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自学能力论文

2024-06-24

历史自学能力论文(精选12篇)

历史自学能力论文 第1篇

一、学案设计要具有明确的目标

学习目标是指导学习活动的指向标, 有了明确的目标以后, 接下来的学习活动才能有据可依, 从而保证学习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因此, 教师在设计学案的时候, 首先就要明确本节学案的教学目标。在设计目标的过程中紧扣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 制定出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目标。为了让学生在使用学案的时候对学习目标做到一目了然, 增强学习目标的可操作性, 教师在设计目标的时候, 一方面, 要注意让学习目标尽量条理化、系统化;另一方面, 要控制目标的数量, 一般一课学案的学习目标控制在三个左右为适, 如果教师在学案上罗列的目标过多, 会影响目标的达成, 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例如, 在设计《鸦片战争》这课的学案时, 就可以设计这样三个目标: (1) 记住鸦片战争的时间、地点、导火索; (2) 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3) 认识鸦片战争给当时的历史以及整个中国近代史产生的影响。这样, 有了简单明了的学习目标以后, 学生自然可以根据学习目标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

二、学案中的问题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实际

在导学案中, 问题的设计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适当的问题设计, 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思维的方向, 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然而, 很多教师在设计学案问题的时候往往简单化地把教材上的知识用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 使得问题缺乏深度、缺乏层次性, 从而无法起到引导学生思维活动的作用。因此, 教师在设计学案的过程中, 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来进行问题的设计。一方面, 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把握问题的难度, 保证问题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 而是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另一方面, 在设计问题的时候, 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 因为层层递进的问题设计与学生的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知规律相符合, 因此, 更有利于学生思维活动展开。例如, 在讲到“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时, 就可以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一组由浅入深的问题:秦始皇在位时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你们知道他为什么要花费巨大的财力来修筑万里长城吗? (为了抵御匈奴的入侵) 匈奴与秦汉两朝的关系怎么样? (有和也有战) 到了汉朝以后, 汉朝与匈奴和战的基本概况是怎样的? (双方各有胜负) 在西汉的不同阶段, 对匈奴的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汉朝前期以和为主, 因为这时候西汉刚建立, 百废待兴, 没有强大的财力、军力做后盾, 无法长期与匈奴进行战争对峙, 而到了汉武帝时期, 西汉政治日趋稳定, 经济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军事实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这时候的西汉已经具备了与匈奴对抗的能力, 从而多次出兵匈奴并取得了胜利) 这一组问题就是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加以设置的, 前几个问题直接在课本上就能够找到答案, 而到了最后一个问题, 则要结合整个西汉的政治经济发展背景以及基本状况才能够获得答案, 问题的深度显然大大增加了。这样, 通过这种层层递进的问题, 使得学生的思维在问题的引导下一步步地深入发展, 从而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注意在学案中明确学习方法

我们实施学案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 提高自学的能力, 因此, 在进行学案设计的时候, 一定要注意明确学习的方法, 例如, 在学案中, 要明确指出, 哪些内容只需要读一读了解一下, 哪些问题需要记一记, 把它留在头脑中, 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想一想, 认真地进行思考和探究等等, 这样经过学案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生就会逐渐地了解, 在一课内容中, 哪些知识是需要记住的, 哪些知识是需要深入了解的, 哪些是需要简单知道的。这样, 掌握学习方法以后, 在未来的学习活动中, 学生就能够通过自学来获取知识, 培养能力。

四、在学案中要留给学生反思的空间

在学习过程中, 反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 通过反思, 不仅可以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成功经验, 还可以及时发现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不足, 并及时改正。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都会发现, 那些在班级中学习佼佼者基本上都是非常善于反思的学生。因此, 教师在设计学案的时候, 要留给学生一定的反思空间, 例如, 经过这节课的学习获得了哪些收获?还存在哪些问题等等。这样, 在学习活动结束以后, 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对这些课后反思进行归纳总结, 从而巩固学习成果。

总之, 在历史课堂上, 通过学案导学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可以有效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 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由过去被动的学习转化成主动的学习, 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学案教学模式要想有效的开展, 高质量的学案是前提条件, 因此, 作为教师, 在设计学案的时候, 一定要围绕学生的发展需要, 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历史学科的特征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发展的优秀的学案。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 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受到了很多的挑战, 各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不断出现, 其中, 学案教学法就是一种备受推崇的新型的教学方式。通过学案教学法, 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 这种教学方式很符合当前的素质教育目标。在本文中, 笔者就结合学案教学的特点以及初中历史学科的特点列举了几点在教师在设计学案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希望能够为有效历史学案的设计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案,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罗连喜.“学案”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 2008年46期.

[2]罗姗姗.“三段式”历史学案导学教学之我见[J].学生之友 (初中版) , 2010年05期.

历史自学能力论文 第2篇

结合历史学科特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李元海

摘要:

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不能简单理解为由教师来“解放”学生,而应逐步培养学生“解放自己”和“自主”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应具备较全面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而且,更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把这些能力通过教与学的互动过程,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超越自己,让学生能站在自己的肩膀上,获取更大的成功,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关键词:学科特点 自学能力 规律 技巧 高素质

结合历史学科特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它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然而,在这场“革命”中,往往由于教师的轻易“退位”,学生一时缺少“自主”能力,而引起教学秩序的“动荡”,一些课堂教学改革虽表面搞得“轰轰烈烈”,而最终又回复到原来的模式。究其原因,一方面,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根深蒂固,学生长期形成一种依赖教师的习惯;另一方面,教师长期习惯于包办式的教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往往只是追随一时的热点,顾此失彼,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造成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力不从心。

在几年来的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中,我认识到要让学生在教学中能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

一、授之以渔,指导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首要表现,也是其它学习能力的基础保障。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技巧的不同,决定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这方面能力的开发训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1、探索识记具体知识点、概念的便捷途径

知识获取的迅捷性、记忆的持久性和再认再现的准确性,是学习效率的首要体现。每一个知识点、概念都有其不同的记忆方法,发现并掌握其规律,合理加工处理知识信息,探究便捷的记忆技巧,有利于提高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效率。一方面,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技巧,供学生借鉴;另一方面,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能举一反三,化抽象记忆为形象记忆,针对不同的识记对象,探索最佳的识记技巧,并相互交流和促进。

2、探索概要掌握某一部分知识内容的基本要领

重大历史事件往往包括原因、经过、影响几大段的复杂内容,学生靠死记硬背效率低下。这就需要化复杂为简单,通过信息的加工重组,提取记忆要素。可以借鉴语文科的学习方法,如找出每一句的重点词(动词或名词),简化句子,概括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同时,可结合数学的“集合”概念,对各条信息按一定的程序进行分析重组,形成明确的知识框架,便于系统掌握。

初中历史

3、探索系统地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方法

历史的每一部分内容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中,要把零散的知识纳入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掌握。一是掌握专题线索,如政治、经济、文化各大专题,在大专题下又可分为若干个小专题,如政治专题下的政局、制度、政体、政策、阶级、民族、对外关系等;经济专题下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文化专题下的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各方面等。二是掌握历史阶段特征,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涉及的诸方面进行抽象的概括和掌握。学生可参照相关辅导材料中对知识体系的概括,结合自己学习特点进一步加工改良,用“集合”的方法,确定层次和隶属关系,探索出系统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最佳方法。

二、拓展探究,深化对教材知识的挖掘和联系

对教材知识的进一步挖掘和联系,包括学科重点知识的挖掘、学科内知识的联系、跨学科知识的综合等。它是学生学习和探究能力强化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近年来中考对学生知识能力考查的重点。只有通过对教材知识的深入挖掘和联系,才能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1、善于发掘教材的隐性知识

