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基地范文

2024-08-29

良种基地范文(精选10篇)

良种基地 第1篇

关键词:稻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大中农场

江苏大中农场集团有限公司是江苏省农业科技型企业, 长期为良种繁育骨干院所及大型种业公司代繁种子, 年代繁稻麦良种达2 000 hm2以上;利用扬农啤8号、丰禾啤等品种的自主经营权优势, 年生产、加工、销售良种达到1.5万t以上, 年销售收入达到3 600万元以上。该场以技术创新为动力, 建立以企业经营和市场运作为主导, 优良品种引进和种苗快速繁育为基础, 产业化开发和品牌建设为特色, 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为目标, “企业+科研院所+基地”紧密相连的组织经营体系为形式, 集科技开发、良种加工、智力教育、市场服务、示范带动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科技综合展示示范基地。

1 遵循原则

1.1 区域化种植原则

结合大中农场实际生产情况, 根据区域化种植原则, 连片种植, 合理下达种子生产任务, 优化种子布局, 做到“一区一品”[1,2,3]。

1.2 轮作茬口原则

水稻种子田上年度茬口必须为旱作物, 尽量选择上年同一水稻品种田块, 以减少红米稻、大青稞和混杂退化。

1.3 统筹规划原则

种子生产实行不落地工程, 大型收割机收割, 种子烘干线烘干, 降低因晒场产生的杂质含量;根据种子烘干线布点安排种子生产任务, 用足种子烘干设施, 减少烘干过程混杂, 提高烘干效能。

2 试验方法与技术路线

2.1 品种引进

种子产业化办公室负责新品种考察、引进。年引进高产早熟小麦新品种 (系) 1~2个, 优质水稻新品种 (系) 1~2个, 优化集团公司种植业结构, 加强与里下河、徐淮等地区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合作, 开拓种子市场, 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2.2 品比试验

由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具体组织实施, 加大硬件投入, 不断改善基础条件, 提高试验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筛选适应大中农场生态条件的优质高产品种, 有步骤地实现品种的更替, 实现农场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2.3 示范推广

对有市场潜力的新品种 (系) , 安排农业科技服务中心进行小面积示范种植, 摸索适应当地的高产、优质栽培途径。种子产业化办公室根据试验和示范结果确定推广面积。

2.4 提纯复壮

对农场自主繁殖的品种, 通过“三圃”建设, 规范技术操作程序, 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 提高种子质量, 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2.5 新品种培育

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种子公司应加大与科研院校的联系与合作, 尝试进行常规稻麦品种选育和改良, 培育新品种。全力开展杂交育种工作, 立足现有的资源和设备, 先后育成大麦品种丰禾啤、小麦品种大中01-01系列。2011年培育啤酒大麦丰禾啤1号, 已连续2年参加江苏省大麦产区区试的预试;小麦品种大中2号已经送到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参加淮南片区试的预试。

3 质量监控

首先应从源头上抓起, 在播种前对特约繁种单位提供的繁种材料的纯度严格把关。对质量达不到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坚决杜绝。其次, 对农场自繁品种的繁种材料一律由农业科技中心经提纯复壮后再由种子公司分配给分场, 保证在田作物纯度, 尤其是减轻水稻自生稻的数量, 减轻留种工作难度。最后, 种子入库后, 根据国家种子标准进行加工, 保证种子质量。强化质量检验的一票否决权, 对达不到国家标准的种子坚决不予销售, 杜绝违法事件发生, 保证农场的和谐发展和稳定。

4 经营体系建设

种子公司在种子产业化办公室指导下, 健全销售网络, 制订销售规划, 巩固现有市场, 扩展销售市场。加大与江苏省种子公司等大公司的沟通和合作, 争取得到支持, 寻求新的合作伙伴, 不断开拓市场。提升江淮种子的市场份额, 增加销售数量, 提高经济效益。

5 考核管理

由种子产业办公室根据《大中农场集团有限公司种子管理规定》严格考核, 兑现奖罚。对各生产单位进行检查督促, 对超额完成任务的单位, 要加大奖励力度, 对不能完成任务的单位也要注重处罚, 将奖惩结果作为考核单位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 形成齐心协力, 同抓共管, 推进农场种子产业的快速发展[4]。

6 团队建设

6.1 人才结构

通过2~3年的努力, 逐步组建48人左右的良种繁育与推广技术团队, 外聘科研院所10名以上的专家组成咨询领导小组。目前, 团队领导层由27人组成, 其中江苏大中农场集团有限公司26人, 项目参加单位1人。江苏大中农场集团有限公司领导层中高级职称5人, 中级职称16人;农学专业15人, 经济专业2人, 财会专业2人, 植保专业4人, 硕士研究生1人, 本科生5人, 其余为大专学历。团队基层人员24人, 大多具有农业初级职称, 负责良种繁育基地各项工作的落实。

6.2 人才保障

借助江苏省沿海地区良种繁育与推广公共服务平台, 引进本科以上学历的作物栽培、良种繁育、植保、农机和种子生产、加工、销售人才20名, 培养取得高中级职称资格被聘用的人数分别达到5人和16人。基地建设为农场培养农业科研和应用型人才, 为高校提供了大学生实习场所, 为农科院所提供了挂职锻炼职位, 为社会培训了公共服务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兆麟, 朱丽芬, 杨再荣, 等.永胜县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试验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 2009 (9) :52-54.

[2]唐维润.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 2012 (7) :21.

[3]温红霞, 吴少辉, 段国辉, 等.播期对不同习性小麦品种分蘖成穗规律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 2007 (3) :37-38.

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管理办法 第2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的建设与管理,促进林木种苗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提高林木良种生产能力,推动我国林木良种化进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是指具有较好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潜力,育种资源丰富、保存完好,管理规范,具有一定的良种选育和推广能力,在林木良种生产中发挥主导和示范作用,经国家林业局筛选和评定后确定的林木良种基地。

第三条 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的建设、管理、申请与确定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二章 管理机构与职责

第四条 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建设由国家林业局和各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共同监督管理和组织实施,具体工作由国家林业局国有林场和林木种苗工作总站和各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林木种苗管理机构负责。

第五条 国家林业局是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宏观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制定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发展、建设和管理的相关政策和规章。

(二)负责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的确定、取消。

(三)审核批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发展规划。

(四)指导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及生产,并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扶持。

(五)组织对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的建设与管理进行评估、考核和监督。

(六)组织开展有关技术培训和交流,并建立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基础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

(七)组织有关专家成立分树种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协作组,搭建良种选育科研攻关平台。

第六条 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是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的具体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本辖区申报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的审核和推荐工作。

(二)负责组织编制本辖区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发展规划和发展计划。

(三)审核批复本辖区内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和生产计划。

(四)指导及监督本辖区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的生产和管理。

(五)协调落实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的地方配套经费。

(六)对辖区内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生产推广的林木良种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根据本地林业生产和社会需求提出主要建设树种的调整建议。

(七)对本辖区内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进行评估与考核,并将结果报国家林业局。

第三章 申请与确定

第七条 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按照林木良种生产单位提出申请、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核推荐、国家林业局评审确定的程序产生。

第八条 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一)基地自然条件适合建设树种生长发育,区域布局合理,当地或者生态条件相似地区对选育树种的种子(穗条)、苗木有长期或者潜在的需求。

(二)对选育树种开展了系统研究,收集保存了丰富的育种资源,且保存完好。

(三)具备一定生产规模和发展潜力,生产用地规模不少于20公顷且不能为租赁土地。

(四)机构健全,人员配备合理,享受财政补贴(拨款)人员不少于3人;具备一定技术力量,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2人。

(五)建设与管理规范,各项管理制度健全,档案资料齐全且保存完整。

(六)重视生产与科研相结合,与科研、教学单位有长期合作关系,有技术力量较强的单位作为科技支撑单位。

(七)具有《林木种子生产许可证》、《林木种子经营许可证》。

(八)经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确定为“省级重点林木良种基地”一年以上。第九条 申报与确定程序

