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冠心病

2024-07-23

老年患者冠心病(精选12篇)

老年患者冠心病 第1篇

在一年一度的为老年人健康体检中, 筛查出具有冠心病危险因素, 对吸烟、饮酒、缺乏运动、超重、高血压、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血脂异常的老年人, 进行健康教育, 使其逐渐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 对冠心病患者从心理上、饮食上、运动上和居家治疗上, 进行居家护理干预, 作者的干预方法如下。

1 心理护理

冠心病发病时是常见的胸部压迫窒息、闷胀感、剧烈的烧灼样疼痛等症状, 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1.1 紧张恐惧的心理护理

多见于在发现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反复发作,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这类患者, 由于疾病治疗效果差, 对疾病恢复失去信心, 又惧怕死亡。表现为抑郁、悲观、愁眉不展、对人冷漠。此类患者一般都在医院, 对此类患者应该让其相信医院医生的技术水平, 运用暗示说服、示范、诱导的方法,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2 焦虑的心理护理

多见于冠心病初次发病的患者, 此类患者不了解疾病的发展程度, 不会从各方面调节, 不知道怎样才能康复, 所以患者表现顾虑重重、心神不定、焦虑不安、睡眠减少、情绪低落, 使原有病情加重。对此类患者根据其个性, 讲述本病的知识, 告诉患者只要合理的治疗和调养就能减轻好转, 稳定其情绪, 正确的按照护理要求, 从焦虑中解脱出来, 自觉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忌生气、发怒、和大笑。

1.3忧虑的心理护理

多见于缓解和恢复期的患者, 出来患者对疾病的预后担忧, 对此类患者加强有关疾病的宣传教育, 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 鼓励患者掌握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及居家的注意事项和自我保健、自我救护等知识, 要耐心治疗、精神开朗、查明诱因并除去, 乐观地面对疾病。

2 生活护理

2.1 戒烟戒酒

吸烟是引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尼古丁可以直接损伤血管的内膜促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吸烟致冠状动脉痉挛, 引起心绞痛, 吸烟使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减低, 造成心肌缺氧。长期吸烟会使血小板凝聚增加促进血栓形成, 促发心肌梗死等, 而饮酒能产生过多的热量, 增加心脏耗氧量, 导致心脏负荷过重, 加重冠心病, 故烟酒应禁用。

2.2控制体重和防止肥胖

高血脂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故应控制总热量的摄入, 防止肥胖。

2.3 控制血压、血糖

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原发疾病, 有效保护心脏。

2.4 忌缺氧

长期供氧不足会加重动脉硬化的程度。

2.5 保持良好的睡眠

精神充沛, 保持乐观情绪。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增加腹压和剧烈咳嗽。

3 饮食护理

3.1 少量多餐、定点用餐, 不宜吃的过饱、过多, 尤其是晚餐, 只能吃到七八分饱, 过多的食物摄入增加机体代谢负荷, 加速心肌的缺血。

3.2 低脂、低盐、低糖、低食用油, 全面均衡营养, 做到各种食物搭配进食。适用高维生素, 富含纤维的水果、蔬菜等易消化的食物, 如燕麦、西红柿、胡萝卜、洋葱、橄榄油等。水果:山楂、苹果、香蕉、西瓜、猕猴桃等。

3.3 多喝水增加新陈代谢, 排泄体内有毒物质。平时要养成定期喝水的好习惯。

3.4 口腔经常保持卫生如果口腔不卫生使小动脉发生痉挛或血栓, 导致心肌梗死。

4 运动护理

4.1 适当的运动运动应该循序渐进, 以有氧运动为主, 每日坚持20~30 min, 运动强度以心率为标准, 心率不超过160减去年龄为宜。

4.2选择运动开始之前, 冠心病患者应常规作心电图, 征得医生同意之后, 方可实施运动计划, 在运动中一旦出现胸闷、胸痛、极度疲乏或其他症状, 应立即停止运动, 求助于医生。

4.3运动形式如步行、慢跑、骑车、游泳、健美操、太极拳等。4.4

4.4 注意事项运动前不宜饱餐;运动时不宜穿过厚的衣服, 也不宜过度寒冷;运动后不能吸烟, 不能马上洗热水澡。

5 常用维持药物

5.1 阿司匹林

1片/d, 抗血小板凝聚, 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是冠心病一级预防最重要的药物。

5.2 他汀类药物

具有降低总胆固醇、LDL-C水平和甘油三酯水平, 升高HDL-C水平的作用, 可明显降低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 在调脂作用有良好的安全性。

5.3 降压类药物

血压降至正常, 才能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

5.4 降糖类药物

控制高血糖, 降低冠心病危险因素。

5.5 随身携带急救药盒

当心绞痛发作时, 不要慌张, 可以就地而坐, 拿出急救药盒里的硝酸甘油1~2片咬碎含在舌下, 过1~3 min疼痛即可缓解。如果疼痛严重, 可把硝酸异戊脂小瓶裹在手帕或棉花中, 捏碎后放到鼻前吸入, 吸入半分钟既可奏效, 但它能产生血压下降等作用, 不宜常用。处置后, 立即去医院诊治。

经过以上居家护理, 给冠心病患者在治疗上, 营造一个非常有利、宽松的身体内环境, 从而达到抑制和减少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 从根本上缓解和治疗冠心病。

摘要: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 (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 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氧缺血 (心绞痛) 或心肌坏死 (心肌梗死) 的心脏病, 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它的形成与长期的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 包括高胆固醇、高血脂、高糖、低纤维素的“三高一低”饮食, 超重和肥胖、活动不足、吸烟、酗酒等, 冠心病又是一个进展缓慢的疾病, 护理病后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家庭中度过, 因此, 如何做好冠心病患者的居家护理, 就成了抑制和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 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老年肺心病患者晚间护理 第2篇

因此,加强对病人的护理,保证各项医疗措施的执行,对提高医疗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老年慢性肺心病;呼吸道感染;护理特点

1老年慢性肺心病容易导致的严重后果

易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简称MOF。

容易引起心,肺,脑,肾,肝,消化道器官的衰竭。

衰竭器官愈多,病死率愈高。

其中肺、肺脑、肾衰,DIC是造成肺心病死亡的严重因素。

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病机理:血容量不足;感染毒素作用;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

2防治及护理要点

①应该及时有效地控制肺部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行气管镜吸痰或气管切开,以改善通气功能。

②及时补充血容量,维持良好的循环状态,供给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软食或半流质饮食。

③严密观察病情,对重症肺心病患者行心肺监护,及时抢救。

④对有多器官功能衰竭先兆者及时采取措施,休克前合理应用升压药,及时应用肺脑合剂,组胺H2受体拮抗剂和抗酸剂,预防应激性溃疡。

过氧化物拮抗剂抑制细胞毒性介质的破坏作用,切断病理通路。

⑤衰竭脏器的支持疗法包括综合支持疗法,纠正急性代谢失调,防止肺心病恶液质状态出现,鼻饲联合静脉输注营养液提高免疫功能。

⑥病人烦燥不安或有精神症状避免使用镇静剂。

⑦有呼吸困难可给予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

⑧注意保暖,以防加重呼吸道感染

★ 出血性脑卒中护理措施

★ 老年肺炎护理论文

★ 老年优质护理研究

★ 基础护理简历

★ 基础护理知识:遇险幸存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 基础护理知识:多发性大动脉炎的治疗和护理

