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风险论文范文

2024-07-03

暴力风险论文范文(精选8篇)

暴力风险论文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我院的39例急诊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名, 女37名;年龄21~52岁, 平均29.8岁;工龄在1~36年, 平均8.5年。副主任护师2名, 主管护师4名, 护师12名, 护士21名, 所有护理人员均为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签署同意书。

1.2 暴力风险因素分析

对39例急诊科护理人员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 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经验、技能、急救的能力等, 详细地记录暴力事件发生的情况, 总结暴力事件的风险因素, 并针对风险因素制定相关的预防策略。

1.3 暴风风险的预防

(1) 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知识。开展“安全第一”的护理工作理念, 该安全主要包括患者的安全也包括护理人员的自身安全, 为保证护理人员的安全, 可以定期举行法知识学习, 通过对医院医疗纠纷的分析, 总结经验, 从中吸取教训, 加强护理人员的自身安全意识。通过指导护理人员判定暴力风险, 从而防患于未然。 (2)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加强护理人员的知识教育, 在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基础上要加强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经验, 尤其是面对突发情况以及棘手情况的护理, 定期培训对护理人员进行新知识的培训、新理念的灌输。告知护理人员在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 还要熟练掌握急救的技能、相关的操作等, 为了使护理人员更换的掌握, 可以对突发情况进行情景模拟, 锻炼护理人员的应变能力等。 (3) 增强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沟通能力。良好的沟通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关键, 对于急诊这一特殊科室, 由于患者的疾病危急、严重, 因护理人员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文化程度的人予以针对性护理, 加强和患者的沟通, 尊重患者的感受, 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0.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以例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急诊护理中暴力风险因素分析

急诊护理中暴力风险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护理人员因素、患者 (或者家属) 因素以及系统支持因素四个方面, 其中护理人员因素是导致护理暴力风险因素的主要因素, 见表1。

2.2 实施风险预防前后的护理效果

实施风险预防后, 在专业知识掌握率、投诉率以及暴力发生率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 与实施风险预防前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急诊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接诊危重患者, 医护人员的急救任务较为繁重, 因此不能有效地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 导致患者家属将很多原因归结于护理人员身上, 如果不能有效的调节, 易导致暴力事件的发生[3]。护理人员是预防暴力风险因素的关键, 因此, 加强护理人员的自身安全, 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对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至关重要[4]。

本研究结果显示, 急诊护理中暴力风险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护理人员因素、患者 (或者家属) 因素以及系统支持因素四个方面, 其中护理人员因素是导致护理暴力风险因素的主要因素, 与实施风险预防前比较, 实施风险预防后, 在专业知识掌握率、投诉率以及暴力发生率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 (P<0.05) 。由此说明, 针对急诊护理中的暴力风险因素予以相应的预防对策, 可以降低暴力风险的发生率, 对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摘要:目的 分析在急诊护理中的暴力风险因素以及其预防策略。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39例急诊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暴力风险因素, 并予以暴力风险预防, 对比预防策略前后的效果。结果 急诊护理中暴力风险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护理人员因素、患者 (或者家属) 因素以及系统支持因素四个方面, 其中护理人员因素是导致护理暴力风险因素的主要因素, 实施风险预防后, 在专业知识掌握率、投诉率以及暴力发生率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 与实施风险预防前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针对急诊护理中的暴力风险因素予以相应的预防对策, 可以降低暴力风险的发生率, 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

关键词:急诊护理,暴力风险,因素,预防策略

参考文献

[1]刘凤英.急诊护理暴力风险分析及其预防策略[J].职业卫生与病伤, 2015, 30 (6) :358-360.

[2]叶维雅, 陈妙霞.急诊护理中的暴力风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 (28) :68-69.

[3]付丽芬.急诊护理中存在的暴力风险、原因及预防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26) :93.

市场暴力也是暴力 第2篇

不过,加拿大航空市场曾经把机票价格的计算规则搞成机密,让附加费用的金额随时变动,旅客非要出票的时候才能得知确切的总成本,而且这个成本只在比如说30分钟内有效,根本无法有效地对多个销售点的总票价进行比较。虽然有多个航空公司在市场上竞争,由于有强有力的行业组织起到了协同作用,加上行业内的默契和共谋,它们和机票代理们协同配合给直接比价制造障碍,让信息不透明,以避免残酷的价格血拼。这时所谓通过市场实现最优的资源配置当然只能是鬼话。最后还是通过政府的立法,要求各个机票销售机构在打广告时必须同时注明全部费用,以方便消费者比较总成本,才算是打破了行业共谋。不过,卖机票的还是唧唧歪歪地留了一手,列出机票价格,同时用小字注明要加上的附加费用,算是给政府个台阶,但绝不把总成本直接标出来。

政府直接介入某些市场,利用的是政府的暴力和强权,一般需要特别警惕,不过对机票市场的介入则受到大众欢迎,因为那所谓市场力量自身也同样在试图运用市场的暴力,对抗暴力的只能是暴力。

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时,加拿大银行业由于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幸运地没有遭到巨大损失,毫不奇怪那些大银行业的高管们立马往自己脸上贴金,宣扬他们早有远见卓识,是CEO们的“管理”“创造了股东价值”云云。总理哈珀顺理成章地跑到G20峰会上去宣扬一番加拿大政府是多么英明,当然他不会主动提到,这种管制根本就不是在他的任内实现的。

