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与文本对话

2024-05-11

让学生与文本对话(精选11篇)

让学生与文本对话 第1篇

在阅读教学中圈点勾画的“批注式阅读”就是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批注式阅读”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能架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 能促进学生个性阅读能力的提升。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四种“阅读批注”方式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在此总结以供同仁借鉴。

一.质疑式批注, 对文本追根究底

“学者先要会疑”, 不疑不能激思, 不疑不能增趣。有了疑问,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 才会让他们真正地走入文本, 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 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阅读《冬阳童年骆驼队》时, 很多学生看到题目就疑窦顿生, 他们在题边批注:为什么三个毫无关联的名词, 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文题?这样的质疑, 恰恰是阅读本文要解决的重点。学生带着这个问题, 细细品读。最后形成共识:“《冬阳童年骆驼队》展示了一幅温暖而丰厚的背景, 三个词犹如三幅美丽的画面, 组成了林海音童年的基调, 温暖, 美好, 新奇。”学生在带着质疑去品读, 会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这种阅读过程就是一种阅读思考、挑战、探索的过程。

二.感想式批注, 对文本浮想联翩

感想式批注就是要求学生在读文章时, 随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想, 记下学生读课文时的理解感受、困惑迷茫等。在课堂上就会形成学生与课文对话的舞台。如学生读了《海伦·凯勒》中“1990年, 海伦考上了大学”这一句后, 做感想式批注:“功夫不负有心人, 你终于获得了成功, 我为你高兴!”“一个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人, 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 居然考上了大学, 真是不简单!”等。这些各不相同的批注, 是学生个性阅读的体现。

这种感想式的批注, 不仅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文本和把握文章的主旨, 而且还培养了他们善于发现、善于感悟的好习惯, 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个性化的解读行为。

三.评价式批注, 对文本评头论足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要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教师应在此过程中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尊重他们的阅读体验, 注意鼓励并提倡学生对阅读材料本身、对文中人物、写作方法乃至作者的情感态度作出评价式批注。这里的评价包括两种, 一种是对作品中人物的评价。例如, 学习《普罗米修斯》时, 教师引导:对文中主人公普罗米修斯, 你想写下哪些词赞颂他?同学们纷纷写下:大义凛然、不畏强暴、正义的化身……还有一种是对语言文字 (修辞、用词、句式等) 的点评, 指出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例如在《桥》第一段中学生写出了这样批注:作者这些句子多采用了拟人或比喻的修辞手法, 尤其是“像泼。像倒。”等词句让我们真切形象地感受到了洪水的肆无忌惮, 洪水就是魔鬼猛兽。作者这种精练的语言突出了当时情况危急, 渲染了紧张气氛。

评价式批注让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 他们敢对文本“说三道四”,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同时也有效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四.填补式批注, 为文本锦上添花

文本中会留一些“空白”, 留一些思维的空间, 如文本常见的省略号, 感叹号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及时落笔填补空白。如《穷人》一课,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 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 我自作自受……揍我一顿也好!”读了几次后学生就有感触, 并作了批注:面对自己的五个孩子, 想想生死未卜的丈夫, 十分紧张、担忧, 不知道丈夫会说什么, 觉得自己这样做给丈夫增加了负担, 觉得对不起他;担心丈夫突然回来, 不知道怎么告诉丈夫自己把孤儿抱回家的事。但是她宁可让丈夫揍一顿, 也要收养孤儿。学生已经透过桑娜的心理活动, 充分感受到生活给桑娜带来的压力, 感受到桑娜热爱丈夫, 同情孤儿, 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心灵。

让学生与文本对话 第2篇

【摘要】语文的阅读教学是一个多元对话的过程,而在各种形式的对话中,是以学生这一阅读主体与文本的对话为中心和出发点、归宿。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真正的阅读就是学生与文本间的对话。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最主要的的任务是能过各种手段来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积极对话。本文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中的一篇课文《检阅》为例,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

【关键词】阅读教学 文本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对话”正充盈着如今的语文课堂,它展示了新课程理念下富于灵性和生命性的课堂景观。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对话”是一个环节,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形成了师本之间、生本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网状关系,实现了学生、教师、文本的和谐统一。可以说,有效的对话能创造精彩的课堂。

文本阅读,简单地说就是教师和文本的对话,其重要性在于,文本解读到何种层面直接影响着课堂上师生的对话空间及学生和文本的对话质量,最终影响到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说,文本阅读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歌德在谈到阅读的时候说过一句经典的话:“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文本背后隐藏着什么呢?隐藏了很多东西,甚至隐藏了作者最真实的想法,或者隐藏着连作者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东西。教师若是自己对文本未曾了解或是一知半解,又如何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

教学《检阅》一课中,对文本意义的领悟放在“关注残疾人就应该给他们和普通人同样的机会”这一层面上,这也是文章直接呈现给大家的。文本背后还隐藏着什么呢?

“同学们为什么让博莱克参加这次检阅?” “作者和编者想弘扬的是什么?” “博莱克该不该参加这次检阅?” “艰苦的训练会不会带给他其他的伤害?”

“同学们讨论要不要博莱克参加检阅时博莱克在哪里?” “队员们为什么让他站在第一排?” “为什么没有人征求博莱克的意见?”

“博莱克自己什么想法?为什么文章一字没有?” “博莱克参加不参加这次检阅应该由谁来决定?”