教材各部分的文字材料、图表等,首先直接反映相关部分的主题,体现为显性知识。同时,它们还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其它部分的主题,体现为隐藏性知识。在学习中要帮助学生对隐藏性知识深入挖掘和联系,并进行知识的迁移。如1865年,美国从俄国购买阿拉斯加,对美国领土扩张这一主题来说是显性知识,在隐性知识上则反映出:俄国在1865年之前是一个地跨欧亚美三洲的大帝国。教材中这类隐藏性知识不少,可作为学生能力开发的重要题材。

2、深入探究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首先是历史原因的探索,从直接原因到主要原因、根本原因;从主观原因到客观原因;从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探索和分析原因。其次,由表象深入探索事物的属性和本质,理解其本质含义。在此基础上,综合各方面因素,总结出历史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如辛亥革命失败,直接原因是袁世凯篡夺,主要原因包括革命党人的妥协等方面。根本原因则可以推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社会性质,它决定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性。从革命的特点可以分析革命属于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革命的失败,又可以得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这一规律性的结论。

3、积极开拓学科内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

对历史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能力,是学生构建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关键,也是能力测试的重点。因此在学习中要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对比和综合。在横向联系上,可寻找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或不同方面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其相互作用和影响,并进一步归纳出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在纵向联系上,可寻找同一大专题或小专题所属的各时期中外历史相关内容进行联系综合,分析其相互关系,比较其异同点,分析其异同的原因、影响,并尝试将各部分知识迁移重组,形成专题线索。以此提高综合归纳概括能力。

4、探索跨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联系

重视跨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跨学科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趋势,初中历史

也是近年来中考能力考查的重点和趋势。在教学中,应注意帮助学生以正在学习的内容为立足点,联系其它学科中与之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或对比,从多学科的角度,更为完整地理解掌握知识,并能运用综合知识解答相关问题。如学习到美国西部开发问题,可以联系到当今中国西部大开发这一政治时事热点问题,同时又可以联系中、美两国西部的地理因素进行比较,从而对中、美两国西部开发的区别和联系形成一种正确的认识。

三、学以致用,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历史学科知识的运用,一方面,是解答各类历史试题或与历史相联系的综合试题,这也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最普遍手段。另一方面,是指导解决现实问题,包括社会问题和个人问题,这也是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科学”作用的终极体现。

1、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各类考题、练习题

当前,考试是检测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唯一手段,也可以说是最重要手段。因此,解答考题的技巧,也就成为学生学习能力一个重要方面,而进行各种题型的练习、考试训练,则是培养这方面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练习、考试和讲评的不断重复和提高,使学生逐步形成适应命题考试的能力。

2、对学习测试效果进行自我分析和评价

每次考试后,通常由教师进行分析、点评。但由于教师教学时间的限制,平时更多的训练甚至考试,需要学生借助参考答案,进行相互批改或自我分析、评价。通过学生转换角色的自评互评,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命题的基本思路,把握命题的一般规律,了解答题的基本要求、掌握答题的基本要领,从中发现自己在解答问题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失误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分析解答各类问题的能力。

3、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读史使人明智”,历史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历史把握现在、预见未来。一方面,学生可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来分析现实社会政治、经济和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加深对当今种种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并尝试对其发展趋势作出较为合理的判断或预测。另一方面,以历史的经验和价值观来剖析自我,客观地分析和理解自己人生道路上的成功与挫折,并进一步探索和调整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

四、循序渐进,开发探究性、创造性学习能力

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是创造力的开发。要开发创造力,就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品格,鼓励知识的运用和创新,指导正确的创造方法的和提供良好的创造环境。在教学中可先由教师示范,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造力的开发训练:

1、自己动手设计一些能力训练题

在教学中,学生要由被动转为主动,思考方位的转换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转换一下角色,站在教师或命题者的角度,动手设计一些能力训练题,既是学生创造力开发训练的有益尝试,同时又可以加深对教师或命题者的认识和理解,对学习和考试都有很大益处。设计题目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可先参照相关练习题或试题,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造,然后再发展到自己独立设计,要尽量突出其创新性、综合性、现实性,同时也可增加一些趣味性。

初中历史

2、对历史事物发表自己的观点或提出假设推理

通过对史实的了解,必然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认识,要把这种认识提升到理性高度,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或论点。对教材中没有下结论或结论模糊的历史问题,要大胆尝试发表自己独特见解或论点,并结合史实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论证。同时尝试对一些历史事物的发展可能性作出大胆的推理和假设,可通过与之相类似的历史事物的对比、借鉴来提出问题,如:假设甲午战争中国获胜,又该如何评价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如果袁世凯不告密,戊戌变法是否会失败?等等。这些假设的提出,说明学生已经以逆向思维或发散性思维的形式,在更深层的意义上探究历史的真谛。

3、选择专题深入研究,撰写报告或小论文

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趋势。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可以是对学科内某一重点、热点或现实问题的研究,也可以是跨学科的综合性问题研究。学生可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内容、学习研究能力、研究需求或兴趣取向,确定相应的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包括:研究的方式、手段、需要的材料、研究的步骤、分工、预期取得哪些研究成果等。通过研究性学习,做出阶段性或总体性的研究报告,或写出研究专题小论文,以此训练检测学生的学科研究能力和综合研究能力。

历史自学能力论文 第3篇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自学能力的关键。

历史课本是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主要渠道,也是回答历史问题的主要依据材料。历史课的自学能力培养就是通过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历史课本知识,学会做自学笔记,设疑、并能古今对比解释清楚一些问题等途径来实现的。

在课前,教师就教材内容按课标要求精心设计好自主学习提纲(或导学案),对于知识点较密集,重、难点较集中的那部分教材,教师可以把课本知识转化为填空、设问、简单归纳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自学,边看边思考、勾画要点,必要时还需在练习本上动手操作,达到解决问题。按提纲提示整理出主要知识点,初步理清一节课的知识脉络、列出知识框架。初中历史教科书上的楷体字、图画说明、注释及竖体字等历史资料,很多是用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进而帮助学生的理解能力。用自学提示阅读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充分发挥,激起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完成设计好的自主学习问题,有利于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的提高,促使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理解得更透彻,掌握得更牢固。历史课堂教学中把阅读自学、理清脉络作为一个重要环节来抓,就能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效的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二、精巧设问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法宝。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巴尔扎克也曾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地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该归于如何?”可见,一切发明创造都源于问题的发现,成于问题的解决。教学中,如果问题不是由学生提出来的,就不能达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目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力去激励学生大胆联想、生疑,进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过程开始发现问题,有了联想的萌芽,教师及时给于诱导、激励,使之达到更好的效果。比如:在学习《繁盛一时的隋朝》一课时,有的同学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科举制究竟是怎样一种制度?”“大运河修建在当时究竟有什么作用?”等。这些问题说明他们已经有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产生问题的意识,此时,教师把握时机给予肯定并激励,学生提问的兴趣就更浓了,学习的欲望也就更强了。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设计精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在学习《鸦片战争》时我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没有禁烟运动,鸦片战争会爆发吗?在学习《戊戌变法》时问,如果光绪帝真的有实权,戊戌变法一定能成功吗?等等。当学习激情高涨时,让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的去看书、读图,学生自由讨论,交流合作,发表各自见解,最后由教师归纳点拨,得出正确结论。课堂上,无论是学生萌发的问题,还是老师设计的问题,都会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激发求知欲望,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丰富多彩的活动,能激发学生自学历史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感。”历史课堂教学通常比较枯燥,我们应多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合作,互相欣赏,在愉悦中获得知识,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与学是双向的,也是同步的,为了使活动富有生机与活力。我们针对教材内容去编制历史小报、编演小品、历史故事演讲赛、历史知识抢答赛、组织辩论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才能对历史的学习和探索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现在的孩子想象丰富,重情节,让他们想象自己就是秦始皇,宋太祖,让他们回到久远的历史年代,用自己的头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讲《秦的统一》一课时,让学生在班上挑选一位学生当“记者”,“记者”把教材中的知识点设计成一连串的问题,在“秦始皇”的“记者招待会上”提问。诸如:“尊敬的陛下,面对各国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的差异,您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尊敬的陛下,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您将怎样让天下人民心向着您?”等等这些问题可由“秦始皇”作答,也可由“皇上”指派“大臣”出谋划策。“大臣”因为要效忠“皇上”而不得不认真阅读教材,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这样每个学生都显得积极活跃,非常乐于参与。这种活动是平静中掀起的波澜,是枯燥中孕育的生机,是炎热中的阵阵凉爽,它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保持思想集中,完成学习任务,又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在不经意中掌握巩固所学知识,又能诱发学生主动探究未来领域,培养创新意识。其次,在课外组织学生观看与教材有关的影片、录相,办历史小报,写历史小论文,开展历史故事演讲比赛等活动。

