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

2024-07-25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精选12篇)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 第1篇

1尊重人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

以人为本的实质, 是指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以人的生存、安全、自尊、发展、享受等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思想政治工作对象是人, 尊重他们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觉性, 使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成为引导工作对象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评价、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2理解人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

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 不可避免地会与他人及社会发生矛盾。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之一, 就是化解这些矛盾。但人的心理又是复杂多样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通过把握工作对象的言行, 多进行换位思考, 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想问题, 才能与工作对象进行思想沟通, 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3关心人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

关心人, 就是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 心中始终装着他人, 动之以情, 施之以爱。在当前, 要特别注意关心困难职工的生活, 实实在在为他们解决问题。将“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要求落到实处, 急职工之所急, 为职工分忧解难, 多办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

4帮助人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

干部职工大多是通过与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解决, 来理解党和政府的政策与措施的。因此, 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与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 既讲道理又办实事, 在办实事中贯穿思想教育, 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经验和方法, 也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的重要途径。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到人类有五种层次的需求, 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 按层次逐级递升, 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 安全上的需求, 情感和归属的需求, 尊重的需求, 自我实现的需求。职工政治思想工作上的以人为本也可以相应分为三个层次进行:

一是把职工冷暖放在心上, 关心职工、体贴职工、帮助职工。

这一层次是职工政治思想工作中最基础的层次。职工在企业中工作, 最初的出发点就是维系生活, 收获生活中所需要的物质、金钱。所以生活上的困难最容易影响职工的工作情绪, 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精神上的, 都可能造成职工消极怠工, 无心工作。

处理这一层面的问题, 做好职工政治思想工作, 我们需要三颗心:细心、耐心、决心。首先, 我们需要细心观察, 及时发现职工的困难困惑, 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其次, 在了解问题时, 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 心平气和, 客观公正地去倾听职工的心声, 分析职工的困惑, 协调各方面关系, 从而尽善尽美解决问题。最后, 在解决问题时, 或许会遇到不可估量的阻力, 此时我们必须要有足够坚定的决心, 坚持不懈地帮助职工解决好问题。

要真正做到把职工冷暖放心上, 我们不妨:1) 积极开展家访谈心、送温暖、送爱心等活动, 做好职工政治思想工作, 提高职工对改革的理解和认识;2) 对侵害职工利益的行为、劳动争议问题, 不袖手旁观, 而是要积极主动参与进去, 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3) 在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上, 要保证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从而真正成为职工合法权益的坚定代表者和维护者。总之, 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 就必须要深入倾听职工的呼声, 细心体察职工的情绪, 了解广大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是什么, 从职工根本利益出发, 切实解决好职工思想问题和生活困难。

二是把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本, 重业绩、讲能力、看品质。

人, 是企业发展之根本, 人才则是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动力。只有善用这些原动力, 我们的企业才能做强做大, 实现持续发展。重业绩、讲能力、看品质, 就是要打破“论资排辈”的束缚, 良才善用, 能者居之。这样不仅能提高新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更能促进老员工工作的主动性, 形成企业内部的良性竞争, 有竞争就有压力, 有压力就有动力, 这股动力将不断为企业生产经营注入新的活力, 促使企业持续发展!另一方面, 也意味着学历、年龄、性别不再是衡量一个员工是否适合该职位的标准, 相反, 能力才是衡量的唯一标准。

我们在职工的政治思想工作中要充分体现这一用人原则, 积极促进人才选拔和培养。第一, 重视人才发掘和培养。全面及时了解职工工作状态, 搭建学习平台, 创造多种学习机会。例如, 学历深造, 专业技能培训等。鼓励职工坚持不懈地学习新知识, 培养职工学习新事物的习惯, 提高自身素质以及专业知识, 为企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第二, 倡导“能者上, 平者让, 庸者下”的竞争氛围。鼓励职工积极进取, 毛遂自荐, 勇挑重担, 争取更高更好的职位。坚决打破“大锅饭”, 积极推行绩效考核制度。绩效考核需要细化、量化、专业化, 使其能真实全面反映职工工作能力和成绩, 成为职工晋升降级的有力依据。第三, 对于工作能力较弱的职工要协助其悉心分析, 找出主观和客观上的原因, 帮助职工更好地认识自身的不足, 端正其态度, 为其创造有利条件, 鼓励其脚踏实地地查漏补缺, 并及时对其做出的进步予以肯定。

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就是为职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搭建平台、营造环境, 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全面完成生产经营任务。我们要从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出发, 既要建立完善的优秀员工使用和选拔机制, 打破身份界限, 为职工搭建成长舞台, 让每名职工都看到发展空间, 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 让人才各显其能, 实现自身价值;又要制定公平、合理的分配方案、管理章程, 做到利益分配的公平、公正, 从根源上预防和解决各种矛盾, 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努力实现人力资源效用的最大化。

三是以满足员工的需要为根本, 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德国的SAP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和协同化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 全球第三大独立软件供应商, 欧盟最大的软件公司。在SAP最好、最有价值的是花了数十年建立起来的企业文化, 该企业文化让每一个曾经在SAP工作过的员工都会对SAP拥有某种难以割舍的感情, 使得每年的人员流动率都在2%以下 (1999年除外) , 而一般同业的流动率则在10%~20%之间。这不仅是因为SAP拥有相当好的福利待遇, 也不仅因为完全来自于分享利润模式, 更重要的是其对人力资源进行了富有特色的管理, 这种富有特色的管理其宗旨就是“以人为本”。在硬件上, SAP为职工提供宽敞舒适的办公环境, 高性能的办公设备, 功能齐全的休闲设施等;在软件上, SAP更是将“以人为本”发挥到了极致。他们的职工可以在咖啡厅悠闲地坐下闲聊, SAP认为无论你聊什么, 总是对工作有所帮助的。他们实行弹性工作时间, 员工按照自己的意愿上下班。每个月他们都会参加一个叫做团队建设的活动, 大家集体出发, 或者爬山, 或者滑雪, 总之是大家可以一起参与而又需要互相协作和沟通的活动。SAP提倡员工根据爱好自由流动, 选择适合的岗位继续发展。在本岗位服务超过两年后就可以自行申请流动, 自己决定要参加哪些部门或者外部的培训课程。而这种培训正集中体现了SAP企业的原则———“活到老学到老”。SAP让职工参与企业的管理, 从中汲取改进企业经营管理的建议。通过让职工参与企业管理, 其效果不仅大大改善了劳资双方的关系, 还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职工中汲取许多经营管理方面的建议, 也是SAP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

成功企业的魅力在于它能最大程度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并用人性化的经营调动企业每位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 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活力。只有真正建立起“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才能被企业管理者所接受并执行。自由开放的氛围和严谨规范精神相融合的“以人为本”企业文化是企业通向成功的可靠保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生活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上给予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有说服力的回答, 帮助人们正确认识改革发展中的问题, 明确前进的方向。是非清楚了, 疑惑消除了, 思想通畅了, 就能充分发挥人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因此, 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既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 又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更重要的是帮助职工在经济上解困、生活上解忧、思想上解扣、情绪上解闷, 既以理服人, 又以情感人, 及时抓住职工比较关注的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 结合实际, 敢于接触, 善于引导, 向职工讲清道理, 释疑解惑, 使职工有安全感、亲切感、归属感。思想政治工作要确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在原则要求职工的同时, 也要在感情上亲近职工, 做到人性化管理与服务。要带着真挚的感情去关心和爱护被教育者, 分析问题要实事求是, 考虑问题要善于“换位”, 说服教育要入情入理。要在“情”字上下工夫, 做到无情管理、有情操作, 帮助职工释疑解惑、消除矛盾、理顺情绪。要把职工的呼声和要求作为第一信号, 把职工满意作为第一目标, 把实现职工利益作为第一追求, 处处讲求尊重人、爱护人、理解人、关心人, 乃至依靠人、塑造人, 处处从方便、体贴、适合人的需要的角度思考问题、说服教育。