“博莱克在检阅中应该站在队伍的什么位置应该有什么来决定?” 这一系列的问题让我们看到了文本呈现的意义上的缺失,尊重残疾人绝不仅仅是“给他和普通人一样的机会”,更应该“尊重他自己的选择”。

在教学《检阅》引号的应用时,有这样的几个句子:

(1)“队长”终于有一名队员说话了,“还有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游行检阅时博莱克怎么办?”俱乐部里立刻鸦雀无声了。

(2)队长洪亮的声音打破了沉默的局面:“队员们!如果把博莱克放在队伍第一排,让大家都能看到他,怎么样?他虽然腿不方便,可仍然是儿童队员,还不是一般的队员!”

(3)“这个小伙子真棒!”一名观众说。

三个句子,三种不同用法:第一句,因为队里有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游行检阅时博莱克怎么办?博莱克左腿截肢了,现在靠拄拐走路。在当时情况下,每一个人都怕说这个事,一说就是得罪人的事,队员说这事是显得很是犹豫,既然犹豫,所以说话的时候就不是那么顺畅,理所当然就把说话的人放在了中间了。第二句,队长显然是对博莱克的肯定,是对博莱克的信任,是经过他深思熟虑的,所以把说话人放在了前面了。第三句,是观众从心底对儿童队员们的认同,赞美,因此把引号放在前面。这样一剖析,引号的使用就一目了然。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造各种条件,采用多种手段,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改变过去“独白”式的教学模式,以现代对话理论为基础,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促进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师应运用各种手段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积极的“对话”,在“对话”中理解文本、体验情感、交流思想,才能引领学生进行有效对话让课堂更加鲜活,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进而起到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与构建学生精神世界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让学生与数学文本亲密对话 第3篇

【关键词】数学阅读能力;阅读方法;阅读习惯

阅读是对文本的加工和理解过程,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是学习的第一关。数学课程目标指出:“在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要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数学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只有当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分析、理解能力,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因此,在小学低年级,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就尤为重要。我在低年段数学教学中不断教授学生多种阅读文本方法,培养他们阅读数学文本的习惯,让学生会阅读,乐阅读。

一、教给学生阅读数学文本的方法

1.从文本中抓关键字、词理解

在一年级上册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 时,对“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这句话,我先让学生跟老师读一遍,给不认识的字“第、位”加上拼音;然后再让学生自己读这句话,体会文字的含义,并圈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字、词。开始学生体会不出重点,也圈不出来,这时我就点拨:“从右边起”,那么老师从左边起行吗?在我的慢慢引导下,学生就圈出了“右”、“第一”、“个位”、“第二”、“十位”这几个关键的词,如“17”个位上是几,十位上是几,学生能很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说明学生真正地理解了这句话,同时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这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将激励他们进一步学习。

2.从文本中抓重点语句理解

青岛版教材中常有这样的对话框“我这样算……”,当学生第一次读到这句话的时候,不理解它的意思,为了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我把“我这样算”这句话中的“我”字就像读语文课文一样有感情地读出来,音高而长,并且重复两遍,此时学生个个积极动脑思考,纷纷举起了手,姜钧耀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你那样算,我这样算,我的方法和你的方法不一样。”其他的同学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就拍手表扬他们。在以后的阅读中,一遇到这句话就树立了他们理解文本的信心,积极开动脑筋想方法,寻求一种和其他同学不同的算法,体现了数学课标所倡导的算法多样性。

3.从文本中抓图例理解

教学一年级下册“进位加法”的红点例题“27+6”口算方法时,学生发现个位“7+6”比10大,与信息窗一的不进位加法不同,怎么办呢?发现有的学生皱起了眉头,我就引导说:“书中的同学分别用小正方体和计数器进行了操作,自己仔细阅读文本中的两个演示图,你明白了什么?看谁先告诉老师?”学生纷纷动手摆小正方体来探索进位加法的算理,大约两分钟后,一个女孩边用手势表示边说:“老师,我知道了,这幅小正方体的图是指把7个和6个小正方体合起来,可以把10个摞成一摞。”我用赞许的目光看着她说:“你真了不起,那么一摞表示什么?”她很快说出:“一摞就是一个十”。接着又有几个孩子说了右图计数器的意思,看了孩子们会自己看图动手操作来理解算理了。紧接着我总结:不管是算式、小正方体和计数器,在加法计算时只要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这样,学生对文本中的操作配图就茅塞顿开,对学生理解算理起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我告诉学生在今后阅读文本时,要细细体会教材中每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学会从阅读文本中学习知识。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文本方法,阅读文本的能力也提高了。

二、培养学生多种阅读数学文本的习惯

小学教学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中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多种阅读习惯,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学阅读方法和技能,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题目理解,还能为分析、综合、辨别等思维方式奠定了基础,是学生掌握、获得数学知识的金钥匙。

1.边读边写的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特别对数学来讲,更是如此。在阅读时,引导学生运用找一找、圈一圈、写一写等辅助方式,做好标记,画出关键字、重点词,将自己的想法、解题思路及时写下来。手脑并用能收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

2.边读边想的习惯

数学语言具有特殊性,具体表现在语言形式的多样性、数学文本的简洁性和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学生要学会对数学文本用心品读,不仅仅要眼到、口到、手到,更要心到,将之读懂、读透。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想结合,加深理解,养成“边读边思考”的读书习惯。

