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逆反心理成因

2024-07-07

初中生逆反心理成因(精选12篇)

初中生逆反心理成因 第1篇

一、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

第一,叛逆心理。初中生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容易滋生“叛逆”心理。叛逆心理表现为初中生对人对事产生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等心理障碍,导致初中生负气离家出走、自杀等悲剧发生,更有甚者发生违法犯罪行为,严重危害社会。

第二,自卑心理。由于家庭经济情况,成长经历,性格等原因,初中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初中生在与人交往中表现为没有信心、没有主见、胆小怕事等,给人一种不可靠感,很难被人认同和赞赏。这种自卑心理严重影响了初中生的人际交往,制约了他们心理人格的正常发育。

第三,青春期闭锁心理。初中生在发育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闭锁心理,表现为封闭自我,平时很少与人交流,拒绝与他人沟通,不愿走出自我,内心的矛盾从不外露,当困难和矛盾得不到解决时,往往因焦虑而自卑,甚至自暴自弃。[1]更有甚者会导致悲观厌世。

第四,早恋。中学时代正值青春发育期,存在性发育迅速成熟,性心理相对幼稚。初中生对异性追求与向往,开始表现逐渐强烈,甚至开展一段“自认为认真的、朦胧状态下的恋爱”。早恋会分散初中生的精力,影响他们的学习甚至导致成绩直线下降。早恋影响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他们的爱情观和价值观,严重的甚至引发违法犯罪。

第五,考试焦虑。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考试焦虑成为很多学生面对的问题。考试焦虑是一隐形的“杀手”,大大地影响了那些平时学习成绩不错的学生,而在我国这个一考定输赢的教育背景下,这就成了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问题。[2]

二、初中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第一,身心发育失衡。初中生生理发育的急剧变化,引起了他们心理发育的巨大变化。

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成人感、自主性增强,在生活、思想、学习方面越来越想摆脱家长的依赖、教师的束缚,独立的参与人际交往和校园生活。但他们的思想存在片面性,表现出幼稚的一面。生活阅历少、社会经验不足等因素限制了初中生的活动能力,他们无法单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再加上抗挫折能力差,很容易引发心理问题的产生。

第二,家庭教育不当。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虎妈”、“鹰爸”式的中国父母不懂得尊重子女的人格,不能平等的和子女交流,往往以命令式的口气和子女对话。孩子长期受压抑,容易形成懦弱、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家长违背子女的意愿,一厢情愿的为子女安排学习和生活,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不切实际的给子女规定学习目标和考试的分数名次,给子女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进而产生心理问题。

第三,学校教育观念的偏差。学校在应试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把教学成绩当作衡量教师的唯一标准。这导致教师过于重视分数,评价学生时“唯成绩论”,对考试成绩差的学生和破坏纪律的学生采用人身攻击、谩骂、侮辱人格、体罚等简单粗暴的方法,使学生滋生自卑、厌学、逃学等心理问题。此外,学校只抓学习成绩,不重视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甚至挤占了课外活动的时间来补文化课,更没有建立心理问题的预防机制。

三、初中生心理问题的预防

第一,养成积极的自我心理调节是前提。初中生要积极和同学、老师、家长交流,遇到问题积极向他们倾诉,努力寻求帮助。认真学习学校开设的有关心理问题的课程,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正确认识自己,及时做好心理疏导。遇到不能自我排解的难题,初中生应积极寻求学校心理咨询室和社会心理机构的帮助,及时到心理医院就诊。初中生也可以通过写日记或周记,宣泄内心的情感。培养健康的兴趣和爱好,排解不良情绪,塑造美的心灵和健康的心理。

第二,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是根本。父母应该充分尊重和相信子女,尊重子女的思想和想法,以民主平等的姿态,积极的与子女交流,避免简单粗暴的封建家长制。“虎妈”“鹰爸”们要改变应试教育的观念,善于发现子女的兴趣爱好和优点,避免唯成绩论,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和激励办法。家长要掌握心理知识,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并给予疏导,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第三,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是关键。教师要以素质教育的理念为指导,彻底摒弃“唯成绩论”,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坚持民主、平等、严谨、关爱和尊重的原则,教育学生关爱学生,培育和谐的育人环境,建立亦师亦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理解、了解学生,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成长氛围。

学校要建立心理问题预防制度,建设阳光校园。一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宣传心理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知识,科学认识心理问题,正确防治心理问题。二是对班主任进行心理知识培训。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接触学生机会最多,掌握学生的第一手情况,能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和沟通,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三是定期开展心理问题检查,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四是举办心理问题专家讲座,让校外专家进校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指导心理问题防治。五是制作展板,宣传心理知识。以亲切可爱的卡通形象,浅显易懂的语言,选取初中生生活学习中的案例来宣讲。六是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轻松活泼的校园氛围,培养初中生活泼、健康、阳光、上进的健康心态。

摘要:初中生正处于心理发育的“过渡期”,容易出现自卑、早恋、叛逆、考试焦虑等心理问题。通过初中生自我心理调节,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等措施构建积极的心理问题预防机制,以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初中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问题,成因,预防

参考文献

[1]韦彩云,中学生青春期心理问题解决途径,科技咨询,2014(21):242.

初中生逆反心理成因 第2篇

赣县阳埠中学 严淑英

从心理学角度讲,逆反心理是在一定的外界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厌恶反感情绪,做出与事物发展的昌黎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在差生中出现普遍,学生一旦产生逆反心理,随之学习的消极态度和厌恶情绪便油然而生,有时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中学阶段,学生对物理的学习本来就两级分化严重,倘若产生逆反心理那将极大影响物理学习成绩。

一、差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差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与这些学生的身心发育有关,二是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关。

物理学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严密性和实践性,表现在:文字叙述比较严谨,学生有时能读通文字,但并不理解其含义,从而对教材的理解产生困难;探究物理问题时,不仅要从实验出发,学生的学习程序也未必都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这些探究的方法,学生开始学习时很不习惯,自然感到物理难学;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学生对思维方式不易跟上,产生思维上的困难,分析、解决问题时,要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究和研究。有时不但需要通过发散性的分析,搞清物理过程,而且还需要聚合性的综合才能解决问题。由于物理实验操作规范严谨学生虽然努力,但仍难以实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由于上述物理学习难的因素存在,在加上其他因素影响,当学生不能理解后继的物理知识,其认识倾向得不到支撑,学习兴趣也就减少了,久而久之,易使学生感到物理越学越难,进而产生一种逆反心理。物理教学方法运用好坏也是差生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之一。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对于有较强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容易导致逆反心理。

二、对差生逆反心理的对策

1、培养差生的自信心 良好的自信心是成功的一半。关键在自身,但教师的外因作用也不可忽视。

对差生来说,他们非常需要教师的悉心教导和热情鼓励。所以平日在课堂上和课外活动时应经常鼓励这些差生,帮助他们树立“我能学好物理,我一定能成功”的信念。具体做法是:降低标准,分层要求,创设条件,让他们在物理教学活动中增强自信心。

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差生学习兴趣

采用良好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差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基础差,上课学习主动性也差,教师在备课时,要将这些差生的心理因素考虑进去,采用灵活多变得教学方法,加强实验教学,充公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授课时力求直观形象生动,尽量使他们感到新鲜,使其不产生厌烦心理。

大凡对物理学习有逆反心理的差生,对物理教师均有较深的成见或误解。这样,物理教师有义务帮助化结。一般来说,差生存在一种自卑心理,平日少受表扬,对批评较为敏感,若物理教师在课堂上动辄讽刺、挖苦或滥加训斥,必定会增强其逆反心理,?人为地把他们推向教者的对立面。所以,首先应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尊重他们的人格。课堂上实施微笑教学、鼓励教学,使其感到有一种亲切和谐的气氛。对他们作业中出现的疑难点要注意个别辅导,多面批、多激励。每次考试尽量当面讲评,每个实验逐步地进行指导。这样,通过教师热情的教学态度去熔化学生逆反心理的坚冰,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同时,他们也会把对教师的好感迁移到物理学习上去。

3、充分利用逆反心理的正效应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差生的逆反心理也不例外,应当在指出其负效应的同时,分析其另一侧面——正效应,对此教师要很好的保护并加以利用。正效应主要有:(1)思维批判性。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把教师当作至高无上的权威,甚至连科学知识也敢于怀疑。这样的心理品质,教师应悉心保护、正确引导,有利于他们独立性的发展。

(2)好胜心。表现在他们不再是听话、顺从,而是勇敢、有闯劲,这种好胜、敢闯的心理品质有利于形成开拓,积极进取的个性。(3)求异思维。书本知识是这样的,而具有逆反心理的差生却偏偏认为是那样的,虽然有时不免钻牛角尖或失之偏颇,但更多地却是学生求异思维、独辟蹊径,从第二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它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教师应给予积极引导,或许能使这些学生有更大的创新和进步。

4.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1)平等竞争

由于差生的物理基础和能力强弱有差异,这就需要给他们创造条件进行公平竞争,要让差生在同等条件下竞争,对手不再是不可超越,让他们成为“胜利者”。这样他们在学习中尝到了甜头,学习兴趣就会足起来,进步更明显。教学中采用“跳一跳,摘桃子”的方法,有意识地要求差生回答一些简单问题,让他们体会到火区成功地喜悦。另外,要注意“期望效应”的应用,即教师对差生寄以很大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后测试,他们的物理成绩一定会有明显的提高。

(2)奖励要“倾斜”

所谓“倾斜”即对差生学习进步的奖励要明显大于那些成绩优等和中等的学生,奖励分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以精神奖励为主,要善于捕捉和发现差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实际上,差生比一般学生更需要信任,真诚和鼓励。教师如果多给他们一些信任,真诚和鼓励,学生跟老师的心理接近了,学习兴趣也就提高了,物理成绩自然而然就有很的提高。

总之,物理教学中差生的逆反心理有其生理和教学上的原因,我们在消除这种心理时,就应从生理和教学方法上多想办法,想好办法,以帮助他们纠正这种逆反心理,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

初中物理学习中思维错误及原因

赣县阳埠中学 严淑英

在初中物理学习调查中,发现约占40%的学生普遍存在物理成绩上不去的现象,即一是同其他学科相比成绩偏低甚至偏低幅度较大,呈现学科间的显著不平衡;二是本物理学科的多次检测或是成绩欠佳,或是有一定下降。对这部分学生的进一步调查,发现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表现都比较好。为什么会出现效果与动机的明显反差呢?这就促使我们不得不从学习方法尤其是思维方式、方法上寻找原因。我个人认为是这些学生对于物理这门课程的思维方法的错误导致他们不能顺利地分析解答物理问题,究其思维错误的原因我们从以下几点就可以看出:

一、形象思维中的形象淡漠

形象思维在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对特定条件下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在头脑中没有建立起正确的物理形象,不会利用物理形象进行思维,就难以把文字叙述、数学表达式和现实过程联系起来,也就难以正确地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等逻辑思维活动。例如:学生头脑中因为没有物质原子结构的初级模型的正确形象和电子运动的动态过程的正确图景,则对于摩擦起电的理解、对于带正电与带负电的理解都产生了困难;又因为学生头脑中没有建立起光线的鲜明正确形象,没有建立起光的直线传播的物理图景,就难以理解和分析影子形成、小孔成像等许多具体的物理问题。

二、因果思维条件的制约

事物的因果联系总是受着条件制约的。对条件的认识是一种较复杂的思维过程,一些思维能力不强的学生难于进行这类思维;对教材不理解或理解不透的学生也无法对一些条件进行分析和选用,从而使得在有条件关系的习题面前一些学生显得无能为力。如关于功的定义及计算方法,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流畅地表达出来,但解答具体问题时,很多学生又往往不自觉地把“在力的方向上”这一限制条件抛在脑后,从而出现错误。

三、逆向思维不知反其道而行之 逆向思维是从对立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逆向思维解题的显著特点就是以未知为起点,运用有关概念、定律、定理找出有关物理量方面的联系,层层推理,确定解题路线的分析途径。由于受平时大量的从已知到未知解题方法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加之有的教师没有注意进行逆向思维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不善于甚至不知道运用逆向推理、逆向论证、逆向分析。如一半以上的学生总认为抛出去的物体受到重力和抛力共两个力的作用,其原因除受“抛”字的干扰外,更主要的是不善于进行逆向分析或逆向论证,假如抛力存在,这个抛力的施力物体是谁呢?反过来想一想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四、比较思维中的操作不当

比较思维是初中物理学习中最常见的一种思维方式,按理说初中学生应能较好的掌握比较思维的方法进行比较推理、比较分析、比较论证。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调查表明近一半的学生在比较思维中不善于通过比较来认识事物的本质,有的完全不理解两种事物的可比性,有的不理解比较的一般作用在解题中的特殊作用,不善比较两种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不善于舍同求异或舍异求同。如回答直流发电机与交流发电机在主要结构上有何不同时,很多学生先直接回答直流发电机的特点以后,再回答交流发电机的特点,而不去比较两者在结构上的差异。同样,有相当多的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区分相邻、相近的物理概念、物理量等。如压力和压强,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功和功率,功率和机构效率,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等。

五、思维定势导致思维嵌塞

思维定势在习惯上也被称作思维上的“惯性”。在物理学习中,思维定势还有着相当程度的影响作用。有这样一道调查测试题:一人站立在乎面镜前,然后慢慢后退,则:A.他在平面镜中的像越来越小,像离平面镜越来越远;B.他的像越来越大,像离平面镜越来越近;C.像的大小不变,但像离人却越来越远;D.像的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也不变。错选A的比例竟占40%。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这么多的学生之所以错选,是因为在解该题时凭借视觉的通常经验,而没有根据问题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思维活动,忽略了“像的大小与镜中看到你的大小是两回事。由此可见,思维定势在人们接受新思想、新知识时,在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时的影响是消极的,也是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过程中的一个不利因素。上述的初中学生物理学习中的几种主要思维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没有深入理解物理概念的物理意义和概念所反映的物理事物、现象的本质;二是不能准确区分相近的物理量;三是忽视或误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四是没有搞清物理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而乱写乱套公式;五是片面分析问题,只见局部不顾整体;六是凭自己的主观想象,缺乏从论证推理得出结论的习惯;七是死记硬背物理公式和某些结论,对具体问题不会具体分析;八是不能全面、准确地分析题目描述的全物理过程;九是不能对题意的分析建立起清晰的物理图景。究其根源,一是物理知识本身抽象程度高,与实际联系紧密,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多变;二是教材的编写比较原则,缺少形象化的说明;三是缺少训练学生思路的典型范例;四是学生还没有把握住学习物理的科学方法,不善于从多方面去理解物理概念,不善于作比较分类工作,没有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不能从分析题中抽象出物理模型——确定遵循的规律——找出已知和未知的联系——建立方程——探讨答案的物理过程。一部分学生在学了物理之后,观察物理现象还仅仅停留在日常生活经验的水平上,心理层次来得到发展,错误未得到纠正,新观念未曾建立。

初中生逆反心理成因 第3篇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或结论所产生的逆向反应情绪。其表现多是怀疑、抵触和不满。在当前,逆反心理是中学生中存在较为普遍的一种心理现象,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因此,探讨初中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和消除逆反心理的科学方法,对促进初中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对学校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营造健全的集体舆论,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初中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分析

1.初中生自身心理发展的特点

初中生的思维发展水平不是很高,抽象逻辑思维已开始占主导地位,但属于"经验型"的辩证思维还没有得到发展,虽已能独立批判地思考问题,不迷信权威,喜欢怀疑与争论,对权威的见解不轻信盲从,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但思维品质的发展还不是很成熟,加上社会阅历较浅、辩证思维水平有限,因此看问题比较片面、偏激,遇事爱钻牛角尖,不能全面客观、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常常明知自己的证据不足,但为了维护自尊,往往固执己见,坚持错误思想,把教育者的教诲、劝说、批评、告诫看成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出现在口头上加以回驳、在行动上加以对抗的逆反心理。

初中生好奇心强烈,喜欢探索、接受新事物和新知识,在需要的不同层次中,少年的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已十分强烈,而这些需要的发展与满足常常会受到客观环境的限制与阻碍,从而产生挫折感,而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又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结果,由挫折所产生的消极情绪不断蔓延,逆反心理便随之产生。

2.家庭的影响

当代初中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他们的学业期望值、升学期望值普遍都很高,大大超过了他们心理发展的实际水平,造成他们很大的心理压力。他们觉得经过再大的努力拼搏也无济于事,于是便产生怨恨、抵触情绪,破罐子破碎,索性与家长的教育要求背道而驰。

初中生与家长之间的代沟也是导致其逆反心理、逆反行为产生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原因。不少家长强迫子女朝着自己理想的方向发展,而处于自我意识觉醒阶段的初中生具有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希望得到成人的尊重,事事想独立做主,自己的事要自己做主。因此,对于家长的粗暴干涉十分反感、恼怒,产生逆反心理和行为。

3.学校的影响

當代少年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们愿意接受提供思考、提供选择的非程式化和非单一结论的观点,追求享受与奋斗并举的生活。他们的价值取向是重物质、重利益、重现实。对物质生活的热烈追求和向往,在精神生活中崇尚现实的快乐原则,强调自我的存在,追求个性自由,渴望自由、独立民主。而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空泛教条,缺少新鲜感、时代感,教育方式单一呆板,难以适应学生的新特点,容易引起学生反感,不愿意听教师的道理讲解,拒绝接受道德教育。

4.同伴的影响

同伴指同龄或年龄相近的群体。初中生与同伴交往的频率已高于与父母交往的频率。在与同伴的交往中,谈论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发泄对成年人的不满,心理上互相慰藉,发现并实现自我价值,同伴之间容易互相认同。同伴文化已成为初中生判断是非曲直和行为的参照标准。而少年同伴中不良的价值观或行为倾向则对置身其中的一些少年心理产生不良影响,使其成为逆反心理,一旦成人采取干涉、压制的行为,就会加剧其反抗情绪和反抗行为。

5.当代社会文化的影响

当代青少年成长在市场经济时期,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和某些不健康的文化生活,令初中生深恶痛绝但又感到无能为力,如果这些消极情绪得不到及时疏导,就会诱发初中生逆反心理的产生。

二、初中生逆反心理的疏导策略

1.掌握辩证思维方法,增强情绪调控能力

遇事要全面客观、一分为二看待,并善于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避免过激行为和对抗行为的产生。

成年人在日常生活和学科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全面客观、一分为二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之逐渐形成辩证的思维观,能正确分析和看待社会现象,也能客观地、一分为二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自觉抵制或减少逆反心理的产生。

2.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

家长要不断学习,提高各方面的素养,及时了解子女的心理发生的变化,改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有效预防、消除子女的逆反心理。

家长要与子女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充分尊重和信任他们,倾听他们的心声和需要,平等对待 ,进行平等的交流和沟通,这是预防逆反心理的有效手段。

3.改善学校德育工作,提高教师局身素质

教学工作方法要做到情理交融,从情入事,以理服人。教师要注意提升自身素质,防止教育失误,避免逆反心理的产生,要热情对人,关心每个学生。发扬民主,倾听他们的心声,教育要求要合情合理,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对事需冷静处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4.正确引导少年文化的发展

对青少年的社会交往要正确引导,在班级中营造民主、宽容、友善、平等、向上的氛围,引导青少年建立健康向上、积极进取、团结友好的群体文化。

5.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开展心理教育

多创设一些内容健康丰富、形式生动活泼、适合青少年发展的学习活动场所,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隔断产生不健康思想的源头。

要加强法治建设,多开办法制讲座,组织模拟法庭,旁听司法审判,使学生减少社会阴暗面对其侵害。

要定期对青少年进行心理教育,帮助他们认识青春期心理发生的变化、出现的新特点,自觉抵制逆反心理的产生。

综上所述,我们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做到使教育与学生的心理相匹配。这就要求我们要在了解学生心理特点的情况下,对症下药,采取多种方法,转变学生的不良心理,使学生的不良心理得到控制,并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实践证明,青春期常见的逆反心理经过合理的调适、疏导,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和转化,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初中生逆反心理成因 第4篇

关键词:乐理知识,厌学成因,有效教学

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要求各地学校主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初中音乐课程的学习恰恰能够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条件,是素质教育中美育的必经途径。因此,音乐课也顺其自然成为初中课程的必 修课,初中生处 在智力培 养的重要 阶段,对审美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乐理知识作为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基础课程却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天赋,更没有以初中生心理特点和情感需求入手来制定与之对应的乐理知识课堂教学策略,难以使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只有立足 于乐理知 识的教学 现状,制定出相应的学习策略,才能让初中生从“厌学”变为“乐学”。

一、初中生厌学乐理知识的成因分析

1.教学内容过于枯燥,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于专业能力 有限,教学乐理时内容过于枯燥,没有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传达乐理知识的本质,所以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和情感需求,难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主要是由于大多数中学对基本乐理教学不够重视,乐理知识没成为学生考高中的必考科目。由于工作经验有限,或者由于教师本身并非理论专业,对基本乐理的内容不太熟悉,那么自然也就无法成功地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了。