历史活动可让学生得到启发和熏染,可让学生在活动的交流过程中就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分析,综合评价。这些历史活动立于课堂又高于课堂,内容鲜活形式多样,与课堂互相渗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得到教育和熏陶,学习知识技能水平也相应得到提高,有效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打破“学习历史无用论”。

“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历史包含前人的一些失败和成功经历,注意总结提炼前人的经验、教训,与当今社会生活相结合,使历史在现实中发挥参谋、借鉴作用,做到历史与现实的统一,这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最高目标。教学中,适时引导学生用所学历史知识观察现实问题,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充分发挥历史学科对现实问题的指导作用,让学生用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来观察、分析当前社会热点,力求做到学以致用,充分凸显学习历史的价值。在学习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这样一个历史现象:不管哪一个朝代,但凡经济有所发展,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即社会安定。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稳定压倒一切的道理,不仅过去如此,今天也一样。还有:历史上各朝各代的治国方式、做法都有所不同,象夏桀、商纣、隋炀帝等暴君骄横自大,目空一切,采取强权政治,结果落个身死国亡;而汉文帝、汉景帝和唐太宗推行休养生息的宽舒政策,则使国家繁荣昌盛,成为历史佳话。在教学中,我通过引用这一反一正的史实,正确引导学生认识这一史实所蕴含的辩证原理,即“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联系到今天我们祖国的繁荣昌盛的局面,就是因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忠心拥护。这一事实更加深了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

教海无涯,学无止境。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来掌握教材内容,让“死”的历史知识真正鲜活起来、生动起来。实践证明:有目的的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设疑、举办各种实践活动,用历史知识帮助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用形式多样的方法来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堂效果比满堂灌要好得多,不仅深受学生欢迎,而且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各方面能力,体验人格情感,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在更提倡还要 “授人以渔场”,通过自学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学生会终生收益。

如何指导中学生提高自学历史的能力 第4篇

初中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完全养成自学的习惯, 而自学环节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又占有重要的地位, 为此, 我们要向学生说明自学特别是预习的重要性, 使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教师应及时布置预习提纲和思考题。我一般是在上课前一两天, 要求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并写出自学提纲, 之后进行抽查并给予一定的指导, 必要时则进行全班集体指导。如在讲授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一课时, 我指导学生写出如下提纲:

1. 鸦片战争的背景、直接原因, 以及鸦片输入的危害性。

2. 虎门销烟的时间、地点、人物、意义。

3. 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经过、抗击英军的爱国将领, 以及战争的结果及清政府失败的原因。

4.《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影响 (社会性质、主要矛盾、斗争对象) 。

指导学生自学并写提纲要面向全体,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因材施教, 而且要经常检查学生完成预习的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发现, 按要求进行预习的学生其自学能力与效果得到大大的提高。

二、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自己解决问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提问, 善于提问, 要让学生明白提问在自学中的作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 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 有些学生在看了一遍课本后一问三不知, 更不用说自己提问了。为此, 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是什么”而且更要教会学生“为什么”, 让学生探究“还有什么”。并激发学生开动脑筋, 从不同的角度去提问、去思考, 寻找问题的答案。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课中, 我让学生预习后, 然后看看哪位学生提出的问题最多, 结果学生很踊跃提问题, 这样很多问题就出来了, 如:

1. 契丹国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2. 宋太祖为什么要杯酒释兵权, 此举会产生什么影响?

3. 为什么北宋在澶州打退了辽军, 却要与辽讲和, 并签订了屈辱的澶渊之盟?

4. 西夏为什么要与北宋讲和?

5. 岳家军能打败金军的原因是什么?

6. 秦桧为何要害岳飞?岳飞为什么能得到人们的尊敬?

学生提出这些问题后, 我给提出问题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 然后在上课的时候让学生回答这些问题, 学生回答正确时我给予了表扬, 学生产生困惑时我给予必要的引导、鼓励。这样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习惯, 并且能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真正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善于诱导学生自学归纳

学完一个历史主题后, 要善于启发学生进行归纳小结, 否则, 知识点的琐碎会让学生难以获得系统的历史知识, 所以, 每当上完一个主题后, 我就让学生做一个小结。比如, 在学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后, 我让学生对这个主题进行小结。

1. 时间:从公元220年到589年。

2. 特点:

我国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时期。这一时期, 长期的分裂割据和连年战乱, 使北方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江南地区得到迅速开发, 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

3. 历史发展的趋势:

由分裂走向统一……如“为什么说从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结合我国3—6世纪的历史概括这一时期的政治特点及历史发展的趋势”等。

4. 重大历史事件:

西晋的灭亡、江南的开发、第一次人口迁徙、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民族大融合、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

5. 重要历史人物:

曹操、北魏孝文帝。 (学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

6. 重大文化成就:

数学、农学、文学及艺术等方面的重大成就。

此外, 还应注意到, 这一时期也是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经济方面, 要善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在文化方面, 要善于用列表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通过这样的归纳小结, 使学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 方便理解和运用。

四、启迪自学拓展———课外阅读和活动

初中课文内容比较简要, 要详细了解历史知识, 还需要从课外汲取养料。开展历史课外阅读可以开发学生的智慧,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为学好历史创造条件。当今社会日益信息化, 学生从课外、校外得到信息的机会越来越多。因此, 走出教室, 开辟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就越发迫切需要了。历史课的第二课堂形式是多种多样且生动活泼的, 如:成立历史学习兴趣小组, 组织集体参观, 开展课外阅读, 举办历史故事会, 自编自导历史剧, 观看历史影视剧等。在这些形式中, 我主张鼓励学生平时多阅读有关历史方面的课外书籍, 如《魏晋南北朝史论合集》、《中国历代中央官制度》、《正说中国历代末帝》, 以及由中国长安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的一系列介绍中国古代皇帝的书籍, 如《女皇武则天》、《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清圣祖康熙》、《清高宗乾隆》。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的开辟,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学到课堂内学不到的东西, 扩大其知识面, 增长其见识。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5篇

