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体系建立范文

2024-08-18

课程体系建立范文(精选12篇)

课程体系建立 第1篇

这些变化虽然给职业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推动着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为适应这种变化, 教育部、人民卫生出版社及时组织编写了新的教学大纲, 并出版了医药卫生中专新版教材。心理学基础属于医学基础课程, 它是医学、护理学与心理学多学科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从课程内容来看, 它既包含了自然科学中的医学和心理学知识, 又涉及了一些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因此, 依据本课程的特点以及它在整个中等医学教育体系中的专业定位, 经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 参照新教学大纲和新版教材的要求, 我们逐渐明确了该课程的教学模式, 即建立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我们将心理学基础课程划分为三大模块:第一模块为提升基本素养;第二模块为促进学生发展;第三模块为培训职业技能。该课程体系以三大模块为主线, 辐射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成绩评价四个方面的框架结构, 它们之间彼此相互对应、相互联结, 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彼此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 (见表1) 。

1 以清晰的课程模块为主导, 找准教学目标

在心理学基础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中, 第一模块属于打基础、长知识、提高基本素养模块。为此设定的教学目标是: (1) 了解心理规律; (2) 熟悉基础理论; (3) 扩展人文知识。第二模块属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模块。为此设定的教学目标是: (1) 熟悉成长规律; (2) 懂得健康生活; (3) 学会调节情绪。第三模块属于结合德育渗透的职业指导, 一切以学生适应岗位要求、提高职业能力为中心, 培养学生在医技、药学、护理等方面的服务能力。为此设定的教学目标是: (1) 熟悉心理评估手段; (2) 了解心理治疗方法; (3) 初步学会心理护理基本技术。

课程教学目标是上好一门课的总纲, 在课程模块确定后, 找准教学目标则是指导教师实施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在熟悉课程、研究教材、分析学生、了解岗位要求的基础上, 制订出符合模块化要求的课程教学目标 (见表1) 。

从教材来看, 心理学基础课程传统上大体分为2部分:其一是普通心理学部分, 主要包括心理活动的内容及其规律;其二是医学心理学部分, 主要包括心理卫生、身心疾病、心理障碍及心理评估与治疗等。近年来的教学改革实践, 引发了教师进一步的思考, 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及职业教育的特点, 我们把第一部分确定为提升基本素养模块, 把第二部分中与心理护理技能有关的内容确定为第三个模块, 即培训职业技能。在此基础上确定的教学目标也就显得脉络清晰、定位较明确了。

然而, 近年来通过对学生的分析, 我们认识到, 处在15~18岁阶段的学生, 非常需要得到正确的心理辅导与沟通。另外, 用人单位已逐渐把学生的适应能力、心智健全度、与人沟通及耐受挫折能力等, 作为聘用员工的基本条件。这样在课程教学中, 建立一个新的、旨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模块, 则是非常必要的。我们便把健康人格、良好情绪、心理卫生、应对应激与挫折等归类为第二模块。相应的教学目标也更好地体现了教育的根本目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2 以明确的教学目标为核心, 整合教学内容

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的过程中, 首先要着眼于课程教学目标, 围绕目标要求整合各个教学章节内容, 确定重点、难点, 梳理前后顺序, 使得课程内容结构搭配合理。教师在制订课程教学计划时, 也能够有章可循。

对应第一模块的各个教学目标, 我们整合了三部分教学内容, 包括心理过程、人格特征和人格倾向。这部分内容重点讲授心理学基础理论, 包括人类心理的产生与实质, 人的感觉知觉特征, 人的思维、记忆和注意的规律以及个体能力、气质和性格的心理行为特征等等。旨在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人类心理活动的规律, 逐步懂得以积极的态度认识自己、理解他人的重要性。对应第二模块的教学目标, 整合出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心理成长规律、心理健康特征、应激与心身疾病、心理障碍。这部分内容重点讲授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基本规律, 社会心理因素对个体身心健康的影响, 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对应第三模块的教学目标, 所整合形成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心理评估、心理治疗与咨询、心理护理与人际沟通。这部分内容重点在于培训学生在进行有关医疗技术和护理服务过程中, 学会运用心理学基本技术, 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有助于提高其工作质量, 这部分在课堂教学中切实体现了职业指导。

3 以合理的教学内容为依据, 开发教学方法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 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年龄特点, 教师通过积极开发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并通过课堂教学活动, 最终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在开发教学方式方法的过程中, 特别要注意把握三个原则:第一, 贯彻教学目标的原则;第二, 注重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第三, 坚持方式方法要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原则。因此, 在不同的课程模块中, 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不同, 教学方式方法也有不同的侧重。

第一模块的教学内容以心理学基本理论为主, 更多地介绍心理学基本知识。采用的教学方式主要有2种:一是以体验式教学辅助基本理论教学。对于相对比较抽象的基本理论, 教师根据心理学原理, 结合生活实际, 设计相应的课堂活动, 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身体验, 使学生对于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学习变得比较生活化、趣味化, 这样既有助于学生较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达到良好的效果。二是以问题式教学带动知识建构。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方案时, 往往在体验式活动之后,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 进而导入新课或者将课程内容进一步引申, 从而构建起一堂课的知识要点或知识体系。

第二模块是以人的心理发展规律为主, 重点分析社会心理因素对于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影响。采用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一方面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 (如采访你身边的高血压患者) , 分析讨论调查资料, 进一步了解患者的职业特点、工作压力、性格类型、生活习惯等, 分析这些因素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作用。另一方面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 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之间开展互动性、互助性的学习, 通过小组讨论制订出针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指导建议书。

第三模块是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以提高工作技能为主, 让学生初步学会一些比较实用的心理学基本技术。采用的教学方式主要是: (1) 以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其中包括心理学各学派的治疗理论与方法、临床心理护理、医患关系和人际沟通等教学内容。 (2) 通过实操训练提高学生的应用技能, 使学生了解常用的心理评估方法, 基本掌握症状自评量表的使用。通过角色扮演, 使学生初步体验心理护理的方法及沟通技巧。

4 以完整的课程模式为框架, 建立考核体系

学习评价不仅仅是对教与学效果的评定, 也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一种督促与强化。在建构本课程的学习评价体系时, 一方面是要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为框架, 丰富成绩考核方法;另一方面要与经过整合的教学内容相匹配, 了解学生对课程知识技能的掌握效果;再一方面就是要与课程模块化的教学目标相对应, 检验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心理学基础是一门考查课程, 学习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过程性学习评价, 二是阶段性学习评价。

4.1 过程性学习评价

过程性学习评价由3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学习态度评价, 包括课堂能否积极参加教学活动, 是否认真记笔记、按时完成作业, 课堂学习表现等。第二部分是实践能力评价, 包括完成社会调查, 积极、认真进行采访, 完成问卷调查, 进行结果分析、汇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积极参与, 互相配合, 完成分配的任务;完成心理健康宣教小报的制作等。第三部分是应用技能评价, 包括案例分析报告, 心理测验自评分析及模拟人际沟通等。

4.2 阶段性学习评价

阶段性学习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效果的评价, 评价方式以试卷考核为主。采用闭卷或半开卷的形式。虽然职业教育是以技能培训为主, 但对于课程中基本理论或原理的理解和牢固的记忆仍然是很有必要的。通过阶段性考评, 促使学生对知识要点进行梳理和比较全面的复习, 有益于其巩固所学知识。

总之, 根据课程定位建立起来的模块化教学体系, 有利于学生在重点理解课程知识要点的基础上, 更好地围绕课程目标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激发兴趣、增强自我成长的意识。这种模块化教学体系的建立, 还有利于不同教师在完成同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时, 更好地围绕课程目标, 实现教学过程的可控性。在设计教学方案、完成讲授内容等方面, 不同教师之间能够保持良好的一致性。同时, 模块化课程教学体系的建立, 是课程教师工作实践和教学经验相结合的成果, 该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促进教师站在整个课程的层面上把握好教材, 进而制订教学计划, 钻研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水平。

摘要:现将心理学基础课程划分为三大模块:提升基本素养;促进学生发展;培训职业技能。这种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建立, 有利于培养学生在重点理解课程知识要点的基础上, 更好地围绕课程目标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激发兴趣、增强自我成长的意识。

课程体系建立 第2篇

西青区

杨柳青一中

化学组:程凤琴

【内容摘要】以新课程为契机,以多元智能为基础,转变化学课程评价的旧模式,建构积极的、全面、发展的化学课程评价的新观念。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目的,关注化学课程评价的主体性和多元性,通过评价促进学生智能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化学课程 化学课程评价

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化学课程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这一体系既要评价学生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应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长期以来,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以教师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价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业分数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侧重于评价的甄别、筛选和批判性功能,重视终结性评价和相对评价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评价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树立新的评价标准和观念,以“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适应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需要。

一、以新课程为契机,转变化学课程评价的旧模式

传统的教学评价特别是考试评价以考分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这种评价模式,遏制了学生创造性才能的发挥,许多学生的创造性天资和潜能在教育中泯灭,从而丧失了学生自我发展的动力。