然而这些小动作都掩盖不了大堆的猫腻:在美国安然公司事件中,加拿大五大银行之一的CIBC被指控帮助进行财务欺诈,于2005年同意支付24亿美元实现官司和解,才把自己洗得不那么黑;在美国的危机之前正是这些大银行一直在抱怨加拿大政府的各种管制限制了他们的手脚,妨碍了他们和美国银行的竞争,少挣了很多钱;规模排名第一的皇家银行和第三名蒙特利尔银行、第二名TD和第四名CIBC都曾经提出合并,理由是由于规模扩大,效率提高,可以“更好”地服务人民,降低对“人民”的收费,并更有效地和美国大银行竞争,合并方案全部拟好送到政府主管部门的办公桌上,但好在最后关头被否决了;对客户的信用挑三拣四的银行业,自身却不那么讲究信用,书面承诺的利率可以不履行,低收入家庭使用银行服务,则经常遭到歧视;10:00开门、15:00关门加周末休息,收费高昂,迟迟不应用新技术提高效率,转账所需时间远远高于中国的各类银行等。

中国的国有银行虽然也饱受诟病,要说起对大众的服务,至少比这些所谓发达国家的银行还要好些。现在美国的经济虽然还是一团糟,不过金融界大机构的待遇早就回到了危机前的水平,只剩下苦哈哈的底层人们还在用鲜血和被奴役为危机买单。看到华尔街的所谓光鲜“业绩”和巨额奖金,加拿大的银行家们流着哈喇子之余,恐怕心中更多的是对功亏一篑的合并遗憾万分吧。

加拿大前四大银行的合并案被否决,有多种力量和机缘的作用。不过在没有利益瓜葛的人们看来,最合理的解释应该有一个,那就是如果合并被批准,最有力量的几家银行的共谋难度大大降低了,共谋的决策效率能够提高,为了实现银行的特权所需要花费的成本自然也具有了“规模效应”,合并后的大银行过于强势的力量很难受到制约,所谓“不太坏”的垄断变成“非常坏”的垄断不过是时间问题。美国的银行业已经多次绑架政府和社会,强迫穷人救助富人,2010年国会要整顿银行业,立马就搞出了宝洁股票离奇暴跌的闹剧,解释竟然是什么交易员敲错了字母。

暴力风险论文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 我院急诊科共接诊病人35553例, 发生护理纠纷、投诉10例, 无有效护理纠纷、投诉。其中沟通不良造成的风险5例 (占50%) , 服务意识差造成的风险2例 (占20%) , 护理业务水平低造成的风险2例 (占20%) , 安全意识不强造成的风险1例 (占10%) 。

1.2 风险因素分析

1.2.1 护患沟通不良

由于护理人员在沟通过程中不注重语言的交流, 解释工作不耐心, 对待患者态度冷漠, 言语生硬, 回答问题简单, 缺乏技巧或处事行为不当, 都会给患者带来不安全感和不信任。

1.2.2 服务意识差

急诊科护士队伍较年轻化, 临床经验不足, 不能站在病人角度考虑问题, 服务意识不强, 不利于医患关系的拉近。良好的服务意识及服务态度可有效增进医患关系, 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1.2.3 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低、急救技术不熟练、临床经验不足、应变能力差或相互配合不协调而造成的直接或间接危害患者健康甚至生命

在急救过程中, 每一个护理环节都可能对患者的病情变化产生影响, 如急救技术不熟练, 不能熟练掌握专科抢救流程, 应急抢救配合能力差, 延误抢救时机, 而引发护理纠纷。另外药物配伍不当, 不能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 都可对患者健康造成一定危害。患者由于个人体质不同, 对不同的药物可以出现不同的反应, 因此在用药之前, 护理人员应该仔细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 并向患者告知所用药物不良反应, 避免出现护理纠纷及投诉[2]。

1.2.4 护理记录不规范

护理记录是检查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好坏最客观和全面的记录, 所以在用法律手段解决医疗纠纷时, 很多问题都是从记录中发现并作为患方举证依据[3]。如护理记录不及时、与病历不符、漏记、错记或有随意涂改等现象, 一旦涉及医疗纠纷时, 将对护理人员非常不利。

1.2.5 缺乏危机意识

很过急诊科护士法律意识淡薄, 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抢救病人等一系列工作均在病人家属的监督下完成, 任何不当语言或操作失误都会引发纠纷。

1.3 方法

1.3.1 加强沟通技巧的培训, 避免纠纷的发生

良好的沟通技巧是急诊科护士素质的基本要求。要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 细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避免顶撞患者, 避免语言生硬, 掌握沟通的技巧及心理沟通的艺术。

1.3.2 加强护理服务的培训

要求护士对各种不同的患者予以理解、宽容, 体谅患者的心情和痛苦。以良好的服务形象和态度对待每位患者。对于病情急和症状明显的患者, 应优先安排就诊。能做到想病人之所想, 急病人之所急, 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

1.3.3 加强专业知识的训练, 不断提高急救技术

急诊科经常接诊一些急、危、重症患者, 护士急救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患者的生命。科室制定急救技能及理论专业知识培训计划, 理论知识结合临床经验, 要求每位护士必须熟练掌握急诊科所有仪器设备的使用、急救知识及急诊中常见病和多发病、危重疾病的护理, 并逐项进行考核, 不断提高护士的抢救技术、理论知识及抢救意识, 尤其加强新上岗护士的培训。