★ 卧床患者的晨间护理

★ 肌无力患者如何进行心理护理

★ 内科危重患者护理体会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第3篇

【关键词】 老年人;冠心病;健康教育

冠心病(CH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近几年在我国大中型城市有明显增长趋势,本病是多病因的疾病,通常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耐量异常以及肥胖、缺少运动、高热量、高胆固醇等患者容易发病,让患者了解,有效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冠心病发病率及病死率逐年升高,影响人们的健康,以中老年人为主。所以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76例,男50例,女26例;年龄60-80岁,平均64岁。

2 健康教育前评估

患者入院时要求主管护士热情接待患者,介绍主管医生、分管护士。为患者详细地介绍医院病区环境和规章制度,等级护理要求,检查的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简单介绍有关疾病知识,向他们讲明现代医学手段和治疗CHD的先进手段,消除患者对住院的恐惧心理,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通过交流,对其进行评估,根据病情制定护理计划,从而更有效的治疗。

3 老年冠心病入院后要对病人进行以下教育

3.1 医护人员应对冠心病的知识进行知识宣传,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本病的发病原因、高危因素、临床表现、急慢性并发症疾病处理方案及日常情况的预防等,告知患者有疾病征兆时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促进疾病康复。老年人有不同的心理状态,不良的情绪影响着疾病的康复,护理人员要耐心倾听其陈述,了解他们焦虑恐惧以及紧张不安的原因,针对原因,教患者及家属自行调节心理,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进入病人角色,促进康复。对于多疑老年患者,要采取一定的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他们的信任,获得安全感,态度诚恳,使患者处于最佳的接受状态。

3.2 要告知患者进行适量的体力活动,这样对有利于减轻肥胖、增强循环系统的功能有一定的作用,以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提高心肌对活动的适应性,使冠状动脉扩张,有助于降低血压,增加心肌营养和氧的供应,促进新陈代谢,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胆固醇[1],减少疾病的发生。

3.3 告知CHD患者药物治疗是本病康复的主要方法,需长期遵医嘱科学用药服药,切勿擅自停药或加药。护士要告知患者或家属所用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常见不良反应及预防,输液过程中严格控制滴速。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出院后仍需继续服用洋地黄类药物,但要向患者講明用药前要测量脉搏,用药时要脉搏不低于每分钟60次,如出现红绿视、恶心、呕吐、头晕等情况,要及时回医院就诊。

3.4 医务人员要让患者心情放松,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够理想,不要放弃治疗,介入治疗是治疗冠心病的新手段,让冠心病患者看到希望,增强信心,促进康复。

4 出院指导

老年冠心病病人出院时,医务人员要进行家庭环境的指导,包括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舒适的社会环境使患者精神愉快,促进身体康复,要保持居室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光线充足,清洁整齐,家庭关怀与支持是社会支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家庭成员应当对患者理解、关怀、鼓励,患者享受到家庭的温暖,对身心健康的维护有重要作用。老年冠心病患者通常在夜间发作,应指导患者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以消除疲劳感。

5 小 结

通过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让其掌握了相关的知识,了解治疗过程以及药物使用情况、主动参与治疗过程,帮助患者改善了不良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促进康复,减少了疾病并发症,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患者的年龄、心理状态、知识水平以及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有差异,要做好健康宣教,因此,医务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医疗水平,加强责任心,进一步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需求,使患者达到最佳的治疗状态从而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管理 第4篇

1 老年人的血压特点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比例较高, 脉压 (PP) 增大。 (1) 老年人由于主动脉硬化, 僵硬度增加, 弹性减低, 其顺应性下降, 心脏收缩时, 主动脉对左心室射血的缓冲作用降低;心脏舒张时, 血管壁弹性回缩能力降低, 造成单纯收缩压升高, 而舒张压不升高或降低, PP增大。 (2) 血压波动较大。老年患者的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 加上动脉壁的僵硬度增加, 顺应性降低等因素, 其血压随情绪、季节和体位的变化可出现较大的波动[1]。 (3) 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是指站立2 min后, 与仰卧时血压相比收缩压降低>20 mmHg或舒张压降低>10 mmHg。老年人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 脑血流降低, 肾脏排钠过度增加, 窦房结功能减退,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对生理刺激的反应性降低, 诱发体位性低血压[2]。 (4) 血压昼夜节律出现异常。老年人动态血压监测可出现非杓型 (夜间血压较日间血压降低<10%) , 或超杓型 (夜间血压较日间血压降低超过20%) 改变, 对可能已有病变的心脑肾等靶器官会产生不利的影响[3]。 (5) 容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心肌肥厚, 心排血量降低, 造成心、脑、肾等灌注不足, 极易发生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脑卒中。并发糖尿病患者, 其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使血管内皮功能受损, 导致血管功能障碍促进动脉硬化进展及大血管病变的发生。这些疾病的存在及频繁用药极大地影响高血压治疗效果[4]。

2 高血压与冠心病的关系

2.1 血压与冠心病

高血压是发生冠心病的重要因素, 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增高, 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都随之增高。血压愈高, 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愈严重, 发生冠心病的可能性也明显增高[5]。收缩压增高以粥样硬化最为常见, 引起管腔狭窄, 影响血流传输, 导致组织缺血或坏死。另外长期收缩压增高造成心脏压力负荷过重, 儿茶酚胺与血管紧张素Ⅱ等生长因子都可刺激心肌细胞肥大和间质纤维化, 引起左心室肥厚和扩张。当左心室肥厚时压迫冠状血管, 也引起管腔狭窄[6]。老年人收缩压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 而舒张压在60 岁后则缓慢下降, 从而引起PP增宽。PP反映了大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加剧、动脉弹性降低, 是心血管病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PP增加时, 脉搏波的速度加快, 对血管的剪切应力增加, 致使内皮细胞受损, 加之高血压状态下血管痉挛收缩引起内皮缺血缺氧, 更加重了内皮功能的损害, 导致其释放的维持血管张力的血管舒张因子和收缩因子的平衡被打破, 产生了以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减弱为特征的变化[7]。Mosley等[8]发现PP是中老年人心血管意外 (特别是冠心病) 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收缩压、PP均与冠心病的发生成正相关, 而在中老年人中PP在预测冠心病危险性方面优于收缩压或舒张压。PP增加导致动脉血管的更大牵拉, 使动脉壁张力增大, 弹力纤维容易疲劳和断裂以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从而促进或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2.2 血压与冠脉灌注的关系

冠状动脉血管可以通过自动调节血流, 来适应灌注压的变化, 冠脉血流 (F) 、灌注压 (P) 及冠脉阻力 (R) 的关系是F∝P/R, 当冠脉阻力不变时, F∝P。如果心室持续泵血, 冠脉流速相对恒定的情况下, 灌注压增加, 血管收缩能力最大。相反, 灌注压降低刺激冠脉扩张, 冠脉达到最大程度的舒张。但是如果超出冠脉自身调节的范围, 灌注压降低将会导致冠脉流量减少, 冠脉灌注不足, 缺血事件发生。由于冠状动脉储备主要依赖于舒张期血液充盈, 这里的灌注压指平均舒张压。