2.教师授课方式陈旧落后,学生难以理解抽象的乐理知识

许多教师的教学方式特别陈旧,他们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仅仅将课 本上的内 容一股脑 儿地传递 给学生。而中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能力有限,加之他们的性格特点仍然偏向于活泼好动,而单调且难度较大的乐理知识让他们无法集中注意力去听讲,特别是乐理知识中有许多术语对于初中生而言非常陌生。如果一味照本宣科只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态,课堂效率自然无法提高,更别说增加学生对学习乐理知识的乐趣了。

3.乐理知识内容复杂,知识体系过于庞大

乐理知识本身就有很多的知识点,虽然初中生普遍非常喜欢音乐,但他们喜欢的更多是演唱,乐理知识的复杂性让他们望而却步。特别是我国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音乐作为中考外的学科而受到轻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认为音乐是副科,学习与否都不会影响到中考的成绩。伴随着初中生主科课程难度的加深,学生无暇顾及音乐课程,对复杂的 乐理知识 的学习更 是少之又少。因而,学生对音乐课中乐理的学习感到厌 倦,觉得音乐课索然无味,没有学习的兴趣,甚至有些学生还存在逃课现象。

二、初中乐理知识教学中化“厌学”为“乐学”的策略

1.化“枯燥”为“生动”———寓教于乐,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不爱学习乐理知识,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教师讲授的内容过于深奥,让他们听不明白。所以,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为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就应该从最基本的乐理知识入手,通过设置问题,然后对问题作答来强化学生对乐理知识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让学生更加清楚地明白学习乐理知识的重要性,向学生讲解乐理知识在音乐中所能达到的目的及在音乐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来创设情境,通过情境教学来使得学生更深层次地领悟音乐课程学习的精华。比如,可以通过歌曲欣赏、视唱练耳等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我在一个音乐课实践当中,采用了这样的方法。在音乐课的前几分钟,让学生欣赏贺绿汀的管弦乐《森吉德玛》,然后问学生能从音乐当中听到什么?学生的欣赏能力有限,不能马上回答出这个问题。这时候我继续加以引导,“同学们,这首歌曲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含义表示了递进的关系,都是对草原和牧民的描绘,大家再听听看。”学生重新听 了歌曲,通过分析理解,纷纷举手回答。最后对音乐进行总结讲解,《森吉德玛》可分为前后两半段,前半段描写的是辽阔的草原和壮丽的景色,后半段则描写了草原放牧欣欣向荣的场景。这样,学生对乐理知识的理解就更为容易和简单,也不会再排斥学习了。

2.化“抽象”为“具体”———循序渐进,讲究课程教学的艺术性

在音乐课程当中向学生传授最基本的乐理知识 存在难度,让学生容易接受抽象的乐理知识更需要讲求策略,必须强调乐理知识的“具体化”。因而,应采用不同的课堂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乐理知识,最终让学生更加准确地接受乐理知识的学习。针对抽象的乐理知识,我们要在音乐课堂教学当中挖掘更好的化抽象为具体的教学方法,讲究课程传授的艺术性,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帮助与指导,使学生能够快乐地完成乐理知识的学习。

学生在学习基本乐理知识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练习,将乐理知识与音乐实践相结合,加强和巩固乐理知识在头脑中的记忆,以此提高音乐课程当中乐理知识的学习效果。基本乐理知识包含的内容很多,其中有唱名、音名、常用记号、记谱法、装饰音、节奏、节拍、旋律等等,这些对于很多学生而言相当抽象,这也是他们不愿意接触乐理知识的原因。而节奏对于学生来说较易于理解,可以通过节奏作为化抽象为具体的切入点。节奏在不同的速度中形成具有一定规律的节拍。而节拍一般有四分之二拍和四分之四拍,这两种节拍在我国传统音乐当中较为常用;而四分之三拍、八分之三拍、八分之六拍、八分之八拍等节拍则在欧洲歌剧中较为常用。

3.化“复杂”为“简单”———化整为零,在不同侧重点分别开展教学

针对音乐乐理的学习,教师必须创立乐理知识学习的目的性,积极正确地引导,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来,并逐渐对音乐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反之,如果学生对音乐课程产生消极心理,会感觉音乐课枯燥乏味,进而表现出厌学的心态。因而在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将“复杂难懂”的乐理知识化为“简单易学”的东西,帮助学生通过“简单易学”的乐理知识,培养乐感,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并且在不断的音乐实践中,形成对音乐现象更为理性的分析与概括,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目的性,避免盲目、肤浅地学习音乐。

速度在音乐中有慢 速、中速、快速之 分。慢速歌曲一般有饱含深情的主题,如《东方之珠》;中速歌曲的风格铿锵有力,如《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而快速的歌曲则更为活泼与奔 放,张扬有力,如《在中国 大地上》等。教师要不断通过举例来让学生加深理解,而不是简单地照本宣科。在乐理知 识的学习 中必须提 到的还有 “旋律”,人们也称旋律为“曲调”。旋律 主要是由 音符按照音量、音高和时值进行有规律的排列,也是音乐中最为主要的表现手段。在对旋律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多加练习,用听说读写来强化旋律的学习,教师要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掌握旋律。针对旋律教师可以采用两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强化,除了听写以外还有填空:1教师在钢琴演奏过程中,要求学生将节拍写出来,并标出强弱,弱拍用()留出来,而后让学生补齐。2选取学生比较陌生的歌曲,将曲调在黑板上标出来,留有()让学生填写,而后讲解校正,学生通过答题能够运用大脑进行合理 想象,激发他们 对音乐乐 理知识的 理解。所以,在不同阶段的教学中,教师都应该通 过简单易学的方式指导学生。

三、结束语

初中生逆反心理成因 第5篇

辛永林(酒泉市实验中学,甘肃酒泉 735000)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中生之间发生欺凌行为的表现和心理成因,提出了预防欺凌行为发生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高中生,欺凌行为,心理成因,教育对策

近年来,高中生之间发生矛盾冲突、群斗群殴的现象屡见不鲜,有些甚至演化为严重的校园暴力。欺凌行为不仅对受害者心理造成严重的危害,也对学校的校风学风、社会声誉产生不利影响。发生欺凌行为有多方面的原因,本文分析欺凌行为的表现和心理成因,探讨预防欺凌行为的教育对策。

一、欺凌行为的表现

欺凌行为是指同学间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发生的以强欺弱、以多欺少、以大欺小的行为。主要表现在:

1.语言攻击。在双方正面接触时喊绰号,发生矛盾时出口说脏话,相互诋毁谩骂,有时通过QQ留言、手机短信等侮辱他人。

2.强迫干事。在课间休息时,要求对方为同伙干坏事(如抽烟酗酒)放风,为别人跑腿买东西,替别人做卫生,帮别人写作业等。

3.肢体冲突。双方发生误会,冲突矛盾升级后,有时当场扇耳光、脚踢拳打,这种往往是单打独斗;有时在冲突发生后相互不服气,勾结社会闲散人员或者其他曾经的同学,有预谋、又准备地使用器械群斗群殴;也可能在盘问过程中用烟头烫伤对方,实施报复,造成人身伤害。

4.掠夺财物。肢体冲突结束后,有时占上风者会采取进一步的欺凌方式,如损坏东西、抢走手机、勒索钱财等。有时会找各种借口要求另一方强行请客吃饭、抽烟、酗酒等。

5.羞辱人格。有些欺凌行为会采取极端类似“冷暴力”方式,要求对方当众脱掉衣服、鞠躬道歉、写保证书,有些采取让对方喝脏水等极其恶劣的违法手段。

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欺凌行为会造成双方的心理扭曲、人格缺陷、交往障碍、成绩下滑。长期遭受凌辱者,会产生自卑、自责、自残乃至自杀,也会以极端的方式实施报复。

二、欺凌行为的心理成因

欺凌行为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互动状态。下面从“欺凌者”“受伤者”两个角度进行心理成因分析。

从“欺凌者”的角度来说:

1.认知偏差。大多数欺凌者往往在是非不分、善恶不辨,在人生观、荣辱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认知偏差,比如分不清楚大胆与勇敢、逞能的关系,把称兄道弟、拉帮结派、惹事生非、打架斗殴等不文明行为误认为张扬个性。

2.情绪激动。尚处在发育期的高中生血气方刚,年轻气盛,往往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能冷静思考、协商解决,成了学生间发生欺凌行为的导火索。再加上学习压力比加大,情绪烦躁,遇事容易冲动而不计后果。

3.个性扭曲。个性扭曲表现在狭隘、自私、冷酷、残忍等,在交往过程中,个性扭曲的学生攻击性倾向比较明显,在以强凌弱、仗势欺人、伤害他人的消极行为中反而体验畸形化的快乐。

4.心存侥幸。如果在某次欺凌行为发生后得不到及时的批评、惩戒、处罚,他们会心存侥幸、为所欲为、肆无忌惮、胆大妄为、目无法纪,继续参与欺辱他人的活动。

5.好奇模仿。高中生的江湖习气和“暴力崇拜”现象日趋明显。

相对于书本的说教,游戏和影视文学以其鲜明生动的形象特征,在更宽广的思想空间上影响甚至左右了部分高中是的道德和价值评判。由于好奇模仿,暴力游戏的快意杀戮,港台影视的黑社会英雄,在学生心底播种对邪恶的认同和膜拜。

从“受伤者”的角度来说:

1.自卑心理。之所以受人欺凌,有些身材瘦弱、个子矮小,缺乏反抗意识;有些亲情缺失、不善交往,缺乏应变能力;有些没有特长、成绩不好,觉得底气不足。这类学生常常会产生自卑心理,不愿与同学争辩,在交往中处于群体的劣势地位。

2.自责心理。人们常说“孤掌难鸣”。有些受害者在受到他人的凌辱后,为不该说的某一句话,不该干的某一件事,不该发生一次碰撞而悔恨自己,不敢辩解、说理、反抗,这种自责心理,为再次受人欺凌留下了空间。

3.胆怯恐惧。有些学生遭受他人欺凌后,感觉丢掉了面子,情绪一落千丈,会产生焦虑、抑郁、胆怯、害怕、恐惧、强迫等情绪障碍,神经高度紧张,有时会做恶梦。由于胆怯恐惧,害怕对方报复,也不敢将发生的事情向家长、老师及时告知,进而助长歪风邪气。

4.报复心理。有些学生遭受凌辱后,会产生极其强烈的报复心理,特别是感觉关系要好的朋友欺辱了自己,反目成仇,产生邪念,私藏携带刀具等钝器伺机报复。

基于以上心理原因,高中生之间的欺凌行为表现出交互性、团伙性、突发性、隐蔽性、反复性、攻击性、危害性等特点,为有效预防此类问题行为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三、预防欺凌行为的教育对策