新课程提倡“以人为本”,评价不再是为了选拔和甄别,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如何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关注学生成长与进步的状况,并通过分析指导,提出改进计划来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应给我们“创建适合学生的教育”提供帮助。评价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不是学生的发展为评价的需要服务。因此,新课程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个体差异,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发展水平。评价的作用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不断发展。新课程倡导发展性、多元性评价,追求促进个体的发展,它关注的是人和人的发展,而不是分数与分数的准确性;关注学生的处境与需要,体现出尊重与关爱;还体现出对学生的价值的尊重,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而不是考试成绩;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人的主体精神和意愿,而不只是看重分数。

新课程的评价注重纵向比较,让学生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有所发展,并从评价学生的“过去”和“现在”转向评价学生的“将来”和“发展”,使他们认识自己的优势,激励他们释放自己的潜能,通过发展缩小与未来目标的差距。在评价中应重视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重视方法和技能的掌握、重视学习进程和体验情况,重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归根到底是重视学生各种素质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状况。

化学教师作为新课程的实践者,对每一个学生都应以积极的、热切的期望,多角度地观察评价和接纳学生,发现他们的潜能,创造条件发展他们的潜能。在评价中应弱化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作用,使评价成为每个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推进器。

二、以多元智能为基础,建构化学课程评价的新观念

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 theory)是由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Howard Gardner 提出的。他把智能(intel2ligence)定义为:“人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创造产品的能力。”他提出每个人至少有如下七种智能:语言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逻辑—数理智能(logical 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视觉—空间智能(visual spatial intelligence),音乐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身体—运动智能(bodily kinesthetic intelligence),人际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自我认识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他认为:1.每一种智能都可用于发明创造。2.人们并非是一种而是几种智能在相互作用的。3.当每个人都有可能挖掘自身的潜能而高效地学习时,他们必将在认知、情绪,甚至生理各方面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变化。因此, 在多元智力理论的指导下,化学教师首先应从多个方面建立新的观念来指引建立新的多元评价体系。

(一)建构积极的“学生观”。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这九种智力,只是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因此,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在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即学校里没有所谓“差生”的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这样的学生观一旦形成,就使得教师乐于对每一位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并乐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重在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这正是新课程学生评价所倡导的改革方向,关注学生个体间发展的差异性和个体内发展的不均衡性,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标准分层,重视评价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

例如,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学生间的分工与合作就是在一定条件下,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学生与其他人之间交流协作的一项“准科学活动”。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没有很好的人际关系智能,想要出色地完成是不可想象的。在过程中,学生通过协作过程中的合作、交流,相互评价和反思来完成探究活动,这是人际关系智能的体现。如果对这一智能进行有效评价的话,那这样的课程评价对于学生的成长,才是积极的。

(二)建构全面“智力观”。

虽然教师担负着发展学生潜能的责任,但是很少有教师真正思考过人类学习潜能——智力的本质是什么。传统的智力理论将智力解释为一种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整合的能力,于是世界各国教育的重点则被定位于追求优异的语文和数学表现;而多元智力理论则强调,智力的本质更多地表现为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所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显然远远超越了传统教学和评价关注的重点。因此,多元智力理论拓展了教师的“智力观”,课程功能由此开始发生着根本的转变,教师不但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时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正是新课程学生评价改革的方向,即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加强考试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社会实际的联系,重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例如,在化学中,准确表述实验仪器的名称、化学用语并理解其内涵,如分液漏斗或长颈漏斗、向上排空法或向下排空气法、鉴别或鉴定物质;对产生的化学现象能正确、流利的描述,如产生白烟或白雾。这就是语言智能的体现。

在生活中能归纳出化学问题,提出假说,通过搜集证据、建构模式,并用实验的方法加以论证,并用抽象的符号来代表物质及其变化。这些就是学生进行现象到本质的探索,是学生逻辑思考及创新思维的体现。如果对于这类智能能进行有效评价,也才能全面客观对待学生的。

(三)建构发展的“教育观”。

多元智力理论不仅提出每一位学生都同时拥有智力的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而且提出在每一位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优势领域的同时,应将其优势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去,从而促使其弱势领域得到尽可能的发展,这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教育首先是赏识教育,教师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有能力的人,乐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能,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欣赏,树立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其次教育是个体化的教育,教师变得更为主动、自觉地为每一位学生设计“因材施教”的方法,以配合其智力组合的特点,促进其优势才能的展示和发展,实现个人价值;而且,教育还是主动发展的教育,化学教师帮助学生发现和建立其智力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之间的联系,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其从事优势领域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智力特点和意志品质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去。

可见,多元智力理论倡导的评价思想与新课程中学生评价改革的方向相一致,并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与支持。而且,以多元智力理论为依据建立的“学生观”“智力观”和“教育观”,将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实践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评价。

三、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化学课程评价的主体性

所谓主体性评价,是指能尊重多元价值取向,有被评价者广泛参与,以实施自我教育的核心,促进主体性发展为目标的评价活动。一个科学、完整的主体性评价模式,应包括四方面要素:思想基础──主体性教育理论;功能目标──促进被评价者的主体性发展;结构程序──对评价活动的过程和步骤,按主体性要求进行优化组织和最终设计;操作要领──对评价活动的具体操作实施作必要说明。主体性评价模式应坚持“四性”原则,其一,开放性。评价标准不是预先设定的,而是在评价过程中通过评价者与同教育活动有关的各种人员接触所了解和把握的,强调“多元现实”的价值取向;其二,全面性。主体性不是指个别、局部人的,不应突出某一主体而忽视另一主体的作用。其三,形成性。评价直接指向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并作为促进主体性发展的重要形式,评价结果主要为被评价者决策和改进工作服务;其四,教育性。将评价与日常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结合起来,使评价过程成为被评价者自我认识、自我设计、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的教育过程。

四、以学生发展为目的,倡导化学课程评价的多元性

1.智能多元评价──挖掘学生的潜能。智能多元评价是以了解学生智能状态为先决条件,承认个体存在着智能强项与弱项,并通过其擅长的领域来发展智能相对较弱的领域。

2.智能展示评价──发现学生的长处。智能展示评估是“在被评价者有选择余地的时候,确定其最愿意使用的智能。方法就是使被评价者置身于相当复杂的环境中,而这一环境能够激发他所拥有的多种智能;或能够提供一组根据不同智能设计的器材或场景,然后观察他是否被吸引及钻研的程度”。3.作品集评价──关注学生成长历程。档案袋是一种可以对学生作品长期连续观察的有效工具。通过使用档案袋,学生可回顾学习日记、专题作业或几个代表作,主动进行反思;也可为教师、家长及其他人提供学生在学业与自我认识发展方面的依据。

4.情景化评价──注重学生实践能力。情景化评价是一种结合教学实践而设计的评价环境。是在自然、舒适、游戏的情景中评价儿童,而不是用非情景化的考试系统外加标准化的考试来评价他们。

总之,在新课程的要求下,我们应放弃原有的评价目的,实现评价观念的转变,完成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从单一评价学生成绩转向评价各方面素质;从单纯“打分”转向以定性评价统整量化评价;从静态的评价结果转向动态地评价过程,从评价学生的“过去”和“现在”转向评价学生的“将来”和“发展”,建立一个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全面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刘宜树.试论新型化学实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 ].化学教育,2004(4)

2、(美)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新课程体系下如何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第3篇

一、谈心之功在心,是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作为一名班主任,能否运用好谈心这种方法,主要看有没有责任心和事业心,如果对学生的进步不关心,学生是绝不会依赖你的,更不会向你吐露真言。如果对学生一片真心,学生就会渐渐地与你心贴心。因此,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就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去交流,从而优化师生关系。

二、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的理念

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是,多年来,因受“天地君亲师,师徒如父子”等传统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沉重压力下,师生关系被扭曲,师生对立现象屡见不鲜,针对此,我们的对策有:

1.班主任要热情谦虚,不要居高临下,盛气凌人,或板起面孔动辄训人。

2.班主任要创设一种愉快的气氛,善于从学生关心的事物,感兴趣的问题谈起,循循善诱地进入主题,逐步做到情感相通,言语相融。

3.要能做到有气者来时先消气,急躁者来时你不急,无理者来时你有理,自己有错敢认错,从多方面开始合作,从点滴做起,以增强谈心的效果。

三、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的注意事项

在几年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体会到,要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热爱学生,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有耐心地去雕塑每一个学生。

2.谈心的目的是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提高认识水平,纠正错误的思想。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抓住一个“理”字,把道理讲透,以理服人,谈心就是用理去分析,启迪学生的心灵,明辨是非,谈心时切忌就事论事,简单了事。

综上所述,新型师生关系的确立更多地依赖于教师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相信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将会迸发出强烈的教育能量,促进教育效果的不断提高。

课程体系建立 第4篇

一、现行生物化学实验成绩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现行的实验评价体系最常见的是以学生最终上交的实验报告为依据,根据实验报告的“优劣”进行分数的给定。这种评价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对待实验的重视程度,也为任课教师给定分数提供了直接并且简单明了的判定依据,降低了任课教师的工作量,并且在将来的教学检查、教学评估中也能够很好的将学生的成绩与成绩给定过程对应起来,不会出现实验成绩与学生实验报告差异太大的情况。但是,这种评价体系存在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大概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会有“实验做得再好不如实验报告写得好”的意见。因为大多数学生对实验成绩的关心程度不会低于对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学生为了拿高分,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把实验报告写的又多又精美,有时候会因为不小心写了一两个错别字而把写了很多的报告作废掉重新书写,甚至有些学生在画实验结果图时为了更好看,直接从互联网上搜索相关图片“照猫画虎”而不是根据自己实验得到的结果进行描述,而有些实验真正做得非常不错同学可能因为字迹不是特别漂亮或者真实反映的实验结果不那么完美,造成成绩不理想。这种情况在现行的评价体系下非常容易出现,存在着易误导学生、易偏离实验课程设置目的的弊端,严重挫伤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过程的积极性,甚至助长投机取巧、篡改实验结果等不良学风。

