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美学范文

2024-07-20

传播美学范文(精选5篇)

传播美学 第1篇

由此, 首先了解美学及审美的内涵是十分必要的。在历史的长河中, 许多学者大家们同我们一样, 都思考过什么是“美”、怎样才算“美”。从柏拉图最初的定义“美本身就是永恒的, 无始无终, 不生不灭, 不增不减的”;[2]到黑格尔延续“美学之父”鲍姆嘉登的观点“美是理念的改性显现”, [3]体现“美学是研究感觉和情感的科学”;[3]再到本质论“美, 是人的终极理想”[4]“人文关怀”[4]等等, 无一不论述人类对美的追求, 是社会进步的象征。所以从中可以看出, 人类对于“美”的追求与渴望, 即是希望在对现象进行认识理解分析的过程中肯定自我、认同自我, 获得自我价值。同样, 我们也努力在新闻活动这面镜子里寻找美的自己。因此, 受众通过传播追求的即是大众审美。

然而, 在实用主义和金钱至上的背景之下, 我们看到的“美”毕竟只是镜花水月。为了愉悦和满足受众猎奇的心理欲求, 许多不正当的信息被大批量的生产传播。近年来, 以传统媒介为主导的新闻界已由于互联网新媒体的迅速发展, 地位岌岌可危。并且, 在网络传播中产生了越来越多“不美”的现象。

刺激感官的暴力色情内容充斥着网民的电脑和手机, 这类行为且屡禁不止, 屡治不灭。这是某些企业为吸引受众眼球, 利欲熏心铤而走险, “奋力竞争”扭曲大众审美下的产物。而缺乏家长与学校正确思想指导的青少年则容易遭受毒害。这些内容不仅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甚至会增加社会犯罪的可能性。所以, 加强新闻审美规范势在必行。在今年全国范围内的“扫黄打非·净网2014”专项行动中, 国内各大新闻单位及网站纷纷响应号召, 切实落实和整治, 通过自查自纠, 还给大众一个风清气朗的传播环境。现已依法查处淫秽色情网站110家, 关闭相关频道、栏目250个, 关闭微博、博客、微信、论坛等各类账号3300多个, 关停广告链接7000多个, 删除涉黄信息20余万条。[5]其中, 关闭非法网上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的深圳快播科技有限公司这一重磅举措无疑是为净化网络空间树立了一旗标杆。

在市场机制下, 互联网和新媒体的确利用自身优势赢取了广大的受众, 看似独占鳌头, 可产生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则不容忽视。新闻审美制度, 就需要法律制度的完善和改进。我们必须建立更加合理的舆论环境, 不打擦边球, 划清暧昧不清的道德法律界限, 更公开更透明并非泛泛而谈。维护网络公共秩序, 对互联网企业进行有效监管, 都是遵循美的原则。因此, 要加强网民的素养、净化网络空间, 形成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除此之外, 拜金主义、娱乐至上等词在新闻传播中已屡见不鲜, 歪风邪气扭曲了人们的价值观。地区贫富差距的拉大, 公益基金款项迟迟不能落实, 大众渐渐沉溺于纸醉金迷, 然而似乎离我们很遥远的弱势群体又有谁来关心?通过报道来引导公平正义的社会风气也是我们在新闻美学下的一大重要使命。因此, 在宣传与报道中新闻选择和编排方面有所侧重, 在欣喜地看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惊人成果的同时, 也要重视边远山区的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和深受灾难折磨的难民重建家园。某次的报道或许会形成一时的热点, 引起社会舆论的轩然大波, 可浪潮过后, 公众很快会遗忘了这些痛苦与深刻, 而负面的影响或许会伴随弱小的他们一生。新闻事件本身很重要, 但变动的过程也不容忽视, 需要持续地反映出来, 可以采用深度报道和记者回访等形式表现。最近国内外热议的ALS冰桶挑战赛这一传播形式, 则将公益慈善推向了美丽的高峰。该活动要求参与者在网络上发布自己被冰水浇遍全身的视频, 点名3位挑战者参与传递, 或向公益协会捐献100美元。无论是所谓的商业性的炒作宣传也好明星间的娱乐也罢, 不可否认的是, 公众通过这样的传播方式在数月间了解渐冻人, 即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人群的存在和现状, 是从未有过的。公益大于娱乐, 截止到今年 (2014年) 8月底募集善款总额累计超过1亿美元。这项从政要富商、演艺名人到平头百姓都参与的慈善捐助活动开始一个月以来, 筹集的善款总额远超去年同期的280万美元, 将用于渐冻症治疗研究。用新颖轻松的方式将爱心传递下去, 提升了关注度和实际效应, 美人之美, 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从以上的现象中可以明白, 坚持在实际行动中传播信息, 最重要的是新闻美学的三大审美品质:真实, 客观和新奇。与艺术作品不同, 事实是新闻的第一性, 我们不可以“创造”新闻、“改造”新闻。看似将事件展现得更合理化, 殊不知这种“编排”使新闻来源失去了权威性和可靠度。如果事实都可以艺术加工,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质疑眼前的新闻报道也是捏造的呢?每位新闻工作者的确需要有美学的素养, 对传播的内容进行筛选编辑, 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抛开使命感和职业道德、不全面客观的陈述事实。还原不了真相, 必将失信于人。就像新闻摄影中常常面对的问题:当我们举起照相机时, 每个人都应该清醒地或下意识地, 对审美是令人感兴趣的、什么是相关的、什么是公正的做出判断。当我们按下快门, 这些决定就被我们的个人背景和信仰体系塑造形成。[6]当代先进的科技造就了许多令人称叹的奇迹, 但利用这些技术来虚化客观内容欺骗受众则是不符合大众审美的。的确, 在同行竞争和奖励报酬的引诱下, 我们可以用花边修饰作品, 但内心很清楚, 新闻并不是“完美”的艺术品。