世界最伟大的莫如人;人体中最伟大的莫如心;思想中最伟大的莫如爱。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做人工作的艺术, 只有坚持以人为本, 以心换心, 与时俱进, 才能真正起到团结人、教育人的作用, 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 第2篇

几年来,通信企业在上级党组织的正确指引下,以学习十六大精神和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着眼于加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紧紧围绕企业核心开展工作,以提高职工思想和业务素质为基础,以增长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建设一流通信企业为动力,团结互助,努力拼搏,开拓创新,员工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不断创新通信业务,有力的促进了通信企业健康和谐发展。

一、当前员工的思想动态以及影响和谐企业构建的因素

目前通信员工总的思想状况是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员工普遍高度关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心企业的收入与效益。绝大多数的员工具有强烈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危机意识和创新意识,但在少数员工中也存在一些思想上的偏差,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引导,就可能影响到企业的内部稳定和健康发展,影响构建和谐企业的正常进行。

(一)部分员工对公司上市后带来的利益期望过高,少数员工心理失衡,工作积极性不高。员工常常抱有良好愿望和乐观情绪去满怀信心的期待,一旦改革的结果与自己期待的结果不相符时,就会产生思想上的波动与情绪上的失望。企业上市和流程重组后,给企业的生存与员工的利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特别是薪酬制度的调整,竞争上岗,按岗定薪,技能考核、知识面临老化等

1现实压力,如果教育、培训跟不上。就可能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热情与态度。

(二)少数员工跟不上改革的步伐。近几年,通信企业变革频繁,随着企业对员工在素质、知识、技能等方面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一部分员工感到了工作中的巨大压力,个别员工已经习惯了过去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模式,满足于已有的知识技能,一旦发生调整,就觉到这些变化太大了,太快了,担心自己“位置”不保或被企业淘汰。这种思想情绪的存在,在某些程度上会影响到企业的斗志和整体战斗力的发挥。

(三)通信市场竞争和通信业务替代带来的压力,部分一线员工自信心不强、感到对完成任务指标有畏难怵头情绪。在同一个地区有多家通信运营商在争夺客户,一是传统业务的激烈竞争,如:有的运营商低价经营固定电话、长途、数据等通信业务;二是通信业务的异质替代,由于移动通信业务资费下调,部分固定电话用户和小灵通用户拆机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创新业务还处在初级阶段,部分员工对发展新业务技巧掌握得还不熟练,远不如发展传统业务那么顺手,给部分员工带来了压力。

二、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企业

员工是企业之本。当员工得不到理解、尊重和关爱,正常的情感需求和物质要求得不到满足,感觉不到自己在企业处于当家作主的地位时,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就很难得到有效发挥,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内部改革就很难取得应有的效果,企业发展和稳定就很难得

到有效的保障。要构造和谐企业,就要求我们更好的坚持“以人为本”,处理好内部改革与和谐发展的关系,构造员工与企业共同的发展远景和核心价值观,建设兴旺和谐的企业大家庭,推动通信企业健康和谐发展。

(一)加强企业在转型期间的思想教育,进一步树立员工对企业的贡献与员工收入相关联的思想观念。不断满足员工物质利益需求,奠定和谐企业的物质基础。市场经济条件下,员工的经济观念增强,注重实惠,讲求个人利益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要构建和谐企业,必须从实际出发,关心员工的权益保障需求,加强利益关系的教育引导。在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的同时,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员工。要引导员工正确认识各种利益关系,自觉摆正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价值观,人生观。

(二)搞好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满足员工竞争能力需求。面临知识的快速更新和岗位的激烈竞争,每位员工都有提升自身竞争能力的愿望。竞争能力的提升源自培训,企业要加大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力度,要以增强员工业务学习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水平为中心,不断完善以岗位培训为基础、目标培训为重点、自我学习为补充的培训制度。满足员工的教育培训需求。使员工及时掌握通信新知识、新的营销和管理方法,推动企业知识快速更新。要通过开展各种方式的培训、自学和工作实践,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全面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使员工跟上企业改革发展的步伐,减少岗位竞争带来的压力,将员工和企业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持续发展。

(三)积极开展创新活动。“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国家兴亡的动力,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创新是我们唯一的选择”,要教育引导员工深刻领会上级党委提出的“创新是我们的唯一选择”发展理念。几年来,我们企业始终以创新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率为目标,全力推动企业运营模式转变,企业创新取得阶段性成果,要让全体职工都知道我们已经在技术转型、网络转型、产品转型、服务转型、管理转型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尝试和实践。在业务创新上,率先推出了ICT等新业务,开创了新的赢利模式。要让全体职工都知道创新就会有出路。要让员工掌握新业务、发展新业务;要让职工适应新的运营模式,抑制成自然,自然成习惯,要使员工养成适应发展新业务的习惯;适应企业创新发展形势的新习惯,克服工作中的畏难怵头情绪,在创新“红海”、开拓“蓝海”具体岗位上更好的发挥工作主动性、创造性。

(四)进一步加强有效的沟通。不断完善有效沟通机制,满足员工民主管理需求,夯实和谐企业的管理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广大员工的思想空前活跃,民主意识,参与意识普遍增强,希望对企业的整体经营情况、工作思路及事关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政策、决议有充分的知情权。我们已经建立管理层与员工的日常沟通机制,如一是设立了“总经理信箱”、企务公开电子邮箱、举行领导与员工面对面的沟通座谈会制度等,使员工可以畅所欲言,管理层可以释疑解惑,共同探讨企业发展问题、日常管理问题及员工个人发展问题、生活学习问题,对员工提出的意见与建议,及时研究解决,从而使员工真正感受到来自管理层对他们的尊重,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奉献热情,形成凝聚团队的巨大动力。二是建立了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机制。通过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沟通,提升组织执行力,特别是提高各部门在执行过程中解决问题和改进工作质量的整体能力。三是建立了员工之间的相互沟通机制。通过在网上设立自由论坛等多种方式,建立员工自由表达思想和意见的快速通道,激发员工的智慧,释放员工的能量,提升企业的科学决策能力和整体执行能力。

(五)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力量,满足员工精神理想需求,构筑和谐企业的文化基础。共同的价值观,能够使不同的人为了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对一个和谐的企业而言,必须树立全体员工认同的价值观,明确在价值观指导下的企业目标、企业精神、职业道德,让员工看到努力的方向,才能使员工产生归属感、使命感、凝聚力、向心力,激发员工爱岗敬业、奋发上进的工作热情,使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得以发挥。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我们通信企业已经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正在将员工的理想、个人奋斗目标与企业宗旨、目标、信念等融为一体,使企业成为和谐的大家庭。

(六)以丰富的文体活动为载体,培养团队精神。坚持以职工群众为主,发挥工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优势,广泛开展丰富

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陶冶职工情操。一是组织各种类型的活动小组,并从物质上给予支持;二是从行动上给予重视,主要领导带头坚持锻炼;三是从思想上鼓励职工参与锻炼,采取比赛的办法,以此来拉动职工锻炼的积极性。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培养企业的团队精神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

(七)积极实施献爱心和送温暖活动,切实为困难职工解决实际问题,让职工感到企业的关怀。送温暖活动是企业对困难职工关爱的具体体现,企业工会认真开展了此项活动,在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上不断的改进和发展。通过深入了解特困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情况,积极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使广大职工感受到了企业的关怀和温暖。比如企业坚持利用节假日对一线员工,离退休职工,内退职工分别进行慰问;职工病了住院,派人前去看望,表示亲切的关怀;职工家中出现困难,及时给予一定资助, 帮助职工解燃眉之急;同事之间出现矛盾,细心调解,消除隔阂,携手共进,使职工真正体会到了企业的关怀和组织的温暖。

总之,在通信企业创新发展改革的关键时期,构建和谐企业,关键在于以人为本,确保人与人、人与企业之间的和谐。所以,我们要及时掌握员工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开展工作,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建和谐美好的企业大家庭。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的思考 第3篇