(2)在一定程度上,易使任课教师产生懈怠思想。评价体系的简单化,确实减少了任课教师的工作量,但是同时也容易使任课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重视整个实验流程,无意识中减少和学生的沟通交流时间,不能真正掌握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真实实验能力,再加上成绩评定时“简单粗暴”,容易造成师生之间产生隔阂和不信任等对立情绪,严重影响教学工作的展开和教学效果的获得。

(3)难以对教学效果进行合理评估,影响教学改进的开展。如果学生成绩仅以实验报告为最终依据,缺乏其他合理的评价体系,势必造成学生最关心的是最终的实验成绩,而对实验过程缺乏足够耐心,难以全身心投入实验教学,实验课程沦为“走过场”;教师也更多关心的是学生能否完成实验和提供最终合格的实验报告,缺乏足够的完善实验、改进实验的动力。这样最终的实验成果仅仅是一份份看似完美实则无用的实验报告,师生沟通减少,难以发现实验过程中的问题,也就很难合理评价教学效果,对教学的改进和发展非常不利。

二、生物化学综合实验成绩评价体系的建立

我们在分析现行的仅以实验报告为依据的评价体系后,根据我们实验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的经验,制定了我们自己的成绩评价体系。我们以教学时间和过程为轴线,将整个实验划分为三个具体的阶段,每一个阶段包含若干个小的组成部分,每一个小的组成部分均有相应的分数值,再加上非实验阶段因素,如考勤情况、实验室规章制度的遵守情况等,最终设定总分数为100分。具体细分如下:

1.实验前准备工作阶段(20分)

因为生物化学综合实验整个实验时间持续8~10天,因此实验准备工作分为两大块,一是实验整体准备(以学生个人为单位,总分5分),实验第一天为实验理论部分的讲授以及所有实验器材、试剂等的准备工作。教学内容会提前通知学生,并让学生做好相应的理论知识准备工作,在理论讲授的过程中,设置较多的教师提问和学生自由回答环节,通过学生回答的积极性和准确性,给定相应的分数,最低为0分,最高满分5分;二是单日实验准备(根据当日实验内容设定分数为1分或2分,以实验小组为单位,总分15分),实验阶段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天提供一份实验预习报告,制定每天实验工作计划,任课教师根据当天实验内容来审核学生的预习报告及工作计划,并针对实验关键问题进行提问,每组可以指定一名学生作为主要回答人,其余学生可以辅助回答,主要回答人每天更替,轮转一次后重新开始,不限顺序。以此了解学生对当天实验的熟悉程度,并以小组为单位给定相应分数,最低0分,最高满分1分或2分。

通过该阶段,强化学生对实验准备工作、实验理论基础的重视程度,尽量改变学生之前已经养成的实验准备工作是实验准备老师的任务,学生只负责实验操作即可的错误观念,并能够熟悉实验过程,做到实验目的明确、实验操作不盲目。

2.具体实验进行阶段(50分)

生命学科是一个实验学科,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利用合理的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将一半的分数放在具体的实验进行阶段。在此阶段,学生有较大的自主权,可以根据小组预先制定的实验计划安排实验时间和过程,甚至对实验计划也可以进行较大的修改,除非涉及实验安全问题,任课教师不过多对实验过程进行干涉,集体使用的仪器耗材等也由学生各组之间进行协商确定使用时间和顺序。教师全程在教室巡查,观察所有学生的实验操作。实验获得结果以后,小组成员需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一致结论后找任课教师进行结果审核并说明结果是否合理,有无重复实验的必要等,任课教师根据实验结果和学生的陈述进行解答,并有针对性提出问题要求小组成员回答,不限制回答人,以此了解哪些同学真正对实验更加理解,同时根据每位同学在当天实验中的操作水平和贡献程度,给定每位同学相应的分数。

3.后期数据整理及实验报告撰写阶段(30分)

实验结束后,一般给学生7~10天的实验数据整理和实验报告撰写时间,要求所有学生必须独立处理实验结果,除了实验数据是每组一致的以外,不允许出现相同的图表和雷同的结论,否则按照结果相互抄袭,直接本次综合实验判定为0分,以杜绝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不良学风。

实验报告的撰写要求较为严格,不允许照搬实验教材,实验原理部分学生必须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书写,试剂耗材仪器等部分可以略写,实验步骤必须根据实际操作书写,结果描述或者计算要准确,下结论要根据实验结果和个人理解,不允许出现夸大的实验结论,报告中图表各要素要齐全、表达要准确。

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数在给定时,如果学生因为迟到、旷课或者早退等非正常请假造成的缺席,相应环节的分数为0分,因正常请假出现的缺席可于第二天或者跟下一个班级重新学习后获得相应分数。出现较为重大的违反规则操作,造成仪器损坏等严重后果的,除依照郑州大学实验室管理规定进行赔偿外,该次实验成绩为0分,轻微违反规则操作并未造成严重后果的,酌情扣除相应分数。在实验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实验改进意见并经任课教师同意实施后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在获得该环节满分的同时可获得该环节1~3倍的奖励加分,上不封顶,直至获得满分100分。

三、生物化学综合实验成绩评价体系实施的效果

新的成绩评价体系避免了过去“一报告定江山”的弊端,通过近几年的有力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1)细化的成绩给定方案,分数给定的环节较为清楚,在提高成绩透明度的同时也建立了师生之间的互信,提高了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整个环节的积极性和任课教师的教学热情,基本杜绝了学生只靠实验报告获得好成绩的侥幸心理。使学生在本次实验中从理论知识准备、实验操作训练、数据处理分析、实验报告撰写等方面均获得了较为全面的训练,为学生将来的毕业设计、进一步深造或者做生物行业相关的工作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2)新评价体系的实施,需要教师全程参与,并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才能胜任教学任务。实施初期对教师来讲存在一些压力,但是随着实施的逐步开展和完善,获得了一定成果,在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的自豪感和持续改进实验教学的动力。

(3)分数给定的奖励方案有效提高了学生“找茬”和改进实验设计的热情,在实施的过程对某些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进行了较大的改进,简化了实验环节,节省了时间和材料,同时也对实验设计进行了部分优化,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实验教学是生命科学学科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成绩评价中存在较多的主观因素,只有制定较为科学可行的成绩评价体系并坚持实施,才能保证成绩评定合理,教学顺利进行。我们通过实践摸索,总结出一套较为先进的成绩评价体系,在坚持实施后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更好地保证成绩评定公平公正,我们将继续坚持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成绩评价体系,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摘要:生物化学综合实验是高等院校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的专业必修实验课程,其中的课程成绩评价是该实验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建立科学合理的成绩评价体系,能够调动本科生积极参与实验课程的主动性,也能够使任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成绩评定时有据可依,尽量做到学生成绩给定公平合理。针对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三学生,制定了一套较为科学的成绩评价体系,提升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物化学综合实验,课程成绩,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卫芳,王秀海,俞红云,周丛照.本科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成绩评定体系的构建[J].生命的化学,2015,(01):136-139.

[2]高艳锋,翟文杰,祁元明.生物专业本科阶段生物化学综合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0,(30):134+136.

[3]李欣,赵玉红,周浩,张翠竹,张钧,段亚君,水雯箐,赵立青,李登文.基础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03):161-164+185.

课程体系建立 第5篇

营造廉洁自律社会环境

——魏 绪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包含法律、制度、管理、信息共享服务和道德文化等内容。其中,金融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信用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征信体系的建立。征信,即“征之以信”,是专业化的、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依法采集、保存、整理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并依法对外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的行为的总称。具体的作用是为企业和个人建立信用档案,帮助人们积累信用财富,扩展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提供有效传播信息的平台,缓解信用交易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建立奖励守信、惩戒失信的内在机制,引导人们养成守信履约的行为习惯,改善社会信用环境。可以说,有无健全的征信体系是市场经济能否稳健运行和走向成熟的标志。

建设征信体系是人民银行的一项新职能。人民银行于2006年组织建成了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到2007年年底,该数据库分别为全国1300多万户企业和近6亿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档案。目前,信用报告正逐渐成为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身份证”,日益渗透到人们日常的

1经济活动中,开局良好。人民银行基层行应当积极推动金融征信体系建设,不断改善社会信用环境,为构建全社会信用体系打下坚实基础。一是加强对征信体系建设的组织管理。进一步明确和增强人民银行管理和建设征信体系、发展征信市场的职能,把征信体系建设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项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重要工作。二是应提高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对发展征信事业、创建诚信文化、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认识,提高社会各界对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的支持度。三是积极开展征信和金融知识宣传教育,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信用环境,增强全社会信用意识,积极培育国内信用市场,将征信及相关金融知识带进百姓生活,教育社会成员牢固树立诚信守法意识。四是加快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系统查询、异议处理、统计、纠错等功能,提高数据处理效率。提高数据库的数据质量,建立多渠道的数据质量检查制度和快捷的纠错机制,充分挖掘数据库的统计分析和监测功能,加大数据库的非银行信息采集工作力度,以不断提高数据库的应用水平。