同样, 新奇不是猎奇, 更不是做戏。我们需要一直对这个世界抱有好奇心, 震撼人心的新鲜事和奇遇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但精心安排的奇异表演并不美丽。如若记者编辑过度热心地出现, 就会鼓励这种做戏的演出。唯一搞清事实的办法是到现场后认真仔细地观察, 并审时度势做出明智的判断。[6]新闻报道, 目的是为了了解传递真相, 匡扶正义, 可要是适得其反, 造成涉事群众的灾难则是我们所不期望发生的。

新闻美学正是为了形成正确主流的社会价值观、传播和弘扬优秀精神文明而产生的科学。在当代全球化网络竞争发展和大众审美趣味的变化下, 新闻传媒更应该把握机遇, 以美学这一科学为新型的工具进行更高跨越。用事实说话, 公正客观表述, 维护监督大众舆论秩序, 引领美丽的社会风尚。

摘要:当下的新闻传播, 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遵循着大众审美的原则不断发展。而所谓的新闻美学体制, 如今已不只是存在于采写编的方法内容上, 追求美的高层次, 更重要的则是需要通过大众媒体, 满足社会受众的求知欲和信任感, 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

关键词:新闻学,大众传播,美学,大众审美

参考文献

[1]刘建明, 王泰玄, 谷长岭, 金羽.宣传舆论学大辞典[M].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3.

[2]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188.

[3]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 译.商务印书馆, 1979:3, 142.

[4]孙宏德.新闻的审美传播[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 2011:29, 86.

[5]国信办开展“扫黄打非·净网2014”专项行动依法查处淫秽色情网站110家[DB/OL].新华网, 2014-04-20.

沈岚美学齿科的传播者 第2篇

好牙医是你一生的朋友

做牙医是沈岚一生最骄傲的选择。“做医生的神圣感一直吸引着我,在美国做牙齿相对独立,他们更像是病人的朋友,我喜欢与人交往的感觉,所以我选择了学牙科。”

医学院的生活让沈岚一生难忘。美国的医学院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必须具备本科知识才能申请就读医学院。“国外的医学院学生不光要学习医学,还被要求掌握其他领域的知识,比如文学、艺术、心理学等。”沈岚选修了心理学,这为她以后能够与病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奠定了基础。

美国的牙医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好莱坞电影和美剧中经常能看到他们的身影。热播美剧《丑女贝蒂》中贝蒂边整牙边和她的牙医大吐情感上的苦水,结果则是贝蒂和这位牙医居然开始了一场约会。“牙医可以说在美国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我的病人中从3岁到80岁的都有”。沈岚对美国人护齿观念有深刻的体会。

