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岸技术范文

2024-09-15

护岸技术范文(精选10篇)

护岸技术 第1篇

关键词:水坝,护岸滑动,抢险,施工技术

一、出险原因

1.护岸工程的基础深度不够, 护脚坡度过陡, 受水流冲刷, 护根石冲走, 基础淘空, 使防护工程上部失去平衡, 向下滑动。

2.地基有软夹层或存在腐朽埽料, 承载力强度不够或坝岸顶部堆放料物超载。

3.水位骤降, 坝岸工程受渗透水压力作用失去平衡而滑动或倾倒。

二、抢护方法

(一) 抛石固基及上部减载抢护

1. 当护岸发生裂缝等有滑动前兆时, 应立即进行水下测量, 绘出水下地形图, 找出薄弱部位, 迅速抛石、石笼固基阻滑。抛石、石笼最好从船上往下抛, 控制石料落在滑动体下部, 起到固基阻滑作用。

2. 如系顶部超载应移走护岸顶上堆集的料物或拆除洪水位以上部分坝岸, 特别是坡度陡的砌石坝岸, 尽可能拆除, 将土坡削成1∶10的坡度, 以减轻荷载, 如图1所示。

(二) 土工编织布软体排抢护

当出现护岸已经滑落或倾倒, 后面的土体外露, 大溜还继续顶冲的严重险情时, 除采取搂厢抢护外还可采用土工编织布软体排抢护, 具体方法如下。

1. 制作排体

用PP14×12, 聚丙烯 (也可用聚乙烯) 编织布若干幅, 缝成12m×l0m的排体, 在排体的下端横向缝上0.4m宽的袋子 (即横袋) , 两边及中间再缝上0.4~0.6m宽的竖袋, 竖袋的间距可根据流速及排的大小而定, 一般为4m左右。各竖袋的两旁排体上下两面分别缝上直径lcm的聚乙烯纵向拉筋绳, 绳的下端兜过横袋底部, 并在排体的上下端横向各缝上直径1cm聚乙烯挂排缆绳。纵向拉筋绳及挂排绳, 均应预留一定长度, 便于与顶桩连接。在排的上游面还要拴两根拉筋绳。抢险用的编织布排体近似于河岸护坡用的膜带, 只是排体的带子较少, 是装散料而不是装混凝土。

2. 下排

在下排部位的岸上, 展开排体, 将土装入横袋内, 装满后封口, 然后以横袋为轴卷起, 再移到岸边 (排的长度应大于所抢护的岸坡长和可能淘刷深度之和) 。将拉筋绳及挂排绳拴在顶桩上, 然后将排推入水中, 把卷排展开。同时向竖袋内装土 (或土袋) , 直到横袋沉至河底。排体沉放后, 要随时探摸, 如发现排脚以下仍有冲刷坍塌现象, 应继续向竖袋内加土, 并放松拉筋绳, 使排体紧贴岸坡整体下滑, 贴覆坝岸坍塌部位, 如图2所示。

(a) 土工编织布软体排平面示意图; (b) 土工编织布软体排抢护坍岸示意图

3. 制作和施工注意事项

(1) 事前应缝制好大小不一的土工编织布软排体, 穿好配套绳缆, 适当集中保存, 抢险时, 快速运往工地。

(2) 排体缝合应采用双道缝线, 搭接处留出5cm。两条线相距不小于1.5~2.0cm排体与横向竖向布袋缝合时, 也要采用双线。

(3) 为防止排体后面过水发生后溃, 上游边上的竖袋必须充填密实, 必要时可充填碎石袋加重或在排体上另压土袋, 务必压实。

(4) 下排时为防止排体受水流冲击下移, 要在上游岸顶上打桩, 将排下端的拉筋绳, 活扣桩上, 并由专人控制松紧。

(5) 上下游两排的搭接处, 必须接好压实。

三、坝岸沉陷入水 (墩蛰) 抢险技术

(一) 出险原因

一般新做的防护工程, 基础浅, 受水流冲刷后, 基础易被淘空, 使上部防护工程猛然沉陷入水;或者是老工程基础被淘空, 发现不及时, 一旦失稳工程突然沉陷入水。

(二) 抢护原则

要迅速抢出水面, 及时护根, 防冲保土。

(三) 抢护方法

一般用推柳石枕等抢出水面, 再抛石、抛土袋固根;或用柳石搂厢法抢出水面, 再抛石、推柳石枕固根。抛石、抛土袋和推柳石枕的方法同坝岸基础淘塌的抢护用柳石搂厢法抢护, 现简述如下。

1. 柳石楼厢的施工步骤

(1) 首先查看水势缓急, 分析上下游河势变化趋势, 探测水深、水下坡度和土质情况, 以决定铺底宽度及使用什么“家伙” (即按不同排列组合形式盘系在一起的桩绳) 。

(2) 整修岸坡。将坍塌沉陷处的岸坡铲削成1∶0.5~1∶1.0的坡度。

(3) 打顶桩。在岸坡的顶部, 距岸边约2~3m处, 打一排顶桩, 桩距约lm, 供拴底勾绳用。以后每厢一坯 (约1.0~1.5m厚的一层) , 则在第一排顶桩后面错开约0.15m, 再打一排顶桩, 供拴底勾绳及家伙绳用。

(4) 捆浮枕。在第一排顶桩前, 横放一排垫桩, 桩距为0.5~1.0m, 两桩之间放一条捆枕绳, 然后在垫桩上前后交错铺放秸料、柳条等软料, 到一半时, 在软料中间顺放穿心绳 (又叫龙筋) 一条。为防止穿心绳左右滑动, 绳的中间要扣挽几根短木棍, 然后再铺上面的一半软料, 最后用捆枕绳捆紧。枕的直径一般为1.0m左右, 枕长与计划搂厢的长度相等或略长一些。

(5) 推浮枕。先将穿心绳活扣拴在上下游顶桩上, 并派专人看守。用人推枕和掀垫桩将枕推入水中, 同时放松穿心绳, 使浮枕靠在抢护部位岸边。如有船可做捆厢船以代替浮枕。

(6) 铺绳编网。在顶桩上活扣拴底勾绳, 用引绳将底勾绳的另一端拴在浮枕上, 并在浮枕上插一排木杆, 将底勾绳余头, 挂在木杆上。从浮枕边起在底勾绳上间隔0.5m横向拴绳, 结成网格。

(7) 底坯搂厢。在顶桩上松开底勾绳及穿心绳, 将浮枕撑离岸边至计划底坯宽度 (一般宽1.5~2.0m) , 拉紧穿心绳并牢系在顶桩上。

在底钩绳网格上顺浮枕方向先前后交错, 再斜铺、横铺秸、柳, 厚度约1.0~1.5m, 然后距边缘0.3m内按前六后四或前七后三的比例压石块, 厚约0.2~0.3m, 压石厚度以柳体不全部入水为度。再在石块上按前法铺秸柳0.3~0.4m, 保持柳石总厚度不超过1.5m。柳石铺好后, 即将底勾绳隔一根搂回一根, 绕过埽面后部的腰桩, 再拴于顶桩上, 并在已搂回底勾绳的迎水面一侧, 再续接底勾绳一根, 仍挂在木杆上 (或捆厢船龙骨上) 。而未搂回的底勾绳, 各接练子绳 (又称核桃绳) 一根, 搂起话扣于埽面的签桩上, 这样底坯即告完成。

(8) 逐坯加厢。第二坯与底坯不同之处, 即在练子绳上接续底勾绳, 在底勾绳上接续练子绳, 各坯要轮换接续绳缆, 隔一根搂回一根, 直到计划高度。每加厢一坯, 根据不同情况, 在埽面上打各种家伙桩, 拴家伙绳, 通过腰桩、拴在顶桩上。并及时松底勾绳、家伙绳, 一直做到河底, 最后将底勾绳、搂绳等全部搂回, 拴在顶桩上。再在搂厢顶上压土1.0m左右。

做完搂厢后, 在楼厢前推枕或抛石、抛土袋护根固基防冲, 如图3所示。

2. 做柳石搂厢的注意事项

(1) 柳石搂厢每1m体积压石0.2~4m3, 在柳石用法上, 应先厚柳薄石, 然后厚石薄柳。为防止搂厢发生仰脸 (下部滑脱) 险情, 压石应采取从前向后, 前重后轻的压法。