关键词:和谐企业;以人为本;和谐

中国自古以来,文化上就有追求和谐、对称这一显著特点。无论是从政治、建筑,还是从人的思维结构上,即我们所一直谈论的“中庸之道”。在和谐的大环境下,人的作用显而易见,也就是我们所谈的孔孟之道中的“人和”。企业是社会的经济细胞,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构建“和谐企业”。和谐企业不仅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在当代中国的管理中,企业管理也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转变为“和谐管理”。“人和”、“以人为本”在企业中也就愈发有着重要作用。

一、构建和谐企业应坚持以人为本

和是指“协调、相安”,谐是指“调和、配合得适当”,和谐,是指事物、事情协调地生存和发展的状态。因此,和谐企业就是指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处于协调、稳定、安全、健康的状态。具体地说,一个和谐的企业从内容上应该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企业内部关系的和谐。第二,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和谐。第三,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和谐。改革、发展、稳定是构建和谐企业的三大必备要素。构建和谐企业就要使企业改革中创新性与稳定性并存;企业管理中规范性与人本性互补;业务发展里规模性与效益性挂钩;而企业文化中形象性与协调性的相辅相成。

可见,构建和谐企业的内涵十分丰富,但其中我认为最基础的是维护企业内部员工的利益,最重要的是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即企业管理应以人为本。

二、影响企业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的因素

然而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影响企业通过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的因素仍然存在,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没有营造和谐和睦的人和氛围。2.企业没有协调好员工的利益关系。3.企业没有最大限度地满足员工的需求。4.企业没有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

三、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的对策

那么怎样才能解决以上问题,通过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企业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观,营造和谐和睦的人和氛围

1.构建和谐企业,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观,用和谐理念引领企业发展。(1)企业要与时俱进,打破墨守成规的旧观念,在员工中牢固树立和谐的科学发展观。本着以人为本的和谐观,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充分发挥企业各方的潜能。(2)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经济大环境下,企业在生产与经营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诚信自律;企业内员工之间要互相信任、互相体谅和互相支持;企业与客户、产品与市场、企业与环境要达到协调统一。

2.稳定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前提,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安定有序,构建和谐企业必须建立企业内部和谐和睦的人和氛围。“人和”能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冲突,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人和氛围可以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形成强有力的团队精神,对企业健康和谐发展能产生强大的推动力。和谐和睦的人和氛围包括平安、稳定的自然环境与团结、和睦的社会环境两方面。(1)企业要努力创造安全、清洁、舒适的自然环境,使员工在繁忙的工作中,产生愉悦、舒适的感觉。(2)企业要建立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营造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的良好氛围,达到企业与员工价值、利益的和谐。

(二)有效协调企业员工的利益关系

和谐企业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充分尊重员工的权利、维护员工的应得利益,而有效协调企业员工的利益关系体现了和谐企业的以人为本。如何有效协调企业员工的利益关系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要建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企业利益分配制度。企业的利益分配制度既反映企业的发展现状,又体现企业的价值观,表现了企业对保障员工利益的态度。公平的利益分配制度能够妥善协调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企业的内部矛盾,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保证企业的稳定。

2.要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企业要正确处理好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企业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使企业员工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能够得到反映和维护。同时,企业要及时制定和完善员工利益保障机制,使员工的切身合法利益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确保员工的工作热情。

(三)企业最大限度地满足员工的各种需求

和谐企业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以员工的根本利益为本,为了满足全体员工的物质生活需求和精神生活需求而做出努力。员工的需求是各不相同而且不断变化的,当现有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新的需求就会产生,而且多种潜在的需求会逐步转化为现实的需求。所以企业要想最大限度地满足员工的各种需求,就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1.企业了解员工需求。企业要充分了解和把握员工的需求,在思想上要引起高度重视。(1)企业通过建立内部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与沟通渠道,通过互动式的沟通,了解员工所处的环境和他们的真正感受;(2)企业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一对一访谈、员工座谈会等方式来了解员工的价值观、信仰、情绪和内心潜在的反抗和恐惧,以此准确了解和把握员工的需求、情感和欲望;(3)企业通过对员工的家庭、亲戚、朋友以及企业客户的调查和访谈,来间接了解员工的真实需求。

2.企业满足员工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企业要首先通过工资、福利等薪酬制度满足员工的生存需求;然后通过营造安定的工作环境满足员工的自身安全需求;最终通过“以人为本”的和谐的企业文化来满足员工感情上的需求、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作为企业管理者不仅需要考虑尽可能地满足员工的各种合理的需求,而且应引导和培养员工形成更高层次的需求。只有培养高层次的需求,才能挖掘员工的内在潜力,激励员工更好地工作。因此,在管理中,企业要尽可能地给员工培训、发展的机会,通过帮助优秀员工晋升、宣传员工的成果、总结员工的工作经验,满足员工展示自我、实现自身价值的需求,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四)企业最大限度地发掘员工的潜能

充满活力是和谐企业的显著标志之一,而员工是企业中最活跃的成分。企业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掘员工的潜能,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1.尊重员工。构建和谐企业要求企业重新审视员工的地位和作用,要尊重员工、依靠员工,信任员工,把员工视为“當家人”, 在实行民主管理的基础上给员工更加广泛、宽松、自主的发展空问,让员工切实体会到“企业主人翁”的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参与企业活动的主动性。企业通过民主管理充分尊重员工的自由、个性和权利,使员工增加对企业的责任感、使命感,使员工意识到自己的劳动不仅是为企业创造价值而且也为自己带来益处。

2.激励员工。和谐企业的管理者想要发挥员工的潜能,实现管理目标,就要激励员工。和谐企业激励员工的内容包括:(1)确立正确而有吸引力的工作目标,激发员工奋发向上;(2)让员工担负起应负的责任,激发其为所肩负的工作献身的精神,满足其成就感;(3)、对员工进行公平的物质激励,通过公平合理的奖惩措施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4)保持与员工的情感交流,通过在工作上严格要求员工和在生活上关心员工,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

3.实现员工的全面发展。和谐企业在高度重视企业发展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员工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使企业的管理和制度要尊重员工的自由、员工的主体性、员工的权利、员工的个性和员工的能力,并且更好地选用员工、激励员工、培育员工、发展员工。实现员工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不断地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谐企业不仅要满足员工的物质需要,还要满足员工的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的需要;要给所有的员工公平的发展机会,使员工的内在潜能激发出来。只有解放员工,让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才能实现员工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的目的是为了企业管理的和谐,但管理的最终目标不是和谐,而是企业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和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管理追求的一种境界。健康、和谐、文明、进步的企业内部氛围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企业要取得成功,离不开以人为本。企业通过使全体员工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与企业以人为本的和谐氛围相统一,来实现企业和谐管理的良性过渡。

参考文献:

[1][美]泰罗.科学管理原则[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2][美]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周三多,陈传明.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 第4篇

关键词: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企业

所谓“以人为本”的管理是指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要以人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中心, 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积极性, 主动性, 创造性的展开工作。强调对人性的理解, 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从而理解人, 尊重人, 解放人, 依靠人, 关心人, 爱护人, 培养人, 教育人。以人为本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重视人的需求;以鼓励人为主旨;以培养为前提;以人为管理和工作的中心。

公司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实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目标,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更是根深蒂固, 主要从三个层面进行探讨, 具体如下:

一、中石油管道联合有限公司层面

1. 国际安全评级平稳达到7级

国际安全评级简称ISRS, 是基于DNV损失因果模型开发出来的一套评价评估系统, 目的在于预防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事故的发生, 减少财产损失、增加安全系数。公司经过6年的努力, 从规划、行政和风险评价等15个方面613个要素进行审核, 达到7级水平, 已初步具备比较完备、世界先进水平的管道保护体系。公司运行风险的降低, 安全系数的提高, 也是公司实现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最根本保障。

2. 从一体化文件到基础管理体系

程序文件是企业运营的最根本的规章制度, 而基础管理体系则是程序文件应用最全面、作用最大化的有效载体。基础管理体系作为指导性和规范性的文件体系在公司范围内全面推广, 不仅实现了岗位作业的标准化、规范化, 也是杜绝现场作业中出现三违的重要前提。基础管理体系实现了对现场作业的规范和指导, 现场作业人员也通过实践来验证程序文件的可操作性, 不断完善, 充分调动作业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