叶圣陶老人讲得好:“教是为了不教”。很好地诠释了: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得到落实,使学生最终能独立自主地学习,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文本的教学。学生认真阅读文本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经常提醒、督促和长期的指导。只有在学生的主观意识中播下数学阅读的种子,才能使数学阅读文本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让学生养成不依赖教师就能阅读教材,深刻理解文本内容。从而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数学分析、推理能力,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真正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都获得不同的发展,阅读能让每个学生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师大出版社,2002年

[2]小学数学阅读教学论文范文

让批注成为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桥梁 第4篇

一、课前激发预习批注

每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前, 我都要求学生在预习时自主阅读课文两遍:读第一遍课文, 用批注符号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难读的句子, 多读几次, 为把文章读得正确读流利做好准备。 读第二遍课文, 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 通过查阅资料简单了解作者或背景, 然后联系起来解读文本, 阅读课文后将要点简明扼要地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课上进行交流, 预习批注往往能收到“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的奇妙效果。 如:

学生批注:读了文章, 我知道这篇课文是印第安酋长西雅图写给即将购买他们土地的白人领袖的一封回信。 从查阅的资料上我了解到西雅图是美国西部的一个得天独厚的城市, 它拥有青山、湖泊, 拥有港湾河道, 拥有温润的气候, 如春的四季, 被称为常青城。 课文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的血肉关系, 描述了充满灵性的万物, 把土地上的一切事物都当成自己的兄弟朋友, 字里行间处处充满着对这片土地的珍惜和热爱, 表达出对它们无比眷恋的感情。

思考:这个案例是学生在学习《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课前的预习批注。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是人教版语文十一册第四组中的一篇课文, 这组课文以“爱惜资源, 保护地球”为主题, 从学生预习的批注中可以看出, 学生除了在预习中能通过自读自悟, 了解大意, 初步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外, 还能关注课文的时代背景。 本文的背景与学生生活有一定的距离, 课外资料的收集与运用充实了文本内容, 让学生通过对“西雅图”这个城市的了解, 更理解印第安人对这片神圣的土地的眷恋之情, 促进学生对文章的领悟, 为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二、课中引导感悟批注

在语文教学中,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重点内容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 因此, 我在教学中能引导学生围绕教师设计的专题或学生感兴趣的热点、疑点、难点, 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通过写批注促进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 如:

学生批注:我从“空气与它滋养的生命是一体的, 清风给了我们的祖先第一口呼吸, 也送走了祖先的最后一声叹息”这句话感觉到没有了空气, 或者空气受到污染, 将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呼吸、生物的生长, 影响到生命的存在。

思考:读思结合是走向深度阅读的重要途径, 品词斟句是感悟的主要手段。 该生的批注从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的结合上对文章作了比较深入的领会, 因此在阅读课文时学生就能以段为单位, 把握重点的词和句, 主动积极地进入语言情境, 读读, 想想, 品品, 写写, 把自己的感受真实地表达出来。

三、课后让学生进行拓展批注

学生学完课文, 可进行拓展批注。 拓展批注既可对原有批注进行补充、修正、升华, 又可让学生积累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成语、名言、诗句, 还可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练笔, 让学生迁移表达。 如教学《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后, 我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拓展批注:读了这篇课文, 我们很自然地想到家乡的土地、身边的资源。 它们是得到了保护还是遭到了破坏? 就这个问题, 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如:

学生批注: 总记得家乡的小河是那么温柔, 那么婉转缠绵, 流淌在那去天涯的路上, 每当夕阳西下, 黄昏的碎片零星地撒在河面上时, 好似那沉浮的锦鳞上下翻腾, 随波逐流……

可如今, 家乡的小河已今非昔比了, 河水浑浊不堪, 河面上泛起了白白的泡沫, 散发出阵阵恶臭, 那漂浮的垃圾真是数也数不清, 河岸杂草丛生。 看到眼前的一幕, 我顿时感到非常痛心。 以前小河里的小鱼时不时就往河面上跳一跳, 可现在, 鱼虾和水里的水草却因为河水的污染变得奄奄一息了, 这一切都是人们毫不顾忌地把垃圾扔进河里, 使河里收到严重的污染造成的, 被污染的小河正在伤心地哭泣。我们是小学生, 应该从现在做起, 保护环境, 搞好绿化美化, 让我们的家乡更加美丽。对我们深切热爱着的家乡的这片土地, 我想对您说:是您赐予了我生命, 没有你我们就无法生存, 你无私地为我们奉献着一切, 我要像印第安人善待土地一样来善待您, 呵护您……

思考:在经历了“学生、教师、文本”间的深沉对话后, 学生的思维豁然开朗, 感悟比课前深刻, 看法比课前深邃, 课后的批注就成了学生心扉敞开后的真情流露和思维碰撞后的智慧释放。

总之, 批注能促进学生在阅读时用心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 让学生的心灵与文本进行真诚的对话, 从而提高阅读质量。

摘要: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为了践行这一理念, 作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前激发预习、课中引导感悟、课后拓展升华等环节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批注, 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我思考、自主探究, 努力让批注成为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桥梁, 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表达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批注,文本对话

参考文献

[1]邓志伟.个性化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2]肖川.教师:与新课程共成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

[3]黄平仙.阅读教学走向真实的有效性[J].小学教学参考, 2008 (8) .