古人说得好:“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学生的自学能力强,他的接受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就会相应增强,对于教师来说,传授知识的难度也会大大降低。在数控教学中是如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主动掌握复杂的程序和加工工艺,是学习数控技术的关键。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不只是对事物的表面的关心,任何一种兴趣都是由于获得这方面的知识或参与这种活动而使人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而产生的。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在学生学习数控知识之前,如果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那么对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无疑会事半功倍。如:在学习之前,通过让学生参观数控加工车间,观察一下普通机床难以加工的工件或者曲面,让他们看到数控加工的高精度、高质量和高效率,通过观看录像,了解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和加工方法,体会自动化生产系统和现代化生产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兴趣,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营造探索的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索,自己推论,给他们讲的应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营造一种氛围,让学生主动去探索,通过翻阅课本及资料,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将所学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例如学生刚接触数控指令及数控程序时,对基本指令感到难以理解。这时如果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及数控仿真系统,让学生自己对指令进行仿真演示,就可以加深对指令的理解。而到了车间实习时,因为有数控加工仿真系统的练习,对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熟练程度也有很大的帮助。

三、激发学生的认知潜能,推动学生自主学习

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挖掘更多的认知潜能,比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重要得多。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认知内容的需要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的经验,形成新旧知识的联系,使模糊的认识明朗化、具体的对象概括化,成为学习新知中可利用的认知条件,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主动投入到对问题的探究之中,同时也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 目前,在我国应用比较广泛的数控系统有国外的FANUC、SIEMENS和国内的华中和广州数控等,但很少有职业院校拥有这么齐全的数控系统。因此在教学中,当学生学习第一个系统,老师在讲解基本指令时,要注意讲解一些指令的共性,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第二系统时减轻负担、提高效率。同时,可再利用仿真软件,让学生针对不同的系统进行练习,为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多的空间。

四、增强学生的意志培养,加强学生自主学习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各种内在品质的发展,内在品质发展指人的个性和意志品质的发展。全面发展是意志培养的基础,意志培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良好的意志品质对学生将来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要想做好每一件事情,需要有较强的毅力。一个意志薄弱的人,缺少自觉克服困难的勇气,就不可能做成一件事情,更难有大的成就。

五、强化学习动机,让学生主动学习

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直接关系到自学的效果,而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以及实践中需要注意这方面的引导和鼓励,以便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例如在培养学生自学数控编程的能力时,一方面要对学生说明进行自学的意义,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编程的学习中多利用数控编程仿真软件对自己所编写的程序进行验证,自己操作,自己检查,以此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增强学生对数控编程的兴趣。数控仿真是增强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的又一个主战场,教师要充分利用数控仿真软件的优势,对学生及时进行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的引导和强化,使学生在成功后有了学习兴趣,在失败时能更加明确学习目标,强化学习动机。

历史自学能力论文 第6篇

【关键词】历史自学能力 阅读课文 习惯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4-0133-01

埃得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写道:“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陶行知先生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教是为了不教”。这些观点一针见血地道出了“教”的真谛,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见,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自学能力非常重要,而在这其中对历史课文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一、培养学生阅读历史课文的习惯

1.培养学生课前阅读课文的习惯

课前阅读课文的习惯,实际上也是课前的一种自学过程,是否形成上课之前预习课文的习惯,体现着一个学生自学能力的高低。在一节课结束时,教师要布置一个预习作业,预习作业要对重点难点提出明确的要求。在新旧知识的交接点上做文章,将正确的思路指给学生,以便他们能有的放矢的预习。一般情况而言,学生的学习具有盲目性,要指导学生在预习中避免两种可能性:一是求全,全面预习而无重点,头绪杂乱;二是走极端,自以为无师自通,忽略听课。所以教师在学生预习之前进行必要的启发,以明确预习的目的。

2.课上设置悬念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悬念可以设计在一节课的开场白中,以便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思维,引导学生认真仔细阅读课文。上课之前教师应对课文进行深入钻研,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精心巧妙地编选几个知识性、思想性都比较强、提纲契领、带有一定的思辩性的思考题。上课后迅速简要地投影在屏幕上或写在黑板旁边,让学生带着悬念阅读,心里装着问题去阅读。

3.教学中针对具体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在学生阅读课文并对问题有了初步理解后,教师就前面给学生的思考题向学生提问,以便检查阅读的初步效果。同时让学生把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由教师解答。通过互问互答,指导学生对有一定难度的综合题进行梳理归类,找出解答问题的论据和方法。对有代表性的问题、引起强烈争论的问题,教师可因势利导地多问几个为什么,引导学生再次仔细阅读课文,归纳出答案。对一般比较重要的,本节课文内容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可指导学生课后再扩大阅读范围,自己去寻找答案,在下一节课上讨论、讲解。这样将课堂阅读自然延伸到课外,促使教与学进一步结合,深化了教与学的效果。

二、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1.分析和理清知识层次和结构

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大多以事为主,自成单元,前后史事,环环相扣。历史时间层次划分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①用背景、过程、结局三分法安排层次,如《五四运动》。②按问题性质分类安排层次,如《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③按教材确定的主题安排层次,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经济的侵略》。④按时间顺序安排层次,如《中华民国的成立和清朝的覆亡》。

2.提炼和概括要点

学习历史必须理清线索,掌握要点,这是将厚书读薄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如《甲午中日战争》一课可以理清线索为背景、经过、结果。对于经过可以概括为两个阶段、四次战役。

3.抓关键重点词句

如教材中的“文景之治”、“天京变乱”、“光武中兴”、“开元盛世”等其中“治”、“乱”、“兴”、“盛”都是关键的词。看见“治”、“兴”、“盛”能联想到太平盛世的内容,看到“乱”能联想到它的严重性。仔细领会,有利于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

4.注意史论结合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在掌握史实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活动,抓住其必然的本质的因素,形成历史概念,掌握历史规律,形成对历史本质的认识。如《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一节中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思想路线,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等为史,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时期为论,这样梳理教材中相关史实,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史论结合的读书能力。

5.圈点批划

就是作记号和写批注。即阅读课文时需用红笔或彩笔在课本上勾画各种符号。写批注即阅读时或听课过程中在课本的字里行间、四周空白处对课文内容进行精确提炼、概括、写批语。如学生在读到美国独立战争经过时,可在课本上相应空白处写6条批注:①莱克星顿枪声(开始);②大陆会议召开(建军);③(独立宣言)的发表(建国);④萨拉托加战役(转折);⑤约克镇投降(胜利);⑥英美签定和约(结束)。这6条正是美国独立战争经过的提纲及6件大事。学会在课本上作符号写批注,既可以使阅读时思想集中,提高效率,加深印象,方便记忆;也可以使学生学会学习,突出要点,把书由“厚”读“薄”,还有利于今后复习。

浅论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历史自学能力 第7篇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自学能力,培养兴趣,拓展探究,学以致用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 要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 其中重要的一环是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这是对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反思和突破。具体到中学历史学科,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尤为重要, 经过几年的摸索,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行培养。

一、培养兴趣, 激发学生自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于中学历史的学习尤为重要, 如果我们传授给学生的仅是一些条条框框, 那么将极其乏味, 因为历史本身是有血有肉的, 所以要让学生感受到这一学科的趣味性, 进而诱导学生主动学。

1.让学生阅读适量的课外历史读物 , 从而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进行启蒙教育, 这样的图书有许多, 如《上下五千年》、《中国历史故事》、《三国演义 (连环画) 》等。教师可在课前或假期要求学生阅读两到三本这样的书, 让学生感到历史本身远比教材丰富多彩。

2.创设有趣的历史学习情境 , 让学生乐入其中 , 从学生已知的或与其密切相关的、熟悉的事例入手,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如在讲日本大化改新之前, 先让学生试读成语“一衣带水”, 学生对这一成语耳熟能详但大多不会读, 然后教师讲解这一成语应读为“一衣带 (稍停顿) 水”, 之后讲解中日关系之密切, 从而自然过渡到日本大化改新。