(一)申报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的单位根据国家林业局有关文件的要求,提出书面申请报告(包括本单位基本情况、基础设施建设、科研及生产的开展情况、主要成果等内容),填写《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申报表》,并附基地照片等图片材料,报所属林业主管部门核实后,报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核。

(二)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申报的材料进行审核汇总后,提出推荐意见,报国家林业局。

(三)国家林业局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估和实地考察,提出审核意见,经公示后予以确定。

第四章 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的任务

第十条 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主要任务是:

(一)制定本基地生产、建设计划,报经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林木种苗管理机构审批后组织实施。

(二)完成上级林业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建设和生产任务。

(三)开展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和利用工作。

(四)开展林木良种选育、生产、示范和推广工作。

(五)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类生产经营和管理档案及信息数据库。

(六)加强与科技支撑单位、技术专家及其他林木良种基地的协作,与科技支撑单位签订协议,明确科技支撑的内容、责任和任务,实现资源共享。

(七)每年年底前向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林木种苗管理机构上报基地工作总结和下一工作计划。

第五章 监督与管理

第十一条 国家林业局对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实行动态管理,坚持合理布局、总量控制、定期评估、优胜劣汰的原则。

第十二条 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每年年底前要对辖区内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当年任务的完成情况做出评价(优秀、合格、不合格)。

第十三条 省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定期深入基地进行检查,国家林业局不定期地组织人员对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进行抽查,并对基地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

第十四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国家林业局将取消其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资格:

(一)经检查和评估无正当理由未完成生产建设任务的。

(二)不按要求上报总结和下生产计划的。

(三)生产的林木种子、苗木已不适应当地或者周边地区林业发展需要的。

(四)在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中,出现质量事故的。

(五)基地管理混乱,挪用资金的。

(六)其他违反有关规定的。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国家林业局负责解释。

良种基地 第3篇

【关键词】军队;农副业;良种繁育

种子是不可替代的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优良的品种对增加农作物产量和改善农作物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济南军区黄河三角洲农副业基地拥有66667hm2土地,是全军区最大的农副业基地之一,所属土地是黄河近百年来冲积形成的新生陆地,农业开发时间短、无机污染少、农业用地成方连片、生态环境良好、气候条件适宜,是发展种子产业的理想区域。当前在国家和军队倡导建立高端现代农业的新形势下,发挥资源优势,推进良种繁育,搞好品种更新换代,创建“高产、优质、高效”现代农业产业,促进种子产业化进程是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1 制约良种繁育工作的主要因素

1.1 研发经费严重不足

作为军队农副业基地,发展种子产业,缺少国家政策扶持,不能很好地与地方科研单位接轨,没有正常的科研经费,对一些外来良种的引进繁育缺乏雄厚的资金。由于研发经费严重不足,制约了良种繁育工作的正常进行,影响了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的质量和速度,造成种质基础薄弱,资源引进储备不足,育种检验设备陈旧,仪器的配备率、使用率和完整率都极低。就农副业基地良种繁育的现状看,现有的种子质量检测仪器仅能测试种子发芽率和水分,不能很好地测定种子的纯度和净度,质量检测手段落后,跟不上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求,严重制约了农副业基地良种繁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1.2 管理模式比较滞后

良种繁育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行业特点鲜明,任务重,社会责任大。《种子法》实施后,种子市场放开,经营主体多元化,良种繁育基地“小、散、乱”的现象愈发突出,良种繁育单位和人员数量多而杂,整体素质低,运行机制僵化。特别是相对部队良种繁育基地,管理人员流动性大,缺乏先进的经营管理手段,缺乏科研人员和良好的良种繁育条件。技术人员能力素质弱、专业水平低,造成基础性、前瞻性繁种理论和方法研究薄弱,使得繁育基地规模小、资质低、缺乏竞争力,只能生产、经营常规农作物大田生产用种,种子品种较少,质量较差,销售较难,形不成规模,也很难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1.3 信息与销售渠道不够顺畅

我国良种繁育体制尚不完善,科研与经营分离导致科研成果不能很好地及时地服务于市场需求,加之市场对农产品需求日趋多样、自然灾害对农作物威胁日益严重、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往单一的高产品种选育为主被彻底改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更加注重稳产、抗逆、优质、专用等综合性状好、种植效益高、适合于现代农业种收的品种。因此农副业基地良种繁育目标与农业发展要求还不相適应,尤其是只重视良种繁育而不注重研究和把握种子市场,对市场需求缺乏足够的了解,市场信息不够清楚,开拓市场无招数。由于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不够稳定,没有构建关系紧密的良种营销网络,没有形成良好的种子市场信息网络体系,对种子的管理和调控不能及时奏效,使得种子价格波动频繁、品种杂乱、鱼龙混珠。特别是假冒伪劣种子对销售市场的冲击,也给农副业基地良种繁育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可以说农副业基地良种繁育工作仍处于一种自发的、分散的、无序的初级阶段。

2 推进良种繁育工作需要采取的措施

2.1 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提升良种繁育管理水平

种子是农产品的生命,品种是效益的源泉。早在去年4月,国务院就颁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种业发展意见》,良种繁育首次被明确提升至战略地位。济南军区黄河三角洲农副业基地,十分重视优质良种的繁育工作,1999年,农副业基地一团就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合作成立优质抗虫棉繁育基地,并随后举行了优质良种繁育示范基地挂牌仪式。经过十多年的合作研发,深深体会到,要想提升种子科技含量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2.1.1 要选好良种繁育单位

要选择那些领导能力强、农工思想解放、经济实力雄厚的分场作为良种繁育的专业分场,防止急功近利,短期行为。同时要配备与种子管理职能相适应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将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技术人员充实到良种繁育管理机构,增强良种繁育的管理水平。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是长远规划,不能频繁更换,否则不利于繁种技术的提高,不利于种子产业化的实施,甚至会出现种子生产数量不稳、质量降低的不良后果。所以,在实施种子产业过程中,良种繁育基地一经确定,必须保持相对稳定。

2.1.2 选好良种繁育地块

要选择生产条件便利、灌排水利设施配套、土壤区域良好、土地成方连片、集约化生产程度高的地块,实施繁种。

2.1.3 要搞好人员培训

要顺应新时期农业发展需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搞好技术信息交流与创新,坚持每年有计划地对良种繁育地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术知识培训,使大家都懂得良种繁育技术规则。着力点要放在掌握技能、更新观念、强化市场经济意识,破除“小富即安、怕担风险”的小农思想。强化品种创新体系建设,建立良种繁育科技培训、科技攻关协作网络,健全种子科技创新激励机制,重点加大对种质扩增、改良和创新力度,搞好新品种的引进、试验、开发和推广。

2.2 注重新品种研发,提升良种繁育质量

济南军区黄河三角洲农副业基地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合作的以抗虫棉为主的繁育基地,经过长期的合作与研发,良种繁育工作在科研、生产、服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在良种繁育工作中仍然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化机制不够健全,整体实力与同行业相比仍有差距等问题,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提升农副业基地的良种繁育层次必做到:

nlc202309040731

2.2.1 要提升科技含量

加大做好农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大力引进优良品种,粮食、棉花、蔬菜等农作物品种要实行引进与改良相结合,调整优化品种结构,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多、人多我新”的原则,以培育抗病虫、抗逆、稳产、优质等新品种为中心,适时调整良种繁育的方向和目标,培育优质品种、超级品种、专用品种和特色品种。提高优质化、专业化水平,通过品种的更新换代,更好的提高农业成果的转化率、市场竞争力,以高产、优质、高效促进种子良种繁育工作的专业化发展的进程。

2.2.2 要搞好科技创新

实施种子工程,抓好新品种的研发和新技术推广,加强对新品种的引进、实验、示范和推广,特别要加强生物良种繁育技术的研究,有效突出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确保生产安全。在不同的生态区域建立相对稳定的高水平综合试验基地,建立病虫害测定、品质测定。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作物品种分别建立品种展示田,充分发挥试验导向作用,结合农业生产发展方向和农作物良种繁育产业发展现状,进行适时适度的调整,不断向市场提供新的种源。