1.3.4 规范急诊护理文件书写

急诊护理文件是护理人员为病人进行抢救治疗, 实施护理及患者病情动态变化的记录, 是护士执行医嘱实施抢救治疗的主要依据。护士在记录过程中一定要体现出及时性、客观性、准确性, 并存档, 包括患者来科的时间、状况、采取的抢救方法、护理措施及效果、病情转归等。提高护理记录的合格率, 是减少急诊护理高危因素的有效控制点。

1.3.5 增强安全意识

部分急诊护理人员对于相关法制规定以及自我保护意识较为淡薄, 使得在出现医疗纠纷时由于无法提供自我有利的证据而承担不必要的责任。应对急诊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安全意识的学习, 并且树立自我保护的观念, 在自我保护的基础上提高自我的护理水平, 从而有效减少护患纠纷, 使得护理人员的权益得到较好的保护。

2 结果

30名急诊护士能顺利预防多起不良事件发展, 不断加强沟通技巧, 专业水平过硬, 增强自我安全意识。成功解决纠纷与矛盾。

3 讨论

总之, 急诊护理工作中暴力风险因素多而杂乱, 但抓住重点, 推出应对措施, 可以显著提高急诊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 减少护理工作中暴力的发生, 也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改善医患关系, 提升服务质量, 在临床上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鑫, 刘华平.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 2009 (12) :481-482.

[2]史雷花.急诊护理中的风险评估和风险防范[J].黑龙江医药, 2010 (15) .

直面青少年暴力对校园暴力说“不” 第4篇

1校园暴力的危害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等部门对暴力的定义是指故意攻击和加害个人或集体,并导致身体、 心理、道义和社会发展的损害,包括袭击、攻击、辱骂、 威胁、折磨和性袭击等,也包括自虐、自残和自杀等。 除了人们所共知的战争、冲突、动乱等集体暴力外,多数个体暴力是隐蔽且不易被人们所察觉的,如虐待与忽视、遗弃和拐卖、打架斗殴、侮辱胁迫、网络恫吓等行为更是司空见惯。暴力/虐待对儿童生理发育和心理人格形成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幼年的心灵创伤将可能影响终生的心理与行为,暴力的受害者长大后会有更强烈的报复心理和施暴倾向。

伤害和暴力已成为当今青少年的第一位死亡原因。由于学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学习和文体活动都在学校( 尤其是住宿生) ,所以青少年伤害和暴力主要属于校园暴力。校园暴力泛指发生在校园内外施加于学校学生和老师导致身体和心理伤害的行为,一般分为躯体暴力、精神暴力和性暴力3类。校园暴力并不仅仅限于校园围墙以内的暴力行为,还包括发生在学校大门口或学生往返于家庭与学校途中,以及学校所组织的或学生独自/三五成群的校外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暴力事件。因此,校园暴力是学校、家长、社区、 社会和政府都应该关注的青少年健康和安全问题。 21世纪以来,国外发生的针对学生的暴力恐怖袭击事件震惊了世界各地,如2004年俄罗斯别斯兰市第一中学的人质劫持事件,共造成338人死亡和700多人受伤; 2014年博科圣地恐怖分子闯入尼日利亚一中学宿舍劫持了276名12 ~ 17岁的女学生。近年来我国传媒所报道的报复社会型暴力犯罪者常选择中小学生或幼儿作为泄恨对象,仅2010年4—5月在福建省南平实验小学、广东湛江雷城第一小学、广西合浦县西镇小学、江苏泰兴市泰兴镇中心幼儿园、山东潍坊某小学和陕西南郑县一幼儿园先后发生6起校园惨案; 2014年河北省幼儿园投毒案和湖北省麻城某男子闯入五里墩小学手持菜刀砍杀学生等事件,都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后果和社会影响。

2校园暴力的流行

近年来我国校园暴力有增多的趋势,中小学生在校内外被欺侮、辱骂和殴打等事件常见报道,学生在上学、放学途中被勒索、要挟或被绑架的事件也时有发生。一些地方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接连发生危及学生生命安全的群死、群伤恶性案件和伤害事故,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

国内外所报道校园暴力发生率相差很大( 国外17. 8% ~ 62. 8% ,国内10. 9% ~ 86. 4% ) 。笔者所在团队曾对2000—2013年发表有关中国儿童性虐待发生率文献的Meta分析结果表明,儿童期性虐待发生率为18. 20% ,女生身体接触性虐待发生率( 11. 22% ) 高于男生( 8. 25% ) 。由此可见,我国的青少年暴力和儿童期性虐待已是一个常见而且严重的问题,应该予以关注、重视并采取相应的防范和干预措施。暴力发生率高低因调查的目标人群和调查方法的不同而异,由于至今对青少年暴力的定义与界定尚无一致意见,加之暴力这一涉及个人隐私及家庭、学校、社会声誉的敏感问题,往往被有意无意的掩盖、缩小和低估。因此,发生率的调查和分析只能说明问题严重性和相关因素的大体概貌,更需要分析的是校园青少年暴力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哪些人群( 施暴者和受暴力者) 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什么情景中最常发生暴力行为? 哪种人、哪种环境和哪种情况下校园暴力的危险因素是什么? 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要求我们的研究方法除了传统抽样调查和生物统计的定量研究外,社会学和心理学所应用的定性研究方法在暴力、艾滋病和抑郁症等的研究中更具有其优越性。本期所刊载的“新闻事件分析”一文就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分析方法,当然所依据的报导事件应该是信而有证和切实可靠的。在知情同意下,面对面访谈的定性研究是暴力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必不可少的方法,所获得的变量也可以编码、建库和采用软件进行定量分析。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起来探讨暴力的发生情况和分析暴力的危险因素能够收到相得益彰的结果。