1.重视人际交往教育。学会交往是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要在学习生活中,老师可以围绕 “我们是一家人”“珍惜友谊,感恩同窗”“谨慎择优,文明交往”“诚信做人,冷静处事”等主题,开展

人际交往教育,正确引导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帮助学生学会与异性交往,避免相互妒忌、争风吃醋引发的欺凌行为,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亲和力以及凝聚力,构建团结、和谐、文明班集体。

2.加强安全法制教育。利用班团会、法制教育报告会等形式,在学习相关法律条文的基础上,结合发生在高中校园内外的暴力典型案例,要在高中生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使其明白“化干戈为玉帛”的道理。教育学生遇事要分清是非界限。欺凌者造成人身伤害的,要承担医疗费、护理费、残疾补偿金、残疾辅助器具、精神抚慰金等民事责任。如果情节、后果严重,要按照“故意伤害罪”定罪量刑。如果有聚众斗殴行为,还将构成“聚众斗殴罪”。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针对高中生的身心特点,根据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规律,适时开展有助于适应学习环境、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树立学习信心等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夜不归宿、沉溺网络、考试作弊、厌学情绪等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紧张的学习活动之中。对那些遭受伤害的学生,适时开展有助于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监控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的心理健康辅导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闪光点”,学会欣赏自己、肯定自己、相信自己、表达自我的方法,不断完善自我意识,塑造健全的人格。

4.强化违纪学生管理。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对于爱出风头、要强好胜、纪律意识淡薄、具有暴力倾向的学生,学校教育管理部门要及时给予批评、惩戒和处罚,老师要做好跟踪教育,经常了解他们与闲杂人员的交往,要强化管理,防微杜渐。

当然,对那些屡教不改、多次凌辱他人的学生,可以建议家长寻求心理专家给予心理干预,给予行为矫正。

附:

1.作者简介:

辛永林,生于1971年,男,籍贯甘肃临洮,职称中专讲师,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学历。

2.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酒泉市实验中学(原甘肃省酒泉师范学校)通讯地址:甘肃省酒泉市东文化街47号

邮政编码:735000

联系电话:***

E-mail:656168035@qq.com

初中学生焦虑心理的成因与调适 第6篇

一、初中学生焦虑心理的成因

1.性格内向,导致焦虑

研究表明:性格内向的学生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他们的自我意识更为强烈,对外的言语交流较少,但往往心理活动丰富;虽然充满各种美好的幻想和憧憬,但是自我实现的能力远远不够,常常处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之中,倍感孤独、寂寞和痛苦。这种性格内向的学生由于不善于言辞,与人沟通和交往的能力较差,他们羞于与老师、同学主动接触交流,表现出胆小孤僻、沉默寡言、意志消沉等形象。有时,他们做了好事,学习上有了进步,内心非常渴望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和表扬,但由于性格原因,也不愿表现出来。这些默默无闻的学生最容易被教师疏忽,长时间的期盼与长时间的被忽略,导致了他们焦虑心理的产生。

2.缺乏自信,引起焦虑

进入青春期后,学生中开始出现“自我”分化,意味着“自我”矛盾的产生。处于观察地位的“主体我”,不断分析现实中的“客体我”,往往发现现实中的“我”存在着许多这样或那样的缺点,远不是那么完美,同理想中的“我”存在着很大的距离。两个“我”不能同一,“主体我”与“客体我”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冲突,学生内心动荡不安,甚至有一定的内心痛苦,表现为自我伤感、自我怜悯、自我厌恶等。特别是偶然的或经常的失败最易使学生自信心丧失,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结果产生不确定感,引起严重的焦虑心理。

3.归因不当,产生焦虑

美国心理学家威纳等人认为:人们关于行为成败结果的知觉分析会影响他随后的情感、期望和行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总会碰到挫折和失败,片面地归因于能力不强、智力低等内在因素,从而产生羞愧、内疚、自卑、焦虑心理,学习动机水平降低。曾经有位学生问我:“老师,你这里有没有办法测量一个人的智力,我是不是智力有问题?为什么我认真学习了,成绩还是不理想呢?”学生一方面潜意识中希望自己学习获得成功,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无论怎样努力也赶不上大家,于是陷入极度焦虑的情绪中,自怨自艾,感觉失落、自卑、孤独,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极心理,导致学习陷入恶性循环中。

4.压力过大,诱发焦虑

从小学升入初中后,学生感觉学习压力加重。这种学习压力的加重不仅是学习科目数量的增加和学习难度的加大,更多的压力来自于中考和高考。进入初中后,从教师、家长到社会,都对学生的学习有很高期望值,对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无形之中给学生极大的心理压力。考试前,家长往往不断提示孩子:“别紧张,做题目要细心。”其实这正流露出家长的紧张情绪,这种情绪给孩子增加了压力,使其产生了紧张、焦虑情绪。社会的飞速发展、激烈的竞争氛围使学生本身也意识到不努力便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然而在其努力的过程中却找不到适当的方式、方法,往往盲目蛮干,并且喜欢拿成绩好的同学和自己比较,给自己增加了更大的压力,在心理上自然而然诱发了矛盾、焦虑。

二、初中学生焦虑心理的调适

焦虑是心理暂时失去平衡的一种状态,不同学生形成焦虑心理的原因既有其共性的一面,也有各自的特点。教师应该关心学生,积极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针对学生的焦虑情绪,分析其产生焦虑的具体原因,对症下药,做好心理指导和调适,寻找合理的解决办法。

1.扬长避短,确立自信

扬长避短、确立自信是消除焦虑的有效方法。正如心理学家马尔慈所说:“如果你的自我意象是一个失败的人,感受到的一定是沮丧、自卑、无奈与无能;如果你的自我意象是一个成功的人,感受到的一定是喜悦、自尊、快慰与卓越。”教师要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投入到学习中,使他们重拾自信,体验到自尊、自豪和成功的喜悦,克服焦虑心理,培养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这是引导学生学习进入良性循环的最佳切入点。在这一点上,一名优秀的教师和一位称职的家长职责是一致的,都要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给予毫不吝啬的鼓励;发现孩子的优势和长处,并给予积极的指导和培养。这两点往往是学生成功之路的起点,能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闪光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扬长避短,培养积极的情绪,使学习步入良性循环。

2.认识自己,合理定位

焦虑严重的学生都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首先,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对自己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即要有自知之明。过高的自我评价往往会使自己盲目乐观,定位过高,对自己的成绩产生过高的预期,这样反而会以收获失败而告终。应提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确立发展目标,并脚踏实地,分步实施。其次,学生不要沉溺在自我批评中。有意识的自我批评和反省是必要的,但是过度的自责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和任务的完成,过度自责只能让自己变得更胆怯,缺乏自信,畏首畏尾,没有执行力。 最后,学生对自己的正确评价依赖于他人,尤其是教师对他的评价态度。如果他经常从教师那里得到表扬、奖励,他就认为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肯定自己,充满自信,各方面都表现出积极的态度、行为;反之,如果一个人经常受到批评与责罚,长期得不到肯定和赞扬,他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做事缺少自信,变得优柔寡断。endprint

3.引导学生,正确归因

正确的归因能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行为与学业成就间的因果关系,能让学生认识到造成学业不良的原因是多种方面造成的。正确归因可以避免学生片面地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不好是因为脑子笨、学习能力差这些无法改变的先天条件和外部条件所决定的。当学生认识到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意识到只要逐步改进学习方法,积极改进学习行为,就能获得学习的进步时,他们就能主动克服消极的心理焦虑,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促使学习进入良性循环。对学习困难生,教师要认真分析其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向学生指出这些不良行为的危害性,并通过学科教学中真实的案例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只要在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上有所改进,同样能取得很大的进步,要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通过自身努力能取得学业的进步。那么,学生就会朝奋发向上变化,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激发热情,扫除心理上的障碍。

4.心境坦然,面对压力

进入中学后,面对中考、高考的压力,教师要教育学生保持一颗平常心,认识到困难、压力的存在是正常而非可怕的,从而心境坦然,直面压力。要通过真实的案例和故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认识到挑战与机遇并存,认识到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认识到只有心理上具有不怕困难、勇攀高峰的坚强意志,行动上有一丝不苟、百折不挠的努力,才能获得来之不易的成功。要指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懂得人生之路永远不可能是笔直平坦的道理,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成功者往往善于把来自各方的压力化为动力,以此激励学生并培养他们正视现实的能力,逐步增强其心理承受力。

5.亲密融洽,师生和谐

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也是克服学生焦虑心理的有效方法。有句名言说得很好:教,重要的在于听;学,重要的在于说。教师的职责并不只是教书,更要育人。在教学中,教师要关爱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不能将眼光只盯在学生的学业成绩上。要时时做到眼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尊重每位学生,蹲下身来,倾听学生的心声,做学生的朋友,这样才能营造起亲密和谐、民主自由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空间。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允许学生在学习中犯错误,并将每一位学生学习中的错误看成是宝贵的学习资源,加以合理利用,让学习成为学生自主建构、不断完善的过程。

此外,因焦虑而发展为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学生,教师要采用必要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及时给予疏导与治疗,帮助这些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摆脱心理危机,促使他们的心理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初中生逆反心理成因 第7篇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问题,发生原因,应对途径

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心理问题本身如果相对较轻,可以采取一定的方式来进行自我调节,而如果心理问题恶化,则可能会对自身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严重者还会威胁到他人的身体健康。面对此种状况,笔者认为,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对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矫正,从而引导其健康成长。根据笔者观察,当前,初中生呈现的心理问题大致分为以下几种:逆反心理、孤独心理、嫉妒心理、唯我独尊心理、厌学心理、早恋问题、迷恋网络问题、追星问题、考试焦虑、情绪方面的问题、学业不良问题、考试作弊问题。这些心理问题,无论出现哪一种,都会导致初中生的心理状态不正常,从而影响其正常学习与健康成长。

一、处理初中生心理问题的必要性

很多教师认为,心理问题是学生个人的事情,教学中知识才是主体,因此,不应该过于重视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但事实上,初中生心理问题并不是其个人问题,而是教学乃至整个社会的事。初中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疏导,这个心理问题就可能会扩大化:在心理存在问题的初期,其可能只是学习上存在一定的障碍,导致无法达到对应的学习目标。但越加发展,该种心理状况就可能会不断扩大,甚至演变成为畸形心理。而这种心理可能会导致学生在面对某些社会问题时,心理状况极端化,从而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发生。初中生是一个群体,而不是个人,在一个群体都出现该种问题时,就可能导致社会稳定性受到影响。重点是,青少年心理是具有一定传染性的,在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辨别能力还相对缺乏,而相互交流却相对较多。在这种状况下,其引导就相对不正确,长期存在很容易导致一个集体的心理恶化。因此,在初中教学中,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解决初中生的心理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二、初中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1. 自身原因