又如播放歌曲《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后询问学生:文化大革命真如歌曲里唱的那么好吗? 创设时代情境自然导入, 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大革命”的学习。

再如“汤姆乘轮船抵达某市, 与此同时吉姆也乘火车抵达某市, 二人要和在某市的同学聚会, 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在哪国?什么时候?”显然, 这样的问法远比直接学习工业革命的发明及开始的国家和时间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二、拓展探究, 引导学生自学

在学生掌握课本基础知识的情况下, 还要对教材知识进行深入挖掘和认识, 找到重点、难点和考点, 更进一步则要探究本课内部联系及与其他单元、课的联系, 只有这些才能让学生有效地掌握所学知识, 提高历史综合学习能力。在上述学习过程中, 教师的引导作用尤为重要。具体看, 可以有以下几种做法。

1.引导学生 认识历史 的本质和规 律 , 只有这样才 能在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中把握历史发展的脉动, 即透过现象看事物的现象和本质。例如, 如何理解解放初的土改不久后就进行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其本质原因是由于土改后的农民土地所有制阻碍了新中国生产力的发展, 也由于同样的原因改革开放后把人民公社制改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此外, 如何理解辛亥革命的失败, 表面原因是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军阀混战, 但根本原因是中国的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未改变。

2.引导学生 对学科内知识的联 系做到了 如指掌 , 这是当今历史考试的重点, 因此要注意知识点在横向、纵向上的联系。例如: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后, 确立君主立宪制, 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 之后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实现工业化, 这是英国的近代化之路的开始。当学习中国近代化探索时可以联系此, 洋务运动是中国工业化的开端, 而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对民主化的尝试。英中两国近代化之路一成一败, 经此对比很容易理解中国失败在于民主化进程的滞后。

3.引导学生 要以教材 作为学习 的根本依 据 , 吃透教材 内容。大多数学生只注重教材正文知识的阅读和学习而忽略对教材中图表、引文及注释的学习, 只有掌握好这些“配料”才能更好地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线索。

4.引导学生 及时梳理 课本知识 , 注意总结 和归纳所 学知识, 使所学知识不仅是一个“点”, 更是一个“网”。例如教学完三次科技革命后, 总结其时间分别在十八世纪、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 而年代分别在上述三个世纪的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和四五十年代;发明则可以以动力机器分类, 工业革命中的发明以蒸汽机为动力机器, 有蒸汽机车和轮船, 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分别以电力和内燃机作为动力, 发明则有电灯、电话和汽车、飞机。

三、学以致用, 激励学生自学

人类学习的目的是服务自己, 历史学科也不例外, 这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在考场上完成各种类型的历史题, 这是学习历史最直接的目的, 但意义更深远的是指导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这是历史学科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延绵不绝的根本原因。

1.所谓“读史使人明智”, 在现实中有许多时事政治问题 , 貌似雾里看花捉摸不透, 但以历史的眼光分析会很快自然明了。例如当今世界地区冲突、民族战争不断, 但我们可以判定新的世界大战不会轻易打起来, 因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 世界间联系日益密切, 哪一个国家都是不敢擅自发动大规模战争的。

2.对历史事物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假设 , 对一些历史事物的发展做出合情合理的见解和推理, 这样做不仅可以加强所学知识的整合和辨析, 更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 开阔学生的视野。例如:如没有美国当今世界会出现什么样的格局?如拿破仑战胜俄国最终统一欧洲是否今天的欧洲早已实现一体化?

当学生的上述行为得到肯定或自身感受到学习历史的快乐时, 必然会主动地对历史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和探究。

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历史自学能力 第8篇

古人云: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传授给学生现成的知识,不如传授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自学就是获得知识最有效的方法,自学就是主动地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得到自我提升的目的。

二、解析高中历史新教材的特点,为学生自学提供合适的平台

从内容选择来看。历史知识本是多姿多彩、非常丰富的。新教材注意到了这一点。因此,它们在内容上尽量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切合学生在情意与认知发展上的实际,删除过深、过繁、偏难的内容,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以及一些有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等。从形式来看。新教材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新教材精心配置了有效辅助文字叙述的各种历史图片、图表,历史文物照片,历史人物、场景和事物的想象绘画图,漫画图,历史上的广告、海报、报纸、邮票等等,使教材新颖活泼,无形之中拉近了学生与历史、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而且给人以美的享受。从文字表达来看。新的历史教材,不仅文字严谨、简洁,而且表达生动。适应了学生的心理特征,以通俗、精练、生动活泼的语言来描述历史事件,让冷冰冰的文字历史,变成活生生的历史史实,使学生乐于学习。

三、高中历史新教材需要教师角色的改变,为学生自主学习找到机会

(一)教师由重结论的灌输者转变为重过程的学习促进者

所谓重结论,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省略了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记诵“标准答案”。所谓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过程与方法上,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课程标准已经将“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并且突出强调发展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方式。

(二)教师由传统的知识“搬运工”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研究者

历史教学是师生在特定环境中共同认识历史的过程,是一项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历史教学的许多领域都有待于人们深入探索,这就需要历史教师不断审视教学,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加以研究、反思与改进。而且新课程新教材给师生提供了较大的自由创造的空间,使历史教学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和变得比较复杂,因此,“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历史能力的方法

教师要结合学生心理特点、新教材的特点,结合教师角色的变化,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历史方法上给予指导。

(一)兴趣至上——要使学生对历史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觉得历史很难,学习很苦,从而把学习历史看作一件苦役,那么他只会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学习。这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把最有兴趣的历史知识引导给学生,逐渐培养学习历史兴趣。始终做到让学生对历史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

(二)方法为主———教师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1. 学会读历史教材。

“读历史教材”需要“读”目录、引言、课文、插图、材料、地图、引文、注释、思考题和大事年表。(1)在理解章节目录及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明确此章节讲了什么问题,以及围绕此问题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2)根据教材,分析、归纳每个方面讲了几点,每点都包括哪些基础知识,并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达出来。(3)找出书上的核心词、关键语,明确哪些是必须记住的,画出来加强记忆。(4)历史图画是中学历史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历史图画的学习应注意以下一些方面。历史遗迹类插图:一是借此获得相关历史概念的直观形象,二应明确其特点及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对人物肖像图:一要能再认这是哪一位历史人物;二要能叙述其事迹,并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对事件场景图,要掌握它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以及这一历史事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对情境介绍类插图,应明确它不是指某时某地的具体的历史事件,而是反映了某种历史现象。要注意分析产生这种历史现象的原因。对于历史漫画,主要应弄清其内涵,把握它所揭示的实质内容。(5)关于文献资料的学习。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6)关于课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题的学习。课中思考题,一是针对文献资料理解设问,二是针对教材理解设问,其特点是“小切口、深分析”,层次较高,难度较大。其目的在于引导我们通过问题的分析解决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分析、理解文题的能力。课后练习题针对教材重点设问,其目地在于引导把握知识重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巩固知识基础。通过思考题、练习题的解答,总结解题规律,建立解题模型,提高解答主观题的基本能力。(7)常规化自学方式。要“温故而知新”和善于思考。历史的学习是以记忆为基础的,所以不断地回顾以前所学知识和对新的历史知识进行思考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不仅能增强记忆,还能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会整理、整合历史知识。