(2) 家伙桩的作用, 主要是将散柳块石聚集在一起, 并紧贴岸坡从水面逐层沉入河底。所以, 选用什么家伙桩很重要。一般靠底的几坯使用吃力缓慢的软家伙, 越往下沉受力越大, 上面几坯使用受力快的硬家伙, 能马上起到作用。另外, 还要看河底情况, 如一层土一层砂的河底, 为防止搂厢突然沉陷, 要使用受力大的硬家伙, 如遇滑底还应将家伙桩打穿底坯, 插入河底以便阻滑。松家伙绳也很重要, 应派有经验的人员掌握, 使各坯家伙绳吃力均匀。如果水深只有几米, 流速也不太大, 可少用或用简单的家伙, 有时甚至只用搂绳, 最后在搂厢顶上打几根穿心桩, 以稳定搂厢。

(a) 平面图; (b) 剖面图

(3) 柳石搂厢每做一坯, 应适当后退, 使搂厢面的坡度保持在1∶0.3左右为好, 坡度宜陡不宜缓, 最大不宜超过1∶0.5, 防止搂厢仰脸或前爬。

(4) 做柳石搂厢的石料, 可用土工编织袋装土代替, 但封口要严, 防止漏土, 排放时要注意不要让柳枝戳破。用土工编织袋以土代石, 可以减少运输力量并可就地取土, 同时操作也较方便。

参考文献

护岸技术 第2篇

摘要:当前我国内河航道采用的绝大部分都是硬质护岸结构,这种护岸方式最为显著的优势就是更为坚固,并且也相对更为耐用,但是经过实际研究不难发现,在近年来的技术提升和发展背景下,此种结构也越来越呈现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建设成本相对较高,对于生态平衡造成的破坏性,人工痕迹过于明显,不能有效满足景观协调的基本要求。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水平的全面发展,我国内河航运建设脚步的提升,对于内河航运的要求不止要确保船舶的正常运行,同时也要适当融入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等内容,所以当前生态护岸技术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第3篇

【关键词】堤防;护岸;填筑;土工布

一、堤防护岸工程安全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水利工程在社会的进步发展中始终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在农林灌溉、水产养殖、蓄水、发电、航运等行业,还是在抗洪防涝、抗旱减灾、保护城乡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都离不开水利工程。水利工程中的堤防护岸技术是保证堤岸的坚固性能,提高工程质量、发挥工程正常功能的重要措施。

堤防护岸工程重要的功能就是使该堤防附近区域在洪水来临时能够避免洪水造成危害的能力,规避因洪水造成的溃堤、溃坝、漫顶、绝顶的危情险境,在确保城乡居民安危的同时,更好的保障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水利堤防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一)土料的选择

在河道堤防护岸工程的建设活动当中,土料的抉择与计划十分重要。土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建设水平与质量,是整个工程的基础。土料的选择应当着重考慮以下两个因素。第一是防渗透性强,第二是地理位置最近,采取就近方式。根据工程项目的设计图纸,充分把握土料的质量、性能、开采环境以及运输距离等,最终再决定土料的最后方案。

(二)填筑压实

堤身是堤防工程的主体部分,填筑堤坝前要将堤基处的杂质、杂物、淤泥、泥炭、腐殖土、杂草树根等全部清净,堤基处如有井窖、树坑等,要进行分层回填,填匀填实并压实。如未彻底清理堤基,势必会影响堤防的坚固性和安全性。

分段填筑时,每一段都应设立标志,防止漏压、欠压、过压等不正确的操作。压实是保证堤岸稳定性的必要手段,认真做好碾压试验,确定具体碾压参数,要保证压实后的土体干密度达到具体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比如堤基在冻结后不应有冻胀、冻夹层、浸水、渗水等现象,保证填筑质量。堤身填筑完毕后,要进行整坡压实、削坡处理、护堤处理等。

(三)填筑要求

要结合本堤防的具体情况进行填筑。不平整的堤基要由低处逐层向上的进行水平分层填筑,不得在斜坡处进行铺填工作。人工施工的作业面长度在 60~80m,机械分段作业面保持在100 m 以上,各作业面应进行统一铺土和碾压,界面处要进行搭接以防出现界沟。填筑时要严格控制施工速度,不可一味的抢工时、赶进度,造成填压不实,影响堤防坚固性。同时,堤身填筑时要注意出现局部“弹簧土”、层间中空、层间光面等问题,出现问题要立即处理,以免因“小毛病”导致大隐患。

三、水利工程护岸施工技术

(一)坡式护岸

坡式护岸是指顺着岸坡和坡脚,在合理范围内盖上能抵御水流冲击的物料的一种方法,是护脚、护岸项目存在的基础,此方法使用范围较广,对河床边界相关条件及水流条件等不会造成巨大影响。护脚工程是决定护岸工程成功与否的关键。护脚工程和护脚材料要求必须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防腐性,并能适应河床的变形,对于水流的冲刷和推移质的磨损有一定的抵御功效,还要具有一定的防腐蚀性,让水下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1.抛石护脚。

抛石护脚在坡式护岸技术中,属于比较常见的护岸技术,它主要适用于枯水期。在坡式护岸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不仅要严格的遵循工程护岸施工程序进行施工,还要合理的进行抛石船位置的设计,同时抛石工作一定要从上游开始,依次往下,分层进行。抛石具备石质坚硬,遇水不易破碎或水解,湿抗压强度大于50Mpa,软化系数大于0.7,比重不小于2.65t/m3。

2.沉枕护脚。

沉枕护脚具体的施工操作包括: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按照要求选取施工材料,根据工程特殊情况设计沉枕护脚。选取好的材料用固定半径的铅丝捆扎沉枕,用较大石块填装枕体,捆扎成布袋形,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枕石外漏。水利建设中的沉枕基本都是单层设计,结合具体的坡度情况,也可以设置成双层或者是三层的。为了防止在枯水期沉枕露出来,要求水利建设工程将沉枕的上段设置在年枯水水位下0.5米的位置。

(二)墙式护岸

墙式护岸是指顺着堤岸修筑起竖直的陡坡式的挡墙,在城区河流或海岸防护中用的较多。多在河道狭窄、堤坝外无滩的堤段,易受到水流冲刷或受地形条件、

建筑物等限制的堤段采取此法。墙式防护的土墙有多种,如重力式挡土墙、悬臂式挡土墙、扶壁式挡土墙等。墙式护岸法多是在临水一侧直立式修建,墙基嵌入堤岸护脚,墙体采用钢筋混凝土、浆砌石、混凝土等材料,以确保墙体、堤岸的稳固性和防冲刷性。

(三)土工布

按照相关的设计要求,通常使用针刺无纺土工布,规格100~1500g·m2之间任意选择,同时采用缝接的方法来连接土工布,土工布的宽度不可小于30厘米。在铺设土工织物的时候,还需要特别注意一些问题,包括抛石坡面必须保证是平整的,凡是尖刺物必须清理干净,同时要保证铺设作业尽可能是在没有大风的天气开展;铺设的时候要将顺卷打开,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牵拉的松紧要适合,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方便与坡面地形的相关变化相适应同时能紧贴坡面,千万不能穿有硬质带钉的鞋在坡面上进行作业,铺设好土工织物以后,要尽快地进行相关垫面层的设置,同时不能长时间曝晒在阳光下,如有必要可以进行保护层的适当添加。

(四)坝式护岸技术分析

坝式护岸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各种河坝形式的修建,将过多的水流与堤岸进行隔离,从而起到预防洪水侵蚀或浪涛冲蚀的作用。坝式护岸技术主要应用于河流比较游荡的区域。其中,丁坝是坝式护岸技术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方式,丁坝主要的作用是调整水流,主要适用于河床较宽、水流较浅的河道。

(五)播种草籽

堤防护岸施工过程中,播草子环节非常重要,在进行此项工作之前,首先要严把选种关,严格控制种子纯度,保证种子发芽率。在进行播种之前,还要积极做好发芽试验,以此确定播种量。此外,选择的草种必须要有正规的质量认定证书。草籽播种方式主要有播撒和草坪喷浆。在播种前几天要将需要播洒的地面浇透水,待地面湿度适宜的情况下进行播种。播洒过后,要将超过2至3倍的沙土与种子混合在一起,以此来确保播种均匀。最后,采用专门的播种机器来完成横向或者是纵向的后退式播撒,播撒后稍稍进行土壤填压,保证草籽入土1cm上下,同时还要结合施工整体所需要的播种量区分播种,并且将地面划分为小区域,以防漏播。另外,播种以后要保证喷水的及时性,确保水浸透土面8~10cm左右,与此同时,还要进行相应的覆盖物的设置,防止播撒的草籽被雨水冲刷,进而确保种子不会流失,也能使土壤保持适合草籽发芽的湿度。

四、结语

综上,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运用科学先进的施工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为我国堤防护岸建筑整体的安全稳定运行和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唐礼明. 浅析河道堤防护岸的方法[J]. 四川水泥. 2015(08).