心肌对舒张期低灌注压非常敏感, 任何严重的闭塞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存在都将会改变冠脉自身调节能力, 从而导致病人对舒张压降低的耐受能力下降, 尤其是当心肌肥厚造成心肌耗氧量增加时。长期高血压, 冠状动脉血管伸张, 刺激血管内层下平滑肌细胞增生, 使动脉壁弹力蛋白、胶原蛋白及黏多糖增多, 血管内膜层和内皮细胞损伤, 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侵人动脉壁, 并导致纤维增生, 动脉血管壁弹性降低, 僵硬度明显增加, 逐渐使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 造成冠状动脉狭窄。高血压因压力负荷过重而发生左心室肥厚, 引起心肌间质纤维化及冠状动脉微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壁应力增加, 血液流变学改变 (如血液黏度增加) , 使高血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猝死等多种并发症[9]。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程度与冠脉狭窄的程度和范围有较密切的关系, 即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 (LVH) 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较严重的冠脉狭窄, 且受累的血管数也会增多。在冠脉闭塞的患者中, 狭窄病变远端的灌注降低更加显著, 因此更进一步增加左室收缩压及左室肥大, 进一步增加心肌耗氧。

3 循证医学研究证据

那么, 降压治疗是否血压降得越低越好?临床医生如何掌控不同患者的降压力度?为了降压达标, 如何选择联合降压治疗方案?目前, 众多研究发现收缩压<120 mmHg 或125 mmHg, 舒张压<75 mmHg将使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尤其对于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研究了舒张压的降低与心脏事件的“J型曲线”关系。“J型曲线”指在高血压治疗过程中, 随着血压逐步下降, 患者获益不断增加, 当血压降至某一水平 (即J点) 时, 达到最大获益, 继续降压将导致不良事件发生率增加。

缬沙坦抗高血压长期应用评价 (VALUE) 研究发现, 接受苯磺酸氨氯地平或缬沙坦治疗的高危高血压患者中, 治疗6月时血压达标者的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风险显著低于血压不达标者。同时进行的分析发现, 即使采取比较积极的血压控制策略, 那么治疗1月后, 收缩压下降≥10 mmHg组的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风险较<10 mmHg组显著降低, 但对血压降得越快越好持否定意见[10]。

国际维拉帕米缓释片-群多普利 (INVEST) 研究是一项国际性、前瞻性、随机的临床研究, 旨在比较钙拮抗剂与非钙拮抗剂对冠心病患者血压的控制作用, 该研究对22 576例伴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分析显示, 舒张压降低至70~80 mmHg 时冠心病和心肌梗死发生率最低, 舒张压60~70 mmHg时主要终点 (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非致死性卒中的复合终点) 发生率增高了近1倍, 舒张压≤60 mmHg时则上述主要终点发生率增高了2倍, 收缩压≤115 mmHg时使得高危糖尿病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亦明显增加[11]。

替米沙坦单用或与雷米普利联用全球终点 (NAVIGATOR) 研究为一项2×2析因研究, 研究显示按基线血压分层四组时, 降压治疗带来预防心肌梗死获益仅见于血压最高的分层亚组, 当血压水平>134/77 mmHg, 才显示降压“越低越好”, 高危患者中, 收缩压<130 mmHg的益处主要源于脑卒中减少, 心肌梗死以及心血管死亡并未改善甚或增加[12]。

治疗新目标 (TNT) 研究入选了10 001例35~75岁冠心病患者, 对不同血压水平与主要终点事件 (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复苏以及卒中) 发生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 与血压>130/70 mmHg的患者相比, 收缩压≤110 mmHg 患者的终点事件发生率增加3倍, 舒张压≤60 mmHg者终点事件发生率增加3.3倍, 血压为140.6/79.8 mmHg时心血管危险水平最低[13]。

控制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危险 (ACCORD) 研究共入选4733例2型糖尿病患者, 随机纳入强化降压治疗组 (2362例, 收缩压目标值<120 mmHg) 与标准降压治疗组 (2371例, 收缩压目标值<140 mmHg) , 平均随访4.7年。主要终点为由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或心血管死亡所组成的复合终点。2组在主要终点, 总死亡、心血管死亡, 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均无明显差异, 但强化治疗组与标准治疗组相比, 非致死性卒中及所有卒中事件有所降低 (P值分别为0.03、0.01) 。ACCORD研究说明降压治疗对患者有益, 但血压应当降到适当水平, 降到130/80 mmHg左右较好[14]。

硝苯地平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临床 (ACTION) 试验是第一个评估长效钙离子拮抗剂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结果的大规模安慰剂对照研究。证实了硝苯地平控释片长期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显示, 硝苯地平控释片显著降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血管事件, 还能显著减轻冠状动脉病变的进展。特别是对微血管性痉挛和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而引起侧支循环血流减少的心肌缺血非常有利。硝苯地平控释片显著减少血压升高亚组的一级终点事件达13%。但是硝苯地平控释片在使血压降低6/3 mmHg的同时, 对主要疗效终点没有影响, 很可能与“J型曲线”有关[15]。

高龄老年高血压 (HYVET) 研究选取3845例≥80岁患者, 随机分为活性药物治疗组 (缓释吲达帕胺1.5 mg或加用培哚普利2~4 mg) 与安慰剂组, 随访2年发现, 活性药物治疗组使≥80岁的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50/80 mmHg, 总死亡率降低21%, 脑卒中者减少30%, 致死性脑卒中减少39%[16], HYVET研究第一次证实了对≥80岁高血压患者进行降压治疗, 不但明显减少脑卒中, 而且显著降低总死亡率。该研究为≥80岁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干预提供了重要临床试验证据, 具有里程碑意义。HYVET试验结果还显示:治疗组平均血压下降到153/82 mmHg时, 舒张压和痴呆之间出现了“反J型曲线”现象, 说明舒张压<85 mmHg的患者痴呆发生率升高, 尽管此结果尚有争议, 但对≥80岁老年患者, 不能将血压降的过低。

但是, 高血压最佳治疗 (HOT) 研究发现在目标血压最低组并无心血管事件增加, 研究中血压从 (115~110) / (75~70) mmHg开始心血管事件随之增加, 没有见到所谓“J型曲线”;更高危患者更低的血压水平获益更多[17]。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降压观察 (SHEP) 研究入选了4736例≥60岁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 随访4.5年, 发现对照组5年平均收缩压为155 mmHg, 舒张压为71 mmHg;治疗组为144 mmHg和68 mmHg。治疗组5年卒中的发生率为5.2%;对照组为8.2% (r=0.64; 95% CI: 0.50~0.82, P=0.0003) 。本研究证实了降低血压在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中对卒中的预防作用, 同时也发现对于收缩期高血压降低收缩压及舒张压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为在年龄>60岁老年人的心血管事件的预防提供了资料[18]。

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阻止血栓形成事件比较 (CAMELOT) 试验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与安慰剂相比在心血管事件发生方面的结果, 并对其中274名患者行血管内超声 (IVUS) 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 试验为期24月。发现苯磺酸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均较安慰剂显著降低血压, 两种药物的降压效果相当。苯磺酸氨氯地平对冠心病患者可降低心血管事件31% (P=0.003) , 减少冠脉血管再通术27% (P=0.002) , 降低心绞痛住院危险42%;依那普利组减少主要心血管事件15%, 但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16) [19]。以上试验都未能表明上述“J型曲线”存在的证据。