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有利于形成社会管理的长效机制,特别是对以“信用”为根本的银行业来说,推动征信系统建设,防止金融欺诈、恶意逃废金融债务、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大作用。通过加快征信体系建设,改善社会信用环境,发

课程体系建立 第6篇

【关键词】发酵工程 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 专门人才

【基金资助】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HGJXH B2110216),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教学研究课题“发酵工程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校教务发[2012]26号),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JG2012010462), 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JGXM-HLJ-201109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173-02

《发酵工程》是生物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教学不仅仅是书本知识的授予,还有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确定一种切实可行的课程教学评价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入手,对《发酵工程》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践做进一步探讨。

1.目前国内外课程评价现状

上世纪80年代,英国中等教育委员会开始采用基于学校日常教学的评估手段,并认为这种手段可以测量出“某些不能轻易或充分地从总结性考试中所获的学业成绩”[1]。

在我国,教育评价中“一考定成败”的模式在本世纪之前可谓根深蒂固,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才出现形成性评价的相关文献。郭茜等认为形成性评价对教师而言可以增加教学互动、缩短信息沟通周期;对学生而言可以增强自信、帮助了解学习进展、确立努力方向和方法、提高综合的学习能力[2]。除此之外,国内对形成性评价的探讨更多的还是基于远程开放教育的实践。赵向华指出形成性评价具有四个方面目的:一是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习质量;二是可以分解学生考试压力,减轻学生的学业难度;三是可以全面、公正的评价学生;四是可以获取教学信息反馈[3]。

长期以来,终结性评价在包括《发酵工程》课程教学评价在内的所有教学考核评估中占据主导地位。这种终结性评估手段多注重对学生水平的区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起到真正的促学作用。

2.我国课程成绩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⑴考核形式比较单一,基本只有纸质的平时作业,缺乏立体的、全面的考核形式。

⑵反馈功能不突出,一些作业的评价只有成绩,没给评价。使得学生得不到学习指导方面的反馈信息,也延误了教师对某些教学环节的改进。

⑶依托平台薄弱,大部分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都是建立在一门课或一类课的课程教学中,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

3.《发酵工程》课程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长期以来生物技术专业课程采用的终结性考核评价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针对这些问题,制定适合生物技术专业课程的考核评价指标、确立针对不同课程的考核方式、分析考核的实施效果并不断调整完善、形成动态的反馈机制。从而探索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以调控教学过程并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的生物技术专业课程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价,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种机会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借助这些有益的诊断性信息指导教学,最终促进学生学习进步[4]。本文拟通过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生物技术专业课程形成性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3.1形成性评价体系特点

⑴形成性评价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模式。其自主性表现在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个性化反映,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允许学生依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做出不同形式和内容的解答。形成性评价可以教会学生自我评价,帮助学生形成确实有效的符合个性特点的学习方式,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加学生的学习效能感。

⑵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多元评价模式。其多元性表现在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标准等方面。在评价的主体上,它变单一的教师评价为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相互评价相结合,使学生由被动受试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学生的参与是形成性评价区别于终结性评价的一大特点;在评价的内容上,它不仅评价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学习内容的水平,还评价学生个人的兴趣、态度、品质、情感、策略等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改进;在评价的标准上,它既有以课程标准为参照的统一标准,又有尊重个体差异的以学生的纵向发展水平为参照的个人标准,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考核评价[4]。

⑶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开放的评价模式[4]。其开放性表现在为评价而进行的提问、讨论、作业、小讲座、小论文、小测验等都是在自然的状态和开放的环境中进行的。

3.2形成性考核指标的确立及考核评价方案

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具体指标将包含课堂考勤、课堂纪律、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堂作业、小论文、小讲座、课堂测试、期末考试、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创新等组成部分,其中理论测试与实践考核的比例与理论课时数与实践课时数的比例相当。

3.3形成性考核评价的实施与信息互馈

根据生物技术专业课程考核指标的总体方案,教研室、任课教师可以结合课程、教师以及学生的实际来确定具体课程的考核体系指标,在课程开课初将考核方案告知学生,明确评分标准,在考核过程中要及时、如实记录以作评价依据随时备查。

3.4形成性动态考核评价反馈体系的优势

严谨的、动态的“教学→考核→评价→结果分析→师生互馈→调整提高→教学”的教学考核评价反馈体系不仅能增加学生的学习效能感,还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改进考试设计。

以生物技术专业作为课程评价的总平台。改变了以往各门课程各自为阵的局面,用科学合理的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来组织生物技术专业所有类别课程的教学考核,具有极强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为了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错误,继而帮助他们弥补、改正,并促进取得较优的教学效果,本研究改革了“一考定成败”的终结性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了主体性、多元性和开放性于一体的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允许学生依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做出不同形式和内容的解答,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促进了“以学生为中心”思想的渗透。形成性评价体系中为评价而进行的提问、讨论、作业、小讲座、小论文、小测试等多种方式,对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获取教学信息,指导教学更好的开展具有积极作用,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也具有显著意义。通过本体系去考核评价学生的智能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精神、进取精神以及人格品质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为培养21世纪生命科学发展所需的高素质生物技术专业优秀人才提供支撑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吴昌提, 林菊芳, 陈宁红. 国内外形成性评价述评——兼评开放教育形成性考核十年[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3):66-69.

[2]郭茜, 杨志强. 试论形成性评价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与测试的启示[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24(005):103-108.

[3]赵向华. 对电大形成性考核基本问题的再认识[J].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13(004):15-18.

[4]张润. 形成性评价对学生自主性的促进机制研究[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09,11(9):99-101.

作者简介:

课程体系建立 第7篇

(一) 师资技术在教育中的必要性

教师在精品课程的建设中起决定性作用, 可以定义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实施者。需要有一定良好质量的“双师型”师资力量, 并且教师教授课程的水平以及教师的应用技术也直接影响精品课程建设的速度与良好的质量。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教师首先应当具备良好的教学素质与应用技术水平, 才能够在改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式、创设教学环境、创新教学模式、运用教育技术等方面有效的发挥水平。

(二) 教师应提升在教学技术中的水平

1、培训的目标

首先, 教师应该增强在传统的课程体系中追求变动的信心, 加强信息技术的实用。改变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古老局面;其次, 教师应当提高对教育技术工具知识的掌握水平和教育技术基本知识的了解, 从而具备教育技术的基本能力;最后, 要培养训练教师在计算机, 网络信息课程方面的多次应用, 提高现代化师资力量, 形成现代课程与应用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 从而增强教师在教学中的创新与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改革的能力。

2、培训的内容

在培训内容课程的安排中, 应当考虑信息科学技术的实际应用与教师的需求学校的需求相结合。培训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基本理论, 包括教学设计理论、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学模式与理念等。其次是基本知识与技能, 包括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基础知识, 应用各种工具软件, 教学课件、网络课程开发技能等。最后是课堂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包括信息技术与课程不同层次整合的方法与案例、教育技术应用方法与案例等, 最终使教师融理论于教学、用技术于实践。

3、培训的方式

具有成人学习特点的教师培训, 在学习中含有自觉性, 能动性以及应用性的特点, 培训应采取适合成人的方式, 包括自主探究, 任务驱动, 行动发展等。

(三) 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为就业做准备

在探究产学合作教育的途径中应以学以致用为原则, 在学校设置每个专业之前, 首先需要进行市场人才需求的分析及相关职位的定制, 与企业结成定向联盟, 在学院专业论证、人才培养与定制计划、课程结构的选择等工作中有着企业的参与, 从而达到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及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再者需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 选择的一些企事业单位需要有一定基础规模、可以培养人才、可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创造力。从而让学生在做中学。聘请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应为企业高级管理人员、高级工程师。

(四) 推行双学位与双证书制度

在双学位与双证书制度的推行中, 应根据“课程——实训——教育——拿证——就业”一体化结构原则, 建立当代大学的课程结构新体系, 职业资格可以反映出工作者运用特定知识和技术从而适应职业劳动需要的能力, 职业资格认证与职业劳动的获得与应用与现在的毕业证书学历学士学位学历不同, 对于特定职业的实际操作规范与工作标准, 以及工作人员从事该职业的实际应用能力它可以更准确更直接地反映。职业教育是重视实际生产能力而不是书本知识的, 它的依据是以特定的职业岗位或应用技术水平岗位所需要的相关知识与应用技能要求, 面向生产岗位的第一线去培养符合当今社会需求的, 服务于人民的职业岗位所需要的高级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 使之成为从事成熟理论和技术的应用和操作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并投入到生产、生活和服务一线岗位工作中去。

职业教育是以当今和谐社会注重发展、创新、稳定为前提的一种创新教育发展模式。它需要学生不仅要有基本的书本专业知识, 还要有经过层层的专业技术陪练从而拥有的熟练技能。所以, 职业教育要实行“双学位与双证书” (包括“多学位制度”) , 也就是受职业教育的大学毕业生在毕业时, 所取得代表其所学知识的学历证书的同时, 另外还可以获得非本专业的学历证书, 还有对其职业能力和技术水平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及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 (由社会劳动保障部下发) 或者技术等级证书。大力推行高职学生的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共同执行的这种制度, 对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的实现有一生的积极作用, 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是培养学生技能的有效举措, 是实现高职教育持续良好发展的重要保障。