2.2.3要抓好种子质量

树立品牌意识,搞好种子加工、包装、包衣,加强良种繁育研发、生产和推广紧密结合,实现种子产业的社会化、商品化、规模化和服务化及建设质量效益的需求,进一步推进种子育、繁、加、销一体化的产业机制。

2.3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促进种子产业化进程

促进种子的产业化进程,关键是提高种子商品化水平。现代化的设备是实现种子产业化的基础,随着我国农业逐渐融入国际市场,国家农业部拟定的《2011年~2021年现代农作物种植发展规划》,是专门针对种业发展的十年规划,是良种繁育快速发展的整套政策策略。该规划特别强调了加大良种繁育投入和良种补贴力度问题,对“育繁推一体化”良种繁育基地建立品种审定绿色通道,因此促进种子产业化进程:

2.3.1 要加大投入

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增加资金扶持力度,要舍得花钱,舍得投入,建立现代化种子加工中心,加强良种繁育的质量检验和种子的贮藏条件。按照重点投入、分级建设、规模经营,逐步加强对良种繁育基地的投入力度。

2.3.2 要严格程序

严格品种的审定标准和程序,提高品种评价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要规范品种名称,加强引种管理和实行品种退出机制、建立缺陷种子召回制度。执行有关种子工作的法规和政策,对基地新品种的示范、繁殖、推广做出规划,实现种业可持续发展。

2.3.3 要研究种子市场需求

針对不同需求繁育不同品种,做到以销定产,以产促销,促进种子商品化进程。按照种子产业化结构调整的要求,建立面向市场和质量效益农业需求的专业化基地,完善推介体系建设,组建种子市场,设立种子信息网络,做到信息畅通,加大产品宣传,开创品牌,实施名牌战略,保证种子推广力度和市场占有率。以高产、优质、高效新品种,推动种子产业化进程。

良种基地 第4篇

一、注重投入, 打好基础“选”文化

得到改善。建成了一批以生态文化广场、驿站文化广场、凤凰文化主题公园等为代表的标志性文化设施, 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总投资1个多亿的中国 (安吉) 生态博物馆也于今年完工。

二是合理选好乡村“文化良种”点。充分开发和利用乡村内文保点、古民居、老会堂和校舍等建筑, 保持传统建设的历史原味。两年来, 15和乡镇建成的30个“文化良种”展示点, 每个点特色鲜明, 内容丰富, 使其“出落”成一个个亮点纷呈的文化展示精品群。兴建农村大舞台120个, 占行政村总数的64%。选一个, 建一个, 带动一片。

二、上下联动, 巧设载体“播”文化

一是加强县级引领。相继出台《安吉县关于推进文化繁荣发展的若干意见》、《安吉县文化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意见》等5个相关政策文件。通过体制创新, 为“文化良种“基地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每年10月举办“中国美丽乡村节”和农民文化艺术周活动。集中展示安吉“文化良种”基地建设工作成果, 不断扩大安吉文化的对外影响力。在节会期间, 鼓励各乡镇、村同步开展地域特色文化展示展演活动, 突出县、乡、村三级联动, 形成“大节拉小节”的浓厚节庆氛围。努力实现以政策引领带动“文化良种”基地建设。

二是夯实村级基础。结合非物质遗产文化普查, 认真做好民间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引导有条件的村组建自己的队伍。目前, 我县共建有昆铜竹叶龙, 梅溪鸳鸯船、渔灯、花鼓戏、女子双龙, 报福貔貅舞、花灯, 皈山尚书花轿、观音莲花、洛四房农耕竹灯, 章村畲家木鼓舞、畲家酿酒乐, 山川乡威风锣鼓、竹鼓、九亩花灯, 孝丰孝子灯等80个农村特色文化团队。同时, 通过县每年组织民间艺术踩街活动, 乡每月举办群众性文化擂台赛, 村每天举办排舞活动余, 努力实现以团队建设深化“文化良种”基地建设。

三、优化机制, 形成合力“育”文化

一是建立文化援助机制。全县各有关部门及时加强联系乡镇地域特色文化建设工作指导, 继续开展部门为行政村送“文化展阵地活动即文化站利用自己的场所举办各种文化活动, 充分发挥农村群众文化自娱性优势, 活跃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让农民群众以接收者和参与者的双重身份, 参加到各种文化艺术行列中, 让群众自己组织, 自己生产, 自己消费, 以满足自身文化娱乐和精神需求, 这是丰富当地群众文化生活的最佳方法。如大方每年组织农民画培训、创作、展览、评比的做法值得借鉴。三是利用农村丰富的乡村文化及民族文化资源开展活动, 如乡土文化人才培训或通过技艺展示和传承活动的开展, 既满足了农民群众的观赏和娱乐, 又使非物质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

5.搞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营养餐”活动, 协助其添置文化基础设施, 开展各类文化活动。2010年, 全县各部门各乡镇送出近120多场文化展演, 协助乡镇举办节特色文化节庆活动20余场次。

二是落实财政保障机制。实行两级财政保障机制, 县财政每年投入300余万元对乡村特色文化项目、特色文化活动、特色团队建设进行资金补助, 乡镇财政对专项补助进行配套, 鼓励打造村落文化品牌。对于目前已建成30个乡村“文化良种”基地建设中的地域文化展示馆, 经验收合格后给予5—20万元资金补助奖励。在畲族聚居地的章村镇郎村村, 县、乡、村三级每年保证资金在50万以上, 确保近六年来, 年年举办“三月三”畲族歌会、“九月九”畲族丰收节等系列活动, 在全国畲乡中形成了较大影响, 成为国家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试点村。

三是健全文化考核机制。将文化考核纳入乡镇综合考核重要内容, 对乡镇文化阵地建设、特色文艺团队活动、特色节庆开展纳入年度乡镇考核重要内容, 按考核成绩进行排名。如2010年, 我县皈山乡一年中建立3支特色团队, 成绩显著, 文化站考核从原来的第三梯队位跃居全县前列。

四、做活品牌, 融入产业“养”文化

一是“文化良种”创品牌, 打造“一乡一节”展示品牌。安吉是个移民大县, 多种移民文化的传承和融入, 使安吉各地的乡土文化, 民间习俗呈多样化态势。近年来, 为强化“文化良种”基地建设, 实施“一乡一节”、“一村一品”、“一户一韵”、的乡土文化展示工程。各乡镇、村在美化、优化、绿化新农村各项硬件设施建设的基础上, 非常注重挖掘当地人文资源。积极开展以乡土风情展示为主题的各类文化节庆活动。如溪龙乡的“白茶节”, 章村镇的“九月九畲族丰收节”, 昆铜乡的“龙舞文化节”, 上墅乡的“手工造纸文化节”, 鄣吴镇的“昌硕文化节”, 天荒坪的“影视文化节”、孝丰镇的“孝文化节”、报福镇的“休闲文化节”、皈山乡“尚书文化节”、递铺镇的“驿站文化节”等等。各个节庆活动主题突出, 特色鲜明, 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更提高了“文化良种”基地建设的对外知名度。

二是“文化良种”进市场, “文化良种”基地展示馆积极和产业挂钩。不仅培育了“文化良种”存活, 让“文化良种”基地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弘扬。比如报福镇山民文化展示馆和天荒坪竹子文化展示馆, 整合为一。与景点实行了“一票制”联营, 让游客欣赏优美的风景后再品品地方特色文化, 达到双赢的效果。上墅龙王村的“文化良种”基地的手工造纸, 创造性地提出与河北武强年画联姻, 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同时提升了艺术品位, 提高了经济效益。鄣吴镇“文化良种”基地把特有的人文山水特色融入当地纸扇制作之中, 通过“昌硕文化旅游节”大力推广, 当地40多家扇厂年生产2000多万把扇子俏销世界各地, 鄣吴成了著名的中国扇子之乡。同时, 安吉“文化良种“基地正式被列为中小学校教育实践基地, 如今已成为安吉县中小学课外活动和乡土文化的教育基地。