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第4篇

护岸形式有多种分类方法, 从工程结构方面可分为坡式护岸、坝式护岸和墙式护岸。坡式护岸是指在岸坡上修筑的防护措施, 如砌石护坡、混凝土护坡、植草护坡等;而岸基则采用抛石、抛枕、抛石笼、沉排等护基形式。一般来说, 这种护岸形式适应河床变形、抵御水流冲刷能力强, 施工和维护都较方便。坝式护岸是指在河道上修建控导水流的坝, 如丁坝、顺坝等, 以保护河岸不受水流冲蚀淘刷破坏, 由于它改变了原来的河势, 修筑丁坝应从流势缓和处开始逐步向流势湍急河段推进。墙式护岸是指在河岸修筑挡土墙或板桩墙, 用于河道狭窄、地形受限的场合, 由于挡墙靠自身重力抵抗水流冲刷和土侧压力, 体积和重量较大, 对地基承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 故适于地基稳定的河段, 且高度一般不超过5m。不同的护岸形式施工方法也有所差异, 由于坡式护岸更为常见, 下面重点对该形式部分类型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2 护岸工程施工技术

2.1 抛石护岸。

作为一种传统的护岸方式, 抛石护岸适应能力之强使其愈久而弥新, 既可以用于预防, 也可用来抢险, 其主要优点在于施工与维修方便, 消浪效果好, 耐用, 另外还便于水体交换, 能为水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的栖息之所, 是一种经济性好、生态效果佳的护岸方式。其施工方法如下:抛石坡度不应小于1∶1.3, 否则应进行削坡或回填。抛石基底必须先铺设土工织物垫层, 其作用是防止基底的砂被水流带出流失, 而在遭遇洪水时石块易被冲走。土工织物可采用机织230g/m2土工布, 搭接30cm铺设。抛石粒径20cm~40cm, 采用挖掘机为主人工辅助方式抛填。正式施工前应布设测量控制网, 并通过试验确定最佳施工参数, 如确定抛投点水深、流速与块石大小关系等。一般从护脚到岸坡逐层抛填, 并应先施工上游后施工下游。为了增加美感, 抛石表面可以人工理砌。

2.2 砌石护岸。

砌石分干砌和浆砌, 前者铺砌后留下的缝隙可以为水生动物提供栖息空间, 也可填塞泥土种植草木;后者利用水泥砂浆或沥青将块石连成整体结构, 外形较美观, 抗冲能力强, 为了便于水体交换, 应预留一些排水孔。现以浆砌石为例介绍其施工方法:选择无风化、坚实、新鲜的块石, 然后根据图纸与设计要求测量放样, 设置木桩控制砌石位置和高程。先砌挡墙及坡架, 再在基面铺设5cm砂浆。施工砌石应随铺随砌, 并应分皮卧砌, 内外搭接, 上下错缝, 较大缝隙应先填充砂浆再嵌碎石, 并按设计要求留设排水孔和伸缩缝。

2.3 格宾护岸。

采用耐磨镀锌低碳钢丝编织而成的六角形金属网称为格宾网, 数片网拼接为网箱, 各网箱摆放连接起来, 箱内装填石料盖上顶盖, 就成为整体、透水、抗冲刷的护岸结构, 缝隙中可以生长水生动植物。其施工方法如下:先将格宾网片组装成2m×1m×0.5m的网箱, 网片之间的连接采用与格宾网材质相同的双股钢丝绑扎。再对岸坡进行测量和处理, 按图纸要求开挖基槽, 并清理树根、垃圾等物。然后在基面铺设20cm厚碎石层, 并夯实。按设计要求将格宾网箱摆放好, 再在网箱四周绑扎木棍加固, 然后在网箱内一层层地装填石料, 填满后盖上顶盖, 用钢丝绑扎牢靠。拆除四周木棍, 填充泥土至高出网箱5cm, 然后种植植被。

2.4 植物护岸。

在护坡上种植植物是防止水土流失、保留河道自然生态面貌的经济、有效措施。为了提高抗冲刷能力, 可采用土工织物固坡。根据水位条件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 如芦苇、金银花、蔓草、池杉、垂柳、红树等。植物应首选乡土品种及当地群众喜爱的品种。植物护岸宜在小河、溪流及弯道位置, 有利于保持河道的自然属性, 特别是种植水杉、红树等植物, 可利用其发达的根系稳定堤岸, 提高岸坡抗冲蚀能力。施工方法是对于原生态较好的河岸保留植物, 清理枯枝杂草, 然后在植被稀疏河段补种乡土植物。

2.5 竹木护岸。

在河道狭窄或岸边建有房屋处打入竹木桩可保护堤岸免受冲刷, 这种护岸方式尤其适合水流湍急的河段, 对地基变形的适应能力强, 而且不影响水体之间的交换, 有利于水生动植物的栖息繁衍。施工方法如下:选择3m~4m长、梢径10cm左右的松木桩或柳木桩, 利用机械或辅以人工方式将竹木桩垂直打入土层中, 要求锚固于土层中的长度不小于桩长的60%, 并且相邻木桩的中心距控制在20cm左右, 各桩的走向应与河岸走势一致, 外观看起来要顺畅协调。

2.6 混凝土护岸。

混凝土护岸包括现浇混凝土护岸、预制混凝土护岸、生态混凝土护岸等形式。现浇混凝土护岸也就是混凝土挡土墙或混凝土板桩墙, 虽然这种护岸形式抗冲刷能力很强, 但隔断了陆地与河道之间的联系, 不利于水生动植物生长。预制混凝土护岸是采用混凝土预制块堆砌成护岸, 由于预制块之间有缝隙, 透水性比现浇混凝土强, 且更适应岸坡变形。生态混凝土护岸与预制混凝土护岸差别是板块中间有孔洞, 便于植草绿化和水生动物栖身, 且板块为多边形, 设有企口, 目前一些新式生态混凝土护岸出现, 如连锁、铰接式护坡及植物生态混凝土等。下面介绍普通生态混凝土护岸施工方法:按图纸要求开挖至设计底高程, 浇筑底板混凝土, 然后在底板上砌筑生态混凝土预制块, 与砌筑浆砌石类似, 由于预制块平整, 且孔洞部分无需砂浆, 所以砂浆用量较少。上下预制块要错缝砌筑。

结语

河道堤防是保护沿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重要防护设施, 固堤必须固岸护坡和稳定河势, 所以护岸工程施工非常重要。护岸施工除了采用新材料、新技术以外, 推陈出新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已有经验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发展既经济又美观的技术, 以提高工程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于海云, 樊霞霞, 张俊林.浅谈堤防护岸工程的常见形式和技术要求[J].内蒙古水利, 2013 (03) :110-111.

护岸技术 第5篇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堤防护岸的施工直接影响工程作用的有效发挥。为了更好地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堤防护岸施工中,要注重对各个工序施工的严格控制,恪守施工规范。施工技术对工程的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只有落实好堤防护岸施工中的每个技术环节,才能促进我国的水利工程事业发展。

1护岸施工技术的主要形式

护岸施工时,应该结合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和施工特点,采取不同的施工技术,满足护岸形式与工程的需求。

1.1坝式护岸

坝式护岸主要包括四种,即潜坝、顺坝、丁坝及丁顺坝,这种形式多用于游荡性河流的护岸。为了将水流引离堤岸,避免水流等对堤岸边坡的冲刷和侵袭,这四种类型的护岸形式有着基本相同的坝体结构。其中,丁坝式护岸最为常见,丁坝又称“挑流坝”,是与河岸正交或斜交伸入河道中的河道整治建筑物。该坝的端部与堤岸相接呈“T”字形。丁坝式护岸经常用于水流相对缓慢并且河床比较宽阔的地段。它能有重点的阻碍和削弱斜向波和沿岸流对海岸的侵蚀,并起到调整水流的作用,达到保护海岸的目的。