针对历史知识比较琐碎的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去整理和整合所学知识,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实加以整理,以建立主干知识的结构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当然,在整合的时候可以和同学合作,充分利用相关知识,反复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培养解题思考的习惯。解题需要注意:一是“解”,即想尽一切办法解答问题;二是“思”,即解题后的回顾和反思,总结出解题方法并纠正思维误区;三是“归”,即将获得的知识经验与教材相印证,回归课本。剖析题目的命题意图、难点、关键点以及在教材中的原形和变形关键要素,这种能力需要慢慢培养。

3. 学会合作学习。

同水平差不多的人一起学习,就有了一个学习伙伴,更何况每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同水平高于你的人一起学习,他就是你的老师,你自然可以学得许多东西;同水平低于你的人一起学习,你是他的老师,我们常说“教学相长”,你同样可以学得许多东西。

(三)心态为辅———保持一颗平常心

平常学习历史时,不要太刻意追求每次得高分,千万不可急功近利忘了根本———基础知识的学习。历史学习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所以保持一颗平常心,慢慢根据自己的规律去学习,到最后让我们厚积薄发,这样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摘要:文章介绍了培养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然后分析了高中历史教材的特点, 这些特点正好有利于学生的自学开展。继而又从新课改着手, 提倡教师以学生为主体, 把大量的时间还给学生, 这又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机会。接着文章重点阐述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精心设计自学提纲有效培养自学能力 第9篇

一、以语文为例的关于“精心设计”的探讨

全国模范教师, 重庆市中学研究员评委会专家余国源同志提出:由于学生年龄的差异性, 规定了导读的阶段性、层次性、渐进性, 所以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应设计出感知性 (初一、初二) 、理解性 (初三、高一) 、评价性 (高二、高三) 三个层次的导读。这使我很受启发, 因而想到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或说同一教育层次的对象, 同样有对不同层次的文学作品的感知、理解、评价的认识过程, 只是这种感知、理解、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层次高低不同罢了。基于这种想法, 觉得在设计名家名著的自学提纲或导读时, 即使是对高二、高三的学生, 也不能忽略感知和理解, 尤其是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们。所以, 就某一个年级或某一个教育层次而言, 精心设计的自学提纲或导读, 还应该具有启发性, 递进性, 纲领性、进取性和多样性。

1、启发性。

“提纲”和导读不是课后练习题, 应有较多的启发性, 较少的检测性;尽量避免“窒息性”。应讲求“引旧求新”, 提出的问题是学生已有知识的扩展, 延伸, 推导和迁移, 大致有如逻辑上的推理思维形式, 即从已知的判断推出新的结论, 有时问题的提出也还有知识的讲述和提示, 而更重要的还是疑问的诱发, 即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从这种意义上说, “诱疑”就是启发性的最本质的因素。设计自学提纲, 应该着重强调这一点, 使“诱疑”激发的兴趣强化学生自学研讨中的积极思维活动, 使“训练的强制性”产生的消极因素得以冲淡和转化, 从而使学生的主体作用, 训练的主线作用发挥得更充分。

设想, 如果《狂人日记》的设计, 第一问就是“请说说小序对表达中心的作用”。对于学生——特别是中职学生——无异于“当头棒喝”。面对这种“一步登天”的问题, 学生当然望而却步。因为小序交代日记的由来和发表的目的, 字面意思虽能读懂, 但要点出小说的情节、结构、语言、特点等作用, 却是要基本读懂小说, 理解小说中心后, 才能回答的, 要学生自学到“基本弄懂”的程度, 就需要先作很多感知、理解方面的“导”的工作。如学生对“象征”还不够理解, 读第一则日记就困难, 有人设计了这样的题“看到‘月光’, 就是看见了‘光明’, 那么‘发昏’、‘爽快’、‘赵家的狗’、‘小心’应如何理解?请归纳第一则日记的思想内容。”由学生理解的“月光——光明, ” (这是“引归”) 导向对“爽快”“发昏”的理解再引向“赵家的狗”的凶恶形象的“感知”, 从而看出它处在和狂人敌对的地位。这则日记的字面意思和用象征表现的深刻含义, 学生也许就理解了。这样的题就有启发性, 它体现了导读的“导”的精神。学生顺着提纲读去, 有如随着导游漫步, 要费点力, 然而愉快。

又如《阿Q正传》, 在文后练习中我们看到这样两题:

(1) “课文描写赵秀才和假洋鬼子的辫子有什么不同?这不同反映了他们什么共同特征?”

(2) “假洋鬼子对赵白眼的讲话和对阿Q的讲话各有什么特点?这刻画了他的什么性格?”

这是对学生通过作品对人物具体描写的对照、比较的分析揭示人物心灵, 挖掘作品思想的能力进行训练。能够举一反三的学生, 就能接过这把分析人物性格的“钥匙”了, 能力稍差一点的, 教师可根据导读的意图提出“还可以通过哪些言行、心理、细节的对照, 挖掘作品思想”之类的问题, 进一步启发诱导, 可以设计这样一些题目:“秀才, 假洋鬼子去静修庵革命, 砸碎了皇帝万岁的龙牌, 阿Q是肚子饿了才想起去静修庵, 能否说秀才, 假洋鬼子还比较革命一点?”;“阿Q要‘惩罚’人, 结果是‘怒目而视’, 想放下辫子来‘报仇’, 也没有竟放, 后来洋先生不准他造反, 他要告状, 要他‘满门抄斩’, 这是否说明他性格已发展, 走上了反抗的道路了呢?”;“请分析作品中人物××的形象”等等, 这些题目的设计, 使问题更加细化, 学生理解难度降低很多, 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又能确保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效果。

2、递进性。

提纲应具有递进性, 使自学由浅入深, 渐入佳境。鲁迅有篇文章, 名为《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课文后面习题训练在设计上就有级级上升, 登堂入室之妙。它从用旧知识就可以解决的标题和中心论点入手, 突出驳论文章的针对性, 再引导深入分析第四段中的一个长句, 突出‘乏走狗’的形象, 一题一阶, 没有大的跳跃, 拾级而达峰顶, 是名符其实的导读。

3、纲领性。

提纲的纲领性体现在抓住实质和关键提问, 产生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 避免了不分主次, 细碎琐屑, 面面俱到。毛泽东的《反对党八股》, 唐弢的《琐忆》, 是很好的例证。前者打破先题目, 再绪论的常规, 让学生从党八股的第五条罪状里, 找出作者提出的文章说理结构和观点, 接着要求运用这个观点分析本文的说理结构;后者从谈“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两诗句在文中的作用入手, 统帅对青年, 对敌人的琐事, 确是纲举目张。整篇设计, 有分析, 有综合, 有演绎, 有概括, 提纲挈领, 点面结合, 既使学生掌握了文、道, 又教给了读书的方法。

4、进取性。

有人把读书比作摘果子, 要费点力才能尝到甜头;完全不费力就可以得到的果子, 是没有吸引力的。精心设计的自学提纲, 还要有一定的难度, 使学生得到的知识, 不是老师代替学生思考后给予, 学生只被动接受而得来的, 而是学生用劳动换来的;要有让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 发展其求异思维能力, 批判能力, 这对职高学生尤其重要。我们把这叫作提纲的进取性, 旨在培养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 披荆斩棘, 求索新知的能力。陶铸先生《崇高的理想》一文中高度赞扬了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人民英雄、发明家和科学家:“所有这些人都是具有伟大理想并坚决为他们的伟大理想而斗争的人……他们为了自己的伟大理想, 有些人家可以不要, 有些人官可以不做, 有些人生命可以抛弃, 有些人真正做到了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地步。”在习题设计中, 让学生运用已有的古文知识读懂题, 扩大加深议论文的写作知识, 这时, 学生就会产生“困难, 但是有趣”的感觉;题目接着又要求运用刚获得的知识去解决一个两个实际问题, 真是有启发, 有设疑, 课外与课内皆下了功夫的, 费了心血的, 是成功的练习设计。