4 血压正常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管理

在临床实践中有许多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血压已经正常, 甚至较低, 而许多情况有需要应用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β受体阻滞剂等心脏保护药物, 以达到降低心脏猝死和保护心脏功能等目的, 此时, 必须权衡其利弊得失, 我们的做法是首先保证患者存在外周灌注正常, 然后选择小剂量的药物, 缓慢逐渐加量、逐渐增加药物, 密切关注全身灌注和冠脉灌注表现, 包括四肢温度、尿量改变、病人感觉、有无心绞痛发作、有无心电图改变等, 部分患者甚至在血流动力学药物后由于心脏功能和冠脉供血改善血压反而上升, 进一步保证良好的冠脉灌注, 因此,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管理十分重要。

5 小结

预防冠心病老年人该怎样做 第5篇

由于冠心病比较容易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所以老年人应该多了解冠心病的预防知识。如果他们对此不感兴趣的话,老人的子女就应该多向他们讲解一下相关的知识。预防冠心病可以从饮食和日常生活等细节做起。

饮食与身体健康关系极大,尤其是对老年人来说更是如此。冠心病的预防应该从日常的饮食入手,饮食是生活中离不开的,冠心病的预防应重视饮食。只食用少量的牛油、奶油及各种油腻食物,减少盐的摄食量。摄食盐量低可以降低血压,并且减少发展冠状动脉病的危险。吃大量水果及蔬菜,但饮食要维持平衡均匀。将你习惯食用的肉类量减少,将你食用的肉上脂肪除去,吃烧煮的肉,不要吃油煎的肉。每周最多只吃三只鸡蛋。

老年冠心病患者如何在空调房度夏等 第6篇

我父亲今年70岁,患有冠心病。每年夏季酷热,我们都喜欢整天呆在空调房内。但我担心父亲年事高,又有冠心病,是否会发生意外,恳请专家指教。

浙江 孙东林

冠心病患者大多伴有冠状动脉狭窄,心肌长期供血不足,导致心脏功能逐渐减退,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尤其是气候骤变时容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甚至死亡。

气候变化包括变冷或变热。炎热的夏季对冠心病患者来说是一个考验,他们应设法避暑,也可使用空调。但是,冠心病患者使用空调应格外谨慎,尤其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来说,由于他们对温度感觉不敏感,体温调节能力低下,如果长时间生活在空调房内,低温环境会使交感神经兴奋、血黏度增高,导致血管急剧收缩、痉挛,血流不畅,从而加重冠心病病情。此外,空调房比较封闭,室内空气混浊,细菌增多,若长期处于这种环境,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有诱发心力衰竭的危险。

因此,老年冠心病患者夏季使用空调避暑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宜将室内空调温度调得过低,室温可控制在24℃左右,室内外温差最好不要超过7℃。

2.确保室内外空气流通,多开窗换气。开空调的时间不要过长,一般开1~3小时后就要关机,并打开窗户让空气对流,或到室外活动片刻。最好利用自然风来降低室内温度。

3.当外出回来身上出汗较多时进入空调房时,应该立即脱掉汗液浸湿的衣服,并尽快擦干身上的汗水。切勿直接站立在空调的通风口下,让冷风直吹。

4.经常清洗空调。因空调长时间不清洗容易滋生细菌,吹出的风也含有较多灰尘、细菌和真菌等,容易诱发呼吸道感染等其他疾病,勤洗空调可以减少空气中病菌的污染。

同济大学附属铁路医院心内科 张戟

镶牙前为何先要拔牙

我今年69岁,有些牙齿脱落已数年,另一些牙齿也开始松动,因而影响进食。我去牙科医院镶牙,医生说要我先将松动牙拔除。我心想我这把年纪牙拔一颗便少一颗,为什么镶牙必须先拔牙?

山东 黄宝山

一般说,有保留价值的牙齿,镶牙前不应拔除,而那些无法保留且影响修复的患牙则必须拔除。 医生在为你镶牙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其中关键的是要拔除不能保留的病牙。因为假牙必须有良好的口腔环境支持,而病牙很可能成为障碍,使假牙无法正常行使咀嚼功能。如果在假牙制作完后再拔除病牙,就会破坏假牙的整体设计,假牙在短时间内就无法再配戴使用。因此,应该拔除无法保留的患牙在前,镶牙在后,不可颠倒。

具体说,下述病牙必须拔除:①严重而广泛龋坏并伴有较大松动的残根;②有严重牙周病者,牙齿虽然完好但已明显松动;③根尖病变严重,根部破坏吸收超过原根长1/3者应拔除;④因创伤折裂或同时有根折裂使牙齿明显松动;⑤妨碍假牙修复的移位错位牙、乳牙、畸形牙、多生牙、阻生牙(又名“智齿”)应拔除。

你应该听从医生建议,先进行口腔全面检查,做好镶牙前的口腔准备工作。

上海市徐汇区恺宏口腔门诊部 满 意

拖鞋皮炎是怎么一回事

每逢炎热的夏天,我喜欢赤脚穿塑料拖鞋,既凉快又方便。但令我头疼的是,往往穿上不多久,双脚背就会发痒,出现许多小疹子,而我的妻子和孩子却没有这种情况。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杭州 赵小蔓

你的双脚背出现的这种皮炎称为接触性皮炎,即人体的某个部位接触某些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出现的一种炎性反应。你的皮炎可能与接触塑料拖鞋有关,故又可称为拖鞋皮炎。该类接触性皮炎常常是双足背皮损对称发生,皮损的分布形态也颇有特点,如拖鞋面是“人”字形或“X”形,则皮损分布的形态也呈“人”字形或“X”形,且边界清楚。皮肤损害的严重程度也可因人而异,轻者似红斑或痱子样丘疹,重者可出现水疱或大疱,都有瘙痒感。拖鞋皮炎实质上也是一种过敏性反应,由此也可提示你的体质比较过敏。

由于人与人的体质不同,所以并非与这些物质接触后都会患皮炎,正如你的家人,虽然和你穿同样的拖鞋却不会致病。鉴于你是过敏体质,今后不要穿此类拖鞋,最好穿天然质料的拖鞋。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 王慧英

慢性泪囊炎如何治疗?

我妈妈五十开外,是个开朗人。可最近一段时间,她常背着人抹眼泪,有时甚至在人前也抑制不住“伤心”的泪水,眼睛也变成了红彤彤的“兔儿眼”。眼角还长出了一粒粒的小红疙瘩,既痒且疼,一抓就烂。去医院就诊,医生说她患了慢性泪囊炎。请问,慢性泪囊炎究竟是怎样一种疾病,应该如何治疗呢?