3. 设备设施系统的大力推广

设备设施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实现了基层站场设备管理的全覆盖, 无盲区、无死角。内容包括设备台账、维修维护管理、缺陷管理、变更管理等, 涵盖了基层日常设备管理所涉及的全部内容。不仅方便基层站队开展日常设备管理工作, 也可以有效的记录设备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并形成分析报告, 分析数据图标等, 让设备管理人员一目了然, 对设备管理工作做到胸有成竹, 有条不紊。

4. 健康疗养和艰苦地区奖励疗养

健康疗养和艰苦地区奖励疗养, 是对员工身心健康的重要关怀, 能够极大的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工作满足感和归属感, 不断增强企业凝聚力和执行力。

二、西部管道兰州输气分公司层面

1. 站队长交流论坛

分公司每年举行站队长论坛, 将每个站场管理工作中的亮点和优秀做法进行互相交流, 思想火花进行互相碰撞。总结所有的管理亮点并进行推广, 每个站队管理者都能够发散思维, 取长补短, 避免闭门造车, 真正实现全面发展、弥补短板。

2. 科级干部轮训

基层科级管理人员作为分公司的中坚力量, 在分公司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部分基层管理人员从技术人员中脱颖而出, 管理方面的经验和知识必然缺乏, 所以培训工作显得更加迫切。只有合格的基层管理人员, 才能管理好合格的基层站队。

3. 全员岗位作业轮训

近年来分公司大力推行全员岗位作业轮训, 目的在于对有一些实践工作经验的基层员工进行“回炉重铸”, 继续加强理论知识的补充, 全面提高整体员工队伍的素质。基层一线的员工是公司发展的重要基石, 只有基石坚实稳固, 发展才能稳健高效。

三、作业区 (基层站队) 层面

基层站队层面, 公司以及分公司更是表明了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决心。目前公司奖金分配向基层倾斜, 向艰苦地区倾斜, 使奖金分配更加合理, 充分调动基层以及艰苦地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执行力和责任心。而基层站队长更是不断发散思维, 为公司以及分公司的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理念建言献策, 努力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四、构建和谐企业的几点体会

在构建和谐企业实践中, 我们真切地感到企业劳动关系不协调, 民主管理得不到保障, 安全权益得不到维护, 人才环境得不到改善, 精神环境得不到充实, 自然环境得不到关注, 就会影响到人的情绪心理、才智贡献, 更会影响到安定团结、企业发展。因此, 我们认为, 构建和谐企业要始终抓好“五个一”, 即“把握一个关键、夯实一个基础、激活一个动力、围绕一个主线、着眼一个目标”, 就是要牢牢把握好劳动关系和谐这个关键, 不断夯实队伍稳定这个基础, 努力激活改革改制这个动力, 始终围绕谋求发展这个主线, 坚持着眼于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个根本目标。

五、结论

和谐是美的一种形态, 和谐可以凝聚人心, 和谐可以团结力量, 和谐可以成就一番事业。公司发展至今,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管理理念始终坚持不动摇, 已经根深蒂固, 对于这方面的成就数不胜数, 为企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前进动力。但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构建和谐企业依然任重而道远, 我们将孜孜不倦地去努力, 去追求, 为实现和谐共处、幸福安康的和谐社会积极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陶娟娟.关于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的思考[J].企业文化旬刊, 2016, (2) :147-148.

[2]周彬.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发展[J].商情, 2014, (23) :343.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 第5篇

中共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纪头2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社会更加和谐”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两年前召开的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此后,胡锦涛等中共领导人多次就构建和谐社会问题进行调研,并作出重要阐述。构建和谐社会是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而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和谐社会,构建和谐也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用和谐理念统领企业发展。

企业要健康、顺利发展就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用和谐理念统领企业发展。这是时代对企业和企业法人提出的新要求。就供排水企业而言,就是要从本企业的特点出发,坚持以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为导向,转变工作作风,提升供排水服务质量,大力开展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既追求企业效益,更追求社会和环境效益;既追求利润,更追求和谐。为此,必须做到与时俱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正确开发和运用企业人才优势和技术资源,在充分尊重个人价值取向的同时,兼顾对社会的回报;既要树立集体和个人典型,又要提倡共同进步,实现企业经营成果和利益的“共享”。

多年来,作为供排水集团子公司之一的中法合资绍和供水公司,注重利用人才和技术优势,在充分汲取国际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把

1“以人为本”作为根本的管理方针,贯彻于日常工作中。投入资金改善员工劳动条件,降低劳动强度,优化工作环境;采用国际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持续改进安全管理绩效,关注员工及企业外部需求,不断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公司以适宜、有效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于2005年获得了国际认证,并连续多年荣获哈尔滨市“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称号。

二、创建和谐企业必须注重三个原则。

一是全员参与原则;二是良性互动原则;三是和谐创新原则。创建和谐企业首先要构建企业内部和谐,其中主要是员工队伍的和谐。供排水集团是群体协同作业较为突出的企业.因此,要树立大家普遍认同的理念和价值观,改善和化解劳动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同心协力,协同作战,是企业自身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为引导职工对和谐企业的认同,营造和谐管理的氛围,绍和公司通过在管理体系中建立员工协商与沟通控制程序,明确协商沟通的目的、范围、职责及具体的运行准则,为解决好企业内部上下、左右组织的关系,建立横向联系、垂直管理系统,实现了企业管理从能人管理到科学管理的跨越,以企务公开架起了领导与职工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桥梁。

三、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以和谐促效益。

要创建和谐企业,劳资双方必须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和谐是企业和谐的根本保证。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劳资双方既相互依存,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利益上的冲突。一般来说,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大都处于弱势地位.劳动者单凭自己的力量无法同企业抗衡。因此,建立和谐企业的劳动关系,规范企业自身行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就显得十分必要。为此,绍和公司注重规范劳动用工制度,自觉遵守《劳动法》的要求与劳动者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严格执行现代企业用工制度,企业实现了劳动关系管理的法制化,契约化。

在涉及企业与职工重大利益的一系列问题上,公司一方面广泛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以进行集体协商的方式来建立企业自主协调劳动关系机制,通过贯彻实施《劳动法》加强协调与沟通,及时化解矛盾,建立稳定协调的企业劳动关系,规范双方的行为,增进双方的合作,共谋企业发展。另一方面,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加快职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使职工能够享受到国家法律规定的各类社会保险权利。

企业天经地义地追求是提高经济效益。以和谐促效益,以效益促和谐,企业才能向着良性循环的轨迹发展。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和谐是效益的基础,效益是和谐的保证,两者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单纯追求效益,不注重和谐企业的建设,是企业的短期行为。只有一手抓效益,一手抓和谐,职工的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职工在构建

和谐企业中的主体作用才能充分显现,和谐与效益才能同步持续发展。

四、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先导,大力实施和谐管理。

“和谐”既是一种伦理,也是一项管理准则。这就要求企业以“和谐管理”为指导思想,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内部各种冲突产生的根源,从根本上讲,就是缺乏建立在统一价值观念上的企业文化。绍和公司在全面推进标准化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同时,通过开展员工心理咨询和高效团队训练营活动,深刻挖掘企业文化所具有的整合企业各种生产要素的功能,它包括企业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其中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的经营工作与企业文化只有很好地融合,才能培育员工高尚的精神境界,才能塑造员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创造具有亲和力的人际环境,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同时,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就会深深地扎根于员工的思想中,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并转变为实际生产力。优秀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为和谐企业的创建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对企业发展会起到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五、牢固树立诚信理念,建立健全企业诚信体系。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市场经济越发展,人们就越发感到诚信问题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企业诚信建设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为推动和加强企业诚信建设,中国企业联合会于2002年7月制定并颁布了《企业诚信经营自律守则》,从各个方面提出了企业诚