目前我省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省级中心1个、地级中心2个、县级以下支中心 (点) 18432个;但部分远教点设在学校而且地域分布不均, 因此建议以村级点建设行政村为单位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为农民提供切实有效的科技文化服务。

良种基地 第5篇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xxxxxxxxxx建设项目

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良种肉牛繁育基地

3、项目建设单位:xxxxxxxxxx 法人代表:xx

4、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

xxxxxxxxxxxx建设地点设在五连,建设期限为一年(即2015年),养殖规模:1000头繁育母牛和1000头育肥牛,购种畜每头牛补贴2000元。建设内容:新建办公管理区852.47m2、锅炉房207m2、干草棚2160m2、精料库600m2、繁育母牛舍7650m2、运动场9180m2、青贮窖5000m2,围栏792m。

5、项目申报单位:第xxxxxxxxxxxx 6、6、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2004.37万元,其中申请兵团资金2000万元、自筹资金4.37万元。

7、建设目标:

本项目根据XXXXxx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政策以及团场畜牧业发展规划需求,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效益为中心,以常规技术的组装配套为基础,以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育肥牛养殖为目标,同时项目建成后将促进团场经济的发展,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团场整体经济竞争力,促进畜牧养殖业良性、健康的发展。

8、主要建设条件:

xxxx有着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地缘优势,交通便利,气候适宜,地理位置良好,水源充足,电力、通讯等配套设施齐全。具有完善的畜牧兽医技术服务机构,动物疫病防治以及处理疫情等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饲料(草)

供应渠道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并根据兵团及第xx的各项政策相应的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和扶持肉牛养殖业的发展。

第二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

实施本项目,有利于提高xx肉牛养殖产业集约化水平,促进产业升级。建设示范基地规模化养殖是由农村传统的千家万户分散饲养向集约化、工厂化大型养殖场转变的一个阶段,是当前促进畜牧业由传统饲养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对促进畜牧业结构调整,促进传统肉牛养殖向现代化肉牛养殖转变,实现良种繁育、示范和推广一体化的重要载体,可以有效地促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帮助广大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建设肉牛规模化养殖有利于草原生态植被恢复、有利于提高肉牛及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加快肉牛产业的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有利于综合利用农村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虽然我国肉牛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但所占比重仍然很小,生产组织化程度低,肉牛饲养仍是千家万户分散饲养为主,不利于生产的整体运行和协调发展,其产品在市场上难以争优势。肉牛规模化养殖可以降低养殖成本,改善养殖条件,提高肉牛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居民对畜产品的消费需求,保证牛肉制品产品质量的安全。规模饲养是决定肉牛养殖业向现代化发展的基础。

故今后肉牛生产由数量型向效益型发展,必须走规模化,标准化肉牛规模集约化养殖发展之路。只有将养殖、生产、加工、销售紧密结合,靠产业化经营将生产的各环节联合起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提高肉牛养殖效益,增加饲养户收入,促进团场经济发展,和能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第三章 项目建设方案

3.1 指导思想

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实现肉牛养殖产业化经营。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方式组合生产要素,把养殖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发展公司+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壮大养殖业规模,实现企业、农户双赢。3.2 产品方案

本项目良种肉牛为西门塔尔肉牛,该肉牛适应性强、长势快、肉质好,通过杂交改良技术应用,最终实现发展母牛良种化,育肥牛杂交优势化的格局。本项目主产品为无公害有机牛肉。3.3建设规模

项目总计建设繁育母牛舍3栋,总建筑面积7650m2,建设办公管理区852.47m2、锅炉房207m2、干草棚2160m2、精料库600m2、运动场9180m2、青贮窖5000m2,围栏792m。项目建成后,可饲养母牛1000头。达产后,按80%的繁殖成活率,年产西门塔尔肉牛犊牛800头。3.3.1设备购置

拟建项目的主要设备有:

1.饲料搅拌机1台,型号20方,价格42万; 2.约翰迪尔机车1台,型号1354,价格35万元; 3.小型铲车1辆,价格5万元; 4.三轮清粪1辆,价格2万元; 5.三轮电动车1辆,价格2万; 6.中型铲车1辆,价格25万元;

7.牛自动饮水系统18套,每套4500元,共计8.1万元。设备购置费共计119.1万元。

设备选型中除饲料搅拌机和约翰迪尔机为进口设备外,其余以国产品牌为主,优先选用具有先进水平、成套性能好、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稳定、价格较为经济的国内生产厂家的产品。

第四章 项目建设内容及投资规模

一、土建工程

建设地址:xx五连。占地80亩(53317.0平方米)。

本项目共建设牛舍3栋、干草棚1栋、精料库1栋、青贮窖1座、办公管理用房(含公寓、食堂、门卫)1栋、锅炉房1栋;其中牛舍设计容纳量为305头,采用轻钢结构、彩钢夹心板屋面,牛舍的平面尺寸101.08×25.58m;办公管理用房为砖混结构,建筑面积852.47m2;干草棚为钢结构,建筑面积2160m2;精料库为钢结构,建筑面积600m2;青贮窖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尺寸为50×20×3,容积为3000立方米,共5个;锅炉房为砖混结构,建筑面积207m2,以上建筑均为单层。

二、配套工程

1、给水工程:给水管网1150米;

2、排水工程:排水管网1345米;

3、供电工程:供电线路长1650米;

4、运动场:总建筑面积9180m2;

5、围栏:总长792米;

6、围墙:牛场围墙总长1080米;

7、绿化:绿化面积650m2。4.1土建工程

(1)主要建筑物建筑、结构设计方案

A、牛舍:新建牛舍3栋,建筑面积7650平方米(每栋长101.08米、宽25.58米,可养育肥牛305头)。采用对头两排牛栏,牛床宽1.2米,长1.8米,坡度1%,面层为水泥面层,后半部作刻划线,防止牛蹄打滑。牛床后端设有粪沟和清粪通道,粪沟为明沟,宽35厘米,深10厘米,底坡5-6‰,清粪通道宽1.65米,路面有1%的拱度,划线防滑。

牛舍采用砖混墙体、三角形轻钢屋架,梁底高3.6米。每平方米投资989.5元,共7650平方米,需投资756.95万元。

B、干草棚:建筑面积2160平方米,钢结构,每平方米投资660元,需投资142.56万元。

C、青贮窖:设青贮窖5个,长50米,宽20米,深3.0米,容积为15000立方米。

地面做法:①150厚C25混凝土随打随抹;②上撒1:1水泥砂子压实赶光;③200 厚砂卵石夯实;④素土夯实。

散水做法:①60厚C15混凝土面层,撒1:1水泥砂子压实赶光;②150厚3:7灰土;③素土夯实向外坡4%。

每平方米造价1200元,共5000m2,则需投资600万元。

D、运动场:运动场面积为9180平方米,即每栋牛舍配套两个运动场,每个运动场1530平方米(长102米,宽15米),每平方米需投资20元,则共需投资18.36万元。

E、公寓、食堂:建筑面积810.47平方米,砖混结构,地上一层,每平方米投资1150元,需投资93.2万元。

F、门卫:建筑面积42平方米,砖混结构,地上一层,每平方米投资1050元,需投资4.41万元。

G、锅炉房:建筑面积207平方米,砖混结构,地上一层,每平方米投资1050元,需投资21.74万元。4.2公用辅助工程

1、消防措施和设施。

在各牛舍设消防水栓,牛舍和生活区配置泡沫灭火器,配电房内配置干粉灭火器。

2、供水工程:给水管网共长1150米,每米投资220元,共需投资25.3万元。

3、排水工程:排水管网共长1345米,每米投资210元,共需投资28.25万元。

4、供电工程:供电线路长1650米,每米需投资250元,则共需投资41.25万元。

5、围栏:总长792米,每米投资60元,则共需投资4.75万元;