上海 小 黄

慢性泪囊炎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泪囊黏膜及周围组织炎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外眼病,病因主要是鼻泪管阻塞和随后的微生物感染,解剖变异以及鼻腔与鼻窦疾病等。慢性泪囊炎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但以中老年人多见。

慢性泪囊炎的初期症状是溢泪,冷风吹或强光照可以加重溢泪症状。由于泪液的浸渍,内眦附近的皮肤逐渐发生湿濡、潮红、糜烂,甚至皮疹,结膜囊内可有黏液脓性分泌物。如果慢性泪囊炎久治不愈,有时可以引起严重并发症,造成视力障碍。

治疗慢性泪囊炎最有效的手段是手术,以恢复鼻泪管的通畅和建立泪液流出的替代旁路。传统手术操作难度大,术后看不到吻合口,只能通过泪道冲洗验证,并会在面部皮肤留下手术癍痕,因而许多患者,特别是年轻女性不愿意接受。近年来,鼻科医生在鼻内镜下经鼻腔作鼻腔泪囊造口手术。该手术与传统手术比较,操作简便,不仅具有出血少、损伤小、恢复快、面部不留瘢痕,可同时处理鼻腔疾病等优点,而且并发症少,成功率高,患者易于接受。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耳鼻咽喉科教授 张速勤

下肢动脉闭塞手术后饮食应注意什么

我有下肢动脉闭塞症,医生帮我动了手术,并嘱咐我手术后还要注意饮食,否则还要复发。我不知道怎么吃,今特来信向专家请教。

山东 刘宏良

一般地说,下肢动脉闭塞症等外周血管疾病与高脂血症、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吸烟等因素有关,若不注意饮食,在手术后的短时间内还会复发,可再次出现闭塞。因此,手术后除了按医嘱服药外,还必须注意饮食调理。一般可遵照以下原则:

1.减少食物中动物脂肪的摄入。每次进餐要严格控制肉类食物,一星期内吃猪肉、牛肉不宜超过3次,烹调最好用烧、烤或烘等方式,不要用油煎或炸。

2.可摄入一些优质蛋白质,如鱼类等动物蛋白或豆类等植物蛋白,宜荤素合理搭配。我国营养学家建议,成年人每人每个月(按30天计算)可摄入14千克谷类、3千克薯类、1千克蛋类、1.5千克肉类和0.5千克鱼类。

3.减少胆固醇的摄入量。每日不超过3个蛋黄,水生贝壳类(龙虾、小虾、牡蛎)每月最多只能吃2~3次,少吃肝、肾和其他动物内脏。

4.限制甜食。不食或少食奶油、糖果或酸味饮料,少吃甜食、精制糖。提倡低盐饮食。

5.多吃标准面粉,少吃精面粉。多吃高纤维素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以增加排便量,有利于胆固醇的排出。

6.适当饮用咖啡、茶和含咖啡因的饮料。但不能喝得太多,以免刺激大脑、心脏和循环系统。平时也可用中药泡茶饮作为辅助治疗作用,如山楂茶、枸杞茶等。此外,还需戒除烟酒。

老年冠心病患者社区护理体会 第7篇

1临床资料

选择60例冠心病患者, 其中男32例, 女28例;年龄49~72岁, 平均62岁。心绞痛型冠心病46例, 心肌梗死型冠心病14例。高血压37例, 高血脂50例, 高血糖19例。

2社区护理与宣教

2.1 休息

注意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 活动工作以不感到疲劳、气短及引起心绞痛发作为原则。日常生活中避免过快或突然用力的动作, 如急赶车等。运动要有规律, 强度要适应, 还要坚持不懈, 注意安全。老年冠心病患者坚持适当的经常性运动锻炼, 适当进行体力活动, 对预防肥胖、锻炼循环系统的功能和调整血脂代谢均有益, 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是防治冠心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2.2 药物护理

心绞痛发作时, 主要用硝酸甘油类药物, 应从小剂量开始, 取半卧位或卧位, 一般0.3 mg舌下含服, 1~2 min即可发生明显效果, 2~5 min疼痛消失。如不见疗效应立即再用一片, 如果连续用三次疼痛未得到缓解, 有可能发生心肌梗死, 应立即送到医院就诊。含服硝酸甘油时, 最好取半卧位或卧位, 以免血管扩张, 导致血压下降, 而出现大脑供血不足所致的药源性晕厥;特别是老年人更应注意。硝酸甘油应避光保存, 以密闭的棕色小玻璃瓶装为好, 长期随身携带药品可因受身体温度影响而使药品的有效期缩短, 所以随身携带的硝酸甘油片应在3个月左右更换一次药品。

2.3 饮食指导

老年冠心病患者食用易于消化食物, 细嚼慢咽, 以减轻胃肠负担, 促进消化。防止进食过多, 影响身体健康。少食多餐, 过分饱食对健康有害, 以七八分饱为宜, 可增加用餐次数。每天足量饮水至少2~3L/d, 避免摄入过量的盐和脂肪。避免进食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及动物脂肪。限制饮酒, 不宜多饮咖啡, 不宜多喝浓茶。合理控制体重。饭后应休息0.5~1 h, 因饭后心脏负担会所加重, 容易诱发心绞痛。避免大量刺激性食品, 多食含纤维素和果胶的食物。

2.4 运动指导

运动要有规律, 强度要适应, 还要坚持不懈, 注意安全。老年冠心病患者坚持适当的经常性运动锻炼, 适当进行体力活动, 对预防肥胖、锻炼循环系统的功能和调整血脂代谢均有益, 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是防治冠心病的一项重要措施。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 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 方能取得满意的效果。锻炼必须循序渐进从小运动量开始, 遵循缓慢柔和的原则, 逐步增加运动量, 运动强度不宜过大, 并注意方式和方法。一般以活动后心率不超过110次/min, 且没有主观上的不舒服感觉如心慌、胸闷、气短、头晕乏力为佳。以活动后感到轻松愉快, 身体舒适、精神饱满[2]。运动量适当, 一般锻炼后l0~15 min, 脉搏即可恢复正常, 如15 min内不能恢复, 甚至有心律失常发生, 则说明运动量过大。不宜饱餐后立即运动或运动后立即进餐, 但也不可空腹运动。否则会诱发心绞痛。不宜进行运动强度过大或刺激性过大的体育运动。不宜在生气后进行体育锻炼。患有其他疾病如感冒发热时不宜进行运动。洗澡后不宜进行体育锻炼。气温变化太大时, 则尽量避免户外运动, 以免受凉。预防急性发作, 体育锻炼时应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如果突然发生心绞痛应立即停止运动, 原地休息, 同时含服硝酸甘油, 切忌急速跑回家, 以免发生更严重的后果。不要单独选择僻静处进行锻炼, 以免急性发作时, 无法寻求他人帮助。应与家人或朋友结伴而行, 这样可以互相照顾, 保证安全。

2.5 生活方式调整

如戒烟、降低工作和心理压力、控制高血压和降低高胆固醇等。控制情绪、适应环境、改变个性等。建立良好的日常生活及起居习惯, 如心情愉快、注意饮食卫生、适度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保持大便通畅、生活有规律、忌烟与限酒、洗澡时间不易过长、不单独居住、按时服药等。

2.6 疾病控制

控制血脂、血压、血糖, 注意其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行性等。抑制血小板活化从而阻止血小板参与血栓形成。应积极预防疾病的再发, 注意防寒保暖、避免过分悲伤和过度兴奋。避免突发性的劳力动作, 如搬重物。保持大便通畅, 大便干结时忌用力排便。