[4]孙立权.批注式阅读:“语文教育民族化”的一个尝试[J].语文教学研究, 2006 (3) .

阅读教学中与文本对话教学心得 第5篇

在对话教学中,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前提,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生生师生对话的基础。美国数学家哈默顿说:“阅读的艺术是怎样适当地略过不必要阅读的部分。”是的,文本有长有短,并非处处是佳景,其中也有平淡之处。如果学生在平常之景上逗留时间太长,肯定会影响对话教学的效果。在整个对话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就像一名称职的导游,在文本中帮学生选择一个恰当的观察点,引导孩子们去欣赏最美的风景。怎样才能找到这道风景的观察点并进行欣赏呢?

第一 教师深入文本,在师本对话中发掘佳景。

当接触每一篇新的课文时,教师应首先以一名读者的身分,深入阅读文本,解读文本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表达方法等,还要细细地研读课后思考题和语文教学参考书,体会编者的意图,以准确地把握教材,找到文本风景中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部分。可以是重点词句,可以是重点段落,可以是一个标点符号,可以是容易产生疑惑的地方,或产生联想的地方等,以此为观察点,引导学生去关注、欣赏、品味和思考,去与作者对话。然后,教师再以一名学者和导师的身份去设想学生学习的情态,如学生对文本的哪些内容感兴趣?哪些内容的理解有困难?哪些地方会产生疑惑等。再根据文本的内容和学生的情态设计出适合学生学习而又充满活力、张力和想象力的教学思路。

第二 学生深入文本,在对话中发现并欣赏佳景。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当课文读得玲珑剔透时,眼前会豁然一亮。此时,什么都通了,什么都有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走进文本,通过反复诵读,揣摩,体味,去聆听文本的声音。其次,在老师的引导下与文本进行倾心的对话。在对话中思考,在对话中发现,在对话中质疑,在对话中欣赏文本中亮丽的风景,并将文本提供的信息与自己头脑中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相整合,再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合作探究的对话中获得对文意的心领神会,产生独特的体验和多元的感悟,从而构建出属于自己的全新视界。

如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在教《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她紧紧围绕“圆明园”这一主题,以“走近圆明园——走进圆明园——走出圆明园”的教学思路引领全文。下面我们一起欣赏窦老师是怎样引领学生去欣赏文本的风景,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产生独特的体验的。(片断摘录)

师:读了英法联军任意毁坏圆明园这段文字,你的心情怎样?

生:愤怒。

师:请你用这种心情读读这句话。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资料(出示抢毁的镜头)有感受吗?

生读课文里的句子,读出各自的感受。

让学生与文本对话 第6篇

1.引导学生走近作者,心灵碰撞。

任何作品,都带有作家自传的性质,即所谓“文如其人”。但由于作家生活的时空与读者有距离,读者必然会对作品中所表述的社会生活、思想情感、文化背景产生疏离感。因此,只有让学生在阅读作品之前先走近作家的时代,走进作家的生活,走进作家的灵魂,才能使学生对其作品产生强烈的阅读动机,也才能使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主动与作家心灵碰撞,真正触摸到作品活的灵魂。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现代社会丰富的信息资源,指导学生在课前搜集作家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生活经历、创作道路等有关信息,让他们课前就走近作者,欣赏作者;有条件的同学我还推荐他们阅读作家传记及其经典作品,增加感性储备;在课堂上,我把课文的导入权交给学生,或从讲述突出作家个性的故事入手,或从作家的自述导入,或从摘引评述作家的名句名篇导入,或从评介作家的生活经历、作品人物、地位影响等导入;在课后,我让学生以“我与作家对话”“我与作家交朋友”等为题写小作文。以写促读,拓展学生的对话空间。进而引导学生与背景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现实对话,让学生在课堂中走进文本、读文悟意、感受体验,又要能跳出文本、引入生活、读出生活、读出自己。

2. 让学生深入文本,在对话中发现并欣赏佳景。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当课文读得玲珑剔透时,眼前会豁然一亮。此时,什么都通了,什么都有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走进文本,通过反复诵读、揣摩、体味,去聆听文本的声音。其次,在老师的引导下与文本进行倾心的对话。在对话中思考,在对话中发现,在对话中质疑,在对话中欣赏文本中亮丽的风景,并将文本提供的信息与自己头脑中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相整合,再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合作探究的对话中获得对文意的心领神会,产生独特的体验和多元的感悟,从而构建出属于自己的全新视界。这交流不但意味着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欣赏,还意味着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灵魂塑造灵魂,用智慧开启智慧的相互造就。

3.引领文本中的“疑点”呼唤学生去感悟。

文本之所以能吸引读者,就是因为它留下了许多疑点让我们去思索。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为本”,应该给学生主动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要处理好“放”与“收”、“提问”与“释疑”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为学生主动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作为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总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文本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提供质疑的契机,教给质疑的方法,如抓住课文的重难点,抓住自己不懂或似懂非懂的地方质疑,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等。例如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有的学生问:课文最后一句是“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句话里用了两个“鸟的天堂”,是什么意思呢?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学生弄清了带引号的“鸟的天堂”是指人们对大榕树的赞美,不带引号的“鸟的天堂”则是作者身临其境后对这种赞美的认可。可见通过对课文的质疑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让学生体验到各种句式的用处。这些疑点都在文本深处,发现了它们,才能有效地直接与其对话。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课前质疑、课中质疑、课尾质疑,真正实现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出课堂。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在教学中还应该 “少一些不准,多一些允许”,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敢想、敢说、敢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探究问题过程中,自然兴趣高,有问题必有争论。学生思维碰撞的过程就是相互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学会质疑,大胆质疑,相信学生做得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好,我们的课堂会更精彩。

