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自主创新体系

2024-06-06

区域自主创新体系(精选12篇)

区域自主创新体系 第1篇

根据著名的竞争力战略大师Michael Porter教授的研究[1], 任何一个经济实体竞争力的发展必然要依次经历要素驱动型、投资驱动型、创新驱动型和财富驱动型四个阶段。中国的国家经济发展在本质上尚处于要素驱动型和投资驱动型阶段, 基本上以资源、环境、大量劳动力、特殊政策等为代价, 属于一种高消耗、低效率、高污染、低附加值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在现代经济体系下, 创新驱动型或财富驱动型的国家创新能力才是保持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而世界主要发达经济实体早已将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作为国家层面的战略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基准模式。所以, 中国必须切实地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 以引导产业技术自主创新为指导方针, 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 从而尽快演进到创新驱动型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

区域自主创新体系是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系统角度上, 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只有在其各区域性创新体系获得巨大发展之后才可能真正得到提升完善, 因此对于以行政区域划分 (各省、市、自治区) 或者经济联合体划分 (长三角、珠三角、中原经济区等) 的各种区域创新体系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而作为国家级中原经济区战略的核心, 河南省的长期目标是打造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区域性的科技创新中心。所以, 针对河南省区域特点以及区域创新体系现状, 本文就河南省在区域创新体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综合严谨的分析, 并提出了在新形势、新环境下较为科学合理的对策, 从而获得区域科技资源和优势资源的高效配置,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重组, 并最终形成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竞争力。

2 河南省自主创新体系现状分析

河南省经济发展在全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近几年的GDP总量一直保持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第5位, 在华中6省中GDP总量一直排名第1位。根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1》[2]的分析数据可以看出, 河南省的综合区域自主创新的规模实力基本处于全国的中游水平 (排名第17位) 。该报告将区域创新能力指标分解为5类指标: (1) 知识创造能力 (2) 知识获取能力 (3) 企业创新能力 (4) 创新环境以及 (5) 创新绩效。各类创新能力指标又可分解为实力类指标组和效率类指标组:实力类指标组包括了一个地区拥有的创新资源, 如绝对的科技投入水平、科研人员规模、创新的产出水平、专利的数量、新产品的数量等等绝对数量的创新能力指标;而效率类指标组则包括了如单位科技人员产出的论文或专利数量、单位研发经费投入产生的论文和专利数量等等表示一个地区单位投入所产生成果的相对创新能力指标。河南省在上述5类创新能力的实力类指标组排名分别为第12、15、11、6、和10位, 但在上述5类创新能力的效率类指标组排名则为第19、24、25、31、和24位, 创新效率明显滞后于创新实力。根据河南省自主创新能力的特征结构雷达图 (图1) , 可以看出从综合实力角度, 河南省的各项创新实力能力差距不大, 均大致处于全国中游区间上下浮动, 其中创新环境综合实力较高, 而知识创造和知识获取方面相对较差。然后, 从综合创新效率而言, 河南省的创新能力指标均大幅下降到全国最低排名区间, 其中创新环境的效率指标竟然列在全国31省市最后一名!与河南省较强的创新环境实力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进一步选择标杆省份广东省 (GDP排名第1名及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第2名) 以及和河南具有较强省际经济发展竞争关系的湖北省 (GDP排名第10名及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第13名) 进行横向对比。可以发现, 河南省的综合创新实力和规模水平甚至部分超越湖北省, 但综合创新效率却是全面的大幅落后, 同标杆广东省相比更是差距巨大。因此, 我们可以据此推断, 河南省的自主创新能力同其经济发展结构比较相似, 那就是“总量较大, 效率低下” (即所谓的“大而不强”) 。因此, 河南省非常有必要进行面向创新效率的制度性改革, 从而改变目前这种需要花2元钱才能达到标杆省市1元钱就能达到的创新成果。

3 河南自主创新体系问题的解析

为了客观地解析河南省创新体系深层次的内在问题, 参考创新能力报告[2]的统计指标数据, 从政府行为、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学术行为、企业创新行为、产业结构以及产学研协同创新与技术产业化五个角度进行分析。

3.1 政府行为

政府财政支出总量虽然较大, 但相对于河南省的GDP总量政府财政支出依然有所欠缺。更关键地, 政府在研发投入上严重不足, 和河南省GDP总量比例差距过大;且这种研发投入的不足并没有减缓的趋势。这说明在宏观角度上, 需要注意在增加政府财政支出的同时, 要以更大的增幅加强政府在学术科研与技术研发的投入, 不能仅仅以自身不同时期的前后投入对比作为研发投入的考量, 更要考虑同时期与标杆省市或者同级别省市的横向对比, 从而为全省的创新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最基础的财政投入。

3.2 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学术行为

河南省各高校及科研院所对于一般论文的发表较为重视, 发表总量及个人平均发表数量均较大, 但是主要集中在国内较低平均水平期刊或学术会议, 而在更权威的国际水平的论文数量上则远远滞后,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国际水平论文相对于之前有所增加。这说明, 省内高校及科研院所对于学术论文属于“重量不重质”, 发表论文数量很大, 但高水平论文较少, 研究内容缺乏创新性与引领性。另外一方面, 从论文合作范围的数据可以看出, 省内高校与科研院所对于省内、国内合作较为重视, 但是与国外的合作成果却非常匮乏, 从人均的角度排在了全国的倒数第一 (与河北省山西省并列) , 甚至不如教育科研资源极度落后的西藏、青海等地。这说明省内高校与科研院所在学术科研方面相对比较闭塞, 缺乏国际前瞻性的眼光或者对于国际间合作不太重视;抑或, 省内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研究方向未与国际主流科研接轨, 造成与世界科技界产生一定的学术领域隔阂。综合而言, 省内高校与科研院所在高水平国际论文以及与国际科研合作方面表现非常不理想, 因此主管部门或管理层需要从这两方面入手, 有目的性地制定相应政策, 提高相应的高水平论文或者国际合作项目申请的奖励, 同时尽量杜绝“假大空”之类的低水平科研成果或论文, 提高有限科研资源的有效利用效率。

3.3 企业创新行为

河南省内规模以上企业研究开发资源 (研发人员、研发经费以及研究中心) 总量而言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但相对于企业总体的销售收入, 研发人员与研究中心数量较居中, 但研发经费支出严重不足, 企业用于技术改造的投入总量及比例均比较合理, 但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新产品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销售收入中总量及所占比例均偏低, 说明河南省内企业产品创新动力不足, 对产品创新所带来附加值的追求缺乏激情。不过, 研发经费支出、技术改造以及新产品销售收入增长速度较为明显, 这对于河南省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潜力, 目前的扶持政策方向大体合理。

3.4 产业结构

河南省的工业企业整体偏向于资源性产业, 因此具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和高科技产业产值在整体GDP中所占比重偏低, 出口额在GDP中所占比重过低, 在全国范围内处在最落后集团。而这几项指标, 国内经济实力与创新能力较强的如广东省、江苏省等均大幅高于河南省。资源性产业从能耗上也具有很大的效率劣势, 河南省单位GDP的能耗、电耗、工业污水与废气在中国均处于较落后地位, 耗能较高。主要能耗单位可以通过技术改造、科技攻关从工艺角度提高用能效率, 同时尽量配合中国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尽快实施已在欧美发达国家实施的能源管理体系。

3.5 产学研协同创新与技术产业化

河南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在科研研发方面的合作程度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 说明产学研的协同创新并未达到系统的完善, 需要进一步配合教育部的2011计划实现更合理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政府的协同创新水平。在技术的产业化转移上, 技术交易总量中等, 但基本上均属于小规模技术项目的转移, 缺乏高端的先进技术。河南省企业和国内其他实体间技术转移较为频繁, 但国家间的技术转移及技术合作却缺乏先进的国际技术。外商投资的利用水平也需要进一步提升。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以及外观设计方面均在去全国处于中等水平, 可以通过进一步的政策引导鼓励含量更高、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专利技术。

摘要:区域自主创新体系是决定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要素, 而河南省作为中国中部经济总量最大、人口最多的省份, 其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对于中国中部的可持续创新能力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中国科技部对于中国各省份间创新能力的报告数据, 通过对比分析, 客观地识别分析出了河南省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发展建设中现存的主要问题以及简要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自主创新体系,创新行为,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Michael E.Porter,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Free Press, 1998.

区域自主创新思考 第2篇

及未来发展的思考

摘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环节,把握区域自主创新现状是制定创新发展战略的基础,以自主创新推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转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所在,也是增强经济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证。因此图们自主创新的发展要从图们的实际出发,充分把握图们自主创新现状,因地制宜地实施和进行,才能探索出一条真正适合自己的科学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区域自主创新发展现状有利因素制约因素 发展途径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是培植区域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当前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党的“十七大”上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到了一个新高度。就图们市而言,要想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只有不断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使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才能发挥后发优势,不断提高区域竞争力。为此,我市提出了要建设“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城市”,以“图们创造”提升“图们制造”和“图们加工”,以创新为契机,实现真正意义的可持续发展。

1.区域自主创新建设现状

1.1.区域自主创新有利因素

1.1.1区位优势。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处,位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确定的东北亚经济合作开发区“大、小金三角”的结合部,距朝鲜罗津先锋自由贸易区160公里,距朝鲜清津港175公里,距通往俄罗斯的长岭子口岸80公里,距图们江入海口150公里,引进战略投资合作伙伴,引进相邻国家(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和地区的先进技术,采取消化再吸收的办法,创造自己的品牌和技术,为区域自主创新带来科技财富;图们距延吉、龙井只有30分钟车程,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延吉、龙井两地的五所高校和多家科研院所的研发机构为我市企业自主创新提供科技保障;图们到长春只需4个小时车程,完全可以依托长春市内的近百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咨询中心的科技力量,为我市创新体系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保障。上述这些创新资源优势,是其他区域无法比拟的,是我市独有的优势。

1.1.2科技服务经济态势初显。一是创新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延边大学、延边科技大学、延边农学院、延边医学院、延边黎明科技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工业大学等区域内高校科研机构及科研成果扶持服务图们区域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战略合作项目全面启动,图们在技术研发、成果孵化、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方面的综合优势进一步凸现,区域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逐步提高。二是高新

1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以生物医药、保健品产业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迈出重要步伐,中冷器,电子产品等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异型钢铁、塑料制品、机电产品制造等传统产业改造步伐明显加快,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

1.1.3 图们江区域规划以及延龙图、长吉图的推动。延龙图”一体化的实施和“长吉图”开放合作区战略构想的提出以及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和东北亚经济合作,对图们是一个极好的机遇。在延边州“十一五”布局全州高技术产业规划中赋予了建设成为延龙图高技术产业基地的重要使命。市十次党代会明确全市要按照“一个中心两个基地”的发展战略布署,而且图们在全州八县市处于一小时经济圈的极核位置,在推进科技产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市委根据全市部署,抢抓机遇,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地”的发展目标。即:以对外贸易为中心,打造进出口加工基地和国际物流集散基地。在主城区和西郊曲水范围内打造教育、高新技术、现代国际物流“三大高地”;在图们经济开发区内打造工业集中区、韩国工业园和台湾工业园;在石岘镇区打造造纸化工产业园区;在长安镇区打造冶金建材产业园区;在凉水、月晴镇区打造绿色农业、有机蔬菜、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农业产业化有机示范园区。促进“东中西北”四大板块协调发展,形成以高新技术、先进制造、现代物流、对外经贸、特色旅游五大产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的区域发展战略定位。

1.2区域创新制约因素

虽有一些创新优势,但要清醒地认识到:在推进区域创新发展过程中,科

教资源优势不等于创新优势,创新优势也不等于竞争力。如何利用科技创新,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有效转化,从而增强区域竞争力,解决以下制约因素,是图们在新形势下加快创新体系建设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1.2.1区域创新资源富集但本地化利用程度低。我市所能利用的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才确实很多,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也具有相当的潜在优势,但科学技术与本地经济互动效应很差。以2008年为例,区域内完成省级、市级科研项目10多项,专利授权6项,但转化为本地生产力的科技成果的几乎没有。就其原因而言,由于在市场化、全球化的大环境下,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市场要素在全州、全省、全国自由流动,域内创新资源优势还未能较好地通过市场手段大量而有效地转化为本地经济优势,未能形成几者之间空间的近距离的产学研一体化格局。从深层次原因看,主要还在科研成果从研制到商品化过程脱节。一项完整的科研成果要经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样机试验-中试开发-工程试制-商品化六个阶段,这个过程需要大量资金和时间的投入,还须承担失败风险,科研院所、高校、技术发明者缺乏科研成果转化动力,也不完全具备这种综合能力和条件,尤其缺乏对市场的深入了解,我国大学体制普遍缺乏相应的资金投入及风险保障,科技成果的成熟度较低,大部分成果处于初级研究阶段或技术半成品阶段,大多数技术与市场脱节,达不到企业所需的要求,而企业追求短时间的效益最大化更不愿承担这个风险。在此形势下,这个过程需要政府或科技中介服务组织来做,但由于政府在一定程度上的缺位和我市科技中介服务组织的缺乏导致这个过程的严重脱节,科技与经济之间相互分离的境况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基于以上原因,区域创新资源富集但与本地化利用程度低的矛盾十分突出,区域创新资源未完全转化为区域竞争优势。