曾经有一位70岁的美国老太太到沈岚的诊所想换新的烤瓷牙。换牙的原因是现在的烤瓷牙不够漂亮了。沈岚当时很不理解,再换一口烤瓷牙要花一笔不菲的费用,何况现在的牙还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处于这样“贴心”的考虑,沈岚拒绝了老人的要求,并给出了详细的解释。可是老人坚持要换,迫不得已,沈岚给老人介绍了另一位出色的牙医。

在送走这位老人的一段时间里,沈岚都为自己是一个有良心的医生而小小骄傲。没过多久,她收到了这位老人寄来的明信片。老人除了感谢沈岚介绍了一个好牙医外,还特别告诉沈岚换牙后的她自信多了,觉得青春又回来了。

看到这些文字时,沈岚突然意识到她原来根本不够了解她的病人。“合格的牙医必须学会像朋友一样呵护病人,必须真正了解病人最需要的东西。”

像美國所有的牙科诊所一样,沈岚的诊所也为每一位客人建立提示卡,定期定时地给客人打电话了解牙齿情况,告知注意事项。当然,相当多的客人都会主动走上门,询问新的牙齿美容方向和技术,在医生的帮助下让自己的牙齿更健康,更漂亮。

“其实也不光是牙科,其它科室也一样,医生都应该和病人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关系。”沈岚说,“我也是我传播的理念之一。”

坚持,就是成功的秘诀

“80年代到美国留学难不难呢?6年前回国推广美学齿科难不难呢?”记者注意到沈岚好像一直都在描述美好的东西,忍不住问了这个问题。

“其实挺难的,不过我都坚持下来,现在看起来也就没什么了。”一直挂在沈岚脸上的笑容在谈到困难时显得更动人。

像80年代所有闯荡美国的中国人一样,沈岚在学习之余一直在外打工。“我记得那时候我每天中午下了课要换乘三次车到打工的餐馆,工作一个下午再返回学校完成作业。”刷盘子、领位、服务员,餐馆中的每一个工作沈岚都做过了,“那时候真的特别不容易,在美国的中国人还不多,经济条件都不好,所以总想能有机会赚到更多的钱。”多少次深夜从实验室疲惫地回到住所,多少次在打工的餐馆遭到美国人歧视的眼光。一直是父母“掌上明珠”的沈岚头一回有了人在异乡的感觉。“和来自打工、学习上的困难比起来,孤单、想家的感觉才最苦。”

2003年,当带着一身成就的沈岚回到中国准备开创新的事业,却吃了无数个闭门羹。最初将冷光美白带入到中国市场的时候,沈岚得到的可以说都是“不接受、不需要、不了解”之类的否定答案,和别人交流时她常常遭遇到别人的质疑:你为什么这样做?甚至还有人不听她讲完就当场离开。“当时我眼泪含在眼里,坚持着不让它掉下来。”

“传播一种全新的理念真的太难了。”沈岚还是用到了难字,但黯淡只是在眼睛里一闪而过。

今天的普洋科技已经成为产品遍布世界上150多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大型齿科专业领域研发公司。

在媒体传播中崇高的美学呈现 第3篇

一、媒体传播的真, 让人心存敬畏之感, 而敬畏是崇高的心灵表现

媒体依赖于文学又不同于文学, 媒体传播与文学的本质区别在于其有真实的一面。从哲学的角度来看, 真的表现形式有两种, 一种是真, 另一种是非真。正是因为媒体传播的这种真, 让受众对媒体本身、对媒体传播者心生敬畏之感, 尽管其中有非真, 但受众在求真去假、去伪存真的过程中从反面生发了敬畏之情。

先说真的一面。举个例子, QQ群是集体传播信息的一种媒介, 一个人发送的信息在几秒钟内就会传达给群友, 再通过群友在其他群内转发, 于是信息的传播空间以平方数甚至是立方数的形式增长。近来QQ群里转发了四川某地教育落后的照片, 这组照片给你以视觉的强烈冲击和心灵的巨大震撼, 让你在与自我现实的对比中对那些在如此艰苦条件下求学的孩子们产生一种敬佩之情, 同时你也会对第一个传播这样信息的报道者心生敬畏, 于是就在传媒主体、传媒对象以及受众群体三者之间架起了崇高的桥梁。