首先把职业资格认真加入为大学课程专业课程计划内, 在课程定制、教材购买、组织教学、进行训练中以“课程、教学、实训、考证、就业”一体化原则为根据, 为学生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认证证书考试提供理论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培训方面提供学习与帮助。其次, 为了能使当代大学生在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提供组织机构方面的帮助。在省劳动社会保障厅的免费学习指导考试与直接帮助指导下, 建立省级职业资格鉴定站。最后在这种培养模式下会有更多优秀的学生适应今后的社会工作与学习。

参考文献

[1]鲁正火、孙名符:《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的转变——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理念》, 《电化教育研究》, 2001, (10) 。

[2]郭绍青:《论信息技术与》, 无忧论文网http://www.51lunwen.com/educationtechnology/2011/0512/lw201105120937512898.html《课程整合》, 《电化教育研究》, 2002, (7) 。

浅析理实一体化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 第8篇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通过实践专家访谈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得到了7门学习领域课程, 按学生的认知、职业成长规律对课程进行了初步构建 (见表1) 。

下面对不同难度系数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进行分析, 并以相关课程进行举例。

一、难度系数1的课程评价体系建立

难度系数1的课程对应“职业初学者”能够完成的工作任务——能够在规则和师傅指导下进行工作。课程项目的典型特征是定向性知识强, 学生依据明确的工作操作手册进行项目展开, 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教师教学以四步教学法为主, 对新的知识、技能集中讲解、技能操作演示示范。

难度系数1的课程评价体系由理论知识、项目成绩、考勤三部分评价构成。

理论知识评价由期末理论成绩构成;项目成绩是平时各个项目平均, 单个项目主要由操作成绩、相关理论掌握程度构成, 同时在项目成绩里充分考虑对学生5s管理的考核, 使其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考勤时对学生劳动纪律的真实反映。由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在职业典型工作任务基础上开发而来, 每个项目都应是一个完整工作过程, 理论知识由项目内容决定, 技能也是与实际项目有关, 评价体系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

每个项目工作页由必要的相关理论知识、操作步骤、规范标准构成, 单个项目成绩应是三部分, 理论理解掌握情况、技能操作、劳动习惯5s管理, 如接地电阻测量项目。

(1) 什么是接地电阻, 为什么要测量, 标准值是多少

(2) 采用哪些设备测量接地电阻

(3) 测量XX实训室接地电阻 (对应操作手册进行)

步骤1:……步骤2:……步骤n:……

(4) 对测量结果分析

(5) 项目操作中是否遵循“5s”管理

难度系数1的课程由多个这样的典型项目构成, 学生多是个人独立操作学习, 教学以专业能力的提高为核心, 评价体系中项目考核应占较大比重, 50%左右, 对于入门学生理论知识是专业的基础, 专业理论成绩考核占40%左右, 考勤成绩占10%。

由于专业能力的考核有标准可定, 评价体系相对容易。

二、难度系数2的课程评价体系建立

工作难度范围2:“有能力者”能够完成的工作任务——能够系统的利用已有规则, 针对部分任务和工作环节独立制订工作计划的工作人。这些工作都是用已有规则和经验可以解决的。此时课程开始着重培养学生方法能力, 教学主要采用引导文教学, 学生根据工作页中引导文进行项目学习, 根据引导文学习必要的理论、职业技能、通过解决引导文提出的若干问题, 培养方法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锻炼合作、交流的能力。

成绩的考核主要由引导文中每个问题成绩评价为主, 以小组形式学习时, 要考虑小组互评、自评。

以《变频器应用》项目一举例, 项目一“变频器认识、安装、出厂设置的恢复”, 项目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认知原则分成三个任务, 变频器外观及端子的识别、变频器的安装、变频器参数出厂设置的恢复, 先对设备外围知识了解, 接着动手安装, 最后才是变频器参数调试, 同时, 每个任务又由若干小问题组成, 这些小问题的排序基本按照行动导向教学6个步骤进行, 工作页引导文如下:

⑴某电气设备外观图片及铭牌如下图, 查阅资料, 指出它是什么设备, 将铭牌翻译, 写出铭牌各部分含义。

⑵观察电气设备外观图 (正面俯视图、侧视图) , 说明照片中该设备上画圈各部件的名称、作用。

⑶查阅设备使用手册, 先找到拆下图中部件规范步骤, 然后拆下部件, 会出现一个接口, 该接口还可以接哪些附件设备, 这些设备与部件显著功能差别在哪里?

⑷查阅设备使用手册, , 先找到拆下图中盖板部件规范图, 拆下图中部件, 可以看见设备端子, 写出各端子名称及作用。

⑸变频器安装在网板之前, 请查阅设备使用手册, 总结安装使用前需注意的事项及安装过程中需注意哪些事项?变频器电气安装有何注意事项, 对电源有何要求?

⑹在网上或其他资料中, 查找该设备的图纸, 图纸2-3张, 观察设备的电气符号及常见控制接线。

⑺设计给变频器供电, 绘制电气原理图

⑻依据电气图及选型手册, 选择设备与安装中所需材料

⑼用CAD出图, 绘制电气原理图、安装布置图、端子接线图、设备材料明细表

图纸打印完成后, 教师审核完签字。

⑽设备领取、检查、安装布线

⑾安装工艺及安全检查

⑿欲把变频器所有参数恢复为出厂时缺省设置值, 需设置变频器哪些参数?写出参数的详细情况, 修改参数需要添加或更换哪种附件设备?

⒀安装BOP, 变频器通电, 修改参数, 将变频器参数恢复为出厂设置, 同时填写通电记录。

教师对每个问题都要给小组一个成绩, 成绩中就有小组对知识掌握情况、小组间是否合作交流、操作是否规范、是够遵循“5s”管理。

评价标准:

——项目的开展以小组为单位, 每个任务完成时进行一次评价, 一个项目的小组成绩取决于该项目所有任务评价结果的加权平均值;

举例:项目任务由任务1、任务2、任务3组成, 每个子任务又由若干不同的引导问题构成, 任务的评价由其包含的若干问题的均值构成, 项目的小组评价成绩由这三个子任务的加权平均值决定, 权重的大小由子任务的难度决定。

——每个任务分A、B、C、D、0分五级管理, 对应的基点分值是A (0.95) 、B (0.8) 、C (0.65) 、D (0.4) 、0分。

分值标准

A:采取方案优先的原则或虽然完成时间长, 但方案很新颖

B:方案重复、清楚、时间不长

C:方案重复、时间长, 但答案正确, 结果可以用。

D:方案重复、时间长, 但勉强能出来, 且不清晰。

0分:实训中出现违反安全规定, 一票否决或任务仅仅进行了一点, 消极怠工、态度

——加分项目:学生讨论、担任一体化教学管理任务、考勤、学习态度。

举例:担任一体化教学管理任务学生将加分0.5, 考勤迟到一次扣0.1, 无故缺勤一次扣0.3, 学习态度积极, 常常参与小组决策制定, 经常与教师沟通加分0.3~0.5.

每个任务成绩出来, 可得出项目平均成绩, 每个项目成绩加权均值为课程整体成绩, 在这个成绩中涵盖了小组对理论咨询、设计、操作、检查评价各方面情况。

上面是对课程项目成绩整体评价, 在项目成绩评价的同时要进行小组互评、自评, 而且应在每个项目实施完立刻进行, 否则失去效果, 比如互评体系, 举例:

小组成员XXX

a) 在项目咨讯、计划阶段主要工作是哪些, 成绩评定。

b) 在项目实施中主要工作是哪些, 成绩评定。

c) 在整个项目学习中, 遵守“5s”管理情况。

d) 在整个项目学习中, 成员小组合作交流情况。

每一个互评给出一个标准, 学生进行选择, 一般分为4级, A、B、C、D。

类似小组自评也可以制作表格, 学生自我评价, 列出所有项目关键点, 纪律情况让学生自我反思。

整个课程互评、自评成绩应是各个项目的加权均值。

整个评价体系项目成绩评价70%, 自评、互评、考勤各10%

行动导向教学侧重于方法能力培养, 对于方法能力的测评时一个复杂的体系, 还需要在实践中反复尝试、改进。

三、难度系数3的课程评价

难度3课程重点是社会能力培养, 同时项目完成需要较多未知的专业知识, 项目完成的同时提高专业能力。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 仅仅给学生工作任务单和评价标准, 学生必须学会充分合作, 分解问题, 通过一个一个小问题解决, 最终完成整个项目。

因而评价体系中, 小组互评、组间互评、自评比重要提升很多, 应占50%左右, 项目完成成绩占50%。社会能力评价相对于方法能力评价更为复杂, 可能需要多年实践摸索才能建立。

结束语

本文针对难度系数不同的课程, 同时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分析, 提出适合该阶段课程的评价体系, 详细的对难度系数1、难度系数2阶段课程的评价体系进行了分析, 但由于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要用文字评价清楚是很困难的事情, 本文仅仅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这需要高职教学课改同仁共同努力才可, 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评价也是今后一段时间内高职课改的一个难点。

摘要:本文论述了高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宏观教学法与课程评价体系的关系、能力目标与课程评价体系, 并结合实际课程针对不同难度系数学习领域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能力培养,方法能力,工作问题,行动导向,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5, 1.