1.2.2区域内企业创新能力相对薄弱。对一个区域来说,最有创新动力的主体是企业,而区域创新能力的大小取决于有无几个由众多企业组成的优质产业集群或产业链。就图们来看:中小工业企业是图们工业经济的主导力量,全市146家工业企业全是中小企业。产业基础较薄弱,产业集聚度较低,配套体系不完整,数控化程度不足,为地方经济贡献不大。区域中小企业发展也存在严重制约问题:一是受土地、资金等制约,空间拓展和资金来源受到限制。二是产业形态较单一。企业主要集中于塑胶制品制造、木制品加工,结构不尽合理,品牌意识薄弱。三是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不足,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管理水平跟不上。四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区域企业中除方正化工、人参特产、长白绿宝、华威友邦等四家知名民营科技型企业具备一定的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能力外,其它企业中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不多(目前只有人参特产企业研发中心一家,2006年建立全市第一家省级企业研发中心),绝大多数企业无核心竞争力,缺乏创新能力,多是仿制中的低端竞争,难以做大做强。

再者,从图们的产业集群来看,目前较突出的有三大产业集群:造纸化工、塑胶制品、生物制药及保健品。特别是造纸化工产业链,大多是传统产业,由于图们长期形成的老工业基地深厚积淀,上下游产业链衍生好,已经形成图们最有特色的产业,但产业自主创新相对滞后。

1.2.3科技中介组织稀缺且作用有限。在区域创新主体中,科技中介服务组织是区域创新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它是“官产学研”中间的重要节点。科技中介服务的缺乏导致问题十分突出。

域内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等创新主体之间沟通不畅。创新主体的运行情况、人才状况、资金需求、市场需求、技术状况等情况不能使政府及时掌握,政府要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管理和服务,特别是面向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计划、先进技术推广、扶持政策的落实等均不能有效实施。科技中介机构既是政府与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中介,也是各类科技资源之间的市场中介,科技中介机构的市场化运作可以使它按照市场机制实现科技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技术创新所需创新资源往往不

能自发获得,现有创新资源也往往不能自发实现优化配置,而是通过科技中介服务,借助市场的力量来实现。如果缺少某种创新资源,科技中介可以帮助获得这种资源;如果创新资源流动和配置不合理,科技中介促使其合理流动和配置。技术市场、人才市场、风险资本市场、技术产权交易机构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都是为企业进行诸如人才、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整合建立的平台。由于此类平台的缺乏,其他资源的流动受到极大的阻碍。因此,科技中介服务组织缺乏是制约图们区域创新的重要因素。

2.区域自主创新发展的途径

区域创新系统中政府主要行使的职能在于目标引导、创造环境、扫除障碍、配置资源。所以要促进创新主体之间联系合理,运行高效,企业、科研机构、学校与政府之间的构建高效流动、资源分配合理、发挥各自优势的机制。

2.1.强化政策支撑,调动全社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把加强政策引导和规范作为政府推动自主创新的主要着力点,建立比较完善配套的政策法规体系,为区域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形成了对自主创新的有力引导和支撑。在投入方向上,实现从扶持单个企业转向扶持重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从政府直接出资组建风险投资公司转向引导鼓励民间资本进行创新投资。在激励机制上,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奖励资金,重奖有重大贡献的科技创新项目和人员,同时,改革科技人员收入分配制度,允许企业科技人员以劳务和智力支出作为技术开发费投入税前列支,较好地调动了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2.2.强化主体支撑,推动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力军。自主创新的核心是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在本质上是经济层面的活动,能不能按照经济规律去推动创新工作,关系到最终的成败。因此,在推进创新的初始阶段就要紧紧把握住以企业为主体这个关键,通过支持企业创建工程技术中心、加大对企业发明专利申请的扶持、鼓励企业实施品牌战略、优化企业创新服务环境等措施,引导企业家从早期的简单产品做起,逐步理解技术创新和市场机会相结合的真谛,从而使企业依靠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2.3.强化基地支撑,推进高新技术和传统产业集群发展。基地建设是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依托,通过大力推进开发区建设,积极鼓励和引导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和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不仅可以形成强有力的聚集效应,而且也可以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辐射源。围绕“块状经济”搞研发平台建设,把分散在各个企业的研发中心整合集中在一起,降低研发成本,增强研发效率。

2.4.强化平台支撑,提供区域自主创新优质服务。在推动自主创新的实践中,把引进和集聚智力资源,建设创新技术依托平台作为推动区域创新的关键环节来抓。在推动自主创新过程中,引进科研院所,注重创新合作平台建设。探索建

立联合形式的创新信息平台、培训基地和实验室,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用、经费共担、成果共享。同时,政府投入资金,用于支持企业与学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合作项目,引导全市科技活动逐步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2.5.强化环境支撑,激发全社会自主创新活力。通过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政府科技管理职能从直接管理项目、资金转移到加强科技规划、完善制度、营造环境、提供服务和组织推动等工作上来。在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方面,从整合科技资源出发,实行科技项目资金“零基数”预算(即:对学校、研究机构、企业不设项目预算,而是按其所报项目的水平给予支持)。在培育全社会创新意识方面,努力引导全社会建立开拓进取、创新创造的职业理念,积极营造支持创新的社会环境。破除只防出错、不求出新,只求保险、不担风险,只循陈规、不探新路的思维定式。

3.小结

推进区域创新,要在形成党委、政府领导、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大科技”观念基础上的区域创新领导管理体系,通过统一统筹区域创新工作来协调区域内科研院所和创新型企业,共同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实现在创新政策的争取和落实、研发项目与本地产业对接、科研成果孵化与产业化衔接、产业项目风险融资等方面的突破。

参考文献:

[1]张桂元《开放 发展 展望-绥芬河重大课题研究》2006年10月10日

[2]杨庆才《吉林省小城镇发展历程》2006年7月

[3]曹大卫等《吉林省老工业基地振兴之路》2007年12月24日

[4]薛永应著 《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战略大思考》 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5]罗云毅《从“扩大”到“稳定”》《吉林投资研究》2009年5月

区域自主创新体系 第3篇

摘要:文章认为区域产业集群的实现有赖于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推进;另一方面,区域产业集群也有助于促进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出现。两者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形成区域创新型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区域经济;创新型;产业集群

当前,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力量正在向着某些区位条件优越、基础设施完善、配套要素齐全、创新氛围浓厚的区域中心和骨干大型企业聚集,形成区域创新型产业集群。这种产业集群既有利于激发工业企业自主创新,也是创新成果的扩散,有力地推动着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对区域产业集群的推进

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的发展,产业集群已成为一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和普遍现象。从区域空间布局的角度来看,尽管存在着较大的分布不均匀和东西部差距,但总体上看,产业集群不仅在以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广大东部地区发展迅速。而且在中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如重庆、成都、武汉、长沙、郑州、西安等地也取得了长足进展。

那么。该如何才能最有效地实现区域产业集群?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界定,根据集群内企业技术的总体水平、集群变化的广泛性以及集群内企业间相互协作与网络化程度三个标准。可将集群分为非正式集群、有组织集群、创新集群、科技集群和孵化器及出口加工区五个类型。这五种类型其实也可以视作实现区域产业集群现象的5种不同作用机制。笔者认为。在现代工业文明的背景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在区域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其兼有创新集群和科技集群的作用机制。又通过空间扩散作用扩大了集群的影响力和吸纳力。

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在空间上得以实现的基本模式就是技术联系上的集聚效应和由知识外溢性带来的近邻扩散效应。从企业自身的发展来看。出于加强彼此间经济技术联系和技术分工合作的需要,那些在经济技术上具有同一性、相近性、互补性、依赖性和关联性的经济活动,往往都会倾向于集中到资源和要素组合条件较为优越的同一个地方发展,通过集聚来获得在其它区域难以获得的技术环境和条件,并会产生更多的技术合作、碰撞出更多的创新,以此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领先。同时,创新型的工业企业先行在技术上取得突破,由此改进企业生产组织形态、实现产品升级换代、提升生产效率,这种技术上的创新会从中心向周边扩散。并随着距离远近而递减。这意味着距创新源较近的企业比较容易先获得有关的信息及技术,距离远地区的企业则较难获得同等的信息与技术资源。克鲁格曼(1991)建立的规模报酬递增模型结果表明,一个经济规模较大的区域,由于前向和后向联系,会出现一种自我持续的制造业集中现象,经济规模越大。集中越明显。运输成本越低。制造业在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越大。在厂商水平上的规模经济越明显。越有利于聚集。“中心—边缘”结构的形成取决于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区域国民收入中的制造业份额。瓦尔兹(1996)也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会导致规模收益递增的生产和创新产品的区域性集中,区域经济增长源于产业部门的地理集中及由此产生的持续的生产率提高。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是区域产业集群保持活力的核心所在。可以有力地提升区域产业的质量;而且工业企业创新也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在成熟规范的市场机制的环境中,一个企业会因为其自主创新的超前性而获得超额利润,成为成功的榜样;并会由于人才、技术的辐射提升周围企业的技术水平,并吸引其它企业的技术转型或新企业的迁移前往。形成较强的企业集中;而由此带来的新的市场需求,又产生了前向、后向和侧向的效应。最后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出现了成型产业集群。而在区域产业集群形成后,也会因为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不断激发涌现,持续地推动区域产业集群壮大发展。

从我国的区域经济现状来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对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有着决定性意义。以四川德阳为例。该地的二重、东电、东汽三大厂形成了强有力的创新辐射源头。二重的大型铸锻件相关技术、东电的大型电站设备技术和东汽的各类汽轮机技术,既彼此相关促进,又带动了一大批配套企业集聚发展,使德阳成为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集中度最高的区域。

二、区域产业集群对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促进

一方面是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对区域产业集群的推进:另一方面。区域产业集群也大大提高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出现可能和成功机率。从本质上看。产业集群是在空间范畴上的创新经济,通过企业之间、企业成员之间的技术合作、非正式交流和知识外溢。成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区域产业集群对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力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需求拉动力。恩格斯曾有过如此经典性描述:“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换言之,区域产业集群一旦形成所产生的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企业创新推向前进。区域产业集群形成后会自然而然地因为技术互补、技术交易产生企业间的创新需求:同时区域产业集群也面临着维持其优势、保持区域内领先的需求。必须要求产生更多的企业自主创新技术。这种来自企业间技术交易的需求和产业优化升级的内在需求是促使区域产业集群中企业自主创新涌现的最大动力。

2、企业间竞争压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常态化,企业外在生存环境越来越规范而严峻,内部投资收益率也逐步降低,对企业发展的各方面要求则越来越高。但有压力才有动力,区域产业集群本身就是一种优势企业和企业优势的集成。同类或相近企业的密集布局,既有利于产生更多的产品需求,但也会形成更为激烈的竞争关系。为了更好地生存发展,企业必须不断推出创新技术;相应地,在对员工的创新素质提出了高标准要求。这种要求也影响到与之相关的互补或配套企业及中介组织。而且。在区域产业集群中,存在着企业间对自主创新技术、自主创新产品、自主创新品牌暗暗较劲的情况,即如波特提倡的企业集群竞争理论指出的那样,企业集群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之一即是企业彼此接近,会受到竞争的隐形压力。而不甘落后的自尊需要和当地高级顾客的需求,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由集聚带来的有效的竞争压力。既加剧了竞争。又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秦琴、方苏春,2007)。

3、信息集成力。创新的载体是知识,这就是一种信息,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产生和扩散过程也就表现为信息的积累、学习、升华和输出的过程。在区域产业集群的系统中。各相互联系工业企业成为既独立又紧密相连的因子,从而可以实现系统内部信息流通更加顺畅,信息特别是那些富集先进理念的知识信息的充分流动更有利于促成企业自主创新。