再说非真的一面。举个例子, 网上的“门事件”、“哥人物”等层出不究, 究其根底, 有一部分为真, 一部分是为了炒作而蓄意策划的非真, 有些传媒的事件可谓想象丰富, 但回过头去想, 这不一定是真实的生活, 所以大家都在娱己娱人的过程中一笑了之, 然而却隐性地接受了这样的信息, 只不过在心里有一个道德的标准和自我效仿的尺度, 让我们知道哪些是该为哪些是不该为, 从而激发受众群体积极向上的心志, 并将这种心志落实到具体行动之上, 崇高便产生了。

二、媒体传播的善让人心存大爱之念, 大爱是崇高的行动表现

媒体传播不论传达的是真还是非真, 其最终目的都是通过客观报道唤起人们内心的善, 如新闻所要表达的是主流社会的舆论导向, 使人们体验“真、善、美”、鞭挞“假、丑、恶”, 因此媒体传播的美在本质上, 不仅包括对象的真而且包括效果的善, 善作为一种道德伦理观念, 体现了美的社会性, 从而使受众群体体验基本的良知, 产生一种向上的心理, 使自身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升华。

近年来, 央视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感动了许多国人, 再如黑龙江《新闻夜航》报道了哈尔滨的爱心出租车司机, 他义务接送老人孩子, 不收取任何费用, 这种义举是大爱的一种体现, 使人们体会到其精神境界的崇高, 很多人对通过虐待动物以求出名的人进行了网上人肉搜索, 并通过法律途径让他们受到惩罚, 这说明人们在面对“假、丑、恶”时, 面对媒体传播时是有自己判断力的, 这种善恶的判断是作为社会性的人所具有的一种本能。因此, 从美的社会性看媒体传播效果的善, 就要求媒体报道符合人类生活的目的、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并予以肯定、给以正面的引导。

三、媒体传播的美让人看到人性光辉, 人性是崇高的生命表现

当我们用形式和内容衡量和定义美的时候, 我们发现有些美是不受限制的, 比如说崇高, 这是闪烁人性光辉的美学范式。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 全民投入到抗震救灾中, 报道中我们不仅仅感动于报道对象本身的人性温情, 更感动于大爱之心的帮助, 这是人性意识在自我心灵上的唤醒。

在唐山大地震中站起来的好汉, 当他们听到汶川地震的消息时, 自掏腰包, 组织队伍, 赶赴灾区参与救援, 这种行为无论谁都得承认———他们很崇高。深受感动的同时, 更多的人们自发去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 捐款捐物, 帮助灾区的人们, 这些爱心帮助, 其背后闪烁的是人性的崇高。

面对灾区群众, 一个个普通的人做出了让所有人都感动的事情, 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 这些人是崇高的代表, 即便可能面临死亡, 但是人性的崇高使他们义无反顾。一位救援人员向记者这样描述救援英雄教师谭千秋:“我会牢记那永恒的瞬间, 那张开的一双恪尽职守、充满无私、大爱的双臂”。这篇报道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美的瞬间、一颗美的灵魂, 这个美的瞬间就是崇高的人性和生命表现。

在汶川地震中, 一个个救援的官兵和一支支救援队伍, 为了能够多救出一个人, 他们奋战几天几夜, 连续不休, 他们的行动, 最大限度地给人们生的希望。看着一个个生命从他们的手上得以生还, 那一刻, 每个人的心中装满的都是感动。

地震发生时, 以娱乐和游戏为主的媒体节目, 均停止娱乐和游戏, 向汶川地震中死去的灵魂致哀, 这些都是人性的崇高。媒体传播中的这些可歌可泣的事, 让人看到崇高是人的生命表现。

传播美学 第4篇

媒介即讯息,信息社会下媒介不断发生着变化,各种新的媒介形式也不断出现,新媒介所带来的新“讯息”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戈尔德马克发表了一份关于开发EVR(电子录像)商品的计划,其中第一次提出了“新媒介”(New media)一词。1969年,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E.罗斯托在向总统尼克松提交的报告书中也多处使用新媒介一词及相关概念,自此“新媒介”一词逐渐流行开来。