参考文献

[1]霍勇, 蒋捷.冠心病早期诊断与防治策略.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8, 36 (Suppl) :40-43.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宣教体会 第8篇

1 临床资料

冠心病患者42例, 男26例, 女16例;年龄58~78岁, 中位年龄63岁, 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

2 健康宣教方式

根据参加人数的不同, 笔者采用了单人指导和集体宣教2种方式。因本组均为>60岁患者, 部分活动不便, 故单人指导方式应用广泛, 个别时候二者并用。

2.1 单人指导

患者住院期间由责任护士利用晨间护理、治疗、巡视或其他时间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 发放健康宣教手册, 对视力尚好的患者, 护士为其讲解后可让其自己阅读;对视力不佳、文化程度不高的患者, 护士可为其阅读。

2.2 集体宣教

科室设置健康教育课堂, 不定期聘请专科医师讲课, 进行冠心病防治知识的宣传, 患者之间互相交流。同时, 在科室墙面设置老年冠心病健康宣教专栏, 定期更换新内容, 以不同的方式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 也丰富了患者住院期间的文化生活。

3 健康宣教内容

冠心病宣教与其发展和治疗密切相关, 该病往往伴随患者终生, 客观上要求医护人员与患者要充分认识到治病的长期性, 在心理上要具备一定的承受力, 在战胜疾病之前首先要战胜自我。

3.1 住院期间健康宣教内容

3.1.1 基础知识宣教:

首先对从事健康宣教的护士进行培训, 在此基础上向患者初步介绍冠心病的有关知识, 让其简单了解本病病因, 即易患因素或危险因素。主要危险因素可总结为“四高一吸”, 即高血压、高血脂、高龄、高血糖、吸烟;次要危险因素如肥胖、紧张、饮食、遗传等[1]。让患者了解早期治疗, 积极参与预防保健的重要性。

3.1.2 饮食治疗宣教:

饮食治疗是老年冠心病的基本治疗手段之一, 它对疾病的发展、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向患者介绍饮食治疗的意义和具体措施, 让患者努力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 每天4~5餐, 每餐6~7成饱。同时强调饮食的多样化, 原则上应选择低盐、低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食物, 多食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及植物蛋白的食物, 保持营养平衡, 避免暴饮暴食, 避免饮浓茶、咖啡等饮料以免加快心率。另外要忌烟酒, 原有吸烟嗜好的要彻底戒掉。对于体态肥胖的老年人, 饮食控制也是饮食治疗中必不可少的。

3.1.3 心理宣教:

老年人情绪急躁、易冲动, 有多疑、喜静怕孤、自尊心强等心理, 当发现自己患有冠心病时, 以上心理特点表现得尤为突出, 应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方式: (1) 减轻心理压力与反应[2]:对于紧张不安、焦虑、恐惧的老年患者, 帮助其正确认识与对待自己的疾病, 向他们讲解不良情绪对心血管疾病预后的影响。用真诚和蔼的语言关心体贴患者, 倾听其陈述, 了解他们焦虑恐惧的原因和心理需求, 针对病因进行心理分析, 教会其如何进行必要的心理调节, 引导他们正视病情, 帮助其树立控制疾病发展的信心。 (2) 增加信任度:对于易猜疑的老年患者, 要尽早取得他们的信任, 减少猜疑与误会, 在与他们教育过程中做到自然、大方, 并注意在传递感情技巧的同时给予鼓励与安慰, 增加信任与安全感, 使其心情放松, 以最佳的心态来接受和配合治疗护理, 从而取得最佳疗效, 早日康复出院。

3.1.4 运动疗法宣教:

运动适量, 循序渐进, 运动疗法作为冠心病基本治疗的另一方面。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 增加心排血量, 提高心肌对活动的适应性, 使冠状动脉扩张, 有助于降低血压, 增加心肌营养和氧的供应, 促进新陈代谢,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降低胆固醇[3]。同时, 运动还可以加速脂肪的分解, 减少脂肪堆积, 增加心肺功能, 这样可相对减少心脏负担, 提高病人的身体综合素质。

3.1.5 药物治疗宣教:

药物治疗是促使本病康复的重要手段, 应在医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护士首先应明确老年人用药特点及用药原则, 熟知主要药物的药理作用、观察项目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以达到合理用药, 增加疗效。告知患者或家属常用药物的用法、剂量、不良反应以及剂量不足或超量应用的危害, 输液过程严格控制滴速。应用口服药物时, 因老年人记忆力差, 听力及视力下降, 要反复强调服药时间、方法、剂量。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 出院后仍需继续服用地高辛, 应向患者告知本病治疗量和中毒量很接近, 剂量不足达不到治疗效果, 随意增加剂量又可以引起严重的中毒反应。教会患者或家属如何测量脉搏, 每次服药前脉搏应≥60次/min, 如出现恶心、呕吐、头晕或原有疾病加重, 应及时就诊、及时停药。

3.2 出院时健康宣教

对出院患者进行生活起居教育, 如 (1) 家庭环境设置:舒适的环境使患者精神愉快, 增加食欲, 促进病体康复。患者出院后应保持居室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光线充足、清洁整齐, 并告知环境对疾病复发的影响。 (2) 睡眠指导:老年冠心病夜间发作较多见, 指导患者睡前可用温水洗脚以消除疲劳, 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养成规律的睡眠, 夜间突发不适, 及时呼救。 (3) 预防便秘:老年人易发生便秘, 这与患者的用药、卧位、生理、心理等因素密切相关, 告知患者便秘对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引起患者重视, 从改变饮食习惯着手, 必要时备缓泻药。协助老年冠心病患者减少因便秘而增加的危险。 (4) 洗澡:洗澡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4], 通过正确的教育, 使患者明确洗澡是诱发冠心病的急性发病原因, 尤其是老年人应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洗澡, 并要掌握和控制安全洗澡的时间, 告知缺氧的早期症状及洗澡过程中的反应。洗澡时间应≤20min, 最好由家人陪伴, 如出现心悸、胸闷等应立即停止, 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4 体 会

通过健康宣教发现, 教育后的患者在掌握相关知识、相关技能、态度、不良行为等方面有明显的改善。健康宣教是提高冠心病患者健康水平的得力措施, 根据冠心病患者的年龄、心理状态、知识水平、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个性化进行健康宣教可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 改变不良的心理和不良的生活方式、不合理的膳食, 同时密切了护患关系, 改变了护士的服务态度和工作模式, 增强了护患间的相互信任感, 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 调动了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 对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延长寿命、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有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冯正仪.内科护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87-88.

[2]舒小芳, 林芳宇.心血管疾病中老年患者心理状态的评估及护理干预[J].中华新医学, 2004, 18 (5) :1725.

[3]王亚丽.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恢复期的健康教育[J].实用新医学, 2001, 8 (3) :744.