4、相关联动力。区域产业集群往往是以一个或多个主导(支柱)产业为主体形成的企业集聚。主导产业的自主

创新发展会产生相关联动力,带动相关产业的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反过来,相关产业的工业企业自主创新,也会因近邻效应促进主导产业的若干因素自主创新。

5、自演进的推动力。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产生和演进并不是无中生有或杂乱无章的,而是有着内在产生规律和发展趋势。在区域产业集群的情况下。有利于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自演进的内外条件得以大量出现。一般情况而言,创新领先的企业发展形成了创新的路径依赖和惯性,在已有的创新发明创新技术和创新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区域产业集群的需求和情况,催生出一系列衍生性的技术创新。

6、吸纳消化力。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形成通常来源于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科研成果,但仅有创新的想法是远远不够的。从实践情况来看。不少企业在进行自主创新研发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许多创新的灵感。但这些灵感往往会因为企业规模、实力和业务的局限或创新投资风险等原因而被忽略或被放弃,难以完成向现实规模化生产的转化。但在区域产业集群的情况下可以提供诸多政策优惠、资本保障等优厚条件。那些富有发展前景和潜在需求的技术创新,往往都会很快地被市场吸纳消化,发掘应用并形成强大的生产力。

7、区域环境作用力。这主要体现为区域产业集群内的创新物质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由于带来的持久创新活力。在区域范围内,工业企业、客户、供应商和关联企业之间形成了庞大的网络,地理的相近、业务的往来和人际的交往创新出了一种促进彼此学习、交流和进步的催人上进的学习型区域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区域内各工业企业成员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新想法、新观念,并通过区域创新系统,转化为企业的自主创新行动。

三、构建区域创新型产业集群

作为同类及相关企业活动在地理上或特定地点的集中现象,区域产业集群必须体现出与众不同的地点,而创新可以长久保持其特色。总体来看,走区域创新型产业集群之路是各经济区域的必然选择。这就要求进一步根据现有的产业基础和特色。加大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力量,在较高的技术水平上推动区域产业集群技术水平的提升:由此又促进更多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涌现,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体系,进而带动整个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走上又好又快的发展之路,

在区域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上,我国不同经济区域有着不同的情况。东部地区特别是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其产业集群已由于有较多的创新技术支撑。形成了特点鲜明、发展加速、水平领先、效益倍增的格局。譬如。广东省珠三角地区业已形成我国规模最大、发展最快、产品出口所占比重最高的电子信息产品产业集群。据国家信息产业部统计,珠三角地区的产品覆盖通信设备、计算机、家用电器、视听产品和基础元器件,产值占全国三成多。其中新型陶瓷电子元器件基片产量占全国一半,智能化、节能环保型家电占全国产量的六成。其中,深圳华为公司自2002年以来。一直保持了专利申请量全国第一的地位。并且加快了新产品的国际专利申请的步伐。2008年申请的国际专利多达1737项,位居全球企业之冠。与之相应的是,其2008年合同销售金额高达233亿美元,同比增长46%。甚至在金融危机的重灾区——欧洲和北美市场的增长也分别达到42%和58%。相比之下。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区域产业集群要滞后一些。也正因为此,更需要在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的基础上,形成区域创新型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地方工业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走出一条符合区情、富有特色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之路。

在区域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限制了企业的更好发展。由于自然条件、历史基础、人口素质、基础设施、制度环境等诸多差异。我国不同地区的产业集群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不尽一致的区域特征,但一些共性的问题不可回避。笔者认为。在各区域形成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共性问题中,内部学习与创新能力不足是关键。受内外条件限制。我国各经济区域的产业集群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往往主要考虑获取外部效益:在区域产业集群内部经常是一产生创新技术即蜂拥而上,企业模仿多于创新产品,不少企业在模仿生产中更把低质低价视为竞争法宝,削弱和打压了企业内部的创新冲动和能力。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要进行有效的规范和引导,严格执行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建立区域技术创新平台和技术创新基金。引导企业立足于自主创新谋求自我发展,加速人才、产品、资金、信息的合理合法流动,将创新思维和成果进行有序扩散,实现区域内工业企业技术水平的普遍化提升,进而优化升级区域产业集群的整体水平和效益。

参考文献:

1.朱华友.我国产业集群研究现状及理论述评.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2).

2.吴向鹏.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创新网络的视角.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3.王步芳.世界各大主流经济学派产业集群理论综述.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1).

4.顾强.解读产业集群.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5,(8).

5.沈青.区域产业集群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协同互动思考.科学管理研究,2005,(3).

6.吴向鹏.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创新网络的视角.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7.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3.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8.顾强.中国产业集群(第1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实证研究 第4篇

一、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对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设计, 主要参考已有文献和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 并结合自主创新成功及失败因素的分析提出的。为了达到数据的可获得性, 在评价过程中尽量选取一些既能真实地反映自主创新能力状况, 又易于获得可靠信息的定量指标。具体指标见表1。

二、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方法

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是一种系统性评价, 系统性评价在科学决策中具有重大的辅助作用, 引起了国内外的大批学者对其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索, 现已开发了几十种系统评价方法, 从总体上可分为:专家评价法、模糊评价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经济分析法、数理统计方法和神经网络评价方法等。其中主成分分析法是数理统计方法中因子分析法的推广, 它从研究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 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根据相关性的大小把变量分组, 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 而不同组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低。经过分析, 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之间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 所以进行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比较适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方法是通过构造原变量的适当的线性组合, 以产生一系列互不相关的新变量, 从中选取几个新变量并使它们含有尽可能多的原变量带有的信息。

设X1, X2, …, XP为某实际问题所设计的P个随机变量, 记为:

其协方差矩阵为:

它是一个半正定矩阵。但实际问题中, 协方差矩阵是未知的, 我们通过样本来估计。设X= (X1, X2…, XP) Ti=1, 2…, n为取自X= (X1, X2…, XP) T的一个容量为n的简单随机样本, 则样本协方差矩阵为:

我们有以下定义和结论:

设s的特征值为λ1≥λ2≥…≥λp≥0, 相应的正交单位化特征向量为e1, e2, …, ep, 则第i个样本主成分定义为:

其中x=X= (X1, X2…, XP) T为x的任意观测值。当以此代入X的n个观测值Xk= (X1K, X2K, …, XPK) T (K=1, 2, …, n) 时, 便得到第j个样本主成分的n个观测值yik (k=1, 2…, n) 。这时

第i个样本主成分的贡献率定义为:

在实际应用中, 选取前m (m

三、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

根据《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 结合前面构建的指标体系, 在运用主成分分析法, 使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 对黑龙江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1. 获取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

对应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选择13个省市的统计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可以得到原始数据如表2。

2. 利用SPSS13.

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评价。进行初始因子分析采用的是主成分分析法。然后依据主成分分析法的结果来确定因子的个数。设定主因子的特征值必须大于1, 并且按照因子分析的原则, 所选取的主因子对方差解释的累计百分比应达到88%以上。结果显示相关矩阵的前3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对方差解释的累计百分比91.263%, 符合设定的条件, 另外, 碎石图 (图1) 拐点为3, 说明保留前3个因子将能概括大部分信息, 因此选定3个公因子即F1、F2、F3。

第一因子F1在X1、X2、X9、X3、X4、X12、X5、X7、X19、X18、X15、X20和X8这些因子的因子载荷值较大, 累计贡献率超过60%, 达到63.762%, 而且该因子所代表的指标是反映各省市的自主创新投入和产出能力, 因此可以将其命名为自主创新投入和产出能力因子。

第二因子F2在X11、X16、X9、X10四个因子的因子载荷值较大, 累计贡献率超过80%位居第二位, 达到80.629%, 并且该因子反映的是各省市的科技转化能力, 因此将之命名为科技转化能力因子。

第三因子F3在X17、X14、X13三个因子的因子载荷值较大, 累计贡献率超过90%位居第二位, 达到91.263%, 并且该因子反映的是各省市创新中的引进消化吸收能力, 因此将之命名消化吸收能力因子。

以各旋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 (3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分别63.762%, 16.867%, 10.635%) 为权重, 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 求出各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因子得分F, F= (F1×0.63762+F2×0.16867+F3×0.10635) /0.91263, 从而确定各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排名 (见表3) 。

通过对各因子得分和总得分进行排名, 可以看出各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总水平和影响各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原因。例如北京总得分1.714824, 在13个地区中排名第1, 其中创新投入和产出因子得分3.05685, 排名第1, 消化吸收能力因子得分-1.11715, 排名第13, 科技转化能力因子得分-0.43116, 排名第10, 这说明其自主创新能力较强, 但消化吸收能力和科技转化能力较弱, 需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周立, 吴玉鸣.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因素分析与聚类研究—兼论区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的因素分析替代方法[J].中国软科学, 2006 (8)

[2].宰斯蕾.河南省区域创新能力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6 (5)

[3].于冬.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相关政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07 (6)

欠发达地区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思考 第5篇

(一)发挥政府作用。科学分析区情,做好创新战略规划,制定区域创新政策。

(二)实施“科教兴宁”和“人才强区”战略。促进基础教育公平发展,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

(三)优化财政金融结构,发挥金融服务功能。优化公共财政体系结构,加大政府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加大企业在研发、引进新技术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建立健全资本市场,支持建立风险投资公司。

(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鼓励建立技术市场、生产力促进中心、专利服务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中介组织,促进产、学、研结合。

(五)加强创新环境建设。第一,紧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强交通、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第二,培养创新观念和意识,塑造创新文化。第三,完善市场体系,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市场环境。第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创造良好法治环境。

总之,欠发达地区构建区域创新体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渐进性过程。要做好创新战略规划,选择合适的创新战略和创新模式,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科技为支撑的区域创新体系。

参考文献:

[1]熊彼特(美).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

[2]C, Freeman.Technology Polic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Lessons from Japan [M].London, Pinter press, 1987.

[3]克鲁格曼(美).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4]Philip Cooke.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competitive Regulation in the New Europe[J]. Geoforum, 1992.23.

[5]王缉慈.创新及相关概念的跟踪观察——返朴归真、认识进化和前沿发现[J].中国软科学,(12).

[6]柳御林.区域创新体系成立的条件和建设的关键因素[J].中国科技论坛,(3)

政府推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第6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 体系 山东省 研究

在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发展出现了十分明显的区域化特征。在世界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中,区域经济的发展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鲜明区域特点的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对当地乃至全球经济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随着国际竞争格局的变化,创新已成为区域科技与经济竞争成败的分水岭,成为区域发展的原动力,成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区域发展的根基所在。一个区域的创新能力已日益成为该地区经济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增强政府区域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一、山东省科技创新体系现状分析

对山东省科技创新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的思路是,基于创新体系的要素构成及要素的结构关系,从创新主体、创新活动和创新环境三个层面考察创新体系状况。从优势和劣势把创新主体包括科技人才及优势学科梯队、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和政府科技基地;创新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环境包括科技条件与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型中介机构、创新体制和机制、创新政策、创新管理及创新发展等进行分析。

(一)山东省科技创新的优势分析

1. 创新主体内部环境进一步改善。通过对科技资源的整合、优化,我省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建设,以科技服务机构为主体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创新主体内部环境进一步改善,主体间良性互动的创新机制正在形成。现今,全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共建国家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6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69个。10万元以上的各类大型科学仪器设备3000多台(套),初步建立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同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2008年全省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74 家,其中国家级44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1家,其中国家级4家;国家863产业化基地1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874家,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2. 科技综合实力明显提升。2010年以来,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额以年均28. 3%的速度增长, 2012年达到195.14亿元,企业的R&D经费支出额年均增长30.2% ,成为带动全省研发投入增长的主要力量;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2012年科技活动人员总量达27. 42万人,两院院士达到33人,形成了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的科研团队;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2012-2014年规模以上企业对外技术依存度平均值为39% ,低于全国50%的平均水平, 2012年全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28835件和10743件,数量居全国前列。

3. 技术创新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2012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6858.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22.5% ,形成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技术创新提高了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2012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传统产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033.35亿元,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40% , 80%以上的机械、服装、化工、建材、造纸企业采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或监控技术。

(二)山东省科技创新的劣势分析

1. 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据来自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主编的《2010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显示,山东省企业创新能力综合指标在全国位于第6名。中小企业自身的科研开发能力较为薄弱,自主开发能力不强,缺乏原始创新能力,产品更新换代慢、档次低,高技术、高技术附加值的产品比重小,众多中小企业难以获得必要的技术支持。