一、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大众传播特性的变迁

新媒介相对传统媒介而言有着很多根本性和革命性的特点,新媒介环境下以网络媒介为代表的新媒介所催生出来的新的传播方式,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符合标准、最理想和最完善的传播方式。具体来看,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大众传播方式具有六个方面的特征:(1)双向互动性。大众传播由基本单向的变为双向互动的,信息接收的主动权越来越多地向受众方面转移,受众心声的反馈变得直接和便捷;(2)异步性。新媒介实现了异步性,受众可以采用点播的方式,不受播出时间的限制,在任意选定的时间内进行收听收看,有必要时还可反复收听收看;(3)非受控性。数字化传媒使信息的传播流通更为自由,尤其是互联网通过其各种强大的功能,形成了海量信息源;(4)信息传播的全球化。新媒介使传播的范围扩大至全球,它使任何人在任何地点、时间都可以与其他任何人进行任何形态信息的沟通交流;(5)碎片化。新媒介带来了受众的分化,信息传播呈现“分众”、“小众”的特点,受众的分化形成了许许多多受传者群落的“碎片”;(6)多媒体化。新媒介具有提供多传媒信息及产品的能力。新媒介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丰富多样的传播功能融合于一个系统之中。

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大众传播特性的变迁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它将改变人们的认知、交往方式,改变个体的审美交流方式,改变社会的信息传播交流方式,以及相应的人际关系、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上看,新媒介的双向互动及交流自由的特性,构成了新的反映舆论、涌现真知灼见的公共空间,增加公众维护自己权益和参政议政的机会,打破传统媒体的话语垄断权、信息发布和控制权,同时还提高政治的开放度和透明度。对个人而言,新媒介开拓了个人的传播交流空间,是人体的飞越性延伸,新媒介使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联系更为紧密,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人的活动效率和自身价值实现率。总之,新媒介将使人类的传播活动发生重大的变革,进而将使个体的当代审美生活发生重大的变革。

二、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大众传播的美学阐释

大众传播的审美功能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在传递审美信息时,对社会一般大众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和作用。在目前的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大众传播的美学内涵在于它所催生出来的审美表现的多样化,审美意识的平民化,以及审美交往的主体间性,进而重构了我们的审美世界和审美生活。

1. 审美表现的演变:多样化。

人类传播的历史不是媒介依次取代的过程,而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进程。电子媒介可以看作是过去所有媒体方式的集大成者,是人类感知能力的综合运用。这正如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所论述的“媒介即人的延伸”,他认为:“任何媒介不外乎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和延伸: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则是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而网络媒介,我们则可以把它看作人类中枢神经的延伸,因而它的存在方式也将是多元化的,它所孕育出的审美表现形式也将是多样化的。同理,人类艺术的发展也不是一种艺术形式或者流派取代另一种艺术形式或流派的过程,而是一个叠加整合的进程。在新媒介环境下,随着新技术发展的广泛性和渗透性越来越强,大众传播的审美功能也在不断加强。特别是当一种新的媒介出现的时候,它不可能作为承载艺术的单独的媒介而存在,而是吸收旧有介质的特质,然后融合在自己的审美表现方式中,以一种“兼容并包、和而不同”的精神,创造出自己的独特视觉和美学特征。同时我们对于新媒介生态环境下信息传播呈现的“分众”、“小众”等特点, 大众传播所展现出来的全新叙事性结构:偶发和间断性的叙事结构,也需多加注意,因为它们同样是多样化审美表现的特定形式。

2. 审美意识的变异:平民化。

新媒介的发展为平民化审美意识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网络是一个全新的开放世界,它所带来的是一个广泛参与、平等自由的新天地。新媒介环境下大众传播具有独特的双向交流功能,在网络中既可以进行一对多、多对一的交流,还可以进行多对多、一对一的交流。根据《第二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0年6月,我国网络文学使用率为44.8%,用户规模达1.88亿。以互动交流为特质的网络文学活动过程始终贯穿着平等、自由的审美理念。而由平民大众创作的网络文学或文本的大量涌现,其意义在于平民大众在网络中找到了一个可以自由表达的空间。网民的创造性、想象力、表现欲、真实观点、自我意识能够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和抒写,人之为人与生俱来的权利得到了尊重和行使。总之,在新媒介环境下多元兼容的平民化审美意识将会成主流的审美意识。