3校园暴力的预测和预防

校园暴力多数是可以预测和预防的。来自世界各地的证据表明,针对目标人群、家庭和社区采取适宜的干预措施可使暴力得到有效预防和制止。暴力危险人群( 容易受害者和施暴者) ,暴力的原因及其危害和损失,与暴力有关因素如社会( 家庭) 背景、经济环境、文化水平、生物学因素和流动人口等,一般都可以被侦察、监测、分析和确定。因此,需要公共卫生学、流行病学、临床医学、社会科学、犯罪学、经济学等学科参与,包括卫生、教育、司法、社会福利、社区工作者以及各种社会团体和非政府组织的有关人员一起工作。多个部门协作工作的结果,将能有效促进暴力的控制与干预措施的落实。校园安全和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考验着教育管理部门、学校的应急预案和应急反应核心能力,也考验各级教育部门的领导、师生和家长的避险逃生、自救互救意识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由于我国对公民应对突发事件的教育严重不足,教师、学生和民众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往往应对乏力而造成群体伤亡。对于公共安全管理,相关部门一向主张采取所谓“内紧外松”的原则,因而忽视对民众的警告和教育,使民众很少考虑危机到来时如何判断、应对和有效自我保护。目前在大、中、小学都没有开设应对突发事件及防恐的课程,也没有系统的急救知识课程,更没有安排实习与演练。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各级领导和广大居民、教师和学生在突发事件面前往往无所适从。

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证实,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安全防范意识培养应该从娃娃开始,从幼儿园就开始逐步普及与教育。在强化学校作为第一道防线的同时,把学生的安全问题延伸到社会和家庭,需要学校和相关职能部门及家长加强协作,共建学生安全对接的长效机制,从内到外编织起一张严密有效的青少年安全网。应该把安全、自卫、群防作为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意识与能力来考虑。其实,教育一个学生就带动了一个家庭,就能促进社会整体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应急能力具体涉及3个方面: ( 1) 教会学生和群众在各种情况下和不同环境中生存的知识与能力; ( 2) 如何逃生的技能,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在各种场所中最大限度保全自己生命的知识与能力; ( 3) 学会救助,包括自救和互救的知识与能力。这些学习要形成本能和习惯,形成条件反射。所以,安全意识教育必须从幼儿园开始作为必修课程,一直到大学。 从危机意识到避险逃生行为到自救互救技能的认知和掌握是一个长期的教育培养过程,只有这样,整体的国民安全素质才会形成和提高。

安全意识的培养不仅是一个应对的层面,还应该把安全意识作为公民的素质来考虑,提高师生整体安全素质,这种危机意识、避险逃生行为、自救互救技能的素质培养应当纳入国家教育之中。防范不但是意识问题,而且是一个能力问题。教育管理部门、学校领导和广大师生都必须树立“安全第一”“学生安全高于一切”的理念; 敬畏自然,珍惜性命,把学生的生命放在最有价值的地位。没有安全,健康、成绩和荣誉都毁于一旦。暴力对青少年的成长、品德的塑造和心理健康的形成至关重要,对个人的影响是终身难忘的; 校园暴力对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危害和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对校园暴力视而不见、姑且偷安将助长其无孔不入与肆无忌惮,最终使学校遗患无穷。防止校园暴力人人有责,应该让学校领导、教师、校医和学校的所有教职员工以及全体学生都知道什么是校园暴力、校园暴力的表现形式和如何警觉、发现和防范学校暴力,群策群力,让校园暴力无处藏身。

直面青少年暴力,对校园暴力说不!

暴力风险论文 第5篇

虽然不同的人对于媒体暴力的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 但是学者休斯曼 (2007) 指出, 大部分的学者对于媒体暴力的概念有较为相近的理解, 即“一人对于另一人实施形体攻击或暴力的视觉形象”。他同时指出, 媒体暴力的影响存在于观看者容易产生现实的暴力和攻击性的行为, 这种攻击性的行为包含着身体与非身体的两个方面。然而, 在实证研究中, 不同的学者对于媒体暴力与现实暴力关系的实证研究却提出和使用了不同的理论和方法。

一、模仿理论和实验室研究法

本文要讨论的第一个实证研究是一项实验。这项实验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学者班杜拉 (1965) 和他的同事合作进行的。这些学者把幼儿园的孩子作为观察目标, 为他们准备了一个装满玩具的游戏室, 让孩子们在看完屏幕上播放的电影之后进入游戏室, 然后观察孩子们的反应。

这个实验以电影中的一位成年男性作为模特, 在电影中, 这位男性实施了四次包括身体和语言在内的攻击行为, 且每个行为重复两次。班杜拉和他的拍档将这些儿童随机分为三组。在第一组中, 模特被学者们称为做“战士”, 实施攻击行为后有果汁和糖果作为他的奖励;在第二组中, 模特被学者们训斥为“恃强凌弱的人”;在第三组中, 模特没有受到任何奖赏或者惩罚。然后, 每组的孩子们被带到了放满玩具的游戏室。实验结果表明第一组和第三组的孩子们比第二组的孩子们明显表现出了更多的模仿暴力的行为。