信建设的基本要求。我们要以此为监本,强化信用观念和道德修养,不断完善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切实加强自律,改进经营管理,守法经营,诚信纳税,为构建诚信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基于诚信原则, 绍和公司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早在1997年就开始建立、实施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并于1999成为我国首家通过国际质量认证的制水企业。此后,每年聘请国际权威认证机构坚持开展外部监督审查。企业通过制定高于国家标准的内控指标,细化过程控制,严格内部管理,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以先进的管理体系和优质的出厂水,为供排水集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六、增强社会责任感,热心社会公益事业。

创建和谐企业必须增强社会责任感,以积极的态度承担社会责任,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公益事业多做实事。日前,绍和公司在黑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指导下,由领导班子、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带头,筹集个人捐款三千九百五十元,同时企业以团体名义捐赠八千五百五十元,共计一万两千五百元,分别资助三名家境贫寒、高考成绩优异,并已被在哈重点高校录取的大学生,用爱心为贫困生圆了一个大学梦。这项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员工们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的责任感。为能让更多的贫困生都能接受高等教育,为我国经济建设输送更多的栋梁之材,绍和公司还决定在全员范围内继续开展此项活动,并将活动主题确定为为:“捐助爱心,擦亮人生”。

与此同时,为在企业全员范围内,强调资源的合理运用,预防污染,倡导环境保护,以可持续发展满足社会要求,将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转化为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绍和公司近日拟定了一项关于建立和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计划,公司全体员工对实现这一计划充满信心。

实践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企业如果忽视了社会责任,无论企业规模和效益有多大都不能算成功企业。只有注重社会责任的企业,才能得到员工的拥护,才能在长远的发展过程中树立起自己的品牌;企业只有不断给予社会最优质的服务,社会才会给予企业回报及认同,在这样良性循环下,企业才是最终受益者。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 第6篇

关键词:和谐企业;以人为本;企业文化;人企共赢

创建和谐企业既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本文就如何构建人企共赢和谐企业谈几点认识。

一、以人为本抓管理,保障劳动关系和谐

职工作为企业的主体以及和谐企业建设的主要力量,对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维护和落实职工权益是构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基本要素,是“以人为本”理念的直接体现。

(一)深化厂务公开,强化民主监督,保证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

为确保职工享有对本单位重大决策和重大事项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要始终坚持“深化一个公开,畅通两个渠道,用好三项制度”的运行模式,确保职工民主权利的实现,营造公开、民主、互信的内部管理环境。

一是深化厂务公开,推行“阳光队务”。在单位网站开辟厂务公开窗口,悬挂厂务公开栏,对企业阶段工作部署、评比奖励等职工关心的热点工作进行公开,确保职工的知情权、监督权。二是畅通两个渠道。通过“干群谈心”活动和网上“书记信箱”两个渠道,强化一对一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倾听职工的心声、了解需求、化解矛盾,增进党群、干群之间的交流、理解和信任。三是落实三项制度。定期召开职工大会制度、厂务质询制度、班组民主管理制度。通过召开职工大会,对重点业务、工资发放、先进评选等事项进行通报和讨论,确保职工在企业管理上的参与权。坚持厂务质询制度,探讨和解决涉及职工根本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召开班组民主管理会,征集职工的意见与建议,对职工反映强烈的问题及时上报,确保职工参与管理的常态化。

(二)维护职工权益,加强困难帮扶,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本保证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诚听取职工群众呼声,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维护职工权益,关注职工身心健康,加强困难帮扶,做好做实得人心、暖人心的工作,才能促进劳动关系的进一步和谐。

一方面强化困难帮扶,排忧解难。及时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办理团体意外保险、女工四病等各种保险的投保、索赔工作;积极开展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走访慰问”、“爱心捐赠”等送温暖等活动;对大病、重病职工积极协调车辆、人员陪护等事宜;建立非在职群体档案和联系点制度,定期组织召开非在职职工和特殊群体座谈会,向他们宣讲政策、征求意见,使广大职工时时处处体会到组织的关心。另一方面关注职工身心健康,协调发展。坚持为职工进行查体,做到疾病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注重环境改善,配套办公设施,为职工营造宽敞、整洁、舒适的办公环境;加强思想教育,引导职工面对当前改革发展形势、时代特征、社会环境和目标任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引导职工长存感恩之心,摆正心态看得失,做到身心协调健康发展。

二、以文化为引领,构筑人企共赢和谐环境

特色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根基和动力,构建和谐企业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加快构建和谐文化,形成具有本单位特色的和谐文化。要注重和谐文化与实际工作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真正实现人与企业的和谐共赢。

满足职工自我完善的基本需求,强化学习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培训是最大的福利”,通过扩大培训范围、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形式,最大程度地满足职工完善自我的需求。扩大培训范围,通过班组共享会、聘请专家授课、外出学习等方式,将培训学习覆盖到每一名职工。丰富学习内容,除了本岗位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外,还要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经营管理、安全环保等内容,拓展职工知识面。创新学习形式,针对重点、难点、技术攻关等组织职工开展专项讨论活动,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开辟网络课堂,将科研成果、技术应用传输到网上,方便职工随时学习;创新“一对一传帮带”的培养模式,促进青工快速成长;提高培训层次,选派技术骨干参加专题研讨和脱产学习,为岗位创新准备条件。

满足职工自我实现的价值需求,为实现自我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分层次开展岗位交流活动,针对具有多年工作经历的职工实施内、外部的轮岗交流,给予人才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间,释放潜能;对刚参加工作人员实施主体岗位的轮岗见习,使其快速熟悉和适应环境,为定岗提供依据;通过召开“优秀成果发布会”,鼓励职工立足岗位开展创新活动,给予人才展示自我的机会;实施干部竞聘上岗,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畅通渠道。

满足职工自我发展的职业需求,引导职工立足岗位不断成长。面对日益繁重的生产科研任务和近年来油田内外部环境变化,引导干部职工树立“发展企业、成就个人”的理念,立足岗位,积极工作,实现企业基础管理、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上水平。

三、创新活动形式,营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和谐氛围

健康向上、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是培养团队精神和企业向心力的有效途径。注重组织各类职工能够普遍参与的活动,以活动为媒介增进职工之间的交流,营造出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大环境、大氛围。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班级 第7篇

下面笔者就这几方面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班主任作为教师中的一员, 不仅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还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因此, 班主任要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1. 改变传统观念, 从关心学生学习成绩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由于应试教育的观念未能根本改变, 许多教师、校领导和家长, 最关心的仍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上级评价一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标准仍是“合格率”和“升学率”, 导致班主任以分数论学生的优与差, 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个学生只有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才能适应未来的社会。因此, 班主任必须关注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教他们学会学习, 教他们学会做人, 使他们成长为品质优秀、身心健康、成绩优异、热爱生活的人。

2. 用心去爱

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素质, 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爱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爱能转变学生的思想, 能唤起学生的自信, 能沟通师生情感, 能营造学习氛围。作为一名教师, 要把师爱洒向每个孩子的心田。这样, 学生在心理上才能满足, 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从而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

3. 和风细雨, 润物无声

一个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和正确人生观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具体的工作中, 班主任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优秀学生身上存在的缺点不姑息、不偏袒,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对中间层次的学生要激励其不断进步;对后进生则应作为班级思想工作教育的重点, 班主任要倾注更多的师爱, 要摸清造成其后进的原因, 采取不同的方法, 消除他们的不良心理因素, 并善于发现他们心灵深处的闪光点, 经常予以表扬和鼓励, 以建立其自信心, 消除其自卑心理, 从而培养他们的自制力, 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

二、以人为本, 民主治班

民主治班, 首先是民主竞选班干部:让学生公开竞争班干部职位。学生可先写成书面材料自我推荐, 说明自己的基本情况, 申请的职务, 以及任职后的设想。再在班会上组织学生进行竞选演讲, 陈述他们各自的施政措施和目标, 然后让全班学生民主投票, 最后选出班干部人选。同时要在具体实践中检验他们的能力, 规定其见习期, 让这些学生干部在班级工作的实际操作中, 不固定地做班长、学习委员、团支部书记、生活委员, 并分组实践, 每组实践二至三周。通过实践活动, 让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才能。班主任不能有太多干涉, 应仅以巧妙的方式加以引导, 更不能做结论性的批判。最后通过与全体学生认真讨论, 筛选出最佳组合的班委会。