6、围墙:牛场围墙总长1080米,高度为1.8米,每平方米投资100元,则共需投资19.44万元;

7、绿化工程:绿化面积650m2,每平方米投资50元,则共需投资3.25万元。

概算总投资:2004.37万元 其中:建筑工程费1703.22万元

设备购置费119.1万元

配套工程费124.24万元 工程建设其他费57.81万元

第五章 育肥牛场运行状况

一、育肥牛场现状

xx育肥牛场由XXXXXXX专业合作社经营,养殖合作社于2013年4月注册成立,法人XX,现已发展社员30人,注册资金1000万元,建于xx五连,占地面积110亩,配套饲草地2000亩,建设圈舍面积13000平米,建圈20栋,其中羊圈14栋,圈舍面积5200平米,牛圈6栋,圈舍面积7800平米,青贮窖4个,每窖池1800立方,共7200立方,员工宿舍及食堂9间累计276平方;更衣室消毒间一个,面积102平方;门卫室一间,面积33平方;干草棚一个,面积972平方;精料库一间390平方;同时计划购进饲料搅拌机一台,青储饲料取料机一台,牵引机车一辆,皮带输送机一台,铲车一辆。现有养殖场饲喂全程机械化。预计可年出栏育肥牛2600头。

二、项目建成后运行机制

红松人工林良种基地建设及经营技术 第6篇

1 红松人工林的生态特征

红松的生长, 主要会受到光照强度的影响, 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红松能的生长会达到最佳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 红松对于阳光的需求会越来越多。另外, 环境温度同样会对红松生长产生影响。据了解, 当温度低于6℃或高于22℃时, 红松生长量将会十分缓慢甚至是停止。温度在15~17℃时, 红松生长量将达到最高水平。不过, 红松在催芽时期必须在低温条件下进行, 当空气湿度达到65%~75%时, 红松幼树的生长将会进入到理想状态。

目前, 我国红松人工林分布范围广, 原始林、荒山荒地以及稀松林地均可见到它的踪影。红松人工林的类型主要取决于所处地形, 如山洼平底红松人工林、山地缓坡红松人工林、山地斜坡红松人工林等, 不同类型的红松人工林建设、经营技术均存在一定差异。坡度与有效土层厚度的偏向关系数越高, 就代表所处环境对林木生长越是有利。红松的生长规律主要呈阶段性变化, 1~5岁时红松处于慢生长阶段, 一棵年龄为5岁的红松高度大约在20~50cm的范围内;6~10岁则为渐快生长阶段, 一棵年龄为10岁的红松高度基本上不会超过1.5m;10岁以后便进入到高速生长阶段, 年平均生长量可达到30cm~60cm。

2 红松人工林良种基地建设

2.1 加强现有良种基地的管理

上文中提到, 红松的生长主要会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采取有效手段改善基地光照强度、土壤温度与授粉条件均有利于促进幼苗茁壮成长。因此, 进行土壤干预、树体干预以及花粉干预很有必要。土壤干预的工作主要是定期给树木松土, 拔除杂草, 施肥、防旱防涝等。根据经验之谈, 除草松土对树木生长是十分有益的, 早期效果尤为明显。树干干预主要是为促进结实, 可选择截干的方式培养多主枝, 环剥、拉枝或切根, 均有利于树木的健康成长。在良种结实初期, 非常容易因花粉不足引起落花落果的现象, 可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帮助授粉。就目前红松良种基地建设情况来看, 资金不足与认知有限是导致种子园管理工作效率低下、质量欠佳的主要原因。作为高度集约经营区的红松林良种基地, 加强管理, 给予精心呵护很有必要。

2.2 利用优良种源实现造林良种化

种源选择是树木育种的主要方式。野生红松分布范围广, 各地区生长条件存在一定差异, 受到环境的影响, 各地红松会呈现出不同的个体形态与地理特征。据现有相关课题文献报道内容来看, 带岭种源特性最佳, 完全达到建立优良种源的标准, 大多数良种种源均取自于带岭地区。在选取良种时, 同样要根据种源特点, 选择合适的地区进行培养。在种子园尚未完全结实前, 可利用优良种源实现造林良种化。建设优良种源区的有效方法, 是通过子代鉴定, 判断优良母树的表型遗传性状特征, 选择遗传基因最为优质的种源营造丰产示范林。结合种源形状特点, 在先进技术的辅助下, 拓展优树覆盖面积, 在短期内实现高产化, 为生产输出优质资源。

2.3 建设改良代红松种子园

就树木基因遗传规律来看, 种源的改良是多世代的。目前我国实现良种化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建设初级种子园, 于优良种源区采集合适的林分, 然后选择基因表型最为优质的母树建立良种林。一般情况下, 使用这种方式建立的良种林, 红松增产量可达到10%~20%。实现红松遗传改良的另一种有效途径, 是在优良种源例选择经测定的优良单株, 通过采集穗条或条件种子建设无性系种子园以及实生种子园, 也可被称为该两种资源。据了解, 利用大砧高接技术能够有效加快成园速度。改良种子园的最终效目的, 是通过提高红松生产数量与质量, 创造更大效益。还有第三种改良方式, 是通过优良亲本实现控制授粉, 完成配合力测定后, 便可建设无性系种子园或高世代种子园, 这种方法十分有利于遗传增益。

3 红松人工林良种经营技术

3.1 红松分杈防治措施

红松人工林中, 树木分杈情况十分严重, 部分林分超过九成以上的树木存在分杈现象。树木分杈会给主枝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出材率也会大幅度降低。虫害、冻害以及人为损害等, 均是导致红松分杈的主要原因。笔者总结几点防护措施如下所示:

(1) 建立混交林。

可将阔叶类树木与红松混合种植, 混交林内环境能够有效抑制危害红松枝梢害虫的繁殖。在更新造林的时候, 可以在透光抚育的时候保留阔叶树, 形成针阔混交的临汾结构, 为红松的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如此一来, 能够削弱恶劣天气对枝干的不良影响, 结实期也可以至少推迟25年。

(2) 选育良种, 做好防护措施。

在选择种源时, 应尽量选择未分杈的树木作为优良母树, 通过采种、育苗造林建立种子园。考虑到红松种子的价格逐年递增, 人为损害的行为也是屡禁不止, 所以, 可在红松人工林附近树立醒目的警示牌, 明令禁止肆意采摘, 违者重罚。另外, 重视对红松纯林梢象甲的防治工作, 最大化避免分杈的发生。

3.2 幼林透光抚育

据笔者调查获悉, 现有红松人工林中, 有七成以上树木由于和天然阔叶树混交, 无法得到充分的阳光照射, 生长处于受到抑制的状态。对红松人工林进行透光抚育, 通过人为干扰改善光照条件, 对促进红松生长大有裨益。在开展透光抚育工作时, 要遵循“上方透光, 侧方护荫”的原则, 尽量避免红松侧梢不被阔叶树木完全遮挡或严重挤压。当红松幼苗位于较矮阔叶林区时, 取造林后7~8年进行上方透光效果最佳, 使红松上层光照覆盖维持在30%~40%之间。当红松幼苗位于上层木较高, 灌木较少的林冠区时, 可在造林后10~12年进行透光, 确保上层林木足够葱郁, 形成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 方便日后开采利用。

3.3 抚育间伐

经过透光抚育阶段后, 林分便进入到II龄级, 此时年生长量将呈现出下滑趋势, 所以要进行生长抚育。抚育时间主要以林分平均胸径以及《红松人工林经营密度表》确定。通常林分平均胸径超过6cm时首次进入到生长发育阶段, 此时, 林业工作人员应有效结合定量与定性, 根据林分平均胸径确定公顷砍留株数, 确定抚育强度以及保留木的间距。砍伐过程中, 尽量选择已停止生长、树干弯曲严重、有腐坏现象的非良木。保留生长速度快、树干通直、能够促进优良木发育、保护土壤的有益木。抚育间伐后的林分平均胸径将会获得提升, 抚育间伐的频率与次数, 主要根据林分平均胸径变化情况来确定。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优质的良种基地与科学的经营技术, 是实现森林资源效益最大化的重要前提。作为森林人工林的主要成分, 处理好红松人工林的基地建设与经营技术是发展人工林的关键。通过本次研究最终了解到, 加强现有良种基地的管理、利用优良种源实现造林良种化、建设改良代红松种子园, 是提升红松人工林良种基地建设质量的最佳途径。在经营技术这一方面, 可通过提高分杈防治能力, 科学开展透光抚育以及抚育间伐等工作, 提高人工林生产效率与质量。红松人工林良种基地建设与经营技术的课题研究意义重大, 在未来, 还需针对该课题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才能更好地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军, 邓金成.人工林良种基地试验调查分析[J].科技风, 2011, (04) :176.