2. 各类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尚待加强,观念有待更新。除企业外,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其他创新主体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真正面向市场,而是把政府当作经营对象,面向政府争取资金和项目,尚未基于市场建立创新目标。高新技术及产业化步伐缓慢。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额比重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储备不足。四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待于从根本上解决。全省每年取得众多的科技成果和专利中,真正有重大突破的不多,能够产业化的更少。山东省的专利授权量中,最能体现创新能力的发明专利仅占2%。

3. 公益性科研力量相对薄弱的问题仍显突出。经过几轮改革,目前山东省公益类科技队伍近1万人。但是,由于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一些公益类研究机构难以有效地开展研究开发活动,骨干人员特别是青年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农业、卫生与健康、资源与环境、标准等领域的公益性研究都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全社会科技投入特别是政府投入不足,多渠道科技投入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省科技风险投资、银行贷款和社会融资等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还没有建成。山东省科技投入与先进省市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均有很大差距。研究与开发经费(R&D)占GDP的比重,反映了知识创新投入水平,据世界银行的数据,该指标目前中等收入国家为1.5% ,高收入国家为2.2%。目前全国平均为1.34% ,北京达5.55% ,陕西2. 52% ,上海2.28% ,天津、江苏、浙江分别达1.96%、1.47%和1.22% ,而山东只有1. 05%。

4. 科技资源分布不合理,地区、产业和部门之间资源配置不够均衡。创新体系各主体之间尚未形成良性互动,科技资源部门分割、缺乏市场拉动和创新激励机制不足等因素并存,创新体系还没有处于激活状态。在我省人才体系中,高层次人才匮乏;人才布局和结构不合理,非国有单位人才比例偏低;人才流失严重,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出省200余人。全省每万人中科技活动人员28人,列全国第9位,每万人中科学家工程师17.5人,居全国第28位。两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带头人不足1500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0.06%。

二、山东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在看到优势的同时,也应看到山东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所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制约我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主要因素有:

(一)内部激励制约机制不完善

因为技术研发与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直接影响当期的企业赢利状况, 许多决策者在发展创新战略时都存在着保守心理, 由于创新激励机制不健全, 加上研发成果的不确定性, 导致企业投资者在投入资金时犹豫不决。当前,不论是国家还是企业,其激励机制大都软弱无力,其表现是奖励的力度不够,达不到应给予的激励水平。特别是物质奖励太少,不足以酬劳创新者所付出的智慧和劳动,起不到激励作用。

(二)融资渠道不畅

近年来,融资渠道不畅的问题已经引起各界的关注,也采取了不少解决方法,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个问题目前仍然是制约科技创新发展遇到的“瓶颈”。其主要表现是:

一是融资难。目前,就济南市亿元以上规模的科技风险投资机构只有2家,过亿元的投资担保机构仅7家,融资机构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机制不完善、不灵活,与银行合作能力较差,担保资金少,作用不明显。随着国家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进程的加快,特别是银行普遍推行贷款项目经理制、贷款员责任制等,银行开始关注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增值性。由于高科技企业经营风险高于传统企业,难以得到银行贷款,仅靠民间融资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这导致科技型企业的筹资能力不强,无法吸引投资商的注意力。这也成为制约山东省企业不能发展壮大的因素。

二是民间投资尚未完全启动。相对而言,我国民间资本已经比较丰富,目前民间投资的市场准入存在诸多限制,甚至一些外资企业可以进入的行业,也不允许民间投资进入。在一些垄断和半垄断行业,如电力、铁路、公路、邮政、电信和市政设施等行业,不仅企业难以进入,就是非本行业的国有企业也难以进入。民间投资的尚未完全启动,极大地缩小了企业投资与发展的空间。

三是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二板市场”尚未启动。风险投资无疑是适合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特点的融资渠道,被西方国家的实践证明是适合高新技术产业特点的重要融资渠道之一,但受我国体制、法规不健全以及风险资本退出机制的不完善等的制约,成立的一些风险投资公司也难以真正按风险投资机制运作。此外,在整顿金融秩序的同时,没有制定出在加强监管的条件下,鼓励和允许管理规范、经营良好的民间金融机构开展融资活动。

(三)企业政策法规的不完善

政策法规的不健全、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企业的良性发展:

一是国家扶持政策一直向国有企业倾斜。这种政策尽管在近年有所改变,但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特别是国家在现阶段仍然在大规模地实行对国有企业的优惠政策,由于区域内的中小企业一般都是非国有企业,自然就享受不到这些优惠政策。从已经出台的有关政策分析,目前政策主要是扶持那些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创新,对于其他企业的技术创新关注得不够。

二是企业面临的孵化器问题。从目前的运行模式来看,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多数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模式。绝大部分孵化器的收入来自房租或者是拨款,好的孵化器也只能做到收支平衡,特别是孵化器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政策与投资支持,自身还未具备持续发展能力。如果政府的扶持一旦取消,孵化器的发展将难以为继。在管理体制上,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模式基本沿袭了过去的模式,随着场地不断扩大,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难以及时响应孵化企业多样化、深层次的服务需求。

三是中介服务体系不够健全,资本市场不够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必须要求具备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目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中介服务机构,但是服务机构还不够全面,服务水平和服务层次还比较低,仅限于会计、法律服务等方面,而金融、咨询等服务机构还相对欠缺。资本市场发展不够完善,提供担保、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等的公司和机构相对较少,并且现有的公司和机构以政府投资设立的为主,市场化运作能力较低,企业基本上无法获得资金支持。资本市场不够完善,制约了自主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

(四)产权结构不合理,科技资源分散配置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不彻底,难以摆脱靠国家政策扶持、靠优惠措施、靠项目投放等依赖心理, 在这种依赖心理的支配下, 企业不可能主动地制定自主创新的制度和激励机制, 企业自主创新自然就缺乏制度和机制上的保证。目前, 我省科技资源配置尚未打破部门分割、行业分割和条块分割的限制, 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平台经济、科技两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内各自推动科技进步, 产业技术进步主要依靠从国外引进技术, 关键领域、重要行业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没有建立城市技术创新体系, 导致了科技创新与市场、经济与科技相互脱节,造成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高等院校科研优势明显,企业研发能力较弱,近三分之二的发明专利掌握在高校手中。

三、优化山东省区域科技创新环境的路径分析

通过区域技术创新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关系到山东省经济和社会的安全,关系到山东省提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和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省情,决定了山东省必须依靠区域技术创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紧密结合,统筹安排,协调推进。

(一)改革创新科技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

第一,要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实现科技力量的合理布局。要打破部门、行业界限,实现科技资源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优化重组,政、产、学、研有机结合,提高科技资源的运营效率。第二,加强分类指导。对基础性和公益类科技机构,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对技术开发和服务类科技机构,应逐步转化为科技型企业。第三,根据需要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点研究室和工程研究中心,进行前瞻性、关键性项目研究和开发,为突破资源环境约束提供关键技术支持和保障。第四,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科技运营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技术信息、人才市场及其运行机制,建立有效的平等、开放、竞争、激励的人才管理机制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同时,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举,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逐步形成由科学研究、科技开发、中介技术服务、科技管理、科技企业等组成的科技运行体制。

(二)构建具有山东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

加快具有山东特色的“三大体系”建设。一是以高等院校和重点科研机构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以搭建科技基础条件大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为保障,以建设10个省级以上高水平的重点实验室为载体,构建研究开发体系,形成源头创新网络;二是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建设扶持一批省级和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创业服务中心,形成由企业技术开发机构、产业集群创新服务平台组成的技术创新网络;三是以技术市场、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主体的科技中介推广体系。组成区域性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网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通过建设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强化市场机制对全社会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提高山东省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三)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要造就一支具有“金字塔”式的合理比例结构的高素质、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一是建立综合型人才培养和造就机制。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和造就人才,营造条件吸引省内外、国内外专门人才,组建专家咨询队伍和人才库。二是搭建人才舒展才能的事业舞台。不论是自身培养的人才,还是引进的优秀人才,都要给其创造良好的事业氛围,使之有广阔的舞台建功立业,通过事业留住人才;同时,建立富有激励性的报酬体系,努力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测评人才的绩效,充分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建立促进科技创新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投入不足是影响我省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资金有限, 政府投入也不足。2008年我省R&D占GDP的比例只有1.05,在全国排第12位,有关研究表明,在经济飞速发展时期, R&D投入存在一个快速的提升,政府投入对全社会R&D投入强度(即R&D占GDP的比例)起着重要的带动和引导作用。当前,加大政府在R&D经费中的份额,以财政科技投入带动全社会R&D投入,将是改变我省R&D投入水平低,推动我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好的机遇期。我省必须抓住有利时机,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出发,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必须建立和完善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为科技自主创新提供可靠财力支撑。此外,必须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形成以企业投入为主,政府、金融等部门积极支持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政府相关部门设立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资金以及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应重点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此外还要不断探索创新金融工具、金融产品,切实加大对环境保护和区域技术创新的投入。

(五)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

政府是创新发展的战略规划者、推动者和服务者,在营造创新环境,积聚创新要素、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等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通过优化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大力营造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积极为广大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共性技术保障和平台支撑,引导和促进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发展。

一是规范和完善市场体系,特别是要破除地方保护主义,维护市场竞争的有序性。为此,国家应通过制定有关法规并进行有力的监督管理,避免企业间出现的不正常的恶性竞争,创造规范的市场竞争环境。

二是加快建立自主创新政策的保障体系。制定、完善并出台积极引导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法规及与之相关的配套实施细则。必须坚持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由于以引进技术为主来取得自主创新,其成本通常要低于研发技术的成本,企业可以发挥后发优势,跨越某些技术的发展阶段,直接用先进的技术装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是要大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出发点,不断优化利用外资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要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同国外的经济技术合作,增强企业的技术和市场开发能力。通过加强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为结构调整提供支撑,为增强重点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支撑,为摆脱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提供支撑。

四、提升地方政府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融资方式,完善金融服务,缓解资金紧缺问题

按照目前银行通行的贷款模式,企业只有通过自身的资产抵押获得贷款,而它们通常没有多少资产可供抵押。因此,缓解企业资金紧缺问题,重点应当是从创新融资方式和完善企业信用担保机制着手。

1.创新融资方式,改进和加强金融服务。要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一方面,在国有商业银行设立专门的企业贷款部门,引导金融机构向企业放款。开发企业在各个金融服务领域的需求,满足不同层次企业的金融服务需要。银行要完善信贷管理机制,制定内部激励与处罚机制,减少对企业申请贷款的管理层次,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加大基层行、信贷人员的贷款权限和责任,允许基层行在核定的额度内自主审查发放贷款。建立适合企业的授信体制、授信政策和授信程序,对有市场、信誉好、效益高的企业适当放宽贷款条件。另一方面活跃民间资本,规范民间融资。相比金融机构,民间借贷手续简便,操作灵活,方便快捷,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融资方式,对借贷双方都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风险隐患,需要政府规范,使其成为企业融资渠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完善企业信用担保机制。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贷款难、担保难的状况。主要采取以下的措施:

一是严格审核,慎重担保。在制定信用担保方案时,制定了“五个严格”,即:严格准入条件、严格资金管理、严格操作程序、严格收费标准、严格代位补偿。做到积极稳妥,慎重担保。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积极支持符合产业结构发展方向的企业发展。以企业经济效益为基础。对A级以上企业优先给以扶持,其反担保采用信用担保方式。对B级以下企业,根据企业发展前景及是否符合产业结构调整导向,据情给以扶持,其反担保采取不动产抵押方式。

二是银企配合,共防风险。信用担保是高风险行业,担保机构不能成为信用风险的“集合体”,损失赔偿的“归结地”,必须采取严格措施,识别、防范、控制和分散风险。我们建立了“五项制度”,即:信用评价制度、运行监测制度、分级代偿制度、工作责任制度、代位追偿制度。

三是配套服务,促进发展。扶持和促进企业发展,不仅要解决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和社会服务环境。为此,山东省政府配合担保业务的开展,帮助企业进行改制方案设计和提供资产评估服务。

(二)优化发展软环境

近几年,我省在促进科技创新发展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对技术创新的发展的重视程度高于部分地区,但是地区间市场环境等“软环境”的差异对融资和经营发展影响较大。在“政策扶持”和“市场支持”方面,后者才是解决融资问题和促进其持续发展的长久之策。所以,促进企业发展,山东省政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完善软环境:

一是突出主体地位,完善技术创新平台。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投入主体、研发主体和成果应用主体作用,大力推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鼓励科研单位、重点企业积极承担国家、省、市等重大专项,力争取得一批自主创新成果。重点在汽车、电子信息、机械装备、新能源、生物技术等领域,着力突破一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提升技术创新和集成能力,带动产业优化升级。企业与国内外高校院所、大公司合作,共建博士后工作站、产学研基地和研发实验室步伐加快。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长期科技合作关系,并形成一批专业技术研发协作平台。

二是培育科技企业,完善创业服务平台。以培养和孵化科技型企业、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发展新兴产业为目标,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调节、全面推进与分类指导、促进发展与规范运作有机结合,推动创业服务平台建设。

三是发挥比较优势,完善合作转化平台。以吸纳高层次人才、转化高技术成果为重点,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合作与交流。通过县(市)区与院(校)共建特色产业园等合作形式,不断增强县区创新能力。以联盟合作形式,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一批创新服务支持平台。加快推进山东信息通信研究院、山东省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平台、高性能计算中心、量子技术研究院等重大源头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在省设立分支机构,努力打造大型公共开放平台。

四是整合基础资源,完善资源共享平台。为高效利用区域创新基础资源,按照“资源共享、市场配置、集约利用”的原则,加快构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数据与科技文献共享和制造业信息化、综合技术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目前,利用档案数据库,对分散在驻济高校、科研机构、行业部门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展开分类登记和分析测试,初步形成协作共用网络。由企业、中介机构联合投资组建的制造业信息化综合技术服务平台,面向区域制造业企业,开展了网络化制造、软件代理等技术服务和管理咨询,科技创新基础资源的利用效率逐步提高。

五是推动产业发展,打造创新载体平台。坚持以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发展,着力建设以科技园区、产业基地为主体的产业创新载体平台。目前我省企业的高科技项目已相继落地,今后应继续依托载体平台,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等6个国家试点示范工程项目、20多项“863”计划以及一批国家、省、市科技项目,推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以装备制造业为重点的传统产业提升

(三)夯实创新的人才基础

综合经济实力与国际型大公司相比还处于劣势,参与人才面对面的竞争比较困难,加之人才市场价格有被日益抬高的趋势。使得企业在吸引高素质的人才方面存在先天不足。所以,如何通过激励留住现有人才,通过培训、提高就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才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首先,企业重点应当从待遇、事业、情感等方面留住人才,克服企业管理、技术等高素质人才流失问题。其次,采取有效的人才培训方式,打造学习型企业。企业可重点与高等院校合作培训在职员工的管理能力,可以通过鼓励或强制规定职工参加国家职业鉴定,以及组织项目集体攻关组进行技术交流和提高等方式,提高就业人员专业技术能力。对于发展情况较差的集体企业和股份合作公司等企业采取聘请兼职人员的方式,解决高素质人才缺乏的问题。

(四)健全科技创新的机制

1. 建立有效的宏观协调机制。打破部门之间、地方之间、军民之间条块分割、相互封闭的格局,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业等各类科技力量的积极性,形成协调一致、分工合作和紧密联系的良性机制。

区域创新体系研究综述 第7篇

科技进步已经成为生产力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科技创新能力也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世界各国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将深受其影响,国家和区域之间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国外对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获得了丰富的成果,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筑波”及印度班加罗尔科技园区等已经成为各国竞相学习的典范。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从一开始就得到高度的重视,如京津唐产业带、上海浦东新区产业园、“泛珠”区域创新体系等。

国务院在2005年12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指出,建设更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促进中央与地方科技力量的有机结合,促进区域内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这意味着我国创新型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如何构建具有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是我国各区域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本文试图从区域创新体系的定义及构成要素、功能、运行机制、模式及构建等方面梳理已有的国内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文献,便于进一步系统深入地研究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

1 区域创新体系的定义及构成要素和功能

1.1 区域创新体系的定义

国内关于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较国外起步晚,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有代表性的定义由冯之浚、黄鲁成、李虹等人提出。冯之浚(1999)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地方政府构成的创新系统。黄鲁成(2000)将区域创新体系定义为“特定经济区域内各种与创新相联系的主体要素、非主体要素,以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和政策网络”。潘德均(2000)则认为,区域创新体系的性质是一个推动创新的网络。李虹(2004)进一步指出区域创新体系由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和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与运行机制三部分组成,是一种经济区域,同时还有些学者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一种技术区域(陈德宁、张斌等,2004)。

目前,学者对区域创新体系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就以下两点达成了一致看法:一是认为区域创新体系具有系统性,即区域创新体系是由各种要素构成的一个系统;二是区域创新体系涵盖主体的广泛性,即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等共同构成区域创新体系的主体。

同时从各种定义可以看出,国内对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界定主要存在以下不同点:一是对“区域”二字的认识不同。有的认为是经济区域,有的认为是技术区域,同时以政府为主导的区域创新体系认为其是一个行政区域;二是对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认识不同。有人认为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等主体要素构成,但也有人认为还应包括非主体要素;三是对区域创新体系的系统性认识不同。有的人认为是一个创新系统,也有人认为是一个网络系统。

1.2 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

张敦富(1999)认为,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创新机构、创新资源、中介服务系统、管理系统。黄鲁成(2000)认为,构成要素包括主体要素(创新的机构和组织)和非主体要素(创新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周亚庆、张方华(2001)则认为体系包括教育、科技、资金、政府和文化五个子系统。潘德均(2001)指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包括三个主体系统(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和创新技术扩散系统)和三个支撑系统(创新人才培育系统、促进创新的政策与管理系统和社会支撑服务系统)。

从以上几种观点来看,对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及中介机构作为区域创新体系构成要素的看法是一致的。

1.3 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

冯之俊、胡志坚和苏靖(1999)都认为,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刘友金(2001)则将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定位为协调、催化、化验和解惑功能。顾新(2001)认为,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包括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林迎星(2006)提出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是推动创新、推动知识流动和区域创新功能。

2 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和模式

2.1 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

冯之俊(1999)认为,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包括利益驱动机制、学习培训机制、决策信息机制和竞争协作机制等。李虹(2004)认为,区域创新行为的发生是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外部动力包括市场需求、区域竞争等,内部动力包括企业利润等。林迎星(2006)进一步认为,区域创新体系运行机制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区域创新体系创新资源的配置(包括市场机制、宏观调控机制和伦理机制),区域创新体系功能的发挥(包括动力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和控制机制)和区域创新活动主体的互动(包括协作机制、竞争机制、学习机制和开放机制)。

2.2 区域创新体系的模式

张斌(2004)把区域创新体系的模式分为价值网络型、企业主导型、高校和科研机构主导型及政府主导型四种区域创新体系。涂成林(2007)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中国区域创新体系的几种典型模式:北京的知识型主导创新模式、上海的全面综合协调型创新模式、深圳的企业主体主导型创新模式以及苏州的政府推动主导型创新模式。毛艳华(2007)从治理结构、社会根植性和创新主体三个维度对区域创新体系类型进行了划分。陈琪(2009)基于不同视角对区域创新体系模式进行了分类,包括要素结构视角、产业组织视角、空间结构视角、制度要素视角和发展动力的视角。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主要从体系的构成要素和创新动力两个方面对区域创新体系的模式进行归纳和划分。

3 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

如何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是我国企业、政府和学者均热切关注的重要现实问题。其研究主要从以下视角展开:

3.1 创新系统视角

柳御林(2000)认为建立一个区域创新体系,关键是建立一个可利用全球和国内各种资源的知识获取系统,同时建立一个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创新系统。邓宽(2001)进一步指出要将区域创新体系创业化。李晋东(2004)也指出要建立一个特色产业创新系统,突出区域个性,发展特色产业,打造核心竞争力,同时搭建互动平台,建立创新成果扩散系统。

3.2 创新网络的视角

盖文启和王缉慈(1999,2000)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则是区域内网络中各个结点在相互协同作用下创新与结网,并融入到区域的创新环境中而组成的创新系统,进一步指出只有积极构建企业创新网络才能提高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樊霞和朱桂龙(2005)分析了区域创新网络的结构层次、区域创新网络结点的交互作用和联结所引致的区域创新机制,构建了区域创新网络结构、企业技术创新行为与创新绩效之间的交互作用的概念模型,揭示了区域创新网络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微观机理。李兰冰(2008)从知识创造和共享、集体互动学习、根植性与社会资本等方面得出区域创新网络的运行机理。

3.3 创新环境的视角

柳御林(2003)指出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区域创新体系,必须建立适应的创新环境,减少政府的干预。叶静怡和宋芳(2006)分析了专利制度与我国创新之间的关系,提出我国专利制度进一步完善的空间。蒋春燕和赵曙明(2006)通过对社会资本和公司企业家精神如何影响组织的绩效进行实证分析,指出组织学习在社会资本和组织绩效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韦影(2007)提出基于吸收能力的企业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的概念模型。

3.4 创新主体的视角

谷建全(2003)和蒋兴华等(2006)认为,优化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要从主体出发。企业在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要成为技术研发主体和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大学和科研机构要不断产生新的知识和技术,以市场为导向,配合企业迅速地将知识转化为产品;科技中介机构重点建设公共科技信息平台建设和技术市场体系;政府要积极实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李晋东(2004)则进一步认为,要逐步形成以企业为核心的自主创新体系。

3.5 创新途径的视角

杨开忠(2006)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三种途径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第一,自上而下法。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必须超越科技活动相关机构的范围,立足整个经济体系,注重国家创新体系的区域化,涉及企业内部、公共部门、金融体制、产业结构等十个方面;第二,自下而上法。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关注地理接近的好处和地域上占优势的影响知识创造和传播过程的一组习俗和规范,可以分为草根型和网络型。第三,上下结合法。内外结合的协同进化过程认为,区域创新体系创建是一个集团学习过程,通过这一学习过程,知识和技术被使用、扩散和创造。

4 总结和评价

综观以上论述,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价值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4.1 研究取得的成果

已有区域创新体系研究取得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区域创新体系研究已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国内学者从区域创新体系的定义、构成要素、功能、运行机制、模式及建设等视角广泛地研究了区域创新体系,在很多方面达成了共识。如发展区域创新体系是发展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子系统,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必然选择,以及优化区域创新体系各主体作用、加强国家创新体制及网络建设的重要性等。

(2)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果。建立了中国特色的北京的知识型主导创新模式、上海的全面综合协调型创新模式、深圳的企业主体主导型创新模式以及苏州的政府推动主导型创新模式等。

4.2 研究存在的问题

已有区域创新体系研究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1)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定义尚未存在一个统一的观点,在对“区域”的理解、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功能、性质等方面存在分歧。

(2)对区域创新体系中各要素的作用进行评价时,缺乏完善的知识评估体系。

(3)不少文献从中观和宏观层面对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进行了评价,但从微观方面对其进行论述的少之甚少。而只有真正研究透彻区域创新体系的微观实现机制,才能为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可靠的、全面的理论支持。

区域自主创新体系 第8篇

关键词:区域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改进理想解法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创新能力则是科学技术竞争的核心。当前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十一五”和“十二五”发展规划都强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同时各省、市、自治区“十一五”和“十二五”发展规划也提出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目前国内外已有较多学者对区域创新能力开展评价研究, 并取得不少研究成果。例如刘凤朝等利用集对分析法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开展评价研究[1]。王晓光等对黑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2]。李慧聪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山东省各地市创新能力进行评价[3]。Chen等基于专利对中国八个经济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4]。李美娟等提出基于一致性的组合评价方法, 并应用该方法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与比较分析[5]。郭丽娟等对2008年我国30个地区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6]。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利用线性加权法对以省为单位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7]。李美娟基于灰靶理论对福建省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动态评价分析[8]。

本文将利用改进理想解法对区域自主创新效率进行评价, 对评价结果进行分类比较分析, 为各地区制定科学的自主创新政策提供参考。

1 区域自主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总量指标有利于大地区, 反映区域自主创新实力, 较多学者从这个角度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相对指标是以一个地区的人均或企业均等来衡量投入产出等的指标, 这种衡量方式减少了区域大小所产生的评价偏差。相对指标反映平均水平, 能够反映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效率。因此本文采用相对 (平均) 指标来反映区域自主创新效率, 采用文献[9]建立的区域自主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如表1所示。