3. 审美交往的强化:主体间性。

在新媒介生态环境下,互动不只是一种可能,而是必须的行为。正如上文所说的,新媒介环境下的大众传播由基本单向的变为双向互动的,信息接收的主动权越来越多地向受众方面转移,受众心声的反馈变得直接和便捷。交互式的审美体验在新媒介生态环境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学者张耕云在《数字媒介与艺术》一文中分析了媒介的变化对于艺术交流的意义,数字媒介的产生使艺术又形成了直接交流,从而把差异统一了起来,成为新媒体艺术最为突出的特征。新媒介生态环境中传播的互动性给个体带来了新的审美体验,大规模地改变着主体与艺术交流的方式,催生了审美主客体以动感为特征的新关系,使审美主客体发生历史性变化。

新媒介生态环境下交互式的审美体验使得审美主体间性得到了凸现。主体性是近代哲学和美学的命题,它主要是西方理性精神发展的历史需要,在主体性哲学的基础之上,文学理论与美学也强调文学和审美的主体性。美学应该是一种有关生存体验和生存意义的学问,它应当提倡主体间的共在, 强调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间的交往与对话,即主体间性。主体间性强调的是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依存,新媒介环境下传播的双向互动性及由此催生出的交互式审美体验使得主体间的交往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审美的主体间性在新媒介环境中得以实现。

在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大众传播的方式及特性都发生了变化,它也极大地改变了个体的审美活动方式。新媒介环境下所呈现出来的审美表现、审美意识与审美交往特性丰富了个体的审美体验,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在重构着我们的审美生活,但大众传播所带来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方式只是人类审美体验和审美生活方式的一个组成部分,要进行个体审美生活的重构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姚鹤鸣.传播美学导论.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1.

[2]张耕云.数字媒介与艺术.美术研究, 2001, (1) .

[3]孙海峰.美学视野中的网络传播.现代传播, 2007, (4) .

[4]巫汉祥.网络时代审美意识的变异.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2) .

[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传播美学 第5篇

1.1 回顾历史

所有视觉形式的呈现, 包括不同生活圈的文化层面的循环, 组成我们今天所谓的“视觉文化”。如何去看, 带着一种感知和界定分析地方式, 或者说把原来的知识作为一种工具, 联系今天的新技术的发展和科学的传统。用一种主体和客体化的模式, 通过跨越不同的界限, 如主体创造和客体创造, 强者和弱者文化的关系, 主体和被关注的“他者”之间的不同, 作为社会的、历史的和文化结构的关系在被讨论。

1960 年以来的艺术和新媒体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新媒体与传统艺术形式的差别也日渐明显。行为, 表演, 激浪艺术, 波普艺术, 极简主义和概念艺术在这个时期已经过渡到一种极端的形式, 无论是从自我表现的形式还是美学准则的标准。一直被认为占据主导地位的绘画和雕塑, 被越来越多地重新定义其美学的概念, 以及社会和政治的联系。艺术家更多地专注于对新定义的阐释和新艺术形式的探讨, 以及日常现成品的运用和重组等等。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 现有生活中出现的生活材料, 包括未完成的或已完成的图像, 文字或者声音都能作为声像 (audiovisuelle) 艺术形式的原材料来进行再创作。20 世纪以来新媒体艺术作为一种多元混合艺术实践和项目的总称, 多媒体介入的表演, 数码装置和交互网络艺术的总和越来越大程度地依赖这种新的美学媒体和技术。