[2]刘红.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 2011.

良种基地 第7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中湾国家油松良种基地种子园Ⅰ大区内, 试验田立地条件、土壤肥力、杂草种类相差不大, 生长杂草优势种群主要有冰草、串皮草、铁杆蒿、蒲公英、车前、艾蒿、苦菜等多年生杂草, 以及雀麦、藜、狗尾草、荠菜等一年生杂草。

1.2 试验材料

供试除草剂有23.5%乙氧氟草醚乳油 (由上海惠光化学有限公司生产) 、10%草甘膦水剂 (由山东侨昌化学有限公司生产) 、10%百草枯水剂 (由西安奇特农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6个处理, 即23.5%乙氧氟草醚乳油150 m L/hm2 (A) 、300 mL/hm2 (B) , 10%草甘膦水剂7.5 L/hm2 (C) 、15.0 L/hm2 (D) , 10%百草枯水剂7.5 L/hm2 (E) 、13.5 L/hm2 (F) 。每个处理面积0.13 hm2。

1.4 试验方法

试验期间共喷施3次药剂, 分别于2012年4月中旬、5月中旬、6月中旬进行, 采用卫士WS-16P手摇喷雾器, 采用普通喷头, 对水量为450 kg/hm2, 退步施药。施药时需注意以下几方面:不能在大雨前喷施除草剂, 以免因雨水冲洗, 造成除草剂流失或聚集, 使药效降低或产生药害。除草剂的使用浓度和剂量应该选择在药剂使用安全范围内, 浓度过低、用量太少, 起不到理想的除草效果;浓度过大、用量过多, 则容易产生药害[3,4]。

1.5 调查内容与方法

每次喷洒完除草剂3 d后, 跟踪观测除草效果, 连续观察7 d[5,6,7,8,9,10,11,12]。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 处理A、B、C、D、E、F对杂草的整体防效为83%、90%、86%、93%、89%、94%, 其中防效最好的是处理F。不同除草剂随着浓度的加大, 除草效果也更加明显。通过观察发现, 喷洒除草剂后的短时间内, 对杂草的防除效果差异不大, 但在药后10 d, 10%百草枯水剂即表现出了较强的广谱性。

(%)

3 结论与讨论

该试验结果表明:23.5%乙氧氟草醚乳油、10%草甘膦水剂、10%百草枯水剂对油松林地内杂草均有一定的防除效果。喷洒除草剂后的短时间内, 对杂草的防除效果差异不大, 但药后10 d喷施10%百草枯水剂13.5 L/hm2的防效最好, 且表现出比较强的广谱性, 为今后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有效依据[5,6]。

参考文献

[1]张超群, 陈荣华, 冯小虎, 等.江西省烟田杂草种类与分布调查[J].江西农业学报, 2012, 24 (6) :80-82, 85.

[2]季敏, 李粉华, 孙国俊, 等.江苏金坛茶园主要杂草种类调查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 2012, 24 (4) :91-95, 99.

[3]任浩章, 毕成军, 秦淼, 等.480g/L三氯吡氧乙酸防除林地阔叶杂草和灌木的效果[J].杂草科学, 2010 (2) :60-61.

[4]杨卫东, 曲俊山, 尹国龙, 等.24%氨氯吡啶酸水剂防治林地阔叶杂草试验[J].森林工程, 2006, 22 (3) :8-11.

[5]黎良明, 陈获戈.农民乐747防除茶秆竹林地杂草药效试验[J].广东农业科学, 2002 (6) :36-37.

[6]刘召友, 于国辉.松灵1号片剂防除樟子松幼林地杂草试验初报[J].吉林林业科技, 1996 (6) :17-19.

[7]于文静, 崔国刚.油松的育苗管理[J].中国林业, 2012 (11) :46.

[8]王文华, 张欣, 张杨, 等.油松苗木培育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 2012 (6) :131-132.

[9]陈静, 朱晓霞, 唐晓红, 等.浅析除草剂药害的产生及预防[J].吉林农业:学术版, 2012 (5) :71.

[10]陈书强.2011年夏玉米田化学除草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9) :156-157.

[11]刘利利, 彭秋.不同除草剂对高梁田苗后杂草的药效试验[J].江苏农业科学, 2012 (6) :112-113.

良种基地 第8篇

1 种子园简述 (落叶松部分)

汪清县林业局林木良种繁育基地始建于1974年秋 (原大梨树沟种子园) , 以日本落叶松为主, 规划总面积112公顷, 施业面积88.7公顷, 全园1976年至1980年为建设期, 到1980年全部完成了小区配置, 同时完了三松优树收集区建立工作, 实际完成三松建设面积72.7公顷, 其中:日本落叶松55.6公顷、红松11.9公顷、樟子松5.2公顷。全园形成以建设日本、兴安、华北、长白落叶松为主, 红松、樟子松为辅的格局, 完成配置561个无性系, 嫁移母树12274株, 其中:日本落叶松6479株314个系、兴安落叶松56株7个无性系、华北落叶松141株14个无性系、长白落叶松427株68个无性系、红松3174株87个无性系、樟子松1997株71个无性系。

投资成本到1991年末为止, 共使用投资446, 044.69元, 其中:生产费占41.7%, 基建费占21.46%, 专业费占36.81%。

(1) 园址选择

汪清县林业局林木良种繁育基地是由三次选变于1974年才移建到现在位置的, 地处东经129°35′48″、北纬43°24′44″, 海拔327m, 年平均气温13.9°, 灰棕壤, 平均坡度7°。第一次选址是1970年秋, 位于现在大兴林场25林班, 1972年又移建到现大兴林场38林班, 1974年第三次选址建设到现大兴林场15林班。

(2) 技术路线 (种源选择) 开展技术路线研究, 发展潜力。

先定砧于园、再接于园是提高成活率的重要保障手段, 园址选择-定砧-选优-复选-采穗-嫁接-在优树上采种育苗同当地种源对比-基地后期管理。

该园在东北地区的26个穗源产地共选择优树561株, 每个无性系重复5-10次不等, 小区单系重复5~7次不等。

在开展技术路线方面:早期配置设计是8×8, 78年后采用4×8, 这两种做法当今看来均不合适落叶松开花结实, 建园初期采用8×8设计, 比理论值大一倍多, 这些母树现多半是空瘪粒, 这是早期认识上的误区, 现我们为克服有花无果问题, 已在部分小区开展了人工辅助授粉工作, 但效果不太明显。4×8的问题主要是行距过大易生产半饱粒种子, 现在看5×6是该园的最佳配置, 克服上述问题的最理想手段增加无性系配置也是重要手段之一, 我们的想法是在4×8的小区内重补进1行 (有同龄备砧母树) 。

汪清县林业局林木良种繁育基地建园历史长、种源区域广、家系多, 且三大区三大树种建设初具规模 (优树收集区、生产区、子代测定) , 落叶松种源对照区以具规模, 种源清楚, 有推广前途。