2 改进的理想解法

理想解法需要事先用客观赋权法或主观赋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改进的理想解法利用评价指标值矩阵的信息, 客观地赋以各指标的权重系数, 并以各方案到理想点距离的加权平方和作为综合评价的判据。因此, 方法显得更加简便实用。

设原始评价指标值矩阵为X= (xij) m×n, 标准化处理后矩阵为Y= (yij) m×n, 指标权重向量为W= (w1, w2, …, wn) T, 加权标准化矩阵为

V= (vij) m×n= (wjyij) m×n (1)

理想解

V*={v*1, v*2, …, v*n}={w1y*1, w2y*2, …, wny*n} (2)

其中,

yj*=max1imyij (j=1, 2, , n) (3)

y*j表示第j个指标的理想值。用各方案到理想解的距离平方作为评价方案的准则, 记

di=j=1n (vij-vj*) 2=j=1n (yij-yj*) 2wj2 (4)

显然, di越小, 方案越优。为了确定指标权重wj, 构造最优化模型

{minΖ=i=1mdi=i=1mj=1n (yij-yj*) 2wj2s.tj=1nwj=1wj>0, (1jn) (5)

求解此模型, 作拉格朗日函数

L=i=1mj=1n (yij-yj*) 2wj2+λ (j=1nwj-1) (6)

Lwj=0, 得

2i=1m (yij-yj*) 2wj+λ=0, (j=1, 2, , n) (7)

从而, 解得

wj=1[j=1n1i=1m (yij-yj*) 2][i=1m (yij-yj*) 2]λ=-112j=1n1i=1m (yij-yj*) 2 (8)

显然有wj>0 (j=1, 2, …, n) , 并且wj是最优化模型目标函数的最小值点。公式 (8) 给出了确定指标权重的计算公式。

改进理想解法的基本步骤如下[10]:

1) 决策矩阵为X= ( xij) m×n, 得到标准化矩阵为Y= (yij) m×n

2) 确定标准化矩阵的理想解Y*={y*1, y*2, …, y*n}。其中, y*j表示第j个指标的理想值。即

yj*=max1imyij (j=1, 2, , n) (9)

3) 根据公式 (8) , 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系数wj (j=1, 2, …, n) 。

4) 计算各方案到理想解的距离平方和

di=j=1n (yij-yj*) 2wj2 (i=1, 2, , m) (10)

5) 利用改进归一化法[10]对di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得到标准的评价值, di越小, 标准评价值越大, 方案越优。

3 区域自主创新效率评价分析

引入平均值作为参照系, 以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和平均值作为评价对象, 从《2011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获取指标值数据, 利用改进归一化法对原始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 改进理想解法对2010年区域自主创新效率进行评价, 评价值如表2第2列所示, 利用改进归一化处理后的评价值如表2第3列所示, 评价值排序结果如表2最后一列所示。

根据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值排序进行分类, 排名全国前十名的属于上游区, 排名全国末十名的属于中游区, 其余的属于中游区。

表2表明2010年东部地区上海、天津、北京、江苏、广东、浙江和山东区域自主创新效率较强, 排名全国前十名, 属于上游区。福建区域自主创新效率排名全国第12名, 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第13名) , 属于中上游区。河北区域自主创新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处于中下游区。海南区域自主创新效率较弱, 排名全国末五位, 属于下游区。

东北地区辽宁区域自主创新效率较强, 排名全国第5名, 处于上游区。黑龙江区域自主效率排名第11名, 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处于中游区。吉林区域自主创新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处于中游区。

中部地区湖北和山西区域自主创新效率较强, 排名全国前十名, 高于全国平均值, 处于上游区。湖南区域自主创新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处于中游区。河南、江西和安徽区域自主创新效率较弱, 属于下游区。

西部地区重庆、内蒙古和甘肃区域自主创新效率接近全国平均值, 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处于中游区。陕西、云南、四川区域自主创新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处于中游区。广西、宁夏、新疆、青海、贵州和西藏区域自主创新效率较弱, 排名全国后十名, 处于下游区。

4 结论

本文利用改进归一化方法对评价指标值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应用改进理想解法对2010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区域自主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分类比较分析。相对指标有利于小地区, 上海、天津和北京区域自主创新效率强, 排名优于总量指标 (区域自主创新实力) 。中国省级区域的区域自主创新效率地域差异化明显, 就总体排名来看, 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内陆逐渐递减。东部地区的区域自主创新效率最强, 其次是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较弱。

参考文献

[1]刘凤朝, 潘雄锋, 施定国.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5 (11) :83-92.

[2]王晓光, 方娅.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黑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 2009 (6) :98-100.

[3]李慧聪.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山东省各地市创新能力评价[J].技术与创新管理, 2009, 30 (4) :413-416.

[4]CHEN YUNWEI, YANG ZHIPING, FANG SHU, et al.Apatent based evaluat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in eight economic regions in PR China[J].World Patent In-formation, 2009 (31) :104-110.

[5]李美娟, 陈国宏, 肖细凤.基于一致性组合评价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与比较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 2009, 17 (2) :131-139.

[6]郭丽娟, 仪彬, 关蓉, 等.简约指标体系下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基于主基底变量筛选和主成分分析方法[J].系统工程, 2011, 29 (7) :34-40.

[7]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0——珠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

[8]李美娟.基于灰靶理论的福建省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动态评价分析[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1) :25-29.

[9]李美娟.中国省域自主创新能力动态评价及发展趋势研究[D].福州:福州大学, 2012.

构建新疆区域创新体系研究 第9篇

一、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是加快新疆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区域创新体系是构筑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柱, 没有健全的区域创新体系, 国家创新体系无异于空中楼阁。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根本保证和重要内容。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努尔·白克力在2003年自治区第五次科技兴新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建设新疆区域创新体系, 是强化实施科技兴新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 是提高新疆区域综合实力、市场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基石。

第一,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是推动新疆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选择。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可最大限度地提高创新效率, 降低创新成本, 使创新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利用, 各种知识和信息得到合理的配置和使用, 各种服务得到及时全面的供给。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加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是提升新疆区域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必然的战略选择。

第二,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是提升新疆区域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培育和发展能在未来市场上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的区域核心竞争力。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又依靠区域企业竞争力的状态, 区域创新能够在创新周期内使企业掌握或开发新技术, 从而提升竞争力, 同时也就形成了区域的竞争优势。

第三,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是实现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新疆有着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和农牧业资源, 但由于缺乏创新而发展相对落后;相反, 一些自然资源匮乏的国家或地区却凭借创新一跃成为经济中的“佼佼者”。其成功经验表明, 知识已成为区域发展的根本, 创新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和“助推器”。新疆要迅速改变落后面貌, 决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生产模式, 根本出路在于区域创新。

二、当前新疆区域创新体系构建面临的挑战

欠发达、欠开发是目前新疆的基本区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最显著特征。欠发达是指目前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 总体上仍比较落后。欠开发是指目前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程度, 新疆丰富的能源、矿产、生物、气候、旅游、文化、人力等资源尚未得到科学、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欠开发是欠发达的症结之所在, 而欠开发又与新疆区域创新能力息息相关。新疆区域创新能力目前在全国处于较落后的水平, 在西北五省中也仅处于第二位。

一是尚未形成具有区域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发展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政府和产业界的共识。在产业集群中科技能真正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知识集群和技术集群有利于学科的交叉互动和技术的转移、扩散, 促进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实现新的突破。对新疆而言, 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应成为提升全省区域创新能力的突破口。然而, 新疆的产业集群、知识集群和技术集群发展相对滞后, 未形成以促进创新和发展为核心的新型空间格局。

二是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是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企业创新的任务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提升产业竞争力, 催生新的生产力。然而新疆国有中小企业比重过大, 而且大部分都是技术含量低的传统工业, 缺少工业研究与开发机构, 基础研发条件差, 投入经费少, 大多数企业在产品的生产过程、管理和服务等方面都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并且未能制定和落实好合理的激励措施, 因而各创新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未能很好地激发, 创新动力不足, 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新疆薄弱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已成为企业、区域提升竞争力的瓶颈。因此, 急需提高新疆企业对创新的重视程度和研发投入,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三是区域经济科技分工合作竞争的机制尚未形成。由于体制的原因, 重复建设、盲目竞争产业雷同、效益低下, 使本来就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严重趋同, 抑制延缓了全区产业结构的科学化。此外, 由于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 新疆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之间不能协调联动, 在政策、计划、资源配置、资金使用等方面各行其道, 不能形成合力, 造成人才、资金、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形成条块分割、相互脱节、重复购置或闲置, 使有限的资源不能发挥最大效益, 制约了整体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是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新疆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相对滞后, 中介服务机构数量少、规模小、手段落后、服务水平低, 很难适应科技创新的需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相互之间缺少沟通联系的平台, 难以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形成紧密联系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科研基础条件薄弱, 原创性成果少, 高新技术成果少, 超前性或前瞻性成果少, “短、平、快”技术多, 常规技术多, 引进示范推广的成果多。此外, 科研机构和人员在产业、区域、层次上分布不合理。这些因素制约了新疆原始创新能力的提高和高新技术的发展。

三、对构建新疆区域创新体系的思考

如何迅速提高创新能力, 使新疆经济能够在西部大开发中快速发展, 已成为众多学者所关心和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 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是新疆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基石。

其一, 培育特色产业集群, 奠定区域创新体系基础。要结合城市群建设, 合理规划产业布局, 因势利导, 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奠定区域创新体系的基础。要重点培育、扶持龙头企业, 特别是民营企业, 发挥其带头作用。如果企业在集聚过程中有若干龙头企业带动, 则可能以较快的速度形成有稳定关系链条的产业集群。

其二, 在区域创新主体建设上, 激活创新群体, 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 推动科技创新, 首要的是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一是财政激励机制。在高新技术项目引进、股权收益、成果奖励等方面, 出台扶持政策, 设立科技开发、科技风险投资、企业技术改造等多项基金。二是人才激励机制。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 积极破除各种限制条件, 认真落实拔尖人才津贴、重奖科技功臣等激励政策, 形成鼓励科技人员创新、支持科技人员实现创新的浓厚氛围。三是考核激励机制。把科技创新工作纳入新疆机关岗位目标责任制, 年终统一考评, 考核结果与干部奖惩直接挂钩, 充分调动各级政府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其三, 在区域创新合作机制建设上, 要形成以企业为主体, 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 市场导向、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的广泛的区域创新合作机制。通过高科技产业的培育发展和传统产业的重组改造, 努力形成以科技进步为主导的多元区域产业格局。此外, 在区域创新人才建设上, 要注重持续创新力。努力完善人才流动和激励机制, 形成鼓励竞争的创新氛围, 不重资历重潜力, 营造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创新环境, 从而形成长久持续的创新能力;同时, 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保护知识产权, 鼓励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充分体现科技人员的劳动价值, 激励他们创造更多的创新成果。

其四, 在区域科研开发体系建设上, 提高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建立以产、学、官、研为联合体的科研开发体系。要大力发展中介服务组织, 制定中介组织发展的合理规划, 制定行业标准和做好市场的准入制度。此外, 行业协会的作用也应得到足够的重视。中介服务组织在区域创新体系中起着重要的辅助和桥梁作用。如技术市场、产权交易、信息咨询、技术经纪、成果交易、科技评估、风险投资等都是创新体系中知识流动、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

其五, 在区域创新环境建设上, 要发挥引导推动力。形成较为完备的区域科技创新政策框架, 按照政府导向与市场功能相结合的原则, 建立健全与科技创新活动相适应的市场机制, 提高创新活动的效率。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不仅来自于企业和研究机构内在活力的增加, 更来自于良好的创新体制、机制和环境, 包括基础设施的硬环境, 也包括金融、税收和贸易政策等方面的软环境, 以及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因此, 培育和建设完善的创新环境, 应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加强企业间、产业间以及区域间的竞争与合作, 形成新疆区域科技特色, 把我区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 在更大范围内促进科技资源的流动和优化配置, 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摘要: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强调通过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区域竞争优势。那么, 新疆如何凭借其特殊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 建立区域创新体系、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呢?本文针对新疆区域创新体系构建面临的问题, 并结合新疆区情, 提出构建新疆区域创新体系的对策建议, 以期增强其创新能力, 实现跨越式大发展。

关键词:新疆,区域创新体系,区域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冯之浚.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与政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

[2]胡艳.欠发达省份区域创新体系及其构建思路[J].宏观经济管理, 2007, (3) .

[3]王知桂.推进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对策思路[J].经济研究参考, 2007, (3) .