1.2 媒体艺术的美学

随着技术化图像媒体的发展, 大家开始关注由此而出现的艺术语言的研究, 视觉和听觉媒体的使用产生了新的美学领域的品质。特别是在空间上的美学使用, 构成了我们的相适应直觉感知。艺术史学家Vittorio Fagone在第8 届卡塞尔文献展中提出:总得来说技术不是构成外界事物的准则, 而是作为一种交流性的表达和组织可能的提升。媒体艺术构成的展示空间和经验是一种特殊的展览空间——白盒子和黑盒子, 是媒体和技术相结合, 相适应的展览空间。建筑是提供阐释概念美学的可能, 成了展示事物的重要前提。在这个空间里提供了观者体验新的美学经验和气氛, 通过身体的行为和特殊的感知反映来实现以往的单纯的视觉上回馈系统。

媒体艺术的美学最终是通过消除艺术的界限, 通过学科间的互相滲透和多元混合的方式, 在感知和互动之间完成了它的定位和结构。文字和视觉的合成和多元的组合混淆了各媒体之间真实和感知的新形式。任何一种媒体的语言都能改变艺术作品的阐释方式和解读方式, 以及艺术的定义。还有艺术家和技师的共同合作, 编程员或者网页设计师, 还有数码声音艺术都是完成各种形式的媒体艺术品共同组合体。每一种组合都能产生一种新的视觉可能和审美倾向。这种消除艺术门类界限的实践允许而且提供了更多美学经验的产生, 在结果和过程之间探讨新的可能。

2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影像艺术

2.1 不同哲学和文化背景

亚洲的哲学和文化先贤不仅仅影响了欧美的艺术家, 对媒体艺术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尤其是一些观念和影像艺术家, 如Allan kaprow, Wolf vostell, Georg brecht, john cage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亚洲禅宗文化的影响。这些学者艺术家尝试探索西方的语言形式和东方的宇宙观相结合, 如比尔·维奥拉、布鲁斯·瑙曼等。亚洲的文化是一种经验主义论, 结合空间的, 概念的和行动的艺术形式上产生的。这种文化的特殊性在于几乎不可以用一种抽象的语言来概括, 每个论据都需要用一个历史典故来证明, 在艺术中作用于图像和想象的综合体。在亚洲的宗教里没有上帝, 取而代之的是对空、无的解读, 与主张个性的,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探讨的西方哲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对个体和主体的过于强调, 所以西方社会中谴责过于自我, 反对自恋文化。在中国当代艺术中讨论的较多是过去的形而上和儒、释、道的世界观, 以及近现代受到前苏联影响的政治意识形态等。

以镜子作为象征, 东方哲学文化中的镜子是一种完美的, 一尘不染的人的象征。如同道家中提到的:他不能被确定, 但不拒绝任何事物, 他接受, 但却不仅限于此。亚洲文化中的自然被视为镜子, 反映了人们不同的愿望和感觉。人和自然世界的存在就是美, 不是模仿。镜子中的反射其实表达的就是人类内心世界, 不是西方文化概念中外在时间的反射或者客观现实, 在亚洲哲学里主体和客体是合而为一的。而影像艺术中的显示器就如同传统文化中的媒介镜子一样被挖掘出来作为一种艺术语言表达各自的观点。在这个时间里日本文化中禅宗哲学理论被渐渐引入到欧美, 在这之前, 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理论在60 年代到70 年代之间持续较久。

2.2 对比亚洲和欧洲文化之下的影像艺术家

相比较欧洲的影像艺术家, 亚洲的当代艺术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向, 和欧美的当代艺术还有不同。70 后或80 后的艺术家都把媒体艺术当作他们这一代最本质的表达方式。80 年代以来, 各种文化观念的交集点使得日本的当代艺术主要集中在前卫观念艺术中, 中国主要以装置和行为作为主要的当代艺术形式出现。当时的艺术现象直接衍射了西方当代艺术理论对他们的影响, 亚洲的当代艺术混合了本土文化和对外来文化的借鉴。纯粹的欧洲艺术观念和美学已经不能满足极端要改变自己的亚洲艺术家的需求。

中国的影像艺术无疑是国际当代艺术史中非常值得关注的一股力量, 不仅仅是因为经济的飞速发展, 更多的是因为这个国家的文化和社会变革带来的影响。中国经历了物质化膨胀, 一个消费和乌托邦并行的时期, 21 世纪的当代艺术是建立在这样一个社会民主化和法律规范同时发展地较为缓慢的环境下的, 一个不可忽略的国际化的艺术语境中。艺术个性化的自由和创造在这之前没有发挥的空间, 中国的年轻影像艺术家考虑地较多的是对个人空间的私密体验和对本土文化反思。