1987年2月28日由吉林省林业厅林木良种基地办公室组成的以陈铁英、冯际凯、梁学顺、李永生、高一林等10余人专家对全园进行验收, 并认为该园优树选择良好, 区域性宽广, 涵盖吉、黑两省乡土树种, 档案清楚完备无缺, 三大区建立初具规模, 期望对落叶松403个无性系, 红松、樟子松158个无性系, 全园12274株母树做出统计分析。到2013年11月止, 我们已初步完成了落叶松403个无性系表型母树测定工作, 统计正在请专家进行统计分析, 不日将对全系做出良种选择结论, 也是对建园近40年的一个了断性总结。

目前汪清县林业局林木良种繁育基地尚处于初级阶段, 今后的重点是"千方百计搞果实, 集中精力搞测定", 这就是我们努力奋斗的方向, 也是今后的奋斗目标。

2 基本情况

(1) 地理坐标:东经129°35′48″、北纬43°24′44″、全园平均坡度7°、海拔327米、平均气温13.9°、土壤为灰棕壤。

位置:种子园位于汪清县北部, 距汪清县城60公里, 行政区隶属汪清县春阳镇。

(2) 建园前林地情况:为阔叶林把原始阔叶林按规划伐除, 保留30米防风隔离带 (也叫花粉隔离带) , 对土地进行机翻熟地后定植嫁接苗。

(3) 气候:属于大陆性中温带多风气候, 冬长夏短, 四季分明, 垂直变化较大, 年平均气温3.9℃, 年平均降雨量为580毫米, 无霜期为110~141天, 年日照时数为2700小时。

(4) 定植后管理方式:土壤管理:每年进行人工除草、人工松土、机械松土、单株病虫害防治、物候观测、生长量调查。

(5) 结实情况及应用情况:因在管理上未跟上未做子代测定工作, 固未做种源推广, 每年所采集的种子均作为普通种源向社会上销售, 近10年累计采种5万余斤。

参考文献

良种基地 第9篇

关键词:蔗糖业,甘蔗良种,基地建设,重要性,对策,贵州省

贵州省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内陆省份, 山地面积占90%以上、平坝地面积不足10%、喀斯特分布面积占75%, 导致社会经济发展滞后, 人民生活贫困。蔗糖业成为贵州省低热山区的一项特色区域产业, 立足扶贫开发的战略取向[1], 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 大力支持蔗糖业发展, “十二五”期间, 全省规划甘蔗种植面积2015年达到7.33万hm2, 产蔗400万t, 年产糖50万t以上[2], 带动黔西南、黔南2个民族自治州蔗区农民脱贫致富。

1 制约贵州省蔗糖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贵州省蔗糖业发展区域性很强, 主要集中在南北盘江红水河、都柳江流域、赤水河流域、乌江流域中下游[3]。随着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 赤水河流域蔗区和乌江流域中下游将逐渐作为其他经济作物种植基地, 按照贵州省“十二五”蔗糖业发展规划和制糖企业布局, 今后贵州省蔗糖业种植基地主要集中在南北盘江红水河、都柳江流域的黔西南和黔南蔗区, 种植基地的建设规模是糖厂能否有充足原料供应的关键, 而良种是原料基地建设的主要生产资料, 直接影响蔗糖业持续稳定发展。由于受到原来蔗糖企业生产规模小、甘蔗副产品综合利用差等因素影响, 贵州省蔗糖业几经波折, 举步维艰, 濒临破产, 甘蔗生产规模急剧下滑, 良种选育和推广应用受到制约。2010年广西洋浦南华糖业集团进驻贵州省后, 极力打造贵州省特色的蔗糖业, 并且上升到省级层面给予大力支持, 甘蔗良种的快速推广应用成为目前生产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良种储备不足严重制约当前原料蔗种植的快速推进, 需要加大力度加快培育新良种, 解决原料供应问题。

2 加快甘蔗良种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甘蔗良种是蔗糖业生产的主要生产资料, 根据贵州省蔗糖业“十二五”规划, 在“十二五”期间, 南华糖业集团将在贵州册亨县建设4 000 t/d糖厂1座 (已投产) , 在贞丰县建设5 000 t/d糖厂1座 (在建) , 在望谟县建设5 000 t/d糖厂1座 (技能改造) , 在荔波县建设3 000 t/d糖厂1座 (已投产) , 在安龙县建设6 000 t/d糖厂1座 (待建) , 这些糖厂的陆续建成, 将需要大量的原料蔗供应, 需蔗量达2.3万t, 而原料的多少和优劣直接影响糖厂的效益, 只有加快良种的培育和高产、高糖良种推广应用, 快速提供足够的种源为蔗糖生产服务, 形成长久的利益共同体, 才能保障蔗糖业长稳发展。因此, 当前加快建设一定规模的甘蔗良种基地显得十分紧迫而重要。

3 加快甘蔗良种基地建设的对策

3.1 合理规划良种种源基地

结合糖厂原料蔗的种植区域, 考虑示范和辐射带动效果, 本着就近推广节约成本的原则, 按照1∶ (6~8) 的扩繁系数, 即1 hm2种源扩繁后供给90~120 hm2大田生产基地使用, 规划良种基地, 以此为辐射源, 向周边提供种苗, 为生产服务[4]。

3.2 加快良种储备

甘蔗良种使用寿命是有局限性的, 任何一个品种在生产中种植一段时间后, 会随着种性的退化及新良种的选育而逐渐被淘汰, 甘蔗良种的时间性决定着良种的选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 要及时创新种质资源, 结合生产实际不断培育新品种, 保证“库”源充足, 源源不断地为生产提供一批批的新品种, 推动蔗糖业持续发展[4]。

3.3 加大蔗糖业扶持力度

一是加大对科技的投入, 保证必要的科研经费培育新品种;二是加大对龙头制糖企业的扶持, 从扶贫开发的角度对糖厂技能改造、系列产品的研发及市场的开发方面给予扶持, 让企业不断壮大;三是加大蔗区的基础设施投入, 在蔗区公路、蔗区水利设施方面综合配套考虑, 改善蔗区农户生产生活条件, 尽量创造条件使用山地小型农业机械完成相关生产环节, 减少农户种植甘蔗的劳动量, 增加农户种植效益, 稳定其种植甘蔗积极性;四是实施良种补贴政策, 鼓励农户种植新品种, 快速推广新良种[4]。

3.4 加大新良种的推广应用力度

通过政府引导、扩大宣传、实施良种补贴政策措施, 让农户接受良种增产增收的理念, 积极主动种植新良种, 以农户的传、帮、带扩大新良种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发挥良种的增产增糖增收潜力, 提高良种的覆盖率和贡献率[4]。甘蔗良种的推广应用直接关系农户和企业的利益,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发展的原则, 以科技支撑保障优质原料的持续稳定供给, 通过良种化带动产业化, 促使贵州省蔗糖业跃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周正邦, 冯道友.贵州甘蔗产业发展概况、特点及方向[J].贵州农业科学, 2007, 35 (4) :146-147.

[2]袁天志, 孙国强.在全省制糖产业发展专题会议上强调坚持科学发展提升糖产业促进“三化”同步[N].贵州日报, 2012-08-29 (2) .

[3]汪境仁.贵州糖业生产布局研究[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1995:32-38.