其次是实行充分的民主政策。所谓充分的民主政策, 就是放手让学生集体讨论制定班级管理条例;然后让学生不断对照自己所制定的条例衡量检验自己, 通过量化打分来鞭策自己。班干部要在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起表率作用, 形成班级核心骨干力量, 以带动其他同学共同进步。班主任要积极组织开展班级活动, 召开主题班会, 让学生充分施展组织才能和多方面潜能, 发挥主观能动性, 进行自我教育。

三、发挥师生情感的积极作用

爱是教育成功的基石, 做好班主任工作尤其需要感情投入,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 关心和热爱学生, 对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学生出了错, 惩罚不是目的, 目的是引导他们改正。

1. 尊重学生, 建立感情基础

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曾说过:“尊人者, 人尊之。”身为教师都知道, 教学是师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即所谓教学相长。班主任要顺利地开展工作, 首先要尊重学生, 平等友好地对待班集体中的每一位成员。对于有缺点或学习上后进的学生, 要尽可能做到以诚相待, 竭力维护他们的自尊, 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 努力发掘他们的闪光点, 尽量多表扬鼓励、少批评, 给他们创造发挥优势和特长的时间和空间, 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以取得他们的认同感和信任。

2. 持之以恒, 巩固学生情感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教师要以自己的言行作为师生情感传递的接力棒, 让学生时刻都能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温暖。班主任只有用诚挚的态度去感染学生, 用辛勤的汗水去浇灌培养学生, 一丝不苟, 持之以恒, 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 向学生不断地注入情感营养, 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才会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班级 第8篇

1 以人为本, 让学生自主管理

沟通能拉近距离, 促使班委不断改进工作。班主任尽可能减政放权, 尽可能把班级管理看做是学生们自己的事情, 不是班主任的事情。主要的体会有培养好学生干部。火车跑得快, 全靠车头带, “龙头”不是摆出一副空架子, 而是需要具有先锋作用, 应时时为表率, 处处是先锋。作为班主任, 如何促好带头呢?我认为应做好下面几项工作:一是逐步放“权”锻炼干部, 树立班干在学生中的威信, 如让班长负责班级工作并及时汇报班工作, 让生活委员负责卫生工作的安排、监督与管理、饭菜票的发放、班级卫生的不定期检查等;二是加强对班干部言行监督, 违纪班干部要严加处理, 做到班规面前人人平等;三是加强班干部理论学习和工作方法训练, 提高其领导水平, 以及进行公正的纪律检查工作;四是定期对干部进行述职评议, 由班主任组织及时调换, 注入新鲜血液, 保持"龙头"队伍的先进者。

2 以人为本, 让班级管理科学化

国有国法, 家有家规。班级也应该有自己相应的班规。针对不同情况的班级, 各班的班规内容也不尽相同。初为人师的时候, 只知道通过自己的言行去引导学生。几个星期下来扫卫生的是我, 擦黑板的是我, 扫卫生区的还需要我……。有些学生根本没这种意识。后来, 我深深地感到, 没有规矩, 不能成方圆。必须尽快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班规出来。于是召开班委会一起商量, 探讨, 制定了一套班规。班规出台, 开始一个月的时间内, 一定要根据班规的内容, 狠抓不懈。要想把一个班级管好, 随意是不行的, 必须讲究科学, 讲究方法, 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在科学管理上, 许多班主任创造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制度与方法使自己不断地完善。如:班干部轮流坐庄, 竞争上岗;师生共议, 同树良好班风;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班纪;建立班级量化考核管理制度;开展“比、学、赶、帮、超”的竞赛活动;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开展班级各类明星评比活动。另外, 我们还可以选好主题, 定期召开班会;正确使用表扬和批评这一武器, 建立问题集体评议制度;按学生类型, 召开教导会或个别谈话;建立家校联系制度等。

3 以人为本,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班主任工作是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基本任务的。在伴随学生人生发展的过程中, 班主任担当的是引路人的工作, 他所扮演的是良师益友。 (因而, 在班主任工作中, 必须淡化教育者的角色痕迹, 与学生平等对话。建立朋友般的师生关系, 做到师生之间的相互悦纳。在学生人生成长阶段, 自我意识的发展已成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核心。班主任则是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者。中学生即将走向社会, 等待他们的是一个五彩的世界, 他们脚下的路在哪里?他们将走向何方?班主任是他们走向理想之路的引路人。对中学生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声色俱厉的威严, 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 他们需要的是能够理解、信任他, 与他平等对话, 伴他成长的引路者, 解惑人。) 全国著名著名教育者和优秀班主任任小艾有这样一句话:不要做“一个像猫一样的老师”。这是她的心得, 我觉得很有道理班主任和学生不应当成为猫和老鼠那样的对立关系, 也可以而且应该成为朋友关系, 特别是知心朋友。首先班主任应该学会尊重学生, 尊重是互动的, 但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学生自然而然也会尊重教师。其次, 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隐私权, 不能善意去破坏学生的隐私, 这样会破坏原本良好的朋友关系。除此, 班主任还要学会关爱学生, 真诚的对待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金钥匙。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孩子的爱和关怀, 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能在人身上树立起一切美好的东西, 使他成为一个有理想的人。”

4 以人为本, 以师爱激励后进学生的进步

学生的差异是绝对的, 这就决定了作为班主任, 接受每一位学生是无条件的。学生在学校都希望得到班主任的尊重, 关心, 爱护, 帮助和教育。班主任平等公正的对待学生是学生共同的心理需求, 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班主任的爱是博大的, 精深的爱, 它像阳光一样, 洒下大地的没一个角落。喜爱优等生, 歧视后进生, 是班主任狭隘教育观的表现。西方有一个哲人曾说过:一个人,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我们不妨借过来说:一个班主任, 爱优等生是人;爱后进生是神。如何培养好、教育好后进生, 这是各个老师共同关注的焦点。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 奇怪的是, 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 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后进生, 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 研究他们, 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 让教育者以爱心抚慰他们的心灵。”在班级管理中, 我始终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在班集体, 我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 让后进生能够感受到集体温暖, 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怎样让后进生感受到班主任关心他们呢?安排座位, 我坚持好中差的搭配, 要求好生帮助差生;课堂提问, 我激励后进生踊跃发言, 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师教课中, 更少时间思想开小差;班级活动, 我不忘留给他们一展身手, 表现自我的想中的困惑, 把家庭不正常带给孩子的心理障碍尽量化解。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社会需要发展, 人更需要发展, 社会的发展是靠人来推动的。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和谐是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和谐班级的构建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班主任应以人为本, 从班级队伍、人际关系、班级文化建设等方面去构建和谐的班级, 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向上、乐观、积极的和谐教育环境, 使学生成为和谐发展的人。

摘要:深入解读和谐班级教育理念, 积极构建和谐班级, 开创班级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新局面。文章按照思维习惯, 遵循认识规律,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 依次探讨了四个个方面的话题:让学生自主管理, 让班级管理科学化,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以师爱激励后进生的进步。

关键词:以人为本,和谐班级,构建

参考文献

[1]李荣.以“人本”为理念创建和谐班级[J].班主任之友, 2006 (2) .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油田 第9篇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 用和谐理念统领胜利油田发展

首先, 破除墨守成规的旧观念,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紧紧把握企业与市场、企业与员工这两对决定胜利油田本质和生命的基本矛盾以及生产与管理中的人财物、局部与整体等重大关系, 实施科技兴企战略, 大力开展一系列创新活动, 不断增强胜利油田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 破除旧的竞争观念, 树立和开展竞争与合作取得双赢或多赢的新观念。实行道德经营, 坚持企业自律和行业自律, 以诚信为本, 坚持实事求是、互相信任、互相体谅和互相支持, 实现企业与用户、产品与市场、企业与环境的和谐, 取得双赢或多赢, 为胜利油田创造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环境。