4.教师要掌握一些引导“对话教学”的技巧 。

(1)“头脑风暴法”。在对话互动中,教师对学生的观点暂缓判断,在一定的时间内要让尽可能多的观点呈现出来,就像“风暴”刮过大脑一样,这样就能激活对话年者的思维。

(2)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讨论,研究有争议的问题。在处理争议时,教师应持中立原则,使课堂成为学生论坛。

(3)探究有争议的问题主要方法是讨论,而不是灌输式的讲授,教师应尊重参与者的不同观点,保证学习质量。

浅谈“让学生更有效地和文本对话” 第7篇

阅读课堂教学中的对话有多种形式:首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教师与学生对话主要是以文本为中介进行的,在这样的对话中,作为教师要注意把握住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阅读心理过程,或激发兴趣,或启迪思维,或引导点拨,给学生倾注浓浓的人文关怀。其次,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在这个对话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交流自己的见解或提出自己的疑问,也可以评价别人的意见或与别人进行争辩。最后,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这是阅读教学中对话关系的核心。要实现有效的对话,必须让学生把文本读通、读透,悟出个中滋味,这样学生才能有对话的“底气”。

为了实现通过对话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把握住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在阅读期待中动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在准确把握文本情感的基础上,应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并以真实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从感受形象出发,或爱或憎,从心底升腾起对文本塑造的人物、描写的景色等的热烈情绪,情不自禁地生发出饱满、高涨的激情,水到渠成地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之中。

例如,《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课文着重写的是波兰音乐家肖邦在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的事迹,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都是肖邦浓浓的爱国情。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以“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一中心为突破口,扣题质疑:课题中的“我”是谁?“我”怎么会离开祖国的?为什么要离开?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随即,我充满激情地作了如下介绍:肖邦创作的钢琴曲《C小调练习曲》,把炽烈燃烧着的感情凝结在音符里,乐曲强烈地表达了肖邦的悲愤之情,曲调忽而上升,骤然间又低沉,像巨浪拍岸一样怒吼,又像一匹与将士一道在战场奋勇杀敌的骏马发出嘶叫声。这首乐曲充满了刚毅、坚强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华沙起义失败后波兰民族的顽强不屈的意志力被刻画得淋漓尽致,体现出波兰人民热爱自由、渴望民族解放的强烈愿望。所以人们通常又把这首钢琴曲称作《革命练习曲》。德国著名音乐评论家舒曼对此作了极高评价,他说:“肖邦的作品是藏在花丛里的一尊大炮。”

我对肖邦经历的介绍,犹如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将学生的阅读热情涨得满满的,使学生迫不及待地走进文本,与文本展开对话。

二、让学生在领悟文本语言的神韵中移情

我以为,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学习,那就要重视语言学习,使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得以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道德品质、创造想象力等方面也会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久而久之,学生的人文素养就会提升。对学生真正的人文关怀就应该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在这样的对话过程中,文本在学生心灵中映射出了真实的言语交际场景,学生的激情已经在教师精心营造的教学情境中被唤醒,他们的心智从各种束缚、禁锢、定式和依附中解放了出来。由于教者注意寻求学生自己的声音,课上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阅读,学生自然而然地就移情于文本描写的对象身上,从而达到了身临其境的效果。

三、让学生在语言训练中抒情

教学是一种人际交往、一种信息互动,为实现这一互动,我引导学生站在生活世界中,采用读读、背背、说说、评评等形式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让学生感受精神相遇的愉悦,感受生命存在的价值,感受心灵成长的幸福。

四、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融情

阅读本是个性内化的过程,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情感积累去理解、去思索、去发现、去品评、去感悟,从而从中获得个性化的体验。

对话是阅读教学的一种方式,在运用对话形式进行阅读教学时,我们切不可抛开语言文字本体,这种舍本逐末、喧宾夺主的做法,会把语文的人文性架空。因此,从广义的方面说,阅读教学必须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通过言为心声的抒发,有意识地启发学生体悟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通过揣摩言语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多角度与文本展开对话,将自身的体验和理解融注到文本的表达中,进而深入到文本作者的内心世界中去,与文本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

摘要:阅读课堂教学中的对话有多种形式:首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其次,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最后,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为了实现通过对话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把握住以下几点:一要让学生在阅读期待中动情;二要让学生在领悟文本语言的神韵中移情;三要让学生在语言训练中抒情;四要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融情。

让学生与文本对话 第8篇

一、与文本对话要求教师与作者对话

师本对话,是指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这是整个阅读对话过程的首要步骤,也是生本、师生、生生对话的铺垫和基础。教师与文本对话时自身要对文本有深入的把握和个性化的解读, 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 了解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和思想状况, 把握其写作的动机,研究其创作风格和艺术追求,这是与文本对话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与组织者,是联系课程和学生之间的纽带,只有读懂文本,准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找准文本中值得研究的重点、难点和文本的创新点,才能顺利进行教学设计、达成教学目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与作者对话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与作品对话,并与学生进行对话,同时引导学生适当地运用品味和对比法朗读文本,可以把朗读训练落到实处,展现学生对文本认知的过程,促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由表层性过渡到解释性,并最终达到创造性理解。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