二、自学提纲应日趋完美, 但是并无止境

“独行将若何?诸般咸自办……学者臻此境, 固非于一旦。”对自学提纲的追求应该日趋完善, 日益精妙, 自不待言;应该永无止境, 不停止在此时此届较好的设计上, 却是不可忽略的方面。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的, 复杂的, 多变的。另一方面, 教学是双边活动, 是矛盾的统一, 教方的认识是按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上升, 学方年年变换, 认识能力受社会环境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 即使教材如旧, 要求相同, 教学活动, 教法教案, 自学提纲也不可能一成不变, 成为僵死的模式, 成为“使学生勿惯于简单的接受或被动的工作”的坏规格。只有从实际出发, 永无止境地精心设计, 才能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

摘要: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思维能力是一个基本点, 而这种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则体现在教师编拟的供学生用的自学提纲上。本文以语文课教学为例, 探讨了如何通过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 递进性, 纲领性、进取性和多样性的自学提纲提高学生 (尤其是中职学生) 的自学能力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教改,自学提纲,实践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自力“二十二韵”》.

自学能力从培养思维能力开始 第10篇

思维能力的培养, 是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的。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 使学生有较丰富的知识, 便于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 受到启示, 引发联想, 形成新的观点, 达到认识上的飞跃。当代中学生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学生面对的社会发展之快、变动之多、各种观念碰撞之烈都是前所未有的。但是, 思想政治课教材中的很多章节都是一些现有的结论, 外加一段引文材料, 学生看了以后容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势, 十分有必要通过拓宽知识面, 开拓学生的思路,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首先, 教师要明白的是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学习, 最主要的目标不是看学生理解、掌握了课文中多少的知识要点, 而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了自学能力, 学生就可以有效地自学教材, 就可以更广泛地阅读课外书籍, 汲取有益的知识营养;有了自学能力, 当他们走出校门后, 会不辍读书, 不断地学习新知识, 从而终身受益。因此, 教师的着眼点不能仅限于对一些具体知识的把握, 眼光要更高远些, 要使学生为迁移而学。

这里所说的迁移不单纯是指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即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内化吸收新知识的情况。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为将来服务有两种迁移方式, 一种是由于前后工作的十分相似而产生的特定适应性的迁移, 一种是原理和态度的迁移。”他认为后一种迁移才是教育过程的核心。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正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习惯, 以及良好的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把新知识与已掌握的相关知识相连接, 运用旧知识促使学生掌握新知识, 实现新旧知识间的迁移, 同时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让学生在思考中充分发挥积极性和能动性, 在思维中实现自我价值, 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很好的锻炼。

其次, 教师要明白的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教学思路、设计等都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为“疑问”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 产生认知冲突, 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在这个过程中才可能实现创新。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以问题情境为知识呈现方式, 以问题评价为教师指导方式。要根据教学目标、抓住教学重点、联系现实生活设计一些能够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领悟知识、学会方法、发展能力。学生为了弄清楚疑问, 必须仔细认真阅读教材, 当然教师在出示问题后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探索, 还要根据学情适时点拨。这样学生是轻松的、激动的, 同时增强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贵在提出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自我意识强、喜欢独立思考的特点, 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动脑思考, 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要激励学生敢想敢说, 敢于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如在教学“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一课时, 有位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当初我国逐渐消灭私有制, 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 我国走了社会主义道路, 如今我国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这会不会影响、动摇社会主义制度?又如在学习“我国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内容时, 有个学生阅读到“根据我国国情, 县级及其以下人民代表实行直接选举”这一句时, 联系本地正选举人大代表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是县级以下人民代表实行直接选举, 为什么选民只能对限定的几个候选人投票选举呢?假如该候选人不是人们了解的、信得过的代表, 也只得投票吗?这能说是公平选举吗?等等。虽说所提问题显得有些幼稚和欠思考, 但这足以说明学生在阅读教材时是用心思考的, 这本身便是一种进步, 是“学思结合”的体现。这样的阅读质疑, 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而且培养了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政治素养。

政治课是理论性较强、难度较大的课, 在教学中更应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注重启发诱导, 教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思维能力的方法, 不仅在讲课、复习中可运用, 在课后练习、编写试题中也可运用, 如, 教师可多出一些实践性、现实性较强的题供学生练习巩固。

历史自学三部曲 第11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自学;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古人也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可见学习的能力比学习本身更重要已成为人们的常识。由于理论创新和科学发明到应用的周期大大缩短,知识的陈旧率迅速增长,人类知识总量每几年就增加一倍。这样的时代特点决定了未来的文盲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要适应当今和未来社会的需要,不具备自学能力是不行的了。高中生经过九年的义务教育,已有了较坚实的知识基础和一定的自学能力,而且历史这一科对于绝对多数同学来说都不存在阅读障碍,所以高中生开展自我学习是完全可行的。

一、以教材章节为单位,掌握每一章节的基础知识

让学生通过自读教材的一个章节来掌握本章节的基础知识没有什么固定的方法,我在教学实践中一般引导同学们通过这几个步骤来落实这个目标。

1.首先要求学生鸟瞰全章节,明白本章节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历史知识

所谓鸟瞰式阅读,就是要求学生以较快的速度通读全篇,能读多快就读多快,并且在快读中不回视。通过鸟瞰全文,学生要达到把握本章节基本内容的目的,如本章节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历史事件,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的。长此以往,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快读能力、思维的敏捷性和专注力。

2.在鸟瞰全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再做一次理解式阅读

理解式阅读就是一字一句、一段一节地对全章节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概括。在理解式阅读中要求字斟句酌,用心思考,务求对全文章节内容明白、透彻、了然于心。

3.做好自读笔记

为了巩固前面阅读的成果并使之更有条理以及有利于以后复习,学生在理解阅读之后,还要做好自学笔记。笔记要将本章节的基础知识(一般为知识点)按照逻辑关系记录下来。笔记的具体做法可以参考老师的板书形式。

二、同学们之间互相提问与解答,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培养解答历史的能力

通过第一部曲,可以说对本章节的基础知识已经掌握得比较牢固了,但对于高中生来说,肯定是不够的。故而我又设计了互提互答这一环节。在这一环节里,有两个层面:一是要求学生对自己理解不了的内容作为问题提出来,在班上寻求同学的帮助解答。二是以组为单位(我一般是以自然组),同一组的同学通过讨论后,共同提出几个自认为有深度的问题,接问组的同学通过共同讨论确定后派出一位同学做出解答。不同组之间还可以相互质疑、相互辩论。然后同学们还可以将有价值和代表性的问题和解答加以整理记录下来。为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为了能更好地回答其他组的问题,为了在相互的质疑和辩论中占得上风,同学们必然自我加压,力争吃透教材,并广泛阅读课外相关资料。这对于扩大历史知识面,培养历史解题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是极为有利的。

三、引导学生画历史知识树

魏书生老师指导学生自学语文,有一个法宝就是引导学生画语文知识树。历史相对于语文来说,知识的条理性、系统性更加明显,在学习中的作用也更为重要。所以我参考魏书生老师的做法,要求学生在自学完一册历史教材后,也要画一棵历史知识树。如果将一册历史教材比喻成一棵大树,那每个专题就是树的主干,每个专题里的每个章节就是主枝,章节里的知识点就是分枝和树叶了。这样一画,整册历史教材的系统性和条理性非常清楚明了,非常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整册教材,而且前面做的历史自学笔记也为画历史知识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推而广之,可以把整个高中阶段所学的历史知识都画成一棵知识树。