区域自主创新体系 第10篇

关键词:区域集群,区域创新,关联

1 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内涵

产业集群由产业、人口、城镇、信息、基础设施等要素构成的非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 通过内部要素的相互融合以及与外部系统物质、能量、信息的频繁交换维系着自身的存在。波特指出, 产业集群在横向和纵向的联系中, 不断体现出对区域经济系统的影响和作用, 在内部各要素的功能整合过程中实现自身结构及组织的有序化发展。同时, 区域创新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又呈现出与产业集群的生态化融合化的趋势[1]。

区域创新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是指整个区域文化、社会、经济发展创新, 狭义仅指与区域新技术、新知识创造、产生、流动、应用有关的过程。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区域创新概念都在狭义上进行定义。人们对创新的认识已不再简单地将其看作为一个源于实验室的线性过程, 而是看作受多种社会、文化影响的、多回路的过程, 它包括积聚创新、增量创新、价值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由于区域的差异性, 在每个区域其政策的优先顺序和重点不一样, 而这种差异性既包括生态地理、自然资源, 也包括市场容量、文化习俗、R&D制度、产业集群、信息网络、人力资源状况。在某种程度上, 区域的差异性, 决定了区域的创新政策的差异性。

简单来说, 区域创新体系 (Reginal Innovation System, 简称RIS) 是指在一国内的一定地域范围内, 将新的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或这些要素的新组合引入区域经济系统, 创造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实现新的系统功能, 使区域内经济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从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促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2 产业集群效应

产业集群是一种属地现象, 表现为在投入产出链上具有前向关联、后向关联或水平关联的一系列产业和企业在特定区位上的集聚。从经济学的角度讲, 产业集群可以产生规模经济效应、极化效应和回程效应三大效应。下面对这几个效应做简单分析。

规模经济效应包括外部规模经济和内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是直接由产业集群造成的。当特定的产业在一定的区位上集聚时, 它的投入流量和产出流量会创造出诱人的商机, 带动价值链中相关环节的膨胀, 从而孕育出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信息市场和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 同时, 也使得内在规模经济更加趋于合理。

增长极效应。产业集群会形成新的增长极, 增长极所聚集的产业能量会沿着业务流程扩散, 形成从高到低的梯度分布, 产生扩散效应。极化效应会造就区域经济中心, 会吸引各种要素向中心集中, 会造就特定区域的产业结构, 形成区域特色。

回流效应。地区增长极的形成会促使原来流出的生产要素产生回流现象, 产业集群所造成的市场引力, 会使资本持有者看到投资机会, 由于新崛起的增长极造就的增长空间要比传统增长极更大, 这样, 资本持有者便会携带有效要素流入新的赢利空间[2]。具体来讲, 回流效应与下面三个因素有关:

首先, 产业集群与需求拉动和企业追求溢价效应有关。凡是在特定区位集聚的产业, 都是面向一个大规模成长的市场发展起来的, 因此, 它一定是靠需求拉动的, 面对活跃的贸易, 企业以集群/组团的方式比单独活动更能拿到大的订单, 产生溢价效应。

其次, 产业集群与技术外溢有关。在产业集群过程中可以看到一种技术外溢的现象:高端技术企业掌握的核心技术和辅助技术, 缓慢地扩散到低端技术企业和相关的组织。这种技术外溢是沿着产品价值链逐渐外溢的。技术外溢使得群内企业的综合成本下降, 提高了集群企业的竞争力, 进而形成群内企业的凝聚力和群间的影响力。由于各种中间商的集群, 使得贸易技巧、市场信息、行情变化、贸易规则等会自动在群内外溢, 带来区域市场的活跃。

最后, 产业集群促使企业突破自身边界。按照科斯定理, 交易费用的合理性决定了企业的边界, 企业规模的扩张与企业把外部交易行为通过产权变更, 转化为内部转移定价行为有关。但是, 企业规模的扩大会产生大企业病, 造成规模不经济, 况且, 在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既定的条件下, 企业扩张的边界也是有限的。因此, 突破这一限制的现实选择便是产业集群。

在产业集群过程中, 每个企业的绝对边界和相对边界均得以扩大, 当交易费用大于零的时候, 不一定要通过产权安排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企业簇群是以关联产业为基础的, 其本质是一种以价值链为纽带而形成的产业群。各个企业之间在投入产出方面的必然联系, 以及由市场需求所决定的业务规模, 会形成以主导产业为核心、以关联产业为支柱的产业群, 这种“群”的效应会使群内所有企业的交易成本要低于群外企业, 因此, 企业要增加自身的竞争力, 必须使自己成为群内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 当这种意识成为许多企业的经营理念时, 产业集群现象自会应运而生[3]。

3 区域创新体系的要素构架

区域创新体系是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内和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 各种与创新相关联的主体要素 (实施创新的机构和组织) 和非主体要素 (创新所需要的物质条件) 以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和政策所构成的网络。该体系通常是由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和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与运行机制三个部分构成, 其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区域创新体系包括的基本构成要素有:

(1) 主体要素。即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 包括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各类中介组织和地方政府。其中,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也是创新投入、产出以及收益的主体, 是创新体系的核心。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要依赖各个参与者在创新活动中所结成的网络关系, 区域创新体系的参与者借助产业网络和社会网络或者遵循共同的技术范式形成了一个创新网络, 在这个网络中企业运用所掌握的创新资源开发新的产品和技术, 形成区域创新体系的产出。作为由五大行动主体构成的网络型组织, 存在着清晰的区域创新网络[1] (见图1) 。

(2) 功能要素。即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与运行机制, 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机制和能力。首先是各主体的内部运营机制健全, 其次是主体之间的联系合理、运行高效。企业、科研机构与学校、政府以及中介机构之间构建的信息能够高效流动, 资源分配合理, 发挥各自优势。

(3) 环境要素。即创新环境, 包括体制、基础设施、社会文化心理和保障条件等, 市场环境是企业创新活动的基本背景, 创新环境是维系和促进创新的保障因素。其中, 功能要素和环境要素可以通过主体要素, 特别是企业的行为、发展特征和经济效果反映出来[5]。

区域创新系体系作为一个网络系统, 其直接目的是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最终增强区域竞争力, 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质量的提高, 需要依托区域创新体系不断开拓区域经济的新增长点, 需要依靠区域创新体系来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增长。

4 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关联性分析

研究成果和实证资料表明, 产业集群的一个最主要的优势便是其创新效应, 产业集群实际上就是一个特殊的创新系统。由于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和其他机构聚集在某一特定区域内, 而且存在创新的条件和环境, 如果各行为主体间的创新活动能够以网络或系统的联系方式出现, 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就构成必然的联系。二者之间的关联性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 地域关联。区域创新体系和产业集群均属于区域经济领域研究范畴, 其研究范围均局限于特定区域范围内。源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地域特性和产业特性的有效结合, 产业集群往往在特定区域出现, 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成为目前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布局的新形式。在这一意义上, 产业集群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

(2) 结构关联。企业、大学、中介机构等创新主体及环境要素具有很大的重叠性。产业集群的核心单元是企业群和相互依存的企业网络;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主体 (大学、企业、政府和中介机构) 如果位于集群区域, 往往也成为构成产业集群的主体要素, 否则就构成产业集群发展的外部环境。通过构建主体间的联系网络和学习机制, 创建本地的专有因素, 是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共同点。

(3) 功能关联与目标关联。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和进行新知识和新技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产业集群实现创新的主要途径是建立有效的合作网络、促进知识在本地扩散流动。从这一意义上讲, 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在促进知识流动和技术扩散上的功能具有很大的重叠性。因此, 促进区域内的知识流动和创新主体互动是区域创新体系和产业集群的共同功能。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直接目的是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促进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最终目的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形成区域竞争优势。产业集群体现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的有机结合, 其目标是通过企业集聚形成外部经济, 显著降低创新成本, 提高产业和区域竞争力, 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目标紧密相关。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和有效途径, 产业集群的多样性和特色正是区域创新体系的活力所在。积极培育和推进地方产业集群已成为目前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和政府制定政策的着眼点[4]。

参考文献

[1]陈柳钦.产业集聚与产业竞争力[J].南京社会科学, 2005, (5) :15~23.

[2]张辉.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内在经济机理[J].中国软科学, 2003, (5) :70~74.

[3]厉无畏.产业融合与产业创新[J].上海管理科学, 2002, (4) :4~6.

谁是中国自主创新体系的主体 第11篇

这本书从集群、制度和区域等视角对我国产业自主创新进行了系统分析,基于“创新总体状况→集群创新能力→制度创新效应→区域(行业)创新优势度→创新体系本地化水平”的研究思路,从动态的、多因素协同演化的角度对我国产业自主创新问题进行了研究,拓宽了产业创新理论的研究视野。

什么是“产业自主创新”?这本书在阐述模仿学习与自主创新的内涵及与之相关的几个概念的基础上,研究了从模仿学习到自主创新的演进路径,分析了中国产业自主创新基本特点和主要问题,将集群、网络、制度与产业自主创新结合起来,深入地剖析了中国产业自主创新的不同模式。该著作还构建了产业自主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从区域和行业两个方面对中国先进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优势度进行了实证分析。作者提出了中国产业自主创新体系本地化的分析框架和大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测度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产业发展模式转变的自主创新需求及机会窗口,提出逆向式创新是中国产业技术进步的适应性选择,并指出中国产业自主创新的重点方向和政策措施。这些内容对于把握我国产业自主创新现状和制定相关政策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研究发现,企业正在成为我国产业自主创新体系的主体,技术密集型行业主导我国工业技术创新活动,以及模仿创新仍是我国产业技术进步的主要模式。并且,不同行业自主创新优势水平的差异性,不同地区大企业自主创新体系本地化程度存在较大的非一致性、创新基础、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知识学习四个要素与大企业创新体系本地化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创新体系本地化与经济绩效本地化具有非一致性。这些研究结论与我国产业自主创新发展实际有着很强的相关性,能够为决策部门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区域自主创新体系 第12篇

1 文献回顾

关于外商直接投资对能源强度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学者持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 “提高论”,其核心是污染避难所假说。污染避难所假说认为: 发展中国家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会降低环境标准以吸引更多外商直接投资,而发达国家污染密集型产业遵守环境规制的成本相对较高,导致污染密集型产业从发达国家大量转移至发展中国家[3]。Baumol[4]从理论上论证了污染避难所假说的合理性,并指出: 若发展中国家实施低标准的环境政策,将会沦为世界污染的集中地。应瑞瑶等[5]应用计量经济方法分析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问题,结果显示我国境内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增加了工业污染,符合学术界提出的 “污染避难所假说”。赵晓丽等[6]重点分析外商直接投资行业分布与能源消费之间关系,指出能源消费量随外商直接投资在制造业投资比重的提高呈现加强趋势。滕玉华[7]研究发现流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工业中的高能耗行业,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程度越高,越不利于降低能源强度。

第二种观点是 “降低论”。Johnson[8]将外商直接投资视为资本、技术、专利的集合体,外商直接投资不仅给东道国带来了资本,还带来了生产和管理技术,通过行业内部以及行业间的溢出效应,提高了能源效率、降低了能源强度。Blackman等[9]从外资政策效应的角度探讨了我国电力部门外商直接投资与能源强度之间关系,发现外商直接投资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但这种效果随着早期外资政策效应的衰减而不断减弱。张贤等[10]从空间的角度分析了跨国公司的外商直接投资和能源强度的关系,研究成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不仅能够直接降低本地区能源强度,还能产生空间溢出效应,明显地促进周边地区能源效率的提高。孙浦阳等[11]对全球74 个高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 “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能够降低能源强度”的结论。张敏等[12]重点研究了不同来源地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能源强度的影响,虽然不同来源地FDI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大小不一,但都降低了能源强度、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综观已有研究成果发现,大多数学者关于外商直接投资对能源强度的影响研究仅仅从某一方面展开,而同时从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研究较少; 与此同时,外商直接投资对能源强度影响机制的研究仍不够深入。鉴于此,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同时从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两个方面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对能源强度的影响。