让学生与文本对话, 首先要唤起他们对文本的兴趣。创设情境,诱发兴趣,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视通万里”,能够使学生“思接千载”,是缩短文本与学生视界差距的有效途径。这就需要教师努力创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在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感受语文的魅力;更需要教师创造一个师生、生生与文本互相对话的交互情境,让学生融入文本,让文本走进学生的心田,从而进行直接的语言交互、情感交互、思想交互,让阅读教学变成一个双向的对话交互过程。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一课的过程中,上课伊始,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播放了自己精心制作的课件“大雪纷飞的场景”,学生个个睁大了惊奇的眼睛专注地欣赏着,还不时发出“哇!”“呀!”的惊叹声,他们分明是被这美丽的雪景所陶醉了。我绘声绘色地说:“早晨,当你推开窗户,看到这么美丽的雪景,你的心情会怎样? 你会想到什么? 会说些什么? ”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听到老师的这番话,顿时小手如林般地举起。有的说:“这是一个多么美丽洁白的世界。看到它,我的心情会非常的好。”有的说:“如果我能在这白茫茫的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该多好呀! ”有的说:“太奇妙了! ”此时,学生的情绪已经全进入了这银色世界的氛围之中。学生就这样在情境中,在谈自己的感受中走进文本。

三、质疑问难,激起与文本对话的欲望

笛卡儿说过:“怀疑一切,认知的好奇心开始于疑问。”质疑是一种典型的主动学习方式,学会怎样质疑,包括“于何处质疑”和“怎样质疑”,既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石 ,又是促进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原动力。我在《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学中,非常注重对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在开头紧扣课题,教会学生“于何处质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求知欲,并且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实质。

四、丰富想象,点燃对文本的热情

奇妙的想象能给人类心灵世界以自由,创造出新形象、新思想、新启迪的翅膀。教材中的文章大都植根于现实生活,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提炼材料,驰骋想象的热情,体会想象的魅力,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

在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时,要留出学生读书与想象的时间与空间,还要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如,教学《乌鸦喝水》时,我首先以第一自然段为引导,使学生了解到“乌鸦喝不到水”这一情况,然后让他们围绕课题,大胆猜想事情最后的结果。并继续追问:此时你最想对乌鸦说些什么? 让学生表演课本剧:让学生在情境中打开了记忆的仓库, 激发了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学生凭借这些“背景知识”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头脑中尽情描绘课文语言所描写的情景,现通过语言、动作、神态 把平面的 文字变成立体的活生生的想象。运用自己独有的阅读感受,完成对课文的再创造。

让学生与文本对话 第9篇

上帝赋予我们每一个人巨大的财富:有眼睛可以看, 有耳朵可以听, 有手可以触摸, 有心灵可以感受。但这种天赋的生理条件仅是一个物质基础, 要真正拥有能够发现美并且感受美的眼睛、耳朵、手足与心灵, 需要长期的培育与训练;而这种培育与训练, 从本质上讲是对一个生命的开发与提升。那么, 在阅读教学中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落实学生与周围人和物之间的对话呢?

一、潜心阅读, 实现学生与文本真诚对话

语文教材文质兼美, 题材、体裁和风格丰富多样, 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让学生潜心读书, 从不同角度领会文本的内容和表现方法, 教师再适时予以指导和点拨, 寻找读写结合的生成点, 设计各种形式的片断练习, 进行读写基本功训练, 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一方面可对日后的写作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另一方面可丰富内心体验, 提高认知能力。

如进行《蛇与庄稼》教学时, 我通过示意图让学生用明白蛇与庄稼、猫与苜蓿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即动物与植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学生潜心分析之后, 发现肺结核得病者与吐痰者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 (即人与人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 。为了促进学生与文本进行更加深入的对话, 我设计相关思考习题, 让学生了解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通过与文本的真诚对话, 学生明白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树立了内心的环保意识, 达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共鸣。

又如进行《金色的脚印》这一课的教学时, 我首先让学生思考“金色”的双重涵义, 寻找合适时机带领学生进入文本;然后让学生围绕开放性思考题“为什么说脚印是金色的”潜心读书, 使学生真正融入与老狐狸、小狐狸及文中“我”的真诚对话, 提升他们对动物之间“真爱”的体会。

二、回归生活, 提升学生的真实情感体验

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解读文本, 与文本真诚的对话, 而且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实现自我建构 (注重阅读与写作的结合) , 从幼稚走向成熟, 从偏狭、肤浅走向全面、深刻, 这个从感受到体验, 再从体验到感受的过程是学生成长的必经阶段。

如在《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学中, 学生从与文本的真诚对话中感受到父与子不可思议的爱, 我根据与文本对话后心灵所受的震撼写了一篇题为《爱, 无处不在》的文章, 回忆了母亲在我求学时期为了凑足学费在田间劳动的情景, 为给我攒生活费在街头苦等卖着鸡蛋的艰辛, 以及假期临近时倚门期盼女儿回家的眼神;同时, 也谈到动物之间神圣的爱, 以激发学生与自己生活实际的对话。孩子们也选择了生活中不同的素材写出了真实、感人的文章, 如曾沫天写爸爸守护自己写作业的情景, 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肖力立回忆自己生病时妈妈跟她挤在一张小床上, 体现了无私的母爱;张佩柔以《麻雀的呼唤》为题歌颂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 表达了对人类真爱的呼唤。整个写作的过程就是心灵得到净化和提升的过程。