波特 (2003) 在研究媒体暴力的影响时, 将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到了模仿理论上, 因为他认为, 模仿行为是最容易被发现的一种理论行为。并且, 学者休斯曼 (2007) 指出, 人类尤其是儿童, 会模仿任何一个他们看到的和注意到的人的行为。

此次实证研究中使用的方法, 是实验室研究法。学者波特 (1999) 曾提出, 学者们多数会使用这种方法来调查和研究媒体暴力的短期影响。

二、“脱敏化研究”与贯时性调查研究方法

本文讨论的第二个实证研究, 是关于媒体暴力的“脱敏”影响, 这是媒体暴力对现实暴力的一种长期影响。在这个研究中, 使用了贯时性研究的方法。克莱因 (1973) 教授花了2年时间来观察儿童, 他发现, 每周花25个小时或更多时间来观看电视的电视重度使用者, 相比每周看4个小时或者更少时间的儿童, 对媒体暴力明显有着更低的响应。同时, 他发现, 电视重度使用者发生现实暴力的可能性, 低于每周看电视不到4个小时的轻度使用者。

休斯曼 (2007) 曾提出, 媒体暴力的重复暴露, 可以引起某些情绪反应的习惯化, 该过程也就是“脱敏”的过程。同时, 他认为, 持续的暴力暴露可能会提高观众对社会上现实暴力的容忍度。学者波特 (2003) 称这种被“脱敏”的过程为一种“生理习惯”。他认为, “脱敏”可以被分为两个部分:首先, “通过生理的和情感上的放松程序来让病人放松”, 然后, 再引进一个尽可能会产生焦虑的轻微刺激。在重复几次媒介暴力的接触之后, 这种刺激可能就不会引起人们的紧张, 因为“脱敏”的过程导致了身心的变化。

克莱因教授花了两年时间来跟随被调查人, 最终得出了结论:长时间受媒体暴力影响的人, 在面对现实暴力时会降低敏感度, 这表明了媒体暴力对于人们面对现实暴力时, 有着一定的“脱敏化”作用。

三、实证研究的优缺点

(一) 实证研究的优点

波特 (2003) 指出, 实验室研究法大部分是用来研究短期影响的。其主要优点是, 在媒体暴力和真实暴力之间建立起了因果关系。

贯时性调查研究法有两个优点:一是容易对现实世界的暴力进行评估和调查;二是因为贯时性调查研究法更能排除其他干扰性选择给出的解释, 所以通过这种方法, 很容易将媒体暴力的影响与现实暴力建立起较为直接的因果关系。

(二) 实证研究的缺点

虽然许多学者拿出了很多证据来证明媒体暴力和真实暴力之间的联系, 但并不代表这样的实证研究就是完美的。

首先, 实验性研究法并不是没有缺陷的, 这种研究方法并不能把现实生活中的伦理道德因素考虑在内。

其次, 学者冈特利特 (1997) 指出, 在“模仿理论与实验室研究法”的实证研究中, 孩子们作为潜在的受害者被考验, 而他们却没有机会证明他们的理解力和独立性。他认为“孩子的行为接近于无生命的物体。”虽然孩子们能意识到他们被控制和被测试, 但孩子们的行为却不会被影响。因此, 以孩子们作为研究对象本身并不是完全客观的, 其所得出的结论也有待考验。

再次, 一些媒体暴力的研究者由于金钱和时间的限制, 容易使他们的研究变得虚假和单一。这也是从事媒体暴力与现实暴力的实证研究者常常被其他学者所诟病的地方。

最后, 研究着们总是把精力放在虚假形式的媒体暴力上, 比如一些虚构的电视节目和电影, 却忽视了纪实节目和新闻中的暴力成分。实际上, 事实暴力和负面新闻的后果和影响恰恰是不可估计的。研究者们经常关注他们所熟悉的方面, 却忽略了其他形式的媒体暴力成分。如果关于媒体暴力的研究不够全面, 那么关于媒体暴力和现实暴力的关系的结论也是不公正的。

根据这些实证研究的缺陷我们可以看出, 想要证明媒体暴力和现实暴力直接的因果关系并不容易。

四、结语

学者与研究人员都在尝试着使用不同的方法, 来证明媒体暴力和社会暴力二者的效应关系。在理论方面, 研究人员主要致力于媒体暴力在短期和长期的影响。与此同时, 不同方法的实证研究的方法也在试图证明现实中的暴力行为可能是受媒体暴力的影响。然而, 一些持有批判态度的学者在关于媒体暴力和社会暴力的效应关系上, 却有着不同的见解。我们可以看到, 关于媒体暴力与现实暴力的实证研究, 并不是完美无缺的。

关于媒体暴力的研究并没有停止, 提高对媒体暴力影响的弱点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 这会使媒体暴力的研究更严谨, 更细致。

参考文献

[1]班杜拉.对于模型的强化模仿习得的反应的影响[J].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期刊, 1965 (1) :589-595.

[2]克莱因.电视暴力对于儿童脱敏化影响[J].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期刊, 1973 (27) :260-265.

[3]冈特利特.关于媒体效果担忧影响的研究[J].媒体与暴力的争论, 1997 (2) :47-61.