初中生多在11岁到15岁之间,从成长来说,这是人身体与心理发育最为剧烈的时段,其激情、浪漫、创造力等多种思想也相对活跃。而也正是因为该种状态,会使得其具有一定的主见,在对待事物的态度上,会从依赖逐渐独立化,在面对父母意见时,会产生反感、反叛等行为,进而出现心理问题。同时,心理问题的发生,也与学生本身的性格有一定的联系。此外,中学生因为本身的思维方式不够成熟,其关系的处理能力相对较差,这也是导致心理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

2. 学校因素

小学阶段所接触到的知识相对简单,而进入中学后,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从广度到深度都有所拓展。在这个阶段,若学生的学习遭遇困难,就容易出现自卑等心理。此外,多数学校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都缺乏提前认知,一些教师即使已经意识到学生具有该种问题,但由于心理学知识的缺乏,也容易处理不当,结果导致学生的心理状态更差。

3. 家庭因素

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对于学生的引导性教育相对缺乏,尤其是农村地区,很多学生长期是与隔辈的家长生活在一起,得不到父母的关怀,从而导致其心理相对孤僻。调查发现,多数家长都相对重视孩子的成绩,并以分数作为评价其优秀与否的主要参考依据,进而导致学生产生自卑等心理问题。此外,我国家长通常都带有一些专制思想,他们认为自身作为家长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而孩子对于事物的认知不全,所以需要以自身的意见作为主要参考,甚至要求孩子绝对服从。

4. 社会因素

就我国当前的教育来说,基本是侧重于校园教育,也就是在整个教育的过程中,都相对关注学生的知识性教学。然而,成功的教育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人才的培养不是单纯的理论灌输,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也需要适当从教育者着手。当前,我国政府在教育方面加大了资金投入,但是其多面向校园教育本身,这就导致家长与学生的教育程度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缺失。此外,社会节奏相对较快,学生对于社会的认知更多的是物质层面,这就导致其本身可能会存在一定的价值误区,若家长再进行错误价值观引导,就会提高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概率。

三、解决初中生心理问题的策略

1. 建立心理疏导课程

我国长期以来过于重视对学生的知识灌输,而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的正确引导。笔者认为,在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状况下,学校需要建立对应的心理疏导课程,使其心理问题能够得到相对专业的处理。

2. 提高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性

笔者认为,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还是整个社会的事。在教育过程中,虽然学校的占比相对较大,但根据教育学原理可知,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在初中教学中,也需要提高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可就学生的学习与心理等各个方面进行交流,并实现正确的引导。只有这样,家长才能提高与孩子交流的默契,实现对学生的正确、有效教育,从而降低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可能性。

3. 开展活动,增强学生间的交流

相对小学生来说,初中生的心理状态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因此,在这个阶段学生间的关系会相对冷漠化。为了改变此种状况,笔者认为,学校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活动,以促进学生关系的和谐化。

4. 增强教师的心理知识储备

传统的教师培训注重对教师本身知识的培养,而缺少如何与学生沟通、了解与处理学生心理状况等应用性知识的讲解,这就导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了解了学生的心理状态,或者说已发觉学生的心理状态不太好,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从而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进而使其负面心理不断滋长。

5. 加强学生的德育培养

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就是学生的心态和观念,从而导致问题不断累积,到最后发展成为相对严重的心理问题。面对此种状况,笔者认为,要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就必须加强德育教学。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引导,从而达到德育培养的目的。

6. 注重社会风气对学生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极大,尤其是中学生,其本身的价值观念还不够成熟,在很多时候,其面对事物难以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面对此种状况,笔者认为,需要适当净化初中生所处的社会环境,使之多接触一些正面的东西。另外,对于某些引导性社会事件,也需要教师及时进行引导,避免学生进入误区。

初中作为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重要阶段,无论是对知识的积累还是其身心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调查发现,我国初中生的心理状态相对较差,这对于学生的培养十分不利,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加以规避。本文针对初中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原因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我国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刘霞,张跃兵,马俊卿,魏衍传,赵丽丽.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0,(6):422-424.

[2]姬成伟,刘华平,窦路明,邢玉梅,郑玉华,王晓成,邢锦.城市初中生应对方式对其发生心理问题的影响[J].医学与社会,2009,(2):54-56+59.

[3]余欣欣.离异家庭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5):17-20.

[4]刘燕,田凤娟,陈旭.留守初中生心理韧性与应对倾向的调查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1):96-99.

[5]刘霞,张跃兵,马俊卿,魏衍传,赵丽丽.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0,(6).

[6]周丽,高玉峰,邱海棠,杜莲,郑玉萍,蒙华庆.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11).

[7]赵永进.留守初中生心理发展状况调查及自我心理干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6):49-54.

[8]朱海腾,代良,王会娜,姚小雪,赵鹏,刘金平.初中生情绪应对与心理健康的交叉滞后分析[J].中国校医,2012,(1):1-4.

初中生逆反心理成因 第8篇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 在心理上, 也是儿童心理向成人心理转变的突破时期。在这个阶段, 他们特别渴望受到尊敬, 渴望友爱和理解, 渴望拥有朋友。良好的伙伴关系、融洽的人际关系是和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关系的, 它能促进学习进步和智能发展, 使学生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并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但是, 初中生在交往中也常会滋生一些消极心理, 阻碍其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自卑心理就是常见的一种, 它极易出现在正向青春期过渡的初中生身上, 出现在初中生交往的过程中。经《心理与健康》杂志调查, 有52%的初中生在交往中带有一定的自卑心理, 其中17%的学生自卑心理较明显, 4%的学生自卑心理严重。交往中存在有自卑心理, 轻则使学生无法自在地与他人交流、交往, 重则使其无法正常学习、生活。

经常遭受失败和挫折, 是产生自卑心理的根本原因。一个人经常遭到失败和挫折, 其自信心就会日益减弱, 自卑感就会日益严重。自卑的产生会抹杀掉一个人的自信心, 本来有足够的能力去完成交往、学业任务, 却因怀疑自己而失败, 显得处处不行, 处处不如别人。由于自卑的情绪影响到了人际交往, 所以给人的心理、学习、生活带来很大的不良影响。

一、自卑心理在初中生交往中的常见表现

自卑感严重的初中生往往害怕甚至逃避与人交往。因为他们总是自惭形秽, 与他人在一起时总感到压抑、笨拙。他们很怕在别人面前讲话、做事, 总是怕受到他人、老师的耻笑, 认为那是极其痛苦的事情。为此, 他们往往不喜欢参加任何集体活动, 认为自己在那里不受欢迎。他们即使有困难也不想求助于任何人, 害怕被人拒绝和被人瞧不起。因而严重自卑的学生习惯于独处一隅, 以便尽可能地回避他人, 不同他人打交道, 以致陷入孤僻的境地。有时即便与人交往, 过度自卑的学生也往往很怯懦。此外, 过于自卑的学生又因自己不如别人而容易产生嫉妒心理;有时为了掩饰自己脆弱的自卑心理, 还会表现出一幅盛气凌人、自傲自大的样子。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

第一、自卑心理使部分初中生不敢与他人交往或将自己封闭在一个比较狭窄的圈子内。

他们总怕别人看低自己, 笑话自己的某一缺点, 由此失去很多相互交流学习经验、谈论课外知识、沟通信息、更新观念的机会。他们对周围的事物表现得漠不关心, 不想与他人交往, 内心又觉得特别孤独。

第二、自卑心理导致初中生在交往中容易遇到挫折、导致悲观失望。

他们在交往中的心理情感一般不太稳定, 时常处在莫名其妙的紧张担忧之中, 影响了交流中思维的正常发挥和语言的正确表达, 容易导致沟通不良, 交往的效果不理想, 较易产生挫折感和失望情绪, 进而影响下一次的交往, 有的甚至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中, 不想、不敢与人交往。

第三、自卑心理使部分初中生在与他人交往中容易发生摩擦和麻烦。

他们往往把他人一句毫无恶意的话认作隐藏有讽刺、嘲笑的味道, 将不同的意见看作对自己的贬低和轻蔑, 自然非常容易造成纠纷。

第四、自卑心理使部分初中生表现为在他人面前喜欢说大话、自负、粗暴。

他们自吹自擂、横行霸道, 是因为自己心虚, 从心底里认为自己没有什么真实本领, 所以才用大话唬人, 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别人。

二、初中生交往中自卑心理的归因分析

经专家研究, 自卑感是幼小时在家庭里就开始形成的, 所以幼年期的教育非常重要。初中生交往中的自卑心理主要源于个体自身某些特殊原因, 导致其害怕与他人交往, 唯恐别人看到自己的弱点, 成为众矢之的。他们越害怕, 越警惕, 就越容易过分敏感, 在交往中常常不被大家接受和喜欢, 于是产生交往挫折感, 从而加剧自卑, 更加害怕与他人交往。这样就形成恶性循环, 最后导致自我封闭。

具体地说, 初中生交往中自卑心理的产生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生理和心理上的障碍、不完美。

由于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缺陷而引起自卑是很正常的事。当一个人有缺陷时, 特别是在某些方面的无能会使人产生一种不能胜任的心理感受, 这就容易使他在交往中产生自卑感。

第二、学习困难或学习动机受挫。

追求优良的学习成绩, 在当前的教育制度及价值观念下似乎是天经地义的。然而, 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动, 学习成绩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可否认, 在小学生中, 确实存在一些学习成绩不佳与学习困难者, 他们尽管做了较大的努力, 但学习进步缓慢, 因而学习动机屡屡受挫。这常使一些学习困难者怀疑自己的能力, 产生自卑、消极退缩的心理。而来自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压力更是加重了孩子的自卑心理。

第三、自我认识的不足和自信心的欠缺。

在人际交往中, 除了极少数人有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之外, 绝大多数学生都与常人毫无两样。然而, 这绝大多数中的多数学生却有着非常严重的自卑心理, 这只能以自我认识不足来解释。实际上, 人自认为是怎样一个人比他真正是怎样一个人更为重要, 因为每个人都是按他认为自己是怎样一个人而行动的。自卑者正是自认为自己能力差, 从而表现出更多的自卑心理, 产生自卑感的。自我认识的不足, 会使自卑的人形成在交往中“我很难成功”的消极的自我暗示。