1.2坡式护岸

坡式护岸指的是将石块等抗冲刷材料顺着岸坡和坡脚,在一定范围内覆盖以削减水流冲蚀作用对岸坡的影响。由于坡式护岸对河床水流以及周边的自然环境的改变影响较小,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护岸工程中。在护岸工程中,护脚工程起到决定性作用,它不仅是护岸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不可动摇的根基。护脚工程的稳固对护岸工程的稳定和安全有直接影响。因此,在施工中,对护脚工程的建筑材料有较高的要求,使得它在面临水流的`冲刷和推移质的磨损时有较强的防御功能。为了方便水下施工,工程中通常采用抛石护脚方法。抛石护脚是一种在枯水期仍然可以快速施工的坡式护岸技术,所以它在工程中的使用非常普遍。此外,沉枕护脚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护脚工程形式,多用于河流枝干多的堤段,因为它的防冲作用较好,同时可以带走淤泥砂砾,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1.3墙式护岸

墙式护岸指的是顺着堤岸修筑起竖直的陡坡式的挡墙,一般都在临水一侧采用直立式,墙体采用钢筋混凝土、浆砌石、混凝土,等等,在满足稳定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小护岸的断面。这种方法适用于河流或者海岸防护。为了满足墙体和堤岸的稳定性和防冲刷性,墙式护岸的墙基一般要嵌入堤岸的护脚。墙式护岸的养护很重要,应做到及时清除护岸表面的草、树和杂物,保持护岸清洁,混凝土护岸表面发生局部细小的侵蚀剥落或破碎,应及时采用涂料、涂层防护或用水泥砂浆等材料进行表面抹补。

2岸坡土方回填的护岸技术

岸坡土方回填需经隐蔽工程验收和监理工程师签认后进行回填,填筑前要做好土料铺实、土料压实、质检工序等一系列工作。

2.1土料铺实

土料铺实是指采用自卸汽车配推土机铺料,铺料方式采用进占法卸料,防止土料剪切破坏,并布置好临时施工道路,尽量减少车辆在堤面的行驶距离。在土料铺实前要对堤身进行检验,待合格后再铺填新土。施工过程中,如果填筑的作业面不平整,应该采用分层铺填,由低向高逐层填筑,推土机的方向应该与护岸轴线相互平行。施工人员应结合相应的碾压实验,确定铺填的厚度,每层填筑厚度松铺不超过30cm,铺土厚度误差不超过±5cm。

2.2土料压实

土料压实指的是采用16t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采用进退错距法压实,依照规定的施工参数确定碾压遍数,从而保证其碾压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在确保堤岸的稳固性方面,压实操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施碾压的过程中,有许多需要注意的方面。例如,顺碾压方向碾迹搭压宽度大于50cm,垂直碾压方向搭接宽度在1m~1.5m。土料的含水率,最好控制在1%~3%。在砂砾料的压实作业当中,根据最优含水率对洒水量的影响,其洒水量最好满足填筑方量的20%~40%。

2.3质检工序

根据工序监控规则,检查人员对各个工序认真进行检查,包括横切、分切、手包、分条、配页、印刷各工序。每层填土压实后按要求取样,现场做土工试验,监督检查部门做好首检与记录。关于每层的取样数量,自检时可控制在填筑量每100~150m3/1个。对出现质量问题的工序要及时处理,直到检查合格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才能进行下一层填土的施工。

3结语

护岸施工技术作为水利工程中较为有效的防洪工程措施,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施工人员的充分重视。应针对不同护岸堤段工程建设条件的特点,进行前期地质勘查工作。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除了加强堤防整治工程之外,还要提高水利堤防护岸的施工水平,从而有效抵御洪水的侵袭,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论丁坝护岸工程设计与技术措施 第6篇

1 治理原则

呼兰河含砂量大, 洪水危害大。治理原则是将散乱河道整治成为窄深归顺的河道, 即整治线、清障线、流心线的要求, 解决两岸水事纠纷, 兴利除害, 并有利于防洪, 灌溉引水。

治理时要处理好滩、槽、堤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滩存则堤固, 滩失则堤险”。因此, 必须把巩固堤防和保护滩地紧密结合起来, 力求控导主流, 使主槽的险工位置相对稳定。按计划要求, 丁坝坝头不可超过规划的整治线, 坝高不超过十年一遇洪水位的设计标准。

2 施工前的准备

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是使工程按期完成, 尽快发挥效益的保证。因丁坝护岸工程的特殊性, 一般要求在当年汛前完成;由于工程量大等原因在汛前完成确有困难的, 要作好渡汛准备, 使工程在汛期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在工程项目投资确定以后应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施工前准备工作。

2.1 健全施工组织。

建立健全施工组织是完成施工任务的组织保证, 是领导施工、组织施工、指导施工不可缺少的条件。在施工前建立岗位责任制,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思想教育, 做到爱岗敬业, 吃苦耐劳。

2.2 做好施工进度的安排。

根据我市的自然地理特点、气候条件、劳动力来源等提前做好施工进度的周密安排, 以便做到工程建设和农业生产两不误。

2.3 工程需用主要材料的准备。

在正式动工前, 要把工程需用的块石全部或大部分运到工程地点。铁线要按设计要求的规格、数量准备好。按工程需用材料的数量, 安排好解决途径和办法。施工前还必须准备好劳保医疗用品、工具等。

3 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在解冻以后、气温回升的4月或汛期过后的10月动工。按设计要求进行丁坝的实地放样, 依据沉排尺寸确定土方开挖的范围和深度。土方开挖的好坏影响沉排铺放的是否平整, 所以基槽的开挖工作一定要设计坡降。

4 沉排的施工

处理好基础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沉排是处理丁坝工程软基行之有效的方法。由于丁坝束窄河道水流, 在丁坝上产生壅水, 形成水流高压区, 在坝头水流起绕流作用, 流线集中, 流速较大, 形成水流的低压区。为了克服水的浮力作用, 需在沉排上压块石, 使沉排紧贴河底, 设计时根据计算的冲刷坑深度和10多年来已建丁坝护岸工程的实际经验, 确定沉排的尺寸。在沉排的施工中必须做到符合设计要求。

4.1 沉排所用梢料的选用。

最好选用柔韧的柳树枝为宜, 要现采现用。为保持梢料的柔性, 先备下的要防止干燥, 常浇一些水保持柳枝湿润。梢料以细而少带枝叉的顺直条为最佳, 为保证沉排的柔性, 不宜采用直径大于4cm的粗枝大叉。

4.2 柳把的扎制。

按照设计要求, 柳把直径以0.15m为宜, 绑扎间距为3道/m。长度和数量满足设计要求, 柳把扎制要粗细均匀, 压紧压实绑扎牢固, 用16号镀锌铁线双股, 防止运输和扎制沉排时柳把拉长、脱节。为使柳把扎制的结实严紧, 在扎制前要把梢料的枝叉砍一砍, 扎制的柳把亦要防止干燥。

4.3 沉排的扎制。在土方开挖完工后, 按照设计的要求铺放底层柳

把, 绑好连接底上层柳把的铁线, 然后铺放2层散柳, 保持每层压实后为10cm, 铺放上层柳把, 绑扎好联接上下2层柳把的铁线。绑扎防止排上压石散落的固边柳把。

5 排上压石

设计时通过对石块在水中受力情况的分析, 得出了在各种条件下, 块石在水流中保持稳定的折算直径, 设计要求压沉排的块石粒径必须大于0.25m。排上压石厚0.3m, 最好采用粒径大的块石, 要做到砌筑平稳、牢固、平整, 以便于铁丝笼笼片的铺放。

6 铁丝石笼的施工

6.1 笼片的编制。

笼片的编制工作在土方开挖前进行。笼片编制的好坏, 直接影响丁坝外形的整齐和丁坝的质量, 已建的老哈河护岸工程大部分为矩形铁丝石笼。矩形铁线石笼和圆形铁线石笼相比, 装笼简单省铁线, 但较圆形石笼多用块石。编制笼片时要分层, 先底层、后上层满足施工先后的需要, 分段编制, 一般每节长10m为一个独立整体。要求网眼方正, 网眼为20cm×20cm绕双节满足设计图纸的需求。编制铁丝笼笼片的框线均采用直径为4.0mm的8号镀锌线, 编制笼片也采用8号或10号镀锌铁线。编制笼片需8号铁线1.8kg/m2或10号镀锌铁线1.2kg/m2左右。随着网眼的大小铁线用量随之减少或增加。

编制笼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放铁线要有计划, 注意节约铁线, 防止浪费。二是编制笼片要保证边框的外形形状, 这样才能保证设计尺寸。铁线在边框线上封头要用钳子绕边框2~3圈, 做到连接牢固, 防止因封接不牢造成隐患。网眼形状为正菱形, 做到网眼大小统一整齐, 防止差参不齐, 相差悬殊的现象发生。