[4]休斯曼.电子媒体暴力的影响:科学理论与方法[J].青少年健康期刊, 2007 (2) :6-17.

[5]波特.关于媒体暴力[M].伦敦:塞奇出版社, 1999:47-55.

暴力风险论文 第6篇

关键词:符号暴力,儿童节目,电视传播,文化侵略

一、电视:符号暴力

所谓符号暴力, 简单地说, 就是一种“与社会行动者共谋而施加于社会行动者自身的暴力形式”。而这个社会行动者是有认知能力的行动者, 甚至在他们受制于社会决定机制时, 他们也可以通过形塑那些决定他们的社会机制, 对于这些机制的效力“尽”自己的一份力。那么行动者为什么会成为符号暴力顺从的合作者呢?这是因为我们一降生在某个社会世界中, 就有一整套假定的公理, 我们对世界深信不疑的接受就源于客观结构与认知结构之间直接的对应统一。人们遵从这自己的社会角色, 认同了既有的评判标准和世界构成, 还在不断的自我反省, 让自己符合这个环境所要求的“自我”, 他既没有反抗的意愿也没有反抗的能力。

1. 符号暴力在电视传播过程中的体现

电视传播的实质, 实际上就是一个符号建构和解构的过程。对于表演者而言, 他通过电视这个覆盖面及其广泛的传播平台, 可以将自己以及自己的思想推销出去;而对于受众而言, 通过电视这一途径展现出来的人已不再是普通的人, 而是上升为一种象征着美或丑的符号, 他们的思想也不仅仅只是一家之言, 而是形成了一种舆论导向, 也就是说他们获得了话语权上的专制。作为文化霸权的受动方, 电视受众是一个庞大群体的复数概念, 但他们却是无组织的、混乱的乌合之众, 在文化霸权的生产与再生产机制中, 他们是宿命的、先天性的弱者。他们对节目的内容、编排形式、播出时段、政治倾向、经济效益等等都是毫无发言权的。

2. 符号暴力的威力——文化偏见

符号暴力导致文化偏见 (civilization bias)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在其电视解魅理论中, 以犀利的分析有力地揭露了电视反民主的符号暴力特性表现于电视行业的职业眼光和内部循环所导致的同质化。比如, 电视本应该提供信息展现事物, 但它却要么不展现, 要么使事物变得微不足道, 或与现实毫不相关, 而同时, 对另外一些事物给予过度关照, 刻意突出, 着力描述, 使得其“议程建构” (agenda setting) 的功能发挥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结果是最终导致电视节目的内在同质化。也有学者称之为“媒介霸权” (media hegemony) 。电视制造了现实, 控制着受众对事件的理解。民主的自由被遏制, 而处于电视媒体视线边缘的青少年的话语权被剥夺, 他们在无知中产生文化偏见。

二、我国儿童节目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儿童节目存在数量少, 种类单一, 创新能力差, 更新速度慢等许多问题, 全国电视台中专门的少儿频道还是屈指可数, 而且这些为数不多的少儿频道中也依然存在着儿童节目数量不足, 需要放一些非儿童类节目来填补空白的难堪局面。另一方面由于国产儿童节目的不足, 许多引进的儿童节目便有了“可乘之机”, 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大大提高, 受到无数孩子的追捧, 如动画片《樱桃小丸子》、《奥特曼》等等, 这对于我国民族动画产业的发展无疑造成很大威胁。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电视上一部又一部的电视剧“你方唱罢我登场”, 一个又一个娱乐选秀节目在明争暗斗。相比较而言, 儿童节目属于“慢热型”, 很难在短期内获得商业利益的丰收。

1. 我国儿童节目中的错位现象

现象一“成人化”现象日益突出。

相当一部分儿童节目存在着成人霸权的倾向, 具体表现在:节目的“议题”由成人主观设定, 观察视角的成人化, 主持人角色的教师化, 节目语言的成人腔, 节目风格的说教味等。成人的思维方式和社会视角左右了少儿节目的制作过程;一些少儿节目的小主持人和小嘉宾背诵着成人为其撰写的“台词”, 语言、神态像成人一样老练, 失去了孩子们应有的天真和童趣;某些少儿电视节目甚至推出了“儿童时装表演秀”, 让儿童们模仿成人模特袒胸露背、扭臀耸肩, 做出富有挑逗性的动作, 残害孩子们无邪的童心。

现象二“城市化”倾向的定位失调。

综观中央和地方电视台的少儿频道及少儿节目, 可以发现一种明显的传播倾向, 即广泛的“城市化倾向”。相当一部分少儿节目中, 几乎从未关注过农村未成年人的生活状态, 出现的都是城市少儿的身影。在我国3.67亿少儿中, 城市少儿只占20%, 少儿节目如果只关注这20%的城市儿童, 而让占绝大多数的农村儿童普遍“失语”, 这无疑是一种错误的受众定位, 也是受众定位上的严重失衡。。