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体会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58例,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29例。实验组患者中, 男18例, 女11例;年龄65~85岁, 平均年龄 (76.2±3.7) 岁;病程2个月~20年, 平均病程 (12.6±1.7) 年。对照组患者中男16例, 女13例;年龄66~86岁, 平均年龄 (76.8±2.4) 岁;病程2个月~19年, 平均病程 (11.9±2.1) 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 对患者实施心电监测, 按照医嘱进行用药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 (1) 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详细讲解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全方位监测患者的病情进展, 告知患者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按时、按量用药的重要性。用药期间要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等指标。 (2) 心理护理。老年冠心病患者由于长期的治疗和用药, 患者长期处于激动状态, 患者容易出现心率异常, 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 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特点, 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 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心理疏导。 (3) 用药护理。冠心病患者需要长期的治疗过程, 不能间断用药, 护理人员要详细讲解药物的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 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以免患者出现紧张的情绪。冠心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 患者需要长期用药, 家属要定期带患者复查。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治疗依从性、焦虑、抑郁评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通过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软件SPSS17.0 for windows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表示, 计量资料通过 (均数±标准差) 表示, 差异采用t检验, 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实验组患者显效21例, 有效6例, 无效2例, 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患者显效15例, 有效7例, 无效7例, 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5.86%, 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为 (48.15±3.04) 分, 抑郁评分为 (46.54±2.86) 分, 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为 (65.37±3.21) 分, 抑郁评分为 (61.96±5.23) 分,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比:

实验组患者完全依从27例, 不依从2例, 治疗依从性为93.1%;对照组患者完全依从20例, 不依从9例, 治疗依从性为68.97%, 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冠心病是心血管内科的多发病之一, 其难以彻底根治, 需要长期治疗。冠心病的发病与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由于硬化组织堵塞冠状动脉管腔致使心肌供血出现障碍是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原因, 因此冠心病也称为缺血性心脏病或冠状动脉病[2]。冠心病发病群体具有高龄、高血压、肥胖等重要特征, 而遗传、吸烟史、心理因素也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3]。护理人员要指导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 舒缓心理压力, 进而提高治疗的效果。冠心病的治疗主要采用介入治疗的方法, 患者在配合治疗过程中还要配合科学的护理干预, 才能降低疾病对患者的影响。医院应安排综合素质高的护士进行护理。护理人员要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护理人员不但要掌握冠心病的相关护理知识, 还要掌握心理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 以提高护理的效果, 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综上所述, 对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改善明显, 配合治疗的依从性更高,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58例,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 实验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治疗依从性、焦虑、抑郁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1%, 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5.86%;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改善明显, 配合治疗的依从性更高,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整体护理,冠心病,焦虑,抑郁

参考文献

[1]霍清娟, 毛翠英, 梁占功.心理护理联合帕罗西汀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J].当代医学, 2013, 19 (3) :162-163.

[2]梁荣花, 陈小雪, 林进源.手术室整体护理干预对老年手术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 21 (8) :142-143.

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症护理观察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12月老年冠心病患者68例,均符合WHO老年冠心病相关诊断标准[1],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根据护理措施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62~81岁,平均71.6±6.7岁,病程2~9年,平均5.6±2.4年;对照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61~80岁,平均72.1±6.9岁,病程3~8年,平均5.2±2.7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院后所有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局部麻醉,麻醉成功后在桡动脉上常规穿刺,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密切观察患者心脏病变部位、程度和性质等,根据造影结果选取相应的介入疗法,术后将患者送往监护室,常规抗凝治疗,观察患者病情状况。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医院环境、治疗方法、主治医生和应注意的事项等,同时给予对症、生活、饮食、环境和药物等护理措施,手术时指引患者取平卧位,观察其生命体征。

1.2.2 观察组

实施护理干预,①行为干预:护理人员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实施全面健康教育和生活指导,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尽可能克制自身不良情绪;作息应规律,保证充足睡眠,患者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做适量运动,以提高自身免疫力。②心理干预:老年冠心病患者极易出现焦虑、恐惧和暴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入院时热心接待,向其介绍医院环境,缓解其陌生感和紧张感;积极同患者交流沟通,给予感情支持,获得患者信任,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③并发症护理:基于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实施针对性护理,改善患者预后。

1.3 观察指标[2]

密切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效果和并发症(尿潴留、穿刺部位血肿和腰部酸痛不适)。

1.4疗效标准[3]

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同治疗前相比减少>81%,静息心电图显示效果良好;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同治疗前相比减少50~80%,静息心电图显示得到改善;无效:心绞痛次数和静息心电图均没有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方法

所有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均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所有计数资料以频数(f)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等级资料以频数(f)和平均Ridit值()表示,采用Ridit检验,由PEMS3.1进行统计。α=0.05。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5%(P=0.0036<0.01)。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1)P<0.01

2.2 并发症

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9%,显著低于对照的26.5%(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相比,①P<0.05

3讨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是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和疗效显著等优点,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患者极易出现尿潴留、穿刺部位血肿和腰部酸痛不适等并发症,影响患者恢复,降低生活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护理人员应通过相应护理以有效控制并发症,患者实施心理辅导和健康教育,观察患者各项生命指标并及时反馈;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护理,改善患者预后。①腰部酸痛不适,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腰部酸痛症状,可能与术中快速注射造影剂有关,或因手术透视床床面冷硬[4];护理人员应告知术后腰部酸痛患者原因,指引其保持冷静,帮助其在床上翻身,适当给予热敷和按摩等。②穿刺部位血肿,动脉穿刺会给患者血管带来一定损伤,局部渗血、出现血肿,拔针后局部压迫止血时间不足或按压部位不准确等均会出现血肿,故护理人员应注意拔针时间、局部有无包块和渗血等;并固定血肿患者术侧肢体,正确指导患者压迫穿刺部位,必要时用抗生素预防治疗[5]。③尿潴留,患者治疗后需绝对卧床休息,其排尿习惯改变,男性患者因前列腺肥大出现排尿困难,进而出现尿潴留;护理人员术前应会教会患者床上排尿的正确方法,术后向患者讲解尿潴留原因和治疗措施,稳定其不良情绪;诱导患者排尿,必要时留置导尿管等[6]。本研究表明,观察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老年冠心病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获得良好效果,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张仁英.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并发症护理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2):296-297.

[2]李蕊.老年冠心病介入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措施[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9):185.

[3]徐雪蓉.循证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21):2767-2768.

[4]林媛媛.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7):269-270.

[5]亢国良.老年冠心病患者多项感染性指标的水平变化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22):2905-2906.