课程体系建立 第9篇

1 综合各种教学方法, 强化实践教学

1.1 多媒体教学

单一的照本宣科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躁乏味, 从而使他们对课程失去兴趣。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就需要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教师积极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制作, 利用网络收集丰富的图片及影像资料, 增加直观、生动、形象的内容。例如, 在嫁接、果树修剪技术教学中, 多媒体教学能演示嫁接、修剪过程和效果, 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1.2 讨论教学

对于教材中编写的较详细无须多加补充的章节, 让学生们先自己看书, 然后提问或学生间互相提问, 展开课堂讨论。嫁接实训可以让学生进行比赛, 以计时方式考核每人嫁接1个枝条需要的时间和成活率, 从而使学生达到实训的要求。

1.3 专题教学法

针对建立大型现代园艺园区、利用新技术进行增产、提高果实品质、进行无公害生产等难度高、实践性强新技术的学习, 采用“让学生走出去、专家请进来”专题教学法, 即将学生带出课堂, 走进果园, 请专业技术人员向学生介绍建园、栽培管理、经济效益等各方面的情况及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同时, 聘请林业科学研究所和社会上的果树专家, 走进校园和课堂, 定期到学校做学术报告, 促进学生专业操作技能的培养。

2 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2.1 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果树具有生长周期长、生产季节性强等特点, 学生若要实现对某一作物整个生长周期的全程实训锻炼, 需要有一个固定的、交通方便的实习基地, 即校内基地。校内果树实训基地应建成以实践教学为主的产、学、研基地, 使其在学生专业课学习、技能培养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中充分发挥作用。

2.2 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生产果园, 材料丰富, 规模大, 便于进行生产性的教学实践活动;可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建设共赢的实训基地。一是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开展教学实习。学生通过在示范园区实习, 不仅巩固和掌握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还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园艺生产的模式, 加深学生对园艺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的认识, 同时还锻炼了学生适应社会, 独立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二是利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学生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到校外基地 (或企业) 进行工作, 即工学结合, 使学校、学生与企业互惠共赢。

3 完善实践教学考核方式

根据果树栽培技术课程的特点, 为克服“高分低能”倾向, 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全面考核、综合评定。本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理念, 考核标准和内容以项目为单元, 实行“两个结合”和“两个为主”的教学考核模式, 即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以实践操作考核为主;以过程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以过程评价为主。实践考核前拟定了考评标准, 考评成绩分为四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任课教师及其他教师、同学根据标准一起评定学生的实践情况。

4 结语

果树栽培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 应加强对果树栽培技术实践教学的投入和管理。首先, 应用各种教学方法, 强化实践教学, 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其次, 为更好的给学生提供实训场所, 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最后, 完善实践教学考核方式是搞好实践教学的有效手段。通过果树栽培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为高职院校园艺技术专业培养技能型人才提供依据, 也为园艺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收稿:2012-04-17)

摘要:为培养高职园艺技术专业学生技能型人才, 根据《果树栽培技术》课程的特点, 建立了高职果树栽培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即首先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 在此基础上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最后完善实践教学考核方式。

课程体系建立 第10篇

我国中小学新课改自2001年开始试点并逐步推广,已近十年。十年间,新课改从点到面、从简单到丰富,其目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提升学生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育目标。伴随新课改的蓬勃推进,中小学教育实践要求师范院校毕业生在观念、知识、技能等方面都应达到较高的水平,对师范院校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新时代的教育必然要求教师是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的职业人员,唯有如此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这就使得师范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亟待调整更新,教育类课程体系的建构更是首当其中。教育类课程的学习和教学技能的掌握,对于提高师范生教育教学的水平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师范生的培养质量有赖于师范院校的教育类课程体系的科学建立。为应对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新挑战,作为培养教师队伍生力军的师范院校必须大力推进教育类课程改革,建立健全教育类课程体系,并且更要伴随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不断调整与完善。教师教育是高等院校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义不容辞,这个任务责无旁贷。

2 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的历史沿袭及当前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师范院校的教育类课程体系已沿袭多年,其最早可追溯至1903年清政府制定的《奏定优级师范学堂章程》中关于优级师范即高等师范的课程设置,该《章程》规定,将教育学、心理学、教授法纳入高师课程体系。1919年前后,“教授法”更改为“教学法”,即分科教学法。建国以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课程名称沿用至今,而“分科教学法”发展至20世纪80年演变为“学科教学论”。从我国教育类课程历史发展来看,教育类课程设置门类较少,只有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三门课程,缺乏适应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动态变化机制。

实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后,“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成为必考科目,“应试”的观念导致非师范生报考教师资格证的极端“应试”行为,造成其教师理论素质和技能水平不高;而师范生由于直接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更是对教育类课程缺乏学习动机、没有学习动力,最终造成教育类课程类似“鸡肋”式的尴尬局面。

教育类课程体系不完善,只是残存主干课程。培养教师的过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师范生成长为合格教师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绝不是有限的几门课程就可以实现的。然而,我国一些师范院校的教育类课程占总课程比例原本就不大,大约不足10%,而近些年还呈现下降趋势,某些院校的教育类课程总时数不足200课时,课程种类仅有2~3门,这样的课程体系培养出的教师远远不能应对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需求。我国要培养高质量的师资,的确是目标远高于现实,条件欠缺,力不从心。

教育类课程的教材建设雷同问题严重,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类教材已出版百余种,然而这些教材的形式和内容极为相似,共同的不足之处表现为:重理论轻实践、对教育的实际关注度不高、过分注重概念的阐述。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方法以传统的课堂讲授式为主,学生的学习基本上是课上记笔记、课下背笔记、考试回忆笔记的方式。

3 建立适应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动态长效教育类课程体系

3.1 增加教育类课程的种类和课时比例

为保障学生获得完整的、系统的教育类知识和技能,必须增加教育类课程的种类和课时。教育类课程应包括六部分:(1)教育理论类,如教育学基础、课程论、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学、班主任工作;(2)教育技能与管理类,如教师基本技能训练、教学教案设计、学习障碍与诊断、心理健康教育、班级管理;(3)教育研究类,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文写作;(4)教育教学改革类,如国家教育发展规划讲座、各国教育改革专题讲座、中小学教育改革专题讲座;(5)教育见习实习类,如定期参观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实习、学生家教能力培养与交流;(6)教育拓展类,教育类书籍阅读与交流、教育类内容选修。

以上这些课程,并非全部开设,而是至少应该有这六个类别,每个类别开设一定数量的课程,使学生学习的教育类知识技能达到比较完整的状态。

3.2 删改课程内容,强调实用性,增加技能训练

对于传统教育类课程中比较陈旧的内容,师范院校在确定课程内容时有必要进行删改,删除陈旧的、不适应当前教育实践的内容。同时加强实用性内容,增加技能学习和训练的内容,如教师语言技能、说课技能、板书设计、教案设计、教学方法等,帮助学生在校期间的教学技能达到较高水平。

3.3 教育见习和实习必须与中小学实际紧密联系

关于教育见习和实习,学生必须真正进入中小学参与听课、教学、班级管理等工作,这有助于学生产生最直接的认识与思考,更有利于教育类课程内容的学习与巩固。可以采取学生分散实习见习,与中小学教师结对子,学生定期交流实习见习心得体会等形式。

3.4 完善评价体系,动态评价学生成绩

评价方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向、动力、质量等,建立动态的长效评价机制,以促进学生在一定的时期内,不断巩固与强化所学知识与技能。评价方式可分为短期考查和长期考查。

(1)短期考查包括试卷考试、自由作业、技能展现,各部分满分均为100分,各部分成绩分开登录,以此体现学生学习之间的差异和差距。(1)试卷考试:形式为闭卷,凡是教学内容都可能作为考试内容。目的在于不仅督促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也促进阅读课外书目、关注教育新动向;(2)自由作业: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自留作业,可以是论文、读书报告,也可以是学生的教学实践心得总结;(3)技能展现:学生将掌握的教师基本技能展现,如言语表达、课堂组织、教案设计、板书设计、说课、教学方法。

(2)长期考查是指不以一学期作为某门教育类课程的终结学习,而是以学生自成为师范类学生学习开始,直至毕业,都作为考察学生教育类课程学习水平的过程,比如技能学习与展现可以在任何时候进行。在某一个整块时间段,集中对师范类学生进行教学技能检查。目的是使学生不至于学习以后考完就忘,而是始终在学生心中有关于教育类知识技能的认识和记忆,即不断地进行“教育洗脑”。

大力推进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改革,建立动态长效的教育类课程体系,着眼于培养观念新、知识广、技能强,能适应未来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新型教师队伍,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推动我国教育事业迈上新的台阶,是每一所师范院校当前必须承担的时代责任。

摘要:师范生的显著特征在于他们懂得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掌握教师工作的技能,具备研究教育的能力。然而长期以来,师范教育类课程存在种类少、比例小、结构不合理、内容陈旧等问题。因此,建立动态长效的师范生教育类课程体系是必要的。

关键词:师范教育,教育类课程,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章跃一.关于我国教师教育实习课程教革的思考.裸程·教材·教法,2008.11.