第四、学习与生活的环境不良导致认识偏差。

一些儿童由于自己所在的学校是一般学校而感到自卑, 有些孩子却因为家庭经济背景不如人而感到自卑。有的父母对孩子采用粗暴的教育方式, 这也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 感到自己对任何事情都无能为力。

第五、不合理的或非理性的社会比较。

自卑的学生总是习惯于在交往中通过不合理的社会比较来认识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他们总是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比, 或者与那些“明星”“精英”级同学相比, 这样比较的结果只能是越比越觉得不如别人, 越比越泄气, 逐渐形成了自卑心理。

三、对初中生交往中自卑心理的消解的措施

初中生在交往中产生自卑心理后, 往往无法像儿童一样很快转移注意力, 也不会像成人一样能主动进行自我调适, 他们往往陷在其中无法自拔, 并越陷越深。因此, 特别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帮助。笔者在近二十年教育教学中, 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学生进行消解,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第一、促进、营造和谐融洽的班集体。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渗透对学生自尊、自信、宽容方面的教育, 培养同学间相互尊重、互助互爱的风气, 引导他们相互尊重, 避免说互相伤害的话, 更不能触动别人的“心理禁区”, 这样可以避开部分自卑学生的“敏感”, 减少他人之间的摩擦。在个别交谈时, 教师要教育学生用自己的谦虚去满足别人的自尊需要, 学会善于与有自卑感的同学相处。在这样互相尊重的氛围中, 有自卑感的学生会逐渐感受到交往的乐趣, 自卑心理会很快得到调适。

第二、指导学生确立健康的生活价值观。

在交往中存有自卑心理的学生一般在思想观念上都有些偏执, 看待自己和别人带有消极情绪, 所以指导他们确立合理的思想观念非常重要。笔者经常建议这类学生进行“换位思考”, 如进行角色扮演, 让他们试着去嘲笑别人的各种缺点, 这会使他们发现彼此之间实际上没什么可嘲笑的, 而嘲笑者则显得非常无聊。通过这样的体验容易使学生建立“有优点也有缺点的人才是一个真实的人”、“其实别人根本没有这么在乎我的弱点”、“长相难看并不影响朋友间的交往”等合理的人生价值观念。

第三、引导学生发现自身优势和张扬自己的个性。

有自卑感的学生看到的都是自己的不足, 不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作为教师, 要经常对他们的优势方面进行表扬, 并引导其发现自己的优点。此外, 教师还可以鼓励他们寻找、发展适合自己的业余爱好, 如体育、音乐、书画、棋类、收集藏品等。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生活, 进行自娱自乐, 另一方面会吸引有共同爱好的他人主动来交往, 增加交往机会, 并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展示自我, 从而获得自尊的满足, 增强与人交往的信心。

第四、教育学生客观评价自己, 肯定悦纳自我。

人生来就有高矮胖瘦, 性格、情感、智力各不相同, 正因为如此, 世界才会多姿多彩。教师要把这些道理经常灌输给学生, 告诉他们只要从乐观的角度去看待自己, 就能坦然接纳自己, 肯定自己。还可以结合教学专门开一个有关如何悦纳自我的主题班会, 通过互相切磋, 帮助那些自卑的学生悦纳自我。

第五、提供给学生示范榜样和他人战胜自卑感的案例, 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可针对学生具体情况, 为他们介绍作为模仿、学习的榜样。可以建议班主任安排他们与榜样同学同桌, 以便观察、学习交往技巧, 鼓励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积极与榜样同学交往。榜样学生本身善于与人交流, 又经教师提醒, 更会主动与自卑同学交往。

总之, 自卑心理会抑制学生能力的发挥和潜能的挖掘, 更会严重地影响人际交往活动, 因此, 采取必要的措施, 使学生从自卑的陷阱中走出, 是十分必要的。自卑往往来自成功经验的缺乏, 因此, 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人际交往活动, 可以增加成功的交往经验。越不同别人交往, 就越害怕交往, 就越自卑。积极参与交往, 即使很小成功的经验, 也会给自卑者带来无比成功的快乐。初中生在交往中出现自卑心理, 需要我们广大教师敏锐地去察觉, 耐心地去引导, 帮助他们主动调适, 使他们从孤独的阴影中走到友谊的阳光下, 让更多的学生生活得自信、交往得畅快。

摘要:初中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之一, 良好的健康的人际交往关系是和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关系的。但是, 自卑心理影响到了初中生的人际交往, 并进而给他们的心理、学习、生活带来很大的不良影响。本文阐述了初中生自卑心理在人际交往中的常见表现与危害、形成的原因和自卑心理消解的措施。

关键词:初中生,自卑心理,交往,消解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在线[J].2007:7-8.

[2]教育艺术[J].2006.

[3]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8.

初中生逆反心理成因 第9篇

一、心理障碍的界定

心理障碍是指人的动机型行为受到阻碍或干扰,不能实现自我预定的目标而产生的紧张心理状态。高中生在学习数学时,也经常遇到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导致了高中生学习数学困难。本文所指的心理障碍就是指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制约学生持久学习的意志、阻碍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培养的心理因素。常见的数学学习心理障碍有依赖心理、急躁心理、定势心理、偏重结论心理、自卑心理、自谅心理、焦虑心理、恐惧心理、逆反心理。

二、高中生学习数学心理障碍的成因

1. 学生自身的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这是产生学习心理障碍的主要因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认识不明晰,意志力薄弱。虽然绝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持肯定态度,也能积极学习,但还是不能很好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高中教师不像初中教师一样紧逼每个学生,使得初入高中的学生不能很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环境。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多次出现不成功的学习经历,就会使得学生自信心丧失。

2. 教材的影响

初高中教材内容脱节,高中教师不是很了解初中数学的内容及要求,而且很多高中教师认为学生应当掌握的内容,学生在初中并没有学习,比如说十字相乘法,导致学生的思维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觉得数学学习很困难,从而丧失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 教师的影响

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喜欢机智幽默的、讲课风趣的教师。但是部分教师过分注重考试成绩,很多公式、结论都是直接给出的,忽略了教学情境的创设,轻视数学学习过程,使得学生认为数学学习枯燥、乏味。并且部分教师过分强调数学知识的系统性,使得学生认为自己之前基础薄弱,以后也学不好数学,从而失去学习的自信心。

4. 家长的影响

学生家长普遍在乎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的要求过高。有些学生的基础差,知识缺陷严重,但是家长却像要求优等生一样,使得学生的心理负担过重,从而使得他们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厌恶数学,最终放弃对数学的学习。

5. 学生之间相互影响

学生之间的交流很大程度上都只是注重考试的分数、排名上,很少在问题的本质上探讨。并且很多平时比较努力的学生,一旦考试失误,就会受到其他学生的冷嘲热讽,使得他们对考试存在畏惧、焦虑的心理。

三、突破高中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策略

基于对高中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成因的分析,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突破高中生的心理障碍。

1.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学习态度,为何而学。数学学习的道路充满艰辛,只有数学本质才是学习的最强大动力。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多看数学课外书籍,了解数学文化,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应多反思自己出现问题的思维过程,及时纠正。在意志力方面,应明确学习目标,并持之以恒,把数学学习当作内在需要。

2.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提升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教学内容应多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与学生交流沟通。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应做到低起点,注重知识的形成背景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上,提出新问题;学生最喜欢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师,即能够纵横联系学科知识的教师。因此,教师要多看书,丰富自己的知识。上课时,不仅要联系数学知识,还应该有选择性地联系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在低起点的基础上,做到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抓住数学知识的本质,以提高教学效益。有效教学是在较少的时间与脑力劳动下,学到的有效的、新的知识,以及学习方法。在讲课的时候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联系与区别。

3. 家长应多关心学生,少给学生压力,走出只比排名与分数的误区。教师要和家长多沟通,让家长适当地给予学生鼓励,使学生获得满足感与成功感,进一步激发学习的信心。

初中生逆反心理成因 第10篇

(一)学生自身的因素

1. 缺乏学习的持久性和意志力

多数学困生学习数学的毅力和耐心都较差. 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 外界的微小影响都会对其产生干扰. 他们缺乏持之以恒的钻研吃苦精神. 一些学困生也曾想过要发奋学习, 但经过一番努力,发现效果并不理想后,逐渐丧失信心,缺乏克服困难的意志.

2. 没有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学困生中一半的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感到学习只是一种负担,只是为应付老师和家长,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致时间久了基础太差,对学习失去信心,如此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对学习失去兴趣,丧失上进的信心.

3. 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不积极主动,学不得法,不会归纳总结,学习效率极低,由“不会学”导致“不愿学”.

(二)教师方面的因素

1. 教师教法方面的因素

教师缺乏对知识的更新和对教法的不断钻研, 形式单一,教学没有新意,课堂气氛沉闷.

2. 老师对学生缺乏爱心

因为缺乏爱心,就缺乏对学生更多的理解和关爱,缺乏和学生的心理沟通,在学生出现学习困难或者犯了错误的时候,常常给予的是批评和歧视,面对他们,缺少耐心,听之任之,放任自流,使他们成为班级中的“弃儿”.

(三)家庭环境方面

1. 家庭不睦,放任自流

有些家长由于种种原因经常在子女面前吵架、 打架,使子女的学习得不到安宁,造成学生情感压抑,孤独苦闷. 有些家长自身的素质不高,常常喝酒、赌博,从不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子女的教育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极少管教. 本来学习就不怎么样,再没有人关心和理解,对学习更加没兴趣,把学习看成一种负担.

2. 留守儿童,长辈溺爱

很多学困生的家长常年在外打工,无暇顾及子女学习情况. 而其祖辈会因为孩子是留守儿童而过分关心、 呵护、溺爱,教育分寸掌握不够,管严了舍不得,不管又助长孩子的坏毛病, 对老师的教育也不予配合, 从而使孩子养成任性、贪玩、专横、说谎、狡辩等坏习惯,导致学习不勤奋,学习上怕困难,不愿努力,成绩不理想.

二、转化数学学困生的策略

( 一) 提升教师教育观念, 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从学校源头转化数学学困生

学校要组织对自己的教育水平、行为、心理进行深刻的反思. 加强教育技术与艺术的提升,优化课堂教学,从培养主动性、指导方法、培养习惯、提高能力等方面入手,加强学困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高其学习适应性;改变了往日教育、 教学的习惯性工作方式,以理性思维来关注学困生的教育问题,不断加以反思、探索、提升和积累;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师生活动,拓宽师生沟通渠道,建立师生平等对话的温馨场景,注重情感关怀,设身处地为学困生着想,用宽容之心来对待他们,正确看待其过错、进步和转变;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用专业的魅力吸引他们,有效激发了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二)接受学困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学困生由于自卑心理沉重,怯于接近老师,更羞于讨教问题,这时候教师要更主动关心他们,鼓励并要求他们定期向教师问答. 这样,师生关系会和谐融洽,教育起来也会得心应手. “亲其师则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教师必须对学生热爱、亲切、和蔼、一视同仁、没有偏爱; 上课充满激情,做事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这才能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课堂上学生走神,不当面批评,要多用暗示、提醒或通过扼要提问吸引其注意力. 要多宽容学生,允许他们有失误、有反复.