当然,学习是一门非常复杂的科学,既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学习方法,也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学习方法。历史自学三部曲只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它必然有其不够完善的地方。如果同学们能做到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灵活运用并持之以恒,相信对于历史学习还是有一些帮助的。

(作者单位 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石城中学)

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第12篇

在语文教学中, 需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我认为最基本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为, 它可以解决学生如何学习的问题。下面就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谈谈个人浅见。

一.如何理解语文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由多种心理机能参与的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就语文日常教学说, 就是能独立借助工具书或有关提示读懂课文, 理解文章主旨, 从而学到有关知识的能力。具体分析:包括理解能力、评点能力、质疑能力等。理解能力, 要求能整体感知文章內容, 分析文章体裁及其知识点, 体会作者写作意图、思想感情等。评点能力指能分析字词的精妙、语句的深层含义及写作技巧等。质疑能力指在把握作者意图基础上对文章的补充、想象、延伸等, 也可对文章提出相反的意见。

二.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一) 让学生掌握正确思维的规律

学生读文章常常不知道从何读起, 或读了一遍就不知怎样读, 教师就要指导规律:

1. 文章可遵从整体———部分———

整体的思路, 先浏览全文, 粗略了解大意, 再分析字、词、句、段, 弄明白各部分之间关系, 最后又综合分析全文, 了解作者写作意图或思想感情。

2. 思维要有定向性, 不能拿起文

章便漫无目的胡看, 或按同一模式去看, 要与文体特点相联系。例如阅读小说, 就围绕小说知识点去分析, 通过分析人物的表现 (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 归纳人物的性格特征, 从环境描写中了解反映的社会现象或加深对人物的认识, 又从人物之间的关系或人物自身遭遇去透视社会状况, 从而理解小说的主题。教师以一篇小说为例, 指引上述方法, 那学生就会据此去阅读其它小说, 慢慢就培养自学小说的能力。而说明文、议论文、散文等也有各自的知识点, 教师也应在教学中指引学生小结各文体知识点, 从而学会阅读各类文章的方法。

(二) 咬文嚼字, 学会品味文章的精华

在“二十一世纪中小学语文教育座谈会”上, 著名特级教师顾德希先生认为, 文学作品的阅读, 讲得越多, 学生就越没兴趣。因此, 应该教会学生自己品味精华部分。

1. 学会弄清文义。指导学生运用工具书排除词语障碍, 联系上下句理解句意,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 学会发现文章的精华之处。

一要注意那些发人深思、令人感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之处、如《背影》第六段描写父亲为“我”买橘子的片断, 最能体现父亲的爱子之情, 令人感动不已, 这地方就需要仔细品味, 分析对父亲的描写, 体会人物思想感情。二是借助课文“预习提示”或课后练习得到启示。如《社戏》的“预习提示”中:“这篇小说, 最有诗意的地方, 是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这些充满江南水乡生活气息的画面。”这就告诉我们, 这些地方是文章重要部分, 它生动描绘了一群天真活泼、机灵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善良的农家少年形象;而那些洋溢着豆麦蕴藻之香的乡间夜景, 又为烘托人物形象, 抒发感情起到重要作用;从而就体会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 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恋, 文章的中心也就把握了。另外, 课文中的“训练重点”也可以指引学生自学课文, 把握训练重点, 避免偏差。

学生在品味文章精华部分的时候, 自学能力中理解能力、评点能力也得到提高。

(三) 敢于放手,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世界上各种各样的文章数不胜数, 在学校听教师讲解的文章只占其微乎其微的一部分, 绝大多数的文章要靠学生自己去读, 去思考。如果总依赖教师, 势必缺乏自信心, 即使看完文章, 也浮光掠影, 仅得其皮毛。就算读了许多书, 阅读和写作能力都甚少得到提高。朱熹说:“书要自己去熟读, 道理要自己去探究。”因此, 教师要抛开学生什么都不行的顾虑, 大胆放手, 培养学生独力思考的习惯, 并从旁指导, 让学生探索阅读规律, 提高阅读技巧, 同时要及时小结方法、规律, 积累起来, 可指导日后的阅读或应用于写作, 这样随着自学能力的提高, 学生就可以脱离教师和现成的参考资料, 自己分析文章, 求得理解。

除了让学生独力思考外, 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人的思维是很活跃的, 想象力也很丰富。试画一个图案给幼儿园的小朋友, 问他们由此想到什么, 答案一定多彩多样。但是, 如果人的思维受到限制, 久而久之, 就丧失想象力, 想问题也按固定方向思考, 这样就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 指导学生脚踏实地阅读。只有对文章有了实实在在的深入了解, 才会从中发现问题, 提出异议。

2. 要善于比较。

可以新旧知识联系, 深入巩固提高。可以同类文章比较。例如, 《孔乙己》和《范进中举》的比较。同是揭露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但主人公的结局不同, 作者对其态度亦不同, 鲁迅对孔乙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吴敬梓对范进则是毫不留情的嘲讽。写法也不同, 《孔乙己》运用环境的烘托, 插叙的方法, 孔乙己几次出现也不是严格按时间编排;《范进中举》则按情节发展顺序写, 通过细节描写和侧面烘托刻画人物。通过比较, 学生更清楚同一内容可以用不同技法、角度去表现, 培养他们求新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教师要鼓励学生深入发现问题, 敢于发表个人见解, 培养质疑精神。

(1) 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书中或文章出现差错的例子, 让学生感觉书并非圣经, 差错或局限是在所难免的, 慢慢学生就不会只拘泥于书, 甚至会提出不同于作者的意见来。

(2) 教师要创造机会, 让学生发表个人见解。例如, 对文章中心的争论。《藤野先生》是表现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还是表现其爱国主义精神?又或者是两者兼之?可以组织小型辩论会, 让学生搜集论据互相争辩, 这样, 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又可使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又如《愚公移山》, 我让学生评价愚公, 较多学生并不赞同愚公移山, 他们认为移山耗时长, 耗人力、物力大, 倒不如搬家省事, 有的还说结局靠神的帮助才得以完成, 可见人之微力是难以完成。对待学生的意见, 教师要充分肯定其新意, 同时也要恰当给予指引, 如上述评议愚公, 要结合寓言的特点、寓意来分析愚公形象, 特别是学生出现意见偏激的情况时, 教师更要疏导, 避免学生脱离实际、追求怪异。

(3) 多对学生进行文章补充、延伸、改换的训练。例如, 《孔乙己》中孔乙己最终结局是含蓄的, 可让学生续写, 有的学生联系主题写孔乙己凄惨死去, 有的写孔乙己冲破束缚, 得到新生……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又如, 《我的叔叔于勒》, 菲利普夫妇在船上遇到贫穷的于勒, 课文有一连串生动的描写, 引致独特的结局。可让学生设想, 如果他们遇上一个很像于勒的富翁, 他们有什么表现, 你会设想怎样的结局?这样的练习, 使学生积极思考, 有较强的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也得到培养。

(四) 增加阅读量, 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课文仅仅是个例子, 要有丰富的知识, 必须扩大阅读面, 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巩固旧知识, 补充新知识。所谓开卷有益, 但现在的书籍琳琅满目, 学生难以选择。教师应适当推荐, 可分为必读篇目和自选篇目, 推介一些名篇或适合学生的书籍、报刊杂志。另外, 为了让学生读而有获, 还指导他们写阅读笔记, 既可摘录好词佳句, 也可写心得体会, 并为写作积累素材。如此日积月累, 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便会提高, 自学能力自然也得到提高了。

上一篇:大规模数据集中论文下一篇:多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