老年患者冠心病 第11篇

【关键词】综合护理冠心病老年患者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567-01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冠状动脉功能下降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而引起的心脏病,总的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1],是心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多发于老年人。冠心病初期表现为心绞痛,严重时表现为急性心肌梗死,都是临床上的危急重症,因此是需要更谨慎,全面,专业的护理方法。本文对我院78名冠心病患者进行分组对比实验研究,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详细情况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9月在我院住治疗的冠心病患者78名,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男40名,女38名,年龄均在60岁以上,最大年龄为84岁,最小年龄为61岁,平均年龄为66.72±5.12岁,病程在3-8年之间,将这78名病人随机的分成两组:对照组39人,男19人,女20人,平均年龄为65.87±5.33岁,平均病程为5.84±2.25年;观察组39人,男21人,女18人,平均年龄为67.24±4.89岁,病程为6.12±2.12。根据统计学要求,以上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疗程上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故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的护理方法

对照组进行心内科的一般常规护理:常规的执行医嘱,帮助有需要的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起居;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心率、血压;根据医师医嘱正确用药。

1.2.2观察组的护理方法

在心内科的一般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冠心病和心内科疾病的相关知识的教育,并让患者熟悉冠心病的病因病机,让患者了解冠心病的注意事项,尽早的预防,更积极的主动的配合治疗和护理;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和心理指导,鼓励安慰患者勇敢面对疾病,帮助患者消除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鼓励安慰患者,让患者保持心情愉悦;用药指导:对患者或患者家属进行冠心病药物知识的辅导教育,指导平时服药的各项事宜,防止误用药,防止随意停药等;饮食护理:饮食清淡营养饮食,禁食辛辣刺激,保证蛋白质的摄取,限制脂肪的摄入;康复训练和自我监管:应该时常定时定期的监测自己的心率快慢,心律变化,电解质及尿量等,并根据各项指标进行适量的康复训练,多以散步,慢走,打太极等运动,不可剧烈运动。[2]

1.3观察指标

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关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简表的内容制定相应的标准:生理健康:优记8分,良记6分,中记4分,差记2分;心理健康:优记8分,良记6分,中记4分,差记2分;社会关系:良记8分,良记6分,中记4分,差记2分[3]。

1.4统计学处理

以上数据均采用SPSS15.0软件处理(为保证准确度数据均取三次处理的平均值),用X±s表示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平均得分为23.24±1.38分,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平均得分为14.76±2.42分,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详细情况见下表;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的对比[(n)%]:

组别生理健康良好[(n)%]心理健康轻松[(n)%]社会关系良好[(n)%]对照组(39)34(87.17)35(89.74)33(84.61)观察组(39)17(43.58)19(48.71)16(41.02)<0.05<0.05<0.0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地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

3.结论

冠心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日益增加,尤其是老年人的发病率极高,严重的影响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而现代人们对健康的认知也日益提高,要求提高患者治療后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包括生理的健康,心情的舒畅,社会交往的能力等等。本文为了研究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对7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分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确实有提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荐,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吴翠玲.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10:13-14.

[2]吕珍,熊荣.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分析[J].吉林医学,2014,28:6419-6420.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体会 第1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笔者所在社区收治的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 其中男65例, 女35例, 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 (ICD-10) 中关于冠心病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排除严重肝肾疾病、精神病史、心源性休克、恶性肿瘤和血液系统等疾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0例。观察组中男31例, 女19例, 平均年龄 (72.4±8.6) 岁, 平均病程 (4.6±2.9) 年;对照组中男34例, 女16例, 平均年龄 (71.8±9.2) 岁, 平均病程 (4.8±3.2) 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根据自身病情给予药物治疗, 同时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 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多元化护理干预, 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病友交流和运动锻炼, 具体措施如下。

1.2.1 健康教育

由社区医务工作者对患者实施冠心病专题健康教育, 结合多媒体等设备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冠心病的原理、病因、症状、治疗和注意事项等, 鼓励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合理膳食、戒烟戒酒、注重睡眠、适当运动等。定期开展现场咨询, 对老年冠心病进行宣传与普及, 对患者提问给予详细的解答。

1.2.2 心理护理

老年冠心病患者年龄较大, 担心给家人造成负担, 加之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 很容易产生焦虑、惊恐、烦躁、自卑等情绪。而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患者的正常作息, 恶化病情, 降低生活质量[4]。笔者所在社区选择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 医生和家属一起安慰鼓励, 帮助其克服焦虑和恐惧等负面心理, 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 配合医生治疗。有些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坚信自己对冠心病的认知, 而拒绝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 容易与医护人员产生猜疑和误会, 对于此类患者, 进行交流时要诚恳坦然, 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其解释病情以及治疗方法, 建立患者的安全感, 保证融洽和谐的医护关系。

1.2.3 饮食护理

冠心病患者大多伴随动脉粥样硬化, 严禁暴饮暴食, 可少量多餐同时禁烟禁酒。鼓励患者多食用蔬菜、水果、粗粮等较为清淡的食物, 为保证营养, 可多食富含高纤维、维生素以及植物蛋白类的食物, 少量或者避免食用高能量高脂肪的食物, 例如花生、坚果、肥肉、蛋黄、油炸食品等, 避免食用腌制食品, 避免饮用咖啡、浓茶、酒精等, 防止对心肌血管进行刺激, 从而增加心率, 影响病情。对于有烟瘾的患者劝诫其戒烟, 这是由于烟草中的尼古丁易造成患者的心脑血管中枢兴奋, 进一步增大患者的心肌耗氧量, 从而使得心脏的负担更重, 易加重病情。鼓励患者家属根据其口味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营养食谱。

1.2.4 病友交流

由笔者所在社区医生组织患者开展病友交流会, 鼓励配合治疗后病情稳定生活质量较好的患者发言, 将自身的治疗心得和体会与大家分享, 患者间充分互动, 互相勉励, 互相扶持, 共同坚强乐观面对疾病。

1.2.5 运动锻炼

鼓励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 告诫患者在运动前应保持平稳情绪, 不宜饮食过饱, 亦不宜过度饥饿。在运动过程中, 不要急于求成, 应当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相应的运动量, 切忌运动过度, 从而增加心脏的负担。运动完成之后不要立即骤停, 应继续做一些舒缓的伸展放松动作让心脏逐渐趋于平稳, 运动后不要立即洗澡, 待体温和心跳恢复正常水平后再洗。

1.3 观察指标

治疗3个月后, 参考文献[5-7], 两组患者均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 (PSQI) 对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包, 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字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3个月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后, 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0.560, P<0.05) ;观察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930, P<0.05) ;观察组的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991, P<0.05) , 见表1。

3 讨论

冠心病的起因多数是患者的冠状动脉由于粥样硬化发生了器质性或者功能性的变化, 从而导致人体冠状动脉的血流速度减慢, 心脏供血功能发生障碍, 心肌内各物质水平分布不平衡, 最终造成心肌损伤[8,9]。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胸闷气短、心悸, 严重者会有短暂性呼吸抑制引起的昏厥。

本研究采用多元化护理干预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 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病友交流和运动锻炼五个方面。患者治疗3个月后, 日常生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 抑郁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 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 总体来说多元化社区护理干预相比较常规护理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这是由于多元化社区护理干预注重整个护理过程的计划性、可操作性、客观性和人文性, 健康教育使得患者能够充分地了解自身的病情, 避免盲目的惊恐和担忧[10];心理护理可帮助患者减轻心中负担, 培养积极心态, 勇敢面对疾病;饮食护理可使得患者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同时不至于给心脏造成负担[11];病友交流使得患者能够找到共鸣, 排除孤单抑郁心情, 与病友共同坚强面对疾病;运动锻炼可帮助患者增强体质, 加大血流量, 有效降低伴有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 抑制动脉硬化, 保护心脏[12]。

综上所述, 多元化社区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有效降低抑郁发生率, 有助于患者保持良好心态, 保证良好的作息习惯, 通过运动增强体质, 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笔者所在社区收治的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 其中男65例, 女35例,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根据自身情况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采取多元化社区护理干预。治疗3个月后, 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和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 (PSQI) 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HAMD和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施行社区多元化护理干预, 可显著提高其生存质量。

上一篇:钻孔数据结构论文下一篇:森林生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