(三)捕捉学生的 “闪光点”,让学生展示自我

学困生一般很不自信, 因此要找准学困生的闪光点,及时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如:好学生一遍做对了题目要表扬,学困生经过订正才做对的,也要表扬、 鼓励.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还要有意地创设情境让学困生主动参与. 创造机会让他们表现自己的才能, 发挥其特长. 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减少他们学习中的挫折,尽可能多地给他们以肯定和赞扬,从而使他们在不断的成功中培养自信,激起他们对成功的追求,获得成功的愉悦,从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四)成立班级数学互助小组

教师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所以教师应把数学学困生均匀地分布到各个学习小组中,发动班级里的优秀学生,为他们每个人安排一个“小徒弟”,建立“一对一”帮学对子. 他们在数学课堂上可以坐在一起, 遇到困难时可以得到及时的帮助,分心时可以得到及时的提醒,偷懒时可以得到及时的监督,成功时可以得到及时的分享.

(五)建立数学学困生成长档案袋

教师及时记录数学学困生的进步情况,把他们的点滴进步都放进他们的档案袋中保存下来. 如一次写得规范的作业,一张考得较好的试卷,一次答题正确的记录. 多次的小进步, 就会累积成一个大飞跃,当他们看到自己成长的足迹时, 就会坚定地继续前进.

(六)加强家校合作,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引导家长转变观念,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学校责无旁贷. 教师要积极与家长接触与沟通,使家长逐步认识到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对子女的重要影响,使一些原本对孩子已丧失了信心的学困生家长恢复信心,主动与教师配合,为教师了解、 转化学困生提供有益的帮助;使家长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学会科学理智地看待孩子的成败,正确客观地要求孩子.

三、总结

学困生形成的因素彼此复杂交织在一起,各个因素长期作用,才导致了学生丧失信心,兴趣减退,最终发展为放弃学习, 成绩下降的数学学科的学困生. 只有细心观察, 深入分析,抓住关键,才能有的放矢地加以预防与转化.

摘要:如今的初中数学教学,我们虽然能看到诸多可喜的变化,但还暴露出顾此失彼的弊端.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数学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累并且害怕学数学.因此对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进行心理问题成因、表现及转化教育的研究,迫在眉睫.

初中生逆反心理成因 第11篇

关键词: 心理健康问题、问题成因、解决办法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一)学习类问题

笔者曾在自己所教中学高二年级十个班中进行一次“中学阶段你最烦恼的事情是什么”的调查,有81%的学生写有“害怕考试”。有的同学写道:“我在学习时,最头痛的是怕考试,怕考不出好分数”、“一想到考试就头痛”。这种怕考试和在考试中怯场的现象,实质上是一种心理性适应障碍。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在考试前后或考试中,经常出现情绪高度紧张、全身恐慌、胸闷、头昏,无法抑制自己焦虑的情绪,记忆困难,思想难以集中,原来复习过的知识考试时回忆不起来。严重的还伴有口干、恶心、呕吐、手指哆嗦、睡不好、吃不好,腹泻等症状。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问题有:

1.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

2.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

3.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国家教育委员会的一位负责同志在一次会议上说,中学生厌学的有30%,有的县甚至高达60%”。可见,厌学是一个普遍问题。

(二)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也是中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其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抑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中学时期,教师仍然是学生的理想目标、公正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望。更有甚者,“教师对学生缺乏尊敬,贬低其价值的不良态度使学生的心理遭到严重的创伤。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往往病态地感知这一切,这也是师生间发生冲突的原因”。这种情况下,学生有一种压抑感,消极情绪产生,师生关系日趋紧张。

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中学生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

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给中学生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有研究认为,父母不和比父母一方死亡,会给儿童在心理问题上造成更大伤害,因为他们在父母那里看到了人际关系的恶劣性。不和父母对中学生的心理影响是多方面的,“有被抛弃感和愤怒感;并有可能变得抑郁,敌对,富于破坏性,……还常常使得他们对学校作业和社会生活不感兴趣”。他们会认为是自己的父母给自己带来并制造了痛苦,憎恨父母家庭,因为家庭是不幸的一切所在。

(三)青春期心理问题

1.青春期闭锁心理。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因而闭锁心理问题主要是指处于消极情况下的心理而言的。中学生若在消极情绪控制之下,封闭与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将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征兆。

2.情绪化心理严重。青春期是人由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期”, 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激荡、情绪不稳定,情感既丰富又脆弱。遇到一些刺激就表现为爱哭、爱笑喜怒无常;易急躁、易冲动自我失控;过度焦虑紧张、自私、狭隘;意志薄弱、承受挫折的能力比较差,遇到困难容易灰心丧气;笔者曾在所教中学高二做过一份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 35%的学生有情绪化问题。

3.早恋。一个相当敏感的问题,亦是时下最为麻烦的问题。中学生一般尚未成年,我们把中学生这种未成人时的恋爱称为早恋。中学时代,特别是高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高中生自身的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对异性的渴望不断加强,导致出现“早恋”问题,本校的高中生约有60%是早恋的或曾经是有过早恋经验的,经常因为“朝思暮想”由此感到“烦躁不安,吃不下、睡不好“导致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由于走进了恋爱的误区,心理冲突加剧,会产生种种心理的病态反应。尽管这种恋爱带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却是一个令人十分关注的问题。

(四)挫折适应问题

中学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痛苦,中学生们的反应方式有两类:消极的反应与积极的反应。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问题了。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

1.家庭因素

其一,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但缺乏有效的教育手段。许多家长对子女采取的是一种保护式教育,即孩子只管学习,其它的一切由父母承包。娇生惯养下成长的孩子必然存在“三缺”:缺吃苦耐劳的精神,缺艰苦奋斗的意志,缺战胜困难的勇气。“温室里的花朵”难经风风雨雨。心理脆弱、逃避困难、怕苦怕累是他们的通病,严重者遇事不顺就会产生心理崩溃、行为偏激的恶果。金华一位学生因一次考试成绩不好遭到母亲责备,竟用榔头将其母亲活活打死就很能说明这一点。其二,有些家庭因父母离异、双亲外出、生活贫困等原因,孩子缺少家庭温暖、缺少父母的关爱、缺少亲情的浇灌,从而产生孤僻、不合群、抑郁、自卑等不良心理。如某校一学生因家庭贫困,整天沉溺于如何赚大钱的幻想中去而不能自拔,久而久之导致精神幻想症。

2.学校因素

当前教育市场化倾向加剧,校际间竞争越演越烈,竞争获胜的法宝往往是升学率。虽然素质教育人人叫好,但应试教育却依然大行其道。原因很简单,现在人们评价一所学校的好坏、一个教师工作的优劣的标准还是升学率的高低。为了提高升学率,学校把升学指标层层分解,先是分解到干部,干部分解到教师,教师分解到学生。于是,无边无际的题海,没完没了的考试,胆颤心惊的排名,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在应试的达摩克利斯剑之下,学生整日惴惴不安,心事重重。也只有少数学生在获得高分时才有那“开心一刻”,更多的学生在漫长的学习中得到是失败消极的心理体验。加上集体活动少,学生之间缺少沟通,一些成绩一般,学习之外的其他能力又得不到表现,被鼓励的机会就更少了。于是,厌学、孤独、焦虑、嫉妒等不良心理就像野草一样滋生、蔓延。

3.社会因素

当前,我国正外于转型期社会,即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由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转变。在转型期中,由于存在着许多制度上的漏洞,许多新的游戏规则没有建立和完善,各种不良的社会风气不断出现,格调低下的大众传媒纷纷登台,让人喜欢让人忧的网络迅速普及,给相对纯洁的学生心灵造成很大冲击。若缺乏及时有效的引导,会造成学生心理的迷惘,极易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

4.自身因素

中学生时期是从儿童走向成人的过渡期,意味着即将离开父母、家庭的监护,摆脱对成人的依赖,成为独立的个体,是心理"断乳"的关键阶段。在这个时期,他们内心精神生活充满矛盾冲突,处在一种非常不稳定、不平稳的状态中,有着名目繁多的心理矛盾。如渴望独立与仍旧依赖的矛盾;理想与实现的矛盾;自卑与自傲的矛盾;性成熟与性心理的矛盾;心理闭锁与渴望理解的矛盾等等。诸多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若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心理问题。

三、培养中学生健康心理的方法

学生的所有心理问题都可以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找到原因。有些是一因一果,有些则是多因一果或多因多果,比较复杂。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本来就复杂的社会又在不断的变化发展,国际、国内的大环境间接、直接的影响着家庭和学校,学生生理成熟的迅速性、心理成熟的滞后性、情绪发展的矛盾性、人格发展的紊乱无结构倾向等等,这些因素都正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作用在学生身上,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发展。作为系统工程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将各种因素统协起来形成合力才能成功。

(一)学校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

笔者在一所普通高中工作多年,作为一所普通中学,这些年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取得了许多成绩,同时,由于这一项工作对多数教师来说还处于探索阶段,限于条件和认识上的偏差,这项工作发展很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端正观念 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

首先,要改革教育体制与教育方法。坚决摒弃那些"唯书"、"唯上",压抑进取精神,窒息智慧的灌输、注入式教育方法,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全面发展,学有特色。其次,教师要端正教育观念,热爱学生,改变过去用分数、是否听话等人为把学生分为优生、差生的错误做法,树立新的人才观。再次,要创造民主和谐的教育气氛。抛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放下架子,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多跟学生谈心,多跟学生交朋友,多给学生关心和理解。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标新立异,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后,要组织生动活泼、有意义的课内外、校内外集体活动,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行为模式。

2.大力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是由于缺少健康的心理知识造成的。如果能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就可防患于未然,减少中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率。

学校要积极向学生普及保持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①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在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主渠道作用,建议在政治课中加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②要求任课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③利用班会课、国旗下讲话、黑板报、广播站等途径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在选择教育内容时,要有针对性、实效性,符合学生的心理实际;像如何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和学习秩序,良好的人际关系怎样营造,如何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如何正确对待挫折;如何维护健康的性心理等问题,常常困挠着学生,中学生心理问题多半由此产生。教师的讲解,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学生的心理免疫力得到得高,从而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