第三, 破除仇富嫌贫的观念, 树立利益和谐的新观念。通过构建与正确运行共享企业发展成果的新机制, 使大家明白企业应该追求利益最大化, 但管理层人员不能追求个人财富无限化;个人积累的财富越多, 他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应该越大;在充分尊重个人价值的同时, 应该兼顾对社会的回报;既要提倡带头致富, 更要提倡共同致富, 促进利益的共享。

二、构建和谐油田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

人际关系的和谐是最基本的和谐。以人为本要求油田企业从基本理念到具体的管理原则和方法, 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人的价值在工作中得到体现与发展, 从而提高油田的经营业绩。

首先, 建立健全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协调机制。一要着眼于化解消极因素, 调动积极因素。这是维护稳定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要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既要解决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 更要注重研究治本之策;三要坚持创新、重在建设;四要坚持说服教育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思路;五要不断加强对新形势下各类群体性事件形成规律的研究, 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提前采取有效措施, 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充分发挥综合治理部门等专门机关惩治犯罪、维护稳定的职能作用, 不断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六要特别关心困难群体的生活, 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做好再就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低保”等工作, 为困难群众编织一个可靠的“安全网”。

其次, 不断提高协调各阶层职工群众利益的能力。调整各方利益, 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完善效率优先的分配制度, 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教育职工树立正确的公平观;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疏通职工话语渠道, 融洽干群关系;培养职工团结友爱的工作氛围。

第三, 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让职工和企业一起发展。要构建和谐企业, 劳资双方就必须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以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企业规范自身的行为必须做到大力推进劳动合同, 规范劳动用工制度, 推进集体协商制度, 广泛听取职工意见。同时要完善劳动争议的调节机制, 加强职业健康安全卫生管理, 加快职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 依靠员工发展油田。

三、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先导, 大力实施和谐管理

首先,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弘扬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 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创新活动, 不断丰富干部职工的精神世界, 使干部职工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

其次, 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 积极倡导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培养干部职工良好的道德品质, 形成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

第三, 形成以诚待人、以诚感人、人人诚实、个个守信、平等友爱、互帮互学、助人为乐、融洽相处的氛围, 真正将自己的理想、个人奋斗目标与企业宗旨、目标、信念等融为一体, 使胜利油田真正成为全员和睦相处的大家庭, 进而使企业的发展建立在诚信、坚实、可靠的基础之上。

四、以思想政治工作为总抓手, 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首先, 以人为本树和谐。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从油田职工的根本利益出发, 尊重职工的人格、保障职工的权利、维护职工的权益。一方面要关注职工的思想动态, 要围绕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 牢固树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新思想、新观念, 时刻以现代的思维方式来审视职工的思想变化, 关注职工的思想动态。另一方面要关注职工的多种需求。通过开展感染力强、富有实际意义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 最大限度地满足职工的精神世界需要。

其次, 公正民主求和谐。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从公平正义出发, 妥善协调职工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正确处理职工与社会、职工与企业、职工与家庭、职工与职工之间的各种矛盾冲突, 切实维护和实现职工的各种利益, 这是构建企业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 既要保证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取得最大利润, 确保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同时更要监督企业的决策者不要侵害职工的合法利益, 在做出各项决定特别是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时, 要充分考虑员工的权益, 维护公平与正义。

第三, 诚信友爱创和谐。在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中, 要把诚信友爱作为开启人们心灵的金钥匙, 建立人与人友爱和信任的桥梁。

第四, 安定有序保和谐。安定有序, 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也是企业内部强化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准则。安定有序, 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有健全的组织机制, 严密的规章制度, 完善的管理程序, 安定的工作环境。

注重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课堂 第10篇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构建和谐社会, 必须“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课堂环境, 也应“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把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内容列为英语教学目的, 强调英语教学的人文性, 突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 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中, 我们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联系, 促进学生知识容量的增加, 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二、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1.融洽师生关系

“以人为本”必须建立一种亲切、和谐、教学相长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师不只是知识的载体、知识的来源, 也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师生之间应充满着人文精神, 师生关系应是一种民主、平等、相互协调、和谐发展的互动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的认同、主动的参与、自由的环境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质培养, 利用影响学习效果的积极情感因素,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习动机, 端正学习态度, 树立自信心, 磨练意志, 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以期通过情感教育实现教学中的师生共同参与和和谐发展。因此, 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营造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使学生获得宽松、愉快、自由的学习环境, 让他们敢想、敢说、敢做、敢质疑、敢争辩、敢求异, 激发他们创造求新的动机和欲望。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 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 要让师生在率真、坦诚、互相尊重的环境里一起学习, 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2.创设学习环境

美国著名学者ROBERT W.BLAIR曾指出, 只要学习外语的人沉浸在丰富的、强化的、持续不断的外语环境中, 就会达到最有效的外语学习效果, 这必然也会推进学生对英语的兴趣。由此可见, 学习英语需要一定的环境, 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做法: (1) 新授前, 教者可根据教学内容, 讲一些学生听懂和大致听懂的英语谚语或幽默笑话, 或组织学生进行课前唱英语歌曲、三分钟英语会话、自由演讲。 (2) 教学中, 要善于利用教室的人和物、直观教具如图片、挂图、简笔画等或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具体问题情景, 以此激发学习兴趣,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评价发展和谐课堂

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以人为本”的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时刻注意运用鼓励性评价方式, 不断激励学生学习知识和深入探究的兴趣, 从而构建和谐的英语课堂。因此, 在平时的实际教学中, 我们应结合学生的具体回答, 给予细心处理, 恰当评价。如, 当学生回答正确或基本正确时, 教者可用“That’s correct”、“You are so clever”、“Better than last time”等话语进行积极的肯定和鼓励;当学生的回答不够完整甚至错误时, 教师也不能对其完全否定, 更不可责骂、讽刺, 而应寻找其回答中“闪光点”, 进行积极鼓励:“Your answer is wrong, but your pronunciation is very good.”“No, it’s not the right answer, but it’s also very important.Thank you!”并给予学生一定的重新思考回答的时间。同时, 在“以人为本”的和谐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还应注意因人因时而异采用不同评价手段。可请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相应难度的问题, 并尽量给予具体、有针对性的特色评价, 从而使学生了解区别于别人的特点和优点, 提高学生的自尊和自信水平。尤其是对差生而言, 由于平时很难得到表扬、鼓励, 教者应经常运用“You’ve done a good job”等鼓励性话语, 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得到表扬和受到鼓励的机会, 从而激发其英语学习的自信。

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班级 第11篇

一些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不好,也不太遵守纪律,管理难度很大。但是,这些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渴望得到理解和尊重。在工作中,笔者不断探索适合中职学校学生的班级管理方法,并借鉴其他班主任的先进经验,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管理方法。

一、规范班级制度,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

制定详细班规,使班级管理有法可依。笔者针对早操、课间操、卫生、课堂纪律和晚自习等方面制度的特点,初步制定一些管理方法,并付诸实践。试行一段时间后,让全班学生讨论,并反复修改规范成文。让学生轮流担任值日班长,负责当天班里的纪律、卫生等工作。

因为有了“换位”管理,班级基本形成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良好风气。

笔者所带的2013级数控(2)班,全班都是男生,其中一半是初中辍学或曾在外打工的学生,组织纪律性差。自从制定了班规,一年多来,数控(2)班班风有了很大转变:班级由“后进”班成为全校的先进班集体,多次获得学校纪律、卫生流动红旗;班级的男生宿舍,一学年几乎每周都获得宿舍评比第一名,成为全校男生宿舍的标杆。同时,在2014年4月学校队列会操比赛中荣获全校第一名,在2014年10月校园篮球赛中获得全校第一名。

班主任如果什么都大包大揽,是培养不出优秀学生的。在整个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笔者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做事,并从旁加以引导。

比如,学生进校报名时,笔者让学生自己去领书、发书、打扫卫生,从中发现哪些学生认真负责。每周的主题班会活动中,每位学生都会总结自己上一周学习、劳动情况,值日班长则总结自己值周时的班级情况,最后由笔者进行点评和补充,并表扬先进、指出问题。

对学生的“放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班级的凝聚力更强了,学生流失率也创全校最低。2014年5月,校学生会换届选举,笔者所带班内有10名学生分别担任了校学生会主席、部长和干事。