2. 谁来给儿童节目把关

我们以去年年初被央视禁播的动画片《虹猫蓝兔》为例。该片在央视少儿频道首播, 很快获得了比较好的收视成绩。该片播放后不久, 就有许多家长在网上提出了质疑的声音, 认为该片暴力和情色成分过多, 不适合幼童观看, 并提出许多实际例证, 说明自己孩子看了此片以后出现的不良倾向。题为“紧急请求央视停播《虹猫》”的帖子作者“老蛋”认为:“该动画片向小观众传递了一个暴力加无知的价值取向。传递了一个一切问题都以暴力来解决的价值取向……”网上要求停播该片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在强大的舆论压力面前, 央视不得不宣布停止该片的继续播出。但家长已经意识到了这种符号暴力的负面影响, 并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去抵制它, 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受众民主意识的觉醒。

3. 引进儿童节目——隐藏在文化侵略中的符号暴力

正因为我国的儿童节目中存在种种问题, 不能很好地满足国内儿童学习和娱乐的需要, 儿童与家长更多地把注意力投向了一些引进的儿童节目, 我们以动画片为例, 诸如《奥特曼》、《樱桃小丸子》、《多拉A梦》、《狮子王》、《忍着神龟》、《猫和老鼠》这样的动画片, 它们或是画面震撼/情节曲折, 或是天马行空、想象奇特, 抑或轻松搞笑, 让人忍俊不禁。这些节目会在短时期或长时期内形成轰动效应, 而这样的轰动效应会促成受众儿童共同趋于守望一种价值观念, 促使孩子们心理上的接近, 有利于产生认同感。但同时必须认识到的一点是当这些国外的动画片大量涌入中国, 占领中国市场时, 我们的民族动画产业必然会受到排挤, 久而久之, 当电视上充斥着的只有国外的动画片时, 我们的儿童就不可能产生一种民族认同感, 这就是文化侵略的可怕之处, 而文化侵略的本质是符号暴力, 使受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施行者早已制定好的符号信息, 并且去认可它, 强化它。换言之, 符号暴力在文化方面的体现就是一种文化侵略, 统治者对被统治者的侵略, 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侵略。电视限制了受众选择文化享受的自由。

参考文献

[1]蒋安国、谢婷:《自制幼教类电视节目的发展策略——以东森幼幼台"YOYO点点名"为例》, 《新闻记者》, 2007∕04

[2]李倩:《从来不是不是乌托邦——从电视角度看符号暴力》, 《商业文化 (学术版) 》, 2007∕04

[3]罗闪、刘怡:《少儿节目:电视化与儿童化》, 《现代传播——北京传播学院学报》, 1998∕03

[4]孙小红:《从文化资本到符号暴力——谈布迪厄的教育观》, 《教育学研究》, 2004∕06

[5]田义贵:《霸权语境中的电视受众》, 《宁夏社会科学》, 2005∕05

[6]王首程:《媒体需要调整对未成年人的关爱视角》,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7∕05

[7]文军:《网络霸权与符号暴力》, 《学术论坛》, 2003∕01

暴力风险论文 第7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整群抽取广州市某医科大学一、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发放问卷800份,回收779份,有效问卷757份,有效率为97.2%。其中男生382名,女生372名(3名未填性别)。平均年龄(19.96±0.89)岁。

1.2 调查工具

(1)自行编制大学生创伤事件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人口学资料、童年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自然灾害、车祸、目睹暴力、创伤影响及加重创伤影响的其他因素。(2)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4],由刘贤臣、马登岱等编制,共24题。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20,分半信度系数为0.954,PTSD-SS总分与SAS,SDS和YSR得分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06,0.354和0.206,实证效度较好。由主观评定、反复重现体验、回避症状、警觉性增高和社会功能受损5个因子组成,采用5级评分,分数越高应激障碍越重。结果计5个因子分。根据自愿原则,研究对象可不参加调查,但鼓励参加者逐项、无记名、完整地填写问卷,充分保护学生的隐私。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FoxPro 6.0建立数据库,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分析、 χ2检验和方差分析等。

2 结果

2.1 大学生目睹暴力及遭受暴力的发生率

在757份有效样本中,有155名大学生报告曾目睹某人被杀死或被严重伤害,阳性率为20.5%;343人曾受到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经历自然灾害或车祸等暴力行为,占被调查人数的45.3%;未受到任何伤害的大学生322人,占42.5%。本组有95人在目睹暴力的同时遭受暴力侵害,即同时遭受2种伤害,占12.5%。

2.2 目睹暴力及遭受暴力对大学生PTSD症状影响的对照研究

将大学生分为无伤害组、曾目睹暴力组、曾遭受暴力组以及曾目睹暴力又遭受暴力4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4组间PTSD症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受双重伤害的大学生比其他组别的大学生PTSD总分及5个因子分都高,PTSD症状更明显(P值均<0.05)。见表1。

注:有22份问卷未填是否遭受伤害;#与其他3组相比,P值均<0.05。

2.3 大学生目睹暴力暨遭受暴力的相关分析

在有目睹暴力经历的大学生中,亲身遭受暴力的比例62.5%(95/152)明显高于无亲身暴力的比例37.5%(57/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98,P=0.000)。

3 讨论

在本次调查中,95名大学生目睹某人被杀死或被严重伤害,同时遭受躯体虐待、情感虐待、自然灾害或车祸等暴力侵害,即同时遭受2类伤害,占有效样本量的12.5%。沈瓊桃等[5]对台湾省1 944名大学生进行研究,发现11.3%的受访者在18岁以前曾目睹父母之间的婚姻暴力,同时亦曾遭受父母的严重肢体虐待。2个研究结果很相近,提示大陆大学生的双重受害经历也不容忽视。针对台湾的此种现象,沈瓊桃提出了适当与完整的处理方法与服务。儿童社会行为的习得主要是通过观察、模仿现实生活中的行为来完成的[6],儿童期遭受或目睹暴力会增加其成年后成为施暴者的可能性[7]。