2 概念模型构建

2. 1 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理论假设

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主要通过直接溢出效应和间接溢出效应产生。

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直接溢出效益主要有3 种: ( 1) 模仿效应。相对于东道国本土企业,跨国公司具有雄厚的研发能力、丰富的管理经验、先进的科学技术三点优势。外商直接投资是资本、技术、管理的集合体,其科学的组织结构、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成熟的市场技术将成为东道国企业模仿学习的对象[13]。 ( 2)“鲶鱼效应”。外商直接投资在带来模仿效应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市场竞争,东道国本土企业为应对市场变化,保持其市场份额的稳定,被迫采取加大研发力度、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企业管理体系等措施,以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14]。( 3) 关联效应。外商直接投资关联效应依据产业链分工分为上游关联效应和下游关联效应。上游关联效应是指跨国公司与产业链上游原料供应商开展合作的过程中,跨国公司为保证自身产品质量,会对上游供应商生产产品的质量提出较高要求,供应商为达到外资企业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以提高其产品质量[15]; 下游关联效应是指跨国公司在与下游企业合作过程中,对下游企业提供技术指导、人员培训,从而提高了下游企业的创新能力。

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直接溢出效应改变了东道国企业的生产方式,促进了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提高本地居民的收入。间接溢出效应则是通过直接溢出效应达到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目的。东道国经济越发达,整个社会的财富越多,可用于研发和教育等领域的财政支出越多,一方面提高了可用于核心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加大了高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16]。同时,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改变了居民的消费习惯,对拥有高技术含量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本地企业从 “理性经济人”的角度会加大对该类产品的研发投入,进而从整体上提高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直接溢出效应和间接溢出效应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 ( H1) : 外商直接投资促进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2. 2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与能源强度理论假设

首先,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一方面允许企业在消耗等量能源条件下产出更多或者在同样产出时能源投入更少,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另一方面将提高能源原材料未充分燃烧所产生废弃物的二次利用效率,在减少废弃物排放的同时扩大了能源可供选择的范围。其次,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在满足了最基本的生存问题后会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区域创新能力的增强,在提高东道国居民的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加强了当地居民保护环境的意识,促使政府提高环境保护标准、出台更严厉的环保法规,以不断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17]。最后,发达国家的发展规律表明,随着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本区域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即第二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而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则不断上升。第二产业以高能耗工业部门为主,包含了大量的资源密集型和能源密集型企业,这些企业能源利用效率较低; 第三产业以服务业为主,包括资本密集型企业以及服务型企业,能源利用效率较高。伴随着国民经济重心从第二产业转移到第三产业,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能源强度则趋于下降[18]。通过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 ( H2) :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降低了能源强度。

2. 3 外商直接投资与能源强度理论假设

经济增长和发展理论表明,投资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为发展中国家大力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供了理论支持。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为吸引外资,会竞相降低引资的标准,最终导致 “向底线赛跑”现象,给跨国公司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提供了便利[3]。外资进入发展中国家后,一方面扩大了整个经济社会的规模,扩大了对能源的需求; 另一方面提高了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利于发展中国家能源强度的降低[18]。本文将外商直接投资通过投资规模影响能源强度的效应称为外商直接投资的 “量变效应”, “量变效应” 提高了能源强度。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 ( H3) : 外商直接投资的 “量变效应”将提高能源强度。

但根据假设1 和假设2,外商直接投资也能够通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影响能源强度,本文称之为外商直接投资的 “质变效应”,“质变效应”降低了能源强度。外商直接投资对能源强度总效应取决于“量变效应” 和 “质变效应” 的总和,即外商直接投资对能源强度的总效应待定。

根据上述假设,本文构建了外商直接投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能源强度三者间分析框架,其结构如图1 所示。

3 实证分析

3. 1 指标选择

在厘清了外商直接投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能源强度三者间的理论关系后,需要进一步确定3个潜在变量的可测量指标。为准确衡量外商直接投资给东道国带来的影响,选用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作为衡量外商直接投资的指标[14]。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是指某区域将创新投入转化为创新产出的能力,因此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测量需要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两个方面展开[19]。本文选用研究与试验发展( R&D) 经费内部支出和研究与试验发展( R&D) 人员全时当量分别作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资本投入和人力投入; 选用专利申请授权数、技术市场成交额和人均GDP作为衡量区域自主创新的产出指标。能源强度是指产出单位经济量所消耗的能源量,主要用来衡量国家或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能源强度越高,说明能源效率越低。目前学术界常用来测量能源强度的指标是单位GDP能耗,即能源消耗量与GDP的比值。

3. 2 数据来源

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收集了我国30 个省级行政区( 西藏及港澳台地区除外) 自1999 年到2012 年14 年的数据( 个别数据缺失,取前后两年平均值) 。其中,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来自2000 年到2013 年历年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研究与试验发展( R&D) 经费内部支出、研究与试验发展( R&D) 人员全时当量和专利申请授权数来自2000 年到2013 年历年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技术市场成交额来自2000 年到2013 年历年 《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 人均GDP和GDP来自2000 年到2013 年历年 《中国统计年鉴》; 能源消耗量主要查阅2000 年到2013 年历年各省区市统计年鉴。具体指标和数据来源如表1 所示。

3. 3 方法选择

为了准确测量外商直接投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与能源强度间的量变关系,本文拟选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概念模型进行验证。与其他方法相比,结构方程模型具有如下5 点优势: 第一,可以全方位、多层次展示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关系,更加符合人类的思维模式。第二,可以将无法直接测量的定性变量纳入到分析模型中,为更多的理论提供实证支撑的可能。第三,允许自变量和因变量都含有测量误差,使测量结果更加客观。第四,能够同时对因子结构和因子关系进行检验,更加简洁明了。第五,运用探索性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为理论研究指引方向。

3. 4 模型验证

为剔除价格因素对变量指标的影响,运用当年相对应的平减指数对含有价格的指标进行平减; 为消除不同量纲对模型拟合结果的影响,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同时,为达到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的要求,对数据进行正态化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代入到AMOS17. 0 软件,采用极大似然估计对外商直接投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能源强度间的结构关系进行拟合,结果如图2 所示。

从图2 可知,拟合模型的标准化系数没有大于1 的情况出现; 同时,模型拟合结果中没有出现负的误差变异量,且标准误都在很小的范围内。说明模型拟合没有违背基本规定,可以进行模型整体适配度检验。

模型整体适配度检验主要包括绝对适配度统计量检验、增值适配度统计量检验和简约适配度统计量检验。绝对适配度统计量是将理论模型与饱和模型相比较的统计量,主要用来衡量构建的理论模型与样本数据的拟合程度。增值适配度统计量是将待检验理论模型与基准线模型的适配度相比较,以判断理论模型的契合度。简约适配度统计量是判断理论模型复杂程度的统计量。外商直接投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与能源强度概念模型整体适配度拟合结果如表2 所示。

从表2 可知,绝对适配度统计量中,显著性概率P值为0. 573,残差均方根为0. 045,近似残差均方根为0. 026,均在标准适配范围以内,说明理论模型与样本数据拟合程度较高。在增值适配度统计量中,规范适配指数、增值适配指数、非规范适配指数、比较适配指数都高于0. 90,虽然相对适配指数未能满足标准适配要求,但依然认为增值适配度统计量在可接受范围内。此外,4 个简约适配度统计量均满足要求,认为概念模型精简度较好。通过对概念模型的绝对适配度统计量、增值适配度统计量和简约适配度统计量对比分析后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与能源强度概念模型整体适配度较好,概念模型与样本数据的契合度高,模型可以被接受。

从表3 的结果可以看出,测量模型的因子载荷都在5% 的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本模型所选择的观测变量能够很好地反映潜在变量的特性,因此本文选取的观测变量是有效的。

注: * 、**、***分别表示在10% 、5% 和1% 的水平上显著

3. 5 基本结论

通过对概念模型拟合结果的整合,得到外商直接投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与能源强度三者的路径系数( 如表4) ,将路径系数与假设比较得出了以下4 点结论:

结论1: 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路径系数为0. 87,结果呈现正的关系,在0. 05 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即假设1 ( H1) 在0. 05 的显著水平下获得了数据的实证支持。外商直接投资给东道国带来了技术、管理经验和资本,成为本土企业模仿的对象; 借助 “鲶鱼效应”提高本地企业的创新动力; 通过关联效应,培育本土上下游企业的创新能力; 此外,外商直接投资的注入为东道国经济带来了活力,提高了可用于教育和研发的资金投入。外商直接投资的直接溢出效应和间接溢出效应促进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结论2: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与能源强度的路径系数为- 0. 22,结果呈现负的关系,在0. 05 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即假设2 ( H2) 在0. 05的显著水平下获得了数据的实证支持。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改变了本地居民的市场需求,加强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优化了产业结构,这些均降低了能源强度。

结论3: 外商直接投资与能源强度的路径系数为0. 55,结果呈现正的关系,在0. 05 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即假设3 ( H3) 在0. 05 的显著水平下获得了数据的实证支持,外商直接投资扩大了经济社会对能源总量的需求,强化了资源密集型企业在工业经济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了能源强度。

结论4: 外商直接投资对能源强度的总效应为0. 358 6,结果呈现正的关系。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对能源强度的 “量变效应”为0. 55,外商直接投资对能源强度的 “质变效应”为- 0. 191 4 ( - 0. 22 ×0. 87) 。这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在整体上降低了我国能源效率,提高了能源强度。虽然外商直接投资的直接溢出效应和间接溢出效应提高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能源强度,但我国境内的外商直接投资却主要集中在工业产业,扩大了经济社会能源消耗的总量,极大地提高了我国能源强度。总而言之,我国境内的外商直接投资对能源强度的 “量变效应” 强于 “质变效应”,在整体上提高了能源强度。

根据环境库滋涅茨曲线,生态环境状况与人均收入存在着 “倒U型”关系,即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生态环境状况先不断恶化,达到 “倒U型”拐点后才逐步得到改善。借鉴环境库滋涅茨曲线可以解释外商直接投资在整体上提高了我国能源强度。自改革以来,我国以 “市场换技术”的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国家竞争力得到了较大提高,但必须承认,我国目前仍然是以高能耗、高污染为主导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能源利用效率极低,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大,此时,外商直接投资对能源强度的“量变效应”强于 “质变效应”,处于环境库滋涅茨“倒U型”的上升阶段;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环境标准的提高,跨国投资必将集中在资本、科技密集型产业,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呈上升趋势,而能源强度则越过 “倒U型” 拐点逐渐下降,此时,外商直接投资所带来的 “质变效应”将超过其 “量变效应”。

注: ***表示显著性概率P值小于0. 001,在1% 的水平上显著

4 政策建议

4. 1 优化引资结构

由于我国相对较低的环境标准,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尤其是部分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这导致能源利用效率长期居高不下,因此,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更多需要注重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以达到优化引资结构的目的,从源头上降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的不利影响。首先,提高产业准入门槛,将能源消耗、环境污染作为市场准入的强制性门槛,严格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我国境内。其次,采用清洁生产、审核、认证制度,加大对境内所有企业特别是外资企业的监管力度,定期对外资企业开展检查,对高能耗工艺、技术以及设备等强制淘汰。最后,强化产业导向作用,通过政策优惠引导外资项目向高技术、低能耗、清洁生产的领域转移。

4. 2 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越强,同样产出所需消耗的能源更少,这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强度意义重大。第一,加大区域人力资本投入,提升本地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资金投入,提高高端知识型人才的储备; 企业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员工提供相对应的职业教育培训,强化企业员工的专业技能。第二,鼓励外企员工的本地创业。首先,地方政府需要消除体制性障碍,为外资员工特别是高素质员工的自由流动提供便利; 其次,地方政府可以为外资员工的创业提供短期办公地点;最后,地方政府尝试引入风险投资基金,鼓励风险投资基金与创业员工的合作。第三,鼓励本土企业的研发投入,对技术含量高的项目提供低息贷款。

4. 3 促进能源高效利用

一是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对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二是征收适当能源税,一方面提高了能源价格,降低能源需求量; 另一方面促使能源使用成本上升,迫使企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三是加快构建竞争性能源市场,利用市场的力量实现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四是加大节能技术改造的力度,特别针对核心节能项目组织研发团队开展科技攻关,推动能源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摘要:构建外商直接投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能源强度的分析框架,通过收集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西藏及港澳台地区除外)1999—2012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外商直接投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影响能源强度的效果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境内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高能耗工业部门,提高了能源强度,其“量变效应”为正;外商直接投资的直接溢出效应和间接溢出效应提高了各省级行政区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降低了能源强度,其“质变效应”为负;但外商直接投资的“量变效应”强于“质变效应”,在整体上提高了能源强度。针对上述结论,提出优化引资结构、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能源高效利用等政策建议。

上一篇:谐波测试及治理下一篇:居民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