3.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建设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由主管德育工作副校长、德育处、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医务人员组成。机构比较完整,但是在直接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的岗位上没有一名经过专业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也没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教育也仅仅通过心理健康课这种单一形式进行。条件不足和专业人员的缺失必然带来工作效果上的不理想,甚至陷入盲目性。因此,当务之急是培养和引进专业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目前,学校要配备专职心理医生还不太现实,所以,切实可行的办法是从教师中挑选出师德好、有扎实的心理学知识、善于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教师,通过培训、持证上岗,做兼职心理辅导员。心理咨询时就像病人可以选择医生一样,学生可自由选择他们所信任的心理辅导员。再次,心理辅导员的形式要多样化,它可以是“一对一、面对面”的形式,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电话、心理咨询信件等隐蔽形式进行。

(二)家庭、社会共同编织学生心理健康安全网

中学生的不良心理与家庭教育有着密切关系。家庭对子女的期望要恰如其分,千万不能"恨铁不成钢",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进行教育,帮助孩子树立符合实际的奋斗目标,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控孩子心理,做到有张有弛,有紧有松。如对孩子平时要加压,考试前要减压;非毕业班要加压,毕业班要减压;孩子顺利时要吹冷风,碰到困难时要鼓劲等。同时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睦、信任的家庭气氛,为孩子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软环境。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与社会上不良风气、内容不健康的大众传媒、良莠难分的网络侵蚀有密切关系。由于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在形成阶段,很不稳固,易受外界的影响,容易出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现象。因此,国家要制定一系列保护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法律法规,依法打击会危害中学生健康成长的行为,净化社会空气,在全社会共同营造一个中学生健成长的环境,编织一个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安全网。

中职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疏导对策 第12篇

一、中职生逆反心理的几种主要表现

1. 对学校思品教育不认同、不信任

具有逆反心理的中职生, 面对学校集体主义精神的教育和组织纪律的教育往往反其道而行之。对学校和班级组织的活动不感兴趣, 不积极参加, 不关心集体, 我行我素, 随意破坏校纪校规, 影响学校或班级的集体荣誉。

2. 对先进人物、榜样无端怀疑, 甚至根本否定

具有逆反心理的中职生, 对社会上的先进人物或身边表现优秀或进步的同学, 他们往往多疑、偏执、冷漠, 认为与己无关。对待学校倡导、表彰的好人好事他们会无端怀疑, 冷言嘲讽表现进步的同学或持否定态度。

3. 对待老师的批评不能正确对待

具有逆反心理的中职生, 在校园学习和生活中出现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时, 面对老师的批评教育, 他们不能正确对待并视老师的批评为恶意, 采取顶撞的方法, 语言尖利, 态度生硬。对老师不信任, 不说心里话, 甚至撒谎欺骗老师。

4. 对不良行为持认同感, 为其喝彩

具有逆反心理的中职生, 在校园内追求穿奇装异服, 行为举止各方面都表现得与他人不同。他们喜好模仿影视片或社会上的某些不良行为, 并视为所谓“酷”、“帅”, 而对破坏公共设施, 乱涂乱写, 毁坏教学设施等行为持认同感, 为其喝彩。

二、中职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中职生出现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来自中职生自身素质的原因, 也有家庭影响、教育影响、社会影响等外部因素。

1. 中职生身心发展的自身原因

(1) 中职生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 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逐渐增强, 不再愿意接受并迫切希望摆脱教师和家长的“保护”。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 对事物他们常用批判的眼光来审视, 希望得到像成人那样的尊重。他们担心外界忽视自己的独立存在, 从而产生了逆反心理。

(2) 中职生在成长过程中往往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特别是对成人世界的许多内容都好奇, 所以他们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 越想去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 越想去接触。尤其对那些被社会封闭禁锢的事物, 向往之情更为迫切, 以至于产生你越不让我知道, 我就越想知道的强烈的逆反心理。

(3) 中职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发展, 使得他们开始喜欢争论, 对生活中和书本上遇到的各种问题总愿意独立地去分析、衡量是非、判断曲直;对老师和家长的教导, 经常用批判的眼光来审视;对书本上的一些定论也会提出质疑。因此, 他们很容易把老师的劝说、告诫看成是“管、卡、压”, 是吹毛求疵, 是对自己的嘲弄, 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 继而产生逆反心理。

2. 中职生家庭影响的原因

(1) 家庭教育长期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家长专制思想依然存在, 他们对子女的教育往往缺乏民主意识, 认为子女要绝对服从父母, 不能有自己的看法, 否则就是“叛逆”。因此, 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的中职生, 一般不会或很少会把父母当成自己的倾诉对象, 怕自己做错事后, 受到家长责备。他们最反感家长盛气凌人, 态度强硬的指责。

(2) 家长教育方式不当形成的矛盾。家长缺乏基本的心理常识, 他们对子女教育往往急于求成, 方法简单粗暴缺乏耐心, 经常无视子女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尤其是子女有过失时, 家长不是与子女一起分析错误, 商量补救办法, 而是用责骂甚至殴打子女的方式, 使他们在犯错误时感到孤立无援, 加剧逆反心理的产生。

(3) 家长与子女缺乏思想交流产生的矛盾。随着中职生的身心不断发展, 独立意识逐渐增强, 他们要求有自己的处事方式, 不希望受到家长过多的管束。但是, 有些家长总是出于对子女的保护, 什么事情都想替子女包办。为此, 中职生渴望独立与家长“善意”的关爱, 使他们在思想上产生激烈的冲突与矛盾。还有一些家长因工作繁忙或其他因素, 很少与子女交流思想, 他们往往采用比较严格的规定来约束或限制子女的行为。因此, 在一个缺乏思想交流和过多管束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中职生, 容易产生叛逆心理。

3. 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

(1) 师生观念不正确的影响。一些教师不了解中职生的心理特点, 对他们出现的思想和行为问题, 不是采取耐心说服和引导, 而是居高临下, 经常采用强制甚至违背中职生个性的方式迫使他们服从。这种做法由于脱离中职生的需要, 超出他们的承受能力或认知水平, 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产生逆反心理。

(2) 教师的某些教育方法不当造成的影响。一些教师不能充分尊重中职生, 对待他们在学习方面出现的问题, 常常未经深思熟虑, 不问青红皂白, 采取批评、指责等过激的处罚措施;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灵活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 不与学生交流思想, 共同探究, 脱离教育实际, 而是搞“满堂灌”、“一刀切”, 最终导致基础较差的中职生在学业上产生厌烦情绪, 从而产生消极情绪、敌对情绪和逆反心理。

(3) 教师自身某些言行举止带来的影响。一些教师在教育中职生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的同时, 自己的言行举止却又是另外一套。这种矛盾行为和师德水平往往会大大降低教师在中职生心目中的威信, 进而引起中职生的逆反心理。

4. 社会影响方面的原因

社会影响的因素广泛复杂, 其内容、形态、渠道也多种多样, 特别是当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 都有可能影响敏感而好奇的中职生, 腐蚀他们稚嫩的心灵, 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如大众传媒不恰当的渲染, 中职生由于自我分辨能力不足, 在接触某些中外影视片时, 容易在潜移默化中吸收和欣赏、美化或夸大逆反心理者的行为, 极力仿效影视片中的“逆反心理英雄”。

三、中职学生逆反心理的疏导对策

逆反心理对中职生人生观的形成和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 尤其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上处理不好, 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可采用以下的教育疏导对策:

1. 逆反心理是青少年时期正常的心理特征

教师要充分认识逆反心理是青少年时期正常的心理特征, 正确对待中职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逆反心理, 不能认为学生是有意跟自己过不去, 也不能认为是学生的思想品德有问题。人本主义教育家马斯诺认为:对学生或孩子独裁、专制、过度保护等都是危险的。他们会使孩子失去发展个性的能力。他主张进行教学时, 必须让学生亲自体验, 在体验中发现自我, 在体验中学会容忍和宽容别人, 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面对中职生的逆反心理, 教师应主动与他们共同分析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 帮助他们认识到叛逆行为对身心发展带来的危害性。真心实意地尊重和热爱中职生, 满腔热情与他们谈心, 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并善于寻找每一个中职生的闪光点, 努力做到保护中不乏有严要求, 情感中不乏有高标准。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中职生的逆反心理是可以逐渐消除的。

2. 通过自我教育克服逆反心理

教师要引导中职生正确地认识自己, 不断地丰富科学文化知识, 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学会宽容、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中职生对自我心态进行调节的能力, 学会用心理换位法理解他人的心情, 减少对他人的责难和埋怨;用自我激励法来振奋精神, 克服自卑, 树立自信;用情境和心理转移法、归因客观投射法和自我宽容法来减轻过重的心理压力、痛苦和自责。总之, 要发挥中职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使他们学会自我调控, 既善于自我解脱, 又善于自我振奋, 这无疑是避免产生逆反心理的有效途径。

3. 培养师生情感, 赢得学生信任, 提高教育水平

教师能否善于捕捉教育时机, 以高超的教育艺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非常重要。在教育教学中,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自尊和个性。注意鼓励和肯定中职生的优点和成绩, 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面对中职生的某些叛逆行为, 教师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 引导中职生分析问题的实质和利弊, 处理中职生的问题或错误时要客观公正, 切忌主观化而伤害中职生的感情。同时, 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养, 包括心理素质、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 研究中职生成长阶段的心理特征。要艺术地运用点拨、激励学生以独立的角色、建设性的态度对教师质疑、批评乃至争辩。此外, 还要充分利用“期待”、“暗示”的教育作用来增进师生的情感, 赢得中职生的信任, 从而消除中职生学习过程中的逆反心理, 真正成为他们人生的引路人和铺路石。

4. 努力为中职生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

在学校教育中要注重营造良好的教育情境, 如通过校园文化建设, 引导中职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习目的, 培养学生健康文明的行为;发挥班主任队伍的作用, 创造良好的班集体, 培养健康向上的班风、学风;针对中职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组织他们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让中职生在集体活动中展示才华, 提升品德, 克服逆反心理, 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总之, 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 有利于中职生逆反心理的转化, 也有利于他们形成健康心理、健全人格。

摘要:逆反心理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反应, 它对中职生健康成长和专业技能学习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认识中职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和危害性, 从心理学及行为科学等方面对逆反心理进行分析, 预防和帮助中职生消除逆反心理, 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中职生,逆反心理,疏导

参考文献

[1]张金芳, 刘秀英.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冲突刍议.龙岩师专学报, 2004 (4) .

[2]张宝光.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疏导对策.班主任, 2006 (8) .

上一篇:防范机制论文下一篇:急诊观察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