[2]孙宏恩.新课程背景下高师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教育与职业,2008(26).

[3]张丽娟.高师课程设置研究综述.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8).

[4]陈艳.对我国本科高等师范教育课程设置改革的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06(7).

课程体系建立 第11篇

通识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1]通识教育是一种办学理念和一种教育思想,是高等教育体系中“非专业、非职业性的基础教育”,是造就具备远大眼光、知识通融、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的高层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2]通识教育的主要目的在培养全方位人才、综合性人才。限于历史原因和国内教育环境所限,我国的通识教育发展受到一定的阻力。破解难题,开拓创新,为通识教育的发展培育土壤,在开放教育领域建立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来促进专业建设,努力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方向,为社会输送需求人才。

一通识教育的发展

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是美国大学本科教育课程的典型代表。1642年,哈佛第一任校长亨利·邓斯特(Henry Dunster)设计了哈佛大学的十二门基本课程,这是美国最早的大学通识教育的开端。1945年《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Harvard Redbook)明确阐述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有效思考的能力、沟通的能力、判断的能力、对价值的认知能力,并认为通识教育课程应包括三个领域: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1978年哈佛校长长罗索夫斯发表《哈佛大学核心课程报告》,把通识课程的领域确定为五大类:文学与艺术、科学与数学、历史研究、社会与哲学分析、外国语和文化,至1985年加入道德思考,通识教育课程领域涵盖了六大类。2006年哈佛大学又出台了《通识教育工作小组初步报告》,强调国际化的时代背景,重视通识教育的生活化。[3]

美国大学基本形成共识:大学首先是人的教育,必须坚持通识教育理念和制度,完成对人的教化和心智教育,使每一位大学生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专业和职业教育才有意义。在重视社会自然科学的同时,也认为推理和定性定量分析很重要。技能性课程比较容易完成,主要通过级别考试或诊断性的考试就可以达标;知识性课程要通过严格的注册考试才能完成。这些课程的学习通过规定选修和自由选修,除具体的课程,有的学校还设有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个性需要的课外活动,组织方式灵活,不占用正常的学期时间,活动的时间也没有统一的规定,主要是要求学生的积极参与。为了促进通识教育的国际化,必须设置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4]在我国,通识教育最早是在清朝末年管学大臣张百熙支持下起草的《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中以“通才教育”之名正式提出的。辛亥革命后,蔡元培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首任教育总长,主张学生“融通文理两科之界限,达到文理兼修”。19世纪40年代初,以朱家晔、梅贻琦、潘光旦为首的一批留美学者提出了大学的目的是“造就通才而不是专才”的主张。[5]我国的北京、南开、中山、复旦和清华大学都在通识教育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尝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我国的开放教育与高等教育相比有自身的特色和独特之处,在借鉴这些名校做法的同时,要根据自身专业建设的情况来逐步推行通识教育,近年来开放教育在通识教育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探索,但是社会网络化程度的提高和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精神生活的空缺余地越来越大,纯粹的专业教育不能解决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环境污染、贫富差距以及享乐主义等负面效应。要逐本溯源从我国的先哲的著作中获取对发展中出现问题的理解和找到解决之道。了解科普知识来科学认识转基因、食品卫生方面的问题,培养具有广阔的视野和辩证思维能力的公民是时代赋予教育的一大使命。

二甘肃开放教育的专业建设和通识教育现状

1专业建设情况

开放教育是甘肃电大的办学主体和品牌,现有专业57个,其中本科专业21个,涉及到经济学科、法学科、教育学科、文学科、理学科、工学科、管理学科、农学科、医学科9个大类;专科专业40个,专科在以上本科学科的基础上增加制造大类和旅游大类、文化教育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以及公共事业大类;“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专业11个。主要涉及到农林牧渔大类。专业课程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通识课、综合实践模块等构成。每个专业所修学分需要达到规定的数值,其他模块不作为研究对象,从总体看专业门类比较齐全,基本覆盖高校所有学科分类,课程设置相对合理。专业发展不均衡,行政管理、护理等专业招收人数很多,有一部分专业招收人数在100人以内,发展比较缓慢,资源建设也比较滞后。

2通识教育现状

本科专业的通识课模块所列课程有7~10门,其余6~9门都是非统设选修,只有1门课程是非统设必修,即地域文化,2个学分。通识课在教学规则里列出的课程占到总课程的25%,但是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是由专业责任教师选好的,也就是这10门课学生能选的唯独1门。本科涉及到9个大类,但是通识课都是统一的,不区分文理科。专科专业的通识课基本都是7门,经济类和管理类的通识课程学生能选到的是个人理财,2个学分,法学类的是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2个学分,其余学科的通识课程都是实用法律基础。就通识课来看,涉及到历史、信息、法律、环境保护、文献检索、理财、哲学等几个方面,范围还是比较宽,但是学生选择余地很小。重知识轻心智,重技术轻人文,重物质轻思想表现的尤为严重,解决这个矛盾就需要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配合。

三开放教育发展通识教育的有效途径

1教学单位要认识到通识教育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

随着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的转型,教学机构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搞好学科建设,但不能完全延续以前的单一的纯粹的办好专业的思路,而是要以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对象为目标,培养的学生要能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口牌和形象,在各行各业都能施展才华、在工作中有思索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学校才能有更大更好地发展,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来提升自己。这也是开放大学的软实力和竞争力所在,我们已经具备硬件设施,多媒体的应用和信息网络建设方面走在其他高校的前列,要继续利用好这个优势来推动开放大学的建设,将通识教育引入开放教育的专业和学科建设。endprint

2调整课程结构,提炼教学内容

前面对甘肃电大通识教育的统计表明,通识教育还是一种形式上的,只是给出固定的课程让学生获得学分,不是真正的学生有选课自主权的通识教育。本科基本上是地域文化,对有些专业来说没有多大意义,通识教育不是简单地选出一门课程来满足,而是在学习专业课之前通过对文学(名著)、历史、哲学、心理学,数学等方面的选择学习。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搭建平台。目前的状况只是学生获取他需要的学分的一个途径,没有多大兴趣,一门课程是达不到实现自我学习、自我钻研、自我提升、开拓创新的目的。说明工作还是没有做到家,没有满足学生的选课愿望,说明专业的课程结构设置还是不合理,不科学。应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缩小文理科的差距,文科的学生了解一点理科或医学知识也是很有必要的。理科的学生学点经济和文学也会是有意义的。也是弥补专业过专的不足之处,有了这样的课程设置,还要有好的教学形式和内容来吸引学生。让他们的学习充满乐趣,不要是枯燥无味,老师用什么形式来教学也很重要,教学内容要简单实用,不能像本专业学生的教学内容一样繁杂,这对非专业来说造成太大的压力,会起到反作用

3打造精品的系列通识课程和培养高品质的师资队伍

现在电大系统很重视课程建设,形式有精品课程、网络课程、核心课程、五分钟课程、微课程等等,但是没有建立起来符合电大学生需要的通识课程体系,每年建设1~2门通识课,包括教材的编写,ip课程的录制、录像的制作、网络课程的建设,逐步在电大系统推行,作为成人教育先从最实用的入手,比如社会礼仪作为最贴近生活的课程,也是同学最容易接受的课程。第一学期作为通识课程在所有专业供学生选择学习。不能忽视国学教育,课程主要是《诗》、《书》、《礼》、《乐》、《春秋》、《易》也要列入通识教育课程。给理工类的学生增加人文教育,多学习一点艺术和文学方面的课程,来提升他们的人文情趣,对于文学类的学生给他们提供学习信息技术和计算机语言方面的课程,通过调查和讨论选出十门左右的课程,借助行业内或其他高校的师资,这支队伍要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并且有高尚的师德和情操,组成团队建立通识课程系列资源。资源也要不断地进行维护和更新。

我国著名学者杨叔子曾指出:“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档器材。”[6]我们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方式是课堂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我国的国情和应试教育所然,学生只会被动参与,不会自己思索。这种教育模培养的学生没有能力甚至没有愿望去解答超出专业知识层面的问题。如果大学教育这样继续下去,所培养的学生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只会是教条主义和生搬硬套,没有创造性和源动力,也不会是全面的人。开放教育要建立完善的通识课程教育体系,还需要在不断地探索中寻找合适的模式,通识教育能够培养负责任的公民,提升有效的思考能力和价值判断,这也是符合开放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识教育也是对我国过分强调专业教育所带来弊端的一种弥补,它和开放教育的专业教育是相辅相成的。

参考文献

[1]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1999(1).

[2]王革,薛岩松,莫逆.哈佛通识教育观的演进与展望[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1(2).

[3]周良君.浅论美国通识教育———美国著名大学之旅对我院通识教育的启示[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5).

[4]牛秋实.美国高校的通识教育及其对中国大学教育的意义[J].衡水学院学报,2013(2):110-113.

[5]白鑫刚.新时期高校通识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策略[J].教育探索.2008,2(14).