6.2 铺放笼片和装笼。

按照丁坝的方向, 在已完成排上压石的沉排上铺放笼片, 保证丁坝在沉排上的的位置及坝体的尺寸。按照设计要求把联结上、下2层笼片的铁线栓在双结上。为使丁坝完工后外型整齐, 应按砌石要求进行装笼, 做到立面垂直, 平面平整。每层块石的砌筑高度要基本一致, 且把较大的块石砌筑在外面, 要求做到砌筑平稳, 牢固, 保证断面尺寸, 装在里面的块石要砌筑严密。

6.3 封笼。

封笼的原则是“先疏后密”, 先间隔大一些封, 而后再逐渐加密, 要求每40cm封1次, 相邻2个封节要反方向封绕。封笼时要注意铁线的强度, 严禁单线均封或另用铁线穿封, 以防笼片松脱。绑扎好联结上下2层笼片的铁线, 封笼和上下2层笼片的联接要牢固结实, 形成整体。

7 坝根土方回填及填筑

要注意搞好丁坝坝根插入岸坎部分的土方回填, 做到回填及时。如坝顶高程高于坝根处岸坎, 一定要做好坝根至老岸坎间的土堤填筑工作。

8 丁坝的一些建议

8.1 丁坝方向。

在遇洪水情况下, 一般洪水位都低于坝顶高程, 所以不宜修建上向丁坝, 而以下向丁坝为宜。尤其在凹岸处布置丁坝时以下向丁坝为最佳形式。当丁坝较短时可考虑正向丁坝。

8.2 丁坝间距。

丁坝护岸工程大都是在治理段修建1组丁坝, 几道甚至十几道丁坝群, 一般情况下丁坝间距以丁坝长的1.5~2.0倍为宜, 间距不能太大。但亦可根据岸边情况、水力条件及丁坝方向等条件综合确定, 如在河道的凹岸处, 由于受中泓水流的直接冲击丁坝间距不可太大, 坝长在50m以内时其最大间距不宜超过有效坝长的2倍。而在顺直河段丁坝长度小于50m时, 其最大间距可放宽至丁坝有效长度的2.5~3.0倍。

8.3 遇到坝顶高程高于坝根岸坝或距老岸坎有一段距离的情况时,

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第7篇

关键词:堤防填筑,护岸工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

深入的分析我们国家的时代进程可知, 由于洪灾而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常见的, 严重的时候会给所在地区的群众的人身等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要想尽可能合理的应对这种问题, 必须要做好堤防以及护岸项目。

在开展此类项目建设的时候要按照如下的步骤来进行:

布设塑料排水管———施工准备———测量放线———挡土墙基础开挖———墙后回填砂卵石———护坡面土方开挖———护坡面铺土工布———铺混合砂砾反滤料———浆砌块石护坡———浆砌块石护坡养护———竣工验收。

1 填筑工艺

在开展防洪工作的时候, 首先要确保的是做好堤防项目, 在进行此类施工的时候, 要关键注意堤身, 确保其填筑活动顺利进行, 这样就可以切实的提升整个项目的实际功效。

1.1 填筑技术

在开展填筑活动的时候, 要切实按照如下的内容进行, 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堤防品质合理。

堤身是项目的关键组成, 在开展此类活动的时候, 要合理的分析如下的事项。

首先, 认真地处理堤基部分。在所有的工作开始之前要将堤基清理好, 很显然如果存在杂物, 必然会使得其不稳定。在进行填筑活动以前的时候, 要结合规定内容对其进行清理活动。实际规定按照下面的一些内容来开展。具体的清理位置有三部分, 堤身、铺盖、压载基面;在清理的时候要将其中的污泥以及杂土等都去除, 针对其中的关键部分, 像是树坑, 要结合实际规定对其开展分层次的活动。进行堤基清理的边线应该超出设计基面边线30cm-50cm;针对时间过久的堤坝要对其适当的增高,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其安稳。当此项活动顺利开展之后, 当开始铺筑首层顶时候要对他们进行压实活动, 要确保处理之后的土体的密实性特征合乎相关的规定信息。

其次, 开展填筑的时候要按照如下的内容进行。对堤身处理的时候要结合实际状态来开展活动。如果地面不是非常平顺的话, 要按照水平的方向来进行, 而且从较低的地方开始不断的上升, 不能够在存在坡度的地方开展。施工中的分段作业面长度, 用机械进行施工的工段长度应该在100m以上, 如果按照手工措施来开展的话可以不需要很长。所有的活动面都要总体的铺上一层土, 并且适当的压实, 对于界面部位应该适当的搭接, 目的是为了确保其不会存在界沟现象。我们应该关注的是, 很多时候项目是存在于软基之上的, 对于这种情况, 假如其周围不存在压裁处, 要结合设计规定按照分层次的措施来进行填筑活动, 也可以使用含有较多水分的物料来操作, 在具体的实施的时候要掌控好速率, 如果需要的话要认真的观察地基等部位, 而且要结合观察得到的数据来作为建设活动的参考信息。填筑堤身的时候很显然会遇到一些不利现象, 比如出现了弹簧土之类的情况时, 要认真地应对, 要从最先开始的地方就要做好防范活动,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后续的活动量, 当验收达标之后, 才能够进行后续的活动。当完成此项填筑活动以后, 要进行压实活动。

1.2 合理的选择土料

在修建堤坝等的时候, 使用最多的物资就是土。因而必须要做好与之相关的选取活动, 首先要确保其具有优秀的防渗特征, 而且最好是在所在地区进行。在建设以前的时候, 要合理的选择开采地方, 通常是结合设计以及含水情况和距离等一些要素来综合的分析。不宜填筑堤身的土料有膨胀土、杂质土、淤泥土等。开采的时候要把其上的杂物处理干净, 常用的措施有两类, 立面的以及平面的, 不过不管是使用何种措施都要认真的掌控其品质。

1.3 压实的要求

压实是保证堤岸稳定性的必要步骤, 在进行堤身填筑之前要做碾压试验, 确定具体的碾压参数, 保证堤身的碾压质量能到达规范要求。在碾压时对土料的含水率要进行严格的控制, 一般在1%~3%范围内为最宜, 在进行分段填筑时, 每一段都应该设立标志, 防止漏压、欠压、过压等不恰当的操作。

2 对护岸建设时要注意的事项

开展此项活动的时候, 要结合其具体的形式使用形式各异的方法。

2.1 坡式护岸

坡护岸指的是顺着岸坡和坡脚, 在合理的区域中盖上能够抵御冲击的物料的一种措施, 此类措施的使用频率较高, 所以其对河床边界的条件以及水流条件改变影响都比较小。此项方法的重点是护脚项目, 同时它还是护岸项目存在的基础, 只有确保其性能合理, 才可以确保该项目能够稳定, 对护脚工程和具体的建筑材料要求是具有比较良好的整体性并且能适应河床的变形, 对于水流的冲刷和推移质的磨损有一定的抵御功效, 不过, 还规定得有非常优秀的防腐性, 此举的意义是为了便于进行水下活动。

平顺坡式护岸进行底部固基的主要方法就是抛石护脚。运用抛石护脚技术进行施工最合适的时期是枯水期, 建设的时候要结合具体的步骤开展, 布置好抛石船的具体方位。通常此项活动时从上方进行, 先进行较远的地方以及较深的地方。

沉枕护脚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护脚工程形式, 先用柳技、芦苇等材料扎成直径一定尺寸的梢把, 在枕架上堆置石块, 石块上放梢把, 最后用铅丝捆成枕状。枕体的两端装比较大的石块, 捆成布袋口的形状防止枕石外漏。沉枕一般都是单层, 对于局部比较陡险的坡段, 也可以设计成双层或三层。沉枕的上端应放置在常年枯水位下面0.5m处, 这样有助于防止最枯水位时沉枕的外露。沉枕护脚方式的优点是能使水下的掩护层联结成为密实体, 而且沉枕有一定的柔韧性, 放入水中之后可以紧贴在河床上, 防冲作用较好, 同时可以滞沙落淤, 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在我国黄河的干、支流水利工程中被采用得较多。

2.2 墙式护岸

墙式护岸指的是顺着堤岸修筑起竖直的陡坡式的挡墙, 在城区河流或者海岸防护中用得比较多。比如河道狭窄、堤坝外无滩的堤段, 容易受到水流的冲刷或者受地形条件、建筑物等限制的堤段, 大多采用墙式护岸的方式。墙式防护的土墙有多种, 比如重力式挡土墙、悬臂式挡土墙、扶壁式挡土墙等。墙式护岸法一般都在临水一侧采用直立式, 在满足稳定性的前提下, 护岸的断面要尽量减小。墙式护岸的墙体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浆砌石、混凝土等。

2.3 坝式护岸

坝式护岸指的是修建顺坝、丁坝等, 将水流引离堤岸, 防止水流、波浪等对堤岸边坡进行冲刷。坝式护岸有四种, 即丁坝、丁顺坝、顺坝、潜坝, 这四种护岸形式的坝体结构基本相同。丁坝护岸在护岸修建中用的比较多, 它是一种有重点的、间断性的护岸方式, 可以调整水流。在水流较缓、河床比较宽阔的河段, 此类方法是用频率较高。

3 结束语

水利项目建设的品质, 会对其周围群众的生活等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我们国家一直以来都非常的关注堤防和护岸活动。尤其是当今时代, 为确保群众生产生活不会受到影响, 确保水利项目可以顺利的实现其应有的意义和价值, 对于堤防等的建设工作也有了非常严苛的规定。在开展修筑活动的时候, 要认真的按照有关的要求来开展工作, 对于使用的物料以及工艺和后续的验收等活动在开展的时候都应该确保严禁仔细, 对建设时期发生的不利现象要认真的应对, 要从根本生做好预防活动, 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水利项目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敏杰.水利堤防工程施工技术浅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1, 04:78.[1]赵敏杰.水利堤防工程施工技术浅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1, 04:78.