二、尊重学生,做好思想工作

班主任应该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对事业执著的精神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引导学生。班主任的关怀是赢得学生信赖和尊敬的最好办法,应该花时间去倾听学生心声,与学生建立友好关系。

目前,社会上的一些诱惑,让个别学生思想比较复杂,作为班主任,必须要时刻了解学生的想法。比如,开诚布公地给学生讲解过度上网和吸烟的危害,让学生对此类问题有清晰认识。带领学生参观学校优秀毕业生经营的企业,让学生明白上职业学校,同样也可以干出一番事业,进而与学生探讨关于理想和如何做人的道理。

班级工作中那些经常犯错误的学生是笔者工作的“重心”。对于这类学生,笔者会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说服教育,并通过体育活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比如,几个爱逃课上网的孩子喜欢打篮球,课外活动时笔者就和他们一起打篮球,学生们惊呼:“老师,你不但课讲得好,打篮球也很厉害。”笔者也毫不谦虚:“我的足球和羽毛球水平也很高,听老师的话、跟着老师学没有错。”

笔者每次打完球都会在球场旁和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变化,讲解上网对身体的损害。慢慢地这几个孩子不再逃课去上网,网瘾也逐渐戒除了。

三、对学生有爱心,多鼓励他们

学生是一个富有独特个性的群体,教师不能以成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去约束学生,要善意地看待和评价学生的天性和行为,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每一个提议、每一次进步,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和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

笔者通常会公开表扬每一位学生的进步。班内设立了各种类别的奖项,让更多的同学都有机会得到表彰,而奖品无非是一个小本子或者一支水笔等学习用品。奖品虽然很不起眼,但学生们获奖后却很开心。有一次学校广播操比赛,学生们场上表现出色,最终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于是,笔者就奖励每位学生一瓶饮料,学生们都很兴奋,觉得他们的付出得到了肯定。自此不管是早操、课间操,还是运动会,学生都积极参加。

在日常生活方面,班主任对于生活有困难的学生也应尽可能地提供帮助。班上的小马来自农村,家庭条件差,冬天只穿了件很单薄的衣服,笔者知道后从家里拿了几件棉衣悄悄送到他的宿舍。2013年12月的一个晚上,寒风刺骨,学生小亮夜里突发急性中耳炎,疼痛难忍,凌晨三点给笔者打电话。笔者从家里骑摩托车跑了十几里路赶到学校送他到医院治疗。

四、经常和家长保持沟通与联系

教育是一个整体,家庭教育不可缺少。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都离不开班主任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学生有旷课等违纪行为,笔者往往会第一时间通知学生的家长。其实,通知家长并非是“告孩子的状”,而是互通有无,探索帮助学生的最佳方法。同时,笔者也会告知家长孩子在学校的优点和进步,给家长以信心。

五、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开展德育教育

中职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家庭不富裕。笔者通常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寒暑假由学校集体组织学生去电子厂等企业勤工俭学。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既能挣一些生活费减轻家庭负担,又能获取技能和社会经验,学到许多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同时,学生能逐渐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老师的良苦用心,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德育效果显著。

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作为班主任,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新的德育理念,改进管理方法,才能把班级工作做得更好。

以人为本科学构建和谐校园 第12篇

一、学校管理规范科学

(一) 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

在学校管理中, 一定要先有制度, 形成规范化管理, 使之成为师生的习惯, 最后就会成为师生自然的行为。制度要体现实效性, 不搞花样。领导是有情的, 管理是无情的, 制度是绝情的, 各项规章制度一经制定, 必须认真落实, 要一视同仁, 不折不扣, 不讲条件, 领导不能和稀泥。

努力健全刚柔相济、宽严有度的制度。坚持柔性管理原则, 即以制度为准绳, 通过情感管理来落实制度, 反过来制度管理保障情感管理顺利进行, 以行政制度、教育教学常规制度、后勤管理制度化为主要内容, 逐步修改、完善和增补, 努力建立健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规则, 使学校工作做到有据可依, 有格可塑, 言必行, 行必果, 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在规范中实现高效。

(二) 学校要认真落实方针政策

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 学校往往要制定管理体系:目标管理、质量管理、过程管理。为了达到各种管理目的, 促进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升, 就会引入一些非常诱人的激励机制。教师们当然为更好地完成目标和任务, 兢兢业业, 团结合作地工作, 最终以出色的成绩完成任务。可是, 到最后, 因各种理由激励机制无法兑现, 一次, 两次, 三次, ……, 教师们的斗志受到创伤, 对领导执政能力失去信心, 更有甚者, 是失去诚信, 这必将影响到学校和谐发展。作为一线的老师, 并不想学校衰退, 而是愿学校繁荣昌盛。校兴我荣, 校衰我耻, 这是每位教师都明白的道理。然而有时是事与愿违。因此, 各级领导, 不能实现的话, 不要承诺, 要真正做到言必行, 行必果, 在“落实”二字上下功夫, 这样也许会对构建和谐校园更有利。

(三)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学校制订各项方针政策, 从根本出发点看, 对全校教职员工来说它是公平、公正的。上级主管部门制订的评职、评优、评先文件, 它也是公平、公正、公开的, 没有指向任何特殊人而定。如果各级各类学校也能按照文件精神,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学校内部矛盾绝对少很多。群众与领导关系和谐, 群众关系也和谐, 这样会使整个校园更加和谐, 焕发青春活力, 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但是, 在执行过程中, 不知是个别领导的“私心”, 还是为了笼络“人心”, 生硬地偏离正常轨迹, 失去平衡, 违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结果导致既结识了人, 又得罪了人, 自然而然不和谐因素增多, 这样势必影响到日后的工作。学校就犹如一个大家庭, 所有教职工都是校长的下属, 手背手心都是肉, 不应该亏待任何一个老师。如果每个校长都能坚持两个字“公心”, 就能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也就没有教师上访事件发生, 教师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不会给上级领导添麻烦, 校园更和谐, 更美丽。

二、营造融洽的人际关系

(一) 干群关系和谐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 校长和教师的关系是有效管理的基础, 良好的干群关系能帮助教师树立信心, 教师会在激励中做得更好。学校领导要关心老师, 关心老师的政治进步、生活、身体、家庭。对老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要善意提醒。反过来, 老师也要尊重学校的领导, 有意见可以提, 有观点可以摆, 但不要动怒, 不要自以为是。教师也要学会换位思考, 要知道做一个学校的领导也不容易, 他们既是政策的贯彻者, 又是专业成长的引领者, 要考虑学校的全局。他们比教师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教师要支持和配合他们。有时侯, 我们老师吃点小亏, 不要计较太多的个人得失, 退一步, 海阔天空, 使学校领导的办学理念和宗旨得到充分的贯彻落实。

(二) 教师关系和谐

教师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更存在合作关系。教师有共同的目标, 共同的事业, 共同的责任。无数的“共同”把我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教师之间要互相学习, 共同探讨, 取长补短, 我们绝不能因为竞争而影响了团结。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通过良好的师德师风影响整个校园, 形成正确的荣辱观, 这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本要求。教师良好的和谐关系是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教育力量, 教师的人格魅力、荣辱观念对学生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对学生成长具有重要的心理导向和品德定位作用。

(三) 师生关系和谐

老师既是学生道德升华、学业有成的引路人, 同时又是学生值得信赖的朋友。要对学生循循善诱, 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身体、生活。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最大的帮助和慰藉, 让他们感觉到爱和温暖。老师与学生的和谐很重要的一面体现在民主制的践行, 特别是在评优、评先的过程中。一名学生的德智体美, 在他生活的班级里是有目共睹的, 所以民主的选举是最恰当的, 也是最让人心服的。老师对学生的教育要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 坚持使用激励性的语言, 杜绝对学生讽刺挖苦。同时学生要尊重老师的劳动, 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育, 常怀一颗感恩之心, 继承发扬中华民族尊敬教师的光荣传统, 师生共奏和谐校园的美好乐章。

上一篇:变化特征下一篇:城市建筑规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