三、读写结合, 实践教育做人的最终目的

古有“文以载道”, 今有“文如其人”, 因此作文与做人之间的关系不能分开也分不开。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气势磅礴, 充满了气吞山河的豪情壮志。据说, 这首词是在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谈判时公开发表的。蒋介石网罗了一大批文痞, 要他们填词回击, 在气势上压倒毛泽东, 以达到政治目的。然而, 这些“文豪们”忙了半天, 写出不少东西, 但在气势上根本无法与毛泽东的词相比, 最后只好不了了之。为什么同样的主题, 同样的形式, 双方写出来的效果却有天壤之别呢?这里有做人与作文的关系问题。人的思想境界和气质修养是作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有什么样的境界和修养, 就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

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讲, 更是如此。在进行一次作文训练———《生活的启示》时, 何晓帆写道:“生活永远是精彩的, 可以说我是生活的一位受益者, 因为我得到了生活的启示。”唐艺抒同学说:“我自己经过这次的远足后, 我明白了两个道理:一是只有目标才会胜利, 二是要做就要做最好的。”刘羽飞同学感慨:“在生活中, 发生在身边的一件件事就像树上的一片片叶子, 摘下一片, 让我回味无穷生。”熊眉舟同学在文章结尾写道:“生活总是在完美中留下空白, 在心灵中留下启示。”……不同的孩子, 他们的感触和启示不一样, 这就是生活在一个人身上所留下的痕迹。

学生与文本对话过程中的教师角色 第10篇

首先, 教师要尊重学生, 注重对话过程。作者创作文本, 带上了作者的情感色彩。而师生通过自己的解读, 在头脑中形成自己的体验, 这种体验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一个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的教师, 应该尊重每个学生头脑中的体验。与此同时, 教师可以讲解自己体验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去比较、鉴别, 看看自己与教师的过程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鉴别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而不是仅仅知道结论。比如在学习沈从文的《边城》时, 很多同学不理解, 他们说:“边城的景色美是美, 但是没有现代气息。”还有的同学说:“翠翠的爱情太含蓄了, 而且翠翠十四、五就谈恋爱, 是不是太早了, 她不上学吗?”对于这些疑问, 我先肯定了他们的思考, 然后介绍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指导他们去理解沈从文的写作目的。引导他们和作者进行精神层面的对话, 更深入地理解文意。

第二, 我觉得语言是语文的核心要素。教师要引导学生能自觉地品评语言, 使学生通过品析来走进文本深处。语文的人文价值是由语言来负载的。如何引导学生品评语言呢?首先, 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通过诵读营造氛围, 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诵读的指导重在节奏与情感的准确把握。郭沫若先生说:“节奏是力与时间的组成。”它不是纯粹的技巧, 而是建筑在对文本的理解上。比如《琵琶行》中描写音乐的那一段, 白居易用语言描述了三个乐段的变化, 读到“大弦嘈嘈如急雨”时, 要急促而高昂;读“小弦切切如私语”时要幽微而繁密;而读到“冰弦冷涩”时要缓慢而着力;“凝绝不通声暂歇”后要有个七、八秒的停顿;“银瓶乍破”后要高昂而强烈。其次, 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咀嚼语言, 以此为切入点, 向文本深入探索。尤其是一些诗歌, 可以抓住主旨句中的重点词语展开讨论, 加深理解。比如“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中的“沦落”, 来体味作者同病相怜之感;“只今惟有鹧鸪飞”中的“惟”字, 来体味昔盛今衰的沧桑感。

第三, 教师要能够指导学生关注生活, 调动感情体验。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把文本同学生火热的生活联系。比如《氓》这课, 由于时代的久远, 同学们对当时的夫权制度很不理解。于是我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女主人公在现代, 她在遇到家庭暴力时会怎样做?”同学们踊跃发言, 有的说:“她可以到法院起诉离婚。”有的说:“她可以找一些妇女组织, 寻求社会庇护。”又有的说:“可以到法院去告他故意伤害。”我再引导他们和诗中的情节做比较, 理解了在古代, 女子地位低下, 丈夫掌握了绝对主动权, 所以当丈夫“言既遂矣, 至于暴矣”, 她也只能“躬自悼矣”, 深刻认识到奴隶制时期妇女受到的束缚。更深入地领会到了文章的主旨。

第四, 教师要引领学生深入领悟文本的文化内涵。钱理群先生认为:“如何引导孩子感悟汉语之美, 感受正确而自如地用汉语表达自己的快乐, 建立与母语的血肉联系, 将母语所蕴涵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根扎在心灵深处, 并在此基础上构造起自己的精神家园——或许这才是我们的语文教育的根本。”其实钱先生此话也道出了与文本对话之根本。于是在教学中我注意指导学生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探究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 培养文化意识。因此我经常用一些小专题, 小讲座, 小讨论的方式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比如学了苏东坡的《赤壁赋》后, 我就以“山水———文人的精神家园”为题, 搞了一个小专题。让学生搜集资料, 写成小论文。学生积极准备, 查找资料, 效果很好。这样, 学生既锻炼了写作能力, 还深入地领悟了文本的文化内涵。