护岸技术 第8篇

环境友好型护岸是指一种既能发挥防洪护岸、稳定河势功能,又不明显地影响河道原有生态功能,且护岸工艺本身不造成环境破坏的护岸手段。1949年以来,我国针对主要大江大河进行了全面的河道治理,但限于当时的认识水平和社会经济条件,大量块石、混凝土和土工织物等被广泛应用于河道堤防和护岸等工程中,极大地提高了防洪标准,但同时其石料开采、材料加工等环节也对相应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随着“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河道治理的思路由以往以防洪为主要目标转变为防洪与生态环境兼顾的一体化综合治理[1]。

国内外对环境友好型护岸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目前国内外常见的护岸方法大致可以分为3类[2,3]:一是单纯的植被护岸[4],即通过在岸坡种植植被(乔木、灌木、草皮等),起到固土护岸的作用,植被种植形式往往比较简单,主要应用于中小河流和湖泊港湾处,水流条件较平缓,在一些城市的亲水景观设计中也有采用;二是植被护岸与工程措施相结合[5,6,7],如通过土工网、生态混凝土现浇网格、种植槽或使用预制件、土工织物或编制袋(纤维袋)填土等方式,对植被进行加筋,增强岸坡抗侵蚀的能力,适用于大中河流,水流流速较大的情况,目前我国在植被加筋技术的生态护岸方面已有大量应用;三是生态材料护岸[8],如利用网笼或笼石结构进行护岸,或者生态混凝土进行护岸,该类结构具有很好的抗冲性能,同时特殊的结构和材料也能为河道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较好的平台。

总体来说,目前关于环境友好型护岸方面的研究侧重于护岸技术本身,尤其是护岸技术的适用条件和护岸效果等方面。而对于如何针对一些具体河段,全面考虑众多因素,对护岸技术是否符合“环境友好型”要求给出评价意见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因此急需针对环境友好型护岸研究提出一种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以便为环境友好型护岸方案的设计提供依据。本文在分析现有护岸技术的基础上,探讨环境友好型护岸的评价指标,构建环境友好型护岸评价指标体系。

1 评价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

环境友好型护岸评价不能采用单一的标准或指标,而需要基于众多因素,从生态、环境、社会等方面综合分析护岸工程是否符合“环境友好型”要求。为了建立能够反映护岸工程“环境友好型”综合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评价指标时需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要能客观反映环境友好型护岸的内涵,能较好地度量环境友好型护岸技术生态、环保等综合特性,指标本身应涵义明确,简便易测,评价方法科学规范,评价结果真实、客观。

(2)代表性原则。构成环境友好型护岸的元素很多,选取的指标应能够体现护岸工程在某一方面的主要状况和特征,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最大可能的集成度,反映问题深刻且具有实际意义。

(3)综合性原则。选取的指标不仅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和评价护岸工程是否符合“环境友好型”要求,同时也反映护岸工程与生态、环境、社会等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足够的涵盖面。尽可能采用标准的名称、概念和计算方法,使得评价指标体系清晰易懂,能同时被专业人士和相关政府官员所理解和接受。

(4)发展性原则。所选取指标既要反映护岸工程的发展现状,又要反映其发展过程与趋势,动态性与静态性相结合,使得评价结论能够从纵向自我比较和横向上与其他工程进行比较。

(5)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选取的指标应既有定性描述又有定量分析,应尽量使定性问题定量化,便于后期的数据处理,保证综合分析的客观性,难以量化的重要指标可采用分等(或分类)进行定性分类评价,定性等级不宜过多,一般以3~5个为宜。

(6)可操作性原则:选取指标时应充分考虑到数据资料的来源及获取的现实可能性,尽量选取数据可得、成本低、概念明确、计算方法简单的指标,使得评价方法易操作易理解,避免指标过于庞杂,无法操作。

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根据环境友好型护岸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基本原则,初步拟定将环境友好型护岸评价指标体系分为3个层次: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

目标层:环境友好型护岸评价的目标在于对目前众多的护岸工程是否符合“环境友好型”的要求予以评价,综合评价护岸工程的形式、结构、取材、加工、施工及后期维护等全过程的“环境友好”性能,为环境友好型护岸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

准则层:环境友好型护岸评价的准则包括生态合理性、环境合理性、社会合理性、操作合理性4个方面。前3个准则反映护岸工程实施后对当地生态系统、水环境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第4个准则反映护岸工程实施前期取材加工、工程施工及后期维护等实际操作过程是否符合“环境友好型”的要求。

指标层:依据准则层提出的4个准则,针对每个准则提出具体的评价指标,具体反映护岸工程在某个方面的符合准则要求的程度。指标层是评价指标体系的最基本的组成单元。

2.2 评价指标分析

依据4个准则,从4个方面对具体评价指标进行分析:

(1)生态合理性指标。

选取水生动物和微生物生存空间丰富度、流速场分布多样性、滨河植被生长条件、生物通道通畅度、生态系统受干扰度、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6个指标。

①水生动物和微生物生存空间丰富度。

主要考虑水生动物栖息地的丰富程度,特别是在大洪水或持续枯水期等特殊水文条件下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微生物附着和生存空间。

②流速场分布多样性。

护岸后水流是否具有多种不同流速分布区,以满足不同水生生物或者同一水生生物的不同成长阶段对水流流速的不同需求;护岸工程实施后原有水生生物能否较快适应新的流速分布条件。

③滨河植被生长条件。

滨河植被能否较快适应护岸后河道水流、地貌条件的变化,护岸工程本身能否为植被生长初期提供必要的土壤、养分,使其较快形成多层次和多样化的植被群落。

④生物通道通畅度。

护岸后生物通道是否被阻隔,水生动物物、滨河植被及微生物能否与周围环境顺利完成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进而顺利完成其生长过程。

⑤生态系统受干扰度。

护岸后河道原有生态系统是否受到较大影响,是否存在本地物种生存条件遭破坏、生态系统种群结构被迫调整等现象,生态系统种群丰富度是否有所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否有所降低。

⑥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

护岸后河道生态系统是否具备较强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生态系统遭遇一定程度破坏时,系统是否具有自我修复恢复稳定的能力。

(2)环境合理性指标。

选取水流结构多样性、护岸结构净化水体能力、护岸工程透水性3个指标。

①水流结构多样性。

护岸后河道是否具有多样性水流结构,如跌水、漩涡等不同类型的水流形态,以增加水体复氧机会,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②护岸结构净化水体能力。

护岸结构对污染物的拦截、吸附功能,能否吸收相关有机质和营养盐成份,帮助其完成迁移和转化过程,从而达到净化水体、改善水环境的效果,护岸结构能否为微生物净化水体提供空间和载体。

③护岸工程透水性。

护岸后河道径流和地下水之间能否顺利完成交换,使地下水能够在丰水期得到补充,并在枯水期对河道径流予以逆向补给。

(3)社会合理性指标。

选取工程抗冲性、工程景观效果、工程亲水效果、休闲娱乐服务功能4个指标。

①工程抗冲性。

护岸工程能否抵御较强的水流冲刷,维护河道相对稳定,不出现大量岸坡崩塌现象,保障当地防洪安全。

②工程景观效果。

护岸后河道是否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即护岸工程实施后河流自然度高,能够较快形成植被丰富、结构完整、生物种类和水体形态多样性高的近自然驳岸。