本研究发现,PTSD症状在不同伤害经历的大学生间存在显著差异。与其他3组大学生相比,受双重伤害的大学生PTSD总分及对创伤事件的主观评定、反复重现体验、回避症状、警觉增高症状及社会功能受损5个因子分均偏高,PTSD症状更明显。有研究也发现,目睹家庭暴力且受虐者比仅遭受1种伤害的青少年,有更严重的适应问题与创伤症状[5]。提示不同伤害类型、不同种类的受虐待经历引起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大学生看到血腥、暴力场面,加上自己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生理唤醒水平提高,则表现出更严重的反复重现体验、回避及警觉增高症状。上述结果亦表明,双重受害者更应受到学者和整个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是后期工作将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儿童期目睹暴力与遭受暴力经历显著相关(P=0.000)。目睹暴力的大学生遭受伤害的比例(62.5%)显著高于无亲身受伤者(37.5%)。这与沈瓊桃[5]的研究结果一致。因此,不论在研究中还是实际工作中都应当把目睹暴力与遭受暴力二者联系起来观察、考量和处理,而不宜将其分开。另外,面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对其儿童期伤害进行综合防治时,要结合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和所受的教育背景,重视对大学生应对方式的指导与矫正,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8],同时,还要善于运用高校这一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9],以达到缓解和治愈大学生儿童期创伤的目标。

摘要:目的 了解目睹暴力及遭受暴力对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症状的影响,为预防和减轻儿童期伤害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广州某大学大一和大二学生757名,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进行调查。结果 95名大学生在目睹暴力的同时遭受暴力侵害,即同时遭受2种伤害,阳性率为12.5%。无伤害大学生、曾目睹暴力大学生、曾遭受暴力大学生、以及曾目睹暴力及遭受暴力大学生PTSD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双重伤害的大学生比其他组别大学生PTSD总分及5个因子分更高,PTSD症状更明显(P值均<0.05)。目睹暴力与遭受暴力的关系显著(P=0.000)。在有目睹暴力经历的大学生中,有亲身遭受暴力的比例(62.5%)高于无亲身暴力的比例(42.0%)。结论 目睹暴力及遭受暴力的大学生较常见,且其成年后的PTSD症状明显。目睹暴力与遭受暴力相关,应将二者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防治。

关键词:应激障碍,创伤后,暴力,对比研究,学生

参考文献

[1]池桂波,王声湧,董晓梅,等.广东省部分大中学生家庭暴力发生现况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4,25(2):186-187.

[2]沈桃.婚暴并儿虐发生率之初探——以南投县为例.中华心理卫生学刊,2006,19(4):331-363.

[3]叶郁菁.从家庭暴力案件特质分析思考家庭暴力防治之方向:为建构一个保障妇女人身安全的环境建言[EB/OL].[2009-04-25].http://swat sw.ccu.edu.tw/index.pho?option=com_jomb ib&task=showb ib&id=1011.

[4]刘贤臣,马登岱,刘连启,等.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的编制和信度效度研究.中华行为医学科学,1998,7(2):93-96.

[5]沈桃.儿少时期曾目睹婚暴暨受虐对青年的长期影响及其危险与保护因子.台北:国立台湾大学,2005.

[6]冯文全,徐东.论班杜拉社会学习道德教育思想.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35(5):126-129.

[7]邹韶红,张亚林,张勇,等.儿童期虐待与亲密伴侣暴力关系.中国公共卫生,2007,23(2):181-182.

[8]孟海英,王艳芝,冯超.大学生心理安全感相关因素分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39):7880-7883.

暴力风险论文 第8篇

这份题为《针对女性暴力的全球及区域评估:伴侣暴力和非伴侣性暴力的现状及其健康影响》是由世卫组织和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及南非医学研究理事会合作完成的,是研究这一公共卫生问题的第一份全球报告。报告首次系统研究了女性遭受伴侣暴力和非伴侣性暴力的全球数据,并详述了暴力对女性身心健康造成的影响。

报告显示,全世界约35%的女性经历过伴侣对其实施的身体或性暴力,或非伴侣实施的性暴力。报告发现,伴侣暴力是女性遭受的最常见的暴力形式,其对女性健康的影响包括造成其死亡和受伤、抑郁、酗酒、性传播感染、意外怀孕和流产等。

尽管在收集有关非伴侣性暴力数据方面遇到女性担心名誉问题隐而不报等障碍,报告仍发现遭受该种形式暴力的女性易出现酗酒、罹患抑郁症或焦虑等问题。报告说,非洲和美洲是15岁及以上女性遭受伴侣暴力和非伴侣性暴力最为严重的地区。伴侣暴力最为严重的区域依次为东南亚、东地中海地区和非洲。

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当天在一份书面声明中说:“这些调查结果有力显示,针对妇女的暴力行为是全球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我们也看到,全世界卫生系统可以、而且必须为受害女性做更多的事情。”世卫组织当天与该报告一道发布了针对暴力对待女性问题的新临床和政策指南,以帮助各国增强卫生部门处理针对妇女暴力行为的能力。

上一篇:爱上学习下一篇:城中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