文的课堂提问也不能设置出标准答案来限制学生的思维, 而应多添入一些开放性、联想性的问题, 目的是让学生能挣脱束缚、畅所欲言。当然, 中学生的创新性答案中可能存在不成熟、不科学的地方, 教师首先要予以鼓励, 然后再指出回答中的问题。如此一来, 学生便能树立起学习中学语文的自信心, 从而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佘映潮.论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J].语文教学通讯, 2003 (14) .

[2]周美志.略论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J].考试周刊, 2009 (35) .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管窥 第10篇

笔者认为,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抓住细节恰当提问, 把握难易顺势而问, 巧妙迂回委婉而问, 让有效提问真正发挥实际效用, 提高课堂效率。

一、抓住细节, 整体入手

在教学中, 教师都很注重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对于课堂提问, 教师也应该从大处着眼, 从细节着手, 尽量围绕文本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 进而让学生进行有目的性的探讨。如教师可以从题目入手提问, 也可以从课文中的人物、插图、关键语句, 甚至从课后习题入手进行课堂提问。在具体提问过程中, 教师需要着眼细节, 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 多提一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从而为学生逐步领悟“篇”这个整体夯实基础。

比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一课, 教师不仅要与作者对话, 更需要与编者对话, 理解编者的意图。很明显, 编者在这一单元的编排上, 都是以人物故事为主线的。因而, 教师需要正确把握编者意图, 了解单元教学目标, 而这一课的单元教学目标就是体味人物的精神内涵。这是重点, 更是难点, 教师需要深刻领会, 所提问题也应该以此为重点, 以此为中心, 通俗地说, 也就是从大处着眼, 从细节着手。还是以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一课为例, 教师所提问题就应该从题目入手, 围绕“发愤”一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谁发愤?为什么要发愤?怎样发愤?发愤结果怎样?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分析, 对相关内容就理解了, 吃透了。在这一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再引导学生品析两个“一定要”的含义, 体会“尽力克制“”重又摊开”等词语的含义, 同时整体感悟“人总是要死的, 有的重于泰山, 有的轻于鸿毛”这句千古名言的意义, 学生就会对司马迁的品质特征以及 《史记》的写作背景有深刻的认识与体会。

着眼细节提问, 还须做到善问, 就是说提问要区别对象, 根据不同的学情, 采取不同的提问方法和提问角度。《学记》曰:“善问者如撞钟, 叩之以小者则小鸣, 叩之以大者则大鸣, 待其从容, 然后尽其声。”这就是说, 提问也要善问, 对接受能力强的学生, 提问的内容就要偏难一些, 让学生经过仔细推敲、揣摩才能得出答案;而对接受能力一般的学生, 提问的内容则应该容易一些、具体一些, 让学生不至于产生排斥、抵触情绪。

二、把握难易, 顺势而问

学生的个性差异,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提问要从学生出发, 因势而问, 顺势而问。如果问题太难, 学生就会感到困难, 感到深奥, 有可能导致课堂冷场, 从而让课堂实效打折扣;如果问题太简单, 从表面上看课堂是很热闹, 但是学生却仍停留在浅层次的思考中, 对课文缺少更深一步的理解。因此, 从这一点出发, 教者就应该针对课堂实际,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发问。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提高课堂实效。

比如教学《清平乐村居》这一课, 笔者没有从作者生平出发, 而是让学生先看图, 然后思考:图上有什么?图中有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对于这些问题, 学生很容易回答, 但是提问如果仅仅止于此, 学生的理解就会永远停留在浅层次上。因而教师需要让学生再次认真读图, 然后读几遍词, 大致理解词中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并揣摩词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接着笔者再次向学生提问:这幅图表达了这一家人怎样的生活状况?并引导学生结合想象谈谈自己的看法。后面这一问题如果一开始提出, 课堂肯定会冷场, 但是有了前面几个简单问题的铺垫, 学生经过认真思考, 自然就能从图中人们生活的环境、身上的衣着等等得出这一家人生活的恬静、生活的安逸。经过层层铺垫, 层层导入, 这样的提问让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迁移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高。

从上例可见, 课堂提问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 做到深浅恰当, 难易适中。好的课堂提问就像枝头诱人的果实, 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在实际教学中, 不少教师虽然认真钻研了教材, 但是所设计的一些看似精妙的问题, 一搬到课堂上, 愿意发言的学生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 就是因为教师设计提问时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 导致课堂教学常常陷入僵局或是成了少数优秀生表演的独角戏。

三、巧妙迂回, 曲径通幽

很多时候, 教师要善于迂回提问, 学会变通思维, 从侧面、反面寻找提问的切入点, 从而让提问更有实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 迂回提问一般也叫“曲问”, 具体方法有曲问、逆向问、悬问等。曲问即“问在此而意在彼”。在教学中, 教师需要根据实际, 根据不同情况, 乃至不同要求, 结合不同的教学目标, 采取合适的提问方法, 从而真正实现“启其蒙, 激其趣”的教学目的。

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执教《愚公移山》这篇课文时, 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那个智叟是年轻人吗?”这个问题既有趣味性又有曲折性, 令人叫绝,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回答“老头”。教师又问:“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学生齐声答“‘叟’字呀”。这就是“巧妙迂回”的“曲问”体现。同样是教学《清平乐村居》这一首词, 对于词中“最喜小儿无赖”中的“无赖”一词, 笔者没有直接问学生“无赖”是什么意思, 而是迂回提问:“小儿子既然是个无赖, 为什么大家还这么喜欢他呢?”课堂上气氛活跃, 学生认真查找资料, 争着说明“无赖”一词在古今存在的差异。这种迂回提问, 不仅让学生理解了“无赖”一词的含义, 更重要的是还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培养了他们的思维习惯, 让他们加深了对“无赖”的理解, 真正达到了提问的目的。

正所谓“曲径能通幽”, 当我们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不能或难以采用“单刀直入、直截了当”的提问时, 要善于利用“另辟蹊径, 曲线迂回”的手法, 学会从侧面或者反面提出有效度的问题, 做到“问在此而意在彼”, 从而引导学生拐个弯去探究并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再进行适当的点拨, 帮助学生疏通思路, 扫除思维障碍, 则往往能激发学生深入到文本探究活动中, 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当然, 要想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深化、升华与发展,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提问是每节课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是由课堂提问的激发思维、调控过程、活跃气氛、增进交流、提供反馈、锻炼能力、提升素养等诸多功能所决定的。因此, 课堂提问要讲求艺术性, 只有艺术化的课堂提问, 才可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 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上一篇: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下一篇:重“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