③工程亲水效果。

护岸后河道是否具有良好的亲水效果,如河岸是否设置缓坡、沙滩,居民是否可以直接入水、戏水,可以进行水上活动等。

④休闲娱乐服务功能。

护岸后河岸可否为附近居民提供休闲娱乐服务功能,提升宜居环境。

(4)操作合理性指标。

选取取材环保性、材料加工环保性、材料耐久性、施工简易性、施工期水土流失程度、施工期水生生物受干扰度、后期维护便利性、造价经济性8个指标。

①取材环保性。

护岸材料获取过程是否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如大规模的开山采石、砍伐森林等现象,选用的生物护岸材料是否影响当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当引进外来物种进行植被护岸时是否会造成物种入侵、挤占本地物种生存空间等现象。

②材料加工环保性。

生态护岸常使用生物材料,其材料加工过程是否符合环保要求,如广泛使用的生态袋、生态土工布、生态格网等化纤材料的生产过程是否产生大量附加污染物或需要消耗大量资源。

③材料耐久性。

护岸材料是否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废旧材料能否自然降解或者进行回收再利用,护岸工程后期维护是否需要重新使用新材料。

④施工简易性。

护岸工程施工过程是否简单快捷,施工时间选择是否合适,应尽量防止施工阻碍河道行洪,施工过程尽量避免扰民,尽可能少占用公共场地。

⑤施工期水土流失程度。

施工进行河道开挖时是否已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尽可能平衡填挖方量以减少开挖量,临时堆放土方进行必要覆盖、围圈处理,以减少水土流失可能。

⑥施工期水生生物受干扰度。

施工过程临时改变水流条件,增加河道含沙量,对水生生物造成一定影响,应尽量减少其影响程度和影响时间,尤其是某些生物可能在特殊时期具有特殊生活条件需求,施工时应考虑予以避让。

⑦后期维护便利性。

护岸工程后期维护是否方便简捷,工程是否需要频繁维护,护岸工程在遭到简单破坏后能否完成自我修复。

⑧造价经济性。

护岸工程造价是否符合经济合理。

2.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根据所确立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和准则,及对具体指标的分析,在层次分析和比较借鉴的基础上,确立了由1个目标、4个准则和21个具体指标所构成的环境友好型评价指标体系(表1),其结构如图1所示。

3 结 语

(1)分析了环境友好型护岸技术评价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即指标选取应遵循科学性、代表性、综合性、发展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及可操作性等基本原则。

(2)将环境友好型护岸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共3个层次。

(3)依据生态合理性、环境合理性、社会合理性和操作合理性4个准则对环境友好型护岸评价指标进行分析,构建了由1个目标、4个准则和21个具体指标组成的环境友好型护岸评价指标体系。

(4)下一步可针对具体指标的量化计算方法展开研究。

参考文献

[1]高艳红,尹慧颖.浅析防洪工程中的生态护坡[J].科学与财富,2011,(4):26.

[2]徐芳,岳红艳.生态型护岸及其发展前景[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5,24(5):148-150.

[3]王操,邱俊.沿河路基防治技术研究综述——沿河路基防护形式及其工程应用[J].交通标准化,2009,(18):101-104.

[4]王云南.植物护岸技术在海宁市辛江塘整治中的应用[J].浙江水利科技,2006,(4):43-45.

[5]王准.上海河道新型护岸绿化种植设计[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2,20(1):53-57.

[6]陈海波.护坡新技术——网格反滤生物工程[J].海河水利,2000,(3):43.

[7]居江.河道生态护坡模式与示范应用[J].北京水利,2003,(6):28-29.

浅议航道护岸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第9篇

1 现代航道护岸基础工程施工技术需求分析

随着现代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生态环境科学利用理论的应用, 现代航道护岸施工技术需要兼顾美观、使用、高质量、快速施工等要求。因此, 在现代航道护岸基础工程施工中应兼顾上述需求进行施工技术的选择与管理。以护岸绿化美观需求为例, 针对这一需求, 在传统砌石护岸基础上还应注重绿化技术的运用。同时, 注重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 促进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为了有效保障航道护岸基础工程施工质量, 落实施工技术控制要点。现代航道护岸施工企业在强化新技术应用过程中还要注重自身技术管理体系的完善。以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保障施工技术得到有效实施, 确保相关技术参数的控制, 以此实现航道护岸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目的。

2 航道护岸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

2.1 传统航道护岸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应用

传统航道护岸基础工程施工多采用护岸抛石水下稳定以及干砌块石等施工技术进行施工。传统技术的应用需要先进行地形测量、然后划分施工网络。以测量放样为基础进行位船定位, 以此实现合格石料的抛投。在进行抛石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 应根据其技术要点进行控制与管理。严格控制施工工段长度、注重抛石准确性。根据不同季节风向、水流对抛石的影响进行相应的技术控制。对于岸上人工抬抛施工时, 应注重保护护脚工程与护坡工程的连接。同时以严格的施工记录为基础对施工过程、技术参数等进行记录, 为后期的养护、质量问题的治理等提供详实准确的施工资料。另外, 水上护岸多采用块石砼垒砌或铺筑方式进行施工。这一技术的控制要点需要施工企业严格控制垒砌过程中石块间的缝隙充填, 避免水位上涨后对堤坝的影响。

传统航道护岸施工技术工期长、季节性强, 而且施工过程中技术控制要求高、施工质量问题极易发生。另外, 传统护岸也不利于护岸周边环境的利用。随着现代人们休闲活动需求的不断提高, 航道护岸施工技术也应进行变革。通过环境保护理念的应用以及新技术运用提高护岸的利用率, 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

2.2 现代航道护岸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

针对传统航道护岸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不足, 现代航道护岸施工技术以其技术特点弥补了传统方式存在的不足, 为现代环境改善奠定了基础、为航道护岸基础工程的快速施工奠定了基础。新材料的应用、传统技术的改进等为航道护岸基础工程快速施工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为现代河道治理、水患预防奠定了基础。以新材料应用为例, 新型混凝土切块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砌石施工慢、控制要求高等问题。利用混凝土砌块材料特点改变了施工技术, 同时以混凝土砌块施工方式保障了护岸基础工程施工质量。

对于石料丰富地区的护岸施工, 在采用传统施工方式时也应对传统施工技术进行改进。通过石料预选分类减少场地占用、通过滑道技术改进提高运送效率等方式实现改进技术的最终目的。另外在抛石过程中还要注重石料特性对抛石施工质量的应用。以非标石垫底、乱石填缝、后砌标石的方法提高换基础工程施工质量。

总之, 针对现代航道护岸基础工程施工需求以及航道护岸建设标准的提高进行施工技术改进与创新。施工企业还应积极引入新型材料等对砌石填缝等工艺进行改进。以技术应用与改进提高护岸基础工程质量, 保障河道安全。

3 关于航道护岸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探讨

3.1 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

为了保障航道护岸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得到有效的执行, 现代航道护岸施工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管理架构、工程实际特点进行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首先, 施工企业应构建基础施工技术管理体系。然后在工程承接后, 以工程实际情况为基础对基础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进行完善。这样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完善方式有助于管理体系与工程施工技术实际情况相适应, 提高管理效果。在技术管理体系构建与完善过程中, 施工企业还要对相关技术管理制度、岗位职责等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以此使各岗位人员能够根据岗位职责的具体要求执行施工技术要求, 保障航道护岸基础工程施工质量。

3.2 加强现场施工技术控制———施工技术管理的重点

施工现场的技术控制是保障施工技术有效执行的重点。现代航道护岸基础工程施工企业在现场管理中应加强现场施工技术控制。通过施工前技术人员的交底、培训是现场施工技术人员、技术管理人员、质量管理人员明确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以此为基础指导施工过程的技术控制, 实现技术管理的最终目的。

3.3 注重航道护岸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控制点的设置——保障施工技术管理实施的关键

在进行航道护岸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 企业施工技术控制点设置是否完善、科学决定了技术控制与管理的效果。现代航道护岸基础工程施工企业应在技术交底过程中加强对工程技术情况分析和了解。以工程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施工技术控制点的设置, 以此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提供基础依据, 促进航道护岸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控制与管理工作的开展。

另外, 作为航道护岸基础工程施工企业还应考虑自身技术管理水平对施工技术、施工质量的影响。通过建立航道护岸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控制点数据库的方式积累企业施工技术管理经验。并为后期的航道护岸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提供参考资料。

3.4 针对设备因素对施工技术影响强化设备管理

在现代化施工机械大规模应用的今天, 施工企业设备管理工作对施工技术有着重要的影响。设备性能的好坏、设备操作人员的操作、设备调试等都将影响施工技术参数。因此, 现代航道护岸基础工程施工企业应认识到设备管理因素对施工技术的应用, 强化设备养护管理、强化设备操作管理、强化设备调试使用控制。以设备管理的科学开展保障施工技术参数得到有效控制, 实现质量管理、技术控制的最终目的。

4 结论

综上所述, 现代航道护岸需求的提高以及环保理念的应用等对航道护岸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航道护岸施工中应更多的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提高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同时, 施工企业还要从自身技术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的的提升入手, 实现施工技术控制与管理目标, 保障航道护岸施工质量。

摘要:航道护岸是利用块石或砼铺砌以保护河岸的构造建筑物。通过航道护岸的建设能够有效避免河流两岸的水土流失、保障河流深度、有效保障航道水深。随着现代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 航道护岸基础工程的施工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就航道护岸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现状应用、发展以及管理工作等问题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航道护岸,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刘景辉.航道护岸基础工程施工新技术、新材料[J].施工技术与管理, 2010.9.[1]刘景辉.航道护岸基础工程施工新技术、新材料[J].施工技术与管理, 2010.9.