90 年代中后期中国当代艺术家表达了一种怀疑与自我失控的结合, 都市化的消费社会发展伴随着平面的电子图像的泛滥——电视媒体到广告, 大众文化到因特网, 把所有可能出现的媒介, 多媒体, 录像, 数码摄影和电脑技术通过他们的艺术语言彻底地改变了人们的想象和视觉感觉。这些新的艺术形式所涉及问题是个人的存在与作用于在公众的城市空间领域之间的矛盾, 介于个性化的理想愿望和社会道德义务, 社会现实介入之间的矛盾。首先录像和影片的叙述是一个适合表达这些问题的最好的媒介形式。加上时间和空间的组合带来的影院模式的展示提供了艺术创作一个更大的自由度, 跨界的参与和综合的表述, 当代艺术家们在寻求一种全球化语境下和当代化结合的眼光去寻找一种理想的结合点。

在最近的10 年以来, 身体作为一种艺术材料, 图像和象征的载体在行为艺术中被不断使用。同时, 文学也成为当代艺术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很多年轻的当代艺术家运用文学虚拟的想象和固有的生活管理结合反对一种工具化的理性。在艺术家和观者之间综合体通过在各种不同的空间里产生的艺术行为, 生动化、剧情化的感知, 产生一种唯一的集成化的潜意识。

3 总结

媒体艺术根植于这个时期的社会发展, 在经历了千年文化社会学, 道德和美学的秩序发展到今天的“后现代”的“后工业时代的”信息技术时代。在当代的西方媒体艺术作品里很明显体现了东方哲学和宗教对欧美当代艺术的在内容上的弥补, 相比较欧美艺术家, 在亚洲当代艺术的作品里对“艺术”的定义触及并不多。这种在西方的社会体系下发展而来代表一个时代的艺术形式, 在整个全球化的发展中成为了很多人使用的媒体变革的形式, 无论是部分的还是整体的, 并且还会日趋加强。而且这种跨界的形式语言正好对应了当前的文化交融, 移民趋势, 全球化的现象, 艺术家能够用这种新的艺术形式进行直接传递和交流。从不同层次的文化现象到各种元素和材料形成的空间, 媒体艺术消除了各文化之间的界限, 使得各地人群全球化的居住, 旅游和信息交流更日趋频繁。

摘要:新媒体的创作导致出现了没有止尽的图片流信息, 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开始关注这些新兴的数字化技术和视角。他们很想获知这些数据化的图像如何在未来社会的结构上找到真实的身份。许多媒体艺术作品起到了对特殊文化展示的真实感受和对西方文化的启迪性作用, 尤其是录像艺术较少具备教条性和政治意识形态。通过不同背景下的影像艺术家作品介绍来解析这种新媒体艺术的美学价值和时代精神性, 融合地使用互联网时代下产生的各种媒体艺术语言。在不同哲学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影像艺术作品更有利于解读这个时代的各国文化之间的界线和共同之处。从不同层次的文化现象到各种元素和材料形成的空间, 媒体艺术消除了各文化之间的界线, 使得各地人群全球化的居住, 旅游和信息交流更日趋频繁, 在信息传播时代起到了互动作用。

关键词:信息,媒体,文化,跨界

参考文献

[1]Lydia Hausstein, videokust.Beck.C.H.2003.

[2]Rudolf Frieling, Dieter Daniel.Medien Kunst Netz, 1/2 Springer Wien New York.

[3]Annette Jael Lehmann, Kunst und neue Medien, A.Franke Verlag Tübingen und Bassel.2008.

[4]Jutta Zaremba, New York und Tokio in der Medienkunst.Bielefeld 2006.

[5]Hans Dieter Huber:Kommunication in Abwesenheit, zur Mediengeschichte.

[6]Yvonn spielmann, video, 2005.

[7]Closed Circuit, Slavko Kacunko 2004 Hatie Cantz Verlag, Bern 2001.

[8]非线性叙事——新媒体艺术与新媒体文化[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6.

上一篇:数据库系统设计下一篇:文学期刊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