良种基地 第10篇

立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做大做强云南省核桃产业为方向,以“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为宗旨,着眼于填补全省1 800m以下中低海拔区域无适宜发展核桃品种的空白,进行薄壳山核桃良种基地建设,为全省核桃产业发展提供良种保障。薄壳山核桃良种基地建设是发展薄壳山核桃种植的基础性工作,顺应了生态环境建设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因此,以适用性、系统性、经济性原则、针对性和可控性为原则,编制科学合理可行的云南省薄壳山核桃良种基地建设工艺设计显得至为重要,可为薄壳山核桃良种基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推动其向高科技含量的良种基地发展。

2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分别为漾濞县、建水县和广南县三处。

漾濞县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中部,东邻大理市、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邻永平、云龙两县,南与保山地区昌宁县隔河相望,北与洱源县山水相依,地跨东经99°36′~100°07′,北纬25°12′~25°54′。全县东西最大水平距离53km,南北最大水平距离79km,国土总面积1 882.52km2。现辖苍山西镇、漾江镇、富恒乡、太平乡、平坡镇、顺濞乡、瓦厂乡、龙潭乡、鸡街乡共9个乡(镇)。

建水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中游北岸,地跨东经102°33′~103°11′,北纬23°12′~24°10′,东邻弥勒县、开远市、个旧市,南隔红河与元阳县相望,西接石屏县,北同通海县、华宁县相连,东西横距58km,南北纵距107km,全县国土总面积3 789km2。现辖面甸镇、南庄镇、陈官镇、东坝镇、西庄镇、青龙镇、曲江镇、岔科镇、坡头乡、李浩寨乡、东山坝乡等共17个乡(镇)。

广南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云贵高原向桂东延伸的斜坡地段,属滇东南岩溶山原的一部分,隶属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地理位置为东径104°30′~105°36′,北纬23°29′~24°28′。东与富宁县接壤,南与麻栗坡、西畴县隔江相望,西与砚山、邱北县毗邻,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相连。东西长105km,南北宽103km,全县国土总面积7 810km2。现辖辖莲城、坝美、八宝、南屏、珠街、那洒、珠琳等7个镇,黑支果、曙光、篆角、五珠、者兔、者太、底圩、旧莫、董堡、杨柳井、板蚌等11个乡,另外云南省农垦总局管辖的堂上农场、石山农场也在县境内,共18个乡镇,2个农场。

3 工艺设计

3.1 采穗圃工艺设计

3.1.1 品种选择

选云光、云星、波尼3个适宜于全省大面积推广的优良品种,并暂定云光和波尼2个品种来建立采穗圃。漾濞基地选择云光、波尼2个品种建圃,建水基地选择品种云光建圃,广南基地选择云光、波尼2个品种建圃,3个品种的特点如下。

(1)云光。

从国内早期实生引种的后代中选出,特征为早实、丰产、优质。坚果粒重6.8g,出仁率52.7%,取仁容易,仁含油率75.6%;1年生嫁接苗定植第3~5年结果,第8年株产干果14.0kg/年,第13年株产干果70.2kg/年。由于品质优良,结果早,产量高,该品种被反引回美国栽培。

(2)云星。

从国内早期实生引种的后代中选出。坚果粒重5.8g,出仁率48.8%,取仁稍难,仁含油率75.4%;1年生嫁接苗定植第3~5年结果,第8年株产干果14.5kg/年,第30年株产106.0kg/年。该品种坚果品质稍差,但早实丰产,播种发芽率高,出苗相对整齐,是理想的培育砧木品种。

(3)波尼。

从美国引进,早实、丰产、优质,果实成熟期较其它提早20d左右。坚果粒重6.6g,出仁率58.0%,取仁容易,仁含油率75.3%。4年生树高接,第2年开始结果,第6年株产干果8.7kg/年。

3.1.2 生产规模

(1)穗条生产规模。

穗条生产规模及预计年产量如表1和表2所示。

注:穗条长20~30cm,有效芽3个/条,良种产量指干燥后坚果产量。

(2)采穗圃规模。

新建采穗圃14.3hm2,其中漾濞基地2.1hm2,建水基地5.3hm2,广南基地6.8hm2。

3.1.3 技术路线

采用本砧嫁接之后,通过施肥、修枝、病虫害防治、穗条采集与处理等一系列管护措施,形成薄壳山核桃优质采穗圃。

3.1.4 工艺流程

营建采穗圃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3.1.5 技术特点及优势

(1)优良品种的引进及选育。

薄壳山核桃作为树种资源由云南省林业科学院牵头将其作为果树引种,并开展了“薄壳山核桃引种扩大实验”等一系列研究,目前在漾濞研究站建有种质资源收集圃,共收集54个品种。在薄壳山核桃连续引种过程中,经过30多年的努力,从陆续引进的54个品种之中选育出并暂定为云光、云星、波尼(正在申报省级品种审定)3个优良品种,待审定后如有改变再做调整。

(2)整形修剪技术。

山核桃苗第1、2年主要定干高,在定植当年冬季,把苗定干在40~60cm内,以促使侧枝萌发;第2年生长季适当进行短截、拉枝或摘心,促使1年生侧枝萌发。第2~3年后可对侧枝进行不同修剪处理,达到多发枝、提高利用率等效果。

(3)接穗采集与处理技术。

接穗要选择生长健壮、芽眼饱满、木质化程度较高、无病虫害的1年生营养枝。采集后在树体剪口处涂抹凡士林封口,减少病害发生。

采集的接穗首先放在阴凉通风的室内2~3d,使枝条释放少量水分,然后将枝条剪成长20~30cm(带3~5个芽,保证3个有效芽)的穗条,剪口距上、下芽各2~3cm;其次,进行蜡封处理,即把工业石蜡和蜂蜡按10∶1的比例放入容器中加温,待蜡熔化温度达到100~110℃时,把剪好的穗条迅速将一端插入蜡液中,用同样的方法蘸另一端,使整根穗条封严,待穗条蜡封完全冷却后放入有通气孔的纸箱中,然后置于温度5~8℃的通气室内贮藏待用或运输。

3.2 采种园工艺设计

3.2.1 品种选择

采种园全部位于云南省林科院漾濞核桃研究站基地,选择云光、波尼2个品种。

3.2.2 生产规模

采种园总面积1.7hm2,预计年产量如表3所示。

3.2.3 技术路线

对已有优良薄壳山核桃母树,通过施肥、修剪、复壮、病虫害防治、疏花、疏果、果实采收、干燥和储藏等一系列管护措施,形成薄壳山核桃优质采种园。

3.2.4 工艺流程

采种园的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3.2.5 抚育管理技术

(1)水肥管理.每年冬季,在树冠下距树干100cm以外的范围内进行穴状施肥,每平方米内挖一个长50cm、宽30cm、深30cm的施肥穴,穴内压满一坑秸秆或杂草,上加氮、磷、钾配方肥。为加速秸秆或杂草腐烂,有条件的地方每穴还可加放较浓的人粪尿2kg。覆土后再在施肥坑上覆盖地膜。6~7月如树体叶色发黄,表现出肥力不足时,每平方米树冠投影面积追施复合肥(N∶P∶K= 15∶15∶15)0.15kg和尿素0.05kg。每年2~5月份如干旱少雨在穴内浇水3~6次,施肥后覆盖地膜的,最好浇在地膜下。

(2)间作。在夏秋季节间作大豆、矮秆玉米等,玉米采收后,秸秆埋入土中可作为有机肥料。冬春季以间作豆类作物和绿肥(如紫花苕)。如间作绿肥,至3月份气温回暖时,如绿肥生长旺盛,为减少水分消耗,用克无踪等杀草剂将绿肥杀死,自然覆盖在地面上,除肥土外,还可起到保水、抑制杂草的作用。

(3)整形修剪。6年生以上树体,每年冬季去除内膛立枝,短截主枝顶梢和旺长枝,增加分枝基数,抑制树体旺长,促进早期丰产。对病虫枝、枯枝要及时修剪并烧毁,以防病虫害扩散。对生长旺盛的树体,8~15年生树结合冬季施肥,每株施50~100g的多效唑,在以后的3年内能起到抑制营养生长、增加单果质量、提高产量的目的。

(4)密度控制。薄壳山核桃生长快,对光照要求较高,当林下地面荫蔽度达80%以上时,就会出现树体结果部位上多,大小年明显,空瘪粒增加等。这时需进行间伐,即采取行内隔株间伐,行间间伐位置错开,以提高产量。

3.2.6 果实采收、干燥及贮藏技术

10月中上旬,薄壳山核桃进入采收期,待树上80%青皮开裂时,先在树下垫种子采集布,后用竹竿在树上敲打采收。采收的种子在自然通风条件的室内晾干或35~38℃热风烘干使含水率低至5%以下即可。干燥的种子在10~15℃环境中贮藏或在3~5℃冷库中贮藏。

4 结语

上一篇:供电企业营销管理下一篇: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