护岸技术 第10篇

沙河水库位于舒兰市舒郊乡春田村南,细鳞河右岸一级支流沙河上,坝址距舒兰市城区南6 km。地理位置为:东经126°00′~128°00′,北纬44°00′~45°00′,附近有公路通过,交通便利。该水库始建于1952年,是一座以防洪、供水为主结合灌溉、养鱼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是舒兰市城区供水的唯一水源地。它担负着舒兰市的防洪和对舒兰市供水的重任。

沙河为细鳞河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舒兰市舒郊乡复兴村复兴屯东南。沙河河口位于舒兰市舒郊乡重礼村西南流入细鳞河,流域面积为127 km2,河道长度为25.8km,河道平均比降4.50‰。沙河流域内多为山丘,沿河两岸多生长着阔叶林和次生林,流域植被良好。

2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09年8月5日,舒兰市河道提防管理站将沙河水库上游河道委托给吉林省沙河水库管理局进行治理和管护,河道管理权限为国家用地、水利工程用地、提防、护堤地绿化等,管护范围为小沙河主流河道(沙河水库至柳树河屯)及其支流石头河(小沙河至南石河屯),宽度范围为现有河道宽度。沙河水库上游河道(沙河、石头河)主河槽两侧岸坡土质松散,抗冲刷能力极低,当河水主流靠近河岸时,受横向环流得以加速,使河势不断变化,致使沙河水库上游河道岸坡多处出现坍塌。坍塌处多位于凹岸顶冲变异区,侧蚀淘刷是坍塌的主要原因。多年来,沙河水库上游河道一直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坍塌,以1m~5m左右的速度在发展,已造成坍塌耕地5公顷左右。另外,沙河上游河道长期受到挖沙、山体取土等行为的严重破坏,生态安全遭到威胁,水库水体悬浮物、色度极高,能见度极低,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和水土流失,严重威胁着舒兰市人民的饮用水安全。

3 工程设计方案

本次沙河水库上游河道护岸工程设计分别对河道平顺段和凹岸段的护岸结构型式进行比选。

3.1 平顺段护岸结构型式比选

平顺段采用以下三种护岸方式进行比较分析,以确定最优方案。

方案一,护坡采用15 cm厚的机织模袋混凝土,护砌范围为坡脚至坡顶,在接缝处下面铺一层无纺布(400 g/m2),坡比1:1.5。

方案二,护坡采用干砌石压柳条型式防护,干砌块石厚度25cm。柳条压栽:将优质柳条顺坡向斜铺于坡面之上,间距0.05m,上覆10cm厚回填土和25cm厚干砌石。

方案三,护坡采用回填土压柳条型式防护,护砌范围为坡脚至坡顶。柳条压栽:将优质柳条顺坡向斜铺于坡面之上,间距0.05m,上覆30cm厚回填土。

3.1.1 环境影响比较

1)模袋混凝土护坡方案:模袋护坡是随着化纤工业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护坡形式。模袋是指由化纤织成的使混凝土或砂浆在现场一次性成型的袋状柔性模具。可用于各种形式的坡面侵蚀控制性工程。模袋护坡施工简单、适应性强、工期短,对地基要求低。还可以在水下护坡或护底。是近代护坡工程技术的一次重要革新;

2)干砌块石压柳条护砌,是传统护坡结合生态护坡的一种护坡方式。该种形式受块石储量影响较大,护砌后沿河两岸岸坡郁郁葱葱,形成一道绿色走廊,既可以净化和过滤水质,防止水土流失,保护两岸耕地,又可以增加环境效果;

3)回填土压柳条护砌,是一种纯生态护坡方式。该种形式投资较少,护砌后沿河两岸岸坡郁郁葱葱,形成一道绿色走廊,既可以净化和过滤水质,防止水土流失,保护两岸耕地,又可以增加环境效果。

3.1.2 工作性能比较

1)土工模袋按其充填材料不同分为充填砂浆型和充填混凝土型两种。前者适用于一般坡面、渠道、江河和水库的护坡以及码头工程等,后者适用于有较强水流和波浪作用的岸坡、海堤等。机织模袋主要由锦纶、涤纶和丙纶长丝织物制成,强度高,孔径均匀,充填时基本不漏水泥,可以制成带反滤点形式,可以用泵充灌砂浆或细砾混凝土。机织模袋混凝土较适于水上或较浅的静水下护坡,其施工设备简单;

2)干砌块石压柳条护坡是在垫层上,根据风浪的大小用人工方法铺砌一层干砌块石,干砌石层的厚度一般为0.2m~0.6m,根据岸坡土料的性质选取干砌块石的尺寸,柳条压栽:将优质柳条顺坡向斜铺于坡面之上,间距0.05m。其施工方法相对复杂,工期一般较长;

3)回填土压柳条护坡是将岸坡修整至设计断面后,将优质柳条顺坡向斜铺于坡面之上,柳条间距为0.05m,待柳条铺设完成后,在其上部均匀填筑一层0.3m厚的土体,修坡,使之与设计要求坡比相一致。

3.1.3 经济比较

模袋混凝土护坡与块石压柳条护坡、回填土压柳条护坡相比,在相同的条件下,工期短,施工简单,抗冲刷、抗不均匀沉降能力较强,但环境效果和净化水体效果稍差,造价偏高。块石压柳条护坡与回填土压柳条护坡相比环境效果相当,但前者抗冲刷能力较强,造价较后者高的多。

3.1.4 方案选定

在满足护坡基本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兼顾环境效果和工程投资大小,综合比较三方案的优缺点,在水流对岸坡冲刷不是太严重的平顺段,选用回填土压柳条护坡作为最终的护坡方案。

3.2 凹岸段护岸结构型式比选

凹岸段采用以下两种护岸方式进行比较分析,以确定最优方案。

方案一,护坡采用15 cm厚的机织模袋混凝土,护砌范围为坡脚至坡顶,在接缝处下面铺一层无纺布(400 g/m2),坡比1:1.5。

方案二,护坡采用干砌石压柳条型式防护,干砌块石厚度25cm。柳条压栽:将优质柳条顺坡向斜铺于坡面之上,间距0.05 m,上覆10cm厚回填土和25cm厚干砌石。

在满足护坡基本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兼顾环境效果和工程投资大小,从环境影响、工作性能及经济投资等方面进行比较,综合比较二方案的优缺点,在水流对岸坡冲刷较为严重的凹岸段,选用干砌石压柳条护坡作为最终的护坡方案。

4 结论

该项目的实施将有效地防止沙河水库上游河道岸坡受到冲刷破坏,保护当地群众财产和赖以生存的土地不再损毁流失;使水源地得到有效地治理和保护,保证舒兰市人民的饮用水安全;防止水土流失,延长水库使用年限。同时,合理的工程设计方案也是项目的顺利进行及工程质量的保证。

参考文献

[1]余文畴,卢金友.长江河道崩岸与护岸,2008-8-1.

[2]张文捷.江河护岸新技术论,2002-12-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护岸技术】相关文章:

河道堤防护岸施工技术08-26

护岸设计06-20

堤防护岸07-09

城市护岸08-24

生态护岸09-09

护岸的形态原则08-29

海绵城市生态护岸07-16

松木桩护岸施工范文06-24

松木桩护岸施工方案10-19

航道护岸基础工程论文04-26

上一篇:对口单招下一篇:新闻速览