可见, 在学生与文本对话过程中, 教师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他要是一个倾听者, 善于倾听学生不同的见解, 包容学生的特别的看法;他要是个领导者, 领导学生遨游于文本的世界中, 品味它, 鉴赏它;他还要是个思想者、哲学家, 为学生打开思想的大门, 建造丰富的“精神家园”。

摘要:教学中, 对于同一文本学生的理解各不相同、千差万别。在学生与文本对话过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要找准自己的位置, 老师可以是一个倾听者、是一个领导者、是一个思想者。

多元“对话”——让阅读穿越文本 第11篇

关键词:阅读,语文教学,文本

一、师生在平等交流中对话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 思维表现得最活跃。“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自在地呼吸。”唯有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才能给学生一个心理安全感, 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师生对话中, 教师如果没有了大声呵斥、批评, 而是以宽容、博大的胸襟引领学生, 主动走进学生的心田, 放飞自己的真情, 自然学生的心灵之窗、情感之门就会愉快地向你敞开。这样才会达到自然融洽的境界,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样产生了, 唯有这样的课堂上, 学生才会体会到平等、自由、民主、信任、友爱、理解, 才能激活思维, 敞开心扉, 放飞心中的想象。

(一) 做一个忠实的听众

实现对话教学, 教师要学会倾听。要做孩子们忠实的听众, 认真地倾听他们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营造一个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 让孩子们如痴如醉地探究、体验、交流, 或发表自己的见解, 或补充同学的发言, 或互相启发, 或自由组合朗读……教师只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听, 适当地作些点拨。

(二) 做一个友好的伙伴

实现对话教学, 教师关注的不再是学生学习的结果, 而是每个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即时状态。教师要敞开心扉与学生进行对话, 要与学生友好相处, 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交往中。师生之间形成感情、兴趣、个性、思维、人格等多方面的交流和互动, 成为合作的伙伴。

(三) 做一个出色的主持

在对话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做“谈话”节目的“主持人”。要巧妙地设计话题, 铺垫对话基础, 展开有益而有效的对话。王崧舟老师在教学《荷花》一课时, 把“‘冒’字的理解、体验”作为话题, 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对话, 并以此为导向, 极其巧妙地把握话题, 逐步深入, 交互层递, 使课堂对话以艺术的方式演绎出来, 引发了一个教学高潮。

二、在阅读中与文本对话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是“对话场”得以形成的基础, 但它并不是全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在学习之初, 肯定是浮浅的认识。仅仅依赖这种形式, 是不能感悟到文本的内涵的。而教师的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与文本科学整合, 则是“对话场”得以形成的关键。教师的引导一般有这样的两种形式:

(一) 预设性

在课前, 教师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设, 都会设想如何在学生独立对话的基础上, 通过几个大的问题, 不断把问题引向深入。而这几个问题的确定, 关键是要看教师是如何对“三个思路”进行整合。“三个思路”即教者的教学思路、学生学习的思路、作者的写作思路。而对“三个思路”整合的关键, 则在于教师确定怎样的“三个思路”的交叉点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和突破点。这种预设性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对话场”是否顺利展开。

时的拓展延伸。学生课堂中形成的一些生成性问题, 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教师在第一课时, 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大胆地质疑并对这些生成的问题进行整合, 教师这时有三种处理办法: (1) 当场激励学生试着解决生成的问题。 (2) 对问题进行归类整合后, 在第二课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时候来解决。 (3) 在语文课外活动中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来解决。二是教师在第二课时的阅读教学过程中, 学生突然生成的答案。对于这种形式的问题, 一是学到相关的内容时, 教师能解决的随机给予解决;另一种是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整理, 形成几个有价值的问题, 临时改变自己的教学思路, 并围绕着这几个问题组织讨论教学。

三、让学生在阅读中对话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是阅读教学过程中得以形成的基础。建构主义者认为, 学生知识、能力的形成过程, 是学生自身在外因和内因的相互作用下, 自我建构的过程。没有学生与文本的独立对话, 没有学生的独立思考, 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是很难完成知识体系的自我建构的。

课文是敞开的文本, 具有生命的灵性。只有通过反复阅读文本, 解读文本, 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 才能有所感悟。只有引领学生亲历阅读过程, 走进文本深处, 倾听文本的声音, 感受语言的色彩, 触摸作者的心灵, 体验文本的情感, 尽情地读, 大胆地说, 自由地想, 欢快地写, 不断感悟实践, 才能充分体现“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四、在多元化解读中对话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 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 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实际上, 有效的学习方式都是个性化的, 没有放之四海皆有效的统一方式。对某个学生是习惯的、有效的学习方式, 对他人却未必如此。正如多元智慧理论所指出的, 每个人的智慧类型不一样, 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也不一样, 因此, 每个人的具体学习方式是不同的, 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情况, 为每一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是贯穿始终的, 只不过由于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水平的不同。体现的方式也不相同, 表现的频率和质量也不相同。所以, 就教师而言, 在教学中既要体现“该放手时就放手”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又要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 (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主导作用) , 两者都不可偏废。

上一篇:书面表达的原则下一篇:混凝土表面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