课程体系建立 第12篇

一、中职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进行“技术+艺术”课程设置的背景

随着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的影视多媒体技术的日臻成熟, 大大缩短了手工的绘画周期, 并实现了单纯依靠影视摄像难以实现的物质效果。多媒体技术既包括技术也包括艺术, 几乎囊括了当今电脑时代所有的视觉艺术创作活动。学生如果只懂技术而不懂艺术, 创作的作品在视觉和美感方面就会大打折扣;如果只懂艺术而不懂技术, 即使有再好的艺术创意, 也难以准确实现。能够将自己的创意用所掌握的技术去实现是最理想的。

中职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的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 重点面向基层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在专业上, 主要培养具备影视多媒体制作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从事动画原理、动画创意设计、视频、音频媒体制作的专门人才。本专业的职业方向主要是:影视制作中心、电视台、网络公司、广告公司、各级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自主创业等。

中职教育必须全面贯彻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 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职中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以转变教育思想、变革教育观念为先导, 以教学改革为核心, 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 注重提高质量, 努力办出特色, 主动形成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特色鲜明、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 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是中职中专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为此, 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 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 以必需、够用为度, 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根据中职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职业面向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 我们对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进行了“技术+艺术”, 以技术为主, 艺术为辅的课程设置改革。

二、围绕“技术+艺术”, 以技术为主, 艺术为辅的课程设置体系

《教育部关于制订中职中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规定的基本原则如下:

1.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2.坚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3.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

4.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5.贯彻产学结合思想;

6.从实际出发, 办出特色。

结合上述原则和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的实际, 我们进行了以下课程设置和调整:

(一) 专业必修课的设置

对专业必修课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技术+艺术”, 以技术为主, 艺术为辅。

在技术上, 分技术素材的获取和对素材的技术处理两个方面。在技术素材的获取方面又分两步走:一是用摄像机和数码照相机, 获取自然素材, 开设了摄影摄像技术、摄像技术实训等课程;二是用电脑软件设计, 获取人工创意素材, 开设了二维动画设计制作Flash、二维动画设计制作Flash实训、三维动画设计制作M a y a、三维动画设计制作Maya实训课程。在对素材技术处理方面, 开设了电视画面编辑、非线性编辑Premiere、非线性编辑Premiere实训、影视特技及后期合成After Effects、影视特技及后期合成After Effects实训等课程。

在艺术素质培养方面, 开设了影视艺术基础、美术基础、影视剧本编写等课程。

(二) 专业选修课的设置

对选修课的设置主要是考虑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删除了与专业无关的一些公共选修课, 开设了专业性较强的选修课, 有图像处理Photoshop、影视作品欣赏、图形设计Coreldraw等课程。

(三) 公共必修课的调整

1.不开设应用文写作课程。并不是说这门课不重要, 而是根据本专业的特点, 开设了影视艺术基础、影视剧本编写、影视作品欣赏课程, 使同学们在得到文化与艺术熏陶的同时, 学会编写简单的影视小剧本, 为今后分镜头拍摄视频节目和制作视音频多媒体作品打下基础。关于应用文写作中必须掌握的知识, 可以在学生就业指导讲座中加以弥补。

2.不开设工程数学课程, 因为工程数学主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而本专业主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学习工程数学对后续专业课的帮助不大。

3.减少了英语课程的课时, 由原来每学期的4、4、4、2课时变为4、4、2课时。这样既满足了学生参加英语等级考试的需要, 又达到了专业课课时的设置要求。

4.把一些公共课推迟一个学期开出, 在第一学期就开出专业基础课, 如美术基础、电视摄像技术、影视艺术基础, 使学生一进校就感受到本专业的学习氛围, 增强对本专业的了解和兴趣。

(四) 专业主干课程介绍

1. 美术基础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美术史、美术专用名词及其概念、构图法、透视原理、色彩原理及色彩构成、平面构成、美术字、影视场景设计和片头设计等。

2. 摄像技术

摄像技术课程重点讲解并要求学生掌握摄像机构造与原理、光学镜头的艺术表现力、光色与构图、画面运动与组合等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运用;介绍影视光线艺术、影视美术等相关知识。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影视摄像技术和影视导演技术。

3. 电视画面编辑

本教程在系统讲述镜头语言表达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式的基础上, 结合电视的大众传播特性, 侧重介绍了电视片的编辑特点和剪辑技巧, 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剪辑原理, 树立电视编辑观念。

4. 影视艺术基础

本课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讲解影视艺术的起源、发展及其文化底蕴, 让学生受到影视艺术文化的熏陶。

5. 非线性编辑

该课程从影视编辑的实际出发, 以非线性编辑制作工具Adobe Premiere为主要教学内容, 了解、掌握影视非线性编辑的全过程。包括完整地讲解Adobe Premiere软件的界面、基本项目设置以及视频、音频节目素材的编辑合成, 学习音频、音效和字幕的具体应用, Premiere高级编辑技巧和特效运用, 生成数字音视频格式的方法, 以及与其它不同软件包的协同使用等。

6. 二维动画设计制作

本课程主要从Flash功能介绍、基本概念剖析、动画制作示范、高级理论与技术、Action Script动画制作综合实例演示等方面, 详细地向学生讲解Flash软件的使用方法, 使学生掌握制作出较好的动画作品的方法。

7. 三维动画设计制作

本课程主要学习Maya的基本操作、模型的建立、UV分配、贴图绘制、CG灯光、基础动画、骨骼动画等。通过本课程学习, 使学生掌握运用Maya软件进行一般模型的制作, 常见贴图与材质的绘制与制作, 能深刻理解动画制作的完整流程。

8. 影视特技及后期合成

对影视作品的再加工及视频设计, 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本课程主要学习Adobe After Effects影视后期特效制作软件的使用, 着重讲解使用After Effects这一软件进行影视特效合成的技巧, 介绍其强大的视频编辑功能, 生产各种质量影片的方法, 以及与Maya、Premiere等软件配合使用及输出等知识。

(五) 教学模式设置

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殊规律是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以实践为基础, 工学结合, 半工半读, 以技能学习为中心, 以培养关键能力为重点, 并实现职业价值观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一体化。我们根据以上特殊规律设计了“2+1”的教育教学模式:“2”就是前两年在校学完本专业的所有课程, 并完成校内实训;“1”就是最后一年进行技能考证、毕业设计和参加社会实践。对于技能考证, 可以选择美国Adobe公司的数码视频设计师考试证书;美国Macromedia公司的互动多媒体工程师证书;信息产业部“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的数码影视制作技术等级证书等。参加社会实践有利于学生与用人单位进行零距离的接触, 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做人、做事, 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六) 课时分配设置

课时总体上分为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实践课时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包含于课程教学中的实验课课时 (约占40%) , 二是实训教学时数中的技能操作课时 (约占80%) , 实践课课时约占实践技能教学总时数的63%。这样的课时分配保证了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基本技能的演练, 为他们今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技术+艺术”的课程设置体系的作用

“技术+艺术”的课程设置体系, 可以使学生获得专业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专业能力是职业岗位对专业人才业务素质要求的具体体现。其中包括:基本知识、实践操作技术和职业能力。下面是各部分能力的分解。

(一) 基本知识

1.了解美术基础、影视艺术基础的基本知识;

2.掌握摄像基本知识;

3.掌握剧本的编写方法;

4.掌握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

5.掌握动画设计制作基本方法;

6.掌握非线性编辑软件的使用方法;

7.掌握视频后期合成、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

8.掌握短片设计与制作的方法。

(二) 实践操作技术

1.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

2.掌握摄像操作技术;

3.掌握二维、三维动画制作技术;

4.掌握非线性编辑软件操作技术;

5.掌握视频后期合成制作技术;

6.掌握短片制作应用技术。

(三) 职业能力

1.具备摄影摄像能力;

2.具备非线性编辑、电视画面编辑、影视特技及后期合成熟练的操作能力;

3.具备动画设计与制作的能力;

4.具备短片剧本编写能力;

5.具备跟踪数字媒体新工艺、新潮流的能力。

四、学生就业前景分析

在当今信息时代, 数字技术的出现促成了影像的数字化发展, 使视觉经验中的逻辑性得以再现, 以影像加声音为介质的影视多媒体语言, 以其独具优势的传播功能雄踞于大众传播媒介之首。中国与世界的日益融合, 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时代的到来, 为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和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前景。

目前我国的数字艺术人才约缺少15万人。在上海市公布的2003年度人才开发目录中, 动画和游戏产业所需的数字媒体人才被列为上海急需的软件人才之一。2006年4月,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提出发展动漫产业对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 我国正加快发展区域经济、会展经济, 广告传媒等产业方兴未艾, 亟需大量平面设计、三维动画、影视特技、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为主的建筑设计及工业造型设计等数字媒体人才, 以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

我们设置的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 结合了当前的产业需求, 能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培养大批既具备计算机技能, 又具备深厚的艺术底蕴和影视制作技能的人才, 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兼具科技能力、艺术素质及影视制作能力的复合型高级“蓝领”, 能在涉及计算机与美术、计算机与设计艺术相结合的美术创作、新闻出版、计算机网络、装潢、广告、影视动画等相关领域从事设计、制作工作。这类学生毕业后可以选择进入动画公司、广告公司、网络公司、电视台、多媒体产业、企业宣传部门等, 也可以成为独立制作人, 他们必将成为一个受业界欢迎、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就业群体。

参考文献

上一篇:民俗特色下一篇:成功源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